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有嘉肴复习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虽有嘉肴
文学常识
重 • 虽有嘉肴 虽然 点 • 弗食,不知其旨也
• 虽有至道
字 • 不知其善也
好,美 用鱼、肉做的菜 品尝 味美
最好的道理 好处
词 •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 教然后知困
连词,所以 困惑
• 然后能自反也
反思
• 然后能自强也
自我勉励
• 教学相长
促进
• 其此之谓乎
表推测,大概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 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回答问题。(4 分)
• [链接材料]
•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 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⑧。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 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 (节选自《礼记.学记》)
• [注]①学者:学习的人,即学生。②失:过失,缺点。③教者:教育者,即老师。 ④多:学得过多(而不去实践)。⑤寡:学得太少。⑥易:把学习看得太容易。 ⑦止:遇到困难就不再学习。⑧心之莫同也:心理各有不同。⑨教也者:做教 师的(人)。



得出“教学相长”的结论
问题探究
• 根据本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
• (1)《虽有嘉肴》节选自《学记》。《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 《礼记》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篇系统性的教育学论文。( V )
• (2)《虽有嘉肴》一文先以“嘉肴”与“至道"做对比指出学习的重要性。 ( X ) (类比)
• (14)“教然后知困”中的“教”字读“jiāo”,作动词用,意思 是“传授知识、技能等给别人”。( V )
• (15)“教学相长”中的“教”字读“jiào",作名词用,意思是 “传授知识、技能等给别人的过程”。( V )
• 16)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人们对于“教学相长”有着不同的理 解,但是它们都揭示了“教”与“学”的辩证关系。( V)
• (重庆中考最新题型)如果我们要让课文的论述更加丰厚,欲将下 面链接材料中的名言加人课文之中,你会把它放在哪个句子之后? 为什么? (4分)[链接材料]
•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 (节选自《礼记。学记》)
放在第①句之后(1分),因为第①句由“嘉肴”类比引入“至 道”,指出了学习的重要性,而链接材料也是由雕琢玉石类比引 出让人学习来谈学习的重要性,其内容承接紧密(2分);后面的句子 转入从老师自己的学与教的角度去论述观点“教学相长”。关联 不如前面紧密(1分)。
空间也就越多。因此,我知道的比你们多,我不知道的也比你们多。”
• 芝诺的观点可以用《虽有嘉肴》中的哪句话来概括?请结合材料和生
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学然后知不足(1分)。学习了之后才更加发现自已无知。一个人的知识越 丰富他接触的未知领城就越广阔,疑问也就越多,需要学习的东西也枕 越多(2分)。芝诺说“人的知识......比你们多。”确实如此,比如学数学, 随着年纪的增长,知识的增多,我们却发现我们懂得越多,做不起的题
• (6)知道了不足,才能自我反省;知道了自己不懂的地方,才能自 我鞭策,更努力地去弄懂。( V)
• (7)《虽有嘉肴》--文的中心观点:教学相长,即教人中话和学习 是互相促进的。( V )
• (8)《虽有嘉肴》一文的最后引用《兑命》中的话“教人是学习 的一半”作为佐证,进一步加1强论证。( V )
• 下列有关选文的说法,不正确的”项是( B )(3分) • A.选文以“嘉肴”与“至道”作类比,指出学习的重要性。 • B.选文的中心观点是:教学相长,即教师和学生是相互促进的。 • C.选文中有大量的对偶句,这种句式,结构相同,用词相对,
语气一致,明快有力,强化了说理的效果。
• D.选文引用《兑命)中的话“学学半”,是作为佐证百度文库进一步加强 论证。
• (12)《虽有嘉肴》一文所说的“教学相长”“教”和“学”是 对同一个主体而言的,指教师自身的学习与他教导学生的教育 实践都是一种学习,这两者是互相促进的。( V )
• (13)《虽有嘉肴》一文中的“教学相长”强调教育者自己要亲 身学习,体验其中之道,了解自己的不足,并自我反省,同时强调 教育者在教的过程中,也会深化认识,发现自己理解上不透彻 的地方,并努力改进。( V )
• (9)《虽有嘉肴)-文曲讨论“学” .过渡到了“教”,相看起来, 逻辑并不严密,但仔细思索玩味,不乏辩证的思维:教和学实际 上是一体两面的事情,有教才有学,二者相互依存。( V)
• (10)(兑命》中“教”和"学”字形上都用的是“学”字,正印证 了二者密不可分的关系。( V )
• (11)我们现在理解的“教学相长”,既强调的是教师和学生的互 相促进,“教”学”是同一个主体。( X ) (两个主体)
• C.“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 也。”这句话强调重在实践,重在汲取。学习明事理,实践出 真知。
• D.“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告诉我们,教与学是同步增长的。
•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3分) • A.课文先以“嘉肴”类比“至道”,指出学习的重要性,然后从教与
• (1)《虽有嘉肴》一文主要论述了“ 教学相长 ”的道理;链接材 料主要告诉人们做教师的应当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来 “ 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用原文的语句填空)
• (2)《虽有嘉肴》和链接材料都认为搞好学习需要注意多个方面。 其中从学生学习的角度,两文都不约而同地阐述了什么观点?
阐述了要重视实践的观点,即要求把明白了的道理付诸行动,通 过实践来消化所学的知识并证明道理是最好的。
重要句子
•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 懂的地方。
•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思,知道了自己困惑的地 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
课文结构

用“食”类比引出学
•有 •嘉 •肴

论述“教”与“学”的关系
链• 重庆中考最新题型)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回答问题。(4分) 接• [链接材料] 古希腊哲学家芝诺的学生曾经问他:‘老师,你学识渊博, 题 知道的事情那么多,为什么还总是怀疑自己的答案?”
• 芝诺回答说:“人的知识就像一个圆,圆圈外是未知的,你知道的越
多,你的圆圈就会越大,圆的周长也就越大。于是,你与未知接触的
• (3)做好了一桌美味的菜肴,如果只是看着,不亲自去尝尝,永远不知道 滋味如何;同样,有再好的道理,如果不去学习,永远也不知道它的好 处。( V)
• (4)正因为学习是体验“至道"的最好途径,自然也只有学习了之后,才 能了解自己认识上的不足。( V )
• (5)只有把知识教给别人,才能知道自己哪些地方真正懂了,哪些 地方还不懂。(V)
• (17)《虽有嘉肴》文的观点是“ 教学相长”,由此我们可以得 出“实践出真知"的道理。(V )
选择题
• 下列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3分) • A.《礼记》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关于教育、教学活动的论著,其
中,所述的一些原则和规律,至今仍有重要意义。
• B.课文所选的这一部分,主要谈论了美食嘉肴和读书之间的关 系。
学两方面展开论述,得出“教学相长”这个结论。
• B.作者在文末引用《兑命》中的话,目的是以名言为佐证,进一步论 证“教学相长"这一观点。
• C.课文提到“学习要重视实践"的道理,正如毛泽东在《实践论》当 中说的一段话:“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 吃。”
• D.课文在论述“教学相长”时,分别从学生的“学”和老师的“教” 具体展开。因此,这篇文章对师生的行为都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