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节
第2.3.-2.4节 链引发反应
H
CH2CH + CH2 C
Cl
Cl
H
CH2CH + CH2 C
Cl
Cl
Cl
H
CH2CH+ CH2 C
Cl
●向引发剂转移
~CH2-CH• + R-R → ~CH2-CHR + R•
Cl
Cl
对聚合的影响:聚合速率基本不变;平均 聚合度降低;引发效率降低。
●向溶剂转移
~CH2-CH• + S-Y → ~CH2-CHY + S•
学习重点 典型引发剂的反应式(AIBN、BPO、氧化还原
体系) 引发剂活性的表征方法 引发剂的引发效率 引发无剂论的工选业择生产还是实验研究,引发剂的选择及 其用量的确定都是影响自由基聚合反应速率和产 物相对分子质量的重要因素。
一、引发剂种类
自由基聚合引发剂通常是一些可在聚合温度下 具有适当的热分解速率,分解生成自由基,并能 引发单体聚合的化合物。大致可分为三大类:
H O O + H2O2 HO + Fe2+
HO + OH - + Fe3+
H O O + H2O HO + H2O + O2
HO- + Fe3+
竞争反应的存在影响H2O2的效率和反应重现性, 多被过硫酸盐体系代替。
常用的是:过硫酸盐 + 低价盐
-O3SOOSO3- + HSO3-
SO42- + SO4- + HSO3
(多为β-H原子),生成稳定大分子的反应,生 成2个大分子链。
歧化终止特点: 产物的聚合度与链自由基的链节数相同;大分
子一端带引发剂残基,其中一个大分子链端为不 饱和结构。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
目录前言 (2)内容摘要 (3)第一章概述 (4)第二章电气主接线 (5)第2.1节主接线的设计原则和要求 (5)第2.2节主接线设计方案 (6)第2.3节经济比较 (10)第2.3节主变压器选择 (12)第2.4节所用电设计 (13)第2.5节无功补偿 (15)第三章短路电流计算 (16)第3.1节短路电流计算的目的、规定 (17)第3.2节短路电流计算表 (20)第四章主要电气设备选型 (21)第4.1节电气设备选择的基础知识 (21)第4.2节高压电气设备选择及校验 (23)第4.3节设备选择表 (32)第五章电气变压器的保护 (35)第5.1节保护配置的原则 (35)第5.2节瓦斯保护 (36)第5.3节纵差动保护 (37)第5.4节零序保护 (39)第六章中央信号设计 (41)第6.1节位置信号 (41)第6.2节事故信号 (41)第6.3节故障信号 (41)第七章配电装置设计 (44)第7.1节配电装置的特点 (44)第7.2节配电装置的安全净距 (45)第7.3节本变电所的配电装置 (45)结论 (46)符号说明 (47)前言此次设计的特点是:对专业知识进行更好的巩固与吸收,我们进行了为期九周的毕业设计。
在这次设计中是对学习电力专业综合性很好的一次训练,通过三年的学习和两次简单的课程设计,为毕业设计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设计题目“220KV/10KV变电所电气设计”,它主要包括电气主接线设计、短路电流计算、电气设备选型、变压器各项整定计算等几个部分。
通过这次设计巩固了“发电厂变电站电气部分”课程的理论知识并掌握了电气设计基本方法,培养了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工作能力和工程设计的基本技能。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不但遇到了不少的难题,同时也发现了自己知识结构的薄弱环节,但在郭力萍老师精心指导和严格要求下圆满的完成此次设计,在这次设计中我们参考了《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1,2》、《发电厂电气设备教科书》、《变电运行技能培训教材》、《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参考资料》等书籍来完成这次设计,受益匪浅。
第二章2.3节蛋白质核酸习题
蛋白质核酸综合测验1.9个氨基酸缩合形成一条肽链叫________肽,此肽链中有________个肽键,合成过程中失去了________个水分子。
2.300个氨基酸缩合形成了四条肽链,由这四条肽链构成的蛋白质中共有________个肽键,合成过程中分子量减少了________,此蛋白质中至少含有________个氨基,________个羧基。
3.若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a,一个由n条肽链组成的蛋白质分子共有m个氨基酸,则该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4.蛋白质分子结构是极其多样的,原因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不同,组成蛋白质氨基酸________成百上千,形成多肽链时________千变万化,多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及其形成的_________千差万别。
5.见上图。
该化合物有个________氨基,________个羧基。
该化合物由________个氨基酸组成,造成这些氨基酸不同的基团编号是________。
该化合物是由这几个氨基酸失去________分子水而形成的,这样的反应叫做__________。
该化合物中属于肽键的编号是________,该化合物称为________肽。
6.核酸有两大类,一类含脱氧核糖的叫________,简称________;另一类含核糖的叫________,简称________。
前者主要存在于_______中,后者主要存在于________中,他们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对生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7.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__,这个单位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8.核酸是由核苷酸连接而成的长链,DNA是由________连接而成的长链,RNA是由________连接而成的。
