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bt技术下的网络传播问题的研究
BT流量对校园网络造成的影响及其解决方案
BT流量对校园网络造成的影响及其解决方案摘要:BT软件的下栽、占用大量带宽,严重影响到校园网络的畅通。
本文主要针对BT流量在高校校园网络上应用所造成的影响和对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校园网流量控制BTBT下载以其独特的优势受到广大用户的喜爱,它在下载的同时还为其他用户提供上传,因此下载的人越多,它的速度越快。
本文主要针对BT流量在高校校园网络上应用所造成的影响和对策进行了探讨。
1、BT对网络产生的影响1.1BT下载增加了网络流量。
当校园网络的用户开始使用BT下载,入站的流量就会从互联网经过广域网入口到达校园网络内部网。
用户通常使用BT下载大量的多媒体文件,包括MP3格式的音频文件、CD镜像、压缩的电影文件,以及光盘镜像(ISO)、大型软件。
这些文件小则4—5M,大则600—700M,甚至上G,全部数据均通过广域网出口流入。
大量的BT下载必然造成很大的入站流量。
根据BT的原理可以知道,使用BT下载的主机同时也充当了上载的服务器。
不管使用BT的用户是否知道这个原理,BT下载带来了大量的出站流量。
另外,在下载的任务结束之后,执行BT下载的主机将作为一个种子(Seed),将已经下载完成的文件提供给其他的BT用户使用,此时,网络流量基本上都是出站流量。
这些流量会和其他的应用争夺有限的广域网出口出站带宽资源,增加了校园网络的负担。
1.2改变了校园网络流量构成Bit Torrent(简称BT,俗称BT下载、变态下载)是一个多点下载的源码公开的P2P软件,使用非常方便,就像一个浏览器插件,适合新发布的热门下载。
其特点简单的说就是:下载的人越多,速度越快。
目前校园网络大多使用广域网来连接互联网,由于BT大量的使用,会造成网络带宽被尽情的消耗。
BT所占用的带宽远远超过了传统的HTTP80端口并且已经超过了60%,严重破坏了广域网的出口带宽资源分配,彻底改变了校园网络流量构成。
1.3造成网络拥挤,使校园网络关键业务明显延迟。
BT下载技术与网络侵权问题
BT下载技术与网络侵权问题pBT是目前最热门的下载方式之一,它的全称为“BitTorrent”简称“BT”,中文全称“比特流”,最初的创造者是Bram Cohen。
BT下载所采用的技术便是因Napster 案而声名鹊起的P2P(peer to peer)技术。
它的技术特征是:发布者使用BT软件为自己所要发布的资源制作torrent文件(即种子),并将其通过互联网提供给他人下载,并保证自己的BT软件正常运行,在下载的同时进行文件的上传;下载者先要下载种子(文件大小一般在几十KB到几百KB之间),随后用BT软件打开种子文件,BT软件就根据种子文件中的BT端地址信息及目标文件的校验信息自动查找到该文件所在的用户端并和其他运行着BT软件的计算机取得联系,开始下载。
它采用的是一种传销的方式来达到文件共享,彻底淡化了服务器、终端的概念,广大用户之间的齐心协力,“创造”了更高的文件下载速度。
BT下载和传统下载的区别就在于它使用了全新的P2P技术。
传统的HTTP、FTP等下载方式一般都是首先将文件放到服务器上,然后再由服务器传送到每位用户的机器上,因此这种技术相应的服务器会受到用户人数、下载速度、下载文件大小等一系列的限制。
而采用P2P技术的BT下载在相比之下就有了更大的市场优势。
BT的下载者同样是BT的上传者,而任何一个BT的下载者都可以利用其他下载者上传的内容进行下载。
这样一来,BT服务器只需承担很少的传输负担,而把大部分的下载传输任务分配给了每一位下载者,因此BT的下载速度不会因下载的人多而降低,反而是下载的人越多,速度越快。
“下东西方便”是网络用户在使用它下载时最大的感受。
据研究,目前互联网上超过三分之一的流量是由这个软件引起的。
正因如此,BT下载方式出现之后,很快就成为了下载迷们的最爱。
然而由于BT下载的资源大多是未经权利人许可,并且权利人从这项新技术中得不到任何的利益,不仅如此,BT下载的出现对其传统利益也造成了极大的削弱,这样,它对权利人的整体利益也就造成了严重的侵害。
为什么下载黄片的罪业很大?
