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鞭草黄酮类化学成分的研究

合集下载

马鞭草中总黄酮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马鞭草中总黄酮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Study on the ultrasonic -assisted extraction and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total flavonoids from
Verbena officinalis L.
作者: 卞杰松[1];冯纪南[1];谭巧燕[2];邓斌[1]
作者机构: [1]湘南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系,湖南郴州423000;[2]湘南学院财务处,湖南郴州423000
出版物刊名: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页码: 51-55页
年卷期: 2013年 第6期
主题词: 马鞭草;超声提取;总黄酮;抗氧化活性
摘要: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超声波辅助提取马马鞭草中总黄酮的工艺条件,并对马鞭草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活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马鞭草中总黄酮的最佳超声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溶液体积分数70%、固液比1∶40(g/mL)、超声功率500 W、超声辅助提取温度70℃条件下提取20 min,在此条件下提取率可达2.87%.影响马鞭草中总黄酮提取效果的主次因素为:固液比〉超声波功率〉提取温度〉乙醇体积分数.马鞭草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清除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作用,其清除效果在一定范围内随着黄酮类化合物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

超声波法提取马鞭草黄酮条件的优化及其抗菌活性研究

超声波法提取马鞭草黄酮条件的优化及其抗菌活性研究

超声波法提取马鞭草黄酮条件的优化及其抗菌活性研究摘要:采用超声波法提取马鞭草(Verbena officinalis)中总黄酮,设计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超声波功率、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波处理时间和料液比对总黄酮提取效果的影响,优化提取工艺条件。

并采用纸片琼脂扩散法考察马鞭草提取物对几种微生物的抑制作用。

结果表明,优化的马鞭草总黄酮提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60%、超声波功率350 W、超声波处理时间50 min、料液比m马鞭草∶V 乙醇=1∶30(g/mL)。

抑菌试验表明,马鞭草黄酮类化合物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白假丝酵母(Candida spp.)、青霉(Penicillium citrimum)、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超声波法;马鞭草(Verbena officinalis);黄酮类化合物;抑菌活性马鞭草(Herba Verbenae)为马鞭草科(Verbenaceae)植物马鞭草(Verbena officinalis)的地上部分,具有活血散瘀、截疟、解毒及利水消肿等功效,主治症瘕积聚、经闭痛经、疟疾、喉痹、痈肿、水肿、热淋等症[1]。

近年来对马鞭草活性组分的研究多有报道,其所含化学成分种类较多,主要有环烯醚萜、黄酮、三萜、甾体等[2-5]。

黄酮类化合物是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一类重要的化合物,其生物活性多种多样,如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抗肝脏毒性、抗炎及提高机体免疫力、雌激素样作用、抗菌及抗病毒、抗氧化作用等,在食品和医药工业领域应用广泛[6],因此对马鞭草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方法主要有醇渗漉法、浸渍法、索氏抽提法和加热回流法等,存在提取时间长、溶剂用量大、提取率低等问题。

马鞭草中提取黄酮

马鞭草中提取黄酮

马鞭草中黄酮化合物的提取一、关于马鞭草药名:马鞭草拉丁学名:Herba Verbenae Officinalis科:马鞭草科((Verbenaceae)别称:紫顶龙芽草、野荆芥、龙芽草、凤颈草、蜻蜓草、退血草、燕尾草、铁马鞭、狗芽草、鹤膝风、苦练草、顺捋草、铁马莲、田鸟草、铁扫手、疟马鞭、土荆芥、野荆芥、红藤草分布区域:西南、山西、陕西、甘肃、新疆、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生长状况:多年生草本,高30~120厘米;茎四方形,上部方形,老后下部近圆形,棱和节上被短硬毛。

单叶对生,卵形至长卵形,长2~8厘米,宽1.5~5厘米,3~5深裂,裂片不规则的羽状分裂或不分裂而具粗齿,两面被硬毛,下面脉上的毛尤密。

花夏秋开放,蓝紫色,无柄,排成细长、顶生或腋生的穗状花序;花萼膜质,筒状,顶端5裂;花冠长约4 毫米,微呈二唇形,5裂;雄蕊4枚,着生于冠筒中部,花丝极短;子房无毛,花柱短,顶端浅2裂。

果包藏于萼内,长约2毫米,成熟时裂开成4个小坚果。

喜肥,喜湿润,怕涝,不耐干旱,一般的土壤均可生长,但以土层深厚、肥沃的壤土及沙壤土长势健壮,低洼易涝地不宜种植。

图2 成簇的柳叶马鞭草图3 新鲜马鞭草与干马鞭草叶子图4 路边的马鞭草图5 马鞭草整株放大图药用情况:马鞭草体内富含糖、淀粉、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黄酮、类胡萝卜素等许多活性成分,药用部分为其全草或带根全草,在中国作为传统中药,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活血通经等功效,广泛用于治疗伤风感冒、水肿、痢疾、黄疸等病症;现代研究还发现马鞭草具有抗癌、抗乙肝、抗早孕以及免疫调节作用。

另外临床还有如下报道:1、治疗疱疹性口腔炎症用马鞭草(最好为鲜品)200~300 g, 洗净切碎,加水煎至50~150 ml,1剂/d,分次内服及含漱,婴儿用小勺喂入后或咽或吐均可,用至症状、体征消失。

头2一3d板蓝根针剂2 ml,肌肉注射,2次/d。

31例病例在6d内全部治愈,未发生并发症。

马鞭草化学成分的研究

马鞭草化学成分的研究

马鞭草化学成分的研究作者:孙成、李峰、李炎平、周明军指导老师:杨勇勋年级专业:(2009级应用化工技术)摘要:本论文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主要是对马鞭草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作一介绍和说明;最后一部分是马鞭草的化学成分研究。

为了寻找具有抗肿瘤等生理活性的环烯醚萜类化合物,我们对马鞭草进行了化学成分研究,现通过硅胶柱色谱等方法,从马鞭草中分离得一个化合物,并根据理化性质与核磁共振光谱,鉴定化合物为马鞭草苷,此化合物的分离与鉴定为下一步的新药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马鞭草化学成分环烯醚萜苷马鞭草苷Abstract:This paper includes two chapters: part 1 is a review of the research progress on chemical constituents and bioactivity of Verbena officinalis L., the last part is the study on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from Verbena officinalis L..To find the iridoid glucosides constituents which have many bioactivities such as anticancer from Verbena officinalis L., we investigated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Verbena officinalis L.. Now, one compound was isolated From the Verbena officinalis L. by the various chromatography such as silica gel column. On the basis of chemical evidences and extensive spectroscopic methods, the structure of the compound 1 was elucidated as verbenalin. The isolation and identify of compound 1 provide a basis of exploitation a new drug.Key words: Verbena officinalis L chemical constituents iridoid glucosides verbenalin1马鞭草研究现状1.1马鞭草概述马鞭草为马鞭草科多年生植物,又名紫顶龙牙草、燕尾草等,始载于《名医别录》[1]。

超声波提取马鞭草总黄酮及鉴别

超声波提取马鞭草总黄酮及鉴别

超声波提取马鞭草总黄酮及鉴别【摘要】目的为充分利用马鞭草植物资源,避免资源的浪费,探讨马鞭草总黄酮的提取及鉴别方法。

方法采用超声波乙醇浸提法从马鞭草中提取黄酮类物质,对所提取的黄酮类物质进行验证,并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

