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复习文言实词 教案(1)精品版
复习教案文言实词(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复习教案文言实词(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采用教师讲解、学生讨论、举例分析等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文言实词。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爱国情怀。
二、教学内容:2. 通过举例分析,让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
3. 进行文言文阅读训练,提高学生运用文言实词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复习状态。
2. 教师讲解:针对本节课的重点文言实词,进行讲解和示范。
3. 学生讨论:分组讨论文言实词的用法和特点,分享学习心得。
4. 举例分析:教师给出实例,让学生分析文言实词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
5. 阅读训练:让学生阅读一篇文言文,运用所学的文言实词。
四、作业布置:1. 整理本节课所学的文言实词,列出清单。
2. 完成一篇文言文阅读训练,标注出生词和用法。
五、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2. 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和训练。
3.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4. 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爱国情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程度,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的问题。
2. 作业检查:定期检查学生的作业,评估学生对文言实词的掌握情况。
3. 阅读测试:定期进行文言文阅读测试,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七、教学策略:1. 多样化教学:采用讲解、讨论、练习等多种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实例教学:通过具体的文言文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文言实词。
3. 个性化辅导: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和指导。
八、教学资源:1. 文言文教材:选择适合学生水平的文言文教材,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2. 在线资源:利用互联网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材料和练习题。
复习教案文言实词(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复习教案文言实词(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讨论、练习等方法,帮助学生巩固已学的文言实词知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
2. 教学难点:理解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三、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讨论法、练习法等,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实现教学目标。
四、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回顾已学的文言实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常见的文言实词,举例说明其在文言文中的用法。
3. 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巩固知识,提高理解能力。
4. 练习: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的文言实词,加深理解。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程度。
2. 练习反馈:收集学生完成的练习题,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七、教学拓展1. 推荐阅读:为学生推荐一些文言文阅读材料,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 文化讲解:讲解文言文背后的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八、教学反思1. 课堂表现: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教学表现,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
2. 学生反馈: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九、教学计划调整1.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进度和内容。
2. 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加强教学力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 分析存在的问题,为下一阶段的教学做好准备。
3. 鼓励学生继续努力,激发他们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六、教学评估补充和说明:这三个环节是评估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手段,通过课堂问答可以即时了解学生的理解程度,练习反馈可以收集学生的学习成果,课后作业可以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
高中常考文言文实词教案
高中常考文言文实词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文言文实词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能够识别并理解文言文中的常见实词。
3. 培养学生运用文言文实词进行翻译和写作的能力。
4. 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为高考文言文题目的解答打下坚实基础。
教学内容文言文实词的定义文言文实词,指的是在古代汉语中具有实际意义的词语,它们与虚词相对,能够单独作为句子成分。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等。
