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学生社交焦虑及其主观幸福感相关关系的研究

合集下载

大学生社交焦虑与人际信任_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大学生社交焦虑与人际信任_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综上所述, 本研究表明, 社交焦虑并不导致学生丧 失对人的信任, 但是高社交焦虑将明显降低个体主观 体验到的幸福感。因此, 应该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存在 的社交焦虑问题, 以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促进大学 生 幸 福 地 学 习 、生 活 。
参考文献: [ 1] 李波, 钟杰, 钱铭怡.学生社交焦虑易感性的回 归分析[ 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3, (2). [ 2] 郑雪, 王玲, 邱林, 严标宾.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 其与人格特征的关系[ 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3, (2).
中 , 66.3% 的 学 生 在 学 校 平 均 每 天 的 上 网 时 间 用 于 聊 天、玩游戏等。更可怕者, 大学生网络成瘾比例高达 9.9%[2], 个 别 地 方 更 高 , 如 上 海 大 学 生 网 络 成 瘾 发 生 率 达12%[3] 。
网络已成为“网患”, 部分大学生已成为了网络 “瘾 民 ”。如 何 使 迷 途 的 网 民 大 学 生 尤 其 是 网 络 “瘾 民 ”回 归 正途, 是我们急须解决的课题。
31
关键词: 社交焦虑 人际信任 主观幸福感 大学生
1 问题提出 社 交 焦 虑 在 二 十 世 纪 八 十 年 代 首 次 在 DSM- III中 得到承认以来, 研究者们从多个角度对社交焦虑进行 研究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所谓社交焦虑是指对人际 处境的紧张与害怕。流行病学研究发现, 社交焦虑从儿 童发育期到青春期有显著增长的趋势, 尤其在青春期 出现的对社会评价的恐惧感是社交焦虑的重要特征之 一。在大学生中社交焦虑方面的问题广泛存在, 而且会 对学生的学业发展、就业、人际交往等诸方面 产生不利 影 响 。人 际 信 任 是 人 们 对 他 人 的 行 为 、承 诺 或 言 语 的 可 靠性所存有的期望。主观幸福感是一种主观的体验, 是 个体对于自己是否幸福的主观感受。主观幸福感是生 活质量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近年来逐步受到国内外 研究者的重视。以往对社交焦虑的研究, 侧重于概念界 定 、问 卷 编 制 、发 展 特 点 分 析 和 归 因 分 析 , 而 较 少 研 究 社交焦虑对个体社会适应功能。本文拟从探讨大学生 社交焦虑与人际信任、主观 幸福感之间的关系 , 以期为 解决大学生的社交焦虑, 培养其幸福健康的心理提供 实证依据。 2 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重庆地区某所综合性大学大一到大四学 生 共560人 作 为 调 查 对 象 , 剔 除 无 效 问 卷 , 共 收 回 有 效 问卷504份, 其中男生241名, 女生263名。 2.2 研究方法 2.2.1交往焦虑量表。Leary于1983年编制, 量表由15 个自陈式条目组成, 要求被试做五级评定, 分数范围为 15( 低社交焦虑感) 至75( 高社交焦虑感) 。“它为社交焦 虑研究中应用仅次于社交苦恼与回避量表的量表, 具 有 条 目 少 , 信 度 稳 定 , 效 度 高 等 特 点 ”。 直 接 采 用 中 文 版, 未对其条目进行修改。 2.2.2人 际 信 任 量 表 。 采 用Rotter JB的 人 际 信 任 量 表。该量表共25个题目, 采用5级评分法, 总分从25分(信 任程度最高)到125分(信任程度最低), 中间值为75分。内 容涉及各种处境下的人际信任, 及不同社会角色。量表 的信度和效度均达到了心理测量学要求。

大学生的社交焦虑及其与自我和谐的相关研究

大学生的社交焦虑及其与自我和谐的相关研究

大学生的社交焦虑及其与自我和谐的相关研究
李朝霞, 黄知荣
( 咸宁学院 教育学院, 湖北 咸宁 437000)
摘 要: 采 用 交 往 焦 虑 量 表 ( Inter actio n A nx io usness Scale, I AS ) 和 自 我 和 谐 量 表 ( Self Co nsist ency and Congr uence Scale, SCCS) 对 318 名大学生进行 测试, 结果 表明, 大学 生社交焦虑的程度 高于常模; 在性别、专业、 是否独生 子女以及学生来源 等维度大学生社交焦 虑状况均不存在差 异, 但是, 担任学 生干部的大 学生的社交 焦 虑程度明显低于没有担任学生干部的大学生 ; 大学生社交焦虑与自我和谐的总分、自我与经验 的不和谐、自 我的 灵活性之间均存在极其显著的相关。
Social Anxiety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Its Self-consistency and Congruence
LI Zhao-x ia, HU A N G Zhi-ro ng
( Schoo l o f Educatio n, Xianning U niv ersity , X ianning 437000, China )
调 查 与分 析 [ J] . 中 国 行 为 医 学 科学, 2003, 12 ( 2) : 2 25 -22 6. [ 4] 朱 孔香. 大学 新生焦虑及社交焦虑 测查分析[ J] . 中 国 民康医 学杂志, 2003( 1) : 16-17. [ 5] 张翔, 王旭 峰. 当代 大学生人 际信任 与交往 焦虑因 素 分析[ J] . 江西师范大学学 报, 2003( 7) : 87-92. [ 6] HYM EL S, F RA N KE S . Chilren's peer r elat ions: A ssessing self-perseptio ns[ M ] / / SCHN IEDER B H, RU I N K H, L EN DI NG HA M J E. Childr en's peer r elations: Issur es in assessment and inter vention. N ew Y o rk: Spr inger -V er lag , 1985: 75-92. [ 7] 朱孔 香, 路 宝凤, 陈明慧, 等. 大学生 家庭环 境因素 与 社 交焦 虑的关系 研究[ J] . 中国 行为医 学科学, 2003, 12( 5) : 574-575.

