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论基础第1章(改)
信息论基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熵(Entropy)
定义
一个离散随机变量
的熵
定义为 熵的量纲根据对数 的底来定义
对数取2为底,对应的熵的单位是比特(bit); 取e为底(自然对数),熵的单位为奈特(nat); 取10为底(常用对数),熵的单位为哈特(hart)
各单位间的换算: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刘斌 《信息论基础》 17
解:“e”的自信息量 “d”的自信息量 “y”的自信息量
15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刘斌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信息论基础》
自信息量的性质
自信息量是非负的 确定事件的信息量为 零 自信息量是概率的单 调递减函数 I(x)基于随机变量X 的特定取值x,不能 作为整个随机变量X 的信息测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刘斌 《信息论基础》 16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刘斌
《信息论基础》
26
链式法则
定理 对于服从联合分布为p(x,y)的一对离 散随机变量(X,Y),
推论 对于服从联合分布为p(x,y,z)的三个 随机变量(X,Y,Z),
27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刘斌
《信息论基础》
链式法则的文氏图表示
H(X|Y)
H(Y)
H(X)
H(Y|X)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刘斌 《信息论基础》 13
自信息量单位的转换
对数的换底公式
一般情况下,我们在课程中使用2为底的对 数,信息量的单位是比特。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刘斌 《信息论基础》 14
自信息量的例子
例
英文字母中“e”出现的概率为0.105,“d” 出现的概率为0.035,“y”出现的概率为 0.012。分别计算它们的自信息量。
信息论与编码技术》实验教案
信息论与编码技术实验教案第一章:信息论基础1.1 信息的概念与度量介绍信息的基本概念,信息源的随机性,信息的不确定性。
讲解信息的度量方法,如香农熵、相对熵等。
1.2 信道模型与容量介绍信道的概念,信道的传输特性,信道的噪声模型。
讲解信道的容量及其计算方法,如单符号信道、多符号信道等。
第二章:信源编码与压缩2.1 信源编码的基本概念介绍信源编码的定义、目的和方法。
讲解信源编码的基本原理,如冗余度、平均冗余度等。
2.2 压缩算法与性能评价介绍无损压缩算法,如霍夫曼编码、算术编码等。
讲解有损压缩算法,如JPEG、MP3等。
分析各种压缩算法的性能评价指标,如压缩比、重建误差等。
第三章:信道编码与错误控制3.1 信道编码的基本概念介绍信道编码的定义、目的和方法。
讲解信道编码的基本原理,如纠错码、检错码等。
3.2 常见信道编码技术介绍常用的信道编码技术,如卷积码、汉明码、奇偶校验等。
分析各种信道编码技术的性能,如误码率、编码效率等。
第四章:数字基带传输4.1 数字基带信号与基带传输介绍数字基带信号的概念,数字基带信号的传输特性。
讲解数字基带信号的传输方法,如无编码调制、编码调制等。
4.2 基带传输系统的性能分析分析基带传输系统的性能指标,如误码率、传输速率等。
讲解基带传输系统的优化方法,如滤波器设计、信号调制等。
第五章:信号检测与接收5.1 信号检测的基本概念介绍信号检测的定义、目的和方法。
讲解信号检测的基本原理,如最大后验概率准则、贝叶斯准则等。
5.2 信号接收与性能分析分析信号接收的方法,如同步接收、异步接收等。
讲解信号接收性能的评价指标,如信噪比、误码率等。
第六章:卷积编码与Viterbi算法6.1 卷积编码的基本原理介绍卷积编码的定义、结构及其多项式。
讲解卷积编码的编码过程,包括初始状态、状态转移和输出计算。
6.2 Viterbi算法及其应用介绍Viterbi算法的原理,算法的基本步骤和性能。
讲解Viterbi算法在卷积编码解码中的应用,包括路径度量和状态估计。
第一章信息论基础PPT课件
2021
43
信息传输和传播手段经历了五次重大 变革:
1 语言的产生。
2 文字的产生。
3 印刷术的发明。
4 电报、电话的发明。
5 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 合,促进了网络通信的发展。
2021
44
1.3 信息传输系统
通信的基本问题是在彼时彼地精确地或近似地再现此时此 地发出的消息。
各种通信系统,一般可概括的统计模型: 信息传输系统模型
2021
17
语法信息
仅仅考虑其中形式因素的部分。
语义信息
考虑其中含义因素的部分。
语用信息
考虑其中效用因素的部分。
