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金刚石、石墨和C60》导学案一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金刚石、石墨和C60》导学案一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金刚石、石墨和C60》导学案一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导学案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

【学习目标】

1.

了解金刚石、石墨和C

60

的结构,知道同一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

2.了解金刚石和石墨的性质和用途,通过比较分析,理解物质的结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联系;

3.

通过实例和实验探究,了解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新知预习】

一、碳的单质

1.金刚石(展示实物图片;观察后描述金刚石的物理性质)

(1)物理性质:、、。是天然最硬的物质。加工琢磨后璀璨、夺目有光泽。

(2)用途:金刚石很硬,可以用来、,也可以作。加工琢磨后璀璨、夺目有光泽,可做。

2.石墨(展示实物图片;观察后猜想石墨的物理性质)

A

饰品——钻石

玻璃刀刻画玻璃切割大理石钻探机钻头

(1)物理性质:、、、。石墨在纸上划过留下痕迹——石墨;有滑腻感——具有;具有优良的;耐。

(2)用途:等。

3.除了金刚石和石墨以外,生活中还常常用到木炭、活性炭、炭黑、焦炭等,它们都是由石墨的微小晶体与少量杂质构成的。

(1)木炭活性炭有,表面积大,具有较强的。(2)木炭、活性炭的用途:防毒面具里的;冰箱中的;制糖工业的;

4.C60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形态的碳单质逐渐被人们发现,其中取得重要进展的是C60 分子,另外还有碳纳米管等。

C60分子由______个碳原子构成,分子形似足球,又名_____________。这种足球结构的分子很__________。它应用于材料科学、超导体等方面的研究正在进行中。

5.三种碳的单质中碳原子的_______不同造成了性质上的差异。即:

物质的组成结构物质的性质物质的用途

二、碳的化学性质

1.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

2.碳与氧气的反应

B

(1)碳充分燃烧时,与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碳不充分燃烧时,与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碳与某些氧化物反应

(1)________反应: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去的反应。如CuO转变为Cu 失去了氧,CuO发生了__________反应;

(2)碳具有_________性,可用于冶金工业,如用焦炭炼铁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高温条件下,碳能使二氧化碳转化为一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习小结】

金刚石的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碳的单质石墨的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60的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金刚石、石墨和C60

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碳的充分燃烧:_________________

还原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 【预习检测】

1.指出下列两个反应中具有还原性的物质。

(1)2Fe2O3 + 3C 4Fe + 3CO2↑ ____具有还原性

(2)C + CO22CO ____具有还原性

2.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关于他们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①碳原子的排列不同;②化学性质相似;③物理性质相似;④是同一种物质;

⑤完全燃烧都生成二氧化碳;⑥都是黑色固体。

3.碳的单质中,质地较软,常用作电极的是()

A.金刚石

B.活性炭

C.炭黑

D. 石墨

4.轻轨电车开动时,电车与架空电线的接触点由于高速摩擦会产生高温,因此接触点上的材料应该具有高温、不易氧化、能导电的性质,你认为接触点上的材料应选用()

A.金刚石

B.铝

C.石墨

D. 铜

【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一、碳和碳的氧化物选择题 1.利用数据传感技术可以形象地比较不同形状的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某同学倾斜锥形瓶,使试管内的稀盐酸流入瓶中与碳酸钙发生反应,测得瓶内气压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对比分析a、b点可知,曲线①表示块状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 B.对比分析c、d点可知,相同的气压时,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反应速率更快 C.碳酸钙粉末产生的CO2质量多 D.曲线②中b点表明反应已经结束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对比分析a、b点可知,曲线①单位时间内气压大,说明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气体多,反应速率快,曲线①表示粉末状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B.对比分析c、d点可知,相同的气压时,①所需的时间短,说明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气体多,反应速率快,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接触面积大,反应速率更快,故选项说法正确。C.最终曲线①、②的气压相等,说明最终产生的CO2质量相等,故选项说法错误。 D、曲线②中b点气压没达到最大值,反应没有结束,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2.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与事实不符合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镁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放出热量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有黑色固体生成 D.电解水时,与正极、负极相连的电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 【答案】C 【解析】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实验现象描述与事实符合,故A正确; B、镁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放出大量热,实验现象描述与事实符合,故B正确;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有黑色固体生成”,实验现象描述不与事实符合,应为

【初中化学】易错点汇总!(附各阶段易错题集)

