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英成语的特征及其翻译误区
英汉成语翻译浅议
英汉成语翻译浅议黄义娟(南阳理工学院外语系。
河南南阳473000)摘要:中国和西方的成语都有很深的文化底蕴.具有浓厚的民族、历史和地方色彩。
译者在翻译成语的时候不仅要忠实地传达原文的语言意义.还要准确地阐述原作的文化内涵。
文章浅议了英汉成语的文化差异以及如何更好地理解及翻译英汉成语。
关键词:成语文化差异翻译每种语言都有丰富多彩的成语.都有鲜明独特的民族、地方色彩,都蕴含了一定历史、宗教等方面的背景知识。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成语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文化习俗。
因此它们往来沟通的过程实际是一个文gS b偿的过程。
如何更好地理解及翻译英汉成语。
一直为人们所关注。
翻译绝不能只着眼于语言转换.而要透过语言表层。
了解其深层内涵和文化涵义。
王佐良先生说过:“翻译工作者必须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人。
”译者在翻译成语的时候不仅要忠实地传达原文的语言意义.还要准确地阐述原作的文化内涵。
通过对两种语言文化的对比,尽可能地保持原文与译文的等效或等值,使得读者能够获得与原文如出一辙或大致相同的感受。
因此,翻译成语时必须兼顾两面。
一则求其易解,一则保存原作的风姿。
…L 般来说,英语和汉语成语包括固定词组的普通说法、谚语i惯用语词组、俚语、寓言和暗指。
等等。
1.英汉成语差异1.1风俗习惯不同风俗习惯是各民族世代相传、逐渐形成的传统。
风俗习惯的差异是英汉文化差异的一个重要方面。
这一点在两种语言的成语形成中有较多的反映。
特别是表现在动物形象上。
传统中国文化中。
龙是象征吉利的动物.在封建社会,龙代表帝王、权威和高贵,因此汉语中与龙有关的成语一般都含有褒义,如“乘龙快婿”、“望子成龙”等:但在西方文化中.龙是一种凶残肆虐的能喷火的怪物(在Song of B eo w ul f中,就有关于B eow ul t与恶龙大战三天三夜.最后杀死恶龙的故事),是邪恶的象征。
如adrago卜形容飞扬跋扈的人。
英汉习俗的差异也体现在对待狗的态度上。
西方世界先人不尚农耕。
浅析汉语四字成语的英译
浅析汉语四字成语的英译浅析汉语四字成语的英译[摘要]:在进行新希望大学英语综合教程阅读部分的教学过程中,发现许多句子如果用直译的方法翻译过来,有些生硬,别扭,相反如果翻译成汉语的四字成语,会感觉到恰如其分,想到这样的对应关系,会让人有心头一喜的感觉。
下面就将所有总结与大家分享,不足之处,敬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关键词]:四字成语汉译英英译汉一、概要汉语中的许多成语,习语,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通俗易懂,用起来随心应手,尤其是四字成语,最为多见,数量也最多,约占汉语的90%以上。
而英语是一种非常理性的语言,最看重清晰明确,最忌逻辑混乱与文字堆砌,不像汉语那样过分借重辞藻来加强文义,烘托氛围,所以将汉语中的四字成语翻译成英文会是一个很繁杂的工程。
许多学者都是从汉语的构成结构为出发点,来研究其翻译的。
但是这会出现许多的问题,这也是傅一勤在从《林语堂当代汉英词典》到《新时代汉英大词典》——以中文四字成语的英译为例这篇文章中提到的问题,因中文的四字成语常具有句子的形态,很容易让人把它当作一个独立的短句或谓语(即无主语的句子)来翻译,因此常造成在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没有问题、而在实际应用上却格格不入的翻译,完全不能适用,必须另起炉灶,重新翻译。
比如明哲保身 use ones wits to ensure one’s own survival(and shirk moral responsibility);be worldly wise and play safe:他一向信奉明哲保身的处世哲学。
He has always believed in the philosophy of self-preservation.所以笔者认为从英译汉的角度来研究汉语四字成语的翻译会更恰当,更实用。
二、英汉四字成语对照喉头哽咽:get a huge lump in one’s throat迫不及待:could not wait for someone to do something出乎意料:Against all expectation, Mike finished high school with top grades.不出所料:The show lived up to all our expectations--- it was so wonderful.梦中情人:Mrs. Green Fields had hoped for a similar romance when she met her love on the Internet.衣着得体仪表堂堂:The man was well-dressed, and she was not disappointed in his physical appearance.和谐相处共度一生:The lonely young woman felt she’d finally found the man with whom she can live with in harmony.如意郎君:Mr. right失声痛哭:Looking at my mom, I almost burst out crying.经济拮据:I knew money was tight.钻石戒指:There was a tiny ring with a diamond chip in the center.言归正传:Let’s get down to business.点头同意:I could only nod my head in agreement.百分之百同意:I’m 100% in agreement with you.温柔和睿智:gentle wise spirit毫无音信:A few weeks went by with no response.收支平衡:make both ends meet毫不例外:I was no different.反过来讲:In return, tugs brought new meaning to the term adoration.形影不离:wherever I went, he wanted to be there too,.