琦君
琦君简介
• 有散文集、小说集及儿童文学作品30余种, 包括《烟愁》 琦君 《细纱灯》(获中山文 艺创作奖)《三更有梦书当枕》《簪》《桂花 雨》《细雨灯花落》《读书与生活》《千里怀 人月在峰》《与我同车》《留予他年说梦痕》 《琦君寄小读者》《琴心》《菁姐》《七月的 哀伤》以及《琦君自选集》等等。她也是著名 电视剧《橘子红了》的原作者 2006年6月7日 凌晨4时45分病逝于和信医院,享6-2006),原名潘希真。现当 代台湾女作家、散文大家,14岁就读于 教会中学。1916年7月24日生于浙江永 嘉县瞿溪乡一个旧式家庭里,1949年赴 台湾,在司法部门工作了26年,并任台 湾中国文化学院、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 后定居美国。琦君以撰写散文开始她的 创作生涯。她的名字总是与台湾散文连 在一起。
髻》》——琦君
写作风格
• 常于文章题目中见主旨 • 善于透过生活题材表现意蕴 • 惯于结尾处引发深思
写作背景
《髻》一文中所称的父亲——潘国纲事实上是她 的大伯父。琦君生父三十三岁因痢疾过世,琦君一 家便到杭州投靠大伯父,后来琦君生母也因病去世, 于是大伯父、大伯母就成为了文中琦君所称的“父 亲”与“母亲”了。
在琦君的眼中,母亲虽是一位没有正式受过学 的简朴农村妇女,但她勤俭淳善仁厚慈爱,是具备 著中国传统美德的妇女模范。
而原本父亲与母亲也会有幸福快乐的婚姻生活, 但这样美满的生活却因姨娘的到来而破灭了。《髻》 这篇文章,不仅记述了父亲、母亲、姨娘三人一生 中情感的转折与演变,也将作者本人内心的变化完 全的展露出来。
写作背景
全文从母亲与姨娘的发式变化,叙写两人相 互交缠的情感纠葛。运用对比的手法,刻画出母 亲与姨娘截然不同的性情及她们的心结,但一切 纷争扰攘最后都在时光的流转中,因丈夫的去世, 二人竟成了患难相依的伴侣。
作者因母亲的宽大胸怀,对姨娘亦无一丝怨 恨之意,来台后和姨娘的关系也由生疏进而相依 为命。文末以诚恳、包容的爱心化解人世间的不 平。
母亲的秀发、螺丝髻与姨 娘更乌亮的秀发、大大的 横爱司髻对比。( 发结暗 伏心结)“我”欣赏姨娘 的发髻,对姨娘并无恶感。
课文赏析
段落
主要内容
段落小结
第三部分(第4~7段)
第四到七段也是事件发展 的保风“娘眼不母主守姿直的神同亲要内;皱“里的与高敛以眉不全表姨潮对父头是是现娘处比亲”偏笑,三,姨面,过”写个以娘对头出人与那母的母来父之样面亲时亲看亲间截对的髦的她、的然姨,母娘(起因情亲发亲各初姨爱相纠一 式 欣 娘 而 依结式各赏夺惑。缠不样姨取不心变的娘父平结鲍发的亲,)鱼髻发对转“头对髻母而我与比,亲与”姨。后的母 情感纠纷。
琦君 粽子里的乡愁
具体安排
第十五周: 袁晓叶、黄登老师上教研课,重点研究如何上 好第二课时。
第十七周: 龙斯琪、叶志颖老师上教研课
第十九周: 期末复习
区里活动:
具体安排
具体安排
谢谢!
