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公私观研究

合集下载

先秦公私观的逻辑演变及启示

先秦公私观的逻辑演变及启示
。” ( 《 二程集 ・ 河南程 氏遗书》 卷十 七) 在义利这对范畴中, 义即为公 , 利即为私 。 对涉及 整体 、 国 家之公利 ,孔 子非 常重视 。他 主张 “ 博施与 民而济众” ( 《 庸 也》 ) , 并将代表 公利 的“ 义” 作 为其理 想人格 君子 的基本要
这种尚公的基本态度是中华民族重整体精神道德传统的直接来源也是中国传统伦理的基本精神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多少仁人志士遵循这种尚公写了一段英雄篇章尽管这种的传统在封建社会曾被推至极端个人价值曾被级的局限性但其基本的价值取向在今天仍然具有积极意义
2 0 1 3 年第 3 2 期
总第 2 1 4期
经济研 究导刊
弟之心形 于内 , 则 自然 对 上 有 一 种 尊 敬 爱 护 之 心 , 以这 种 尊
以复兴传统礼乐为 己任 的孔子对于公 、 私 的看法大体是 继承了《 诗经》 中重公轻 私的基本精神 。 《 论语 》 中虽然没有对 公、 私对称地使用过 , 也鲜有 以公私为话题讨论 的章节 , 但是 《 论语 》 对于义利 的价值 分却是众 所周知 的 , 即“ 君子喻 于 义, 小人喻于利” ( 《 论语 ・ 里仁》 ) 。 后来 , 程伊川对此的解释是
求, “ 君子 以义 为质” ( 《 卫灵公》 ) 。 而对 于个人之利 , 孔子认为 “ 放 于利而 行 , 多怨 ” ( 《 里仁》 ) , 就是说 , 一个 人如果 放纵 自 己, 一味追求私利 , 就一定会招致许多人的怨恨。 不符合公义 的富贵即便再好 , 也是 “ 与吾 如浮云” ( 《 述 而》 ) 。 可见 , 孔子公 私观的基 本精神是大公 小私 、 尚公轻私。 但是 , 孔子也不是完
的、 政治 的层 面上应 该优先 “ 公” , 但是并 不认为 “ 私” 是一种 恶, 从而进行全盘否定 , 这从 “ 言私其 ” 、 “ 遂及我私” 可 以看 出。 因此 , 《 诗经》 的公私观在 总体上是主张大公小私 、 先公后

孔子公私观及其当代价值

孔子公私观及其当代价值

孔子公私观及其当代价值作者:张世骥来源:《经营管理者·上旬刊》2016年第08期摘要:“公”与“私”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在先秦早期典籍《诗经》中提倡重公轻私。

对于孔子来说,他在对《诗经》中重公轻私的基本精神继承的前提下,形成了自己对“公”与“私”的基本看法。

结合孔子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来探讨孔子思想中“公”和“私”的关系,这有助于我们处理个人与国家间的关系。

先秦儒家的尚公思想,奠定了中国几千年公私观的理论基础。

孔子的公私观是儒家公私思想的核心。

因此,我們不能忽视“公”和“私”这两个重要概念。

关键词:孔子公私义利“公”与“私”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公”与“私”正式对称使是在先秦早期典籍《诗经》中,且提倡重公轻私。

“公”和“私”最广泛的认可是出自《韩非子》,在《韩非子·五蠧》中他说:“古者仓颉之作书也,自环者谓之私,背私谓之公,公私之相背也,乃仓颉固以知之矣。

”也就是说,个人只顾自己的利益就是“私”;放弃自己的利益就是“公”。

这两个概念被先秦和后世历代的思想家们谈论的甚多,就他们来看主导价值取向就是“公”,大公无私为他们一直推崇,所以“私”相应的得到更多的批判。

结合孔子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来探讨孔子思想中“公”和“私”的关系。

在这个时候大氏族所有者为“‘公’,小氏族为‘私’,同时国事以及国君也称为‘公’,家事或大夫叫做‘私’。

”一、先秦公私含义在文字史上“公”字的出现要早于“私”字。

先秦早期,《诗经》中对“公”的使用是指代人的身份。

周王朝建立前,被称之为“公”的是“公刘”,“《诗经·大雅·公刘》记载了他的事迹,《经典释文》引《尚书大传》云:’‘公,爵。

刘,名也。

’”《礼记·大传》云:“牧之野武王成大事而退,追王太王亶父、王季历、文王昌。

”亶父由“古公”变为“太王”,或许可证“公”是一种仅次于“王”的称号。

随着古代社会的发展,“公”除了指代人也开始指代事,如“公田”、“公堂”及与“公”相关的事。

(完整word版)中国伦理道德思想与公私观的关系

(完整word版)中国伦理道德思想与公私观的关系

中国伦理道德思想与公私观的关系一、中国传统公私观的历史演变公私观是对公与私的关系根本看法,是人生观的一个重要方面。

公私关系并不是从来就有的,在原始社会初期,由于生产力低下,没有剩余产品和私有财产,因而没有私有观念,也不存在公与私的对立。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始社会公有制解体,出现了私有财产和私有制,由此产生私有观念,形成公私关系.1、先秦时期,诸子百家中的公私观念。

儒家。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儒家主张以道德完善和自律来灭私。

儒家学派的基本社会政治主张是行“仁政”,故“仁”是儒家学说的一个最核心的范畴。

何者为“仁”?一曰“克己复礼为仁”,所谓“克己复礼”,其一般的意义是指克制、压抑一“己”之私欲,是个体的言行完全服从于“礼”即公共秩序。

儒家名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jǔ)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guān)、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fèn),女有归.货恶(wù)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2,法家。

