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个性和个性倾向性(教师)
《普通心理学》大纲(入门考)
页眉内容《普通心理学》大纲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一、心理过程1.认识过程2.情绪情感过程3.意志过程二、个性1.个性心理倾向性2.个性心理特征第二节心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主要派别一、构造主义心理学二、机能主义心理学三、行为主义心理学四、格式塔心理学五、精神分析心理学六、人本主义心理学七、认知心理学第三节心理学研究方法一、观察法二、实验法三、测验法四、调查法第二章心理活动的神经生理基础第一节神经元一、神经元的构造与机能二、突触第二节神经系统一、周围神经系统二、中枢神经系统第三节反射与反射弧一、反射和反射弧二、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1.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2.斯金纳操作条件反射第四节、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与机能一、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二、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第三章注意第一节注意概述一、注意的含义二、注意的特点三、注意的功能1.选择功能2.保持功能3.对活动的调节和监督功能第二节注意的种类一、无意注意二、有意注意第三节注意的特征一、注意的稳定性二、注意的广度三、注意的分配四、注意的转移第五章感觉和知觉第一节感觉的概述一、什么是感觉二、感觉阈限和感受性第二节知觉概述一、什么是知觉二、知觉的基本特征1.知觉整体性2.知觉选择性3.知觉理解性4.知觉恒常性三、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1.距离知觉2.时间知觉3.运动知觉(1)真动知觉(2)似动知觉第六章记忆第一节记忆的概述一、什么是记忆二、记忆的种类1.形象记忆2.情景记忆3.语义记忆4.情绪记忆5.运动记忆6.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7.陈述记忆和程序记忆第二节记忆过程一、识记1.无意识记2.有意识记3.意义识记4.机械识记二、保持三、遗忘1.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2.影响保持的因素3.遗忘的原因(1)倒摄抑制和前摄抑制(2)复习第三节记忆系统一、感觉记忆二、短时记忆三、长时记忆第八章表象和想象第一节表象一、表象的概述二、表象的种类三、表象的作用第二节想象一、想象的概述二、想象的种类三、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第九章思维第一节思维的概述一、什么是思维二、思维的种类1.动作思维2.形象思维3.抽象思维4.聚合思维5.分散思维第二节概念一、什么是概念二、概念的种类和功能1.前科学概念和科学概念2.概念的功能3.概念形成的过程(1)抽象化(2)类化(3)辨别4.影响概念形成的因素第三节问题解决一、什么是问题解决二、问题解决的过程三、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第十章情绪和情感第一节情绪情感概述一、什么是情绪情感二、情绪情感的功能三、情绪情感的区别与联系第二节情绪和情感的种类一、情绪的种类二、情感的种类第三节情绪理论一、詹姆斯-兰格的理论二、坎农丘脑说三、阿诺德的认知-评估说四、沙赫特的三因素理论第十一章意志第一节意志的概述一、什么是意志行动二、意志行动的基本特征第二节意志行动的基本阶段一、确定决定阶段1.动机斗争(1)双趋冲突(2)双避冲突(3)趋避冲突(4)多重趋避冲突二、执行决定阶段第三节意志的品质一、自觉性二、果断性三、坚韧性四、自制力第十二章个性和个性倾向性第一节、个性的概述一、什么是个性二、需要三、动机第二节气质的概述一、什么是气质二、气质的体液说三、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与气质类型第三节性格的概述一、什么是性格二、性格和气质的相互关系三、性格的结构第四节性格理论一、卡特尔的特质理论二、奥尔波特的性格特质理论三、霍兰的类型理论四、性格的形成和发展第十三章能力第一节能力的概述一、什么是能力二、能力的种类三、能力和知识与技能的关系第二节智力结构理论一、吉尔福特的三维智力结构理论二、卡特尔的流体智力和液体智力三、加德纳的多重智力理论四、智力的三元结构理论五、智力的多元智力理论第四节智力测验一、智力发展的趋势二、比率智商和离差智商第五节能力的个别差异一、能力的类型差异二、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三、能力表现的早晚差异。
组织行为学第2章
18
第二章 个性
(二)五大个性特质(FFM、BF)
外向性 情绪稳定性024
自测题
19
第二章 个性
对大五的分析:
大五研究的个性维度跟工作绩效 相关
大五对工作和生活的其他意义
1/31/2024
20
第二章 个性
(四)梅耶-布瑞格斯个性类型指标
第二章 个性
第一节 个体行为的概念
一、行为的含义
行为是指人或动物表现的和生理、心理 活动紧密相联的外显的运动、动作或活 动。
人的行为的基本单元是动作。 所有的行为都是有一连串的动作组成。 行为就是人的活动。
1/31/2024
1
第二章 个性
二、组织行为
1、组织行为定义
组织行为是指人们在作为组织成员(不管 是普通员工还是管理人员)时表现出的行 为。但组织成员的行为并不完全属于组织 行为。组织成员下班后的业余活动不是组 织行为。组织行为必须是组织成员在工作 过程中表现出的行为。因此,准确地说, 组织行为是指各类组织的每位成员在工作 过程中表现出的所有行为。
1/31/2024
8
第二章 个性
四、任职时间
任职时间(在某项工作持续的时间) 与生产率:正相关
任职时间与缺勤率:负相关 任职时间(在某项工作持续的时间)
与离职率:负相关 任职时间与满意度:正相关
1/31/2024
9
第二章 个性
第三节 个性(Personality)(人格)
一、个性的概念
❖ 个性是一个人在其先天生理素质的基 础上,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具 有一定意识倾向性的稳定的心理特征 的总和(决定人们心理和行为上的共 性和差异性)。
(一)气质论 1、气质内涵
教师招聘普通心理学目录章节
教师招聘普通心理学目录章节第一部分绪论第一章普通心理学概述一、心理的本质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心理发展的过程。
2、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中枢神经包括脑和脊髓。
大脑分为四叶额叶、顶叶、枕叶、颞叶。
额叶负责运动、说话和书写;顶叶是躯体感觉中枢;枕叶是视觉中枢、阅读中枢;颞叶是听觉中枢。
大脑两半球功能呈现出一侧化优势,左半球主要负责言语性工作,右半球在空间关系、面孔识别、情绪识别与表达、想象、音乐欣赏等方面功能更强。
3、脑的反射活动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基础,人的行为是由反射组成的。
反射活动的生理结构是反射弧。
他是由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神经、传出神经、感应器组成。