第九周: 张雪晴老师上教研课,(重点研究上好第一课 时)。廖凤娇老师做作业设计经验分享(布置、 批改、思考)
具体安排
第十一周: 符昕、高雨阳、谭倩妮、袁夏霖、廖英做教师 读书分享。
区里爱阅读·善表达教师代表三人参赛
第十二周: 语文学科活动。一二三年级课本剧,四五六年 级经典诵读。
第十三周: 罗丝、刘韶峰老师上教研课(重点研究如何用 好课后阅读链接)
做好一次小老师 利用小手拉大手,让推广普通话进家庭,进社区。让学生带动家 庭亲人等用普通话沟通和交流,可以拍摄学生担任小老师的视频 等。(每班提交高质量视频1份)
开展一次啄木鸟纠错活动 学生对校园内、社区内主次干道上的标牌、店名牌、指示牌、广 告牌(包括夜景亮化设施)和地名、路名、站名牌中的繁体字、 错别字、异体字、字形不全等不规范用字进行调查,并做好调查 记录。(拍照,打印贴在A4纸上,并在照片下方记录好什么时 候,什么地方,在什么标志牌上发现了错别字,正确的写法是什 么,每班至少1份)
作业示例:
作业示例:
作业示例:
习作能力提升——用好教材,读写结合
守正学科本位,用好统编教材。
语文学习就是理解、积累、运用 语言的过程。
用好教材,教有重点,学有目的, 扎实提升教学质量。
学期工作布置
工作宗旨
1.抓“两头”顾“中间”,夯实 基础,扎实提升教学质量。
2.践行“课标”理念,推进改革 创新。
心灵手巧,勤劳能干
乞丐常常高声地喊:“太太,高升点(意谓多给点)。明里去了暗里来,积福 积德,保佑你大富大贵啊!”母亲总是从厨房里出来,连声说:“大家有福, 大家有福。”
琦君散文精选介绍
琦君散文精选介绍
琦君是一个写散文的笔名,其真实身份是中国作家张中行。
他出生在1960年,从事写作工作已有多年,被认为是当代中国散文的代表人物之一。
下面是琦君散文精选的介绍。
1. 《乡愁》
这篇散文通过回忆和描写,诠释了作者对故乡乡愁的情感。
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述了乡村的风景、家乡的人们和回忆中的青少年。
文中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故乡的深情。
2. 《路那边》
这篇散文以一段火车旅行为线索,讲述了作者对旅途中的风景和人物的观察和思考。
作者用简洁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展现了大自然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对生活、命运和人性做出了深入的思考。
3. 《岁月陪伴的片刻》
这篇散文以时间为主题,通过对岁月流转和人生变迁的描写,表达了对宝贵时光的珍惜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作者以诗意的语言唤起读者对生活的感悟,并深入探讨了时间、空间和存在的深层意义。
4. 《寻找的旅程》
这篇散文以作者的旅行经历为线索,描述了他对自然和世界的探索。
作者以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同时也反思了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物质追逐带来的困扰。
5. 《生活的碎片》
这篇散文以作者日常生活中的琐碎片段为素材,展现了一种细致入微的观察和对生命细节的关注。
作者以朴素的语言表达了对普通生活的热爱和对生活中小事的悟性,呈现了一种深入生活、分享生活的生活态度。
琦君散文精选以其深情、细腻的笔触和富有思想内涵的写作风格而备受读者喜爱。
他的作品不仅仅是对生活的描绘,更是对生命和人性的深度探索。
通过琦君的文字,读者可以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哲理的思考,从而引发内心的共鸣和思考。
琦君散文集读书笔记
琦君散文集读书笔记一、琦君散文集简介琦君,原名潘希真,浙江温州人。
她的散文情感细腻真挚,充满了对故乡、亲人、师友的怀念之情,文字清新质朴,富有诗意。
其散文常常从平凡的生活小事入手,却能挖掘出深刻的人性美和浓浓的思乡怀旧之情。
二、读书笔记内容(一)好词积累1. 描写人物的好词- 饱经风霜:琦君描绘长辈时常用到这个词,如描写祖父时,“祖父饱经风霜的脸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那一道道皱纹像是诉说着他一生的故事。
”2. 描写景物的好词- 郁郁葱葱:在描写故乡的山水时,“故乡的山峦郁郁葱葱,那一片翠绿像是大地铺上的华丽地毯,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 波光粼粼:当写到故乡的河流时,“河面上波光粼粼,阳光洒在水面上,如同无数颗钻石在闪耀。
”(二)好句赏析1. “像树木花草一样,谁能没有一个根呢?我若能忘掉故乡,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
”- 赏析:这句话运用了反问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强调了故乡、亲人和童年在琦君心中的重要性。
她将自己的创作与对故乡的记忆紧密相连,表达了深深的思乡之情。
故乡就像是她的根,是她创作的源泉,如果失去了这些记忆,她的创作也就失去了灵魂。
2. “雨,像银灰色黏濡的蛛丝,织成一片轻柔的网,网住了整个秋的世界。
”- 赏析:此句是典型的景物描写好句。
把雨比作银灰色黏濡的蛛丝,形象地写出了秋雨的细密和轻柔。
“织成一片轻柔的网,网住了整个秋的世界”,这种拟人化的写法,赋予了秋雨一种神秘的力量,仿佛秋雨是一个编织者,将整个秋天都笼罩在它独特的氛围之中。
(三)主题分析1. 思乡怀旧主题2. 亲情主题(四)写作风格分析1. 细腻的情感表达- 琦君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微情感。
她在描写对亲人的思念时,不是简单地抒发思念之情,而是通过回忆与亲人相处的点点滴滴来传达情感。
比如在回忆母亲时,她会写到母亲做的饭菜的味道、母亲的唠叨等细节,“母亲做的粽子,那软糯的口感,粽叶的清香,还有母亲包粽子时专注的神情,都成为我思念母亲时最深刻的记忆。
新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作者简介)琦君
五年级语文
琦君:1918年出生,现当代女作家.原名潘希真.浙江永嘉人.14岁就读于教会中学.毕业于杭州之江大学中文系,师从词学家夏承焘.1949年赴台湾,在司法部门工作了26年,并任台湾中国文化学院、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后定居美国.琦君以撰写散文开始她的创作生涯.而她现在已成散文大家.她的名字总是与台湾散文连在一起.