在先秦,法家最先提出尚公论。

在《韩非子》中有“禁主之道,必明于公私之分,明法制,去私恩.”“私义行则乱,公义行则治,故公私有分。

”法家立公灭私的思路是以法为公,一断于法。

在公私相背的视点中,韩非子强调公私对立的绝对性,坚定地否定私而倡导公,进而提出解决公私冲突的原则和方法。

“去私行公”、“废私立公”是韩非提出的作为臣民应遵守的行为准则。

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举公义,辟私怨明主之道,必明于公私之分,明法制,去私恩.夫令必行,禁必止,人主之公义也;必行其私,信于朋友,不可为赏劝,不可为罚沮,人臣之私义也。

私义行则乱,公义行则治,故公私有分。

人臣有私心,有公义。

修身洁白而行公行正,居官无私,人臣之公义也;污行从欲,安身利家,人臣之私心也。

从“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看儒家公共性思想意蕴

从“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看儒家公共性思想意蕴

·中国伦理思想·从“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看儒家公共性思想意蕴杨肇中[摘要]“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乃儒家义利之辨的经典言说。

历代儒者对此皆有诠释。

大体来说,其诠释进路有两种:先秦及汉儒进路与宋明儒进路,前者重“位”,后者重“德”。

实际上,该言说蕴含着儒家“内圣外王”的整全性逻辑结构,故而主张“位”“德”共在。

因为言位不言德,失却王道政治之内在德性依凭;言德不言位,无法凸显儒者经世之命意。

它不仅是对“修己”之君子德性伦理规范的宣示,而且是对“安百姓”之君子政治的治理技艺原则的强调。

儒家对于“义利”关系,大多不作截然对立的理解,而是倾向于义利兼顾,抑或义利合一。

在宋明理学的言述中,义利虽有对立意味,但其有特定语境在:在纯然以德性定义“君子”“小人”的基础上,将义利关系转换为公私关系,亦即是天理(公义)与人欲(私利)关系,表现出一种道德严格主义的理论意向。

其终极目的则在于建构理想的公共社会政治秩序。

儒家义利之辨中的公共性思想对于现代社会治理秩序的建构,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儒家;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位与德;公共性[作者简介]杨肇中,福州大学中国思想文化史研究所教授,硕士生导师。

孔子所言“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已成为儒家义利之辨的经典论述。

诚如朱熹所云,“义利之说,乃儒者第一义”[1](1082)。

而后,对“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关切与诠释,代不乏人,但儒者们的具体诠释意向却异说纷纭,从而构成了一部丰富的儒家义利学说思想史。

而儒家对于义利关系的理解,首要的是对“君子”与“小人”含义的界定。

学界一般认为,“君子”“小人”,或以“德”言,或以“位”言。

不过,近年论者则多注意从“位”的角度论析之。

他们大体注意到孔子言说的政治意涵。

实际上,这种具有含纳道德与政治于一体的儒家完备性学说,若仅从“位”或“德”之一面去诠解“君子”“小人”所指称的含义,有拆解其“内圣外王”的整全性逻辑结构的危险。

孔子思想体系归纳总结

孔子思想体系归纳总结

孔子思想体系归纳总结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他的思想被视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基石之一。

孔子一生都致力于研究人的自身修养和社会道德,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理念和价值观,形成了庞大而丰富的思想体系。

本文将对孔子思想体系进行归纳总结。

一、天命与道统孔子思想的核心是天命与道统。

孔子认为天命是人类生活和社会运行的根本规律,是人所不能违背的力量。

而道统则是治理国家、社会和治理个人生活的方法和准则。

二、仁义道德仁义道德是孔子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孔子强调人的道德自觉和自我约束,他认为一个人应该具备仁爱之心,即保护和帮助他人,并追求和谐与公正的社会关系。

孔子提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准则,倡导行为合乎道义、符合公众利益。

他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旨在营造一个有序、和谐、快乐的社会。

三、君臣父子夫妇的伦理关系孔子注重家庭关系和社会关系中的伦理原则。

他强调君臣、父子和夫妇之间应该尊重和维护各自的权责关系。

作为君主,应该以榜样的力量来影响和引导他的臣民。

作为父亲,应该充当一个德行高尚的榜样,教育和培养子女。

作为配偶,夫妇间应该相互尊重、信任和支持。

四、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孔子主张从个人修身开始,通过自我反省和修养来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质,并扩展到家庭生活,影响整个社会。

他认为一个人应该注重四个方面的修养:仁爱、义理、诚信和尊重他人。

孔子认为个人修身齐家治国,可以使整个国家得到和平与繁荣。

五、教育教育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他注重培养身心健全、有德有才的人才。

孔子认为教育的目标是塑造良好的品质、培养良好的道德,同时注意发展智慧和才能。

他提倡以“礼”为教育的核心,强调培养人的修养和纪律,通过学习先贤的经典著作和进行面试来开展教育。

六、思辨与实践相结合孔子的思想体系强调思辨和实践的相结合。

他认为理论和实践是相互依赖的,强调实践的重要性。

孔子强调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完善理论,通过实际行动来验证和修正自己的思考。

孔子思想中的自由与专制(深度醒脑)

孔子思想中的自由与专制(深度醒脑)

孔子思想中的自由与专制(深度醒脑)本文看点:1、苏格拉底和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诸子,分别开启了东西方文化发展的不同路径。

2、东方文化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西方文化注重智识的发展。

3、文化即秩序。

人际关系格局,是一切制度的起源。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影响力数一数二的思想文化人物,也是自上个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争议的人物。

一些人认为,中国的思想文化传统就是中国的国粹。

国学是国粹之学。

而国学的核心是儒学,儒学的核心是孔子。

孔子是中国文化的注册商标,孔子思想是中国文化的核心资产。

持相反观点的人士则认为,孔子是中国两千年多年专制的精神教父,要对中国的内衰外辱负责。

不论持哪一种观点,双方都有大量的证据。

尊孔与反孔成了近现代中国最经久不衰的辩题。

我曾在“开放的传统”一文中提出,传统是开放的、演化的。

对传统的继承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

我想循着这一思路,对孔子思想的构成,及其与自由、专制的关系加以梳理、分析和选择。

作为一位政治哲学与政治思想领域的研究者,我最关心的还是孔子的思想与自由与专制的关系。

具体地说,我试图分辨出,孔子思想中哪些是自由的成分,哪些是专制的成分。

为此,我想以人类秩序的两种人际关系格局作为我的分析工具。

一类我把它叫做伙伴关系格局,一类我称之为做君臣关系格局。

在伙伴关系的格局之下,每个人是自由的、平等的,不存在统治—服从关系,一个人无权强制另一个人,公共权力由社会成员的自愿同意产生。

这种关系在性质上是自由的。

历史上主张伙伴关系的思想都是人类自由主义思想的遗产。

在君臣关系的格局之下,人与人之间是不平等的、统治与被统治、服从与被服从的权力关系;强制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根本手段。

