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传统天人合一观与现代生态伦理学

合集下载

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论文

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论文

天⼈合⼀哲学思想的论⽂ ⼈与⾃然、⼈与环境的关系问题已经成为当前⼈们关注的焦点,中国传统⽂化的“天⼈合⼀”思想似乎正成为解决此问题的良⽅。

以下是店铺整理分享的天⼈合⼀哲学思想的论⽂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天⼈合⼀哲学思想的论⽂篇⼀ 【摘要】⼈与⾃然、⼈与环境的关系问题已经成为当前⼈们关注的焦点,中国传统⽂化的“天⼈合⼀”思想似乎正成为解决此问题的良⽅。

但“天⼈合⼀”思想产⽣发展的历史背景与现代社会不同,所以必须正确解读这⼀思想,既看到其局限性,⼜要吸取其合理成分。

【关键词】“天⼈合⼀” “主客⼆分” ⽣态⽂明 “天⼈合⼀”思想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主要思想,包含着丰富的内容。

对于“天⼈合⼀”,国学⼤师季羡林认为“这个代表中国古代哲学主要基调的思想,是⼀个⾮常伟⼤的、含义异常深远的思想”。

①“天⼈合⼀”作为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据主导地位的儒学的基本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深远。

近年来,学者们从不同的⾓度对儒家“天⼈合⼀”思想进⾏剖析,本⽂总结归纳了学者对“天⼈合⼀”思想的不同理解,认为对儒家“天⼈合⼀”思想的解读应根据社会的客观状况进⾏认识。

儒家“天⼈合⼀”思想的不同论述 学者对儒家“天⼈合⼀”观念从不同的⾓度作了论述,归纳学界的各种观念,主要有以下⼏种代表性的思想。

第⼀,将“天⼈合⼀”看作是处理⼈与⾃然关系的重要原则,因此奠定了现代⽣态⽂明的理论基础。

这种观点将“天”理解为⾃然之天,认为“天⼈合⼀”主张的是⼈与⾃然的和谐,⽽不是对⽴。

张载对“天”的论述成为理论基础,他认为,⼈与万物都是由⾃然和宇宙产⽣,是合为⼀体的。

张载《西铭》说:“乾称⽗,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

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德。

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② 第⼆,将“天⼈合⼀”作为德性修养的最⾼⽬标,由此体现出现代⼈性修养的⽣态伦理智慧。

这种观点将“天⼈合⼀”的“天”理解为是伦理之天,德性修养的最终⽬标是与天道合⼀。

在传统⽂化中,孟⼦思想具有代表性。

道家-天人合一-思想的生态意蕴

道家-天人合一-思想的生态意蕴

道家”天人合一”思想的生态意蕴道家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生态伦理智慧,其中”天人合一”思想不仅蕴涵着丰富的伦理意蕴、政治意蕴,而且蕴涵着丰富而深刻的生态意蕴,其思想最鲜明的特征是互利共生的自然主义的自然观、因任自然的方法论,对于解决当今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标签:道家生态环境天人合一道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天人合一”的思想对现代中国生态观念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道家思想的生态观强调人要与自然万物同生共运,强调天、地、人之间的自然生态平衡关系;道家思想提醒人们关爱自然。

希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不仅蕴涵着丰富的伦理意蕴、政治意蕴,而且蕴涵着丰富而深刻的生态意蕴,其思想最鲜明的特征是互利共生的自然主义的自然观、因任自然的方法论,对于解决当今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互利共生的自然观从最根本的意义上说,道家的自然观是互利共生的自然观。

因为道家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平等的、互利共生的关系。

自从进入工业社会以来,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导致了地球生态系统被破坏。

同时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工业和生活垃圾的排放越来越多,对环境的污染不断加剧。

目前环境污染问题、环境生态问题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

这一问题的产生根源在于人们活动能力的增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是和谐生。

而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从来没有把人独立于自然界之外,不仅充分肯定了自然的本质是生养万物、并且自由生长,人是自然界的产物,而且还充分肯定了人与自然的互利共生的关系。

老子要求“为无为”,实现无为则无不治;庄子则进一步提出“爱人利物之谓仁”,强调不仅要“爱物”,更要“利物”,以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二、因任自然的方法论道家学说把自然作为研究对象,一方面从本源上宇宙的诞生、发展、消亡,建立了宇宙形成的自然哲学体系,另一方面从规律和方法上,探索自然运动的规律,解决人与自然相处的方法。

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自然观的现代意义

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自然观的现代意义

论文设计题目: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自然观的现代意义专业: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生:凤班级-学号:0572014年 5 月可修编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自然观的现代意义摘要:本文以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为对象,从儒家天人合一论是否同于现在的人与自然和谐,以及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的现实意义,进行分析论述。

通过对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等传统文化研究,本着实事的态度加以认真地解读与诠释,历史与辩证地分析,使天人合一的价值观在新的时代得以弘扬与发展。

关键词: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启示Abstract:In this paper,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as an object, whether from the Confucian Heaven now with people in harmony with nature and significance of Confucian thought of Heaven, be analyzed and discussed. Through the study of traditional Confucian culture, such as man and nature, take a realistic approach to be carefully interpreted and interpretation, historical and dialectical analysis, so that the values of Heaven in the new era to promote and develop.Key word:Oneness of heaven and man Man and NatureHarmonious DevelopmentRevelation1、古代对天人合一思想的起源可修编从历史上看,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先、西汉初年和宋明时期。

中国古代“天人合一”自然观的现代意义

中国古代“天人合一”自然观的现代意义

中国古代“天人合一”自然观的现代意义中国古代天人合一自然观的现代意义一、对中国古代天人合一自然观的认识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的核心和精神的实质。

