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忧患意识

合集下载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读后感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读后感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读后感鲁迅先生的这篇文章是一篇辩驳文,从这篇文章中我体会到了鲁迅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也让我认识到自信的力量,自信的重要。

是的,人生需要目标,有目标才有奋斗,有奋斗才有充实感。

要充实必定要自信。

人生并非是一帆风顺,永无波澜的,它是一条充满艰辛、坎坷、曲折,充满挑战,充满挫折的旅途。

当新的一天到来时,你是否把自己定格在忙碌中?当太阳升起时,你是否自信那每一缕阳光?有目标有自信的人,在忙碌中依然能感受太阳的温馨,依然能嗅出生活的七彩光环,因为只有自信才能体验出人生的内涵。

一个人的生命是唯一的,也是庄严的,这个唯一的生命,你是让它辉煌还是黯淡?既然是一次偶然来世走一遭,看花开花落,日出日落,尝试人情冷暖,人间风险,那么年轻的心境只有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的生命是辉煌的。

因为自信,所以感觉生活美好!当然,一个自信的人,并非事事顺心,事事如意,只是她在灵魂上开了一扇天窗,让阳光从窗口飘进来,即便是阴雨的天,她也学会了创造太阳,那个太阳就是对自己有信心。

在人才济济的城市,虽然我很平凡,但我并不渺小,虽然现实很残酷,但我有信心与斗志,纵然是要跋涉千山万水,踏尽坎坷旅途我也一样以自信的态度去争取我的所有;纵然前面是暴风骤雨,山洪猛虎降临,我也在所不辞,百折不挠地去力争上游,因为自信伴我上路,所以我信心十足。

人生需要自信,有自信生活才会有阳光,自信是我拥有的资本,有这个资本我的不怕我所要拼搏的路,信心永随我上路。

鲁迅先生早就论证过中国人并没有失掉自信力,对于我们这些当代的中学生来说,更是不能失掉自信力。

自信,是人生不可缺少的动力。

没有自信,成功远在天涯;拥有自信,你已成功了一半。

从前的我自卑,没有自信,总感觉自己低人一等,于是陪伴我的只有那份孤独的心。

被封印的心冰冰的,心中被自卑占据,阳光射不进,甘泉润不透。

看,对面过来一个好漂亮的女孩子,一身粉红色的连衣裙,一头清爽飘逸的秀发,好美。

看看自己过时的上衣,打着补丁的裤子和蓬乱的头发,一股莫明的滋味涌上心头,好羡慕但又好自卑。

《呐喊》读后感(14篇)

《呐喊》读后感(14篇)

《呐喊》读后感(14篇)《呐喊》读后感篇1在《呐喊》里,我一开始就上了书瘾,当看到这个题目时,我的感觉当时就爆发出来了,这个题目也许是作者以及人心中最深的呼唤。

《呐喊》是继《狂人日记》后的第二本经典小说集,他是中国的名著。

同样也是世界的名著,这本书有些文章也是我们非常熟悉的。

例如有故乡,孔乙己,药等等鲁迅先生的名作。

它是鲁迅小说的精髓,他包含着好几篇小说,每一篇小说都从不同的角度反应了当时封建社会的残酷。

在藤野先生中鲁迅先生以自己的亲生经历,在日本的首都东京留学,看到和听到当时中国人麻木不仁,而使鲁迅先生强烈的爱国意识苏醒,医学也只是指标不治本。

所以鲁迅先生弃医从文,从吃投身于文学生物的知识宝库中,鲁迅先生用了八个字形容当时中国人的麻木不朽,以及对他们的`怜惜和悲伤。

孔乙己是那个家贫又好吃懒做的人,社会层次低而又向往社会上层阶级生活的孔乙己。

他的生活以偷为主,在最后因为偷了有钱人家的书,腿给打折了,最后默默地离开了人世。

故乡中什么人说什么话的“豆腐西施”,还有那个西瓜地里带着圆项圈的小英雄闰土,见到老爷后欢喜而又凄凉,从以前的好哥们变成了现在的主仆关系,从以前的活泼,勇敢,可爱变成了现在愚钝麻木。

从而体现出闰土被封建社会的摧残和压迫的打击下的情形。

鲁迅先生用幽默又带着一些讽刺的语气,愤怒而又带着鼓励的语气,激励当时半梦半醒的中国人,用带着指责批评的手法,说明当时社会的黑暗。

鲁迅的《呐喊》极大的激起中国人民的意志。

《呐喊》读后感篇2在这个月中,我读了鲁迅写的短篇小说集——《呐喊》。

这本书用夸张而生动地写作手法揭露了当时迷信的封建制度和他感受到的人们的愚昧、麻木。

在这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文章有《狂人日记》和《药》这两篇文章。

《狂人日记》这篇文章主要讲了通过一个被迫害者的自述,深刻地揭露和抨击了封建家族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毒害,生动地塑造了一个封建礼教叛逆者“狂人”的形象,号召人们起来推翻人吃人的旧制度。

《药》这篇文章讲了茶馆主人华老栓夫妇为儿子小栓买人血馒头治病的故事。

高中语文选修课之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 Word版含解析

高中语文选修课之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 Word版含解析

第二课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我们今天纪念鲁迅先生,首先要认识鲁迅先生,要懂得他在中国革命史中所占的地位,我们纪念他,不仅因为他的文章写得好,是一个伟大的文学家,而且因为他是一个民族解放的急先锋,给革命以很大的助力,他并不是共产党组织中的一人,然而他的思想、行动、著作,都是马克思主义的,他是党外的布尔什维克,尤其在他的晚年,表现了更年轻的力量,他一贯地不屈不挠地与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作坚决的斗争,在敌人压迫他、摧残他的恶劣的环境里,他忍受着,反抗着……鲁迅是从正在溃败的封建社会中出来的,但他会杀回马枪,朝着他所经历过来的腐败的社会进攻,朝着帝国主义的恶势力进攻,他用他那一支又泼辣,又幽默,又有力的笔,画出了黑暗势力的鬼脸,画出了丑恶的帝国主义的鬼脸,他简直是一个高等的画家,他近年来站在无产阶级与民族解放的立场,为真理与自由而斗争。

)(摘自《毛泽东文集》【课内挖掘】“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这是鲁迅的名言,更是鲁迅自身炽热的爱憎情感和为人处世的真实写照。

“横眉冷对”与“俯首甘为”这两种强烈对立的情感,在鲁迅的身上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他热爱人民,“甘为孺子牛”;他憎恶敌人,“横眉冷对”。

