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病变的BI-RADS分级

合集下载

birsds分级标准

birsds分级标准

BI-RADS分级标准是指数字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在临床上用于乳腺钼靶诊断的分级。

这个分级标准总共可以分为0-6级七个等级,分级标准主要基于肿物的具体大小、肿物内是否有血运、肿物的边界是否光滑、钙化及同侧的腋窝是否出现异常肿大的淋巴结等因素。

•0级指的是需要进行进一步检查的情况。

•1级表示影像学检查未见异常。

•2级为良性征象。

•3级提示影像学良性可能性比较大。

•4级提示影像学检查提示恶性的可能性比较大,其中又分为4A、4B、4C,分别表示低度可疑、中度可疑和不确定高度。

•5级表示有三项或者三项以上的征象提示为恶性的,一般恶性可能性高于95%。

•6级是已经穿刺或者手术病理证实为恶性的病变。

BI-RADS的分级可以应用于乳腺、甲状腺等部位肿瘤的检查,用于评估肿瘤的性质,对于有乳腺癌或者甲状腺癌病史的人群,更应定期进行检查,有助于提高早期的检出率。

乳腺病变的BI-RADS评价分级及超声诊断护理课件

乳腺病变的BI-RADS评价分级及超声诊断护理课件
指导治疗决策
根据BI-RADS分级,护理人员可以协助医生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如观察随访、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等。
监测病情进展
定期进行乳腺超声检查,并根据BI-RADS分级的变化,及时发现病情 进展,调整治疗方案。
超声诊断在护理中的应用
无创无痛检查
01
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无痛、无辐射的检查方式,适合用于乳
饮食指导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营养需求,提供合理的饮食建 议,如增加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摄入。
运动指导
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如散步、瑜伽等,以 增强体质和免疫力。
定期复查
指导患者定期进行乳腺检查,以便及时发现病变 并采取相应措施。
乳腺病变患者的康复护理
康复锻炼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指导其进行康复锻炼,如肌肉训练、关节 活动等,以促进身体功能的恢复。
心理支持
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帮助其面对疾病和治疗过程中的压力 。
乳腺病变的长期管理
定期复查
在治疗结束后,定期进行乳腺复查,监测病情变化和复发 情况。
调整生活方式
继续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适当进行运动锻炼 。
预防并发症
积极预防和治疗与乳腺病变相关的并发症,如肺部感染、 血栓形成等。
BI-RADS评价分级系统将乳腺病变分为0-6级,其中0级表示 需要进一步评估,1级为阴性,2级为良性,3级为可能良性 ,4级为可疑恶性,5级为高度可疑恶性,6级为已活检病理 证实为恶性。
BI-RADS评价分级的标准
01
02
03
超声声像图特征
包括形态、边缘、内部回 声、后方回声等。
血流情况
观察病变内部及周边血流 信号。
腺病变的筛查和诊断。

乳腺病变的BI-RADS分级

乳腺病变的BI-RADS分级
乳腺病变的BI-RADS评价分级 及超声诊断
邻水县人民医院特诊科 杜宜秀
邻水县人民医院特诊科 杜宜秀
乳腺分级的由来
• 根据乳腺疾病发展、治疗和预后特点,美 国放射学会(ACR)于1992年制定了乳腺影 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DS)对乳 腺钼靶X线进行详细规范的描述并对乳腺疾 病诊断分级提出了标准。
恶性征象
• 形态不规则 • 边界模糊,小分叶,成角,毛刺 • 垂直生长(纵横比>1) • 后方回声衰减 • 周边高回声晕 • 微小钙化
恶性征象
• 周围结构扭曲 • 内部血流丰富 • 腋下淋巴结肿大 • 皮肤增厚/水肿
BI-RADS 5级
• 超声有>3项的恶性征象 高度提示恶性,应采取适当措施,超声发 现有归入该级的异常有95%或更高的恶性 危险
• 无临床体征 • 超声未见异常
可参考以前的检查结果 可每年常规复查超声
BI-RADS 2 级
• 良性征象,基本排除恶性征象 单纯性囊肿 乳腺内淋巴结 假体或者植入物 术后的稳定性病灶 连续超声检查未发现改变的纤维腺瘤
根据年龄、临床表现6-12月复查
BI-RADS 3 级
• 可能良性病变(其恶性危险度<2%) 边缘光滑、椭圆形且呈水平方向生长的纤 维腺瘤图像 复杂性囊肿和簇状小囊肿 增生结节(平行生长) 目前短期随访为主要处理方法,建议6个月 复查
• 形成脓肿后,内部为不均质无回声区,形 态不规则,CDFI脓肿壁上可探及血流信号。
超声表现
• 急性期多表现为腺体内的导管扩张。随病 情进展,在乳晕区形成边界不清、形态不 规则的低回声区,或囊实混合性结节,病 灶常突破脂肪层到达皮肤,但与皮肤不粘 连。

2023年乳腺分级标准birads

2023年乳腺分级标准birads

2023年乳腺分级标准birads
BI-RADS是指美国放射学会的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用于评估乳腺疾
病的良恶性。

