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青春有格 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3.2 青春有格 课件(共28张PPT)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3.2 青春有格 课件(共28张PPT)

3.2 青 春 有 格
止于至善
谈谈你对“微尘”这段材料的感悟
行善在于心,在于行动。我们要从点滴小事做 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3.2 青 春 有 格
止于至善
向童小勇学习
合作探究3
小勇每周都抽空到敬老院做志愿者,陪老人 聊聊天,读读报纸,并且一做就坚持了两年时间, 敬老院给学校发来一封感谢信,学校号召向小勇 榜 学习,对此,几位同学有如下议论:
样 同学甲:他能坚持一辈子,我才不信呢!
同学乙:虽然我没做过,但是小勇做了,我也想 试试。 同学丙:我也当过志愿者,而且去过好多次呢! 同学丁:小勇真棒,换做是我,不一定能做到。
3.2 青 春 有 格
止于至善
活动小结
合作探究3
1)你如何看待上述同学的议论? 同学甲的观点是片面的,“止于至善”是一种“虽不能 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 精神状态,只要去做,每个人都可以做到;同学乙丙准备做 或已经在做了,他们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同学丁的观点是正确的,在生活中我们应该积极寻找“贤”, 将他们作为榜样,向他们学习。 2)面对不同的置疑,你会怎么做? 我会以小勇榜样,因为好的榜样召示着做人、做事的 基本态度,激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理想的思考,给予我们 自我完善的力量。而且,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 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就会变得更加美好。
3.2 青 春 有 格 “行己有耻”要求我们做些什么?
1)“行己有耻”需要我们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 的能力; 2)“行己有耻”意味着我们要真诚面对自我,闻过而终礼, 知耻而后勇; 3)“行己有耻”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 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4)“行己有耻”更需要我们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 断增强自控力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3.2 青春有格 课件(共24张PPT)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3.2 青春有格 课件(共24张PPT)

二、
大学之道,在明○ 大学者,大人之学也。明,明之也。明 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 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但为气禀所拘, 人欲所蔽,则有时而昏;然其本体之明, 则有未尝息者。故学者当因其所发而遂 明之,以复其初也。新者,革其旧之谓 也,言既自明其明德,又当推以及人, 使之亦有以去其旧染之污也。止者,必 至于是而不迁之意。至善,则事理当然 之极也。言明明德、新民,皆当至于至 善之地而不迁。盖必其有以尽夫天理之 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也。此三者,大 学之纲领也。
4.修身为本,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早 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
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 1.不能违反的规则、不能逾越 的界限。 2.需要我们有知耻之心,不断 提高辨别“耻”的能力。 3.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触 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 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4.更需要我们磨炼意志,拒接 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 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 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青春,需要我们去经历,去体验。
以修身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 ,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是对青春最 好的证明。
1.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2.见贤思齐,向榜样学习。
3.要求我们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
他和一些学者一起,在一份宣言上庄重地签上了自己的 名字。那份宣言表示,坚决拒绝美国的“援助”,不领美国 的面粉。 当时,朱自清正患严重的胃病,身体非常瘦弱,体重还 不到40公斤,经常呕吐,甚至整夜不能入睡。拒领救济粉意 味着每月生活费要减少600万法币,生活更加困难。 可是为了维护中国的尊严,他坚决拒绝那些别有用心的 “赏赐”。他在日记中写道:“坚信我的签名之举是正确的。 因为反对美国武装日本的政策,要采取直接的行动,就不应 逃避自己的责任。” 两个月后,朱自清因贫病交加,不幸去世。他宁肯挨饿 而死,也不肯领带侮辱性的“救济”,表现了一个中国人应 有的尊严。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3.2 青春有格 课件(共24张PPT)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3.2 青春有格 课件(共24张PPT)

第一单元 青春时光
第三课
青春的证明
名言欣赏
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解释: 孟子说:“人不可以没有羞耻之心,没有羞耻之心的那种羞耻, 是真正的不知羞耻!” 这要求我们做到(
行己有耻