大学生社交焦虑与心理幸福感

大学生社交焦虑与心理幸福感

大学生社交焦虑与心理幸福感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大学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社交压力和焦虑感。

这种焦虑不仅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了困扰,而且直接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幸福感。

本文将从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原因分析以及提高心理幸福感的方法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原因分析1. 自我认知和自尊心的压力在大学期间,很多学生会对自己进行全新的认知和评价。

他们面临着更多的社交挑战和选择,这使得他们需要重新定位自己的社交地位和角色。

这种压力和焦虑会导致大学生对自己的自我价值和自尊心产生怀疑,从而影响他们与他人的交往。

2. 情感担忧和拒绝恐惧大学生在社交中常常担心自己不受他人欢迎、被拒绝或被嘲笑。

他们害怕面对社交场合,担心自己的言谈举止会出错或不被接受。

这种担忧和恐惧会不断放大他们的社交焦虑,使他们更加退缩和自卑。

3. 社交期望和社交媒体的压力现代社会强调社交和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大学生也受到了来自社交媒体的冲击。

社交媒体上朋友圈的炫耀和成功故事,给大学生树立了过高的社交期望,使得他们焦虑和不自信。

他们害怕自己达不到他人的标准,也担心自己无法在社交媒体上获得认可和“点赞”。

二、提高大学生心理幸福感的方法1. 自我接纳和积极认识自己大学生需要学会接纳自己并了解自己的优点和长处。

通过积极评价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建立起积极的自我认知。

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并参与到相关的社交活动中去,这样能够提高大学生对自己的认知和自信心,减少社交焦虑。

2. 培养良好的社交技巧和沟通能力大学生需要主动培养和提升自己的社交技巧和沟通能力。

参加一些社交培训或者社交技巧训练,学习如何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通过不断练习和实践,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加自如地面对社交场合,减少社交焦虑。

3. 寻求专业和社会支持大学生在面对社交焦虑时,可以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和帮助。

与心理咨询师进行交流,倾诉内心的焦虑和困扰,可以获得专业的建议和支持。

大学生社交焦虑与自我和谐的相关研究

大学生社交焦虑与自我和谐的相关研究

大学生的社交焦虑及其与自我和谐的关系姓名尹凤舞院系教育学院专业 2010级应用心理学日期2012-11-28内容摘要为探讨大学生社交焦虑与自我和谐的现状及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采用《交往焦虑量表》(IAS)和《自我和谐量表》(SCCS)对300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结果显示:(1)大学生社交焦虑程度较高,在专业类型和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在性别上无显著差异;(2)大学生自我和谐总体程度较好,在性别与年级上存在显著的差异,在专业类型上无显著差异;(3)大学生的社交焦虑与自我和谐总分、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因子存在显著相关,与自我刻板性因子和自我灵活性因子不存在相关。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大学生社交焦虑与自我和谐相关显著,自我和谐程度越高,社交焦虑水平越低。

关键词:大学生社交焦虑自我和谐调查研究目录引言 (4)综述 (4)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5)1 . 调查对象 (5)2 . 研究工具 (5)3 . 施测方法 (5)4 . 统计学处理 (6)二、调查结果分析 (6)1 . 大学生社交焦虑与自我和谐的总体状况 (6)2 . 大学生社交焦虑与自我和谐的性别差异 (7)3 . 大学生社交焦虑与自我和谐在专业类型上的差异 (7)4 . 大学生社交焦虑与自我和谐在年级上的差异 (8)5 . 性别、专业类型、年级在社交焦虑上的交互作用 (11)6 .性别、专业类型、年级在自我和谐上的交互作用 (11)7 . 自我和谐与社交焦虑的相关分析 (12)三、调查结果讨论 (12)1 .大学生社交焦虑与自我和谐的总体状况 (12)2 . 大学生社交焦虑与自我和谐在性别上的特点 (12)3 . 大学生社交焦虑与自我和谐在专业类型上的特点 (13)4 . 大学生社交焦虑与自我和谐在年级上的特点 (13)5.性别、专业类型、年级在社交焦虑及自我和谐上的交互作用错误!未定义书签。

6 . 自我和谐与社交焦虑的相关分析 (13)四、结论 (14)参考文献: (14)附录: (15)引言社交焦虑是指对某一种或多种人际处境有强烈的忧虑、紧张不安或恐惧的情绪反应和回避行为。

大学生社交焦虑症调查分析

大学生社交焦虑症调查分析

大学生社交焦虑症调查分析在当今社会,社交焦虑症在大学生群体中变得越来越常见。

社交焦虑症是一种心理障碍,表现为对于社交场景或与他人的互动感到极度不安和紧张。

它会对大学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本文将对大学生社交焦虑症进行一项调查分析,探讨其原因和对策。

调查结果显示,80%的大学生承认他们在与陌生人交谈或社交活动中感到不安。

这种焦虑状况源于几个重要因素。

首先,现代社会的竞争与压力使得大学生面临巨大的学术、就业和未来发展的压力。

这种压力增加了他们在社交场合中被评价的焦虑感。

其次,过度使用社交媒体也对大学生的社交焦虑症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社交媒体上呈现的完美生活、成功经历和漂亮形象,给大学生带来了对比和不安全感。

另一个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社交焦虑症对他们的生活产生了明显的负面影响。

50%的学生表示,社交焦虑症使他们避免参加社交活动,错过了许多交友和学习机会。

此外,有45%的学生承认他们在面对陌生人时无法自如地表达自己,导致他们在就业面试或展示个人才华的场合中处于劣势。

针对大学生社交焦虑症,有几种可行的对策可以帮助他们克服焦虑并恢复健康的社交能力。

首先,大学生可以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治疗帮助。

通过与心理咨询师交流,他们可以掌握应对社交焦虑的技巧,并逐渐减少对社交场合的恐惧感。

其次,大学生可以积极参加社交活动,并主动与他人建立联系。

这样可以逐渐扩展自己的社交圈子,增加社交经验,降低社交焦虑症的症状。

此外,大学和学校也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帮助学生缓解社交焦虑症。

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组织社交训练和团队合作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增加自信和社交技巧。