文言文实词的分类1. 名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名称,如“君子”、“国家”。
2. 动词:表示动作、状态或存在,如“行”、“有”。
3. 形容词:表示性质、状态或特征,如“美”、“大”。
4. 数词:表示数目的多少,如“一”、“百”。
5. 量词:用来计量或限定名词,如“篇”、“匹”。
文言文实词的特点1. 一词多义:许多文言文实词具有多个含义。
2. 词性转换: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作为不同词性使用。
3. 合成新词:通过合成方式形成新的词汇。
文言文实词的学习方法1. 积累词汇:通过阅读和记忆,不断扩大文言文实词的词汇量。
2. 上下文理解:结合上下文来推断实词的具体含义。
3. 比较辨析:对比不同实词的用法,理解其细微差别。
4. 实践应用:通过翻译练习和创作文言文,加深对实词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案例分析选取《论语》中的一段经典文言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通过对这段文本的分析,教师引导学生识别并理解其中的实词,如“学”(动词,学习)、“时”(名词,时间)、“习”(动词,复习)、“说”(形容词,愉快)等。
同时,教师还应指出这些词在现代汉语中的不同用法,帮助学生建立起古今语言的联系。
总结与反思在本次教案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对文言文实词掌握的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课后,学生应进行自我反思,总结学习中的收获与不足,为后续的学习做好准备。
【文言文】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实词教案
【关键字】文言文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实词教案文言文实词一、教学目标:.掌握实词意义推断的方法2.提高文言知识的迁移能力二、教学重难点:掌握实词意义推断的方法并灵活运用三、教学课时:3课时第1、2课时一、考点阐释“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是《考试大纲》保留内容。
我们要注意两点隐含信息:一是“常见实词”,这是考查范围,关键是理解教材中150个左右的实词;二是“在文中的含义”,“在文中”这一限制成分是所给的条件。
综合这两点,再加上“理解含义”的具体要求,既是考查学生掌握文言实词知识的情态,又是考查学生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文言文的复习备考中,必须积累一定数量的实词。
然而,文言文实词绝大部分具有多义性,关键是要确定一个实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具体含义,这就不是仅仅靠积累就能解决问题的了,还必须在积累的基础上掌握一些词义推断的具体方法,以便灵活运用,形成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
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归根到底就是要能根据上下文的语境推断重要实词的词义,同时“理解并翻译文中的重要句子”最终也要落实到实词的推断上,因而掌握推断的技巧至关重要。
二、文言实词词义推断法(一)字形推断法汉字中形声字占80%以上,其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提供了有利条件。
如:“理”,从玉,凡形旁从“玉”的字,转义都与玉石珠宝有关,据此可知,“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中的“理”字的意思是“治玉、雕琢”。
“禾”与五谷有关;“贝”与金钱有关;“皿”与器具有关;“宀”与房舍有关;“阝”与地名有关;“求”与毛皮有关;“言”与说话有关;“隹”与鸟雀有关;“尸”与身体关;“冖”与笼罩有关;“系”与捆绑有关;“纟”与丝织品有关;“歹”与死亡有关;“月”与肉有关;“页”与首有关;“自”关鼻,“目”关眼。
“攴(pū)”与敲击有关;【推断练习】(1)刑天舞干戚形旁为戈,意思为一种兵器(斧子)(2)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形旁为舟,意思为大船(3)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形旁为石,意思为石阶(4)径造庐访成形旁为走意思为到会意字也可用此方法推断词义。
文言实词复习教案
文言实词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识别并理解文言实词的基本含义和用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举例、归纳、练习等方法,帮助学生掌握文言实词的复习技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常见文言实词的基本含义和用法。
2. 教学难点: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正确运用。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言实词的基本含义和用法。
2. 举例法:通过具体例句,让学生理解文言实词的用法。
3. 归纳法:引导学生通过练习,总结文言实词的规律。
4. 练习法:通过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内容1. 文言实词的含义:通过对常见文言实词的解释,让学生掌握其基本含义。
2. 文言实词的用法:讲解文言实词在不同语境中的用法,如动词、名词、形容词等。
3. 实例分析:分析具体例句,让学生理解文言实词的用法。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文言实词:讲解本节课的重点文言实词,让学生理解其含义和用法。
3. 实例分析:分析具体例句,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感受文言实词的用法。
4. 归纳总结:引导学生通过练习,总结文言实词的规律。
5. 课后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评价:通过课后练习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文言实词的掌握程度。
在课堂上,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问解答,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六、教学活动设计1.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文言实词在古代文献中的具体运用,分享彼此的发现和理解。
2. 课堂展示:每组选代表进行课堂展示,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学生和教师提供反馈。
七、教学资源准备1. 古代文献资料:准备相关的古代文献资料,用于学生小组讨论和课堂展示。
2. 多媒体教学工具:准备多媒体教学工具,如PPT等,用于展示文言实词的例句和解析。
八、教学评价方式1. 小组讨论参与度: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包括发言的积极性和内容的准确性。