一、初中化学24个易混淆知识点 1.明明冰和水混合了,偏说它是纯净物。 这是关于混合物与纯净物的概念。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是纯净物;混合物: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是混合物。冰和水的混合物,虽然看上去是两种物质,但是水——冰之间的变化是物理变化,不是化学变化。因此在化学上,冰水混合物还是纯净物。 2.明明只含是一种元素,偏说它是混合物。 与第一题相反,有时候由同一种元素沟成的物质,反而是混合物,例如:还有石墨和金刚石(均由碳 元素构成)、红磷和白磷,等等。 3.明明讲的是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非说氢原子核不含中子。 原子由原子核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这是正确的。但是有例外,元素周期表中的第1号元素、 也是最轻的元素——氢原子的三种同位素中,有一种不含有中子。 4.明明一瓶水是无色透明的,还说它不一定是纯净物。 是否是纯净物,判断的依据是看其中是含有一种物质、还是多种物质。生活中的水中含有大量金属离子例如镁盐、钙盐、钠离子、钾离子等等,当然属于混合物。有色无色,是否透明,不作为判断纯净物的标志。 5.明明说燃烧是可燃物跟氧发生的反应,又说没有氧气也行。 燃烧,通常情况下是可燃物与空气或氧气发生的反应。后来扩充了定义为:燃烧是发光、光热的剧烈的化 学反应,所以有些可燃物也可以在氯气、氮气中燃烧,没有氧气也行。 6.明明说爆炸是在有限空间内急速燃烧造成的,却说锅炉爆炸不是化学变化。 锅炉爆炸,包括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锅炉中的可燃物质爆炸,属于化学变化;锅炉本身的金属破碎,是物理变化。 7.明明合金“合”的是金属,却说铁和碳也能形成合金。 合金,是一种金属与其他物质熔化在一起形成的混合物。铜和金属锡能形成合金(青铜),铁和非金 属也能形成合金(钢)。 8.明明说二氧化碳可以灭火,又说镁着火不能用它来灭。

[初中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教学设计-人教版

“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教学设计 【正文】 “碳和碳的氧化物”是初中阶段唯一全面研究元素及化合物知识的一个单元,涉及知识内容较广,化学反应方程式繁多,物质之间的联系较为复杂。这部分知识往往被学生看成零碎、易懂、难记的内容。这种情况与学生对知识间的相互联系认识不够、没有形成整体的知识结构有关。如何根据这部分知识内容的特点,指导学生建立有序的知识结构,这无疑是极为重要的。为此,本文将从单元教学设计的角度进行一些探讨。 一、对“单元”与“单元教学”的认识 1.如何看新教材中的“单元” 与以往化学教材采取章-节编排结构不同,初三化学新教材(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采用单元-课题式编排结构,上下两册共编入了12个单元。这些单元是:走进化学世界,我们周围的空气,自然界的水,物质构成的奥秘,化学方程式,碳和碳的氧化物,燃料及其利用,金属和金属材料,溶液,酸和碱、盐,化肥,化学与生活。其中每个单元都有几个相关课题组成。这些单元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以某一方面的知识内容或专题为主,也就是说组成单元的每个课题之间都有共同的、相互联系的内容,这就体现了单元构成的目的性与整体性。 由于不同单元所突出的知识内容有着明显的不同,教师一般认为这样的单元与旧教材中的“章”没有太大的差别,只是在新教材的单元中增加了一些联系生活实际的内容。 但到底有没有差别?从化学课程标准来看,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内容(见表1),不仅为学生学习化学概念、形成化学的基本观念提供了感性基础,也为学生了解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的组成、性质、用途方面的内容,也为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提供了课题。课程标准这样的处理,是突破了传统的物质中心模式,不再追求从结构、性质、存在、制法、用途等方面全面系统地学习和研究有关的物质,而是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学习身边的常见物质,将物质性质的学习融入有关的生活现象和社会问题的分析解决活动中。 表1 课程标准中与“碳和碳的氧化物”相关的内容 内容标准与“碳和碳的氧化物”有关的内容 一级主题二级主题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初步形成科学探究的能力 科学探究初步了解和体验科学探究的价值,过程和方法 学习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二氧化碳的制取原理、装置和方法 身边的化学物质地球周围的空气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碳酸、碳酸钙 同一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单质,如金刚石、石墨、C[,60]等; 物质构成的奥秘化学物质的多样性相同两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化合物,如一氧化碳、二氧

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测试题(含答案)经典

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测试题(含答案)经典 一、碳和碳的氧化物选择题 1.有关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过程正确的是 A.原料B.发生装置 C.干燥D.验满 【答案】B 【解析】 【详解】 A.稀硫酸和大理石反应生成的微溶与水的硫酸钙会阻碍反应的进一步进行;故错误;B.实验室中常用稀盐酸与大理石或石灰石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属于固液常温型,可选择该装置来制取,并能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故正确; C.生石灰能与二氧化碳反应,所以不能用生石灰来干燥二氧化碳气体,故错误; D.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所以验满时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证明二氧化碳已满,故错误。 故选B。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性质一定相同 B.同一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种单质 C.含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 D.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答案】B 【解析】 A、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性质不一定相同,例如氧气和臭氧混合,性质不同,故A错误; B、同一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种单质,例如氧气和臭氧混合,故B正确; C、含氧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氧化物,例如碳酸钠,属于盐,故C错误; D、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例如氧气和臭氧混合,属于混合物,故D错误。 点睛∶同一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种单质,,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性质不一定相同。含氧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氧化物,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 3.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稀有气体用于霓虹灯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D.石墨用作电池电极 【答案】C 【解析】A、稀有气体用于霓虹灯是利用稀有气体充入灯泡中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没有新物质生成,利用的是物理性质,错误;B、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是干冰吸热升华,不属于化学性质,错误;C、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是利用熟石灰与土壤中的酸发生中和反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性质,正确;D、石墨用作电池电极是利用了石墨的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错误。故选C。 点睛: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一对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概念,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4.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与事实不符合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镁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放出热量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有黑色固体生成 D.电解水时,与正极、负极相连的电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 【答案】C 【解析】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实验现象描述与事实符合,故A正确; B、镁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放出大量热,实验现象描述与事实符合,故B正确;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有黑色固体生成”,实验现象描述不与事实符合,应为“有无色气体生成”,故C错误; D、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盖,瓶口出现白雾,说法正确,实验现象描述与事实符合,故D正确. 故选C. 5.下列关于CO和CO2说法正确的是 A.CO2能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中毒B.CO可以作燃料 C.用闻气味的方法能够区别CO2和CO D.CO能用于人工降雨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是CO能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中毒;B.CO具有可燃性;C. CO2和CO均是无色无味的气体D.经过压缩的固体CO2能升华吸热,使环境温度降低,可用于人工降雨。 考点: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性质 6.诺贝尔物理学奖曾表彰了石墨烯材料方面的开创性研究者。金刚石、石墨、C60和石墨烯的结构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九年级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学案

