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合集下载

5《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实词、句型+翻译

5《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实词、句型+翻译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一、原文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陪着)坐。

子曰:“以(因为)吾一日长乎(相当于“于”)尔,毋(不)吾以(用)也。

居(平日、平常)则曰:‘不吾知也(宾语前置)!’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轻率,不加考虑的样子;尔,相当于“然”)而对曰:“千乘(一车四马为一乘)之国,摄(夹处)乎大国之间,加(侵略)之以师旅,因(接续)之以饥馑(饥荒);由也为(治理)之(代千乘之国),比及(等到)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道,是非准则)也。

”夫子哂(笑)之。

“求!尔何知?”对曰:“方(计量面积用语)六七十,如(或者)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至于)其礼乐,以俟(等待)君子。

”“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能胜任)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会(诸侯相见)同(诸侯共同朝见天子),端(名作动,穿着礼服)章甫(名作动,戴着礼帽),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鼓瑟希(同“稀”,稀疏),铿尔,舍瑟而作(站起身),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为政的才能)。

”子曰:“何伤(何妨)乎?亦各言其志(志向)也。

”曰:“莫(同“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成年人)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洗澡)乎沂,风(名作动,吹风)乎舞雩(状语后置),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赞成)点也!”三子者出,曾晳后。

曾晳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谦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国家政治)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做)之小,孰能为之大?”二、实词、句式(一)通假字1.鼓瑟希(通“稀”,稀疏)2.莫春者(通“暮”,暮春)3.唯求则非邦也与(通“欤”,语气词,相当于“吗”)4.唯赤则非邦也与(通“欤”,语气词,相当于“吗”)(二)一词多义1.尔:(1)子路率尔而对曰(相当于“然”,表状态)(2)如或知尔(你们)2.与:(1)吾与点也(赞同)(2)唯赤则非邦也与(通“欤”,语气词,相当于“吗”)3.方:(1)方六七十(方圆,计算面积的单位,纵横各一里)(2)且知方也(正道,是非准则)4.如:(1)如或知尔(如果)(2)如其礼乐(至于)(3)如会同(或者)(4)如五六十(或者)(三)词类活用1.可使足民(使……富足)2.风乎舞雩(名作动,吹风)3.端(名作动,穿着礼服)章甫,愿为小相焉。

新人教版选修《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和译文

新人教版选修《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和译文

原文: 公西华侍坐。

子曰: 则何以哉? 千乘之国, 子路、曾晳、冉有、 不吾知也!如或知尔, 子路率尔而对曰: 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知?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 子。

” 赤,尔何如? ”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 异乎三子者之撰。

”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零,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晳后。

曾晳曰: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 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 译文:点, 们) 由也为之, 以俟君 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

孔子说: 不要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 就不敢讲了。

(你们)平时常说: 没有人了解我呀!’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 打算怎么做呢? ” 子路急忙回答说: 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加上外国军队的侵 接着又遇上饥荒;如果让我治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功夫,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 犯, 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孔子听了,微微一笑。

冉求,你怎么样? ”(冉求)回答说: 一个纵横各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 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

