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塘荷韵课件32
合集下载
现代文阅读-季羡林《清塘荷韵》课件PPT(33页)

作品简介
《清塘荷韵》是季羡林先生于八十六岁高龄时完成的一 篇上乘佳作,可与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相媲美。《荷 塘月色》写的是月夜荷塘的景象,力求写出物境的美,写出 作者内心淡淡的喜悦与忧愁。而本文写的是莲荷从虚无到繁 茂的漫长历程,重在写莲荷顽强的生命力,写作者的欣慰和 希望。文章中浸透了作者对人生及人类历史的沉重思索,是 智者与自然的对话,是心灵与自然的交融。
——汉乐府《江南》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小池》
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
——欧阳修《采桑子·荷花开后西湖好》
PA R T. 2
文学常识
WENXUECHANGSHI
题解:
清塘—— 作者住处楼前的一方池塘。 荷韵—— 荷花的韵味。
生字词
kuài zhì
脍炙人口
gā gā lá lá
阅读与欣赏
清塘荷韵
季羡林
PA R T. 1
课前讨论
K E Q I A N TA O L U N
作为文人精神的一种寄托,荷花 承载着太多美丽的向往,在中国逐渐 形成独特的文学、文化题材,显示了 多方面的意义。
你知道哪些关于荷的诗词或文章?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王昌龄《采莲曲》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写作背景
耄耋之年的季羡林人间春色阅尽,沧桑世事 历练。一如先生所述:“我走过阳关大道,也走 过独木小桥。路旁有深山大泽,也有平坡宜人; 有杏花春雨,也有塞北秋风;有山重水复,也有 柳暗花明;有迷途知返,也有绝处逢生。” 自 然也就对生命有独特的感受。
PA R T. 3
整体感知
ZHENGTIGANZHI
智者:生命的凋零总是给人凄凉、萧条之感,而作者 笔下荷花的凋落却是一幅生动细腻、柔和宁静的画面,这 瓣荷花曾饱尝孕育的艰辛,深感生命的快乐,离去时宁静 安详,飘逸洒脱。能以如此超然的心态面对生命的消逝实 在是彻悟生命的智者。
《清塘荷韵》课件 (共61张PPT)

思考:
如何理解”既然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作者赋予自然界 变化一种积极向上 的乐观主义情感,表 达了一种向往美好 的信心.
季荷:张扬生命的强者 彻悟生命的智者
课文引用了不少古诗句,信手拈来, 为文章增色。说说这些诗句在课文
中的表达效果。
• 季羡林是位大学者,他的散文又被称为 “学者散文”。他的文章中引用的古诗文 自然、贴切,恰到好处。效果:①增加文 章的信息含量;②增加文章的文化品位。
作者在第四年是怎样细致描写荷花的生长?
• 一夜之间: • 突然长出了一大片绿叶 • 几天之内: • 池塘内不小一部分,已经全为绿叶所覆盖,自从几个
勇敢的叶片跃出水面以后,许多叶片接踵而至 • 一夜之间: • 就出来了几十枝,而且迅速地扩散、蔓延 • 十几天的功夫: • 荷叶已经蔓延得遮蔽了半个池塘。从我撒种的地方出
自己的思想守旧,没有荷好像缺点什么 中国人没有不爱荷的
阅读3-6自然段,勾画描写荷 生长过程的句子,思考作者的 心情是怎样变化的?