历史上主张人与人之间应该是君臣关系的思想在性质上是维护专制的,是专制主义的思想遗产。

孔子在宇宙秩序中的地位孔子思想中不同成分之间的张力与孔子的多重身份是分不开的。

我认为,孔子的主要身份有三种。

它们分别是:先知、君子、帝师。

为什么说孔子是先知?因为孔子先于他人知道人与人之间共同生活的根本道德准则并告知于众。

孔子的主要思想

孔子的主要思想

孔子的主要思想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又称孔丘、孔子,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文化名人,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他的主要思想被称为儒家思想,对中国的政治、伦理、教育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将从孔子的人性观、伦理观、政治观、教育观等方面,对他的主要思想进行介绍。

一、人性观孔子的人性观可以概括为“人心善恶皆有之”。

他认为人天生具有善良的本性,但也存在着恶劣的欲望和习性。

他们的本性如同温暖的水,只需要受到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就能够发展出良好的品德和行为。

孔子强调通过实践和修养来提高自己的品德,实现个体的道德自觉和自律。

二、伦理观孔子提出的伦理观以“仁”为核心。

他认为“仁者爱人”,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师生关系、君臣关系等都应基于仁爱之心来建立。

他主张“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即通过建立社会规范和制度,引导人们按照仁爱之心来行事,实现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孔子还提出了君臣、父子、夫妻、兄弟等“五伦”关系,他认为这些关系是社会组织和稳定的基础,应该遵循仁的原则来发展。

三、政治观孔子的政治观主张君主立宪制,他认为君主应该具备仁德和才能,以智慧和品德来治理国家。

他主张君主应该以身作则,通过“君子修身,而后正其家,而后治其国,而后平天下”的方式来推行政治改革。

孔子认为政府的根本职责是保护人民的福祉,为人民谋利益,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宁。

四、教育观孔子非常重视教育,他主张“教学相长”,强调个体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紧密联系。

他强调教育的目的在于塑造人的品德和能力,使其成为具备仁德的君子。

孔子提出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等教育原则,鼓励人们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来提高自己。

他强调教育应该从幼儿时期开始,注重教育的个性化和因材施教,倡导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总而言之,孔子的主要思想体现了对人性的乐观和人的自我完善能力的信任,强调通过仁爱和修养来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强调君主以德治国,注重教育的普及和提升。

孔子的公私观

孔子的公私观

《孔子的公私观》一、孔子为政思想中蕴含的公共性、公正性孔子反对苛政、暴政,肯定民生,强调富民、惠民与教民,维护老百姓的生存权与受教育权,而且要取信于民。

孔子注意到分配正义、社会公正问题,反对贫富过于悬殊,指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季氏》)。

他对冉求说的这番话,是针对春秋末期季孙氏等新贵之暴富而提出的,意思是说,各诸侯或大夫,不必着急自己的财富不多,而需要顾虑的是财富分配的不均,那会导致诸侯之国与大夫之家的颠覆。

若是财富平均,消灭了贫穷,境内团结、平安、和睦,不仅不会倾危,而且会有远处的人来归服于你。

孔子的“富民”说与“均富”论,从根本上说也就是以仁爱思想为中心的政治主张。

第一,孔子肯定、尊重老百姓的生存权与私利,强调民生问题,并以之谓为“公”。

孔子说:“所重:民、食、丧、祭。

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敏则有功,公则说(悦)。

”(《论语·尧曰》20·1)据杨伯峻,“信则民任焉”为衍文,是因《阳货》篇“信则人任焉”的误增。

但不管怎么样,这里至少强调了治政者必须重视老百姓的事,尤其是吃饭、安葬等生死之事,要宽厚待民,提到“公”(即公平、公正)的原则,指出办事“公正”才能使老百姓高兴。

孔子重视百姓及其吃饭与生死问题。

民以食为天。

在孔子看来,人在社会中的生存和生活状况很重要,而死后的安葬与祭祀也很重要。

孔子希望统治者不违农时,使百姓维持生活、生产,有一定的生活保证。

故我们尤其要重视“公则说(悦)”的“公”的意涵。

同篇记载: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

‛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子张曰:‚何谓惠而不费?‛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子张曰:‚何谓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孔子政治主张对中国的影响

孔子政治主张对中国的影响

孔子政治主张对中国的深远影响引言:通过对孔子政治主张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他对中国的政治思想和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他提出了许多关于政治道德、社会秩序和治国理政的观点。

这些思想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并且至今仍然被广泛传承和应用。

本文将介绍孔子的政治主张,探讨其对中国的影响。

正文:一、仁政思想孔子强调君主应以仁义为政治准则。

他主张君主应关心百姓的福利,以仁爱、公正和善治来治理国家。

这一理念对中国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使得中国的传统政治文化形成了注重道德和人文关怀的传统。

二、礼治理念孔子提出了“礼”作为治国之道的基础。

他认为通过规范人们的行为举止,建立和谐有序的社会秩序。

这种思想在中国政治史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并且深深影响了中国的法律、制度和治理理念。

三、君主权威孔子主张君主的权威是建立在道德和品德上的。

他认为君主应具备明智、仁爱和善治的品质,以赢得百姓的尊重和拥护。

这种君主权威观念影响了中国历代帝王的统治方式和政治制度。

四、教育思想的政治意义孔子非常重视教育的作用,并提出了“教育无状元,只求知礼仪”的观点。

他认为通过教育可以培养人才,使社会实现和谐发展。

这种政治教育观念深入人心,不仅影响了中国古代的教育制度,也对中国现代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