孔子曰:“行己有耻”
1、什么是“行己有耻”?(括号) (P28正文第1段第3行最后1个字)①一个人行事, 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 (P28正文第1段最后1句)①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 有所为,有所不为。
P27 运用你的经验
张扬青春、放飞梦想,但做起事来要 遵守规矩,让青春有风格。 再思考: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
思考:这是我们熟悉的田字格,这个 在青春时代,我们可以追求自由、 “格”有什么用?
格降人才”“言有物而行有格也”“道之 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这些句子中的“格”字,是什么意思?
格是规矩、规则的意思。
D
3、“止于至善”是我们老祖宗给我们留下来的做人 守则,下列想法或做法符合“善”的是( ) ①我讨厌别人叫我“四眼”,也从不给别人起绰号 ②我喜欢别人以尊重友善的态度对我,我也以同样 的态度待人 C ③谁要是冒犯了我,我就再也不与他来往 ④数学是我的强项,我经常帮助数学成绩较差的同 学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我有问题:
从杨震身上可以看到 什么优秀品格?
慎独——不靠别人监督,自觉控制自己的欲 望。
5、怎样做到止于至善?止于至善的要求?(划线)
(抄在P30左侧空白处)①从小事做起,积 善成德。 (P30倒数第1行)②在生活中寻找“贤”, 并将他们作为榜样 (抄在P30下面空白处) ③养成自我反省的 习惯,通过自省和慎独来端正行为。
A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3.2 青春有格 课件(共35张PPT)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3.2 青春有格 课件(共35张PPT)
孔子曰: 行己有耻
2.为什么要做到行己有耻? (原因)
青春并不意味着肆意放纵,总有一 些基本规则不能违反,一些基本界限 不能逾越。P28一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3.2 青春有格 课件(共35张PPT)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3.2 青春有格 课件(共35张PPT)
时事解读
2016年年初,江苏省泰州政府新设立 “蜗牛奖”,明确将给那些推进重点项目 不得力、履行行政职能不到位、解决群众 关切问题不及时的责任人发放“蜗牛奖”。
“蜗牛奖”虽不算处分,但比处分尖刻得 多, 足以刺痛任何获奖者的神经,从而 唤醒羞耻心,让官员知耻而勇,主动作为。

思考:江苏省泰州市委市政府新设立“蜗牛奖”的 目的是什么? 我们旨要在有唤知醒耻官之员心的,羞不耻断心提,高让辨他别们“知耻耻”而的勇能,力主。动知作廉 耻、为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3.2 青春有格 课件(共35张PPT)
7.我们应如何践行“止于至善”?
①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P29最后一段 ②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见到有德行的人就向他 看齐,见到没有德行的人就反省自身的缺点。) 在生活中寻找“贤”,将他们作为榜样。P30 ③养成自我省( xǐng)查的习惯, 检视自身的不足,不盲目自 责,积极调整自己,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P31 二 ④以修身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在学习中成长,在成 长中收获。P32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3.2 青春有格 课件(共35张PPT)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3.2 青春有格 课件(共35张PPT)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3.2 青春有格 课件(共35张PPT)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3.2 青春有格 课件(共35张PPT)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3.2 青春有格 课件共40张PPT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3.2 青春有格 课件共40张PPT