DNA是________条链构成,RNA是________条链构成。
9.DNA、RNA各含有________种碱基,但组成二者的碱基种类不同,组成DNA的碱基有________,组成RNA的碱基有________。
2.3补间动画让物体动起来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粤高教版(B版)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
3. 信息化资源:网络上的补间动画教程、案例分析、实际应用场景等,用于辅助教学和拓展学生视野。
4. 教学手段:讲解、演示、实践操作、小组讨论、作品展示等,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五、教学流程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
1.学生在前置课程中已经学习了相关的动画制作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2.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过各种动画,对动画有一定的认识,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补间动画的概念。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信息意识:培养学生对补间动画的认知,使学生能够主动发现和提出补间动画相关的问题,并利用已有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学习者分析
1. 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 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计算机操作知识,能够熟练使用相关软件。
- 学生在前置课程中已经学习了动画制作的基本知识,包括帧的概念、关键帧的设置等。
- 学生对动画有一定的认知,能够理解动画的基本原理和效果。
2. 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 学生对动画制作和信息技术应用感兴趣,希望能够通过学习制作出有趣的动画作品。
2.3补间动画让物体动起来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粤高教版(B版)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第2.3节“补间动画让物体动起来”,出自2023—2024学年粤高教版(B版)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反思起来,我觉得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学生的参与和实践,这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了补间动画的制作方法。在学生们制作动画的过程中,我不断给予他们指导和鼓励,这让他们更有信心去完成自己的作品。看到他们最后提交的动画作品,我感到非常欣慰,因为他们不仅掌握了知识,还发挥了创意,制作出了有趣的作品。
23管理心理学(第7章2.3节 态度,价值观)
(二)价值观的形成与来源
人的价值观决定于世界观,是从出生 起,在家庭和社会中积累形成的。 (三)价值观的分类
•
人们的生活和教育经历互不相同,因此价
值观也有多种多样。行为科学家格雷夫斯为了
把错综复杂的价值观进行归类,曾对企业组织
内各式人物作了大量调查,就他们的价值观和
生活作风进行分析,最后概括出以下七个等级。
• 第五级 玩弄权术型:这种类型的人通过 摆弄别人,篡改事实,以达到个人目的, 积极争取地位和社会影响。
• 第六级 社交中心型:这种类型的人把被人喜 爱和与人善处看作重于自己的发展,受现实主 义、权力主义和坚持己见者的排斥。
• 第七级 存在主义型:这种类型的人能高度容 忍模糊不清的意见和不同观点的人,对制度和 方针的僵化、空挂的职位、权力的强制使用, 敢于直言。
• 价值观影响个人行为; • 价值观影响影响群体行为; • 价值观影响整个组织行为; • 价值观影响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企业经营管理价值观
(一)最大利润价值观
•
这是一种最古老的最简单的局限性最
大的价值观念。这种观念认为利润代表了
企业新创造的财富,利润的增加就是企业
财富的增加。企业经营管理好坏的标准是
• 2、同化阶段
•
这一阶段表现为不是被迫而是自愿接受
他人的观点、信念、态度与行为,并使自己的
态度与他人的态度相接近。
• 例如:员工在组织和同志们的教育和帮助 下,真正意识到作为一个社会主义的员工,应
该自觉地遵守纪律,因而他会同其他职工一样, 把遵守劳动纪律当作是一种信念和观点。显然,
同化这一阶段已不同于服从阶段,它不是在外 界压力下转变态度,而是自愿地进行的。
• 2、P改变对X的看法,认为X(清洁工)也是工 作的需要;
2.3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教案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教学反思与总结
在本次教学过程中,我尝试采用了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在掌握神经纤维兴奋传导基本概念的基础上,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整个教学过程来看,我发现以下几点值得反思和总结:
板书设计
2. 神经纤维的结构与功能。
3. 神经纤维兴奋传导速度及其影响因素。
4. 髓鞘在神经纤维兴奋传导中的作用。