它指出了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世界观,描述了事物的矛盾变化规律,提供了社会化进程所需的观察工具和思维模式。

古人很早就形成了天堂的概念,并把它与人联系起来。

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自然观源于人的天观。

天观起源于原始社会。

当时,人们缺乏知识,认为有一种超越人类的力量主宰一切,这种超人的力量就是天堂。

在这一时期,人们对天堂的态度是恐惧多于尊重,恐惧多于服务。

尽力而为的人知道自己的本性;如果你知道它的本质,你就知道天堂。

(孟子献词)。

孟子把天与人性联系起来。

从孔子、子思到孟子,他们维护剥削制度的理论对后来的封建统治者非常有用,更有利于专制政权的统治。

西汉时期,董仲舒继承并系统化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成为西汉封建帝国专制政权的理论基础。

后来,宋明理学对其进行了总结和明确提出。

天人合一的字面意思是头顶的天空。

事实上,天堂在中国文化中有更广泛的含义。

太阳、月亮和星星的运行是天文学,四季交替是一天中的时间,昼夜循环是天道,风、雨和闪电是天气。

因此,中国文化中天堂的真正内涵是指自然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变化。

人代表着决定物质资源思想的主体。

人的思维意识与天堂的客观存在是一体的。

天道的变化与人们的自觉思维活动有关。

这种统一就是天人合一,这种关联就是天人合一。

统一是矛盾之间的形式转换。

这种矛盾主要表现为人与自然的互补性和相互转化性。

人类依靠自然生存。

自然作为人类生存的载体,为人类的生存提供阳光和水&同样,自然也在人类生存和人类生活的影响下发生着变化。

二、中国古代天人合一自然观的现代意义作者认为,古代天人合一自然观的发展浓缩了中国朝代的政治经济地位及其倡导者的观点和态度。

这一思想的发展与今天提倡的天人合一思想有很大不同。

简单地说,在古代这种思想中存在着某种奴性。

解析东西方生态伦理思想

解析东西方生态伦理思想

解析东西方生态伦理思想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因为过度的工业化和过度的消费方式已经对地球的生态平衡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理解和发展生态伦理思想迫在眉睫。

这种思想涉及到如何平衡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人类应该如何与环境协调共生。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东西方生态伦理思想,分析它们的基本概念和区别,以及它们对环保文化的影响。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生态伦理学。

生态伦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动植物和自然环境这些基本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它关注于如何将自然世界和人类社会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生态伦理学基于人类的道德准则和环境保护主义原则,探讨了如何平衡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以及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人类对环境的破坏。

在东方生态伦理思想中,道家的观念尤为重要。

道家的生态伦理思想强调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平等和依存关系。

这一思想强调了人类应该更多地尊重自然的节律和规律,寻求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道路。

在道家的经典《道德经》中,强调了“道生之”的理论,即自然万物自有其生长与变化的规律,人类应该学会适应和把握这种规律。

另外,佛教和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也值得注意。

佛教认为一切众生都是平等,并呼吁人类尊重一切生命,不侵犯其权利。

儒家强调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中和关系,人类应该诚信、敬畏、感恩自然。

通过自我修养和道德实践,人类可以与自然实现和谐共生。

在中国古代的生态伦理思想中,中庸原则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即“人应该尽其所能、而不应过度挑战天命;应该充分利用资源,而不应过度利用和浪费资源。

”在西方生态伦理学中,自然权利论是一个重要的理论流派。

自然权利论认为,自然界中的生物和环境具有一定的权利,人类应该尊重和保护它们的权利。

John Locke是这个流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提出了“地球为众生共有”的观点,呼吁人类共同管理和保护自然。

此外,生态(环境)伦理学也是一个重要的理论流派。

生态伦理学强调,人类应该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同时要对环境负责任。

中国传统文化生态美学

中国传统文化生态美学

中国传统文化生态美学一、生态美学概念的引入生态美学是对生态环境与美的关系进行探讨和研究的学科,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生态美学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既是传统文化的体现,也是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思考和呼吁。

二、生态美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体现1. 天人合一的观念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天人合一的观念,认为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

在这种观念下,人们应该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

这种观念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美学思想。

2. 自然与人文的融合中国传统文化注重自然与人文的融合。

传统园林艺术中,自然山水与建筑艺术相结合,营造出独特的生态美学景观。

例如,苏州的古典园林以其精致的布局和自然的景观吸引了世人的目光,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自然和谐的追求。

3. 尊重自然的伦理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伦理观强调尊重自然,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古代文人墨客常以自然景色为题材,表达他们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例如,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写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敬畏之情。

4. 传统农耕文化的生态价值观中国传统农耕文化注重与自然的交融。

古代农民通过观察自然现象来决定农事活动,尊重自然规律,维护生态平衡。

这种生态价值观在当今社会仍具有重要的意义,提醒人们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中国传统文化生态美学的意义1. 呼唤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中国传统文化生态美学的核心思想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这种思想在当今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呼唤人们重新认识自然、尊重自然,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2. 弘扬传统文化,保护生态环境中国传统文化生态美学的理念可以激发人们保护生态环境的热情。

通过弘扬传统文化中的生态美学思想,人们可以深刻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从而更好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3. 推动可持续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生态美学的价值观念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相契合。

通过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美学,可以推动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精选】生态文明与中国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

【精选】生态文明与中国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

近百年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带来了经济的飞速发展。

但与此同时,全球的生态环境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激化,生态问题已成为目前人类所关注的一个严峻而紧迫的问题。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基本问题,“天人合一”是其核心思想。

这一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

它对于反思现代工业文明和科技文明所产生的负面效应,重新构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建设当代生态文明文化,仍具有借鉴价值。