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学案 一、碳的几种单质 1. 金刚石(C ):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可用于制钻石、刻划玻璃、钻探机的钻头等。 2. 石墨(C ):最软的矿物之一,有优良的导电性,润滑性。可用于制铅笔芯、干电池的电极、电车的滑块等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CO 和CO 2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分子的构成不同。 3. 无定形碳: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所以无定形碳都为混合物;主要有:焦炭,木炭,活性炭,炭黑等. 活性炭(净化气体,防毒面具,冰箱除臭剂)、木炭(制火药,吸附色素)具有强烈的吸附性,焦炭用于冶铁,炭黑加到橡胶里能够增加轮胎的耐磨性。 4. C 60 每个分子由60个碳原子构成,形式像足球,是一种很稳定的分子,主要用于材料科学和超导体方面 5. 注意“碳”和“炭”的区别 前者是指核电荷数为6的碳元素,在描述物质组成时用。如“二氧化碳” 后者是指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如木炭,活性炭、焦炭 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单质碳的物理性质各异(原因:碳原子的空间排列不一样)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却完全相同(同种元素的单质化学性质相同) (一)常温下稳定性强 (二)可燃性: 完全燃烧(氧气充足)生成CO 2: C+O 点燃CO 2 不完全燃烧(氧气不充足)生成CO :2C+O 点燃2CO 两个反应都是放热反应,其中充分燃烧是放出的热量多,所以在用煤作燃料的时候要使炭充分燃烧 注意 碳和氧的比值不一样的时候产物也不一样 当m g 碳和 n g 氧气反应时,要根据m 和 n 的比值进行判断生成物是什么 (三)还原性: 1.C+2CuO 高温 2Cu+CO 2↑ (置换反应) 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红色,石灰水变 浑浊。 2.应用:冶金工业 ①碳还原氧化铁(用于炼铁) 2Fe 2O 3+3C 高温4Fe+3CO 2↑ ②碳还原非金属氧化物

2020年中考化学专题04 碳和碳的氧化物(测试)(解析版)

专题04 碳和碳的氧化物(测试) 1、【2018广东广州市】下列有关金刚石、石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都是由碳元素组成 B.都是黑色固体 C.都能导电 D.硬度都很大 【答案】A 【解析】A.金钢石和石墨都由碳元素组成,A 正确; B、自然状态下金钢石是透明正面体晶体,石墨是黑色有金属光泽固体,B 错误; C石墨导电,金钢石不导电,C 错误; D金钢石硬度大,石墨质软,D 错误;故选A。 2、【2019山东德州】石墨烯是一种非常优良的纳米材料,由碳元素组成,化学性质和石墨相似,还具有超强导电、导热的性能。关于石墨烯的认识错误的是() A.可作散热材料 B.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C.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D.可作新型电池的电极 【答案】B 【解析】石墨烯具有超强导电、导热的性能,可作散热材料和作新型电池的电极;石墨烯只碳元素组成,是一种单质;石墨烯化学性质和石墨相似,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故选B。 3、【2019山东东营】如图为金刚、石墨和C60的结构模型图,图中小球代表碳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的排列方式改变,则构成的物质种类改变 B.相同元素组成的不同物质,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产物相同 C.相同元素组成的不同物质,化学性质相同 D.在特定的条件下,石墨既可转化为金刚石,也可转化为C60 【答案】C 【解析】A、金刚石、石墨、C60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构成物质的种类不同,故A说法正确;

B、金刚石、石墨、C60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产物都是二氧化碳,故B说法正确; C、相同元素组成的不同物质,化学性质不相同,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分子性质不同,故C说法错误; D、金刚石、石墨、C60的组成元素相同,可以相互转化,故D说法正确。 故选:C。 4、【2019广西贺州一模】下列关于碳单质的用途及原因分析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用途原因分析 A 石墨可用作电极石墨可导电 B 金刚石可用来刻画玻璃金刚石硬度很大 C 活性炭可用于消毒面具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D 焦炭用于冶金工业碳具有氧化性 A.A B.B C.C D.D 【答案】D 【解析】A.石墨具有导电性,可以用石墨来制电极,故正确; B.金刚石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矿物,所以可用金刚石来刻画玻璃,故正确; C.活性炭具有很强的吸附性,可用来吸附有毒气体,故正确; D.碳具有还原性,故可用焦炭来冶炼金属,故错误。 故选D。 5、【2019.重庆A卷】实验室用右图装置模拟炼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磁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2O3 B.应先加热Fe2O3再通入CO C.红棕色的逐渐变黑 D.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后可直接排放 【答案】C 【解析】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2O3,磁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3O4;炼铁过程中,由于一氧化碳易爆炸,加热前先CO把装置内空气赶走,防止加热时产生爆炸,再加热Fe2O3;反应过程中出现红棕色的逐渐变黑;反应后尾气含有一氧化碳气体有毒,需要处理,不能直接排放,否则会污染空气。故选C。 6、【2019四川乐山】“我是碳族的大女儿,让大地充满生机,让地球因我而温暖;我调皮可爱,钻进石灰水,

