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探索生命的方法
初中生物备课参考 探索生命的方法
苏教版生物7年级上册第二章第2节探索生命的方法一、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验→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等。
二、探究实验: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1.通过学生自己准备实验器具、寻找蚯蚓、搜集有关蚯蚓的材料,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好奇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知识,领悟科学研究的方法。
2.实验的假设、方案、具体操作都是学生自己完成的,使学生在整个课堂中充满兴奋.好奇.自豪.成就感,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得到发展。
3.小组成员的团结合作,可以增进同学间的友谊。
学生已经逐步懂得了学习应该取长补短,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学会与他人进行友好的交流.反思,学会如何称颂别人,从而进一步改善自己的工作,这对学生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4.通过教学过程对学生进行了有效的情感教育,使学生进一步增强了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5.要开展好探究式教学,教师是关键。
教师应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与学生共享知识,体验收获。
作为教师应全面认识新教材,积极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让学生的心态放开,个性得以张扬,能够心情舒畅地自由思考,进行激烈争辩或心平气和地交换意见,由此使教学活动活泼地进行。
1. 我们在设计对照实验时,应遵循的原则是()A.所有变量都不同B.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变量都相同C.所有变量都相同D.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变量都不同【答案】B【解析】对照实验,一般采用控制变量法的思想,控制相同因素,研究物理量和不同因素的关系,得出结论.控制变量法是控制其余几个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事物影响,这种方法常常应用于物理学中多因素(多变量)的问题,故选B。
2. 在进行实验设计时,不能作为一组对照实验的选项是()A.25℃和0℃B.有光和无光C.温度和水分D.有空气和无空气【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对对照实验的认识。
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对照实验: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探索生命的方法
探究一: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
探究指导: 1.观察蚯蚓的形态结构。用手指在蚯蚓的体表来回摸一摸,感 知刚毛的存在。 2.围绕“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等问题讨论并制 定探究计划,进行探究。 3.注意增加重复实验的次数。
硬纸板
玻璃板
尝试探究
⑴ 提出问题: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 ⑵ 作出假设:蚯蚓在硬纸板(玻璃板)上爬得快。
当科学探究的结果与原有知识发生矛盾时,在多 次重复实验的基础上,应大胆地修正原有的知识。
探究二:影响鼠妇生活的非生物因素
探究目的:说出影响鼠妇分布的非生物因素 推荐器材:培养皿,吸水纸,纸板,鼠妇等 背景知识:鼠妇是一种生活在潮湿的陆地环境中的小动 物。它们对光、触碰等刺激能够产生运动或蜷曲成球的 反应。
对照组
对照实验 · 实验组
·
除了实验变量不同外,其他 因素都相同
③实验 对照实验:__同__样__大__小__的__玻__璃__碗__上__是__否__覆__盖__有_ 纱布 变量:_猪__肉__与__外__界__是__否__直__接__接__触_______
未盖纱布(对照组) 盖纱布(实验组)
实验现象:用纱布覆盖的玻璃碗中的肉腐烂了,但是没有产生蛆。
作出假设:影响鼠妇分布的非生物因素可能是光(水)
实验:
有光
无光
湿土
湿土
实验变量:光
无光
无光
实验变量:水
干土
湿土
得出结论:鼠妇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
课堂小结
一、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实验 对照实验: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因素均相同
①控制单一变量 ②实验对象的数量不能少,目的是避免偶然想,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 ③增加实验的重复次数
人教版初一生物如何引导学生探索生命的奥秘
人教版初一生物如何引导学生探索生命的奥秘生命是一个神秘而又奇妙的存在,通过学习生物知识,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生命的奥秘。
作为人教版初一生物教师,我们应该如何引导学生去探索生命的奥秘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生物有真正的兴趣,才能更深入地学习并去探索生命的奥秘。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生物实验、观察、探究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组织学生进行一次有趣的昆虫观察活动,让他们亲眼见证昆虫的繁殖过程,感受生命的奥秘。
二、开展实践活动生物课程应该是生动有趣的,不仅限于教科书的知识点。
我们可以通过实践活动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知识,并且主动参与到实践中去。
比如,组织学生进行植物的种植实验,让他们亲自动手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从而深入了解植物的结构和功能,引导他们去思考生命的奥秘。
