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第一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和免疫 第一节人教版知识精讲.doc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 (人教大纲版)第三册 第一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和免疫 2免疫(第一课时)

高中生物 (人教大纲版)第三册 第一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和免疫 2免疫(第一课时)

高中生物(人教大纲版)第三册第一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和免疫 2免疫(第一课时)●教材分析本节教材首先对免疫的概念作了介绍,指出免疫包括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通过讲述人类种人痘和牛痘的故事,是学生了解生物科学的实验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免疫学的兴趣。

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结合彩图讲述了两类淋巴细胞,即T 细胞和B细胞,它们均起源于造血干细胞,同时又指出它们的分化和分布部位。

关于抗原和抗体,教材首先介绍了三个特性,异物性、大分子性和特异性。

介绍了抗体的化学本质、产生和分布,为讲述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作了铺垫。

关于体液免疫,教材主要讲述体液免疫的三个阶段。

要强调的是,在感应阶段,有少数抗原可以不经过吞噬细胞的摄取和处理、以及T细胞的呈递,而直接作用于B细胞。

在反应阶段,有一小部分B细胞在增殖、分化过程中成为记忆细胞,该细胞能够长期保持对相关抗原的记忆。

记忆细胞的形成和作用是特异性免疫的核心,没有记忆细胞,特异性免疫就无从谈起。

关于细胞免疫,首先指出发生细胞免疫的条件,然后讲述了细胞免疫基本过程的三个阶段。

细胞免疫的感应阶段和反应阶段与体液免疫的基本相同。

但是,细胞免疫的效应阶段则与体液免疫的不同,最后,对特异性免疫反应进行了归纳。

关于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关系,结合两个例子,简要讲述了特异性免疫反应中,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之间的关系。

《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包括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免疫学的应用这四部分内容。

关于过敏反应,首先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过敏现象引入,说明什么是过敏反应,过敏反应的特点是什么,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是什么。

然后,举例讲述了过敏反应的产生原因。

最后,简要讲述了过敏反应的防治措施。

关于自身免疫病,首先强调指出这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成分起作用而导致的一类疾病。

然后,以风湿性心脏病为例,讲述了自身免疫病的产生原因。

关于免疫缺陷病,先简要介绍了免疫缺陷病的概念和类型。

高三生物第一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和免疫知识精讲

高三生物第一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和免疫知识精讲

高三生物第一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和免疫第一节人体的稳态人教版【同步教育信息】一. 本周教学内容第一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和免疫第一节人体的稳态二. 学习重点掌握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及主要内容: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及调节、血糖的平衡及调节、体温的调节三. 学习过程第一节人体的稳态(一)内环境与稳态组织液与各器官之间进行长距离物质运输,外界物质也是优先进入血浆通过血循环,再进入相应组织液的。

淋巴:在组织液之间具有盲端的单向运输管道——淋巴管,淋巴可以回收过多的组织液,使之最终进入血循环,因此淋巴循环也称为血循环的辅助循环。

在淋巴管中,组织液还可以接受一定的净化,那些机体不需要的“不速之客”将被处理掉。

2. 内环境的作用作用一:内环境可以使细胞与细胞、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得以进行物质交换。

人体内环境酸性物质的来源:1. 碳酸:各种有机物氧化分解的最终产物CO2衍生而来,成年人安静状态下,组织细胞产生CO2量300~400L/d。

2. 有机酸:物质分解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乳酸、尿酸等。

3. 从饮食中直接摄入:如某些酸性药物。

人体内环境碱性物质的来源:1. 物质代谢产物:如氨基酸、脱氨基产生的氨。

2. 从饮食中直接摄入:如蔬菜、水果,往往含有有机酸的钠盐或钾盐,当有机酸在体内氧化,钠盐、钾盐就进入体液,使体内pH值升高。

在人体血浆中有缓冲物质的存在,最常见的缓冲对:H2CO3/NaHCO3,缓冲物质对“过酸、过碱”的缓冲作用。

H+ + NaHCO3→Na++ H2CO3H2CO3→H2O + CO2OH-+ H2CO3 →H2O + HCO3-缓冲作用所生成多余的CO2和HCO3-生物体将做如何处理呢?过多的CO2会刺激控制呼吸活动的神经中枢,促使呼吸运动的加强,增加通气量,将CO2排出体外;过多的HCO3-也会由肾脏随尿液排出体外。