2021
18
1.1 信息的概念
物质、能量和信息是构成客观世界的 三大要素。 信息是物质和能量在空间和时间上分 布的不均匀程度,或者说信息是关于 事物运动的状态和规律。
2021
19
信息存在于自然界,也存在于人类社会,
2021
15
认识论比本体论的层次要低,因为
认识主体具有感觉能力、理解能力和 目的性,所以从认识论层次上研究信 息“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就 不再像本体论层次上那样简单,他必 须考虑到形式、含义和效用。
2021
16
全信息
同时考虑事物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的 外在形式、内在含义和效用价值的认识 论层次信息。
信源
信源译码器 信道编码器
等效干扰 信道
等效信源 等效信宿
信
干
道
扰
源
信宿
信源译码器 信20道21 译码器
45
这个模型包括以下五个部分: 1.信源 信源是产生消息的源。
2. 编码器 编码器是将消息变成适合于 信道传送的信号的设备。
《信息论与编码》课件第1章 绪论
1.2 通信系统的模型
信源符号
信 源 编码 信 源
(序列)
编码器 信 道 译码器
x y yˆ
重建符号 (序列)
x
❖ 无失真编码: x xˆ
重建符号与信源发送符号一致, 即编码器输出码字序列与信源 发送序列一一映射;
限失真编码: x xˆ
总是成立的
y yˆ
分别是编码输出码字和接收到的码字
重建符号与信源发送符号不 完全一致;编码器输出码字 序列与信源输出符号序列之 间不是一一映射关系,出现 符号合并,使得重建符号的 熵减少了。
限失真、无失真是由于编译 码器形成的
信道编码
增加冗余
提高
对信道干 扰的抵抗 力
信息传输 的可靠性
❖ 由于信道中存在干扰, 数据传递过程中会出现 错误,信道编码可以检 测或者纠正数据传输的 错误,从而提高数据传 输的可靠性。
1.2 通信系统的模型
调制器
作用:
➢ 将信道编码的输出变换为适合信道传输的 要求的信号 ;
消息
信息的表现形 式;
文字,图像, 声音等;
信号
信号的变化描 述消息;
信息的基本特点
1.不确定性
受信者在接收到信息之前,不知道信源发送 的内容是什么,是未知的、不确定性事件;
2.受信者接收到信息后,可以减少或者消除不确定性;
3. 可以产生、消失、存储,还可以进行加工、处理;
4. 可以度量
1.2 通信系统的模型
冗 信源符号 余 变 相关性强 化 统计冗余强
信源编码器
码序列 相关性减弱 统计冗余弱
相关冗余 统计冗余 生理冗余
模型简化
信源输出前后符号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
信源输出符号不服从等概率分布
信息论基础第二版习题答案
信息论基础第二版习题答案信息论是一门研究信息传输和处理的学科,它的基础理论是信息论。
信息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被广泛应用于通信、数据压缩、密码学等领域。
而《信息论基础》是信息论领域的经典教材之一,它的第二版是对第一版的修订和扩充。
本文将为读者提供《信息论基础第二版》中部分习题的答案,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信息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第一章:信息论基础1.1 信息的定义和度量习题1:假设有一个事件发生的概率为p,其信息量定义为I(p) = -log(p)。
求当p=0.5时,事件的信息量。
答案:将p=0.5代入公式,得到I(0.5) = -log(0.5) = 1。
习题2:假设有两个互斥事件A和B,其概率分别为p和1-p,求事件A和B 同时发生的信息量。
答案:事件A和B同时发生的概率为p(1-p),根据信息量定义,其信息量为I(p(1-p)) = -log(p(1-p))。
1.2 信息熵和条件熵习题1:假设有一个二进制信源,产生0和1的概率分别为p和1-p,求该信源的信息熵。
答案:根据信息熵的定义,信源的信息熵为H = -plog(p) - (1-p)log(1-p)。
习题2:假设有两个独立的二进制信源A和B,产生0和1的概率分别为p和1-p,求两个信源同时发生时的联合熵。
答案:由于A和B是独立的,所以联合熵等于两个信源的信息熵之和,即H(A,B) = H(A) + H(B) = -plog(p) - (1-p)log(1-p) - plog(p) - (1-p)log(1-p)。
第二章:信道容量2.1 信道的基本概念习题1:假设有一个二进制对称信道,其错误概率为p,求该信道的信道容量。
答案:对于二进制对称信道,其信道容量为C = 1 - H(p),其中H(p)为错误概率为p时的信道容量。
习题2:假设有一个高斯信道,信道的信噪比为S/N,求该信道的信道容量。
答案:对于高斯信道,其信道容量为C = 0.5log(1 + S/N)。
信息论基础理论与应用第三版(傅祖芸) 第1章 绪论
1928年,哈特莱(R.V.L Hartley) 在《信息传输》一文中提出:发信者所发出的信