琦君出版有散文集、小说集及儿童文学作品30余种,包括《烟愁》、《细纱灯》(获中山文艺创作奖)、《三更有梦书当枕》、《桂花雨》、《细雨灯花落》、《读书与生活》、《千里怀人月在峰》、《与我同车》、《留予他年说梦痕》、《琦君寄小读者》、《琴心》、《菁姐》、《七月的哀伤》以及《琦君自选集》等.她是著名电视连续剧《橘子红了》的作者.。
琦君简介
琦君简介琦君简介(一):琦君简介琦君(1917-2006),原名潘希真。
当代台湾女作家、散文家。
作品多以儿童故事为主。
1917年7月24日生于浙江温州市瓯海区瞿溪乡一个旧式家庭,14岁就读于教会中学。
2006年6月7日凌晨4时45分病逝于和信医院,享年90岁。
另外,成名作为《外婆的澎湖湾》的台湾民谣歌手潘安邦(1961-2013)是琦君的侄子。
琦君简介(二):琦君简介琦君(1917年7月24日-2006年6月7日)本名潘希珍,又名潘希真,浙江温州瓯海瞿溪镇,台湾当代文学作家。
琦君的作品以散文为主,亦涵括小说、评论、翻译及儿童文学,其作品曾被翻译成英、日、韩等多国语言。
其主要著作有《青灯有味似儿时》、《永是有情人》、《水是故乡甜》、《万水千山师友情》、《三更有梦书当枕》、《桂花雨》、《细雨灯花落》、《读书与生活》等。
琦君简介(三):琦君生平简介琦君(1918~2006),原名潘希真,出生于浙江永嘉。
其父为官多年,喜欢收藏古籍、碑帖、字画,家中藏书丰富。
由于家庭熏陶,她自幼酷爱文学,六岁时,父亲便为她请家庭教师讲授古典文学。
在杭州弘道女子中学读书时,又阅读了超多现代文学和外国文学作品,并开始文学创作。
高中毕业后以优异成绩被保送之江大学中国文学系,成为词坛巨擘夏承焘的得意门生。
琦君随夏先生研读古籍,咏诗填词,深受其学识、人格的影响,并在词学方面有了精深的造诣。
大学毕业时,正值抗战爆发,她辗转于上海、永嘉等地,饱经忧患,深感国破家毁之痛。
1949年到台湾,历任高检处纪录股长和司法行政部编审科长等职,1969年自司法部退休,任教于中央大学和中兴大学中文系,教授新旧文学。
自1953年出版第一本小说散文合集《琴心》,她陆续出版了散文、小说、儿童文学、诗词、评论等著作数十种。
其中散文创作成就最高。
主要散文集有《烟愁》《溪边琐语》《琦君小品》《红纱灯》《三更有梦书当枕》《桂花雨》《细雨灯花落》《读书与生活》《千里怀人月在峰》《与我同车》《灯景旧情怀》等。
琦君简介
琦君简介
琦君(1917-2006),原名潘希真,浙江温州市瓯海区人。
当代台湾女作家、散文家。
作品多以儿童故事为主。
曾任台湾中国文化学院、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
1917年7月24日生于浙江温州市瓯海区瞿溪乡一个旧式家庭,14岁就读于教会中学。
2006年6月7日凌晨4时45分病逝于和信医院,享年90岁。
另外,成名作为《外婆的澎湖湾》的台湾民谣歌手潘安邦(1961-2013)是琦君的侄子。
有散文集、小说集及儿童文学作品30余种,有些作品被选入中小学课本,作品被译为英、日、朝鲜文,深受海内外作者欢迎,被誉为“台湾文坛上闪亮的恒星”。
主要著作《烟愁》《千里怀人月在峰》《留予他年说梦痕》《青灯有味似儿时》《妈妈银行》《佛心母心》《永是有情人》《水是故乡甜》《万水千山师友情》《三更有梦书当枕》《桂花雨》《细雨灯花落》《读书与生活》等。
中文名潘希真国籍中国民族汉
出生地温州瓯海瞿溪镇出生日期 1917年7月24日
逝世日期 2006年6月7日职业作家
毕业院校杭州浙江大学信仰佛教
性别女笔名琦君。
琦君简介
琦君简介琦君,女。
1916年7月24日生。
浙江永嘉县人。
曾任台湾中国文化学院、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
有散文集、小说集及儿童文学作品30余种,主要著作《三更有梦书当枕》、《桂花雨》、《细雨灯花落》、《读书与生活》等。
中文名:潘希真别名:琦君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温州的瓯海瞿溪镇出生日期:1916年7月24日逝世日期:2006年6月7日代表作品:《三更有梦书当枕》《桂花雨》《细雨灯花落》《读书与生活》【人物简介】琦君(1916-2006),原名潘希真。
现当代台湾女作家、散文大家。
1916年7月24日生于浙江瓯海区瞿溪乡一个旧式家庭,14岁就读于教会中学。
2006年6月7日凌晨4时45分病逝于和信医院,享年90岁。
【代表作品】有散文集、小说集及儿童文学作品30余种,包括《烟愁》《细纱灯》(获中山文艺创作奖)《三更有梦书当枕》《簪》《桂花雨》《细雨灯花落》《读书与生活》《千里怀人月在峰》《与我同车》《留予他年说梦痕》《琦君寄小读者》《琴心》《菁姐》《七月的哀伤》以及《琦君自选集》等等。
她也是著名电视剧《橘子红了》的原作者。