初中化学化学综合题易错题精选经典

初中化学化学综合题易错题精选经典 一、中考化学综合题 1.水是生命之源,是“永远值得探究的物质”,人类从未停止过对水的研究。 (1)1766年,英国化学家卡文迪许用锌和稀硫酸制得“可燃空气”,他所说的“可燃空 气”成分是_____(填化学式)。“可燃空气”在纯氧中燃烧生成水,可得出“水是一个结 合物而不是简单元素”。 (2)1785年,拉瓦锡将水蒸气通过红热的铁制枪管将水转化为氢气,同时生成四氧化三 铁,实验示意图如图1所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该反应若生成1g氢气,则理论上铁制枪管应增重_____g。实验发现枪管实际增重比理论数值大,其可能的原因是 _____。 (3)1800年,英国化学家尼科尔森通过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后人不断研究和改进该 实验。现有某同学在水电解器中加入含酚酞的稀Na2SO4溶液,至充满管A和管B (Na2SO4)溶液呈中性且不参与反应)。通直流电一段时间后现象如图2所示。电解结束后将容器内所有液体倒入烧杯中,溶液呈无色。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 a.硫酸钠在水中形成自由移动的Na+和SO42﹣,可增强水的导电性 b.电解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电极N与电源负极相连 ②电解后,管A中生成的微粒有_____(填微粒符号)。 (4)当温度、压强分别超过临界温度(374.2℃)和临界压强(22.1MPa)时的水称为超临界水。现代研究表明:超临界水能够与氧气以任意比例互溶,由此发展了超临界水氧化技 术。550℃时,测得乙醇(C2H6O)的超临界水氧化结果如图3所示。 注:δ(分布分数)表示某物质分子数占所有含碳物质分子总数的比例。 如δ(CO) CO分子数 所有含碳物质分子总数 图中CO的分布分数先增后降的原因是_____。 【答案】H2 3Fe+4H2O 高温 Fe3O4+4H2 8 枪管外壁部分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增重 ac O2和H+在超临界水氧化过程中,乙醇先氧化成CO,CO再氧化成CO2【解析】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学案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1)

教案 时间年月日总课时 课题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了解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 2.知道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3.知道不同的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同一种元素 也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能以发展的观点看待碳的单 质 重点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难点 教法讨论探究教具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师生互动 活动与探究讨论。 练习一、碳的单质 活动与探究 1、①玻璃刀刻划玻璃。 分析:比较不同物质硬度的方法。 ②不同型号铅笔芯的导电性能强弱。 结论:石墨具有导电性。 ②介绍防毒面具、回忆自制净水器中活性炭的吸附性能。 2.讨论。 ①金刚石为什么比石墨坚硬?C60呢? ②课本讨论题。 ③比较金刚石、石墨、C60的结构差异,说明物质的结构、性质和用 途之间的关系。 3. 练习。 完成课本习题外,并归纳碳的不同单质的特性。 二、碳的化学性质 古代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而不变色,这是为什么? 回忆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得出木炭的燃烧的化学性质 演示实验:[实验6-2]得出木炭的还原性质 分组实验 小组讨论 学生思考 总结木炭的三条化学性质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师生互动 小结归纳总结金刚石、石墨和C 60 的性质及区别、碳的化学性质碳元素在自然界里的含量不是最多 的,但它形成物质的种类却是最多 的。 板书设计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 比较金刚石和石墨的性质和用途 金刚石石墨 外观无色透明正八面体状晶体深灰色鳞片状固体 光泽加工琢磨后有夺目光泽略有金属光泽 硬度最硬较软 导电 性 无良好 导热 性 良好良好 用途 钻探机钻头、刻刀、装饰品 等 电极、铅笔芯、润滑剂等 教 学 反 思年月日

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一、碳和碳的氧化物选择题 1.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选 项 A B C D 实 验 设 计 实验目的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 氧气的含量 探究质量守恒 定律 验证二氧化碳 能溶于水 证明石墨具 有导电性 A.A B.B C.C D.D 【答案】B 【解析】 A、该实验的原理是红磷燃烧消耗氧气,导致集气瓶内的压强减小,水倒流入集气瓶中的体积则为氧气的体积,正确; B、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以上到空气中导致天平不平衡,故不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错误; C、将水倒入装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振荡,塑料瓶变瘪,说明二氧化碳易溶于水,正确; D、灯泡发光,说明石墨具有导电性,正确。故选B。 2.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稀有气体用于霓虹灯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D.石墨用作电池电极 【答案】C 【解析】A、稀有气体用于霓虹灯是利用稀有气体充入灯泡中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没有新物质生成,利用的是物理性质,错误;B、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是干冰吸热升华,不属于化学性质,错误;C、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是利用熟石灰与土壤中的酸发生中和反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性质,正确;D、石墨用作电池电极是利用了石墨的导电性,属于