希望—事与愿违 (失望)
翘盼—灰心(灰心)
第一年 第二年
什么也没有 仍然什么也没有
盼星星盼月亮—虽微有 希望但究竟仍是令人灰 心(仍灰心)
第三年
第四年
迟迟疑疑———疑云一 扫而空——狂喜(狂喜)
“盛开”的荷花“绿肥、红肥”, 风乍起,落入水中的荷瓣,“像小 船似的漂在那里”。
拓展:
•搜集古今咏梅花、 竹子的诗、词并背 诵自己喜欢的词句
•课外阅读推荐 季羡林作品:
《牛棚杂忆》 《清塘荷韵》
课后练习参考答案:
一、依次是:徘徊;淤泥;旖;翘;覆;踵;睥;吮;参。
二、1、脍炙人口:脍:切细的肉;炙:烤熟的肉。脍和炙都是人 们爱吃的食物。指美味人人爱吃。比喻好的诗文受到人们的称赞和 传颂。
《清塘荷韵》教学PPT课件

10
快速阅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第1—2段:想荷 第3段: 种荷 第4—6段:盼荷
第7段:赞荷
第8—12段:赏荷
第13段:祝荷
11
{ {
品品读读课课文文,,品品荷之荷韵之韵
1、作作者者种种荷荷的的缘由是什自作么己者的?在思记想忆守里旧有,荷没花有的荷碎好影像. 缺
缘由是什作么者? 在记忆里有荷点花什的么 碎影.
——向往美好,祝福生命
24
对比观察
燕园及其他荷
季荷
浅红瓣少
色浓瓣多
强大的生命力! 25
拓展探究
1.通观全文,请你说说作者为何对荷情有独钟?
因为荷有着顽强的生命力.
2.如果把题目中的”荷韵”改为”荷花”好 不好?
不好.因为作者不仅仅是在写荷花,还写
了荷花那种坚韧,蓬勃,昂扬的生命力量
和那种顽强精神.通过清塘之荷体现生
“荷韵”指荷花的韵味
7
• 季羡林: (1911.8— 2009.7),山东临清县人 。 1934年毕业于清华大 学,1935年留学德 国,1946年回国后任北京 大学教授、曾任北大副 校长、中科院院士。著 名的学者、语言学家、 教育家、翻译家、 散文 家,一代学术大师。
• 精通12国语言。博古通 今,被称为“学界泰斗”
明确:因为在作者眼里,这瓣荷花,曾饱
尝过孕育的艰辛,也感受到生命的快乐。
现在它要悄然离去了,那便顺应自然吧。
它走得如此飘逸、洒脱。能以这样超然的
心态面对生命的消逝,实在是彻悟生命的
智者。体现了季老豁达、超然、宁静恬淡
的人生境界。
21
8、从“一粒粒种子”到”满塘风荷举”历 经了四年漫长的等待,力量的积聚,从莲子入 水的那一天起,作者的心境与它的命运就息 息相关.触动作者情怀的清塘荷韵到底是什 么?
快速阅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第1—2段:想荷 第3段: 种荷 第4—6段:盼荷
第7段:赞荷
第8—12段:赏荷
第13段:祝荷
11
{ {
品品读读课课文文,,品品荷之荷韵之韵
1、作作者者种种荷荷的的缘由是什自作么己者的?在思记想忆守里旧有,荷没花有的荷碎好影像. 缺
缘由是什作么者? 在记忆里有荷点花什的么 碎影.
——向往美好,祝福生命
24
对比观察
燕园及其他荷
季荷
浅红瓣少
色浓瓣多
强大的生命力! 25
拓展探究
1.通观全文,请你说说作者为何对荷情有独钟?
因为荷有着顽强的生命力.
2.如果把题目中的”荷韵”改为”荷花”好 不好?
不好.因为作者不仅仅是在写荷花,还写
了荷花那种坚韧,蓬勃,昂扬的生命力量
和那种顽强精神.通过清塘之荷体现生
“荷韵”指荷花的韵味
7
• 季羡林: (1911.8— 2009.7),山东临清县人 。 1934年毕业于清华大 学,1935年留学德 国,1946年回国后任北京 大学教授、曾任北大副 校长、中科院院士。著 名的学者、语言学家、 教育家、翻译家、 散文 家,一代学术大师。
• 精通12国语言。博古通 今,被称为“学界泰斗”
明确:因为在作者眼里,这瓣荷花,曾饱
尝过孕育的艰辛,也感受到生命的快乐。
现在它要悄然离去了,那便顺应自然吧。
它走得如此飘逸、洒脱。能以这样超然的
心态面对生命的消逝,实在是彻悟生命的
智者。体现了季老豁达、超然、宁静恬淡
的人生境界。
21
8、从“一粒粒种子”到”满塘风荷举”历 经了四年漫长的等待,力量的积聚,从莲子入 水的那一天起,作者的心境与它的命运就息 息相关.触动作者情怀的清塘荷韵到底是什 么?
