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介新加坡的养老安居计划
“长者福利”:新加坡和智利的养老保险制度
“长者福利”:新加坡和智利的养老保险制度2023年,全球老龄化加剧,对长者福利的需求日益增加。
养老保险制度成为各国政府关注的问题。
新加坡养老保险制度新加坡是一个小国家,但其养老保险制度却备受瞩目。
该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名为“中央公积金”,通常被称为CPF。
在新加坡,每位年满18岁的公民和永久居民都必须缴纳CPF,这是一种强制性储蓄计划。
CPF旨在为长者提供充足的养老金。
CPF的缴纳规则如下:雇主和员工每月各缴纳一定比例的工资,其余资金由政府出资。
CPF缴纳比例根据年龄和工资水平不同而有所不同。
CPF的钱可以用于购买公寓、支付医疗费用和为长者提供养老金。
新加坡政府还为长者提供了一系列的福利。
举例来说,长者可以享受公共交通折扣,每个月可以免费享用一定数量的电力和燃气。
智利养老保险制度智利的养老保险制度不同于新加坡的CPF,它是一种基于市场机制的制度。
它的核心是个人账户,每位工作者必须在开始工作时为其开设个人账户。
账户中的资金由员工本人和他们的雇主共同缴纳。
在智利,工作者的养老保险费用由工资的10%到15%之间。
政府为那些收入特别低的人提供额外补贴。
智利养老保险制度的另一个特点是,工作者可以选择他们的个人账户如何受到投资。
这意味着工作者可以利用股票、债券和房地产等资产来获取更高的收益,但同时也意味着雇员面临更大的风险。
智利政府出台了类似新加坡的福利政策,如国家医疗保险和公共交通折扣等。
然而,这些政策与新加坡的政策相比还是比较有限。
两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比较新加坡和智利的养老保险制度有各自的特点,但都存在一些缺陷。
比如,新加坡的CPF制度并不能满足所有长者的需求,有些人可能需要额外的支援。
智利的市场机制制度能够为工作者提供更高的收益,但同时也存在更大的风险。
两国的福利政策也存在一些限制。
虽然新加坡政府为长者提供了很多福利,但这些福利政策在某些方面仍然不够完善。
智利的福利政策则相对较少,对长者的支援也较为有限。
综上所述,新加坡和智利的养老保险制度和福利政策都存在一些限制和不足之处。
新加坡人的养老计划美国养老院让老人快乐有尊严
新加坡人的养老计划/美国养老院让老人快乐有尊严作者:来源:《养生保健指南》2010年第09期新加坡人的养老计划文/张琦面对严重的老龄化问题,新加坡政府除了大力宣传,提高人们准备退休金的意识,同时也从法律制度、社保体系等方面对新加坡人的养老计划进行引导和规范。
新加坡人的养老计划,主要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政府公积金:不久前,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宣布,雇主对公积金的贡献比率,将从员工工资的14.5%,在未来一年内增长到15.5%。
而员工的公积金贡献比率一般是工资的20%,也就是共计达工资的35.5%。
而公积金的用途主要包括以下三个账户:普通账户,用于买房、购买公积金保险、投资和教育;特别账户,用于投资以及退休;医疗账户,用于购买医疗保险,支付医疗费用。
其中,普通账户和特别账户在户主满55岁后合并成为退休账户。
政府将把户主55岁时退休账户最低存款额调高至新币12.3万元(人民币约60万元),户主可以从65岁起每个月领取大约新币1100元(人民币约5400元)。
公积金是新加坡人养老金的主要来源。
购房:相对于许多国家的房价涨跌起伏,新加坡的房地产市场相对比较平稳。
政府以“居者有其屋”为导向,为84%的新加坡人提供了经济适用的政府组屋。
而除了购买第二套组屋用于出租或投资为养老作准备之外,政府还提供了相应的措施,帮助人们将现有的房子转化为养老金。
包括组屋回购:组屋并非永久地契,而是99年租用权。
如果组屋还没有到99年,政府可以购买回剩下的使用年限。
屋主可以继续租用该组屋,而政府则会支付给屋主组屋剩余价值与租金之间的差价;出租组屋:屋主住满3年之后,可以将整套或部分房间出租;大房换小房:将五房、四房换成三房、两房。
重新聘用:除了法定退休年龄将从62岁提高到65岁之外,重新聘用法令也将在2012年被引入。
这项法令将从三个方面同时入手,帮助年长的员工重新受到聘用。
家庭和社会支持:新加坡人对家庭和社会所能给予的养老支持的态度很务实。
新加坡与智利养老保险制度比较
新加坡与智利养老保险制度比较近年来,新加坡和智利养老保险制度带动养老和经济双重发展的巨大成功引起诸多学者的关注,不少发展中国家甚至一些发达国家也纷纷效仿,掀起一股养老保险模式探索的热潮。
我国的养老保险改革正处在十字路口,同样也需要借鉴其成功经验,因而本文拟将这两国的养老保险制度作一番比较,希望能由此得到一些启示。
一、新加坡的养老保险制度新加坡养老保险制度的核心支柱是中央公积金制度(简称CPF),它利用一种独具特色的“储蓄基金制”即准保险方式构成新加坡的养老保险模式。
1.养老保险制度的历史演变。
这一制度最初只是一个强制性的长期储蓄养老计划,它不包括临时工及独立劳动者,其目的是保障公积金会员退休或因伤残丧失工作能力后的基本生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种纯粹的帐户积累方式覆盖面窄、保障程度低的弊端日益显露,新加坡又在原有储蓄帐户制的基础上,推行了一系列的公积金计划,增加了基金的投资机会,使其发展成为一个较完整的养老保障体系。
2. 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内容。
新加坡的中央公积金制度包括养老保障计划、医疗保健计划、购房产业计划和投资教育计划等四个方面的内容,而养老保障计划则是其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 . 它由一系列围绕保障会员及家属生活这一中心的若干子计划组成,其中:(1)最低存款计划是一种基本保障,它作为公积金制度初期建立的储蓄计划的补充,旨在加强保障会员的养老金存款,以应付退休后的持久生活。
(2)公积金补充计划。
它限于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其目的是协助养老金不足的会员填补退休帐户上的存款。