结语:孔子的政治主张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提出的仁政思想、礼治理念、君主权威观念以及强调教育的政治意义都奠定了中国政治文化的基石。

这些思想在中国的政治实践中持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实现社会的稳定、和谐和持续发展。

孔子的政治思想不仅影响了中国古代政治结构,也深刻地塑造了中国人民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论古典儒家的公私权益观——兼论对古典儒家公私观念的误解

论古典儒家的公私权益观——兼论对古典儒家公私观念的误解

作者简介 :陈乔见 (9 9 ) 17 一 ,男 ,云南陆 良 ,哲学博 士,( 人 上海 2 0 4 ) 华 东师 范大学哲 学系暨 中国现代 思想文化研 究所 021 讲 师,主要从 事中国古代 哲学研 究。 ① 为节省文字,下文所说 “ 家” 皆指古典儒 家,即以孔子、孟子、荀子以及七 十子及其后 学为代表的古典儒 家。 儒
天道、 “ 无私 ” “ 、 以法 治 国”等 等。先 秦晚期 的 《 吕氏春秋》有两篇专文即是对此的总结,一为 《 贵 公》 ,一为 《 私 》 去 。这 里 的 “ ” 就 是 公正 、公 公
平 ,而不是君、国; “ 私”就是偏 私、偏党 、奸 邪 ,
国和某些地方县 邑的最高行 政长官 。 《 雅》 所谓 尔 “ ,君也” ( 公 不单指 国君 ,而泛指一般的君长 ) 即 是对此的总结。古时君 国一体 ,君 ( )实 际上代 公 表着 国家及其各级行政机构 。与此相对 ,“ ”指卿 私
概言之 ,若从公私利益关系看 ,儒家倡导公 私互 动、公私 共谋 的公 私利 益 观 ,并不 主张 惯常 所认 为的 “ 公抑 私” 崇 、
“ 以公灭私 ” 大公无私 ”等观念 。 、“
【 关键词】儒家;个体权益 ;私人权益 ;国家利益;社会福利;公共利益
中图分类号 :B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 7 6 ( 0 1 6— 13— 5 22 0 0— 6 0 2 1 )0 0 0 0
家身上 ,并进 一 步论 定儒 家 主张 集体 主 义。然而 ,
依笔者之见 ,论者之所 以会得 出这样 的结论 ,是 因 为他们有意无意地混淆 了公私概念的两种基本意涵。
考诸早期传世文献 ,“ ” “ ”概念最 为确定 公 私 的源初意涵都是指人物。“ ”指天子三公、诸侯 国 公

论儒家公私观的基本特点

论儒家公私观的基本特点

论儒家公私观的基本特点苑秀丽【摘要】The Confucian outlook on public and private interests was formed in the era of Confucius and Mencius. It has three basic features: strong moral character; long-lasting suppression of private interests and esteeming public interests; opposition of either this or that. Although in different eras public and private interests did not mean the same things, those three features remained unchanged. They determined the basic pattern and trend of outlook on public and private interests, and have deeply inlfuenced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ulture, economy and society.%儒家公私观在孔孟荀时代已经成型,它的基本特点有三方面:一是浓厚的道义性,二是持久的崇公抑私,三是非此即彼的对立性。

尽管在不同的时代“公”“私”内容不尽相同,但这三个特点始终没有改变。

这些特点决定了中国公私观的基本格局和走向,对中国文化、经济及社会发展也都有很深的影响。

【期刊名称】《东方论坛》【年(卷),期】2016(000)002【总页数】6页(P30-35)【关键词】儒家;公私观;道义性;崇公抑私;对立性【作者】苑秀丽【作者单位】青岛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青岛 26607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B222公与私是中国思想史上一对重要范畴,“公私问题是中国历史过程全局性问题之一”[1]。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中的公私观及其现代辨析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中的公私观及其现代辨析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中的公私观及其现代辨析李 萍 杨 勇【摘要】公私观念是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一个核心概念和重要的道德范畴。

公私含义演化及观念生成的逻辑奠定了传统伦理中“贵公”的价值观,它是中国文化特有的伦理气质。

历史地分析公、私概念内涵及其主体关系的演变,客观地揭示传统公私观念的伦理价值和道德意涵,是传统公私观现代价值辨析的理论前提。

传统公私观念的形成有两个基本载体,一是本体论意义上的共同体之公的伦理观念载体,二是认识论意义上天下为公的道德观念载体。

这两个载体构成传统公私观的伦理本质,形成存在的实然与道德的应然之间的张力。

传统公私观的现代困境恰恰在于混淆了两个基本载体,使得“公”“私”无法各安其位,进而出现伦理失序和道德失守。

澄清之解,可以从借鉴义利和解之道以及对分殊公私的伦理与道德之理,从根本上使公私回归伦理本性。

【关键词】公私观念;传统伦理;道德;价值中图分类号:B8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660(2020)05-0001-11作者简介:李 萍,广东蕉岭人,哲学博士,(广州510275)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All Rights Reserved.所暨哲学系教授;杨 勇,河南郸城人,(广州510275)中山大学哲学系博士生,(南宁530021)广西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基金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思想史视域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人民至上价值研究”(20AZD004)公私观念是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的一个特殊概念,也是一个核心概念,几乎贯穿人生的所有社会活动。

公与私经常作为对举运用的概念,在现代社会已经成为一种普遍共识。

现代生活中,人一方面作为个体而存在,另一方面又作为社会的一个成员而存在,这反映的就是个体与社会的一种公私伦理关系。

在中国人的观念里,对公私的理解至少有两个层面:在事实层面,公私被理解为全体与局部、社会整体与个人、社会集体与自我之间的利益关系;在价值层面,公私承载着公正、公平与自私、偏邪之间的道德评价。