巴甫洛夫心理学学说: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两种信号系统:用具体事物作为条件刺激所建立的各种各样的条件反射叫作第一信号系统,用词语作为条件刺激物所建立的各种各样的条件反射叫作第二信号系统。
4、特点:心理对客观现实具有依存性;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心理具有主观能动性二、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学史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研究对象是心理现象。
心理:心理过程:认识过程(知)、情感过程(情)、意志过程(意)个性心理: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价值观、世界观)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性格、气质)三、心理学的研究原则和方法原则: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教育性原则、系统性原则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心理测验法四、心理学的发展历史1879年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第一个心理实验室,从此心理学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构造主义:冯特、铁钦纳认为研究对象是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心理的基本元素有感觉、意象、激情状态机能主义:詹姆斯、杜威研究任务应是描述意识的进程与状况,描述意识对社会适应的功能。
行为主义:华生研究外显的行为,刺激—反应,寻找预测和控制行为的途径。
格式塔心理学:韦特海默、考夫卡、柯勒每一种心理现象都是一种格式塔(组织、样式),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个性倾向性05
教学概要编号:05
课程
职业素养
学习单元一、自我认识与职业定位
课题五、个性倾向性
教研组长
审批
签字:
时间:
教学班级
10网1、2、3
10影视
10高多1、3
时间(月日节)
第七周
教学时数
2
教学分析
个性是个体带有倾向性的、本质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其中包括气质、性格、能力等。
个性所表现的是个人的独特风格,是一个人的基本精神风貌。
教学目标
个性倾向性指人对社会环境的态度和行为的积极特征,它是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动力系统,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决定着人对周围世界认识和态度的选择和趋向,决定人追求什么。包括、
重难关键点
对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的理解。
方法组织
活动教学法、参与学习法
教学准备
环境授课班教室
设备工具多媒体
后记
2、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三者是统一的: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有什么样的世界观。
3、世界观的形成
世界观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和逐渐形成的。人们在实践活动中,首先形成的是对于现实世界各种具体事物的看法和观点。久而久之,人们逐渐形成了关于世界的本质、人和客观世界的关系等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这就是世界观。一般说来,人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并以此来观察问题和处理问题。不同的世界观会指导人们采取不同的行动,从而对社会的发展起着促进或阻碍作用。
1、理想和信念
作为一个人来说,世界观又总是和他的理想、信念有机联系起来的,世界观总是处于最高层次,对理想和信念起支配作用和导向作用;同时世界观也是个性倾向性的最高层次,它是人的行为的最高调节器,制约着人的整个心理面貌,直接影响人的个性品质。可以讲,世界观决定一个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价值观是指人对客观事物的需求所表现出来的评价,它包括对人的生存和生活意义即人生观的看法,它是属于个性倾向性的范畴。价值观的含义很广,包括从人生的基本价值取向到个人对具体事物的态度。人生观被认为是对人生的意义和目的根本观点。一个人的世界观是否正确,将直接影响他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2020教师资格教育心理学知识点:个性及其倾向性
2020教师资格教育心理学知识点:个性及其倾向性第一节个性的概述识记:1、个性:是个体在物质活动和交往活动中形成的具有社会意义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系统。
2、个性既不是天生的,也不是人在出生后就立即形成的,而是在心理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形成的。
3、个性的特征:个性的稳定性、个性的整体性、个性的社会性、个性的个别性。
4、个性的结构:个性倾向性系统(需要、兴趣、志向、世界观);自我意识系统(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个性心理特征系统(能力、气质、性格)。
第二节小学儿童的个性倾向性识记:需要是人们在个体或社会生活中欠缺某种东西,并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心理倾向。
2、根据需要的产生和起源,把需要分为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根据需要对象的性质,把需要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3、研究小学儿童需要发展时,一般将需要分为四种:活动需要、认知需要、交往需要、成就需要。
4、动机是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心理过程或心理动力。
需要是动机产生的基础,动机是需要的具体表现形式。
5、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某种事物,力求认识参与某种活动,并具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
6、根据兴趣的起因,把兴趣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根据兴趣的持久性,把兴趣分为短暂的兴趣和稳定的兴趣。
领会: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要由低到高分为五层:第一层生理的需要,第二层安全的需要,第三层归属和爱的需要,第四层尊重的需要,第五层自我实现的需要。
这五种层次的需要是逐级实现的,必须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一定满足后,较高层次的需要才会产生。