从而使内环境的pH值在较窄的范围(pH7.35~7.45)内进行波动。

(三)内稳态的概念: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高三生物人体生命活动调节和免疫一、人体内环境和稳态课件

高三生物人体生命活动调节和免疫一、人体内环境和稳态课件

细胞内液、组 织液、血浆、 淋巴之间有何 联系?
流入左右锁 骨下静脉
渗透 问题1:请从内环境的角度解释,组织水肿 血浆 组织液 细胞内液
(浮肿)的原因是什么?
因为某种病变的原因 ,导致组织液量增加。如淋巴 渗入 淋巴回流 回流受阻;过敏反应;营养不良;肾炎;代谢物积累。
淋巴
问题2:下列细胞生存的具体内环境?
维持PH稳定的原因: 弱酸和相应的强碱盐 缓冲物质
什么是稳态?稳态 的实质是什么?
由肾脏排处
进入肝脏参与代谢
乳酸
碳酸氢钠 碳酸钠
H2CO3 / NaHCO3
血浆
乳酸钠 H2CO3
CO2 H2O
NaH2PO4
/
Na 2 HPO 4
若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就会引起细胞新 陈代谢紊乱,并导致疾病。
成年人:骨软化病 血液中钙、磷含量降低 儿童:佝瘘病 血钙过高:肌无力
细胞名称
组织细胞 血细胞
生活的环境
组织液 血浆
毛细血管壁细胞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
淋巴
血液不全是体液,除 去血细胞后的血浆才 是细胞外液.
血 浆
血 细 胞
细胞内的物质不属于内 白细胞 环境的成分;如:血红 蛋白不是内环境的成分, 而血浆蛋白是内环境的 血小板 成分. 红细胞
内 环 境 组 成 成 分 和 来 源
第一章 人体生命活动调节和免疫 第一节 人体的稳态
一、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概念
理化性质
内环境
成分
作用
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 过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 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定义 调节机制
稳态
实质 内环境的成分含量和理 化性质处于动态平衡。

高中生物 第一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和免疫一绪论人体的稳态基础讲解 选修

高中生物 第一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和免疫一绪论人体的稳态基础讲解 选修

高中生物 第一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和免疫一绪论人体的稳态基础讲解 选修提纲挈领一、绪论、人体的稳态巩固:夯实基础 1.内环境与稳态⎪⎪⎪⎪⎪⎪⎩⎪⎪⎪⎪⎪⎪⎨⎧⎪⎪⎩⎪⎪⎨⎧︒dLmg kpa C pH /120—80:797—720:37:45.7—35.7:)(,:,:,,,:血糖含量约为血浆渗透压左右体温血浆酸碱度各种稳态稳定状态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活动通过各种器官系统协调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下稳定的调节态都能维持相对稳定的状内环境各种理化性质稳定的含义淋巴等血浆包括组织液人体的细胞外液内环境 2.pH 平衡调节健康人血浆中pH 正常值是7.35~7.45,人体能够维持血浆中pH 的相对稳定,原因是人体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如H 2CO 3/NaHCO 3、NaH 2PO 4/Na 2HPO 4,它们存在如下两个平衡: H ++-3HCOH 2CO 3CO 2 +H 2OH ++-34PO-24HPO +H+-42PO H当酸性物质进入血浆,平衡向右移动,生成的CO 2和 -242PO H 分别通过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排出体外,从而维持pH 的稳定。

当碱性物质进入血浆,平衡向左移动,多余的-24HPO 和-3HCO 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体外,从而维持pH 的稳定。