(3)家庭保障计划是为会员及其家属在会员终生残废或死亡时能继续保有住屋或提供赔偿而设立的一项养老保障措施。
购房产业计划也含有养老保障的成份,它包括公共住屋计划和住宅产业计划,该计划的目标是使公积金会员能用公积金存款购买建屋发展局的房屋或私人产业作为住宅,保障会员“老有所居”和以不动产抵押贷款及出售产业补充养老金。
此外,新加坡政府还进行着一个公共辅助养老金计划,其对象是贫困的老年人,提供的养老金数额很小,约为社会平均收入的12%。
新加坡终身入息计划对我国社保制度的启示
新加坡终身入息计划对我国社保制度的启示新加坡终身入息计划(CPF)是新加坡的养老保障制度,旨在为居民提供生活保障和养老金。
这一制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对我国的社保制度也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新加坡终身入息计划的主要特点包括强制性参与、资金集中管理、多元化的投资选择和透明的管理制度。
这些特点使得CPF制度在新加坡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国家的长期发展提供了稳定的保障。
新加坡终身入息计划实行强制性参与,要求所有雇主和雇员都必须参与其中。
这种强制性参与的制度设计保障了每个人都能够在工作时积累养老金,避免了部分人因为忽视养老保障而导致晚年生活无保障的情况。
这一点对于我国的社保制度来说也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部分人忽视养老保障的问题,保障他们的晚年生活。
CPF制度在资金管理上采取了集中管理的方式,将员工和雇主的缴纳资金集中管理并进行投资。
这种集中管理的方式有利于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降低了管理成本和风险。
对我国社保制度来说,也可以借鉴这种管理方式,建立更加合理和有效的资金管理体系,提高养老金使用效率。
CPF制度还提供了多元化的投资选择,让参与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选择不同的投资方式,从而获得更好的投资回报。
这种多元化的投资选择有利于提高养老金的积累和增值,为参与者提供更好的养老保障。
在我国社保制度中,也可以逐步引入类似的投资选择机制,让参与者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更合适的投资方式。
CPF制度的管理制度相对较为透明,参与者可以随时查询自己的账户信息并了解养老金的积累情况。
这种透明的管理制度有利于增强参与者的信心,激励他们更积极地参与养老保障,为自己的晚年生活做好准备。
在我国的社保制度中,也可以借鉴这种透明的管理制度,加强社保信息的公开和透明度,增强参与者的信心和参与积极性。
新加坡家庭养老模式对中国的启示
纵横论税07梁燕君预计到2032年,新加坡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达到90万,约占总人口的18%,这种快速老龄化和庞大的老年人口数量对社会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养老问题已引起新加坡政府和学术界的广泛重视。
新加坡政府推行以强制储蓄为原则的中央公积金制度,为老年人的生活提供了一定的经济保障,而政府一直提倡和鼓励的家庭养老模式的成功经验更值得学习借鉴。
新加坡:三代同堂的“温情”政策李光耀曾在1971年春节的讲话中说,孝道不受重视,生存的体系就会变得薄弱,而文明的生活方式也会变得粗野,我们不能因为老人无用而把他们遗弃,如果子女这样对待他们的父母,就等于鼓励他们的子女将来也这样对待他们。
新加坡把“忠孝仁爱礼义廉耻”视为治国之纲,创造了尊老敬老赡养老人的良好社会氛围。
李光耀还特别强调家庭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是“巩固国家,永存不败的基础”,极力主张按照儒家传统“保留三代同堂的家庭结构”,认为三代同堂家庭结构稳固,具有抚育下一代继往开来的巨大潜力。
为了保持这种家庭结构,新加坡于1994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将“赡养父母”立法的国家。
《赡养父母法》规定,凡拒绝赡养父母或资助的年迈父母者,其父母可以向法院起诉,如发现确实未遵守《赡养父母法》,法院将判决对其罚款一万新元或判处1年有期徒刑。
1996年6月新加坡根据该法又设立赡养父母仲裁法庭,由社会工作者和公民组成,地方法官担任主审,调解不成的可由仲裁法庭开庭审理判决。
同时,新加坡建屋发展局对与老人同住组屋的家庭提供便利和优惠,如在分配政府组屋时,对三代同堂家庭给与价格优惠及优先安排,规定单身青年不可租赁和购买组屋,但愿意与父母或五十岁以上老人同住的,可优先考虑同丧偶的父母或有残疾兄妹一起住的纳税人,可享受“父母及残疾兄弟税务扣除的邮袋”等。
此外,政府为鼓励儿女与老人同住,还推出一系列津贴计划,为赡养老人的低收入者家庭提供养老医疗方面的补助,以减低其家庭负担,提高赡养老人的积极性。
新加坡养老服务体系
新加坡养老服务体系
新加坡政府坚持亚洲社会的文化传统,重视家庭的价值,构建起以社区居家养老为主体的养老服务模式,强调绝大部分老年人在家里或者社区享受到优质的养老服务。
新加坡的养老服务机构分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日间照料中心和入住式养老服务中心。
居家养老服务机构主要提供送餐服务、居家的个性化照护服务、居家疗养服务、居家医疗服务、居家临终照护服务等。
口间照料中心主要有以下类型:老年痴呆口间照料中心、老年人口间活动中心、临终老年人口间照料中心、口间康复中心等。
入住式养老服务中心包括疗养院、收容所和社区之家、入住式临终关怀中心、社区医院等。
此外,新加坡政府倡导建立融合性养老服务机构以实现以老年人的服务需求为中心,综合居家养老服务和机构养老服务,实现各类服务的融合。
融合性养老服务机构山多样化背景的工作人员构成,能够通过居家或养老服务机构的方式提供基础的和预防性的养老服务、疗养服务、康复服务、个性化照护服务以及社会化的娱乐活动等。
新加坡养老保险课件
《新加坡职业退休金法案》 该法案规定了职业退休金的设立、缴费、待遇等 事项,为新加坡的雇主和雇员提供了额外的养老 保障。