总结孔子思想和政治主张

总结孔子思想和政治主张

总结孔子思想和政治主张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被后世尊称为“圣人”。

孔子的思想主张和政治理念广泛影响了中国历史和文化,也对世界思想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孔子的思想主要体现在《论语》中,他强调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提出了“仁”的核心概念和“德行”重要意义。

他认为“仁”是人类道德行为的根本目标,是一个人应该追求的最高境界,包括尊敬父母、孝顺长辈、友善待人、忠诚正直等等。

孔子还提出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原则,意味着一个人应该用自己期望得到的待遇去对待他人。

他的思想引导了中国古代社会伦理道德观念的发展,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在政治方面,孔子主张重视君主的德行,认为君主应以身作则,具备道德高尚的品质,以此来影响和教导百姓。

他认为君主应该以仁爱的政策来治理国家,以人为本,关心百姓的福祉,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

孔子强调君主的责任是培养人才,提倡教育事业的发展,希望通过教育来培养德才兼备的君主和官员,以推动国家的发展与进步。

他强调君主的权力应受到道德规范和法律制度的约束,为了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孔子主张君主应推行明法治国。

孔子还注重礼制的规范和实践,他认为礼仪是国家和社会秩序的基础,通过规范人们的行为举止,来维护社会的和谐。

他强调仪态的重要性,以及在公共场合的言行举止,用以塑造人的品质和修养。

此外,孔子还强调传统的文化习俗,倡导尊敬祖先和古人,对传统文化进行保护和传承。

总之,孔子的思想与政治主张强调个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追求道德的境界和完善人的人格。

他强调君主的修德和责任,教育的重要性以及执法的公正性。

孔子的思想对于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并为后世提供了有益的指导,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浅谈公私之辩的传统理解及超越

浅谈公私之辩的传统理解及超越

43作者简介:常玲玲(2000— ),女,汉族,山东潍坊人。

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历史地看,“公”与“私”这一对范畴频繁出现,并且逐渐成为我国思想史中众多论题的论证母题,相对于其他观念而言发挥着提纲挈领的作用。

诸如,在我国社会与个人、国家与公民等方面都是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同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从“公私之辩”中找到合适的办法,加强公民精神建设和道德建设,能够有序推进社会建设的不断发展。

一、传统公私之辩历史脉络梳理(一)先秦时期先秦时期的“公”与“私”论证主要体现在为政者公平公正上。

孔子提出“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的“三无私”观点,通过对天道论的解释说明君主执政应该秉承公正,无私欲。

之后,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提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思想,公欲胜过私欲占据主流。

与此同时,墨家学派主张“尚贤”,意思是选拔有学问的人为官执政,在一定程度上客服了因个人恩怨或亲属关系所带来的私欲影响,通过举孝廉的方式选拔合适的人做官。

法家学派主张“法治”,要求君主依照法律规范来治理国家,从而有效避免君主主观性对国家治理的影响。

总体来说,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大抵倾向于“无私”的观念,主张为政者的公平公正。

(二)宋明时期宋明理学在儒、释、道三家冲突中融合发展,是对春秋和秦代儒家思想的新发展。

而宋明时期的“公私之辩”主要体现在“义利”和“求理”两个方面。

以朱熹来看,公私之辩主要包含两个层面。

第一层即“公”与“私”是同一整体的两个方面,并不是独立分开。

在这一整体中,正当的、合理的诉求就是天理,就是“公”;不符合天理的层面就是“私”。

第二层面即是“私”向“公”转化的方式,通过“格物致知”、“求理”,来实现两者的转变。

其中,用“理”来规范人们行为,将推崇“理”的思想发展到极致的高度。

张载更是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慷慨呼号。

宋明时期的“公私之辩”已经不仅仅是关乎政治领域,更多地上升到个人的思想境界,体现出如冯友兰所说的“天地之境”,关乎个人意识行为的导向。

简述孔子的教育与政治主张 理论说明以及概述

简述孔子的教育与政治主张 理论说明以及概述

简述孔子的教育与政治主张理论说明以及概述1. 引言1.1 概述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字仲尼,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之一。

孔子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教育和政治主张,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旨在简述孔子的教育与政治主张,并分析其理论说明,进而概述其在现实社会中的意义。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阐述:首先,介绍孔子的教育主张,包括他的教育观念、教育目标和教育方法;其次,探讨孔子的政治主张,涉及他的政治理念、制度优化以及社会秩序与和谐;然后,通过理论说明对孔子思想的影响力进行探究,并阐明对现代教育和政治领域的启示和借鉴;最后,在总结部分将归纳孔子思想在当今社会中的意义,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

1.3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简述孔子的教育与政治主张,深入解读孔子的思想,以期能够使读者对其教育理念和政治观点有更加全面和准确的了解。

同时,通过对孔子思想在现实社会中的影响力进行分析,探究其对现代教育和政治领域的启示和借鉴,进一步认识其在当今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发展前景。

2. 孔子的教育主张2.1 教育观念:孔子的教育观念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核心。

他强调个体修养与道德品质的培养,认为一个人应该先修好自己的心性和品德,然后才能影响他人,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2.2 教育目标:孔子认为教育的最终目标是造就君子。

君子具备高尚的品格和卓越的才能,在道德、智慧、仁爱等方面都有出色表现。

他注重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并追求知行合一。

2.3 教育方法:孔子秉持“因材施教”的原则,提倡因材施教、因地制宜。

他认为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潜能和特长,应该根据学生个体差异灵活安排教学内容和方式。