3.水的平衡和调节(1)水的平衡特点:摄入量=排出量(2)水平衡的调节水平衡的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4.无机盐的平衡和调节(1)血钠的平衡钠的平衡特点: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不排(2)血钾的平衡特点: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也排(3)无机盐平衡的调节无机盐的调节方式是体液调节 5.血糖的调节 (1)血糖的平衡(2)血糖的调节(3)血糖失衡与健康低血糖:血糖浓度低于50—60 mg/dL 而得不到补充会出现头晕、心慌等症状。

高血糖:血糖浓度超过130 mg/dL 。

糖尿:血糖浓度高于160—180 mg/dL ,一部分葡萄糖随尿排出,形成糖尿。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1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课件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1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课件
走向高考 ·生物
人教版 ·高考总复习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与免疫
高考目标导航
最新考纲
热点透视
1.稳态的生理意义Ⅱ 2.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 程Ⅱ 3.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Ⅱ 4.人脑的高级功能Ⅰ 5.脊椎动物激素的调节Ⅱ 6.脊椎动物激素调节在生产中的应用

7.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 用Ⅱ 8.体温调节、水盐调节和血糖调节Ⅱ 9.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Ⅱ 10.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Ⅰ 1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Ⅱ 12.其他植物激素Ⅰ 13.植物激素的应用Ⅱ 实验——模拟尿糖的检测
1.内环境成分的判定及其与细胞内液的关系 2.内环境理化性质的变化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3.以探究人体稳态调节机制为背景的实验设 计 4.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和神经元之间传递 方向的过程分析与实验探究 5.动物激素生理作用的实验探究 6.血糖平衡的调节、体温调节和水盐平衡的 调节 7.血糖调节失调的检测与探究 8.下丘脑在稳态调节中的作用与实验探究 9.特异性免疫的相关过程及实验探究 10.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及其类型 11.利用免疫知识分析艾滋病患者的死因 12.生长素生理作用的应用 13.设计实验验证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及在农 业生产上的应用 14.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 适浓度

新人教版高中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免疫调节Ⅰ教案必修生物

新人教版高中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免疫调节Ⅰ教案必修生物

[学习目标] 1.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其在维持稳态中的功能。

2.概述人体的三道防线和体液免疫的过程。

知识点一免疫系统的组成和防卫功能知识梳理1.免疫系统的组成(1)免疫器官组成:错误!骨髓、错误!胸腺、脾、淋巴结、扁桃体等。

作用:免疫细胞错误!生成、错误!成熟或错误!集中分布的场所。

(2)免疫细胞(发挥免疫作用的细胞)1吞噬细胞等2淋巴细胞A.种类错误!B.位于:错误!淋巴液、血液和淋巴结中(3)免疫活性物质组成:错误!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

来源:错误!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2.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错误!1.淋巴细胞的最初起源是什么?提示:骨髓造血干细胞。

2.泪液、胃液和唾液都含有杀菌物质,它们属于第几道防线?提示:泪液、唾液和胃液等不是体液的组成成分,因此不属于第二道防线而是属于第一道防线。

3.免疫活性物质都由免疫细胞产生吗?提示:不是。

例如唾液腺、泪腺细胞都可产生免疫活性物质溶菌酶。

4.溶菌酶属于第几道防线?提示:溶菌酶若在唾液中杀菌则为第一道防线,若在血浆中杀菌则为第二道防线。

典题分析题型一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比较[例1] 下列关于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A.非特异性免疫是能够遗传的B.非特异性免疫能对多种病原体起作用C.体液中的溶菌酶杀灭病菌属于特异性免疫D.非特异性免疫出现快,作用范围广;特异性免疫出现慢,作用范围小,针对性强错误!非特异性免疫是经过漫长的进化形成的,先天具有的,能够遗传给后代,A正确;非特异性免疫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B正确;非特异性免疫的防线如皮肤、吞噬细胞遍布全身,出现快、作用范围广,但强度较弱,而特异性免疫是由免疫细胞和免疫器官对某种病原体发挥作用,所以作用范围小、出现慢,但针对性强,D正确;体液中的溶菌酶为第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C错误。

错误!C知识点二体液免疫知识梳理1.抗原和抗体(1)抗原:能够引起机体产生错误!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