如何遵守与遵守的必要性
遵守法律法规
01
新加坡养老保险制度是通过法律形式规定的,任何违反法律规
04
新加坡养老保险的未来发展与趋 势
未来发展的预测与分析
人口老龄化
随着新加坡人口老龄化的加剧, 养老保险需求将持续增加,政府 预计将进一步加大养老保险的覆
盖率和福利水平。
数字化和科技发展
科技的进步将为养老保险带来更 多的创新和便利,例如智能投资、
个性化保险产品以及更高效的客 户服务等。
跨界合作
养老保险行业将与医疗、教育等 其他领域进行更紧密的合作,共 同为老年人提供更全面的福利和
新加坡养老保险课件
• 新加坡养老保险制度简介 • 新加坡养老保险的申请与领取 • 新加坡养老保险的优势与不足 • 新加坡养老保险的未来发展与趋势 • 新加坡养老保险的相关法律与规定
01
新加坡养老保险制度简介
背景介 绍
新加坡养老保险制度是一种以储蓄为基础的养老保险制度,旨在为退休后的老年人 提供经济支持。
多样化投资
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通过多样化的投资降低风险。
定期审查和更新计划
定期审查自己的养老保险计划,并根据个人情况和市场变化做出相 应的调整。
05
新加坡养老保险的相关法律与规 定
相关法律法规的介绍与解读
1 2 3
《新加坡养老保险法案》 该法案是新加坡养老保险制度的基础,规定了养 老保险的缴费、待遇、监管等事项。
新加坡退休政策
新加坡退休政策在全球范围内,人口老龄化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挑战。
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和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的寿命不断延长,而生育率却相对较低。
这导致了人口老龄化的现象,对社会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政府需要实施相应的退休政策来保障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稳定。
本文将重点讨论新加坡的退休政策,分析其特点和效果,并探讨其中的问题和改进方向。
一、新加坡退休政策的概述新加坡的退休政策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国家养老保险制度、个人储蓄计划和雇主提供的福利。
国家养老保险制度由中央公积金(CPF)基金管理局负责管理,旨在为新加坡公民提供退休金和医疗保险。
个人储蓄计划是一种强制性的储蓄制度,要求雇员和雇主每月缴纳一定比例的薪水到CPF基金中。
雇主在员工的退休金储蓄额外提供一定的贡献。
此外,雇主也可以提供其他福利,如企业年金计划。
二、新加坡退休政策的特点和效果1. 强制性储蓄制度:新加坡的个人储蓄计划是强制性的,雇员和雇主必须按照一定比例进行缴纳。
这种制度确保了个人在退休后有一定的储蓄用于生活和医疗保障。
此外,强制性储蓄还可以减轻国家养老保险的财政压力,提高整个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
2. 公平性和灵活性:CPF基金根据个人的收入和财务状况进行管理和投资,保证了制度的公平性。
同时,基金还提供了一些灵活的政策,如退休年龄的灵活调整、灵活领取退休金等,以满足个人不同的需求和期望。
3. 多元化的养老保障方式:除了国家养老保险制度外,新加坡也鼓励个人通过其他途径进行养老储蓄,如购买商业养老保险或进行投资。
这种多元化的保障方式可以提高个人的退休金收入,并降低政府的财政压力。
新加坡的退休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约85%的新加坡居民达到了退休年龄,每个人都有一定的退休基金可供支配。
此外,国家养老保险制度为新加坡老年人提供了广泛的医疗保障,有效提升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三、新加坡退休政策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1. 不足的退休金收入:尽管新加坡的退休政策提供了一定的退休金收入,但对许多老年人来说,这部分收入并不足以维持他们的生活水平。
新加坡的老年社会政策及其启示
新加坡的老年社会政策及启示新加坡于2000年正式进入老年型社会,与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接近。
中新两国渊源颇深,新加坡与中国都深受儒家思想文化的影响,信奉“孝道”观念。
在新加坡,老年人被称为“乐龄人士”。
这个名字由来主要是缘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新加坡的老年人经济上有保障,没有后顾之忧;二十新加坡的老年人积极参加社会活动,乐享晚年生活。
基于新加坡老年事业的成就,我们简要总结新加坡养老方面的做法和经验,得出启示,以促进我国老龄事业的发展。
(一)新加坡的中央公基金制度的养老保障功能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制度是一个综合的社会保障储蓄计划,包括了养老保障计划、医疗保健计划、“居者有其屋”计划、家庭保障计划以及资产增值计划等方面的内容,能够给予尚在工作的新加坡人以安全感以及对于自己老年生活的信心。
新加坡的中央公积金的最初建立的时候,其实就是一项为新加坡受薪人员而设立的养老储蓄基金,是一项强制性的储蓄计划。
在今天看来,它仍然是一种独特的、有效的养老保障制度,并得到了社会和国民的认可。
其主要目的是为职员提供足够的储蓄,以便在退休或者丧失工作能力时有所依靠。
但经过40年的发展,它已经成为一种全面的,可以满足人们退休、购房、医疗、保健及教育等需要的社会保障制度。
在新加坡,养老保险制度依靠其中央公积金制度来实现,这是其社会保障模式最富有特色之处,政府将来公积金的目的是为了防老而储蓄,这些储蓄只有在退休或残废时方能使用。
公积金的强制性储蓄计划是由雇主和雇员共同交纳,雇主必须为新加坡籍的雇员上交一定的比例的公积金,每一个雇员都必须从工资中拿出一部分上交中央公积金局。
政府规定,55岁以下雇员的公积金上缴率是雇员工资的40%,雇主和雇员各一半。