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文言实词-通假字》教学设计
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文言实词-通假字》教学设计(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幼儿园教案、小学教案、初中教案、高中教案、作文大全、励志故事、演讲致辞、诗词诗句、口号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kindergarten lesson plans, elementary school lesson plans, junior high school lesson plans, high school lesson plans, essays, inspirational stories, speeches, poems, slogan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文言实词-通假字》教学设计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文言实词•通假字》教学设计文言实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是学好文言文的关键。
复习教案文言实词(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复习教案文言实词(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并熟练运用常用的文言实词,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文言实词的含义和用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文化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回顾已学过的文言实词,总结其含义和用法。
2. 通过实例分析,引导学生掌握文言实词的词义推断方法。
3. 设计练习题,巩固学生对文言实词的掌握。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回顾并掌握已学过的文言实词。
2. 难点:文言实词的词义推断和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运用实例分析,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文言实词的含义和用法。
3. 设计练习题,巩固学生对文言实词的掌握。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回顾已学过的文言实词,引导学生思考文言实词在文言文中的重要性。
2. 新课内容:通过实例分析,引导学生掌握文言实词的词义推断方法。
3.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对文言实词的理解和用法。
4. 练习巩固:设计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巩固对文言实词的掌握。
5. 总结与拓展:总结课堂内容,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阅读更多的文言文,提高阅读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小组合作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练习题评价:对学生的练习题进行批改,评估学生对文言实词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资源1. 文言文阅读材料:为学生提供适量的文言文阅读材料,以便学生课后阅读和练习。
2. 练习题库:准备一系列的文言实词练习题,用于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
3. 参考书籍:推荐学生查阅相关的文言文参考书籍,以丰富他们的知识储备。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周:回顾已学过的文言实词,总结其含义和用法。
2. 第2周:通过实例分析,引导学生掌握文言实词的词义推断方法。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教案:文言文专题1
:文言文专题复习概述一、考纲解读1.理解B①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②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③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④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2.分析综合C①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②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二、整体复习设想1.熟读课文,夯实基础(1)、积累实词。
教学大纲规定中学阶段要掌握120个常见文言实词,可分类复习,按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偏义复词等给实词归类,以此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多而不乱。
(2)、突破虚词。
复习虚词,可根据今年必考的18个虚词的义项和用法,在课文中去找相应的例子。
常见的用法无需多讲,复习重点应放在不常用难以掌握的用法上。
2.归纳总结、建立知识网络实词,应该从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类活用等方面梳理;虚词,应将重要虚词的各种不同用法及典型例句加以梳理;句式,应将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等方面对典型例句加以梳理。
3.选择合适的训练材料进行训练近三年高考试题汇编第一部分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化整为零突破《大纲》规定的120个重点文言实词(按照学号前40位同学每人负责3个——通过工具书查出常见用法、意义并配上课文中的例子。
3天时附录:特殊用法的实词特殊用法的实词包括数量词的用法,表示官职升迁、讳饰、敬谦、代指、礼仪习俗等用法的词语。
(一)、数量词的用法1、相乘表数量:二八佳人(十六岁)/三五明月之夜(农历每月十五)2、相加表数量:尔来二十有年矣(“有”通“又”,整数加零头)3、量词/名词表数量:旅食京师,以求斗升之食(斗、升:容量单位,一斗一升。
)4、量词/名词表频率: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
(每一年)5、分数表示法:盖余所至,比好游者不能十一。
(分母+分子,十分之一)6、确数表概数:一篇之中,三致意焉。
(多次)(二)、古代官职变动用词关于任职授官的有:任、授、除、拜、封(用于爵位)、赠(用于追封已故者)征、辟、荐、举(多用于布衣作官)、点(用于口语)。
文言实词复习教案
文言实词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 理解文言实词在句子中的用法和含义。
