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沙漠化地区生态移民中的关键问题
库布齐沙漠治理措施

库布齐沙漠治理措施库布齐沙漠位于中国西北地区,是中国最大的沙漠之一。
由于长期的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库布齐沙漠的生态环境严重受损,为了保护和恢复沙漠生态环境,采取了一系列的治理措施。
一、水源治理库布齐沙漠是一个干旱缺水的地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对沙漠治理至关重要。
为了增加水源供应,采取了多种措施。
首先,修建了一系列的水库和水渠,用于收集和储存雨水和地下水。
其次,加强了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
此外,还进行了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研究,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二、植被恢复植被是沙漠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沙漠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恢复库布齐沙漠的植被覆盖,采取了一系列的植被恢复措施。
首先,进行了大规模的人工造林,引种适应性强的树种,如胡杨和柽柳等,增加了植被覆盖面积。
其次,进行了沙地固定和绿化工程,利用草皮和草坪等植被形成物理屏障,防止沙漠扩展。
此外,还加强了植物保护和种质资源的收集与保护,促进了植被的生长和繁殖。
三、防沙治沙沙漠化是库布齐沙漠的严重问题之一,防沙治沙是沙漠治理的重要环节。
为了减少沙漠的扩展和侵蚀,采取了一系列的防沙治沙措施。
首先,修建了一系列的防护林带,用于防止沙尘暴的形成和传播。
其次,进行了沙地固定工程,利用沙网和沙墙等措施固定沙土,防止沙丘的移动。
此外,还进行了沙地改良研究,通过改善土壤质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减少沙漠化的发生。
四、生态保护生态保护是库布齐沙漠治理的根本目标,通过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实现沙漠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实现生态保护,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建立了自然保护区和生态保护红线,加强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管理。
其次,加强了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和管理,防止物种灭绝和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此外,还进行了生态修复和环境监测,促进生态系统的恢复和健康发展。
库布齐沙漠治理措施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水源治理、植被恢复、防沙治沙和生态保护等多个方面。
通过科学合理的措施和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善库布齐沙漠的生态环境,实现沙漠治理的目标。
浅谈新巴尔虎左旗沙化土地治理措施

浅谈新巴尔虎左旗沙化土地治理措施新巴尔虎左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东北部,是中国三大沙漠之一——库页岛沙漠的核心区域。
该地区气候干旱,水资源极度匮乏,土地沙化程度严重。
针对这一问题,新巴尔虎左旗采取了多项土地治理措施,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
一、沙漠植被恢复沙漠植被是沙漠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防止土壤侵蚀和风沙侵袭,增加土地的保水能力,改善干旱气候的环境条件。
因此,新巴尔虎左旗采用了大规模的植被恢复计划。
在沙化地块上种植抗风固沙植物,如马尾松、榆树、蒙古栎等。
采用护林工程、人工构筑固沙墙等手段,对垃圾、沙土等杂物进行清理整治,保障植被的正常生长。
通过这些措施,新巴尔虎左旗成功地实现了沙漠植被的恢复与保护。
二、水土保持工程水土保持是防治土壤侵蚀和流失的有效措施,能够保护土地,防止沙化。
新巴尔虎左旗在沙漠化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土保持工程,主要包括植被覆盖、防风固沙、排水治理、旱沟古井修建等。
其中,通过植物伞状成荫,使得风沙无法直接吹到土壤上,以达到保持土壤湿度的目的。
另外,还采用了采用合理的排水设施,降低地下水位,使土地不积水。
通过这些工程措施,成功地抑制了沙漠化的发展,达到了治理沙化的目的。
三、科学化农业管理农业生产是造成土地沙化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新巴尔虎左旗提出了科学化农业管理的理念,采取优化耕作技术、推广秸秆还田、合理施肥等措施,降低农业对土地的影响。
同时,宣传种植绿肥进行生态修复,实现节约用地、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效益。
四、推广生态畜牧业在新巴尔虎左旗,畜牧业是当地的重要产业之一,占据了大量的土地资源。
为了治理沙化、保护生态环境,新巴尔虎左旗提议推广生态畜牧业模式,即以绿色等方针为指导,采用循环发展的生态畜牧业模式,实行草畜平衡,倡导放牧休耕制等有效的治理措施。
综上所述,新巴尔虎左旗沙化土地治理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通过大规模的植被恢复、水土保持工程、科学化农业管理、推广生态畜牧业等措施,已经切实防治了土地沙化问题。
塔里木河流域土地荒漠化的现状、成因及防治对策

塔里木河流域土地荒漠化的现状、成因及防治对策塔里木河流域是中国西北地区最大的河流,河流流经的地区包括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多个地州州市。
近年来,随着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的加剧,该地区土地荒漠化问题日益严重,对当地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一、土地荒漠化的现状据相关调查数据,塔里木河流域的土地荒漠化问题十分突出,涉及到的面积广大,影响范围广泛。
该地区的荒漠化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土地退化严重,草原、农田、林地等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土地质量急剧下降。
2.干旱、风沙等自然灾害频发,给当地农业、水利等生产生活造成了困扰。
3.地表水资源减少,地下水位下降,给当地的水资源保障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4.空气质量下降,沙尘暴频发,对当地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生产生活造成了威胁。
二、土地荒漠化成因塔里木河流域土地荒漠化的成因比较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气候变暖:气候变暖导致该地区降水量减少,蒸发增加,导致干旱现象频发。
2.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包括放牧、采伐、耕地扩张等,这些活动的过度开展,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3.地下水开发:长期以来,当地的水资源开发力度过大,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加剧了荒漠化的程度。
4.自然因素:如风沙、沙漠化等,这些影响主要是自然环境的变化导致的,但是人类活动的过度开展,也加剧了这些影响的程度。
三、防治对策为解决塔里木河流域土地荒漠化问题,需要采取综合性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强化沙漠化防治措施,对于已经形成的沙漠,要采取合理的生态修复措施,如进行退耕还林、重视泥沙渐进性调节等措施。
2.加强土地利用计划,合理规划耕地、牧场、林地等的开垦,促进土地的合理利用。
3.加强环保意识,对于行业中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要加大整治力度,落实严格的环保措施。
4.加强水资源的保护,积极开展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工作,同时要加强水资源的监测和管理。
总之,治理塔里木河流域的土地荒漠化问题不仅需要政府部门的重视,也需要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只有通过多方合作,才能够达到治理荒漠化问题的目的。
大西北地区的生态移民工作如何开展

