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2.2_探究空气中物质构成的奥秘(原子)
02 (科粤版) 第二章 空气、物质的构成 单元总结
第二章空气、物质的构成2.1空气的成分(一)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1.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明确提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的结论。
2.实验室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1)原理红磷在密闭空间中燃烧消耗氧气,使密闭空间中压强减小,打开弹簧夹后,大气压将烧杯中的水压入集气瓶中。
(压入的水的体积=被消耗的氧气的体积V 水=V 氧气)(2)现象①红磷燃烧,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白烟。
②装置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烧杯内的水倒流入集气瓶,约占集气瓶内气体体积的1/5。
(3)结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4)反应表达式:磷+氧气五氧化二磷4P +5O 22P 2O 5(5)集气瓶中水的作用:①吸收有毒的五氧化二磷(固体)②吸热加快降温,防止集气瓶瓶底炸裂。
(6)常见导致测定误差的因素因素影响偏小装置漏气外界空气进入红磷量不足氧气不能完全被消耗未待装置冷却到室温就读书剩余气体占有较大的体积偏大点燃的红磷插入瓶中后未立即塞上瓶塞受热膨胀的空气部分逸出瓶外最初弹簧夹未夹紧部分空气受热膨胀逸出(7)药品选择①可否换用木炭、硫等物质?不能,因为木炭或硫燃烧会产生气体,造成瓶内气体体积变化小)。
②可否换用铁丝?答:不能,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
③可否换用镁?答:不能,镁能与氧气、氮气、二氧化碳都发生反应。
药品选择:物质能在空气中燃烧且只与氧气反应,燃烧后的生成物为固体或液体(体积忽略不计)。
(8)瓶中剩余的主要气体是:氮气(化学性质:不可燃不助燃;物理性质:难溶于水)(9)拓展:集气瓶压强变化(二)物质的简单分类(三)空气成分及用途1.体积分数:氮气N2(78%),氧气O2(21%),稀有气体,二氧化碳CO2,其它。
2.空气是宝贵的资源(四)空气污染与防治1.空气污染指数包括:一氧化碳(CO)、二氧化氮(NO2)、二氧化硫(SO2)、可吸入颗粒物、臭氧(O3)。
2.污染来源:化石燃料的燃烧,工厂排放的废气,汽车排放的尾气。
探究空气中物质构成的奥秘
二、探究分子的基本性质
(1776~1856)意 大利科学家,对 近代科学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提 出了分子的概念。
阿伏加德罗
思考问题:
1、红墨水、高锰酸钾加入水中的什么现象? 红墨水、高锰酸钾加入水中的什么现象? 2、红墨水、高锰酸钾是否由很小的微粒组 红墨水、 这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 成?这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
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当上下两瓶气体颜色一样时分子 还在运动吗? 还在运动吗 分子总是不断运动的
想一想
分析: 分析:为什么长期堆煤的墙角侧壁上用 小刀刮开,会看到里面有黑色的煤粒。 小刀刮开,会看到里面有黑色的煤粒。
再见! 多谢指导,再见!