一、中华民族“天人合一”思想历史渊源概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思想源远流长。

早在西周时代,就有诗云:“天生蒸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

”明确提出“天人协调”思想的则是儒家的经典著作《周易》。

后来孔子提出了“天地之大德曰生”、“与天地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的“天命论”,从天道和人道的整体和谐来考察人的行为的合理性,用伦理态度对待自然。

老子提出 “不以心损道,不以人助天”,“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的自然观,要求放弃人为,顺应自然,认为放弃人为可以达到“与天合一”的境界。

汉代董仲舒提出“人副天数”,在儒家思想史上第一次明确将人类的伦理视野推广到天地之间,即认为道德伦理不仅存在于人际之间,也存在于天地生态系统之间,且天地生态系统这种伦理关系是“与生俱来”。

宋代的张载、二程(程颢、程颐)扬弃了董仲舒的粗陋形式,首次明确提出“天人合一”概念。

可见,华夏文明的“天人合一”思想,主张世界的有机生成而不是机械组合性,强调天道与人道、自然界与人是紧密相连不可分离的,追求天地整体的和谐。

倡导人类合理地利用自然事物,而不是为了一己私利而无限制地、肆无忌惮地掠夺自然界,破坏自然界。

因此,与主客二分、天人对立的西方近代思想相比,中华民族的天人合一思维方式更符合现今这个复杂世界的真实情况,也更有利于指导人们正确对待自然,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寻求最后的庇护所。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一、本文概述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核心观念之一,它体现了古代中国人对于人与自然、人与宇宙关系的深刻理解。

这一思想源于古代农耕文明,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哲学体系。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天人合一”思想的内涵、历史演变及其在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科技、政治等各个领域的影响,以期揭示其对现代社会的启示意义。

本文将首先介绍“天人合一”思想的基本含义,阐述其在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接着,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梳理和分析,揭示“天人合一”思想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过程,以及其在各个文化领域中的具体体现。

本文还将探讨“天人合一”思想对当代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议题的启示,以期为推动现代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有益的思路。

通过对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的系统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也为现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宝贵的思想资源。

二、“天人合一”思想的内涵与特点“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它体现了人类与自然、社会、宇宙的和谐统一关系。

这一思想内涵丰富,特点鲜明,既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尊重,也反映了他们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理念。

“天人合一”思想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古人认为,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应与自然和谐共处,遵循自然规律,不得违背自然之道。

二是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古人认为,个人的命运与社会的命运紧密相连,个人的行为应与社会的整体利益相一致。

三是人与宇宙的和谐统一。

古人认为,人是宇宙的一部分,人的行为和思想应与宇宙的运行规律相一致,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天人合一”思想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整体性。

这一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社会、宇宙的整体联系,认为它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二是动态性。

这一思想认为,人与自然、社会、宇宙的关系是动态变化的,需要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这种变化。

三是实践性。

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伦理 传统文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与保护

 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伦理 传统文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与保护

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伦理传统文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与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伦理传统文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与保护中国拥有悠久的传统文化,这个文化对于塑造中国人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有着深远的影响。

传统文化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强调生态伦理的重要性。

本文将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并讨论了如何通过弘扬传统文化来保护生态环境。

一、传统文化与自然的和谐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认为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应该尊重和保护自然。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自然被视为一个包容万物的宇宙整体,人与自然是相辅相成的。

儒家思想中的“天人合一”观念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类应该与自然界保持平衡。

二、传统文化对环保的重视传统文化中体现了许多对环保的重视和倡导。

例如,佛教教义中有“众生平等”的理念,强调对所有生物的尊重和保护。

中国民间传统节日如清明节和中秋节,都有与自然和环境保护相关的传统习俗。

这些习俗都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界的崇敬和感恩之情。

三、传统文化的回归与生态保护在现代社会,随着生态环境破坏的日益加剧,许多人开始意识到传统文化对于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一方面,人们通过回归传统文化来修复与自然的联系。

例如,在城市化进程中,一些人开始重新学习种植蔬菜、养殖家禽等传统的农业生活方式,以减少对环境的依赖。

另一方面,传统文化也得到了当代科技的支持,使得传统智慧得以更好地传承和推广。

在中国的一些保护区,人们通过利用传统的灵犀智慧来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

例如,利用传统的农业耕作方式,可以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从而减少对水土资源的污染。

四、弘扬传统文化与生态保护教育为了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弘扬传统文化在教育领域变得尤为重要。

许多学校都已将传统文化融入到环境教育课程中,通过讲授传统文化的智慧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此外,通过举办传统文化节日庆祝活动,可以增强公众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和参与。

五、传统文化与当代环境保护的结合传统文化与当代环境保护并不矛盾,相反二者可以相互融合,共同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伦理传统文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与保护

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伦理传统文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与保护

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伦理传统文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与保护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文化历史的国家,其传统文化对于塑造中国人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在这个面临着日益严峻生态环境问题的时代,我们需要深入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来保护生态环境。

本文将对此进行详细阐述。

一、生态伦理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了丰富的生态伦理观念,这些观念贯穿于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中,起着引导人们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作用。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天人合一的观念。

先秦哲学中,有着“天人合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等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密切联系和相互依存。

这种观念使人们认识到自然环境对于人类的重要性,从而倡导与自然界和谐相处,避免过度开发和破坏生态环境。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注重生态平衡的观念。

道家哲学中有“法道自然”、“顺天应人”等思想,以及佛教中提倡的生态禅修等,都提倡顺应自然、平衡发展的理念。

这些观念强调了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呼吁人们遵循自然规律,追求生态和谐。

此外,中国传统文化还强调了人类与其他生物的平等与尊重。

儒家思想强调“仁爱”、“和谐”等概念,认为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发展要建立在对其他生物的尊重和保护之上。

