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褒禅山记》复习课件
合集下载
《游褒禅山记》(复习)ppt
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如此、这样 对、正确 2、吴广以为然 3、有穴窈然 ……的样子 4、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但是、然而
其 1 代词 (1)人称代词 他 他们 它 例“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2)人称代词 他的 他们的 它的 例:“其贤不及孔子” (3)指示代词 那 那些 例:“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4)人称代词 活用为第一人称,我、自己 例“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判断句: 此余之所得也。
文言文学习要点
• 字字落实 • 句句解疑 • 熟读背诵
3、助词 用在句中,起调节音节的作用,无义 例“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词类活用
• 1、慧褒始舍于其址(名词作动词,筑舍定居) • 2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名词作动词,命 名。) • 3、距其院东五里(名词作状语,向东,往东) • 4、有泉侧出(名词作状语,从侧面) • 5、入之甚寒,问其深(形容词作名词,深度) • 6、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名词作动词,识其 本名,说明白 • 7、火尚足以明也(形容词作动词,照明) • 8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谬,使动用法, 弄错,使……错。)
今义: 在文学上有一定造诣的人
• 学者 古义: 求学的人
古今异义
非常 古义:不平常,非同寻常。
今作程度副词,很,十分。
省略句:
特殊句式
不随(之)以止也 不跟随别人而中止 而又不随(之)以怠 而且又不跟随别人而懈怠 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 但是力量足够用来到达却没有到达 又以(之)悲夫古书之不存 译文:又因此感叹那些古代书籍失传
(5)指示代词 其中的
例“不能名其一处”
• • • • • • •
《游褒禅山记》精品课件
形容词作名词,险远的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⑩后世之谬 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
形容词使动用法,使……错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古今异义 ①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 古义:______________ 十分之一 今义:基数词 ②于是 余有叹焉 .. 对这件事 古义:______________ 今义:连词,表示承接关系
二、通假字 长乐王回深父 . 父通甫,古代在男子名字中所加的美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一词多义 (1)观
①古人之观于天地…… ______________ 动词,观察 . 名词,景象 ②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 _____________
③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 之观,常在于险远 .. 求学的人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副词,表程度,很 ④此所以学者 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
不同于一般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和造诣的人 ⑤至于 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
到了……(的地步) 古义:_________________
6.本文由“不得极夫游之乐”生发出“尽吾志”的 观点,由“仆碑”生发出“深思而慎取”的观点,这 两个观点彼此有联系吗? 【名师点拨】 作者游褒禅山,本来是一次平常 的游历活动,但却从中悟出了人生哲理——从前 洞后洞游人的多少悟出“夷以近,则游者众;险 以远,则至者少”,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 其见愈奇”悟出“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常在于险远”;由此再引申一步,就得出了“非有 志者不能至”的结论。然后将这次游山而未能“极 夫游之乐”的教训升华到理论上来,具体分析了 “至”的几个条件,最后得出“尽吾志”的观点——
《游褒禅山记》复习汇总.ppt
“ 其”字的用法
1、以故其后名之曰 代词,那,指褒禅埋葬时
2、距其院东五里 代词,那,指慧空禅院
3、独其为文犹可识 代词,它,指仆碑
4、问其深, 代词,它,指洞穴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代词,那些,指好游者 5、盖其又深,代词,它,指后洞
则其至又加少矣 代词,那些,指游客
6、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 代词,他们,指古人
指 代 对
指示代词
这(里),那(些) 其中
象
连词
副词 助词
表选择:是…还是… 表假设:如果,假如
助词,不翻译
优选文档
表商量:还是 表反问:难道 表揣测:大概 表祈使:一定
12
三、词类活用 1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舍,名作动,筑舍定居] 2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名,名作动,命名] 3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侧,名作状,从旁边] 4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穷,形作动,走到尽头] 5 .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进、见,动作名,前进的道路,见到的景象] 6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至,动作名,到达的人]
14
四、古今异义词
1.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古义:十分之一 今义:数词
2.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古义:不平常 今义:用作表程度的副词,十分,很
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古义:泛指求学的人,指读书人。 今义:特指有专门学问的人。
优选文档
15
4.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古义:是代词“所”与介词“以”结合,相 当于“……的原因” 今义:常用来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5.于是余又叹焉
古义:“于”,介词,对;“是”,代词,这 件事 今义:合用为一个连词
《游褒禅山记》复习课件-精19页PPT
39、没有不老的誓言,没有不变的承 诺,踏 上旅途 ,义无 反顾。 40、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 的人, 决不会 坚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游褒禅山记》复习课件-精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游褒禅山记》复习课件-精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游褒禅山记详细》PPT课件
诗歌遒劲清新,平易近人,意 境深远,不少作品反映当时 社会的重大问题,表达自己 的政治见解,具有现实主义 精神.