物理性质,错误。故选C。 点睛: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一对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概念,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区别下列各组物质所选择的方法(或试剂)不正确的是 A.酱油和食醋——闻气味 B.呼出气体和吸入空气——澄清的石灰水 C.高锰酸钾和氯酸钾——看颜色 D.氮气和二氧化碳——燃着的木条 【答案】D 【解析】 【详解】 A、依据生活经验酱油和食醋具有不同的气味,酱油有酱香味,而食醋有酸的味道,因此可以通过闻气味区别两种物质,故选项正确; B、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因此通过澄清的石灰水能区分呼出气体和吸入空气,故选项正确; C、高锰酸钾为紫黑色,氯酸钾为白色,因此通过看颜色能够区分两种物质,故选项正确; D、氮气和二氧化碳都不能支持木条的燃烧,因此用点燃的木条不能区分氮气和二氧化碳,故选项错误。故选D。 【点睛】 解答物质的鉴别题时要熟练掌握鉴别的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或方法,出现不同的现象即可鉴别。 4.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铅笔芯在纸上画过会留下黑色痕迹,是因为铅笔芯的主要成分石墨很硬 B.金刚石、石墨和C60因为构成它们的原子数目不同,导致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差异很大 C.在煤炉上放一壶水就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D.在书写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时,规定使用碳素墨水是因为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石墨和粘土混合而成的,铅笔芯在纸上画过会留下黑色痕迹,是因为石墨质软,在纸上划过会留下深灰色的痕迹;B.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碳的单质,都由碳元素组成,都由碳原子构成,所以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但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导致它们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C.煤气中毒是一氧化碳中毒,因为一氧化碳难溶于水,所以在煤炉上放一壶水不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D.碳素墨水是用炭黑制成的,炭黑是碳的单质,而碳的化学性质在常温下稳定,受阳光照射或与其它物质接触都不易起变化,适合书写档案. 考点: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5.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氧气,下列说法正的是 A.氧气占空气总质量的21% B.铁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紫色火焰

初中化学 易错题专题八 物质的变化 物质的反应类型 合集(含答案解析)

初中化学易错题专题八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反应类型合集(含答案解析) 1.将外观现象不明显的变化归为物理变化,把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归为化学变化。 【例1】(黑龙江绥化)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汽油挥发 B.食物霉变 C.冰雪融化 D.灯泡发光 【解析】汽油挥发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选项错误;食物霉变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选项正确;冰雪融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选项错误;灯泡发光过程中只是电能转变为光能和热能,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选项错误;故选B。 【答案】 B 【误区纠错】此题中有些同学可能会认为有发光放热现象的都是化学变化,误将灯泡发光判断为化学变化。 2.误认为爆炸一定是化学变化。 【例2】(江苏盐城)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钢铁生锈 B.轮胎爆裂 C.蔗糖溶解 D.干冰升华 【解析】 A.钢铁生锈,生成了一种红棕色的新物质铁锈,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正确;B.轮胎爆裂是由于压强大,轮胎承受不住压力造成的,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C.蔗糖溶解只是蔗糖与水的混合,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D.干冰升华是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故选A。 【答案】A。 【误区纠错】此题易错选B。易错的原因在于:混淆了“爆炸”和“化学爆炸”这两个概念,实际上爆炸既包括化学爆炸又包括物理爆炸。车轮爆胎无新物质生成,所以属于物理爆炸。 3.对催化剂的概念认识不够,如认为一种反应只有一种催化剂等。 【例3】(甘肃武威)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任何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 B.催化剂可以提高某些化学反应的速率 C.催化剂可以降低某些化学反应的速率 D.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

单元复习:人教版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测试试题

【单元复习】 人教版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测试题 湖北省石首市文峰中学刘涛 (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30分) 1.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却有很大的差异,其原因是()A.金刚石、石墨和C60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B.构成它们的原子数目不同 C.金刚石、石墨和C60由不同种原子构成 D.构成它们的原子大小不同 2.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不合理的是() A.石墨做电池电极﹣导电性B.焦炭冶炼金属﹣可燃性 C.金刚石切割玻璃﹣硬度大D.活性炭除异味﹣吸附性 3.按图1进行实验,有关说法及分析不正确的是() (图1) A.烘干的木炭粉末与CuO 粉末须混合均匀 B.网罩的作用是集中火焰,提高温度 C.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产生的气体一定没有CO 4.如图2是小科完成CO2的制取、收集和验满的主要操作过程,其中需要纠正的是() A.气密性检查B.添加试剂C.制取并收集气体D.气体验满 (图2) 5.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有毒B.二氧化碳常用于灭火 C.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D.光合作用会消耗二氧化碳