高中生物2019版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 知识总结

高中生物2019版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   知识总结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一节细胞生活的环境一、体液:人体内含有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血浆:血液中除血细胞以外的液体部分,是血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

组织液:存在于组织细胞间隙的液体,又称细胞间隙液,是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淋巴液:小部分组织液透过毛细淋巴管壁进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液。

淋巴液中有大量的淋巴细胞等,可以协助机体抵御疾病。

对这些细胞来说,淋巴液就是它们直接生活的环境。

二、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组成:血浆、组织液、淋巴液等。

内环境是多细胞动物体内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细胞名称直接内环境组织细胞组织液毛细血管壁细胞血浆、组织液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淋巴液、组织液血细胞血浆淋巴细胞淋巴液、血浆三、细胞外液的成分血浆组成:水(90%)、蛋白质(7%-9%)、无机盐(1%)、各种营养物质(葡萄糖等)、各种代谢废物(尿素等)、有特定作用的细胞分泌物(激素、抗体等)细胞外液类似海水的盐溶液,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

钠离子在细胞外液浓度高,钾离子在细胞内液浓度高。

血浆与组织液成分最相似,三者主要差别是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组织液,淋巴中含量较少。

四、内环境的理化性质1.渗透压: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①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

②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是由Na+和Cl-决定的。

③在37℃时,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等渗溶液:质量分数为0.9%的NaCl;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2.酸碱度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

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很多缓冲对如HCO3-、H2CO3。

3.温度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

五、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氧气从外界进入组织细胞被利用至少跨过11层膜。

二氧化碳从产生场所排出体外至少跨过9层膜。

高三生物新课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一节 人体的稳态 人教版

高三生物新课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一节 人体的稳态 人教版

高三生物新课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一节人体的稳态一. 本周教学内容:高三新课: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一节人体的稳态二. 学习内容:本周学习人体内稳态的调节,了解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和调节,掌握无机盐和水平衡的调节机理,理解人体无机盐和水平衡调节的意义。

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和调节的主要器官是肾脏,复习了解肾脏的基本结构和作用机理,知道肾小管、集合管的功能。

在尿液形成的过程中如何完成水和无机盐的稳态调节。

三. 学习重点:1. 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和调节2. 渗透压变化机制3. 尿液的形成过程四. 学习难点:1. 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和调节2. 肾小管、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3. 水和无机盐平衡调节的意义五. 学习过程:(一)人体的内稳态概念:在神经体液等的调节下,通过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意义:内环境的稳定是细胞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稳态遭到破坏,机体将出现疾病。

内容:(二)人体的水平衡来源:(mL/d)去路:(mL/d)肾脏排出1500 人体排出水的最主要途径皮肤排出500 无明显出汗,皮肤表层蒸发肺排出400 正常呼吸排出大肠排出100 饮食中的水、消化液中的水水平衡:机体能通过调节排尿量,维持水的平衡。

从上面的数据分析:人体在正常生活状态下,呼吸和皮肤排出量很大,在运动状态下会进一步增加排出,对水分的控制主要通过肾脏完成;所以,人体需要每天保证定量的水分摄入才能维持水平衡。

人体不同的组织器官含水量不一样(三)人体的无机盐平衡机体中存在状态:离子态平衡:每天摄入、排出的无机盐保持相对平衡++2+——(四)人体的水平衡调节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正常的成年人每天通过肾小球滤过的水、钠、钾有99%被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1. 水平衡的调节2. 无机盐平衡的调节人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是在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下,主要通过肾脏来完成的。

1. 钠离子:注意补充水和无机盐2. 钾离子:钾离子:维持细胞内液渗透压、维持心肌舒张、保持心肌正常兴奋性等血钾过高,心动过缓;血钾过低,心率加快。

【精品】高中生物 (人教大纲版)第三册 第一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和免疫 2免疫(备课资料)

【精品】高中生物 (人教大纲版)第三册  第一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和免疫    2免疫(备课资料)