首先,要从目前下载黄片的方法来分析。
目前国内下载黄片的主要方法应该是BT,电驴,P2P等方法。
一些小视频(几分钟的)是通过HTTP下载的,或者是直接在网页上播放的,但是由于被压缩的非常厉害,画面的质量非常差。
而大部分人想看的黄片应该是那种完整的,几十分钟的,最起码能看清楚演员的脸蛋的。
但是这种片子的体积较大(至少要过60M以上),所以一般很难找到免费的空间为其提供稳定的下载速度。
那么这种片子就只能通过BT、电驴、P2P等方法下载。
这种方法有什么特点呢?首先,不用再找空间了,只要发布资源的人把机器开着,其他的人就可以下载。
另外一个特点就是下载的人越多,下载的越快!对一般不懂电脑的人来说,听起来似乎有点无法理解。
传统的资源,访问的人越多,资源就越忙,每个人得到的资源就越少,就好比一个水管,一个人拿个桶子接水,很快。
但是如果在一根水管子侧面打一排孔,接一排水龙头,每个水龙头都有人接水,那每个人接水的速度就比只有一个人接水的速度慢。
但是BT、电驴、P2P,他们的原理是每个人在下载的同时,也在上传。
就是说你在下载的同时,你机器上已经下载好的那些文件也在向网络上传(很多人都不知道的)。
所以下载的人越多,上传的人也就越多。
这就是BT、电驴、P2P等下载的人多,速度反而快的原因。
当你下载黄片的同时,你也在上传黄片,没错!而且你把黄片传给谁了,你都不知道!当你在下载黄片时,正巧别人也在下载这个黄片,那你机器里的已经下好的数据,就可能会传给他,只要你机器上有他机器上没有,但是正在下载的数据。
那即使你不下载黄片了,那些通过你机器上传的数据已经下到别人的机器上了。
如果还有人继续下黄片,那他机器上的数据就又传给了别人。
如此扩展,永无止境,除非再也没人下这个片子了。
另外,那些下载好黄片的人,可能会把黄片拷给别人,或者叫大家过来一起看,等等。
也就是说,你下载了一个黄片的同时,也传播了一个黄片。
而且你的传播,远比那些贩卖黄片的人还厉害。
Web2.0时代的网络传播——网络BT:资源共事中的困惑
在 B 充分发挥 网络资源整合 和传播 的优势时 ,它也暴露 了许 多问题 , 负面影响和评论严 重阻碍 了 B T T的发展 ,B 现 T
在的困境不在于生存而在于寻找生存的理由。目前, 拒绝给与 B 生存空间的理由主要是时知识产权的无度侵害、淫秽 色 T 情信息传播在 B 状态下难以控制,宽带资源被 B 上传下载的洪流堵塞。 T T 相对于后两者来说,知识产权的问题更为重要 ,
联网总流量的 39比所有 p it t-on 程序加起采还要多 ) C ceo i 估计, 5( 6 on—o pit 。 ahLgc 据 全球网络用户免费交换着高达 100 , 0 万G 的资料“ B ,就连 B 技术之父 Chn T oe 也完全没有想到,B 的发展速度是如此之快。B 席卷中国的态势也同样猛烈, T T
当的特殊 ,一般我们 下载档案或软件 ,大都 由 H T T P站点或 F P站 台下载 ,若同时间下栽人 数多时 ,基 于谊服务 器频 宽的 T
因素 ,速度会减慢许 多,而该软 件却不 同,恰巧相反 ,同时间下载的人数越 多你 下载的速 度便 越快 ,因为它 采用 了多点
对多点的传输原理 B T资源的来源主要靠网 友提供,每一个用户终端 “er Pe”都有可能是信息传播者,由于网络的用户 资源庞大,因此 B T网站上的视频和音频的资源便 包罗万象 ( 软件、游戏、学习、电影、动漫等等 ) ,在提供 B 种子的 T 平台上可以充分的体会到 B T下载中资源共享的广度及其受欢迎的程度,广大的 B T用户对资源共享精神认同度是较为一 致的。英国网络分析公司 Cceo i ahL gc在针对 B T所作的调查研究报告中指出, Btorn 所带来的流量已经占 了互 iTre t 据
关停BT引风波
的 网站 ,将被 作 为无 证 网站 关闭 或禁 止提 供
视听节 目。
的精 神 ,只是 方 式不恰 当而 已。 然而这 种 方式的存 在
从侧 面映射 出一个 实 实在在 的 问题 ,为何 我 们从正 常
渠 道 获 得 的 内 容 会 这 么 少 ? 高 清 播 放 机 已经 出 来 很 久 ,也 有 众 多 追 随 者 , 但 动辄 上 百 元 甚 至 更 高 价 位 的
言 ,转 型 根 本 就 是 不 可 能 完 成 的任 务 。
多家 。根 据相 关 规定 ,广 电总局将 持 续 清理 非法 视听 节 目服 务 网站 。只 要被 关停 网 站不 解决 侵权 盗版 、传播低 俗 色情 节 目等 问题 , 就不 可能 获得 信息 网络 传播 视 听节 目许可 证 ,而2 0 年 1 月2 0 9 2 0目前仍未 获得该许可证
2 0 年 1 月开 始 ,广 电总局 持续 清 理整 09 2 顿了 包括B T网站 在 内的无视 听许可 证的 非法
视 听节 目网 站 , 目前 ,已 关闭 该 类 网 站5 0 3
多由 爱好 者 聚集 组建 管理 ,分 享的资 源 又面, 版权 着
风 险 ,风 投 不 会 介 入 , 对 这 些 “ 钱 ” 的 个 人 网 站 而 差
驴 分享视 听 内容 的 网友 来说 ,紧急封 停 无异 于彻底颠
覆 了他 们 的娱 乐休 闲方 式 。 广 电总 局 对 于 获 取 许 可 证 的 要 求 十 分 苛 刻 , 对 于 绝 大 多数 的P P 2 网站 来说 ,除 非 完 全转 型 ,否 则 几 乎 不 事由: 可 能 申请 到 <a息 网络 传 播 视 听 节 目许 可 证 》 。 而要 <- 4 求 这 些P P 站 转 型 也 不 太 符 合 实 际 , 由 于 此 类 网 站 大 2网
析BT软件相关行为的刑事责任
B T是一种基于 PP架构的多点共享协议 和 2 软件 , 目前网 民“ 是 点对点” 下载 网上文件 时最喜 欢使用的软件之一 , 一般用它来共享大 型文件 , 比
但侵犯了版权持有人的利益 , 仍然有罪 。 此案的判决引发了诸 多争议 。肯定者认为 ,
如电影和电脑软件。一直 以来 ,T面临着此起彼 B 伏的网络版权诉讼 , 而今 B T迎来了 自己的第一个 刑事判决 : 0 年 1 月 2 25 0 O 4日, 屯门法院宣判 , 香港 网名为“ 古惑天皇” 的陈乃明, 利用 B T软件将三部 侵权电影《 夜魔侠》《 、 选美俏卧底 》 宇宙深慌 》 和《 上 传到互联网进行传 播, 对电影 版权 所有者造成 了 侵害, 根据香港《 版权条例》法 院裁定其企图分发 ,
时实际上也在上传 已经下载的版权作 品。这也是 B T软件区别于普通 网络下载软件 的一个重要方
面。而上传他人 的版权 作品显然 不能被“ 为个人 学习、 研究或者欣赏” 的使用行为所包容。 依据我国刑法规 定, 侵犯著作权 罪在客 观方 面表现为违反 著作 权管理法规 : 未经著作权 人许
・ 68 ・
我国内地对终端用户使用 B T软件分享行为 是否构成犯罪该如何 认定?内地对 t " T 软件分享 I
行为的评价依据 显然与香港的不同。参照 19 年 97 刑法的规定 ,T软件分享行为与侵犯著作权罪颇 B
维普资讯
管瑞哲 : B 析 T软件相关行为的刑事责任
笔者试 图从我 国刑法角度, 以该案针对 的终 端用户使用 B T软件分享行为 , B 对 T软件相关 主 体行为的刑事责任进行分析。
一