结果测得样品中总黄酮的含量C=0.2 028 mg/ml,回收率为101.4%,其纯度和产率均较高。

结论该方法采用全物理过程,无任何污染,是提取马鞭草黄酮类物质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超声波提取马鞭草总黄酮鉴别The Total Flavanone of Herba Verbenae Extraction and the Identification by Ultrasonic WaveAbstract:ObjectiveTo make use of the resources of herba verbenae,avoid wasting and approach the extraction of total flavanoneof herba verbenae.MethodsThe flavonoids were extracted by ethanol as the solvent from Herba Verbenae with ultrasonic wave and ethanoling spectrophotometry to extract and check the flavanone of Herba Verbenae.ResultsThe density of the total flavanone of herba verbenae was C=0.2028 mg/ml and the rate of recovery was 101.4%. Tthe outcome and the purity of the flavanone were all veryhigh.ConclusionThis method is a purely physical process and has not any pollution. It is an ideal way to extract the flavanone of Herba Verbenae.Key words:Ultrasonic wave treatment; Herba verbenae; Total flavanone; Identification马鞭草Herba verbenae始载于《名医别录》,为马鞭草科植物马鞭草Verbena oficinalis L.的全草,广泛分布于我国中南、西南及山西、甘肃、新疆、江苏和浙江等地[1]。

马鞭草提取总黄酮技术

马鞭草提取总黄酮技术
[ 关键 词] 马鞭 草 总 黄酮
中图 分类号 : Q9 4 9 . 7 7 7 . 5
文 献标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 1 0 0 9 —9 1 4 x ( 2 o 1 4 ) 1 1 — 0 3 2 8 — 0 1 0 0 , 5 . 0 0 ml 于1 0 . 0 0 容 量瓶 中 , 分 别加入 5 % 亚硝 酸钠 溶 液0 . 3 0 ml , 摇匀, 静 置6 a r i n ; 再加1 0 % 硝 酸铝 溶 液0 . 3 0 i n 1 , 摇匀, 静置 6 ai r n } 再J J 1 1 4  ̄ / o 氢氧 化钠 溶 液4 . 0 0 ml , 用6 0 %乙醇稀 释 至刻 度 , 摇匀 , 静置1 2 mi n, 以试剂 作 空白参 比液 ,
光 下呈 黄色 斑点 。
近年来 , 超 声技术 应用 于提 取植物 中 的生 物碱 、 苷类 、 生 物活 性物质 、 动物 组织 浆的毒 质等研 究 已有 报道 , 表 明其具 有能耗低 、 效率 高 、 不破坏 有效成 分的 特点。 很多研 究表 明 , 利用 超声波 产生 的强 烈振动 、 高 的加速 度 、 强 烈的空 化效 应、 搅拌 作 用等 , 可 加速 植物 材料 中的有效成 分进 入溶剂 , 从而增 加有效 成分 的 提 取率 , 缩短提取 时 间 , 并且 还可避免 高温对 提取成 分的影 响 。 但 超声技术 应用
质, 对所 提取 的 黄酮 类物 质进 行验 证 , 并 用分 光光 度法 测定 含量 。 结 果测得 样 品 中总黄 酮 的含量 C = 0 . 2 0 2 8 mg / r r d , 回收率 为 1 0 1 . 4 %, 其纯 度和 产率 均较 高 。 结 论 该方法 采 用全 物理 过程 , 无任何 污染 , 是提取 马 鞭草 黄酮类 物质 的有效 途径 。

超声波法提取马鞭草黄酮条件的优化及其抗菌活性研究

超声波法提取马鞭草黄酮条件的优化及其抗菌活性研究

超声波法提取马鞭草黄酮条件的优化及其抗菌活性研究摘要:采用超声波法提取马鞭草(verbena officinalis)中总黄酮,设计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超声波功率、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波处理时间和料液比对总黄酮提取效果的影响,优化提取工艺条件。

并采用纸片琼脂扩散法考察马鞭草提取物对几种微生物的抑制作用。

结果表明,优化的马鞭草总黄酮提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60%、超声波功率350 w、超声波处理时间50 min、料液比m马鞭草∶v乙醇=1∶30(g/ml)。

抑菌试验表明,马鞭草黄酮类化合物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白假丝酵母(candida spp.)、青霉(penicillium citrimum)、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超声波法;马鞭草(verbena officinalis);黄酮类化合物;抑菌活性中图分类号:s567.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03-0645-04马鞭草(herba verbenae)为马鞭草科(verbenaceae)植物马鞭草(verbena officinalis)的地上部分,具有活血散瘀、截疟、解毒及利水消肿等功效,主治症瘕积聚、经闭痛经、疟疾、喉痹、痈肿、水肿、热淋等症[1]。

近年来对马鞭草活性组分的研究多有报道,其所含化学成分种类较多,主要有环烯醚萜、黄酮、三萜、甾体等[2-5]。

黄酮类化合物是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一类重要的化合物,其生物活性多种多样,如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抗肝脏毒性、抗炎及提高机体免疫力、雌激素样作用、抗菌及抗病毒、抗氧化作用等,在食品和医药工业领域应用广泛[6],因此对马鞭草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方法主要有醇渗漉法、浸渍法、索氏抽提法和加热回流法等,存在提取时间长、溶剂用量大、提取率低等问题。

超声波提取马鞭草总黄酮及鉴别

超声波提取马鞭草总黄酮及鉴别

精密吸取上述样品液 1 1分别定 容至 10 m , 取 1 0m , 6 5 % , 0m , 0 l各 . l按 .7 比文 献报 道 的稍 低 , 可能与 北五 味子 的产地 、 收 这 采 24项下操作 , . 平行做 6次 , 按下 式 计算 多糖 含量 ( 并 以粗 多糖 季节 等因素有关 。 . 五味 子粗 多糖 能 计) 。结果见表 1 。表 明提取两次即 可。多糖 含量 ( )=c f w 3 3 五味子粗 多糖 的初步 药理研 究表 明 , %  ̄/ 具 亦能使 正常小 鼠 ×10 0 。式中 : C为样 品溶 液的葡萄糖 的浓度 ( g・ ) D为样 明显提 高小 鼠的耐缺 氧能 力 , 有抗疲劳 作用 , m1 ,
关键词 : 超声波提取 ; 马鞭草; 总黄酮; 鉴别 中图分 类号 : 64 4 10 3 2 R 8 . 文献标识码 : 0 2 .2 ; 6— 3 ;2 2 5 A
文章编号 : 0 -8 5 2 0 )6 16 -2 1 80 0 (0 7 0 — 4 0 4 0
The TO a FI v n ne o He b Ve be a Ex r c i n a d t I nt c to by tl a a o f r a r n e t a to n he de i a i n i f UIr s l c 、 v t a o l va e i
品溶液的稀释 因子 ,为换算 因子 , 为样品的重量 ( ) f w g 。
表 1 样 品 中 多糖 的含 量
胸腺和脾脏 的重量 的增加 。说 明五 味子粗多糖 能够提 高机体对 环境 的适应能力和防御能力。而北 五味子多糖含量较 高 , 这可能 是北方五味子药效较优的原因之一 , 但是北五味子多糖 的结构组 成和生理活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响应面法优化马鞭草中总黄酮闪式提取工艺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

响应面法优化马鞭草中总黄酮闪式提取工艺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

响应面法优化马鞭草中总黄酮闪式提取工艺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张迪【摘要】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马鞭草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乙醇浓度(A)、料液比(B)、提取时间(C)、提取次数(D)为自变量,总黄酮含量为因变量,运用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优化马鞭草中总黄酮闪式提取工艺.并通过马鞭草总黄酮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来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马鞭草中总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50%,料液比为1∶35 (g/mL),提取时间为1.5 min,提取次数为2次.在此条件下,总黄酮含量达到(8.282±0.003) mg/g,与模型预测值8.280 mg/g相近.重复性试验结果表明,此方法稳定可靠,总黄酮得率高,适于马鞭草中总黄酮的提取.体外抗氧化活性实验表明,当马鞭草中总黄酮浓度为60 μg/mL时,其对DPPH、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3种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74.8%、43.2%、89.5%,表明马鞭草总黄酮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期刊名称】《食品工业科技》【年(卷),期】2019(040)003【总页数】7页(P173-178,184)【关键词】马鞭草;总黄酮;响应面法;抗氧化【作者】张迪【作者单位】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南阳47306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01.1马鞭草(Verbena officinalis L.)为马鞭草科植物马鞭草的干燥地上部分,马鞭草作为传统中药,收录于《中国药典》之中,具有活血散瘀、解毒、利水消肿、退黄、截疟等功效[1-2],在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白喉、疟疾等症状。

