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
七年级语文 第五单元《狼1》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
(1)《狼》选自,作者是 朝。
(2)《狼》叙述了,告诉了人们道理。
3、根据课文回答问题
(1)文中是怎样写狼的狡猾的?
(2)屠户的机智表现在哪些地方?
(3)作者对这件事有什么议论?
2.疏通字词句请学生谈谈初学课文对狼的本性的认识和屠户的胜利说明了什么问题。
采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找出重点词句
先个人查工具书解决,后小组交流,再在班内交流。
小组竞赛回答
学得怎样
1.给加粗字注音。
缀行甚远()并驱如故( )积薪其中() 苫蔽成丘()()奔倚其下()眈眈相向()少时()目似瞑()意暇甚()意将隧入()乃悟前狼假寐()狼亦黠矣()
江苏省泗阳实验初中七年级语文第五单元《狼1》学案人教新课标版
学什么
怎样学
学习目标:
1、.了解狼贪婪、凶残和狡诈的本性,懂得对 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 能取得胜利。
2、理解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性活用等古汉语现象 。
课前准备
1.查字典试翻译课文
2.收集有关狼的知识
课堂展示:
1.作家作品简介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30课《狼》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学案
《狼》主题狼主备人总课时第节课型综合问题解决课授课人时间学习目标1.能比较流利地熟练地朗读课文。
2.能对照注释掌握一些实词,读懂文章的意思。
3.能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4、初步认识狼的本性。
重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难点学会本文典型文言实词是本课教学难点。
导学方法预习法导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文言积累法问题导学过程时间预设师生行为及二次设计课前教师寄语:一、创设情境——导入:由《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导入二、自读目标——导向:(学生齐读学习目标)(一)课前预习检测1、作家作品回顾:蒲松龄,字,一字,号居士,朝某某人,著有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据说,蒲松龄在创作《聊斋志异》时,文思枯竭,难以下笔。
他知道自己缺乏写作素材,便变卖家产,在路口摆下席子,煮绿豆汤、茶水供路人歇息、解渴。
他不收分文,只求路人讲一则故事。
之后,他把这些路人口述的故事,整理成篇,写成小说。
415厚积薄发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课前自主检测,夯实知识引领强化预习《聊斋志异》是我国著名的文学作品,是短篇小说集。
作者通过谈狐说鬼,讽刺当时社会的黑暗、官场的腐败、科举制度的腐朽。
郭沫若也曾评价《聊斋志异》:“写鬼写妖高人一等,”。
2、文言常识归纳:①一词多义:基础】问题导学过程时间预设师生行及二次设计止止有剩骨()一狼得骨止()意意暇甚()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敌恐前后受其敌()盖以诱敌()前恐前后受其敌()狼不敢前()②积累词性活用洞:一狼洞其中。
隧: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犬:其一犬坐于前。
③积累本文通假字:____通_____:___________三、合作探究——导学(一)正确流利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X读课文,学生倾听,注音读音节奏。
2、学生轮读、齐读,小组展示朗读。
3、通过反复朗读,理解课文大意。
2762【检测预习成果,引导学生注重文言积累】【对课文朗读的指导,反复诵读课文,以达到理解课文的目的】【学法:自主欣赏合作探究答案:止同“只” 止有剩骨停止一狼得骨止意神情意暇甚想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敌攻击恐前后受其敌敌方盖以诱敌前前面恐前后受其敌向前狼不敢前2.讲解词性活用洞:名词用为动词,打洞。
七年级语文上册 20 狼学案 新人教版
《狼》学习手册学习目标:(加粗部分为基础必学目标,其他部分为选修内容。
)1、朗读课文,熟读成诵,并准确默写()2、落实字词,理解文意( )3、依据小说的情节,理清思路。
()4、准确分析小说中的形象()5、提炼文章的中心()6. 形成自己的独特体验、态度、观点。
()学法指导:1、首先确定读学部分的主要学习方式:(用√表示)(1)自学(2)对子组互学(3)组长领学。
2、个人每完成一个目标都要在学案上进行标注,组长及时关注组员的进度,并进行记录。
示例——目标1.诵读原文(节奏准确),并准确默写。