BI-RADS分级标准通常可以分为6级,级别越高恶性程度越高。

具体如下:
1. 0类:是指现有影像未能完成评估,需要其他影像检查进一步评估,或与既往检查比较。

2. 1类:是阴性结果,无异常表现。

3. 2类:良性病变,包括单纯性囊肿、积乳囊肿、乳房内移植物,稳定的术后改变,随访后无变化的纤维腺瘤,建议定期随访,每6-12个月复查一次。

4. 3类:良性可能性大,包括边缘光整、形态规则、未见明显血流信号的结节等,但有小于2%的可能性为恶性,需要定期随访复查。

5. 4类:可疑恶性病变,建议进行组织活检以明确诊断。

其中4a类恶性可
能性为3%~10%,4b类恶性可能性为11%~50%,4c类恶性可能性为51%~94%。

6. 5类:高度可疑恶性病变,几乎可以肯定为恶性,需要立即进行组织活检以明确诊断。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获取更具体的信息,建议咨询专业医生或查阅相关医学资料。

BIRADS分级标准

BIRADS分级标准

BI-RADS分级标准:BI-RADS。

这组字母是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的英文缩写,是目前乳腺超声诊断普遍应用的分级评价标准。

BI-RADS 分级标准是由美国国家癌肿研究所、美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美国医学会、美国外科医师学会和美国病理学家学会、美国放射学会共同努力制定的。

这一标准的建立使描述乳腺病灶的特征性术语和评价病灶恶性程度的报告术语趋于标准化规范化,降低了解读乳腺影像学报告中出现误差和不确定性,尤其对乳腺癌复查诊断更为重要。

BI-RADS 分级标准:0级(category 0):指采用超声检查不能全面评价病变,需要进一步的其它影像学检查诊断。

例如:1、有乳头溢液、不对称增厚、皮肤及乳头改变等临床表现,而超声无征象;2、临床触及肿块,年龄大于20岁,超声检查有可疑征象或无特征,需乳腺钼靶检查;3、超声检查及钼靶检查均无特征,需鉴别乳腺癌保乳术后形成的疤痕与复发病灶时,推荐磁共振检查;4、确定治疗前,需最后评估者确定治疗前需最后评估者:1级(category 1):阴性(negative)指超声检查未见异常改变,有把握判断为正常。

建议随诊(一年)。

例如:无肿块、无结构紊乱、无皮肤增厚、无微钙化;2级(category 2):良性征象(benign finding/findings)基本可以排除恶性。

建议根据年龄及临床表现随诊(半年至一年)。

例如:单纯性囊肿;乳腺内淋巴结(也可能属1级;乳腺假体植入;多次复查超声,图像变化不大,年龄小于40岁的纤维腺瘤或首次超声检查年龄小于25岁的纤维腺瘤;手术后结构欠规则,但多次复查超声,图像无变化;脂肪小叶;3级(category 3):可能良性征象(probaly benign finding)恶性危险小于2%。

建议短期随访(三至六个月)及其它检查。

例如:年龄小于40岁的实性椭圆形、边界清、纵横比小于1的肿块,良性可能,恶性的危险性小于2%;考虑纤维腺瘤可能性大:实性肿块呈椭圆形、边界清、纵横比小于1。

乳腺病变的BIRADS分级

乳腺病变的BIRADS分级
★局限性增生: 局部腺体组织回声不均,减低,边界欠清
乳腺病变的BIRADS分级
乳腺病变的BIRADS分级
乳腺病变的BIRADS分级
特殊类型乳腺增生—硬化性腺病
• 主要以间质增生为主 • 超声上常与恶性肿瘤难以鉴别
多表现为低回声结节,边界欠清,形态不 规则,内可含钙化(多为粗大钙化),因 含有大量结缔组织,后方可伴有声衰减。
情进展,在乳晕区形成边界不清、形态不 规则的低回声区,或囊实混合性结节,病 灶常突破脂肪层到达皮肤,但与皮肤不粘 连。
乳腺病变的BIRADS分级
腺体层明显增厚,血流信号丰富 乳腺病变的BIRADS分级
乳腺脓肿
乳腺病变的BIRADS分级
乳腺病变的BIRADS分级
乳腺病变的BIRADS分级
乳腺病变的BIRADS分级
乳腺病变的BIRADS分级
乳腺病变的BIRADS分级
乳腺病变的BIRADS分级
急性乳腺炎及乳腺脓肿
• 炎性肿块边界模糊,回声增强或减低,分
布不均,血流信号轻度增加。
• 形成脓肿后,内部为不均质无回声区,形
态不规则,CDFI脓肿壁上可探及血流信号。
乳腺病变的BIRADS分级
超声表现
• 急性期多表现为腺体内的导管扩张。随病
乳腺良性病变
• 乳腺增生 • 浆细胞性乳腺炎 • 纤维腺瘤 • 导管内乳头状瘤 • 脂肪瘤
• 急性乳腺炎及乳腺脓

• 乳腺囊肿 • 叶状肿瘤 • 淋巴结
乳腺病变的BIRADS分级
乳腺增生症(乳腺结构不良)
• 女性最常见非炎症、非肿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性疾病。其概
念、分类及病理诊断标准至今尚未完全统 一。
• 病因:卵巢功能紊乱,黄体酮分泌减少,