5. 神经纤维兴奋传导在人体生理活动中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
1. 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 动作电位的产生和传导
- 钠离子和钾离子的作用
2. 神经纤维的结构与功能:
- 神经纤维的组成和分类
- 《神经科学导论》中关于神经纤维结构和功能的部分。
2. 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 研究神经纤维兴奋传导在疾病发生中的角色,如神经退行性疾病;
- 探索神经纤维兴奋传导速度与神经纤维直径、髓鞘厚度的关系;
- 了解神经纤维兴奋传导过程中的能量消耗及其对生物体的影响;
- 调查神经纤维兴奋传导在不同生物体(如哺乳动物、无脊椎动物)中的异同;
3. 教学管理方面,本节课的课堂秩序较好,学生能够按时完成作业。但在课堂展示环节,部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时间控制能力仍有待提高。为此,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表达能力的训练。
教学总结:
1. 学生在知识方面,对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原理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4. 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3真分数和假分数︳西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3 真分数和假分数︳西师大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案的重要性。
在设计本节课的教案时,我力求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以及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融为一体,以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西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2.3节“真分数和假分数”。
在这一章节中,学生将学习真分数和假分数的定义、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 理解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概念,掌握它们的性质;2. 能够判断一个分数是真分数还是假分数;3. 能够运用真分数和假分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概念及其性质。
难点:判断一个分数是真分数还是假分数,以及运用真分数和假分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如“小明有20个苹果,他吃掉了8个,还剩下多少个?”让学生用分数表示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发现分数可以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2. 真分数和假分数的定义(1)真分数: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如2/5、3/4等。
(2)假分数: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的分数,如5/4、7/5等。
3. 性质与判断(1)真分数的性质:真分数小于1,且分数的值越大,分子与分母的差距越小。
(2)假分数的性质: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且分数的值越大,分子与分母的差距越大。
(3)判断一个分数是真分数还是假分数: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为真分数,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的分数为假分数。
4. 例题讲解以2/5和7/5为例,讲解如何判断它们分别是真分数和假分数,并分析它们的性质。
5. 随堂练习3/4、5/4、6/7、8/7(2)将真分数和假分数分别排列,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2/5、3/4、5/4、7/56. 板书设计板书真分数和假分数的定义、性质及判断方法,以便学生课后复习。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3《有理数的乘法》(第1课时)教学设计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3《有理数的乘法》(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有理数的乘法》是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3节的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学生在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法、乘除法以及实数的概念后,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一定的认知基础。
教材通过实例引入有理数的乘法,引导学生探究有理数乘法法则,进而总结出规律,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加减法、乘除法,对于实数的概念也有了一定的理解。