上缴的公积金按比例分别存入普通户头、保健户头和特别户头,其中,普通户头可在退休以后动用,特别户头平时不得动用,以便作年老及应急之用。
新加坡工薪阶层的养老金问题基本上由个人和社会力量解决,从而减少了对政府财政的依赖,因此,养老保障的公积金实质上是一种完全的积累制模式。
浅谈新加坡的退休养老基本政策与养老现状
浅谈新加坡的退休养老基本政策与养老现状李珊陈连冬编者按:目前,在9个新加坡人中就有1位65岁以上的老年人,预计此比例到2030年将达到3:1,即每2个新加坡成年人要赡养一位老年人。
可见,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良好的退休金政策对个人和社会,都至关重要。
为应对这一情况,新加坡着手从多个维度全面建设老龄化社会保障网络。
其中,“严苛的”中央公积金制度可谓为老年人提供了坚实有力的经济保障。
何为CPF公积金制度说到新加坡的养老,不得不提公积金制度。
这是一个以居民个人收入为基础的强制性储蓄体系。
管理这个系统的是隶属于政府劳工部的中央公积金局,英文缩写为CPF (CENTRAL PROVIDEN FUND BOARD SINGAPORE)。
而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只要是受雇就业,都需要缴交公积金。
雇主与雇员2016年1月条例修订后所分担的每月公积金缴交比率如表1所示。
56岁以上员工公积金缴交率递减,目的是鼓励雇主雇佣年纪大的员工,帮助年长者继续就业。
同时,工作人士和他们的雇主所共同承担的公积金被指定存放在3个账户(见表2)内。
这里需要重点说明的是,自雇人士(新加坡劳动队伍中8%-10%是自雇者)年收入超过S$6,000,需填补公积金中的保健储蓄账户。
除保健储蓄账户外,可自愿按比例缴交另外两个账户(普通账户、特别账户)内的公积金。
近年,政府针对55岁至70岁的公积金存款较低的自雇公民推出了“退休户头配对填补计划”,以帮助他们积累更多公积金。
表1、雇主与雇员每月公积金缴交比率表2、公积金指定存放账户年满55岁时,上述3个账户中的普通户头(OA)和特别户头(SA)内的资金(可以提取最少5千元现金自由支配)被转入专为55岁以上者开设的退休账户(RA)。
公积金局给付的年利率也要高于55歲以下时的利率。
据了解,目前的具体利率是:公积金账户中总存款的首3万元为6%;第二个3万元为5%;其余存款为4%。
有人说,新加坡的中央公积金制度属于雇员和雇主均摊费用的储蓄基金式自我保障模式,政府几乎不承担补贴责任。
新加坡的养老制度
新加坡的养老制度新加坡的养老制度新加坡是东南亚繁荣的城市国家,其养老制度以其可持续性、可靠性和全面性而闻名。
新加坡的养老制度非常重视国家、个人和家庭之间的责任和合作,旨在确保每个老年人都能过上尊严、稳定和安全的生活。
首先,新加坡的养老制度注重国家责任。
政府积极采取措施提供多种社会保障福利,以确保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其中之一是公共住房计划,政府提供廉价的公共住房,让老年人能够以较低的租金或房贷支付自己的住房。
此外,新加坡政府还提供金融援助和医疗保险,以确保老年人的经济和健康需求得到满足。
其次,新加坡的养老制度注重个人责任。
政府鼓励每个人在年轻时积累养老金和储蓄,以确保其在退休后有足够的经济支持。
新加坡的养老制度中心是中央公积金(CPF)制度,这是一种强制性养老金计划。
雇员和雇主每个月都要向CPF账户缴纳一定比例的薪水,这笔养老金会在退休时退还给雇员。
此外,新加坡政府鼓励个人投资保险和其他储蓄计划,以增加退休资金的多样性和可持续性。
第三,新加坡的养老制度注重家庭责任。
在新加坡,家庭是养老保障的重要一环。
家庭成员之间有着相互支持和照顾的责任。
许多老年人在退休后选择与子女住在一起,子女会照顾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
政府也鼓励家庭通过税收减免和其他措施来支持老年人的照料和照顾。
新加坡的养老制度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根据统计,超过90%的新加坡老年人拥有自己的住房,超过80%的老年人在退休时能够依靠自己的存款和养老金生活。
此外,新加坡的养老制度也提供了良好的医疗保障,老年人可以享受到负担得起的医疗保健服务。
然而,新加坡的养老制度也存在一些挑战和改进的空间。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新加坡面临人口老化带来的养老金压力和养老服务需求增加的挑战。
政府需要进一步加大养老制度的投入和改革,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和经济环境。
总之,新加坡的养老制度是一个综合性、可持续且可靠的制度,旨在确保每个老年人都能够过上尊严、稳定和安全的生活。
新加坡移民的养老政策
【导语】新加坡的社会养⽼设施⾮常完善,从⽇常⽣活上可以说是最适合⽼⼈居住的国家之⼀。
下⾯就给移民介绍下新加坡的养⽼政策,欢迎阅读!【篇⼀】新加坡移民的养⽼政策 1、轻福利政策减轻政府养⽼负担 在新加坡,最主要的养⽼保障为中央公积⾦体系(CPE)。
CPE为强制储蓄,为员⼯提供包括医疗、教育、养⽼、住房等综合性的保障服务。
CPE⼀般分为3个账户。
普通账户可⽤来购房、购买CPE保险、投资和⼦⼥教育;特别账户⽤于养⽼及购买相关⾦融产品;保健账户则⽤于⽀付医疗费⽤。
⽽⼀旦会员达到退休年龄,政府则会为其设⽴⼀个新的退休⾦账户,符合要求者可在65岁后按⽉领取退休⾦。
2、⼤⼒推⾏家庭养⽼计划 新加坡⼈⼝以华裔为主(所以新加坡移民也不⽤担⼼语⾔问题,中⽂就可以正常交流)。
根据官⽅数据,新加坡总⼈⼝为547万,其中公民为334万。
从⼈⼝结构上看,新加坡公民中,65岁以上的⼈⼝⽐例接近13%。
⽽由于出⽣率持续低迷,近年来,⼀名⽼⼈对应的⼯作公民已从2004年的7.6⼈下降到5.2⼈。
这意味着⽬前新加坡仅有不到6名⼯作公民负责供养⼀名⽼⼈,⽽且供养的⽼⼈还在增多,⽽⼯作的公民在减少,反差不断加⼤。
然⽽,单纯依靠政府提供养⽼显然会造成较⼤的财政负担,因此,新加坡政府出台了⼀系列政策,帮助和提⾼⽼年⼈的⽣活质量,其中包括组屋套现的补贴计划,⿎励⼦⼥与⽗母同住的家庭参与养⽼组屋补贴计划,兴建针对⽼年⼈的乐龄公寓等。
其中,组屋套现是指拥有组屋的居民可以通过屋契回购计划、⼤屋换⼩屋以及出租组屋等⽅式每⽉获得额外的收⼊,这主要针对经济困难的居民。
政府也在近年来不断提倡和强调尊⽼爱幼的传统美德。