这种人文关怀的态度,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在生态伦理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

二、中国传统文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中国传统文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对自然环境的依存与尊重。

中国农耕文明的形成与发展密切依赖于自然环境,因此中国人深深地感受到自然环境的重要性。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许多节日和仪式都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比如春节、清明节、中秋节等,这些节日的形成与发展反映着中国人对于自然环境的尊重和依赖。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观念对人们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产生重要影响。

这些观念引导人们减少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消耗,且倡导尽量保持与自然界和谐的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智慧

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智慧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中蕴含着许多深刻的哲理。

中华文化起源于诸子百家深刻的见解,主要以和、仁等思想为突出代表,蕴含着令人深思的哲理和智慧,例如,其所包含的生态智慧,在当今社会对于我们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依然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生态智慧的核心(一)天人合一的生态学智慧在中华传统文化中,里面所包含的生态智慧无不蕴藏着“德性”二字,将修身养性、礼乐教化等理念贯穿于人本主义与环境改造之间的良性互动,其中天人合一的理念是指人与自然融为一体,形成良好的和谐发展关系。

天人合一可以说贯穿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自然观中,是中华传统文化区别于他国的典型特色,蕴含着独特的民族特色及智慧。

在传统文化中所主张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思想,主要强调的是人的活动应该建立在天道之上,顺应天道,与自然相统一。

并且主张人是自然中的一部分,人的生命是自然界的有机组成,万事应以自然界的存在为自身存在的前提条件。

在实践中要想取得成功,必须顺应天道,也就是遵循自然规律,只有“与天地参”才能在改造和利用自然的过程中取得成功。

(二) 中和位育的思想理念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不仅体现为将自身看作是自然的一部分,遵循自然规律办事,还体现在非常注重和谐,注重取舍有度的中庸之道。

例如,“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突出强调中和二字,认为“和”是贯穿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元素。

古代学者将“和”的思想进一步发展,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是用对比的方式将君子与小人的本质区别凸显出来,认为君子既讲和谐,又保持独立,而小人的和谐则是盲目的附和,完全失去了自己的独立性。

可以看出“和”体现的就是在差异性的基础上实现既独立又统一的和谐状态,此后,又提出的“和为贵”思想,充分体现了“和”的价值追求,它已经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中极为重要的观念和思维方式。

“和”放在人与人的相处时,代表了求同存异;“和”放在生态环境中,体现的就是万事万物要把握一个度,保持一个和谐和平衡的 状态。

儒家经典中的天人合一观与自然生态的关系

儒家经典中的天人合一观与自然生态的关系

儒家经典中的天人合一观与自然生态的关系儒家经典中的天人合一观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核心思想之一,它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在儒家经典中,强调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联系,旨在提倡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

本文将通过对《论语》和《大学》中关于天人合一观的解读与分析,探讨儒家经典中天人合一观与自然生态的关系。

天人合一观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之一,指的是天地、人类和自然界之间的和谐统一。

儒家经典中的天人合一观强调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

首先,儒家经典中强调人类必须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论语》中有一句著名的话:“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斯是之谓!”。

这句话表达了一个道理,即人与人的关系是符合自然规律的,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应该是和谐的。

只有在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础上,人类才能够守信用、守法度、守天命。

其次,儒家经典中的天人合一观也提倡了人类在自然界中的角色定位。

《大学》中有一句话:“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句话强调了个人修身养性的重要性。

儒家认为,唯有通过个体的修身,才能够体味天人合一的哲理,从而使人类与自然达到和谐一体、合作共生的境地。

只有顺应自然的原则,人类才能与自然达到共生共荣的状态。

儒家经典中的天人合一观对自然生态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儒家的生态伦理观强调了人与自然界的互动关系。

《大学》中有一句话:“物类格物,致知通变”。

这句话所传达的观念是,通过观察和研究自然界中物种的演变和变化,人类才能够更好地理解自然,进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儒家经典中的这一观念对于现代社会的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总之,儒家经典中的天人合一观与自然生态有着密切的关系。

儒家经典中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论述强调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互动共生的重要性。

通过个体的修身养性和顺应自然的原则,人类能够更好地实现与自然的合一,进而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儒家思想对于我们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推动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及其现代价值作者:龚庆碗学号: 1228125指导老师:陆志东大纲:文章简述了中国古代“天人合一” 思想的产生、发展,以及几种主要的“天人合一”观,论述了“天人合一”思想的基本内涵,并从今世生态伦理思潮、人文精神与现代道德观、可连续发展、以及整体性哲学思想等四个方面重视商议了“天人合一”思想对现代社会发展的价值。

要点词:天人合一;生态伦理观;人文精神;可连续发展;整体性哲学思想序言:本世纪以来 ,西方的现代化获取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这诚然带来了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但也带来了人身的全面异化及其深刻的精神危机。

与此同时,全球性环境危机爆发,生态环境碰到严重的威胁,人类与自然的矛盾突出。

另一方面长久以来的西方哲学用主客二元对峙的思想方式来对待这个世界,可是把这个世界看作一个客体来察看,限制于“知识论—本体论” ,形成了一种片面的形而上学 [1] 。

越来越多的学者重视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 思想,从科学技术与社会,从人文价值及哲学基础来辩证地理解中国古代“天人合一” 思想以谋求在人与自然友善关系中谋求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的可连续发展,并开始从中国这一重视整体的思想方式中碰到启示。

正文:“天人合一” 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古老的命题。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看法积厚流光。

这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一个重要命题,为素来的思想家所重视,道、儒、佛家都不例外。