鲁迅这种爱憎情感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都是源于爱,源于对中华民族的爱。

鲁迅的一生是不断追求进步、追求真理的一生。

而这种爱憎的情感自始至终都贯穿在鲁迅的作品中,这就是鲁迅——爱憎分明的鲁迅。

鲁迅有着强烈的爱憎情感、民族忧患意识和自强意识,他把自己看作一个为祖国、为民族殉道的“人之子”,他的全部作品都是对“人”的关注。

他一方面含着热泪,鞭笞中华民族的劣根性;另一方面他又热情地讴歌中华民族的脊梁,提出重铸新型民族性的正面主张。

这也正是鲁迅留给我们的财富。

适用角度本素材可应用于“爱憎分明”“追求”“爱国”等话题作文中。

运用此素材时既可适当引用鲁迅作品中的经典名句,又可选取与其有关的典型事例,结合现实生活及自己的人生经历,巧妙地选取运用角度,要充分挖掘和利用课内素材。

浅谈鲁迅对中国小说现代化的贡献

浅谈鲁迅对中国小说现代化的贡献

浅谈鲁迅对中国小说现代化的贡献[摘要]鲁迅先生是中国现代小说理论的开创者,更是中国小说现代化的开创者。

他以《呐喊》《彷徨》等小说展现了中国小说的另一种气息和不同于中国古典小说的别样生命力。

鲁迅先生的小说既吸收了中国古典小说的丰富养分,又借鉴了外国小说的精粹为自己所用,并由此开创了中国小说现代化的先河。

鲁迅先生通过小说过从不同的角度,又在不同程度上揭示了中华民族深层的国民性,引起人们的觉醒。

鲁迅先生以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深厚的历史使命感对全民族文化进行了深刻的心灵忏悔。

于是中国现代小说在他笔下开创,也再他的笔下成熟。

他以自己别具匠心的小说创作实现了中国由古典小说到现代化小说的良性转变。

[关键词]鲁迅小说艺术现代化贡献鲁迅先生创造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小说。

他以平等自由的创作态度对待普通民众,描述了民众的觉醒,于是在他的笔下出现了农民,出现了知识分子;他用白话文进行创作,让国民通俗易懂,于是有了《狂人日记》;他用抽取生活片断的方法全景式的展现生活全貌,于是有了“孔乙己排出大洋的潇洒场面”;他用多种方法揭露人物内心矛盾和人物性格的复杂化,于是有了子君和涓生刻骨铭心的爱情神话;他还注重吸收和借鉴西方现代小说的成功经验,使自己的小说叙述形式和内容、叙述方法和角度、叙述类型和模式多样化。

1918年,他在《新青年》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随即引起轩然大波,它以深切而又独特的格式成为中国现代小说的伟大开端。

一、实现了小说题材的现代化变革中国古典小说无论是隋唐的传奇故事,还是《红楼梦》这样的鸿篇巨制还是明清时期的章回体小说,他们的小说中人物多是帝王将相,达官显贵,才子佳人,妖魔鬼怪,却极少有反映平凡生活中普通劳动人民的角色。

而鲁迅的小说创作从一开始就和传统古典小说以消遣、休闲为主要目的和追求的通俗小说区别开来。

他以思想家特有的视角审视时下的社会,借鉴西方现代小说体式,采用现实主义手法,突破传统小说过分追求离奇情节和非凡人物的偏向,创造了以闰土、阿Q为代表的一系列农民形象,使被压迫者第一次成为小说的主角。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三篇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三篇

然而,70多年前的中国是怎样的面貌呢?那时的中国人又是怎样的精神状态呢?当时,有一位思想的巨人,顽强的战士,以犀利的目光洞悉着这一切,一次次振臂呐喊,一次次冲锋陷阵——他,就是鲁迅先生。

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篇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看看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新的启发。

2、朗读品味,体会尖锐犀利、富有战斗性的语言特点。

3、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能力。

二过程和方法精读课文,学会本文抓住突破口进行批驳的方法,学会通过驳论证来反驳论点的方法。

三情感与态度价值观1、学习文章之后,要让学生感受到鲁迅先生不屈的民族正气和深邃的思想,学习作者的爱国精神,增强民族民主意识。

2、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二、教学准备1、布置学生朗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2.了解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对于当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大家是比较熟悉的,我们读过他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小说有〈社戏〉、〈故乡〉等作品。

而杂文也是鲁迅先生独创的一种文章体裁,它以议论为主,以批评、讽刺见长。

文章短小精悍,非常有力。

有人把鲁迅的杂文比作是刺向敌人的匕首。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鲁迅的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二介绍时代背景及驳论文的有关知识学生介绍,老师补充1、介绍时代背景2、议论文从论证方式上看,一般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

驳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发表议论,批驳片面的、错误的甚至反动的见解或主张。

三整体感知,了解课文1、通读课文,找出鲁迅击中敌人的哪个要害?作者为什么认为它是错的?2、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什么?依据是什么?引导学生多诵读,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去感知、领悟、理解、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迅速筛选信息,摄取要点,在初读时迅速圈画出观点和论据,在朗读思考中明确答案。

四精读课文,讨论探究根据老师所讲的有关驳论的知识,细细品读课文,谈谈作者用什么方法驳倒对方的观点的。

1、用驳论证的方法直接批驳。

无声的中国读书笔记

无声的中国读书笔记

无声的中国读书笔记《无声的中国》读书笔记《无声的中国》是鲁迅先生在《申报》的《自由谈》上发表的第一篇杂文。

文章一开始,鲁迅先生就尖锐地指出:“我们中国人对于不是自己的东西,或者将不为自己所有的东西,总要破坏了才快活的。

”这“要所有的东西为自己所有”的观念根深蒂固,改变这一观念“第一要紧的是为大家明目张胆地说一声:你要或不要”。

鲁迅先生对“中国无声”进行了入木三分的揭示。

他指出中国历史上本有有声的中国,但被强权政治和狭隘的民族主义所扼杀。

在黑暗的中国社会,即使是“大嚷大叫”也无人听见。

这不能不使人感到悲哀和愤怒。

鲁迅尖锐地指出:“中国人自然有话,但没有敢‘直说’的骨气。

”他呼吁中国青年要有勇气像俄国十二月党人那样“从对岸送过来的光明里鼓起勇气来”。

鲁迅先生的杂文像手术刀一样剖析着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观念,剖析着阻碍中国社会进步的“根”。

这篇不足三千字的杂文,对“忍”的文化进行了彻底的批判。

鲁迅先生指出:“‘忍’是中国的一贯诀窍。

”“强权的屠刀除了向弱者挥舞外毫无他用;强权的书桌除了镇压反抗者之外毫无他用。

”鲁迅先生对传统文化中“忍”的批判,是为了让人们认识到这种文化对人的精神是一种摧残。

鲁迅先生在文中指出:“真可笑的莫过于日本要说过‘大东亚共荣’,后来却专制给大东亚的劳农做尽苦工!如果是毛子站在这里,他们便也要诉说起切齿的仇恨来了,但中国人却面儿都不露一个。

