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13.3.1 等腰三角形 (第1课时) 课件(共29张PPT)

合集下载

13.3.1等腰三角形(第1课时)课件ppt

13.3.1等腰三角形(第1课时)课件ppt

(简写成等边对等角) 性质 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 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简写成三线合一)
几何语言:
性质 1 在△ABC中, ∵ AB=AC

∠ C ∠B ____ ________= ____
性质 2 ( 1 ) ∵ AB=AC,AD是角平分线, CD ; BD =________ AD ⊥______ BC ,________ ∴______ ( 2 ) ∵ AB=AC ,AD是中线, CAD ; ∴ AD ⊥ BC ,∠ BAD = ∠____ ( 3 ) ∵ AB=AC ,AD⊥BC, CD BD CAD ,_____=______ BAD ∴∠_____= ∠______
A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已知:△ABC中,AB=AC
求证:∠B=C
B
D
C
分析:1.如何证明两个角相等? 2.如何构造两个全等的三角形?
如何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
作BC边上的高AD 幻灯片 13
作BC边上的中线AD 幻灯片 14
作顶角的平分线 AD 幻灯片 15
等腰三角形
常见辅助线 幻灯片 16
A
B
A
D C
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吗?
把剪出的等腰三角形ABC沿折痕对折, 找出其中重合的线段和角.
重合的线段
AB=AC BD=CD AD=AD
重合的角
∠B = ∠C.
∠BAD = ∠CAD ∠ADB = ∠ADC
B
A
D
C
大胆猜想
等腰三角形除了两腰相等以外, 你还能发现它的其他性质吗?
猜想与论证
当堂检测
(1)如图,△ABC 中, AB =AC, ∠A =36°, 则∠B = 72° ; (2)如图,△ABC 中, AB =AC, ∠A =3 ∠B, 则∠A = 108° ; (3)等腰三角形一个角为40°,它的另外两个 70°,70°或40°,100° 角为___________________ A A

最新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13.3.1等腰三角形课件PPT(1)ppt课件

最新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13.3.1等腰三角形课件PPT(1)ppt课件

成品性状
阿 胶 小方块,黑色或乌黑色,质坚硬。 蛤粉炒阿胶 圆球形,灰白色或灰褐色,质松泡 蒲黄炒阿胶 圆球形,棕褐色,质松泡。
炮制作用及应用
阿 胶 生用长于滋阴补血,用于血虚痿黄, 眩晕心悸,心烦失眠,虚风内动,温燥伤肺, 干咳无痰。 蛤粉炒阿胶 炒后降低滋腻之性,矫嗅矫味, 蛤粉炒善于补肺润燥,用于阴虚咳嗽,久咳少 痰或痰中带血。烫后质地酥脆,宜入丸散。 蒲黄炒阿胶 蒲黄炒止血安络力强,多用于阴 虚咯血,崩漏,便血。
由此得出结论:
性质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 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可简记为“三线 合一”)

当堂测试
4. 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在△ABC中, AB=AC时, (1) ∵AD⊥BC,∴∠_B_A_D__ = ∠C__A_D__,B_D___= _C_D__.
性质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 相互重合. (简写成:等边对等角)

讨论:
(1)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什么?
(2)用数学符号如何表达条件和结论?
(3)如何证明?
已知:△ABC中,AB=AC.
A
求证:∠B=∠C.
证明:作底边BC的中线AD. ∵ AB=AC

作底边的高线 证明: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A
已知: △ ABC中,AB=AC.
求证: ∠B= ∠C.
证明:作底边高线AD.
B
在Rt△BAD和△RtCAD中,
D
C
AB=AC ( 已知 ),
AD=AD (公共边) , ∴ Rt △BAD ≌ Rt △CAD (HL). ∴ ∠ B= ∠C (全等三角w形ww的.123对0.o应rg 角相等).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数学上册13.3.1等腰三角形(第1课时)ppt课件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数学上册13.3.1等腰三角形(第1课时)ppt课件
__7_0_°__,4_0_°__或__5_5_°__,_5_5.°
⒊等腰三角形一个角为110°,它的另外两个角为_______.
35 °,35 °
结论:在等腰三角形中,
① 顶角+2×底角=180°
② 顶角=180°-2×底角 ③ 底角=(180°-顶角)÷2
④0°<顶角<180° ⑤0°<底角<90°
边: ④BD = CD

AD为底边BC上的中线
等腰三角形性质
性质1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 性质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 互相重合。(可简记为“三线合一”)
例1 在三角形ABC中,已知AB=AC,且∠B=80° ,则∠C= ___度, ∠A=____度?
仅做学习交流,谢谢!