在儒家来看“天”是道德看法和原则的本源,人心中天赋地拥有道德原则,这种天人合一是一种自然的,但不自觉的合一。

但由于人类后天碰到各种名利、欲望的蒙蔽,不能够发现自己心中的道德原则。

人类修行的目的,即是去除外界欲望的蒙蔽,“求其放心”,达到一种自觉地履行道德原则的境地,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七十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

在道家来看,天是自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

所以庄子说:“有人,天也 ;有天,亦天也。

”天人本是合一的。

但由于拟定了各种典章制度、道德规范,令人丧失了原来的自然天性,变得与自然不协调。

荀子“天人之辩”中的生态伦理原则论析

荀子“天人之辩”中的生态伦理原则论析

荀子“天人之辩”中的生态伦理原则论析【摘要】荀子在《天人之辩》中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了天人之辩的理论,强调人类与自然应当相互尊重、和谐共生。

他的生态伦理观念主张道德修养,认为人应当对自然怀有敬畏之心,保护生态环境。

荀子的生态伦理原则包括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繁衍生息等。

这些原则对当代生态问题有很大启示,提醒人们要重视自然保护,保持生态平衡。

荀子的生态伦理具有重要的价值和现实意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环境,建设美丽家园。

荀子的生态伦理思想具有深远的借鉴意义,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学习。

【关键词】荀子、天人之辩、生态伦理、关系、理论、观念、原则、当代生态问题、启示、价值、现实意义、借鉴意义1. 引言1.1 荀子“天人之辩”中的生态伦理原则论析荀子作为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其对于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在他的著作中,荀子通过“天人之辩”这一理论来阐述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生态伦理的观念和原则。

荀子通过“天人之辩”理论强调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

他认为,人类应当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而不是随意破坏和利用自然资源。

人类必须与自然和谐共生,才能实现永续发展。

荀子提出了一系列生态伦理观念,如“天命”、“道义”、“仁爱”等。

他认为,人类应当遵循天命,顺应自然规律,以道义为准则行事,发扬仁爱之心,保护自然环境,保护生态平衡。

荀子的生态伦理原则包括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依法支持、和谐共生等。

这些原则不仅可以指导个体行为,也可以成为社会制度的规范,推动建设生态文明。

荀子的生态伦理观念与现代生态学理论相符合,对当代生态问题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他的生态伦理思想有着深刻的价值和现实意义,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借鉴。

2. 正文2.1 荀子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探讨荀子认为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他强调人类与自然是一体的,人和自然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荀子指出,人类应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共生。

先秦儒道“天人合一”生态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先秦儒道“天人合一”生态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类 文 明秩序 就 可 以达 到 圆融 统 一 的状 态 。而 这也

天人 一体 的整体 哲学
正 是 现 代 生 态 伦 理 学 的 核 心 关 切 及 追 索 目标 。 因 此, 中 国传 统 文 化 中 的 “ 天人 合 一” 也 是 引 导人 们正 确 处 理 人 与 自然 关 系 的 生 态 思 想 。
性 正 是 通 过 对 自然 的 改 造 来 体 现 , 从 而引 发人对 自
然 肆 无 忌 惮 的 破 坏 。与 此 相 反 , 在这一点上 , 先 秦 儒 道 的“ 天人合 一” 观 并 没 有 将 自然 与 人 割 裂 开 来 , 而是 以天道 与人 道统 一 为思想 核心 , 强 调 人 与 自然
来诸 多有 益启示 。

方 式上 强 调 天 道 与人 道 、 自然 与 人 为 的 沟 通 和 统


自然 的 和 谐 , 并 将 人 与 自然 的关 系 纳 入 到 道 德 思 考 的范 畴 中, 在 这 种 理 念指 导下 , 人 们 往 往 能 比较 好 地 处 理 人 与 自然 环 境 的 关 系 , 自然 的 生 态 秩 序 与 人
王欣龙 先秦儒道“ 天人 合一” 生态思想及其 当代启示
2 9
盾 — — 阴 阳— — 的相 互 作 用 和 演 变 的 规 律 , 这样 ,
实现 与天地 万 物 一体 , 对 天 地 施 以仁 爱 之心 , 也 就
万 物 生 成 的 过 程 就 被 统 一 到 了 天 地 整 体 之 中 。道
“ 天地合而万 物生, 阴 阳接 而 变 化 起 ” ( 《 荀 子 ・礼 论》 ) , 人 与 自然 万 物 都 是 在 “ 天 地 合 气” 的运 动过 程

中国传统哲学自然观

中国传统哲学自然观

中国传统哲学自然观——与生态伦理摘要: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中国传统哲学提倡“道法自然”、“惟齐非齐”、“天人合一”,生态伦理学在本质上反映了传统哲学“天人合一”的思想精髓,强调“人化自然”中“人”与“自然”的和谐。

关键词:传统哲学;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生态伦理一中国传统哲学的自然观中华文明生生不息,源远流长,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向外扩散,互相交汇融合,“人与自然”的思考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内容,人类对此经历了一次次的否定之否定,充满许多理性的思考。

中国古代原始人的“竭泽而渔”和《禹禁》中的“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万物;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都揭示了人类对“人与自然”的认识从非理性到理性的过程。

《周易》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源流,在中华文明瑰宝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周易》中包含有许多朴素的唯物论与辩证法思想,涉及政治、经济、自然等许多方面,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许多思想言论都与《周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天人合一”的思想就发轫于《周易》。

汉朝儒家代表人物董仲舒提出著名的“天人感应”理论,它是一套儒家政治学说,通过上天发生灾异现象与人君(皇帝)有过失行为联系起来,用托天管人的手法,试图控制皇帝的所作所为,从而达到安邦治国的目的。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人与自然和谐思想的精辟概括。