”鲁迅先生在这里对日本法西斯的侵略行径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

鲁迅先生的杂文像投枪、像匕首,直刺中国社会的黑暗角落,用锐利的眼光透视出社会的病态。

在这篇杂文中,鲁迅先生不仅揭示了封建专制统治下的黑暗和对人性的扼杀,而且对国民劣根性进行了毫不留情的剖析。

这篇杂文充分体现了鲁迅先生的战斗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

文学_鲁迅先生《呐喊》读书随笔

文学_鲁迅先生《呐喊》读书随笔

鲁迅先生《呐喊》读书随笔鲁迅先生《呐喊》读书随笔1要说留给我印象最深的书,《呐喊》当居首位,真的,一点也不夸张。

不论是《孔乙己》中的主角;《药》中的华老栓;《明天》中的单四嫂子;还是《阿Q 正传》中的阿Q,都能跃然纸上。

《呐喊》是鲁迅先生经典小说集,更是中国的名著。

鲁迅先生是中华民族的坚强精神脊柱,他在《呐喊》中用“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八个字来概括了那时的中国人民。

这八字深深包含着对中国人民的怜惜和悲伤。

曾记得,那个家境贫困、好吃懒做、无所事事,社会层次低而又向往上流阶级生活的孔乙己。

他在酒店是人们取笑的话题,在生活中他以偷为职业。

最终,因为偷了有钱人的书竟被打断了腿。

孔乙己的死,不正象征着中国教育的堕落吗?我还看到了读书人的悲哀。

他们可供炫耀的惟有学问而已,可学问在世人眼中又算什么呢?鲁迅先生在刻画人物方面仅寥寥几笔,但细腻地刻画出了一个落魄书生的形象,不知感染了几代人。

曾记得,那个见什么人说什么话的“豆腐西施”;那个“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地上,带银项圈的小英雄”闰土见到作者时欢喜而又凄凉的神情,点头哈腰的。

将当时人民在受到封建势力压迫和打击下的情形展露无遗。

《药》则体现出了一个民主的愚昧和无知。

其中的环境描述似乎就是当时世道的黑暗程度与动荡不安。

让人们深深地对自身的无知而感到可悲。

如果要问我最喜欢《呐喊》中的哪部小说的话,我肯定毫不犹豫地选择《阿Q正传》。

《阿Q正传》是《呐减》中最具代表性的__之一。

他之所以如此家喻户晓,是因为它“写出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魂灵来”。

阿Q性格极其复杂:他质朴而又愚蠢,受尽剥削欺凌而又不敢正视现实,他对权势者有着本能的不满。

阿Q由于受剥削受压迫而要求革命,又因为受愚弄受毒害而落后,最终还是被迫害致死。

阿Q其实只是旧中国的一个贫苦农民。

在未庄,阿Q连姓赵的权利都没有。

他专做短工,穷得仅有一条“万不可脱”的裤子;他是弱者,受了他人欺负却又要欺负比他更弱小的小D;他挨了打,常用“儿子打老子”的话来安慰自我,在精神上求得胜利,用以自宽自解,自欺欺人;他还常为生计发愁……野蛮的压迫剥削使他贫穷;深重的愚弄毒害更使他愈发麻木愚昧。

鲁迅的孤独及其笔下的孤独者

鲁迅的孤独及其笔下的孤独者

【摘要】文章阐述了鲁迅性格落寞、孤独的发展轨迹:生发期、发展期、高潮期、消解期思想嬗变,但鲁迅却仍固守自身对于中国社会和人生一贯秉持的敏感气质、怀疑精神、忧患意识和孤独情怀。

阐释了鲁迅笔下人物的孤独,例如“狂人”“单四嫂子”“孔乙己”“夏瑜”“祥林嫂”“魏连殳”“涓生”等这些文学形象无不于孤独中透显出深深的悲凉。

鲁迅极有分寸的调侃笔法,在对其言行的描述背后,体露出深深的同情。

体悟到作者深挚的关切,透显出一代文豪的“责任意识”“渡人情怀”。

【关键词】鲁迅;孤独;笔下;孤独者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在考察巨擘鲁迅的思想嬗变及其凸显表征时,我们常常有意或无意地绕开或遮蔽、误解或曲解他的孤独及其笔下的孤独者,并且于这方面缺乏系统审视和扎实探究。

文艺心理学强调:文学乃著者内心情感、价值理性外化、展示的呈现物,任何作品无不深度关涉作家的内在冲动、思想脉搏。

概言之,孤独情结是生发、激荡鲁迅创作深层欲望而信念持守的一种强大内驱力,“内因是变化的条件”。

一、鲁迅的孤独1、鲁迅一生踽踽独行鲁迅的终生是落寞的,特别晚年作为杂文家、思想家的他,完全是一个严肃的、尖锐的甚至无情的“孤傲”的批判家、“独行侠”。

从同时代人的诸多回忆录中可以发现,鲁迅总是给人一种“孤寂”“孑立”“孤冷”“辛酸”“哀愁””的赫然印象。

于《亡友鲁迅印象记》里,许寿裳说,自己与同乡鲁迅1902年同于东瀛留学时便成挚友,这时鲁迅给他一个强烈印象便是“我觉得他感到孤寂”。

其实,鲁迅本人亦清楚地意识到了这种压抑、沉重的伶仃感、寂寥感,而且他在自述中也多次鲜明体露过。

比如1933年3月,应日本朋友索书并求字,鲁迅作《题<仿徨〉》一诗,凄然写道:“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

两间余一卒,荷戟独仿徨。

”简言之,鲁迅的孤独深具双重性且二者叠加:一为外我的客观原因,即昏暗社会、炎凉世态、冷漠人心,万马齐喑,知音者寡。

二为内我的主观原因,即自己目光如炬、意识敏锐、思想深邃、救世情怀、忧国忧民。

鲁迅《呐喊》赏析

鲁迅《呐喊》赏析

鲁迅《呐喊》赏析《呐喊》是鲁迅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短篇小说的结集,作品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时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中国旧有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渴望。

这部小说集于1923年8月由北京新潮出版社出版,集中有《狂人日记》、《药》、《明天》、《阿Q正传》等十四篇小说,出版后得到很大回响。

在《呐喊》序中,鲁迅谈到他弃医从文的经过和目的。

他于1898年到南京江南水师学堂肄业,第二年改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务铁路学堂,1902年毕业后即由清政府派赴日本留学,1904年进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1906年中止学医,回东京准备从事文艺运动。

是一次课堂上看画片的经历使他弃医从文的。

他回忆道:‘有一回,我竟在画片上忽然会见我久违的许多中国人了,一个绑在中间,许多站在左右,一样是强壮的体格,而显出麻木的神情。

据解说,则绑着的是替俄国做了军事上的侦探,正要被日军砍下头颅来示众,而围着的便是来赏鉴这示众的盛举的人们。

’他‘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

所以我们的第一要着,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

’鲁迅又谈到他把《狂人日记》等小说投稿到《新青年》的经过。

他曾问办《新青年》的朋友:‘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

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那人答道:‘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