息,就是他在通信符号表中选择符号的具体方式, 主张用所选择的自由度来度量信息。 局限性: ➢ 只考虑选择符号的方式,不涉及到信息的价值和具 体内容。 ➢ 没有考虑各种可能选择方法的统计特性。
信源编码器的主要指标
是它的编码效率。一般来说,效率越高,编译码 器的代价也将越大。
信源译码器
把信道译码器的输出变换成信宿所需的消息形式,
相当于信源编码器的逆过程。
19
信道编码器与译码器
信道编码 主要作用是提高信息传送的可靠性。
信道编码器的作用 在信源编码器输出的代码组上有目的地增加一些监督 码元,使之具有检错或纠错的能力。
an p(an )
样本空间 概率测度
先验概率p(xi):
选择符号xi作为消息的概率。 11
例:气象预报
甲 X 晴 阴 大雨 小雨
p(x)
1/ 2,1/
4,
1/ 8,
1/8
乙
Y p(y)
晴 阴 1/4,1/4,
大雨 小雨
1/4, 1/4
“甲地晴”比“乙地晴”的不确定性小。
某一事物状态出现的概率越小,其不确定性越大。 某一事物状态出现的概率接近于1,即预料中肯定会 出现的事件,那它的不确定性就接近于零。
信道编码的主要方法 增大码率或频带,即增大所需的信道容量。这恰与信源 编码相反。
7
信息的表达层次
狭义而言,通信中对信息的表达分三个层次:信号、 消息、信息。 信号:信息的物理表达,是一个物理量,是一个载 荷信息的实体,可测量、可描述、可传输、可存储、 可显示。 消息 (或符号) :信息的数学表达,承载了信息, 它是具体物理信号的数学抽象。如语言、文字、语音、 图像等。 信息:更高层次的哲学抽象,是信号与消息的承载 的对象,描述事物运动状态或存在方式的不确定性。
信息论基础教学课件ppt信息论基础概述信息论基础概论
§1.2.1 通信系统模型
例如,奇偶纠错 将信源编码输出的每个码组的尾补一个1或0 当传输发生奇数差错,打乱了“1”数目的奇偶性,就 可以检测出错误。
34
§1.2.1 通信系统模型
(a) 无检错
(b) 可检错 (奇校验) (c) 可纠错(纠一个错)
图1.4 增加冗余符号增加可靠性示意图
35
§1.2.1 通信系统模型
信源的消息中所包含的信息量 以及信息如何量度
核心 问题
29
§1.2.1 通信系统模型
编码器(Encoder)
编码器的功能是将消息变成适合于信道传输的信号 编码器包括:
信源编码器(source encoder) 信道编码器(channel encoder) 调制器(modulator)
信源编码器
信道编码器
调制器
功能:将编码器的输出符号变成适合信道传输的信号 目的:提高传输效率 信道编码符号不能直接通过信道输出,要将编码器的输 出符号变成适合信道传输的信号,例如,0、1符号变成 两个电平,为远距离传输,还需载波调制,例如,ASK, FSK,PSK等。
36
§1.2.1 通信系统模型
信道(channel)
13
§1.1.2 信息的基本概念
1949年,Weaver在《通信的数学》中解释香农的工 作时,把通信问题分成三个层次: 第一层:通信符号如何精确传输?(技术问题) 第二层:传输的符号如何精确携带所需要的含义?(语义问题) 第三层:所接收的含义如何以所需要的方式有效地影响行为? (效用问题)
14
§1.1.2 信息的基本概念
§1.1.2 信息的基本概念
信息的三个基本层次:
语法(Syntactic)信息 语义(Semantic) 信息 语用(Pragmatic)信息
《信息论》(电子科大)第1章 概论
信息论导论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陈伟建
电子科技大学
第1章 概论
什么是信息(information)? 什么是信息(information)? 什么是信息论(information 什么是信息论(information theory, informatics)? informatics)? 什么是信息科学(information science)? 什么是信息科学(information science)?
三,信息科学及其研究内容
电子科技大学
1,信息科学的概念 一般认为,信息科学是研究信息的度量, 一般认为,信息科学是研究信息的度量, 获取,传递,存储, 获取,传递,存储,处理和施用的技术 科学. 科学. 进一步, 进一步,可以从信息科学的研究对象和 研究内容两个方面来理解信息科学的概 念.
①信息科学以信息为研究对象 维纳曾指出:信息既不是物质, 维纳曾指出:信息既不是物质,也不是 能量,信息就是信息. 能量,信息就是信息. 维纳揭示了信息具有与物质 了信息具有与物质, 维纳揭示了信息具有与物质,能量不同 的属性. 的属性. 辞海》对信息的解释中也明确提出: 《辞海》对信息的解释中也明确提出: 信息, 信息,物质和能量被称为系统的三大要 素.
从通信的实质意义来讲,如果信宿收到 从通信的实质意义来讲, 的消息是已知的, 的消息是已知的,则等于没有收到任何 消息. 消息. 因此, 因此,人们更感兴趣的是消息中所包含 的未知成分,用概率论的术语来讲, 的未知成分,用概率论的术语来讲,就 是具有不确定性的成分, 是具有不确定性的成分,香农将该成分 称为信息,并进行了数量描述. 称为信息,并进行了数量描述. 三者的关系:通信系统传输的是信号, 三者的关系:通信系统传输的是信号, 信号承载着消息, 信号承载着消息,消息中的不确定成分 是信息. 是信息.