但是,学生对于有理数的乘法法则的理解和应用还比较薄弱,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进一步巩固。
此外,学生对于数学概念的理解往往停留在表面,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和思考来深入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理解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并能够熟练运用。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数学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有理数的乘法法则的理解和应用。
2.难点:对于特殊情况的处理,如负数的乘法。
五. 教学方法1.实例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有理数的乘法,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究有理数乘法法则,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练习巩固:通过大量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4.总结归纳: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有理数乘法法则,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实例,用于引入和解释有理数的乘法。
2.准备练习题,包括基础题和拓展题,用于巩固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3.准备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购物时计算总价,引出有理数的乘法。
让学生思考并回答:如果有理数a和b,如何计算它们的乘积?2.呈现(10分钟)呈现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法则的规律。
让学生尝试解释乘法法则的意义和应用。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相关的练习题,巩固对有理数乘法法则的理解。
第2章-原子核的放射性与衰变-2
电磁辐射谱
γ 射线:波长很 短的电磁辐射
—频 式中,h—普朗克常数; 率(Hz);c—光速,是射线在真空 中的传播速度;—波长。
•
能量: E h
hc
γ射线的产生:来自于原子核的γ衰变
α衰变形成的子核: 往往处于激发态,不稳定,退激过程放出γ 射线
+ + + + + + + + +
• 都具有干涉、衍射等波动性;
• 都是一种粒子流; • 射线与X射线产生的方式不同;
• 射线与X射线的能量范围不同(由 E h
hc
决定);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电磁辐射) of Energy E<40KeV is denoted as X-ray. Gamma rays comprise that of the electromagnetic spectrum where E>40KeV.
原子核跃迁时,发射光子和内转换电子的总跃迁概率, 应是这两种过程的跃迁概率之和,即:
e (1 )
各个壳层的内转换系数:
用NK,NL,NM,…分别表示单位时间内发射的K,L,M,…层的 内转换电子数,则定义相应于各个壳层的内转换系数为:
E Ee (i) Wi
实例1—由Ee(i)求E的值 :
E Ee (i) Wi
137m 56 137m 56 Ba 137 Ba e 56 Ba 137 56 Ba
实验测得137Ba的K层内转换电子的动能Ee(K)=624.2KeV, 查表得WK=37.4KeV,则得137Ba的跃迁的能量,即激发态的能 量: E=624.2+37.4=661.6KeV。 • 采用Ee(i)求解E的优点:
第2.3.-2.4节 链引发反应
I I
kd
2I
引发活性种,初级自由基,引发自由基 ki I CH2 CH X M
初级自由基与单体加成, 形成单体自由基
+ H2C CH X
讨 论: 第一步:吸热反应,需要加热、光照等提供能量; 活化能较高,Ed=105~150kJ/mol; 反应速率较小,kd=10-4~10-6s-1。
第二步:活化能较低的放热反应, Ei=20~34kJ/mol,反应速率较大 。 第一步引发剂分解是控制反应速率的一步。
BPO是最重要、最常用的自由基聚合反应引 发剂之一,其分解温度大约为 60 ~ 80℃,分解 活化能大约为 125kJ/mol,属于低活性引发剂。 它必须在含湿状态下保存 ( 含水量大约 10 % ) , 尤其需要避免烘烤、暴晒或与强还原剂、硫酸 等吸水剂接触,以免发生危险。
重要特点:易发生诱导分解,即自由基向引 发剂自身的链转移反应,从而使引发效率降低。 除此之外,用它作引发剂合成的聚合物 过一段时间以后可 能 会慢慢变黄,这是因为 其中残留的引发剂继续与聚合物发生包括氧 化反应在内的复杂化学反应的结果。 因此,在合成光学性能要求较高的聚合 物,如有机玻璃时,应该避免选用BPO。
二、链增长反应 链增长反应是指单体自由基与单体加成生产新 的自由基,如此反复,使聚合度增大的过程。
I CH2 CH + H2C CH X X M kp CH2 CH X 增长链自由基
▲ 链增长反应的特点
a. 链增长反应是多步加成反应,每步反应活化能及
速率相当;
b. 增长反应活化能低(约为20~34kJ/mol);
2+
RO- + RO + Fe3+ OH- + Fe3+ + RO R'COO- + Fe3+ +RO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二章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设随机变量X服从参数为 分布,即 例2.3.1.设随机变量 服从参数为 的0-1分布 即: 设随机变量 服从参数为0.3的 分布 X P 0 1 ,求X的分布函数 求 的分布函数 的分布函数.