(√)一、品读,内容探究知识链接《聊斋志异》简称《聊斋》,是中国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
蒲松龄一生贫困潦倒,但这样的经历恰好对他创作《聊斋志异》这样的文学巨著十分有利。
他个人科场的不幸固然可悲,但他却由此而对科考制度有了深切的体验,从而促使他把满腔孤愤倾注在自己的创作中,它的作品或者揭露封建统治的黑暗,或者抨击科举制度的腐朽,或者反抗封建礼教的束缚,具有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
(课外补充资料)默读,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解释重点语,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落实到课本空学法指导:本篇小说主要讲了屠户与狼斗智斗勇的经过。
小说的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记录学习疑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二、汇报内容:组内认为有价值的解决不了的学习疑惑学法指导:1、疑惑随时布板,解答则必须在组内研学结束后才能布板。
2、布板内容要精确,展示语言要流畅。
三、基础检测学法指导:1、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检测,组长下发答案,对子组互判打分,组长记录成绩。
2、组内组织讨论检测题中的疑难问题。
3、达不到总成绩的75% 即进入提升班;其他学生按兴趣自选兴趣班,酌情调配。
四、兴趣班学习步骤一:选择自己的兴趣班,进入学习五班、三班(提升班)学习内容:诵读、巩固重点词语,画出原文的脑图,阅读《狼三则》的另外两则。
六班、四班(阅读班)学习内容:①阅读与动物的相关文章,并做好批注(旁批:侧重描写、修辞、情感总批:读完这篇文章的感受和启示)七班、一班(辩论班)学习内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狼的形象是贪婪、狡诈的;但是狼又有极强的团队意识和执行意识,看看你更倾向狼的哪个形象,组成新的战队,通过小电脑或平板搜集支撑自己的材料,展开一场辩论赛。
【精品】七年级语文下册《第30课狼》学案新人教版
山东省宁阳县第二十五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第30课狼》学案新人教版一、快乐预习[教学任务]1.能比较流利地熟练地朗读课文。
2.能对照注释掌握一些实词,读懂文章的意思。
3.能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4.能从文中认识狼贪婪、凶残和狡诈的本性,懂得对待象狼一样的恶人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自主预习:1、蒲松龄,字,一字,号居士,朝山东人,著有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据说,蒲松龄在创作《聊斋志异》时,文思枯竭,难以下笔。
他知道自己缺乏写作素材,便变卖家产,在路口摆下席子,煮绿豆汤、茶水供路人歇息、解渴。
他不收分文,只求路人讲一则故事。
之后,他把这些路人口述的故事,整理成篇,写成小说。
《聊斋志异》是我国著名的文学作品,是短篇小说集。
作者通过谈狐说鬼,讽刺当时社会的黑暗、官场的腐败、科举制度的腐朽。
作品的艺术成就很高,具有现实意义,故事曲折离奇,人物形象鲜明生动。
很多篇目已改编成电影电视,为大家所熟悉。
郭沫若也曾评价《聊斋志异》:“写鬼写妖高人一等,”。
2、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3、写出与“狼”有关的成语:二、合作探究1、导入新课同学们都知道,昔日东郭先生遇见了危难中的中山狼,由于他过分“仁慈”,险些丧命,幸亏有农夫的帮助,才转危为安。
今日屠夫又遇见了中山狼的“后代”,那么屠夫是否从东郭先生身上汲取了教训,或又重蹈旧辙?狼也许变善良了?那么究竟如何,现在我们就来共同学习《狼》这篇课文。
2、阳光展示(1)、学生自由放声朗读课文。
对于读不准的字词或需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字词做上标记,然后在课堂提出。
(2)、个别学生朗读课文。
(学生注意听并做评价)(3)、教师范读课文或视频范读。
(注意紧张感和生动)(4)、学生自由读并齐读。
导学点拨1、四人小组合作疏通文意,对于有分歧或有疑惑的地方做上标记。
然后课堂提出并解决。
2、问一问(落实重点字词及句子的翻译)顾野有麦场(瞻前顾后) 场主积薪其中(杯水车薪)眈眈相向(虎视眈眈) 意暇甚(目不暇接)屠自断其股(悬梁刺股) 两狼之并驱如故(一见如故)目似瞑(死不瞑目) 乃悟前狼假寐(梦寐以求止有剩骨一狼洞其中投以骨复投之狼不敢前屠乃奔倚其下方欲行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3、说一说。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30课《狼》导学案2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学案
明。 研 习
的心情是怎样的?
