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25《杜甫诗三首》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25课《杜甫诗三首》课件新人教版
合作探究
第2课时
学习《春望》
激情导入
•
唐肃宗至德元年(756年)六月,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
安。七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
安顿在郎州的羌村,去投奔肃宗。途中被叛军俘获,带到
长安。因他官卑职微,未被囚禁。《春望》写于次年三月。
自主预习
4.文本初读,整体感知
自主预习
朗读课文给《春望》分二层 第一层(首联、颔联):写春城败象,饱含 感叹。 第二层(颈联、尾联):写心念亲人的离愁, 和忧国、伤时、思家的沉痛。
着力表现的是诗人的感受。
合作探究
1.首句“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泰山到底怎 样呢?
【交流点拨】苍翠的山峦在齐鲁大地连绵不断望不 到尽头。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那种欣喜惊叹仰慕的情 形,非常传神。语出惊人,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欣 赏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 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烘托泰山之高。这两句 是远望泰山所见的高大形象。
合作探究
2.颔联“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写出了泰山的怎样形象? 【交流点拨】写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这是近望泰山 所见的景象。 3.颈联“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写的是什么? 【交流点拨】“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写泰山中天门以上时有云 团浮现,或高或低;鸟亦时常出没于山谷间,须睁大眼仔细看才能看见。 这是细望泰山时所见的景象。 4.尾联“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现了诗人什么愿望? 【交流点拨】“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出了诗人凌云的壮志, 勃发的雄心,表达了诗人早年兼济天下的远大抱负。
合作探究
• 1.首联“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是什么意思?
• 【交流点拨】“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写春望所见:国都在沦陷 后已经变得残破不堪,然而山河依旧是原来那个样子;春天降临到安城, 然而眼前却是乱草丛生。如此强烈的反差怎能不使人触目惊心呢!一座 繁华的城市,曾几何时,竟被毁坏到了“无余物”“无人”的地步,是 何等可悲啊!这一联虽是写景,却也痛切地传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25课《杜甫诗三首》课件 新人教版1
★请同学们深入研读,结合诗句来赏析该诗炼字炼句的特
“望”
点。
自然景物
这首诗歌以一_____字统摄全诗,结构严整,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有直接 议论 描写 抒情 描写________,有诗人赋予的象征意义;____、____、_____ (表达方式)兼而 有之。 炼字炼句,正应其“语不惊人死不休”之论。 请同学们深入研读,结合诗句来赏析。
《春望》颈联: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这首诗歌描写了泰山怎样的特点?从哪
些句子中可以看出来?
泰山地域之广阔; (齐鲁青末了)
泰山景色之秀美;
(造化钟神秀)
泰山山势之高峻。
(阴阳割昏晓, 会当凌绝顸, 一览众山小)。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高大雄伟 热情歌颂了泰山的________气势和________ 的景色。 神奇秀丽
“兼济天下” 进而透露出诗人早年__________的远大抱负。
《望岳》颔联: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然。
钟:聚集。
阴阳:阴指山北,阳指山南。 割:分割。
大自然在这里凝聚了一切钟灵神秀,山南山北 如同被分割为黄昏与白昼。
近 望
三句虚写,表面写造物主独钟泰山,赋以神秀之气, 赏慕有加 。 而实际上抒发了诗人内心感受,对泰山_________ 山势之高峻。 四句实写,极尽夸张之能事,写泰山___________
◆ 《春望》时代背景介绍
春 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唐肃宗至德元年 (756年) 八月,杜甫从鄜 (fū) 州 (现在 陕西富县) 前往灵武 (现在属宁夏) 投奔肃宗,途中为叛军 所俘,后困居长安。这首诗作于次年三月。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25 《杜甫诗三首》 课件 (共28张PPT)
第二部分:写差使的凶横残暴和老妪的痛苦情状。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第三部分:写老妪致词。
(悲惨遭遇 )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别茂盛。 (忧国忧民 )
感时恨别,见花而落泪,听到鸟鸣 而感到惊心 。
(移情于物,感时伤世 )
烽火连三月, 战乱持续了很长时间了,家里已久 无音讯,家信可以抵得上万两黄金
家书抵万金。 那么宝贵。 (思念家人 )
白首搔更短, 由于忧伤烦恼,头上的白发越搔越
短,简直连簪子也插不上了。
浑欲不胜簪。
(叹息衰老 )
8、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 就都不能在他的身上培养出好的品质。可是只有在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下午12时 35分5秒下午12时35分12:35:0521.11.16
岱宗夫如何? 你想知道泰山是什么样子的吗?从
他是谁?