[活动与探究]
问题研究
1、酚酞溶液是否有颜色?酚酞和水接触有没有变色? 2、浓氨水是否有颜色?什么味? 3、浓氨水和酚酞溶液混合后溶液是什么颜色? [解释]因为酚酞是一种指示剂,当它遇到碱性物质就会 变红,而恰好氨水为碱性物质,所以氨的分子可以使酚 酞显红色,这是发生化学变化。
物质发生物理变化,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 物质发生物理变化,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
什么是分子呢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
物质状态的变化微观三维模拟动画
固态
固态
液态
液态
气态
分子的性质: 分子的性质:
1、分子的质量很小,体积也很小。 2、分子之间有间隔。 3、分子能不断运动,温度越高,运动越快。 4、相同分子性质相同,不同分子性质不同。 5、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二、学习重点
1、了解分子的性质 2、认识分子等微粒构成物质
探索空气的奥秘科学教案
探索空气的奥秘-科学教案导言:空气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质,但是我们对空气的了解又有多少呢?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我们呼吸,空气就会进入我们的身体,但是我们真正了解空气的含义及重要性吗?本教案将为您科普空气的奥秘,让您从新的角度了解空气的重要性。
一、探讨空气的组成及特性1. 空气的组成我们的大气层主要是由氮气、氧气和二氧化碳组成,其中氮气占总体积的78%、氧气占21%、二氧化碳占0.04%。
空气中还包含着其他的气体、氯、烟尘、水蒸气和微生物等。
2. 空气的特性(1)给予我们生命的氧气:空气中的氧气是动物和植物生命的必需物质,在呼吸过程中,氧气可以被人类、动物和植物所吸收,并和食物一起参与新陈代谢过程。
(2)运输垃圾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人类和动物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它在光合作用中也是植物吸收的重要营养物质。
(3)氮气:氮气是大气层中存在最多的气体,它对于维持大气的平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讲述空气的作用1. 氧气是生命的必须物质:没有氧气,生命活动就会停止。
2. 空气的氧化作用:空气中的氧气可以参与氧化反应,这种反应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制造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很多物质,例如:火药、石油等。
3. 空气的保护作用:大气层天然的隔热层可以保护我们免受太阳辐射,防止地球温度过高。
三、空气污染的影响空气中的污染物对人类健康和大气环境产生了威胁。
当空气中的某些污染物质在大量排放后,就会导致空气污染。
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长期与空气污染物长期接触,会对呼吸系统造成影响,导致气道疾病、哮喘、支气管炎等。
2. 对心、肝、脑等重要器官的影响,会引起血液循环系统的不稳定,导致血压、血糖等方面出现问题。
3. 长期接触空气污染物质会增加癌症、肝硬化、肺结核等疾病的患病率。
四、探究减少空气污染的方法1. 优化交通方式: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减少单独驾车。
这将减少有害污染物的排放并降低环境破坏的程度。
2023年安徽省中考化学复习---物质构成的奥秘
02
考法一 分子、原子、离子及其性质
【例1】(2022·安徽)2021年12月9日,航天员王亚平在中国空间站开设的“天宫课堂”进行了泡腾片(由碳酸氢钠、酸和香料等组成)实验。下列对应解释错误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解释
A
从水袋中挤出水,形成水球飘浮在空中
水由液态变成了气态
B
将水溶性颜料溶于水球,水球呈美丽的蓝色
原子核
核外电子
原子核
核外电子
原子核
质子
中子
2.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
最外层电子数
得失电子趋势
化学性质
金属原子
一般①______4个
容易②____电子
观点
A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质量增大
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
B
水电解可得到氢气和氧气
分子是可分的
C
少量白糖加入水中,不久“消失”
微粒是不断运动的
D
苯和 冰醋酸混合后体积大于
微粒间有间隔
A
5.(2016·安徽)近年,我国科学家首次拍摄到水分子团簇图像,模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A.氢氧两种元素只能组成水 B.团簇中的水分子不再运动C.水蒸气冷凝成水,分子间隔减小 D.可燃冰和冰都是由水分子构成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超临界水与液态水具有相同的物理和化学性质B.将气态水升温或加压一定使水分子间距离变小C.超临界水是由液态水和气态水组成的混合物D.用超临界水处理含碳废物的方法比焚烧法更环保
D
4.(2017·安徽)下列实验事实不能作为相应观点的证据的是( )
选项
实验事实
D
2.(2022·郴州)按要求用化学符号填空:
【精】22 探究空气中物质构成(分子).