大西北地区的生态移民工作如何开展大西北地区,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生态条件,面临着一系列生态保护与发展的挑战。
生态移民作为解决生态脆弱地区人口与资源环境矛盾的重要举措,对于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具有关键意义。
那么,大西北地区的生态移民工作究竟该如何开展呢?首先,要明确生态移民的目标和原则。
目标应当是实现生态保护与移民群众生活改善的双赢。
原则上,要坚持自愿原则,充分尊重移民群众的意愿,不搞强制搬迁;要注重公平公正,保障移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还要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确保移民后的生产生活方式能够长期稳定。
在移民对象的确定上,需要进行科学精准的评估。
综合考虑生态环境的脆弱程度、人口承载能力、贫困状况等因素。
对于那些居住在生态极度脆弱、自然灾害频发、资源极度匮乏地区的群众,应当优先纳入移民范围。
同时,要建立健全的移民登记制度,对移民家庭的人口、财产等情况进行详细登记,为后续的安置和补偿提供依据。
接下来是安置方式的选择。
可以采取集中安置和分散安置相结合的方式。
集中安置有利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集中供给,便于管理和发展产业;分散安置则能更好地满足部分移民群众的个性化需求,如靠近亲友、适应新环境等。
集中安置可以建设移民新村,配套完善的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以及学校、医院、文化活动场所等公共服务设施。
在选址上,要充分考虑交通便利、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大等因素。
分散安置可以通过在其他村庄购买或租赁房屋等方式进行,同时也要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和配套服务。
移民后的产业发展至关重要。
要根据安置地的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产业。
比如,在土地资源丰富的地区,可以发展现代农业,种植特色农作物、养殖畜禽等;在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可以发展生态旅游,打造农家乐、民宿等旅游项目;还可以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提供就业岗位,促进移民群众就地就近就业。
同时,要加强对移民群众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和创业意识。
治理沙漠化的建议

治理沙漠化的建议沙漠化是指在干旱或半干旱地区,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导致土地退化,植被覆盖减少,土壤质量下降,从而增加荒漠化的过程。
治理沙漠化是保护环境,改善生态系统的重要措施。
以下是治理沙漠化的建议:1. 植树造林:通过植树造林可以增加植被覆盖度,改善土壤质量,减少土壤侵蚀。
选择适应干旱环境的树种,采取科学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措施,使植树造林项目更加可持续。
2. 节约用水:沙漠地区水资源稀缺,因此必须采取措施节约用水。
推广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建设节水型农田灌溉系统,加强农田水分管理,合理调配水资源,减少水资源浪费。
3. 控制过度放牧:过度放牧是导致沙漠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过度放牧导致植被被过度消耗,土壤质量下降。
因此,要加强对放牧行为的管理,并合理规划放牧区域,采取轮牧制度,控制放牧的数量和时间,使植被得到恢复和保护。
4. 推广生态农业:通过推广有机农业、集约化农业等生态农业模式,可以减少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减少对土壤和水资源的污染,保护生态系统的健康。
5. 建设防风林带:在沙漠化严重的地区,可以建设防风林带来阻止风沙的侵蚀。
防风林带能够减少风速,抵挡风沙,保护农田和居民生活环境。
6. 加强土地治理:开展土地的整治和修复工作,采取措施改善土壤质量,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和肥力,减少土壤的侵蚀。
7. 提高公众意识: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对治理沙漠化至关重要。
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沙漠化问题的认识,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鼓励公众参与到沙漠化治理的行动中。
综上所述,治理沙漠化需要综合施策,通过植树造林、节约用水、控制过度放牧、推广生态农业、建设防风林带、加强土地治理和提高公众意识等措施,保护环境,改善生态系统,实现沙漠化治理的目标。
沙地整治关键技术及效益分析

沙地整治关键技术及效益分析沙漠化是世界性的环境问题,已经对世界各国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为了有效地解决沙漠化问题,科学家们努力研究沙地整治的关键技术,并进行了大量的实地调查和实验研究,使得沙地整治的效益逐渐显现出来。
本文将对沙地整治关键技术及其效益进行分析。
一、沙地整治关键技术1. 植被恢复和保护技术植被是沙地整治的基础,是防治沙漠化的首要工作。
通过引种和培育草本植物、乔木、灌木等植物,可以增加植被覆盖,减少裸露土壤的风蚀,从而减缓沙漠化的速度。
保护现有的植被也十分重要,减少因过度放牧和过度开采造成的生态破坏。
2. 水源保护和利用技术水资源是维持植被生长的重要条件,对沙漠化的防治至关重要。
保护水源、合理利用水资源、加强水土保持措施是防治沙漠化的必要手段。
可以通过修建水库、人工降雨、水源补给和合理的农田灌溉制度等技术手段,提高局部地区的水资源供应能力。
3. 土地复垦和改良技术土地复垦和改良技术是沙漠化防治的重要手段,通过改善土壤质量和土地利用方式,可以有效地减缓沙漠化的进程。
可以采用植被覆盖、有机肥料施用、土地固定和土地改良等技术手段,从而改善土地的肥力和质地,增加土壤的抗风蚀能力。
4. 生态移民和产业发展技术生态移民和产业发展是沙地整治的终极目标,通过引导沙漠地区的居民搬迁到其他地区,推动当地的产业发展,可以有效地减缓沙漠化的速度,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
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开发产业,培育新型产业,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减少过度利用土地资源造成的损害。
二、沙地整治效益分析1. 生态环境效益通过沙地整治,可以明显减少沙漠化区域的风蚀速度,增加植被覆盖率,改善土地生态环境。
通过植被恢复和水源保护,可以提高地区的生态环境品质,减少水土流失,促进生态平衡的恢复和稳定。
2. 经济效益沙地整治对经济的效益也是显著的。
通过植被恢复和土地复垦,可以增加农作物的种植面积,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增加农民的收入。
应该怎么治理沙漠沙漠怎么治理