三、开展课外拓展活动教室外的自然环境是最好的生物实践场所,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生物考察或参观一些与生物相关的地方,比如动物园、植物园等,让学生亲眼见识生物的多样性和生命的奇妙之处。
这样的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进一步引导他们去深入探索生命的奥秘。
四、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作为初一生物教师,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通过设计一些探究性实验和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和推理,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给学生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不同植物的叶子形状和大小各不相同?”让他们通过观察和分析来找到答案,并总结出一般规律。
五、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在评价学生的学习之后,我们应该注重对学生的全面评价。
不仅要注重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要注重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各个方面的发展。
通过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激励学生在生物学习中不断进步,并更好地探索生命的奥秘。
总结起来,人教版初一生物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索生命的奥秘时,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行实践活动、开展课外拓展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以及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二章 第二节 探索生命的方法-课件
二、讲授新课
得出结论:分析现象、处理数据,得出结论。
腐烂的肉是不 会产生蛆的
蛆的产生可能 与苍蝇有关
二、讲授新课
探究记录
活动:蛆是从哪儿来的
(1)探究问题: (2)作出假设:
做出假设有什么要求? (3)实验:
三、课堂反馈
3.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这一实验过程中,实验变量是( D) A.土壤的湿度 B.温度 C.土壤的湿度和光照 D.光照 4.在风疹流行季节,学生甲因提前接种过麻疹疫苗而没有患病,学生乙(患过麻 疹)也没有患病,学生丙(没有患过麻疹,没有接种疫苗)患麻疹,对比分析可 以得出:( D ) A.学生甲和乙构成一个对照组 B.学生甲和丙构成一个对照组 C.学生乙和丙构成一个对照组 D.学生甲、乙、丙相互对照构成两个对照组
(一)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蛆是从哪里来的?
二、讲授新课 提出问题:“蛆是从哪儿来的”?
生活和生产中有很多令人迷惑不解的问题,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进行科学探究的第一步。
苍蝇
蛆
肉
二、讲授新课
假设:假设是对问题的一种可能的解释。
蛆可能是由腐烂 的肉产生的
蛆可能是由苍蝇 产生的
二、讲授新课
假设:是对问题的一种可能的解释,不是事实,所 以可能与事实相违背,如果与事实违背,应 以事实为准。
假设:是在一定的背景知识下作出的,不是胡思乱想。
二、讲授新课
为什么腐烂的肉会 产生蛆呢?
二、讲授新课
他想:如果把肉与 外界隔离,腐烂的 肉也能产生蛆?
二、讲授新课
盖一块纱布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2-2探索生命的方法(教案,含反思)
第二节探索生命的方法课题探索生命的方法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分析科学探究故事,说出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2. 从“蛆是从哪儿来的”的具体探究情境展示和学生参与其中,初步理解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置对照实验和控制唯一变量的具体方法和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作用。
3. 在“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的探究情境中,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悟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过程与方法1.通过鼓励学生在“蛆是从哪儿来的”的探索故事中,发现和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高学生善于观察、处理信息、分析和概括总结的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体验探究环节,在“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的探究情境中,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并初步学会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社会关注的简单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悟科学探究中所必备的精神和素养,感受亲自体验的快乐,体验生命探究的乐趣。
2.养成善于观察、思考、乐于探究的习惯,培养实事求是、勇于克服困难、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和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初步学会设置对照实验,确定变量和重复实验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提出问题、设置对照实验、确定变量和重复实验的方法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1.出示腐肉生蛆的图片,引出“蛆是从哪儿来的”探索故事,1.带着问题观看视频。
2.思考并回答问题。
带着问题看视频,激发学生好奇心,引发学生认真深入思考。
播放视频并组织学生观看。