《中国药典》2015版将马鞭草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作为马鞭草质量控制的主要指标,但是马鞭草中还存在多种化学成分如:黄酮类、挥发油类、环烯醚萜类、糖类等[3-4]。

这些化学成分也具有显著的活性作用,故亟需对其理化性质及生物活性进行研究分析。

马鞭草的化学成分研究(Ⅱ)

马鞭草的化学成分研究(Ⅱ)
田 菁, 赵毅民 栾新慧 ,
军事 医学科学 院毒物药物研究所 , 北京 10 6 0 80 摘 要: 从马鞭草的 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 7个化合物 , 经理化特征及波谱数据 分析确定其结构 分别为龙胆苦 一
文 献 标 识码 : , A
苷( ) 槲皮苷 ( )山柰 酚( )毛蕊花糖苷( )桃 叶珊瑚苷 ()卢谷 甾醇( ) 1, 2, 3, 4, 5 ,一 6 和熊果酸 ( ) 7 。其 中化合物 1 3 —
为首次从该植 物中分离得到 。 关键词 : 马鞭草 ; 龙胆苦苷 ; 槲皮苷 ; 酚 山柰
中 图 分 类 号 :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R 8
Ch mia o si e t o ebn f cn l . Ⅱ) e c l nt u ns fV re aof iai L ( C t i s
T AN Jn , HAO Yi i , UAN Xi— u I ig Z — n L a r nh i
Ke r s: e b n y wo d V re a
L g n ip c o i e q e ct n; a mp r l .; e t ir s ; u ri i k e f o o d r o
马鞭草始载于《 名医别录》 为马鞭草科马鞭草 , 属植 物 Vreao c l . 全 草 , 泛 分 布 于我 ebn f i i L 的 f n s i a 广 国中南、 西南及山西 、 甘肃、 新疆 、 江苏、 和浙江等地 ,
厂) Da nH 0大孔吸附树脂 ( ;io P2 i 日本三菱公 司) ;
O SA C8 相 硅 胶 (日本 Y D — 】反 MC 公 司 ) Spae 、 ehdx L 2 H-0凝胶 (日本 Y MC公 司 ) 。

马鞭草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马鞭草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甲氧基一 , , 1trea oe [ 8 3 t c J 5 7 4 三羟基
黄 酮 。
马 鞭 草 为 马 鞭 草 科 ( ebnca ) 物 马鞭 草 V reao — V reaee 植 ebn f i f
cnl . i i L 的地上 部分 , as 始载 于《 医别 录》 中国药 典 2 0 版 名 , 0 5年
208 9

综 述 与 讲 座 ・
马鞭 草 化 学 成 分 和 药 理 作 用 的研 究 进 展
陈兴 丽 孟 岩 张 兰 桐
【 关键词 】 马鞭草 ; 化学成分 ; 药理作 用; 综述
【 中图分 类号 】 R22 8
【 文献标识 码】 A
【 文章编号 】 10 — 36 2 1)5— 09 0 02 78 (00 1 28 — 3
醇 ( c,2 —iy r yis r1 、 索 酸 、 六 酸 、 墩 果 酸 7t2 Sdhdo sot o ) 乌 x t e 十 齐
(lao cai) 、- 齐 墩 果 酸 ( - ien l c ) ]3 oen l c ¨ 3表 i d 3e o a oeai , , pl i d
2 Sdh d0yi s r1 [ 2 —iyIxsot o )1 。 l t e 4 3
草 苷 ( 叶 马 鞭 草 苷 ) h s ts e 、 ,- 氢 马 鞭 草 苷 ( ,一i 戟 ( at oi ) 3 4二 a d 3 4d— h doebnl ) 龙 胆 苦 苷 (e t pc s e 、 叶 珊 瑚 苷 (u u yrvreai 、 n gni i oi ) 桃 o r d ae—
1 1 环烯醚萜类 糖苷 类 .
B D g cs e 、- 甾醇( -i s r1 、 - 萝 卜 、 甾醇 — — uoi ) l d 3谷 1 S ot o) 3胡 3 t e 素 豆

微波辅助提取马鞭草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条件研究

微波辅助提取马鞭草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条件研究


要 : 文介绍 了一种利用微 波辅 助从马鞭草 中提取 黄酮类化 合物 的方法。通过 考察微 波辐射 时 本
间、 功率 、 料液 比及提取溶剂等 因素对提取率 的影 响 , 出的实验 结果为 : 7 % 乙醇做 提取溶剂 , 得 以 0 密封条 件下 , 功率 30 , 0 W 料液 比 l:0 , g3 mL 辐射 时间 3 s・次 ×4次 , 取率 最高 。与传 统提 取方 法相 比, 0 提 该方 法不仅 工艺简单 , 而且 可以提高产率 , 缩短提取时 间。
l oo a ovn, irw v o e 3 0 achl sslet m co aepw r 0 W ,r i f t i l n :0 g・ L )adrdmo m 0 ao o e a t s v t 3 ( m t s m r oo e 1 a l n ai i t e s ni 3
维普资讯魁 羹= 赫 ◆ _
文 章 编 号 :0 2—12 ( 08】6—0 0 0 10 14 20 0 0 5— 3


工 程

20 0 8年 6月
C e cl E gn e hmi nier a
微 波辅 助提 取 马鞭 草 中 黄 酮 类 化 合 物 的条 件 研 究
Ab t a t T e e t c in me h d o a o od r m r e a Of c n i . a sse y mi rwa e s r c : h x r t t o ff v n is fo Ve b n l i a s L a o l q l s itd b c o v .w t e i r— h s e tt h fe t d ai n t ,mir w v o e ,rt tra o v n n x r cin s le to i l p c o t e e cso r i t me f a o i c o a e p w r a i o ma e i t s l e t d e ta t ov n ny ed, of l o a o