【作品评价】看琦君的文章就好像翻阅一本旧相簿,一张张泛了黄的相片都承载着如许沉厚的记忆与怀念,时间是这个世纪的前半段,地点是作者魂牵梦萦的江南。
琦君在为逝去的一个时代造像,那一幅幅的影像,都在诉说着基调相同的古老故事:温馨中透着幽幽的怆痛。
1949年的大迁徙、大分裂,使得渡海来台的大陆作家都遭罹了一番“失乐园”的痛楚,思乡怀旧便很自然地成为他们主要的写作题材了。
林海音写活了老北京的“城南旧事”,而琦君笔下的杭州,也处处洋溢着“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熟读琦君作品的读者都会感觉到琦君的母亲在她作品中所占的分量。
琦君写得最感人的几篇文章几乎都是写她母亲。
可以说母亲是琦君最重要的创作泉源。
琦君塑造的母亲意象是一位旧社会中相当典型的贤妻良母,充满了“母心、佛心”──但这并不是琦君文章着力之处,而是琦君写到她母亲因父亲纳妾,夫妻恩情中断,而遭受到种种的不幸与委屈,这才是琦君写得刻骨铭心、令人难以忘怀的片断。
琦君简介文档
琦君简介1. 简介琦君(Qí Jūn),1990年出生于中国,是一位知名的音乐制作人、词曲创作人和音乐人。
他以其独特的音乐风格和深情的歌曲而备受瞩目,拥有众多粉丝和支持者。
琦君擅长创作流行音乐、摇滚乐和电子音乐,他的音乐往往能给人以极大的共鸣和情感上的共鸣。
2. 音乐生涯琦君在大学期间开始接触音乐制作,并迅速展现了他的天赋和热情。
他积极参与学校的音乐活动,并组建了自己的乐队。
不久后,他与一家音乐制作公司签约,并开始了专业音乐生涯。
琦君的音乐作品很快受到了业内人士和听众的认可,他的歌曲常常在各大音乐排行榜上亮相。
在他的音乐生涯中,琦君不断挑战和尝试不同的音乐风格和流派。
他的音乐作品涵盖了各种不同的情感和主题,从爱情、友情到社会问题和人生哲学,琦君总是能够通过优美的旋律和深情的歌词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和观点。
3. 专辑作品琦君迄今为止已经发行了多张专辑,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以下是他部分知名的专辑作品:3.1. 《初心》初心初心《初心》是琦君出道后的首张个人专辑,于2012年发行。
这张专辑是琦君音乐风格的集大成之作,旋律动听,歌词深情,展现了琦君的音乐才华和艺术追求。
专辑中的主打单曲《一生守候》瞬间在歌坛造成了巨大的反响,使琦君一夜成名。
3.2. 《浪漫岁月》浪漫岁月浪漫岁月《浪漫岁月》是琦君的第二张个人专辑,于2015年发行。
这张专辑延续了琦君一贯的浪漫和深情风格,歌词包含了对爱情的赞美和思考。
专辑中的主打单曲《浪漫岁月》在发布后迅速走红,成为琦君的代表作之一。
3.3. 《双城记》双城记双城记《双城记》是琦君的第三张个人专辑,于2018年发行。
这张专辑在音乐风格上更加多元化,融合了流行、摇滚和电子音乐元素,展现了琦君不断创新和突破的音乐实验精神。
专辑中的主打单曲《时间煮雨》一经发布便霸占了各大音乐排行榜的榜首位置。
4. 成就和荣誉琦君凭借其杰出的音乐才华和突出的作品获得了许多荣誉和奖项。
以下是他部分的成就和荣誉:•2013年,获得年度最佳新人奖。
琦君的写作风格
琦君的写作风格
琦君是一位热爱写作的作者,她的写作风格独特而深受读者喜爱。
琦君的文章
通常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琦君的写作风格清新自然,文字流畅优美。
她善于运用生动的描述和恰
如其分的修辞手法,让读者如沐春风,仿佛置身其中。
无论是描写自然风光,还是塑造人物形象,琦君总能用恰到好处的词语和句子,展现出作品的魅力。
其次,琦君的文章思想深刻,内涵丰富。
她擅长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深刻的
思考,表达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感悟。
无论是对人生的思考,还是对社会现象的剖析,琦君总能用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洞察,给读者带来启发和思考。
此外,琦君的写作风格充满温情和正能量。
她善于用心灵的温度触动读者的心弦,传递正能量的力量。
琦君的文章通常充满人文关怀和真挚情感,让人感受到她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的理解,给人以希望和勇气。
最后,琦君的写作风格充满创意和想象力。
她善于用想象力和创意,打破常规,让作品充满新鲜感和吸引力。
无论是创作小说,还是写作散文,琦君总能用独特的视角和想象力,创造出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给人以启发和感动。