《清塘荷韵》教学课件ppt

完全灰了心 第二年 有希望但究竟 仍令人灰心 第三年
出现一大片绿叶,并迅速 心中狂喜 第四年 扩张,遮蔽了半个池塘
请找出作者描写荷 花初长时所用的形 容词
五六片、圆圆的细叶、 细弱单薄、可怜兮兮、
明确:因为之前作者希望的 是满池塘的荷花,可实际荷 花长得太慢了,由于对荷花 的极度的喜爱,他担心这样 孤零零的荷花终究不能达成 自己的愿望。
他的思想却发生了变化:‚不想自杀了‛,‚还是活下去 吧‛。他决意忍辱偷生,坚持自己的信念。于是,为着适 应不断的批斗,他竟然想出每天站在自家阳台上进行‚批 斗锻炼‛ ‚低头弯腰,手不扶膝盖,完全自觉自愿地坐喷 气式‛,‚还在心里数着数,来计算时间,必至眼花流泪 为止‛。
倒影映入水中,风乍起, 一片莲瓣堕入水中,它从 上面向下落花流水,水中 的倒影却是从下边上落, 最后一接触到水面,二者 合为一,像小船似地漂在 那里。
天地萌生万物,对包括人在内的 动、植物等有生命的东西,总是 赋予一种极其惊人的求生存的力 量和极其惊人的扩展蔓延的力量, 这种力量大到无法抗御。只要你 肯费力来观察一下,就必然会承 认这一点。 ——季羡林
清塘之荷
生命之韵
对比观浓瓣多
强大的生命力!
季老在黑暗残酷、泯灭人性的‚文革‛时代,从拥护、迷惑到醒悟, 从旁观逍遥到挨批斗、遭毒打,接受血的洗礼,内心充满复杂的矛 盾与痛苦,最终被戴上‚反革命‛的帽子关进‚牛棚‛。他感到 ‚被开除了‘人籍’‛,‚自我感觉是:非人非鬼,亦人亦鬼‛。 他不堪忍受那残暴的批斗与羞辱,在生与死的抉择中决意自杀。他 反复思索种种自杀方式,最终选定吃安眠药死。正当他要实施自杀 时,突然被揪去批斗,狠打暴踢,鲜血流淌。
智者乐,仁者寿, 长者随心所欲。
一介布衣,言有物, 行有格,贫贱不移, 宠辱不惊。学问铸 成大地的风景,他 把心汇入传统,把 心留在东方。 季羡林:最困难时 也不丢掉良知!
清塘荷韵课文讲解PPT课件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结束语
感谢聆听
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导
问题思考
作者按照什么顺序来描述荷花的生长情况?
时间顺序。 荷花真正长成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
畅言教育
问题思考
长春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作者为什么煞费苦心地种植荷花? (1)作者在记忆里曾经有荷花的碎影;
(2)没有荷花不符合作者的审美观念; (3)中国人没有不爱荷花的。
畅言教育
长春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思考理解
如何理解”既然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作者赋予自然界变化一种积极向上的乐观主义情 感,表达了一种向往美好的信心。
畅言教育
荷花对比
作者笔下的荷花与前人笔下的荷花的对比:
长春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作者 作品
主导思想
周敦颐 《爱莲说》 赞美荷花高洁的品质 朱自清 《荷塘月色》 赞美荷花优雅的风姿 季羡林 《清塘荷韵》 赞美荷花顽强的生命力
畅言教育
重点感悟
长春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风乍起,一片莲瓣堕入水中,……究竟有几个人能参悟透 呢?”
这段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悟?