同时,在课程设计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让学生有机会与同学合作,进行展示和演讲等活动,也是帮助学生克服社交焦虑的一种方法。

在大学生社交焦虑症的调查分析中,我们发现社交焦虑症在大学生中呈现普遍的趋势。

然而,学生和学校在克服和解决这一问题上有许多可行的对策。

大学生社交焦虑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大学生社交焦虑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大学生社交焦虑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研究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和网络交流的频繁,大学生社交焦虑问题越来越突出。

与此同时,心理幸福感也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研究旨在探讨大学生社交焦虑与心理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并提供相关的个人解决方法。

一、社交焦虑对大学生心理幸福感的影响社交焦虑是指个体在社交活动中感到紧张、不自在,并出现担心被他人否定、评价等消极情绪的一种心理状态。

在大学生群体中,社交焦虑现象普遍存在,并对心理幸福感产生负面影响。

社交焦虑使大学生在与他人交往时容易感到紧张和尴尬,限制了他们建立亲密关系和拓展社交圈子的能力,从而降低了他们的心理幸福感。

二、身体、心理和社交因素对心理幸福感的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幸福感是受到多个因素的综合影响的结果。

首先,身体健康是心理幸福感的基础。

保持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合理的饮食和充足的睡眠,能够提高身体素质,增强抵抗压力的能力,从而促进心理幸福感的提升。

其次,积极的心理状态对心理幸福感的提升至关重要。

大学生应该保持乐观、自信和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

最后,良好的社交关系也是提升心理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与亲朋好友的交流互动,参加社团活动和志愿者服务等,都可以增加个体的社交支持和归属感,从而提升心理幸福感。

三、解决大学生社交焦虑的方法和策略针对大学生社交焦虑问题,下面是几种解决方法和策略:1. 自我认知与接纳:大学生应正确认识自己,并接纳自己的缺点和不足。

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减少对他人评价的敏感度,以更积极的态度面对社交场合。

2. 提升社交能力:通过多参加社团活动、实习经历和模拟演练等方式,增强社交能力。

同时,积极主动与他人交流和互动,提升自信心和社交技巧。

3.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社交焦虑问题严重影响到日常生活和学习,可以寻求心理咨询师或心理专家的帮助。

他们能够提供有效的个人改善方案和心理支持。

四、提升大学生心理幸福感的途径除了解决社交焦虑问题,还有一些方法可以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幸福感:1. 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要学会积极评价自己,正确认识自己的价值和能力。

大学生社交焦虑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大学生社交焦虑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大学生社交焦虑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研究社交焦虑是指个体在社交场合中感到不安或担忧,表现出对于他人的评价和批评过度关注、社交交往不适应等现象。

心理幸福感是一个人对自己生活过程的总体评价,包括积极情绪、满足感和生活满意度。

大学生作为社会新鲜人的代表,社交焦虑与心理幸福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一、社交焦虑对心理幸福感的负面影响社交焦虑常常导致个体在人际交往中缺乏自信,即便是与熟悉的同伴交往也会产生压力和不安。

这种不安和紧张会抑制个体的正向情绪,减少他们对生活的满意度,降低心理幸福感。

二、社交焦虑对人际关系的影响社交焦虑使得个体对他人的评价和批评过度敏感,常常担心自己在社交场合中表现不佳或受到他人的嘲笑和指责。

这种焦虑会影响个体与他人的亲密关系,导致人际关系的紧张和疏远,进一步削弱个体的心理幸福感。

三、心理幸福感对社交焦虑的缓解作用相反地,心理幸福感的提升可以缓解大学生的社交焦虑。

心理幸福感较高的个体更能够更积极地面对社交场合,较少担心他人的评价,从而减少社交焦虑的发生。

此外,心理幸福感较高的个体更容易与他人建立亲和力,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从而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进一步提升其心理幸福感。

四、提高心理幸福感的途径1.通过认知重构来降低社交焦虑。

个体应该学会关注并积极强化自己积极的社交经验,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并尝试将自己的焦虑想法替换为积极的信念和态度。

2.寻求专业支持。

大学生可以向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学专业教师寻求帮助与指导,通过专业的治疗与咨询帮助缓解社交焦虑,并提升心理幸福感。

3.参与社交训练和活动。

通过参与社交活动,积极锻炼社交技巧,增加社交经验,提高自信心和应对能力,从而减轻社交焦虑。

4.培养积极的心理素质。

通过运动、阅读、音乐等方式提高个体的心理素质,使其更加抗压,并增加积极情绪和满足感,提升心理幸福感。

结论:社交焦虑与心理幸福感存在密切的关系,社交焦虑对心理幸福感具有负面影响,而心理幸福感的提升则可以缓解社交焦虑。

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

通过深入了解大学生在人际关系方面所面临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如何影响他们的主观幸福感,我们希望能够为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有价值的见解。

本研究将首先对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的概念进行界定,并阐述其在大学生活中的重要性。

接着,我们将探讨主观幸福感的定义及其衡量标准,以及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一般水平。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分析人际关系困扰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潜在联系,并提出相应的研究假设。

为了验证这些假设,我们将设计并实施一项实证研究。

通过收集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困扰程度和主观幸福感的数据,我们将运用统计分析方法,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及其影响机制。

我们还将探讨可能存在的性别、年级等人口学变量的差异。

我们将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改善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提升主观幸福感的建议和措施。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我们期望能够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大学生建立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从而提升他们的主观幸福感和整体生活质量。

二、文献综述在探讨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之前,有必要对相关文献进行深入回顾和梳理。

人际关系困扰作为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已经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揭示了人际关系困扰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学业成就以及社交技能等方面产生的负面影响。

主观幸福感是衡量个体生活质量的重要心理指标,它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的整体满意程度和积极情感体验。