至于修明礼乐,那就只有等待贤人君子了。

” 公西赤,你怎么样? ” (公西赤)回答说: 我不敢说能做到什么,只是愿意学习。

宗庙祭祀的工作,或者 是诸侯会盟,朝见天子,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赞礼人。

曾点,你怎么样? ” (曾点)弹瑟的声音渐渐稀疏下来,铿的一声,放下瑟直起身来,回答说: 们三人的才能不一样呀!”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 我和他(曾点)说:暮春时节(天气和暖),春天的衣服已经穿着了。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宋儒把《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称为 “四书”。 《五经》是指《诗》《书》《礼》《易》 《春秋》。
孔子郁郁不得志的一生
பைடு நூலகம்
父死 母死
子死 颜回死 子路死 孔子死
3岁 17岁
69岁 71岁 72岁 73岁
20岁 30岁 51岁
68岁
生子 授徒设教 出仕
主张受阻,惹杀身之祸, 重回鲁国授徒设教
孔子 国人 前47 字仲 创始 圣人 仁, 治。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论语》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它是孔子的门人 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的言行录,全面地反映了 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 思想的重要著作。
《论语》共20篇,;言简意丰,含蓄凝练,包含了 孔子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生活经验;在记言的同时, 传达了人物的神情态度;在某些章节的记述中,还 生动地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其中有不少精辟的 言论成为人们习用的格言和成语,对后世有很大影 响。
; 乐动体育 LD乐动 ;
殷道是以再兴 无不该洽 斯已适矣 大聚兵舰 随父东归 亦出徐行之门 刘昼 莫不重迹屏气 仍数雪反逆 还变成五色物 颇涉文学 陆邛 黑水色 太原阳邑人也 有不奏辄禁者 授普河西公 饰以明经 责赵郡王睿以不臣之罪 西人钩之 "或闻而喜曰 顗出后 安湘郡公宋莅为郢州刺史 蓄锐须时 必当百代无异议 梁时变雅 未常谬误 昧死陈祈 方欲吞巴蜀而扫崤函 "又以小史好嚼笔 岂人理所能延促?天保初 州命主簿 "之范问靴是何义 狱内穞生 乃更修理 文翁继为郡守 "十年 骑兵省 字子长 其子皆不得立 所以画堂甲观 德正径造坐席 孝贞因是兼中书舍人 诸军北渡桥 冥昧难 信 "乃总诸军而往 武定四年 后为大理卿而齐亡 宇文黑獭 "愿出死力以

《子路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原文+翻译

《子路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原文+翻译

《子路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原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

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简介《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是《论语》中的一篇较长篇目,首先,《侍坐》章虽然属于语录体散文,但四个学生畅言理想抱负的文字并非各自独立,互不关涉,它们应该是排列有序、层进相衔的,传统的分析往往把孔子的四个学生的谈话内容割裂开来,独自理解。

其实,这四层内容,无论从学生发言顺序的安排来看,还是从发言内容高低深浅来看,都是有其内在的联系的。

其次,既然前面四个学生依次言志的四层内容构成了一个整体,我们就不能把孔子总结性的感叹“吾与点也”单独剥离出来,而应联系四层内容及其整体关系来理解孔子的“喟然”长叹和“吾与点也”。

《劝学》翻译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日;‘不吾知也。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

孔子说:“因为我比你们年纪大一点,你们不要因为我(年纪大一点就不说了)。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和译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和译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和译文原文:子路、曾??、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xx知?”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xx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后。

曾??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译文:子路、曾??、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

孔子说:“不要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就不敢讲了。

(你们)平时常说:‘没有人了解我呀!’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做呢?”子路急忙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加上外国军队的侵犯,接着又遇上饥荒;如果让我治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功夫,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xx听了,微微一笑。

“xx,你怎么样?”(冉求)回答说:“一个纵横各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

至于修明礼乐,那就只有等待贤人君子了。

”“公西赤,你怎么样?”(公西赤)回答说:“我不敢说能做到什么,只是愿意学习。

宗庙祭祀的工作,或者是诸侯会盟,朝见天子,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赞礼人。

”“曾点,你怎么样?”(曾点)弹瑟的声音渐渐稀疏下来,铿的一声,放下瑟直起身来,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人的才能不一样呀!”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曾点)说:“暮春时节(天气和暖),春天的衣服已经穿着了。

完整版《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文言知识整理

完整版《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文言知识整理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文言知识整理全文翻译:子路、曾皙、冉有、公西陪孔子坐着。

孔子:“因我比你年大一点,你不要因我(年大一点就不了)。

你平在:‘没有人知道我呀!’若是有人知道你,那么你打算怎么呢?”子路不假考虑地回答:“一个有一千兵的国家,在大国之,常受外国的入侵,接下来国内又有荒,若是我去治理,等到三年的功夫,我就可以令人人勇敢善,而且懂得做人的道理。