畅言教育
重点感悟
长春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风乍起”这段内容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彻悟:
望着坠落的莲瓣,心中反而更添一份宁静,这便是 对生命的彻悟。能以如此超然的心态面对生命的消逝, 实在是彻悟生命的智者。
【高中语文】清塘荷韵ppt精品课件32

原因: 三十年前的记忆中还残留着绿叶 红花的碎影; 空荡荡的池塘不符合我的审美观。
时 段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第四年
塘面景色
作者的心情
水面上没有什么东西 心存希望 仍然没有露出什么荷 完全灰了心 叶 五六个叶片 虽微有希望但 仍担心 荷叶扩展蔓延,荷花 心中狂喜、大 接踵而至 快人意
具体理解
一般生命的凋零,总是给人什么样 的感觉?
凄 凉
萧 条
作者笔下的残荷是不是也是萧条、 凄凉的?
作者笔下的这片荷花,曾饱 尝过孕育的艰辛,也感受到 绽放的快乐。现在它要悄然 离去,走得飘逸、洒脱。能 以这样超然的心态面对生命 的消逝,实在是彻悟生命的 智者。同时也体现了季老豁 达、超然、彻悟生命的人生 境界。
品读语句,体会意境,品味深意。
风乍起,一片莲瓣坠入水中,它从 上面向下落,水中的倒影却是从下 边向上落,最后一接触到水面,二 者合为一,像小船似的漂在那里。
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怎样的意境?
这句话描写的动态景物与上文 一片寂静相互映衬,动静结合,细 致入微地呈现出一幅宁静、安详、 柔和、清新的画面。
1.赏荷之美韵,思荷之神韵。
(1)快速浏览文章第6、7自然段。
思考:荷叶生长速度如何?赏荷叶你感悟到了什 么? 一夜之间:突然长出了一大片绿叶 几天之内:池塘内不小一部分,已经全为绿叶所覆盖,自 从几个勇敢的叶片跃出水面以后,许多叶片接踵而至 一夜之间:就出来了几十枝,而且迅速地扩散、蔓延 十几天的功夫:荷叶已经蔓延得遮蔽了半个池塘。从我 撒种的地方出发,向东西南北四面扩展
荷韵之一:顽强的生命力
结合语境 ,品读语句。(讨论)
“一种极其惊人的求生存的力量和极其 惊人的扩展蔓延的力量,这种力量大到无法 抗御。”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清塘荷韵PPT32

阅读12、13段,如何 欣
理解“既然冬天到了,
春天还会远吗?”
赏
作者赋予自然界变化
一种积极向上的乐观主义
情感,表达了一种向往美 评
好的信心。
价
为什么季老对荷花有这样的感情呢?
季老研究佛学梵文较有造诣,是佛学家, 他的研究与印度文化、佛教有着密切关系。佛 教自西汉东移传入我国,作为佛教“净土”代 表的荷花丰富了中国荷花文化的内涵。从佛教 的观点来看,莲花(即荷花)是释迦牟尼的宝 座,它是不受轮回的污浊环境影响的“佛的本 质”,加上季老又是一个佛家思想较浓厚的一 个人,他追求清静无忧,荷花正像一个品行高 洁的隐居者一样,正符合季老的追求。所以才 会对荷花特别的情有独钟。
•
9、照自己的意思去理解自己,不要小看自己,被别人的意见引入歧途。
•
10、没人能让我输,除非我不想赢!
•
11、花开不是为了花落,而是为了开的更加灿烂。
•
12、随随便便浪费的时间,再也不能赢回来。
•
13、不管从什么时候开始,重要的是开始以后不要停止;不管在什么时候结束,重要的是结束以后不要后悔。
•
14、当你决定坚持一件事情,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西洲曲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南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走近作者
季羡林, 中国著名文学 家、语言学家、教育家和 社会活动家,翻译家,散 文家,精通12国语言。曾 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 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 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 究所所长。
今天我们来共同感受一下国学大师 季羡林先生所欣赏的“季荷”的韵味。
一般生命的凋零,总是给人什么样 的感觉?
凄凉
萧条
作者笔下的残荷是不是也是萧条、 凄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