A、氧原子
B、氢原子
C、氧分子
D、水分子
2、春暖花开季节,人们站在紫丁香树旁,常闻到怡
人的香味,这一现象说明( C )
A 、分子很大
B 、分子分裂成原子
C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 、分子之间有间隔
3、二氧化碳气体加压后体积变小,其主要原因是
( C)
A 、分子质量变小了 B 、分子体积变小了
例、选择 A-F分子特性的合适序号填在横线上。 A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B 、分子很小; C 、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隙;
D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E 、分子由原子构成;
F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1、金秋八月,走在桂花树旁常闻到一股香气_D___。
2、用打气筒可以把很多气体压进车胎里_C___。
子本身不发生改变;在化学变化中,分 子本身发生改变,生成新的分子。 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而言: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而言:
由 同 种分子组成的物质称为纯净物, 由不同 种分子组成的物质称为混合物。
分子的特性
【实验2-4】酚酞溶液滴入氨水实验
实验现象:试管中溶液由无色变红色
例:
< 100ml水与100ml酒精混合
200ml 。
总结:分子的特性
1、分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 2、分子间存在间隙。 3、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很小。 4、同种物质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分子
性质不同。 (例如:人口渴了,可以喝水解渴,同时吃几块 冰也可以解渴。)
1、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 D )
距离,就能闻到香味?
解释:1、许多物质由叫做分子的微粒构成
物质构成的奥秘-中考化学【热点、重点、难点】专练(解析版)
重难点03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与元素、原子、分子以及离子的区别和联系是中考的热点,特别是相关高科技信息题是近几年中考的命题方向。
命题中形式多样,考查学生的想象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元素、分子、原子的概念辨析以及应用这些概念描述物质的组成或结构,在中考中常见题型为选择题或填空题。
结构示意图及化学符号周围数字的意义等知识点,常以图片或元素周期表的形式并且会结合热点新闻、新材料为素材考查。
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自学能力、信息提取能力的题目将会成为主流。
在备考时要对所给信息进行科学评价、判断正误,进行知识迁移。
微粒的性质及应用1.分子运动现象的探究实验现象:Ⅱ无明显现象,ⅢA烧杯中溶液变红;实验结论:分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
实验中大烧杯的作用是防止氨气污染空气;产生Ⅲ中现象的原因是B烧杯中浓氨水易挥发,挥发出氨分子在不断运动,运动到A烧杯中,使A烧杯溶液显碱性,使酚酞溶液变红。
2.分子的基本特征或性质:分子在不断运动,温度越高,微粒的运动速率越快;分子之间有空隙。
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固体碘、碘蒸气都能使淀粉变蓝、氧气与液态氧、冰与水的化学性质相同,是因为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水和过氧化氢、氧气和臭氧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
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大的原因是碳原子排列不同。
分子和原子1.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等基本粒子构成。
金属、稀有气体、某些固体非金属如金刚石、石墨、硅都是由原子构成的;大多数的固体和液体都是由分子构成的;金属和非金属,金属和原子团、铵根和原子团构成的物质由离子构成。
2.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如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氧分子,保持铁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铁原子。
物理变化中分子不变,(改变的是分子间空隙);化学变化中分子改变。
3.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化学反应的实质: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2《原子的结构》知识点(含答案解析)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 2 原子的结构(讲学) 课标定位1.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2.初步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3.了解离子形成的过程4.知道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初步了解氯化钠等化合物的形成过程5.初步学会分析原子结构示意图知识梳理核心知识归纳1.原子的构成(2) 在原子中 , 核电荷数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2.核外电子的排布 : 按能量大小分层排布。