病入膏肓:Two men ,both seriously ill, occupied the same hospital room..时机成熟:As soon as it seemed appropriate ,the other man asked if he could be moved next to the window.美丽如画:The novelist’s vivid description made us imagine the picturesque and beautiful scenery at the shores.生机勃勃:I like spring very much because it enlivens all nature.轻而易举:Michael was broke when he started his business,but now he can buy 10 houses for his mother with ease.又惊又喜:At this news, the look on his face was a mixture of surprise and happiness.束手无策:As he was digging, other helpless parents arrived, clutching their hearts, saying:“my son, my daughter!”三、结语从上面可以看出,汉语的四字成语有时候相当于英语的一个名词,形容词,动词,或者相当于汉语的形容词短语,介宾短语,或者无主句等等。
浅谈中英成语的特征及其翻译误区
浅谈中英成语的特征及其翻译误区成语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长久的语言实践中提炼出来的固定短语或短句。
中英成语均有许多鲜明的特点,它们言简意赅、形象生动、通俗易懂,是人们喜闻乐用的语言材料,但它们又各具特点,有共性也有不同之处。
本文试图从中英成语的特征及翻译误区找出适当的翻译策略,提高译文水平。
标签:中英成语;特征;翻译由于地理环境、文化背景、经济方式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中英成语所体现的民族色彩、比喻联想、文体风格、行文规范及遣词造句等都各具特点。
许多中英成语貌似相同,其喻义却相去甚远;即使有的中英成语在喻体和喻义上都很接近,但它们的比喻和联想却很不相同,特别是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迁,成语的含义也会发生变化。
“Translating means translating meaning”,美国语言学家Nida认为翻译的目的在于寻求与原文最接近、最自然的对等语,在中英成语的翻译中,我们通常会寻找两种语言之间那些等值或近似值的成语进行互译,然而就在这种等值或近似值的互译中,却存在着一些不易察觉的翻译误区。
虽然有些汉语成语和英语成语在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喻体方面貌似等值或近似值并且可以互译,但这种翻译经不起推敲,这种所谓的等值或近似值实则并不完全等值或近似,甚至误差很大。
一、中英成语的语义特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成语又堪称为语言的精华,因而它们在体现语言的文化特征方面最具有典型性。
中英成语在性质上有其共同的特点,它们都是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形成的固定词组或句子。
无论在语法结构、固定搭配或在特定含义上,中英成语均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语义特征,即统一性、固定性和不可替代性,因此在中英成语翻译中要正确区分它们所蕴含的语义特征(semantic features),并将这些语义特征妥善地体现在译文中。
(一)统一性从结构上讲,汉语成语通常由四个字组成,构成了形式简洁、意义精辟、定型的词组或短语;而英语成语长短不一,结构各异。
此时,构成中英成语的每一个成分都失去了它们原本字面上的含义(literal meanings),构成了一个统一体,代表着一个整体意义。
浅议汉英成语的异同及其翻译
沉 闭花 羞 月 ” 英 语 中 的 : 。 例如 :1宁为鸡头 , 为牛 后 b t r b 语 中 的 “ 鱼 落 雁 , () 毋 et e e p i t t e t wn e ( an h o rd 尽情 欢 乐)汉 英成 语 。 () 2近墨者黑 t u h pth a d y u wi 中常 见 的 修 辞 还 有 如借 代 、 比 、 关 、 o c i n o l c l 对 双 委 be e re d f d. i 婉 等 许 多 其 它 修辞 也 同样 给 这 些 成 语 增 添 () i as a d d g 3r n c t n o s倾盆 大雨 a () i o s h t t e g le g s 4k la g oe t a h od n e g l 杀 鸡 取 卵
一
1成 语的语用特点
汉 英成 语 的 结 构 也 并 非 都 是 固 定 结 构 如 译 成 tu t t c a c a d w id al。 r s o h n e n n fls 同 或 有规 律 可 循 的 , 汉语 成 语 逆 水 行 舟 、 如 华 样 , 英语 中tk r n h la e 该成语 源于 ae Fec ev ,
仅 有 利 于 汉 英 成 语 翻 译 , 有 益 于 语 言 交 也 通过 对 比分 析 , 们 可 以更 深 入 的 认知 人 夸 张 是 从 主 观 出 发 , 意 识 地 夸 大 事 际 。 有 实, 以达 到 强 调 重 点 的 一 种 修辞 手法 , 张 汉 英 成 语 的 异 同 , 成 差 异 的 原 因除 了语 夸 造 还 思 同时 还具 有 幽默 、 诙谐 、 刺 等 效果 。 : 讽 如 汉 言 本 身 以 为 , 与其 不 同传 统文 化 , 维 模
略论汉英成语翻译技巧
略论汉英成语的翻译技巧历史上出现过众多的著名历史故事或事件,后人常用一简洁说法表达其内容,沿用久了就成了成语。
burn one’s boats (bridges),此成语中的bridges为美国人所使用,原指古罗马朱力斯凯撒大军乘船越过rubicon后就把船烧了,以此向士兵指明后路已断,不可能后退。
现借用来比喻“不留后路,下定决心干到底”,同汉语的“破釜沉舟”。
1 汉语成语的定义及特性它是意义完整结构定型、表达凝练,含义丰富的固定短语,多为四字格式,也有二字、三字、五字等成语。