只有等腰三角形才有底角和底边.
B
A
顶 角
底角
底边
腰 C
如图:在三角形ABC中,AB=AC,且AD=BD,请大家数一数, 这个图形中一共有多少个等腰三角形?
△ABC(AB=AC),△ADB(AD=BD)
若将条件改为AB=AC ,AD=BD=BC,则有多少个等 A 腰三角形?
△ABC(AB=AC) △ADB(AD=BD) △BDC (BD=BC)
1.判断对错
(1)等腰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互相重合。( )
(2)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其它两个
内角也为60°.
()
(3)等腰三角形的底角都是锐角.
()
(4)钝角三角形不可能是等腰三角形 .
()
×
2.填空选择
1.△ABC中,AB=AC,∠A=70°,则∠B=______ 55°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等腰三角形课件PPT》PPT29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等腰三角形课件PPT》PPT29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等腰三角形 课件PPT》
1、战鼓一响,法律无声。——英国 2、任何法律的根本;不,不成文法本 身就是 讲道理 ……法 律,也 ----即 明示道 理。— —爱·科 克
3、法律是最保险的头盔。——爱·科 克 4、一个国家如果纲纪不正,其国风一 定颓败 。—— 塞内加 5、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 面前人人是平 等的。 ——波 洛克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等腰三角形课件PPT》PPT文档共29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等腰三角形课件PPT》PPT文档共29页
人教版八年我们像鹰一样,生来就是自由的 ,但是 为了生 存,我 们不得 不为自 己编织 一个笼 子,然 后把自 己关在 里面。 ——博 莱索

27、法律如果不讲道理,即使延续时 间再长 ,也还 是没有 制约力 的。— —爱·科 克

28、好法律是由坏风俗创造出来的。 ——马 克罗维 乌斯

29、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 的状态 中,哪 里没有 法律, 那里就 没有自 由。— —洛克

30、风俗可以造就法律,也可以废除 法律。 ——塞·约翰逊
课件PPT》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END

八年级数学上册 13.3.1 等腰三角形(第1课时)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数学上册 13.3.1 等腰三角形(第1课时)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

等腰三角形的对称性
等腰三角形还有以下性质:
二、性质的应用
例1 如图所示,在△ ABC中,AB=AC,点D在 AC上,且BD=BC=AD,求△ABC各角的度数.
解析:根据等边对等角的性质,我们可 以得到∠A=∠ABD,∠ABC=∠C=∠BDC,
再由∠BDC=∠A+∠ABD,就可 得到∠ABC=∠C=∠BDC=2∠A.
解析:①当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3,底边长为7 时,3+3<7,不能构成三角形;②当等腰三角形的
腰长为7,底边长为3时,周长为3+7+7=17.故这 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17.故选A.
பைடு நூலகம்
3.如图所示,在 △ ABC中,AB=AC,AD⊥BC 于点D,若AB=6,CD=4,则△ABC 的周长 是 20 .
八年级数学·上 新课标 [人]
第十三章 轴对称
13.3.1 等腰三角形(1)
学习新知
检测反馈
思考
学习新知
1.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2.什么是轴对称图形? 3.什么样的三角形才是轴对称图形?
一、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活动1:如图所示,把一张长方形的纸按图中 虚线对折,并剪去阴影部分,再把它展开,得
到的△ABC有什么特点?
得到两底角相等,利用内角和定理可求出底角的度
数,再由CD为底角的平分线,求出∠DCB 的度数,由 ∠ADC为三角形BCD 的外角,利用外角性质即可求 出∠ADC 的度数.
解:∵在△ABC中,∠A=70°,AB=AC, ∴∠B=∠ACB=55°. 又∵CD平分∠ACB, ∴∠DCB=∠ACD=27.5°,
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相互重合. • 说明: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

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八年级数学上册13.3.1:等腰三角形 PPT课件

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八年级数学上册13.3.1:等腰三角形 PPT课件
13.3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第1课时
一.课前回顾
1.按照边的相等关系分类, 三角形可分为不等边三角形和
___等__腰__三__角__形____.
A
2.等腰三角形的有关概念: ___有__两__条__边__相__等__的__三__角__形____叫做等腰三角形,