乳腺BI-RADS分级及MR曲线分析

乳腺BI-RADS分级及MR曲线分析

0类:为未定类,需和既往图像对比或进一步影像检查评价。

1类:乳腺结构清楚而无病变显示。

2类:肯定的乳腺良性钙化和肯定的良性肿块。

3类:几乎为肯定良性,恶性可能性≤2%。

4类:可疑恶性,需要进行组织学诊断。

5类:几乎肯定是乳腺癌的病变,恶性可能性≥95%。

6类:对已被穿刺活检或局限切除活检病理证实为乳腺癌,但还未进行手术切除的影像评价。

最后还要分析病灶侧乳腺皮肤增厚及乳头回缩改变,以及双侧腋窝淋巴结增大情况。

1、针对动态增强曲线表现为type I 型且为良性形态特征的病灶:
BI-RADS 2: 双侧斑点强化病灶, 无明显肿块或怀疑局灶性非肿块样强化病灶。

BI-RADS 3: 肿块或非肿块样强化病灶, 超声检查为阴性。

基于MRI检查病灶良性特征,病人可以进行随访,而不需要活检。

分类诊断依据主要靠良性病灶形态学特征。

BI-RADS 4: 孤立的,明显且不对称的非肿块样强化病灶,在高危人群发现时。

2、动态增强曲线表现为 type I 型和恶性形态学特征的肿块或非肿块样强化病灶通常诊断为 BI-RADS 4级。

3、动态增强曲线表现为 type II 或III 型和良性形态学特征
的肿块或非肿块样强化病灶,诊断为BI-RADS 4级。

4、动态增强曲线表现为 type II-III型和恶性形态学特征的肿块或非肿块样强化病灶通常诊断为 BI-RADS 4或 5级。

乳腺病变的BI RADS分级

乳腺病变的BI RADS分级

幻灯片1乳腺病变的B I-R A D S评价分级及超声诊断曲阜市人民医院超声医学科幻灯片2乳腺分级的由来●根据乳腺疾病发展、治疗和预后特点,美国放射学会(A C R)于1992年制定了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 r e a s t i m a g i n g r e p o r t i n g a n d d a t a s y s t e m),B I-R A D S)对乳腺钼靶X线进行详细规范的描述并对乳腺疾病诊断分级提出了标准。

●2003年该标准第四版修订时,建立了乳腺超声诊断分级标准(B I-R A D S-U S)幻灯片3B I-R A D S-U S●解决由于超声检查对操作者的依赖性而限制超声应用的问题●提升乳腺超声临床应用的功效幻灯片4B I-R A D S分级依据●形状●边界●生长方向(纵横比)●内部回声●后方声影●周围组织侵润●钙化形态●血流分布●腋窝淋巴结有无肿大幻灯片5评价分级●0级——评价不完全●1级——阴性●2级——良性病变●3级——可能良性病变●4级——可疑恶性病变●5级——高度提示恶性●6级——已知癌性病变幻灯片6说明●0级:需行其他影像学检查才能做出最终评价●1级:未发现病灶(常规随访)●2级:良性病变。

无恶性特征,如囊肿、假体(常规临床处理和随访)●3级:可能良性病变。

恶性可能非常小,如纤维瘤(短期复查)幻灯片7说明●4级:可疑恶性病变低到中度可能为癌●症,应考虑穿刺活检●5级:几乎肯定为癌性病变应采取适当措●施●6级:已知癌性病变穿刺活检已证实为恶●性,接受治疗前检查和评价幻灯片8B I-R A D S0级◆如果是首诊临床有体征,超声无征象,建议随诊或者其他影像学检查;临床有体征,超声未确定病变但可疑,建议其他影像检查;◆已切除或者放疗后超声不能确定是疤痕或者复发,建议M R I检查。

需要结合既往的其他资料,当时不宜做出超声意见的图像幻灯片9临床体征●可触及肿块●未触及肿块,但有乳头溢液●不对称性增厚●皮肤或者乳头有改变幻灯片10B I-R A N D1级●无临床体征●超声未见异常●●可参考以前的检查结果可每年常规复查超声幻灯片11B I-R A D S2级●良性征象,基本排除恶性征象●单纯性囊肿●乳腺内淋巴结●假体或者植入物●术后的稳定性病灶●连续超声检查未发现改变的纤维腺瘤根据年龄、临床表现6-12月复查幻灯片12幻灯片13B I-R A D S3级●可能良性病变(其恶性危险度<2%)●边缘光滑、椭圆形且呈水平方向生长的纤维腺瘤图像●复杂性囊肿和簇状小囊肿●增生结节(平行生长)目前短期随访为主要处理方法,建议6个月复查幻灯片14幻灯片15B I-R A D S4级●可疑恶性,应考虑恶性:此级病灶恶性的可能性为3~94%。

乳腺bi-rads分级标准和意义

乳腺bi-rads分级标准和意义

乳腺bi-rads分级标准和意义
乳腺BI-RADS分级标准是一种用于乳腺影像学评估的系统。

BI-RADS代表乳
腺成像报告与数据系统,它是由美国放射学会制定的一套标准,用于描述乳腺X
线摄影、超声波、磁共振成像以及其它成像技术的结果。

乳腺BI-RADS分级标准的目的是为了标准化乳腺影像检查的报告和结果,使
医生之间的沟通更加准确和一致。

这一系统主要关注乳腺中可能存在的异常信号或结构,并将其分为几个不同的等级,以指导医生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处理。