作为福利性质供应给本地居民的组屋,就在设计建造时专门设计了适合⼏代同堂的户型,并在购房价格上给予优惠。
这种户型类似打通了的两套住宅,以客厅相连接,两户既分⼜合,使长辈和晚辈能够和谐共处。
另外,对于愿意与⽗母住得近的⼦⼥家庭,在购买政府组屋时政府会提供⾼达4万新元的现⾦减免。
新加坡养老制度
新加坡养老制度
新加坡的养老制度以混合体系为主,包括公共养老金计划、个人养老金计划以及私人养老财富。
首先,新加坡的公共养老金计划是中央提供的强制性计划,被称为中央公积金(CPF)。
每位就业人士和雇主都需要缴纳一
定比例的工资到CPF账户中,以便于退休时使用。
这些资金
将用于医疗保健、住房和养老金支付。
CPF账户中的资金不允许取出,直到正式退休。
根据年龄和工资水平的不同,CPF的缴纳比例也有所不同。
这个计划确保了老年人在退休时能够获得一定的经济保障。
其次,个人养老金计划也被鼓励。
新加坡政府为个人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养老金计划和保险产品,以帮助他们在退休时获得额外的收入。
个人可以自愿地缴纳一定金额到特定的养老金计划中,这些资金将用于投资和积累。
此外,个人也可以选择购买私人养老保险,以便在退休时获得额外的支持。
最后,新加坡的养老制度还包括鼓励个人自主养老财富的积累。
政府提供了各种投资和储蓄工具,以帮助个人在退休时积累一定量的财富。
个人可以选择投资于股票、债券、房地产等资产,以增加他们的财务收入。
此外,政府还鼓励个人在年轻时购买住房,以便在退休时拥有一个稳定的住房资产。
总的来说,新加坡的养老制度基于公共养老金计划、个人养老金计划以及私人养老财富的混合体系,旨在为老年人提供经济上的保障。
这个制度通过强制性计划、个人自愿缴纳的计划和
个人自主积累的财富,确保了老年人在退休时能够获得一定的收入和福利。
然而,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长寿的增加,新加坡的养老制度还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以应对养老金支付和服务的持续增长的挑战。
新加坡养老发展的考察报告范文
新加坡养老发展的考察报告背景随着人口老龄化,养老问题成为越来越多国家面临的难题。
新加坡的养老发展一直备受瞩目,被视为亚洲地区的典范。
因此,我们特意前往新加坡考察了其养老发展情况,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和借鉴其成功经验。
养老模式新加坡的养老模式以自助为主,政府、企业和个人三方共同努力。
政府主导,采取“三支柱”养老保障体系。
其中第一支柱为公共医疗保险计划,由公共医院、私人医疗机构及相应的保险公司共同组成。
第二支柱为国家与企业之间的筹资计划,要求企业为雇员缴存一定比例的退休金,同时员工也需要投入一定数量的养老储蓄金。
第三支柱为个人补充养老储备。
同时,新加坡政府也通过逐步提高养老保障的覆盖面,鼓励公众增加养老保障储备,加强了养老保障体系的可持续性。
养老服务新加坡的养老服务体系具有丰富的选择和优质的服务质量。
公共医院不仅提供免费或低价的治疗,还提供全面的养老服务,包括护理、康复、老年人活动中心等。
民间组织如家庭保健服务、义工组织也为老年人提供了广泛的服务。
此外,私人机构和企业也提供了不同类型的养老服务,如独立生活公寓、私人护理中心等。
在养老服务方面,政府也采取了积极的措施,如推出为其老年公民提供每月300新元的医疗保健优惠卡等。
刘福瑞问题刘福瑞事件是新加坡关于老年人的一次重要的社会讨论。
刘福瑞是一个中国籍男子,因为在电梯内对一位65岁的新加坡女性进行殴打而引起了公众的关注。
随着事件的发酵,新加坡政府对养老服务进行了进一步的审查和改进,加强了对养老服务提供者和工作人员的监管,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保护和支持。
总结新加坡的养老发展和政策走在了亚洲前列,其成功得到了普遍关注和认可。
在访问期间,我们对新加坡政府、养老服务提供者、老年人和社会公众都进行了深入交流和访谈,对其养老模式和服务进行了全面了解。
其取得的成果离不开各方的努力和共同的参与。
在此,我们希望借鉴新加坡的经验,并为构建一个更加健康、富裕、幸福的老龄社会创造更多的机会。
新加坡养老保障体系有多严苛
l养老
新加坡养老保障体系有多严苛
在 新加坡 ,最 主要 的养 老保 障为
中央 公积 金体 系 (CPF)。新加 坡 法律
规 定 ,所有 受雇 的新加 坡公 民和 永 久
居 民以及他 们 的雇主 ,都 必须参 与公
积金 计划 。 自雇人士 则须按 规 定缴 交
部分公 积 金到他 们的 保健 储蓄户 头 。
按 规定 ,凡是 月 薪超 过 500新 元
的雇 员都 须缴纳 公积 金 ,而雇 主 则须
为 月薪 超 过 50新 元 的 雇 员缴 交 公 积
金 。其 中 ,50岁以 下的 员工 每 月 上缴
薪金 的 20%,雇主 则缴纳 17%。不 过 ,
年 龄 超 过 50岁 和 月 薪 少 于 1500新
用于 养老及 购买 相关 金融产 品 。三是 保健 账户 ,用于 支付 医疗费 用 。
而 一旦会 员达 到 退休 年 龄 55岁 ,政府 则 会为 他 设 立一 个新 的 退休 金账 户 ,符合 要 求 的在 65
岁 后可 以按 月领 取退 休金 ,去 世前 如果 退休 金 没有 用பைடு நூலகம் ,可 以继承 。CPF中的钱 则 由政府 用 于投
里提 取剩 余 的存款 。 目前 ,可 提取最 低存 款 的年龄 是 64岁 ,2018年将 调高 至 65岁 。
如 果会 员 的账 户余 额 符合 要 求 ,在 65岁 后 ,每月 便 可 以领取 1200新 元 的 退休 金 ,一共 可 以
领 20年 。如 果余 额不 够 ,便 一 分钱都 拿 不到 。不过 ,政 府 同时也 推 出包括组 屋套 现在 内的 补贴 计
目前都无法达到最低存款的要求,这也是为何高龄人士仍然在奔波工作的原因。
新加坡养老政策
25
完全积累模式分析
• 到1998年,用来偿还住房贷款、投资股票和购买私 人房地产的公积金额高过800亿新元,人均达28571 新元,折合人民币13.133万元;另还有850亿元的公 积金存款,人均30357新元,折合人民币14.114万余 元,两项相加有27万多元人民币。
• 可观的财富 → 发展经济 • 如何应对全球化的挑战及通货膨胀、金融 危机等的考验,保值增值?