3.原子结构示意图 :圆圈表示原子核 ; 圆圈内的数字表示质子数 ; 圆弧表示电子层 ;圆弧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
4.离子的形成 : 原子得到电子 , 形成阴离子 ; 原子失去电子 , 形成阳离子。
5.相对原子质量 : 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 1/12 作为基准 , 其他原子的质量与这一基准相比较所得到的比(1) 原子称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其表达式为:A =知识点一、原子的构成知识在线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的 , 原子核很小 , 电子在核外较大空间内做高速运动。
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两种粒子构成的。
核内的每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 中子不带电 , 因此原子核带正电 , 且带的正电荷数 ( 即核电荷数 ) 与核内质子数相等。
核外的每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 , 原子核所带的正电与核外电子所带负电电量相等, 电性相反 , 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 核外电子数等于核内的质子数。
不同种类的原子 , 核内质子数不同 , 核外电子数也不同。
拓展延伸(1) 每个原子中只有一个原子核 ,核电荷数 (即核内质子数 )决定原子的种类 , 所以同一类原子 ,其核内质子数相同 , 不同种类的原子 , 其核内质子数不同。
(2) 在原子内部 ,质子数一定等于电子数 ,但不一定与中子数相等 ,如钠原子中质子数为 11, 中子数为 12。
考题再现【考题示例】下列关于原子结构的说法中 , 错误的是 ( ) A.构成原子核不可缺少的粒子是质子B. 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C.核电荷数一定等于质子数或核外电子数D. 任何原子中的质子数一定等于中子数【答案】 B、 D【解析】绝大多数原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但普通氢原子的原子核内没有中子 ,只有质子 ,故 A正确,B 错误;在同一原子中 ,核电荷数一定等于质子数或核外电子数,但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故 C正确,D错误。
初三化学目录
初三化学上册第一章大家都来学化学1.1 社会生活也化学1.2 物质的变化1.3 化学实验室之旅精要回放练习题第二章认识空气保护空气2.1 空气的成分2.2 探究空气中物质构成的奥秘2.3 保护空气的洁净清新精要回放练习题第三章维持生命之气(氧气) 3.1 认识氧气3.2 制取氧气3.3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3.4 辨别物质的元素组成精要回放练习题第四章生命之源(水)4.1 我们的水资源4.2 饮用水4.3 探究水的组成4.4 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4.5 化学方程式精要回放练习题第五章燃料5.1 洁净的燃料(氢气)5.2 组成燃料的主要元素(碳) 5.3 古生物的遗产化石燃料精要回放练习题下册第六章金属6.1 奇妙的金属性质6.2 金属矿物与治炼6.3 珍惜和保护金属资源精要回放练习题第七章溶液7.1 溶解现象7.2 物质溶解的量7.3 溶液浓稀的表示7.4 晶体的生长7.5 乳化作用精要回放练习题第八章生活中的酸碱盐8.1 重要的酸8.2 常见的碱8.3 溶液的酸碱盐8.4 常用的盐8.5 化学肥料8.6 海洋资源的综合利用精要回放练习题第九章现代化学合成材料9.1 有机物的特征9.2 我们周围的塑料9.3 合成橡胶的合成纤维9.4 层出不穷的新材料精要回放练习题第十章食品药品与健康10.1 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10.2 生物微量元素与健康10.3 警惕危害健康的化学品10.4 治病用的药品精要回放练习题总复习附录一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室温) 附录二初中化学常用的量和单位附录三部分化学名词汉英索引元素周期表。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2原子的结构(基础+提高+中考)
精编精练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2原子的结构1.汤姆森和卢瑟福都对现代原子结构理论做出了巨大贡献。