2、小学儿童需要的发展的状况小学儿童需要的发展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具有多角度、多层次的统一体,各类需要层次的强度趋向是在不断变化发展,其总趋势是由低向高发展的。
(1)小学儿童活动需要的发展。
小学儿童活动需要的发展包括游戏活动需要和活动需要。
在整个小学阶段,小学儿童有着强烈的活动需要。
他们开始注重活动的结果,更喜欢对抗性、竞争性的活动,并对智力活动也日益感兴趣。
康复心理学教案第二章
思维是认识的高级形式,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联系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1)思维的分类:
聚合思维:求同思维、集中性思维。遵从传统的逻辑规则,从已知的信息出发,沿着单一或归一的方向论证推导,探求正确答案的思维模式。
发散思维:扩散思维、辐射思维。在创造和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中,尽可能向各个方向扩展,不受已知约束,求得不同的解决办法,衍生各种不同的结果。
(3)抑郁:一种由现实的或预期的丧失而引起的消极情绪,以情绪低落为主要特征。轻者表现为心情不佳、少言寡语、悲观失望、自我评价低、对外界事物没有兴趣,严重者会悲观绝望,甚至有轻生念头和自杀的行为。
(4)愤怒:人们追求目标愿望受阻,或追求过程中感受到挫折时出现了一种负面情绪反应。
三、影响康复患者心理需要和心理反应的因素
3.挫折:个体因动机行为遇到无法克服的阻碍而体验到的不快、烦恼和沮丧情绪。
(五)个性心理
1.个性倾向性:指一个人具有的意识倾向和对客观事物的稳定态度。人从事各项活动的基本动力,决定着人的行为方向,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需要是基础。
2.个性心理特征
(1)人格:又称个性,是个人带有倾向性的、本质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第一节人的基本心理活动
一、心理学(psychology)是
二、心理的生理基础
1.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神经元
①感觉神经元:将感受器收受刺激后所引起的神经冲动传入中枢神经系统。
②运动神经元:将中枢神经系统发出的神经冲动传出至反应器。
③中间神经元(联结神经元):传导神经冲动,只存在脑与脊髓中。
三、人类的心理过程
(2)能力:保证完成某种活动的必要心理条件,是人格特征的综合表现,包括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幼儿人格的倾向性教案
幼儿人格的倾向性教案一、教学目标。
1. 认识幼儿人格的倾向性,了解幼儿在性格方面的特点和倾向。
2. 帮助幼儿树立积极健康的人格倾向,培养良好的性格品质。
3. 提高幼儿对自己和他人的认知能力,促进幼儿的自我认知和社会适应能力。
4. 培养幼儿的情商和人际交往能力,增强幼儿的心理健康水平。
二、教学内容。
1. 什么是人格的倾向性。
人格的倾向性是指个体在性格上表现出的倾向和特点,包括性格特点、性格倾向、性格优势和性格弱点等方面。
幼儿的人格倾向性受到遗传、环境和教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特点。
2. 幼儿人格的倾向性特点。
幼儿的人格倾向性表现为稚嫩、单纯、天真、好奇、活泼、善良、乐观、好动、自我中心等特点。
幼儿的人格倾向性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需要得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关爱和培养。
3. 幼儿人格的倾向性培养。
(1)培养幼儿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
通过游戏、活动和故事等方式,引导幼儿认识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培养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
(2)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和合作意识。
通过小组活动、合作游戏和集体表演等方式,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和合作意识,促进幼儿的人际交往和团队合作能力。
(3)培养幼儿的情感表达和情感认知能力。
通过绘画、手工、音乐和舞蹈等方式,培养幼儿的情感表达和情感认知能力,促进幼儿的情感发展和情感交流能力。
4. 幼儿人格的倾向性评价。
(1)观察幼儿的行为和表现。
通过观察幼儿的言行举止、情绪表达和社交互动等方面,评价幼儿的人格倾向性。
(2)了解幼儿的家庭和环境背景。
通过了解幼儿的家庭教育和成长环境等方面,评价幼儿的人格倾向性。
(3)与家长和教师进行沟通和交流。
通过与家长和教师的沟通和交流,了解幼儿的性格特点和倾向,共同为幼儿的人格倾向性培养提供指导和支持。
三、教学方法。
1. 游戏教学法。
通过游戏和活动的方式,引导幼儿认识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培养幼儿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
2. 启发式教学法。
通过提问、讨论和启发式教学的方式,引导幼儿思考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培养幼儿的情感表达和情感认知能力。
个性及其倾向性
需要层次理论在我国古代已具雏形
朱载堉(明)《十不足》 终日奔忙只为饥,才得有食又思衣。置下绫罗身 上穿,抬头又嫌房屋低。盖下楼房并大厦,床前 缺少美娇妻。娇妻美妾都娶下,又虑人前无马骑。 将钱买下高头马,马前马后少跟随。家人招下数 十个,有钱没势被人欺。一铨铨到知县位,又说 官小势位卑。一攀攀到阁老位,每日思量要登基。 一日南面坐天下,又想神仙来下棋。洞宾与他把 棋下,又问那是上天梯。上天梯子未做下,阎王 发牌鬼来催。若非此人大限到,上到天梯还嫌低。
第一节
一、什么是个性:
个性的概述
个性一词的来源:Personality源于古希腊的词 persona,原意为希腊戏剧中的演员所戴的面具。 人物角色不同,演员所戴的面具不同。心理学 中沿用这个词,但包含两个意思:
(1)外在的人格品质:可以观察的自我,“面 具”。 (2)内在的人格特征:面具背后的真实自我。
5、尊重自己的行为和价值标准,成为自主的人, 不受文化和环境束缚; 6、不墨守成规,有首创性; 7、尊重他人的独特性; 8、灵感的频度较多; 9、相信新生事物具有无比的生命力;
达到自我实现的个性特征(马斯洛 )
10、把助人当作是个人应尽的义务; 11、有与人合作的愿望; 12、有良好的心境和幽默感; 13、有强烈的道德感,他们的行为以理性和逻辑 为依据; 14、他们需要有独处的时机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 题。
(三)动机与目的
动机和目的是有区别的: ( 1 )目的是人期望在活动中达到的结果,而动机是 人达到目的的主观动力; ( 2 )活动动机往往比活动目的更内在、更隐蔽、更 有力,是更强烈的动力因素; ( 3 )目的相同,动机可能不同;动机相同,目的可 能不同。
动机和目的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 (1)动机和目的常表现出一致性,行动所要达到的 目标和结果也是行动的动机; (2)动机和目的相互转化,动机导向目标,而目 标行动本身又是活动的动机,它使人的行动继续 下去。