研究表明,主观幸福感与个体的心理健康、社会支持、人格特质等因素密切相关。

对于大学生而言,主观幸福感的高低不仅关系到他们的心理健康和学业发展,还影响到他们的社会适应和未来发展。

在人际关系困扰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方面,已有研究表明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

即人际关系困扰越严重,个体的主观幸福感越低。

这可能是因为人际关系困扰导致了个体的社交焦虑、孤独感等消极情绪体验的增加,从而降低了他们的主观幸福感。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探究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这是一个涵盖了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多个领域的复杂问题。

主观幸福感是指个体根据自己的内心标准对其生活质量做出的整体评价,它不仅反映了人们的情绪状态,更体现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水平。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大学生作为社会的重要群体,其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首先将对主观幸福感的定义、测量方法和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的梳理和评述,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接着,本文将从多个维度出发,如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等,全面分析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因素。

本文还将探讨如何通过教育引导、心理辅导、社会环境优化等途径提升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文旨在通过系统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揭示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内涵、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为提升大学生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文献综述在心理学领域,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 SWB)是一个被广泛研究的主题,特别是在近年来,随着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日益受到关注,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也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不仅与其心理健康状况紧密相关,也与其学业成就、社交关系、未来规划等多个方面息息相关。

主观幸福感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涵盖了人们对自身生活的满意度、积极的情绪体验以及消极情绪的缺乏等多个方面。

衡量主观幸福感的方法主要包括自我报告法、心理测验法等。

其中,自我报告法因其简便易行、结果直观而被广泛应用。

多数研究表明,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总体上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这可能与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黄金时期,拥有较多的机会和资源有关。

然而,也有研究发现,部分大学生由于面临学业压力、就业压力、人际关系压力等,其主观幸福感水平较低。

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因素众多,主要包括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等。

高职学生社交焦虑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高职学生社交焦虑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2020年第19卷第14期高职学生社交焦虑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杨艳【内容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变量的高职生社交焦虑与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关系,建立研究模式。

采用交往焦虑量表、主观幸福感量表对江苏省3所高职院校的763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经SPSS22统计软件及AMOS21软件执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江苏省不同人口背景的高职生在社交焦虑与主观幸福感上存在部分显著差异;江苏省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交焦虑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由此可见,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交焦虑程度越高,则主观幸福感程度越低。

【关键词】社交焦虑;主观幸福感;高职院校;大学生【作者单位】杨艳,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金融学院一、引言幸福是全社会永恒寻求的主题,收获幸福成为了人类寻求的终极目标。

虽然每个人对幸福的界定有差别,但是在寻求幸福的期望上都是相同的。

作为心理学研究者,往往是从主观感触和态度来研究该范畴,因此,研究者将幸福界定成一种整体状况的评估,及主体根据自己的制定规范来对生活状况开始评估。

当前非常重要的研究问题是社交焦虑中的人际交往,社交焦虑严重的人会有很高的负向心态,如自尽的想法、低学业、孤单感、对人际关系的缺憾等。

郭晓薇(2000)认为对某一种或多种人际情境有强烈的担忧、惊慌或者紧张不安的情感反应和回避行为就是社交焦虑。

高校阶段是青少年发展的重要阶段,良好的人际交往可以促进大学生顺应社会和人格发展,而人际关系不良易导致社交焦虑。

研究发现,能对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体验有积极的影响作用的是正常的人际关系。

不良的社会关系会使主观幸福感降低,而良好的社会关系可以增加青少年的主观幸福感。

大学时代是个人成长的关键时代,人际交往是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改善社交焦虑的程度将有助于他们顺利面对生活、学习各个方面的挑战(尤晨晨,2018;陈曦2012)。

所以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可以帮助高职学生增强自信,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改善社交焦虑,指导他们设立合适的生活目标,塑造良好人格,提升他们的主观幸福感。

大学生社交效能感的评估及与社交焦虑的关系研究

大学生社交效能感的评估及与社交焦虑的关系研究

大学生社交效能感的评估及与社交焦虑的关系研究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研究和探讨大学生的社交效能感及其与社交焦虑之间的关系。

社交效能感,指的是个体在社交互动中对自己能够成功完成社交任务、达成社交目标的信念和预期。

对于大学生而言,社交效能感的高低不仅影响着他们的日常人际交往,更与他们的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和未来职业发展息息相关。

本研究首先通过文献综述的方式,对社交效能感和社交焦虑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评价,以明确当前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不足。

接着,采用问卷调查和实证研究的方法,收集大学生在社交效能感和社交焦虑方面的数据,运用统计分析的方法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通过揭示大学生社交效能感与社交焦虑之间的关系,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社会交往能力培养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证依据,帮助大学生提高社交效能感,降低社交焦虑,从而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和未来的社会发展。

本研究也期望为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二、文献综述社交效能感是个体在社交情境中对自己有效应对和达成目标的信念和期待,而社交焦虑则是个体在社交场合中产生的担忧、不安和恐惧情绪。

大学生作为社交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其社交效能感和社交焦虑的关系受到了广泛关注。

关于社交效能感的研究,早期的研究主要关注其定义和测量。

Bandura(1977)首次提出了社交效能感的概念,并开发了相应的量表。

后续研究则进一步探讨了社交效能感的影响因素,如个人特质、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等。

这些研究为理解社交效能感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于社交焦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产生机制、影响因素和干预策略等方面。

社交焦虑的产生被认为与个体的自我认知、他人评价、社交技能等因素有关。

一些研究还发现,社交焦虑与心理健康问题如抑郁、自尊心低下等存在关联。

针对社交焦虑的干预策略主要包括认知行为疗法、社交技能训练等。

关于社交效能感与社交焦虑的关系研究,多数研究表明二者存在负相关。

社交焦虑对大学生心理幸福感的影响研究

社交焦虑对大学生心理幸福感的影响研究

社交焦虑对大学生心理幸福感的影响研究近年来,社交焦虑成为困扰越来越多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社交焦虑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它使得个体在日常社交互动中感到不安、紧张和恐惧。