“开有宋一代诗风”
---清末梁启超
梅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的作 品.四年后(1058年)他给 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 政治;十六年后(1070年) 拜相,不顾保守派的反对,积 极推行新法. 被列宁誉为 “中国十一世纪的 改革家”
褒禅山位于含山县城东北处 7.5公里,旧名花山.唐贞观年 间,高僧慧褒禅师结庐山下,死 后葬此,其弟子改花山为褒禅 山.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著 名文学家王安石游览此山,写 下千古名篇«游褒禅山记»,从 此,褒禅山名扬海内外。
上联写道;“天连碧树春滋雨, 雨滋春树碧连天.”王安石心想, 这位小姐还有几分文才,不觉 已有几分好感.转念一想我何 不试一试.他略一思索,便吟出 “地满红香花连风,凤连花香 红满地”.众人齐声称好,小姐 闻知,也十分满意.于是,王安石 与小姐约定科考后完婚。
说来十分凑巧,在科考场上考 官收毕试卷后,主考官又另外 出了一题:“地满红香花连风, 风连花香红满地.”求对上联. 王安石心中一喜:这不是现成 的吗,出口便道出:“天连碧 树春滋雨,雨滋春树碧连天.”主 考官闻言大喜,十分赞赏.不久, 王安石回去与小姐完婚,正在 举行婚礼时,传来王 安石高中 状元的消息.
作补充,证明此说正确.
阳:指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
下列地名中的“阳”、 “阴”与“华山之阳”、 “汉之阴”中的“阳”、 “阴”含义相同的是: A.洛阳、华阴 B.富阳、山阴 C.汉阳、江阴 D.衡阳、淮阴
《游褒禅山记》复习课件-精PPT19页
《游褒禅山记》复习课件-精
1、 舟 遥 遥 以 轻飏, 风飘飘 而吹衣 。 2、 秋 菊 有 佳 色,裛 露掇其 英。 3、 日 月 掷 人 去,有 志不获 骋。 4、 未 言 心 相 醉,不 再接杯 酒。 5、 黄 发 垂 髫 ,并怡 然自乐 。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拉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1、 舟 遥 遥 以 轻飏, 风飘飘 而吹衣 。 2、 秋 菊 有 佳 色,裛 露掇其 英。 3、 日 月 掷 人 去,有 志不获 骋。 4、 未 言 心 相 醉,不 再接杯 酒。 5、 黄 发 垂 髫 ,并怡 然自乐 。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拉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游褒禅山记》复习课件
《游褒禅山记》复习
点击高考
(一)名句默写 1.(2012年湖南卷)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 观, ,而人之所罕至 焉, 。 2.(2011年天津卷)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 _____ ,亦不能至也。 3. (08年浙江)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 鱼、鸟兽,往往有得,_______。 4 . (08年湖南)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 (07年天津)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写道: “余于仆碑,______,______,何可胜道也哉!”
之
• • • • • • • • • 而卒葬之 代词,它 来而记之者已少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此予之所得也 助词,的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 而人之所罕至焉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 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的独立性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于
• • • • • • • • 始舍于其址 在 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于人为可讥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 于是予有叹焉 对于 余于仆碑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二)文言虚词 1、(08年浙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2、(08年福建)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3、(08年湖南)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 4、(09年天津)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5、(09年安徽)其孰能讥之乎!
复习要求(文言知识)
1、重读课文,结合注释逐句口译。 2、积累词类活用及古今异义例子。 3、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4、根据句式特点及语境翻译句子。
• 王安石作了一本书《字说》,一个字解一 个意思,如天虫为蚕,四马曰驷。苏学士 嘲讽道:照这样说来,鸠字九鸟,鸣鸠在 桑,其子七兮,连娘带爷,共是九个。弄 得王安石回答不上来,很尴尬,同时苏学 士也是对王安石极大地嘲讽,可谓尖酸刻 薄,导致王安石恼羞成怒,很讨厌苏学士, 贬了他的官。
点击高考
(一)名句默写 1.(2012年湖南卷)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 观, ,而人之所罕至 焉, 。 2.(2011年天津卷)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 _____ ,亦不能至也。 3. (08年浙江)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 鱼、鸟兽,往往有得,_______。 4 . (08年湖南)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 (07年天津)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写道: “余于仆碑,______,______,何可胜道也哉!”