他是唐代最伟大的现 实主义诗人 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 的年代 他的诗多沉郁顿挫
后人尊称他为“诗圣” 他的诗反映了当时的现 实,故被誉为“诗史”
杜甫,字子美,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的诗作今存1400多首,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唐王 朝由盛而衰这转折过程中的种种社会现象,反映了 人民的疾苦,谴责了统治阶级的残暴,揭示了尖锐 的社会矛盾,被誉为“诗史”。又由于他能忧国忧
第四部分:照应开头,暗示老妪已被差使 抓走。
整体把握
1 诗中哪些句子暗示老妇人已经被捉走? 2 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25《杜甫诗三首》杜甫诗三首课件 新人教版
第二部分(五、六句):写差使的凶横残暴和老妪的痛苦情状。
第三部分(第三段):写老妪致词。 第四部分(后四句):尾声,暗示老妪已被差使抓走。
《望岳》: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 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抒发了诗人早 年的远大抱负。 《春望》:表达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 己的感情。 《石壕史》:反映了诗人思想上的矛盾: 他歌颂石壕老妇勇于承担苦难的精神, 又写出了老妇一家的悲惨遭遇,表现了 他为战争给人民带来巨大灾难而深感悲 痛。
答:“可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一联一般有两种解释: (1)诗人因感时恨别,见花而落泪,听到鸟鸣而感到惊心;
(2)以花、鸟拟人,花感时而落泪,鸟恨别而惊心。你赞成哪一种解释?理 由是什么?
答:“这是一道开放题,设题目的是使同学们进入诗中境界。只要言之成理即 可。
3、《望岳》中每一联都有“望”的意思,但“望”的角度不同。试对此做具 体解释。
泰山的形象怎麼樣呢?從齊到魯都望不盡 它青青的山色。大自然把所有的神奇和靈秀都 集中在泰山,山南山北的明暗由高拔的岱宗分 割。遙望層雲在 山中迴蕩, 心胸也為 之豁然開朗。 睜目凝 視山鳥歸飛, 目光 一直隨之入山。 這 時想到總有一天 將要 登上極頂,那時 將會看到眾山卑下,盡在眼底,也就更懂得孔 子所說「登泰山而小天下」的道理了。
答:“设题目的是通过对“望”的角度的分析,初步探知诗的大意。从诗句大 意进行分析。
二、把《石壕史》改写成一篇记叙文或一幕 短剧。 [提示]石壕史和老妇人是诗中的主要人 物,要善于运用想象来刻画他们各自的动作、 语言和神态;还要补充一些事实上已经发生 却被诗人隐去的故事情节。 答:“设题目的是通过实践活动进一步了解 这首诗的思想内容,并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关键是要合理的补充某些情节或细节,从而 鲜明的再现原作的思想内容。
八年级语文上册 25《杜甫诗三首》课件 新人教版
壕
•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 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
吏 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
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
阳役,犹得备晨炊。
•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 前途,独与老翁别。
第二十九页,共35页。
朗读课文,读准下列(xiàliè) 字音:
诗歌描写(miáoxiě)了怎样的社会 状况?
