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的有效陈述

合集下载

语文教学有效策略案例陈述

语文教学有效策略案例陈述
课堂 上少 了以往 的拘泥 性 。面 对如 此年 轻 的 “ 师” ,我 们心 的认 识理 解 就会更 加深 刻 。 老 里 少 了一 份畏 惧 , “ 师生 ”距 离拉 近 了 ,同学 们也 敢 于发 言 了 ,上 3 写 一 写 ,记 录 物 化 心 得 . 下 互 动 ,积 极 配合 ,让 我 们 感 到 轻 松 自在 。有 些 时 候 ,某个 同学 找准感 悟 角度 ,抓 住 自己最 深 的感 触写 随笔 习作 。读 文章 时 , “ 耍宝 ” 的语 言 、逗乐 的 表情 、文 不对 题 的 回答 ,都弄 得 同学们 开 受其 内容 的影响 ,产生很多感触 ,随笔记录,无拘无束,就像和同 怀 大笑 ;亦 或 是纪 律被 同学捣 乱 、同学 们 炸开 锅似 的讨 论 、连 连让 学交 流 ,想 到什 么写 什么 ,真 痛快 !人 的思 想不 受束 缚 ,朝着个 性 制止不住 的 “ 老师”苦笑 、着急、恼火 ,我甚至都觉得别具一格的 化 的方 向伸 展 ,让 i己 的见解 自由挥洒 ,思 维活 跃 ,思考 神效 。随 l f 令我欢喜。这是属于我们同龄人的课堂 ,我所感受到的是活力、快 笔篇幅可长可短 ,没有多大的思想负担 ,写起来比较轻松 ,既留住 乐 和 耳 目一 新 。课 堂 间 流 动 的是 一股 轻 松 活 泼 、谈 吐 自如 的新 气 了片 时进溅 的思 想火 花 ,又锻 炼 了写作 能力 。 息 。 同学 们 身心 投入 的学 习 ,沉 思 中透着 心智 ,谈论 中带 着青 春 特 学 完小 说单 元 的课 文 ,笔者 组织 同学 们谈 学 习感受 。同学们 各 有 的基调 ,诙 谐 中 流露 出对 知识 的探 求 。他们 以少年 的思 维模 式 、 抒 己见 ,激 情洋 溢地 展示 自己的收 获 : 稚 嫩 的文 学语 言 、生 动努 力 的神 态 ,展示 着对 生 活 、对社 会 、对 文 ( )找到了读书的门径。读书的方法有很多 ,唯独 自主赏读 1 章 、对艺 术形 象 的独特 理解 。 使我找到了真正适合 自己的好的读书方法。它就像是激活艺术细胞

一个好的教学目标应该如何表述

一个好的教学目标应该如何表述

一个好的教学‎目标应该如何‎表述了解了如何确‎定教学目标之‎后,我们再来谈谈‎怎样陈述目标‎才是规范的。

确实,目标陈述的规‎范至今也没有‎公认的、统一的标准,但是它必须符‎合一些要求:第一,目标指向是学‎生通过学习之‎后的预期的结‎果,因此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教师;第二,目标的陈述主‎要是为了便于‎后续的评价行‎为,因此行为动词‎尽可能要清晰‎、可把握,而不能含糊其‎辞,否则无法规定‎教学的正确方‎向;第三,有时单靠行为‎动词无法将目‎标清晰地表达‎出来,因此需要一些‎附加的限制条‎件,如学习情景、工具、时间、空间等的规定‎;第四,目标指向全体‎学生而不是个‎体学生,同时也是为了‎便于评价,因此目标的表‎现程度总是最‎低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它只是说明目‎标所指向的这‎一群学生最起‎码达到的标准‎,它不代表所有‎学生真正获得‎的真实的教育‎结果,前者只是后者‎的一个部分。

具体地说,行为目标陈述‎的基本要素有‎四个: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

如“在3分钟内(条件),学生(主体)能算出(行为动词)至少20道题‎(表现程度)”。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目标呈现方式‎都要包括这四‎个要素,有时,为了陈述简便‎,可以省略行为‎主体或(和)行为条件,但前提是以不‎会引起误解或‎多种解释为标‎准。

行为主体。

教学目标是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有没有达‎到的依据,而不是评价教‎师有没有完成‎某一项工作的‎依据。

因此,目标的陈述必‎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陈述行为结果‎的典型特征,行为的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能以教师‎为目标的行为‎主体。