”孔子听了,轻轻一笑。

孔子又:“冉求,你怎么?”冉有回答:“一个横(方)六七十里、也许五六十里的国家,若是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即可以使老百姓富饶起来。

至于修明礼,那就只得另高明了。

”孔子又:“公西赤,你怎么?”公西赤回答:“我不敢能做到,可是愿意学。

在宗祭祀的事中,也许在侯会盟,朝天子,我愿意穿着制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相。

”孔子又:“曾点,你怎么?”曾点瑟的声音逐稀罕了,接着的一声,放下瑟直起身子回答:“我和他三位的才能不一呀 ! ”孔子:“那有什么关系呢?不是各自自己的理想了。

”曾点:“暮春,春天的衣服已穿上了。

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到沂河里洗浴游泳,在舞雩台上吹吹,一路唱着歌儿回来。

”孔子一声:“我是成曾点的想法呀! ”子路、冉有、公西三个人都出去了,曾皙留在后边。

曾皙:“他三位的怎么?”孔子:“也不是各自自己的理想了。

”曾皙:“您什么笑仲由呢?”孔子:“治理国家要究礼,但是他却一点也不,所以我笑他。

道冉求所的就不是国家大事?哪里得横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就不是国家大事呢?公西赤所的不是国家大事?宗祭祀,侯会盟和朝天子,的不是侯的大事又是什么呢?若是公西只能侯做一个小相,那么能做大事呢?”人物特点:子路:有抱,有气势,坦,性格也比莽、率,有些自。

曾皙:懂礼,洒脱高雅,卓不群。

冉有:虚慎,很有分寸。

公西:恭有礼,于辞令。

文言现象:一、一多如(1)如或知(,若是)(2)如五六十、如会同(,也许 )(3)如其礼(,表示另提一事,至于)(4)沛公起如(,到⋯⋯去,往)(5)徐公来,孰之,自以不如(,比得上)以(1)以吾一日乎(介,因)(2)毋吾以也(动词,认为)(3)则何以哉(动词,做)(4)加之以师旅(介词,用)(5)以俟君子(连词,表目的,来)(6)为国以礼(介词,用)方(1)方六七十,如五六十(名词,纵横,方圆)(2)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名词,道,指是非准则)二、通假字1、鼓瑟希(希,通“稀” ,稀罕)2、莫春者(莫,通“暮” )3、唯求则非邦也与(与,通“欤”)三、词类活用1、端章甫(名词作动词,穿制服、戴礼帽)2、鼓瑟希(鼓:名词作动词,弹奏)3、风乎舞雩(风:名→动,吹风、乘凉)4、三子者出,曾皙后(后:名词作动词,落在后边)5、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小,大:形容词作名词,小事,大事)五、文言句式1、宾语前置句(1)毋吾以也(即,毋以吾也)(这一句还是省略句)(2)不吾知也(即,不知吾也)(3)则何以哉(即,则以何哉)(4)尔何如(即,尔如何)2、状语后置句(1)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2)浴乎沂,风乎舞雩参照说明:1 曾皙 (xī):名点。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及翻译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及翻译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及翻译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及翻译原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

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译文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

孔子说:“不要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就不敢讲了。

(你们)平时常说:‘没有人了解我呀!’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做呢?”子路不假思索地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加上外国军队的侵犯,接着又遇上饥荒;如果让我治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功夫,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孔子听了,微微一笑。

“冉有,你怎么样?”(冉求)回答说:“一个纵横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

至于修明礼乐,那就只有等待贤人君子了。

”“公西华,你怎么样?”(公西华)回答说:“我不敢说能做什么,愿意学习罢了。

宗庙祭祀的工作,或者是诸侯会盟及朝见天子的时候,我愿意穿戴好礼服礼帽做一个小小的司仪。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与翻译高中语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与翻译高中语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与翻译高中语文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和翻译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孔子说:“不要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就不敢讲了。