孔子还提倡师徒关系,强调师者必须具备高尚的品质和丰富的知识,以身作则来影响并引领学生。

以上是对孔子的教育主张进行的简要概述,详细内容可参考相关文献和研究成果。

3. 孔子的政治主张3.1 政治理念孔子的政治主张以仁政为核心,强调君主应当用德行和道义来统治国家。

孔子的世界观、人性观、人生观和社会观

孔子的世界观、人性观、人生观和社会观

孔子的世界观、人性观、人生观和社会观《论语》中孔子的四句话,来总结孔子的思想,总结孔子的世界观、人性观、人生观和社会观。

第一句:“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这话出自《论语·阳货》,用来讲孔子的世界观。

“四时行焉”,指一年四季周而复始运行的自然秩序。

请记住“秩序”这两个字。

对孔子来说,这个世界是确定的、是有秩序的。

孔子这句话,引导我们的眼光,去发现客观秩序,去发现支配宇宙万物运行的客观秩序。

“百物生焉”,百物创生。

“百”是形容多,指万物创生。

请大家注意这个“生”字,这个世界中,有力量催动万物创生,一个生生不息的巨大力量。

“天何言哉?”上天不言,说明上天的力量无形。

宇宙万物背后,有一个支配创生秩序的力量,《论语》中孔子称之为“天”,《中庸》中孔子称之为“上帝”。

这个创生万物支配万物的力量,是对生命友善的力量,是推动秩序运行和万物创生的力量,是维护存在的爱的力量。

请注意,孔子的世界观,由两个世界构成。

一个世界是我们能看到的现象世界,物质性的世界,四时行焉,四季运行,百物生焉,万物创生。

另一个世界是无形的,决定有形世界的运行,孔子称之为“天”的世界。

这是一个由上天的意志主导的世界,上天创生并主宰宇宙的秩序和万物的创生。

西方现代哲学将这种观点称为“本质主义”,指有决定现象世界的更本质的无形世界。

第二句:“天生德于予。

”这话出自《论语·述而》,我用来讲孔子的人性观。

人性观,就是对人性的看法。

一个人的人性观,决定他(她)与人相处的方式。

《论语》与《商君书》的不同,人性观的差异是核心方面。

《论语》这个通道,引导我们去看什么样的人性层面?我用孔子的一句话来讲孔子的人性观。

这句话就是:子曰:“天生德于予。

”上天把德生在我身上,德在我身上。

人性中有德,这就是孔子的人性观。

孔子讲德很多,他讲“为政以德”,讲“道之以德”,“君子怀德”等,但他对“德”并没有一个清晰定义。

其实,“德”的本质就是好生之德,就是上面我们讲孔子宇宙观“百物生焉”这样的“生”字中生出来的。

略论孔子私学的历史作用

略论孔子私学的历史作用

略论孔子私学的历史作用私学作学校教育的一种形式,产生大约在春秋中叶时期,当时除孔子办的私学外,还有郑国邓析办的私学、鲁国少正卯办的私学。

但最富盛名的当属孔子创办的私学,为当时开办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影响也最深,孔子大约从三十岁左右开始收徒讲学,前后长达四十年之久,他所创立的儒家学派,被称之为“显学”。

与私学相对应的是商周时期的官学,这种官学的特点是学校直接控制在宫廷之中,教师由宫廷中掌管文化事物的大臣兼任,教材深藏在宫廷中的文化典籍,学生只能是天子、公卿和诸侯、大夫的血缘亲族。

这些特点决定了官学由贵族阶级所包办,只有少数人能享受到官学的教育。

探究孔子私学的历史意义可以从私学相对于官学的进步性着手。

孔子创办的私学,首先,在招生范围方面,扩大了教育对象,他提出”有教无类“,主张不分地区不按地位,广招门徒,孔子的学生不仅身份很杂,有贵族也有平民,同时也来自四面八方,如鲁、卫、齐、楚、、宋、陈、吴、秦等地。

孔子的私学打破了地域和身份的限制,使得教育的范围得以延伸到不同阶级的人群中。

其次,在课程内容方面,注入了新的精神,孔子作为春秋文化的集大成者,他的私学,主要内容还是传承了官学中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的教育,但孔子在释礼时,注入了“仁”的精神,提出”人而不仁,如礼和”,“礼”只是的形式,“仁”才是借由“礼”要达到的目的。

此外,在培养人才方面,有其独有的教育理念。

一是因材施教的理念,根据教学对象自身的水平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同时据教学对象的知识背景和性格特点选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因此,孔门的弟子的强项各不相同,成绩也不太一样,有的长于“言语”,有的长于“文学”,有的长于“政事”,但都能凭借自己的所长,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是启发教育的理念,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孔子不替学生说,而是引导学生说,到了学生实在想不清楚,说不出来的时候再推一把,然后再努力给学生创设条件,让学生自己去思考。

浅析孔子的哲学思想

浅析孔子的哲学思想

浅析孔子的哲学思想孔子(公元前551-479年),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他的思想对中国和世界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的哲学思想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其核心理念是仁、礼、义、智,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个人修养和社会道德。

本文将从孔子的生平背景、关于人性、教育理念、政治哲学等方面对孔子的哲学思想进行浅析。

孔子的生平背景。

孔子生于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出身寒微,早年丧父,家境贫困。

他酷爱学问,博览群书,尤其喜欢儒家经典《诗经》、《书经》等。

他曾游历各国,游说各国君主改革政治,并开创了一门名为“儒”的学说,引领了后来的儒家学派。

他在鲁国未能得到重用,最终在鲁国北部的鲁鲜城(今山东省济南市东南)创办了私学,传授学问,培养学生,后来成为著名的儒家学派。

孔子的人性观。

孔子认为人性本善,每个人都有善良的本性。

他主张“人之初,性本善”,强调每个人都有做善事的本能,应该倡导仁爱之心,以道德为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孔子强调修身,就是要让人们培养高尚的品德,以德治国,鼓励人们自修。

他的这一人性观念,对后来中国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中国的道德观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孔子的教育理念。

孔子强调教育的重要性,他认为“教育无须便差”,并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教育理论,他主张“教学相长”,并注重教育的实践性和人文性。

他主张教育要以实践为基础,讲究“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倡导学以致用,注重实践和经验的积累。

他还注重教育的人文性,倡导以德育人,提倡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这些教育理念对中国古代和现代的教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世界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孔子的政治哲学。