这与原先“教学大纲”的陈述方式是‎不同的,以往我们习惯‎采用“使学生……”、“提高学生……”、“培养学生……”等方式都是不‎符合陈述要求‎的。

尽管有时行为‎主体“学生”两字没有出现‎,但也必须是隐‎含着的。

行为动词。

为了便于教学‎后的评价,行为动词就应‎该避免运用一‎些笼统、模糊的术语。

第一章教学目标的陈述

第一章教学目标的陈述

第一章教学目标的陈述高中数学教学目标陈述的基本要求是:力求使三维目标的表述合理,使教学目标具有可观测性、可观察性,以有利于学习结果的评价.因此要避免传统的“理解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提高逻辑思维能力”等此类陈述的教学目标,因为“理解”、“提高”的测量比较困难.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要求,高中数学教学目标可以灵活采用以下三种目标陈述法.1.行为目标四要素陈述法行为目标表述模式指用可以观察的或可以测量的行为来描述课堂教学目标.马杰在《程序教学目标的编写》一书中阐述了行为目标的四要素表示法:①行为主体:学生,通常“学生”两字可以省掉;②行为,行为表述指表述学生可观察的、具体的行为.行为表述力求避免使用诸如“知道”、“理解”、“掌握”等描述内部心理过程的词语,因为把握这些词语的意义, 不同的人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来理解, 这就会给教学目标的具体导向及检测带来困难.应尽可能选用那些意义确定、易于观察的动词,如“写出”、“背出”、“列出”、“判定”、“解决”、“能”等.表述行为的基本方法是使用动宾结构,行为动词说明动作的类型,宾语说明学习的内容,如“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③行为条件,行为条件是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等.如:“通过具体例子……”、“在实际情境中……”等.④表现程度:是指学生对教学目标所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用以衡量学生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马杰行为目标表述举例说明如表1所示.视具体情况,行为条件、行为程度有时可以省略.2.内外结合目标陈述法尽管马杰的行为目标避免了传统目标表述的模糊性,但它只注重可观测的外部行为,而忽视反映内心活动的心理过程,这种陈述法还是会回归重认知轻情意,重结论轻过程的老路,所以格伦兰提出了内外结合目标陈述法,即先用描述内部过程的术语陈述概括性教学目标, 然后用可观察的行为作例子使这个目标具体化.陈述概括性教学目标, 如“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这里的“理解”是一个内部心理过程,每个人掌握的标准不一,难以直接观察和测量,对教师的教学不能起到很好的导向,到底在哪里促进“理解”,所以需要用可以证明“理解”水平的行为实例进一步说明,如“.a用自己的话转述指数函数的定义;.b能根据给定函数的解析式,判断其是否是指数函数;.c能区别指数函数和指数式函数”,有这三个实例的补充,通过显形的外部行为“转述”、“判断”、“区别”,概括性教学目标就不再是不可捉摸的了.格伦兰的内外结合观, 不仅避免了用内在心理术语描述目标的抽象性和模糊性, 同时也防止了行为目标可能产生的机械性与局限性, 所以许多心理学家都比较支持格伦兰的观点.《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分别给出了“了解”、“理解”等数学行为的外显行为水平,如下表2.一般地,我们可以参考上表对概括性目标进行合理的具体化.3.表现性目标陈述法行为目标和内外结合目标表述的是学生短期内发生的行为变化,但远期目标和高级认知目标尤其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目标很难在短时间内实现,这些目标的实现往往需要通过学生自主活动, 在与师生平等交流的会话、探究和意义建构中发展.对于这类目标而言, 教师很难预期一两节课后学生将会发生的变化, 所以这类目标采用行为目标和结合目标表述方式都不可取.为此, 艾思纳提出了表现性目标.这种目标要求明确规定学生应参加的活动,教师期望的学生的学习结果,但不精确规定每个学生应从这些活动中习得什么.例如,在《随机事件的概率》第一课时中,“提高数学化的能力”这个表现性目标可以陈述为:“通过抛硬币实验,分析实验的结果并尝试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初步提高数学化的能力”. 4.案例“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人教版)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知识与技能】1.了解直线的方程的概念:①分析一次函数图象和直线的关系;②能说出直线方程的两个特征.2.理解直线的倾斜角的概念:①能说出直线的倾斜角的定义和倾斜角的取值范围;②能根据给出的图形,作出直线的倾斜角;③分析得出直线和直线的倾斜角是一对多的映射关系.3.理解直线的斜率公式:①准确说出斜率公式以及角a的取值范围;②指出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不是映射关系;③能根据给出的角或图形,求出该直线的斜率.4.掌握过两点的直线斜率的计算公式:①准确说出该公式极其使用的范围和步骤;②能准确运用公式解题.【过程和方法】5.(1)分析研究直线的方程的意义;(2)经历用代数方法刻画直线斜率的过程:①分析斜坡和倾斜角的关系,②通过联想,找到用代数方法刻画直线的斜率;从而提高数学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6.在本节每一个概念的学习和探索活动中,初步体会代数与几何之间的转化关系,进一步形成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和转化的辨证唯物主义观.与传统模式相比,这个教学目标的表述可能有点复杂,但其理念符合新课程的要求,采用的都是外显化和可测评的行为动词,对教师的教学和交流具有明确的导向作用,所以“复杂”是值得的.5.结束语数学教学目标是整个教学设计的核心,它的合理设计和陈述既是必须的也是有益的,一方面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执行新数学课程的计划,提升新课程数学教学能力,寻求数学新课程理念的落实;另一方面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清楚地把握尺度、掌握方向和注意某些问题.。

教学目标的设置和陈述

教学目标的设置和陈述

《职业教育教学法》设计专业:班级:学号:姓名:成绩:教学目标的设置和陈述任务名称:教学目标的设置和陈述1.学习目标●知识目标:学生通过对教学目标的设置和陈述的学习后,要能够给“教学目标的概念”下定义,能够阐述教学目标的设置和陈述的内容,并能够在实际运用中改变传统教学目标设置和陈述的含糊性,明确现代职业教学目标。

●技能目标:学生要能够根据自己所学的“教学目标的设置和陈述”的方法,就某一教学任务,能编写出一份清楚、明确、不含糊的具有导教、导学和导测评作用的教学目标。

●素质目标:学生能积极投入思考教学目标的设置和陈述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善于总结的观念,敢于重新探索、学习过去事物的意识,敢于打破常规,勇于探索的精神,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其养成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好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2.问题(任务)描述对于教师来说,在进行备课、编写教学案时,面临的第一个任务是设置和陈述良好的教学目标,这同时也是决定有效课堂教学的起点.在日常教学中,大部分教师的教学研究侧重教学方法,而对教学目标的设置与陈述不是研究的很多。

教学目标的定位直接关系到教学成果的成败。

合理的教学目标是保证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因为:(1)教学目标规定着教学活动的方向、进程和预期结果。