侵权物品、 损害版权持 有人等 3 项罪名 成立。1 1 月, 7日, 陈乃明被判处 3 个月监禁。这是全球首次 有人因 B T侵权而被刑事检控并定罪 。裁判官麦
浅谈不良上网行为及其危害
浅谈不良上网行为及其危害随着电子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局域网的组建给治黄工作带来高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由于频繁使用互联网,病毒传播日益猖獗,黑客攻击越来越多,给局域网内数据管理、网络安全带来诸多问题。
大家在中病毒之后往往总是责骂黑客太狠、要不就是责怪杀毒软件没用,很少有人反省自己的上网行为。
笔者站在局域网管理的角度,真对局域网内微机频频出现堵塞、掉线、中病毒等问题,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提出局域网内一些不良上网行为及危害,以飨读者,可供借鉴。
一、利用单位的电脑和网络进行即时语音聊天,常见的有:腾讯QQ、微软MSN、雅虎Messanger、腾讯TM等聊天工具成了人们必备的网络工具。
每天打开电脑的第一件事就是挂上自己的聊天程序,和朋友、家人、同事等聊天(即是不聊天也要挂着,升级自己的聊天工具,使其级别更高)。
(一)聊天工具不仅占用了大量的工作时间和网络资源、影响工作效率,而且还可以通过聊天软件的文件传输功能,将单位重要的机密信息传输到外面,给单位信息带来很大的不安全因素。
(二)通过聊天软件发布虚假信息或者一些恶意网址。
这些信息或者网址有可能多被植入了木马或者网页病毒,不小心点击之后就可能导致本机遭遇病毒的侵袭。
同时,病毒还可能在局域网内传播,极易导致整个局域网瘫痪,严重影响各项治黄工作的正常进行。
二、多数用户电脑中都安装了网络游戏,如联众游戏、QQ游戏、连连看、泡泡卡丁车游戏等等。
(一)长期沉迷于网络游戏,不仅对人的精神健康造成损害,而且还有可能引发多种疾病。
如颈椎病、坐骨神经、脊椎增生、椎间盘突出;神经紊乱、体内激素失衡、免疫功能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紧张性头痛、焦虑、忧郁等病症。
导致患者极度痛苦、缩短生命、甚至死亡。
(二)网络游戏还可能对局域网网速造成影响。
这些游戏多采用多节点的P2P技术,从而占用大量局域网带宽资源,造成网络传输速度减慢、阻塞,乃至瘫痪,无法保障正常工作信息的传递。
P2P技术传播淫秽色情信息原理与防范
P2P技术传播淫秽色情信息原理与防范作者:邓国萍赵庆来源:《科技资讯》 2013年第11期邓国萍1 赵庆2(1.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重庆 400037;2.重庆市公安局渝中区分局网安支队重庆400010)摘要:网络技术发展促进了信息传播方式的不断翻新。
由于网络信息的内容良莠不齐,网络色情、暴力等有害信息也借助于网络新兴技术得以迅速传播,严重影响了网络环境的健康和谐。
本文将着重探讨P2P技术的信息传播机理以及其危害性特征,介绍如何针对其原理来进行有效查证。
关键词:P2P 淫秽色情 BT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4(b)-0033-021 P2P技术传播信息机理1.1 P2P技术的特点P2P是peer-to-peer的缩写,称为对等联网,是一种资源共享的网络体系架构。
P2P技术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弱化服务器作用。
P2P直接让用户通过互联网共享和交互,无需连接到服务器去浏览与下载,任意两台个人计算机互为服务器和客户机。
二是改变互联网以大网站为中心的状态,重返“非中心化”,使信息数量、成本资源都向互联网各点均匀分布,从而为用户提供一个真正完全平等自由的互联网。
P2P技术的应用极为广泛,如ICQ、MSN等即时通信和热门下载工具BT(BitTorrent的简称)等。
其中BT是一个多点下载的P2P软件。
它颠覆了互联网原来的存储、下载模式,使一台电脑在下载网上信息的同时自身也成为一个服务器,为其他电脑提供下载。
这种“乘法效应”客观上使信息传播空前便利和迅捷。
1.2 BT传播信息的主要过程BT传播信息分为制作、发布和下载三个环节。
首先,信息发布者利用BT软件,将想要发布的信息资源制成torrent种子文件。
该文件中包括数据分块、校验信息和tracker服务器地址等内容;其次,发布者将制作的种子文件上传给tracker服务器管理者,经管理者审核后,决定是否发布;再次,下载者通过搜索引擎、特定论坛等方式获取种子文件信息。
BT技术引发的著作权侵权问题分析_兼谈P2P技术的法律对策
第24卷第5期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 ol.24,No.52008年9月Jo urnal o f Gansu L ianhe U niv ersit y(So cial Sciences)Sept.2008收稿日期 2007 12 05作者简介 刘婷(1984-),女,江西南康人,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知识产权法研究。
BT 技术引发的著作权侵权问题分析兼谈P2P 技术的法律对策刘!婷(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北京!100875)摘要 科技总是以人们难以预料的速度在发展,各种新问题不断涌现,法律也需要不断调整来适应世界变化。
网络的出现对著作权法律制度构成了极大挑战,被广泛用于文件共享的P2P 技术引发了诸多诉讼,而作为其中运用极为广泛的BT 软件种子发布者甚至在香港被判刑。
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BT 软件∃种子%发布者、软件终端用户和网络服务商可能承担不同法律责任,法律需对此提供对策。
关键词 P2P;BT ;著作权;侵权;法律对策中图分类号 D923.4!!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672 707X(2008)05 0037 06Analysis of Copyright Infringement Problems C aused by BT Techniqueas to the Leg al Countermeasures o f P2P T echniqueLIU Ting(S chool of L aw ,Beij ing N or mal Univer sity ,Beij ing 100875,China)Abstract:With t he amazing development o f science,mo re and mo re new problems come forth,and the law needs to adjust to the chang es.T he internet has br ought hug e challeng es to the co py right leg al