孔子的政治理念强调仁政、礼治,主张“君子之道,三年学而后为仕”。

他认为政治是一门德行高尚、道德标准要求极高的活动。

他主张以仁爱之心为本,要求君子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他主张礼治,认为礼仪、规范、秩序是维护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的必要手段。

浅析孔子的哲学思想

浅析孔子的哲学思想

浅析孔子的哲学思想孔子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被誉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所代表的哲学思想,对中国历史、文化、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面从孔子的人性论、仁爱观、教育思想、政治思想等方面,对孔子的哲学思想进行浅析。

一、孔子的人性论孔子的人性观念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一。

他认为人性本善,重视人的道德观念的培养和提高。

他主张要通过教育来引导人们的行为,把人性中的善良发扬光大。

孔子用“恻隐之心”来表达对人性的看法,认为每个人都有一颗与他人相连的心,能够感受到别人的痛苦,而不是只关心自己的利益。

他认为,这种“恻隐之心”是人性本具的。

在孔子看来,人性的问题不在于本质,而在于教育。

他强调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认为通过教育,能够引导人们从良知出发,最终实现人性的本真,达到“仁”的境界。

二、仁爱观仁是孔子思想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

在孔子的教育思想和道德观念中,仁是一种最高境界的道德品质。

他认为仁是道德的核心和灵魂,是一种优秀的人格特质,是凝聚社会的根本原则。

孔子把仁视为“爱人”的体现,即把别人的利益放在自己前面,为他人着想,帮助他人,化解矛盾,维护社会和谐。

他认为仁是一种人类共同的道德观念,既是行为准则,也是思想指南。

孔子强调,仁是可以通过教育培养的,同时也是一种积极的精神状态。

三、教育思想孔子提出的“教育为先”、“不问出身,只问品行”的思想,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

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帮助人们了解天下大义,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孔子认为,教育不仅是一种传递知识的活动,更是一种培养人的品行和人格的过程。

他提出了“三种笏下士”的教育理念,重视学生的品德、智慧和文化修为的综合培养,注重学生的自由发展,通过启发内心的善良,培养出君子精神。

孔子强调,教育要以德育为先,注重教学生道德和礼仪,通过观察上进的榜样和批评下降的现象,改变学生的态度和行为。

四、政治思想孔子的政治思想与他的人性论和仁爱观息息相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的公私观研究作者:高清宇来源:《学理论·上》2014年第10期摘要:“公”和“私”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尤其是在春秋战国时期,这时,中国的社会制度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正处于由奴隶制度向封建制度转变的过程中。

私在逐渐盛行,开始渗透进社会生活的众多方面,对人们的观念和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

如何看待公和私,这决定着怎样处理个人与国家间的关系。

先秦儒家的尚公思想,奠定了中国几千年公私观的理论基础,同时也为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思想依据。

孔子的公私观是儒家公私思想的核心,对于当今社会我们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解决个性与群性的矛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因此,我们不能忽视公和私这两个重要概念。

关键词:公;私;义;利;孔子中图分类号:B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8-0083-02一、“公”和“私”的含义“公”与“私”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两个重要概念,法家的韩非子对这两个概念做出了明确界定,他指出:“自环者谓之私,背私谓之公,公私之相背也。

”先秦以及历代的思想家们对这两个概念多有论述,“公”成为了他们的主导价值取向,他们推崇大公无私,因此也就批判“私”,“私”也就仿佛成了见不得人的东西。

我们要想探讨孔子的公私观,不能仅仅了解儒家们“公”和“私”的思想,必不可少地也要研究西周时期,以及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们的公私观,这在研究孔子公私观的过程中是一条必经之路。

中国早期的公私关系起源于土地,周代因袭商代的井田制,井田制国家所有。

诸侯驱使奴隶耕作,中间称“公田”,收获全部归天子,其余八块称“私田”,收获归诸侯。

可见,最早的私也是公,只不过是带有地方特征的“小公”而已,那时的公和私关系实际就是“大公”和“小公”的关系,这就是早期的公私关系[1]。

我们结合儒家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来解析儒家的思想,探讨公和私的关系。

孔子、孟子和荀子他们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社会制度正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正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大变革时期。

以分封贵族为代表的政权在不断地瓦解,新兴的封建势力不断地增强,其实质是财产关系的变化,社会财富由分封的贵族转向新兴的封建主手中,土地由大氏族转向小氏族私有。

因此,这时的“公”指的是大氏族所有者,“私”是指小氏族,“公”还指国君以至国事,“私”指大夫以至家事。

维护周朝旧势力的孔子则对这种新兴的封建势力进行批判,主要体现在他的公私观。

二、孔子的公私观孔子的公私观是其思想体系的核心观点,同时也是中国哲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命题,如何看待与解决公和私的关系,这不仅是公私本身的问题,对社会以及国家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孔子的公私观涉及了义利关系、为政理念和仁学思想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维护氏族的利益,为当时旧的统治阶级服务,具有保守的一面,但是它在伦理道德、政治文化和社会经济领域的应用都产生了积极的意义,甚至对于我们当代社会仍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所以我们要加强对孔子公私观的重视。

孔子的公私观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传统伦理的义利观。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他还说:“富而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由此可见,孔子肯定了人们私利的存在,他认为追求物质利益是人们的天性,是人的客观需要之一,人们追求私利,有一定的正当性,“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死亡贫苦,人之大恶存焉;”每个人都有追求私利的权利,任何人也没有权利去阻挡。

孔子肯定人们追求私利的合理性,但是每个人在追求私利时要以不损害别人的利益为必要前提,不能违背道义去追求富贵。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他认为,因为人们一旦只是以自身为出发点,不顾其他人的利益,这样往往就会导致不良的后果,“放于利而行,则多怨”,因此就要以义来约束利,防止损害他人的正当利益。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在追求私利时,要推己及人,不能置别人的利益而不顾,也就是说,不能因己之利而损害他人之利。