下列关于原子结构的论述中,不属于他们两人共同观点的是()A.原子很小,但可以分 B.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C.原子的电子带负电荷 D.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答案】B【解答】卢瑟福在用a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中发现了质子,提出原子核式结构学说,汤姆生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发现了电子,从而揭示了原子是有复杂结构的,所以原子很小,但可以分,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的电子带负电荷属于他们两人共同观点,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不是。
故选B。
2.某粒子最外层有8个电子,下列对该粒子的判断中正确的是()A.一定是阳离子 B.一定是阴离子C.一定是稀有气体原子 D.无法确定【答案】D【解析】由于元素的原子在发生化学变化时易或得到电子而形成离子,从而达到8电子的稳定结构.对于不活泼的稀有气体元素,因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已达8电子.A、粒子最外层有8个电子,该粒子可以是阴离子、阳离子,还可以为稀有气体元素原子,A选项中为阴离子,故A错误.物质构成的奥秘B、粒子最外层有8个电子,该粒子可以是阴离子、阳离子,还可以为稀有气体元素原子,B选项中为阳离子,故B错误.C、粒子最外层有8个电子,该粒子可以是阴离子、阳离子,还可以为稀有气体元素原子,C选项中为稀有气体原子,故C错误.D、粒子最外层有8个电子,该粒子可以是阴离子、阳离子,还可以为稀有气体元素原子,D选项中无法确定,故D正确.故选D.3.中国科研团队首次证实了天然铀单质的存在.用于核电工业的一种铀原子中含有92个质子和143个中子.有关该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属于金属元素 B.电子数为92C.核电荷数为92 D.相对原子质量为143【答案】D【解答】A、由于铀的元素名称铀中含有偏旁“钅”故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B、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故铀核外含有92个电子;C、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电荷数,核电荷数为92;D、由于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143是中子数,不是相对原子质量;故选D。
初中化学_《物质构成的奥秘》复习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现阶段化学正进行专题复习,我设计了一节《物质构成的奥秘》复习课,主要包括课标中的(一)化学物质的多样性、(二)微粒构成物质、(三)认识化学元素这三个二级主题的基本内容和(四)物质组成的表示部分内容,物质组成的简单计算留到计算部分复习。
主要目的是帮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学会科学的复习方法。
复习目标:1 建立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网2 巩固元素、原子、化学式等相关知识点教学过程学情分析《物质构成的奥秘》这一章节,虽然新授课时学生感觉比较生疏难懂,但经过这一学年的学习,学生已经习惯从微观角度探析化学物质,普遍感觉这一模块的知识难度不大。
但是,复习课时,我们的学生习惯于题海战术,低下头就是记忆知识点,忘了再看,看了再忘,却不曾想抬起头来将这些知识点规划一下,在脑海中形成有机的体系,这样就不容易忘记了。
久而久之,这种意识就弱化了,所以,在分析学情时,我主要考了学生的这一点,很多学生都存在这样的普遍现象。
《物质构成的奥秘》效果分析本课是一节复习课,复习目标是按照课标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的。
设计理念是想让学生在活动中尽可能的表现自己,舒展自己,我们共同体验一节真正快乐的课。
上台展示就是一个很好的打开学生心扉的机会,为了激发激发学生的思想碰撞,我设计了抢答环节。
童心童趣在我看来是最难能可贵的的东西,为了让孩子们看到老师也有童心,我将关系图设计成了一个美丽的小姑娘的样子。
从结果来看,整节课轻松有序,有效地完成了复习任务。
通过建构知识体系,学生对《物质复习的奥秘》这一专项的知识有了清晰明朗的认识,不再是一团乱麻。
我想对学生在以后的复习中也会主动的建构知识体系,学会科学的方法复习。
教学反思本课是一节复习课,复习目标是按照课标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的。
设计理念是想让学生在活动中尽可能的表现自己,舒展自己,我们共同体验一节真正快乐的课。
设计初衷是强化学生建构知识系统的意识,锻炼建构知识系统的能力。
从结果来看,整节课轻松有序,有效地完成了复习任务,学生也很高兴。
【九年级化学精品课件】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分子和原子(第2课时:分子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铜由铜原子构成
新课导入 新课讲解 拓展延伸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
新课导入 新课讲解 拓展延伸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思考讨论 相同点
水的三态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变化中分 子本身改变了吗?