i
0.3 0.7
解:(1) 当x<0时,F(x)=P{X≤x}= 时
∑P{X = x }=0 (2)当0≤x<1时,F(x)=P{X≤x}= ∑P{X = x } =P{x=0}=0.3 当 时 (3)当1≤x时,F(x)=P{X≤x}= ∑P{X = x } 当 时
xi ≤x xi ≤x i xi ≤x i
=P{X=0}+P{X=1}=1 F(x) 分布函数图形如下 1 0.3 0 1 x
3.离散型随机变量 的分布函数的性质 离散型随机变量X的分布函数的性质 离散型随机变量 (1)分布函数是分段函数 分段区间是由 的取值点划分成的 分布函数是分段函数,分段区间是由 分布函数是分段函数 分段区间是由X的取值点划分成的 左闭右开区间; 左闭右开区间 (2)函数值从 到1逐段递增 图形上表现为阶梯形跳跃递增 函数值从0到 逐段递增 图形上表现为阶梯形跳跃递增; 逐段递增,图形上表现为阶梯形跳跃递增 函数值从 (3)函数值跳跃高度是 取值区间中新增加点的对应概率值 函数值跳跃高度是x取值区间中新增加点的对应概率值 函数值跳跃高度是 取值区间中新增加点的对应概率值; F(x) (4)分布函数是右连续的 分布函数是右连续的; 分布函数是右连续的 1 (5) P{X=xi}=F(xi)-F(xi-0) 0.3
记为 X~B(n,p)
m P X = m) = Cn pm(1− p)n−m (
m=0,1,2,...,n
随机变量X所服从的分布称为二项分布,n为实验次数 注:(1)随机变量 所服从的分布称为二项分布 为实验次数 随机变量 所服从的分布称为二项分布 为实验次数; (2)该实验模型称为 次独立重复实验模型或 重Bernoulli实验模型 该实验模型称为n次独立重复实验模型或 实验模型; 该实验模型称为 次独立重复实验模型或n重 实验模型 (3)若A和Ac是n重Bernoulli实验的两个对立结果 成功”可以指二 若 和 实验的两个对立结果,“成功 重 实验的两个对立结果 成功” 者中任意一个,p是 成功”的概率 者中任意一个 是“成功”的概率. 例如:一批产品的合格率为 有放回地抽取 有放回地抽取4次 每次一件 每次一件, 例如 一批产品的合格率为0.8,有放回地抽取 次,每次一件 取得合格 一批产品的合格率为 品件数X,以及取得不合格品件数 服从分布为二项分布 品件数 以及取得不合格品件数Y服从分布为二项分布 以及取得不合格品件数 服从分布为二项分布, X对应的实验次数为 对应的实验次数为n=4, “成功”即取得合格品的概率为 成功” 对应的实验次数为 成功 即取得合格品的概率为p=0.8,
第2.3节 聚合热力学讲解
在溶液聚合反应中单体受到的溶剂化作用 远强于聚合物所受到的溶剂化作用,从而使单 体热力学能降低的程度大于聚合物热力学能降 低的程度,因而两者的热力学能之差即聚合热 必然降低。
例如:丙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丙烯 酰胺的聚合热分别为85.8、66.9、42.3、 62KJ/mol。 氢键和羧基的p - π共轭的共同作用使其 聚合热都较小。
第2.3节 聚合热力学
了解聚合反应聚合热的大小,可以判
断该聚合反应进行的难易程度;可以作为
考虑和设计该聚合反应的散热和温度控制
的重要参数。可以估计聚合物热稳定性的
高低。
一、聚合热
1 聚合反应自动进行的热力学条件 一个化学反应能否进行可以从反应物转变为生 成物的自由能变化进行判断,即根据Gibbs方程:
换言之,聚合物与单体之间的热力学能差减小了, 因此从单体转变成聚合物的聚合反应的聚合热必然降 低。
乙烯
H2C CH2
丙烯
H2C CH CH3
异丁烯
H2C C CH3 CH3 52
聚合热
H, 95 kJ/mol 85.6
对丙烯而言,1个-CH3使聚合热降低了约9kJ/mol; 对于异丁烯而言,2个-CH3使聚合热降低了43kJ/mol。 显而易见,2个取代基的共同作用大大超过1个取 代基作用的2倍。