6.如图3所示实验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浸过紫色石蕊溶液的干燥棉球。下列能准确描述实验现象的是() A.④比①先红,②、③不变红 B.①比④先红,②、③不变红 C.④变红,①②③不变红 D.①变红,②③④不变红(图3) 7.下列关于一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一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B.一氧化碳难溶于水 C.一氧化碳有毒,污染空气D.一氧化碳可用做燃料 8.对比分析不同物质的共性与差异性是学习化学的有效方法,下列关于CO2和CO的各项对比,有错误的是() 选 项 共性差异性 A 均由分子构成分子的种类不同 B 均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元素的质量比不同 C 均能与水化合化合时现象不同 D 常温下均是无色气味相同条件下其他的密度不 同 A.A B.B C.C D.D 9.如何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含量是科学家一直在探究的课题,最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专家找到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液体燃料甲酸(CH2O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地球上二氧化碳含量上升的主要原因是植物的呼吸作用 B.二氧化碳能阻挡地面辐射,对地球有保温作用 C.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酸的而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D.这种新型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10.2015年12月12日,气候变化大会通过《巴黎协定》,长远目标是把全球平均气温升高控制在较工业化前水平2℃之内.节能减排,人人有责,下列措施不利于节能减排的是()A.参与植树造林,扩大植被面积 B.使用一次性餐具,方便生活 C.使用环保袋,将垃圾分类放置 D.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低碳出行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8分) 11.如图4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初三化学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测试卷

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检测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O 16 Ca 40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古代一些书法家、画家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而不变色,这是因为()A.纸的质量好 B.碳的化学性质在常温下比较稳定 C.保存方法得当 D.碳在任何条件下都不与其他物质反应 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钱逸泰教授等以CCl4等和金属钠为原料,在700 ℃时是制造出纳米级金刚石粉末。该成果发表在世界权威的《科学》杂志上,立即被科学家高度评价为“稻草变黄金”。同学们对此的一些理解不正确的是() A.金刚石属于金属单质 B.制造过程中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 l4是一种化合物 D.这个反应是置换反应 3.最近科学家确认,存在着一种具有空心,且类似足球结构的分子N60。这一发现将开辟世界能源的新领域,它可能成为一种最好的火箭燃料。下列关于N60的说法正确的是() A.N60是一种化合物 B.N60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40 C.N60属于单质 D.N60这种物质是由氮原子构成的 4.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CO使人中毒 B.澄清石灰水长期露置在空气中 C.干冰变为二氧化碳气体 D.二氧化碳的水溶液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5.为了检验二氧化碳是否充满集气瓶,正确的方法是() A.加入澄清石灰水 B.滴入紫色石蕊试液 C.用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 D.用燃着的木条迅速伸入瓶底 6.不能用来鉴别CO和CO2两种气体的方法是() A.通入澄清石灰水 B.观察颜色 C.通入紫色石蕊试液 D.点燃 7.常温下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化合反应的物质是() A.水 B.澄清石灰水 C.氧气 D.木炭 8.下列气体既有可燃性又有还原性的化合物是() A.氧气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碳 D.氮气 9.要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一氧化碳,可把混合气体通过() A.水 B.炽热的炭层 C.澄清石灰水 D.灼热的氧化铜 10.下列各组仪器中,不能用来组装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装置的是() A.长颈漏斗、集气瓶、酒精灯 B.长颈漏斗、集气瓶、试管 C.长颈漏斗、锥形瓶、集气瓶 D.平底烧瓶、长颈漏斗、集气瓶

高考化学易错题集锦

化学易错题集锦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已知Co2O3在酸性溶液中易被还原成Co2+,Co2O3、Cl2、FeCl3、I2的氧化性依次减弱。 下列反应在水溶液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A.3Cl2+6FeI2=2FeCl3+4FeI3B.Cl2+FeI2=FeCl2+I2 C.Co2O3+6HCl=2CoCl2+Cl2↑+3H2O D.2Fe3++2I-=2Fe2++I2 2.Cu2S与一定浓度的HNO3反应,生成Cu(NO3)2、CuSO4、NO2、NO和H2O,当NO2和NO的物质的量为1∶1时,实际参加反应的Cu2S与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7 B.1∶9 C.1∶5 D.2∶9 3.将40g铜与200mL一定浓度的硝酸反应,铜完全溶解产生的NO和NO2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L。请回答: (1)NO的体积为L,NO2的体积为L。 (2)待产生的气体全部释放后,向溶液加入VmL a mol/L的NaOH溶液,恰好使溶液中的Cu2+全部转化成沉淀,则原硝酸溶液的浓度为mol/L。 (3)欲使铜与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在NaOH溶液中全部转化为NaNO3, 至少需要30%的双氧水 g。 4.某溶液既能溶解Al(OH)3,又能溶解H2SiO3,在该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是离子组是A.K+、Na+、HCO3-、NO3-B.Na+、SO42-、Cl-、ClO- C.H+、Mg2+、SO42-、NO3-D.Ag+、K+、NO3-、Na+ 5.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过量的SO2通入NaOH溶液中:SO2+2OH-=SO32-+H2O B.Fe(NO3)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HI溶液:2Fe3++2I-=2Fe2++I2 C.NaNO2溶液中加入酸性KMnO4溶液:2MnO4-+5NO2-+6H+=2Mn2++5NO3-+3H2O D.Na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OH)2溶液: 2HCO3-+Ba2++2OH-=BaCO3↓+2H2O+CO32- 6.已知1 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热量121 kJ,且氧气中1 mol 的O=O键完全断裂时吸收热量496 kJ,水蒸气中1mol H-O键形成时放出热量463 kJ,则氢气中1mol H-H键断裂时吸收热量为 A.920 kJ B.557 kJ C.436 kJ D.188 kJ 7.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6.02×1023mol-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24LC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0.3 ×6.02×1023 B.0.1L3 mol·L-1的NH4NO3溶液中含有的NH4+数目为0.3 ×6.02×1023 C.5.6g铁粉与硝酸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一定为0.3 ×6.02×1023 D.4.5gSiO2晶体中含有的硅氧键数目为0.3 ×6.02×1023 8.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6.02×1023 mol-1,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室温下,42.0 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约为3×6.02×1023 B.标准状况下,a L甲烷和乙烷混合气体中的分子数约为a/22.4×6.02×1023 C.常温常压下,18.0 g重水(D2O)所含的电子数约为10×6.02×1023