战火不断,国破家亡,妻离子散,民不聊生
本诗表达了诗人(shīrén)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思想感 情。
第二十八页,共35页。
•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 墙走,老妇(lǎo fù)出门看。
石 •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望
华山(海拔2155米),北岳恒
岳
山(hénɡ shān)(海拔2016米), 中岳嵩山(海拔1492米)
泰 山 (t ài s h
第八页,共35页。
东岳泰山
第九页,共35页。
第十页,共35页。
第十一页,共35页。
西岳华山
第十二页,共35页。
• 岱宗夫如何(rú hé )?齐鲁青未
望 了。 岳 •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他是唐代伟大的现实 主义诗人,他的诗篇象一面 镜子,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 “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 由盛而衰的真实历史面貌。
他的诗歌被公认为“诗 史”,他本人也被看做一带 代宗师,被尊称为“诗圣”。
第三页,共35页。
代表作品:《前出塞》 《咏怀五 百字》《北征》《兵车行》“三 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hé běi)》《登高》。
第二十四页,共35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第5单元 25《杜甫诗三首》(新人教版)
春望
国 破 山 河 在 , 城 春 草 木 深 。
感 时 花 溅 泪 , 恨 别 鸟 惊 心 。
烽 火 连 三 月 , 家 书 抵 万 金 。 白 头 搔 更 短 , 浑 欲 不 胜 簪 。
写作背景
公元757年,唐肃宗至德二年,“安史 之乱”的第三年,大唐进入由盛转衰时期, 玄宗早已弃都而逃,长安被攻占,人民生 活在战乱中,大唐一片混乱。中年杜甫在 投奔肃宗路上被判军所俘,困居长安,写 下《春望》一诗。
之尊”的泰山,写下《望岳》一诗。
相关常识
古体诗,又称古诗、古风,多数通 篇是五言句或七言句,也有以五言或七
言句为主而杂有长短句的;平仄没有严
格的限定,体现自由的抑扬韵律;用韵 比较自由,可以一韵到底,也可以换韵。
岱宗:岱是泰山 的别名,因居 五岳之首,故 岱(dài)宗夫如何? 尊为岱宗。 齐鲁青未了。 大自然
泰山有“五岳之首”、“五岳独尊”的称 誉。 古代帝王登基之初,太平之岁,多 来泰山举行封禅大典,祭告天地。先秦时 期有72代君主到泰山封禅;自秦汉至明清, 历代皇帝到泰山封禅27次。 历代文化也 留下了数以千计的诗文刻石。如孔子的 《邱陵歌》、司马迁的《封禅书》、曹植 的《飞龙篇》、李白的《泰山吟》、杜甫 的《望岳》等诗文,成为中国的传世名 篇 。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战乱持续了很长时间了,家 里已久无音讯,家信可以抵 得上万两黄金那么宝贵。
(思念家人 )
白首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由于忧伤烦恼,头上的白发 越搔越短,简直连簪子也插 不上了。
(叹息衰老 )
韵 译
山河依旧国都早已沦陷, 草木茂盛满城都是春天。 感伤时局泪水溅湿了花朵, 亲人离散鸟啼声更让人心伤。 战争连绵了整个春天, 珍贵的家书也难相见。 满头的白发愈搔愈短, 稀疏得简直无法插簪。
【初中语文】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25《杜甫诗三首》ppt课件1
逾( yú )吏( n) 妪( yù )
没有完好的衣服 逾: 越过;翻过 无完裙: 低微断续的哭声 一何:何其、多么 泣幽咽: 上前说 老妪:老妇人 前致辞: 戍:防守,这里指服役 且偷生: 苟且活一天算一天 已:停止,这里引申为完结。 更无人: 再没有别的(男)人了
这两首诗风格迥异的原因是什么? 从写作背景来说:
《望岳》写于社会繁荣的开元盛世,诗人生活优越,是一 个意气风发的青年,笔端自然洋溢着蓬勃的朝气; 《春望》写于战乱之中,诗人颠沛流离,字里行间既有对国 家命运的担忧,又有对家人的牵挂,怎能不沉重?