2.提出要求:结合视频思考两个问题。
(1)你认为蛆是从哪儿来的?(2)你觉得该探究过程有哪些科学探索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二、探究新知探究一、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沿着学生的思维,科学引导学生回答,并总结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小结:初步理解科学探究中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置对照实验、控制唯一变量和重复实验的具体方法以及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作用。
初一生物探索生命的奥秘
初一生物探索生命的奥秘生命是地球上最为神奇而复杂的现象之一。
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了解生命的奥秘是一次激动人心的冒险之旅。
通过生物学的学习和实验探索,我们将深入了解生命的起源、组成以及生命活动的精彩过程。
1. 生命的起源生命的起源一直是科学界的一个谜题。
在生物学家们的不断探索中,我们逐渐了解到,生命起源于原始的无机物,通过化学反应逐渐形成了有机分子,进而演化为最早的微生物。
达尔文提出的进化论成为生命起源理论的核心。
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模拟地球上早期的环境条件,例如加热混合原始气体,观察是否会生成有机分子,从而进一步揭示生命的起源之谜。
2. 生命的组成生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在显微镜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细胞的结构和组成。
根据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不同,分为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
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叶绿体等特殊结构,而动物细胞则具有较为复杂的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等。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细胞的形态和结构,了解到不同细胞的功能和作用。
3. 生命的繁殖繁殖是生命的核心过程之一。
生物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繁殖,包括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有性繁殖是指两个个体之间的交配与结合,通过遗传物质的混合产生新生命。
无性繁殖则是个体自身产生后代,不涉及遗传物质的交换。
我们可以进行观察和实验,对不同生物进行繁殖方式的探究,深入理解生命的传承和多样性。
4. 生命的能量转换生命的活动需要能量的供应。
植物主要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从而合成有机物质。
动物通过摄取植物或其他动物来获得能量。
我们可以进行实验,观察植物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作用速率以及不同动物的能量需求,探究生命的能量转换和能量流动的规律。
5. 生命的适应性生命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不断适应和适应环境的变化。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不同生物在不同环境下的适应特征,如极地动物的毛发厚密、沙漠植物的耐旱特性等,来了解生命的适应性。
同时,我们也可以进行实验,调查生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长和繁殖状况,从而揭示生命的适应策略。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第2章第2节探索生命的方法课件
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实验(设计计划,实施计划)
4.得出结论 5.表达和交流
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
1、提出问题: 生活和生产中有很多令人 迷惑不解的问题,善于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是进行科学探究的第 一步。
实例:蛆是从哪儿来的 1.提出问题: 蛆是从哪儿来 的?
探究指导
1. 观察蚯蚓的形态结构。用 手指在蚯蚓的体表来回抚摸, 感知刚毛的存在。
推荐材料
• 蚯蚓、硬纸板、玻璃板、清水。
2. 尝试探究 (1)探究问题: 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 (2)作出假设:
蚯:分工合作,进行实验, 搜集实验证据。
2、 作出假设:
假设是对问题的一种可能的解释。 * 假设未必与事实相符,但也不 是毫无根据的猜想
2.作出假设:
可能做出 “蛆是由腐烂 的肉变来的” 或“蛆是由蝇 产生”等假设。
3、实验: (1) 制定计划 (2) 实施计划 (包括实验、观察、调查及收集 证据等)
•所有的实验都有变量, 例如:水、 光、温度、时间、体积等都可能 是变量。
科学探究常常需要设置对照实 验(由对照组、实验组组成) 在对照试验中,实验组和对 照组除了实验变量不同外,其 他因素都相同-----控制单一变量
实验变量一般只有一个
假设蛆是由腐烂的肉变来的 3.实验 实验组 对照组
变量:
猪肉和外界的蝇是否能够直接 接触。
4、得出结论:
分析现象、处理数据,得出结论。
结论一:
蚯蚓在粗糙的物体表面上爬得快 一些。
实验现象二 1.蚯蚓在粗糙的硬纸板上蠕动 时,由于粗糙的纸面吸液体能 力强,蚯蚓体表的黏液的减少, 导致身体蠕动较慢。
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二章 第二节 探索生命的方法-课件
第二章 第二节 探索生命的方法
四:雁过留声
1.在设计对照实验时,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因素均相同。 (√)
2.在科学探究中,提出的假设总是与实验结果相一致。 (X)
3.水、温度、时间都可能是变量。
(√)
4.设置对照、控制单一变量、增加重复次数等是提高实验结果
可靠性的重要途径。
第二章 第二节 探索生命的方法
得出结论
我们的结论是:蛆不 是由腐烂的肉变来的。
交流表达 探究过程
探究报告
班级公布
第二章 第二节 探索生命的方法
“洗洁精安全吗?”