system.T he P2P technique which is w idely used in documents sharing causes many suits.BT is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P2P soft w ar es,and even someo ne w ho sent BT ∃seeds %o n t he internet was sentenced g uilt y.Accor ding t o the Regul ation on the Pr otection of the Rig ht to N etw or k ,the BT ∃seed %promulgato rs,the softw are user s and the int ernet serv ice pr ov ider s may take on differ ent legal r espo nsibili t ies,and the leg al sy stem need to take necessar y measures.Key words:P2P ;BT ;co py right;inf ringement;lega l count er measur e!!网络的出现已经对著作权法律制度构成了极大挑战,各种新问题不断涌现,而科技总是以人们难以预料的速度在发展,P2P 技术伴随着宽带网络的发展更是在著作权法律保护领域掀起了轩然大波&。
磁力链接与BT下载技术介绍
磁力链接与BT下载技术介绍强大的BT下载技术一直是网络世界中的热门话题,而磁力链接则是其中的一种重要形式。
虽然磁力链接在比特率下载技术中并不是新鲜事物,但对于不了解下载技术的普通用户来说,这仍然是一种迷雾。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磁力链接和BT下载技术的工作原理、优缺点和如何使用这些技术进行下载。
磁力链接和BT下载技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BT下载是指使用特殊的协议进行文件下载的一种方式。
BT下载是一种点对点(P2P)协议,这意味着文件被分成小块并从多个源下载。
这使得下载比传统单个源更快和稳定。
磁力链接,另一方面,是一种描述如何获取文件的链接。
与传统的下载地址不同,磁力链接以磁力URI的方式出现-统一资源标识符(URI)是一个用于标识互联网上名称、位置或其他资源的字符串序列。
磁力URI包含内容信息和一些元数据,并导向包含文件的种子文件或种子文件本身。
当您尝试下载使用磁力链接的文件时,BT客户端会使用该链接扫描本地网络中的种子文件,从而获取下载信息。
可用的种子文件越多,下载速度就越快。
BT下载技术的主要优点是快速下载和易于跟踪磁力链接传播。
当您使用BT下载时,可以同时从多个源下载文件,从而减少了文件下载时间。
此外,由于磁力链接是URI格式,因此它们很容易在Web站点和其他网络资源中共享。
无需打包,压缩或文件共享站点等操作即可放置在任何位置。
然而,BT下载技术中也存在一些缺点。
其中一个缺点是这种文件下载模式可能非常占用网络带宽。
由于点对点下载模式意味着客户端需要通过网络链接进行通信,因此如果同时打开太多下载任务,则可能影响网络速度。
此外,由于BT下载技术始终与非法下载和侵犯版权问题有关,因此您可能会被责令停止使用该技术。
现在,让我们来实际演示如何使用磁力链接下载文件。
首先,您需要具有Torrent文件和BT客户端软件的组合。
建议选择像BitTorrent或uTorrent这样的软件。
这些软件可以在选择Torrent文件后自动获取链接,并在您启动下载时跟踪下载进度。
基于文件污染的BT文件传播控制技术
—253—基于文件污染的BT 文件传播控制技术赵秋实,蔡皖东,孔 劼(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西安 710129)摘 要:提出一种基于文件污染的BitTorrent(BT)文件传播控制方法。
采用文件索引污染与数据污染相结合的方式,针对特定的下载任务,干扰其BT 网络节点之间连接的建立及数据的传输。
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延缓甚至破坏BT 网络中特定信息的传播,从而达到控制BT 文件传播的目的。
关键词:BitTorrent 网络;索引污染;数据污染BT File Transmission Control TechniqueBased on File PollutionZHAO Qiu-shi, CAI Wan-dong, KONG Jie(College of Computer,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Xi’an 710129, China)【Abstract 】This paper presents a BitTorrent(BT) file transmission control method based on file pollution. The method uses combination of file index pollution and data pollution to disturb the establishment connections of the peers and the transmission of data for special download tasks.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is method can efficiently prolong the transmission time or destroy the information exchange and achieve the aim of transmission control.【Key words 】BitTorrent(BT) network; index pollution; data pollution计 算 机 工 程 Computer Engineering 第36卷 第20期Vol.36 No.20 2010年10月October 2010·开发研究与设计技术· 文章编号:1000—3428(2010)20—0253—03文献标识码:A中图分类号:TP3911 概述目前,P2P 技术已经成为最重要的网络应用之一,该技术的应用使互联网内容得以快速传播。
基于BT的校园信息网络
Itme发展 到今天 , ne t 建设 共享 资源成 了校 园 网络建 设 的重要一环 。通 常 , 园网络与 因特 网进行 连接 , 户 校 用 通过校 园网络来获 取 自己所需要 的资 源。随着 用户 的增 多 , 口带宽需求也急剧增加 , 出 同时也使校 园 网络运 营成
际情况 , 通过不断的研究和改 进 , 索并设 计 出一 个适合 探 校 园网络 的 B T技术应用平 台。
2 B 的 技 术 原 理 T B 是 BtT r n 的 缩 写 , 文 名 为 “ 特 流 ” 发 明 T i or t e 中 比 ,