●备课资料一、从人痘到牛痘我国发明的人痘接种法,不但有效地保障了儿童的健康,而且不久流传到国外,对世界的保健事业也做出了贡献。

我国的人痘接种法,不久即引起其他国家的注意与仿效。

清康熙二十七年〔公元一六八八年〕,俄国首先派医生来北平学习种痘及检痘法。

据史籍记载:“康熙时俄罗斯遣人至中国学痘医,由撒纳特衙门移会理藩院衙门,在京城肄业。

〞这是文献上记载的最先派医生来我国学习种痘的国家。

十八世纪,我国的人痘接种术由俄国传至土耳其,英国驻土耳其大使人蒙塔古〔M. W. Montague 1689~1762〕在士坦丁堡看到当地人为孩子种痘以预防天花,效果很好,颇为感动。

由于她的兄弟死于天花,她自己也曾感染此病,因此,她决定给她的儿子接种人痘。

一七一七年在大使馆外科医生的照顾下,为她的儿子种了人痘,事后,她把成功的消息写信回国告诉了她的朋友。

一七一八年六月蒙塔古夫人返英后,又大力提倡种痘,从此,人痘接种术在英国流传起来。

随后,欧洲各国和印度也试行接种人痘,十八世纪初叶,非洲北部突尼斯也推行此法。

公元一七四四年,某某人李仁山去日本九洲长崎,把种痘法传授给折隆元、堀江元道两人。

乾隆十七年〔公元一七五二年〕,《医宗金鉴》传入日本,于是种痘法在日本也流传起来。

中国的种痘法传入欧洲后,遭到顽固保守分子的反对,他们责骂种痘是“狂人“的逻辑,一些基督教牧师胡说“天花是上帝的天恩〞,凡人不能逆天行事。

有些国家竟出令禁止种痘。

当时,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却倍加赞扬。

他在《谈种痘》的信中写道:“我听说一百年来中国人一直就有这习惯,这是被认为全世界最聪明最讲礼貌的一个民族的伟大先例和榜样〞。

自从中国的种痘术传入英国以后,在英国流传达四十年。

英国的一个乡村医生琴纳〔E. Jenner1749~1823〕幼时也种过人痘,后来他在行医过程中,从挤牛乳的妇女知道:得过牛痘后就不会再生天花了。

琴纳由此得到启发,想到这可能是牛痘使他们对天花产生了抵抗力,于是在一七九六年五月十四日琴纳首次从正在患牛痘的挤奶女孩手上,沾了一些痘浆接种在一个八岁的未患天花的男孩手臂上,接种部位生了一个典型的牛痘,六周后琴纳特意给这个男孩接种天花痘浆,结果这个男孩安然无恙,证明他对天花有免疫力。

高中生物 (人教大纲版)第三册 第一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和免疫 2免疫(第二课时)

高中生物 (人教大纲版)第三册 第一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和免疫 2免疫(第二课时)

高中生物(人教大纲版)第三册第一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和免疫 2免疫(第二课时)1、体液免疫教师演示:微课件:体液免疫的过程(http://www、cenreZZZ)思考:(1)抗原进入机体后首先会引起怎样的变化?(2)有几种细胞参与这个过程?(3)最后抗原是在哪里,即怎样被消灭的?(4)特异性是如何体现的?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1)必须经吞噬细胞的吞噬和处理。

(2)吞噬细胞、淋巴T细胞、淋巴B细胞、效应B细胞和记忆细胞。

(3)在体液中抗原和抗体特异性的结合,使之失去感染能力。

(4)受体互补,抗原和抗体的特异性结合。

师生归纳:(板书)过渡:如果抗原侵入了细胞内部,抗体是否能发挥作用?不能,因为抗体存在于细胞外的体液中,并且抗体是大分子的蛋白质,不能通过细胞膜。

这时,人体就要通过细胞免疫来消灭和清除这些抗原了。

教师演示:细胞免疫的过程(微课件:http://www、cenreZZZ)教师提示:观看并同时思考,与体液免疫的异同点。

学生分组讨论,并自行总结细胞免疫的过程。

教师巡视,请归纳较好的小组,推举一位同学展示,其他小组的同学可补充。

教师修正如下:(板书)过渡:上述的两种免疫过程都分为感应阶段、反应阶段和效应阶段,而且在免疫过程中,两者各有特点,又相互配合。

作用对象作用方式举例体液免疫抗原抗体和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外毒素细胞免疫靶细胞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释放淋巴因子结核杆菌、麻风杆菌师生共同总结。