会。)
4、屠户是如何与两狼展
4、根据理解补
5.读了这个故事你有哪 些启发?
开搏斗的呢?从中可看 出屠户具有怎样的品
充下面的句子。 我们看到了一
个的狼。我得到了
质?
的启示。
5、请同学们朗读课文最
3、你从本文中得到哪些启示?(本文 章内容和写法的比较从 对 学 习 的 从 新 认 感的流露;同
通过一屠杀两狼的故事,讽喻了狼虽 不同的角度加深对文章 识。
精 习
然贪婪凶恶,狡诈阴险,但在勇敢机 主旨的理解。
时注意语言 的训练。
智的人面前,终究难逃灭亡的命运。
注意从主题
告诉我们人有狼所没有的智慧、勇气
反 思
3/3
3. 体会揣摩本文简洁、凝练的语言。
教学难点 能从文中认识狼贪婪、凶残和狡诈的本性,懂得对待象狼一样的恶人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课型
文言文略读课
课时
2 课时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学内容
教学任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预见性问题 及对策
1/3
word
一、整体感知,问题探
引导学生把握主要 1、边默读边圈画
引导学
究
情节,从才能变化入手 重点词语、句子。 生 通 过 理 解
word
第 30 课《狼》
1.能比较流利地熟练地朗读课文
导学目标 2.能对照注释掌握一些实词,读懂文章的意思 3.能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4.能从文中认识狼贪婪、凶残和狡诈的本性,懂得对待象狼一样的恶人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狼》精品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狼》精品学案
《狼》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顾、苫蔽、洞等文言字词,疏通文意,复述故事。
2.熟读背诵课文。
3.领悟文章深刻的寓意。
基础知识: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①缀行甚远()②一狼仍从()③屠大窘()④顾野有麦场()⑤积薪其中()⑥苫蔽成丘()⑦目似暝()⑧又数刀毙之()⑨一狼洞其中()⑩止露尻尾()○11乃悟前狼假寐()○12狼亦黠矣()2、翻译下列句子①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②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③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④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⑤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理解探究3、文中是怎样写狼的狡猾的?4、屠户的机智表现在哪些地方?合作释疑5、课文最后一段的议论中,止增笑耳的仅仅是恶狼吗?作者嘲讽的仅仅是恶狼吗?从故事中,你得到怎样的启示?6、作者是从狼自取灭亡的角度来归结故事的旨意的,但有人认为这个故事表现了屠户敢于斗争的精神,你同意这个看法吗?课内精读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冥,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遂如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只漏尻尾。
屠自断其后,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7、解释加点的文言词语(1)一狼径去()(2)其一犬坐于前()(3)一狼洞其中()(4)盖以诱敌()(5)意将遂如以攻其后也()8、下列句中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久之,目似冥,意暇甚B又数刀毙之C问之,鬼曰:我是鬼D恐其变化,唾之9、其一犬坐于前的停顿正确的一项是()A其/一犬坐/于前B其一/犬坐于前C其一犬/坐于前。
《狼》 学案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共3篇
《狼》学案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共3篇《狼》学案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下册)1《狼》学案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 了解狼的基本生理和行为特征;(2) 了解人类与狼之间的历史关系;(3) 理解文学作品的意义和价值;(4) 检测学生的语文知识应用能力。
2. 能力目标:(1) 能够理解文本中的具体含义和抽象意义;(2) 能够运用相关语言知识进行分析和解读;(3) 能够独立思考和表达个人看法;(4) 能够合作探究和分享经验。