如“五十步笑百步”、“欲速则不达”、“醉翁之意不在酒”。
成语一般用四个字,言简意赅,富有表现力。
其句法功能相当于一个词。
如,“杯弓蛇影”、“千金一笑”、“万紫千红”、“七嘴八舌”。
汉语成语有以下三大特点:意义上的整体性、不符合语法规律性、用词固定性。
2 汉语成语的翻译及其方法2. 1直译法直译法(literal translation)能够保留原文的巧喻及形式,是最好的成语译法。
但直译法必须在不违背译文的语法习惯又不致引起误解的情况下才能使用。
譬如下面几个成语。
触景生情— the scene brings back memories.削足适履— to cut the feet to fit the shoes .川流不息— flowing past in an endless stream.易如反掌— as easy as turning over one’s hand.无可救药— beyond cure犬马之劳— to serve like a dog or a horse .2.2同义成语借用法用同义习语或成语(synonymous idioms)来翻译汉语成语,对外国人来说,在意义上的了解不成问题;缺点则是不能擅用。
有些英语的惯用语一看之下非常近似,但语义轻重不同还是无法对译。
下面列举一些内容和形式都能够相通的汉英成语。
英汉成语的异同与翻译
英汉成语的异同与翻译[ 2008-06-24 09:01 ]成语既是一种结构固定而凝练、内涵丰富而深刻的语言现象,也是人类的历史和文化在人们所使用语言中的体现和反映。
汉语和英语中都含有丰富的成语,在汉语中,成语指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定型的词组或短语,而在英语中,成语则是具有特殊意义的短语( a phrase with a special meaning)由此可见,汉英两种语言有关成语的定义,无论是在其短语的外表形式,还是在其简洁精辟或者具有特殊意义的内在意义中等方面,概念基本相吻合。
汉语和英语中所包含的成语使用范围都很广,而且成语使用的频率都相当高。
无论人们是在使用语言进行口语表达,还是在书写阐述中,都涌现出大量的成语。
成语表达言简意赅,并且能增强修辞效果。
成语的正确应用,往往在人们的叙述或评论中起到幽默生动或者画龙点睛的妙用效果。
实际上,汉语成语和英语成语的表达具有一些相似性或共性。
第一,汉语和英语的成语都具有两个基本特征。
一个特征是语义的统一性或整体性,一条成语所表达的是一个整体的意思。
无论是理解汉语成语或英语成语,都只能从整体的意思来考虑,而不能分别理解词义。
每一条成语的意思都不仅仅是构成词语意义的简单相加,更是不同的词组合后形成的那种语言的意境和代表的意义。
另一个特征是其结构的固定性或定型性,即成语的词序结构一般不能随意更改或颠倒,也不能随意增减词,或者任意使用其它的词来替代某个词。
第二,按照汉语成语和英语成语的语法功能和结构成分来分析,汉语成语可以分成动词性、名词性、形容词性和副词性成语等四大类。
英语成语也包括这四大类。
举个例子,汉语成语中的改恶从善就是一个动词性成语,而英语中类似的就有“turn over a new leaf(洗心革面)”,“take the preemptive opportunities”等。
再比如说,成语“富丽堂皇(形容性成语)”和“千方百计(副词性成语)”也有与之相对应想似的英语成语,如,“(as)jolly as a sand boy”和“ tooth and nail ”等。
英语成语的基本特征浅探
英语成语的基本特征浅探
英语成语,又称谚语、格言、典故,是英语中最具有特色的语言形式。
从历史、文化和社会角度来说,英语成语是母语学习者和语言学家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下面,我们就英语成语的基本特征做一个浅探。
首先,英语成语通常由英语的固定句型,比如“It takes two to tango.”(需要两个人才能跳探戈),组成,传递了经典的文化和社会思想。
像这样的固定句型,一旦掌握就能够应用到语言交流中,可以很容易地表达深远的意义,并且能够表达出不同的语境,增加对话的流畅性。
其次,英语成语里通常含有隐喻、夸张、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比如“A stitch in time saves nine.”(及时改正能节约九倍的烦恼),可以指示和提示说话者的思想,引人深思,也让语言变得优美而生动。
另外,英语成语几乎涵盖了所有的话题,有关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社会、宗教、艺术等等,比如“No pain, no gain.”(不劳无获),可以把复杂的情况概括得很简洁,比一般的话语来得更有说服力。
最后,英语成语通常有一定的宗教和文化背景,这也是国际语言文化间交流的新媒介,它为语言沟通提供了桥梁,让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更加便捷和有效。
总而言之,英语成语是英语语言最精美且最有特点的一部分。
它不仅可以让说话者表达更多的思想,而且还能增加英语口语中的流畅性,令语言的表达更加生动。
只有掌握了它,才能真正深入地掌握英语语言,完成真正的母语水平。
英汉成语翻译解析
英汉成语翻译一、关于英汉成语这里所指的成语是广义的,包括谚语和习语。
成语一般具有言简意赅、趣味隽永的特点。
准确熟练地运用成语可以增强表达能力,表明个人掌握使用语言的水平。
成语好比一面镜子,反映出一个民族的文化特点,因此也是一种语言与别种语言差异最大,最难翻译的部分。
现从几个方面说明英汉成语互译的特点。
(一)喻体不同中国人常用“雨后春笋”来形容事物的大量涌现。
英语则用“just like mushroom”来形容同样的意思。
试比较:Kill the goose that lays the golden eggs.(有!)杀鸡取蛋(/ruan)。
Look for a needle in a haystack.大海捞针Like a rat in a hole.瓮中之鳖A good conscience is a soft pillow.日间不做亏心事,夜半敲门心不惊。
(二)风俗习惯不同对于英国人来说,狗既用来看门打猎,也是人的伴侣/宠物。
英国人对狗一般有好感,常用来比喻人的生活。
如:Dog tired非常疲倦To dog one's steps跟某人走Top dog重要的人Lucky dog幸运儿As faithful as a dog像狗一样忠诚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的日子但是,在英语中,“dog”有时(受外来的影响)也含有贬义。