强电负性取代基使烯烃聚合热升高的原因: 含有电负性较强的原子或原子团的C-C单键和 C=C的键能分别高于一般C-C和C=C的键能; 单键键能升高的幅度 > 双键键能升高的幅度。 于是与两种键能差值相等的加聚反应聚合热也 就升高了。
一般而言,根据单体聚合热的大小可以粗略 判断聚合物热稳定性的高低。
例如:丙烯、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的聚合热 分别为85.8、66.9和56.5KJ/mol。 可见,氢键和羧基的π-p共轭的共同作用使 丙烯酸的聚合热降低22%,再加上一个甲基的位 阻效应,甲基丙烯酸的聚合热急剧降低到接近单 体能够进行聚合反应的临界聚合热范围。
电工学 第七版 上册 (秦曾煌 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课后答案第二章
第2.7.5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
第2.7.7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1
第2.7.8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2
第2.6.2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5
第2.6.3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6
第2.6.4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8
I
=
R5
+
E
R2(R3
+
R1R4 R1 + R4
)
R2
+
(R3
+
R1R4 R1 + R4
)
=
1+
6
3
×
(4
+
6 6
× +
33 )
3
+
(4
+
6 6
× +
3 3
)
= 2A
而后应用分流公式得出I3和I4
I3
=
R2
+
R2
R3
马哲-第一章2.3节
苹果熟透了要 掉到地上, 掉到地上,这是苹 果与地球之间的必 然联系; 然联系;但恰好掉 在某人的头上, 在某人的头上,则 是苹果与人的偶然 联系。 联系。
③普遍性
第一, 第一,世界上 任何一个事物内部 的诸要素是相互联 系的; 系的; 第二, 第二,任何一 个事物与其他事物 也处于相互联系之 中。 第三, 第三,整个世 界是相互联系统一 整体
(联系的主体) 联系的主体)
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的关系
(联系的内涵) 联系的内涵)
2.联系的特点 联系的特点 ①客观性 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 事物本身所固有的 不以人的意志 为转移。 为转移。 反对主观臆造的联系: 反对主观臆造的联系: “乌鸦报丧、喜鹊报喜” 乌鸦报丧、喜鹊报喜” 乌鸦报丧 “左眼跳财、右眼跳灾” 左眼跳财、右眼跳灾”
“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 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时, 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时, 首先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种种联 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 画面” 画面” 恩格斯
一、联系与发展的普遍性 (一)事物的普遍联系
1.联系的含义 1.联系的含义
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 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 内部各要素之间
!?