马鞭草中多酚类化合物的研究

马鞭草中多酚类化合物的研究

鉴别反应
2、金属盐类试剂络合反应 金属盐类试剂络合反应 黄酮类成分和铝盐、镁盐、铅盐、 黄酮类成分和铝盐、镁盐、铅盐、锆盐 等试剂反应,生成有色的络合物, 等试剂反应,生成有色的络合物,可供某 些类型黄酮的鉴别。 些类型黄酮的鉴别。产生络合作用的条件 是黄酮类成分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是黄酮类成分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如 5-羟基、3-羟基或邻二羟基。根据有色络合 羟基、 羟基或邻二羟基 羟基或邻二羟基。 羟基 物的最大吸收波长,可进行定量测定。 物的最大吸收波长,可进行定量测定。常 用的试剂有三氯化铝、醋酸铅、醋酸镁与 用的试剂有三氯化铝、醋酸铅、 二氯氧化锆等试剂。 二氯氧化锆等试剂。
此外,大量研究表明黄酮类化合物还具有 此外, 降压、降血脂、抗衰老、提高机体免疫力、 降压、降血脂、抗衰老、提高机体免疫力、 泻下、镇咳、祛痰、 泻下、镇咳、祛痰、解痉及抗变态等药理 活性。 活性。
食物来源
• 黄酮类化合物是广泛存在于植物界的一大类多酚 类化合物,多以甙类形式存在, 类化合物,多以甙类形式存在,也有一部分以游 离形式存在。 离形式存在。 • 广泛存在于蔬菜水果、花和谷物中,并且分布于 广泛存在于蔬菜水果、花和谷物中, 植物的外皮,即植物接受阳光的部分。 植物的外皮,即植物接受阳光的部分。 • 一般叶菜类含量多,根茎类含量少; 一般叶菜类含量多,根茎类含量少; • 水果中的感觉、柠檬、杏、樱桃等;蔬菜中甘蓝、 水果中的感觉、柠檬、 樱桃等;蔬菜中甘蓝、 青椒、莴苣等以及三大天然饮料茶、咖啡和可可。 青椒、莴苣等以及三大天然饮料茶、咖啡和可可。 • 一般混合膳食中,人们每天可从食物中获取 类 一般混合膳食中,人们每天可从食物中获取1g类 黄酮。 黄酮。
3、抗肿瘤活性 抗肿瘤活性 • 黄酮类化合物的抗肿瘤机制多种多样,如 黄酮类化合物的抗肿瘤机制多种多样, 槲皮素的抗肿瘤活性与其抗氧化作用、 槲皮素的抗肿瘤活性与其抗氧化作用、抑 制相关酶的活性、降低肿瘤细胞耐药性、 制相关酶的活性、降低肿瘤细胞耐药性、 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及雌激素样作用等有关; 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及雌激素样作用等有关; • 水飞蓟素的抗肿瘤活性与其抗氧化作用、 水飞蓟素的抗肿瘤活性与其抗氧化作用、 抑制相关酶活性、 抑制相关酶活性、诱导细胞周期阻滞等有 关。

马鞭草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马鞭草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马鞭草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何俊,樊瑜琪,杨丰文,黄明,张俊华,张伯礼(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301617)摘要:马鞭草为中国传统中药,具有活血散瘀、解毒、利水、退黄等功效,临床上常用于水肿、疟疾、黄疸、肝炎、咳嗽、流行性感冒等症的治疗。

马鞭草所含化学成分众多,其中黄酮类、环烯醚萜类、苯乙醇苷类、三萜类、挥发油类等成分为其主要活性成分。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马鞭草具有抗炎、抗病毒、抗菌、镇咳、抗肿瘤及调节免疫等作用。

文章总结了近20年来国内外有关马鞭草化学成分、药理及毒性相关文献,对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马鞭草的药物开发及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关键词:马鞭草;化学成分;药理;毒性中图分类号:R51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1519(2020)11-1205-08*基金项目:天津市中药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研究项目(20ZXGBSY00050)。

作者简介:何俊(1981-),男,博士,研究员,主要从事中药药物分析研究。

通讯作者:张俊华,E-mail :******************;张伯礼,E-mail :*******************。

马鞭草(Verbenae Herba )为马鞭草科植物马鞭草Verbena officinalis L.的干燥地上部分[1],始载于《名医别录》,又名风颈草、铁马鞭、紫顶龙芽、红藤草、野荆芥等。

马鞭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于每年6~8月花期采收,在全球有较广的分布,在中国主要分布于湖北、江苏、广西、贵州,此外,安徽、新疆、浙江、四川等地亦有分布。

马鞭草味苦,性凉,归肝、脾经,具有活血散瘀、清热解毒、利水、退黄、截疟等功效,广泛用于治疗外感发热、流感、水肿、疟疾、黄疸、咽喉肿痛、牙周炎、经闭、白喉等病症。

马鞭草主要含有黄酮类、环烯醚萜类、苯乙醇苷类、三萜类、甾醇类、挥发油类等化学成分。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镇咳、抗肿瘤、抗早孕、神经保护、调节免疫活性等作用。