3. 学会通过语境推断文言实词的含义。
二、教学内容1. 文言实词的分类和特点。
2. 常见文言实词的用法和含义。
3. 语境推断文言实词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1. 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
2. 理解文言实词在句子中的用法和含义。
3. 学会通过语境推断文言实词的含义。
四、教学难点1. 辨别文言实词的用法和含义。
2. 运用语境推断文言实词的含义。
五、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文言实词的分类和特点,解释常见文言实词的用法和含义。
2. 举例法:通过例句展示文言实词在句子中的用法和含义。
3. 练习法:通过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答问题。
六、教学步骤1. 导入:回顾文言实词的分类和特点。
2. 讲解:讲解常见文言实词的用法和含义。
3. 举例:通过例句展示文言实词在句子中的用法和含义。
4. 练习:让学生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答问题。
七、教学评价1. 课堂练习:检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掌握程度。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 期中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文言实词的运用能力。
八、教学资源1. 文言实词手册:提供常用的文言实词及其用法和含义。
2. 教学PPT:展示文言实词的分类和特点,例句及练习题。
3. 网络资源:查阅相关的教学资料和练习题。
九、教学进度1. 第一课时:讲解文言实词的分类和特点。
2. 第二课时:讲解常见文言实词的用法和含义。
3. 第三课时:举例展示文言实词在句子中的用法和含义。
4. 第四课时: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第五课时:分组讨论,共同解答问题。
十、教学反思1. 课后总结: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2. 学生反馈: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改进教学方法。
3. 持续改进:根据教学效果,不断完善教案。
六、教学拓展1. 对比现代汉语和文言文的差异:通过举例说明现代汉语和文言文在词汇、语法等方面的差异,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
文言文实词复习教案
文言文实词复习教案【篇一:文言文实词复习教案】1、明确把握文言文实词词义在文言文阅读及高考中的重要地位2、指导解题方略,掌握准确把握词义的方法3、学会知识迁移,提高应试能力教学重点、难点:1、掌握准确把握词义的方法2、学会知识迁移。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在文言文的复习中,实词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历年来高考文言文实词大多来自试卷,由于语境的变化,加上词语词义本身的丰富性,我们要准确把握文言实词的词义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掌握一些文言实词的解答技巧,无疑对我们是有帮助的。
今天就介绍几种推断实词含义的方法。
二、考纲分析“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
主要考察常见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常见实词是指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那一部分”,《考试大纲》中规定应该掌握120个常见文言实词。
实词是理解文言文的关键。
近几年来,高考命题采用多种形式:一是对四个实词分别进行解释,要求选出正确和错误的一项;二是从古今词义比较的角度,选出与现代汉语词义相同或不相同的一项,文言文翻译也主要考查实词理解。
无论采取何种形式,只要在多读中尽可能多地积累常见实词的常见义项,并掌握一些推断词义的技巧,就能从容应对高考对文言实词的考查。
三、首先,让我们先来看一些我们学过的文言实词,说出它们在句子中的意思。
1、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喂养2、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招致3、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任用4、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破旧的5、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傲慢总结:这些实词都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是我们书本学过的。
然而大家可以看一下,这些实词可以说都是一些特殊的实词,还是比较难的。
比如说涉及了一些词类活用或者是一些并不常用的词义。
那么,怎样才能正确理解这些实词呢,我们可以根据一些方法推断出来。
四、方法例析(一)、语境推断法有些句子中的实词义我们可以借助句子内部语境来推断。
有些句子的实词还需借助句子外部语境来推断,才能上下贯通,例如:请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教案
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识别并理解常见的文言文实词及其用法。
2. 培养学生分析文言文句子结构的能力。
3. 提高学生运用文言文实词进行翻译和写作的技巧。
4. 激发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增强文化自信。
教学内容- 文言文实词的定义与分类- 常见文言文实词的意义及用法- 文言文句子结构的分析- 文言文实词在句中的应用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例句,让学生理解实词的用法。
- 互动讨论法: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共同探讨文言文实词的含义。
- 实践操作法:通过翻译练习和创作练习,加深学生对实词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过程引入新课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有趣的文言文片段,引起学生的兴趣。
简要介绍文言文的特点和实词的重要性。
讲解知识点1. 定义与分类:明确文言文实词的概念,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并举例说明。
2. 实词意义:挑选一些常用的文言文实词,详细讲解它们的基本意义和用法。
3. 句子结构:分析文言文的句子结构,指出主语、谓语、宾语的位置和特点。
案例分析挑选几个典型的文言文句子,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实词用法,并讨论其含义。