如:a surly dog性情乖戾()的人That/this dirty dog那个狗东西He is in the doghouse他名声扫地了He was a bit of a dog in his younger days. 他年轻时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
(三)历史背景的不同中国自古就是以农业大国,成语中有很大一部分农谚。
如:斩草除根;解甲归田;拔苗助长;顺藤摸瓜;瓜熟蒂落;桃李满天下。
浅析四字成语在英译汉中的使用
浅析四字成语在英译汉中的使用
四字成语,源于古典文学,被称作“四声贴”,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普及。
它们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汉字组成的,通常有两个汉字的谐音,而汉字的谐音可由一个或多个音素来表示。
现在,它们不仅流行于中国,也被广泛用于英译汉中。
从英译汉的角度来看,四字成语在英语翻译中可以说是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由于四字成语有较为明确的含义,而且每个汉字都有不同的拼音,翻译时可以按照英文的习惯,把每个汉字的拼音表示出来,让英语读者也能够理解所表达的内容。
例如,“礼尚往来”可以写为“Lǐ Shàng Wǎng Lái”,以此表达“Courtesy is a two-way street”(礼貌是双向街道)的含义。
另外,由于成语大多表达的是抽象的道理,翻译者可以使用特定的情景说明,来更好地表达“四声贴”所包含的含义。
例如“虎父无犬子”可以写为“A tiger fatherwillnot have an aolpup”,表达出“Where the father is tough,the child will naturally obey”(父亲苛刻,孩子自然恭顺)的概念。
四字成语在英语翻译中的使用不仅可以使英语读者更容易理解原文,还可以使英文更加准确、精炼。
了解英语译汉方面的四字成语,使他们能在日常生活中有效地运用它们,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学习和运用英语知识。
综上所述,四字成语在英语翻译中十分重要,它们的使用可以使英文变得更加准确、精炼,有助于掌握英语的知识。
最后,希望广大爱好英语的朋友们多积极参与,多多阅读,勤攻习,精进会让您的英语技能有质的提高哦!。
汉语成语英译的特点与策略
汉语成语英译的特点与策略汉语成语是中国文化的一种精神实质,是中国正统文化的精髓之一,是一种表达思想情感和思路的语言突出特征。
英语作为全球最广泛流传、基本用途最广泛的一门国际语言,其文学翻译有着悠久的历史,汉语成语也都纳入其中,因此汉语成语英译翻译成为新时代汉语国际化中重要而十分必要的一环。
汉语成语英译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在翻译的形式上,汉语成语的翻译形式有固定的句式。
汉语成语以句法固定,其中甚至有动宾顺序的固定,只有拼出固定句式,才能体现出其语义。
二是在翻译结构上,汉语成语有它独特的精典内涵。
汉语成语不仅仅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而且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全部精神实质,其中的中心意象有着丰富的哲理。
汉语成语英译的策略有很多,目前已经有一些分析,其中包括突出汉语成语的思想内涵、重视汉语成语的审美特色、强调汉语语义的近似特点、准确运用翻译技巧等等。
首先,突出汉语成语的思想内涵是汉语成语英译翻译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策略。
汉语成语不仅仅是语言形式,其中尤其突出的是汉语成语隐藏的思想内涵,因此翻译过程中,必须注重汉语成语的思想内涵,从汉语成语背后的思想出发,从而尽可能地传达出思想的精神实质。
其次,重视汉语成语的审美特色在汉语成语翻译中也十分重要。
翻译过程中,应该根据汉语的审美特色,把汉语成语的审美特色尽量表现出来。
因为汉语成语的审美性是汉语成语的最大特点,它体现出中国人的精神思维。
因此,做好审美性的翻译,是翻译汉语成语的关键。
另外,强调汉语语义的近似特点也是翻译汉语成语的重要策略。
在汉语成语翻译中,应该根据汉语语义的近似特点,发掘汉英两种语言中语言隐喻的对应性,尽量使翻译后的语言有更好的艺术表现力。
最后,准确运用翻译技巧也是汉语成语英译的重要策略之一。
在汉语成语的翻译过程中,应该根据汉语成语的语境特征,尽量利用翻译技巧,把汉语成语的内涵尽可能准确地表达出来,从而传达意义,塑造表达形式,使翻译后的文本能够更好地被阅读者理解。
浅析四字成语在英译汉中的使用
浅析四字成语在英译汉中的使用成语作为中文语言的独特表达方式,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表达方式。
而在英译汉过程中,如何准确地传达四字成语的意义和文化内涵是一个挑战。
本文将就四字成语在英译汉中的使用进行浅析。
首先,四字成语在英译汉中需要注重意义的传达。
四字成语往往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文化内涵,因此在英译汉过程中,需要通过合适的词语或短语来准确地传达其意义。
例如,成语“一见钟情”可以翻译为“love at first sight”;成语“因小失大”可以翻译为“lose the forest for the trees”。
在翻译时,需要注意选择恰当的词语,使得译文能够准确地传达四字成语的意义。
其次,四字成语在英译汉中需要注重语言的表达方式。
英语和汉语有着不同的语法结构和表达方式,因此在翻译时需要注意语言的流畅性和准确性。
有些成语在汉语中可以直接翻译为四个单词,如“一视同仁”可以翻译为“treat equally”,而有些成语则需要进行一定的语言调整,以使得翻译后的句子更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
例如,成语“欲速则不达”可以翻译为“more haste, less speed”。
最后,四字成语在英译汉中需要注重文化的传承。
四字成语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传统。