新课导入 新课讲解 拓展延伸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新课导入 新课讲解 拓展延伸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2.下列变化能证明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分的是( D )
A.碘受热升华 B.加热水,水会变成水蒸气 C.铁矿石磨成粉末 D.加热氧化汞生成汞和氧气
状态改变,物理变化。
氧化汞分子分解为汞原子和氧原子,汞原子聚集成汞; 2个氧气原子结合成1个氧分子。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第2课时
配套人教版
新课导入 新课讲解 拓展延伸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学习目标
1.知道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 中的最小粒子。 2.会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纯净物和 混合物。 3.学习一些类比、模型等科学方法,培养抽象、想象分析和推 理等思维能力 。
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纯净物和混合物。 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 混合物:由多种分子构成的物质。
纯净物
混合物
新课导入 新课讲解 拓展延伸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新课导入 新课讲解 拓展延伸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观察动图,说说化学变化的实质。
新课导入 新课讲解 拓展延伸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结成 新的分子,聚集成新物质,有的原子直接聚集成物质。
最新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探究空气中物质构成的奥秘2
2.2 探究空气中物质构成的奥秘教学目的通过探究空气中物质构成的奥秘,介绍分子、原子、离子等物质结构初步知识,使学生初步学会从微观的角度去认识物质,认识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并认识物质发生的化学变化微观本质,为今后学习化学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 难点分子、原子、离子、相对原子质量等概念的建立。
教学课时五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教学目的了解原子的概念,以及原子、分子之间的相似、相异和相互关系。
用原子和分子的观点加深对化学反应实质的理解。
介绍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史,初步认识原子-分子论在发展化学科学中的重要历史作用。
了解原子的实际质量和相对原子质量的意义,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以及相对原子质量和原子组成的关系教学重点 难点原子及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的形成教学过程[复习提问]什么是分子?如何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引入新课]世界上大多数物质都是由不同的分子构成的。
那么分子本身又是由什么构成的呢?分子能不能分割呢?经大量的科学实验研究证明,分子还可以分成更小的微粒,这些微粒就是原子,也就是说,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那么什么是原子?[观察活动]阅读课本42~43页[板 书]1.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另一种微粒。
原子构成分子,原子也可直接构成物质。
2.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发生变化,分成原子,而原子本身没有变化,只是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构成新的物质。
所以,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原子 分子 物质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如:氧气、氮气、二氧化碳、水、酒精等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如:金属、稀有气体等3.原子与分子的本质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以再分。
4.原子的特征:①原子的质量、体积都很小②原子在不断运动③原子间有间隙④同种原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原子性质不同[检 查]完成课本42页“检查站”内容。
[阅 读]课本42页“知识视窗”。
[讲 述]原子虽小,但也有质量,而且各种原子的质量是不相同的。
构成构成 构成[板 书]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27kg 1 1.6611012kg 12kg-==⨯⨯-一个该原子的质量()一个该原子的质量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一个碳原子的质量() [讲 述]相对原子质量只是一个比值,它的国际单位制单位为1,一般不写出,不能认为相对原子质量没有单位。
【课件】九年级化学上册《2.2探索空气中物质构成的奥秘》课件
对原子的认识有以下几点要注意: 1、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另一种微粒。原子构成分 子,原子也可直接构成物质,如金属汞、稀有气 体等。 2、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发生根本改变,而 原子本身没有根本改变,只是重新组合成新的分 子,构成新的物质。所以,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 最小微粒。如氧化汞受热时氧化汞分子会分解为 氧原子和汞原子,这些原子进行重新组合,每两 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许多汞原子聚集成 金属汞。在化学反应中氧原子和汞原子不能进一 步再分成更小的微粒。
科学证明: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 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所构 成的。 而原子核又是由带正电荷的 质子和不带电荷的中子构成的。
几种原子的构”放大”到足球场那么 大,原子核”放大”后也不过是足球场中心的一只蚂蚁。
第三课时
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虽然很小,但也有一定的质量。不同原子的质量各 不相同,下表列出了几种原子的质量。 一个氢原子的质量1.674×10-27千克 一个碳原子的质量1.993×10-26千克 一个氧原子的质量2.657×10-26千克 一个铁原子的质量9.288×10-26千克
第四课时
构成物质的微粒— 离子 在化学变化中,一些原子容易失去电 子,而另一些原子容易得到电子,当原 子得到或失去核外电子从而带上电荷 以后,便转变成离子。
离子也是 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让我们来观察一下有核外电子 得失,从而使原子变成离子的 化学反应,就是金属钠跟氯气 的反应。
把点燃的金属钠放进装氯气的集气瓶中,会观 察到什么现象?
