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泉》教学设计 (鄂教版四年级上册)_2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0 听泉 鄂教版
20 听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12个字,认识8个字。
读准并理解“时隐时现”“不绝于耳”等词语,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理解词语的方法。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凭借课文中的具体语言材料,通过想象感受泉声的美妙,增强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过程与方法:1、注重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反复品味,在交流中碰撞;2、努力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来表现泉声之轻柔、清脆、厚重回响、气势磅礴的特点。
3、通过视听教材和语言文字的有机结合,把学生带入文字描绘的情境之中,使学生体验文字的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凭借课文中的具体语言材料,通过想象感受泉声的美妙,增强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结合语言环境理解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凭借语言材料想象泉声的变化,体会泉声的美妙有趣。
难点:【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会12个字,认识8个字。
读准并理解“时隐时现”“不绝于耳”等词语,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理解词语的方法。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初读并理清课文脉络【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听说过我国广东省肇庆市东北部的鼎湖山吗?鼎湖山,原名顶湖。
因山顶有湖,四季常盈,故得其名,民间传说黄帝打败蚩尤采首山之铜在此铸鼎,鼎成升仙,为纪念黄帝得道入仙册,习称鼎湖。
鼎湖山的景色可美啦!今天我们来学习这篇课文板书课题:20 听泉(教师适时板书)二、看图片,听课文录音【此处为课件1】三、初读课文1.布置学生自学。
(1)借助拼音,轻声自由读课文。
要字字入目,把课文读通读顺。
(2)拼读生字表中生字,画出文中带生字的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想想它们的意思。
(3)给自然段标上序号,想一想每个自然段讲的什么。
2.检查自学情况。
(1)认读生字词。
A 东郊愈密古刹聆听忽扬忽抑孕育B 时隐时现不绝于耳清纯悦耳悠悠扬扬安详厚重欢快活泼繁花似锦古树参天万籁俱寂雄浑磅礴忽高忽低忽急忽缓忽清忽浊忽扬忽抑流连花间蓬勃生机(2)在学生读准音的基础上,找一找这些词语中哪些是描写声音的?指导学生美读这些词,是否可以通过自己的朗读声来诠释一些词语的意思。
《听泉》教学设计3篇
《听泉》教学设计1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指认文中的比喻、拟人句,体会其表达作用;(2)通过反复诵读体会散文语言的优美,学习文章紧扣一个“泉”字以空间转换为顺序组合材料的写法;2.过程与方法(1)诵读。
本文是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对掌握文章吟哦讽诵的要领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体味作者的感情。
(2)欣赏。
可让学生各抒已见,找出自己最欣赏的语段或句子,阐释欣赏的理由。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热爱祖国秀美河山的感情;体会本文对人生哲理的领悟。
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作者遣词造句的生动准确;比喻、拟人等手法的运用。
2.难点作者听泉而生的感悟,即文中深蕴的哲理。
三、课时安排2课时四、教与学互动设计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祖国风光片剪辑。
我们的祖国山河壮丽,风光秀美,名胜古迹,比比皆是,万千景象,美不胜收。
今天,就让我们去一下有“北回归线上的绿色明珠”之称的鼎湖山,听一听泉水的声音,领会那清澈透明的境界吧!(二)预习检测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泠泠淙淙迸跳一泓童(zhì)楹联(chàngwǎng)(xī)戏生意(àng)然(jiǒng)然相异万籁(jù)寂污垢(xiá)想2.走进鼎湖山。
鼎湖山是岭南四大名山之一,原名顶湖山,因山顶有湖而得名,后传说轩辕黄帝曾在此铸过鼎,遂改为今名。
也有一说,山顶天湖周围有三峰鼎立,故取鼎湖山。
鼎湖山自然风光秀丽,山地林木葱笼,生长着众多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并保存了一个完整的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被誉为“北回归线上的绿色明珠”。
3.整体感知。
(1)学生速度课文划出表示作者行踪和时间变化的词语【提示】找出这些词语,有助于理清本文的线索和写作顺序。
(2)按作者的行踪,给课文划分段落。
(三)合作交流,解读探究1、浏览、思考。
【学生活动】鼎湖山是著名的风景区,可写的景物相当多。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听泉精选教学PPT课件2鄂教版
九龙宝鼎
桫suō椤
白鹇xián鸟
鼎湖
六、精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作者夜里借宿在庆云寺,听到 的泉声又是怎样的呢?
那像小提琴一样轻柔的,是在草丛中 流淌的小溪的声音;那
七、学习第五自然段。
(1)课文学到这里,请同学们联系全文 思考这样一个问题:鼎湖山清泉的作用难 道只是给人们以听觉上的享受吗?它还有 哪些作用呢?准备用这样的句式发表你的 看法:
作者为什么选择“听”泉, 而不是“看”泉?