(2)教学目标是评价教学效果的基本依据。

(3)教学目标是学习者自我激励、自我评估、自我调控的重要手段。

因此在教学设计时,教师应首先关注教学目标的设置与陈述。

3.基本知识3.1教学目标的定义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它既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相联系,又不同与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

现代职业教育的教学目标就是职业能力的培养。

职业能力是能力本位教育的核心。

现代职业教育就是确立“能力本位”的思想,以培养“职业能力”为目标,尤其是关键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其核心内容就是职业能力。

现代企业员工应当具备的“关键能力”如表一所示。

如何陈述课堂教学目标一一ABCD目标陈述法的应用

如何陈述课堂教学目标一一ABCD目标陈述法的应用
主体 。
1 了解 词 的结 构及 有 关 知 识 ; . 2把 握 本 词 中所 描述 的景 物特 点及 作者 所 抒 发 的情 感 ; . 3 指 导 学 生 掌 握 鉴 赏 诗 词 的方 法 , 训 练 学 生 的 诗 词 鉴 .
B 行 为 ( e a i r : 指 行 为 主 体 在 学 习 中 的 具 体 行 一 Bhvo)
师也能确 切地知道 自己在课堂 教学中将扮 演何种角色 。所
以 ,课 堂 教 学 目标 陈述 得 越 具 体 , 教 学 实 施 与 教 学 评 价 就 越 容 易 。然 而 令 人 遗 憾 的 是 ,尽 管 新 课 程 改 革 已进 行 了 数 年 ,广 大 教 师 对 教 学 目标 的 地 位 和 作 用 也 有 了 较 为 深 入 的
法 。 此 方 法 尽 管 在 “ 感 态 度 价 值 观 ” 目标 陈 述 的 使 用 上 生 发 展 ” 来 展 开 。 因 此 ,语 文 课 堂 教 学 在 一 些 缺 陷 , 但 它 确 实 能 够 较 好 地 发 挥 教 学 目标 的 导 学 生 的角 度 出发 , 陈 述 的 行 为 主 体 必 须 是 学 生 。然 而 , 当 向 、 聚 合 、激 励 和 评 价 作 用 , 也 是 目前 最 契 合 新 课 标 要 求 前 部 分 教 师 由于 对 教 学 目标 的本 质 和 功 能认 识 不 足 ,又 受
新 课 程 确 立 了 学 生 的 主 体 地 位 , 强 调 学 生 是 语 文 学
习 的 主 人 ,体 现 了 “以人 为 本 ” 的理 念 。 现 代 教 育 和 课 程
M g r 出 版 了 《 备 教 学 目标 》 一 书 , 此 书 的 出 版 被 视 目标 本 质 观 认 为 : 教 学 目标 是 学 生 “ 期 的 学 习过 程 及 其 ae ) 准 预 为 “ 述 教 学 目标 中发 起 的 一 场 革 命 ”。 此 后 不 久 , 阿 姆 结 果 ” , 是 学 生 在 老 师 的指 导 下 ,主 动 获 得 知 识 , 形 成 能 陈

第三节 教学目标的陈述要求与方法

第三节  教学目标的陈述要求与方法

精心整理第三节教学目标的陈述要求与方法教学目标在教学中主要有导学、导教和导测量的功能。

近三十年来,许多教育心理学家致力于开发一套描述和分析教学目标的方法,西方有的心理学家称之为一种教学技术,并大致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即行为观和认知观。

前者强调用可以观察的或可以测量的行为动词来描述教学目标;后者强调用内部心理认知能力来描述教学目标。

尽管这两种观点有所不同,但它们一致认为,描述教学目标不应只限于列出课题内容,或师生要进行的活动,其重点应放在学生行为或能力的变化上。

股票、债券、保险知识目标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1)界定股票的性质;列举持有股票的意义;分析股票的特点;阐释股票对经济发展的作用(2)界定债券的性质;说明债券的基本要素;划分债券的种类并比较三者的异同;阐述国债发行的目的(3)界定保险的性质;阐明保险的功能和特征;明确商业保险经营主体;划分商业保险的种类;掌握订立保险合同的原则(1)比较购买债券、股票、保险等投资方式异同,学习辩证思维的方法;(2)利用有关知识分析在不同条件下如何合理投资理财的实践能力;(3)利用所学知识为企业融资提出建设性意见的实践能力。

(1)培养学生为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服务观念。

要能够从国家角度,从经济建设角度认识投资的意义;(2)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意识和精神。

要积极学习投资的相关知识,"以钱生钱",让人们的生活更加富足,美好。

一、陈述教学2、要用特定的术语描述。

阐明教学目标所用的描述语言必须是特定的、准确的行为术语,是可以观察和可以测量的,而不能是含糊的和模棱两可的。

国内外很多专家都对教学目标的陈述方法进行过研究。

如通过本课时教学后,学生能够根据所布置的阅读材料,比较两个文明世界的文化,至少各举出五个特征。

(二)新课程教学目标的陈述要求1.新课程教学目标是三维结构,即教学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识与能力:即每门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浅谈教学目标的陈述