当代国学大师张岱年先生认为“中国古代哲学家所谓天人合一,其最基本的涵义就是肯定自然界与精神的统一,在这个意义上天人合一的命题是基本正确的。

”张岱年先生的分析是中肯的,古代中国的“天人合一”思想追求的正是通过人的精神与自然界的统一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天人合一”思想源于先秦,先秦诸子的著述中蕴含了丰富的“天人合一”思想。

到董仲舒时期,儒家思想在中国取得了正统地位,“天人合一”思想的内涵也进一步丰富和扩大,并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固化于人们的思想中。

“天人合一”作为一个正式命题的提出是在张载的《正蒙》中,“儒者则因明至诚,因诚至明,故天人合一。

浅析老子“天人合一”的生态思想

浅析老子“天人合一”的生态思想

浅析老子“天人合一”的生态思想摘要:老子的“天人合一”的思想蕴含着古老的生态智慧,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哲学依据,体现先哲对和谐自然的向往与追求。

本文在分析“天人合一”的生态平等观和自然和谐观的基础上,探求“天人合一”的天道观,揭示道家文化中的生态伦理思想,进而提出“天人合一”的生态美学观,说明“天人合一”的审美要在自然中进行。

关键词:天人合一,人与自然,道法自然一、“天人合一”的生态平等观老子的“天人合一”,其实质是人与自然为一体,这是中国古代生态思想的智慧亮点和哲学基础。

虽然古代的哲人对“天人合一”有着不同的见解,但其核心思想都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体现出先哲对和谐自然环境的向往与追求,对保护自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老子的“天人合一”生态观,不仅蕴含着对自然的关注,而且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以及对天人关系的深刻思考,为生态危机的解决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哲学基础。

在老子看来,世间万物都需遵循自然原则。

老子“天人合一”的平等观,同时超越了“以人制天”和“人命天定”这两种思想,是“生态平等”观的雏形。

老子认为万物皆源于道,又复归于道,这说明万物平等。

人和天地万物是平等和谐的关系。

老子的万物平等观念与生态学的准则——“生物中心”的本质是一致的。

二、“天人合一”的自然和谐观老子的“天人合一”启示着人要辩证地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

《周易》中出现“保合太和”,即“保合太和,万物利贞。

”“乾”指天的法则,说明天的法则是时刻变化的。

事物正是在这种变化中以其本性繁衍万物,赋予生命。

万物只有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保持自然的属性,各得其宜,真正祥和助益,持续纯正。

老子认为,赋予自然万物的生长而不要居功,才是人的高尚品德。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的生态观对生态实践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三、“天人合一”的天道观“道法自然”是老子为我们提供的最高级的方法论。

“道法自然”的实质是人与自然的统一,这与“天人合一”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

“天人合一”系统观内涵及其当代价值

“天人合一”系统观内涵及其当代价值

“天人合一”系统观内涵及其当代价值摘要: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古代先贤对人与自然、社会三者关系的深刻理解。

其中涉及的系统思维更是文化之大成,思想之精髓。

“天人合一”作为传统哲学的重要命题,体现着传统系统思维的重要价值,内涵丰富深远。

本文将“天人合一”作为学术研究对象,梳理“天人合一”蕴含的生态系统观点,进而探究“天人合一”对处理人与自然、社会三者关系的时代价值。

关键词:天人合一;生态系统观;当代价值中图分类号:B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035(2013)07-0000-01一、“天人合一”的系统观内涵“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系统思维的重要体现。

笔者认为“天人合一”蕴含了中国古代宇宙系统观、生态系统观以及社会系统观内涵,对处理当代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

“天人合一”的宇宙系统观内涵。

老子将“道”看作宇宙万物的本源,宇宙本身即是一个宏大而完整的生态系统。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1],宇宙就是一张规密的“天网”,有其本身的自然法则,宇宙间的万事万物尊其规则繁荣,逆其规则灭亡。

所以,宇宙间的天、地、人必须相互联系,共同履行繁衍生息的责任与义务。

《淮南子》继承老庄的宇宙系统观,更为系统的描述了宇宙的生成过程。

“天地未形,冯冯翼翼,洞洞灟灟,故曰太昭。

道始于虚廓,虚廓生宇宙,宇宙生气,气有涯垠,清阳者薄靡而为天,重浊者凝滞而为地,清妙之合专易,重浊之凝竭难,故天先成而地后定。

天地之袭精为阴阳,阴阳之专精为四时,四时之散精力万物。

”[2]并将宇宙与自然界看作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系统。

科学史学家李约瑟非常推崇我国道家思想,说它保存着“内在而未诞生的、最充分意义上的科学”。

著名生态哲学家罗尔斯顿也曾说过:“中国去构建自己的环境哲学,阐发自然之道……否则,世界上不会有地球伦理学,也不会有人类与地球家园的和谐相处。

”认真梳理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系统宇宙观,探寻中国传统文化中丰富的系统哲学智慧,结合中国国情,发展中国特色的生态哲学是我们走出生态困境的出路。

天人合一思想的现代意义

天人合一思想的现代意义

天人合一思想的现代意义天人合一思想的现代意义所谓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

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

这种文明观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

生态文明突出生态的重要,强调尊重和保护环境,强调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尊重和爱护自然,而不能随心所欲,盲目蛮干,为所欲为。

生态文明要求人类要尊重和爱护自然,将人类的生活建设得更加美好;人类要自觉、自律,树立生态观念,约束自己的行动。

2、“天人合一”思想对生态文明的诠释生态文明就是以可持续的和谐发展观,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现代和后代之间的关系,要求人们生活方式生态化,在日常生活和物质消费领域中确立全新的道德标准。

