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渭剪纸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渭剪纸
窗花是中国传统民间节庆或民俗活动中的剪贴画,因多贴于居民的窗亮子上而被称为窗花,因地方风俗和建筑形式的不同,各地窗花都有其各自的艺术特色,通渭窗花以其工艺精美和独具装饰风格的剪贴布局,成为民间美术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

小小窗花,蕴含着历史的久远、黄土的厚重、自然的和谐、人性的质朴……
又是一年窗花红
剪纸俗称窗花,是我国具有泥土香味的艺术花朵,历史渊源久远,具有极高的艺术性与欣赏性,两千年的发展史,使它浓缩了中华文化的传统理念,递延着古老民族的人文精神与思想脉膊。

剪纸是民间的,也是艺术的,剪纸作为一种民间艺术,是劳动人民为满足自身的物质与精神的需要而源起的,流行时间之长,地域之广,可以与任何一种传统艺术相媲美。

剪纸,作为劳动者的造型艺术,寄托着劳动人民的理想与信念,抒发着生产者的喜恕哀乐,它伴随着喜庆节日,礼仪祭奠,或装饰于门窗壁间或粘贴于彩鸢纸扎中。

剪纸,与民间生活息息相关,美化装典着生活的方方面面,精致的剪纸作品,把人们喜庆、快乐的感情表达的淋漓尽致。

通渭剪纸,也叫剪花、窗花,是甘肃剪纸的一部分,属
中原文化体系,但由于地理、风土人情的影响,甘肃各地的剪纸也不尽相同,陇东剪纸质朴稚拙,与陕北剪纸一脉相承,但某些作品又比陕北民间剪纸显得更古拙质朴,到了陇南天水地区,山清水秀,剪纸也在敦厚朴实中显出其灵巧精细,到了陇中干旱地区,自然条件艰苦,但定西通渭的窗花剪纸却以精细见称,其中的棋盘、云子、团花饰样与中国古丝绸之路艺术、敦煌藻井图案极为相似,据《敦煌图案》记载:时间可上溯到五代时期。

据传,通渭剪纸从汉代就已出现,至今还可在通渭窗花中见到其遗流的痕迹,如“窗花”中的很多“满格”图样很明显的具有汉印和汉砖的风格,到了明清时期,很多戊边的将士从南方移居移民至此,同时也将江南的部分文化带到了这里,经过长期与当地粗犷、强劲的游牧文化相互交融。

因此,形成了通渭剪纸特有的艺术风格和区域风貌,在表现手法中,既有江南剪纸的纤秀与精细,又有西北窗花的粗犷与奔放,显得大方自然、美观和谐。

关于通渭窗花剪纸,还有一段美丽动人的传说,在遥远的过去,这里生活着一对恩爱夫妻,有一天丈夫秦嘉被官府派往江南当差,妻子徐淑写下一首首思念丈夫的诗篇,然而,云断衡阳,谁能替她传递这无尽的思念呢?聪明的徐淑剪出一只纸鹤,然而,当纸鹤衔着诗笺飞到江南时,秦嘉却已客死他乡,噩耗传来,悲痛欲绝的徐淑剪下千万朵白花撒向山
野,千山万壑便披起哀悼的素装,从此,每当雪花飘舞的季节,通渭的儿女使用剪纸来纪念这对生死相依的恩爱夫妻,也借此寄托人们对纯真爱情的向往。

春节前夕,通渭农家都有剪纸迎春的习俗,祭灶、贴板檐、贴窗花、贴春叶和遮面,以增添节日的喜庆气氛和浓浓的年味。

通渭农家的窗户以木棂窗为主,最普遍的为五五二十五格,大的七七四十九格,又称百格窗、中国窗,四十九格的木棂窗分上下两部分,下半部分略矮,可以开合,到了夏天,打开上半部,用一根小木棍支起来,招清风进屋,通风透气,设计精到,过年时,家家户户都在木棂的窗扇上换上雪白的宣纸,然后在窗格内贴上各色的窗花以表达喜庆,既美观又透亮。

通渭窗花,色彩丰富,形式多样,以阳刻为主,有单剪、阴阳复合剪、对称剪,讲究整体布局,窗花跨越窗棂,不受窗格限制,注重色彩搭配和点线虚实变化,有机地吸收了古代建筑花木格的构成结构,工整秀丽,装饰性极强,具有富丽堂皇的效果。

通渭窗花中最多见的形式为“团花云子”、“棋盘”、“镶窗”等饰样,是甘肃陇中窗花中最经典的格式。

“团花云子”是在窗户中间贴一圆形或菱形团花,俗称“窗心”,四角镶三角形花,类似角隅纹样,称为“窗角”,“角云”或“云子”,空余的地方随意点缀一些小幅窗花,叫做“小花”或“散朵子”。