’于是他便写了《狂人日记》,此后还陆续推出了另外十余篇。

鲁迅是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叫醒‘铁屋’中的人,使国人得救。

鲁迅名人传记读后感

鲁迅名人传记读后感

鲁迅名人传记读后感篇一:读《鲁迅传》有感怀有好奇和探究的心里,为了进一步了解我们经常学习的近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利用这个假期我略读了《鲁迅传》,对先生的思想,情感,知识,态度,言行等方面,多了一些了解,于是将阅读到的有深刻印象之处记录下来,希望日后能够重新温习这位先生的一生,从中领悟更深刻的道理。

首先,鲁迅先生的童年生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鲁迅的童年生活总的来说还是比较欢快的。

鲁迅作为长孙,他童年无论在台门内外都备受关爱。

他年幼时候的保姆长妈妈,鲁迅的童年,在她的照顾下,还是一直过得挺安稳的。

那么她母亲呢?原来是因为鲁迅母亲鲁瑞儿女众多,无暇顾及鲁迅,因而叫了阿长来照顾鲁迅。

鲁迅的童年生活,基本上是在玩耍中度过的;在新台门里,“百草园”是他最喜欢去的地方,这里虽然只是个两亩地大的十分普通的菜园,但对于小鲁迅来说,却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乐园。

鲁迅曾在《朝花夕拾》里这样说道“我有一时,曾经屡次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果:茭角,罗汉豆,茭白,香瓜。

凡是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乡的蛊惑。

后来,我在就别之后尝到了,也不过如此;惟独在记忆上,还有旧来的意味留存。

他们也许要哄骗我一声,使我时时反顾。

”这句话里,虽说有鲁迅人到中年的苦涩之情,却也表明了他童年的乐趣和故乡的滋养对于鲁迅一生的意义。

其次,我于鲁迅先生的思想有一定的认识。

从前于鲁迅的看法,总是认为他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但在此以外的了解,总是觉得很寥寥,因为一直一来也只是略略读过他的一些比较浅淡的文章罢了,对于他的取向和人生,以及他为何是这样的人,也一直没有怎么明白地了解过。

但直到《纪念刘和珍君》的时候,我才是开始有点了解了他,如他之对于段政府的愤怒,对于中国一些人的深刻的失望和斥责,我也被深深地感触了。

鲁迅在“五四”时代所执著的启蒙意识、忧患意识在当代作家的写作中获得进一步的深入和发展。

鲁迅给当代作家留下了更大的追寻与反思的空间。

鲁迅《呐喊》读后感(通用30篇)

鲁迅《呐喊》读后感(通用30篇)

鲁迅《呐喊》读后感鲁迅《呐喊》读后感(通用30篇)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

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鲁迅《呐喊》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鲁迅《呐喊》读后感篇1《呐喊》是鲁迅的第一部小说集。

作品真是的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前后到“五四”运动时期的社会生活,结识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封建制度及陈腐的传统理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彻底的否定。

表现出对名族生存的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渴望。

书中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描写一个迫害狂症患者的心理活动,把他对生活的感受和心理幻想杂糅一体,用人物自叙的方式“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

狂人出身于封建士大夫家庭,深受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束缚和压迫,从而造成了狂人对社会的恐怖心理。

他认定现实是个“吃人”的世界,封建制度是“吃人”的社会。

半夜察看历史,看见“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他对吃人社会发出勇敢的挑战,相信将来的社会“容不得吃人的人”,喊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

小说揭露了封建礼教在仁义道德掩盖下的“吃人”本质,被誉为“彻底反对封建制度的第一声春雷”。

《孔乙己》是鲁迅继《狂人日记》之后第二篇抨击封建制度和封建文化的小说,讲述一个没有考上秀才的读书人的悲惨遭遇。

主人公孔乙己是个心地善良的人,但在科举制度的毒害下,除了满口“之乎者也”外,一无所能。

他穷愁潦倒,成为他们取笑的对象。

为生活所迫,他偶尔做些小偷小窃的事,终于被打断了腿,在生活的折磨下默默死去。

小说通过对人物性格和遭遇的生动描写,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鞭挞了封建教育知识分子心灵的毒害。

《药》表现了现代史上重大而发人深省的主题。

作品讲述的是华老栓用传统治者杀害的革命者夏瑜的鲜血蘸成“人血馒头”为儿子治病的故事。

一个革命者为民众的解放慷慨牺牲,他的鲜血却被民众当做治病的灵药,这种强烈的反差,有力的揭示了旧民主革命与民众的严重隔膜,揭露了长期的封建统治给人民造成的麻木和愚昧。

人物素材及运用:鲁迅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人物素材及运用:鲁迅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人物素材及运用:鲁迅—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鲁迅其人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姓周,字豫才,名树人,鲁迅是他众多笔名之一,最早用于1918年发表的《狂人日记》里,是他最广为人知的笔名。

生于浙江绍兴,曾在日本留学,后弃医从文,他是中国近代以来最著名的文学家,对于五四以来中国社会思想文化产生巨大的影响,蜚声世界文坛,被誉为“民族魂”、“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他一生力图以文字启蒙国民、拯救国家,通过对国民性、封建礼教的深刻揭露与批判,成为近代中国最具批判性、斗争性的作家。

杂文就是他的“匕首”和“投枪”。

『一、名人其事及写作范例』被写作耽误的设计才华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但鲜为人知的是,他曾为六七十种书刊设计过封面,且水平不俗。

《呐喊》《热风》等书封面,均出自鲁迅之手,风格朴素、简约,但设计匠心巧运、内涵深刻,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1917年,蔡元培请当时稍有名气的鲁迅为北大设计校徽。

鲁迅以中国传统的瓦当形象为造型,把中国书法引人校徽,“北大”两个篆字上下排列,成了形象的脊梁骨,构成“三人成众”的意象,简洁大气。

当时的鲁迅心有忐忑,但蔡元培对其交出的方案连声叫好。

今日北大的校徽标识,正是在鲁迅设计的校徽图案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而来的。

“盗火”烛照中国鲁迅几乎用大半生的精力从事研究、翻译和介绍外国文学的工作,借外国的火来照亮中国的黑夜。

他一生翻译、介绍了俄、日、英、法、德、奥地利、荷兰、西班牙、芬兰、波兰、捷克、匈牙利等国家百余位作家的作品。

鲁迅说过:“人往往以神话中的Prometheus(普罗米修斯)比革命者,以为窃火给人,虽遭天帝之虐待不悔,博大坚忍正相同。

但我从别国里窃得火来,本意却在煮自已的肉的,以为能味道较好,庶几在咬嚼者那一面也得到较多的好处,我也不枉费了身躯……”他真正实现了将盗来的火“煮自己的肉”以驱逐黑暗并照亮他人的目的。