人 Ba oe r C h n于 2 0 n i 0 2年 1 0月 发 布其 第 一 个 可 用 版
HT P的服务器配 置 不高 , T 在多 人共 同下 载较 大 型 文件
时经 常使 服务器超载 。
收 稿 日期 :0 70 —7 2 0 —41
作者简介 : 李
渊( 90 , , 18 一) 男 山西太原人 , 太原 大学计 算机 工程 系助教 , 究方 向: 研 计算机 网络 。
・
维普资讯
20 7 年 9 月 0
太 原 大 学 学 报
J un l iu n Unv ri o r a Tay a iest Of y Vo. No. u 18 3 S mNo 3 .1
第 8卷 第 3期 总 第 3 1期
文章编 号 :6 1 9 7 2 0 )3—0 3 —0 1 7 —5 7 ( 0 7 0 11 3
本[ 。B T存在 中心 服务 器 , 主要 作用是 提供各 种交 流 其 资源 的 种 子 文 件 。所 谓 种 子 就 是 当 前 发 布 的 资 源 的
BT下载技术与网络侵权问题
BT下载技术与网络侵权问题pBT是目前最热门的下载方式之一,它的全称为“BitTorrent”简称“BT”,中文全称“比特流”,最初的创造者是Bram Cohen。
BT下载所采用的技术便是因Napster 案而声名鹊起的P2P(peer to peer)技术。
它的技术特征是:发布者使用BT软件为自己所要发布的资源制作torrent文件(即种子),并将其通过互联网提供给他人下载,并保证自己的BT软件正常运行,在下载的同时进行文件的上传;下载者先要下载种子(文件大小一般在几十KB到几百KB之间),随后用BT软件打开种子文件,BT软件就根据种子文件中的BT端地址信息及目标文件的校验信息自动查找到该文件所在的用户端并和其他运行着BT软件的计算机取得联系,开始下载。
它采用的是一种传销的方式来达到文件共享,彻底淡化了服务器、终端的概念,广大用户之间的齐心协力,“创造”了更高的文件下载速度。
BT下载和传统下载的区别就在于它使用了全新的P2P技术。
传统的HTTP、FTP等下载方式一般都是首先将文件放到服务器上,然后再由服务器传送到每位用户的机器上,因此这种技术相应的服务器会受到用户人数、下载速度、下载文件大小等一系列的限制。
而采用P2P技术的BT下载在相比之下就有了更大的市场优势。
BT的下载者同样是BT的上传者,而任何一个BT的下载者都可以利用其他下载者上传的内容进行下载。
这样一来,BT服务器只需承担很少的传输负担,而把大部分的下载传输任务分配给了每一位下载者,因此BT的下载速度不会因下载的人多而降低,反而是下载的人越多,速度越快。
“下东西方便”是网络用户在使用它下载时最大的感受。
据研究,目前互联网上超过三分之一的流量是由这个软件引起的。
正因如此,BT下载方式出现之后,很快就成为了下载迷们的最爱。
然而由于BT下载的资源大多是未经权利人许可,并且权利人从这项新技术中得不到任何的利益,不仅如此,BT下载的出现对其传统利益也造成了极大的削弱,这样,它对权利人的整体利益也就造成了严重的侵害。
BT技术的网络侵权问题探析
BT技术的网络侵权问题探析BT下载是目前最热门的下载方式之一,它是数据传输方式的一种革命性创新。
但其侵权问题一直倍受关注。
只有从法制、社会、经济、技术等多方面共同协调,多种手段共同应用,才能从根本上平衡著作权人与民众之间的利益关系,才能更好的建设社会主义法制社会,建立一个有序和谐的社会主义经济市场。
标签:侵权主体;法律规定;保护措施BT,全称“Bit Torrent”,是目前最热门的下载方式之一,它采用的是P2P点对点网络技术。
P2P技术是指个人计算机不需要经过中央服务器就能直接进行资源和信息共享的模式。
“每一个连接到P2P网络的用户既是一个下载文件的客户,也是一个上传文件的服务器。
在同一个P2P网络中,用户在下载一个文件的同时,也充当这个文件的服务器,并且为其他下载这个文件的用户提供下载服务。
”资源发布者使用BT软件制作种子文件,并通过互联网提供给该资源的需要者,而所有的使用者在下载该资源的同时又在不断上传,这样大幅度的提升了信息交换的速度,扩大了信息交换的范围和容量。
P2P点对点网络技术突破了传统的HTTP、FTP等中央服务器数据传输方式,是数据传输方式的一种革命性的创新。
它所具有的商业价值也是前所未有的。
“据研究,目前互联网上超过三分之一的流量是由这个软件引起的。
”1 侵权主体界定2005年11月7日,香港38岁无业男子陈乃明成为“全球第一个使用BT技术被起诉侵犯版权法并被判刑的人”,这是全球首次有人因BT侵权而被刑事检控并定罪。
香港屯门裁判法院因为陈乃明通过BT软件在互联网上发布了三部影片的相关资源而裁定其违反《版权条例》,罪名成立。
这个案件为我们认定网络侵权案件提供了思路。
从运用BT技术发布、传播作品资源过程的主体来看,其参与者包括BT种子制作发布人、BT服务器管理者、种子发布网站平台及下载用户,可以逐一分析其侵权责任。
1.1 种子制作发布者《著作权法》第10条第12款规定,信息网络传播权是指:“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
BT技术的网络侵权问题探析
同时也在上 传文 件 , 种未经 著作 权人 许可 , 播 版权 作品 这 传
的行 为 已 不 适 用 合 理 使 用 原 则 。
2 侵 权影 响 因素 分析
著 作 权 侵 权 行 为 可 分 为 直 接 侵 权 和 间 接 侵 权 , 作 权 著
摘 要 : T 下 载 是 目前 最 热 门 的 下 载 方 式之 一 , 是 数 据 传 输 方 式 的 一 种 革 命 性 创 新 。但 其 侵 权 问 题 一 直 倍 受 关 注 。 B 它
只 有 从 法 制 、 会 、 济 、 术 等 多 方 面共 同协 调 , 社 经 技 多种 手段 共 同应 用 , 能从 根 本 上 平 衡 著 作 权 人 与 民 众 之 间 的 利 益 关 系 , 才 才 能 更 好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建 设 社 会 主 义 法 制 社 会 , 立 一 个 有 序 和 谐 的社 会 主 义 经 济 市 场 。 建
计 算 机 不 需 要 经 过 中 央 服 务 器 就 能 直 接 进 行 资 源 和 信 息 共 享 的 模 式 。“ 一 个 连 接 到 P P 网 络 的 用 户 既 是 一 个 下 载 每 2 文 件的客户 , 是 一 个 上传 文 件 的 服务 器 。在 同一 个 P P 也 2 网 络 中 , 户 在 下 载 一 个 文 件 的 同 时 , 充 当这 个 文 件 的 服 用 也 务 器 , 且 为 其 他 下 载 这 个 文 件 的 用 户 提 供 下 载 服 务 。 资 并 ” 源 发 布 者 使 用 B 软 件 制 作 种 子 文 件 , 通 过 互 联 网 提 供 给 T 并 该 资 源 的 需 要 者 , 所 有 的 使 用 者 在 下 载 该 资 源 的 同 时 又 而 在 不 断 上 传 , 样 大 幅 度 的提 升 了 信 息 交 换 的 速 度 , 大 了 这 扩 信息交 换的范 围和容量 。P P点对 点 网络技 术 突破 了传 统 2 的 HTT F P等 中央服 务器数据传 输方式 , 数据 传输 方 P、 T 是 式 的一 种 革 命 性 的 创 新 。它 所 具 有 的 商 业 价 值 也 是 前 所 未 有 的。“ 研 究 , 据 目前 互 联 网 上 超 过 三 分 之 一 的 流 量 是 由 这 个 软 件 引 起 的 。 ”