原子的特性 ①原子的体积很小,质量也很小,肉眼是 看不见原子的。 ②原子和分子一样,也是在不断地运动。 ③原子间有间隔。 ④同种原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原子性质不 同。 ⑤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
2024年秋新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2.2.2 原子(课件)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原子也在不断地运动着,且原子的体积很非常小。
用Spectra 300型球 差校正透射电镜拍
摄的硅原子图像
如果把一个水分子与一只乒乓球相比较,相当 于拿一滴水与地球相比较。
第二单元 空气、物质的构成与组成
2.2 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
第2课时 原子
学习目标
1.知道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2.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导入新课
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知道分子是构成物 质的一种微观粒子。那么分子本身怎样构成?分 子能不能再进行分割呢?如果能分,分子又是由 什么构成的呢?
(2)有的物质可由原子直接构成。如金属汞是由汞原子直接构 成的。
(3)汞原子和氧原子本身在化学变化中没有变化,只是组合方 式发生改变,它们重新组合后构成新的物质。
氢气与氯气的反应中,发生变化的是分 子还是原子?
H
Cl
+
H
Cl
氢气 &H Cl
H Cl
氯化氢 (HCl)
归纳与总结
课堂小结 原子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 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 子不可分
随堂训练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A.分子大,原子小 B.分子能直接构成物质,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D.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原子不能保持物质的化学 性质 E.分子在不断地运动,原子不运动 F.原子很小,不可再分 G.分子间有间隔,原子间没有间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如:
+2
He
2
+3
Li
21
+8
O
26
+10 2 8
Ne 稀有气体
+12
28 2
+17
28 7
Mg
Cl
金属
非金属
带电荷的原子---离子
【实验2-7】金属钠与氯气的反应
实验现象:金属钠在瓶内剧烈燃烧产生黄 色火焰,同时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反应过程:
Na +11 2 8 1
+17
2 87
Cl
1.66×10-27千克
张青莲院士的贡献
我国科学院张青莲教授为相对原 子质量的测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是中国人的骄傲,同学们也要努 力学习,将来为祖国,为人民争 光。
思考:原子能再分吗?
1、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了电子。卢瑟福 发现原子中有带正电的原子核。 2、原子用化学方法不能再分,但用其他方 法可以再分。
不同 ②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 点 以分为原子,原子又可以
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③分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原子
联系
构成
构成 分成
分子
构成
物质
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 6个中子的一种碳原子) 的质量的1/12(约 1.66×10-27千克)
以一种碳原子(碳-12)的质量的1/12作为 标准,把其他原子的质量跟这个标准相 比所得的比值,叫做这种原子的相对原 子质量 是一个比值,没有单位 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方法:
例如:金属汞(Hg)、稀有气体(He、Ne等) 2、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这是前提条件。脱离“化学变 化”这前提,原子仍可分成更 小的粒子(质子、中子、电子)。
原子的特性:(与 分子一样)
1、原子是在不断地运动。 2、原子间存在间隙。 3、原子的质量和体积很小。 4、同种原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原子性质 不同。
-e
Na+ +11
28
+e
+17
288
Cl
NaCl
离子符号的书写
离子符号的表示:在原子团或元素符号的右上 角标出离子所带的电荷的多少及电荷的正负。 写成Rn+或Rn-的形式,当n=1时,n不写。
例如:
常见的阳离子:Na+ 、Mg2+ 、Al3+ 、H+ 、NH4+ 常见的阴离子:Cl-、F- 、O2- 、S2- 、OH- 、SO42-、 CO32- 、NO32-
3、生成的氧气和汞分别由什么微粒构成?