根据乳腺BI-RADS分级标准,异常信号或结构被分为七个等级,分别是0到6。

每个等级都有其特定的描述和意义。

下面简要介绍一下各个等级的含义:0级:需要进一步评估。

这意味着影像检查结果存在一些不确定性或技术问题,需要进行额外的检查或重新评估。

1级:阴性。

此等级表示乳腺影像结果正常,没有发现任何异常。

2级:良性。

这表示乳腺中存在一些常见的良性结节或异常信号,通常不需要
进一步处理。

3级:可能良性。

此等级指示存在一些潜在的良性结节或异常信号,但可能需
要进行进一步的观察或检查。

4级:可疑性别良性和恶性。

这一级别表示存在一些异常信号或结构,需要进
行针对性的进一步评估,以确定其是否为良性或恶性。

5级:高度可疑性恶性。

此等级表示存在明显的恶性病变的迹象,需要进行进
一步的确认和评估。

6级:已知恶性。

这个等级用于描述已经通过组织学检查确认为恶性的乳腺病变。

乳腺BI-RADS分级标准

乳腺BI-RADS分级标准

乳腺BI-RADS分级
乳腺BI-RADS分级是指1992年美国放射学会创立并推荐的“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中采用的表示乳腺改变的标准;分为0类、1类、2类、3类、4类、5类、6类七个级别。

(1)BI-RADS 0类:需要其他影像学检查(如乳腺X线检查或MRI等)进一步评估。

(2)BI-RADS 1类:阴性。

(3)BI-RADS 2类:良性病变,根据年龄及临床表现可每6~12个月随诊。

如单纯囊肿、乳腺假体、脂肪瘤、乳腺内淋巴结(也可以归入1类)、多次复查图像无变化的良性病灶术后改变及有记录的经过多次检查影像变化不大的可能为纤维腺瘤的结节等。

(4)BI-RADS 3类:可能是良性病变,建议短期复查(3~6个月)及加做其他检查。

新发现的纤维腺瘤、囊性腺病、瘤样增生结节(属不确定类)、未扪及的多发复杂囊肿或簇
状囊肿、病理学检查明确的乳腺炎症及恶性病变的术后早期随访都可归于此类。

(5)BI-RADS 4类:可疑的恶性病灶。

此类病灶的恶性可能性为2%~95%。

一旦评估为4类即建议进行病理学检查,包括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空芯针穿刺活检、手术活检以明确诊断。

超声声像图上表现不完全符合良性病变或有恶性特征均归于此类,目前可将其划分为4A类(恶性概率为2%~10%)、4B(恶性概率为10%~50%)和4C类(恶性概率为50%~95%)。

(6)BI-RADS 5类:高度怀疑恶性,恶性概率≥95%;应进行积极的治疗,经皮穿刺活检(通常是影像引导下的空芯针穿刺活检)或手术治疗。

(7)BI-RADS 6类:用于活检已证实为恶性,但还未进行局部治疗的影像评估。

乳腺birads分类标准

乳腺birads分类标准

乳腺birads分类标准
乳腺BI-RADS分类标准是乳腺肿块的良恶性程度与风险的一种评估分类方法,用于评估影像检查中乳腺的改变。

BI-RADS将乳腺病变分为0-6级,一般而言,级别越高,恶性的可能性越大。

1. BI-RADS 0级:指在进行超声检查后不能进行乳腺疾病分类,需要其他影像学进行辅助判断,如乳腺钼靶、核磁共振等。

大多数情况下证明乳腺几乎没有病变。

2. BI-RADS 1级:提示超声检查无异常。

这种情况下一般提示乳腺正常,没有病变位置,无需进行治疗,定期进行检查即可。

3. BI-RADS 2级:提示乳腺发生病变,但主要考虑为良性病变,大多数为增生,基本可排除恶性。

4. BI-RADS 3级:考虑为良性病变,无需特殊处理,注意观察,建议3-6月进行肿块情况检查,一般是纤维腺瘤、多发性囊肿等。

5. BI-RADS 4级:发现乳腺中有肿块出现,提示乳腺发生可疑恶性病变,需要结合病理学进行检查,判断有无癌变细胞,如果存在则提示恶性肿瘤。

6. BI-RADS 5级:提示乳腺肿块存在高度恶化可能性,大部分情况是由于乳腺癌症,建议尽早到医院做手术进行病
理检查确诊。

7. BI-RADS 6级:提示已经通过病理检查确诊为乳腺癌症阶段,需要结合手术结合化疗等方式进行治疗。

bi-rads分级标准

bi-rads分级标准

bi-rads分级标准
BI-RADS(Breast Imaging-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是
一种诊断乳房影像的国际分级体系,由美国乳腺影像学协会(ACR)支持。

BI-RADS分级体系将乳腺结节分为6个级别,分别是0级、1级、2级、3级、4级和5级。

0级表示未发现任何异常;1级表示可能是正常的脂肪变性;2级表示可能存在息肉或小结节;3级表示结节形态和大
小均未明确;4级表示结节形态和大小明确,但需要进一步检查;5级表示很可能是乳腺癌。

BI-RADS分级体系根据病史、临床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三
者的综合评估,提供给临床医生一个统一的、客观的依据,用来进行乳腺病变的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以确保患者的预后。

BI-RADS分级的最主要的目的是尽可能精确地将患者分类,
以便对患者进行最佳的治疗。

BI-RADS分级体系可以帮助临床医生准确判断乳腺病变
的类型,以便采取恰当的治疗措施,减少患者的治疗风险。

如果检查结果分级为0级或1级,说明患者没有乳腺病变,可以安心无忧;如果检查结果分级为2级,则需要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诊断;如果检查结果分级为3级或4级,则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乳腺癌;如果检查结果分级为5级,则可以排除乳腺癌的可能性。