B
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而思考,给予我们自
我完善的力量。
P31一
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
C 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才会变得更好。 P31一
故事一:东汉时,杨震在赴任 途中经过昌邑时,昌邑县令王 密来拜访他,并怀金十斤相赠。 杨震说:“故人知君,君不知 故人,何也?”王密没听明白 杨震的责备之意,说: “天 黑,无人知晓。”杨震说: “天知,神知,你知,我知, 何谓无知?”王密这才明白过 来,大感惭愧,怏怏而去。
自我省察的习惯,检视自身的不足
今天哪一件应该做的事情没有完成? 哪一件事情本应该做的更好? 哪一件事情得到好评?
抵御了哪些诱惑?……
现实生活中,常有这样的现象:在众 人面前讲究卫生,独自一人时就随地吐痰, 乱扔废弃物;有警察时遵守交通法规,一 旦路口无人值守就闯红灯;在自己熟悉的 集体中谦恭有礼,一旦置身于陌生的环境 就不再遵守公德。
含义:凡认为可耻的事就不去做
行己有耻
①知耻心 要求: ②底线意识
③自控力
内涵:是追求“至善”的精神境界
止于至善
①从小事做起
要求: ②向榜样学习
③自我省察
1、谚语;人无耻,无自立。这是说 ()
A.因为有羞耻心,人才会节制自己的行为 B.人只有无耻,才能自立自强 C.人要没有任何廉耻心,才能自立 D.没有了羞耻心,就不能独立
如果你同年级有同学遭受校园欺凌, 你会怎么选择?
走掉
围观
参与
制止
是什么原因让你做出这样的选择?
走掉 自我保护
围观
制止
关注外部 世界
止于至善
Part
2 止于至善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 民,在止于至善。”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3.2《青春有格》课件(共30张PPT)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3.2《青春有格》课件(共30张PPT)

加强自我监控。认真记录一些
3
自己平时不关注的事。例如,日 常的零花钱支出。
小结
“行己有耻”要求有哪些?
“行己有耻”要求我们知廉耻,懂荣
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行己有耻”需要我们有知耻之心, 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 “行己有耻”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 “行己有耻”更需要我们磨砺意志,拒
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独善其身,方能“止于至善”。 一个人以宽广的胸襟、坚定的信 念和高尚的品格行事处世,始终 对自己拥有信心、自我激励,无 论何种境遇都不弃善从恶,即使 他普普通通,我们能说他一事无 成吗?
你如何看待上述观点?
想一想:“止于至善”的人应该具备哪些品质?
Copyright 2004-2016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柳公权戒骄成名
杨震“四知”拒金
提问:他们为什么能成为一代名人?
Copyright 2004-2016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2. 青春有格高规格-自省慎独
我们要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
检查自身的不足,不盲目自责
,积极调整自己,通过自省和
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
Copyright 2004-2016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耳挠腮,害怕考不进前三名,还可能会被父母批评。
于是,小明偷偷的看了同桌的卷子……
1. 青春飞扬不张扬-行为有则
青春的我们,乐于实践,敢于尝
试,希望证明自己; 但青春并不意味着肆意放纵,不能 违反规则,不能逾越基本界限。
“行己有耻”
意思: 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 的就不去做。
“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童小勇每周都抽空儿去敬老院做志愿者,为几位老人读书读
报,陪老人聊天,坚持两年不间断。敬老院给学校发来一封感谢 信。学校号召大家向童小勇学习。对此,几位同学有如下讨论。

七年级下册 3.2青春有格课件(共30张PPT)

七年级下册 3.2青春有格课件(共30张PPT)