常熟市某学校食堂门口前的一棵高大雪松原本长得枝繁叶 茂,却莫名其妙出现枯黄、叶落的怪象,后来竟在没有任何虫 害的情况下枯死了,后来查出原因竟是这棵死掉的雪松靠近食 堂门口,最近经常有洗洁精水直接流到树根上导致了它的死亡 。
假设蛆由腐烂 的肉变来的
其他种子培养 盘中,腐烂的 种子上并没有
长蛆呀!
第二章 第二节 探索生命的方法
实验准备
第二章 第二节 探索生命的方法
第二章 第二节 探索生命的方法
实验设计
对照实验
控制实验变量
A 实验组
B 对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组
第二章 第二节 探索生命的方法
绿豆种子萌发需要水吗?
第二章 第二节 探索生命的方法
科学探究
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进行实验 4.得出结论 5.交流表达
第二章 第二节 探索生命的方法
“探究实种验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室
“小弗莱明”团队 第1天
第4天
第7天
第8天
蛆!
第二章 第二节 探索生命的方法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二节 探索生命的方法(共21张PPT)
(2)作出假设:
做出假设有什么要求?
(3)实验:
该实验的变量是 (4)得出结论:
பைடு நூலகம் 日期
碗1(无纱布)
碗2(盖纱布)
• 当实验结果与假设不一致时,
应以实验结果为准。
• 结论是对实验结果的总结、
概括,结论不能超出结果。
(1)
(2)
为什么腐烂的肉 会产生蛆呢?
假设蛆是由腐烂 的肉产生的或与 苍蝇有关
• 假设是在一定的背景知识下作出的,不
是胡思乱想。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黑纸板
玻璃板
黑纸板
玻璃板
湿土
干土
湿土
湿土
A组
B组
为什么腐烂的肉会 产生蛆呢?
他想:如果把肉 与外界隔离,腐 烂的肉也能产生 蛆?
盖一块纱布
不盖纱布
两块大小相同的肉装在两只大小相 同的碗里并把它们放在相同的地方
• 实验是验证假设的基本途径,包括
设计实验和实施实验(包括实验、 观察、调查及收集证据等)方面。
• 所有的实验都有变量(如纱布的有
无、时间、温度等),这样就出了 一组对照实验,而且一般来说,一 组对照实验只设一个变量。
得出结论:分析现象、处理数据,得出结论。
腐烂的肉是不 会产生蛆的
蛆的产生可能 与苍蝇有关
活动一:小组合作探究 蛆是从哪儿来的
第二节 探索生命的方法
第二节 探索生命的方法
学习目标 1 、举例说出科学探究的 一般方法,并体验其过程。 2 、认同实事求是的重要 性,确立实事求是的科学 态度。
成功与境遇无关,佛莱明发明青霉 素—名人励志故事
盘尼西林(青霉素)的发现,一直被认为 是医药界的伟大发现。它的发明者是英国 化学家佛莱明,而佛莱明当时的工作条件 很不好。实验室又小又破旧,从来没有引 起别人的注意,但他仍是充满活力地做着 他的研究工作。 有一天,偶然从破了的窗子外面随风飘进 来了一些灰尘,落在了他做试验的细菌培 养器皿之中,这让他发现了盘尼西林。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探索生命的方法》知识全解
《探索生命的方法》知识全解
1.举例说出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并体验其过程。
2.认同实事求是的重要性,确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探究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
科学探究过程 基本要求
提出问题 ①从生活、实践、学习中发现问题
②表述这些问题
③根据已知科学知识揭示矛盾
作出假设 ①根据已知科学知识对问题提出假设 ②判断假设的可检验性
制定计划 ①拟定计划
②根据拟定计划,列出所需材料和用具
③选出控制变量
④设计对照组
实施计划 ①采用多种途径实施计划
②记录现象、数据
③评价现象、数据的可靠性
得出结论 ①描述现象
②处理数据
③分析得出结论
表达交流
①撰写探究报告
②交流探究过程和结论并完善
1.初中的学生好奇心强,探究兴趣浓,但动手能力差、生活经验不足,缺乏对事物本质的细致探究,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积极创设探究情境,提供探究空间,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自主探究的需求,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让学生充分享受探究乐趣,称为学生的真正主人。