新疆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习题练习含答案
第一章导论一、名词解释1.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
2.自我意识:是指个人对自己以及自己和周围关系的意识。
3.反射:是有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实现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规律性应答二、填空题1.从心理的动态维度上划分,可以把心理现象划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部分。
(心理过程、个性心理)2.从心理的意识性维度上划分,可以把心理现象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部分。
(意识、无意识)3.从意识对象上,还可以把意识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客体意识和自我意识)4.心理过程是指一个人心理现象的动态过程。
它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5.个性心理包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
(个性倾向、个性特征、个性调控)6.个性特征主要包括 ___________、 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能力、气质、性格)7.个性调控是以 ___________为核心的。
(自我意识)8.认识过程是指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地反映客观事物的特征、联系与关系的心理活动,主要包括感觉、知觉、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想象。
(记忆、思维)9.辩证唯物主义心理认为,人的心理实质上是人脑对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
(客观现实、主观反映)10.心理是 ___________的机能,是对 ___________的反映。
(脑、客观现实)11.科学的心理观认为,产生心理活动的器官是___________,心理反映的内容是___________。
(.脑、客观现实)12.德国心理学家 ___________于 ___________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所心理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00152《组织行为学》第二章第四节个性与行为大纲
第四节个性与行为一、个性概述1.个性的概念个性是个体拥有的,并带有倾向性的、经常的、本质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品质的总和,存在于个体的生理素质基础之上,并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
个性包括相互联系的两部分:(1)个性倾向性:包括兴趣、爱好、需要、动机、信念、理想等;(2)个性心理特征:有气质、能力和性格等;个性是概括或抽象出的一个人通过学习形成的个人特点以及其对世界的知觉和所持态度的集合,是对一个人的整体性描述。
个性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往往决定着这个人的行为。
2.个性的特征(1)差异性(2)倾向性(3)稳定性(4)整体性(5)社会性二、气质与行为气质是人心理活动的动态特征,与日常生活中所讲的“脾气”“秉性”类似。
气质较多地受到个体生物组织的制约和影响,是天赋心理特征的表现,与人的其他心理特征相比,具有更强的稳定性。
一个人的气质在其参与的不同活动中会有近似的表现,一般和活动内容、动机及目的无关。
1.气质的定义气质是人们典型、稳定的心理特征,是人天生的、表现在心理活动动力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
气质是先天的个性心理特征气质的某些特点是与生俱来的,这使得气质比能力和性格更多地受到生理组织因素的制约。
(1)气质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它指的是心理活动过程的速度、稳定性、强度和指向性等。
气质没有好坏之分,每一种气质类型都各有长短,关键是能否在社会实践中扬长避短,高效发挥气质的效能。
2.气质的类型气质分为四种类型: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及抑郁质。
(1)胆汁质具有这种气质的人,情感发生得快而强烈,并带有明显的外部表现,具有外倾性。
其最突出的特点是具有很高的兴奋性和较弱的抑制过程,所以在行动上表现出不均衡性,多数是热情而性子急的人。
这种人性情直率、感情充沛、精力旺盛,但是脾气暴躁,情绪容易冲动。
这种气质类型的人能够以极大的热情投身于工作、事业当中,勇于克服多种困难。
但是当遇到重大挫折时,其情绪可能会低落。
第二章个性与人格
• 「41分到50分:平衡的中道」别人认为你是一个新鲜的、 有活力的、有魅力的、好玩的、讲究实际的、而永远有趣 的人;一个经常是群众注意力的焦点,但是你是一个足够 平衡的人,不至於因此而昏了头。他们也认为你亲切、和 蔼、体贴、能谅解人;一个永远会使人高兴起来并会帮助 别人的人。 • 「51分到60分:吸引人的冒险家」别人认为你是一个令人 兴奋的、高度活泼的、相当易冲动的个性;你是一个天生 的领袖、一个做决定会很快的人,虽然你的决定不总是对 的。他们认为你是大胆的和冒险的,会愿意试做任何事至 少一次;是一个愿意尝试机会而欣赏冒险的人。因为你散 发的刺激,他们喜欢跟你在一起。 • 「60分以上:傲慢的孤独者」别人认为对你必须「小心处 理」。在别人的眼中,你是自负的、自我中心的、是个极 端有支配欲、统治欲的。别人可能钦佩你,希望能多像你 一点,但不会永远相信你,会对与你更深入的来往有所踌 躇及犹豫
第二部分
个体行为
第二章 个性与人格
个性与行为
人格特质理论
影响组织行为的人格特质
第一节
一、个性的概念
个性与行为
(一)定义 ——用以描述一个个体所具备的独特心理特质的总 和,它是影响个体行为的、相对稳定的、而又有效区别 于其他个体一系列个人特征。 包括个人所具有的各种心理特征和意识倾向的较稳 定的有机结合,包括气质、性格、完成任务的潜力、需 要、动机、价值观、自我意识和态度等等。 ——个性与人格 ——心理学上的个性与日常生活中的个性
(二)个性的特点
1、独特性 2、相对稳定性 3、整体性 4、倾向性 5、社会性
(三)个性的结构与内容
——一般认为,个性是一个复杂的多方位、多 层次的整体结构系统,主要由个性心理和个性倾向 性特征组成。 1、个性心理特征 是指个体心理活动中经常的、稳定的和典型的 心理活动特点,包括气质、能力、性格等。
幼儿教师资格《保教知识》核心讲义——个性倾向性的发展