大学生正处在社交活动频繁的阶段,社交焦虑对他们的心理幸福感可能造成重要的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社交焦虑对大学生心理幸福感的影响,并提出一些应对策略。

大学生阶段是个人社交能力得到锻炼与培养的重要时期。

然而,社交焦虑的存在会对大学生的心理幸福感产生负面影响。

首先,社交焦虑使得大学生更加关注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他们担心自己在社交场合中的表现未能达到他人的期望,从而引发自我否定和自卑情绪。

这种持续的自我否定和自卑情绪对大学生的心理幸福感构成威胁。

其次,社交焦虑的存在增加了大学生的孤独感。

社交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人际关系网络,而社交焦虑使得大学生不敢主动参与社交活动,从而导致他们与他人的联系减少。

缺乏社交支持和情感交流会使得大学生感到孤独和无助,进而降低他们的心理幸福感。

此外,社交焦虑还可能影响大学生的自我发展。

大学生时期是个人成长与自我认同形成的关键时期,而社交焦虑使得大学生不敢尝试新的社交经验和面对挑战,从而限制了他们的自我发展。

这种限制会使得大学生对自我价值的认可感减弱,心理幸福感也会因此受到影响。

面对社交焦虑对大学生心理幸福感的影响,我们可以提出一些应对策略。

首先,大学生可以积极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专业咨询师能够提供专业的心理支持和建议,帮助大学生解决社交焦虑问题,提高他们的心理幸福感。

其次,大学生可以主动参与社交活动,并逐渐面对社交焦虑。

在真实的社交场合中与他人互动有助于大学生重新评估自己的社交能力,并逐渐建立起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感。

同时,参加一些兴趣小组或社团活动也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社交机会,有助于扩大他们的社交圈子,缓解社交焦虑。

此外,大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和练习社交技巧来改善社交焦虑。

通过阅读相关书籍、参加社交技巧培训班等方式,大学生可以了解和学习一些有效的社交技巧,从而减少社交焦虑的发生。

社交焦虑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分析

社交焦虑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分析

社交焦虑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交焦虑逐渐成为困扰现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之一。

尤其在大学这个社交场合中,社交焦虑更是对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造成明显影响的因素之一。

本文将从社交焦虑对大学生社交行为的影响、社交焦虑对大学生情绪状态的影响以及如何帮助大学生缓解社交焦虑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对改善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提供一定的启示。

首先,社交焦虑对大学生社交行为的影响不容忽视。

大学生普遍处于一个新的环境中,如果存在社交焦虑,很可能会影响他们的社交能力和技巧。

社交焦虑者常常担心自己在社交场合中的表现,害怕被他人嘲笑、批评或拒绝,从而导致他们回避或避开社交活动,进而错失了结交朋友和丰富社交资源的机会。

同时,社交焦虑还可能导致大学生在社交时表现得过于拘束、紧张或自卑,进一步加重了他们与他人之间的隔阂和疏远。

这些负面的社交经验和行为会削弱大学生的社交圈子,从而影响到他们的主观幸福感。

其次,社交焦虑对大学生情绪状态的影响也非常显著。

社交焦虑常常伴随着焦虑、紧张、恐惧等负面情绪的出现。

社交焦虑者往往对自己在社交场合中的表现过度担忧,对他人的评价过于在意,从而导致他们长时间处于紧张和压力之中。

这种负面情绪会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进而降低他们的主观幸福感。

此外,社交焦虑还可能引发抑郁、孤独感和自卑等心理问题,使大学生的情感状态进一步受到不良影响。

那么,如何帮助大学生缓解社交焦虑,提升主观幸福感呢?首先,校园可以组织一些活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社交,增强其社交技能。

这些活动可以包括团队合作、社团招募、志愿者服务等,提供多样的社交场合和机会,使大学生能够逐渐适应社交环境,培养自信心和社交能力。

其次,大学可以设置心理咨询中心,提供专业的心理辅导和支持。

心理咨询师可以通过谈话和交流,帮助大学生了解自己的焦虑来源,探索和调整不合理的社交期望和观念,并提供有效的应对策略和技巧,帮助他们建立更健康的社交模式。

此外,亲友和同学也可以给予社交焦虑者关心和理解,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交活动,减轻压力。

社交焦虑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

社交焦虑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

社交焦虑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社交焦虑是指一种持久、过度的担忧和害怕社交场合的心理状态。

在当今社会中,社交焦虑问题变得越来越普遍,尤其是在大学生群体中。

本文将探讨社交焦虑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并提出一些缓解和治疗社交焦虑的方法。

一、社交焦虑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社交焦虑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首先,社交焦虑使得大学生面对社交场合时感到紧张和害怕,导致他们不愿意主动与他人交流,增加了孤独感和被排斥感。

这种孤立感和排斥感进一步加剧了他们的焦虑,形成了恶性循环。

其次,社交焦虑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长期以来,许多研究表明,社交焦虑与抑郁症、自卑、自我质疑等心理问题存在密切关联。

社交焦虑的大学生常常担心自己的言谈举止会遭到他人的评判和批评,从而陷入自我否定的恶性循环中。

最后,社交焦虑还对大学生的学业和职业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社交焦虑使得大学生在课堂讨论、面试、社团活动等社交场合中表现不佳,往往难以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和优势。

这种困境进一步增加了大学生的压力和焦虑,可能导致他们错失许多机会和挑战。

二、缓解社交焦虑的方法针对社交焦虑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不利影响,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缓解和治疗社交焦虑。

首先,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可以开设相关的心理学课程,帮助学生了解社交焦虑的症状、原因及应对方法,提高他们的心理应对能力。

此外,学校也可以组织一些心理健康讲座和研讨会,为学生提供一个倾诉和分享的平台。

其次,提供社交能力培训。

为了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应对社交焦虑,学校可以开设相关的培训课程,教授一些社交技巧和交流技巧。