“内心隐隐作痛”说明卢梭是个 知耻之人,有知耻之心 怎样的人?
②我们要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 的能力。
孟子说“羞恶之心,义之端也。”所谓“羞恶之 心”,是指对自己或别人做错事、做坏事感到羞 耻、憎恶的心情,它引导我们判断是非善恶,明 确行为选择的理由。
在行动之前,审查愿望; 在行动之中,监督调节接
《大学》中说:“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 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 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 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 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 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 上自天子,下至平民, 身为本。” 一切都要以修身为做人处事的根本。
这些“微尘”身上共同体现了一种怎样的 精神境界? 止于至善
为什么奉献爱心的人们要留名“微尘”?
行善在于心,施恩不图报。
这告诉我们:如何做到“止于至善”?
①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格调,有我们的 “至善”追求。
②我们要从点滴小事做起, 做好事,就要做那些惊天动地的大事, “微尘”的爱心捐款微不足道。 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9、如何做到“止于至善”?
阅读感悟
颁奖词:
他来自人群,像一粒尘土, 微薄、微细、微乎其微, 寻找不到,又随处可见。 他自认渺小,却塑造了伟大, 这不是一个人的名字, 这是一座城市的良心。
在青岛,“微尘”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起初, “微尘”曾是青岛市一位数次捐款不留名的普通市民。现 在,“微尘”代表着一个不留姓名无私援助公益事业的群 体;一种诠释爱心的精神符号。青岛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 陈敏说:“最初只是一种个人行为的爱心善举,却因其施 恩不图报的美德唤醒了众人爱心。就像小小的尘埃凝聚在 一起,爆发出了巨大的力量,进而演化成一种社会行为。” 从援助印度洋海啸灾区,到为湖南、贵州、江西灾区 募款,再到为心脏病儿、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救助,到处 都出现了“微尘”的身影。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3.2 青春有格 课件(共35张PPT)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3.2 青春有格 课件(共35张PPT)
诠释爱心的精神符号
青岛爱心公益事业的品牌
爱在传递… …
兰小草的故事
自2002年开始,王珏每年以“农民的儿子兰小草”匿名捐款15年,直到2017年去世。 2017年他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
我愿做你美丽的拐杖
志愿者有我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灾区有难,有我一份
小小志愿者给小树穿上保护衣 来,我帮你
中学生剐蹭车后 ,留纸条 诚信感动车主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的范仲淹 “与民同乐”的欧阳修 “锐意改革”的王安石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的王阳明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 “——————————”的——— “——————————”的———
……
收获园地
青春有格 ——有格调
青春需要我们积善成德 青春需要我们向榜样学习
人生何处不有格
少年志则国志,少年富则国富,少年 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 则国自由。青春,需要我们去经历,去体 验。你怎样,你的国家就怎样!以修身为 本,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在学习 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是对青春最好的 证明。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 的方法 。2021 /8/320 21/8/3T uesday , August 03, 2021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第三课第二框《青春有格》
第一单元青春的时光
第三课青春的证明
第二节 青春有格
这是我们熟悉的田字格。由这个“格”你会联想到什么?
方方正正、规矩、规则、束缚,公平、 不自由、制度、法律、法规… …
田字格、风格、人格、品格、格调、 性格、严格、及格、合格、破格、出格、 格局、格外、格言……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3.2 青春有格 课件 (共28张PPT)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3.2 青春有格 课件 (共28张PPT)
孔子曰
朱熹说
意思:人只有知道什么是可耻的, 才知道什么事不能做。
一 行己有耻
“镇定”的年轻人
你有类 似的经 历吗? 图片上 这些中 学生的 青春有 什么不 一样?
对“至善”的追求是 青春的格调!
一 二 一 探究点二:止于至善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选自《大学 》 意思:《大学》的宗旨在 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 鼓励天下人革除自己身上 的旧习,是人达到完美的 境界。
13
鲜花与掌声的背后: 进入CBA十五年,四批队员、七任 教练,四次闯进总决赛,无限接近冠 军,但四次去居亚军,被戏称为“千 年老二”。
从点滴小事做 起,积少成多, 积善成德
自省
4月8日,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全国亲切接见新疆广汇男篮,号召全疆各族群众向 新疆男篮学习。
止于至善的要求:
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学习榜样,汲取力量
随堂训练
1.201“行己有耻”,人应该对自己的不良行为有羞 耻之心,而在这些诈骗分子的眼里,受骗人的死活不 会触动他们,良心和耻感不在他们的考虑之列。“行 己有耻”要求我们 ( C ) ①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②需要我 们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 ③要求 我们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能做,违 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④更需要我们磨砺意志,拒 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A.①②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2.“青春,需要我们去经历,去体验。 严格自省自律,活出风格品格,是对青春 最好的证明!”
课堂小结
青 春 有 格
行己有耻
① 有所为 有所不为 ② 有知耻心,提高辨别是 非能力 ③ 树立道德底线 ④ 提高自控力
止于至善
① 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② 学习榜样,汲取力量 ③ 自我省察 ④ 修身为本,学习成长

人教版道德和法治七年级下册 3.2 青春有格 课件(共39张PPT)

人教版道德和法治七年级下册 3.2 青春有格 课件(共39张PPT)