信息论基础1答案
信息论基础1答案《信息论基础》答案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空,每小空1分,共20分)1. 按信源发出符号所对应的随机变量之间的无统计依赖关系,可将离散信源分为有记忆信源和无记忆信源两大类。
2. 一个八进制信源的最大熵为3bit/符号3.有一信源X,其概率分布为:X i X2 X3其信源剩余度为94.64%:若对该信源进行十次扩展,则每十个符号的平均信息量是15bit。
4. 若一连续消息通过放大器,该放大器输出的最大瞬间电压为b,最小瞬时电压为a。
若消息从放大器中输出,则该信源的绝对熵是 _:其能在每个自由度熵的最大熵是log (b-a ) bit/自由度:若放大器的最高频率为F,则单位时间内输出的最大信息量是2Flog (b-a )bit/s.5. 若某一信源X,其平均功率受限为16w,其概率密度函数是高斯分布时,差熵的最大值为2log32 e ;与其熵相等的非高斯分布信源的功率为16w6、信源编码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有效性,信道编码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可靠性。
7、无失真信源编码的平均码长最小理论极限制为信源熵(或H(S)/logr= H _「(S))。
&当R=C或(信道剩余度为0)时,信源与信道达到匹配。
9、根据是否允许失真,信源编码可分为无—真信源编码和限失真信源编码。
10、在下面空格中选择填入数学符号“,‘ ‘ ” 或“”(1)当X和Y相互独立时,H ( XY)=H(X)+H(X/Y)。
(2 )假设信道输入用X表示,信道输出用Y 表示。
在无噪有损信道中,H(X/Y)> 0,H(Y/X)=0,l(X;Y)<HX)。
二、掷两粒骰子,各面出现的概率都是1/6 , 计算信息量:1. 当点数和为3时,该消息包含的信息量是多少?2. 当点数和为7是,该消息包含的信息量是多少?3. 两个点数中没有一个是1的自信息是多少?解:1.P (“点数和为3” =P( 1,2)+ P( 1,2)=1/36+1/36=1/18则该消息包含的信息量是:l=-logP (“点数和为3”)=log18=4.17bit2. P (“点数和为7” =P( 1,6)+ P(6,1) + P (5,2)+ P (2,5)+ P (3,4)+ P (4,3) =1/366=1/6则该消息包含的信息量是:l=-logP (“点数和为7”)=log6=2.585bit3. P (“两个点数没有一个是1” =1-P “两个点数中至少有一个是1 ”=1-P(1,1or1,jori,1)=1-(1/36+5/36+5/36)=25/36则该消息包含的信息量是:l=-logP (“两个点数中没有一个是1”) =log25/36=0.53bit三、设X、丫是两个相互统计独立的二元随机变量,其取-1或1的概率相等。
第一章 信息化基础
主要内容:介绍信息、信息化的基本概念、分类、层次和特性信息是指现实世界事物的存在方式或者运动状态的反映。
信息具有可感知、可存储、可加工、可传递和可再生等自然属性,信息也是社会上各行各业不可缺少的、具有社会属性的资源。
它泛指人类社会传播的一切内容。
人通过获得、识别自然界和社会的不同信息来区别不同事物,得以认识和改造世界。
在一切通讯和控制系统中,信息是一种普遍生产第一线的形式。
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认为,信息就是信息,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
信息论的奠基者得农认为,信息就是能够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
美国学者阿希贝认为,信息的本性在于事物本身具有变异度。
我国著名的信息学专家钟义信教授认为“信息是事物存在方式或者运动状态,以这种方式或者状态直接或者间接的表述”。
美国信息管理专家霍顿 (E.W.Horton) 给信息下的定义是:“信息是为了满足用户决策的需要而需要加工处理的数据。
”比较流行的另一种说法认为,信息是事先不知道的报导。
哲学界认为:信息是事物普遍联系的方式。
1)本体论层次的信息:在最普通的意义上,亦即没有任何约束条件,我们可以将信息定义为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的表现形式。
2)认识论层次的信息:主体所感知或者表述的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
主体所感知的是外部世界向主体输入的信息,主体所表述的则是主体向外部世界输出的信息。
1)可量度。
2)可识别。
3)可转换。
4)可存储。
5)可处理。
6)可传递。
7)可再生。
8)可压缩。
9)可利用。
10)可共享。
按照性质,信息可分为语法信息、语义信息和语用信息。
按照地位,信息可分为客观信息和主观信息。
按作用,信息可分为实用信息、无用信息和干扰信息。
按应用部门,信息可分为工业信息、农业信息、军事信息、政治信息、科技信息、文化信息、经济信息、市场信息和管理信息等按携带信息的信号的性质,信息还可以分为连续信息、离散信息和半连续信息等。
按事物的运动方式,还可以把信息分为概率信息、偶发信息、确定信息和含糊信息。
信息论基础第二版习题答案
信息论基础第二版习题答案
《信息论基础第二版习题答案》
信息论是一门研究信息传输、存储和处理的学科,它的理论基础是由克劳德·香农于1948年提出的。
信息论的发展对于现代通信、计算机科学和统计学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信息论基础第二版》是信息论领域的经典教材,它系统地介绍了信息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提供了大量的习题来帮助读者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在这本书中,作者对信息论的基本概念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包括信息的度量、信道容量、编码理论等内容。
习题部分则是为了帮助读者巩固所学知识,提供了大量的练习题目,涵盖了各个方面的知识点。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信息论基础第二版》中的一些习题答案。
第一章习题1.1:什么是信息熵?请用公式表示。
答:信息熵是表示一个随机变量不确定性的度量,它的公式为H(X) = -
Σp(x)log2p(x),其中p(x)表示随机变量X取值为x的概率。
第二章习题2.3:什么是信道容量?如何计算信道容量?