济源四中2018—2019学年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高三文科数学时间:120分钟 分值:1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已知集合A ={x ∈Z |x -2<0},B ={x |2+3x >-4},则A ∩B =A .{-1,0}B .{-1,0,1}C .{0,1}D .{-2,-1,0,1}2.已知复数z =534ii-,则z 的实部为 A .-45 B .45 C .-35 D .353.如图,点O 为正方形ABCD 的中心,E 为线段OC 的中点,则BE uur=A .14AC uuur -12BD uuu r B .12AC uuu r -14BD uuu r C .12AC uuur +14BD uuu r D .14AC uuu r +12BD uuu r+4x,4.已知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当x >0时,f (x )=2l og x 则f (-12)=( ) A .1 B .-1 C .2 D .-2 5.已知函数f (x )=11x ++x -2,则曲线y =f (x )在点(1,f (1))处的切线方程为( ) A .3x -4y -1=0 B .3x -4y -5=0 C .5x -4y -7=0 D .5x -4y -3=06.已知a=log 2e ,b=ln2,c=log,则a ,b ,c 的大小关系为( )A .a >b >cB .b >a >cC .c >b >aD .c >a >b7.下列函数中,既是奇函数又在(0,+∞)单调递增的是( ) A .y=e x+e ﹣xB .y=ln (|x|+1)C .D .8.如图,在△ABC 中,∠A =3,AC =8,点D 在边AB 上,AD =32BD ,△ACD 的面积 为cosB =( )A .15 B .16 C .17 D .189.函数的图象大致为( )10.将函数f (x )=sin (4x +ϕ)(ϕ>0)的图象向左平移3π个单位长度后得到函数g (x )的图象.若直线x =-5π是函数y =g (x )图象的一条对称轴,则ϕ的最小值为( ) A .910π B .1415π C .2930π D .5930π11.已知f (x )=使f (x )≥﹣1成立的x 的取值范围是( )A .[﹣4,2)B .[﹣4,2]C .(0,2]D .(﹣4,2]12.已知函数f (x )=e |x|+|x|.若关于x 的方程f (x )=k 有两个不同的实根,则实数k 的取值范围是( ) A .(0,1) B .(1,+∞)C .(﹣1,0)D .(﹣∞,﹣1)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已知θ∈(0,2π),sin θcos2θ-tan θ=________________.14.函数y =的定义域为15函数f (x )满足f (x+4)=f (x )(x ∈R ),且在区间(﹣2,2]上,f (x )=,则f(f (15))的值为 .16定义在R 上的函数f (x )满足:f (x )+f′(x )>1,f (0)=4,则不等式e xf (x )>e x+3(其中e 为自然对数的底数)的解集为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 共70分)17.(本小题满分12分)设△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满足2asinA =(2sinB )b +(2sinC sinB )c . (1)求角A 的大小;(2)若a =2,b =ABC 的面积.18. (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c bx ax x x f +++=23)(,曲线)(x f y =在点1=x 处的切线为l :013=+-y x ,若32=x 时,)(x f y =有极值.(1)求c b a ,,的值. (2)求)(x f y =在[]1,3-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19、(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f (x )=Asin (ωx +ϕ)(A>0,ω>0,|ϕ|<2π)的图象与y 轴的交点为(0,1),它在y 轴右侧的第一个最高点和第一个最低点的坐标分别为(0x ,2)和(0x +2π,-2). (Ⅰ)求f (x )的解析式; (Ⅱ)若锐角θ满足cos θ=13,求f (4θ)的值。
第3-2章 个性倾向性与行为(价值观.态度)
17 和34——热爱家庭
请把你花钱的项目写下,记下项目的号码,花费的金额,
以及关联到的价值观。你在哪三个价值观上花了最多的钱呢?例 如某人 花费的情况如下:
在单个项目上你花了最多钱的三个项目是?
项目号码
价值观
1.
2.
3.
下面是相关价值观的定义:
公平
不偏不倚的
人道主义
关心别人的利益
认可
能使人自己觉得重要
这位女大学生的名字叫野田圣子。直到现在,这位据 说自我介绍时总还是说:“我是最敬业的厕所清洁工,和 最忠于职守的内阁大臣”。
讨论题: 1.野田圣子为什么具有强烈的敬业精神? 2.如何形成良好的工作价值观? 3.工作价值观与工作行为有什么联系? 4.这个案例还给你什么启示?
价值观
(一)价值观的定义 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 、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是一个人基本的信念 和判断。
测试你的价值观与人生态度
有一天你收到一封挂号信,通知你因为参加网站猜 谜而中了幸运奖,你可以从以下五项等值的奖品中 任选一项,那么你会如何选择呢? A. 名贵植物盆栽 B. 五星级饭店招待券 C. 数字摄影机 D. 精致手表 E. 金饰珠宝
测验分析
选择A的人 你的心地善良,非常关心周遭的人事物。看到别人幸福你会替 他高兴,而别人痛苦时你也感同身受。你会找一些机会去做一些善 事,尽一己之力帮助别人,以宽厚及温和的态度来对待身边的人, 所以你认为人生的意义就是使身边的人都能够过的平安幸福。 选择B的人 你向往悠闲、没有压力的生活,日子中不要有太多变化与刺激 。你的人生态度相当乐观与正面,凡是都会往好的方面想,做事也 很积极努力,好像没有什么烦恼可以使你忧愁。其实是因为你认为 生命就是在好好过日子,凡事不要太过计较,自然会轻松自在,何 必自寻烦恼呢! 选择C的人 你喜欢面对多变的挑战,发展自己的兴趣,锻炼自己的能力。 一成不变的日子令你感到枯燥乏味,会使你觉得沈闷无聊。你认为 人生在世就是要尽量体验各种经历,从中学习到新的事物令自己成 长,而不是趋乐避苦,每天粉饰太平。所以你对于喜欢的东西会积 极去追求,享受成功的乐趣。
第十讲 个性和个性倾向性 (教师资格必考课程《心理学》精品课件)
饥饿动机 干渴动机 好奇、探索和操作动机
2019年12月1日10时42分
社会动机
成就动机
成就动机是个人追求成就、成功和社会赞许等方面的动机 成就动机和抱负水平密切相关
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
童年所接受的家庭教育 教师的言行 社会性竞争 学生的学习成绩 对工作难度的看法 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文化条件
个性的特征
个性的整体性 个性的独特性 个性的稳定性 个性的社会制约性和生物制约性
个性心理结构
个性倾向性(心理动力):需要、动机、兴趣、理想和世界观 个性心理特征(心理特征):能力、气质和性格
2019年12月1日10时42分
什么是需要
2 需要
需要的含义
血糖下降 → 饥饿 → 进食的需要 水分缺乏 → 干渴 → 饮水的需要 没有朋友 → 孤独 → 交往的需要
2019年12月1日10时42分
兴趣的分类
物质兴趣和精神兴趣 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
2019年12月1日10时42分
兴趣的品质
兴趣的倾向性 兴趣的范围 兴趣的持久性 兴趣的效能