鲁迅的意识管窥

鲁迅的意识管窥
摘要
鲁迅的意识是一片幽深的海洋,其中饱含着他对天、地、人的各种态度。他的意识 包含着其对生命、历史、社会的深刻洞察,于生存的感触中发现生命的本质和意义,他 对生命的感悟使得意识中的哲学意味更加突显,这个历史舞台上的舞者进行了富有哲学 意义的探寻。他由历史的思考中看透现实的困境和改进的方向,在这种横亘古今的探索 当中得到一种对人类社会历史的极富建设性的理解。他对个人内在精神存在进行感知, 对个人的价值追求进行追问,对人性所存在的特点进行透彻的反省,这些是鲁迅对诸多 人生命题极富个性化的思考。同时,他对中国的现代思潮有着清晰的认识,在传统和西 方的文化比较中,他获得了一种极富世界性的眼光,个人的使命精神更广远的境域中得 到关照和审视,人的社会性被特别的加以强调,生命的社会学意义便得以彰显,这些较 有代表性的意识层面成为奠定了鲁迅意识体系的基石。
关键词:鲁迅;意识;构成;关键;价值
Abstract
Lu Xun’S consciousness iS a deep ocean,which iS full of attitudes to heaven,earth,and human,his consciousness contains a profound insight into the life.history,society.He find
wins a highly cosmopolitan vision in the comparison of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culture, personal mission spirit gets attention and survey in the context of far-reaching.the social nature of man is special emphasized,the 1ire of the social significance will manifest,the more

鲁迅全集读后感5篇600字

鲁迅全集读后感5篇600字

鲁迅全集读后感5篇600字先生自己就是一个老师,从他忆起的刘和珍君,我发现先生虽然没有告诉学生该怎样做,但是先生用自己的精神感染了学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鲁迅全集读后感,希望你喜欢。

鲁迅全集读后感1从“三味书屋”的好学,到弃医从文的决心,从“我以我血荐轩辕”的战斗誓言,再到“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阶级立场,先生那耿直的性格,赤热的爱国精神,无不教育着我。

每读先生的文章,总使我联想到先生面对的旧中国,山河破碎,国弱民穷,可先生并未消沉,他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学习上。

先生的文章像匕首直刺敌人的胸膛,像炸弹掷中敌人的营垒,他的一篇篇战斗檄文都是在废寝忘食中写成。

先生曾说,文学是战斗的。

先生要战斗,要“怒向刀丛觅小诗”。

课本中的几篇文章已无法满足我的需求,我几经周折,终于拥有了梦寐以求的《鲁迅全集》。

置身于鲁迅先生的文章中,我对中华民族在苦难中呻吟的岁月了解的更深刻了。

众所周知,鲁迅先生生活的时代是中华民族遭受外夷入侵,而统治者无能,整个社会一片喑哑沉寂的时代。

我想起一段话:“如果问中国自新文学运动以来,谁最伟大?谁最能代表这个时代?我将毫不踌躇他回答:鲁迅。

鲁迅的小说,比之中国几千年来所有的杰作,更高一筹,至于他的随笔杂感,更提供了前不见古人,而后人又绝不能追随的风格。

首先其特色为观察之深刻,谈锋之犀利,文笔之简洁,比喻之巧妙。

又因其飘溢几分幽默的气氛,就难怪读者会感到一种即使喝毒酒亦不怕死似的凄厉风味,当我们见到局部时,他见到的却是全面;当我们热衷去掌握现实时,他已把握了古今与未来。

要全面了解中国的民族精神,除了读《鲁迅全集》,别无捷径。

是的,读《鲁迅全集》分明读到先生对旧社会和旧势力进行坚决持久的不断斗争,决不中途妥协投降,对革命前途坚定并一直奋斗到底的精神!永远直面惨淡的人生,做不屈服于任何邪恶势力的勇士。

先生那深远的忧患意识,用自己的愤怒鞭挞旧中国,揭露黑暗社会的腐朽,用自己的心血浇灌血红的黎明,唤醒愚昧的民众。

呐喊读书笔记15篇

呐喊读书笔记15篇

呐喊读书笔记15篇呐喊读书笔记1自从上了四年级,妈妈帮我买了许多书,而且都不错,但是,最让我难以忘怀的,自然是鲁迅的《呐喊》。

从前读鲁迅先生的作品,总觉得晦涩难懂,可如今再看,却不由得发现:鲁迅先生早在90多年前就已经道出了一直延续到现在的国民劣根性。

虽然他后期不再写那些意味深长的小说,而打起了笔仗,让人觉得尤为偏激,人总会有梦,但醒来后却大半都忘了,但是,鲁迅却不以为可惜,他常常会回忆起那些事,可鲁迅常常也回忆着寂寞的时光,他又苦于不能全忘却,所以,鲁迅把它编成了《呐喊》。

但他早期的《呐喊》、《彷徨》等小说集实为中国现今仍然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

《呐喊》这本书包含了许多对于当时社会的讽刺,批评,例如:狂人日记,药,白光等;还包含了对于当今的人们的看法,例如:孔乙己,阿Q正传,兔和猫等;不但如此,鲁迅还写了许多关于自己童年时的回忆,例如:故乡,端午节,社戏等;最后,还有一些鲁迅记载的故事,例如:明天,一件小事,鸭的喜剧等。

总之,当你看了《呐喊》这本书,自己就好像看到了当时社会的残酷,悲凄,幽默,有趣,就好像看到了给孩子们吃茴香豆的孔乙己,好像看到了从前的有趣社戏,又好像看到了日益繁忙的咸亨酒店……故事从华小栓得了痨病开始,他的父亲华老栓为了治好小栓的病,和别人交易买下了一个人血馒头。

这个人血馒头就是用革命烈士夏瑜的鲜血浸染的。

愚昧的华老栓夫妇以为用人血馒头当药,就可以治好当时几乎要人命的痨病,最后自然无法阻止华小栓病情的恶化。

因为巧合,小栓的墓与夏瑜的墓仅隔了一条小路,华大妈与夏四奶奶狭路相逢。

可更令人痛心的是,夏四奶奶居然连来上坟都要偷偷摸摸,“羞愧”,“踌躇”,国民的愚昧无知可见一斑。

结尾“只见那乌鸦张开两翅,一挫身,直向着远处的天空,箭也似的飞去了。

”是无尽的凄凉与悲哀。

呐喊读书笔记2最近才读完《呐喊》,感触很深。

其中我最喜欢的__是《狂人日记》。

我的理由是,《狂人日记》表达出了不妥协的反封建精神,__通过狂人的自我反省,把封建纲常名教“吃人”的含义引向了深广:狂人也被纲常名教毒害而成了吃人者。

朝花夕拾五猖会和无常的概括

朝花夕拾五猖会和无常的概括

朝花夕拾五猖会和无常的概括
朝花夕拾是一部由鲁迅创作的短篇小说集,其中的《猖会》和《无常》是引人深思的作品。

这两个故事都以忧患意识为主题,回顾历史,反映人类生活的困境。

《猖会》是一个寓言故事,以动物的形象来展现人类社会中的冲突与矛盾。

它讲述了一个菜园的主人为了对付偷菜的野兔而聚集了猖狂的伙伴们,最终导致菜园的破坏和混乱。

这个故事暗示了人性中的贪婪和无知,以及过度反应会导致更大的不幸。

通过描述动物的行为,鲁迅传达了人类社会中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如集体煽动、误导和个人欲望的冲突。