总的来说,琦君的写作风格独具特色,清新自然,思想深刻,温情正能量,充
满创意和想象力,深受读者喜爱。
她的作品不仅让人沉浸其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也让人思考人生的意义,感悟人性的伟大。
琦君的写作风格,如同一股清泉,滋润着读者的心灵,带来了无限的感动和启发。
名人评价琦君散文这本
名人评价琦君散文这本
名人评价琦君散文这本
琦君散文集自出版以来,备受文坛关注。
在数量和品质上都是一本优秀的散文集。
以下是一些名人对琦君散文集的评价。
一、余华
余华先生曾在其作品中提及琦君散文集,称其为“现代最好的散文集之一”。
他认为琦君的散文在叙事、语言、思想上都很独特,是典型的“琦君风格”。
二、舒婷
舒婷先生称赞琦君散文集为“久违的好文”。
她认为琦君的散文跳脱了传统散文的固有框架,具有很高的创意性和表现力,同时抒发了作者独特的思想和感情。
三、杨绛
杨绛女士曾评价琦君散文为“一种现代性的文体”。
她认为琦君的散文深刻地反映了现代社会的人性和现实问题,同时在形式上也有很大的创新。
四、林语堂
林语堂先生在其评介琦君散文集时写道:“这是一本文学著作,也是一本心灵之书”。
他认为琦君的散文将生活中的小事物发掘出来,表达了作者对生命深深的敬仰和独有的感悟。
五、北岛
北岛先生也曾赞扬琦君散文为“一本优秀的散文集”。
他认为琦君的散文充满了智慧、感性和人性,并以其独特的方式来表达这些感受和想法。
综上所述,琦君散文集得到了众多文学大家的高度评价。
在今天这个文学多元、碎片化的时代,琦君散文集以其独特的风格、深刻的思想和优美的文笔成为了值得一读的佳作。
琦君散文精选好句摘抄
琦君散文精选好句摘抄
琦君是当代优秀的散文作家,他的作品深受读者喜爱,其中包含了许多精彩的句子,下面是一些琦君散文精选好句的摘抄。
1. '时间停留在那一刻,而我却在回忆里徘徊,寻找着那些逝去的瞬间。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时间的感慨,他希望能够在回忆中找到那
些已经消失的美好瞬间,这种情感让人感到温馨而唯美。
2. '人生如诗,用心去读,用心去写,才能品味其中的美妙。
'这句
话不仅道出了人生的哲理,更展示了琦君对于人生的独特见解。
他认为只有用心去体验,才能真正品味到生活中的美妙之处。
3. '岁月如流水,带走了青春的容颜,却留下了成长的轨迹。
'这句
话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他认为岁月虽然会带走我们的青春容颜,但却留下了我们成长的痕迹,这是一种宝贵的财富。
4. '在生活的拐角处,总有一些不经意的美丽等待着我们去发现。
'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生活中美好的期待,他认为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就会发现生活中隐藏的美丽和惊喜。
5. '人生是一场旅行,每一段风景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这句话展
示了作者对人生旅程的认识,他认为人生就像一场旅行,每一段风景
都有其独特之处,我们应该珍惜每一个经历和感受。
这些摘抄展示了琦君散文作品中的深深思考和独特观察力。
他的作品常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引发读者对生活的反思和思考。
通过琦君的文字,人们可以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态度,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和宝贵。
琦君散文集读后感
琦君散文集读后感《琦君散文集》是一本独具风格的散文集。
作者琦君以生活中的点滴细节为素材,用细腻的语言和深邃的思考,表达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的思考。
这本散文集吸引了我深深地沉浸其中,每读完一篇散文,都让我沉思许久。
琦君的文字给我一种温暖的感觉,就像是一杯暖心的茶,让人感到宁静和舒适。
她的描写细致入微,字里行间都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
她将自己的思考融入到文字中,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对生活的深思熟虑。
《琦君散文集》里的每一篇散文都有自己独特的主题和情感。
有的讲述了琦君对自然的热爱,她用诗意的文字描绘出大自然的美丽和神秘。