[教学目标巩固]1、B细胞、T细胞增殖分化并形成记忆细胞,应是免疫过程的哪一阶段A、感应阶段B、反应阶段C、效应阶段D、感应和反应阶段答案:B2、关于抗原呈递的表述不恰当的是A、主要通过细胞表面相互接触完成B、所有抗原都要经吞噬细胞处理经由T细胞再呈递给B细胞淋巴因子C、抗原经吞噬细胞处理,将其隐蔽的抗原决定簇暴露出来,便于识别D、抗原呈递是免疫反应的感应阶段答案:B3、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异同表述不正确的是A、体液免疫中,抗体和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B、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的攻击目标是已经被抗原入侵了的宿主细胞C、有免疫效应的是效应淋巴细胞D、效应淋巴细胞都来自骨髓造血干细胞,都在骨髓中分化、发育成熟答案:D4、能够识别抗原的细胞是①吞噬细胞②T细胞③B细胞④记忆细胞⑤效应B细胞⑥效应T细胞A、①②③④⑥B、②③④⑤⑥C、②③④⑥D、①②③④答案:A5、关于效应B细胞产生途径的叙述,错误的是A、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分化而成B、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B细胞分化而成C、T细胞将抗原呈递给B细胞分化而成D、抗原刺激记忆细胞分化而成答案:B6、下列免疫效应与体液免疫无关的是A、抑制病菌对宿主细胞的粘附B、抑制病菌的繁殖C、与病毒结合使病毒失去侵染宿主细胞的能力D、伤口处白细胞吞噬病菌答案:D7、在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发挥免疫作用的机制是A、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B、与抗原结合使其失去活性C、直接吞噬靶细胞将其分解D、将抗原呈递给B淋巴细胞答案:A8、下列过程中不属于体液免疫过程的是A、抗原处理、呈递和识别的阶段B、形成效应B细胞C、形成效应T细胞D、效应B细胞产生抗体与相应抗原的特异性结合答案:C [布置作业]营养不足或缺乏对人体的免疫功能产生什么影响?●板书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生物第一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和免疫 第一节人教版【同步教育信息】一. 本周教学内容第一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和免疫第一节 人体的稳态二. 学习重点掌握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及主要内容: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及调节、血糖的平衡及调节、体温的调节三. 学习过程第一节 人体的稳态(一)内环境与稳态组织液与各器官之间进行长距离物质运输,外界物质也是优先进入血浆通过血循环,再进入相应组织液的。

淋巴:在组织液之间具有盲端的单向运输管道——淋巴管,淋巴可以回收过多的组织液,使之最终进入血循环,因此淋巴循环也称为血循环的辅助循环。

在淋巴管中,组织液还可以接受一定的净化,那些机体不需要的“不速之客”将被处理掉。

2. 内环境的作用作用一:内环境可以使细胞与细胞、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得以进行物质交换。

外界环境内环境细胞细胞直接与人体建立起直接联系的外界环境有:消化系统:外界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进入血循环。

人体内环境酸性物质的来源:1. 碳酸:各种有机物氧化分解的最终产物CO2衍生而来,成年人安静状态下,组织细胞产生CO2量300~400L/d。

2. 有机酸:物质分解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乳酸、尿酸等。

3. 从饮食中直接摄入:如某些酸性药物。

人体内环境碱性物质的来源:1. 物质代谢产物:如氨基酸、脱氨基产生的氨。

2. 从饮食中直接摄入:如蔬菜、水果,往往含有有机酸的钠盐或钾盐,当有机酸在体内氧化,钠盐、钾盐就进入体液,使体内pH值升高。

在人体血浆中有缓冲物质的存在,最常见的缓冲对:H2CO3/NaHCO3,缓冲物质对“过酸、过碱”的缓冲作用。

H+ + NaHCO3→Na++ H2CO3 H2CO3→H2O + CO2OH-+ H2CO3 → H2O + HCO3-缓冲作用所生成多余的CO2和HCO3-生物体将做如何处理呢?过多的CO2会刺激控制呼吸活动的神经中枢,促使呼吸运动的加强,增加通气量,将CO2排出体外;过多的HCO3-也会由肾脏随尿液排出体外。