之
• • • • • • • • • 而卒葬之 代词,它 来而记之者已少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此予之所得也 助词,的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 而人之所罕至焉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 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的独立性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于
• • • • • • • • 始舍于其址 在 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于人为可讥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 于是予有叹焉 对于 余于仆碑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二)文言虚词 1、(08年浙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2、(08年福建)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3、(08年湖南)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 4、(09年天津)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5、(09年安徽)其孰能讥之乎!
复习要求(文言知识)
1、重读课文,结合注释逐句口译。 2、积累词类活用及古今异义例子。 3、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4、根据句式特点及语境翻译句子。
• 王安石作了一本书《字说》,一个字解一 个意思,如天虫为蚕,四马曰驷。苏学士 嘲讽道:照这样说来,鸠字九鸟,鸣鸠在 桑,其子七兮,连娘带爷,共是九个。弄 得王安石回答不上来,很尴尬,同时苏学 士也是对王安石极大地嘲讽,可谓尖酸刻 薄,导致王安石恼羞成怒,很讨厌苏学士, 贬了他的官。
游褒禅山记复习-课件
()
A.作者以游山为喻,强调要想达到预期的目的,
志、力、物三要素,缺一不可,“志”在其中起着主
导作用。
B.文章意在强调,要游山览胜,必须具备坚强的
意志和足够的力量,同时还须辅以一定的物质条件。
C.作者先借托古人,说古人游览观赏“往往有得”, 是因为他们“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表明作者下面说的 观察所得,不是随意的,而是以古人的“求思”精神为依 据和标准,经过深思而悟出来的。
、瑰怪和非常之观的地方,也是没有什么值得后悔的。
C.作者对古人求思之深作了赞扬,但古人没有得出
自己这样深刻的结论,也很惋惜。
D.平和近的地方,游览的人多,但这些人看不到 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解析:C项,没有体现出对古人没有得出深刻结论 的惋惜之情。
答案:C
7.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项是
()
C.文章揭示了“志”“力”“物”三者之间的辩 证关系。认为“力”与“物”是客观条件,“志”是主 观因素,起关键作用。强调只要尽己之志,即使不能达 到目的,亦可“无悔”“无讥”。
D.这篇游记散文叙议结合,叙是议的基础,议是 叙的提升。文章第三节议的部分紧扣第一节展开,说理 透彻令人信服;第四节又紧承第二节展开,言简意赅, 发人深思。
答案:A
4.下列不属于“此予之所得也”的“得”的内容的是 Nhomakorabea()
A.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B.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C.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D.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
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解析:A项还仅仅是局限于登山这件事,没有 进行深层次地阐发。
答案:A
5.对第三段文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结构概览]
游褒禅山记 课件(共34张PPT)
对比
悔 追记后洞中所见
并表示遗憾心情 →
疏通文意
这时
感慨 语气助词 观察
对于
在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
动作名,
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心得
表原因 因为 他们 探求 思考 深入
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平坦 表并列,而
险阻
表转折 但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景,则至者少。而
奇丽 雄伟 珍贵奇特 不同寻常 古今异 象 形作名 险阻偏远的地方
探究文本
三个条件中你认为最重要的是哪个?