浅谈教学目标的陈述



教学 目标及其陈述
这些 目标陈述 的都是有关 学生的内部心理 状态。但 是
我们 怎样 知道经 过 教学后 学 生是 否 已经 形成 了这 些 “ 力” 能 和是 否有 这种 体会 了 呢?从这 样 的 目标 陈 述 中, 我们是无法知道的。可见 , 这样 陈述的 目标 含糊不
教 师在教学前 都要对教学 进行设计 , 进行教学设 计 首先得对教学 目标 进行 陈述 , 而教 学 目标 陈述 的恰
有机联系的网络 。层次 性是指教学 目标 系统 内部的各
当与否将会影响教 学 目标 的实现 , 所以教 学 目标陈 述
清、 无法观察 、 无法测 量 , 更无 法 在教学 中加 以具 体操 作, 也不利 于学生将所学到的信息作迁移运用。 2教学 目标 陈述 上 以教 学要求 、 学 内容代 替教 . 教
学 目标。我国学者皮连生在 19 96年指 出 , 国大量 出 我
教 师在写教案时 , 虽有 教学 目标这一 部分 , 但常把 教学
标是教与学双方合 作实 现 的共 同 目标 ; 后是教学 目 最 标可 以利用现有技术手 段测度 。教学 目标陈述是指用 具体 的、 可操 作 的和 可测 量 的 言语 来 表述 教学 的 目
标 l 。一旦 教学 目标 确定之后 , 2 J 就要用 准确 的语 言加
版的各类教学参考 书往往 以教 学要 求代替 教学 目标 。

些教师 , 往往关心课堂上要讲些 什么内容 , 暇顾 而无
及通过教学学 生能够 获得 什么 。教 学要 求、 教学 内容 陈述的是教师的行 为 , 是要求教师做 什么 , 而不是 在教 学过程中所期 待得 到的学 生的学 习结 果。因此 , 多 许

教学目标的陈述要求与方法

教学目标的陈述要求与方法

教学目标的陈述要求与方法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第三节教学目标的陈述要求与方法教学目标在教学中主要有导学、导教和导测量的功能。

近三十年来,许多教育心理学家致力于开发一套描述和分析教学目标的方法,西方有的心理学家称之为一种教学技术,并大致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即行为观和认知观。

前者强调用可以观察的或可以测量的行为动词来描述教学目标;后者强调用内部心理认知能力来描述教学目标。

尽管这两种观点有所不同,但它们一致认为,描述教学目标不应只限于列出课题内容,或师生要进行的活动,其重点应放在学生行为或能力的变化上。

股票、债券、保险知识目标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1)界定股票的性质;列举持有股票的意义;分析股票的特点;阐释股票对经济发展的作用(2)界定债券的性质;说明债券的基本要素;划分债券的种类并比较三者的异同;阐述国债发行的目的(3)界定保险的性质;阐明保险的功能和特征;明确商业保险经营主体;划分商业保险的种类;掌握订立保险合同的原则(1)比较购买债券、股票、保险等投资方式异同,学习辩证思维的方法;(2)利用有关知识分析在不同条件下如何合理投资理财的实践能力;(3)利用所学知识为企业融资提出建设性意见的实践能力。

(1)培养学生为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服务观念。

要能够从国家角度,从经济建设角度认识投资的意义;(2)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意识和精神。

要积极学习投资的相关知识,"以钱生钱",让人们的生活更加富足,美好。

一、陈述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一)陈述教学目标的两点基本要求1、详细说明目标内容。

教学目标应明确地表达或阐明教师的意图,以使人们观察了学生的行为或学习作品后,便能判断目标是否已达到以及达到的程度;2、要用特定的术语描述。

阐明教学目标所用的描述语言必须是特定的、准确的行为术语,是可以观察和可以测量的,而不能是含糊的和模棱两可的。

一个好的教学目标应该如何表述

一个好的教学目标应该如何表述

一个好的教学目标应该如何表述了解了如何确定教学目标之后,我们再来谈谈怎样陈述目标才是规范的。

确实,目标陈述的规范至今也没有公认的、统一的标准,但是它必须符合一些要求:第一,目标指向是学生通过学习之后的预期的结果,因此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教师;第二,目标的陈述主要是为了便于后续的评价行为,因此行为动词尽可能要清晰、可把握,而不能含糊其辞,否则无法规定教学的正确方向;第三,有时单靠行为动词无法将目标清晰地表达出来,因此需要一些附加的限制条件,如学习情景、工具、时间、空间等的规定;第四,目标指向全体学生而不是个体学生,同时也是为了便于评价,因此目标的表现程度总是最低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它只是说明目标所指向的这一群学生最起码达到的标准,它不代表所有学生真正获得的真实的教育结果,前者只是后者的一个部分。

具体地说,行为目标陈述的基本要素有四个: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

如“在3分钟内(条件),学生(主体)能算出(行为动词)至少20道题(表现程度)”。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目标呈现方式都要包括这四个要素,有时,为了陈述简便,可以省略行为主体或(和)行为条件,但前提是以不会引起误解或多种解释为标准。

行为主体。

教学目标是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有没有达到的依据,而不是评价教师有没有完成某一项工作的依据。

因此,目标的陈述必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陈述行为结果的典型特征,行为的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能以教师为目标的行为主体。

这与原先“教学大纲”的陈述方式是不同的,以往我们习惯采用“使学生……”、“提高学生……”、“培养学生……”等方式都是不符合陈述要求的。

尽管有时行为主体“学生”两字没有出现,但也必须是隐含着的。

行为动词。

为了便于教学后的评价,行为动词就应该避免运用一些笼统、模糊的术语。

如果使用“提高……”、“灵活运用……”、“培养学生……的精神、态度”、“了解”和“掌握”等行为动词,缺乏质和量的具体规定性,评价就无法开展。

资格证 面试 技巧类 教师资格证面试说课之教学目标的陈述 李娜 编撰

资格证 面试 技巧类 教师资格证面试说课之教学目标的陈述 李娜 编撰

教师资格证面试说课之教学目标的陈述李娜教学目标就是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或标准,即预期学生身心诸方面发生的变化。