基于BT网络的媒体文件传输技术研究
基于BT网络的媒体文件传输技术研究近年来,随着宽带网络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互联网来传输媒体文件。
然而,在传输大型媒体文件时,传统的方法往往速度缓慢、稳定性差,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
BT(BitTorrent)网络媒体文件传输技术就是一种适用于大型文件传输的技术,具备高效和可靠的特点。
一、BT网络简介BT网络是一种去中心化的文件传输协议,由布拉姆·科恩(Bram Cohen)在2001年发明。
BT网络的传输原理是将一个文件分成大量的小文件,每个小文件均可以成为其他用户下载的资源。
每个用户不仅是下载者,还可以是上传者,每个用户都可以上传和下载文件,从而实现P2P文件共享。
与传统的HTTP下载方式不同,BT网络在进行文件传输时,不仅可以从服务器和其他用户的计算机上下载,同时也可以同时上传给其他用户。
因此,BT网络能够克服传统下载方式中的瓶颈,提高下载速度和稳定性。
二、BT网络的工作原理1. 打开种子文件要开启BT下载,用户必须先下载一个种子文件,种子文件包含了目标文件的信息和哈希值。
哈希值用于验证文件的完整性和一致性,确保下载的文件没有被篡改或损坏。
2. 连接Peers通过种子文件中的Tracker,BT客户端将连接其他用户的计算机,这些计算机被称为Peers,即点对点互联。
3. 下载和上传在连接后,用户开始下载和上传文件的小块。
当用户下载完成一块文件后,会立即开始上传此文件块给其他正需要下载的用户。
由于BT网络是一个去中心化的网络,因此,每个用户都可以进行上传和下载,使得整个下载过程成为一个分布式的系统。
4. 发送请求在下载和上传过程中,当一个用户请求下载某个文件块,其他用户可以根据其请求资格同时上传文件块给该用户。
同时,这个用户也可以向其他用户请求下载文件块,从而实现文件块的交叉传输和加快下载速度。
三、BT网络的特点1. 高效BT网络克服了传统下载方式速度慢的瓶颈,实现了较快的下载速度。
新一代互联网技术对信息传播的影响研究
新一代互联网技术对信息传播的影响研究一、引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给信息传播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新一代互联网技术的出现,如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将进一步推动信息传播的发展,并对社会、经济和文化产生深远影响。
本文将对这些新一代互联网技术对信息传播的影响进行研究。
二、物联网与信息传播物联网是指通过互联网将各种物理设备相互连接,实现智能交互的网络。
物联网对信息传播起到了加速和提升的作用。
首先,物联网使得各种设备能够实时采集、传输和处理信息,大大提高了信息传播的效率。
其次,通过物联网,人们可以更加方便地获取和共享信息,极大地拓宽了信息传播的范围。
然而,物联网也带来了一些安全和隐私问题,如个人信息泄露、网络攻击等,必须引起重视。
三、人工智能与信息传播人工智能是指通过模拟人类的智能行为和思维能力的技术。
人工智能对信息传播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人工智能可以通过分析大数据、学习用户行为等方式,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和精准的信息推送服务。
这种智能化的信息传播模式大大提高了信息的传播效果和用户的体验。
其次,人工智能还可以辅助信息的生成和编辑,例如自动摘要、智能写作等,从而提高信息的产出效率。
四、区块链与信息传播区块链是一种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账本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数字货币、供应链管理等领域。
区块链对信息传播的影响在于提供了去中心化的信任机制。
通过区块链技术,信息可以被公开、透明地记录和验证,减少了信息篡改和伪造的可能性,增强了信息传播的可信度。
此外,区块链还可以实现智能合约等功能,进一步推动信息传播的自动化和无缝化。
五、新一代互联网技术对信息传播的挑战随着新一代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也带来了一些挑战。
首先,信息的过载问题日益突出。
新一代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大量的信息被快速传播和产生,用户面临着信息过载的困扰。
其次,信息真实性和可信度问题变得更加严峻。
虚假信息、谣言等不实信息的传播给社会带来了负面影响。
再次,隐私和数据安全问题持续存在。
bt传播的版权问题:美国等国家对p2p应用的声讨
bt传播的版权问题:美国等国家对p2p应用的声讨bt传播的版权问题:美国等国家对p2p应用的声讨【提要】:近来,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依据版权理念,不断对P2P软件中的BT的应用进行封杀。
从BT平台到BT个体使用者;从美国国内到西欧国家再到发展中国家。
曾是追求与保护传播自由的版权制度,在如今封杀同是自由传播交流(文件)的BT。
版权制度异化为维护创作产业的工具,导致了手段与目的倒置。
据此,本文试图对以上现象进行合理化解读。
并认定版权制度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印刷技术条件下,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人们追求传播自由的一种制度实现;如今的异化,主要是市场逻辑扩张的结果;在网络技术条件下,版权制度面临颠覆与重构,以重新平衡人们自由传播的需求与追逐利润的市场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P2P BT 版权传播成本搜索引擎传播行为边缘化创作产业(化)问题的提出:P2P软件BT成了违法工具?美国东部时间2005年4月27日[1] 美国总统布什签署了“家庭娱乐和版权法” (Family Entertainment and Copyright Act),根据这项法律,在互联网上交换有版权的电影、唱片将面临判刑,这意味着P2P盗版可能被判三年监禁。
同日,香港首宗BT侵权案件的香港网民“古惑天皇”,因涉嫌利用“点对点软件”非法发放侵犯版权电影被落案起诉。
[2]P2P与BT简介P2P(Peer-to-Peer,即对等网络)是近年来广受IT业界关注的一个概念。