BI-RADS分级体系是一种有用的工具,它可以帮助临床医生准确地判断乳腺病变的类型,以便采取恰当的治疗措施,减少患者的治疗风险,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乳腺分级标准birads4级分类标准

乳腺分级标准birads4级分类标准

BI-RADS是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的缩写,用于评估乳腺肿块的良恶性可能性。

根据BI-RADS分级标准,4级分类标准如下:
4级:为性质待定(恶性的可能性3%-94%),需考虑穿刺活检以明确诊断。

可分为4a(可能恶性3-30%)、4b(可能恶性31-70%)、4c(可能恶性71-94%)。

其中4a表示低度可疑恶性病灶,包括可触摸到的部分边缘清楚的实性肿块(纤维腺瘤、复杂性囊肿或可疑脓肿)。

4b表示中度恶性可能,例如乳突状瘤需要切除活检确诊。

4c表示恶性病变可能性很高,形态不规则、边缘浸润的实性肿块和簇状分布的细小微粒簇钙化。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出现乳房肿块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乳腺Birads分级是什么意思呢?

乳腺Birads分级是什么意思呢?

乳腺Birads分级是什么意思呢?当下乳腺增生、乳腺癌等疾病发生概率逐步提高,人们高度重视乳房健康,前往医院进行乳腺检查女性朋友持续性增多。

前往正规医院做乳腺的相关影像检查,最终拿取相应报告单后,可在报告单上明晰看到相应的字母:BI-RADS分级,后面会跟着I、II、III、IV、V等数字符号。

很多患者内心担忧:“这个BI-RADS分级是什么意思?是不是病情很严重?”对该分级相关知识的掌握,可初步看懂内涵,大概掌握自己乳腺疾病的严重程度,下面对其相关分级知识阐述。

1.什么是乳腺BI-RADS分级?乳腺BI-RADS分级主要是美国放射学会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的缩写,BI-RADS分级标准普遍用于乳腺各类影像学检查,如X线钼靶摄影、彩超等,核心用于客观评价乳腺病变的良恶性程度的评估分类方法。

通常BI-RADS分级法可将乳腺疾病划分为0-6级,常规下随着级别的增高,恶性风险增大,积极掌握其实际内涵,有利于患者看懂医院报告单,初步了解自身乳腺疾病严重程度。

1.乳腺BI-RADS分级的原因和目的当下临床实践中,乳腺BI-RADS分级的关键原因是,超声检查最终质量与整个操作者专业水平、技术熟练程度等密切相关,所以易产生假阳性结果,致使误读和误诊。

诊断结果部分报告中较为模糊,缺少明晰化,临川医生无法通过该参考做出精准判断,并制定治疗病变方案。

乳腺BI-RADS分级最为关键的目的包含多个方面:①确保报告术语更具规范化,为超声报告书写提供规范、一致性描述语言,以免对病变描述缺乏明晰化;②促使相同或不同检查资源的比对较为容易,对检查结果提供统一建议,强化医务工作者较佳的沟通和交流,更有助于医生和患者对病情的理解,以促进临床治疗;③数据收集以便完善相应的资料库,提供相关数据咨询及对历史检查结果查询。

1.乳腺结节常见疾病?乳腺结节是乳腺上存在得一块结构,与正常组织不同的肿块,乳腺结节并不是该疾病得名称,仅作为一类影像学表现,可见于各类乳腺疾病,如乳腺增生、乳腺囊肿、乳腺纤维瘤、乳腺癌等,多数乳腺结节是良性,常规下无需特殊处理,当然不乏恶性存在的可能。

乳腺BIRADS分级

乳腺BIRADS分级

乳腺B I-R A D S分级
0级:不完整的评估,需其他影像学检查进一步评估。

I级:阴性或正常。

II级:良性改变,如单纯性囊肿,随访后无改变的纤维腺瘤。

建议
定期随访(如每年一次)。

III级:良性可能性大,恶性率小于2%,3-6个月追踪观察。

符合以下第l、2 条,再加另外3 条(含3 条)以上者:(1)肿块形
态呈圆形或椭圆形;(2)肿块与皮肤平行或宽大于高;(3)肿块边界清
楚;(4)肿块周缘(与周围组织之移行带或区域)窄而锐利;(5)肿块
后方回声增强或无改变;(6)肿块周围组织无改变;(7)肿块较大钙化
(≥ 0.5cm)和(或)两侧边缘锐利或规整的后方声影;(8)肿块内部
无血流。

IV级:可疑恶性病变,考虑穿刺活检。

V级:高度怀疑恶性病变,应立即采取适当措施。

符合以下8 条中的3 条或3 条以上者为5 级,不符合第2、3 条或不符
合5 级标准者为4 级:(1)肿块形态不规则;(2)肿块与皮肤不平行或高>
宽;(3)肿块边界不清楚、模糊、微小分叶、成角和(或)毛刺;(4)肿块
强回声晕征;(5)肿块两侧边缘不锐利或不规整的后方声影;(6)肿块周围
组织有改变,Cooper韧带变直和增厚,正常结构分层中断或消失,皮肤增厚
或凹陷;(7)肿块内微小钙化(<0.5cm);(8)肿块内部有血流。

VI级:活检已证实为恶性病变。

乳腺的BI-RADS分级

乳腺的BI-RADS分级

乳腺的BI-RADS分级乳腺的 BIRADS 分级在女性健康领域,乳腺检查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

