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精讲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精讲二  历

节病病因病机、证治(1)

同学们好,我们开始上课。下面,我要讲的是历节病,历节病的概念,刚才已经谈到了,是指遍历关节,或者说递历关节,以关节的疼痛为主症,随着病热的发展,它可能出现关节的肿大变形,不可屈伸,全身症状其以身体羸瘦,为特征的一类疾病,叫做历节病。这讲的就是,在张仲景当时,对类风湿性关节炎这一类的疾病,他的认识水平。关于病因、病机的问题,是四条原文,从第4条开始,4条、5条、6条、7条,来论述历节病的病因、病机。首先,我们来看第4条原文:“寸口脉沉而弱,沉即主骨,弱即主筋,沉即为肾,弱即为肝。汗出入水中,如水伤心。历节黄汗出,故曰历节。”(三类)第4条,他用脉象来论述,用沉弱的脉来提示正虚,是肝肾不足、肝肾先虚。所以,这个提示、认识是很重要的,我们看类风湿的病人,特别是从青少年患病,和体质因素,先天的禀赋,后天失养有直接关系。所以,他这个脉象论述,“沉而弱,沉即主骨,弱即主筋”,说明病在里,为什么涉及到肝、肾?肾主骨,肝主筋,筋骨虚弱,他讲到“弱即主筋,沉即主肾”,就讲的是肝血的不足和肾精的不足,涉及到筋骨的脆弱,筋骨的不足,所以,肝肾气血不足,是历节病致病的内在因素,在2002年

发表的一些学术论文,还都是本着这样的一个认识水平,一定得是内在的致病因素,为肝肾先虚。外因,他讲的是“汗出入水中”,因为汗出的本身,腠理开泄,容易招邪,就是寒湿之邪容易外浸,外侵之后,郁而化热,包括湿邪和热邪的搏结,伤及血脉,浸淫筋骨,还有我们说“湿流关节”“湿伤于下”的机理。所以,它的病位也是在,筋、骨、关节之间,那么,搏结在关节之间,它也影响关节周围的气血周流,所以它这是遍历关节的疼痛。后面要讲到“诸肢节疼痛”,“诸”,也是范围副词,来解释为什么叫遍历和递历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表现,是从小关节开始,侵犯的是小关节,所以,肝肾先虚为病之本,寒湿侵袭是为标,是为外因,故内外合邪。这个条文里面,比较难解的地方是什么呢?就是“历节黄汗出”的问题,这黄汗,在临床上少见,这儿提及黄汗了,十四篇讲水气病,还要提到黄汗,而且对黄汗有治疗,有方,这“黄汗”怎么解释,请大家看[词解],这里是指的历节病中的并发症状,是关节痛处溢出黄水,故曰“历节黄汗出”。此与黄汗病的汗出色黄,遍及全身有所不同,关于这个问题,我在临床问过一些类风湿病的患者,它还是表现在骨关节本身疼痛剧烈,屈伸不利,“黄汗出”很少有人来表述的,我感觉他是从病机上认识,反正从现在的临床症状,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的书上,这是仲景的命名,他表示关节的局部疼痛,有黄汗溢出。咱们看出汗,有

色汗,得是,很少有黄汗如柏汁,就是黄疸病人,他出汗,可能床单有点黄色,也不是说黄染的象柏汁一样。我特别注意观察这个问题,我觉得,“黄汗”还是提示,和湿热相关的病因病机,可不可以这样理解?因为咱们的汗,都是无色透明的汗,要说是红汗,也得是指血,衄血可以叫“红汗出”。中、西医的认识上,我觉得这是值得参考研究的,因为仲景他在文字表述上都有寓意的,后面十四篇里讲黄汗,它还是从湿热来论述,因此,我觉得,这是提示病因、病机。外邪上,“汗出入水中,如水伤心”怎么理解?他认为,是湿邪伤及血脉之意,还是源于心主血脉,原来有的人,特别是西学中的人说,这能不能是风心病啊?这意思是说,患了风湿病,这湿邪就侵犯到心了,这一条文,咱们必定看到,他是讲历节病的成因,讲肝肾先虚是它的“本虚”,这儿点到要害之处了,就现在中、西医认识,我认为是一致的,他们也强调在遗传基因上,或者是说易感的体质上,至少有考虑。比方说,我们来看这个[选注],《编注》,他讲,“此肝肾虚而伤水,病历节黄汗之因也”,你看,这就等于提示你,黄汗,是和病因湿邪,或者是湿邪化热、湿热搏结有关,要是硬去追究,关节出没出黄汗,好象没有,我认为是这样。所以,咱们学习经文,也是理解其精神实质,这是推断病因、病机的。还有就是《补正》,唐容川,你再看这个[选注],唐容川说,“汗出入水,水从孔入”,就是从汗孔侵入了,“是入膜