学习兴趣 兴趣的发展
有趣 乐趣 志趣
2019年12月1日10时42分
5 理想、信念和世界观
理想
理想是人对未来有可能实现的目标的向往和追求 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 具体形象理想、综合形象理想和概括性理想
马斯洛对人的需要的分类比较细致,符合人的需要的多样性这 个特点
马斯洛指出,人的需要是有层次的,不是固定不变的,它有一个发 展的过程
马斯洛指出,每个时期都有一个主导的需要出现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的基本需要归纳为一个连续的统一
心理学复习
第四节
记忆就是人脑对有关信息进行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认知加工过程。
信息的提取有两种形式,即再认和回忆。
根据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忆过程中意识参与的程度,可以把记忆分为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内隐记忆是指个体在无意识情况下的记忆,又叫自动的无意识记忆。外显记忆是指个体在意识控制下的记忆,又叫受意识控制的记忆。
第三节
广义的情绪包括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与其自身需要之间关系的态度体验,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形式。
情绪和情感是复杂的心理现象,其中包括生理唤醒、认知解释、主观体验和外部表现四个主要方面。
情绪和情感的功能包括:适应功能,动机功能,组织功能,信号功能。
表情是个体在情绪和情感状态下生理和心理以及外部行为上表现的变化或活动,表情是情绪和情感所特有的外显表现。
注意:注意是指个体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的心理活动,
注意的功能:注意的功能包括选择功能、维持功能、调节功能三项功能。
注意的种类
1. 无意注意
无疑注意时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又称不随意注意。
引起人的无意注意的刺激物一般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刺激的强度;二是刺激之间的差异程度;三是刺激的变化;四是刺激的新异性。
三、 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三者体现着人的整体心理活动在“动态——过度态——稳态”方面的相互关系和时相特征。
总之,心理过程和个性的相互制约关系,从整体上反映着人的心理活动共同规律和差异规律的辩证统一。心理学就是要研究和揭示这些心理现象及其规律。
(一) 心理对物质载体的依存性
第二章 个体心理 《管理心理学》
2
根据员工能力差异,科学合 理分工,做到“人尽其才”
( C)
3
优化组合时,注意能力 的互补性
( D)
4
根据人的能力差异,对员工 进行职业技术教育和能力的 训练
个性 2.2.3 气质
➢ 是指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主要
是指心理过程的强度、速度、稳定性以及心理活动指向性等方 面的特点。人的情绪体验的强弱,意志努力的大小,知觉或思 维的快慢,注意力集中时间的长短,注意力转移的难易,以及 心理活动是倾向于外部事物还是倾向于自身内部等,都是气质 的表现。一般讲的“脾气”“秉性”等是气质的通俗说法。
(1)根据员工的
(3)从员工的气质
气质类型,安排合
类型出发,使用不同
适的工作岗位,发
的教育手段
挥员工专长
(2)在安排工作上
(4)引导不同Leabharlann ,注意不同气质类气质的人,促进
型员工的适当搭配
员工的身心健康
个性 2.2.4 性格
➢ 现代心理学认为,性格是指一个人对客观现实的态度和习惯化
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它是个性具有 核心意义的部分。 ➢ 人在社会活动过程中,客观事物特别是社会环境的影响,通过 自身的认识和意志活动在个体身上保存并巩固下来,构成一定 的态度体系,并以一定的形式表现在个体的行为之中,构成个 体特有的行为方式。因此,性格是个体在活动中与特定的社会 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它具有态度倾向性、社会制约性、稳定 性及可塑性等特点。
知觉 2.1.3 社会知觉
社会知觉误区主要有以下几个:
05
04
06
03
07
02
08
01
09
09个性及其倾向性
埃里克森的个性发展理论
有关个性发展的几个概念 • 内驱力 :生命的本能(性本能与攻击本
能)。
• 客体关系 :内驱力的指向导致了各种客 体关系,如儿童早期的内驱力是指向其 父母,故有了与父母的客体关系。
埃里克森的个性发展理论
有关个性发展的几个概念
• 自我:客体关系的发展就是形成自我。自我 就是一种平衡感,失衡即失落感。
埃里克森的个性发展理论
• 3、学前期(3一6岁):主动--内疚。儿童可以在言语 和行动上更广泛地探索和扩充他的环境,主动性大大 增加。这时幼儿有很强的好奇心,他无法不问,开始 对外界事物做主动性、概念性探讨。但幼儿的好奇心 是填不饱的,他的好奇心在社会规范面前会遭到大大 小小的挫折,使他的社会心理危机产生。如果顺利解 决此危机,能成功的培养主动的好习惯,产生“惊喜、 渴望、紧张、刺激”等情绪经验,形成一种有目的方 向,能独立进取的个性品质。反之,就容易有“罪恶、 不应该、多嘴、无聊、不开心”等感觉,养成事事自 责,动辄就受罪疚感谴责的不良习惯,凡事不敢多问, 进而发展出过分依赖权威的被动性格。
埃里克森的个性发展理论
• 1、婴儿期(0一1· 岁):信任--不信任。婴儿出生 5 后就有种种生物性需求,要吃、要抱、要睡、要有 人逗他等。这时的客体关系对象主要指向父母亲, 尤其是母亲。
埃里克森的个性发展理论
• 2、儿童早期(1· 一3岁):活泼自主--怀疑与羞怯。 5 儿童开始喜欢独立探索周围世界,藐视外部世界的控 制,展示自已的力量。“我来”、“我不”成为孩子 的口头禅。如果发展顺利,就会活泼、自主,能自我 控制,行动有信心。发展障碍就会自我怀疑,行动畏 首畏脚。要使孩子获得自主感,父母要给孩子一定的 自由,并鼓励他做力所能及的事。如对儿童限制过多、 批评过多、惩罚过多,会使儿童产生对自身能力的怀 疑与羞怯感。
组织行为学--课程代码:00152-2016新版--第二章
《组织行为学》(重点考点)课程代码:00152 版本:2016年新版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第二章个体心理与行为)一、需要、动机与行为识记:(1)需要与动机的概念;需要就是人对事物的欲望和要求。
动机指激励人们去行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内在动因。
(心理学上把引起个体行为、维持该行为并将这一行为导向满足某种需要的欲望、愿望、信息等心理因素叫做动机。
)(2)需要的特点;1.指向性2.多样性 3.层次性 4.潜在性 5.可变性 6.社会制约性(3)动机与行为的关系。
动机是行为发生的直接内动力,行为是动机的外在表现。
第一,同一动机可以引发多种不同的行为。
第二,同一行为可以源自不同的动机。
第三,一种行为可能由多种动机所引发。
第四,合理的动机可能会引起不合理的甚至错误的行为。
第五,错误的动机有时会被外表积极的行为所掩饰。
总之,人的动机和行为之间的关系是很复杂的。
领会:需要、动机与行为之间的关系。
需要与动机之间的关系需要是人的积极性的基础和根源所在,动机则是推动人类进行活动的直接原因。