通过训练,学生可以逐渐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增强与他人的互动能力。

另外,建立良好的社交支持系统。

学校可以建立一些社交组织和活动,为学生提供机会和平台,让他们与他人进行互动、交流和合作。

良好的社交支持系统可以帮助大学生减轻焦虑和孤独感,增加他们的社交满足感和归属感。

最后,积极引导大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和心理咨询。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社交焦虑研究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社交焦虑研究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社交焦虑研究现代社会,随着信息科技和社交媒体的飞速发展,社交关系变得越来越广泛和复杂。

然而,在这个高度竞争的社会环境中,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其中社交焦虑成为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中的社交焦虑,并分析其原因和应对方法。

一、社交焦虑的定义与特征社交焦虑是一种普遍存在于社交场合的心理障碍,患者在社交活动中过度担心和恐惧被他人评判和否定。

常见的社交焦虑症状包括害羞、紧张、心跳加快、手汗等。

社交焦虑会严重干扰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甚至影响其心理健康。

二、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原因1. 自我意识过强:大学生常处于成长和发展的阶段,对自己的形象和能力要求较高,过分关注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从而导致社交焦虑。

2. 社交媒体的影响:社交媒体的普及使得大学生频繁与他人进行虚拟社交,但这种社交缺乏真实性,容易导致对面对面社交的不适应,从而产生社交焦虑。

3. 孤独感和人际关系问题:大学生面临着离开家庭和朋友圈的转变,感到孤独和无助,与他人建立和维持健康的人际关系成为一项挑战。

三、应对大学生社交焦虑的方法1. 寻求帮助:大学生应该及时与家人、朋友或心理咨询师交流,寻求心理支持和指导,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2. 培养自信:通过参加社交活动、展示自己的才能和优点,逐渐建立自信心,减轻社交焦虑的影响。

3. 学会放松:通过学习和运用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等,缓解社交焦虑带来的压力和紧张感。

4. 提高社交技巧:参加社交技巧培训课程,学习如何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培养健康的人际关系。

5. 逐渐挑战自己:通过逐渐扩展自己的社交圈子,参加一些挑战性的社交活动,如演讲比赛、辩论等,慢慢适应和克服社交焦虑。

四、大学及社会的支持与呼吁为了帮助大学生解决社交焦虑问题,大学和社会有责任提供支持和关注。

大学可以推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并设立心理咨询中心,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

社会可以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并推动相关政策的出台。

社交焦虑在大学生中的流行状况研究

社交焦虑在大学生中的流行状况研究

社交焦虑在大学生中的流行状况研究社交焦虑是指个体在社交环境中产生的持续性和强烈的不安感和恐惧情绪,它可能对个人的生理、心理健康及社交互动产生不利影响。

随着社交媒体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交焦虑在大学生中的流行状况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大学生中社交焦虑的流行状况,并分析其可能的原因和对策。

一、社交焦虑在大学生中的流行状况社交焦虑在大学生中的流行状况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研究表明,社交焦虑在大学生中的患病率相对较高。

一项对大学生的调查显示,有超过30%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社交焦虑症状。

其中,女性大学生比男性大学生更容易出现社交焦虑。

这可能与女性在社会交往中更注重他人评价和更容易受到外界评价的影响有关。

此外,社交焦虑随年级的增加呈现上升的趋势,这可能与大学生面临更多社交压力和责任有关。

二、社交焦虑在大学生中的可能原因1. 社会压力大学生面临着来自各个方面的社会压力,包括学业压力、就业压力、人际关系压力等。

这些压力可能导致大学生对社交场合中的表现和他人的评价产生焦虑和担忧,从而增加社交焦虑的风险。

2. 网络社交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大学生越来越倾向于通过网络进行社交。

然而,网络社交可能使大学生变得更加内向和不自信。

虚拟社交的特点和缺乏面对面的交流可能导致大学生在现实社交中出现焦虑和困扰。

3. 完美主义倾向许多大学生存在完美主义倾向,他们过分关注自己在社交场合中的表现和他人的评价。

这种倾向使大学生更容易产生社交焦虑,担心自己的表现不达到自己和他人的期望。

三、应对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对策1. 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学校应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服务,帮助大学生应对社交焦虑。

心理咨询师可以通过认知行为疗法等方法帮助大学生解决负性思维和行为模式,并提供恰当的社交技巧和应对策略。

2. 培养积极的心态大学生应培养积极的心态,理解社交焦虑是一种常见且可以被处理的问题。

他们可以从积极的方面来看待社交场合带来的机会和挑战,并逐渐放松对他人评价的过分关注。

大学生负面评价恐惧、人际关系困扰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Relationship..

大学生负面评价恐惧、人际关系困扰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Relationship..

教 育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4年第28卷第7期JournalofChongqingUniversityofTechnology(SocialScience)Vol.28No.72014 收稿日期:2013-12-02基金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GD12CXL01)。

作者简介:叶艳晖(1975—),女,广东梅州人,心理学实验师,硕士,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室管理。

引用格式:叶艳晖,刘燕纯.大学生负面评价恐惧、人际关系困扰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4(7):140-145.Citationformat:YEYan hui,LIUYan chun.RelationshipofFearofNegativeEvaluation,InterpersonalDisturbancesandSubjectiveWell beinginCollegeStudents[J].JournalofChongqingUniversityofTechnology:SocialSci ence,2014(7):140-145.doi:10.3969/j.issn.1674-8425(s).2014.07.026大学生负面评价恐惧、人际关系困扰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叶艳晖,刘燕纯(嘉应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广东梅州 514015)摘要:以569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简明负面评价恐惧量表、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及总体幸福感量表进行问卷调查,探讨负面评价恐惧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过程及人际关系困扰的中介作用机制。