腠膏油之间,蒸发脾土之色,则为黄汗,不为历节也”,这就是要进行鉴别,“以水居气分之间,不干血分,故不发病,惟水伤血分,血凝而气不得通,始发痛,故此云如水伤心历节痛”,“心主血脉,血分阻而不通,则历节病与黄汗之水入膜腠者不同,虽亦有兼黄汗者,然使火不伤血分,决不作痛,黄汗之与历节,其分别处,正在血分气分之不同也……”,这就等于一个是理解成,历节病自身关节处出黄汗,再一个,他也是从文义上来说,历节和黄汗应该有区别。我们要讲这条原文,实际就是揭示本病内因肝肾先虚,外因“汗出入水中”,对本科生就要求理解这个,刚才我讲这些,是从注家的认识,帮助理解它,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含义,这是第4条。第5条:“趺阳脉浮而滑,滑则谷气实,浮则汗自出。”(三类)这是讲的一个病因,属于实证的病因,趺阳脉候脾胃,胃有蕴热,或者说胃有热盛的表现,当然也得有外感风湿,它是造成历节病的又一个病因,这是属于实证范围里的,趺阳脉“滑则谷气实”,胃有蕴热,再感风湿,造成历节病的发作,具体来解释,就象书上讲的,“谷气实”,因为是标志胃热盛,而脉浮为风象,风性疏泄,那么腠理易于升发,所以内热盛,腠理开泄,就汗自出了,汗自出就容易,招致外邪(风寒之邪)的侵袭。所以,也成为历节病发病,内、外因的一种情况。这里,他没写[按语],直接从[释义]里解释一下,就好像这个语气没完似的,他

也没说再感风邪,就用脉象“浮”,来表示有外感的因素,用“滑”来表示胃有蕴热。所以它《讲义》说,本来语气未完,疑有脱简,似“浮则汗自”之下,当有汗出入水中,或者汗出当风,历节痛,不可屈伸等语,这样才能完整说内因、外因,怎么造成历节病。这个,我们就通过,“脉浮而滑”来理解,滑则为胃中蕴热,浮则外感风寒之邪,是造成历节病的病因,这还是可以理解的。第6条:“少阴脉浮而弱,弱则血不足,浮则为风,风血相搏,即疼痛如掣。”(三类)趺阳脉,我们讲候脾胃,少阴脉是指手少阴心经、足少阴肾经,从手少阴的穴位上来讲,神门,在掌后的锐骨端凹陷中,足少阴是太溪脉,在足内踝后五分凹陷中,这是讲的少阴脉,一个是手少阴的神门,一个是足少阴的太溪,这两个脉穴标识什么呢?来看气血是不是充足。特别是少阴心、肾脉,少阴脉弱,阴血不足,脉浮为风邪外袭,这个又是讲了一个内、外因,内因阴血不足,外因风邪乘袭,乘虚侵袭,导致经脉闭阻,筋脉失养,所以关节掣痛,不能屈伸,和我们讲外湿的湿病,风湿为患相似,它不就是掣痛不能转侧吗?一个是像风驰电掣那种牵拉,筋急的疼痛,再一个,也可以理解成游走性疼痛,这蹿、那蹿,也可以说,飕地一下,这痛、那痛,就这样,关节有时候突然针刺样疼痛,也可以叫作“掣痛”,是这样理解的。第7条的病因,又是讲了个内因、外因,而且涉及到体质,“盛人脉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