而在乳腺检查的结果中,我们常常会听到“BIRADS 分级”这个术语。

那么,BIRADS 分级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它对于乳腺健康的评估又有着怎样的重要性呢?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一聊这个话题。

首先,咱们得明白 BIRADS 分级可不是什么神秘的代码,它其实是一种标准化的评估系统,目的是为了让医生和患者能够更清楚、更一致地理解乳腺检查的结果。

BIRADS 分级一共分为 0 到 6 级,每一个级别都代表着不同的含义和处理建议。

0 级可不是说一切正常,而是说明这次的检查结果不太完整,还需要进一步结合其他的检查,比如增加超声、磁共振成像(MRI)等,才能给出一个准确的评估。

1 级就比较让人放心啦,这意味着乳腺没有发现任何异常。

这就好像给乳腺发了一张“健康证书”,通常不需要进一步的处理,不过定期复查还是很有必要的,毕竟乳腺的健康状况可能会随着时间变化。

2 级也不错,它表示乳腺有一些良性的改变,比如单纯的囊肿、乳腺内淋巴结、植入的假体等。

这些情况一般都是无害的,只要定期复查,观察它们有没有变化就好。

3 级就需要稍微多关注一下了。

这表明乳腺可能有良性病变,但恶性的可能性小于 2%。

一般建议短期随访,比如 3 6 个月复查一次,如果连续 2 3 年稳定,那就可以降级为 2 级啦。

4 级可就有点复杂了,它又被细分为 4A、4B 和 4C 三个小级别。

4A 级表示低度可疑恶性,恶性可能性在 2% 10%之间;4B 级是中度可疑恶性,恶性可能性在 10% 50%;4C 级是高度可疑恶性,恶性可能性在 50% 95%。

这时候,通常需要进行活检,也就是取一小块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来明确到底是良性还是恶性。

5 级基本上就是恶性的可能性很大了,大于 95%。

这时候医生会尽快安排进一步的治疗,比如手术、化疗、放疗等。

6 级则是已经通过病理证实为恶性的病变。

bi-rads分级标准3类

bi-rads分级标准3类

bi-rads分级标准3类BI-RADS(Breast Imaging-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是对乳腺影像检查结果进行分类的一种系统,旨在提供乳腺病变的描述和评估。

BI-RADS分级标准共分为5个类别,分别为0、1、2、3、4和5类,其中0类是辅助检查结果不完善需要进一步检查,而3类表示良性病变。

BI-RADS3类的由检查结果及相关报告进行详细描述和解释,以下是示范的适用于BI-RADS3类的报告例子:"乳房X线摄像显示双侧乳房,分布呈等密度结构,没有明显的异常毛刺等影像特征。

一些特定区域约0.7cm×0.5cm的结节状致密物,其周围有小量钙化点,形态规则,边界清晰。

根据乳腺超声检查结果,该结节实质为囊性,可压性好,边界清晰,内部无分隔,没有血液流动信号。

根据上述所述,这个结节的性质是良性,建议一年后复查一次以确认结节的性质和进展情况。

"从上述报告中可以看出,BI-RADS3类主要是针对乳房影像检查结果中发现的良性病变。

良性病变意味着在目前条件下没有原发性乳腺癌的征象。

乳房的结节状物可以是良性乳房病变的常见表现。

乳房超声检查对于确定结节的囊实质性质以及是否具有良性特征非常有帮助。

在BI-RADS3类的情况下,建议对这种结节进行定期观察和复查。

对于BI-RADS3类的结节,一年后的复查通常是足够的。

如果复查发现结节的性质有所变化(例如变大、变形、边界不清晰等),可能需要进一步的评估,例如乳房磁共振成像(MRI)或者活组织检查。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BI-RADS3类通常表示良性病变,但仍然需要与乳腺癌进行鉴别。

因此,无论乳腺影像结果如何,定期的乳房自查和早期乳房癌筛查非常重要。

如果在复查过程中出现任何症状或疑似乳腺癌的征象,建议进一步的评估和治疗。

BI-RADS分级标准

BI-RADS分级标准

B I-R A D S分级标准:BI-RADS。

这组字母是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的英文缩写,是目前乳腺超声诊断普遍应用的分级评价标准。

BI-RADS 分级标准是由美国国家癌肿研究所、美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美国医学会、美国外科医师学会和美国病理学家学会、美国放射学会共同努力制定的。

这一标准的建立使描述乳腺病灶的特征性术语和评价病灶恶性程度的报告术语趋于标准化规范化,降低了解读乳腺影像学报告中出现误差和不确定性,尤其对乳腺癌复查诊断更为重要。

BI-RADS 分级标准:0级(category 0):指采用超声检查不能全面评价病变,需要进一步的其它影像学检查诊断。

例如:1、有乳头溢液、不对称增厚、皮肤及乳头改变等临床表现,而超声无征象;2、临床触及肿块,年龄大于20岁,超声检查有可疑征象或无特征,需乳腺钼靶检查;3、超声检查及钼靶检查均无特征,需鉴别乳腺癌保乳术后形成的疤痕与复发病灶时,推荐磁共振检查;4、确定治疗前,需最后评估者确定治疗前需最后评估者:1级(category 1):阴性(negative)指超声检查未见异常改变,有把握判断为正常。