有三点原因:① 作者登山时, 雨意尚未消尽,山间还有雾 气、水汽,看不清溪流,所 以作者选择了“听”。② 小 溪泉抵不上大瀑布壮观,去 摹形描状,很难生色。③ 通 过 “听”,让读者借助作者 的描述,在想象中去捉摸泉 之形,去品味泉之美。
一、初读课文 1.自学。 (1)借助拼音,轻声自由读课文。 要字字入目,把课文读通读顺。 (2)拼读生字表中生字,画出文 中带生字的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 想想它们的意思。 (3)给自然段标上序号,想一想 每个自然段讲的什么。
• ● 一个人的价值在于他的才华,而不在他的衣饰。 ──雨果 • ● 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
益。──高尔基 • ●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马克思 • ● 浪费别人的时间是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是慢性自杀。──列
宁
• ● 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鲁迅 • ● 完成工作的方法,是爱惜每一分钟。──达尔文 • ● 没有伟大的愿望,就没有伟大的天才。──巴尔扎克 • ● 读一切好的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说话。──笛卡尔 • ● 成功=艰苦的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谈空话。 ──爱因斯坦
(2)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听泉
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听泉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理解诗歌中的内容和情感,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能朗读和背诵课文,培养语感和语言表达能力;•掌握运用生动的描写和形象的比喻来描绘大自然的基本方法。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欣赏和热爱;•培养学生善于感知和欣赏自然的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生命、崇尚和平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课文理解(1)教师讲解教师先介绍《听泉》这首诗歌所描绘的是什么,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说出这首诗在描绘大自然时用到的一些词语和形象。
(2)学生阅读让学生跟读一遍《听泉》,让他们了解这首诗歌的词汇和语句,帮助他们理解。
(3)师生交流教师和学生共同交流课文的理解,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诗歌表达的感情。
2.表达技巧(1)教师讲解教师讲解诗歌中运用生动的描写和形象的比喻来描绘大自然的基本方法,并要求学生根据课文理解去寻找其中的例子。
(2)举例让学生找出诗歌中的生动的描写和形象的比喻,让他们口感和训练独白和感知能力。
(3)学生操作让学生仿照课文进行写作,让他们稍加思考这个主题,通过诗歌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
(4)展示让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全班一起欣赏。
三、教学方法本节课教师采用讲授、朗读、哎唱、仿写、展示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全面地学习、理解和运用诗歌。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教师通过谈话、问答,引导学生思考自然之美,了解大自然对人类的重要意义。
2. 讲授内容教师讲解《听泉》这首诗歌气质中所描叙的物象,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内容。
3. 跟读朗诵让学生分组读课文,朗读按老师的要求,根据情感表达,并限定时间提高节奏。
4. 合作讨论让学生自由讨论,提出自己的看法,让孩子们能交流、发表和尝试不同的观点。
5. 自由创作通过读懂这首诗歌,让学生自由发挥自己创作的能力,创作自己所理解的主题。
6. 展示作品让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领着全班一起朗诵,让整个空间都被情感所填满。
《听泉》教案2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听泉》教案2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听泉》教案2 教案教学设计1教材简介《听泉》是一本针对小学三年级以上学生进行的语文阅读教材。
全书共分为六册,包括了学生阅读、背诵古诗词、古文欣赏等多个内容。
本篇教案2主要针对《听泉》教材的第一册第一单元进行教学,该单元共包含了8篇课文,内容涵盖了小学生生活、情感、学校等多个方面。
教学对象为小学三年级学生。
教学目标1. 了解并掌握第一册第一单元中的八篇课文的基本内容和故事情节,培养学生阅读与理解的能力。
2. 通过背诵古诗词的形式,寓教于乐,提升学生言语表达、记忆、情感认知等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自主思考并表达对于人生的理解与感悟。
4. 学会用自己的语言和话语描述和表达自己对于文本和人生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设计一、课前准备1. 教师阅读教材第一册第一单元的八篇课文,并制作好课文的导学案,方便上课时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理解。
2. 确认学生所需要背诵的古诗词,并制作好相关课件和活动,鼓励全班同学参与进来进行背诵练习。
3. 确认课堂活动的内容,如读书笔记、情感美文分享等,准备好相关活动材料。
二、课堂活动1. 情感阅读:在课件的引导下,学生阅读第一篇《妈妈和我》,并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分享自己在阅读时的感受和理解,强调阅读的主观体验。
每个小组随机选择一位代表发表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引导学生表达个人情感认知。
2. 阅读理解:老师带领学生阅读第二篇《小了的脚》,并根据导学案中的问题进行讨论和思考,培养学生理解和归纳的能力。
3. 古诗词背诵:在课件的引导下,老师为学生讲解第一句古诗词《采莲南塘秋》的意思,鼓励学生进行跟读、背诵,并在课前预告下一次背诵的古诗词内容。
4. 读书笔记:学生阅读完第三篇《爱迪生和小火柴》,老师带领学生进行读书笔记的制作活动,鼓励学生将自己在阅读中领悟到的经验、启示和感受进行记录,并在班里分享自己的读书笔记。