从写作题材来说:
《望岳》以五岳之首泰山为写作对象,它巍峨、高大、秀丽 、神奇给人以振奋与昂扬; 《春望》着眼于沦陷后的国都,荒凉破败的城池、杂乱森郁 的草木,让人内心忧戚愁苦。
写作背景
公元755年至763年发生在唐朝的一次地方割据势 力对中央集权的反叛。因叛乱是由安禄山和史思 明发动的,所以历史上称这次叛乱为“安史之 乱”. 。 “安史之乱”是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在战 争中,人民群众特别是黄河中下游 人民遭到了空 前的浩劫,北方经济受到很大破坏。“洛阳四面 数百里州县,皆为丘墟”, “汝、郑等州,比屋 荡尽,人悉以纸为衣”,出现了千里萧条,人烟 断绝的惨景。社会阶级矛盾加深了。同时,唐朝 中央的 力量削弱了,各地出现了40多个大小军阀, 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我傍晚投宿石壕村,有差役夜里来抓人。老翁 越墙逃走,老妇走出来查看情况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差役吼得多么凶狠啊!老妇人啼哭得多么可怜啊!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 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 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25《杜甫诗三首》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
压挂在树枝上的酒旗随风翻转,依傍山丘的阴云送来了 阵雨,风雨交加,春寒料峭。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C
一览众山小 浑欲不胜簪
会当凌绝顶 白头搔更短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三男邺城戍 二男新战死
一男附书至
D
落叶飘零,无边无际,纷纷扬扬,萧萧而下;奔流 不尽的长江,汹涌澎湃,滚滚而来。
客居他乡;离家万里;多病缠身;孤独登高;漂泊无依。
“不开心”三字一语双关,一是写出了花蕾因天冷无力舒展的形态,照应 了题目“春寒”;二是移情入景(情景交融),抒发了作者凄苦、悲凉的心 情。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C
一览众山小 浑欲不胜簪
会当凌绝顶 白头搔更短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三男邺城戍 二男新战死
一男附书至
D
落叶飘零,无边无际,纷纷扬扬,萧萧而下;奔流 不尽的长江,汹涌澎湃,滚滚而来。
客居他乡;离家万里;多病缠身;孤独登高;漂泊无依。
“不开心”三字一语双关,一是写出了花蕾因天冷无力舒展的形态,照应 了题目“春寒”;二是移情入景(情景交融),抒发了作者凄苦、悲凉的心 情。
八年级语文上册 25《杜甫诗三首》(第1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
第五页,共17页。
杜甫(dù fǔ)的诗歌分 青年时期 《望岳》类(:25岁,现存最早的杜诗)
《春望》(被安史之乱叛军所俘,带回长安)
安乱时期(shíqī) 《石壕吏》“三吏”“三别”(《新安 吏》、
《潼关吏》、《新婚别》、《无家别》、
《垂老别》)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安史之乱平息)
《蜀相 》 《春夜喜雨》 《江畔独步(dúbù)寻花 》 成都时期 《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
第二页,共17页。
他是谁?
他是唐代最伟大现实 主义的诗人。 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 的年代。 他的诗多沉郁顿挫。 后人尊称他为“诗圣”。
他的诗反映了当时的现实, 故被誉为“诗史”。
第三页,共17页。
世人(shìrén)对于杜甫还有其它哪几种称呼?
子美(字)、杜少陵、杜工部
为何(wèihé)称之为杜少陵?
第十六页,共17页。
第十七页,共17页。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老年时期 《登高》《 登岳阳楼》 《江南逢李龟年》
第六页,共17页。
望岳
杜甫 岱宗(dài zōnɡ)
夫如何?初齐读鲁课青文未了。 造化钟(k神èw秀én,) 阴阳割
第七页,共17页。
整体把握:
这首诗是杜甫的早期做作品。唐玄 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轻的诗人 离开了长安,到衮州(今属山东省)去 省亲—其父杜闲当时任衮州司马。此后 大约三四年内,他一直在山东、河北一 带漫游,结交了不少朋友。这首诗就是 这期间写的。诗中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 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也透 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历来(lìlái)被 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
第八页,共17页。
诗文(shī wén)解释
泰山是如此雄伟,青翠的山色望不 到边际。大自然在这里凝聚了一切钟灵 神秀,山南山北如同被分割为黄昏与白 昼。望着山中冉冉升起的云霞,荡涤着 我的心灵,极目追踪(zhuīzōng)那暮归的 鸟儿隐入了山林。我一定要登上泰山的 顶峰,俯瞰那众山,而众山就会显得极 为渺小。
八年级语文上册《5.25 杜甫诗三首》课件 新人教版
抵万金:形容家书的珍贵,表达了他 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一联一般有两 种解释:
(1)诗人因感时恨别,见花而落泪,听到鸟鸣而 感到惊心; (2)以花、鸟拟人,花感时而落泪,鸟恨别而惊 心。你赞成哪的社会状况? 战火不断,国破家亡,妻离子散,民不聊生 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思想感情。
杜甫:唐代现实
主义诗人,字子美, 诗圣,其诗作称为 “诗史”,大部分 收集于《杜工部 集》。
代表作
“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
“三别”: 《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石壕吏》
石壕吏(译文)
黄昏时份,我投宿石壕村,夜里听到有官 吏来捉人。老翁赶快跳墙逃,老妇出去看大门。
杜甫诗三首
《望岳》
《春望》 《石壕吏》
猜猜看,下面的对联写谁?