建议随诊(一年)。

例如:无肿块、无结构紊乱、无皮肤增厚、无微钙化;2级(category 2):良性征象(benign finding/findings)基本可以排除恶性。

建议根据年龄及临床表现随诊(半年至一年)。

例如:单纯性囊肿;乳腺内淋巴结(也可能属1级;乳腺假体植入;多次复查超声,图像变化不大,年龄小于40岁的纤维腺瘤或首次超声检查年龄小于25岁的纤维腺瘤;手术后结构欠规则,但多次复查超声,图像无变化;脂肪小叶;3级(category 3):可能良性征象(probaly benign finding)恶性危险小于2%。

建议短期随访(三至六个月)及其它检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幻灯片30
幻灯片31
正常乳腺结构
等回声:导管、小叶及富含纤维基质
高回声:纤维疏松的基质
(粘液基质及含脂肪基质)
幻灯片32
伪像的识别
Cooper′s韧带引起的声衰减
脂肪与占位
幻灯片33
幻灯片34
幻灯片35
乳腺良性病变
乳腺增生
浆细胞性乳腺炎
纤维腺瘤
导管内乳头状瘤
脂肪瘤
急性乳腺炎及乳腺脓肿
乳腺囊肿
叶状肿瘤
幻灯片97
乳腺癌超声表现(特征)
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边缘可呈蟹足状、毛刺状、小分叶状
纵横比>1
肿块周边可见不规则的高回声晕
内部多为低回声,后伴声衰减
幻灯片98
乳腺癌超声表现
肿块内可见微小钙化
血流多较丰富:
穿入性动脉为特征性表现
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
考虑为淋巴结转移
幻灯片99
钙化成因
微钙化是乳腺癌的重要征象之一
幻灯片44
幻灯片45
幻灯片46
急性乳腺炎及乳腺脓肿
炎性肿块边界模糊,回声增强或减低,分布不均,血,形态不规则,CDFI脓肿壁上可探及血流信号。
幻灯片47
超声表现
急性期多表现为腺体内的导管扩张。随病情进展,在乳晕区形成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的低回声区,或囊实混合性结节,病灶常突破脂肪层到达皮肤,但与皮肤不粘连。
4b :31~60%(中度):含有一项恶性征象
4c : 61~94%(较大可能)含有2项恶性征象
幻灯片17
恶性征象
形态不规则
边界模糊,小分叶,成角,毛刺
垂直生长(纵横比>1)
后方回声衰减
周边高回声晕
微小钙化
幻灯片18
恶性征象
周围结构扭曲
内部血流丰富
腋下淋巴结肿大
皮肤增厚/水肿
幻灯片19
幻灯片20
幻灯片21
回声不均质型:
可合并钙化(多为粗大钙化)、合并 囊性变
幻灯片67
幻灯片68
巨纤维瘤
最大直径超过7cm的纤维瘤,好发于青春期、哺乳期。
病因:
乳腺纤维上皮组织对雌激素刺激过度 敏感有关
特点:
生长迅速,易误诊为叶状肿瘤
幻灯片69
幻灯片70
鉴别诊断
乳腺癌:
形态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微小钙化,后方可伴声影
幻灯片71
幻灯片38
幻灯片39
幻灯片40
乳腺良性病变
★局限性增生:
局部腺体组织回声不均,减低,边界欠清
幻灯片41
幻灯片42
幻灯片43
特殊类型乳腺增生—硬化性腺病
主要以间质增生为主
超声上常与恶性肿瘤难以鉴别
多表现为低回声结节,边界欠清,形态不规则,内可含钙化(多为粗大钙化),因含有大量结缔组织,后方可伴有声衰减。
BI-RADS 5级
超声有>3项的恶性征象
高度提示恶性,应采取适当措施,超声发现有归入该级的异常有95%或更高的恶性危险
幻灯片22
幻灯片23
幻灯片24
BI-RADS 6级
已证实的癌性病变
用于患者接受新辅助化疗、手术肿物切除或乳房切除前的评价
幻灯片25
乳腺良性病变
幻灯片26
成人乳腺解剖
位置:
胸前2-6肋软骨之间,外至腋前线,内
可能与肿瘤细胞增殖过快,侵润破坏微细血管或者压迫周围组织导致血管扭曲、狭窄,甚至血管闭塞及静脉栓塞,导致静脉回流障碍有关。
幻灯片103
乳腺癌血流频谱特征
低速、低阻型或者高速、低阻型
可能与瘤体或周围组织动——静脉瘘形成有关
幻灯片104
CDFI III 级
幻灯片105
高速高阻型,PSV=s,RI=
低速低阻型,PSV=s,RI=
早期:大导管蚯蚓状扩张,甚至1-2cm或更宽,管壁偏厚,内见点状回声
晚期:导管壁明显增厚,毛糙,腔内布满密集高回声光点,导管周边可见不规则混合性肿块(脓肿)
CDFI:早期0级,有炎性反应时,管壁可出现较丰富血流信号。
幻灯片55
急性乳腺导管扩张症
幻灯片56
幻灯片57
幻灯片58
鉴别诊断
乳腺癌与浆细胞性乳腺炎均可表现为边界不清,回声不均的实性或混合性包块。但后者既往有红肿热痛的病史,乳腺癌常无症状。且浆细胞性乳腺炎常发生于靠近乳头及乳晕区,无橘皮样改变。
目前短期随访为主要处理方法,建议6个月复查
幻灯片14
幻灯片15
BI-RADS 4 级
可疑恶性,应考虑恶性:此级病灶恶性的可能性为3~94%。应对这些病灶再进行分级,即低度、中度或较大可能恶性。
幻灯片16
BI-RADS 4 级
3个亚型
4a :3~30%(低度):病例报告结果一 般为非恶性,在获得良性活检或细胞学结果检查后应进行6个月或常规的随访
幻灯片7
说明
4级:可疑恶性病变 低到中度可能为癌
症,应考虑穿刺活检
5级:几乎肯定为癌性病变 应采取适当措