马鞭草的化学成分研究

马鞭草的化学成分研究

2019年11月第45卷第6期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Southwest Minzu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Nov. 2019Vol.45 No. 6doi : 10. 11920/xnmdzk. 2019. 06. 005马鞭草的化学成分研究马金华>,杨勇勋2(1.西昌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四川西昌6150002.西昌学院动物科学学院,四川西昌615000)摘要:为研究马鞭草的化学成分,采用硅肢、Cl8反相硅肢、sephadex L H-20等色谱技术与制备薄层色谱分离纯化,并 根据理化性质与波谱数据鉴定分离化合物的结构.从马鞭草全草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戟叶马鞭草苷(1)、香叶木素(2)、8-羟基-柚皮素-4'-甲基醚(3)、甘草素(4)、二氢咖啡酸丙酯(5)、2-(3,4 -二羟基苯基)-乙醇乙酸酯(6)、2-羟基-3 -甲氧基蒽醌(7).除化合物1外,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本种植物中发现.关键词:马鞭草;化学成分;黄酮;蒽醌中图分类号:S28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4271(2019)04"057S M)4Studies on chemical constituents from whole plants of Verbena officinalis L.MA Jing - hua1, YANG Yong - xun2(1. School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Science, Xichang University, Xichang 615000, P. R. C.;2. School of Animal Science, Xichang University, Xichang 615000, P. R. C.)Abstract :T h e purpose of this paper was to study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from the whole plants of Verbena officinalis L. Silica gel, C18 reversed -phase silica gel, Sephadex L H -20 and preparative 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 were used to separate and purify the c o m p o u n d s, and their structures were identified by comparing thei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and spectral data with the reported data. Seven c o m p o u n d s were isolated from Verbena officinalis L. and identified as verbenoside (1) , geranin (2),8 -hydroxy -naringenin -4X-methyl ether (3) ,glycyrrhizin (4) ,propyl dihydrocaffeate (5), 2-(3,4-dihydroxyphenyl)-ethanoacetate (6)2-hydroxy -3 -methoxyanthraquinone (7). All c o m p ounds except c o m p o u n d 1 were found in this plant for the first time.K e y w o r d s:Verbena officinalis L.;chemical constituent ;flavone;anthraquinone马鞭草科马鞭草属植物在全世界约有250种,除 2 - 3种产东半球外,全部产于热带至温带美洲;我国 仅有一野生种,即马鞭草yer6ena L.11.马鞭草,又名铁马鞭、马鞭稍,在我国作为一种传统中药 与民族药应用.本品性味苦、凉,具活血散瘀、解毒、利 水、退黄、截疟的功效,用于治疗癥瘕积聚、痛经经 闭、喉痹、痈肿、水肿、黄疸、疟疾[2].此外,马鞭草还是 一味世界传统药物,并被收载入多国药典,如收载入英国草药典.马鞭草在欧洲一些国家作为一种促进睡 眠、抗焦虑的药物使用,并且在前期的研究中揭示马 鞭草水提液具有神经保护作用,而且较多的研究证实 其药效物质就是马鞭草中的特征性环烯醚萜苷类成 分,如马鞭草苷[3_4].但是,近年来的研究也证实自然 界普遍存在的黄酮类成分也具有神经保护、抗抑郁等 方面的作用,而且黄酮类化合物还是苯并二氮箪受 体、体的良好配体[5].因此,鉴于马鞭草植物收稿日期:2019>06-21作者简介:马金华(1965-),男,葬族,教授,研究方向:彝药.E-m a i l:m aj h65@163.C〇m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理工科重点项目(14ZA0213);四川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201610628015 ,201610628029)580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45卷在四川省凉山地区资源的丰富性,以及为寻找、开发天然抗抑郁活性物质、阐明马鞭草的神经保护、促进睡眠、抗抑郁的药效物质基础,本课题组对马鞭草全草进行了前后两次的化学成分研究,前期研究分离得到了马鞭草苷W ,本次研究再从中分得另一特征性环烯醚萜苷主要成分——戟叶马鞭草苷,以及低极性的黄酮、蒽酿、苯丙素等类型的7个化合物,此为马鞭草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及抗抑郁新药的开发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1仪器与材料D R X - 500 M H z 核磁共振仪(瑞士 Bruker 公司); Agilent M S D - Trap - X C T 低分辨质谱仪(美国 Agilent 公司);R p - C 18硅胶为 40 ~ 60 |x m ( Daiso 公司);M C I gel C H P 20P (日本三菱公司);Sephadex L H -20(GE 公司);柱色谱用硅胶(200 ~ 300目)和薄层色谱用硅 胶(10 ~40 p m ,青岛海洋化工有限公司);D 101大孔吸附树脂(成都科龙化工厂);溶剂均为分析纯.马鞭草药材采集于2016年9月,采集地为四川省西昌市.药材经作者鉴定为马鞭草科马鞭草Kede -mx L •植物的全草.2提取与分离新鲜马鞭草全草,晒干,切碎(10 k g ),用3倍量水煎煮,提取2次,每次l h ,纱布滤过,合并滤液,上 D 101大孔吸附树脂.吸附速度大约以每秒1滴的流 出速度进行,吸附终点以流出液显浅黄色时为止.树 脂依次用50%与95%乙醇洗脱,洗脱液减压浓缩回 收溶剂,分别得50%与95%部位(Fr . 1 ~ 2).Fr . 1(50%乙醇部位,150 g )用硅胶拌样,上硅胶 柱,用石油醚-乙酸乙酯、乙酸乙酯-甲醇系统梯度 洗脱,点板合并,分成三段(A -C ).取A 段用R P - C l 8硅胶(甲醇-水0:100—100:0)洗脱,分成15个亚 流分(Fr . A . 1 ~A . 15) •合并 A . 10 - A . 14,用 Sepha - dex L H -20凝胶柱色谱纯化(甲醇为流动相),再分 成三段,其中的第二段再用Sephadex L H - 20凝胶柱色谱纯化(甲醇为流动相),以及制备T L C (石油醚:乙酸乙酯=3:1 ),得化合物24;制备T L C (三氯甲烷:甲醇= 10:0.5),得化合物5_7;取B 段,用M C I 柱分离(甲醇水系统10% -40%为流动相),分成三段(B 1 -B 3).将B 2用Sephadex L H - 20凝胶柱色谱(甲醇为 流动相)纯化,将其中一个在254 n m 下有荧光熄灭暗 斑的点作为分离目标,再经硅胶柱(三氯甲烷:甲醇: 乙酸= 10:0.6:0.1%),制备T LC (三氯甲烷:甲醇:乙 酸=10:3:0. 1% )分离,得化合物1.以上化合物的结构见图1.4 5 6 7图1化合物1-7的化学结构Fig. 1 Chemical structures of1-7第5期马金华,等:马鞭草的化学成分研究5813结构鉴定化合物1无色油状.在254n m下有荧光熄灭暗 斑,硫酸乙醇显黑色,再加之极性大小,以及在本植物 中的量较大,提示本化合物可能是马鞭草的特征性环 烯醚萜苷类成分马鞭草苷.进一步采用N M R测定本 化合物的I D N M R谱,图谱显示出特征的马鞭草苷的 结构信息.如在- N M R谱中,在S3.2 - 4. 6之间有 多个多重峰,其中5 4. 6(_/= 7.9 H z)的一个双重峰 显示出分子中含有一个葡萄糖结构.另外,在S3. 67 的一个3H单峰,说明分子中具有一个甲氧基.以及在 低场的烯氢57. 65单峰均提示本化合物可能是马鞭 草苷•但一个重要的缩醛氢S5.86 (1H,d,= 1.4 H z,H-1)的偶合常数,揭示了本化合物应是马鞭草 苷的差向异构体--戟叶马鞭草苷.进一步的u c N M R及D E P T谱也证实了我们的推断.具体的波谱数 据如下:'H-N M R (C D3O D,500 M H z) 5: 1. 17 (3H,d,J= 6.5 H z,H - 10), 1.89 (1H,d d,J= 8. 1, 18.7 H z,H-7a), 1.98(1H,m,H-8) , 2. 16 (1H, d, 7 = 10.4 H z,H -9), 2.72 (1H,d d, 7 = 8.8, 18.9 H z,H - 7b) ,3. 23 (1H,m,H - 2〇,3. 34 (1H,m,H-4〇, 3.40 (1H,m,H-3〇, 3.67 (3H, s,O C H3 -12) , 3.71(1H,d d,J = 4.5, 12.0 H z,H -6b), 3.88 (1H,d d,J = 1.7, 12.0 H z,H-6a), 4.60(1H,d, / = 7.9 H z,H -l〇, 5.86 (1H,d, / =1.4H z,H-1), 7.65 (1H,s,H-3);13C-N M R(C D3O D, 125 M H z) 5: 211.5 (C -6) ,166.5 (C -11), 155.7 (C-3), 101.1 (C-4), 99.6 (C-l〇, 93.6 (C- 1), 77. 3 (C - 5〇, 76. 4 (C -3〇, 73.2 (C- 2 〇 ,72. 4 (C - 5 ),70. 5 (C - 4 〇,61. 9 (C-6〇,52.4 (C-9) , 51.8 (O C H3 -12),40.7 (C -7),26.4 (C-8), 19.8 (C-10).以上数据与文 献[7]对照基本一致,故鉴定化合物1为戟叶马鞭草 苷.化合物2黄色针晶(甲醇)」H - N M R(D M S O -r f6,500 M H z)5: 13. 