5. 语文游戏:在小组内开展口语表达游戏“抓阄写作”,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不同的主题,如“我最喜欢的食物”,“一件让我难忘的事情”等,学生抓取不同的主题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写下自己的表述,并邀请组员们对文章进行点评和改进,游戏过程中通过拓展学生的表达能力提高口语表达水平。
《听泉》教学设计优秀3篇
《听泉》教学设计12【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4自然段;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重难点】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泉水的美妙。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课。
同学们,你们听说过我国广东省肇庆市东北部的鼎湖山吗?民间传说皇帝曾铸鼎于此,因而称鼎湖山,那儿景色可美啦!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者到鼎湖山去聆听、辨识、品味那里的泉声吧!二、听课文录音。
三、初读课文。
1、布置学生自学。
⑴借助拼音,轻声自由素课文。
⑵拼读生字表中的生字,理解词语。
⑶给自然段标上序号,想想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2、检查自学情况。
⑴认读生字词。
⑵学生质疑,理解重点词语。
⑶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四、理清课文脉络。
1、默读课文:这篇文章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作者在哪里开始听到泉声的。
2、讨论交流。
第一段(1);第二段(2);第三段(3~5)五、指导写字及布置作业。
朗读、写词。
第二课时一、听写词语。
二、精读课文第一段。
1、指读第一自然。
2、你觉得雨后的鼎湖山怎样?用赞美的语气读第二句话。
三、精读课文第二段。
1、作者在什么地方听到泉声,看见泉水的?读第2自然段,试分层。
2、讨论交流后小结。
第一层(第一句)第二层(第2到第4句)第三层(第5到第9句)3、指名读第一层,说说你体会到泉声怎样?(泉声响)4、自由读第二层,想想“不绝于耳”的意思。
从这个词可体会到泉水怎样?(泉水多)5、看插图听老师读第三层,你觉得景色如何?(泉水长,泉声美)四、精读课文第三段。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夜里借宿,作者又听到的泉声怎样?指导读书3、谈读后的体会4、作者为什么会听得这么真切?5、指导背诵第4自然段。
五、总结全文,朗读课文。
六、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鼎湖山听泉美妙白天:泉声响泉水多泉水长泉声美黑夜:轻柔清脆厚重回响雄浑磅礴《听泉》教学设计13一、复习齐读课题回忆课文写了两处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听泉,是哪两处?二、语言创设情景,导入课文,学习第2小节。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听泉1鄂教版
鄂教版四上:《听泉》教课方案第一课时教课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
认识一个多音字。
理解由生字构成的词语。
2、要点领会作者白日听泉的感觉。
教课重、难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诵课文,指引学生联合语言环境理解要点词句。
教课过程:一、听音乐导入1、师:来,先请大家听一段录音,你听到什么?有何感觉?2、指名反应师:今日就让这丁冬的泉水声伴着我们和作者走进鼎湖山去倾听这美好的泉声!3、板书课题:听泉二、检查预习1、指名分段朗诵课文。
2、师生共同评论。
3、指导读生词。
4、报告念书后的收获与领会。
(看来同学们的念书领会还真许多,假如专心细读课文必定会有更多收获!这几日的鼎湖山正下着蒙蒙小雨,作者驱车到达鼎湖山,就看到了如仙境般的鼎湖山,过了寒翠桥,作者就听到了什么?下面让我们跟从作者的脚步去看看那边的泉水,听听那边美好的泉声。
)三、精读第二自然段1、用你喜爱的朗诵方式读读第二自然段。
(画出你感觉最深的句子,用自己喜爱的学习方法自学)2、组内沟通。
3、指名全班反应沟通。
教室相机出示句子,指导朗诵。
过了寒翠桥,就听到淙淙的泉声。
——淙淙能够看出泉声很响。
很好听。
进山一看,草丛石缝,各处都涌流着清冷的泉水。
草丰林茂,一路泉水时隐时现,泉声不停入于耳。
有时几股泉水交织流泻,遮断路面,我们得找寻着垫脚的石块跳跃着行进。
——你从中领会到什么?(泉水好多)——哪些词语让你特别能领会到?(各处、涌流、时隐时现、绝入于耳、交织流泻、遮断路面)——指导朗诵。
读出一种快乐的感觉。
(练读、指名读、齐读)泉水隐到了浓阴的深处,而泉声却更为纯洁动听。
突然,云中传来钟声,立时山鸣谷应,悠婉转扬。
安宁厚重的钟声和高兴开朗的泉声,在雨后安静的暮色中,汇成一片美好的音响。
——你领会到了什么?(泉声很好听。
)——从哪些词语上特别能够领会到?(纯洁动听、高兴开朗、美好的音响)——听安宁厚重的钟声和高兴开朗的泉声交融在一同的录音。
谈谈听到的声音。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听泉第二课时鄂教版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听泉第二课时鄂教版教学目的: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仰仗文中的详细语文资料,经过想象感受泉声的美妙,从而激起先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妙感情。
教学重点:引导先生结合语文环境了解重点为防止,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仰仗言语材预想象泉声的变化,体会泉声的美妙幽默。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进程:一、温习导入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0课«听泉»。
上节课,我们积聚了一些美词,我们一同来回忆一下。
课件出示:时隐时现安详厚重不绝于耳清纯悦耳交织流泻湿漉漉⑴指名读⑵齐读师:谁能用下面其中的一些词说一说作者白昼在上山途中听到怎样的泉声,看到了怎样的美景?(两名先生说)师:这清纯悦耳,不绝于耳的泉声怎能不令人陶醉呢?让匀们跟随作者继续我们的鼎湖山之旅吧!二、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
师:自在读第3自然段。
思索:〝我们〞又在哪里听泉?这里的什么给你留下了深入的印象?生自在读后指名回答。
生:寺庙的新鲜给我留下了深入的印象。
(读句子)生:庆云寺的〝繁花似锦、古木参天〞给我留下了深入的印象。
(读句子) 生:庭院里那株引种的历史悠久的茶花给我留下了深入的印象。
师:读到这儿,同窗们有什么感受吗?生:新鲜的庆云寺充溢了蓬勃生机。
师:可作者既然是写〝听泉〞,为什么要写庆云寺的繁花古木呢?……不急,我们往下读。
三、学习课文第4自然段。