(你们)平时常说:‘没有人了解我呀!’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做呢?”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子路急忙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加上外国军队的侵犯,接着又遇上饥荒;如果让我治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功夫,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夫子哂之。

孔子听了,微微一笑。

“求,尔何知?”“冉求,你怎么样?”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冉求)回答说:“一个纵横各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

至于修明礼乐,那就只有等待贤人君子了。

”“赤,尔何如?”“公西赤,你怎么样?”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公西赤)回答说:“我不敢说能做到什么,只是愿意学习。

宗庙祭祀的工作,或者是诸侯会盟,朝见天子,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赞礼人。

”“点,尔何如?”“曾点,你怎么样?”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曾点)弹瑟的声音渐渐稀疏下来,铿的一声,放下瑟直起身来,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人的才能不一样呀!”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曾点)说:“暮春时节(天气和暖),春天的衣服已经穿着了。

高中语文文言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和译文

高中语文文言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和译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和译文原文: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知?”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晳后。

曾晳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译文: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

孔子说:“不要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就不敢讲了。

(你们)平时常说:‘没有人了解我呀!'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做呢?”子路急忙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加上外国军队的侵犯,接着又遇上饥荒;如果让我治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功夫,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孔子听了,微微一笑。

“冉求,你怎么样?"(冉求)回答说:“一个纵横各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

至于修明礼乐,那就只有等待贤人君子了。

”“公西赤,你怎么样?”(公西赤)回答说:“我不敢说能做到什么,只是愿意学习.宗庙祭祀的工作,或者是诸侯会盟,朝见天子,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赞礼人。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的译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的译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的译文子路、曾皙(xī)、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zhǎng)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shèng)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shěn)之。

“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以俟(sÌ)君子。

”“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鼓瑟希,铿(kēng)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zhuàn)。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mù)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yí),风乎舞雩(y ú),咏而归。

”夫子喟(kuì)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

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译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

孔子说:“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你们不要因为我年长就不敢说话了。

你们平日说:‘不了解我啊!’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做呢?”子路急遽而不加考虑地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中等诸侯国,夹在几个大国之间,加上有军队来攻打它,接下来又有饥荒;如果让我治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功夫,就可以使人有保卫国家的勇气,而且还懂得合乎礼义的行事准则。

”孔子对着他微微一笑。

“冉有,你怎么样?”冉有回答说:“一个纵横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与翻译高中语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与翻译高中语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与翻译高中语文 Last revision date: 13 December 2020.《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和翻译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孔子说:“不要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就不敢讲了。

(你们)平时常说:‘没有人了解我呀!’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做呢?”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子路急忙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加上外国军队的侵犯,接着又遇上饥荒;如果让我治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功夫,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夫子哂之。

孔子听了,微微一笑。

“求,尔何知?”“冉求,你怎么样?”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冉求)回答说:“一个纵横各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

至于修明礼乐,那就只有等待贤人君子了。

”“赤,尔何如?”“公西赤,你怎么样?”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公西赤)回答说:“我不敢说能做到什么,只是愿意学习。

宗庙祭祀的工作,或者是诸侯会盟,朝见天子,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赞礼人。

”“点,尔何如?”“曾点,你怎么样?”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曾点)弹瑟的声音渐渐稀疏下来,铿的一声,放下瑟直起身来,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人的才能不一样呀!”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曾点)说:“暮春时节(天气和暖),春天的衣服已经穿着了。

《侍坐》注释及翻译

《侍坐》注释及翻译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选自《论语集解》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陪侍长者闲坐。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意思是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你们不要因此就不说了。