答:信道容量是表示信道的传输能力,它的计算公式为C = Wlog2(1 + S/N),其中W表示信道带宽,S表示信号功率,N表示噪声功率。
第三章习题3.2:简要说明香农编码的原理。
答:香农编码是一种无损压缩编码方法,它利用信息的统计特性来减少信息的冗余,从而实现对信息的高效压缩。
以上是《信息论基础第二版》中的一些习题答案,通过学习这些习题,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信息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希望本书对广大读者在信息论领域的
学习和研究有所帮助。
信息论及编码理论基础(第一章)
定信源到底发送什么样的消息。而通信的目的也就是要使接收者在接收到消息
后,尽可能多的解除接收者对信源所存在的疑义(不定度),因此这个被解除
的不定度实际上就是在通信中所要传送的信息量。
*
11
信息与信息量
由于客观信息的多样性,要想给出一个能够包 罗万象的统一定义,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一套信 息理论几乎是不大可能的。
系统
*
34
信息论发展简史
1948年shannon信息论奠基
宋 陈亮《梅花》诗: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水浒传》第四四回: 宋江大喜,说道:“只有贤弟去得快,旬日便知信息。”
巴金《家》 三一:“二表哥的事情怎样了?为什么连信息也不给我一个?”
*
22
二、Shannon信息论的中心问题
“信息论”,又称为“通信的数学理论”,是研究信息的传输、 存储、处理的科学。
*
13
*
14
第一章:引论(简介)
一、通信系统模型 二、Shannon信息论的中心问题 三、Shannon信息的概念 四、概率复习内容
*
15
一、通信系统模型
信源、信道、信宿 信源是消息的来源, 信道是消息传送媒介, 信宿是消息的目的地。
信源
编码器
信道
译码器
干扰源
*
信宿
16
通信系统模型进一步细分
信息论及编码理论基础 (第一章)
教材
王育民、李晖, 信息论与编码理论 (第2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
*
2
参考书
Thomas M. Cover, Joy A. Thomas, Elements of Information Theory,2nd ed, WILEY Press, 2006. 阮吉寿 张华 译 信息论基础,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信息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信息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一、《信息论基础》课程说明(一)课程代码:14131054(二)课程英文名称:informationtheory(三)开学对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四)课程性质:信息论是20世纪40年代后期从长期通讯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门学科,是研究信息的有效处理和可靠传输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本课程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的专业课。
它应用近代数理统计方法研究信息传输、存贮和处理,并在长期通信工程实践中不断发展。
因而它是一门新兴科学,亦称为通信的数学理论。
建立在通信理论的数学知识基础之上的信息论在数据压缩、调制解调器、广播、电视、卫星通信,计算机存储,因特网通讯,密码学等方面有着广泛的用途。
要使学生领会信息论的基本思想,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从而学习信息论基础,是将信息论渗透到并应用于更广泛的各种科学技术领域的必经之路,也有助于进一步发展和深化信息概念与信息理论。
先修课程为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五)教学目的:本课程就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生的专业课,使用概率论与随机过程等数学方法研究信息的测度、信道容量以及信源与信道编码等理论问题;主要目的就是使学生介绍shannon信息论的基本内容,掌控其中的基本公式和基本运算,培育利用信息论的基本原理分析和化解实际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自学通信和信息以及其他有关领域的高深技术打下较好的理论基础。
(六)教学内容:掌握熵与互信息的概念,性质与计算;掌握离散信源熵的计算;掌握离散信源编码定理与huffman编码方法;掌握特殊离散无记忆信道与高斯信道容量的计算;掌握信道编码定理;理解r(d)函数与有失真的信源编码定理.(七)学时数、学分数及学时数具体分配学时数:36分数:2学时数具体内容分配: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第二章信源和信息熵第三章信道与信道容量第四章率为杂讯函数第五章编码定理合计210481236合计210481236讲授实验/课堂教学(八)教学方式:使用多媒体教学方式(九)考核方式和成绩记载说明考试方式将融合平时作业、平时考核(40%)、期末考试(60%)的各个环节。