比如《山水之间》,琦君用一幅写实的画面将山水的壮丽之处展现在读者面前,让我仿佛置身于山水之间,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同时,琦君对人性的思考也贯穿在散文中。
她用生活的细节去折射人性的复杂与美好。
比如《时间盗贼》,琦君通过描述一位老人因为迫于生活的压力而失去对时间的把握,揭示了现代社会人们对时间的过度追求,以及忽视生活中真正重要的事物的现象。
这篇散文让我深感人生的短暂和宝贵,提醒我要珍惜时间,活在当下。
此外,琦君的散文也融入了她对音乐的热爱。
她将音乐的美妙之处与生活相结合,赋予了文字更加动人的魅力。
比如《音乐之城》,琦君将音乐比喻为生活的一首乐章,用悠扬的音符和绚丽的色彩描绘出了一个充满音乐的城市。
这篇散文让我感受到音乐的力量和魅力,让我对琦君的审美观有了更深的了解。
总的来说,琦君的散文集给我带来了很多思考。
她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生活中的点滴细节,表达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的思考。
她的文字温暖而真实,让人感到宁静和舒适。
读完这本散文集,我对生活和人性有了更深的思考,也更加珍惜眼前的一切。
我相信,《琦君散文集》会是一本让人心灵得到滋养的好书。
桂花雨琦君散文精选摘抄
桂花雨琦君散文精选摘抄
琦君,原名潘希真,是当代女作家,她的散文作品多以回忆童年和故乡为主题,以下是《桂花雨》散文精选摘抄:
1. 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2. 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
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3. 故乡的桂花雨,是留在作者记忆中关于故乡最美好、最迷人的一个印象。
作者以“桂花雨”为题,以“桂花香”为线索,写了自己童年时代摇桂花的乐趣,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4. 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琦君散文集
• 1.“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 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一个“浸”字,形象地写出了桂花的香气,桂花不仅花开时香, 晾干了泡茶、做饼也同样香气弥漫。桂花,永远香在人们的心里。 它的香,已挣脱了季节的束缚,香甜了四季,也香甜了人们的生活。
• 2.八月桂花,十里飘香。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可是母 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母亲这句朴素的话,与“月 是故乡明”如出一《课子记》,她嫌她先生对儿子太苛,“谁知轮到自己教他,竟比他爸更容 易动火”,写做爸爸的辅导儿子功课时一下子叫“乖儿子”,一下子骂“笨东西”,声态笑貌, 跃然纸上,像一幅家庭生活画,一出富有诗趣的小喜剧.通篇作品生气盎然、真实,真是使人 神游而意会的好作品辙。母亲每年都闻着桂花的香气,关注桂花,收获桂花,体验着馈赠 桂花的快乐,吃着桂花做的食品,喝着桂花茶。桂花,已充盈她生活的全部空间。家乡院 子里的这棵桂花树,是唯我的,是母亲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还会有什么可以替代它呢? 桂花是没有区别的,问题是母亲不是在用嗅觉区分桂花,而是用情感在体味它们。一亲一 疏,感觉自然就泾渭分明了。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家乡在母亲心中的分量。《课子记》, 她嫌她先生对儿子太苛,“谁知轮到自己教他,竟比他爸更容易动火”,写做爸爸的辅导儿子 功课时一下子叫“乖儿子”,一下子骂“笨东西”,声态笑貌,跃然纸上,像一幅家庭生活画, 一出富有诗趣的小喜剧.通篇作品生气盎然、真实,真是使人神游而意会的好作品
• 6.琦君在散文集《玻璃笔》小序中写道:“人生七十才开始.”琦 君旅美时期的散文创作,是她在台湾丰厚的散文创作之后,在美国 的异域人生再起步,她不愧是个“勤奋的握笔人”.琦君以散文创 作实践其“抑恶扬善、爱生惜福”的文学创作思想与人生主张, 尽管有其一定的局限性,然而她以生命夕阳之余晖,播撒爱的情感 与人生智慧的种子,温暖着东西方不同地域读者的心田.