4、这个变化是怎样发生?
结论:
在化学变化中, 氧化汞分子本身 发生变化,而构成氧化汞分子的汞原 子和氧原子本身没有变化,它们重新
组合后构成新的物质(分子)。
二、构成物质的微粒(2)—— 原子
1、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另一种微粒。(原子 构成分子,原子也可直接构成物质)
5、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
分子、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分子
相同 点
原子
质量、体积小;彼此间存在间隙;不断运动; 同种分子(原子)性质相同,反之。
①分子是保持物质的化学 性质的最小微粒。 ①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 最小粒子。 ②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 可再分,不能变化 为其他 原子。 ③原子可以构成分子,也 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2.2 探究空气中物质构成的奥秘 -----原子
肇庆市第十二中学 容炳强
提问:
1、分子的概念。 2、分子的特性。
3、用分子观点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 化、纯净物和混合物。 4、分子又是由什么微粒构成的呢?
观察与讨论:氧化汞的分解
1、从氧化汞的分解图中,可以得到什么启 示?
2、氧化汞分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构成氧 化汞分子的汞原子和氧原子发生了怎样的 变化?
原子序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2、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 数 + 中子数 3、区分原子种类的依据: 质子数
原子结构示意图:
电子层 原子核
+10
核内的质子 数及带+电
2 8
该层电子数
原子结构示意图的规则
1、每一层最多排2n2 个(n=电子层数)。 2、最外层电子不能超过8个。 3、最外层达到8个电子的惰性状态是稀有气体 的稳定结构(第一层2个电子为稳定结构)。 4、金属原子最外层的电子一般少于4个,在反 应中易失去电子。 5、非金属原子最外层的电子一般多于4个,在 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离子符号表示的意义
Al3+表示每个铝离子带3个单位的正电荷。 S2-表示每个硫离子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 2Al3+
表示两个铝离子
注意:在符号前面有数字,则表示为几个XX子 如: 2CO2:表示为两个二氧化碳分子
3O: 表示为三个氧原子
原子与离子的比较
原子:核电荷数 阳离子:核电荷数
阴离子:核电荷数
=
质子数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核外电子数
核外电子数
= > 质子数 = <
总结 :物质由微粒构成
结合
分子
构成
原 子
得失电子
直接构成
物 质
阴阳离子
构成
练习: 1、Al和Al3+具有相同的 ( B ) A、电子层数 B、核电荷数 C、最外层电子数 D、电子总数 2、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可以决定 ( C ) A、元素种类、元素化学性质、元素化合价 B、元素分类、原子的质子数、元素化学性 质 C、元素分类、元素化学性质、元素化合价 D、元素种类、元素化合价、原子量
原子的构成
不带电
整个原子质量几乎 集中在原子核
原子核
原 子
质量 很小 ,约 质子 的 1/183
(+)
质子 (每个质子带 (+) 一个单位正 电荷)
中子 (不带电)
(所带 正电荷 数称为 核电荷 数)
核外电子 (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
(-)
核电荷数
原子序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总结:
1、 核电荷数
4、下列微粒中属于阴离子的是(选填序号,下同) ________ 4,与该离子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___。
1
5 、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根本区别是 ( ) C A 、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B 、中子数不同 C 、核电荷数不同 D 、电子数不同
6、在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中子、电子、 离子等微粒中,找出符合下列条件的微粒,填 在相应的横线上: 分子、原子、离子 (1)能直接构成物质的是________. 分子 (2)一定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是____. 原子核、质子 ,带负电荷的 (3)带正电荷的是_____ 电子 分子、原子、中子 是____,不显电性的是_______。 质子、中子 (4)质量与氢原子质量约相等的是____, 电子 质量最小的是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