⑴师背诵创设气氛:〝入夜,山中万籁俱寂,只要泉声一真传送到枕边。
这时分躺在床上……倾听、辨识、品味。
〞让我们同作者一同倾听这泉声吧! (点击课件,播放各种泉声)师:作者倾听到了怎样的泉声?他辨识出了什么呢?请同窗们默读课文第4自然段,画出描写泉声的句子,读一读。
把你喜欢的多读几遍。
(生读画)⑵师:在这几种泉声中,你最喜欢哪种泉声?读给大家听听。
生汇报,师随机出示句子。
①〝那像小提琴一样轻柔的,是………〞师:原来你喜欢小溪的声响。
喜欢它什么呢?生:小溪的声响是多么轻柔啊。
(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听泉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20 听泉学习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
认识1个多音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犹如”、“像……一样……”造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第4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凭借课文中的具体语言材料,通过想象感受泉声的美妙,增强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结合语言环境理解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凭借语言材料想象泉声的变化,体会泉声的美妙有趣。
课前预习:查阅有关鼎湖山的资料、图片。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者到鼎湖山去聆听、辩识、品位那里的泉声吧!二、精读课文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课文第一段。
说说读了这一段,你了解了什么?(可了解到鼎湖山的位置和雨后鼎湖山的概貌)2.出示第二句话。
通过朗读,你感受到了什么?三、精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过渡:雨后的鼎湖山蒙蒙胧胧,别有一番诗意!那作者又是在什么地方听到泉声,看到泉水的呢?1.学生轻声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画出描写泉水的句子。
2.交流。
教师相机出示句子,指导朗读。
A过了寒翠桥,就听到淙淙的泉声。
a指名读,说说读了这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板书:泉声响)b能试着把这句话读一读吗?进山一看,草丛石缝,到处……我们得寻找着垫脚的石块跳跃着前进。
c自由读,圈出“不绝于耳”,想想是什么意思?从这个词可体会到泉水怎样?(板书:泉水多)d还可以从哪儿看出泉水多?生读,师在“到处”、“涌流”、“交错流泻”“遮断路面”等词句下圈点。
e这两句话中的“涌流”和“流泻”能交换吗?它们有什么不同?(“涌流”指朝上涌出朝前流淌,“流泻”指迅速地朝低处流淌)师:当我们走在山路上,不断流淌的泉水把路面都遮断了,我们得寻找着垫脚的石块跳跃着前进,这是一件富有情趣的事呀?感情朗读这段话。
愈往上走树愈密,绿阴愈浓。
湿漉漉……汇成一片美妙的音响。
a学生看插图,听老师读这段话。
b看了图,听了朗读,有什么要说的吗?(板书:泉声美)c这段话中有个比喻句,找出来读一读。
《听泉》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等奖示范
《听泉》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等奖示范《《听泉》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等奖示范》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听泉》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等奖示范《听泉》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四自然段2、理解课文内容,凭借课文中的具体语言材料,通过想象感受泉声的美妙,增强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结合语言环境理解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凭借语言材料想象泉声的变化,体会泉声的美妙有趣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0课(生齐读课题)2、上节课,我们初步领略了鼎湖山的美丽风光,了解到文章有两个部分直接描写听泉它们是——(生答:第二自然段和第四自然段)不过,同样是写听泉,这两个部分却有所不同它们有什么不同?3、今天,就让我们再次跟随作者去看一看鼎湖山那清亮的泉水,听一听它那美妙的泉声吧!二、品读第二自然段师:让我们先到山路上去看泉听泉吧!1、指名配乐读第二自然段(引导学生品读描写去泉声的句子)A、过了寒翠桥,就听到淙淙的泉声.B、草丰木茂,一路上泉水时隐时现,泉声不绝于耳C、泉水隐到了浓荫的深处,而泉声却更加清纯悦耳D、安详厚重的钟声和欢快活泼的泉声,在雨后宁静的暮色中,汇成一片美妙的音响师:真是钟声、泉声,声声入耳呀!(板书:入耳)2、品读描写泉水的句子进山一看,草丛石缝,到处都涌流着清亮的泉水草丰木茂,一路上泉水时隐时现,泉声不绝于耳有时几段泉水交错流泻,遮断路面引导学生想象看到的画面过渡:你读得真美,这清亮的泉水仿佛就展现在了我们的眼前(板书:入目)3、小结:生齐读第二自然段三、品读第四自然段过渡:就这样,我们一路听着泉声,赏着美景,循着钟声,来到了半山腰的庆云寺这里繁花似锦,古树参天我们决定就在这里借宿情景描述:入夜,山中万籁俱寂,只有泉声一直传送到枕边一路上听到的各种泉声,这时候躺在床上,可以用心细细地聆听、辨识、品味1、请你小声地读一读第四自然段,把你听到的'泉声读给同桌听一听(生自由交流)2、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出示四种泉声师:这些泉声中,你又会喜欢哪一种呢?把你喜欢的泉声读给大家听听吧!3、引导学生品读四种泉声A、那像小提琴一样轻柔的,是在草丛中流淌的小溪的声音B、那像琵琶一样清脆的,是在石缝间跌落的涧水的声音C、那像大提琴一样厚重回响的,是无数道细流汇聚于空谷的声音D、那像铜管齐名一样雄浑磅礴的,是飞瀑急流跌入深潭的声音4、师小结:刚才同学们读得真是好,品得真是妙呀!连秦老师都忍不住想和大家一起来感受这美妙的泉声了咱们来合作朗读这句话吧!(师生合作朗读这段话)5、布置作业:多美的句子呀!如果我们把这些优美的句子摘抄下来,闲暇时读一读,品一品,那该事件多美的事情呀!这就作为老师今天布置的第一项作业吧!6、仿写练习师:这些忽高忽低,忽急忽缓,忽清互浊,忽扬忽抑的泉声又会怎样的呢?