《无常》则是以历史事件为背景的故事,揭示了盲目从众和权力斗争的可怕影响。

它描述了一个义和团成员因追求个人欲望而最终丧失自己和家人的悲剧命运。

故事中的主人公和他的家人在追捧无常(一种虚无缥缈的神灵)的过程中,被迫参与杀戮和暴力行为,最终导致自己家破人亡。

通过这个故事,鲁迅揭示了人类盲目信仰和群体行为背后的危险性,呼吁人们要警惕追随无常的冲动,保持理性思考和独立判断。

总的来说,这两个故事都通过揭示人性中的贪婪、愚昧和盲从,警示人们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避免被集体煽动和权力斗争所迷惑。

在历史的镜头下,我们应该反思过去的错误,不断追求进步,并保持对社会现实的冷静思考。

只有通过认识到无常的本质和猖会的严重后果,我们才能在困境中找到现实的出路。

呐喊读后感范文550字最新

呐喊读后感范文550字最新

呐喊读后感范文550字最新《呐喊》是鲁迅先生是正值五四革命精神高扬时期所作, 作品真实的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时期的社会生活, 揭示了种.种层次的社会矛盾, 对封建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 和彻底的否定, 表现出对民族生活的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愿望。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呐喊(读后感), 供大家参考。

呐喊读后感1最近, 我读了一本名著, 是鲁迅先生写的《呐喊》。

从这本书中了解了很多, 了解了鲁迅先生。

鲁迅先生原名周树人, 是伟大的革命家, 思想家, 文学教。

《呐喊》共收作品十四篇, 起于1918年的《狂人(日记)》。

《呐喊》作品的选材, “多采自病态的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 意思是揭出病苦, 引起疗救的注意。

”当时的鲁迅认为最须急切地疗救的, 是人的“病态”的灵魂。

《呐喊》自序, 医病成了表述过去的一个基本线索。

写我帮父亲买药, 后来父亲亡故了。

接着写了我去日本(留学), 救助向父亲一样被误的病人的疾苦。

在这篇序文里, 并没有回避自己曾有的犹疑和孤寂, 把这种感觉写得淋漓尽致, 体现出了坦荡直率的风格。

“呐喊”就成为从深寂孤苦中所喷射出的一腔激情孤愤。

这本书用了朴素, 简单的语言描写了生活中的种.种琐事总是把他的得寸进尺触, 抵向我们的心灵和精神。

给读者留下很多空间去思考和遐想《呐喊》是鲁迅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短篇小说的结集, 真实的描绘出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时期的社会生活, 揭示了当时的社会层次关系, 对中国的陈旧思想和传统观念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彻底的否定, 表现出民族生活是忧患意识和希望社会变革的强烈愿望。

鲁迅先生用幽默风趣的语言, 生气而又带鼓舞的语气, 激励当时的中国人, 表现了鲁迅先生急切的希望沉睡中的巨龙——中国, 早日苏醒。

呐喊读后感2正如这本书的名称——《呐喊》一样, 我想在此传达给大家的, 也是“呐喊”——对世间不公的“呐喊”, 对腐败制度的“呐喊”, 也对人性弱点的“呐喊”。

鲁迅_黑暗中的一抹光明

鲁迅_黑暗中的一抹光明
2.鲁迅先生对自身、对他人、对社会的剖析。
鲁迅先生曾说过“我的确时时刻刻剖析别人,然而更多的,是需要无情面地解剖我自己。”人总有人性丑陋的一面,这个世间只要还有欲望存在,就还有“吃人”的人存在。有时候我们不能仅仅盯着别人的错误与缺点,也要更多地想想自己的不足,多检讨自己的行为和缺点。鲁迅先生在看清自己、看清他人、看清社会的前提下,以彻底的“革命民主主义”的立场对中国的文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同时“劝转吃人的人”,对中国的甚至是人类的前途表达了深广的忧愤和深切的希望人可以做真人。
(一)、鲁迅先生在呐喊中,呼唤人性,赋予迷惘一代理性的智慧。
鲁迅先生在这个“速食”文化迅速发展的时代,造就了迷惘的一代青年人。他们爱做梦却又缺少行动,他们不知所措,也没有强烈的愿望和热烈的情感,按部就班地完成看似是人生所要经历的每一个步骤,没有一点生机与活力。也许在每个时代青年人的身上都有过这样的迷惘,但鲁迅先生能清醒地对待,理性地做出选择。先生在《呐喊》自序中这样写道:“我在青年时候也曾经做过许多梦,后来大半忘却了,但自己并不以为可惜。所谓回忆着,虽说可以使人欢欣,有时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丝缕还牵着自己逝去的寂寞的时光,又有什么意味呢?而我偏苦于不能全忘却,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由来。”无论在何种时代,鲁迅先生对于人性的呼唤都是清晰透彻的。每一个青年人都逃不开“彷徨”,每一个青年人也都应该“呐喊”!
1.文化多样性下的鲁迅精神,以《狂人日记》为例。
即便是受到各类文化冲击,使得越来越少的人阅读鲁迅先生的作品,但是鲁迅先生的精神对于当代中国而言,仍然有些无可比拟的重要性。鲁迅先生不仅是语言和形式的变革者,更是现代生命体验的提炼者和思想者。
《狂人日记》以第一人称口吻,通过“狂人”的形象以及“狂人”的自述式的描写,揭示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表现了鲁迅先生对以封建礼教为主体内涵的中国封建文化的反抗;也表现了其深刻的忏悔意识。日记第一篇“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我看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见了,精神分外爽快。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发昏;然而须十分小心。不然,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我怕得有理。”以“月光”三十多年周期的明暗预示若善若恶的人性、暗无天日的社会,连狗的惊慌,更何况人呢!接着大篇幅地描写了“吃人”的惊悚过程,“我”想起狼子村佃户煎炒人心人肝的场景,从头顶冷到脚跟。吃人的是青面獠牙的恶人,那么被吃的又是些什么人呢?为什么会有人吃人如此残忍的行径?“照我自己想,虽然不是恶人,自从踹了古家的簿子,可就难说了。”就在“我”百思不得其解,欲以史求证时,看到的没有年代的历史写着的都是“仁义道德”,仔细一看满是“吃人”组构成的所谓的“仁义道德”。揭示了封建礼教和封建文化对于人的摧残不摆在明面,只能鬼鬼祟祟、遮遮掩掩。