思考
“志”是最重要的条件,起决定作用。 1、作者在阐述“力”与“物”两个条件时,分别把
“有志”作为前提,再次强调了“志”。这就揭示了
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即先有志再有力还要有物,把
坚定的志向、不断的艰苦努力、一定的物质条件的重
要性依次排列,逻辑缜密。
2、“然力足以至焉…其孰能讥之乎?”作者通过对比“力足以至”
明确字音
华山 (huā) 春华秋实 (huá) 咎其欲出者(jiù) 于人为可讥(wéi) 庐冢 (zhǒng) 王回深父 (fǔ)
舍于其址(shè) 好游者 (hào) 瑰怪 (guī) 谬其传(miù)(chuán) 何可胜道也哉(shēng) 无物以相之(xiàng)
疏通文意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
者尽 ,吾 可志 以而 无不 悔能 矣至
不 可 不 深 思 而 慎
记
借仆碑抒发感慨
取
之
因事见理,叙议结合
文章主旨
本文把_游__山___和_治__学___两个不同的事物联系 起来,借__游__山__的体验,说明了处事、治学都 要“__尽__吾__志__”和“深__思___慎__取_ ”的道理。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优秀课件PPT
之者甚少、其至又加少对比; 3 余所至之浅与好游者所至相比;
4 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与出洞
后因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相
比
2、作者略写前洞详写后洞并作对比 的作用是什么
第三自然段结构
古人求思之深
余 之
有
所
志
得 奇观常 有
在险远 力
尽吾志 无 悔矣
有
物
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
有志无力
志
有志有力而无物
古代我国对人的称谓比较复杂1直称 姓名2称字、号、斋名、谥号3称官名、 爵名4称籍贯有时几项兼称这种称谓一 般是先称官名次称籍贯后称姓名字号
宋仁宗登基第一年为至和元年古 代我国最早的纪年法是用王公即位的 年次表示叫年号纪年法
山、碑 前洞:平旷有泉—夷以近游者众
记叙 洞 后洞:窈然甚寒—险以远至者少
王安石纪念馆江西临川
王安石塑像江西临川
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思想家、
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现在
江西临川人他少好读书庆历二年
1042登进士第嘉祐六年1061上万
言书提出变法主张要求抑制大官僚
地主和豪商的特权改变国家积弱贫
穷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政策神宗熙
宁二年1069任参知政事次年任宰相
在神宗支持下开始推行变法措
入之愈深 → 进愈难 → 见愈奇
游洞
见少
游 褒
随怠者出所以
记少 悔:不得 乐少 极游之乐
禅 山
古人求思之深 有志
记 议论 奇观常在险远 有力 尽吾志无悔矣
有物
仆碑——深思而慎取
记叙 ——补叙同游者
作者游山似并不沉醉于山水风光而更 留意于事物原委先为华山正名顺势引出华 山洞是埋一伏笔考证花山看似多余却自有 一番用意是再着一点底墨
4 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与出洞
后因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相
比
2、作者略写前洞详写后洞并作对比 的作用是什么
第三自然段结构
古人求思之深
余 之
有
所
志
得 奇观常 有
在险远 力
尽吾志 无 悔矣
有
物
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
有志无力
志
有志有力而无物
古代我国对人的称谓比较复杂1直称 姓名2称字、号、斋名、谥号3称官名、 爵名4称籍贯有时几项兼称这种称谓一 般是先称官名次称籍贯后称姓名字号
宋仁宗登基第一年为至和元年古 代我国最早的纪年法是用王公即位的 年次表示叫年号纪年法
山、碑 前洞:平旷有泉—夷以近游者众
记叙 洞 后洞:窈然甚寒—险以远至者少
王安石纪念馆江西临川
王安石塑像江西临川
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思想家、
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现在
江西临川人他少好读书庆历二年
1042登进士第嘉祐六年1061上万
言书提出变法主张要求抑制大官僚
地主和豪商的特权改变国家积弱贫
穷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政策神宗熙
宁二年1069任参知政事次年任宰相
在神宗支持下开始推行变法措
入之愈深 → 进愈难 → 见愈奇
游洞
见少
游 褒
随怠者出所以
记少 悔:不得 乐少 极游之乐
禅 山
古人求思之深 有志
记 议论 奇观常在险远 有力 尽吾志无悔矣
有物
仆碑——深思而慎取
记叙 ——补叙同游者
作者游山似并不沉醉于山水风光而更 留意于事物原委先为华山正名顺势引出华 山洞是埋一伏笔考证花山看似多余却自有 一番用意是再着一点底墨
《游褒禅山记》复习课件
句,似乎才思枯竭、没有写完,苏学士就提笔接着写道:
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王安石见了苏轼如此
说,并没有辩白,而是将苏轼贬至黄州作官,直至苏轼亲
自看到了重九之后,秋风大作,将菊花吹得落满地,枝上
全无一朵,方才目瞪口呆,才晓得终究王安石是对的,自
己错了。
精品课件
• 王安石作了一本书《字说》,一个字解一 个意思,如天虫为蚕,四马曰驷。苏学士 嘲讽道:照这样说来,鸠字九鸟,鸣鸠在 桑,其子七兮,连娘带爷,共是九个。弄 得王安石回答不上来,很尴尬,同时苏学 士也是对王安石极大地嘲讽,可谓尖酸刻 薄,导致王安石恼羞成怒,很讨厌苏学士, 贬了他的官。
语气词 做兼词,于是,于之
夫
•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发语词,引起议论
•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指示代词,
• 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这,那
精品课件
特殊句式
• 唐浮屠慧褒始舍于其址 •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 状语后置
•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3、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大概洞更深,那么那些到达(的人)又更加少了。
精品课件
• 文言语句重直译,把握大意斟词义。 • 人名地名不必译,古义现代词语替。 • 倒装成分位置移,被动省略译规律。 • 碰见虚词因句译,领会语气重流利。
精品课件
感悟与积累
1、成功需要志、力、物。 2、无限风光在险峰。 3、学习要深思、慎取.