应该怎么治理沙漠沙漠怎么治理内容摘要:干旱地区荒漠化防治对策,治理沙漠?大家都会回答种树就可以了,不过种树的人和钱要从哪里出就是问题了。
干旱地区荒漠化防治对策,治理沙漠?大家都会回答种树就可以了,不过种树的人和钱要从哪里出就是问题了。
以下是解决之策:如果你是学生的话,这里我推荐你研究一下《京都议定书》中绿色购入这种减排机制,简单的说,就是通过种树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而算作该国家的减排量。
如果减排量通过政府和国际的认定,可以获得国际资助,这样治理沙漠的费用就有了,不过前期费用还是要自己凑错的。
其次是人力,如果你是政府人员的话,建议你通过国家政策,要求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除了要求费用之外,希望企业分批的派人员到沙漠地区参与植树活动,算作他们的社会责任履行业绩。
说的有点多,但确是从实际出发。
3.1加强草场管理草原退化是干旱地区荒漠化的主要因素。
因此,防止荒漠化必须把保护和退垦还草还林放在首位。
核心是保持水的区域平衡,不同植被对水的利用强度不同,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农则农。
具体措施包括:(1)抓紧落实草原家庭承包制;(2)限定最高草原载畜量,建立草原监理制度,严禁超载放牧;(3)搞好草原围栏,围栏旁边要种树;(4)改变饲养方式,推行牲畜舍圈养或划区轮牧;(5)加强对草原的养护,大力防治草原病虫鼠害;(6)采取草地复壮措施。
3.2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在西部地区广布的山地和丘陵上,由水力引起的土壤侵蚀比较突出,导致土地质量下降,生产潜力衰退。
因此必须加强对长江上中游山地环境的整治工作。
具体措施和方法包括:(1)全面规划,综合治理。
(2)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
(3)水土保持的管理和监测。
(4)退化坡地改良与利用。
3.3妥善安排山区农民退耕还林还草是一项重要措施,但一些散居在缺乏基本生存条件地区的农民领取退耕补给的粮钱后,仍然靠山吃山,开荒、砍树、挖草。
形成越砍越荒、越荒越砍的恶性循环。
因此政府应创造条件,把分散居住在生活条件特别恶劣地区贫困人口逐步迁移出来,安置到适宜生存和发展的地区,从根本上解决生态保护和这些人口的脱贫问题。
三北精神简介素材

三北精神简介素材三北精神是中国政府于1978年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
该战略旨在解决中国北方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并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北指的是中国的东北、华北和西北三个地区,这些地区共同面临着干旱、水土流失和沙漠化等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三北精神的实施涉及到大规模的植树造林、防沙治沙、退耕还林还草和水土保持等一系列措施。
这些举措旨在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森林覆盖率,保护水土资源,防止沙漠扩张和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首先,三北地区的植树造林工程是三北精神的核心内容之一。
针对三北地区的干旱和水资源匮乏的特点,政府大规模地实施了植树造林工程。
通过种植防风固沙树木,修复植被覆盖,减少风沙侵蚀,防止沙漠扩张。
植树造林项目还提供了就业机会,改善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条件。
其次,三北地区的水土保持工程是三北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修建水利工程,加强水土保持,改善水资源利用效率,保护土壤和水资源不受侵蚀,减少水土流失。
同时,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鼓励农民改变传统的耕种和灌溉方法,推广水土保持措施,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
第三,三北地区的退耕还林还草政策也是三北精神的重要举措。
通过退耕还林还草,减少农田面积,恢复植被覆盖和生态平衡,提高土地的质量和利用效率。
政府提供相应的补贴和支持,鼓励农民积极参与退耕还林还草工作,提高生态环境的质量。
此外,政府还开展了大规模的生态移民项目。
通过向人口密集地区进行人口转移和生态移民,降低当地的生态压力,减少资源消耗,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
三北精神的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果。
通过植树造林、防沙治沙、退耕还林还草和水土保持等一系列措施,三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沙漠化状况得到遏制,水土资源得到有效保护,森林覆盖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大幅度提升。
三北精神是中国政府长期以来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高度重视和积极行动的体现。
它的实施为改善中国北方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生态资源,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论我国土地沙漠化的成因及防治对策_生命环境论文

论我国土地沙漠化的成因及防治对策_生命环境论文生命环境论文近年来,土地沙漠化成为全球最重要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已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土地沙漠化是由于植被和可利用水的减少、作物产量下降、土壤侵蚀以及过度土地利用等引起的土地退化现象。
目前,全球土地沙漠化面积以每年6万k2的速度增加。
土地沙漠化正影响着世界上36亿h2的土地(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25%)。
每年消失的土地可生产2000万t的粮食,威胁着大约100个国家的10亿多人的生活;每年由于土地沙漠化和土地退化造成的经济损失达到420亿美元之多。
因此,本文主要研究我国土地沙漠化的防治策略,以提供大家参考。
1 土地沙漠化现象的成因沙漠化现象可能是自然的。
作为自然现象的沙漠化是因为地球干燥带移动,所产生的气候变化导致局部地区沙漠化。
不过,今日世界各地沙漠化原因,多数归纳于人为原因:(1)人口急速增长,所居土地被过分耕种以及牧畜,导致土地枯渴不适合更耕种。
中东的美索不达米亚(今伊拉克)地区是世上最早发展农业的地域之一,从而发展成世上最早的文明发祥地之一。
美索不达米亚的土壤本来甚为肥沃,不过由于过度的农业活动、人们不理会土地长期枯渴,更开发河段上流、采伐森林,上流土地从而不能吸收降雨,雨水一气流入河中造成水土流失以及洪水。
(2)干地(定义为降水量低且降水通常由雨量小、不稳定、时间短、强度大的风暴造成的那些地区)覆盖了全球40%的陆地面积,供养着世界上1/5的人口。
这些干地的沙漠化是由于植被和可利用的水减少、作物产量下降以及土壤侵蚀引起的土地退化,它起因于人口增长、人类需求增加或者政治、经济压力(例如,需要经济作物来增加外汇)造成的过度土地利用,通常由自然发生的干旱启动或加剧。
目前,沙漠化的速率是每年6万平方千米或每年0.1%的总干地面积。
这对于70%的干地(全球陆地面积的25%)是一种潜在的威胁。
2土地沙漠化的危害2.1 土地退化严重,农牧业减产(1)土地沙漠化造成的草场退化使得草场载畜量下降,畜产品产量和质量随之降低。
大西北地区的生态移民工作如何优化