这是逻辑矛盾, 这是逻辑矛盾, 而不是哲学上讲的辩 证矛盾。 证矛盾。
■
逻辑矛盾与辨证矛盾
—— 逻辑矛盾是思维中的矛盾, 逻辑矛盾是思维中的矛盾, 必须要排除。 必须要排除。
——辩证矛盾是客观事物本身存在
的矛盾,是不能排除的,只能解决。 的矛盾,是不能排除的,只能解决。
矛盾: 矛盾: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 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电工学(第七版上)电工技术课后答案(秦曾煌)编(最全)
目录第1章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定律3第1.5节电源有载工作、开路与短路. . . . . . . . . . . . . . . . . . . 3第1.5.1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第1.5.2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第1.5.3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第1.5.4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第1.5.6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第1.5.8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第1.5.11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第1.5.12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第1.6节基尔霍夫定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第1.6.2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第1.7节电路中电位的概念及计算. . . . . . . . . . . . . . . . . . . . . 10第1.7.4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1List of Figures1 习题1.5.1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2 习题1.5.2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3 习题1.5.8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4 习题1.5.11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5 习题1.5.12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6 习题1.6.2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7 习题1.7.4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21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定律1.5 电源有载工作、开路与短路1.5.1在图1中,五个元件代表电源和负载。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3绝对值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绝对值的基本概念。绝对值表示一个数的大小,不考虑其正负号。它是理解有理数运算和比较的关键。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比如,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我们可以通过比较它们的绝对值来判断。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绝对值的定义和性质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比如负数的绝对值是正数,我会通过举例和图形来帮助大家理解。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3绝对值
一、教学内容
本节内容选自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材第二章节“有理数”中的2.3节“绝对值”。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绝对值的概念: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2.绝对值的应用:利用绝对值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求一个数的绝对值;利用绝对值进行有理数的运算等。
-重点三:绝对值的应用。能够应用绝对值比较数的大小,解决实际问题。
-举例:比-5大。
2.教学难点
-难点一:理解负数的绝对值是正数。
-解释:学生可能会混淆负数的绝对值与其本身的关系,需要通过实例和图形辅助理解。
-难点二:绝对值方程的求解。
-解释:对于|ax+b|=c的形式,学生可能不熟悉如何求解,特别是当a、b、c的取值不同时。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绝对值相关的实际问题,如温度计的读数。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比如通过数轴上的点来演示绝对值的含义。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3.绝对值的性质:非负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正数;绝对值具有传递性;绝对值具有对称性等。
向量组的秩2.3
个向量都可由向量组 II 线性表示 , 则称向量组 I 可由向
量组II线性表示; 如果向量组I与向量组I可以相互线性
表示, 则称向量组I与向量组II等价.
“等价”满足如下性质 : (1) 任何向量组必然与自身等价;
(2)向量组I与向量组II 等价 II 与I等价; (3)向量组I与组II 等价,且II 与III 等价 I与III 等价.
例3.求如下向量组的秩
1 ( 3,1,6,4)T , 2 ( 2,2,3,5)T , 3 (1,5,6,8)T .
16
解
构造矩阵 A [ 1, 2, 3 ],只需求出r ( A) 即可. 2 1 2 5 3 1 1 3 2 5 2 1 A 6 3 6 2 1 2 4 5 8 4 5 8 2 5 1 2 5 0 1 4 4 16 可见 r ( A) 2, 0 0 3 12 0 3 12 0 0 0 r ( 1, 2, 3 ) 2 .
( 1 )1 (0,0,0)T , 2 (0,0,0)T ( 2 )1 (0,0,0)T , 2 (1,0,0)T , 3 (0,1,0)T ( 3 )1 (1,0,0)T , 2 (0,1,0)T , 3 (0,0,1)T ( 4 )1 (1,0,0)T , 2 (1,2,0)T , 3 (1,2,3)T
注 (1)只含零向量的向量组不 存在极大无关组
规定其秩为 0;
(2)任何非零向量组的秩均 大于0. 即有:
0 r ( 1 , 2 , , s ) s
(3)线性无关的向量组的秩=向量的个数。
(4)在秩为r的向量组中,任意r个线性无关 向量都是这个向量组的极大无关组.