2.君臣政治的公私观。

孔子不仅反对人们在追求自我利益时损害别人的利益,还反对人们和氏族争利,当人们在追求私利同氏族的特权发生冲突,对“氏所以别贵贱”的西周的传统构成威胁时,孔子就不会容忍了。

“好勇疾贫,乱也。

”可见,孔子把封建诸侯的利益视为不可以侵害的,他提出的“张公室”而“抑私室”,就是为国君争权的一种典型表现。

在春秋时期,“公”指的是大氏族所有者,“私”指的是小宗长所有者。

在当时,“忠”这个字被看作“公”,即“无私,忠也。

”(《左传·成公九年》)孔子在极力地提倡公而反对私,用“忠”来表达他的公私观,孔子曾经称赞过季文子“于公室也”同样能够体现这一点,孔子的公私观是为旧的统治阶级服务的,带有鲜明的阶级色彩,这也是他思想的局限性。

孔子不仅不反对百姓的私利,也不反对上层人士的权利,可是他反对统治者以权谋私,冉求做季氏的家宰,好敛财,孔子就让学生们批评他,“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之也为之”,子曰“非吾徒也,小人鸣鼓而攻之,可也。

”可见,孔子是多么反对以公谋私,“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他也是在告诫统治者不要利用职位、权力来谋取个人的利益,他是希望官员们要明道义,慎重对待,毫不苟且,不要见利忘义,不要以公肥私。

从本质上看,他把“公”看作至高无上的,“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奉斯三者,以劳天下,此之谓三无私。

”这就是在强烈要求统治者要公正和无私,不应该“徇私”、“偏私”。

3.社会经济的民本观。

孔子的为政思想运用到社会经济领域体现出一种公正性,他反对苛政,肯定民生,强调富国强民,维护百姓的利益,把百姓的利益作为公平的标准。

《颜渊》中提到,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在年成不好的情况下,把赋税降低,对鲁君本人来说无疑是损失,但鲁国的民众是鲁君的子民,民众用足也就等于鲁君本人用足。

这种巧妙的劝说中,暗含一个警告,如果君主把民众的利益剥夺净尽,使他们无法生存下去,君主就再也不能从民众那里得到利益,这表现出君民互相依存的整体价值结构。

孔子主张宽厚待民,笃亲兴仁,重视百姓的吃饭和生死问题。

他还主张如子产那样,“养民也惠”,“使民也义”,希望统治者不违农时,做到“宽”、“信”、“政”、“惠”。

孔子注意到了社会的公正问题,反对过分的悬殊,《季氏》中说,“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可见,孔子认为均平和安居是民众最大的利益。

因此,统治者做事应该把民众财富的均平和生活的安定放在首位,做到了这一点,也就是做到了“公”,由此百姓也就高兴地亲附了,才所谓“公则悦”。

如果财富不均,就容易导致诸侯国与大夫之家的颠覆,造成社会动乱,百姓就要遭受苦难。

三、孔子公私观的当代价值“公”在当代表现为集体,而“私”表现为个人。

儒家的尚公思想,在当今社会,有利于解决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为我们解决个性和群性的矛盾提供了理论依据。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总是要生存在集体之中,因此集体的利益高于一切,不能因个人利益而损害集体利益,不能利己而损公。

应发挥集体的优势,这样才更有利于集体的发展,进而也有利于个人的发展,当集体的整体利益得以实现,个人也就能得到应得的利益。

但是集体也不能无视个人的利益,如果个人的利益得不到实现与满足,那么也就不会再有人愿为集体服务,集体的存在也就没有了实际意义。

当个体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应该服从集体利益,以集体利益为主。

正如国家危亡之际,无数仁人志士,扶社稷于将倾,力挽狂澜,为国捐躯,为后人传颂。

在和平年代,不需要我们舍生取义,为国家牺牲生命,但是当集体利益受到损害时,我们有责任来保护其不受侵害。

孔子的廉政思想、反对以权谋私的观点,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是值得我们提倡的。

如果执政者贪污腐败,不仅会影响了党在人们心中的形象,更会影响经济发展,给人们带来巨大的损失。

如果当政者都能如孔子所说的廉政奉公,那么执政效率无疑会大大增强,同时也会对经济发展带来有力的推动。

在廉政建设的今天,我们高举孔子的廉政思想,仍然大有益处。

孔子关注百姓的生活和人们的基本利益,他的仁学思想值得当今执政者借鉴,对我们当今社会的稳定发展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国家领导人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这与孔子的仁爱思想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目标就是人们共同富裕,消除两极分化。

而当今的社会贫富不均,并且差距较大,这严重地影响着社会的稳定、社会的团结发展。

因此,执政者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关注人民的生存条件,为百姓谋福利,这样才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

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意味着资源的有效利用,市场经济是以竞争为基本特征的经济,但并不是不讲道德,恰好相反,市场经济,不仅是法制经济,更是德治经济。

要讲诚信,守信用,这样才会使自己处于不败之地,这就要求我们在市场经济中树立正确的义利观、价值观。

儒家的义利观是有利于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我们要提倡儒家的义利观,在追求金钱的同时要讲义,不能只看到利而不顾义,要义利兼顾,在获得金钱时,要如古语所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才是一种正确的经济价值观,这样才有利于市场经济的规范,才有利于我们国家的繁荣富强,有利于我们伟大的“中国梦”的实现。

四、结论公私关系起源于商周的分封制度,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具有了公共理性,同时也具有了道德意义。

儒家的基本思想是尚公的,这影响了人们对公私的看法。

孔子提出的公正观点,反对以权谋私的思想,有利于防止统治者的腐败,对当今的廉政建设起着积极的作用,为公民的道德建设提供了思想依据。

他们的观点有利于人们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解决个性与群性的矛盾,这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

参考文献:[1]钱广荣.中国早期的公私观[J],哲学研究,1996(4)3.[2]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2.[3]杨树达.论语疏证[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4]张锡勤.中国传统道德举要[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6.[5]罗国杰.伦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6]王恩来.人性的寻找[M].北京:中华书局,2005.[7]张世英.天人之际[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