大西北地区的生态移民工作如何优化大西北地区,地域广袤,资源丰富,但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生态环境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生态移民作为一项旨在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在大西北地区发挥着关键作用。
然而,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何优化生态移民工作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生态移民的目的和意义。
生态移民是为了减轻人口对生态脆弱地区的压力,恢复和保护生态环境,同时为移民提供更好的发展机会和生活条件。
这不仅有利于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大西北地区,生态移民工作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
例如,移民的安置问题。
部分移民安置点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包括交通、水电、通信等方面,给移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不便。
一些安置点的产业发展规划不合理,导致移民就业困难,收入水平较低。
此外,移民在新的环境中面临文化适应和社会融入的问题,他们离开了熟悉的乡土和社交网络,在新的社区中可能会感到孤独和无助。
为了优化大西北地区的生态移民工作,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加强规划和政策引导。
在制定生态移民规划时,要充分考虑移民的意愿和需求,结合当地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科学合理地确定安置点的位置和规模。
同时,出台相关的配套政策,加大对移民安置点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为移民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是注重产业扶持。
根据安置点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产业,如生态农业、旅游业、农产品加工业等。
加强对移民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和创业意识,鼓励他们积极参与产业发展,实现增收致富。
三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为移民提供基本的医疗、教育、养老等社会保障,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加强对困难移民家庭的帮扶,确保他们在新的环境中能够稳定生活。
四是加强文化建设。
关注移民的精神文化需求,组织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促进移民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保留和传承移民原有的优秀文化传统,增强他们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对环县北部土地沙漠化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对环县北部土地沙漠化情况的调查与思考对环县北部土地沙漠化情况的调查与思考【摘要】环县北部紧靠毛乌素沙地南缘,属半干旱草原向半干旱荒漠过度地带,植被稀疏,生态环境脆弱,干旱少雨,灾害频繁,特别是北部土地沙漠化危害逐年加剧,严重威胁着农、林、牧业生产,制约着当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治沙造林、建立封禁保护区和农田林网建设”三大工程,可以从“固沙、避害、减风”三大源头上缓解沙漠化程度,逐步达到治理北部土地沙化问题,为环县人民创造生态文明的美好生活环境。
【关键词】北部土地沙漠化调查与思考环县位于甘肃省东部、庆阳市北部,北部紧靠毛乌素沙地南缘,地处鄂尔多斯盆地与黄土高原交汇处,属半干旱草原向半干旱荒漠过度地带,是全国379个重点沙化县、43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全省20个干旱县之一,也是庆阳市唯一深受沙漠化危害的县份。
地理位置特殊,植被稀疏,生态环境脆弱,干旱少雨,灾害频繁,群众生产生活困难,县北土地沙漠化危害逐年加剧,严重威胁着农、林、牧业生产,严重制约着环县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为了治理环县北部土地沙漠化危害及环县生态环境日益恶化问题,实现环县人民的全面小康,笔者做了简单调查并提出自己的粗浅看法,已与同仁商榷。
一、环县北部土地沙化概况02′~37?09′、东经106?21′ 环县北部土地处于北纬36?~107?41′,包括甜水、山城、四合原、秦团庄、耿湾、洪德、罗山、南湫、小南沟、毛井、芦湾、车道12个乡镇、134个行政村、861个村民小组、2.94万农户,涉及15.1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43.1%,东临陕西定边县,西北与宁夏盐池、同心、固原三县相接。
沙区总面积5409.5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9236平方公里的58.5%,其中沙漠化土地2071.9平方公里,占沙区总面积的38.3%。
在沙化土地中,有流动沙丘3.33平方公里,固定沙丘1231.39平方公里,半固定沙丘728.45平方公里,潜在沙漠化土地108.62平方公里。
我国西北沙尘暴地区生态移民研究

东部沿海等地的扬沙天气, 并不是因为这里是干旱 、 半干旱气候 区, 而
含义: 一是指生态移 民这一行为 , 即将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分散的居民 转移出来 , 使他们集 中居住于新的村镇, 以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 促进 经济发展 的实践活动 二是指移民的主体, 即那些在生态移民实践中 被转移出来的农牧 民。0 从以上 陈述 中可以看 出, 考尔斯的生态 移民强调移 民目的, 即保 护生态环境 , 而对移 民主体的关注不够; 徐江等人将生态移民从环境 移民中分离 出来, 并将其定位 由土地沙漠化等原因引起 , 比较科学、 客
生 态移 民 西北地 区 沙尘暴
文献标 识码 : A 文 章编 号 :0 9 O 9 ( 0 ) 1 8 —2 10 5 22 9O - 80 O 2 亲戚家 , 或通过教育移 民到外地等, 比较分 散, 不可否认 , 他们也是属
于生态移民的一部分 。 因此 , 我们认为, 由生态环境退化 引起的 自愿、 非 自愿移民行为及其主 体都属于生态移民。 目前我 国西北地区的生 态移 民主要是发生在 干旱半干旱地区, 由沙尘暴 、 土地沙化等造成。
包 智 明 在对 相 关 文章 进 行 检 索 后 认 为 生 态移 民 主要 包 括 两 个 方 面 的
地表沙尘物质和大风来促成沙尘暴 的形成 。 首先 , 地表沙尘物为沙尘
暴提供了物质条件 。 沙尘暴之所 以会发生在西北地区 , 与此处大大小
小的沙漠为其提供 的沙源分不开。 其次, 大风为沙尘暴提供 了动能条
二 、 北 沙 尘 暴 地 区生 态 移 民 形 成 的 原 因分 析 西
浅谈我国生态移民的后续热点问题