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
但是需要并不必然会导致动机的产生。
需要转化为动机必须具备两方面条件:一是需要对象的确定;‘二是需要达到一定的强度,当需要的强度在某种水平上时,才可能变成动机并引发行为。
动机与行为之间的关系动机是行为发生的直接内动力,行为是动机的外在表现。
第一,同一动机可以引发多种不同的行为。
第二,同一行为可以源自不同的动机。
第三,一种行为可能由多种动机所引发。
第四,合理的动机可能会引起不合理的甚至错误的行为。
第五,错误的动机有时会被外表积极的行为所掩饰。
总之,人的动机和行为之间的关系是很复杂的。
需要、动机及行为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规律,即需要一>心理紧张一>动机一>目标导向行为一>目标行为一>需要满足一>新需要产生。
遵循这样的规律,管理者即能从宏观上掌握下属的心理,并能据此制定相应的较为科学的管理措施,高效实现组织目标。
心理学考试重点考点
第一章绪言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包括心理过程(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和个性(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
心理过程1、认识过程是指人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地反映客观事务地特征与联系的心理活动。
情绪情感过程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身物质和精神上的需要而产生的主观体验的心理活动。
意志过程是人为了满足某种需要,在一定的动机激励下,自觉确定目标,克服内部困难和外部困难并力求实现目标的心理活动。
2、认识过程和情绪情感过程以及意志过程的关系:前者是后两者的基础,而后两者可以反作用于认识过程,推动人的认识过程进一步发展和深入。
第二章个性心理1、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它是个人心理活动的稳定性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总和。
个性倾向性是指人所具有的意识倾向,它决定着人对现实的态度及对认识活动对象的趋向和选择。
它是人的心理的动力系统,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价值观和世界观等。
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一个人身上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地心理特点,主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等,是多种心理特征地独特组合,集中反映了人的心理差异。
第三章暂时神经联系1、什么叫做“暂时神经联系”?暂时神经联系是大脑皮层的功能,本来对动物有机体没有意义的刺激物作用于感受器,在大脑的相应区域引起了兴奋,同时无条件刺激物在大脑的另一区域也引起了兴奋,经过不断反复,两个兴奋中心之间形成了暂时神经联系,从而形成条件反射,这是高级神经活动的最基本的形式。
2、心理活动的反映形式有哪些特征?(1)它不仅能对刺激物本身的性质做生物学上的反映,而且能对刺激物的信号意义做出反映,后者是心理现象产生的标志。
(2)心理的反映形式是在个体的生活中不断形成的,区别于动物的本能行为。
(3)心理的反映是通过高级神经活动的分析和综合过程实现的,并随着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的发育完善而不断提高其分析综合水平的。
3、意识的概念是什么?意识是指人以感觉、知觉、记忆和思维等心理活动过程为基础的系统整体对自己的身心状态与外界环境变化的觉知和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个人的成功,可归因于 自己的努力或能力 一个人的失败,可以归因 于环境或他人的过错 归因既可以是内源性的, 也可以是外源性的 在内、外源的归因中,还 可以分为稳定的和不稳定 归因维度
韦纳把成败的原因分为三个维度: 第一个维度是内归因和外归因 努力、能力、个性等原因都是内源性的,是内归 因 任务的难度、运气、家庭条件等原因则是外源性 的,是外归因 第二个维度是稳定的归因和不稳定的归因 任务的难度、能力、家庭条件等原因是稳定的归 因;努力、运气、心境等原因是不稳定的归因 第三是可控归因和不可控归因 努力等原因是可以受个人控制的归因;运气等原 因则是不能被个人意志控制的归因
第四节
一、兴趣 (一)兴趣的涵义
兴趣与信念
兴趣是力求探索某些事物的带有情绪色彩的意识倾向。兴趣是动机系统的重要形式。 (二)兴趣与需要、动机的关系 兴趣是在需要基础上通过实践活动而形成发展起来的,但是需要不一定都表现为兴趣。
动机与兴趣也有密切关系。它们都源于需要,以还需要为基础,都是需要的表现形式, 都是行为的动力因素。
积极性:需要层次理论,比较接近现实,对教育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局限性:第一他只强调了个人的需要、个人的意识自由、个人的自我实现, 而没有提到社会实现对个人需要的制约作用。二是此理论还科学实验的依据 和客观的测量指标,还有待在社会实践中进一步的检验。
第三节
动机
一 、什么是动机 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活动,使活动朝着 某个目标产生行为的内在动力 动机的产生必须具有内在条件和外在条件的 共同作用 引起动机的内在条件是人的需要 引起动机的外在条件是能够满足需要的事物 是诱因
(二)社会性需要:
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他认为,人的需要有 七个层次,有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认知的需 要、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他在后期的研究中基本需要理论作了新的扩张,发现了更高层次的需要, 他叫发展的需要。 他的需要理论中,基本需要有不同的层次,由下而上排列。需要的出现遵 循着层次排列的先后顺序,一般来讲,在低级需要得到满足的基础上才会产 生对高一级需要的追求。
第二章 个性和个性倾向性
第一节 个性概述
一、什么是个性 指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 的总和。 人格(personality)是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它表现为 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气质、性格、动机、价值观和体质等 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是个体在社 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身心组织。
二、信念 (一)信念的涵义 信念是人坚信某种认识的正确性,并能身体力行的意识倾向,信念是动机系统的高级层 次,是认知、情感、意志的高度统一。 (二)信念的体系—个人世界观
世界观是有关自然、社会、思维等的根本观点(看法),它包括自然观、社会观、道德 观、人生观等以及相应的方法论。人们经过社会化和接受教育,把世界观的许多观点内 化成个人的坚信的观念之后,就成为信念。