大家发挥自己的想象,也试着写一写这是秦老师布置的第二项作业,咱们现在就来完成CAI出示仿写练习三、品读第五自然段,总结全文师:泉水流连花间,绕过树根,造就了庆云寺的繁花似锦,古树参天;泉水穿越草丛,拍打卵石,造就了鼎湖山的草丰木茂,蓬勃生机难怪作者发出这样的感慨(CAI出示第五自然段,生齐读)师:这泉水不仅流进了作者的心田,也流进了我们的心田(板书:入心)板书设计:20听泉入耳入目入心《听泉》说课一、教材内容及前后联系《听泉》是鄂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以“写景为主题”的一篇课文,也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写景散文鼎湖山位于广东肇庆市东北,是著名的旅游胜地那里群峰罗列,古木参天,泉声淙淙,飞瀑直泻,自然风光十分迷人作者以游览线路的先后顺序,记叙了在景区的所见、所闻、所感,以写在鼎湖山听泉的感受为中心,重点写“途中听泉”和“山寺听泉”,全文语言优美,词汇丰富,表达了作者对鼎湖山泉水的喜爱,对大自然的热爱二、教学目标全文共五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我们”来到风景名胜鼎湖山;第二自然段写了白天“我们”在上山途中观景听泉;三至五自然段写了入夜,“我”在庆云寺听泉,抒发在鼎湖山听泉的总体感受根据本课及学生的特点,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一)课时目标1.认知目标:理解文中重点词语,赏读、积累介绍鼎湖山泉声的优美句段2.能力目标:凭借课文中的具体语言材料,通过想象感受泉声的美妙,3.情感目标:理解课文的语言文字,深切感受鼎湖山泉声的美妙,增强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二)教学重、难点课标提倡在读中感悟、读中体会,但感悟与体会是不能泛泛而谈的,要结合具体的词句来谈因此,根据课文特点,我确定如下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感悟课文二、四自然段相关泉声的生动描写,深切感受泉声的美妙和作者对鼎湖山的热爱之情,并有感情地读好相关段落教学难点:凭借语言材料想象和品位泉声的变化,体会泉声的美妙有趣(三)课时安排两课时(本课教学为第二课时)三、说教法、学法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因此,教学时我采用了以下教与学的方法:(一)教法① 品词析句从关键词句入手,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语言文字训练② 以读为本,通过品词品句,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感悟、想象、品读,顺学而导(二)学法① 自主研读针对课文内容,精心设计富有启发性,针对性,层次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研读② 品味想象让学生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句发挥想象,将优美的文字在脑中形成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品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提高学生语言的积累与运用的能力三、说教学程序本课时教学主要有以下几个环节:(一)复习回顾通过简短的交谈,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教学内容(二)品读第二自然段1、品读描写泉声的句子指名配乐读第二自然段A、过了寒翠桥,就听到淙淙的泉声.B、草丰木茂,一路上泉水时隐时现,泉声不绝于耳C、泉水隐到了浓荫的深处,而泉声却更加清纯悦耳D、安详厚重的钟声和欢快活泼的泉声,在雨后宁静的暮色中,汇成一片美妙的音响师:真是钟声、泉声,声声入耳呀!(板书:入耳)2、品读描写泉水的句子进山一看,草丛石缝,到处都涌流着清亮的泉水草丰木茂,一路上泉水时隐时现,泉声不绝于耳有时几段泉水交错流泻,遮断路面引导学生想象看到的画面过渡:你读得真美,这清亮的泉水仿佛就展现在了我们的眼前3、小结:生齐读第二自然段(三)、品读第四自然段1、默读第四自然段,把你听到的泉声读给同桌听一听(生自由交流)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出示四种泉声师:这些泉声中,你又会喜欢哪一种呢?把你喜欢的泉声读给大家听听吧!3、引导学生品读四种泉声A、那像小提琴一样轻柔的,是在草丛中流淌的小溪的声音B、那像琵琶一样清脆的,是在石缝间跌落的涧水的声音C、那像大提琴一样厚重回响的,是无数道细流汇聚于空谷的声音D、那像铜管齐名一样雄浑磅礴的,是飞瀑急流跌入深潭的声音4、师生合作朗读这段话5、布置作业:多美的句子呀!如果我们把这些优美的句子摘抄下来,闲暇时读一读,品一品,那该事件多美的事情呀!这就作为老师今天布置的第一项作业吧!6、仿写练习师:这些忽高忽低,忽急忽缓,忽清互浊,忽扬忽抑的泉声又会怎样的呢?大家发挥自己的想象,也试着写一写这是秦老师布置的第二项作业,咱们现在就来完成CAI出示仿写练习(四)品读第五自然段,总结全文师:泉水流连花间,绕过树根,造就了庆云寺的繁花似锦,古树参天;泉水穿越草丛,拍打卵石,造就了鼎湖山的草丰木茂,蓬勃生机难怪作者发出这样的感慨(CAI出示第五自然段,生齐读)师:这泉水不仅流进了作者的心田,也流进了我们的心田(板书:入心)四、板书设计结合教学以及自己对文章的理解,设计板书如下,简洁明了,提纲挈领2、《听泉》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等奖示范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四、五自然段。
最新鄂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听泉》优秀教案第一课时(精品)
《听泉》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的生字解词。
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犹如”、“像……一样……”造句。
3.理解课文内容,凭借课文中的具体语言材料,通过想象感受泉声的美妙,增强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犹如”、“像……一样……”造句。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凭借课文中的具体语言材料,通过想象感受泉声的美妙,增强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读中感悟法、讨论交流法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课1.请大家看老师写一个字“听”,自己读读看。
谁会用它来组词?老师听了大家的发言,觉得有两点特别好:首先,大家的发言没有重复的。
“你说你的,我说我的”;其次,大家在组词的时候,有的同学把“听”放在词的前面,有的放在后面,字放的位置不同,组的词就多。
以后我们知道了,组词的时候,可以把要组的词放在不同的位置,这样,我们的词汇就丰富了,就美了,思维也就活跃了。
譬如说刚才有同学说到的“倾听”“聆听”这些词就非常好。
就是说,我们在听的时候,不但要用耳,还要用心,这样才能听出味道来。
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去广东省肇庆市的鼎湖山听泉。
师介绍:鼎湖山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
那里群峰罗列,古木参天,鸟语花香,满目青翠;那里不但有浩瀚的林海,更有高悬的飞瀑,成为鼎湖山的一大特色。