2.探究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以实际实验操作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学生应通过观察与思考、直观实验、讨论总结等活动获得相关知识。
在实验中要注意科学分组、认真观察、详细记录、分工合作,在调查活动汇报总结中要充分讨论、关注差异、积极鼓励,这样才能让学生的学习真正“活”起来。
《探索生命的方法》生物学探究法
《探索生命的方法》生物学探究法生命,这个宇宙中最神秘而又最迷人的存在,一直以来都吸引着人类无尽的探索与思考。
生物学,作为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为我们提供了一系列的方法来揭开生命的神秘面纱。
在这篇文章中,让我们一同走进生物学探究的世界,了解那些帮助我们探索生命奥秘的方法。
观察法是生物学研究中最基本的方法之一。
通过肉眼或者借助各种工具,如显微镜、望远镜等,对生物的形态、结构、行为等进行直接的观察和记录。
例如,我们观察花朵的颜色、形状和开放过程,观察鸟类的筑巢行为,观察细胞的结构和细胞器的活动。
观察法能够让我们获得关于生物的第一手资料,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基础。
实验法在生物学研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实验法是在人为控制的条件下,对研究对象进行干预和处理,然后观察其变化和结果。
例如,为了研究某种药物对细胞生长的影响,我们可以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药物处理,对照组不给予药物处理,然后比较两组细胞的生长情况。
实验法可以帮助我们确定因果关系,验证假设,从而更深入地理解生命现象背后的机制。
调查法也是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它通过对一定范围内的生物群体进行调查,收集相关的数据和信息。
比如,我们可以对某个地区的物种分布进行调查,了解不同物种的数量、栖息地等情况;对人群中的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进行调查,分析其遗传规律和影响因素。
调查法可以让我们了解生物在自然环境中的分布和变化规律,以及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比较和分类法在生物学中帮助我们梳理和理解生物的多样性。
通过比较不同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等方面的异同,我们可以将它们进行分类。
例如,根据动物的脊椎有无,将其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根据植物的生殖方式,将其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
这种分类方法使得复杂的生物世界变得更加有条理,便于我们研究和学习。
模型法是一种将复杂的生物现象或过程简化和抽象为模型的方法。
比如,在研究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时,我们可以构建细胞模型;在研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时,可以构建生态系统模型。
初一生物实验亲手探索生命的奥秘
初一生物实验亲手探索生命的奥秘生命是世界上最神奇的现象之一,而初一生物实验正是为了让学生通过亲手探索,去揭开生命的奥秘。
本文将介绍几个适合初一生物实验的实验项目,旨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观察并思考生命的奥秘。
实验一:植物种子发芽实验实验目的:观察种子在不同条件下的发芽情况,了解生长条件对种子发芽的影响。
实验步骤:1. 准备一组相同的植物种子,分成几份放在不同条件下(如阳光、水分、温度)。
2. 每天观察并记录种子的发芽情况,包括发芽率、发芽速度等。
3. 统计数据,比较各种条件下种子的发芽情况,并思考生长条件对种子发芽产生的影响。
实验二:蚕的生命周期观察实验目的:通过观察蚕的生命周期,了解昆虫的发育过程。
实验步骤:1. 在一个透明容器中放入蚕的幼虫(蚕宝宝),并提供足够的桑叶作为食物。
2. 每天观察并记录蚕的变化,包括从蛹变成成蚕的过程以及其它生长变化。
3. 绘制蚕的发育进程图,标注出每个阶段的特征。
4. 思考并讨论蚕的生命周期与人的生命周期之间的相似和不同之处。
实验三:观察水生生物呼吸实验实验目的:通过观察水生生物的呼吸过程,了解生物的呼吸方式及氧气的重要性。
实验步骤:1. 准备一个透明容器,加入一些水生生物,如小鱼或蚯蚓。
2. 用一块氧化铁(Fe2O3)颜色明显的纸放在容器的一侧,以观察氧气的转移。
3. 每天观察纸的变化,记录下生物的活动情况和纸上铁的变化。
4. 思考并讨论生物的呼吸方式与人的呼吸方式之间的差异,以及氧气对生物的重要性。