《后汉书•杨震传》有一则“暮夜无知”的故事:
杨震赴任东莱太守时途经昌邑,被他推荐为昌邑 县令的王密夜晚拜见,想送他十斤黄金,杨震拒绝了。 王密说:“暮夜无知。”杨震义正词严:“天知,地 知,我知,你知,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羞愧而 返。
请评价杨震这个人?
慎独
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能严守道德准则。
好的榜样有什么作用呢?
小调查:咱们班有没有你学习的榜样?有没有 你打篮球的榜样?有没有你为人处世的榜样?他 们对你起到了什么作用呢?
榜样不仅是一面镜子,而且是一面旗帜。
请问:雷锋同志对我们起了什么作用?
②好的榜样昭示着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激发我们 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 力量 。
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 ,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才会变得更好。
请问:国家为什么要频频举办这些活动?
5、好的榜样的作用
榜样不仅是一面镜子,而且是一面旗帜。 好的榜样昭示着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激发 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而思考,给予我们 自我完善的力量。 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 力量,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才会变得更好。
③“行己有耻”意味着我们能真诚面对自我,闻 过而终礼,知耻而后勇。“行己有耻”要求我们 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 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道德底线——“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
法律底线——“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熊孩子沉迷游戏三个月花光奶奶两万多块养老钱》
你怎样评价少年的行为?给我们什么启示?
思考:“内心隐隐作痛”说明卢梭是个怎样的人?
知耻之人
②“行己有耻”需要我们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 辨别“耻”的能力。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3.2 青春有格 课件共38张PPT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3.2 青春有格 课件共38张PPT

生活中怎样才能做到“止于至善”?
“止于至善”的要求有哪些?
①每个人都可以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 积善成德。 ②在生活中寻找“贤’,将他们作为榜样。 ③ 我们要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日省其身,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④以修身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 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是对青春最好 的证明。
生活中,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诱惑, 我们该怎么办?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1、看着别人闯红灯, 我······ 2、没写完作业,看见邻居家孩子出去玩, 我······ 3、一边是没写完的作业,一边是没打完的游戏, 我······
2. 行己有耻的要求是什么?
(4)“行己有耻”更需要我们磨砺意 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①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提示】
①同学甲的说法否定了董小勇行为,不利于自身素质 的提高。 同学乙的说法体现了向好榜样学习。 同学丙的说法体现了对自身价值的肯定。
同学丁的说法体现了对好榜样的赞扬和对自身行为的 反思。 ②榜样不仅是一面镜子,而且是一面旗帜。我会被董 小勇同学的行为感染,为他点赞,并打算在学习、生 活中以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去帮助他人、关爱他人, 向榜样学习、吸取榜样的力量,为建设和谐校园、和 谐国家贡献我们的力量。
知廉耻,懂荣辱
有知耻之心
行己有耻
知耻而后勇 树立底线意识