你想,既然是听泉,主要听什么?让我们一起走进《听泉》。
2.播放手机精彩的导学效果。
二、新授(一)初读课文,认读生字词。
A 肇庆聆听蒙眬汩汩B 草丛暮色古刹汇聚穿越轻柔清脆草丰林茂时隐时现不绝于耳交错流泻清纯悦耳山鸣谷应悠悠扬扬安详厚重欢快活泼繁花似锦古树参天万籁俱寂厚重回响雄浑磅礴铜管齐鸣忽高忽低忽急忽缓忽清忽浊忽扬忽抑蓬勃生机在学生读准音的基础上,找一找这些词语中哪些是描写声音的?指导学生美读这些词,是否可以通过自己的朗读声来诠释一些词语的意思。
(二)自学课文,思考问题我们只是预习了课文,就感觉到了鼎湖山泉声的美,如果我们用心细读课文,一定会对这泉声有更深刻的了解。
《听泉》教学设计
《听泉》教学设计听泉是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通过演奏特定的音调和节奏,模仿泉水流动的声音,给人以宁静和放松的感觉。
本教学设计将介绍如何向学生教授听泉这一技巧,并引导他们演奏出美妙的音乐。
一、教学目标1.了解听泉的起源和背景,认识听泉的音乐特点;2.学会基本的听泉演奏技巧,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演奏;3.发展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并提高听觉敏感度;4.培养学生对音乐艺术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准备1.动画或视频,展示泉水流动的场景;2.听泉音乐的录音;3.乐器:双簧管、吉他和钢琴等。
三、教学步骤1.导入(15分钟)通过展示动画或视频,给学生展示泉水流动的场景,让学生感受到泉水的美妙和宁静。
然后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泉水的声音是什么样的,如何用音乐来表达这种声音。
2.了解听泉(20分钟)向学生介绍听泉的起源和背景,并播放一段听泉音乐的录音。
让学生仔细聆听,听出音乐中模仿泉水流动的声音和音调,然后与他们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3.学习听泉演奏技巧(30分钟)向学生展示双簧管、吉他和钢琴等乐器,让他们了解这些乐器如何模仿泉水流动的声音。
然后,教授学生一些基本的听泉演奏技巧,例如如何利用吹管的气息控制音调和节奏,如何运用指法和弹奏方式产生泉水的声音效果。
带领学生逐步练习和掌握这些技巧。
4.练习和演奏(30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协作演奏听泉乐曲。
每个小组选择一种乐器,并结合自己的想象和表达能力,演奏出自己感觉最贴近泉水声音的音乐。
可以安排学生轮流担任指挥或乐器演奏,培养他们的合作和领导能力。
5.欣赏和评价(15分钟)学生在小组演奏完成后,进行互相欣赏和评价。
每个小组可以分享他们的创作灵感和表演感受,其他小组可以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改进意见,以促进学生的成长和进步。
6.总结(10分钟)回顾学习的内容和过程,引导学生总结听泉的音乐特点和演奏技巧。
鼓励学生思考,如何运用听泉的技巧和理念创作更丰富和有表现力的音乐作品。
同时,提醒学生继续保持对音乐艺术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鄂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听泉》教案范文三篇
鄂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听泉》教案范文三篇篇一教学目的:1.体味作家平淡中蕴含高深的文字境界。
2.理解艺术家对于自然、人类生活以及人的本性的深切感受。
3.学习文章卒章显志的写作手法。
重点与难点:1.对“泉水”意象的理解和把握。
2.对阿柄艺术格调的心得理解。
突破口:创设音乐的意境让学生设身处地的感受文学作品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大家爱听音乐吗?听过民乐吗?有一首中国民乐使的指挥家小泽征尔由衷倾倒,他说这首乐曲应当跪下来听,大家到底想不想听啊?二.介绍阿炳,放送音乐《二泉映月》,听后学生自由谈自己的感受。
1.阿炳,本名华彦均,江苏无锡人。
父亲是一位道士,擅长演奏二胡、琵琶、三弦等乐器。
从小时候起,阿炳就跟父亲学习乐器,由于天资聪颖和练习刻苦,他 13岁时就已熟练掌握二胡、琵琶、三弦、和笛子等多种乐器的演奏技艺。
他的命运波折坎坷,儿时丧母,二十岁丧父,三十多岁时双目失明。
生活无着落,只好流落街头,靠卖艺为生。
五十多岁时,吐血病故。
正是这位饱尝了人间辛酸的苦难的艺人给我们留下了不朽的传世之作。
阿炳卖艺几十年,根据生活体验,创作改编、演奏了许多与时代息息相关的作品。
现存的传世乐曲,有《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大浪淘沙》、《昭君出塞》、《龙船》等六首。
而吸引力的是他的代表作《二泉映月》。
2.播放《二泉映月》。
3.引入———今天我们来拜读韩静霆的《听泉》,看他对盲人阿丙的《二泉映月》有怎样的理解?三、师范读课文后,生再自由朗诵课文,选择自己喜爱的语句或段落,细心品读,并说说自己喜爱的理由。
赏析第三段“泉水一冲出深山……跑向山外的世界”这一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从什么角度写出了曲子的美好动听?齐读相关文句,问:哪位同学能用自己的话来形容一下阿炳的二胡曲《二泉映月》吗?四、探究问习题:1.文习题中的“泉”指的是什么?2.本文是一篇什么体裁的文章?那作者围绕《二泉映月》写了些什么内容?(板书)明确:(1)产生(2)流传(3)内容(曲子的意境)(4)评价(崇高的艺术地位)五、我们学习了《听泉》,你有什么感受?你赞成小泽征尔的评价吗?那你对他的话是如何理解的?六、课外拓展:播放贝多芬的《月光曲》,谈谈你对这首钢琴曲的感受。
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听泉
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听泉教材概述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主要分为九个单元,分别是《茉莉花》、《读中华》、《古文观止》、《古诗文大观》、《百家姓》、《初学颂》、《咏物诗》、《亲情篇》和《寓言故事》。
整个教材以“阅读与理解”为重点,注重语言能力的培养,以此帮助学生敞开心扉,丰富内心世界,获得深入理解的能力。
教案设计课程目标1.能够通过听泉的方式阅读并理解《茉莉花》这篇课文,能流畅朗读课文;2.能够感受到课文中体现出的儒家思想,并能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3.能够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激发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一个音频资源,音频中包含《茉莉花》这篇课文的内容;2.确保教室安静、整洁,让学生能够专心听讲。
教学过程1. 温故知新请学生们结合自己的经验回答以下问题:1.你们有没有听过一首叫做《茉莉花》的歌?2.你们知道什么是“茉莉花”,它有什么特点?通过这个环节,让学生们已有的知识与要学习的内容做一个对接,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2. 听泉阅读教师播放音频资源,让学生们专心地听泉。