1 (1H,s, 5 -O H), 10.6 (1H, s, 7-O H), 10.3 (1H,s, 3^-O H), 7.88(1H,d d,J =8.5, 2.3 H z,H - 6') , 7_ 53 (2H,m,overlapped, H-2;6〇, 6.91(1H,d, / = 7.4 H z,H-5〇, 7.53 (1H,s,H-3), 6.74(1H,d, 7 = 2.0 H z,H-8),6.57(1 H,d, 7 = 2.0 H z,H-6), 3.75(3H,s, 4^- 0C H3);13C-N M R(D M S O-^6 125 M H z)5: 182.5(C -4),164_2(C-7), 161.6(C-2), 157_6(C-5), 153.2(C-9), 152.8(C-4〇, 151.1(C-3〇, 131.7 (C-l〇,128.8(C-6〇, 121.6(C-2〇,116.4 (C-5〇, 104.5(C-10), 103.2(C-3), 102.8(C- 6),94.6(C-8), 60.4(4'-O C H3)•以上数据与文献 [8]对照基本一致,故鉴定化合物2为香叶木素.化合物3 无色油状- N M R(C D3O D,500 M H z)5: 2.68 (1H,d d, /=2. 9 and 17. 1H z,H - 3a), 3.08 (1H,d d, 7 = 13.0 and 17. 1H z,H -3b),3.78 (3H,s, 4^-O C H3),5.25 (1H,d d,J= 2.8 and 13.0 H z,H-2),5.95 (1H,s,H -6),6.81 (2H,d,; =8. 5 H z,H - 3 ^and H - 5 〇 , 7. 29 (2H,d, 7 = 8.5 H z,H -2^and H -6〇;13C - N M R (C D3O D125 M H z)5: 198.5(C-4), 160.7(C-4〇, 160.2(C-7), 159.0(C-5), 156.5(C-9), 131.0 (C-l〇,130. 2(C -8),129. 0(C -2^and C -6〇, 116.3(C-3'a n d C-5〇,103.5(C-10),96.2(C- 6),80.6(C-2),61_0(4,-O C H3), 44.0(C -3)•以上数据与文献[9]对照基本一致,鉴定化合物3为8 -羟基-柚皮素-V-甲基醚.对于C- 3位的手性问 题,可从H-2,H-3大的偶合常数来判断,即通过S: 2.68 (1H,d d, /=2.9 和 17. 1H z,H -3a), 3.08(1H,d d, _/= 13.0 和 17. 1H z,H -3b)大的偶合 常数,可确定B环处于热力学稳定的平伏键,即处于 面下,其绝对构型为S-构型[10](见图1),而且现 代的研究也证实所有S -构型的二氢黄酮化合物均 为左旋体[1°-"].化合物4 无色油状.1H - N M R(C D3O D,500 M H z)5: 3.06 (1H,d d,J= 13. 0, 17. 1H z,H - 3a), 2.68 (1H,d d,J = 2.8, 17.1 H z,H-3b), 5.26 (1H,m,H-2), 5.88 (2H,m,H-6,8), 6.80 (2H,d, 7 = 8.5 H z,H-3^and H-5〇, 7.27 (2H, d,= 8.5 H z,H -2'and H -6,);l3C - N M R (125 M H z,CD3OD) 8:196.5 (C-4),167.0 (C -7), 164.0 (C -9),163.4 (C-4〇 ,129.7 (C-l〇,129.0 (C-5), 127.6 (C - 2;6〇,114.9 (C - 3; 5〇, 101.9 (C-10), 95.7 (C-6), 94.9 (C-8), 42.6 (C-3),79.0 (C-2)■以上数据与文献[12]对照基582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45卷本一致,鉴定化合物4为甘草素.根据以上文献[10- 11],以及本化合物H -3大的偶合常数S:3. 06 (1H,d d, / = 13.0, 17. 1H z,H -3a),2.68 (1H, d d,/ = 2.8, 17.1 H z,H-3b),确定本化合物 C-3 的手性仍为S-构型.化合物5 无色油状.-N M R(C D3O D,500 M H z)5:6.68(1H,d,y = 8. 0 H z,H -5),6. 65 (l H,d,y= 2.0H z,H-2),6.53 (l H,d,/ = 8.0, 2.0 H z,H-6), 2.76 (2H,t, 7 = 7.0 H z,H-8), 2.26 (2H,t, / = 7.3 H z,H-7),4. 19 (2H,t, 7 = 7.0 Hz, H-l〇 , 1.59 (2H,m, H -2〇 ,0.90 (3H, t, / = 7.4Hz, H -3〇;13C -N M R(125 MHz, CD3 OD) 8:130.7 (C-1),116. 3(C-2),144.9(C-3),146.2(C-4),117.0(C-5),121.2(C-6), 35.5(C -7),37.0(C-8) ,175.4(C -9),66.4(C -19.4(C-2〇, 13.6(C-3〇•以上数据与文献 [13]对照,鉴定化合物5为二氢咖啡酸丙酯.化合物6无色油状.4-N M R(C D3O D,500 M H z)6:6.68(1H,d,/ = 8.0 H z,H -6〇,6. 65 (1H,d, / = 2. 1H z,H-2〇, 6.53 (1H,d d, 7 = 2. 1, 8.0 H z,H -5〇, 4. 19 (2H,t, 7=7. 1H z,H -1),2.76 (1H,t, 7 = 7.1 H z,H -2),2.01 (3H,s, H-2〇;l3C-N M R (125 M H z,C D3O D) 5: 172.9 (C -1"),146. 3 (C - 4 〇,144. 9 (C - 3 〇,130. 7 (C-l〇, 121.2 (C-2〇, 116.9 (C-5〇, 116.4 (C -6〇,66.6 (C-l), 35.4 (C-2), 20. 8(C - 2*). 以上数据与文献[14 - 15]数据对照基本一致,鉴定化 合物6为2-(3,4-二羟基苯基)-乙醇乙酸酯.化合物7 红色粉末- N M R(C D3O D,500 M H z)g: 7.24 (1H,d d, 7 = 1.7, 7.8 H z,H-8), 7.11 (1H,td, / = 1.7,7.8 H z,H-5),6.86 (2H,m, H-6, 7),6.82 (2H,s,H-1, 4) ,3.86 (3H,s, 3 -O C H3);13C - N M R (125 M H z,C D30D) 5:155. 1 (C-3), 148.9 (C-2), 135.7 (C-8a, 10a), 131.5 (C- 6, 7),131.0 (C - 9a, 4a),130. 1(C - 5), 129.0(C -8),117.0 (C-1),108.0 (C-4) ,56.8 (3 -0C H3).以上数据与文献[16]对照基本一致,鉴 定化合物7为2 -羟基-3-甲氧基蒽醌•4讨论与结论从马鞭草中分离得7个化合物,其中6个化合物 为首次从本种植物全草中分离得到,它们的化学结构 类型涉及环烯醚萜苷类、二氢黄酮类、黄酮类、蒽酿类 和苯丙素等,此为马鞭草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及神经 保护、抗抑郁等药物的开发奠定了基础.参考文献[1]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第65卷第一分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 15.[2]中国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 52.[3]LAI S W, YU M S, YUEN W H, et al. Novel neuroprotective effectsof the aqueous extracts from Verbena officinalis Linn [ J ]. Neuropharma­cology, 2006, 50:641 -650.[4]马金华.马鞭草苷现代研究进展[J].亚太传统医药,2017, 13(04) :69 -71.[5] MEDINA J H, VIOLA H, WOLFMAN C, et al. Overview - fla-vonoids :a new family of benzodiazepine receptor ligands [ J ] . Neuro­chemical Research, 1997 , 22(4) :419 - 425.[6]孙成,李峰,李炎平,等.马鞭草的化学成分研究[D].西昌:西昌学院,2012.[7]张玉雪.马鞭草的活性成分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0.[8] 郭茜茜,赵丽娜,王佳,等.白鲜根皮的化学成分及其细胞毒活性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8,43(24):4869 -4877.[9]BRACA A, BILIA A R, MENDEZ J, et al. Three flavonoids from Li-cania densiflora [J]. Phytochemistry, 1999, 51:1125 -1128.[10] SLADA D, FERREIRA D, MARAIS J P J. Circular dichroism, apowerful tool for the assessment of absolute configuration of flavonoids[J]. Phytochemistry, 2005,66:2177 - 2215.[11JGALEFFI C, RASOANAIVO P, FEDERICI E, et al. Two prenylated isoflavanones from Millettia pervilleana J ]. Phytochemistry, 1997 ,45, 189 -192.[12] 杜琳,常波,张琦,等.光果甘草根中黄酮类化学成分研究[J].中草药,2018, 49(20): 4780-4784.[13] SILVA F A M, BORGES F, GUIMARAAES C, et al. Phenolic acidsand derivatives:studies on the relationship among structure, radicalScavenging activity, and physicochemical parameters [ J ]. Journal of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2000, 48:2122 -2126.[14]B0VICELLI P, ANTONIOLETTI R, MANCINI S, et al. Expedientsynthesis of hydroxytyrosol and its esters [ J ]. Synthetic Communica­tions, 2007, 37:4245 - 4252.[15] MANNA C, MIGLIRDI V, SANNITO F, et al. Protective effects ofsynthetic hydroxytyrosol acetyl derivatives against oxidative stress inhuman ceils [ J ].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2005 ,53:9602 -9607.[16] 姜建双,冯子明,张培成.黄根化学成分的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5, 30(22): 31 -33.(责任编辑:李建忠,付强,张阳,罗敏;英文编辑:周序林,郑玉才)。