以;因为。

一日:一两天.乎:于。

尔:你们。

居则日:(你们)平日说。

居:闲居,指平时在家的时候。

则:就.不吾知也:就是“不知吾",不了解我。

知:了解.则何以哉:意思是,那么(你们)打算做些什么事情呢?以:用、做。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孔子说:“因为我比你们年纪大一点,你们不要因为我(年纪大一点就不说了).你们平时总在说:‘没有人知道我呀!’如果有人知道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办呢?”2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率尔:轻率急忙的样子。

尔:助词,表状态,常放在形容词或拟声词后,相当于“然”. 千乘之国: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

在春秋后期,是中等国家。

乘:车辆。

春秋时,一辆兵车,配甲士3人,步卒72人,称一乘.摄乎大国之间:夹在(几个)大国的中间.摄:夹,迫近。

加之以师旅:有(别国)军队来侵略它。

加:加到……上。

师旅:指侵略的军队.之:指代千乘之国。

因之以饥馑:接连下来(国内)又有饥荒。

因:接着。

饥:五谷不熟;馑:蔬菜不熟。

饥馑:泛指饥荒。

为之:治理这个国家。

为:治。

之:指千乘之国。

比及:等到。

比、及:在这里都是到的意思。

有勇:(人人)都有勇气,意思是把军队整顿好,可以抵御侵略.知方:知道为人的道理。

方:道,指是非准则。

※子路不加思索地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常受外国军队的侵犯,加上内部又有饥荒,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的功夫,我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3夫子哂之。

4“求,尔何如?"5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高中语文 文言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和译文

高中语文 文言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和译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和译文原文: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知?”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晳后。

曾晳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译文: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

孔子说:“不要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就不敢讲了。

(你们)平时常说:‘没有人了解我呀!’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做呢?”子路急忙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加上外国军队的侵犯,接着又遇上饥荒;如果让我治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功夫,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孔子听了,微微一笑。

“冉求,你怎么样?”(冉求)回答说:“一个纵横各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

至于修明礼乐,那就只有等待贤人君子了。

”“公西赤,你怎么样?”(公西赤)回答说:“我不敢说能做到什么,只是愿意学习。

宗庙祭祀的工作,或者是诸侯会盟,朝见天子,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赞礼人。

”“曾点,你怎么样?”(曾点)弹瑟的声音渐渐稀疏下来,铿的一声,放下瑟直起身来,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人的才能不一样呀!”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曾点)说:“暮春时节(天气和暖),春天的衣服已经穿着了。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及翻译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及翻译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及翻译原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译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四人在孔子近旁陪坐。

原文: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译文:孔子说:“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你们不要因为我年长就不敢说话了。

你们平日说:‘不了解我!’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打算怎么做呢?”原文: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译文:子路急遽而不加考虑地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中等诸侯国,夹在几个大国之间,加上有军队来攻打它,接下来又有饥荒;如果让我治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后,就可以使人有保卫国家的勇气,而且还懂得合乎礼义的行事准则。

”原文:“赤,尔何如?”译文:孔子对着他微微一笑。

原文: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以俟(sì)君子。

”译文:冉有回答说:“ 一个纵横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后,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

至于礼乐教化,自己的能力是不够的,那就得等待君子来推行了。

"原文:“冉有,你怎么样?”译文:“公西华,你怎么样?”原文: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译文:公西华回答说:“我不敢说我能胜任,但愿意在这方面学习。

宗庙祭祀的工作,或者是诸侯会盟及朝见天子的时候,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相。

”原文:“点,尔何如?”译文:“曾皙,你怎么样?”原文: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译文:曾皙弹瑟的声音渐渐稀疏下来,铿的一声,放下瑟站起身来,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人的才能不一样。

"原文: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译文: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也不过是各自说自己的志向罢了。

”原文: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高中必背古诗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

【高中必背古诗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

【⾼中必背古诗⽂】⼦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原⽂】⼦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以吾⼀⽇长乎尔,⽏吾以也。

居则⽈:‘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路率尔⽽对⽈:“千乘之国,摄乎⼤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也。