互动讨论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文言文段落,找出其中的实词,并尝试解释其意义和用法。
实践操作1. 翻译练习:提供一些简短的文言文段落,让学生尝试翻译成现代汉语。
2. 创作练习: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的实词,编写简短的文言文小故事或对话。
总结反馈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对学生的练习进行点评,给出改进建议。
作业布置- 完成一份文言文实词的练习题。
- 阅读一篇文言文文章,标记出所有实词,并尝试进行翻译。
教学反思课后,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反思教学方法的有效性,以及是否需要调整教学计划。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一)教案
新课教学44分钟赂秦国。
“达”要求译文表意明确、语言通畅、语气一致。
例:以勇气闻于诸侯。
凭勇气闻名在诸侯国凭着勇气在诸侯中间闻名“雅”要求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以及风格准确的表达出来。
例:曹公,豺虎也。
曹操是豺狼猛虎。
曹操是象豺狼猛虎一样(凶狠残暴)的人。
第二课时六、文言语句翻译方法归纳1、保留法(留):㈠人名(名、字、号等)、地名、官职名、年号、国号等专门称谓。
㈡度量衡单位、数量词、器物名称。
㈢古今意义相同的词。
例题1:①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
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②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
(《师说》)③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为楚怀王左徒。
(《屈原列传》)④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
(《过秦论》)⑤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岳阳楼记》)――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为巴陵郡太守。
2、替换法(换):即用现代汉语词汇替换古代汉语词汇㈠古代的单音词换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词。
㈡古今异义、通假字、今已不用的字。
例题2:①请略陈固陋:请让我大略的陈述自己固执鄙陋的意见。
②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名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五人墓碑记》)予:我。
斯:这。
徒:只。
记:记载明:使……明了。
匹夫:百姓。
社稷:国家。
③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出师表》)――先帝不认为我地位低微,见识浅陋,降低自己的身份,三次到草庐来探望我。
“卑鄙”一词古今汉语都常用,但词义已转移,所以译文用“地位低微、见识浅陋”来替换它。
“顾”今天不常用,译文用“探望”29分钟来替换。
对古今意义相同,但说法不同的词语,翻译时要换成现代通俗的词语。
如:④齐师伐我。
这句中的“师”,要换成“军队”;“伐”,要换成“攻打”。
⑤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这句中的“吾”,要换成“我”;“尝”,要换成“曾经”;“终”,要换成“整”;“思”,要换成“想”;“须臾”,要换成“一会儿”。
高考第一轮复习《文言词汇》精编教案
高考第一轮复习《文言词汇》教案教学参考1022 0912高考第一轮复习《文言词汇》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2.掌握词类活用知识,为阅读文言文打好基础。
教学重点:文言实词教学难点:词类活用【知识梳理】一、积累文言词汇高中阶段应积累不少于300个文言实词。
如何积累文言实词?方法是两步:第一步,阅读文言课文和课外文段时注意积累常用词的意义和用法,第二步是有意识地一个词一个词地记忆。
如:“卒”这个词——[卒](zú)(1)名词① 步兵,“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过秦论》);② 古代军队编制,一百人为卒,“全卒为上,破卒次之”(《谋攻》);③ 差役,“涕泣谋于禁卒,卒感焉”(《左忠毅公逸事》)。
(2)动词① 死,“初,鲁肃闻刘表卒”(《赤壁之战》);② 完毕、结束、成全,“庶刘侥幸,保卒余年”(《陈情表》)。
(3)副词① 终于,“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廉颇蔺相如列传》);②(cù)同“猝”,仓促,“五万兵难卒合”(《赤壁之战》)。
在读各篇课文时注意积累它的各种意义和用法;然后将这些零散的义项聚集起来,有意识地加以记忆。
有意识地一个词一个词地记忆,可以自己整理,也可以借助工具书。
二、文言词汇知识(一)古今词义的变化变化情况示例词义扩大 范围扩大 色(脸色颜色) 皮(兽皮皮肤表皮) 病(重病病)义项增多 劝(劝勉劝勉,规劝)假(凭借、利用凭借、利用,不真)词义缩小 范围缩小 臭(气味坏气味) 金(金属金子) 丈人(老人岳父)义项减少 让(责备,谦让谦让) 怜(爱,怜悯怜悯)词 义 转 移 涕(眼泪鼻涕) 偷(苟且偷窃) 去(离开到某地去)感情色彩变化 讽(委婉地劝告讽刺) 爪牙(武臣坏人的党羽) 了解古今词义变化的规律,是为了防止以“今义”释“古义”。
(二)一词多义 词 义 解 说例 义 项 例 句 本 义 最初造字时表示的意义朝 早晨 朝令夕改 引申义 由本义引申出来的意义 朝见率天下诸侯而朝周 朝廷于是入朝见威王 朝代改朝换代 比喻义 用比喻的方法形成的词义 爪牙 喻武臣今阁下为王爪牙,为国藩垣 假借义 借用作另一个同音词的意义 畔叛,背叛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学习一词多义知识,可以从词的本义推断引申义。
复习教案文言实词(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复习教案文言实词(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采用归纳总结、举例分析等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文言实词。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回顾已学过的文言实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复习。
2. 针对学生容易混淆的字词,进行讲解和举例分析。
3. 选取一些典型的文言文段,让学生翻译和解读,巩固所学知识。
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简要回顾已学过的文言实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复习:学生自主复习已学过的文言实词,教师巡回指导。
3. 讲解与分析:针对学生容易混淆的字词,进行讲解和举例分析。