出的概念。生态移民并不是因为宗教的不和、战争的发生或者 是经济的发展落后等因素产生的,而是为了保护某个地区的生 态环境,将当地居民迁移到环境好的城镇地区从事农业或者是 畜牧业的生产。例如黄河、长江、澜沧江地区的居民就实行生 态迁移政策,因为三江地区水资源丰富,是个养人的好地方, 然而近几年来人们为了经济利益将工业生产的污水排入长江, 使江水变成了“墨汁”,造成了水资源的污染,因此长江的保护 成为当地政府的首要任务,修复人类造成的损伤,当地政府实 行生态移民政策将当地居民整体迁移到其他地区生活,协调环 境和经济利益之间的冲突,和平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丽君 , 王菲 . 中国西部牧区生态移民后续发展对策探析 [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4). [2] 李耀松 , 徐芬 , 李霞 . 宁夏生态移民可持续性发展研究 [J] 宁 夏社会科学 .2012(01). [3] 王珞 , 驼永菊 , 王顺克 . 三峡库区外迁农村移民适应性研 究 - 基于 9 个省份 983 户移民样本的实证分析 [J]. 地域研究与 开发 .2016(01).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工业(钢铁厂、煤厂等) 的发展造成了环境的污染,污水的排放、废烟的排放使得部分 地区已经不适合人群居住,还有的地区乱砍滥伐,树木大量丢 失使地区沙漠化,人们无法抵挡沙尘暴的侵袭不得不迁移到环 境好的地区。国家也出台了生态移民的相关政策,不仅可以保 护环境,还能使部分人民脱贫,加强城乡的建设,有助于我国 小康社会的建设。
(二)提高迁入地城镇化率和扩展移民就业渠道 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地方都城镇化,然而我国城镇化的 程度还不能够满足生态移民的需求,移民的就业渠道也不够多, 使生态移民的工作得不到保障,因此我国应该加强城镇化的建 设,大大开通移民的就业渠道。例如内蒙古自治区的居民,因 为在移民之前都是从事畜牧业,生态移民后迁移到其他环境好 的地方后,因为生活环境的变化要改变生产方式,从事轻工业 或者是农业等非畜牧业的生产方式,然而之前的工作有的是自 产自销,有的通过放牧变卖牲畜挣钱,而从事农业后因为不能 很好的掌握技能,又因为环境不同导致收益很低,不能够满足 生活的需求,因此迁移地应该对改变生产方式的生态移民进行 培训,让其掌握新的技术,从而得到好的收益,这样不仅能够 达到生态保护的目的,还能够减轻社会的负担。 (三)做好移民子女教育,提高其综合素质 移民的子女教育是政府急需解决的问题,因为迁移到一个 新的环境,和之前的环境就会有很大的差距,有些移民子女在 一个新的学校不能够适应其教育方式,和教育环境,比如迁移 地的学生在上课的时候说普通话,而迁移过来的学生在之前上 课时说的是当地的语言,刚开始不能够适应普通话的交流,因 此心理就会有一定的落差,产生自卑心理,有的学生甚至可能 选择辍学进入社会工作,因为文化水平低不会找到很好的工作, 有的人闲置在家,这样不利于社会和谐发展。因此迁移地的学 校应该时常在校内组织一些活动,有利于迁移学生和其他学生 之间的交流,同学之间可以讲一些自己家乡的传统文化,有助 于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使移民学生尽早融入到集体 ;学校可 以将移民的学生分到一个宿舍,她们之间文化相同可以减轻学 生的不适感;学校可以对迁移学生实行优惠,比如高考加分政策, 可以和少数民族的学生一样享有的高考加 5 分等优惠。青少年 是祖国的未来,在生态移民的后续问题中,一定要解决好移民 子女的教育问题,有助于社会未来的发展。
荒漠化土地的改良与利用

荒漠化土地的改良与利用随着世界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荒漠化土地面积不断扩大,给人类生存和资源利用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们积极探索荒漠化土地的改良和利用方法。
本文将探讨荒漠化土地改良的方法以及荒漠化土地的利用价值。
一、荒漠化土地改良的方法1. 防风固沙荒漠化土地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缺乏植被覆盖,导致土壤容易受到水、风的侵蚀。
因此,防风固沙是改良荒漠化土地的首要任务之一。
可以通过人工种植抗旱植物、建设风蚀防治设施等方式防止风沙的侵蚀。
2. 水土保持水是维持土地生态平衡的重要因素,而荒漠化土地常常因为水分匮乏而无法维持植被生长。
因此,水土保持是荒漠化土地改良的另一个关键步骤。
可以通过建设水源工程、采用节水灌溉技术等措施增加土地的水分供应。
3. 科学种植在改良荒漠化土地时,选择适应性强的抗旱植物是至关重要的。
这些植物能够在干旱、贫瘠的土地上生长并存活,有效改善土壤的水分和养分状况。
科学的种植技术和合理的管理措施也可以增加土地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二、荒漠化土地的利用价值1. 生态价值荒漠化土地改良后,可以有效改善土地生态环境,恢复植被覆盖,保护生物多样性。
通过合理的管理和保护,荒漠化土地可以成为重要的自然保护区和生态旅游景点,吸引更多的人们关注和保护自然环境。
2. 农业价值荒漠化土地改良后,可以种植适应性强的经济作物和果树,提高土地的产量和农业效益。
通过合理的农业管理和技术创新,可以在荒漠化土地上发展农业产业,并增加农民的收入。
3. 生态经济价值荒漠化土地改良后,可以发展生态经济项目,如绿化风景区、沙漠旅游、生态养殖等。
这不仅可以为当地经济带来可观的收入,还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
三、荒漠化土地改良与利用的挑战与前景改良和利用荒漠化土地无疑面临着诸多挑战。
首先,荒漠化土地改良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持,这对于一些资源匮乏的地区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困难。
其次,荒漠化土地改良需要长期坚持和投入,不能一蹴而就。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2册 生态脆弱区 北方农牧交错地带的土地退化及原因 (2)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土地退化的表现
土地沙化
石漠化
土壤盐碱化
土壤肥力下降
土壤侵蚀
土地退化:
是指受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土地出现质量下降、生产力降低的过程
思考3:1.图片所示地区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什么? 2.诱发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来自哪些方面? 3.以下地区在生态环境方面具有怎样的共同特点?
特点
总结—思维导图
土地沙化 石漠化 土壤侵蚀 土壤盐碱化
定义
主要环境问题
土地退化的表现
生态脆弱区
定义 特点
土壤肥力下降 北方农牧交错带
特点
举例
主要分布区
我国的生态脆弱区
形
成 的
自然原因 = 降水量具有临界性且变率大 + 多大风
原
因 人为原因 = 过度开垦 + 过度放牧 + 不合理的开矿和道路建设
课 程 结 束!
气温回升 地表解冻
降水稀 少
植被 覆盖率低
Hale Waihona Puke 表土裸露、疏松土壤易受风 蚀
(二)鄂尔多斯土地退化的人为原因 思考6:人口数量和密度与草场载畜量、土地退化之间的关系。
a.人口的过快增长,增加载畜量、土地退化加剧
c.过度放牧
材料一:鄂尔多斯属于大陆性气候,适宜 草类生长。但近年来出现过度放牧,牲畜 的过度啃食,使牧草来不及生长,产量越 来越低,致使草原退化面积达68%以上。
明至今
不同时期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北界移动情况
移动方向和最大距离 北移,约150km 南移,约100km
最大移动区域 内蒙古库伦旗 内蒙古库伦旗
南移,约290km
内蒙古赤峰市至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
大西北地区生态移民工作如何推进