3. 情感目标:(1)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和动植物的敬畏之心;(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3)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1) 狼的生理和行为特征;(2) 狼与人类之间的历史关系;(3) 文学作品《狼》的意义和价值。
2. 教学难点:(1) 如何理解和解释文学作品;(2) 如何独立思考和表达个人看法。
三、教学方法1. 课堂讲授法:教师在课堂上对狼的基本生理和行为特征、人类与狼之间的历史关系等进行讲解。
2. 视听法:教师可以播放相关视频和音频素材,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和感受狼的形态和声音。
3. 讨论法: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针对文学作品《狼》的主题和意义展开深入探讨。
4. 互动法:教师采用游戏、情景模拟等互动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
四、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课件和素材材料;(2) 学生预习相关知识、文学作品《狼》。
2. 课堂授课(1) 导入:教师播放相关视频和音频素材,让学生感受狼的形态和声音,导入本课话题。
(2) 狼的生理和行为特征:教师向学生讲解狼的外形、生活习性、繁殖方式等基本知识,并引导学生观察狼的动作和表情。
(3) 人类与狼之间的历史关系:教师讲解人类与狼之间的历史关系,如何影响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等。
(4) 文学作品《狼》的意义和价值:教师向学生讲解文学作品《狼》的主旨和背景,并邀请学生发表对作品的理解和评价。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0狼学案新人教版(new)
狼1、学习目标(1)领悟作者语言运用的精妙,把握狼与屠户的形象。
(2)理清文章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
(3)掌握课文中狼的阴险狡诈和屠户的机智勇敢的斗争精神及课文阐明的道理.2、作者简介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杰出文学家,蒲松龄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
19岁中功名,以后屡试不第,直至71岁时才成岁贡生。
4年后便死去,他牢骚满腹,便在聊斋写他的志异。
穷愁潦倒的一生使他对当时社会的黑暗之处有深刻的认识。
3、作品简介《聊斋志异》,清代短篇文言小说集,是在他40岁左右历时30多年完成的著作。
“聊斋"是他的书斋名,“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指在聊斋中记述奇异的故事。
多数作品通过谈狐说鬼的手法,对当时社会的腐败、黑暗进行了有力批判,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矛盾,表达了人民的愿望.4、给加粗字注音。
缀行( ) 屠大窘( ) 苫蔽成丘()弛担持刀()眈眈相向()目似瞑()隧入()狼亦黠矣( )答案:zhuì jiǒng shàn bìchí dān dān míngsuì xiá尊敬的读者:本文由我和我的同事在百忙中收集整编出来,本文档在发布之前我们对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疏漏之处请指正,希望本文能为您解开疑惑,引发思考。
文中部分文字受到网友的关怀和支持,在此表示感谢!在往后的日子希望与大家共同进步,成长。
This article is collected and compiled by my colleagues and I in our busy schedule. We proofread the content carefully before the release of this article, but it is inevitable that there will be some unsatisfactory points. If there are omissions, please correct them. I hope this article can solve your doubts and arouse your thinking. Part of the text by the user's care and support, thank you here! I hope to make progress and grow with you in the future.。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0课《狼》导学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学案