腰角腰
__在__等__腰__三__角__形__中__相__等__的__两__边_叫做腰, _另__一__边__叫做底,
D
B
C
图6
A
有一角700或1100
C
B
C
图3
A
B
E
垂直
C D
图5
A
D BD是平分线, BD∥AE
B
C
图7
3 如图, △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 = AC, ∠BAC =90°), AD 是底边BC 上的高, 标出∠B, ∠C, ∠BAD, ∠DAC 的度数, 并写出图中所有相等的
线段. A
B
性质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 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三线合一)
A
证明:作顶角的平分线AD.
在△BAD和△CAD中,
12
AB=AC,
∠1=∠2,
AD=AD,
∴△BAD≌△CAD
B
D
C
∴BD=CD,∠ADB=∠ADC=9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数学几何语言表达):
性质1: “等边对等角”
B
C
FD
E
图9
即 BC=DE.
小结: 此题通过作适当的辅助线, 利用“三线合一”很好的解决了问题, 不过也可利用“SAS”证明△ABC≌△AED得对应边相等BC=D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底边
B
底角
C
底边与腰的夹角叫做底角.
活动(一):动手操作
如图,把一张长方形的纸按图中虚线对折, 并剪去绿色部分, 再把它展 开,得到的△ABC有什么特点? B A
C
活动(二):细心观察 大胆猜想
上面剪出的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吗? 把剪出的等腰三角形ABC沿折痕对折, 找出其中重合的线段和角,填入下表:
解:∵AB=AC,BD=BC=AD,
A ⌒
x D 2x 2x B C
∴∠ABC=∠C=∠BDC,∠A=∠ABD (等边对等角)
设∠A=x,则∠BDC= ∠A+ ∠ABD=2x,
从而∠ABC= ∠C= ∠BDC=2x, 于是在△ABC中,有 ∠A+∠ABC+∠C=x+2x+2x=180°, 解得x=36°,
已知:如图, △ ABC中, ∠ABC=50 º , ∠ACB=80 º , 延长CB至D,使BD=BA,延长BC至E,使CE=CA .连结AD、AE. 求∠D、∠E、∠DAE的度数 .
A
解: ∵ BD=BA
∴∠D=∠DAB ∵ ∠ABC= ∠D+∠DAB 1 __ 0 ∴∠D= 2 ∠ABC=25 0 1 __ 同理可得∠E= ∠ ACB=40 2 E 0 ∵ ∠DAE+∠E+∠D=180 0 0 0 0 ∴∠DAE= 180 -25 -40 =115
M
B
谈谈你的收获!
A
轴对称图形
B C
两个底角相等,简称“等边对等角”
符号语言: 在△ABC中,
∵AB=AC,
∴∠B=∠C(等边对等角)
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
互相重合,简称“三线合 一”
课 外 作 业 :
作业:教科书
77页练习 第3题 82页习题13.3 第4题
谢谢大家 光临指导!
方法一:作底边上的中线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A
已知: 如图,在△ABC中,AB=AC. 求证: ∠B= ∠C. 证明: 作底边的中线AD,则BD=CD 在△BAD和△CAD中 B D AB=AC ( 已知 ) BD=CD ( 已作 ) AD=AD (公共边) ∴ △BAD ≌ △CAD (SSS). ∴ ∠ B= ∠C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重合的线段 重合的角
B
AB=AC
∠B=∠C
A
BD=CD ∠ADB=∠ADC AD=AD ∠BAD=∠CAD
D
C
设问:你发现了什么现象, 猜想等腰△ABC有哪些性质? 角: ① ∠B = ∠C ② ∠BAD=∠CAD ③∠ADC= ∠ADB=900 边: ④ BD = CD 两个底角相等 AD为顶角∠BAC的平分线
想一想:1.如何证明两个角相等?
议一议:2.如何构造两个全等的三
角形?
B D C
1. 根据对称性寻找辅助线的添加方法.
作底边上的中线 A 作顶角的平分线 A
12
作底边的高线 A
B C B C D D B C D 作底边的中线AD, 作顶角的平分线AD, 作底边的高线AD,则 则BD=CD 则∠1=∠2 ∠BDA=∠CDA=90
C
2. 归纳总结,获得新知.
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上的中线,既是底边 在证明过程中,AD是不是同一条线段? 上的高,也是顶角的平分线.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性质1:等边对等角
在△ABC中, ∵AB=AC, ∴∠B=∠C.
A
性质2:三线合一