大西北地区生态移民工作如何推进大西北地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生态条件,生态移民工作成为了一项重要且艰巨的任务。
如何有效地推进这项工作,实现生态保护与人民生活改善的双赢,是我们需要深入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首先,要明确生态移民的目标和意义。
生态移民旨在减轻人口对脆弱生态环境的压力,恢复和保护生态系统,同时为移民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和发展机会。
这不仅有利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也有助于提高移民的生活质量,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在推进生态移民工作之前,充分的规划和准备至关重要。
需要对移民的规模、安置地点、基础设施建设等进行全面的规划。
安置地点的选择要综合考虑土地资源、水资源、交通条件、就业机会等因素。
比如,应优先选择靠近城镇、交通便利、有一定产业基础的地区,以便移民能够更快地融入新的生活环境,实现就业和增收。
资金保障是生态移民工作顺利推进的关键。
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设立专门的生态移民资金,并确保资金的合理分配和使用。
同时,要积极争取社会资本的参与,通过多种渠道筹集资金,如发行生态债券、吸引企业投资等。
此外,还应加强资金的监管,防止资金被挪用和滥用,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
产业扶持是实现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核心。
要根据安置地的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
比如,在农业资源丰富的地区,可以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产业;在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可以发展生态旅游产业。
同时,要加强对移民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让他们能够在新的环境中找到稳定的工作和收入来源。
教育和医疗等公共服务的配套也不能忽视。
要在移民安置区建设优质的学校和医疗机构,配备优秀的教师和医护人员,确保移民子女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移民能够享受到便捷的医疗服务。
这对于提高移民的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促进移民的社会融入具有重要意义。
生态移民工作还需要充分尊重移民的意愿和权益。
在移民过程中,要广泛听取移民的意见和建议,让他们参与到决策中来。
沙漠造林工程实施的重点难点和解决方案

沙漠造林工程实施的重点难点和解决方案一、实施重点- 沙漠土壤质量较差,需要进行土壤改良,营造适宜树木生长的土壤环境;- 需要选择适应性强、抗逆能力强的树种,如梭梭、柽柳等;- 合理规划造林区域,防止造林区域过大造成后期管理难度大;- 保水保肥,确保树木生长需要的养分和水分供应充足;- 加强养护管理,及时发现并处理病虫害和自然灾害等问题;- 提高群众环保意识,避免破坏和污染造林区域。
二、实施难点及解决方案1. 沙漠土壤改良难点沙漠土壤质量较差,缺乏养分、有机质和水分,改良难度大。
解决方案包括:- 深翻土壤,增加土壤通气性和保水能力;- 加入有机肥和矿物质肥料,补充土壤养分;- 按比例混合砂、粉、壤等土壤,形成较好的耕作土壤;- 营造次表层覆盖物,减少水分蒸发速率。
2. 树种选择难点沙漠气候恶劣,气温高,水分少,较难生存。
解决方案包括:- 选择适应性强、抗逆能力强的树种如梭梭、柽柳等;- 加强选育工作,培养更具适应性的树种品种;- 营造良好的树群生态环境,提高树木生长速度和适应能力。
3. 后期管理难点造林后的后期管理十分重要,人力、物力投入大,维护难度大。
解决方案包括:- 合理规划造林区域,防止区域过大,难以开展后期管理;- 引入先进的科技手段,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提高管理效率;- 及时发现并处理病虫害和自然灾害等问题,保障造林效果。
4. 群众环保意识难点一些人对环境保护认识不足,对造林工作不重视,甚至会破坏和污染造林区域。
解决方案包括:- 加强宣传普及环保知识,提高公众环保意识,让大家知道造林的重要性;- 积极引导群众参与造林工作,让大家共同参与环境保护事业;- 增加绿地公共场所建设,让公众关注和参与绿色环保活动。
沙漠化防治保护土地资源改善生态环境