而传统的“天人合一” 思想中,内在地包含着处理这些关系的追求和思考。

首先,“天人合一” 是系统整体的和谐观。

其次,“天人合一”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体的。

人类的命运始终与大自然的存在和发展密切相关。

人类在认识自然与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虽然创造了灿烂的文明,但同时,也造成了对自然的破坏,给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威胁。

因此,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及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的准确定位,既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也是“天人合一” 的意蕴。

第三,“天人合一” 建立了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秩序。

3、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分析生态文明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科学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体现了人类尊重自然,利用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理念。

建设生态文明,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

它有助于唤醒全民族的生态忧患意识,认清生态环境问题的复杂性、长期性和艰巨性,持之以恒地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尽最大可能地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需要利用自然资源,改造自然环境,但我们不能无节制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不能忽视自然规律去改变自然环境,更不能牺牲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0卷第5期宿州学院学报Vol .20,No .5 2005年10月Journa l of Suzhou College Oct .2005论中国传统天人合一观与现代生态伦理学朱 伟(浙江大学哲学系,浙江杭州 310028)摘要:生态伦理学是20世纪中叶出现的一门新兴学科,它摒弃了传统伦理学的人类中心主义的哲学基础,开创了西方伦理学的深刻变革。

然而生态伦理学要得以确立,还必须寻找到自身的哲学依据。

为此,一些西方学者把视野转向东方,对古代中国哲学的天人合一观表示出浓厚兴趣,我国的一些学者也把天人合一观作为生态伦理学的前瞻而推崇备至。

关键词:天人合一;生态伦理;人与自然中图分类号:D 8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006(2005)05-0020-03收稿日期:2005201230作者简介:朱伟(1980-),女,安徽宿州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及伦理方向研究。

1 天人合一观中国独特的环境机制决定了中华文明长期以来一直以农业文明为基本类型,而农业文明的基本特点是强调农业生产。

在生产力水平落后的情况下,农业生产主要是“靠天吃饭”,因此与自然条件之间的关系极其密切。

正是因为这个缘故,中国历史上很多思想家很早就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进行思考,寻求天时、地利和人和的统一。

在这样的背景下,“天人合一”思想很快地产生了。

中国古代哲学中,思想家所谓的“天”多指自然界或自然的总体,宇宙的最高实体;所谓的“人”,则指人和人类。

“天人合一”思想的首要涵义是肯定人与自然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周易・序卦》说:“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仪有所错。

”也就是说人存在于天地之间,人是其中的一部分,这种把人生问题与天联系起来的思想,说明中国古代哲人强烈地意识到了人类生活与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周易》孕含的人为天地所生,人的生命和利益离不开自然环境的协调等思想,为我国春秋以来的“天人合一”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儒家创始人孔子把“天”表述为“天命”或“天道”,形成了“天道”观,其核心思想是认为自然界(即天)是一个和谐的整体。

他的“天道”观把“天”分成两个方面,一方面把“天”看成类似命运的一个有意志人格神,具有支配事物的“超自然”力量,主张“尊天命”、“与命与仁”(《论语・子罕》);另一方面,他又把“天”看成是具有客观必然性和规律性的自然之天,处于永远生息变化之中。

而人则是生生不息的天地自然中的一部分,人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

人与天地相参,人像天那样讲究伦理道德,安其位,从而形成一种和谐稳定的秩序。

孔子的天道观,经后儒发展,形成“天人合一”思想。

孟子认为的“天”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的本体,而且还是道德义理等价值存在的本体。

孟子把“天”理解为人格化的天。

他提出了尽心、知性、知天和存心、养性、事天的思想。

所谓知天,就是认识天的规律和法则,事天则是要按照天的法则处理人与天的关系。

知天是事天的前提,事天是知天的目的,只有把知天和事天结合起来,通过存心,养性,才可天人合一。

而他所说的“人”,则包括理想和现实两个层面。

理想中的人也就是所谓的圣人,这种理想的人格,其所遵循的道德规范、义理准则都源于天道,本于天道,天道与人道相通。

现实中的人则很少是圣人,他们在一定程度上都使善的本性受到戕害,不能够充分地体现道德义理等价值存在。

然而,现实中的人和理想中的人在本性上是相通的,他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尽心上》)也就是说,现实的人经过修身努力、坚持不懈,终究会达到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

老子主张“天道”自然无为。

在老子的思想中,道是最高的范畴,老子指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德经》第42章)他把道视为天地万物的共同本原和宇宙的普遍规律。

但在这个宇宙本源的道上,老子还加上了一个“自然”,要遵循自然、效法自然,即“道法自然”。

这个“自然”并不是一个实体,而仅是一种法则,即顺应自然。

他认为作为万物2之一的人,要想把握天道,就应该“绝仁弃义,顺应自然”。

他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二十五章》)也就是说人要遵循客观自然法则,人在自然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他用和孔、孟不同的方式表达了他的天人合一观。

庄子的“无以人灭天”观。

庄子作为老子的继承者,认为“自然无为”的天道观,把天道作为人道的最高准则,割裂天道和人道关系,因而提出“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的观点。

庄子认为在宗源上,天人一源,在庄子看来“人与天一也”、“土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齐物论》)人与天皆本于自然。