4. 翻译与解读:选取一些典型的文言文段,让学生翻译和解读,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四、教学策略1. 采用归纳总结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文言实词。
2. 利用举例分析,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文言实词的用法。
3.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4. 注重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适量的关注和指导。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3. 测试成绩:定期进行文言实词测试,分析学生的掌握程度,为下一步教学提供依据。
六、教学活动1.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文言实词接龙游戏,巩固记忆。
2.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选取一段文言文,进行角色扮演,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合适的文言文教材,提供学生学习。
2. 多媒体: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文言文图片、视频等资源,丰富教学手段。
八、教学实践1. 课后作业:布置适量的文言实词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课堂实践:组织学生进行文言文朗读、背诵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感。
高考语文 文言文实词专项复习教案
高考语文文言文实词专项复习教案文言文实词专项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常用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
2、把握古汉语中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偏义复词的现象。
3、学会通过不同的推断方法,精确推断文言实词的意思。
【教学重点、难点】正确推断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教学方法】:采纳讲练结合的方法进行复习巩固。
尤其注意同学自主练习,在练习中找答案,加深印象。
【课时支配】两课时第一课时:【考点阐释】《考试说明》要求“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文言实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
假如把古文比作房子,那么实词就是砌房的砖头,没有砖头,如何砌房?实词的拥有量与文言文的阅读力量成正比。
要能顺当地读懂浅易的文言文,就必需在长期的阅读学习过程中积累有关文言实词的学问,猎取理解和辨别实词词义的力量。
实词不仅总量大,而f且相当多的“露镜率”较低,加之有些意义、用法,在现代汉语早一已消亡,学习难度要大得多。
【解题方法】在本环节中,先由同学做练习,老师给出正确答案。
然后同学分组争论这一组习题的共同点,归纳总结解题方法。
最终由老师明确。
(一) 语境分析法(依据上下文意思推断词义)练习:1、士类益以此多之(赞扬)【语境:及去东阳归家,经年岁,口不言荣.辱,士类益以此多之原文说何远离开东阳回到家乡后,数年不谈荣誉耻辱之事,士大夫们更由于这样而欣赏他,由此可以判定解释为“赞扬”是正确的。
】2、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交情)3、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使安定)人.4、河内凶(收成不好),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5、视(比较)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6、恨(圆满)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7、君子疾(厌恶,憎恨)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8、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横渡)江河.明确:文言实词绝大部分是一词多义的,词义是不定项的,完全采纳逐词逐义识记,是根本不行能的,但我们可以结合上下文来判定实词的含义,上下文这。
文言文实词复习教案
文言文实词复习教案教案标题:文言文实词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文言文中实词的概念及其在句子中的作用。
2. 学生将能够辨别文言文中的实词,并能够正确运用实词进行句子的构建。
3. 学生将能够运用所学的实词知识,翻译简单的文言文句子。
教学重点:1. 理解实词的概念及其在文言文中的作用。
2. 辨别文言文中的实词。
3. 运用实词进行句子构建。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黑板、白板、彩色粉笔/白板笔、教材、文言文课文、练习题。
2. 学生准备:课本、笔、纸。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复习学生对实词的理解。
例如:“实词是指在句子中有具体意义的词语,那么在文言文中,你们能举出一些实词的例子吗?”教师可请学生举例并解释其意义。
Step 2:讲解(10分钟)教师利用黑板或白板,给学生讲解文言文中实词的特点和作用。
教师可以使用具体的例子,解释实词在句子中的作用和意义。
Step 3:辨识实词(15分钟)教师提供一些文言文的句子,让学生辨识其中的实词,并在黑板或白板上标注出来。
教师可以解释每个实词的意义,并与学生一起分析其在句子中的作用。
Step 4:实词运用(15分钟)教师提供一些简单的文言文句子,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的实词知识进行句子构建。
学生可以个别完成,然后与同桌合作,互相检查和修改。
Step 5:翻译练习(15分钟)教师提供一些简单的文言文句子,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的实词知识进行翻译。
学生可以个别完成,然后与同桌合作,互相检查和修改。
Step 6: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实词在文言文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鼓励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多加练习和运用实词。
Step 7: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相关的作业,要求学生继续巩固和运用所学的实词知识。
作业可以包括练习题、翻译题等。
拓展活动:1. 学生可以自行查找一些文言文句子,并辨识其中的实词。
2. 学生可以尝试用实词进行句子构建,然后与同学进行交流和讨论。
复习教案文言实词(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设计