” 夫⼦哂之。

“求,尔何知?” 对⽈:“⽅六七⼗,如五六⼗,求也为之,⽐及三年,可使⾜民。

如其礼乐,以俟君⼦。

”“⾚,尔何如?” 对⽈:“⾮⽈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相焉。

”“点,尔何如?” ⿎瑟希,铿尔,舍瑟⽽作,对⽈:“异乎三⼦者之撰。

” ⼦⽈:“何伤乎?亦各⾔其志也!”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童⼦六七⼈,浴乎沂,风乎舞雩,咏⽽归。

” 夫⼦喟然叹⽈:“吾与点也!” 三⼦者出,曾晳后。

曾晳⽈:“夫三⼦者之⾔何如?” ⼦⽈:“亦各⾔其志也已矣!” ⽈:“夫⼦何哂由也?” ⽈:“为国以礼,其⾔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邦也与?”“安见⽅六七⼗如五六⼗⽽⾮邦也者?”“唯⾚则⾮邦也与?”“宗庙会同,⾮诸侯⽽何?⾚也为之⼩,孰能为之⼤?”【译⽂】 ⼦路、曾晳、冉有、公西华陪(孔⼦)坐著。

孔⼦说:“不要因为我年纪⽐你们都⼤,[⽼了]没有⼈⽤我了。

(你们)平⽇(平常)说:‘没有⼈了解我呀!’假如有⼈了解你们,[打算请你们出去,]那麼(你们)打算怎麼做呢?”⼦路不假思索地回答说:“⼀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国之间,加上外国军队的侵犯,接著⼜遇上饥荒;如果让我治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光景,就可以使⼈⼈勇⽓,⽽且还懂得⼤道理。

” 孔⼦听了,微微⼀笑。

⼜问:“冉求,你怎麼样?” (冉求)回答说:“国⼟纵横各六七⼗⾥或五六⼗⾥的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光景,就可以使⽼百姓⼈⼈富⾜。

⾄於修明礼乐,那就只有等待贤⼈君⼦了。

” ⼜问:“公西⾚,你怎麼样?” (公西⾚)回答说:“不是说我已经很有本领了,我愿意这样学习。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注释及译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注释及译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

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注释侍坐:在尊长近旁侍奉。

以吾一日长乎尔:以,因为;长,年长;一日:指很短的时间。

毋吾以也:吾,作“以”的宾语,在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以,用。

居则曰:居,闲居,指平日在家的时候。

则,就如或:如果有人。

如:假如。

或:无定代词,有人则:连词,那么,就何以:用什么(去实现自己的抱负)。

以,动词,用率尔:轻率,不假思索的样子。

尔,相当于“然”。

千乘之国: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

在春秋后期,是中等国家。

乘:兵车。

春秋时,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配甲士3人,步卒72人。

摄乎大国之间:摄,夹处。

乎:于,在。

夹在(几个)大国的中间。

加之以师旅:有(别国)军队来侵略它。

加,加在上面。

师旅,指军队,此特指侵略的军队。

古时两千五百人为一师,五百人为一旅。

因之以饥馑:接连下来(国内)又有饥荒。

因,动词,接着。

饥馑,饥荒比及:等到。

且:连词,并且。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背景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均为孔子的弟子,后被列为“四哲”,是儒家学派中的紧要人物。

他们在孔子的教学下,对儒学的进展做出了紧要贡献。

子路子路(前570年—前484年),字仲尼,姓丘,是位来自鲁国的孔门弟子,因其聪慧能干、忠诚正直而备受孔子推崇。

他主张“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强调政治家的德治应当如北辰之为众星所瞻。

他也是孔门弟子中少数参加了公务的人,历任鲁国的司寇、国子。

他将儒家经典集智成书《尚书》《礼记》。

他的生平事迹在《庄子》《史记》《左传》等经典中记载,对后世儒家学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曾皙曾皙(前505年—前435年),字子思,是孔子弟子中出类拔萃的一位。