信息论基础
信息论研究的内容
信息论研究的内容一般有以下三种理解: 1、狭义信息论:也称经典信息论。它主要研究信息 的测度、信道容量以及信源和信道编码理论等问题。 这部分内容是信息论的基础理论,又称香农基本理论。 2、一般信息论:主要也是研究信息传输和处理问题。 除了香农理论以外,还包括噪声理论、信号滤波和预 测、统计检测与估计理论、调制理论、信息处理理论 以及保密理论等。 后一部分内容是以美国科学家维纳(N.Wiener)为代表, 其中最有贡献的是维纳和苏联科学家柯尔莫哥洛夫 (A.KOnMOropoB)。
信息论研究的对象、目的和内容
信源
编码器
消息
信号
信道
译码器
信号+干扰
消息
信宿
噪声源
通信系统模型图
信息论研究的对象、目的和内容
信息论研究的对象:正是这种统一的通信系统模型,人们通过系统 中消息的传输和处理来研究信息传输和处理的共同规律. 这个模型主要分成下列五个部分: 1、信息源(简称信源)
顾名思义,信源是产生消息和消息序列的源。它可以是人, 生物,机器或其他事物。它是事物各种运动状态或存在状态的集 合。 如前所述,“母亲的身体状况”,“各种气象状态”等客观存在 是信源。人的大脑思维活动也是一种信源。信源的输出是消息, 消息是具体的,但它不是信息本身。消息携带着信息,消息是信 息的表达者。
信息论基础
刘昌红
第一章 绪论
1、信息的概念 2、信息论研究的对象、目的和内容 3、信息论发展简史与信息科学
信息的概念
1、信息论的定义:信息论是人们在长期通信工程的实践中, 由通信技术与概率论、随机过程和数理统计相结合而逐步发 展起来的一门科学。 2、信息论的奠基人:是美国科学家香农 (C.E.Shannon),他 在1948年发表了著名的论文《通信的数学理论》,为信息论 奠定了理论基础。 3、香农信息的定义:信息是事物运动状态或存在方式的不 确定性的描述,这就是香农信息的定义。 4、信息、情报、知识、消息及信号间的区别与联系。
信息论基础总结
⎥⎦⎤⎢⎣⎡=⎥⎦⎤⎢⎣⎡)()()()(2211I Ix q x x q x x q x X q X ΛΛ∑==I i ix q 11)(⎥⎦⎤⎢⎣⎡=⎥⎦⎤⎢⎣⎡)()()()(2211m q q q q x x x x x x X X m ΛΛ∏=Ni i x q 1)(第1章 信息论基础信息是物质和能量在空间和时间上分布的不均匀程度,或者说信息是关于事物运动的状态和规律。
消息是能被人们感觉器官感知的客观物质和主观思维的运动状态或存在状态。
通信系统中形式上传输的是消息,实质上传输的是信息,消息中包含信息,消息是信息的载体。
信息论是研究信息的基本性质及度量方法,研究信息的获取、传输、存储和处理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狭义信息论信息论研究的范畴: 实用信息论广义信息论信息传输系统信息传输系统的五个组成部分及功能:1. 信源 信源是产生消息的源。
2. 编码器 编码器是将消息变换成适合于信道传送的信号的设备。
编码器分为信源编码器和信道编码器两种。
3. 信道 信道是信息传输和存储的媒介,如光纤、电缆、无线电波等。
4.译码器 译码器是编码器的逆变换,分为信道译码器和信源译码器。
5. 信宿 信宿是消息的接收者,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机器。
离散信源及其数学模型离散信源—消息集X 为离散集合,即时间和空间均离散的信源。
连续信源—时间离散而空间连续的信源。
波形信源—时间和空间均连续的信源。
无记忆信源—X 的各时刻取值相互独立。
有记忆信源—X 的各时刻取值互相有关联。
离散无记忆信源的数学模型—离散型的概率空间:x i ∈{a 1,a 2,…,a k } 1≤i ≤I0≤q(x i )≤1离散无记忆N 维扩展信源的数学模型: x =x 1x 2…x N x i ∈{a 1,a 2,…,a k } 1≤i ≤Nq (x )=q (x 1x 2 … x N )=离散信道及其数学模型离散信道—信道的输入和输出都是时间上离散、取值离散的随机序列。
北邮-田宝玉-信息论基础-第-章
R2
C2
因Y2与U1独立,所以
I (U ; Y2 ) I (U 2 ; Y2 ) I (U1; Y2 / U 2 ) (1 ) Ps 1 I (U 2 ; Y2 ) log(1 ) 2 2 Ps 2
H (X 2) 2bit, H (U ) 3bit, H (X 2 / U) 0bit,
( I U ; X 2) 2bit
H (U / X 2) H (U) ( I U ; X 2) 1bit H (U / Y1 ) H (U ) I (U ; Y1 ) 2bit
0 1 1 2 3 U 4 5 6 7 1
1 1
1 1
1 1
Y1
p( y1 | x) p( y2 | y1 )dy1 p( y2 | x)
图11.12 退化的广播信道
X、 Y2 构成一个马氏链, Y1 、 由级联信道的性质可知, 或者说在 Y1已知的条件下 X 与Y2 无关。
定理11.2 通过退化广播信道X Y1 Y2 发送独立信息的 容量区域是满足下式的所有( R1, R2 )的封闭集合的凸包: (R1, R2 ) : 0 R2 I (U;Y2 )
Z2
2 N (0, 2 )
1
2 1