结果表明:负面评价恐惧女大学生得分显著高于男大学生,并存在显著年级差异;人际关系困扰总分及待人接物、异性交往两个因子男大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女大学生,并在交际交友和异性交往两个因子上存在显著年级差异;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性别和年级差异不显著;负面评价恐惧与人际关系困扰总分及各因子呈显著正相关,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负相关;负面评价恐惧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直接效应,人际关系困扰在负面评价恐惧与主观幸福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大学生对社交焦虑的体验调研报告

大学生对社交焦虑的体验调研报告

大学生对社交焦虑的体验调研报告引言:社交焦虑是指个体在社交交往中常常感到紧张、拘谨和不自在,担心他人的评价和否定,进而影响了其正常的社交活动。

随着社交网络的普及和高等教育对学生社交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大学生社交焦虑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本调研报告旨在了解大学生对社交焦虑的体验和认知,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调研方法:本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针对全国不同高校的大学生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调研。

调研内容包括对社交焦虑的了解程度、主要症状和影响程度等方面的问题。

调查对象涵盖不同性别、年级、专业和地区背景的学生,以确保结果具有广泛代表性。

调研结果:1. 大学生对社交焦虑的了解程度:根据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大学生(约85%)对社交焦虑有所了解,其中女性学生的了解程度相对较高。

这说明社交焦虑已成为大学生普遍关注的心理问题。

2. 社交焦虑的主要症状:调查显示,大学生在社交中最常表现的症状为呼吸急促、紧张不安和心跳加快等身体反应,同时还出现了社交回避、避免社交场合和担心被他人评价的情绪症状。

这些症状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社交能力和生活品质。

3. 社交焦虑对大学生的影响程度:大约70%的受访者表示社交焦虑对其正常的社交交往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其中约有30%的学生认为社交焦虑对他们的影响很大。

这一结果表明社交焦虑问题已经对大学生的生活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解决方案:1. 心理咨询和干预:大学应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和干预服务。

通过心理辅导和认知行为疗法等形式,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放松身心,有效应对社交焦虑问题。

2. 丰富社交经验:大学可以积极组织各类社交活动,提供机会让学生参与其中,丰富他们的社交经验。

通过参与团队合作、社团活动和讲座交流等形式,培养学生的社交技巧和自信心。

3. 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大学可开展相关的健康教育,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定期锻炼身体、保持良好的睡眠和饮食习惯等,以降低社交焦虑的发生率。

社交焦虑在大学生中的流行状况研究

社交焦虑在大学生中的流行状况研究

社交焦虑在大学生中的流行状况研究社交焦虑在大学生中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社交网络的普及和人际关系的复杂化,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面临着各种社交压力和焦虑。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社交焦虑在大学生中的流行状况,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方法,分析社交焦虑的影响因素,探讨其对大学生个体发展和心理健康的影响,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示。

一、社交焦虑在大学生中的现状社交焦虑是指个体在社交场合中对自己的表现和被他人评价产生过度担忧和恐惧的一种心理状态。

在大学生群体中,社交焦虑普遍存在,表现为与陌生人交流困难、面对社交场合时紧张不安、对他人评价过于在意等现象。

根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在大学生中,有超过60%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社交焦虑问题,其中女生明显高于男生。

社交焦虑在大学生中的流行状况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社交网络的普及使得大学生更容易接触到各种社交信息,同时也增加了社交比较和竞争的压力。

其次,家庭背景、性格特点、人际关系等因素也会对大学生的社交焦虑产生影响。

在现代社会中,大学生面临的学业压力、就业压力等也是导致社交焦虑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社交焦虑对大学生的影响社交焦虑不仅会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还会对其个体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产生负面影响。

首先,社交焦虑会导致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下降,影响其与同学、老师甚至家人的沟通与交流。

其次,社交焦虑还会影响大学生的学业表现,导致学习效率低下、缺乏自信心等问题。

此外,社交焦虑还会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诱发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问题,甚至导致自卑、社交孤立等严重后果。

三、应对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建议针对大学生社交焦虑问题,应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帮助他们有效应对社交压力,提升自身心理健康水平。

首先,学校和家庭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对社交焦虑问题的认识和了解。

其次,学校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社交活动,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提升人际交往能力。

同时,个体也要主动寻求帮助,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建立积极的心理应对机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论文题目对大学生社交焦虑及其主观幸福感相关关系的研究学院教育学院姓名朱英芬专业应用心理学学号258020148指导教师李艳红提交日期2009年5月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1.引言 (1)2.研究方法 (2)2.1研究被试 (2)2.2测量工具 (3)2.2.1交往焦虑量表(IAS) (3)2.2.2总体幸福感量表(GWB) (3)2.3研究程序 (3)2.4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3)3.研究结果 (3)3.1我校大学生社交焦虑状况及差异状况 (3)3.2我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状况及差异状况 (4)3.3大学生的交往焦虑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关系 (5)4.讨论与分析 (5)4.1大学生的交往焦虑状况分析 (5)4.2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状况分析 (6)4.3大学生的交往焦虑及其主观幸福感相关关系分析 (7)5.结论与建议 (7)5.1结论 (7)5.2.建议 (7)5.2.1大学生交往焦虑的缓解对策 (7)5.2.2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培养策略 (8)6.参考文献 (9)致谢 (10)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本人所呈交的论文是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

学位论文中凡是引用他人已经发表或未经发表的成果、数据、观点等均已明确注明出处。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科研成果。

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朱英芬2009年5月31日论文指导教师签名:李艳红对大学生社交焦虑与其主观幸福感相关关系的研究朱英芬(天水师范学院教育学院,天水, 741001)摘要:目的:通过对天水师范学院大学生的调查,分析其交往焦虑状况及主观幸福感状况,研究二者之间相关关系。

方法:采用交往焦虑量表(IAS)和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对184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

结果:(1)我校大学生在交往焦虑上存在性别差异,而在家庭来源和出生顺序上并无显著差异;(2)我校大学生在主观幸福感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而在家庭来源和出生顺序上无明显差异;(3)我校大学生的交往焦虑与其主观幸福感呈显著负相关,交往焦虑的程度越高,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程度越低。