在翻译时,我们应该尽量保留其文化特色和传统内涵,以使得译文能够更好地传达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例如,成语“卧薪尝胆”可以翻译为“to lie on a bed of nails”,这样的译文既能够传达成语的意义,又能够保留其历史和文化背景。
综上所述,四字成语在英译汉中的使用需要注重意义的传达、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文化的传承。
通过准确地翻译四字成语,我们能够更好地传达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促进中英两种语言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英汉成语典故的差异与互译
英汉成语典故的差异与互译
英汉成语典故的差异与互译
英汉成语典故的差异与互译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因为它们有着
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历史传统。
英汉成语典故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文化背景、历史传统和语言表达上。
首先,英汉成语典故的文化背景不同。
英语成语典故的文化背景主
要来自英国,而汉语成语典故的文化背景则主要来自中国。
英语成语
典故的文化背景更加多元化,而汉语成语典故的文化背景则更加传统。
其次,英汉成语典故的历史传统也不同。
英语成语典故的历史传统
主要来自英国,而汉语成语典故的历史传统则主要来自中国。
英语成
语典故的历史传统更加多元化,而汉语成语典故的历史传统则更加传统。
最后,英汉成语典故的语言表达也不同。
英语成语典故的语言表达
更加简洁,而汉语成语典故的语言表达则更加丰富。
英语成语典故的
语言表达更加直接,而汉语成语典故的语言表达则更加抽象。
英汉成语典故的互译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因为它们有着不同
的文化背景和历史传统。
英汉成语典故的互译需要考虑到文化背景、
历史传统和语言表达的差异,以便更好地理解和翻译。
例如,英语成
语“A stitch in time saves nine”可以翻译为“及时行乐,事半功倍”,而汉语成语“一寸光阴一寸金”可以翻译为“Time is money”。
总之,英汉成语典故的差异与互译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需要考
虑到文化背景、历史传统和语言表达的差异,以便更好地理解和翻译。
英汉成语的对比分析
英汉成语的对比分析
英汉成语是两种语言中都拥有的一类固定表达,它们在意义和用法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对比分析英汉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成语。
一、意义上的差异
英汉成语在意义上也存在差异。
有些英汉成语在两种语言中的意义完全相同,如“龙生九子”,在英语中表示“a child is a father of a man”;而有些英汉成语在两种语言中的意义不同,如“蝉蜕”在英语中表示“molt”,而在汉语中表示“转变”。
二、用法上的差异
英汉成语在用法上也存在差异。
有些英汉成语在两种语言中的用法相同,如“心甘情愿”,在英语中表示“willingly”,而在汉语中表示“愿意”;而有些英汉成语在两种语言中的用法不同,如“同心圆”在英语中表示“concentric”,而在汉语中表示“志趣相投”。
通过对比分析英汉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成语,避免因为语言差异而产生的误解。
浅析汉英成语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策略
浅析汉英成语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策略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古文明,其语言文化也是其珍贵文化遗产之一。
汉英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大特色,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翻译时,只翻译汉英成语的文字部分不足以反映出深层次的文化特点,因此,正确理解汉英成语中的文化差异和恰当采用翻译策略,以便准确传达汉英成语中的原意,可以有效地改善汉英成语翻译质量。
第一,汉英成语中的文化差异。
汉英成语拥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在形式上,汉语成语的结构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双字成语、三字成语、四字成语和成句成语。
而英语成语结构仅为双字结构和成句成语,没有三四字结构。
语义上,汉英成语的平均字量也有普遍的差异,汉语成语的平均字量较少,而英语成语的平均字量较多。
一方面,汉语成语的文字简洁,功能简要,但表现力稍强;另一方面,英语成语较汉语多,让语言表达更加丰富,更容易展示出丰富的文化内涵。
此外,由于语言文字的不同,汉英成语之间还存在着贴切度的差异,汉语成语在语言表达上切题贴切度较高,而英语成语往往需要一定的理解能力来把握其原意。
第二,恰当采用翻译策略。
在翻译汉英成语时,对汉英成语的文化差异必须全面把握,恰当地采用翻译策略才能准确传达汉英成语中的原意。
根据成语的文化特点,可以采取以下翻译策略:1.重原文:根据汉英成语在语义、语言文字、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尊重原文,尽可能保留原文的形式,以便表达更加贴切。
2.整语序:在翻译汉英成语时,根据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可以调整语序,以便准确传达汉英成语中的原意。
3.改用复合句:英语成语的语言文字较多,有时可以用复合句替代原文,以保持原文的原意。
4. 使用修饰语:在翻译中,修饰语可以用来强调或弥补翻译中的不足,使汉英成语翻译更加准确。
上述汉英成语文化差异及翻译策略只是表面上的,只有通过大量的实践,熟悉汉英成语的文化特点,才能更好的把握汉英成语的翻译,只有这样,才能改善我们的汉英翻译质量。