从《故乡》看鲁迅小说的民族忧患意识

从《故乡》看鲁迅小说的民族忧患意识

从《故乡》看鲁迅小说的民族忧患意识导语:鲁迅一生为中华民族的觉醒而疾呼呐喊,他关心社会低层民众的生存现状,其作品以封建制度下的社会生活为背景,批判地揭露了愚昧陈腐思想对人们精神的束缚与摧残,具有很高的现实性和民族性,小说《故乡》就是其中的代表。

鲁迅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坛上有极大成就的作家之一。

他出生在以传统农业为主要生产方式的,自幼跟随乡村保姆的生活,让他有机会接近并熟悉农民的困苦处境,更使得日后的从事文学创作中倍加关注受封建旧思想、旧观念影响最深的农村社会,对广大农民的生存疾苦倾注了最深切的关怀和最炽热的同情。

鲁迅是一个善于把农民问题放在重大社会事变中表现的作家,创作了很多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作品,反映农民深受剥削压迫和急需革命又缺乏民主主义革命意识间的矛盾,提出一个摆在革命者面前的现实问题:如何把国人口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中国农民从混沌中解放出来,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引导他们走上民主革命的道路。

因此,在他的作品里总能看到一幕幕“吃人”与“被吃”的人生悲剧,尽现“大小无数的筵宴”,激发人们起来“扫荡这些食人者,掀掉这筵宴、毁坏这厨房”,体现了其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

下面就以《故乡》为例来看鲁迅小说中所表现出的强烈民族忧患精神。

《故乡》是一篇描写20世纪代辛亥革命前后农民生活和精神现状的作品,写于1921年1月,发表于5月的《新青年》杂志,后收入小说集《呐喊》。

作品取材于19返乡举家北迁时与童年时的农民朋友章运水见面的亲身经历。

以进步知识青年“我”回故乡的见闻为线索,透过二十年间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性格的巨大反差,对比出两个不同时期的生活画面,同时又将这种差异加以烘托和渲染,反衬出现实故乡的萧条和惨败,揭示了动荡社会中人们精神面貌的可悲变化及造成这种变化的深刻社会根源。

小说一开始就是两段景物描写,营造出弥漫全篇的环境氛围。

家道中落,“多年聚族而居的”老屋也已经变卖,不得不搬家,于是“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却看到“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勾勒出农村破产后的衰败景象,让“我的心不禁悲凉起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怎样看鲁迅的忧患意识。

(50分)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他的作品集中了我们民族先进的思想情感,体现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条件下中华民族全部感情和所有愿望。

透过他的作品,我们看到了其中反封建的民族精华部分,也看到了他在对“国民性弱点”的揭露中所体现的忧患意识。

忧患是人类诞生以来就产生的古老精神现象之一。

孔子曾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孟子也有不朽命题:“生于忧虑,死于安乐”,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作品都笼罩着浓重的忧郁和悲哀:为了实现举贤荐能和修明法度的政治理想,他上下求索,九死未悔。

可以说,屈原的忧国忧民精神是我国古代文学忧患意识的精华,为后世人们称颂。

但是,我们还应看到,由于时代的局限,屈原的忧愤只限于阴险的小人,昏昧的君主。

而鲁迅的忧愤却在于整个社会制度。

鲁迅不像屈原那样想要“补天”,只是在传统的范围里鸣不平,他对封建关系不存任何幻想,他是封建专制彻底的、不妥协的叛逆者。

这种精神体现在他那一系列反对封建礼教和改造国民性为主题的文学作品中。

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从课本中读到鲁迅的作品,如《社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故乡》等,那时候,只知道他很有名,只感到他的文章很深奥。

渐渐地,长大了,他的作品读多了,对他的了解也多了些。

才知道他的文章确实思想很深沉,笔锋很犀利,总感觉到字里行间流淌着分明地爱与憎,洋溢着强烈地爱国主义精神,包含着许多深刻地思考。

他的形象在我心中日渐高大,思想也在不断地涤荡着我的心灵。

特别是他在历经坎坷的人生境遇中,却还能心系国运,这种忧国忧民的意识大有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那种气概,其胸怀令人敬佩,其气度令人震憾,其忧思令人深省。

一、鲁迅作品中的忧患意识的具体表现中华民族的忧患意识源远流长,战国中期的著名思想家孟子用非常精炼的语言把它概括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告诉人们对自己的处境和现状应该时刻抱有警惕之心。

所以,我认为,忧患意识是关注社会和自身命运的一种自觉意识,是对现状及前途的一种忧虑与思考,是一种坚定的信念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是一种社会责任感、使命感。

鲁迅先生的这种忧患意识是极其浓烈的,尤其是在他的作品中,有着鲜明的体现。

而且,他不仅对民族的存亡与发展有着浓烈的忧患意识;还能在继承传统文化观念的基础上,指出传统文化的局限性,大胆宣扬积极进取的文化意识。

(一)小说中的忧患意识鲁迅的短篇小说无论在思想内容或艺术形式上都将短篇小说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

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是划时代的杰作,他因此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用白话进行小说创作的第一人。

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写下了大量短篇小说并结集为《呐喊》、《彷徨》、《故事新编》三部小说集。

我认为,这是他对封建文化与文学的一次革新,他深刻认识到封建文化对人们思想和精神的束缚,希望通过文化的变革来改变国民思想上的奴役。

这一次重要的变革与创新,正是他对旧的传统文化的忧思,是一次大胆地创新。

从内容上,他的小说画出了当时中国人的灵魂,反应了现代中国下层民众的痛苦与不幸,愿望与要求,这是源于他对现实社会敏锐的观察与深沉的思考,他能将自己“有一点见过或听到过的缘由,采取一端,加以改造,或生发开去,达到表达自己想要说的意思”③,做到了急民众之所急,想民众这所未想。

这是鲁迅先生能够站在一个较高的高度,能够放开眼界,去审思全局,去深刻挖掘社会问题的浓厚忧患意识的体现。

他的第一部小说集《呐喊》的主题是反封建,多数作品真实描写了人民大众和封建主义的矛盾,展示了封建势力对人民的压迫、剥削、虐杀的生活图景,深刻揭示了封建思想、封建道德的“吃人”本质以及其对人民群众的毒害之深。

如《狂人日记》中塑造了一位每时每刻都充斥着“吃人”的忧虑的狂人形象,将封建道德与吃人联结了起来,其实这就是作者在当时社会所感受到的一种肃杀气氛,倾注了他受到封建礼教对民众思想毒害之深的忧愤感情。