马齿苋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及活性研究综述

马齿苋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及活性研究综述

马齿苋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及活性研究综述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 L.)是一种常见的草本植物,广泛分布于全球各地,包括中国。

马齿苋被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和保健品等领域,其草本部分富含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尤其是黄酮类化合物。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天然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抗肿瘤等多种保健和药理作用。

本综述将重点介绍马齿苋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及其活性研究。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主要包括水提法、醇提法、超临界流体提取法、微波辅助提取法等。

水提法是最常用的提取方法之一,因为水是一种无毒、无污染的溶剂,并且可以提取到马齿苋中的大部分黄酮类化合物。

醇提法可以提取到更多的次枝黄酮和黄酮苷类化合物,但是溶剂对环境的污染和提取效果的影响需要仔细考虑。

马齿苋黄酮类化合物的活性研究主要包括抗氧化活性、抗炎活性、抗菌活性、抗肿瘤活性等方面。

抗氧化活性是黄酮类化合物最重要的活性之一,因为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多酚结构,可以通过捕获和清除自由基来发挥抗氧化作用。

马齿苋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主要通过清除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等途径来展现。

抗炎活性是马齿苋黄酮类化合物的另一个重要活性。

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炎作用的机制主要包括抑制炎症细胞因子的释放、抑制炎症相关信号通路的激活等。

炎症反应在许多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所以马齿苋黄酮类化合物的抗炎活性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除了抗氧化和抗炎活性,马齿苋黄酮类化合物还具有抗菌和抗肿瘤活性。

抗菌活性研究表明,马齿苋黄酮类化合物对多种细菌和真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一些致病菌的抗菌活性尤为突出。

抗肿瘤活性研究表明,马齿苋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对多种肿瘤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马齿苋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并且具有很大的潜力作为药物和保健品的原料。

目前的研究还比较有限,未来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活性机制以及与疾病的关联等方面的问题。

马鞭草抗乙肝有效部位化学成分研究

马鞭草抗乙肝有效部位化学成分研究

马鞭草抗乙肝有效部位化学成分研究
概述
马鞭草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被广泛用于治疗肝炎、胃痛、糖尿病等疾病。


究表明,马鞭草具有抗乙肝病毒活性,但其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制尚未明确。

本文旨在探索马鞭草抗乙肝有效部位的化学成分和作用机制。

马鞭草的化学成分
马鞭草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包括挥发油、多糖、黄酮类化合物、黄酮苷、
酚酸类等。

其中,黄酮类化合物是其主要活性成分之一。

经过分离纯化,已鉴定出多种黄酮类化合物,如菊花黄素、亚麻酸等。

马鞭草的抗乙肝活性
马鞭草的抗乙肝活性主要体现在其能够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和感染。

研究表明,马鞭草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病毒活性。

其中,菊花黄素是其主要活性成分之一。

菊花黄素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包括抗氧化、抗炎、抑制肿瘤等作用,这些作用
对于抗乙肝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同时,菊花黄素能够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和感染过程,提高人体免疫能力,从而减少乙肝病毒的对人体的伤害。

马鞭草抗乙肝活性的作用机制
马鞭草中的黄酮类化合物主要通过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和感染过程来发挥其抗
病毒活性。

具体来说,黄酮类化合物能够干扰病毒复制所需的基因转录和翻译过程,从而阻止病毒的复制。

同时,黄酮类化合物还能够增强人体免疫系统的抗病毒能力,促进病毒的清除。

结论
综上所述,马鞭草是一种抗乙肝的中药材,其有效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其中
菊花黄素是其主要活性成分之一。

黄酮类化合物能够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和感染过程,从而发挥其抗病毒活性。

此外,黄酮类化合物还能够增强人体免疫系统的抗病毒能力,有助于促进乙肝病毒的清除。

马鞭草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马鞭草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马鞭草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陈改敏;张建业;洪广峰;刘宏民
【期刊名称】《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年(卷),期】2006(0)S2
【摘要】目的以芦丁标准品为对照测定马鞭草中总黄酮的含量。

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于502 nm处测定。

结果吸收度A与芦丁的质量浓度C在
25.0~87.5μg/mL的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
98.27%(RSD=1.29%)。

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重现性好,为马鞭草的合理利用和质量控制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总页数】2页(P798-799)
【关键词】马鞭草;总黄酮;紫外分光光度法
【作者】陈改敏;张建业;洪广峰;刘宏民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新药研究开发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4
【相关文献】
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注射用山楂总黄酮中总黄酮的含量 [J], 赵瑞;朱磊
2.正交试验优选槐角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及不同来源槐角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J], 韦华梅;闫腾蛟;林宜沛;王剑波
3.UV法和 HPLC法测定甘草总黄酮混悬液中总黄酮和查尔酮含量 [J], 邢桂珍;陶
卿;崔玉梅;廖远军;邓旭明
4.UV和HPLC法测定黄芩黄酮总苷元提取物中总黄酮和3种主要成分的含量 [J], 彭易兰;刘云华;黄志芳;刘玉红;陈燕;易进海
5.马鞭草中总黄酮测定方法优化及其对DPPH自由基清除动力学过程 [J], 王旭;刘妍如;杨建云;肖炳坤;甄蓓;董俊兴;黄荣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马鞭草中总黄酮测定方法优化及其对DPPH自由基清除动力学过程

马鞭草中总黄酮测定方法优化及其对DPPH自由基清除动力学过程

马鞭草中总黄酮测定方法优化及其对DPPH自由基清除动力学过程王旭;刘妍如;杨建云;肖炳坤;甄蓓;董俊兴;黄荣清【期刊名称】《时珍国医国药》【年(卷),期】2013(24)7【摘要】目的以响应曲面实验优化马鞭草中总黄酮的光谱测定条件,对马鞭草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进行动力学评价。