狼【学习目标】1.掌握重要实词、虚词的用法和意义,积累文言词汇。
2.把握刻画的形象,让学生意识到看待事物应该全面。
3.认识狼的贪婪、凶残和狡诈的本性,懂得对待象狼一样的恶人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学习重难重点】1.掌握生字生词,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中心意思。
2.能举例说明通过动作、神态刻画形象的特点【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依据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勾画并思考本节重点内容,完成预习案,联系生活实际,尝试探究案问题,组长搞好督促与检查,确保每位同学能认真、高质量预习。
2、AB层完成导学案上所有问题,C层掌握基础知识,并完成除探究案6题之外的题目。
3、将预习时有疑问或不能解决的用红色笔标记,并总结到“我的疑惑”中,以备上课交流。
【知识】作者简介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别号柳泉,某某淄川(今某某市)人。
他出生在一个书香家庭,从小热衷功名,并在19岁时接连考取县、府、道的第一名,名震一时。
后来却屡试不第,直到71岁才援例成为贡生。
蒲松龄一生热衷科举,却不得志,因此对科举制度的不合理深有体会。
《聊斋志异》代表了我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的最高成就。
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此书是“专集之最有名者”;郭沫若先生为蒲氏故居题联,赞蒲氏著作“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三、文体简介“聊斋”是蒲松龄书斋的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
全书有短篇小说491篇,故事来源广泛,有作者的见闻,有借鉴过去的题材,有采于民间的传说,有作者的想象虚构。
作者将花妖狐魅和幽冥世界的事物人格化、社会化,充分表达了其爱憎感情和美好理想。
《聊斋志异》代表了我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的最高成就。
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此书是“专集之最有名者”;郭沫若先生为蒲氏故居题联,赞蒲氏著作“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预习案1.正确停顿并给加点的字注音:缀.行( ) 屠大窘.( ) 苫.蔽成丘( )弛.担持刀( ) 眈眈..相向( ) 目似瞑.( )隧.入( ) 尻.尾()狼亦黠.矣( )2.疏通文意并解释加点字的意思(1)缀.行甚远(紧跟)而两狼之并驱如故.(旧,原来)屠乃奔倚..其下(跑过去倚靠)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一会儿)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企图,打算)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多少)顾.野有麦场:向旁边看屠奔倚其下,弛.担持刀:放下一狼洞.其中:打洞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睡觉(2)一词多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狼》学案教师寄语:对恶势力应丢掉幻想,敢于斗争,最后取得胜利。
学习目标:1.掌握“顾、苫蔽、洞”等文言字词,疏通文意,复述故事。
2.熟读背诵课文。
3.领悟文章深刻的寓意。
基础知识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①缀行..甚远( ) ②一狼仍从.( ) ③屠大窘.( )④顾.野有麦场( ) ⑤积薪.其中( )⑥苫蔽..成丘( ) ⑦目似暝.( )⑧又数刀毙.之( ) ⑨一狼洞.其中( )⑩止露尻.尾( ) ○11乃悟前狼假寐..( ) ○12狼亦黠.矣( ) 2、翻译下列句子①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②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③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④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⑤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理解探究3、文中是怎样写狼的狡猾的?4、屠户的机智表现在哪些地方?合作释疑5、课文最后一段的议论中,“止增笑耳”的仅仅是恶狼吗?作者嘲讽的仅仅是恶狼吗?从故事中,你得到怎样的启示?6、作者是从狼自取灭亡的角度来归结故事的旨意的,但有人认为这个故事表现了屠户敢于斗争的精神,你同意这个看法吗?课内精读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冥,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遂如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只漏尻尾。