通过以上三个实验,初中生可以亲自动手参与实验过程,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并通过思考和讨论来深入理解生命的奥秘。
这些实验不仅旨在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生命的奥秘需要我们用实验的方式去探索,只有通过实践,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生命的伟大。
在未来的探索中,学生们也将发现更多生命的奥秘,并不断提出问题,寻找答案。
2.2探索生命的方法 课件(9)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探究指导
1、 观察蚯蚓的形态结构。用手指在 蚯蚓的体表来回抚摸,感知刚毛的存 在
2、 尝试探究
(1)探究问题: 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 (2)作出假设: 蚯蚓在粗糙的(光滑的)物体表面上爬得快 (3)实验:分工合作,进行实验,搜集实验证据。 (4)得出结论:分析证据,各抒己见,得出结论。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平均值
(cm/min )
硬纸板 2.51 玻璃板 1.17
2.49 2.51 1.18 1.17
2.50 1.17
实验现象
蚯蚓在粗糙的纸面上蠕动时,可听到 轻微的沙沙声,这是蚯蚓体表的刚毛与纸 摩擦时发出的声音,刚毛能在运动中起支 撑和固定作用。
当蚯蚓在光滑的玻璃板表面上时,只见 它的身体在收缩、变粗和变细,却不能前进, 这是因为玻璃的表面光滑,刚毛无法支撑和 固定身体。
第二节 探索生命的方法
在多姿多彩的生物世界里,在我们 的生活中,我们会发现许多现象和 不解的问题,如:“腐肉生蛆的现 象”可能你会问“腐肉为什么会生蛆? 蛆这个小生命从哪儿来呢?”…… 我们会提出这些问题,然后去寻找 答案,那用什么方法才能找到合适 的答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探 索生命的方法》
情景导入 出示目标
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1、提出问题: 生活和生产中有很多令人迷惑 不解的问题,善于发现问题、提 出问题,是进行科学探究的第 一步。
生活中的现象:碗里腐烂的肉出现了蛆
蛆是从哪 里来的?
2、作出假设:
假设是对问题的一种可能的解释。
根据已知的科学原理和科学事实,对 未知的自然现象及其规律性所作出的 一种假定性的说明,又叫猜想。它是 建立在一定的实验材料和事实经验的 基础上,有一定的推测性质。它的基 本思想和主要部分是根据已知的科学 知识和事实推想出来的,是否把握了 客观真理,还有待于时间的证实。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课件:-探索生命的方法共30页
1
0
、
倚
南
窗
以
寄
傲
,
审
容
膝
之
易
安
。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文 家 。汉 族 ,东 晋 浔阳 柴桑 人 (今 江西 九江 ) 。曾 做过 几 年小 官, 后辞 官 回家 ,从 此 隐居 ,田 园生 活 是陶 渊明 诗 的主 要题 材, 相 关作 品有 《饮 酒 》 、 《 归 园 田 居 》 、 《 桃花 源 记 》 、 《 五 柳先 生 传 》 、 《 归 去来 兮 辞 》 等 。
拉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课件:-探索生 命的方法
6
、
露
凝
无
游
氛
,
天
高
风
景
澈
。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
、
吁
嗟
身
后
名
,
于
我
若
浮
烟
。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七年级(初一)生物 探索生命的方法
第二节探索生命的方法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举例说出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并能按照一般方法进行科学探究活动。
2、能尝试找到实验中的实验变量,设计对照实验。
过程与方法:1、通过“蛆是从哪儿来的”,学习探究的一般步骤。
2、通过“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的快”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实事求是的重要性,确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举例说出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并体验其过程。