《碳和碳的氧化物》教学设计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复习课 教学设计 抚宁区骊城学区坟坨初级中学吴京 一、设计思想 1、第六单元知识较为零散,学生多数反映易学难记,针对此特点,本节复习课重点在于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使学生在回忆碳及碳的氧化物各物质的化学性质的同时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使学生的知识水平在复习过程中得到较好的提升; 2、本单元中考的要求为初步认识物质的结构、性质、用途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为此设置了对应的练习让学生加深认识;希望通过本节复习课的学习,帮助学生加深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同时巩固所学知识,达到查漏补缺的目的。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认识碳、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组成、性质及其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初步认识温室效应的含义。能设计和完成二氧化碳制取的化学实验。 (二)过程与方法: 发挥想象力并结合老师给的本单元知识树枝干,增添适当的枝叶,让这一棵大树完整,将本单元知识归纳、梳理。再利用这些知识解答一些与本单元有关的不同层次的例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以发展的观点看待碳的单质。培养关注社会和环境的责任感。 三、重点难点 归纳总结碳和碳的氧化物相关知识,构建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四、教学技术与学习资源应用 1.多媒体信息技术 2.中学学科网 3.河北远程教育网 五、教学方法 以创设情境活动为核心的教学。以服务中考为目的启发式教学。 六、教学过程

A.图①:用墨绘制的古画保存至今——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B.图②:往鱼缸里不断通入空气,增加水中含氧量——氧气不易溶

A.甲实验溶液由红色变为紫色,说明碳酸不稳定,受热易分解B.乙实验铁球的运动方向发生了变化,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丙实验利用杠杆提起砝码的过程中省力但费距离,说明使用机械可能省功 D.丁实验下层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2.(2017·河北)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

九年级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测试题

点燃 点燃 A B C F E D 九年级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 下 列 过 程 中 发 生 了 化 学 变 化 的 是 ( ) A.石墨导电 B.金刚石切割金属 C.用铅笔写字 D.用焦炭冶炼 2. 含硫煤如果发生不完全燃烧,会排放出污染空气的有毒气体是 ( ) A.二氧化硫 B. 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 C. 硫和二氧化碳 D.一氧化碳 3.下列表示二氧化碳的几种用途,其中既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的是( ) 4. 金刚石、石墨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化学性质相同而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 ( ) A .同种元素组成,但原子排列不同 B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C .都是碳元素组成 D .原子的相对质量相同 8.“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首于谦的 《石灰吟》蕴含着一定的科学知识,诗句“烈火焚烧若等闲”形象地描述了化学反应: CaCO 3 CaO 十CO 2↑,该反应的类型是 ( ) A .化合反应 B .置换反应 C 分解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9. 为了控制温室效应和改善生存环境环境,下列措施中切实可行的是 ( ) ①减少煤等燃料的使用;②禁止使用煤等燃料;③禁止乱砍乱伐;④开发氢能源;⑤利 用水力发电;⑥种植花草树木。 A. ①③④⑤⑥ B. ①②③④⑤⑥ C.③④⑤⑥ D.①②④ 10. 试管中盛有黑色粉末,将其加强热,粉末变为红色,同时产生无色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该黑色粉末可能是 ( ) A.木炭粉 B.四氧化三铁 C.氧化铜 D.木炭粉和氧化铜 二、填空题 13. (6分)5月13日是世界无烟日,吸烟有害健康。为了鉴定该烟雾中是否存在CO 2和CO ,在对香烟燃烧产生的烟雾进行适当处理后,依次通过足量的以下试剂:①澄清石灰水;②浓硫酸;③灼热的黑色氧化铜粉末;④澄清石灰水,发现①、④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试回答: (1)①中的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烟雾中是否存在 CO ?____,做出此判断所依据的实验现象 为 。 14. (8分)石灰石、生石灰、熟石灰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请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右图中转化的化学反应,并在括号中说出 其反应类型: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 17.已知A 、B 、C 、D 、E 、F 六种物质间有如下的转变关系(发生的反应都是化合反应), 其中A 、B 、C 在通常情况下是三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且C 为化合物,D 是一种无色的液体 氧化物,F 是一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物质。 (1)请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 高温