“草堂传后世,诗圣著千 秋。”(朱德)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 间疾苦,笔底波澜。”
(郭沫若)
杜甫,字子美,是我国古代伟大 的现实主义诗人。仕途坎坷,身经离 乱,看到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转折, 就用诗歌抒写情怀,反映时事,其作 品思想深刻,境界广阔,有强烈正义 感和鲜明倾向性,风格沉郁顿挫,形 式多样。由于他的诗真实的反映了所 处的时代,后世称为“诗史”;又由 于他能忧国忧民,被誉为“诗圣”。
首联远望,颔联近望,颈联细望,尾联极望。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首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搔(sāo) 簪(zān)
国破山河在, 国家破碎不堪,山河依旧存在 城春草木深。 春天又来到长安城,荒草长得特别茂盛 感时花溅泪, 感世伤时花也在流泪 恨别鸟惊心, 怨恨别离,鸟啼惊动人心 烽火连三月, 战争一直持续了三个月 家书抵万金。 家信如同万两黄金般那样珍贵 白首搔更短, 白发越搔越短 浑欲不胜簪。 简直连簪子也插不上了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一联一般有两 种解释:
(1)诗人因感时恨别,见花而落泪,听到鸟鸣而 感到惊心; (2)以花、鸟拟人,花感时而落泪,鸟恨别而惊 心。你赞成哪的社会状况? 战火不断,国破家亡,妻离子散,民不聊生 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思想感情。
杜甫:唐代现实
主义诗人,字子美, 诗圣,其诗作称为 “诗史”,大部分 收集于《杜工部 集》。
代表作
“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
“三别”: 《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石壕吏》
石壕吏(译文)
黄昏时份,我投宿石壕村,夜里听到有官 吏来捉人。老翁赶快跳墙逃,老妇出去看大门。
杜甫诗三首
《望岳》
《春望》 《石壕吏》
猜猜看,下面的对联写谁?
“草堂传后世,诗圣著千 秋。”(朱德)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 间疾苦,笔底波澜。”
(郭沫若)
杜甫,字子美,是我国古代伟大 的现实主义诗人。仕途坎坷,身经离 乱,看到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转折, 就用诗歌抒写情怀,反映时事,其作 品思想深刻,境界广阔,有强烈正义 感和鲜明倾向性,风格沉郁顿挫,形 式多样。由于他的诗真实的反映了所 处的时代,后世称为“诗史”;又由 于他能忧国忧民,被誉为“诗圣”。
首联远望,颔联近望,颈联细望,尾联极望。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首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搔(sāo) 簪(zān)
国破山河在, 国家破碎不堪,山河依旧存在 城春草木深。 春天又来到长安城,荒草长得特别茂盛 感时花溅泪, 感世伤时花也在流泪 恨别鸟惊心, 怨恨别离,鸟啼惊动人心 烽火连三月, 战争一直持续了三个月 家书抵万金。 家信如同万两黄金般那样珍贵 白首搔更短, 白发越搔越短 浑欲不胜簪。 简直连簪子也插不上了
八级语文上册第5单元25《杜甫诗三首》课件(新版)新人
“望”的视角 之间,无尽无了
佛也在感伤
不同
近看:山南山北分昏晓,细 远望:满城荒草丛生,
(二)《春望》阅读赏析 依照我们上节课《望岳》的学习过程,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诗歌《春望》。
•1.写作背景:肃宗至德元年(756)六月, 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七月,杜甫听到 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 在郎州的羌村,去投奔肃宗。途中被叛军 俘获,带到长安。因他官卑职微,未被囚 禁。《春望》写于次年三月。
律诗
2. 文体常识 首联 第一、二句
颔联 颈联
第三、四句 (颔联颈联 一般要求
第五、六句 对仗)
尾联 第七、八句
朗读诗歌,理解内容
• 1.自读课文,找出重点词语,正音。
• 岱宗夫如何(dài ) 决眦入归鸟( zì )
• 白头搔更短(sāo ) 浑欲不胜簪( zān )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 (1)造化钟
聚集
• (2)阴阳割昏晓 阴:山的北面 阳:山的南面
• (3)会当凌绝顶 会当:终当、终要 凌:登
• (4)浑
简直
• (5)荡胸生曾
通“层”,层叠
3.朗读两首诗,• 注意节奏望。
/• 岱 宗 夫 如 何/,齐 鲁 青 未 了。