屠自断其后,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7、解释加点的文言词语(1)一狼径去.()(2)其一犬.坐于前()(3)一狼洞.其中()(4)盖.以诱敌()(5)意将遂.如以攻其后也()8、下列句中“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久之,目似冥,意暇甚 B又数刀毙之C问之,鬼曰:“我是鬼” D恐其变化,唾之9、“其一犬坐于前”的停顿正确的一项是()A其/一犬坐/于前 B 其一/犬坐于前C其一犬/坐于前 D其/一犬/坐于前10、本段表现“狼亦黠矣”的句子有哪些?各用的是什么描写方式?拓展迁移阅读文段《感恩狼》,完成习题。
感恩狼黄山那是1964年10月的一天。
下午两点多,雪积半尺厚,我们乘坐的汽车打滑不能行走。
我们正推着车,发现有一群褐黄色的东西慢慢靠近,我们赶紧上车,发现是八只饿狼,个个像小黄牛犊似的,肚子吊得老高,后腿显得更细。
车上纳西族老乡说别急,有办法。
雪封山了,狼找吃的东西难了。
一个个饿疯了。
车上可有吃的?我们几乎同声回答:有。
那就扔下去给它们吃!老乡像是下达命令。
我们七手八脚把从丽江买的准备带回昆明的腊肉、火腿,还有十分珍贵的鹿子干巴,一块块,一串串往下丢。
八只大狼眼都红了,大吼着扑向这些食物,第一批丢下去的东西,一眨眼就吃光了。
但它们不走,八只狼排成一排坐下盯着后车门。
老乡继续下达命令:再丢下一些!我们车上放的肉品足有100多斤,豁出去了,保命要紧,扔吧!我带着哭腔说了这句话。
第二批大约50多斤肉品飞出了后车门。
八只狼又是吼着扑向食物,但吃的速度明显慢了,眼见每只狼肚子都渐渐大了起来,吊得不那么高了。
也就一袋烟工夫,八只狼还像刚才一样,整齐地坐着,盯着后车门。
老乡看着我们每个人,异常坚定地又发了话:还有吗?一点不留地丢下去,等我们回来从丽江再买,千万别心疼。
我盯着这位我们刚刚相识的纳西族老乡,心里说:我们还回得去吗?按照老乡的要求,我们将车上所有的肉品,包括我们特别舍不得的一点鹿子干巴,还有十几包饼干全都甩下车去,八只大狼又是一阵嚼,吃完了肉又试探性地嗅了嗅那十几包饼干,没动它。
这时我清楚地看到八只大狼的肚子已滚圆滚圆,目光开始变得温顺,不再横排坐着,其中一只狼围着汽车转了两圈,又朝车前方跑去,其余七只狼没动。
不一会儿,那只狼又跑回来,带着那七只狼朝松林钻去。
我们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司机小王也从驾驶室下来,朝我们深深呼了口气,意思是说:好险哪!我们又开始推车,仍然无济于事,看来我们今天有可能困在这里,如果再遇上另一群狼可就彻底完了。
正在这时,我们看见那八只大狼又钻出松林,跳到公路上,奇怪的是:每只狼的嘴里都叼着一根大树枝,不知它们想干什么?我们只得又爬上车,警惕地观察着。
司机小王干脆把头从驾驶室里探出来,我也打开一扇车窗看着群狼到底要干什么?只见八只大狼把口里叼着的树枝分别放到汽车两个后轮下面。
哈哈!狼给汽车打眼了,我高兴得大叫起来。
狼见我大叫,只是朝我望了望,我也发现狼的眼光里没有敌意。
接着八只狼一齐钻到车底,我正不解其意,却见汽车两侧积雪飞扬,一部分雪飘到山下,一部分雪堆向路边。
工夫不大,八只狼又从车底钻出来,跑向车的前方,头朝前,尾朝车头一字排开,嘴一齐拱到雪里,朝前岔去,然后又头对头一边四只,一齐用强有力的后腿向后扒雪。
路面渐渐露出来。
我眼里滚动着泪花,大呼小王:狼帮我们扒雪了,赶快发动车。
车果然启动了,徐徐向前。
纳西族老乡也激动得和我们紧紧抱在一起。
车向前,狼向两侧闪开了,又一齐朝后跑去把树枝衔了回来。
车子刚好行到积雪厚的地方,又空转打滑了。
八只狼又重复着刚才的动作:先打眼,后扒雪,就这样每重复一次,汽车就前进一段。
大约重复了十来次,车向前行进了几里多地,也就到了山顶,再向前就是下坡路了。
汽车到达山顶后,狼不再叼树枝了,在我们车后仍然是一字排开坐着,不同的是,有一只狼稍稍向前。
老乡告诉我们,那是头狼,主意大概都是它出的。
我们激动极了,一起给狼鼓掌。
可是这八只可爱的狼似乎没有什么反应,只定定地望了望我们,然后头狼在前,其余随后,缓缓地朝山上走去,消失在松林中。
(选编时有改动)11、饿狼“个个像小黄牛犊似的,肚子吊得老高,后腿显得更细。
”此处描写有何作用?12、从狼的得食到给汽车打眼、扒雪使汽车开走,我们会想到一个成语是__________。
13、文章结尾“我们激动极了,一起给狼鼓掌。