在面试说课中,教学目标的陈述是否得当是考察考生是否具备一名合格教师资质的重要标准。

目前来看,教学目标的陈述有以下几种:一、认知观的陈述认知观的陈述方法强调用内部心理过程来描述教学目标,往往使用表示内部心理过程的模糊动词。

这是我国教师常用的一种表述方法,往往使用只表示内部心理过程的含糊动词,如“懂得、理解、掌握、领会、欣赏”等等。

它有利于扼要地表述教学的意图,便于会意和交流,而且情感、态度等方面的目标只能以内部心理过程的概括性的方法加以表述。

但是它缺乏质与量的规定性,容易引起含糊和混乱的认识。

二、行为观的陈述行为观的陈述方法强调用可以观察和可以测量的学生外显行为来陈述教学目标。

一个良好的行为目标应该具备四个要素:1.对象(A,即Audience,教学对象:学习者):即明确教学对象。

教学目标描述的是学习者的行为,绝非教师的行为,不应该陈述教师应该或打算做什么。

将目标阐述成“教师给学生……”或“教师将说明……”都是不妥的。

规范的目标开头应是“学生应该……”。

2.行为(B,即Behavior,要求的目标行为内容):教学目标主要是指行为目标,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从行为主义的角度出发的。

因此,编订有效的教学目标,必须首先考虑选择最合适的目标行为动词来描述目标达成时学生应完成的动作或活动,并在行为动词后面附上所学课题内容的描述。

行为动词通常用来描述学生所表现出的可观察、可测量的具体行为,是学生在学习后所应表现出来的预期行为,如“写出”、“列出”、“解答”等。

对教师来说,采用行为观的目标陈述,比较困难的是选择恰当的行为动词。

下面以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为例来说明各领域层次目标中的行为动词。

①认知领域的目标层次及行为动词举例②情感领域的目标层次及行为动词举例3.条件(C,即Conditions,发生行为的条件):表示学习者完成规定行为时所处的情境和条件,通常是针对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定或范围而言。

一个好的教学目标该如何表述

一个好的教学目标该如何表述

一个好的教学目标该如何表述?在分析和表述教学目标时,要抓住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应阐明学习行为的主体(行为主体)。

为什么行为主体是学生呢?教学目标是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有没有达到的依据,而不是评价教师有没有完成某一项工作,因此,目标的陈述必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陈述行为结果的典型特征,行为的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能以教师为目标的行为主体。

这与原先"教学大纲"的陈述方式是不同的,以往我们习惯采用"使学生……"、"提高学生……"、"培养学生……"等方式都是不符合陈述要求的。

尽管有时行为主体"学生"两字没有出现,但也必须是隐含着的。

第二、要用行为动词和动宾结构短语表述教学目标(行为动词)。

为了便于教学后的评价,行为动词就应该避免运用一些笼统、模糊的术语。

如果使用"提高……"、"灵活运用……"、"培养学生……的精神、态度"、"了解""掌握"等行为动词,缺乏质和量的具体规定性,评价就无法开展。

因此目标所采用的行为动词应该是具体的、明确的、可操作的、可把握的,一句话,应该是可评价的。

如小学科学"磁性的强弱",有位教师一课时的教学目标是这样陈述的:(1)引导学生直接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学会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体会到科学探究的乐趣。

(2)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探究不同大小的磁铁强弱问题。

如果作些修改,像如下这样的表述,也许更恰当一些:(1)有兴趣参与课堂探究活动并愿与同伴合作。

(2)经历或观察实验的过程,并做好必要的记录。

(3)能说出自己的实验假设、验证过程与结果。

(4)能判断磁铁大小与磁性强弱的关系。

第三、要说明达到该目标的条件(行为条件)。

行为条件是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

如何正确表述教学目标

如何正确表述教学目标

如何正确表述教学目标课改以来,教学目标的表述至今没有公认的规范模式,虽然没有统一的标准,但它必须符合要求。

教学目标应是四位一体:学生(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表现程度。

当然,在具体表述中可以灵活一些,不一定死抠这种句式,但要力求明确、具体、可测、可评。

第一,行为主体要明确。

为什么行为主体是学生呢?教学目标是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有没有达到的依据,而不是评价教师有没有完成某一项工作,因此,目标的表述必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表述行为结果的典型特征,行为的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能以教师为目标的行为主体。

这与原先"教学大纲"的表述方式是不同的,以往我们习惯采用“使学生……”、“提高学生……”、“培养学生……”等方式都是不符合表述要求的。

尽管有时行为主体“学生”两字没有出现,但也必须是隐含着的。

第二,行为动词可评价。

为了便于教学后的评价,行为动词就应该避免运用一些笼统、模糊的术语。

如果使用“提高……”、“灵活运用……”、“培养学生……的精神、态度”、“了解……”、“掌握……”等行为动词,缺乏质和量的具体规定性,评价就无法开展。

因此目标应该用以表述学生形成的可观察、可测量的具体行为,如知道、说出、写出、认出、记住、说明、猜测、作图、解释、区分、辨别等等。

第三,行为条件须界定。

行为条件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限制或范围等。

因此,在描述课程与教学目标时,通常都说明在什么样的条件下达到何等程度的结果。

如,辅助手段限制:“通过计算器……”;信息限制:“在**统计图中,能……”;时间限制:“在5分钟内,能……”;课堂情境限制:“在课堂讨论时,能……”。

第四,表现程度呈底线。

表现程度是学生对目标所达到的最低表现情况,也就是用以评量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

因此除了行为动词上体现程度的差异外,还可以用其他的方式表明所有学生的共同程度,如假设一道题目有五种解题方案,但作为面对全体学生的标准,不能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能回答五种解题方案,那么就可以这样来陈述,“至少写出三种解题方案”、“80%学生都能答出五种解题方案”等。