团花剪纸手法多变,有对折、四折、六折、八折之分,大多以传统图案为主。

如“凤戏牡丹”、“富贵有余”、“事事如意”、“老鼠吃葡萄”、“狮子滚绣球”等。

棋盘“镶窗”则是在窗心上贴一由四个云头组成的对称图案,四边则贴条形状的连续图案,一般以花卉为主,有宽窄多层之分,也有窝角、圆角、方角多种变化。

四角花
图案则配以相同攒簇的黑色或蓝色的角花,以蝙蝠、蝴碟、石榴、佛手、莲花为主,其余空格内大都配以灵禽瑞兽,吉祥花鸟为主的小窗花。

如遇讲究人家或家有巧妇,每格一花,又题材统一,如“八仙祝寿”、“莲年有余”、“多子多福”、“龙凤呈祥”等贴满一窗,整体看去,琳琅满目,清新淡雅,亲朋好友串门时,赞不绝口,叹为观止,节日的气氛也更添喜庆,更加浓厚。

其余窗花,有“十二生肖”、“二十四孝”、“八仙”、“琴棋书画”、“历史人物”等线条流畅,造型生动。

春页和遮面是通渭剪纸中古老独特的艺术品种,是由古代的“幡胜”演化而来。

南北朝时期,陈国徐陵的杂曲中就有“立春历日自当新,正月春幡底须故”之句。

春页,又称春缨,它于遮面一起,都出自于民间的能工巧匠,又运用于万户千家,构思巧妙、构图别致、寓意深沉、工艺精湛、绚丽纷呈。

春缨的纹样组成用夸张变形的古币钱造为主题,一般贴于房檐椽头或门框上,象征着“冬去春来盼丰年,春迎吉祥有钱花”整个画面鲜艳夺目,迎合了年节喜庆时人们的心理,并巧妙地运用了自然花卉和几何纹样的结合,如富贵牡丹、五福捧寿、三仙、三友、四君子等,充分反映了人们渴
望安居乐业的心情,渗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精神寄托。

有的清新与典雅兼采,有的轻快与浑厚并蓄,有的古拙与丽巧相得益彰,有的粗犷与精致相映成趣。

这种独特格调融合了‘花园式“的装饰景色,充分体现了简练中见丰富、质朴中寓精美的的艺术风韵。

它与窗花、春联、爆竹、灯笼一起,呈现出“春页换尽千家旧,彩灯照映万物新”的美好景观,烘托出过年时“千门共贴宜春图、万户同庆新佳节”的喜庆气氛。

通渭窗花遍丰通渭全境,群众基础相当雄厚,深为老百姓所喜爱。

有一首通渭小曲这样唱到:“姑娘上楼房,花剪响当当,打开了龙凤箱,花纸揭几张,给我的小哥哥,剪一对小鸳鸯……”。

在通渭,家家女儿会剪纸,户户闺中爱饺花,一把剪刀在手,巧剪人间锦绣,通过母女相传,邻里相习,姊妹相学,
师徒相授,代代相承,好的窗花纹样成为图谱,流传中用一种烟熏替样的方法,在传播过程中,优秀的剪纸能手能比原稿剪得更加合理生动。

无论多么细密的线条,也不管怎样复杂的图形,都由一把小小的剪刀来完成。

正如一位剪纸艺人说的好:“花是有心草,怎么剪就怎好,剪朵花,配只鸟,添枝加叶全靠巧”,这种剪随人意,自由表现的手法,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粗犷清新的格调,沁人心脾的乡土气息,充满装饰情趣的风格,原始而又质朴的气质,既不卖弄,也不炫耀,随手剪来,更无矫揉造作或哗众取宠之感,这就是通渭窗花的风格,浸透着通渭人对生活的执着与乐观,洋溢着浓厚的浪漫气息,以质朴纯真而动人,以情真意切而为人称道,其放任不羁的表现手法和稚拙原始的趣味就更为人们所推崇,这种浓郁的民意传统风格也是任何绘画品种难以比拟的。

通渭窗花,这一深藏于乡村的国粹,在经历了历史的沉淀与积累之后,仍以他那朴实无华,独具匠心的奇特魅力展示在广大艺术工作者和观赏者的面前,显示出其旺盛的生命力,源源不断地出现在艺术的舞台上。

一张小小的窗花剪纸不仅透视出华夏五千前的源远流长,也透视出一个民族千百年来声声不息的企盼与向往,它是历史与现实的完美结合,也是现实与未来的绝妙沟通,正如郭沫若诗中写到的:“曾
见北国之窗花,其味天真而浑厚,一剪之巧夺神功,美在人间永不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