增强自控力

有 格
止于至善
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学习榜样,汲取力量
养成自我省察习惯
修身为本,学习成长
C 1.古人云“行己有耻”,要求我们( )
①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②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 ③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能做,违 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④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A.①②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3.2 青春有格 课件共54张PPT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3.2 青春有格 课件共54张PPT
看到这封感谢信,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①少数同学对榜样的行为持怀疑态度,但更 多的同学是赞赏童小勇的行为,并能从中受到 感染、鼓舞,体现了榜样的力量;
② 见贤思齐,向榜样学习
(2)在生活中寻找“贤”,将他们 作为榜样。
为什么要寻 找榜样?
榜样不仅是一面 镜子,而且是一
面旗帜。
6、榜样的作用?
好的榜样昭示着做人、做事的 基本态度,激发我们对人生道 路和人生理想的而思考,给予 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善于寻 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 取榜样的力量,我们的社会、 国家才会变得更好。
阅读感悟:卢梭的忏悔
卢梭的忏悔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我们要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 别“耻”的能力。“羞耻之心”引导 我们判断是非善恶,明确行为选择的 理由。
化学史上有名的“格式试剂”的发明者 格林尼亚,年轻时游手好闲,不务正业, 荒废了大好时光。在一次午宴上,一位女 伯爵毫不客气地对他说:“请站远点,我 最讨厌你这样的花花公子。”这句话像针 一样刺痛了他的心,也唤醒了他的自尊心。 他辞别双亲,来到里昂,拜师苦学,终于 研制出一种重要的试剂,填补了化学史上 的空白。1912年,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予他 诺贝尔化学奖。
(1)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 多,积善成德。(2)在生活中 寻找“贤”,将他们作为榜样。 (3)“止于至善”要求我们养 成自我省察的习惯,“日省其身,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6、榜样的作用? 好的榜样昭示着做人、做事的基 本态度,激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 人生理想的而思考,给予我们自 我完善的力量,善于寻找好的榜 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 量,我们的社会、国家才会变得 更好。
说一说
我们可以从哪些小 事做起?
探究与分享:榜样的力量
童小勇每周都抽空去敬老院做志愿者,为几位老人读书读 报,陪老人聊天,坚持两年不间断。敬老院给学校发来一封 感谢信。学校号召大家向童小勇学习。对此几位同学有如下 议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止于至善” ( A ) ①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格调, 有我们的“至善”追求 ②是一种“虽不能至,心 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 的精神状态 ③要求我们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通 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 ④是说每个人都 能止于至善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1)如何理解“行己有耻”? “行己有耻”简单地说是一个人行事,凡自 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正如朱熹所说: “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这就告诉我们 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勾践卧薪尝胆
(2)越王为什么“置胆于坐,饮食尝之”? 这是告诉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 有所不为。
“行己有耻”的要求
第一单元 青春时光
第三课 青春的证明
第2课时 青春有格
导入新课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 格降人才”“言有物而行有格 也”“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有耻且格”。 你如何理解这些句子中的“格”? 格是正确、形式、规矩的意思。
放飞梦想的青春时代,我们可以张扬、放纵、 探险、自由、任性、哭闹,但是做起事来我们要遵 守规矩,我们要让青春有风格。这一节课就让我们 一起来探讨“青春有格”的话题。
(2)有人认为,只要不被发现,说谎、欺骗也是可以 的。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为什么? 在我们的生活中除了要遵守道德、法律等规则以 外,我们还要遵守纪律、规章制度等规则来约束 自己的行为。对于这些规则的约束,不管我们的 行动是否被发现我们都应该遵守。“行己有耻” 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 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小明这学期又被选上“三好学生”,这是他连续 三次当选了。当有同学问他时,他说:我每天晚上都 要对自己今天的行为进行思考、检查,看看是否有不 足之处,今后注意自己的言行。 探究合作二 小明的话对你有什么启发? 平时我们要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 小明做到了“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止于至善”要求我们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检视 自身不足,不盲目自责,积极调整自己,通过自省 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