6级:已知癌性病变 穿刺活检已证实为恶
性,接受治疗前检查和评价
幻灯片8
BI-RADS 0级
◆如果是首诊
临床有体征,超声无征象,建议随诊或者其 他影像学检查;
临床有体征,超声未确定病变但可疑,建议其他影像检查;
至胸骨缘
腺体组成:
由15-20个腺体小叶组成。
腺体小叶又有10到15个腺泡组成
腺体被包裹于胸大肌浅筋膜的浅层与深层之间
幻灯片27
幻灯片28
幻灯片29
妊娠4月,腺体层增厚,回声较均匀,未见导管扩张。
哺乳期,中央区乳腺导管显著扩张(2~4mm)
绝经期,48岁,脂肪层增厚,腺体回声增强
72岁老年女性,腺体萎缩明显变薄,回声致密增强,皮下脂肪内Cooper韧带明显
肿瘤细胞代谢旺盛,其糖的有氧氧化和无氧侾解比正常细胞活跃,生化过程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很容易在腺体和导管内形成钙盐沉积,因为癌细胞有很丰富的钙、磷元素
活细胞的分泌物或坏死细胞碎片均可形成钙化
幻灯片100
良恶性钙化灶特点
恶性 良性
分布范围: 沿导管走行 没有规律性
多在肿块内部 表面或者边缘
密 度:聚集分布、成簇 散在、稀少
幻灯片78
乳腺内淋巴结
乳腺组织内
声像图表现
乳腺腺体内的低回声结节,可见淋巴门结构
幻灯片79
幻灯片80
脂肪瘤
乳腺皮下脂肪层内的良性肿瘤
声像图表现
乳腺皮下脂肪层内偏强回声结节,边讲清楚,常多发。
幻灯片81
幻灯片82
纤维瘤
幻灯片83
幻灯片84
幻灯片85
纤维组织和腺管俩种成分增生,排列不规则,腺管一部分密集,一部分疏松
CDFI: II-III级
幻灯片86
乳腺癌
幻灯片87
幻灯片88
幻灯片89
幻灯片90
临床分期:第 0 期
局限于导管内,上皮细胞增生显著,细胞异型,有发展为浸润性乳腺癌的趋势
幻灯片91
临床分期:第 Ⅰ 期
幻灯片92
临床分期:第 Ⅱ 期
幻灯片93
临床分期:第Ⅲ 期
幻灯片94
临床分期:第Ⅳ 期
幻灯片95
发病机制
幻灯片106
幻灯片107
幻灯片108
幻灯片109
幻灯片110
幻灯片111
幻灯片112
幻灯片113
幻灯片114
幻灯片115
幻灯片116
幻灯片117
小试牛刀,独闯天涯!
相册
由 PRO SP3 创建
幻灯片118
幻灯片119
低频高频频频显像;
白班夜班班班满员。
横批:超声诊断
不喝水不歇着都得忍着;
不敢吼不敢凶都得惯着。
◆已切除或者放疗后超声不能确定是疤痕或者复发,建议MRI检查。
需要结合既往的其他资料,当时不宜做出超声意见的图像
幻灯片9
临床体征
可触及肿块
未触及肿块,但有乳头溢液
不对称性增厚
皮肤或者乳头有改变
幻灯片10
BI-RAND 1级
无临床体征
超声未见异常
可参考以前的检查结果
可每年常规复查超声
幻灯片11
BI-RADS 2 级
大小形态:细小、砂砾样 较粗大(2mm)
点状不可数 圆、环、斑块
幻灯片101
CDFI血流信号分级
(Adler半定量法)
0级:无血流信号
Ⅰ级:点状、短棒状血流信号
Ⅱ级:一个断面上,1-2条血管,其长度小 于病灶的半径
Ⅲ级:三条以上血管或弥漫性网状血流。
幻灯片102
乳腺癌血流频谱特征
高速、高阻型血流频谱
幻灯片48
腺体层明显增厚,血流信号丰富
幻灯片49
乳 腺 脓 肿
幻灯片50
幻灯片51
幻灯片52
幻灯片53
乳腺导管扩张症/浆细胞性乳腺炎
定义:
是一种好发于非哺乳期,以导管扩张和浆细胞侵润为病变基础的慢性非细菌性乳腺炎症。
病因:
乳晕周围乳导管阻塞,导管扩张,导管周 围出现无菌性炎症。
幻灯片54
声像图表现
病变部位:扩张导管主要位于乳头及乳晕下方,也可向外周中等导管扩展
横批:忍气吞声
上班早下班晚病人做不完;
水平高医术精全院都靠咱。
横批:超声英雄!
幻灯片120
幻灯片59
乳腺囊肿
病因:乳腺导管阻塞所致
超声表现:囊性结节,边界清楚、光滑,后方回声增强
幻灯片60
幻灯片61
幻灯片62
幻灯片63
幻灯片64
纤维腺瘤
与雌激素分泌过多刺激有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