E( X 2 ) P S1 P S2 P s
X
Z 2 ' N (0, 22 12 )
Y1
E(U1 ) PS1 Ps
2
E(U22 ) PS 2 (1 )Ps
信息论与编码第一章信息论基础新
4/24/2020
4
(1)“信息”作为通信的消息来理解
在此意义下,信息可理解为人们在交流与 通信时所要告诉对方的某种内容,如消息、 情报、知识等。
➢朋友的信件与电话、 ➢电台的天气预报、 ➢球赛的电视转播等等,
m
p(xi y j )
p(xi y j )
27
i 1
j 1
生物如不能从外部感知信息,就不可能适当地调 整自己的状态,改善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来适应这 种变化,不能避免被淘汰的厄运。
从外界摄取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是一切生物得 以生存的必要条件,生物越高级,摄取和利用信 息的本领越高超。
4/24/2020
10
小结
信息与人类的关系密切
作为通信的消息,我们通过书信、电话、电报、电视、音 乐等与之接触,与人交往。
4/24/2020
23
研究的目的
寻找信息传输过程中应遵循的规律,用于 指导通信系统的设计,使其具有更高的可 靠性和有效性。
所谓可靠性高,即通信接收端重现的消息失真尽 量小。
所谓有效性高,即信息传输的时间短,经济效果 好,设备简单。
4/24/2020
24
研究的内容
基础 信息论
一般信 息论
广义
信息 论
不确定性的大小如何度量呢? 不确定性-》随机性-》概率论
4/24/2020
14
例1:天气预报 10月份,北京天气, 经常出现的天气:晴间多云、晴、多云 其次:多云转阴、阴、阴有小雨 最后:小雪、大雪的概率很低 听天气预报前,我们可以大概猜出天气的情况:晴间多云、
晴、多云 如果预报讲是:晴间多云、晴、多云,与我们的猜测一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 E 即: [ p{g[ f (u L )] ≠ u L }] < ε ,或: [ p{g[ f (u L )] = u L }] ≥ 1 ε
E 或: [d{u L , g[ f (u L )]}] < ε = D
三个准则中,无失真准则最强,平均误差准则最弱。 信息论中无失真信源编码定理采用无失真准则, 限失真信源编码定理以及信道编码定理都采用平均误差准则。
( f , g ) = {( f1 , g1 ) ( f 2 , g 2 ) ( f 3 , g 3 )}
其中 ( f1 , g1 ) 为有效性的信源编译码; ( f 2 , g 2 ) 为安全性的加解密码;
( f 3 , g 3 ) 为可靠性的信道编译码。
另外,根据需要也还可划分更多的子变换。
2009/2/18 P.12
p (u L ) f p (
yn xn
) g = p (u L ) p (
yn xn
)
为了定量分析度量编译码的好坏。我们引入码 ( f , g ) 的误差函数
e ( f , g ) : e( f , g )
并给出下列标准:
Δ p g f (uL ) ≠ uL
{
}
2009/2/18
P.14
g : Y n V L ——译码 →
若选 U = V = X = Y = GF ( 2) = {0,1} 即为二元有限域,则称上述码为二元码
2009/2/18 P.10
(四) 编、译码 ( f , g ) (续)
下面,我们根据通信系统主要技术指标
数量指标——通信有效性
质量指标
抗自然干扰的可靠性 抗人为干扰的安全性
加 密
解 密
宿
UL
Sm Km 1
Cm
Xn Nn 噪声 Nn
Yn Km 2
Cm ’
Sm’
VL
密钥源1 Km1
密钥源2 Km2
通信系统详细原理方框图
2009/2/18 P.2
二 给出各部分描述与度量
(一) 信源 U
基本参量 取值空间(集合):UL=U×U×…×U (L维) 其中每一个:U={1,2,…n},n种取值 信源输出:UL=(U1…Ul …UL) 输出样值: uL=(u1…ul …uL) 其中 uL∈U={1,2,…,n} 对应概率:pU (uL) = p(u1…ul …uL)
三
信息与通信系统的优化(续)
(三)无失真信源编码定理
优化指标:系统传输最有效。 优化条件:无干扰信道,无失真信源,理想安全性。 优化问题:什么条件下,最优无失真信源编译码存在,什么条件下 ,最优无失真信源编译码不存在。 优化对象:信源与通信系统之间的统计匹配 无失真信源可以用信息熵定量描述:H(U). 通信系统可以用要求达到的传输率:R表示。 定理表达形式:(它既是存在性,也是构造性定理) 若R>H(U)时,最有效的信源编译码(f1,g1)存在; 反之,R<H(U)时,(f1,g1)不存在。
二 给出各部分描述与度量 (续)
(五) 通信系统S
当已知信源U,信宿V,信道C以及编译码(f ,g)时,可给出一个确 知的通信系统S. S={U, V, C, (fi , gi)}i=1,2,3… 可以分别表示有效(i=1)、安全(i=2)、可靠(i=3)的单 指标优化系统。 通信系统统计特性可表示为 p ( S ) = p (u L ) p (
L
i = 1,… , n
l = 1, … , L
2009/2/18
P.3
(一) 信源 U (续) 1. 无失真信源描述与度量:
描述 定义:U = [ UL , p(uL) ],对于单个离散消息 即L =1时 可简化为:U=[ U , p(u) ] 无失真信源度量: 定义:
H (U L ) = ∑ p (u L ) log p (u L )