/• 造 化 钟 神 秀/,阴 阳 割 昏 晓。 /• 荡 胸 生 曾 云/,决 眦 入 归 鸟。 /• 会 当 凌 绝 顶/,一 览 众 山 小。
3.题目的理解:在春天,诗人看到长安的景象, 借以抒怀。
4.诗歌描绘的社会状况:战火不断,国破家亡, 妻离子散,民不聊生。
5.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这首诗集中表达了诗 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
(1)首联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面?起什么作用?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杜甫诗三首》课件 新人教版
第十二页,共36页。
你还知道(zhī dào)杜甫的哪些诗歌?背出来给同 学们听。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白日放歌(fànɡ ɡē)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25 杜甫(dù fǔ)诗三首
第一页,共36页。
1.了解每首诗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每首诗的思想感情。 2.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3.理解融情于景的表现手法。把握诗的景与情、事与情, 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yìjìng)。让学生更加热爱祖国河 山,培养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 气概。让学生感受诗人忧时忧国思家的感情。激发学生 对封建社会劳动人民的同情。
第八页,共36页。
1.《望岳》中每一联都有“望”的意思,但“望”的 角度不同(bù tónɡ)。试对此进行具体解释。 首联——远望 仰慕之情 溢于言表 挺拔雄伟 横 跨齐鲁 颔联——近望 神奇秀丽 巍峨高大 颈联——细望 云气层出不穷 心胸为之荡涤 尾联——望中所感 望岳而生登顶之意愿
第九页,共36页。
第五页,共36页。
第六页,共36页。
《望岳(wànɡ yuè)》可分两大层,请试着概 括大意。
前两联为第一大层,着力写泰山的整体形象。 后两联为第二大层,也写了泰山景物,但着 力表现(biǎoxiàn)的是诗人的感受。
第七页,共36页。
1.《望岳》中每一联都有“望”的意思,但“望”的 角度不同。试对此进行具体解释。 2. 这首诗歌描写了泰山怎样的特点?从哪些(nǎxiē) 句子中可以看出来? 3. 请赏析本诗优美的词语或诗句,谈谈自己喜欢的 原因。 4.《望岳》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你还知道(zhī dào)杜甫的哪些诗歌?背出来给同 学们听。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白日放歌(fànɡ ɡē)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25 杜甫(dù fǔ)诗三首
第一页,共36页。
1.了解每首诗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每首诗的思想感情。 2.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3.理解融情于景的表现手法。把握诗的景与情、事与情, 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yìjìng)。让学生更加热爱祖国河 山,培养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 气概。让学生感受诗人忧时忧国思家的感情。激发学生 对封建社会劳动人民的同情。
第八页,共36页。
1.《望岳》中每一联都有“望”的意思,但“望”的 角度不同(bù tónɡ)。试对此进行具体解释。 首联——远望 仰慕之情 溢于言表 挺拔雄伟 横 跨齐鲁 颔联——近望 神奇秀丽 巍峨高大 颈联——细望 云气层出不穷 心胸为之荡涤 尾联——望中所感 望岳而生登顶之意愿
第九页,共36页。
第五页,共36页。
第六页,共36页。
《望岳(wànɡ yuè)》可分两大层,请试着概 括大意。
前两联为第一大层,着力写泰山的整体形象。 后两联为第二大层,也写了泰山景物,但着 力表现(biǎoxiàn)的是诗人的感受。
第七页,共36页。
1.《望岳》中每一联都有“望”的意思,但“望”的 角度不同。试对此进行具体解释。 2. 这首诗歌描写了泰山怎样的特点?从哪些(nǎxiē) 句子中可以看出来? 3. 请赏析本诗优美的词语或诗句,谈谈自己喜欢的 原因。 4.《望岳》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