教学目标陈述方法

教学目标陈述方法

教学目标陈述方法陈述教学目标的目的是使教师更好地把握教学目标,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目标,使教学目标能发挥出其应有的功能。

很多教师受过去使用的《教学大纲》、《教师教学用书》的影响,以及不清楚教学目标的概念、理论,陈述教学目标时,常带有模糊、笼统、抽象等问题,使教学目标形同虚设。

要使陈述的教学目标清晰、操作性强,关键要抓住陈述的中心——学习后学生的行为,并选择不同的行为动词进行表述。

教学目标的陈述方式是可以选择的,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相应的教学目标内容,选择不同的陈述方式。

目前国内外较流行的陈述方法有以下几种:一、行为目标陈述法行为目标,也称操作目标,是指用可以观察和可以测量的学生行为来陈述的目标,是用预期学生学习之后将产生的行为变化来陈述的目标。

行为目标的概念由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泰勒(Tyler,1934)教授最先提出。

泰勒(1950)认为最有用的目标陈述形式就是行为目标即用可观察的学生行为来陈述某一特殊的学习结果。

在泰勒的影响下,美国行为派心理学家马杰(R.Mager,1962)出版了他的《准备教学目标》一书,系统地提出了用行为术语陈述教学目标的理论与技术。

在他的那本简短而可读性极强的书中,马杰认为教学目标应该陈述“学生能做什么以证明他的成绩以及教师怎样知道学生能做什么。

”马杰提出行为目标有以下三个要素:1.可观察的行为行为目标要用可以观察的行为来表述教学目标。

在目标表述时要避免使用描述内部心理过程的动词,如“知道”、“理解”、“欣赏”、“记住”等等,而应该使用行为动词,如“背诵”、“解释”、“选择”、“写出”等。

使用行为动词,可以使我们很容易观察到目标行为是否实现以及何时实现。

教学目标中的行为是否可观察,关键在于所选用的动词。

有学者(朱敬先,1987)对布鲁姆三个领域的教学目标都选用了明确的行为动词,对我们如何陈述这些领域的教学目标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表6-1列出的是为认知领域的目标所选用的动词。

教学目标的陈述

教学目标的陈述

人生不是自发的自我发展,而是一长 串机缘 。事件 和决定 ,这些 机缘、 事件和 决定在 它们实 现的当 时是取 决于我 们的意 志的。2 021年1 月11日 星期一 3时38 分8秒M onday , January 11, 2021
感情上的亲密,发展友谊;钱财上的 亲密, 破坏友 谊。21. 1.11202 1年1月 11日星 期一3 时38分8 秒21.1. 11
(地理)《中国地形特点》
–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中国地形的三大特点及 其影响;
– 对给予的某一纬度地形剖面图,能填写出 不同剖面所代表的地形类型;
– 能说明“山地”和“山区”两个术语的含 义异同。
Company Logo
(政治)《犯罪的概念和特征》
– 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陈述犯罪及其三个基 本特征;
学年(学期)
三级
目标或单元 教师
(教学目标) (主题)目
标或课时目

比较具体; 比较关注实 际状态
《沁园春.雪》的教学目 标:感情充沛地吟诵; 当堂背诵;说出诗人的 壮志豪情。
三、教学目标的解读
教学目标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所预期的学生的变化。
理解:
– 教学目标要着眼于学生的行为而不是教师的 行为
五、教学目标设计常见问题
问题1:主体错位
使学生…… 让学生…… 提高学生……
问题2:主体越位
以课程的具体内容标准代替教学目标
如何安装和设置输入法 设置鼠标和显示 添加删除系统和第三方程序 添加打印机 强化学生使用控制面板调整系统的意识
问题3:主体缺位 目标盲目空泛
培养学生默读的习惯,整体感知课文 理清文章思路,归纳中心思想 品位含义深刻的语句 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感悟

数学教学目标的陈述

数学教学目标的陈述

数学教学目标的陈述
数学教学目标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数学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

具体来说,数学教学目标包括:
1. 理解数学概念和原理,掌握数学基本知识和技能,如数的四则运算、代数式的化简、方程的解法、几何图形的认识和计算等。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在解决数学问题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和实践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数学教学,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

总之,数学教学目标旨在培养学生数学素养和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和未来的学习和工作。

- 1 -。

陈述性知识的教学策略

陈述性知识的教学策略

陈述性知识的教学策略教学中,如何有效地传授陈述性知识一直是教师们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陈述性知识,即事实、概念,通常通过文字、图表等方式呈现,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几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帮助教师们更好地教授陈述性知识。

一、直观呈现直观呈现是教学陈述性知识的重要策略之一。

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形式,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抽象的概念。

比如,在教授地理知识时,可以通过地图、卫星图片等形式展示,让学生更加生动地感受到地理信息的真实性和重要性。

二、案例分析案例分析是一种将陈述性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通过真实案例的讲解,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概念的实际应用。

比如,在教授经济学的基本概念时,可以通过企业案例分析,让学生感受到理论知识在实际经济生活中的应用。

三、概念澄清概念澄清是教学陈述性知识的关键环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特别注重对关键概念的解释和澄清,避免学生产生混淆或误解。

通过比较、解释等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清晰地理解各种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四、反复强化反复强化是确保学生掌握陈述性知识的有效策略。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通过练习、复习等形式,不断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与理解。

同时,在作业、考试等环节中,也应当适时设置相关问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

五、启发式提问启发式提问是激发学生思考的重要方式。

在教学陈述性知识时,教师可以通过提出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自行思考、分析,并得出结论。

这种方式不仅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能力。

通过以上几种教学策略的灵活运用,教师们可以更好地教授陈述性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与兴趣。