综上所述,中西文化的差异决定了汉英成语翻译的难度,要想改善汉英成语的翻译质量,除了理解汉英成语中的文化差异,掌握正确的翻译策略,还需要不断地实践,只有不断累积经验,才能够改善汉英翻译质量。
浅析汉英成语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策略
浅析汉英成语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策略汉英成语在汉语与英语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情况下出现翻译困难的现象,从而引发了一些文化差异。
在翻译汉英成语时,往往容易忽视一些文化背景的差异,从而会影响翻译的质量。
因此,在汉英翻译过程中,更好的方法就是从文化差异的角度出发,采取适当的翻译策略,以正确地传达出意义。
首先,汉英成语源于两种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
汉语是生活在中国的汉族的官方语言,中国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体现出深远的文化内涵,汉语中的成语集中反映出中国人民在西周文明中的生活方式。
而英语是英国殖民地建立的一种语言,英国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其成语反映出英国人民的思维习惯及价值观念。
因此,汉英成语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而这种文化背景上的差异会极大地影响汉英翻译的质量。
第二,在汉英翻译成语的过程中,文字的艺术化与文字的客观准确度之间的矛盾非常明显。
英语语言的特点是简洁高效,比较适合采用客观准确的翻译策略,而汉语是一种富有艺术表现力的语言,成语中包含着许多具有象征意义的文字,因此应该采取艺术化的译法,以便体现出成语的艺术形式及文化内涵。
最后,在汉英成语的翻译过程中,时间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汉英成语中有许多词语是古汉语,它们的意义一般不容易弄清楚,而英文中也有许多同样独特的词语,其意义在不同的时期也可能有所变化。
因此,在汉英成语翻译中,要根据汉英两种语言及其词语在不同时期的意义来进行翻译,以保证翻译准确性及准确传递文化内涵。
总之,汉英成语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策略是一个复杂的话题。
文化背景的差异,文字的艺术化与准确度之间的矛盾,以及时间对词语意义的影响都是影响汉英成语翻译质量的重要因素。
因此,汉英成语翻译时应该从文化差异的角度出发,采取合适的翻译策略,以达到正确地传递文化内涵及真实意义的目的。
浅析英汉成语的翻译方法
浅析英汉成语的翻译方法【摘要】英汉成语具有源远流长的文化背景知识,深远的喻义和生动的表现力。
由于中英两国文化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两种语言中的成语所包含的文化信息也就迥然不同。
如果理解或使用不当,则会在交流中引起误会。
但是我们可以根据英汉习语的不同文化和背景把翻译原则和方法具体化。
英汉成语的翻译方法可归纳为直译法;意译法;借用法和直译兼意译法。
采用何种方法,还应根据上下文灵活选择【关键词】英汉成语翻译方法灵活选择成语是广大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大多言简意赅、生动形象、寓意深刻,并且沉积了浓厚的历史和民族文化。
由于中英两国文化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两种语言中的成语所包含的文化信息也就迥然不同。
如果理解或使用不当,则会在交流中引起误会。
但是我们可以根据英汉习语的不同文化和背景把翻译原则和方法具体化。
1. 直译法由于人们在对感情、在对客观事物的感受及社会经历等方面会有相似之处。
英汉成语中有少量相同或相似的词语,这些词语字面意思、形象意义相同或相似,隐含意义也基本相同。
也就是说,此类词语的字面意义和形象意义所传达出的文化信息是相同的,可以互译。
如:Easy come easy go与汉语中的“来得容易,去得快”;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与“趁热打铁”;Practice makes perfect与“熟能生巧”;Example is better than precept与“身教胜于言传”等等。
相近似的有spend money like water与“挥金如土”;汉语成语“破釜沉舟”与英语burn one’s boats都源于军事家的策略。
两个词语字面意义和形象意义近似,略有差别,隐含意义相同,形象意义互译。
此类习语直译,保存了原文的字面意义、形象意义和隐含意义,保留了原文的风格,译文读者也很容易理解、接受,是一种最佳方式(彭述初,2005)。
当原习语的隐含意义很明显或很容易推断时,读者可以通过字面领悟它的含义,则直译字面意义。
中英成语中动物词汇对比翻译
三、社会文化方面
社会习俗是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而语言又是文化的 承载者,因此英汉习俗差异反映在语言中是多方面的。
例如:汉语中龙是帝王、力量、男性、高贵的象征,汉
语中与龙有关的成语大多是褒义的。 龙腾虎跃、卧虎藏龙、龙马精神
在英语国家,龙却被认为是邪恶的化身,大多带有贬义 。
dragons and fishes jumbled together(鱼龙混杂)
一、生态文化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属于典型的 地农耕文化,因此与农业有关的 成语很多。 例如:瓜熟蒂落、解甲归田、拔苗助长
英国是岛国,海洋性气候,航海业发达,很 多成语源于航海事业 。 例如:to burn one’s boat 破釜沉舟
plain sailing 一帆风顺 go with the stream 随波逐流
意译法
• 在直译和借用汉语成语都不妥当时,为了 表达确切的原意,可进行意译
叶公好龙 : professed love of what one really fears 毛遂自荐: volunteer one ‘s service 初出茅庐: at the start of one’s career
• This added fuel to the fire of the old lady's anger,“Who ordered coffins?”