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的教学设计

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的教学设计 排山镇中学徐勇峰 一、教学目标 1、对本单元内容进行整理,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2、巩固本单元所学知识; 3、加强学生的社会和环境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 巩固碳及碳的氧化物的知识。 三、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四、教学过程 通过感悟生活中的化学,引出本节课的内容。以学案的形式发给学生,让学生完成以下内容 (一):碳的单质 碳单质的存在形式:_____ ______ ______ 碳单质的物理性质:金刚石_________,石墨__________________ 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碳单质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充足) a.可燃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2不充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氧化铜的反应 b.还原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二).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a.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可燃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还原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业炼铁) 3.毒性:易与血液中的_______________结合,引起缺氧 b.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CO2+H2O=H2CO3 3.与碱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检验CO2的方法) (四).制二氧化碳的方法 1.实验室制二氧化碳 (1)药品: (2)原理: (3)发生装置: (4)收集方法: (5)检验方法:将收集到的气体通入______________中,将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现象,说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 (6)验满方法:将______________置于集气瓶_____,观察木条火焰是否_________. 2.工业制二氧化碳 高温煅烧石灰石(化学方程式) 五.课堂小结 1.掌握碳和碳的氧化物的知识 2.学习比较归纳的方法 六.布置作业 新评价第71---72页的内容

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测试试卷

九年级化学单元测试试卷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班级姓名成绩 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低碳生活”倡导我们在生活中所耗用的能量、材料要尽量减少,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 放量。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 A、教科书循环使用 B、多用电子邮箱、QQ等即时通讯工具 C、夏天为了更凉快,把室内空调温度设置到很低 D、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等出行方式 2、下列有关碳及其氧化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CO与CO2可用澄清石灰水区分 B、CO具有还原性,可用于铁的冶炼 C、CO2的过多排放可导致酸雨的产生 D、金刚石和石墨结构中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3、每年5月31日为世界无烟日。吸烟有害健康,烟气中的一种有毒气体是 () A、O2 B、N2 C、CO D、CO2 4、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检验、制备和用途能达到目的的是 ()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为蓝色 C、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迅速制备大量二氧化碳 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火焰立即熄灭,证明瓶内原有气体是二氧化碳 5、在实验操作考查中,小明抽到的题目是“二氧化碳的制取、收集和验满”。下图是他的主 要实验步骤,其中操作有误的是 () } A、加入药品 B、收集气体 C、检查装置气密性 D、验满 6、碳家族中,C60的分子结构形似足球,关于C60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它是一种单质 B、每个C60分子由60个碳原子构成 C、它与金刚石是同一种物质 D、它完全燃烧后的产物是CO2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煤炉上放一壶水可以防止CO中毒 B、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所以都很坚硬

(完整)九年级化学上册易错题精选(新整理)

九年级化学上册易错题选集 一、选择题 1. 以下性质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A、铁生锈 B、浓盐酸的挥发性 C、碳酸氢铵的不稳定性 D、木炭的吸附性 2.某同学取8mL水并加热,提供的仪器有:①10mL量筒②100mL量筒③酒精灯④容积 20mL的试管⑤容积30mL的试管⑥试管夹⑦胶头滴管,所选用仪器合理的一组是() A. ②③④⑥⑦ B. ①③⑤⑥ C. ①③⑤⑥⑦ D. ②③④⑥ 3. 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将量筒平放,且面对刻度平视测量。初次视线与量筒内液面的 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20ml。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5ml,则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 A、等于15 B、小于15 C、大于15 D、无法确定 4.物质可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下列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 A、蒸馏水 B、液氮 C、矿泉水 D、大理石 5.下列关于空气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的成分按质量计算,氧气约占21% B.稀有气体常用于医疗急救 C.焊接金属时常用氮气作保护气 D.氧气是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 6.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对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氧气,氧气可支持燃烧 B.臭氧(O3)属于稀有气体,主要分布在距地面10~ 50 km的高空 C. 稀有气体约占空气体积的0.03%,常充入灯管中作电光源。 D. 二氧化碳的排放过多,虽然对环境有影响,却不属于空气污染指数(API) 所规定项目 7.下列关于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 B.铁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同时产生黑色固体。 C.磷在空气中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并且放出大量热 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同时产生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8. 下列对于实验操作及操作的目的描述正确的是:() A.点燃系在螺旋状细铁丝下方的火柴后应立即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 B.硫燃烧前,在集气瓶内预先放置水的目的是防止生成的气体造成空气污染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所得产物为固体,故可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D.蜡烛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石蜡不充分燃烧生成的的石蜡固体小颗粒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用于气割和气焊,其中都伴随了化学变化。 B、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由氧气和氮气两部分组成。 C、1L水中可溶解30mL氧气,因此氧气易溶于水 D、催化剂可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和生成物的质量,自身的质量和性质都不改变。 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蒸馏水不易养鱼是因为蒸馏水中不含氧分子 B.氧化反应都发光放热 C.加入氢氧化钠均可增强溶液导电性,使同质量的水分解速率比原来快,产生气体也更多。 D.将过氧化氢溶液缓慢滴加到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试管中,比较容易控制产生氧气的气流 11.SO2和CO2两种物质中含有相同的是() A、氧分子 B、氧元素 C、氧原子个数 D、氧的质量分数 12.相同数目的SO2和CO2分子中含有相同的() A、氧分子 B、氧元素 C、氧原子个数 D、氧的质量分数 13.下列微粒中,质子数少于核外电子数的微粒是() A.OH— B.NH4+ C.H2O D. O2 14.下列物质含有氧分子的是() A.过氧化氢 B.四氧化三铁 C.液态空气 D.二氧化碳 15.下列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