• 如果个人在达到领取养老金年龄时,退休账户仍然没 有达到最低存款的要求,养老金数量要依退休账户的 实际存款额,相应地减少,但是不能低于国家规定的 最低生存线,也就是不能少于297美元。
16
政府养老政策
• 新加坡将老年人照料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对 待,着眼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共同解决 这一难题。 • 在制定政策的思路上,将个人、家庭、社区、 国家这四个层面都纳入到了老年人照料体系 的构建当中。 • 要求个人必须负起责任规划自己的晚年生活; 家庭要成为提供照料的基础;社区要协助和 支持家庭,担负起照顾老人的责任;国家提 供基本框架,创造条件,帮助个人、家庭和 社区各尽其责。
注:会员到了55岁,设立退休账户。表1是月收入超过750美元雇员的缴费标准。
7
享受条件及发放方式
• 55 周岁是新加坡的法定退休年龄,新 加坡公民年满 55 周岁的公积金会员即 可领取公积金,但中途辞职、失业不能 领到公积金。 • 如 55 岁后会员继续工作,他能每隔三 年提取一次公积金,直到全部提取完毕。
5
个人账户
• 新加坡的个人账户分为普通账户,特殊账户 和保健账户。 • 普通账户可用来购买房屋、投资、购买公积 金规定的保险和用于教育信贷。 • 特殊账户用于养老和紧急情况的支付。 • 保健账户用于医院的账单和被批准的医疗保 险。 • 在会员到了55岁的时候,普通账户和特殊账 户要向退休账户转换,个人账户就变成了退 休账户和保健账户。
新加坡养老保险制度
新加坡养老保险制度的成就:
第一,中央公积金制度节省了大量的财政支出。
第二,有利于建设资金的积累和生产力的提高。 第三,中央公积金的管理方式有利于金融市场的稳定。
第四,通过调整公积金缴费率可以有效调节经济周期。 第五,从社会的影响方面分析,中央公积金制度广泛 的覆盖范围对社会稳定有积极作用。
新加坡养老保险制度的不足:
4.李志明, 章空尽.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制 度对中国养老保障的启示.社会观 察,2006(2)
5.[李辉婕.国外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比较 研究.企业经济.2007(10).
谢谢!
参考目录
1.陈喜强.养老保险制度的组织治理结构 与管理效率-基于中国与新加坡养老保 险制度的分析.东南亚纵横,2003(11)
2.李珍,孙永勇.新加坡中央公积金管理模 式及其投资政策分析.东北财经大学学 报,2004(4)
3.郑秉文, 史寒冰.东亚国家或地区养老 社会保障模式比较.世界经济, 2001(5)
目录
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内容 养老保险制度的运作与管理 新加坡养老保险制度的成就与不足
养老保障计划 医疗保健计划 购房产业计划 家庭保障计划
在新加坡,养老保险制度依靠其中 央公积金制度来实现,这是其社会保障 模式最富有特色之处,政府将来公积金 的目的是为了防老而储蓄,这些储蓄只 有在退休或残废时方能使用。
新加坡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 新加坡养老保险制度的模式 新加坡养老保险制度对中国的启示
新加坡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
新加坡公积金型养老保险制度于
1955年7月建立,是一项为新加坡受薪 人员而设立的强制性的养老储蓄基金计 划,政府立法强制个人储蓄、建立个人 公积金账户,采取完全积累模式和集中 管理模式的社会保障模式。
新加坡养老保险制度
3
1
区养老
机构养老
家庭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这三种养老模式属于“第四支 柱”——非正式的保障模式。“第四支柱”包括的范围更加广泛, 主要是家庭内部和代际间对老年人的支持,同时也包括更为广泛的 影响老年人生活水平的社会政策。 家庭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三种充满人性化的养老模式和 中央公积金制度下的养老金制度相辅相成,相互补充,基本完善了 新加坡的养老保障体系,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领取退休金的条件 • 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 民才能参加中央公积 金计划; • 强制按月缴纳老年社 会保险费; • 投保必须达到规定年 限; • 达到支付年龄65岁; • 55岁后,退休账户要 保留一笔最低存款。
2
6
养老金制度
待遇水平
最低存款 计划 家庭保障 计划
公积金补 充计划 终身入息 计划
2
7
2
9
养老金制度
总结
新加坡的养老保险制度的核心是中央公积金制度,它利用一种 独具特色的“储蓄金制”即准保险方式构成新加坡的养老保险模式。 新加坡公积金制度是政府立法强制个人储蓄、采取完全积累模式和 集中管理模式的社会保障制度。也就是说, 新加坡建立的是以个人 账户为标志, 强制储蓄的保障模式。 因此,新加坡的养老模式属于“第二支柱”,一种强制的个人 储蓄账户式养老金计划,这与其他国家不同,他重视个人收入在时 间跨度上的再分配,积累基金需要以市场为基础,进行长期的管理 和投资,能有效地帮助个人规避政治风险。这是新加坡养老保险制 度的特色之处。
2
5
养老金制度
给付条件
特殊情况下可以提前 提取 • 永远离开新加坡; • 患有严重精神病; • 严重残障而失去正常 的劳动能力; • 经过政府特别批准。 另外 • 若在工作年龄间失业, 则不允许动用公积金 余额; • 倘若工作变动, 该 公积金成员的新雇主 和该成员将继续为后 者的公积金账户存款, 而原来已缴的公积金 则仍然有效
新加坡的“以房养老”
新加坡的“以房养老”新加坡共有510万人,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11.73万,占总人口的23%。
在新加坡,55岁以上的老年人被称为乐龄人士。
作为一个非福利性国家,新加坡政府一向倡导国人自食其力,政府并不鼓励父母留房给儿女,因为新加坡已经制定了年轻人可以自己买房的计划。
建屋发展局为年轻夫妇提供组屋(即组合房屋,简称组屋,由新加坡建屋发展局承担建筑的楼房,为大部分人的住所)的购屋津贴,帮助他们获得住房的“第一把钥匙”;当他们年老时,他们将获得住房的“第二把钥匙”,即各种从组屋套现的选择,以确保他们在退休后仍然有收入来源。
新加坡政府已陆续推出一系列通过住房套现的措施,为老年人解决“有房产,没现金”的生活窘境。