在播放的过程中,让学生们认真听、认真看,理解课文中的内容。
3. 师生互动1.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针对问题进行思考并在课堂上回答:–课文的主人公是谁?–课文中描述的茉莉花有什么特点?–通过课文,你们感受到了什么?2.学生提出问题,与教师及其他同学共同探讨,比如:–课文中提到了孔子和陶渊明,你们知道他们是谁吗?他们都有什么贡献?–为什么说人类和自然要和谐相处?你们都有哪些保护环境、爱护动物的经历?通过这个交流环节,让学生们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并且互相启发、共同进步。
4. 课后作业请学生们观察身边的自然环境,拍摄一组美丽的照片,并在图片下面写上自己有关自然的感悟。
也可以根据自己的体验和经历,写一篇短文,表达对自然和生命的感悟。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能够通过听泉的方式,认真阅读和理解《茉莉花》这篇课文。
同时,学生们能够感受到课文中体现出的儒家思想,并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
听泉教案新版
听泉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听泉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培养学生的听觉敏感度,提高他们的听力水平。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以及对自然和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准备1. 播放设备:音响、音乐CD或音频文件。
2. 指导材料:推荐一些以泉水、瀑布声等自然音乐为主题的音乐作品。
三、教学过程1. 引入:首先,教师可以通过放一段镜头静止的泉水视频或播放一段泉水声音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然后,教师可以简单介绍听泉的概念,即通过倾听泉水声音来获得放松和宁静的感觉。
2. 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对泉水声音的感受和想法。
引导他们描述泉水声音的特点和对自己的影响。
鼓励学生思考为什么泉水声音能带来宁静和放松的感受。
3. 听泉练习:提供一段泉水声音的录音或音频文件。
教师指导学生集中注意力,关闭眼睛,专心倾听并体会泉水的声音。
帮助学生感受泉水的流动、气泡的形成和破裂,以及水流的轻盈和连续性等特征。
4. 分组实践: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都配备一段泉水声音录音。
让小组成员轮流坐在音响旁边,闭上眼睛,其他组员播放泉水声音。
坐在音响旁边的学生要靠倾听泉水声音来描述泉水的特点,并试图给出一些形容词和象征性的描述。
通过小组讨论,共同分享和理解。
5. 感官联想:除了听觉外,泉水声音还能唤起人们的其他感官。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泉水声音相关的活动,让学生通过感官尝试来联想和表达。
例如,学生可以描述泉水声音在他们脑海中唤起的图像、味道、触感或情感等。
6. 听音乐:引导学生欣赏以泉水、瀑布声等自然音乐为主题的音乐作品。
教师可以播放一些经典作品,如德沃夏克的《斯拉夫舞曲》第8号,贝多芬的《第六交响曲》中的第五乐章等。
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听音乐时,想象自己置身于一片宁静的山谷或瀑布旁边,并尽可能多地感受音乐所呈现的自然景象和情感。
7. 总结:在课堂的最后,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总结他们在听泉练习和音乐欣赏中获得的体验和感受。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对自然音乐的理解和对音乐艺术的欣赏。
768鄂教版四年级上语文20《听泉》(五小白红利)2
那像小提琴一样轻柔的,是在草丛中 流淌的小溪的声音;
那像琵琶一样清脆的,是在石缝间跌 落的涧水的声音;
那像大提琴一样厚重回响的,是无数 道细流汇聚于空谷的声音;
那像铜管齐鸣一样雄浑磅礴的,是飞 瀑急流跌入深潭的声音。
还有一些泉声忽高忽低,忽急忽缓, 忽清忽浊,忽扬忽抑,是泉水正在绕过树 根,拍打卵石,穿越草丛,流连花间……
我听到了
的泉声,多像
啊!
配乐朗读
鼎湖山听泉 小雨薄雾鼎湖山, 一路绿荫一路泉。 夜听清溪奏妙曲, 孕育生机润心田。
停止
那像大提琴一样厚重回响的,是无数 道细流汇聚于空谷的声音;
768鄂教版四年级上语文20《听泉》(五小白红利)2
那像琵琶一样清脆的,是在石缝间 跌落的涧水的声音;
768鄂教版四年级上语文20《听泉》(五小白红利)2
那像铜管齐鸣一样雄浑磅礴的,是飞 瀑急流跌入深潭的声音
停止
展开想像 练习说话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
音乐
停止
停止
自学提示:
1. 自由地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想一想: 从哪些词句中能够感受到泉声的美妙? 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做上记号,认真品读。
2.和同桌交流你的感受。
过了寒翠桥,就听到淙淙淙淙的泉声。 进山一看,草丛石缝,到处清都亮涌流 着泉时断不路清 水 几绝面段亮 时于泉的 隐耳水泉 时交水现。,错草泉流丰声泻木不,茂绝遮时交,于断隐错时流一 耳 路泻现路 。 面上 有,遮 我们得寻找垫脚的石块跳跃着前进。 愈往前走,树愈密,绿荫愈浓。湿 漉漉的清绿纯叶悦,耳犹如大海的波浪,一 层的一 深欢处层快,涌活而向泼泉山顶声。音泉却水更隐加到清了 纯浓 悦荫。 忽然,云中传来钟声,顿时山鸣谷
《听泉》教学设计2篇
《听泉》教学设计4课文链接:鼎湖山——岭南四大名山(鼎湖山、丹霞山、罗浮山、西樵山)之首。
1956年,成为我国第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鼎湖山自然风光秀丽,山地林木葱笼,生长着众多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并保存了一个完整的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被誉为“北回归线上的绿色明珠”,以天湖、瀑布、古木、名刹著称。
名字的由来,三种说法:①原名“顶湖山”,因山顶有湖、四时不涸而得名。
②后来,传说轩辕皇帝曾在山里铸鼎,遂改名为“鼎湖山”。
③还有一说,山顶天湖周围有三峰鼎立,故取名鼎湖山。
(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关键字:听泉)本文转载字词积累:鼎湖山肇庆宛如泠泠淙淙迸跳身不由己童稚清澈透明了无杂尘楹联小心翼翼拾级而上怅惘安详嬉戏引人注目古刹可见一斑繁花似锦蜂蝶翩飞生意盎然迥然相异枝繁叶茂绿阴如盖与众不同万籁俱寂枕泉而眠诞生繁衍新陈代谢污垢遐想题目解读:鼎湖山听泉——题目中心是“泉”。