难点:能够确定实验变量,设计对照试验。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案,实验器材(玻璃板、纸板、秒表、直尺等)学生准备:预习本课内容,并捕捉一些蚯蚓。
[提问]:刚才同学们分析的很好。
这其实就是一个探究方法。
同学们能说说这项科学探究过程是如何进行的?[讲解]:今天我们通过“蛆是从哪儿来的?”的问题对探究过程进行讲解。
夏天当你看到腐烂的肉上产生蛆时你会产生什么样的问题呢?假设是怎样得出的呢?假设是根据已知的科学原理和科学事实,对未知的自然现象及其规律所作出的一种假定性说明。
假设绝不是毫无根据的猜想。
那么对于刚才的问题,我们会有怎样的假设呢?这样的假设需要我们进一步去验证——做实验。
实验包括制定计划,实施计划。
制定计划也就是我们如何去做的方案。
问:我们书上是如何设计这个探究的方案的呢?[讲述]所有的实验都有实验变量,即变化的量。
分析“蛆从哪儿来的”实验中的变量是什么?[讲述]在实验中往往需要设置对照实验。
在对照实验中,除实验变量不同,其他因素均相同。
在实验中,应根据计划,通过进一步的实验、观察和调查,做好实验记录(数据和现象等等)。
最后根据实验记录,得出实验结论。
[小结]:提出问题:提出对生活和生产中发现的令人迷惑不解的问题。
作出假设:假设是对问题的一种可能的解释。
它不是事实,但也不是毫无根据的猜总结鼠妇实验的过程,概括探究方法的一般步骤。
仔细听课,总结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
蛆是从哪儿来的?或为什么会有蛆?或者怎样才能使肉不产生蛆呢?假设蛆是由腐烂的肉变来的,或者是由蝇产生的。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章 探索生命
第二章探索生命1、探索生命必须借助于器具。
显微镜是重要的生物学探究器具。
取显微镜的方法是一手握住镜臂,一手托住镜座。
2、将显微镜视野左上方的物象移到中央,玻片标本的移动方向是向左上方。
使显微镜的视野变暗些,要用平面反光镜和小光圈。
使视野变亮些,要用凹面镜和大光圈。
在观察标本时,若看到中央发亮而周边黑暗的圆圈,该圆圈是气泡。
3、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制成的玻片标本是装片。
观察叶片结构,制成的玻片标本是切片。
观察血细胞时,制成的是涂片。
4、在显微镜下观察植物细胞的临时装片时,看到视野中有一污点。
当用手推动装片时,视野中的污点也随着移动,这时污点在临时装片上;如果视野中的污点不随着移动,则污点在镜头上;若此时转动目镜,污点不动,则污点一般是在物镜上。
5、显微镜各部分的结构不同,功能也不相同。
其中目镜的功能是观察、放大物象;转换器的功能是转动物镜;通光孔的功能是通过光线;载物台的功能是放置玻片标本。
6、在转动粗准焦螺旋,使物镜下降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
7、在制作临时玻片标本的过程中所需要的器具有载玻片、盖玻片、滴管、干净纱布、镊子、刀片。
制作的基本步骤:净片(或擦),即用洁净的纱布擦净载玻片和盖玻片;滴液,即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或其它液体;取材,用镊子夹取一小块薄而透明的生物材料放到载玻片上,用镊子将其展平;盖片,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其一边接触水滴然后轻轻盖在生物材料上;吸,用吸水纸吸去多余的水。
所观察的材料有时需要染色。
染色,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加染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镜检,把制好的临时玻片标本放到显微镜的载物台上进行观察。
8、用显微镜观察材料时,所看到的物像是倒像;物像放大倍数是目镜倍数×物镜倍数倍。
(物镜放大倍数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9、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通常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验、得出结论、表达、交流等方面。
10、科学探究的基础是: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获得事实和证据的多种途径是:观察、实验、调查等;得出结论的重要过程是:推理、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