P2P(Peer to Peer)网络结构区别于Client/Server结构或Browser/Server结构最显著的特点是整个网络不存在中心节点(或中心服务器),其中的每一个节点(peer)大都同时具有信息消费者、信息提供者和信息通讯等三方面的功能。
随着各类数字终端、服务器资源、网络带宽等资源持续保持类摩尔定律式的增长,通过更直接的共享方式来提高沟通效率、减少资源浪费并保障信息服务安全将为信息社会带来新一轮的发展高潮。
BT型的P2P网络数据传播的数理机制与优化管理的开题报告
BT型的P2P网络数据传播的数理机制与优化管理的开题报告1. 引言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和普及,P2P网络已经成为了当前互联网应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P2P网络中,BT协议是应用最为广泛的P2P网络之一,它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文件传输和共享服务的发展。
然而随着BT网络的不断扩张和数据规模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感受到了BT网络中数据传递和共享的效率问题,这对于运营商来说同样也是一个重要的管理问题。
因此,如何探究BT网络中数据传递的数理机制,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管理方案,就成为了当前一个非常热门的问题。
2. 研究目标本论文的研究目标主要包括两个方面:2.1 BT网络的数理机制研究BT协议是基于P2P的文件传输协议,相比于传统的HTTP协议,BT 协议具有更好的性能和可靠性。
然而,BT网络中数据传递的数理机制与HTTP协议有很大不同,需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本论文将从数据传递的网络拓扑结构、种子生命周期和数据块分发机制等方面,对BT网络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从而全面了解BT网络中数据传递的数理机制。
2.2 BT网络的优化管理方案研究BT网络的数据传递效率、稳定性和安全性等方面问题,给运营商带来了不小的管理压力。
因此,经过对BT网络数理机制的研究,本论文将针对运营商网络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优化管理方案。
主要包括从节点分布优化、种子调度优化、数据块分发优化等方面入手,对BT网络中的数据传递进行管理和优化。
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本论文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综述、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等。
具体包括以下步骤:3.1 文献综述和理论分析对BT网络中数据传递的数理机制进行文献综述,了解各种传输机制的优缺点,并从网络拓扑结构、种子生命周期和数据块分发机制等角度进行理论分析,揭示BT网络数据传递的机理和规律。
3.2 实证研究为了验证理论模型的有效性,本论文将进行实际的数据采集和分析。
通过构建实验测试环境,收集BT网络中数据传递的性能指标,包括节点连接速率、数据传输速率、数据分发效率、网络带宽利用率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关BT技术下网络传播问题的研究杨婷(湖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湖北武汉 430068)摘要:BT技术是近年来比较热门的一种p2p下载技术,具有特下载的人越多,下载速度就越快的特点。
本文首先综合概括了BT下载技术的原理,分析了BT技术在网络传播实践中的应用,指出了该技术作为一种传播工具的优势与不足之处。
伴随着BT技术和商业应用的发展,BT技术支持下的网络传播的发展也成为一个令人关注的问题。
本文从目前的形势出发,将BT 技术对于网络传播的影响概括出来。
关键词:BT技术;P2P;网络传播Abstract: BT is a hot technology of download in recent years.Its main feature is that more people file downloading, the faster the speed.The thesis at first sums up the theory of BT download technology, analyzes the application of BT in network transmission and depicts the advantages and shortages of the BT a transmission tool.With the development of BT technology and its commercial use,the development of network transmission under the support of BT has become increasing concerned.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this article has summarized the impact of BT technology to the net transmission.Keywords: BT technology;P2P;network transmission1.引论1.1 BT技术基本概念BT技术(俗称“变态下载”),全名叫“BitTorrent”,中文全称:“比特流”,当然也可以翻译成比特洪流,数字洪流是一个多点下载的源码公开的P2P软件,网民一般用来下载和上传比较大的文件,主要是电影、音乐等音像数据。
BT下载原理就是下载和上载同时进行,如有100个人在用BT下载电影,那么也就是说有99人在为另外一个人提供下载资源,所以只要你的“带宽"允许,理论上速度可以达到无限快!1.2 BT技术原理BT技术是一个基于P2P(Peer—to—Peer,点对点)技术研发的软件,称为对等连接或对等网络,而peer在英语里是“(地位、能力等)同等者”、“同事”和“伙伴”的意思。
BT是P2P 的一种形式但它突破了原来的P2P的局限,它把电影和音乐等您要下载的文件分成了N份,然后把这N份从N个有这些电影或者音乐的个人电脑中下载,其特点简单的说就是:下载的人越多,速度越快。
1.3 BT技术支持下的网络传播问题研究的必要性从一定意义上来看,BT技术并非一种简单的计算机技术,它更像是一种传播技术。
BT这一新的网络技术思想,最终也会对于网络中的传播形态、传播模式、信息流向、信息内容结构及网络文化等产生重要的影响。
从网络文化方面来说,与大多数网络亚文化一样,BT下载同样体现了开放的、平等的、互助的、共享的网络精神。