我们应该把童小勇作为榜样,向他学习。榜样不仅 是一面镜子,而且是一面旗帜。好的榜样昭示着做人、 做事的基本态度,激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 思考,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我们要做到“见贤 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在生活中寻找“贤”, 将他们作为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我 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才会变得更加美好。
学习目标
1.理解“行己有耻”的含义,理解“行 己有耻”对我们提出的要求。 2.理解“止于至善”的含义,理解“止 于至善”对我们提出的要求。
新课探究
一 探究点一:行己有耻
很多时候,公交车上年轻人们“镇定”地坐在老 弱病残孕的座位上,丝毫没有意识到身旁站着的老 人,如果换成是自己的爸爸妈妈或是爷爷奶奶呢?
LOREM IPSUM DOLOR LOREM
活动二:说一说
(1)《大学》这本书的主旨是什么?
《大学》的主旨在于使人的美德得以彰显, 在于鼓励天下的人革除自己身上的旧习,在 于使人达到完美的境界。“止于至善”是人 的一种精神境界,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格调, 有我们的“至善”追求。
“微尘”
2004年底,印度洋突发海啸灾难。一对中年夫妇走进青岛市红 十字会,他们说是要替朋友为印度洋海啸灾区的灾民捐款五万元,当 工作人员问其姓名时,他们留下了“微尘”的化名。在青岛市红十字 会记录中,“微尘”在非典期间捐款两万元,在新疆喀什地震时捐款 五万元,为白血病儿童捐款一万元,向湖南灾区捐款五万元„„这位 热心公益事业、化名“微尘”的好心人,多次捐款且数额较大,却一 直不愿露面。于是,青岛市民开始了寻找“微尘”的行动。有人认为, “微尘”是个值得尊重的人,不为名、不图利,只想以自己的方式做 善事,那么人们就该尊重其选择,也希望“微尘”这两个字成为青岛 公益事业的一个符号。在青岛,“微尘”正在凝聚更多的爱心,越来 越多的市民在捐款后也留下了“微尘”“小小微尘”“微粒”的名字。 现在,“微尘”已经超越了一种称谓,成为不留姓名无私奉献公益事 业的群体、诠释爱心的精神符号和青岛公益事业的固定品牌。
今天我们实行无人监考的考试方式考数学,考完 后排名。老师发完卷子走了,刚开始大家在认真做题。
一会儿,我遇到一道难题怎么算也不行,看到邻座的
同学已经做出来,而老师又没在,我就想抄袭他的。 我心里还是纠结“这是考试,不管老师在不在,都要 遵守考试纪律”“这次考试完,老师排名次,如果这 道题写错了,名次我有可能就排在后面,回家妈妈又
得唠叨我”。
活动一:出谋划策
“我”该怎么办?帮“我”出出主意? 不看,不管有没有老师我们都要遵守考试纪律。 同时“行己有耻”更需要我们磨砺意志,拒 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掌握增强自控力 的方法和技巧:增强“我不要”的力量;增强 “我想要”的力量;加强自我监控。
LOREM IPSUM DOLOR LOREM
探究与分享
观点一:独善其身,方能“止于至善”。一个人以宽广的胸
襟、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品格行事处世,始终对自己拥有信心、自 我激励,无论何种境遇都不弃善从恶,即使他普普通通,我们能说 他一事无成吗? 观点二:仅仅独善其身是不够的,因为我们生活在社会中。 一切社会的完善,都是从个人做起,但如果只独善其身而不能“兼 济天下”,那么,独善其身的结果未必靠得住,独善其身的价值也 未必保得稳。 相关链接:《大学》中说:“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 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 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行己有耻”需要我们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 辨别“耻”的能力。正如孟子所说:“羞恶之心, 义之端也。” “羞恶之心”引导我们判断是非善恶,明确 行为选择的理由。它在我们行动之前,审查愿望; 在行动之中,监督调节;在行动之后,反思效果 与影响。
在社会生活中存在许多规则,这些规则让我们的 生活安全而富有意义。例如:不伤害别人;不说谎, 不欺骗;遵纪守法;相互尊重;信守承诺„„ 思考: (1)你认为还有哪些规则需要遵守? 纪律、规章、法律、道德。
(2)谈谈你对材料的感悟,并说一说以后的打算。
行善在于心,在于行动。我们要从点滴小事做起, 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活动三:探究合作
探究合作一 (1)你如何看待上述同学的议论? 应看到小勇同学的优点,鼓励他的行为并向他 学习。
(2)看到这封感谢信,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我会替小勇感到高兴,并将小勇作为我的“榜 样”向他学习。
探究合作三 (1)你如何看待上述观点?
(2)“止于至善”的人应该具备哪些品质?
要做到独善其身,以宽广的胸襟、坚定的信念 和高尚的品格行事处世,始终拥有信心、不断激励 自己,克服困难取得成功。在社会中还要关心、帮 助周围的人。
Hale Waihona Puke 堂小结随堂训练1.2016年9月份开学后,发生了多起针对学生的诈骗案。 古人云“行己有耻”,人应该对自己的不良行为有羞 耻之心,而在这些诈骗分子的眼里,受骗人的死活不 会触动他们,良心和耻感不在他们的考虑之列。“行 己有耻”要求我们 ( C ) ①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②需要我 们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 ③要求 我们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能做,违 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④更需要我们磨砺意志,拒 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A.①②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