三、个性的心理结构
(一)个性倾向性 是人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 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 (二)个性心理特征 是指一个人身上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比较稳 定的成分,主要包括:气质、性格和能力。
第二节
一、需要的概念:
人在竞争时会 产生两种心理 倾向: 追求成功的动 机 回避失败的动 机 两种心理倾向 的相对强度在 每个人身上是 不同的,有的 人力求成功, 有的人尽量避 免失败
韦纳 (B.Weiner) 等人对成就动机 进行了归因分析 一个人对成功和 失败原因的分析 是理解成就行为 的关键 个体对行为成败 原因的知觉,影 响到个体成就行 为的坚持性、强 度和选择
二、个性的基本特征
人格的整体性
人格的稳定性和可塑性 人格的独特性 人格的社会性和生物性
人格的整体性
人格的整体性是指人格的多种成分和特 质是密切联系成为一个有机的组织。
各部分协调一致朝向一定的目标,为一个整 体而动作。
心理的完整性是人格健康的表征。
人格的稳定性和可塑性
智力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五)兴趣的品质 1.兴趣的指向性 2.兴趣的广度 兴趣的广度即学习的范围 3.兴趣的持久性 兴趣的持久性即兴趣维持时间的久暂。 4.兴趣的效能
兴趣的效能即某些兴趣对活动产生的效果。
四、兴趣的发展水平 (一)有趣:是第一阶段和最初水平。 (二)乐趣:第二阶段和中等水平。 (三)志趣:第三阶段和高级水平,带有自 觉性、方向性、坚持性,并有社会价值。
动机与需要的关系
动机与需要的关系密切。需要是个体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内部动力,
是个性心理倾向性的基础,个性心理倾向性中,如动机、理想、 信念、价值观等都是需要的表现形式
需要和动机具有一定区别。当一种需要促使个体投入行动并去获
取满足时,这种需要就转化为动机。可以说,需要是动机形成 的基础,动机是需要的表现形式
(三)信念的作用 1.信念是人们活动的主导动机。 2.信念是人的精神支柱。 3.信念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出发点。 4· 信念是人们判定是非的理论依据
。
(三)兴趣的分类 1.直接兴趣 2.间接兴趣 间接兴趣是对事物未来结果有间接需要而引起的兴趣。
(四)兴趣的作用 兴趣是动机系统的重要因素,对人的行为具 有巨大的拉动和推动作用。 1.兴趣可使唤人积极主动地从事各种喜爱 的创造性的活动,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2· 兴趣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推动学生满腔热情地从事学习和探索,对于
人格的稳定性是指个体的人格特征具有 跨时间和跨情景的一致性。
“奥克兰德成长研究”说明人格特征具有高 度的一致性。
人格特征也是可以改变的,是可塑的。
人格的独特性
人格的独特性是指人与人之间心理和行为是 各不相同的。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
人格的社会性和生物性
人格的社会性是指社会化把人这样的动物变 成社会的成员,人格是社会的人所特有的。 社会化是个人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掌握社会经 验和行为规范,获得自我的过程。 人格既是社会化的内容,也是社会化的结果。 人格是个体的自然性与社会性基础上的综合。
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
第一,自然环境和 社会经济文化条件 对个体成就动机的 高低具有一定影响 第二,成就动机高 低与童年所受家庭 教育关系密切 第三,教师的言行 影响学生成就动机 的强弱
第四,经常参加竞争和竞赛 活动的人比一般人的成就动 机要强 第五,学生的学习成绩与其 成就动机呈正相关 第六,个人的成败经验对成 就动机具有一定影响 第七,个人对学习或工作难 度的看法影响成就动机
二、需要的分类:
(一)生理性需要(又叫生物性需要) 是人脑对生理需要的反映。生理性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将严 重影响个体的身心健康。 是人脑对社会需求的反映。是在后天社会化过程中通过学 习而形成的需要,是人类所特有的高级需要。社会性需要得不 到满足,就会使人产生焦虑、痛苦的情绪。 1、物质需要:包括生理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 2、精神需要:它是人特有的需要。
三、 动机的种类
(一)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 机 (二)长远的、概括的动机和 暂时的、具体的动机 (三) 高尚动机和低级动机 (四)主导动机和辅助动机 (五)意识动机和潜意识动机
(一) 生理性动机 饥饿、渴和性是基本 的生理性动机,它们 是生物种系存性需要相 一、好奇动机 联系的是社会(心理) 好奇动机是指个体对新奇 事物注意、探索与操弄等 动机 行为的内在动力,简称好 好奇动机 奇 成就动机 好奇更为复杂和更为深刻 的表现行为是求知、审美、 交往动机 实践和创造性活动等,正 学习动机等是典型的 是这些动机,推动了社会 社会(心理)动机 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
需要
(一)什么是需要: 需要是人脑对生理需求和社会需求的反映。 需要是活动的原始动力,是个体活动积极性的源泉。 (二) 要的特征: 1、需要的对象性 2、社会历史制约性 3、需要的独特性
(三)需要是个体活动积极性的源泉
需要永远带有动力性,对于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 时需要也是产生情绪的重要因素。需要是人格结构的核心因素。
二、动机的功能
动机在人类行为中起着 十分重要的作用 有人把动机比喻为发动 机和方向盘,动机既给 人以活动的动力,又对 人的活动方向进行控制 与调整 动机具有活动性和选择 性 人类动机具有引发、指 引和激励的功能
(一) 引发功能 人类的各种活动总是由一定动机 引起,没有动机就没有活动 (二) 指引功能 动机比指南针,它使活动具有一 定的方向,并使个体朝着预定的 目标前进 (三) 激励功能 当动机引发并指引个体产生某种 活动后,活动能否坚持同样受到 动机的调节与支配。动机对活动 的维持和加强作用
二、 成就动机 个体在完成某种任务时力图 取得成功的动机。成就动机 是高级的社会心理动机,它 像一台强大的发动机,激励 着人们努力向上,不断获得 成就 社会成员成就动机水平的高 低关系到社会经济与科技的 发展速度,成就动机高的社 会,往往比成就动机低的社 会具有更高的生产力
阿特金森认为,与成就动机 有关的目标倾向(Ts)是 三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用关系式表达为: Ts=Ms×Ps×Is Ms:追求成功的相对稳定 或持久的特质,即成功动机 Ps:成功的可能性,指对 认知目标的期望或对达到目 标的工具行为的预期 Is:成功的诱因值
三、交往动机
交往动机又称为亲 合动机或亲和动机, 指个体愿意与他人 接近、合作、互惠 并发展友谊的动机 人类的交往活动与 恐惧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