而BT文化作为一种电子媒介文化的新形态,也会引领电子媒介发展的新潮流。
学者龙永红认为:电子媒介文化时代的降临,一方面使大众获得了一种不干涉主义或放任主义的神话般的自由:另一方面,电子媒介文化自由启蒙背后形成的是一个利用自由的名义来追逐商业效益和利润的资本操作系统髓。
2.BT技术在网络传播中的现状分析BT最大的优点在于能够快速的提供信息,但从社会和法律意义来说,绝大多数的P2P服务都将不可避免地遇到知识产权冲突,也可能成为一些非法内容传播的平台。
同时由于缺乏中心监管以及自由平等的动态特性,自组织的P2P网络在技术层面也有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
此外,相对于传统客户/服务器模式的服务器可以做主动和被动的防御,由于P2P节点安全防护手段的匮乏以及P2P协议缺乏必要的认证机制和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安全漏洞,安全问题在P2P网络中更为严重,这将直接影响P2P的大规模商用。
另外,P2P网络中的节点本身往往是计算能力相差较大的异构节点,每一个节点都被赋予了相同的职责而没有考虑其计算能力和网络带宽,局部性能较差的点将会导致整体网络性能的恶化,在这种异构节点的环境中难以实现优化的资源管理和负载平衡。
同时,由于用户加入离开P2P网络的随意性使得用户获得目标文件具有不确定性,导致许多并非必要的文件下载,而造成大量带宽资源的滥用。
3.BT技术对网络传播的影响3.1 网络信息共享与利用的方式与程度将进一步改变BT技术首先意味着对信息共享与利用方式的开发,从总体上看,信息利用的广度将拓展,信息利用的深度也将增强。
BT技术就是一种典型的对于网络信息共享方式的革新。
看上去,BT的创新仅仅是技术结构上的变化,但是,它有效地提高了下载的速度与效率。
从技术上,它是解决信息共享瓶颈的一种有效手段,而这就为应用空间的拓展铺平了道路。
因此,目前,许多网络游戏和娱乐内容的开发商,都把BT作为一种推荐的下载方式。
BT的另一个应用前景是可以开发出功能强大的搜索工具。
3.2 BT技术带来的去中心化特点将使互联网管理的难度进一步增加虽然“去中心化”一直被视作互联网的一个重要特性,在互联网发展早期,这一特性的确也表现得比较明显,但是,www的出现,使得互联网内重新凸显出了若干中心,去中心化的特点受到挑战,BT技术从一定意义上促使了互联网这一特性的回归。
但是即使是在有服务器的BT结构中,虽然在查找资源、定位服务或安全检验等环节需要服务器的参与,但主要的信息交换最终仍然在节点中间直接完成。
这样就大大降低了对服务器的资源和性能要求。
因此,在BT技术从结构中,中心的意义被大大弱化甚至完全消解。
去中心化的特点将得到更为充分的体现,网络传播结构的扁平化特点也会进一步凸显。
3.3 BT技术可能成为媒体间的交流与合作的新平台,也可能加速媒体形态的演化对于媒体机构来说,现在能感觉的似乎更多的是潜在的威胁,因为它们在传统媒体以及网络媒体中的中心、特权地位会受到挑战。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如果媒体机构把自己视作一个普通的信息产品的生产者,也许就能从P2P技术中找到新的希望。
BT技术既然可以为个人对个人的信息交流与共享提供方便,自然也能为媒体对媒体的信息交流与合作提供可能。
目前一些媒体形成了诸如“报联网"这样的合作机构,也许未来类似的合作会更多,涉及的媒体数量媒体种类也会更多,这就会产生更高的信息传输需求。
BT技术对于媒体的作用将会逐渐显现出来。
但这也可能还只是媒体机构应用P2P技术的一个开端。
事实上,目前一些高性能的手机就已经兼具了电话、广播、电视和联网电脑等多种媒介的功能,而BT 技术同样可以应用于手机通信中。
4.关于BT技术引发的问题的应对策略4.1 建立网络新秩序建立网络新秩序是一个系统工程。
首先,以BT技术为代表得P2P文件交换是一种重叠网结构在互联网上。
目前可管理的IP网和未来的NGN采用集中的管理模式不能适应管理P2P的需求。
需要发展新的分布式的管理系统。
目前计算机网络界在发展智能结点重叠网分布管理系统,而电信业还没有这方面的研究。
另外,P2P的健康发展需要一个诚信安全的网络环境,为此实名制是必须的。
目前IPv4网络由于IP地址不够,大量使用私有地址和网络地址变换器NAT,隐藏了使用者真实身份,不利于网络安全。
IPv6将有可能为P2P提供这种环境。
4.2 国家立法管理众所周知,现阶段中国的版权保护制度和国外相比还有实质上的差距,这实际上使BT技术的运用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可以规避版权问题的困扰。
按照国内的理解,P2P软件提供的只是一个资源共享平台,并不需要对其中传播的内容负主要责任,只要适当地监督引导就可以大胆运作。
结合国外的实践,笔者认为我国立法不能采取禁止的态度,而应采用诱导的方式。
首先,从整体上应承认其合法地位,然后,逐渐建立一种网络文件交换的制度。
因为可以说BT技术不过也只是一种网络文件交换的代表技术。
4.3 运营商按照流量来收费虽然目前运营商们还没有封停BT的具体计划,但由带宽引发的问题已经不少了。
尤其是部分宽带小区用户,如果小区内有几位“BT大侠",那么其他用户上网时的速度肯定会受到一定程度上的影响。
从技术上讲,虽然用户购买的带宽是1M,但这只是指从用户端到服务器端的带宽,并非直接接入骨干网带宽,而这个骨干网带宽往往是小区所有用户共享的,这个带宽才是瓶颈。
运营商最有体会,因为投诉绝对不少,甚至不少运营商称以BT为代表的P2P软件是“带宽杀手”。
于是乎就诞生了“流量收费”的流言。
参考文献[1]陈力丹.大众传播理论如何面对网络传播[J].国际新闻界,1998年5期.[2]张震.网络时代伦理[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P.277.[4]刘晓红.重新理解哈贝玛斯对大众传媒与公共领域关系的论述[J].现代传播,2002第5期.[5]龙永红.电子媒介文化与现代自由[J].天津:天津社会科学,2002,No.1 P.99—102.[6][美]马克.波斯特(Mark Poster).第二媒介时代[M].范静哗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5月.[7]李海峰.网络传播技术及应用的新态势[J].新闻记者,2006(08).[8]马治国.网络环境下版权合理使用问题研究[J].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9徐世丕.当代全球文化产业扫描[J].电影业深圳特区,2003年11月.[10]张作兴.入世后文化产业的发展[J].学习时报,第151期.[11]李雨峰.版权扩张:一种合法性的反思现代法学[J].Modern Law ScienceVol,.23.No.5Oct,2001.[1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多种声音,一个世界[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