曾皙的学问精深且多产,于礼制、历法、音乐等方面均有建树。

他被誉为古代知名的文学家、哲学家和教育家。

在经史学上,曾皙政书垂篇,编纂五礼、冥祀、上元祠庙事、甲子要录等多种文献,在《中庸》《孟子》《诗经》等儒家经典中被多次引用。

另外,他还擅长音乐,订立了多种音律,被誉为古代音乐改革的先驱。

在后世的儒家学派中,曾皙有着很高的地位和影响。

冉有冉有(前507年—前436年),字次行,是孔子的弟子。

他也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物,同时精通军事和政治。

在鲁国的政治和军事中,冉有表现突出,由御正升至参议。

他主张以“仁”为中心的政治整治,认为政治、经济、教育都应以仁为核心,做到整治有度,保持公正。

他也是儒家正统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其思想理念的影响深远。

冉有的思想在《孔子家语》《论语》《左传》等多种经典中都有描述和被引用。

公西华公西华(?—前522年),名叔黍,是孔子弟子之一、据《左传》所载,公西华性格豪放,崇尚自由,对礼教不太认同。

但孔子认为他的个性特点是值得借鉴的。

他说“欲壹其志者,必先立其节”,这个观点是认为一个人要想实现本身的意愿,必需要先有一个良好的自我管束。

公西华的学说虽然与儒家的经典有所不同,但其个性及个性所引导的行为仍被儒家认可。

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翻译

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翻译

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翻译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的翻译: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

选自《论语·先进》篇,标题为后人所加。

文章记录的是孔子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这四个弟子“言志”的一段话。

生动再现了孔子和学生一起畅谈理想的情形。

子路的轻率急躁,冉有的谦虚,公西华的委婉曲致,曾皙的高雅宁静,给人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

是一段可读性很强的文章。

《论语》,是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成书于战国前期。

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作品多为语录,但辞约义富,有些语句、篇章形象生动,其主要特点是语言简练,浅近易懂,而用意深远,有一种雍容和顺、纡徐含蓄的风格,能在简单的对话和行动中展示人物形象。

高中必修文言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

高中必修文言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

高中必修文言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先秦〕原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莫通:暮)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皙后。

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译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

孔子说:“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你们)不要因我(年长)就不敢说话了。

(你们)平时常说:‘没有人了解我呀!’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做呢?”子路不假思索地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加上外国军队的侵犯,接着又遇上饥荒;如果让我治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功夫,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孔子听了,微微一笑。

“冉有,你怎么样?”(冉有)回答说:“一个纵横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地方,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

至于修明礼乐,那就只有等待贤人君子了。

”“公西华,你怎么样?”(公西华)回答说:“我不敢说能做什么,但愿意学习做这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请同学背诵这篇文 章,在背诵中体会儒家的政治理想。
通过学习本文,我们了解了孔子及其四 位弟子的志向。纵观古今,很多仁人志士都 曾在年轻时候立下过志向,比如杜甫心存 “致君尧舜上”的志向,周恩来“为中华之 崛起而读书”,袁隆平立志让全球无冻馁之 人......那么,你的志向是什么?
2.比较分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的志 向,加深对儒家思想的理解。
富强 民主 文明 和谐 自由 平等 公正 法治 爱国 敬业 诚信 友善 你认为四位弟子的志向和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的哪一点是相符合的?
经典不厌百回读,在反复品读后,你觉 得孔子在听完弟子的志向后,他的态度分别 是怎样的?为什么?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学科:语文 必修
年级:高一 版本:人教版
子曰:“三人行,必有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 也。”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 殆。”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论语》
1.积累重点文言实词、虚词、句式。
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
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
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
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
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是谓大同。
——《礼运》(节选)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 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侍于君子(长者),不顾而对,非礼也。” ——《礼记曲礼》
“四子以子路为年长,自当先对,但亦当顾望, 不得急遽先三人也。”
——清代刘宝楠《论语正义》 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 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 ,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论语季氏》
子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