琦君的名言名句
琦君的名言名句有:1.“生的她也在了,在紧张匆忙的今日,赶上班、赶上了能好实、赶赴约、赶办用格路到,在闹区的人我说国金道上,摩肩擦背而心过。
”——《未有花时已是春》解释:这句话表达了现代人忙碌的生活状态,人们为了生计而奔波,不停地赶赴各种约会和办理各种事情,以至于在人群中拥挤摩擦,内心感到疲惫和焦虑。
2.“死别生离,使妈妈一下子老了,我也一下子长大了。
”——《琦君散文》解释: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母亲因病去世的悲痛和思念,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在这一过程中逐渐成熟和成长的过程。
3.“惜花须自爱,休只为花疼。
”——《爱与孤独》解释: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花朵的珍爱和呵护,但也强调了不要只为了花朵而过度投入,还要懂得珍惜自己的情感和生命。
4.“雨洗过的青山,就像泪洗过的良心。
”——《泪洗良心》解释: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雨水清洗过青山后所呈现出的清新、明亮和纯净的感受,同时也隐喻着良心在经过泪水的洗礼后能够变得更加纯洁和清醒。
5.“玫瑰花辨上颤抖的露珠是天使的眼泪吗?”——《玫瑰的露珠》解释: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玫瑰花上露珠的美丽和神秘的感受,同时也隐喻着这些露珠可能是天使的眼泪,寓意着生命的脆弱和珍贵。
6.“树无情,才能长青。
人无情,乃得白头偕老。
”——《无情与白头偕老》解释: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无情与白头偕老的看法,他认为树的无情才能保持常绿,而人的无情则可以保持长久的友谊和爱情。
7.“人世间多少事不能如我们的心愿,人是多么渺小无能啊!”——《人世间的渺小无能》解释: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人世间不如意的事情和人的渺小无能的感慨,他认为人们往往有很多心愿和期望,但很多事情却不能如愿以偿。
8.“异乡客地,越是没有年节的气氛,越是怀念旧时代的年节情景。
”——《怀念旧时代年节》解释: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在异乡客地时对旧时代年节情景的怀念和留恋。
他认为在没有年节气氛的情况下,更容易回忆起过去的美好时光。
9.“若有人问我:‘世界上什么事情最容易?’我将毫不犹豫地回答:‘做梦!’”《梦中的世界》解释: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梦境的看法和理解,他认为做梦是世界上最容易的事情之一。
琦君的诗句
琦君的诗句
琦君的诗句,深邃而清雅,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诗意的人生观。
她的诗歌如同一首深情而温柔的曲子,在岁月里抚慰着我们的心房。
琦君的诗歌,以一种温柔的方式,诉说着岁月中的那些故事。
她的笔下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赞美,对人生的思考。
她的诗句有着独特的韵律和节奏,让人在阅读中产生一种舒适的感觉。
在琦君的诗歌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深刻的人生观。
她用轻柔的笔触描绘着生活的美好,用细腻的触感感受着生命的温暖。
在她的眼中,生活就像一池碧水,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去品味。
琦君的诗歌,还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
她把自然的美好与人类的活动联系起来,用诗意的语言描述着自然的魅力和生命的伟大。
在她看来,自然是一个优美的存在,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琦君的诗歌,也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
她用诗句探讨着人生的意义和价值,用温柔的语气抚慰着我们的心灵。
在她看来,人生的价值
和意义并不在于我们拥有什么,而在于我们如何去感受生活的美好。
琦君的诗歌,充满了诗意和温情。
在阅读她的诗歌时,我们仿佛置身于一个美丽的世界中,被她的温柔和诗意所感染,被她的心灵所抚慰。
她的诗歌是一种美好的人生体验,让我们更加珍惜生命的每一个瞬间。
总之,琦君的诗歌是一种美好的人生体验。
她的诗歌充满了诗意和温情,让我们在阅读中产生一种舒适的感觉。
我们应该珍惜她的作品,感受她的温柔和诗意,并在生活中践行她的哲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们听听!
老师所选有关思乡、思亲的中国古代诗词名句:
•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月是故乡明,露从今夜白。
•
• • • •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 · · · · ·
乡
小时侯
元 宵
云 霄
一马当先: 作战时策马冲锋在前。形容领先;带头。 顾名思义: 看到名称,就联想到它的意义。 如法炮制:依照成法炮制药剂,泛指照现成的方法办事。 道 家 地: 真正的,纯粹。 醅: 自家酿的酒。醅,这里泛指酒。
环节一: “一曲新词酒一杯” ——用心体会文章的“人”、“事”、 “情”! 和着优美的乐曲,我们 大家听老师范读课文,整体 感知文章,注意重点字词的 读音及意义。
原名潘希真,浙江永嘉人。毕业于杭 州三江大学中文系。1949年赴台湾,
后定居美国。琦君出版有散文集、小
说集及儿童文学作品30余种,是电视 连续剧《橘子红了》的作者。代表作
品有散文集、小说集及儿童文学作品
30余种,包括《烟愁》《红纱灯》 (获中山文艺创作奖)《三更有梦书
当枕》《桂花雨》《细雨灯花落》
《琦君寄小读者》《菁姐》以及《琦 君自选集》等。
环节三:
“似曾相识燕归来” ——明确全文主旨
•
全文表达了作者对童年、故乡的怀念和无限眷恋!