3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古:求学的人 今:在学术上有一定造诣的人。
精品课件
(二)找出下列句中活用的词语并说明其意义和用法。 1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舍,名作动,筑舍定居] 2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名,名作动,命名] 3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侧,名作状,从旁边] 4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穷,形作动,走到尽头] 5 .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进、见,动作名,前进的道路,见到的景象] 6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至,动作名,到达的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游褒禅山记》复习
复习二:归纳主题
治学 两个不同的事物联 本文把______ 游山 和______ 游山 的体验,说明了处事、治 系起来,借______ 尽吾志 深思慎取 ”的道理。 学都要“________” 和“________
作者通过游褒禅山的所见和所感,阐明 了无论是治学还是处事,都必须具有百折 不挠的意志和“深思而慎取”的态度,以 及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
7、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8、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 9、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邪?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 极邪?
感悟与积累
1、成功需要志、力、物。
2、无限风光积累
荀况见微知著,博学参省,善假于物, 于锲而不舍中悟志于学之要义; 韩愈传道解惑,无贵无贱,不耻相师, 于曰师曰生中论好学之精神。 苏轼月夜泛舟,畅游赤壁,扣舷而歌, 于清风明月中感宇宙之永恒; 介甫感于仆碑,怠而憾出,始有叹焉, 于幽暗昏惑中参尽其志求深思之品质。
指 代 对 象
连词 副词 助词
表选择:是„还是„ 表假设:如果,假如
助词,不翻译
表商量:还是 表反问:难道 表揣测:大概 表祈使:一定
“ 其”字的用法
1、以故其后名之曰 代词,那,指褒禅埋葬时 2、距其院东五里 代词,那,指慧空禅院 3、独其为文犹可识 代词,它,指仆碑 4、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代词,那些,指好游者 5、盖其又深, 代词,它,指后洞 6、其孰能讥之乎? 副词,加强反问语气,岂, 难道
(二)文言虚词 1、(08年浙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2、(08年福建)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3、(08年湖南)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 4、(09年天津)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5、(09年安徽)其孰能讥之乎!
“ 其”字用法归纳
人称代词 代词 指示代词
他(们),它(们)(的) 你(们),你(们)的 我(们),自己(的) 这(里),那(些) 其中
复习二:归纳主题
治学 两个不同的事物联 本文把______ 游山 和______ 游山 的体验,说明了处事、治 系起来,借______ 尽吾志 深思慎取 ”的道理。 学都要“________” 和“________
作者通过游褒禅山的所见和所感,阐明 了无论是治学还是处事,都必须具有百折 不挠的意志和“深思而慎取”的态度,以 及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
7、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8、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 9、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邪?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 极邪?
感悟与积累
1、成功需要志、力、物。
2、无限风光积累
荀况见微知著,博学参省,善假于物, 于锲而不舍中悟志于学之要义; 韩愈传道解惑,无贵无贱,不耻相师, 于曰师曰生中论好学之精神。 苏轼月夜泛舟,畅游赤壁,扣舷而歌, 于清风明月中感宇宙之永恒; 介甫感于仆碑,怠而憾出,始有叹焉, 于幽暗昏惑中参尽其志求深思之品质。
指 代 对 象
连词 副词 助词
表选择:是„还是„ 表假设:如果,假如
助词,不翻译
表商量:还是 表反问:难道 表揣测:大概 表祈使:一定
“ 其”字的用法
1、以故其后名之曰 代词,那,指褒禅埋葬时 2、距其院东五里 代词,那,指慧空禅院 3、独其为文犹可识 代词,它,指仆碑 4、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代词,那些,指好游者 5、盖其又深, 代词,它,指后洞 6、其孰能讥之乎? 副词,加强反问语气,岂, 难道
(二)文言虚词 1、(08年浙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2、(08年福建)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3、(08年湖南)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 4、(09年天津)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5、(09年安徽)其孰能讥之乎!
“ 其”字用法归纳
人称代词 代词 指示代词
他(们),它(们)(的) 你(们),你(们)的 我(们),自己(的) 这(里),那(些) 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