沙漠化防治保护土地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沙漠化防治保护土地资源改善生态环境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不断加剧,人类面对的沙漠化问题日益突出。
沙漠化对土地资源的破坏,以及对生态环境的恶化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保护土地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人们需要采取措施来防治沙漠化。
一、沙漠化的危害沙漠化是指原本不是沙漠的地区逐渐变成沙漠的过程。
沙漠化导致土地贫瘠化,植被减少,水源枯竭,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系统破坏等问题。
这不仅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存环境,也破坏了整个地球的生态平衡。
二、改善土地资源的方法为了改善土地资源,防治沙漠化,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植被恢复和保护:通过合理的栽植和保护植被,可以减缓土地沙化的进程。
在沙漠化地区,可以选择适应性强、耐旱抗寒的植物进行种植,形成稳定的植被覆盖,防止风沙侵袭。
2.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合理利用水资源,增加水源供给,能够有效的改善土地的水土条件,减少土地沙漠化的发生。
可以建设水库、水井等,进行水资源的储存和利用,满足植物的生长需求。
3. 控制过度放牧和滥砍滥伐:过度放牧和滥砍滥伐是导致沙漠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应该加强对放牧和森林资源的管理,限制放牧的数量和区域,防止过度利用和破坏生态环境。
4. 土地合理利用和管理:合理规划土地的利用,避免过度开发和过度利用土地资源。
同时,加强土地管理,建立有效的土地保护制度和管理措施,保障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三、生态环境改善的重要性改善生态环境是防治沙漠化、保护土地资源的重要任务。
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能够维持生物多样性,保护珍稀濒危物种,还能够提供清洁的空气和水资源,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
同时,改善生态环境也能够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减少疾病的发生,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加强沙漠化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国际合作沙漠化和生态环境问题是全球性的挑战,需要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
各国应共同努力,制定并实施沙漠化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和措施,分享经验,互相支持。
沙漠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