• 表达了一个游子对故乡、亲人无比深切的思念!
领略意境,理解感情:
1、你觉得课文中真正能让作者久久不能忘怀的是 故乡的什么? 风俗美 人情美
2、文章结尾作者因为怀念春酒,并泡了八宝酒,那 思乡的感情排遣了吗?为什么? 没有。因为少了道地家乡味。
环节四:“小园香径独徘徊 ” ——人物细节语
言揣摩(细节是文章鲜活的花朵)
课文中许多细节写得很有情趣,很传神,找出来, 体会一下意蕴。 (要求:自主、合作探究)
(1)阿标叔也巴结地把煤气灯玻璃罩擦得亮晶晶的,呼
呼地点燃了。 (他热情好客,乐于助人的美好品格)
(2)我呢,就在每个人怀里靠一下,用筷子点一下
重庆礼品公司
琦君
学习目标
1. 品味文章的关键性词语和句子,学习文章富有情趣 的细节描写,体会其作用。
2.理解文章表达的“思乡”这一主旨。
3.感受文中的风俗美、人情美,品味文中所表达的浓 浓的思乡之情,从而获得美的情感体验。
琦君,1918年出生,现当代女作家。
酒,舔一舔,才过瘾。 (邻里之间的亲密,大人对小孩特有的关爱) (3)母亲得意地说了一遍又一遍,高兴得两颊红红的, 跟喝过酒似的。 (母亲热情助人的朴实、快乐)
优美细节片段: “母亲给我在小酒杯底里只倒一
点点,我端着、闻着,走来走去,有一次一不小心,
跨门槛时跌了一跤,杯子捏在手里,酒却全洒在衣襟 上了。抱着小花猫时,它直舔,舔完了就呼呼地睡觉。 原来我的小花猫也是个酒仙呢!” 评析:这段文字活泼生动,动作中透着情趣,比喻中透 着诙谐,字里行间流露出“我”对春酒的珍视。
愁
余光中(台)
后来呵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课外练笔:
记录你记忆中印象最深刻的一次过节
情景(情融于叙事,600字左右)。
们是怎么顽皮玩乐的,他们的长辈和老师是怎么带领他们长大,
教导他们做人的。《琦君说童年》不但小朋友乐意看,许多中老 年朋友也爱看。
• • • • • • • •
薏仁米 枸 杞 橄 榄 煨 炖 如法炮制 家 醅 挑 剔 气 氛
yì ɡǒu qǐ ɡǎn lǎn wēi dùn páo pēi tiāo tī fēn
年中华文化积淀下来的中国人最深厚的情感基础。事实
上,正是这种特有的情感基础,才让我们中华民族一代 一代繁衍壮大,成为伟大的民族。
过新年喝 春酒(1~ 4)
春 酒
喝会酒 的风俗 (5~8) 酿春酒 思家乡 (9~10)
风俗美 人情美 家乡的味道
思 乡 怀 旧
拓展延伸
请学生回忆有关思乡、思亲的诗词名句,说给同
琦君的作品多以儿童故事为主,大半以她的家乡浙江温州为 背景,作品中的那些风土人物勾画出一幅中国农村社会的朴素生 活图景。她写的故事不但好看,而且从中可以知道许多故事的来 源,还会学到许多做人的道理。2001年,琦君把她过去写的26篇 儿童故事整理起来,付梓出版。书名就叫《琦君说童年》。从这 些童年故事,可以看到琦君生长的那个时代的生活情形,知道他
合作探究
文章主要记叙了哪几件事,有哪些人?
事: 过新年 喝春酒 人: 母亲 、“我” 、乡亲 、阿标 喝会酒 自泡八宝酒
环节二 :“无可奈何花落去”
——自主、合作探究领悟文章主旨 从文中去看作者怀念的仅仅是家乡的春
酒吗,春酒之中凝聚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文章结尾:“可是叫我到哪里去找真正 的家醅呢?”一句有何表达作用 ?
品味语言
琦君认为:好的文章必须语语动人,字字珠玑。她 的散文不雕琢,不粉饰,文笔如行云流水,舒放自然。 请大家找出喜欢的词语、句子,互相交流,朗读出 来,并说出喜欢的理由!
琦君说过:“人和花草树木一样,都有自己的根。”
是啊!故乡是一个人的根,有谁能够忘记生养自己的故
乡呢?远离故乡的人,无论与故乡的距离有多远,总不 会忘记故乡的山水、故乡的亲人、故乡的一切。每年春 节前夕,离家的人尽管票难买、车难乘,但家还是要回 的。父爱天高,母恩难报,最难忍受思乡情。这是五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