同时,也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主思考能力。

希望本文能对教师们在教学实践中提供一些帮助与启发。

教学目标的陈述

教学目标的陈述

教学目标的陈述引言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指导着教师的教学行为,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的方向和目的。

教学目标旨在指导学生通过教学活动来达到特定的认知、技能或态度上的目标。

本文将对教学目标的陈述进行探讨,包括教学目标的定义、教学目标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陈述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定义教学目标是教师为学生制定的明确的学习目标和期望,它明确了学习者应该在教学过程中获得的知识、技能、态度以及能力。

教学目标应该是具体、可衡量、可达成的,并且与学生的学习需求密切相关。

教学目标的重要性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从而提高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

教学目标还可以帮助教师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确保教学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教学目标还可以为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提供明确的标准,促进教学的科学评价。

综上所述,教学目标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如何陈述教学目标陈述教学目标时,应该遵循以下原则:1. 明确和具体教学目标应该是明确和具体的,指导学生具体的学习内容和目标。

它应该清楚地描述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技能或态度,并给出可以衡量学习结果的具体标准。

2. 实际可行教学目标应该是实际可行的,符合学生的能力和学习情况。

它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能力水平来确定,并且能够在一定的教学时间内实现。

3. 可衡量教学目标应该是可衡量的,即能够通过一定的评价方法来检验学生是否达到了目标。

它可以通过考试、作业、实验等方式来进行评价,从而得出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达成情况。

4. 鼓励学生参与教学目标应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它应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和发现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5. 与教学主题和教材一致教学目标应该与教学主题和教材一致,保持内在的逻辑关系。

它应该与教学内容和学科要求相匹配,在教学过程中与教材和其他教学资源相结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结论教学目标的陈述对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教学目标的陈述方式

教学目标的陈述方式

教学目标(电脑拆装)
1. 说出各个零部件的名称,正确率100%; 2. 依次拆卸电脑主机,并按正确的顺序重新安装好; 3. 能正确说明各部分的工作原理及各零部件的功能; 4. 装卸连贯、协调,没有多余动作,在10分钟内完成。
(二)内外结合目标(格伦兰)
内部心理变化与外显行为相结合的目标描述方法: 如:掌握圆周角定理(一般性目标:内部)
教学目标陈述的三种形式
➢ 行为目标 ➢ 内外结合目标 ➢ 表述具体、可观察、可测量的外显行为指标:(四要素) 1. 行为主体:谁(学生) 2. 行为动词:做什么 3. 行为条件:在什么条件下 4. 表现程度:达到什么程度
如:借助词典在10分钟内阅读短文并完成文后5个选择填空, 正确率90%以上。
行为目标 —— 行为主义心理学 内外结合目标 —— 认知主义心理学 表现性目标 —— 人本主义心理学
1.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圆周角定理; 2.能画出圆心角的同弧圆周角; 3.能自己证明圆周角等于二分之一圆心角。 (具体目标:外显行为)
(三)表现性目标(艾斯纳)
规定学生必须参加的活动,而不规定学生从活动中得到的 确定性的结果。关注学生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 如:在一个星期内读完《红与黑》,讨论时列出您印象最深 刻的五件事。

语文教学目标的陈述

语文教学目标的陈述

语文教学目标的陈述语文教学目标的陈述语文教学的目标陈述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行为的主体是学生,目标的陈述要科学严密,要具体明确,要切实可行。

⑴行为主体应是学生,而不是教师。

评判断教学有效性的直接依据是学生有无具体的进步,这也是教师是否完成教学任务的根本依据。

为此,语文教学目标表述必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

反例:1、继续培养学生整体感知的能力,在诵读实践中发展语感、加深体验和感悟。

2、培养学生通过捕捉文本的重要信息,得到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感悟。

3、合作探究学习,使学生领悟作品的内涵,培养一定的审美情趣,获得对人生有益的启示。

尽管有时行为主体“学生”两字没有出现,但也应该是隐含的。

比如:初中7—9年级综合性学习的教学目标有:“能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在办刊、演出、讨论等活动过程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⑵行为动词是确定的,尽可能是可测量,可评价,可理解的。

目标的行为动词尽可能具有质和量的具体规定性,以便于教学时把握和评价时适用。

例:《走一步,再走一步》 1、整体把握并能复述课文。

2、在朗读中品味“我”冒险、脱险时的心理感受。

3、学会从不同角度阅读,以父亲、小伙伴等为点进行自主探究学习。

目标设定教师要考虑的是学生的问题是什么?他们的兴趣在哪里?最终使学生的行为达到怎样的状态,或产生何等程度的变化等等。

⑶行为对象。

行为对象是指确定的学习行为所涉及的内容,相当于行为动词的宾语,主要具体说明教学过程中学生确定的学习事件。

行为对象要明确。

这样就会明白去做什么。

例如:在反复朗读中感受演讲词语言感情丰富、富有鼓动性的特点。

练习写演讲词,学习用举例子的方法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⑷行为目标陈述的两类基本方式:结果性目标陈述方式、体验性或表现性目标陈述方式。

结果性目标陈述方式明确告诉人们学生的学习结果是什么。

所采用的行为动词要求明确,可测量,可评价。

如“知识与技能”领域多是结果性目标,学习水平有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两方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维普资讯

年1 月 第 1 期



Jm _ 且 2O 02
No . 1
J UR L O HE I G D C I N I 吼 n帆 O NA F Z I AN E U AT O N
教 学 目标的有效陈述
阎 蔚
杭州 3 01 ) 10 2 ( 江 教育 学 院 , 浙 江 浙
呢 ,还是让 他列举 几个实行 了 民主制度 的代 表性 国家 ,抑或 是让他 剖析 某一 国家 的制度是 否
合理 ? 可见 。教学 目标 陈述得 是 否清晰 、具 体 ,将 影 响到整 个课 堂教学 效果 。