复习教案文言实词(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复习目标]1、理解常用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
2、掌握古汉语中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现象。
[复习方法]借用多媒体,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复习巩固。
[复习设计](一)、通假字:通假字是汉语在同一历史时期的用字分歧现象。
“通假”的意思是通用、假借,就是用一个读音相同或相近(有时形体也相似)的字来代替另一个字使用。
例:具答之,便要还家。
(通假字:“具”、“要”--本字:“俱”、“邀”)识别通假字可从下面几方面看:①音同形似。
如:“满坐宾客无不伸颈”。
“坐”通“座”,意思是“座位”“之虚所卖之”。
--“虚”同“墟”,意思是“集市”②音近形似。
如:“属予作文以记之”。
--“属”通“嘱”,意思是“嘱咐”“才美不外见”。
--“见”通“现”,意思是“显现”③音同形异。
如“左手倚一衡木”--“衡”通“横”,意思是“横放的”“已后典籍皆为板本”--“已”通“以”,意思是“以后”④音近形异。
如:“傧者更道从大门入”--“道”通“导”,意思是“导向”“河曲智叟亡以应”--“亡”通“无”,意思是“没有”(二)、古今异义:现代汉语是由古汉语发展而来的,随着时间推移,许多词的意义古今有很大差别。
①有的词义扩大了,如“河”古代指黄河,现泛指一般河流。
②有的词义缩小了,如:“妻子”古代指妻子儿女,现指丈夫的配偶③有的词义转移、变化了,如“二豪贼劫持”中“贼”,原指强盗,现指小偷;“齐人固善盗乎”中“盗”,原指小偷、偷盗,现指强盗,“贼”“盗”二字意义古今正好调了个位。
④有的单音节词连用,易与现在双音节词混淆,如:“痛恨”古指“痛心、遗憾”。
(三)、一词多义:文言文中单音节词居多,一个词往往有好几个义项。
理解多义词,要把握它的本义,结合上下文来判断它在句中的含义。
如:又安敢毒焉(怨恨)毒呼嘘毒疠(有毒的)赋敛之毒(毒害)(四)、词类活用:根据一定语言习惯,把一般用作甲类的词,当作乙类的词来用,就是词类活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实词学习重点1.理解和掌握常用实词的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和通假现象。
2.学习推断实词词义的方法。
文言实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题,大多数文言实词具有对义性,是文言文学习的重点、难点,也是高考文言文考查的热点,每年必考。
《考试说明》在这一考点的表述是“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它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要考查的实词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使用频率比较高的,并且古今词义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一类。
二是要弄清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也就是根据上下文确定该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
预测2014年,不论高考的结构模式如何变化,对这一点的考查仍将成为首选。
为了“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中的含义”,需要掌握以下文言实词知识。
一、词的古今异义学习文言文,要特别留心古今“微殊”的词,它们常常是命题的重点,这类词的演变情况是:1.词义扩大。
如“河”古代专指黄河,现在泛指河流。
如: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贾谊《过秦论》2.词义缩小。
如“金”古代泛指所有的金属,现代专指黄金。
如: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3.词义转移。
如“涕”古代指眼泪,现在指鼻涕。
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登幽州台歌》4.词义弱化。
如“怨”古义表示仇恨、怀恨,现在则表示埋怨、责备。
如:屈平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屈原列传》5.强化;如“恨”古代多表示遗憾、不满意,现在则表示仇恨、怀恨。
如:今日之事,臣固伏诛,然愿请君之衣而击之,焉以致报仇之意,则虽死不恨。
──《史记刺客列传》6.感情色彩的变化。
如“卑鄙”古代表示地位低下,见识浅陋,并无贬义,现在指品质恶劣,为贬义词。
如: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出师表》二、理解和掌握常用实词的一词多义文言文中实词的一词多义现象非常普遍,把握一词多义就要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
如:“畔”本义是田界,引申义为旁边,如“河畔”“桥畔”,“畔”与“叛”同音,又可借为背叛,如“亲戚畔之”,“蚓无爪牙之利”本义是爪牙,其现在的比喻义为得力的帮凶和武士,并没有贬义。
如: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勾践灭吴》一词虽然出现多义,但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只能有一个意思,这就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来选择来确定。
三、根据字音推断词义,掌握常用通假字解读文言实词,通假现象也是非常重要的。
通假的原则是“音同”或“音近”。
因此,在一个句子中如果遇上不会翻译的“障碍字”,不妨联系上下文,根据音同音近而相通的现象大胆推断,只要在具体语境中能够讲通,则有可能就是通假字。
如:“张良出,要项伯”“要”同“邀”(《鸿门宴》)“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劝学》)四、推断实词词义的方法要准确理解文言实词的词义,一是识记和累积,掌握文言实词的基础知识;二是学会推断。
只有把知识的积累和方法的巧妙运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形成较高的阅读能力。
下面介绍几种推断实词词义的方法。
1.根据学过的课内实词来推断词义。
高考文言文趋于浅近,且贴近生活,贴近课本。
试题中出现的一些实词解释,其实课文中已出现过,可联系课文相应迁移。
因此,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相互比照,辨其异同,以解决试题中的实词词义问题。
例如: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而郑氏数千指独完完:灭亡。
B.吾居长,当任罪任:承担。
C.宥之,立握得为左参议宥:宽恕。
D.居一岁,入觐,卒于京觐:拜见。
答案:A。
先根据语境“时富室多以罪倾宗,而郑氏数千指独完。
”说明郑氏家族不可能是获罪了,那么此处的“完”就不应该是结束,完蛋之类了,再联想教材《六国论》中“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中的“完”是“保全”的意思,正与语境相合。
如:远与恢素善。