这种宗源上的天人合一是不以人的好恶为转移的客观实际,不管人喜欢或不喜欢,都是合一的。

一旦万事万物的本然状态既已形成,那就不能对此增减和损益,一切听任自然。

他认为自然是完美的,不要人为地破坏自然常态,自然本身就是至真、至善、至美,向自然回归是真的、善的、美的,若反其道而行,则是虚假、邪恶、丑陋。

他还提出了天人合一的具体途径和方法,他把导致道性、天性丧失的原因归结为物役、情累、心滞、意染,只有摒弃和破除它们,方可显现真性,回归素朴,并最终达到天人合一。

如何才能摒弃和破除它们呢?庄子的回答就是,无知、无欲、无为、无心、无故、虚无恬淡。

但是,他决不是主张人们什么事情都不做,只是强调人们做事时必须服从自然之道。

在这里,庄子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老子天人合一观的抽象性,有了一些辨证天人合一观的思想萌芽。

天人合一观念的产生是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一致的。

天人合一观作为中国古代思想的重要观念,其历史现实根据在于低水平的农业经济对天时季候、地形水利的依赖。

就天人合一观中所包含的人与自然关系这一层面而言,对天人合一关系的农业社会的诠解决定了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既有对自然规律的能动的适应和遵循,也有对自然力的顺从和崇拜,个别思想家虽然也提出了“天人相分”、“天人交相胜”等极具价值的思想,但终因脱离具体历史情景而未能走很远。

2 现代生态伦理学人类社会进入近代以来,生产力发展突飞猛进,人类几乎达到一种“忘乎所以”的程度。

人们片面强调自己是自然界的主人,忘记了自己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在这种形而上学的自然观引导下,人与自然的矛盾越来越尖锐。

人类满怀“征服自然”的信心,一味地向自然索取,结果导致环境的恶化。

人类本来想“征服自然”,没有料到却事与愿违,竟然受到自然的惩罚。

大量使用农药,杀死了害虫,也灭绝了许多以虫为食的鸟类;大量使用化肥,提高了产量,也导致了地力下降;大量开垦耕地,破坏了森林植被,导致灾害频繁,甚至是土壤沙漠化;工业过度增长,污染了天空和河流……在惨痛的教训面前,人类不得不重新考虑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人类再也不能把自然当作征服的对象了,必须把自然当作自己的朋友。

20世纪50年代末,莱切尔・卡森的《寂静的春天》向人们描述了一幅由于技术滥用而危害生物、人和环境的惨烈图景,拉开了现代环境运动的序幕,也预示了生态伦理学的开端。

生态伦理学是运用生态学和伦理学的综合知识研究生态伦理价值和人类对待生态行为规范的一门应用伦理学学科。

其研究始于本世纪20年代,1949年英国哲学家利奥波特《大地伦理学》一书的出版,则标志着生态伦理学的正式产生。

在传统伦理学中,人类是唯一值得道德尊重的物种,他以自身的利益作为唯一的尺度去对待其他事物。

生态伦理学主张增加对生命的尊重,把道德关怀扩大到地球上的千百万物种。

利奥波德在所著的《大地伦理学》一书中提出,生态伦理学首先必须确立人与自然的关系观念,因此必须重新确定人类在自然界中的地位。

在利奥波德看来,人类不是也不应该是自然界的统治者和征服者,只能是大自然家庭中的一员,人类应该成为这个大家庭中平等的成员,因此,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不是统治者与被统治者,征服者与被征服者的关系,而是一种特别亲密相互平等的关系。

美国生态学家B・德沃尔在《深刻的生态学运动》一文中也说:“人既不在自然界之上,也不在自然界之外,人是不断创造的一部分。

人关心自然,尊重自然,热爱并生活于自然之中,是地球家庭中的一员,要听任自然的发展,让非人的自然沿着与人不同的进化过程发展吧!”[1]美国哲学家罗尔斯顿(Ho len s Ro lston)较为系统地建构了生态伦理学的理论框架。

此后,随着人们视野的开阔,生态伦理学不断完善和发展,而究其本质,则体现为三个最基本的观念:(1)肯定自然界和一切生命具有其内在价值,人应该尊重生命,尊重自然权利。

(2)人不再是自然、伦理的中心,人应该把道德的关怀扩展到整个自然界并承担道德代理人的责任。

(3)人与自然协同进化。

总体上说,生态伦理学认为生态危机的实质并非技术和经济问题,而是文化和价值问题,人类并不缺乏解决生态危机的技术能力,而是缺乏恰当看待自身、看待自然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伦理意识。

生态伦理学以现代环境运动作为其现实基础,以现代生态学作为其科学依据,以后现代主义及其它人文主义的思想作为其理论来源,力图建立一种包括人、自然乃至宇宙在内的整体主12义的生态价值观。

“它关注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同时对那些从科学、政治、经济、宗教和哲学等方面考察这种关系的主要观点,作出伦理学的评价和概括。

……确立热爱自然、尊重自然的伦理道德态度和信念。

”[2]他们坚持整体论的自然观,认为人与其它存在物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人和自然乃至宇宙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系统内的一切事物都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人类的生存依赖于生态系统的完整、稳定、和谐,依赖于其他自然存在物的存在状态。

因此,破坏环境,就是破坏人类自身的生存,维护人类的生存,就必须要求保护环境。

3 两者关系自然界是先于人类而客观存在着的,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不能离开自然界而独立存在,同时,人又是有思维有意识的自由存在物,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自然。

恩格斯说:“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

”[3]西方哲学通过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探讨,产生了主客相分、天人对立的思想,在这种思想下,西方哲学看到了人的作用,产生了人对自然的改造和征服的欲望,从而极大地推进了近代西方自然科学和技术的迅猛发展,走到了人类文明的前列。

而与此同时却在满足自身对自然的征服欲望中给西方社会带来了大量新的矛盾和危机,甚至危及到人类自身的生存,“控制自然这个词是一个妄自尊大的想象的产物,是当时生物学和哲学还处于低级幼稚阶段的产物。

当时人们设想中的控制自然,就是要大自然为人们的方便有利而存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