目标 的 有 效 陈 述 功 能
由于教学 目标 是 教学活动 的出发点 和归宿 ,因此 ,在 教学之始 ,明确具 体地 陈述教 学 目

要 :陈述具体 而 明确 的教 学 目标是教 学设 计 中的重要 一环 。有 效的教 学 目
标 陈述 方 式 有 三 种 :行 为 式 、认 知 式 和 表 现 式 。 汲 取 这 三 种 陈 述 方 式 的 优 点 。 不 仅
保证 教 师准确 、具体地 陈述 教 学 目标 。而且对 整 个教学过程 也有 调 控的作 用 。能使
收 稿 日期 :20 一I 一2 01 I 8
作 者 筒舟 :作 者 简 舟 :阎 蔚 (99一) 16 ,女 ,浙 江 杭 州 人 , 浙 江教 育 学 院 讲 师 ,教 育学 硬 士 。
维普资讯
7 4
淅 江教 育 学晓 学 报
2O O2点
偏差 , 而 失去合 理 的保 障。 从 所以 , 效 的教学 目标 陈述应 该 是 能 为教 学 效果 的检 测 和 评价 提 有
( ) 行 为 式 一
行为 式 的教 学 目标陈述 是对学 习者 学 习之后将产 生的行 为 变化所做 的一 种精 确说 明 。即

是 要说 明通过 教学后 ,学 生能做 什么 ( 或会 说什么 ) ,二是 要 规定学 生 的行 为产 生 的条 件 .
三是 规定 符合要 求 的作业 的标准 。根据 美 国心理 学 家马杰 的观点 ,行 动式 教学 目标具备 四个 基本 要 素 :行 为主体 、行 为本身 、行 为条件 和行为标 准 。简称 A C B D法。 1 .行 为主体 (u i c)指 目标适 用的对 象 ,即学 习者。 a d ne e 2 .行 为本身 (eai )指行 为主体 在实施教 学 目标时所 采取 的具体 行 为。 bh v r o
在 教学 开始 就向学 生陈述 明确 而正确 的教学 目标 ,并 以此来 影 响学生 ,取得 好 的教学效果 。 ( )调控 功能 。教 学 目标 是 教学过 程 中修正 师生 活 动 的行 动 指南 。尽 管 教学 可 以按 照 二 事 先设计 好 的程序进行 ,然 而教学 过程 中难免会 出现 无法预 料 的情况 ,有 可能干扰 或偏离 原
教 学 目标发挥 其应有 的功 能 。 关键词 :教 学 目标 ;有效 陈述 ;教 学 目标 陈述 教学 目标的陈述 ,通 常是 指教师对 课 堂教学 目标 进行 分 析、加 工 ,并用 书面文字 的形式
加 以精确 界定 。但在教学 中 ,陈 述的教学 目标往往 含糊 不清 ,使人 无法 捉摸 。例如 。当教 师 要求 学生 掌握 “ 民主”这 一概 念 时 ,实 际上并投 有详 细规定究 竟是 让学 生对 “ 民主”下定义
3 .行 为条件 (odi ) 行 为主体 完成行 为时所处 的情 境 。 cnio 指 tn
4 .行 为标准 ( ere 指行 为完 成后 ,所达 到 的可接受 的最低 表现水准 。 dge )
( ) 认 知 武 二
由于人 的情 感 往往难 以用具体 的行 为体 现 ,所 以 ,情感 领 域的教 学 目标 最难 陈述 。但是
供尺度 和反 馈 。
= 、 目 标 有 效 陈 述 的 方 法
近三 十年来 ,教 学 目标 的陈述 一直被 西方 教育心理 学作 为重要 课题 来研 究 。为 了克 服用 描写心 理状 态 的术语 陈述 目标 的含 糊性 ,认 知 心 理 学家 提 出三种 陈 述 教 学 目标 的理 论与 技 术 ,即行 为 目标 陈述 法 、内部心理 与外 显行 为相结合 的 目标 陈述 法 、表 现性 目标 陈述法 。简 称 为 :行 为式 、认 知 式和 表现式 。
标 ,对 师生 的教 与学具 有导 向作用 。教学 目标 的有效 陈述应 该具备 三个 基本 的功能 :定 向功 能 、 调控功能 、测度功 能。 ( 一)定 向功能 。教学 目标 是 预期 的学 生学 习 的结 果或 者 是 预期 的学 习活 动要 达 到 的标 准。 它在一定意 义上制 约着教 学设 计 的方向 ,对教 学过 程起着 指 引作用 ,使 教学 中的师 生活 动有 明确 的共 同指 向 ,从 而有效 避免传 统教学 的盲 目性 。一般说 来 ,一个 出色 的教师总 是能
定 的步骤和进 程 。因此 ,教 师在 陈述 教学 目标 时应 格外 慎重 ,如果 目标陈 述含糊不 清或 者 出 现失 误 ,那 么教学效 果就会 差强 人意 。而教学 目标 的有效 陈述 ,能激 发起 学生对学 习新 的内 容 的期待和达 到学 习 目标 的欲望 。这 样 , 目标 的调控 作用 越强 ,教学效 果 就会越好 。 ( )测 度功能 。教学 目标 一旦 确定 ,是 否达成 既定 目标 。就成 了测评 教学效果 的尺度 。 三 教学 效果 的检 测和评 价 ,都 是参 照教学 活动 的既定 目标进 行 的。如果 教师 陈述 的教 学 目标 不 合理 、 客观 , 不 就会 影响教学 检 测与评 价标准 , 测评 的效 度 、 度 、 在 信 难度 和 区分 度 上 就会 出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