从而使内环境的pH值在较窄的范围(pH7.35~7.45)内进行波动。

(三)内稳态的概念: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内环境稳态的生理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内环境稳定的调节也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的时候,就会引起细胞新陈代谢的紊乱,并导致疾病。

内环境的稳态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内环境的稳态是通过人体自身的调节来实现的,其中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和调节、血糖的调节、体温的调节等,都是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方面。

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和调节(一)水的平衡1. 人体内水的来源是饮水、食物中所含的水、代谢中产生的水其中,饮水和食物中所含的水是人体所需水的主要来源。

2. 人体排水的途径肾脏排尿、通过皮肤体表蒸发、通过呼吸呼出水汽、排便也会带走一定的水分。

其中,皮肤的排出量是指在没有明显出汗的情况下,由皮肤表层蒸发的水汽。

肺的排出量是指随呼气而出的水汽。

大肠的排出量是指饮食中的水以及消化液在消化道被吸收后所余下的水。

肾脏排尿是人体排出水的最主要途径。

3. 水的平衡:健康的成年人每天水的摄入量等于排出量。

4. 水的调节:若体内水的含量较少,则通过饮食获得;若体内水的含量偏多,则通过肾脏排尿的减少,机体能够通过调节排尿量,使水的排出量与摄入量相适应,以保持机体的水平衡。

肾脏排尿主要是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吗?(二)无机盐的平衡人每天都要通过饮食摄取一定量的无机盐,同时也要排出一定量的无机盐。

一般情况下,人体摄入和排出的无机盐是保持平衡的。

人体内的无机盐有多种,而且大多以离子状态存在,如Na+、K+、Ca2+、Cl-、HCO3-等。

下面以Na+和K+为例来说明。

1. 钠的平衡及调节:Na+的主要来源是食盐。

正常成年人每天要通过饮食摄入6~10gNa+,而且几乎全部由小肠吸收。

Na+的主要排出途径是经肾脏随尿排出,排出量几乎等于摄入量。

另外,还有极少数的Na+随汗液和粪便排出。

2. 钾的平衡及调节:人每天从食物中摄取2~4gK+,其中绝大部分被消化道吸收,未被吸收的部分则随粪便排出。

K+的主要排出途径是经肾脏随尿排出,其排出特点是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也排。

所以长期不能进食的病人,应注意适当补充钾盐。

(三)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1. 水的调节:正常成年人每天滤过肾小球的水、Na+和K+等有99%以上被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

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是随着体内水的出入情况而变化的。

当人饮水不足、体内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时,都会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使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

这时,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一方面产生兴奋并传至大脑皮层,通过产生渴觉来直接调节水的摄入量;一方面使由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并由垂体后叶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从而促进了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了尿的排出,保留了体内的水分,使细胞外液的渗透压趋向于恢复正常。

相反,当人因饮水过多或是盐丢失过多而使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下降时,就会减少对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的刺激,也就减少了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和释放,肾脏排出的水分就会增加,从而使细胞外液的渗透压恢复正常。

2. 无机盐的调节:当血钾含量升高或血钠含量降低时,可以直接刺激肾上腺皮质,使醛固酮(一种盐皮质激素)的分泌量增加,从而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和K+的分泌,维持血钾和血钠含量的平衡。

相反,当血钾含量降低或血钠含量升高时,则使醛固酮的分泌量减少,其结果也是维持血钾和血钠含量的平衡。

由此可见,人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是在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下,主要通过肾脏来完成的。

3. 水和无机盐平衡的意义当人在高温条件下工作、剧烈运动或是患某些疾病(如剧烈呕吐、严重腹泻)时,都会丢失大量的水和无机盐(主要是钠盐)。

这时如果不及时补充水和食盐,就会导致机体的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并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加快、四肢发冷等症状,严重的甚至昏迷等。