在拥屋率极高的新加坡,以房养老是常见的养老模式。
新加坡“以房养老”的多种形式新加坡有三种形式的“以房养老”:一是通过出租部分或者全部居室来换取养老收入,二是通过“以大换小”获得养老收入,三是平常所说的倒按揭,也就是反向。
每种形式都与政府密切相关。
前两种主要针对新加坡政府出资建造的组屋,第三种则主要针对私人建造的商品房。
新加坡“住房养老”的三种模式具体如下。
第一种是允许符合条件的组屋拥有者出租全部或者部分居室来换取养老收入。
新加坡政府允许老年人通过出租整套组屋或组屋的某间空房获得一定收入。
国家发展部的一项最新调查显示,新加坡有25.4万年满55岁的组屋屋主,占屋主总数的30%,其中近八成已经付清组屋贷款。
在这些老年人中,出租整套组屋或某间空房的人约占总数的1/10。
第二种是老年夫妇可以将现有的较大面积的住房置换成较小面积的住房,通过“以大换小”获得养老收入。
对于一些原来居住在较大面积的退休夫妇来说,如果子女长大成人并且已经搬到其他地方居住,老年夫妇可以将现有住房置换成面积较小的住房,以大换小后获得的净收入用作老年日常开支,或者投资一些风险小的产品来获得收益。
当事人还可以根据经济状况选择一次性或者分步地完成住房的以大换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供适于老龄化的城市规划与设计——兼介新加坡的养老安居计划发布人:牛慧恩 | 发布时间:2004-07-20 | 来源: | 字体大小:大中小摘要:老龄化社会正悄悄地向我们走来,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人为本是当今流行的规划设计理念;考虑老龄者需求,方便老年人生活,提供适合他们需要的良好城市生活和居住环境,值得规划师和设计师们关注。
新加坡的经验可能会给我们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老龄化,城市规划,城市设计Title: Planning and Designing for the Elderly------with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Experience of SingaporeAbstract: China will become an ageing society very soon and the percentage of elderly population will increase dramatically in a foreseeable future, which will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our society. As an urban planner or designer who are working for people,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elderly. And it is essential now to think about what should be done and what could be done for them. Experiences of Singapore are briefly introduced.Key words: Elderly people, Ageing society, Urban planning, Urban design引言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与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人口平均寿命在不断提高,而人口的出生率却在不断降低,因此人口的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
如今世界上不少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早已超过了7%这一老龄化指标——进入了老龄社会。
如目前日本、德国、英国、法国等国家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已超过15%,澳大利亚和美国分别为12%,香港为10%,新加坡为7%;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结果,全国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已达6.96%,平均已经接近老龄社会;有些城市和地区,如上海,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早已发生。
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比第四次人口普查增加了1.39个百分点;据预测,未来若干年我国人口老龄化将呈加速化趋势,这与经济发展和医疗条件改善有关,也与我国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执行的计划生育政策有很大关系。
当前,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都在树立和强化“以人为本”的理念,那么,面对老龄化社会的来临,如何根据老龄人口的特点和需要,在城市规划和设计中体现他们对住房及社区生活的各种需求,值得城市规划师和设计师们的重视和思考。
一、老龄者对居住环境与设施的需求特点要考虑以至满足老龄者对住房及社区生活的需求,首先需要了解老龄者的需求特点是什么?与其他人有哪些不同?根据有关的研究,老龄者对住房及社区生活的需求主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对家庭及亲人的依赖:老年人对家庭都有着很强的精神依赖,都希望与子女或后代生活在一起,至少是离的不要太远,住在隔壁、附近或者同一个社区;不仅我国这样传统国家的老年人是这样,即使美国这样的西方发达国家的老年人也大都如此;与老人同住对于年轻的一代来说,也并不完全是一种负担,可以得到老人对家庭、特别是对孩子的一些关照,这样也可使老人感到“老有所为”。
(2)对熟悉环境的依恋:老年人不仅对家庭和亲人有很强的依赖,对他们所熟悉的生活环境,包括长期以来居住的地方和房子也有着深深的依恋。
新加坡住宅与发展局的一项调查显示,90%的老人认为他们现在居住的房子就是他们的养老之所;在美国也有85%的老年人更愿意在自己的家里安度晚年,而不是去养老院或老年人公寓。