文章中作者的写作重点是“泉”,作者的意图是——赞泉、颂泉,而“听”只是在一个特定时段、场景下认识“泉”的手段。
作者为什么选择“听”泉,而不是“看”泉,有三点原因:①作者登山时,雨意尚未消尽,山间还有雾气、水汽,看不清溪流,所以作者选择了“听”。
②小溪泉抵不上大瀑布壮观,去摹形描状,很难生色。
③通过“听”,让读者借助作者的描述,在想象中去捉摸泉之形,去品味泉之美。
整体感知:本文的写作手法(游记散文的写作顺序):移步换景。
空间转换的过程中,又有时间的变化。
空间:岸边——寒翠桥——山中——补山亭——庆云寺(半山)——主时间:黄昏(1-5)——晚饭后(6-7)——夜间(8-10)——次课文在这两条线索的贯穿下,行文非常清晰,结构层次分明:初闻泉声(1节)——引发联想,爱上山泉(2-3节)——回旋、宕开,介绍庆云寺等(4-7节)——深夜听泉,感悟人生(8-10节)。
具体赏读:1、本文如何抓住“听”来组织安排材料?(课文写“听”泉,有详有略;有直接描写,有间接描写;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1)找出文中直接描写山泉的句子:“过了寒翠桥……已入山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听泉》教学设计 (鄂教版四年级上册)
《听泉》教学设计
一、【教材内容】
《听泉》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写了作者去广东省肇庆市的鼎湖山听泉,将白天和夜晚听到的泉声用美轮美奂的笔调倾诉出来,表达了作者对鼎湖山泉水的喜爱,对大自然的热爱。
全文一共由5个自然段组成,是按照地点转移和时间先后顺序来写的。
第1自然段为第一部分,写“我们”来到风景名胜鼎湖山,交代了地点。
第2自然段为第二部分,写白天“我”在上山途中观景听泉。
第3——5自然段为第三部分,写夜晚“我”在庆云寺借宿,细细聆听、品味着泉声,抒发了作者在鼎湖山听泉的总体感受。
在这三个部分中,第三部分是全文的重点。
重点写了鼎湖山奇妙的泉声和作者听泉时的美妙感受。
这一段的描写,最能让我们感受到鼎湖山泉水、泉声的独特之美。
作者把泉声的美妙传神表现得淋漓尽致,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大自然的深爱之情。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会12个字,认识8个字。
读准并理解“时隐时现”“不绝于耳”等词语,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理解词语的方法。
2、技能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自然段。
理解课文内容,凭借课文中的具体语言材料,通过想象感受泉声的美
妙。
3、情感目标:增强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三、【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结合语言环境理解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凭借语言材料想象泉声的变化,体会泉声的美妙有趣。
四、【设计理念】
针对本课的特点,教法方面我采用了“导学式”教学方法。
在学法上,我注重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反复品味,在交流中碰撞;努力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来表现泉声之轻柔、清脆、厚重回响、气势磅礴的特点。
训练的同时,或以读代讲、或直观感受、或启发探究、或语言渲染……通过视听教材和语言文字的有机结合,把学生带入文字描绘的情境之中,使学生体验文字的美。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走近文本。
(多媒体课件出示鼎湖山远景)
师:同学们看,这就是作者游览过的鼎湖山,它被人们誉为“北回归线上的绿宝石”。
远远望去,葱葱茏茏、满眼碧绿。
鼎湖山植物多,寺庙多,瀑布多,那儿的泉水颇负盛名!作者也正是慕名前往去听泉。
师:这节课,让我们与作者结伴同行,循着这鼎湖山的游览路线去听泉。
请同学们轻读读题。
师:作者一路上不仅饱览鼎湖山的风景,更重要的是用耳去倾听
大自然的妙曲。
该怎么读,再来一次,齐。
(见预设一)
二、精读感悟,走进文本。
1、请同学们自由读第2自然段,这一自然段写了泉的什么?
2、再默读第2自然段。
用“﹏﹏”画出写泉水的词语;用“”画出写泉声的词语。
并读一读,仔细体会体会。
3、师生交流,品读。
(见预设二)
(学生自读,分别勾画写泉水、泉声特点的词语,并细细感受,从而在脑海中勾画鼎湖山草丰木茂、鸟语花香、满目青翠的景象,为后文作者静夜听泉作孕伏。
)
4、学习第3自然段(初识庆云寺)。
借助多媒体播放钟声。
师:听,云中传来钟声,顿时山鸣谷应,悠悠扬扬,
安详厚重的钟声和欢快活泼的泉声汇成一片美妙的音响。
循着这钟声,我们来到了哪儿?出示庆云寺图片。
师:这就是庆云寺,这是一座古刹。
你们自由练读第3自然段,要通过你的读让老师感受到这是一座古刹。
指名生展示读,师以评促读。
5、学习第4自然段(感受静夜泉声的美妙)
师:山中万籁俱寂,只有泉声一直传送到枕边。
“万籁俱寂”你怎么理解?(见预设三)
师:谁来想象一下“入夜,山中万籁俱寂”的情景?
师:描述得很投入,仿佛把我们带入了万籁俱寂的夜晚。
师:入夜,万物都寂静下来,在庆云寺的厢房里,古色古香的茶几上也许燃着一盏青灯,作者躺在床上侧耳倾听着这美妙的泉声,文中有三个词语描写了作者是怎样听泉的?找一找。
一起说。
生:聆听、辨识、品味。
(板书:聆听、辨识、品味)
师:“聆听”是怎样地听?(见预设四)
师:让我们闭上眼睛,也来用心静静地、仔细地听泉吧!
课件播放四种泉声。
师:听到几种泉声?
师:作者把聆听这四种泉声的感受写了下来,请你们找出文中描写
教学设计:
这四种泉声的句子,好好读一读,看看这泉声给了你怎样的感受?
生自由读,勾画。
指名读。
这泉声给你怎样的感受?用一个词来形容。
师:咱们美美地读一读,老师读前半句,你们读后半句。
师生配合读。
师——那像小提琴一样轻柔的,生——是在草丛中流淌的小溪的声音……
师:读得真有味!
师:咱们再来听听这美妙的泉声,如果你是作者,你仿佛听到了哪种美妙的泉声?仔细品味一下,那像什么?(见预设五)师:轻柔的、清脆的、厚重回响的、雄浑磅礴的泉声各有各的美,我们一起美美地读。
边读边想象画面。
拓展练习:
1、那像()一样()的,是泉水正在绕过树根;那像()一样()的,是泉水正在拍打卵石;那像()一样()的,是泉水正在穿越草丛;那像()一样()的,是泉水正在流连花间……
师:还有一些泉声更奇妙,谁来读最后一句。
师:为什么泉声会有忽高忽低,忽急忽缓,忽清忽浊,忽扬忽抑的变化?
师:从文中的省略号,你知道了什么?试着练写。
(见预设六)
三、赞泉颂泉,拓展文本。
师:真令人陶醉!我聆听、辨识、品味着这美妙的泉之曲,仿佛觉得这清泉汩汩地流进我的心田。
作者在听泉,更是在颂泉呀!来,让我们拿起书,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师:鼎湖山泉如画,泉如诗,泉如歌,我们愿这清泉常在,愿这清泉常鸣!送给同学们一首小诗《鼎湖山听泉》。
生齐读:小雨薄雾鼎湖山,一路浓荫一路泉。
夜听清泉奏妙曲,蕴育生机润心田。
板书:
20 听泉
泉水:时隐时现
泉声:不绝于耳
聆听、辨识、品味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