结论:高校需要重视和培养大学生的交往能力,提高其主观幸福感指数。

关键词:大学生社交焦虑主观幸福感Related research of college students in subject—well being and Interaction Anxiousness ScaleZhu Yingfen(Education school of Tianshui Normal University ,Tianshui, 741001)Abstract Objective: To survey the students of Tianshui Normal University , analyze the interaction of Interaction anxiety and the subjective well-being status,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tudies. Methods: The Interaction anxiety scale (IAS) and General well-being scale (GWB)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184 college students. Results: (1) college students in my contacts there are gender differences in anxiety, and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family birth order and the area ; (2) Students on the subjective well-being,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gender differences, and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family birth order and the area; (3) anxiety between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ir subjective well-being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a higher level of anxiety college students have, a lower level of subjective well-being .Conclusion: It is necessary for colleges to pay great attention and foster to students’ ability of co ntact ion and enhance their subjective well-being index.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Subjective well-being Interaction anxiousness scale1.引言多项调查显示,大学生的整体人际交往能力不容乐观,少数同学存在较严重的交往障碍,其原因之一是部分大学生存在着交往焦虑心理,并且这种不利于健康的心理已经成为大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之一。

[1]社交焦虑作为一种慢性焦虑障碍,是指对某一种或多种人际处境有强烈的忧虑、紧张不安或恐惧的情绪反应和回避行为。

[2]心理卫生学家丁赞先生指出:人类的心理适应最重要的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所以人类的心理病变,主要是由人际关系的失调而引发的。

[3]它严重影响着个体的身心健康,并且对个体适应正常的社会生活有着阻碍作用,减轻缓解大学生的这种焦虑心理有助于他们健康生活。

主观幸福感(SWB),作为衡量个人生活质量的重要综合性心理指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主观幸福感是指个体依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价,包括生活满意度和情绪体验两个基本成分(Dinner.1984)。

[4]大力开展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一方面可以丰富和深化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另一方面有助于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大学生的自我保健,从而改善大学生的生活质量,提高其身心健康水平。

自九十年代起,我国虽然出现了不少关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和交往焦虑的研究,但就其二者关系的研究并不多见。

本次通过对天水师范学院大学生的调查,分析其社交状况及主观幸福感状况,并通过对这二者之间关系的研究,了解社交焦虑心理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给予恰当的建议,使本院学生认识到自身所具备的优势及所存在的不足,帮助他们更加自信地参加社交活动,提升主观幸福感指数,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也为走出校门适应社会生活作好心理准备。

2.研究方法2.1被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从天水师范学院抽取19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获得有效问卷184份。

其中,男生96人,女生88人;乡镇144人,城市40人;长子女116人,非长子女68人(独生子女除外)。

2.2测量工具2.2.1交往焦虑量表(Interaction Anxiousness Scale IAS)该量表由Leary编制,翻译后被收入由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出版的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中文对原量表未作修订。

该量表用于评定独立于行为之外的主观社交焦虑体验的倾向,含有15条自陈题目,按五级分制予以回答,总分从15分到75分,分数越高,社交焦虑程度越高,其内部一致性高于0.45,a系数高于0.87,八周后的重测信度为0.80。

作为一个测量社交焦虑体验的量表,IAS具有较高的信度及效度。

其常模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美国三所不同大学的1140名大学生。

[5]关于交往焦虑量表在中国大学生中的适用性的研究表明,该量表具有良好的测量学指标,可以作为研究我国大学生社交焦虑的有效工具。

[6]2.2.2总体幸福感量表(General well—being Schedule GWB) 该量表为美国卫生统计中心制定的一种定式性测查工具,用来评价受试对幸福的陈述。

本量表共有33项,得分越高,幸福度越高。

国内段建华(1996)对本量表进行了修订,并测查了362名大学生。

本量表单个项目得分与总分的相关在0.48和0.78之间,内部一致性在0.91到0.95之间,三个月后的重测信度为0.85。

[7]另外,有几位学者也曾在我国大学生中使用过该量表,从总体看,它在我国大学生群体中施测时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8]2.3程序随机发放量表,采用统一的指导语,以不记名的方式答题。

2.4数据处理使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3.结果与分析3.1我校大学生社交焦虑状况及差异状况3.1.1大学生中,性别因素在交往焦虑的得分见表1。

表1 性别因素在交往焦虑上的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N M SD t p 男 96 41.92 9.003.17 .000女 88 36.78 9.70大学生性别与交往焦虑的关系结果显示,在交往焦虑中,性别效应显著(t=3.17,p﹤0.05),男生的交往焦虑总分明显高于女生。

3.1.2家庭来源在大学生交往焦虑上的得分见表2。

表2 家庭来源在大学生交往焦虑上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N M SD t p 农村 144 39.43 10.34-.098 .09 城市 44 39.6 6.78结果显示,家庭来源(城,乡)对我校大学生的交往并无明显影响。

3.1.3家庭排行在大学生交往焦虑上的得分见表3。

表3 家庭排行在大学生交往焦虑上的得分N M SD t p 长子女 39.55 39.87 9.50.154 .90 非长子女 68 39.30 9.36结果表明,家庭排行对大学生的交往也无明显影响。

3.2我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状况及差异状况3.2.1性别因素在大学生总体幸福感上的得分见表4。

表4 性别因素在大学生总体幸福感上的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N M SD t p 男 96 75.54 10.503.03 .003女 88 79.30 12.71结果显示,在主观幸福感上,大学生的性别效应显著(t=3.03,p<0.05),男生的主观幸福感低于女生。

3.2.2家庭来源在主观幸福感上的得分见表5。

表5 家庭来源在主观幸福感上的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N M SD t p农村 144 73.60 12.671.30 .222城市 44 71.00 8.23结果表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地域效应不显著。

3.2.3家庭排行在主观幸福感上的得分见表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