《孔乙己》中的孔乙己和《白光》中的陈士成则是科举制度的牺牲者,《药》中华老栓的愚昧迷信是封建统治者实行愚民政策造成的,《故乡》中的闰土在20年前活泼、机灵、能干,20年后却饱经沧桑、麻木不仁,是由于“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这些小说中的主人翁,实际上都是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人,他们要么麻木不仁,要么逆来顺受,要么没有觉悟到自己的困境,然而鲁迅先生同样生活在那样的时代氛围中,却充分看清了各层人士的处境和命运,为他们而忧,并希望通过这些发人深省的故事,唤起人们的警觉,希望人们认识到封建思想文化正是奴役人们精神的枷锁。

用鲁迅先生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中的话来说,那就是:“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可见,鲁迅先生的确是用心之深啊!《彷徨》是鲁迅的第二部小说集。

它同样是写封建主义吃人的悲剧,但作品中的“不幸者”主要是农村劳动妇女和新知识分子,他们虽对封建主义的压迫有过反抗的行动,但最终仍以失败告终。

《祝福》中祥林嫂经受着从精神到肉体上的折磨,终以死了结,《伤逝》中涓生与子娟尝试自由恋爱婚姻也是历经磨难,终成悲剧,这不仅在探索妇女解放的道路,也是对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道路的探求。

还有《在酒楼上》、《孤独者》、《幸福的家庭》则都通过知识分子的最先觉醒,表达鲁迅先生“改良人性”的愿望,但这些人物最终都以悲剧告终则寄予了作者更深层的思考,他认识到光有个性解放、个人奋斗并不是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正确道路,应该另寻他路。

这充分体现了作者敢于立足现实;一方面深刻地挖掘社会的罪恶和病根,另一方面深切关怀广大民众的生活命运,期盼中国民众摆脱封建主义牢笼的匠心可见。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个体自由和个性主义的启蒙意识在鲁迅的笔下已如曙光初照。

虽然这种意识在大多数人眼里显得有些叛逆,力量显得单薄,但正是这种大胆地突破传统的批判才使得一些先驱者内心开始闪烁出理想的光芒,看到了觉醒的希望。

《故事新编》是鲁迅另类风格的小说。

但其对现实的种种黑暗的批露与那种逆流而上的战斗精神仍可见其心忧现状,不安于现状。

如《补天》中女娲炼石补天,捏泥造人,《奔月》中后羿射日,《理水》中的大禹等都是通过古代故事中的形象进行加工创造,赋予他们新的积极进取的精神的体现。

然而,这些故事中的讽刺或悲剧,则仍然是对现实的讽刺和暴露,仍然是作者对现实的思考。

但作者追求自由、个性解放的旗帜日益鲜明。

(二)杂文中忧患意识鲁迅作品中最有影响,最具战斗力的是杂文,最多的也是杂文。

在当时斗争剧烈的社会,他将对现实对社会的强烈责任感和“改良人性”的文学使命感集中表现于他的杂文中,他甚至喜欢将他的杂文称为杂感,可见他是喜欢将自己的思想与思考汇之于笔端的人。

他的杂文可分为前期杂文和后期杂文。

前期杂文侧重反映对封建旧文明道德的批判。

杂文集《热风》有感而发,批判封建礼教、迷信、复古派,宣传科学、进化、人道,体现了鲁迅先生的进步思想。

《坟》则对封建主义进行了广泛地批判。

如《我之节烈观》批判封建节烈观和夫权主义,《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批判封建孝道和父权主义,《论雷峰塔的倒掉》嘲讽镇压人民的封建卫道者等。

还有《华盖集》、《华盖集续集》中对民众的生存、温饱、发展等问题的担扰,亮出了鲁迅先生彻底反封建的旗帜,他对客观的社会问题去揭其罪根的同时,仍客观地对主观上的问题进行了揭示,即国民的劣根性,这是鲁迅先生深感痛心疾首的,他在《不为最先》一文中就对中国人不能为最先,以不敢“不耻最后”的思想作了批判,鼓励人们要敢于最先,也要“不耻最后”。

可见无论是对封建主床铺的批判,还是对国民性的剖析,都深刻地流露出他偏激、苦闷、困惑的心理。

鲁迅后期的杂文是在国民党的“文化围剿”中突出重围的,不仅对旧中国社会的思想、文化、文学进行了更为广泛而深入地批判,还汲取外国的先进文化理念,掀起了新文化运动思潮。

他坚持反帝反封建,积极扶植文艺战线的革命新生力量,颂扬中国共产党,甚至把民族解救的希望寄托在中国共产党身上。

这可以看出他善于综观局势,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心系民族存亡的强烈忧患意识。

看到了问题,他就为人民指出来,号召民众去抗争;看到希望,他要鼓励民众去把握,积极地去战斗。

(三)散文诗和散文中的忧患意识在散文诗集《野草》中,作者主要以抒写内心、解剖凡灵和针砭时弊为主,反映了他探索、彷徨、苦闷的矛盾内心感受。

如《这样的战士》是对文人学士们帮助军阀的忧愤,同时也表现了自己自强不息的战斗精神;《希望》、《影的告别》等则坦露出了他内心矛盾与苦闷彷徨,既是对自己的解剖,也是对现实的忧患。

我感受到,在他的诗作中,普遍洋溢着一种自我矛盾,对现实极度忧愤的情绪。

散文集《朝花夕拾》虽大都是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但也蕴含着作者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现实的执着态度。

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三味书屋的枯燥读书生活与百草园的美好回忆形成鲜明的对比,表达了他对封建教育的思考,《藤野先生》中对清国留学生的厌恶,从电影中看到被砍头示众和围观的中国人,促使他作出“弃医从文”的人生抉择,则更是他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的体现。

在《朝花夕拾》中,联系各篇来看,作者以自身的经历贯穿,从充满童心的孩提时代到身受封建家长制、封建教育对心灵的损害而萌生反叛思想,离家出走异国他乡,成为青年爱国者和革命民主主义者,其间的各种变迁都可见浓厚的忧患意识是促使他不断积极进取的根源,他由个人的况遇联系到民族的安危,由家庭的不幸想到了民族衰落的根源。

综观鲁迅先生的作品,有着鲜明的时代性,体现了他在时代变迁中的思想变化,以及积极进取的精神面貌,忧患意识极其浓烈。

他以前卫的意识认识到中国几千年根深蒂固的封建主义对民众的毒害,以能以灵敏的触觉感受到封建思想、封建文化对民众思想的束缚,以致造成国民的愚弱、麻木,他能由个人及家庭的不幸纵观其他家庭乃至民族、国家的现状,由个人的觉醒召唤全体民众的觉醒意识,希望用文学改良国民的劣根本性,用自己的斗争精神去激发国民的斗志,在逆境中奋发,在斗争中思考,为的是求得一条生存之路,一条民族解放之路,这不正是“生于忧患”的体现吗?在现代文学史上,像鲁迅先生这样既有追求,有理想,又能立足于现实,“先天下之忧而忧”的人又有多少呢?他这所以在中国影响深远,乃至享誉世界,可见,他的“忧患意识”应该是整个人类发展进步所必需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