seek truth from facts 实事求是 to pour oil on fire 火上浇油 eye for eye and tooth for tooth 以牙还牙 All crows are equally black , all wolves eat meats. 天下乌鸦一般黑,老狼都是吃肉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英成语的特征及其翻译误区作者:潘霁亮来源:《丝路视野》2016年第21期【摘要】成语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长久的语言实践中提炼出来的固定短语或短句。
中英成语均有许多鲜明的特点,它们言简意赅、形象生动、通俗易懂,是人们喜闻乐用的语言材料,但它们又各具特点,有共性也有不同之处。
本文试图从中英成语的特征及翻译误区找出适当的翻译策略,提高译文水平。
【关键词】中英成语;特征;翻译由于地理环境、文化背景、经济方式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中英成语所体现的民族色彩、比喻联想、文体风格、行文规范及遣词造句等都各具特点。
许多中英成语貌似相同,其喻义却相去甚远;即使有的中英成语在喻体和喻义上都很接近,但它们的比喻和联想却很不相同,特别是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迁,成语的含义也会发生变化。
“Translating means translating meaning”,美国语言学家Nida认为翻译的目的在于寻求与原文最接近、最自然的对等语,在中英成语的翻译中,我们通常会寻找两种语言之间那些等值或近似值的成语进行互译,然而就在这种等值或近似值的互译中,却存在着一些不易察觉的翻译误区。
虽然有些汉语成语和英语成语在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喻体方面貌似等值或近似值并且可以互译,但这种翻译经不起推敲,这种所谓的等值或近似值实则并不完全等值或近似,甚至误差很大。
一、中英成语的语义特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成语又堪称为语言的精华,因而它们在体现语言的文化特征方面最具有典型性。
中英成语在性质上有其共同的特点,它们都是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形成的固定词组或句子。
无论在语法结构、固定搭配或在特定含义上,中英成语均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语义特征,即统一性、固定性和不可替代性,因此在中英成语翻译中要正确区分它们所蕴含的语义特征(semantic features),并将这些语义特征妥善地体现在译文中。
(一)统一性从结构上讲,汉语成语通常由四个字组成,构成了形式简洁、意义精辟、定型的词组或短语;而英语成语长短不一,结构各异。
此时,构成中英成语的每一个成分都失去了它们原本字面上的含义(literal meanings),构成了一个统一体,代表着一个整体意义。
因此,不应望文生义逐字逐句地翻译,而应将成语作为一个整体来理解和翻译。
例如:汉语成语“不翼而飞”中,“不翼”意思是“没有翅膀”“without wings”,“飞”为“飞走”“fly away”,此成语已失去其单个字面的意义,比喻东西突然丢失或消息传得很快,可以翻译为“take wings to oneself”或“spread like wildfire”。
英语成语也是如此。
例如:“fly off the handle”中,“fly off”意思为“离开、脱离”,“handle”为“把手”。
此成语的含义是“become excessively angry”(大发雷霆、勃然大怒)。
再如:“rain cats and dogs”(下雨,猫和狗),这个成语的意思是“rain heavily”(下倾盆大雨)。
(二)固定性和不可替代性由于中英成语均是经过长久的社会实践被提炼出来的,并在千百年来相沿习用,已经形成了一种模式化了的意义整体,因此它们具有很强的固定性和不可替代性。
这两种语义特征主要体现在:1.构成成语的各个不同成分,既不能改变也不能替换。
2.成语的词序,既不能改变也不能替换。
3.构成成语的各个部分,既不能随意删减也不能随意增加。
例如:我们既不能将汉语成语“班门弄斧”说成“班门弄锯”,也不能将它说成“弄斧班门”,更不能将此成语进行各种形式的替换,如“佛门弄斧”。
当然,英语成语也是如此:“teach one’s grandmother to suck eggs”由六个词组成,在这个成语中,不能随意增减或更改任何单词,不能改为“tell one’s mother to suck ice-lolly”,也不可以转换成“one’s grandmother to taught to suck eggs”。
二、中英成语的民族特征成语是各族人民在长期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千锤百炼创造出来的,它们的形成与各自民族生活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社会历史、文化传统等紧密相关。
成语中的比喻和联想是由一定的民族现实环境所决定的,所以中英成语都不同程度地染上了强烈的民族特征。
如汉语成语“攀龙附凤、塞翁失马、名落孙山、金蝉脱壳”及英语成语“carry coals to Newcastle;Love,love my dog”等。
在翻译这类成语时,一方面要尽量保持这种特征,另一方面应当注意不要生硬地套译。
例如:英语成语“carry coals to Newcastle”中,Newcastle 是英国著名产煤地,如果采用直译法将其译成“运煤到钮卡索”,虽然保持了民族特征,但读者会觉得不知所云。