2009/2/18
故: ( S ) = p (u L ) f g = p (u L ) f f 1 = p (u L ) P
P.19
(三)无失真信源编码定理 (续)
结论:无失真信源编译码是寻求通信系统与信源统计特性相匹配的 编译码。若通信系统传信率R用无失真编码后的平均码长 L 来表
L 示,则问题可归结为 与信息熵的统计匹配。(熵编码)
它的描述完全类似于信源。其度量,无失真用互信息 I (U ;V ) 表示,限失真时用R(D) 函数表示。
2009/2/18
P.9
二 给出各部分描述与度量 (续)
(四) 编、译码 ( f , g )
码,在数学上可看作是一种映射;(消息空间) 在物理上可看作是一种变换。(消息空间)
L → n 即 f : U X ——编码
P(
yn xn
)
其中
2009/2/18
xn = ( x1......xi ......xn )
yn = ( y1...... yi ...... yn )
P.7
(二) 信道 C (续)
信道描述如下:
[X
n
q ( xn )] 信道 [ Y → →
n
q ( yn )]
输入 定义:
P(
y
n
x
)
n
输出
2009/2/18 P.15
三
信息与通信系统的优化
(一) 系统参量的分类:
客观参量:它是由信源、信道、信宿本身的客观统计特性所决定的, 比如: 无失真信源的信息熵:H(U),限失真信源的信息率失真函数:R(D) 信道容量:C、C(F),信宿可获得的信息量:I(U,V) 主观要求的参量:他是人为给定与主观要求的,比如: 通信系统的实际传输速率:R,信宿的最大允许失真:D 信道受限时总代价:F,指定(掌握密钥)信宿:V 非指定(不掌握密钥)信宿:V’
)
)
则有:U={ [UL , p(uL)] , [ UL × VL, d(uL,vL) ] } U={ [U , p(u)] , [U × V, d(u,v) ] }
2009/2/18
P.5
2. 限失真信源描述与度量(续):
度量:定义一个限失真的信息率失真函数R(D)来代替无失真 时的信源熵H(U) . 为了简化,仅讨论单个消息情况: 首先给出信源(宿)的最大允许失真率D,在定义失真为D 时,条件转移概率的变化范围为PD。
2009/2/18 P.16
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信息与通信系统的优化(续)
(二) 系统优化的实质
研究系统在不同优化指标下,两类参量(主、客观)之间的统 计匹配与匹配的条件。 优化的目标:
有以上三个指标、四个方面所讨论的系统优化就构成了最著名的C. E. Shannon三个编码定理与一个密码学基本定理。
2009/2/18 P.17
2009/2/18 P.21
(四)限失真信源编码定理 (续)
定理进一步物理解释: 由信息系统联合分布p(S)表达式。 代入下列条件,当研究限失真信源编、译码时,可以认为加、 解密码以及信道编、译码为理想情况。 即: P (C / S ) P ( S ′ / C ′ ) = 1 m m m m P ( x / C ) P ( y / x ) P (C ′ / y ) = 1 n m n m n m 则有: ( S ) = p (u L ) P( S m / u L ) P (v L / S ′m ) P 而对于限失真信源编译码准则,有
u∈U L
H (U ) = ∑ p (u ) log p (u )
u∈U L n
= ∑ pi log pi
i =1
2009/2/18
P.4
(一) 信源 U (续) 2. 限失真信源描述与度量
描述:先定义失真函数: d(uL, vL):UL × VL -----> [ 0 , ∞ d(u , v):U × V -----> [ 0 , ∞
PD = {Pji : D ≥ d = ∑∑ Pi Pji d (u i u j )}
i j
最后定义:
R ( D ) = min I (U ; V )
p ji ∈ p D
---------单个消息信源 ---------序列(L个)信源
R ( D ) = min I( U,V )
Pji ∈PD
2009/2/18
实现方法可分为两类: 改造信源:改变信源分布为等概率分布,再采用等长码进行匹配; 适应信源:利用不等长码,比如哈夫曼编码,与实际信源的不等概 率特性实现统计匹配。
2009/2/18
P.20
三
信息与通信系统的优化(续)
(四)限失真信源编码定理
优化指标:系统传输最有效; 优化条件:无干扰信道,限失真信源;理想安全性。 优化问题:什么条件下,最优限失真信源编译码定理存在,什么 条件下,不存在; 优化对象:限失真信源与通信系统之间的统计匹配,这时限失真 信源可用R(D)描述,通信系统则可用实际传信率R表示,于是问 题可归结为: 定理表达形式(仅为存在性定理) 若R>R(D)时,最有效信源编码(f1’,g1’)存在; 反之,当R<R(D)时,最有效的(f1’,g1’)不存在。
由这三个指标可进一步将编译码 ( f , g ) 分解为三个子变换:
2009/2/18
P.11
(四) 编、译码 ( f , g ) (续)
f1 : U S → → → f : U L X n f2 : S m C m → f3 : C m X n
L m
g3 : Y n C ′m → n L g : Y V g 2 : C ′m S ′m → → g1 : S ′m V L →
2009/2/18 P.18
(三)无失真信源编码定理 (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