甘教版(2011)八年级上册信息技术2.3制作逐帧动画教案
- Flash软件基本操作
2.逐帧动画制作原理:
-每个帧是独立的画面
-通过连续播放形成动画效果
3. Flash软件基本操作:
-新建文档
-导入图片
-调整图片顺序
-设置动画时间
4.创作动画:
-运用所学知识
-展示创意和技能
5.合作与沟通:
-小组讨论
-合作解决问题
6.解决问题能力:
-面对实际问题
设计预习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为课堂学习逐帧动画的制作做好准备。
教师备课:
深入研究教材,明确逐帧动画制作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学习逐帧动画的积极性。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激发兴趣:
提出问题或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3)创作动画: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知识,创作出符合题目要求的逐帧动画作品。
2.教学难点:
(1)理解逐帧动画的制作原理:逐帧动画的制作原理相对抽象,学生需要通过具体示例来理解每个帧都是独立的画面,以及如何通过连续播放这些画面来形成动画效果。
(2)Flash软件的基本操作:Flash软件的操作相对复杂,学生需要通过实践来熟练掌握新建文档、导入图片、调整图片顺序、设置动画时间等基本操作。
5.教师评价与反馈:针对学生在课堂表现、小组讨论和练习作业中的表现,我对他们进行了积极的评价和反馈。我肯定了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努力和取得的进步,并鼓励他们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和创新能力。同时,我也指出了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供了相应的指导和建议,帮助他们改进和提升。
板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 脱氧
A
核糖
脱氧
T
核糖 P
P 脱氧
G
核糖
C
脱氧 核糖
P
P 脱氧
C
核糖
P 脱氧
T
核糖
G
脱氧 核糖
P
A
脱氧 核糖
P
RNA:一条核糖核苷酸链(单链)
P 核糖
A
P 核糖
G
P 核糖
C
P 核糖
U
遗传信息: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对于“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 验,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实验的操作步骤是制片→水解→冲洗→染色 →酒精去浮色→晾干→观察 B.染色时先用甲基绿染液染色,再滴加吡罗红 染液染色 C.将涂片用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处理后,接 着用染色剂染色 D.与甲基绿结合的核酸分子主要分布在细胞核 中
试剂:
颜色反应
甲基绿 +DNA → 绿色
吡罗红 +RNA →红色
?2.本实验需要的材料是?试剂有哪些?有什么作用
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洋葱表皮细胞等
1.0.9%NaCl溶液 :保持细胞活性
2.8%盐酸
改变细胞膜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 使DNA和蛋白质分离,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3.吡罗红、甲基绿混合染色剂
3.方法步骤: 制片 水解 冲洗
0.9%NaCl溶液(保持细胞正常形状) 人口腔上皮细胞
染色 观察
制片
8%盐酸
水解
蒸馏水
冲洗
吡罗红甲基绿混合染色剂
染色
观察
4.实验现象及结论
现象
绿色明显集中细胞中央
红色分布在周围
结论 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 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
少量细胞质内(线粒体、 叶绿体)
1分子磷酸 + 1分子五碳糖 +1分子含氮碱基
5、核苷酸的种类
脱氧核糖核苷酸
A 腺嘌呤
磷酸
G 鸟嘌呤
脱氧
C 含氮碱基
胞嘧啶
核糖
T 胸腺嘧啶
核糖核苷酸
磷酸
A 腺嘌呤
核糖
G 含氮碱基
鸟嘌呤
C 胞嘧啶
U 尿嘧啶
核酸:2种;核苷酸:8种;碱基:5种
核苷酸连成长链过程演示 核苷酸链
DNA:两条脱氧核苷酸链(双链)
染 色 体
DNA在染色体上
原核细胞的DNA位于细胞内的鞭 毛 ①拟核 ,大型环状的DNA ② 质粒 。小型环状
细胞壁 细胞膜
核区 质粒
三、核酸的结构:
*元素组成: C、H、O、N、P *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 核苷酸 *分子量:从几十万至几百万 *核苷酸的组成:
磷酸 五碳糖 含N碱基
第二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3节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核酸
一、核酸的分类和功能
脱氧核糖核酸(DNA) 核 酸
核糖核酸(RNA) 功能:
1.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 DNA是一切细胞 生物的遗传物质。 病毒只有其中之一。
2. 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合成
二、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
1.实验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