方法采用Plackett-Barman设计及响应曲面法优化马鞭草中总黄酮的测定条件并进行方法学验证。

动力学方法测定0~600 s内总黄酮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过程。

总黄酮测定的最优显色条件为:水浴温度:50℃,水浴时间:25 min,超声时间:30 min。

方法优化后,在0.002~0.002 4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8)。

精密度RSD=0.6%,加样回收率RSD=3.14%。

结果与对照相比,马鞭草对DPPH自由基具有缓慢而持续的清除活性。

结论以响应曲面优化设计对马鞭草提取物中总黄酮的定量分析优化的方法准确、可靠、快速。

【总页数】4页(P1543-1546)【关键词】马鞭草提取物;总黄酮;Plackett-Barman设计;响应曲面设计;动力学【作者】王旭;刘妍如;杨建云;肖炳坤;甄蓓;董俊兴;黄荣清【作者单位】安徽医科大学研究生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沈阳药科大学制药工程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4.1【相关文献】1.比色法测定大血藤中总黄酮含量及其清除DPPH自由基研究 [J], 王伟;邹金美;黄冰晴;赵晓丹;洪雅珍;张国广2.南京雨花茶中总黄酮提取以及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研究 [J], 石雪萍;李小华;杨爱萍3.老陈醋生产过程中总多酚、总黄酮含量及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的分析 [J], 陈树俊;苏静;刘诚;张海英;衡玉玮;刘亚斌4.响应曲面优化提取半枝莲中总黄酮及清除DPPH自由基作用的研究 [J], 李可同;李棣华;吕沅珊;刘俊红5.响应面法优化提取腺叶桂樱叶的成分研究——总酚、总黄酮及DPPH自由基的清除活性 [J], 田蜜;李敦禧;钱军;郭霞;曾冬琴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0 3 . 8 4 ( C, 9 9 . 0 4( C 6) - , 9 4 . 0 4
( C - 8 ) 。以 上波谱数据与文献〔 ‘ 〕 报道基本一致, 确
定为木犀草素。
化合物5 : 黄色粉末, H C l - M g 反应呈阳性, 高分 辨正离子 E S I - M S m / z ; 3 0 1 . 0 7 1 7 [ M + H〕 十 。I R ( K B r ) : 3 3 8 8 , 1 6 5 5 , 1 6 0 8 , 1 4 9 7 , 1 3 5 9 0 ' H - N M R
于《 名医别录》 , 生于河岸、 草地、 荒地、 路边、 田边及
个化合物的结构如图t o
1 仪器与材料
R - 2 0 0 型旋转蒸发仪( 德国B V C H I 公司) ; X T -
4 A型显微熔点仪( 北京科仪电光仪器厂) , 温度计
草 坡等 处, 分布全国 各地〔 1 , 2 1 。马鞭草在中国 作为
化合物1 : 黄色粉末, m p > 3 0 0 9 2 , H C l - M g 反应
中药材第2 9 卷第7 期2 0 0 6 年7 月
万方数据
呈阳性, 高分辨正离子 E S I - M S m / z ; 2 8 7 . 0 5 5 8 [ M+ H 」 十 。I R( K B r ) : 3 4 1 8 , 1 6 5 5 , 1 6 0 9 , 1 5 0 4 , 1 2 6 6 ,
R , = H , R 2 = 0 H R i = H , R 2 = H
R i =O C H 3 , 凡”H
2 . R =H 3 . R =OH
组分进行重结晶后, 分别得到化合物 1 , 2 , 3 , 4 和5 0
3 结构鉴定
图 1 化合物 1 一 5的结构
* 通讯作者: 刘宏民, T e l / F a x ; ( 0 3 7 1 ) 6 7 7 6 7 2 0 0 , E - m a i l : l i u h m @ z z u . e d u . e n ,
B I O R A D公司) ; Q - T o f M i c r o 高分辨四极杆一 飞行时 间串 联质谱仪( 美国W a t e r s - M i c r o M a s s 公司) ; X - 5 0
型大孔吸附树脂( 天津南开大学化工厂) ; 硅胶( 青 岛海洋化工厂) 。马鞭草购于河南省药材公司, 经 该公司誉会峰执业药师鉴定。 2 提取、 分离与纯化
马鞭草黄酮类化学成分的研究
陈改敏, 张建业, 张向沛, 刘宏民. ( 郑州大学新药研究开发中心, 河南郑州4 5 0 0 5 2 )
摘要 从马鞭草 V e r b e n a o f f i c i n a l s L . 中 分离得到5 个化合物, 经理化鉴定和光谱分析确定其结构, 结果均为黄 酮类化合物, 分别为: 木犀草素( 1 ) 、 山奈酚( 2 ) . 懈皮素( 3 ) 、 芹菜素( 4 ) 和4 ’ 一 经基汉黄琴素。 其中化合物 1 , 2 和3
1 1 6 4 。 1 H - N M R ( 4 0 0 M H z , D M S O - d e ) 8 : 1 2 . 9 7 ( 1 H ,
s , 5 - O H) , 7 . 4 1 ( 1 H, d , J = 8 . O H z , H 6' - ) , 7 . 4 0 ( 1 H, s , H - 2 ' ) , 6 . 9 9 ( 1 H, d , J = 8 . O H z , H - 5 ' , ) , 6 . 6 7 ( 1 H ,
( C - 7 ) , 1 6 4 . 0 8 ( C - 2 ) , 1 6 1 . 6 5 ( C - 5 ) , 1 5 7 . 4 7 ( C - 9 ) ,
( C - 5 ) , 1 2 8 . 5 6 ( 2 C , C - 2 ' , 6 ' ) , 1 2 1 . 2 7 ( C - 1 ’ ) , 1 1 6 . 1 5 ( 2 C , C - 3 ' , 5 ' ) , 1 0 3 . 4 9 ( C - 1 0 ) , 1 0 2 . 8 8 ( C - 3 ) , 9 9 . 2 2
C H E N P e i - d o n g , L U T u - l i n
A b s t r a c t O b j e c t i v e ;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c h e m i c a l c o n s t i t u e n t s o f t h e r h i z o m e o f C u r c u m a p h a e o c a u l i s V a l . M e t h o d s ; T h e c o n s t i t u - e n t s w e r e i s o l a t e d场 c o l u m n c h r o m a t o g r a p h y a n d t h e i r s t r u c t u r e s e l u c i d a t e d b y c h e m i c a l p r o p e t r i e s a n d s p e c t r o s c o p i c a n a l y s i s . R e - s u l t s : F i v e c o m p u n d s h a v e b e e n i s o l a t e d a n d i d e n t i f i e d a s i s o c u r c u m e n o l , c u r c u m e n o l , ( x - s p i n a s t e o r l , c u r c u m i n , a n d ( 3 - s i t o s t e r i n - 3 - 0 - g l u c o s i d e . C o n c l u s i o n ; ( x - s p i n a s t e r o l a n d ( 3 - s t e d i o l w e r e i s o l a t e d f o r m C u r c u m a p h a e o c a u l i s V a l . f o r t h e f i r s t t i m e . K e y w o r d s C u r c u m a p h a e o c a u l i s ; C h e m i c a l c o n s t i t u e n t s
( 2 H, d , J = 8 . 8 H z , H - 2 ' , 6 ' ) , 6 . 9 2 ( 2 H, d , J = 8 . 8 H z , H - 3 ’ , 5 ’ ) , 6 . 7 4 ( 1 H, s , H - 3 ) , 6 . 4 4 ( 1 H, d , J = 1 . 6 H z ,
S t u d y o n t h e C h e m i c a l C o n s t i t u e n t s o f C u r c u m a p h a e o c a u l i s
( N a n j i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M e d i c i n e , N a n j i n g 2 1 0 0 2 9 , C h i n a )
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关键词 马鞭草; 化学成分; 黄酮类化合物
中图分类号 : 8 2 8 4 . 1 / 1 1 2 8 4 .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1 0 0 1 - 4 4 5 4 ( 2 0 0 6 ) 0 7 - 0 6 7 7 - 0 3
马鞭草( V e r b e n a o f i f c i n a l s L . ) 系马鞭草科( V e r - b e n a c e a e ) 植物, 药用部分为其全草或带根全草, 始载
类化合物, 分别鉴定为木犀草素( 1 ) 、 山奈酚( 2 ) 、 棚 皮素( 3 ) 、 芹菜素( 4 ) 和4 ‘ 一 轻基汉黄荃素( 5 ) 。其中
化合物 1 , 2和 3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五
马鞭草3 0 k g 以9 5 %工业乙醇5 5 9 0 温浸7 d , 重
复3 次, 将过滤所得提取液合并并减压浓缩, 所得浸 膏以蒸馏水分散后再以乙酸乙f l u 萃取。所得乙酸乙 醋相经处理后上硅胶柱, 依次用氯仿、 乙酸乙醋、 丙 酮进行梯度冼脱, 收集合并相同组成的洗脱液并浓 缩, 从而将其粗分为氯仿、 乙酸乙醋、 丙酮等三段; 再 以氯仿一 甲醇混合溶液进行梯度洗脱, 将上述乙酸乙 醋段反复过硅胶柱, 以T L C监测, 并将所得到的纯
H - 8 ) , 6 . 1 5( 1 H , d , J=1 . 6 H z , H 6) - 。 ”C - N M R
( 1 0 0 M H z , D M S O - d 6 ) 8 : 1 8 1 . 7 3 ( C 4) - , 1 6 5 . 2 2 ( C - 2 ) ,
1 6 3 . 7 6 ( C - 7 ) , 1 6 1 . 5 7 ( C - 9 ) , 1 6 1 . 4 6 ( C - 4 ' ) , 1 5 7 . 5 3
s , H - 3 ) , 6 . 4 5 ( 1 H , s , H - 8 ) , 6 . 1 9 ( 1 H , s , H - 6 ) 0 1 3 C -
N M R ( 1 0 0 M H z , D M S O - d , ) s : 1 8 1 . 8 3 ( C - 4 ) , 1 6 4 . 4 2
传统中药, 具有清热解毒、 利尿消肿、 活血通经等功 效, 广泛用于治疗伤风感冒、 水肿、 痢疾、 黄疽等病
未校正; Z F - 1 型三用紫外分析仪( 上海顾村电光仪 器厂) ; D P X 4 - 0 0 型超导核磁共振仪( 瑞典 B r u k e : 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