如果用直译加扩译的方法将其译成“运煤到钮卡索,多此一举”,便会使译文大为增色,既保留了原文成语的民族特征,又明确翻译出了该成语的真实喻义。
再如:汉语成语“金蝉脱壳”,虽然使用英语成语“throw somebody off the scent”进行套译,能较好地表达这个成语的基本喻义,但未能表现出原文成语的民族特征。
如果采用直译与意译相结合的方法将其翻译成“to do and the cicada does when he jumps out of his skin.”,这样既可以保留浓重的中华民族的特征,又容易为译文读者所理解。
三、由于理解偏差而产生的翻译误区中英成语都是形象化的语言,它们在形式、内容和喻义之间有一定的偏离。
有的成语喻义明显,有的则意在言外;有的可以引起丰富的联想,有的可能具有几层含义。
成语的喻义还包括褒义、贬义、引申意义和转义等,所有这些经常会影响人们对成语的理解,导致翻译失误。
(一)成语的褒义和贬义中英都有很多褒义或贬义的成语,如“出类拔萃、卧薪尝胆、狐假虎威、推波助澜”等。
“出类拔萃”是褒义成语,指那些在能力、品德方面超出同类之上的人,可以译为“be outstanding”;“be out of the common run”;“stand above the rest”;“stand out in the crowd”。
而“推波助澜”则是贬义成语,比喻从旁鼓动、助长事物(多指坏的事物)的声势和发展,扩大影响,可译为“help intensify the strength of billows and waves;pour oil on fire”;“add fuel to the fire”。
值得注意的是,中英语言中也有许多貌似等值而实际褒贬意义相悖的成语,如“同舟共济”与“be in the same boat”、“抛砖引玉”与“throw a sprat to catch a whale”等。
“同舟共济”是褒义成语,比喻在困难的情况下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但套译为英语成语“be in the same boat”后,其含义便有所变化,因为这个英语成语是个贬义成语,通常指“当遭了难或出了问题时,谁也逃脱不了干系”,因此“同舟共济”可改译为“people in the same boat help each other”。
“抛砖引玉”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作品,但套译为英语成语“throw a spratto catch a whale”后,其含义也有所改变,因为后者是个贬义成语,其喻义是“施小惠得大利,吃小亏占大便宜”,故“抛砖引玉”可译为“present one’s humble opinions with the aim of inducing others to come forward with valuable ones”。
(二)成语的引申意义我们在翻译中英成语时,既不能使用两种语言之间貌似等值的成语生搬硬套,也不能拘泥于形式,过多地注意成语各个组成部分的字面含义,而应该把成语作为一个整体来理解和翻译,特别应该注意其字面后的引申意义,如汉语成语“运筹帷幄、相依为命、先礼后兵”等。
“运筹帷幄”中的“运筹”意为“谋划”,“帷幄”指“旧时的军队帐幕”,这个成语原指“在军营内拟定作战策略”,现在引申为筹划、指挥,可译为“command”或“work out plans”。
“先礼后兵”中的“礼”是“礼貌”的意思,“兵”意为“兵器”,这个成语的引申意义为“先按通常的礼节同对方交涉,如果行不通,再用武力或其他强硬手段解决”,可译为“try fair means before resorting to force”。
(三)成语的转义成语经过人们长期以来的沿习使用,形成了其现有的固定内涵及喻义。
然而,成语的这种内涵及喻义并不是僵硬的、永远一成不变的,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成语的内涵及喻义也会发生转变,如汉语成语“歌功颂德、飞扬跋扈、越俎代庖”等。
“歌功颂德”原指颂扬功绩和德行,而现在多用于讽刺意义,可译为“flatter”;“eulogize the dee ds and virtues of somebody sycophantically”。
在译成英语时,为了强调其含有的讽刺意义,应添加一个具有贬义或讽刺意义的词“sycophantically”。
“飞扬跋扈”形容放纵蛮横,有时也指意态狂豪,不爱约束,但现在只表示贬义,多形容骄横放肆、目中无人,可译为“be arrogant and domineering”或“act like overlords”。
中英成语均是形象化的语言,虽然因文化因素及理解偏差容易造成翻译错误或导致翻译困难,但采用一定的翻译技巧,是可以得出满意的译文的,也就是说成语的可译性是可以肯定的。
重要的是译者应正确识别和理解中英两种文化的差异,注意中英成语的语义特征、民族特征及喻义的多重性,尽可能在译文可读性和保留原语文化间寻求最佳平衡点,确保在最大程度上将原文所包含的文化信息呈现给译文读者,达到“文化传真”的目标。
参考文献[1] Nida Eugene A.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 Leiden,1964.[2] 胡文仲.文化与交际[J].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3] 芦春光.中英成语翻译研究[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4] 任宇宁.关联翻译理论视角下的汉语成语翻译[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03).[5] 张灿灿.文化视角下的英汉成语翻译[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