B 在△ABC中, (1) ∵AB=AC,AD⊥BC, ∴BD=DC, ∠BAD=∠CAD. (2) ∵AB=AC,BD=DC, ∴AD⊥BC, ∠BAD=∠CAD. (3) ∵AB=AC, ∠BAD=∠CAD, ∴AD⊥BC,BD=DC. C
答:合理,理由是根据等腰三 角形的“三线合一”性质,等腰三 角形的底边上的中线也是底边的 高,如果系重物的线经过底边中 点,说明系重物的线与水平垂直, 进而得出木条是水平的。
A
1、如图,在△ABC中, AB = AC, ∠A = 40 °, BD是AC边上的高,则∠DBC 的度数是( A ). A. 20 ° B. 30 ° C. 40 ° D. 50 ° B 2、如图,五角星的五个角都是顶角为36 °的等腰三角形, 则 ∠AMB 的度数是( C ). A A. 144 ° B. 120 ° C. 108 ° D. 100 ° D C
D
B
C
在△ABC中, ∠A=36°, ∠ABC=∠C=72°
例2、已知:如图,点D、E在△ABC的边BC 上,AB=AC,AD=AE.求证:BD=CE . A
证明:过A 作AF⊥BC于F, ∵ AB=AC , ∴BF=CF , 同理 ∵ AD=AE , ∴DF=EF , C ∴BF–DF=CF–EF , 即 BD=CE
AD为底边BC上的高
AD为底边BC上的中线
探索并证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 等边对等角 ) (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 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 三线合一 )
活动(三):小组讨论
性质1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等边对等角)
A
已知:△ABC中,AB=AC 求证:∠B=C
B
D
F
E
一、填空: 0 0 72 ,∠C=____ 72 。 1、△ ABC中,AB=AC,∠A= 36◦,则∠B=____ 0 0 2、△ ABC中,AB=AC,∠B= 36◦,则∠A=____ 108 ,∠C=____ 36 。 3、△ ABC中,AB=AC,若一个角是 36◦,则另两角的度数是 0 0 0 0 72 、72 或。 108 、36 ____________ 4、△ ABC中,AB=AC,若一个角为120◦,则另两角的度数是 0 0 ____________ 。 30 、30 二、R t△ ABC,∠BAC=90◦,AB=AC,AD⊥BC,
4、在△ABC中,AB=AC, BD=DC ,∠BAD = 40 °,那么 50 80 = _____ ° ,∠B= ∠ ∠BAC C = ____ °. A 5、等腰三角形中有一个外角为100°,
80 °或50 ° . 则它的底角为 ___________ B D C
例1、如图,在△ABC中 ,AB=AC,点D在 AC上,且BD=BC=AD,求△ABC各角的度数。
八年级
上册
13.3.1等腰三角形(第1课时)
猜一猜
形状像座山,稳定性能强. 三竿首尾连,两竿一样长. 学问不简单. (打一数学图形-- 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在实际生活中的例子.
我们观察下列图形有什么特点?
回顾
等腰三角形: 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 叫做等腰三角形.
相等的两条边叫做腰, 另一条边叫做底边, 两腰所夹的角叫做顶角, A 顶角 腰 腰
标出∠BAD,∠CAD, ∠B,∠C的度数, 并写出图中有哪些相等的线段?
∠BAD= ∠CAD= ∠B = ∠C= 45 AB = AC,AD = BD = CD
0
A
B
D
C
班委小丽为了检测钉在教室墙上的木条是否水 平,将教具等腰直角三角板板放在木条上方(如 图),从顶点系一重物.如 果系重物的线恰好经过三角 板底边的中点,判断此木条 是水平的.这种方法是否合 理?请阐述你的理由.
1、等腰三角形一个角为70°,它的另外两个 70°,40° 或 55°,55°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 °,35 ° 2、等腰三角形一个角为110°,它的另外两个角为___________. 3、在△ABC中,AB=AC, AD⊥BC交BC于点D,BD = 5 cm,那么 10 BC的长为______cm.
A ⌒
x
D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图中有哪几个等腰三角形? △ABC △ABD △BDC 2、有哪些相等的角? ∠ABC=∠ACB=∠BDC ∠ A=∠ABD 3、这两组相等的角之间还有什 么关系? ∠BDC=2∠ A
C
2x
2x B
∠ABC+∠ACB+∠ A=180 °
例1、如图,在△ABC中 ,AB=AC,点D在AC上,且 BD=BC=AD,求△ABC各角的度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