沙漠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沙漠是一个极端的生态环境,其干旱、缺水以及高温等极端条件给生物生存带来极大困难。
然而,对于我们来说,沙漠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至关重要。
沙漠地区不仅在气候平衡、水资源保护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还承载着许多特殊生物群落和独特的自然景观。
因此,我们必须采取行动来保护和治理沙漠地区的生态环境。
首先,我们应该加强对沙漠地区的科学研究。
只有深入了解沙漠地区的自然特点和生态系统,我们才能制定出合理的保护和治理措施。
通过对沙漠生态系统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哪些植物和动物适应了沙漠环境,从而为它们的保护提供依据。
此外,科学研究还可以为我们提供沙漠地区的水资源分布情况,为我们制定科学的水资源管理政策提供数据支持。
其次,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沙漠化的发展。
沙漠化是指非沙漠地区逐渐转变为沙漠地区的过程,这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
人类活动是沙漠化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土地利用规划,避免过度开垦和过度放牧等行为。
此外,通过植树造林、草原恢复等措施,可以有效减少沙漠化的发展。
这些措施不仅可以增加植被覆盖,还可以提高土壤保护能力,减少水资源的流失。
另外,我们应该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与管理。
在沙漠地区,水资源是非常稀缺的资源,其合理利用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尤为重要。
我们可以通过建设水库、引水渠等方式收集和储存雨水,以供当地居民和农田灌溉使用。
此外,我们还可以在沙漠地区推广节水设施和用水管理措施,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最后,我们需要鼓励公众参与到沙漠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中来。
公众的参与可以提高大众对沙漠生态环境的认知和重视程度,倡导人们爱护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
鼓励公众参与沙漠地区的义务植树、捡拾垃圾等活动,可以提高公众参与保护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综上所述,沙漠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是一项艰巨而重要的任务。
通过加强科学研究,采取措施减少沙漠化,加强水资源管理以及鼓励公众参与,我们可以共同努力保护沙漠地区的生态环境,为人类提供更好的生态和自然资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 要" 对生态移民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重新界定和梳理, 认为生态移民是指为了保 护某个地区特殊的生态或让某个地区的生态得到修复而进行的非自愿性移民, 往往由政府 组织实施。在此基础上, 从沙漠化治理的逻辑悖论与危险人口阈值理论 # 个方面, 探讨了 我国北方地区生态移民与沙漠化正逆过程之间深层次的互动关系, 指出生态移民在解决区 域人地冲突的过程中存在有效的协调机制。最后, 通过对内蒙古的巴林右旗 “ 玛拉沁新村” 和阿拉善左旗 “ 孪井滩” # 个移民项目的比较, 对我国北方沙漠化地区生态移民的现实基 础、 特点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 并提出当前最紧迫的任务是做好生态移民项目的评估 与监控工作, 降低生态移民的经济、 生态甚至社会风险。 关键词" 沙漠化;危险人口阈值;生态移民 中图分类号" (#)"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 ( #$$, ) $&+!-,)+$’ !"# $%%&"% ’( ")’*’+$),* -$+.,/$’0 $0 0’./1".0 2"%"./"2 ,.",% ’( 31$0,4 ./*01 2345367! , # ! 289 :3;( !"#$$% $& ’()*+$(,-(.,/-*0*(1 2$+,3% 4(*)-+5*.6,/-*0*(1 !$$%&’,7#*(3;# 899+3*53% 7-(.-+ &$+ ’()*+$(,-(. : ’(1*(--+*(1, ;*(*5.+6 $& ’()*+$(,-(.3% <+$.-".*$( $& .#- <-$9%- ’5 @ 7#*(-5- A$>+(3% $& ’"$%$16, #$$,, 56 (& ) : !-,)+!-,%< =-9>?%*" $& 7#*(3,/-*0*(1 !$$$!#,7#*(3) 78%/.,)/:8= >?3@ A6A;B,>?; C7=C;A> 7D ;C7E7F3C6E G3FB6>37= H6@ B;I;D3=;I ,J7>? 3= C7==7>6>37= 6=I 3= ;5>;=@37=< 8> H6@ C7=@3I;B;I >?6> ;C7E7F3C6E G3FB6>37= H6@ >?; 3=K7EL=>6BM G3FB6>37= 3GAE;4 G;=>;I JM F7K;B=G;=> ,63G;I >7 AB7>;C>,B;@>7B; 6=I B;C7K;B >?; @;B37L@EM I;FB6I;I E7C6E ;C7@M@4 >;G< N?; L=I;BEM3=F B;E6>37=@?3A J;>H;;= E6=I I;@;B>3D3C6>37= 6=I ;C7E7F3C6E G3FB6>37= 3= =7B>?;B= O?3=6 H6@ 6=6EMP;I DB7G >?; 6@A;C>@ 7D @;ED4;56G3=6>37= 7D 6=>34I;@;B>3D3C6>37= @>B6>;F3;@ 6=I 7D A7ALE6>37= >?B;@?7EI D7B @;B37L@ E6=I I;FB6I6>37= ,H?3C? @LFF;@>;I >?6> ;DD;C>3K; C77BI3=6>3=F G;C?6=3@G 7D ?LG6=4E6=I B;E6>37=@?3A C7LEI J; H7BQ;I K36 ;C7E7F3C6E G3FB6>37= 6C>3K3>3;@< N?; FB7L=IH7BQ ,C?6B6C>;B3@>3C@,6=I AB7JE;G@ 6@@7C36>;I H3>? >?; A3E7> AB7R;C>@ 7D ;C7E7F3C6E G3FB64 >37= 3= =7B>?;B= O?3=6 H;B; @LGG6B3P;I 6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B 3=K;@>3F6>3=F >H7 A3E7> ;C7E7F3C6E G3FB6>37= K3EE6F;@ 7D S6E6T3= 6=I 2L6=R3=F>6=< N?; G7@> LBF;=> >6@Q 6> AB;@;=> H6@ >7 AL@? >?; 6@@;@@G;=> 6=I G74 =3>7B3=F H7BQ 6@@7C36>;I H3>? ;C7E7F3C6E G3FB6>37= >7 B;ILC; >?; ;C7=7G3C ,;C7E7F3C6E,6=I @7C3;4 >6E B3@Q@< !"# 9’.2%:I;@;B>3D3C6>37=;I6=F;B7L@ A7ALE6>37= >?B;@?7EI;;C7E7F3C6E G3FB6>37=< " " 我国是世界上受沙漠化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 一 ( X3EE36G@, !,,& ; 王涛等, #$$) ) 。沙漠化防治 与 生态恢复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除了植树造林、 围 封禁牧等生态工程措施外, 生态移民 ( ;C7E7F3C6E G34 FB6>37= ) 政策已在我国北方沙漠化地区的不同旗县 试点推行, 有些学者甚至指出生态移民是解决中国 西部生态环境与北方草原退化问题的重要途径 (侯
生态学杂志 O?3=;@; :7LB=6E 7D UC7E7FM" #$$, , 56 (&) : !-,)+!-,%
" " " " " " " " " " " " "
北方沙漠化地区生态移民中的关键问题 !
张力小
! !!
" 刘" 杰
#
( !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北京 !$$%&’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北京 !$$$!# )
( )$&$!!&-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通讯作者 U4G63E:P?6=FE35367V J=L< ;IL< C= 收稿日期: #$$%4!$4!W" " 接受日期: #$$,4$)4$!
东民, #$$- ; 毛德华等, #$$- ; 田迅和杨允菲, #$$, ) 。 也认为迄今为止的内 葛根高娃与乌云巴图 ( #$$- ) 蒙古牧区生态移民工程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已经成 为改善农、 牧民生存环境, 引导农、 牧民奔小康的有 效措施之一。然而, 也有学者提出了反对意见, 认为 生态移民战略有可能产生意想不到的结果, 不仅没 有有效地缓解草原的生态压力, 还可能导致过度开 #$$! ; YL@LA Z 034 采绿洲有限的水资源等 ( 徐红罡, R6P, #$$W ) , 围绕生态移民的争论一直在持续。 争论产生的原因可能很多, 但是对生态移民概
的目的来看, 生态移民是通过将生活在恶劣环境条 件下的居民搬迁到生存条件更好的地区, 一方面可 以减轻人类对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的继续破坏, 使 生态系统得以恢复和重建机会; 二是可以通过异地 开发, 逐步改善贫困人口的生存状态。! ) 从移民的 方式来看, 生态移民是有目的、 有规划、 有组织、 有秩 序的集体型、 非自愿性人口迁移 ( 王放和王益谦, !""! ) 。G ) 从导致人口移动的因素来看, 生态移民 主要不是由于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动, 而是由于迁出 区的人口规模远远超过区域生态环境容量和承载能 力, 属生态环境因素所致。F ) 生态移民和生存移民 (生态难民) 有本质区别, 是 ! 个不同的概念。生态 移民是国家或其他组织因恢复和保护生态环境而实 施的移民, 并非原住地完全不能生产生活。而生态 难民的生存移民并不是为了防止对原住地生态破坏 而采取的强制性移民, 其首要目的是解决温饱, 寻找 资源相对丰富、 生存有望、 发展看好的地方安置居 住, 他们往往是在沦为生态难民之后才踏上移民之 路的。 可见, 通过对生态移民的动机、 目的以及移民方 式等进一步的界定, 就很容易将生态移民与其他的 移民类型区分开来, 这样将有助于生态移民政策的 制定、 生态移民的组织实施和管理更有针对性。 #" 生态移民与沙漠化治理的关系 尽管现有的文献中都对生态移民的必要性进行 了论述 ( 马明等, !""! ; 苏大学, !""< ) , 但却都没有 触及生态移民与沙漠化正逆过程之间深层次的互动 关系。张力小 ( !""F ) 在野外调查时发现北方沙漠 化地区在治理上存在一个方向性的错误或者说逻辑 上的悖论, 沙漠化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口压力超过 土地承载力造成的, 而过去的沙漠化治理模式却期 望恢复甚至大幅度提高沙漠化地区的土地承载力, 使其能够容载大于现状的人口, 在人口压力没有缓 解甚至持续增加的情况下显然难以奏效, 却忽视了 从问题的另一个方面入手解决即从缓解和消除人口 压力入手。可以作一个简单的类比, 这如同 ! 个人 坐一个凳子上, 把凳子压垮了, 现在努力的想把这个 凳子支起来, 上面仍旧坐着 ! 个人, 而且这个 ! 个 人的行为 方 式 没 有 改 变, 这个凳子显然是支不起 来的。 对这个问题的类比分析发现, 解决 ! 个人把凳 子压垮的途径有 ! 条, 要么走人, 要么让这个 ! 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