善:友好可以联系司马迁的《鸿门宴》的“善”友善、交好,“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
”如考查“庆封出猎,景公与陈无宇、公孙灶、公孙趸诛封”一句中“诛”字的含义,我们就可以联想到成语“口诛笔伐”中的“诛”是“讨伐、谴责”的意思,这样就不难推断出题干所说的“杀掉”是错误的。
2.使用组词法来推断词义。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娶妇必责财,贫人女至老不得嫁责:索求B.夏人循环间见,疑以为诱敌不敢击间:间或C.富人有不占田籍,而质人田券至万亩质:质问D.颜无子,不克葬克:能够答案:C.富人有不占田籍,而质人田券至万亩质:质问——不正确。
此处“质”意为抵押。
(全句意为:有个富人未登田地簿册,却将别人的田契拿来作抵押,霸占田地达一万亩。
)古汉语以单音词为主,现代汉语以双音词为主。
文言文中很多单音节实词的含义,在现代汉语中由一个双音节词来表示。
如文言中的“书”可组词为“书信”。
如:霍光擢延寿为谏大夫。
擢:提拔。
可以组词为“擢升”,与答案所示的“提拔”近义。
门卒当车,愿有所言愿:希望。
可以组词为“愿望”,与答案所示的“希望”相近。
把两个词代入原文都能作通畅的理解,所以是正确的解释。
古汉语单音词占多数,一词多义的现象很普遍,确定一个多义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意义,可先把这个多义词素组成若干个双音词,然后用“代入法”把这些词放在具体语境中去体会,可以推断一些词语的意义。
如:贷责无旁贷(推卸)严惩不贷(宽恕,饶恕)把这两个意思代入“虽亲属不贷”,可知“宽恕”更合适无所阿避现代汉语中有“避免、回避、躲避”等词,代入句中比较可知“回避”更合适齐人未附附──归附、归顺齐人追亡逐北北──败北,指败逃者3.利用相似的语言结构推断词义。
古汉语讲究工整、对仗,在相似的语言结构中,常常会出现“互文见义”、“同义词复用”等文言现象,也可以利用对偶、排比等修辞推断词义。
处于对应位置的词语,我们往往可以根据其意义上相同、相近、相对的特点,借助已知实词的含义推断未知实词的含义。
求得词语的正确解释。
有些文句的结构整齐,那么处于同一位置上的词应该是用法一致,词义相近或者相反的。
例如教材中有“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结构整齐,“忠贤”近义,“用”和“以”处于同一位置,那么语法功能应该一致,并且词义相近。
那么“以”也解释为“任用”,这种解释虽不常见,但却可以据此推断出来。
再如: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见”和“被”同义,都是“被”的意思。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中“忧劳”对“逸豫”,词义相反。
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劳苦”同义,所以“倦极”也同义,“极”就是“疲惫”的意思“每读书至治乱得失”“得失”是反义词,所以“治乱”也应该是反义词,“治”就只能解释成“治理得好,太平”再如翻译题:利人者,人亦从而利之;恶人者,人亦从而恶之。
根据“恶人者”即是“憎恶别人的人”,那么“利人者”中的“利”应该是个动词,而不是名词“利益”,那么这句话应该翻译为:有利于别人的人,别人也跟这做有利于他的事;憎恶别人的人,别人也跟着憎恶他。
4.借助成语来推断词义。
即借助平时比较熟悉的成语中的有关词语的含义来推断。
如: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殚精竭虑。
殚、竭:尽赵奢之伦制其兵──不伦不类。
伦:类5.根据字形推断词义。
穰()禳()觐()答案:禾旁、耒旁与农事有关(具体说,禾旁的字与庄稼有关;但说与农事有关也不错),示(礻)旁与祭祀有关。
觐(拜见)。
汉语的造字法(尤其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这四种)为我们推测领悟词义提供了有利的帮助。
形声字占了汉字中的百分之八十以上,而形声字的形旁就叫“义符”,它显示了这个字的表意范围,如“珍珠”,都是斜玉旁,就表示这是很贵重的。
根据字形推断出词的大概意义范畴,再根据上下文,就可以确定词的具体含义。
通常来说,凡形旁从“禾”与五谷有关;从“贝”与金钱有关。
如:“不赂者以赂者丧”赂即贿赂。
部分偏旁与字义的关系:钅(古代主要指金属)、木、氵、火、土——与五行有关刂(刀)、弓、矛、戈、斤(斧)、殳(shū)——与兵器有关马、牛、羊、豕、犭、鸟、虫——与动物有关辶(走)、彳(行)、忄(心)、讠(言)——与人的行为有关“皿”与器具有关;“自”关鼻,“目”关眼……会意字:籴(dí)——买入粮食。
粜(tiào)——卖出粮食“彀gòu士十万人”(弓箭手)抚军亦厚赉成名。
(赏)宰臣上炙而发绕之。
(烤肉)如“有牧人御众之才”中“牧”的含义。
该句中的“牧”是一个左右结构的会意字,左为“牛(泛指牲畜”,右为“人手中拿着一条鞭子”,把两者的意思联系起来,就是“放牧牲畜”;引申一下,对象如果是人,自然就是“统治,治理”之意了。
所以该项的解释是正确的。
此外古汉语中的通假字绝大多数为形近通假,故而借助字形还可以帮助我们识别通假字: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娶)(《孔雀东南飞》)屈平既绌(黜)(《屈原列传》)召有司案图。
(按)(《廉颇蔺相如列传》)6.借助语境分析推断。
文言文实词含义丰富,大多都存在一词多义现象,要想对其进行准确的界定、理解,需要我们借助上下文的语境进行推断。
结合上下文的语意来推断出要解释的词语的含义。
这种方法是无论采用什么推断方法都必须结合起来使用的方法,因为要求解释的实词都不是孤立的,而是上下文中的实词。
语境可分为句子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所谓内部语境指的是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所谓外部语境就是针对整段文字、整篇文章而言,即上下文的语言环境。
有些句子中的实词义我们可以借助句子内部语境来推断。
例如:①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
②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两句同出《石钟山记》,①句根据前文语境可知,“言”为“叙述”之意。
②句我们联系整篇文章的语言环境及历史背景来看,渔工水师大多文化水平较低,所以虽然知道石钟山命名的真实原因,却不能用文字记载下来。
故“言”为“记载”之意。
如: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A、周穷振乏,家无余财振作B、吏误收访,访奋击收者收留C、访复以舟师造湘城前往D、访威风既著,远近悦服愉快A应为“赈济”,因为对于“穷乏”当然只能是“赈济”而不是“振作”了。
B应为“抓获、扣留、收监”既然官吏错误地“收访”,若是“收留”,周访不用奋力反抗了。
根据语境即可得知理解错误。
C选项属于理解不周,应该是“高兴地降服”。
如考查“南迫洛阳”一句中“迫”字的含义。
审视该句语境“今河内带河为国,户口殷实,北通上党,南迫洛阳”可以看出,“南迫洛阳”一句是交代“河内”的地理位置,所以“迫”解释为“逼近”更符合上下文意。
据此可以推断,该题A项的解释是不合语境的,因为“逼迫”的对象应为“人”,而该句中“迫”的对象是“物”(洛阳)。
又如考查“富人有不占田籍而质人田券至万亩”中“质”字的含义,从这一段的上下文来看是说那些富人不拥有“田籍”却要向百姓收税,由此看来“质”与质问之间显然没有什么关系,而应理解为“抵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