这时只要及时补充生理盐水,就可以缓解上述症状。

因此,对于在高温条件下工作的人、重体力劳动者或是某些病人来说,应当特别注意补充足够的水和食盐。

人在大量出汗、剧烈呕吐或腹泻时,除了丢失水和Na+外,还会丢失K+。

K+不仅在维持细胞内液的渗透压上起到决定作用,而且还具有维持心肌舒张、保持心肌正常兴奋性的重要作用。

当血钾含量过低时,会使心肌的自动节律异常,导致心律失常。

蔬菜和水果中含有丰富的K+,只要保持合理膳食,就能满足机体的需要。

另外,人体每昼夜有35~50g的代谢废物必须要随尿液排出体外,而溶解这些代谢废物的最低尿量应在500mL以上。

如果排出的尿量过少,代谢废物不能及时随尿液排出体外,就会引起中毒而损害健康。

因此,人每天都要保证饮水,尤其是在大量出汗等情况下,更应当多喝水。

综上所述,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对于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稳态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人体各种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模拟试题】一. 判断题1. 人体所需水的主要来源是饮水。

()2. Na+和K+的主要排出途径都是经肾脏随尿排出。

()3. 在喝水少的情况下,通过少排尿同样可以保持体内水的平衡。

()二. 选择题1. 人体内的水的主要来源及排出主要途径是()A. 来自饮水,食物和由肾排出。

B. 来自饮水,食物和由皮肤排出。

C. 来自饮水,物质代谢和由肺排出。

D. 来自饮水,物质代谢和由大肠排出。

2. 离子态的无机盐(如血液中的钾、钙离子)的生命作用不包括()A. 细胞结构物之一B. 维持细胞正常生理功能C. 维持细胞的形态D. 调节细胞内的PH值3. 下列有关人体内水分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大量饮水,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B. 渴觉中枢兴奋,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C. 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则尿量增加。

D. 细胞外液中渗透压降低,则尿量减少。

4. 调节无机盐平衡的重要激素是()A. 抗利尿激素B. 醛固酮C. 肾上腺素D. 甲状腺素5. 下列仅属于水分排出的途径的是()A. 肾排出B. 大肠排出C. 皮肤排出D. 肺排出6. 不能对肾小管重吸收水分起促进作用的是()A. 渗透压升高B. 抗利尿激素升高C. 血浆渗透压升高D. 醛固酮升高。

三. 简答题1. 下图为抗利尿激素作用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当吃食物过咸时,就会引起A ,使B 受到刺激。

(2)渴觉的产生是由于下丘脑中的B 把兴奋传至产生的。

(3)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的并由C 释放D 促进了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减少尿的排出。

(4)当人丢失钠盐太多时,E 下降,就会减少对D 的释放。

2. 当你吃的食物比较咸时,你的身体是怎样维持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的?3. 某同学上学时,为减少上厕所的次数而很少喝水,你认为这种做法好吗?为什么?4. 一般情况下,冬天人的尿较多,夏天人的尿较少。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试题答案一. 判断题1. ×2. √3. ×二. 选择题1. A2. A3. C4. B5. D6. A三. 简答题1.(1)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2)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大脑皮层(3)垂体后叶;抗利尿激素(4)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抗利尿激素2. 当吃的食物比较咸时,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会升高,从而刺激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

这时,渗透压感受器一方面产生兴奋并传至大脑皮层,通过产生渴觉来直接调节水的摄入量;另一方面通过下丘脑神经细胞、垂体后叶而使抗利尿激素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尿的排出,保留了体内的水分,使细胞外液的渗透压趋向于恢复正常。

3. 提示:这种做法不好。

因为人体内随时都在形成尿,同时也会由皮肤和肺排出一定量的水,如果喝水很少,就有可能使体内水的平衡遭到破坏;尿量过少还会使代谢废物不能随尿排出而引起中毒,损害人体的健康4. 提示:冬天人出汗较少,夏天人出汗较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