(3)行动不便产生的对住房及环境的特殊需求:老年人的行动不够灵活,甚至不太方便,因而对住房及其周围的环境会产生一些特殊的要求,如对一些设施使用方便性上的较高要求,对一些必要辅助设施的要求、无障碍要求、方便轮椅通行等等。
(4)对一些专门服务与设施的需要:由于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较差和缺乏一定的自我照顾能力,会对一些专门的服务或设施产生相应地需求,如医疗保健、托老服务等。
(5)此外,老年人对户外活动、锻炼、社区交往及公共活动空间等,也有着比年轻人更多和更高的需求。
为了体现国家及社会对老年人的关怀,世界上不少国家和地区都实施了老年保障政策和措施,除了经济和社会服务方面的支持与保障,有不少措施是与规划或设计直接相关的,如下面介绍的新加坡的“Ageing in place”(养老安居)计划,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二、新加坡的“养老安居”计划自70年代末或80年代初开始,新加坡政府就对老龄化问题给予较大的关注,1998年还专门成立了部间委员会(Inter-Ministerial Committee)的老龄化专业委员会,负责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研究与对策的制定,由国家发展部部长(Minister for National Development)任该专业委员会的主任;其中住房被认为是解决老年人问题的一个关键。
为此,住宅与发展局专门制定了一些对策,具体又包括以下三个主要方面:(1)对与老年人一起或在附近居住的家庭实行鼓励政策新加坡从1978年开始制定了专门政策,鼓励已婚者与父母居住在同一个公寓或同一个社区。
与父母同住或居在附近,对于申请政府住房的,不仅可以得到住房申请优先权,还可以享受高达房价90%的住房优惠贷款;对于首次在市场上购买商品房的,政府则一次性给予10000——40000新加坡元(约相当于5万到20万元人民币)的住房补贴。
从规划与设计方面,住宅局专门设计和提供了一些能满足不同生命/生活阶段需要、或者可供一家几代人共同生活需要的住房。
其中一种住房面积在90-110平方米,一般有3个卧室、一个客厅/餐厅,一个厨房,两个厕所和一个储藏室,这种住房基本上可以满足从新婚、育子、甚至到儿女结婚以后一同生活的居住需要;还有一种面积在133-165平方米,有4-5个卧室,是由两套相临的单元住房改造而成的,老人和子女都有各自相对独立的生活空间,只是通过客厅和厨房等共享活动空间而联接起来。
(2)为老年人提供“友好的”居住环境充分考虑到老年人的特点与特殊需要,在住区规划与住宅设计等方面还采取了以下一些主要措施:a、无障碍环境:住宅与发展局从1985年开始了老年人无障碍环境的建设,范围涉及到住区、步行区和公寓,包括了连接所有建筑物与公共设施、公交站点、停车场之间的通道。
b、“电梯化”工程:为了方便老年人上下楼,从1990年开始,政府要求新建楼房的电梯必须每层都停;从2001年3月,又开始了对老楼房的“电梯化”改造,即对于90年以前所建、且不满足上述条件的楼房进行改造,使其达到“层层有电梯”的要求;并且考虑老年人的需求,还要求在电梯内设置低位按钮,在电梯内部加设扶手,要求电梯门的宽度可进出轮椅等。
c、住房内的特殊设置:出于对老年人安全和救护方面的考虑,供老年人居住的房间必须设置扶手和救护报警系统,如卫生间坐便器旁边和淋浴室内都要求设置扶手;室内必须安装自动火灾报警装置,要求使用火熄灭后能自动断气的煤气炉;避免有棱角突出之处,以防造成对老年人可能的伤害。
为了方便老年人日常生活,还对诸如门宽、门把手、猫眼、水龙头、电源开关、插座、卫生间地面等的设计与安装等,也都有一些方便老年人使用的规定和要求,如要求门的宽度可进出轮椅,有相对稳固且大型的门把手,安装低位猫眼或装高低两个猫眼,采用较大的电源开关,电源插座安装的离地比较高(离地面60公分、一般是20公分),卫生间铺设防滑地砖,室内不设置任何门槛等等。
d、建设专门的老年人公寓:虽然大多数老年人倾向与家人生活在一起,但建立一些专门的老年人公寓也是必要的。
例如,新加坡住宅与发展局于1991年在一个新镇建了一个有二十多个单元的老年人公寓。
为了方便老年人的户外活动,这些单元全部都设在一栋高层公寓楼的底层,单元面积为55-58平方米,每个单元都有一个小院,另有一个卧室、一个客厅/餐厅、卫生间和储藏室。
(3)提供满足老年人精神需求的规划设计和社区服务a、提供近便的商业、文化、娱乐等公共设施。
老年人对社区文化生活与交往有着更多的需求,为此新加坡住宅与发展局在社区及新镇规划中,十分强调在近便的距离内尽可能多地提供各种服务设施与公共娱乐活动空间,以满足老年人的社交活动需求。
在新镇规划中,一个新镇一般由几个社区构成,社区又由若干居住管理小区构成。
每个镇都规划和建有镇中心,配有较大型的购物和娱乐活动设施,如购物中心、电影院和体育锻炼中心等;社区有社区中心,配有小型公园、市场和商店;每个居住管理小区也都有小型杂货店,方便居民的一些日常购物。
b、提供居民公共活动和交往的场所。
住宅与发展局十分注重为居民创造见面与交往的公共活动场所,如新加坡政府所拥有的住宅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地面层是架空的,而地面架空层成了居民日常交往的场所。
调查表明,老年人很喜欢在楼下的地面架空层内聚会聊天,有的甚至就坐在那里静观外面喧嚣的世界。
为此,在所有的地面架空层里,一般都摆放有桌、凳,甚至不少住宅小区还在里面开辟了“老人角”,备有电视,供老年人消遣。
此外,一般的住宅小区内,也都建有走廊、凉亭、步行路、中心花园、小广场等,其中也都设置有桌椅,是老年人经常活动和社交的场所。
c、建立老年社区服务中心。
根据新加坡政府关于《改善老年人居住生活条件工程》要求,住宅与发展局要在每个住宅小区为老年活动中心提供一定的建筑空间,这些活动中心一般由一些福利或民间机构负责组织和管理,是老年人游戏、交往和健身活动的地方,并且可以提供一些诸如护理、陪伴、订送餐、日用品配送等方面的家政服务。
结语老龄化正渐渐成为我们无法回避的社会现实,以人为本,及人及己,都需要规划师与设计师们正视老龄化社会的一些特殊需求。
新加坡政府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养老安居计划”,特别是其住宅与发展局为此所制定的助老政策和一系列具体措施,可能会给我们提供不少的启发和借鉴。
因此,在以后的城市、住区及住宅的规划与设计过程中,规划师和设计师们有责任从老龄者的切实需要出发,多为他们动点脑筋,多做一些有益于他们的事,甚至敦促政府相关部门制定有关的政策和规划设计规范,以方便老龄者的生活,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居住和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