可是这八只可爱的狼似乎没有什么反应,只定定地望了望我们,然后头狼在前,其余随后,缓缓地朝山上走去,消失在松林中”,有什么情味?14、文中几次写到八只狼排成一排,在车后坐着,每次的含义一样吗?如果它们是人,会说什么话?15、“我们”由紧张到放松,再到感激,从哪里可以看出来?课文扩读材料猎人与狼侯希辰猎手穿行在灌木丛中,查看前几天挖下的陷阱,可惜一无所获。
当他走进一片灌木林时,微微有些心跳,那是最后一处的陷阱了。
伪装的树枝不见了,陷阱露出阴森森的洞口,猎手狂喜,端着枪走近阱口。
猎物是只成年的公狼,金黄色的皮毛闪烁着金属的光泽,在阱底嗥着,焦躁地团团转。
靠近点,再靠近点,猎手告诫自己。
小心地挪动脚步,边举枪瞄准,他只有将尖锐的弹头射进公狼的前额,才能获得一张完整的狼皮。
猎手觉得手心有点湿,全神贯注地往前挪步。
突然,他脚下一滑,眼前一黑,耳边响起尘土和落叶的坠落声,猎手意识到,他正掉进自己挖的陷阱里,他忽略了昨晚的那场大雨。
现在,猎手和凶恶的公狼,共同被困在狭小的阱底。
四周是 3 米多高垂直光滑的泥壁。
猎手心中滑过一阵苦笑:这大概就是报应吧,打了一辈子猎,结果却要死在亲手挖掘的陷阱和已捕获的猎物口中。
在猎手掉进陷阱中的那一刻,公狼被这突如其来的坠物给镇住了,它转过身,目光凶狠地盯着近在咫尺的猎人,龇着白森森的狼牙,鼻孔里发出威慑的低嗥。
赤手空拳的猎手知道,无论如何是敌不过眼前凶狠的公狼的。
凭他多年狩猎的经验,他很快镇定下来,也龇着牙,目光狠狠地瞪着公狼不动。
人和狼都不敢轻举妄动,互相对峙着,时间似乎静止了,不知过了几分钟或是几小时,公狼也许感到眼前的人对它并不构成威胁,也许无暇顾及,逃命要紧,公狼盯着猎人后退两步,见猎人没有反应,便掉转身,不再顾及背后的人,开始义无反顾地用尖锐的前爪飞快地扒着阱壁。
雨后的土很松,老狼很快就在脚下扒下一大堆土,把阱底垫高了一层。
公狼用后腿跳上土墩,竖起前爪,继续往高处抓。
猎手很快就明白了公狼的意图,不禁在心里骂道,他娘的,狡猾的家伙!旋即跟在公狼的身后,把公狼抓下的松土踩实、垫宽,做成台阶状。
狼和人,在这一刻成了同舟共济的合作者。
人和狼,为了求生,竟配合得如此默契和协调。
只用了两个多时辰,狼和人都看见了头顶上的地面。
狼一纵身,蹿上地面,向前走了几步,停住,回转身坐下来,目光定定地望着洞口。
猎手最后也艰难地攀援上洞口。
他看见狼正盯着自己,慌忙拾起掉在地上的枪,端起瞄准狼的前胸。
公狼见到猎人上来,全然不觉危险就在眼前,而是偏着头,对猎人眨眨眼,然后缓缓起身,慢吞吞地朝着密林深处走去。
在转过山脊时,又回过身来望了望猎人。
猎手端着枪,怔怔地瞄准着渐渐远去的公狼,僵硬的手指,没有扣下扳机,一任猎物从容地隐入林间……从此,猎手不再进山。
他告诉别人,他已失去作为猎手应有的那股狠劲了。
(原载《文学港》2000 年第1 期)30课1、①紧跟着走②跟从③困窘④回头看⑤柴⑥覆盖⑦闭眼⑧杀死⑨打洞11假装睡觉○12狡猾○2.①骨头已经扔光了,但两狼像以前一样一齐追赶。
②狼不敢前进,瞪着眼朝着屠户。
③一会儿,一只狼径直离开,其中的一只像狗一样坐在前面。
④想钻洞进入来攻屠户的后部。
⑤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3、文中表现狼的狡猾的语句:“缀行甚远”“一狼得骨止……而两狼并趋如故”“狼不敢前,耽耽相向”“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意暇甚”“一狼洞其中,意将遂如以攻其后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等。
4、文章写出屠户的机智,主要是通过他的动作表现出来的。
“顾野有麦场……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合作释疑5、运用比喻和讽刺的手法,把深刻的主题寓于生动的形象之中,是这则寓言的一个显著特点。
聊斋故事本来就是以记叙奇闻异事折射人间世态百情为宗旨,文中写到的这两只狼能施展诡计,前后夹击,显得贪婪、阴险、狡诈。
尽管如此,最终还是毙命于屠户刀下,因此作者的议论告诉人们:像狼一样的恶人,不管怎样狡诈,不管耍弄什么花招,总归是会被识破、被歼灭的。
故事虽然短小,但其中蕴含的哲理发人深省。
启示:①一切像狼一样的恶人都是以害人始,以害己终,最后的下场是自取灭亡。
②人有狼没有的智慧、勇气和力量,人能够战胜狼,战胜像狼一样的恶势力。
③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必须识破假象,并且不存幻想,勇于斗争。
④除恶务尽,要像屠户那样并毙两狼,不留后患。
6、文章是以狼为主来叙事的,并以狼自取灭亡的角度来归结故事的主旨的。
狼在故事的发展过程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开始是不停地追,伺机吃掉屠户;屠户背倚积薪后,又是狼主动“诱敌”进攻。
而屠户则一直处于被动地位,迫不得已进行自卫,奋起杀死两狼。
因此,在这个故事中,狼是主要“人物”,而屠户是次要人物。
这个故事也表现了屠户的机智勇敢和斗争精神,但决非故事主旨所在。
课内精读7、(1)离开(2)像狗一样(3)打洞(4)表原因,“原来是”(5)指从柴草堆中打洞8、A 提示B、C、D三项中的“之”的用法都是代词,而A项中的之的用法是助词9、B 提示:古文中句子的停顿,一般按照意义停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