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书人类主体主义文论
《人文主义文学》课件
03
人文主义文学的影响和意义
Chapter
对欧洲文学的影响
推动文学发展
人文主义文学的出现,打破了中 世纪神学对文学的束缚,推动了
欧洲文学的独立发展。
塑造民族语言
人文主义文学促进了各民族语言的 形成和发展,使得文学作品更加贴 近人民生活,提高了文学的普及度 。
反映社会现实
人文主义文学关注现实生活,通过 作品反映社会矛盾和问题,推动了 社会的进步和变革。
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和意义
强调人性和个性
人文主义文学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追求个性的自由和解放,对现 代社会的人权观念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倡导理性思考
人文主义文学倡导理性思考和科学方法,对现代社会的科学和哲学 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
关注人类命运
人文主义文学关注人类的命运和未来,通过作品表达了对人类发展的 关切和思考,对现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观念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对世界文学的影响
01
02
03
传播欧洲文化
人文主义文学是欧洲文化 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文 学作品传播了欧洲的思想 、价值观和文化传统。
启发世界文学
人文主义文学对世界文学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世 界各地的作家提供了创作 灵感和借鉴。
促进文化交流
人文主义文学促进了欧洲 与世界各地的文化交流, 推动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和相互理解。
04
人文主义文学与其他文学流派 的比较
Chapter
与古典文学的比较
01
古典文学强调秩序、平衡和理性,而人文主义文学则更注重个 体情感和人性。
02
古典文学通常以古代神话、历史或英雄事迹为题材,而人文主
义文学则更关注现实生活和当代社会问题。
人文主义文学的特征名词解释
人文主义文学的特征名词解释人文主义文学是指一种以人的自由、尊严和人类核心价值观为中心的文学流派。
它强调个体的自我实现和社会的公正,讴歌人类的积极精神和美好理想。
人文主义文学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因其受到人类文明的充分肯定而成为文艺史上的重要流派。
人文主义文学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征。
1. 人类中心主义人文主义文学强调人类的自由和个体的独立性。
它拒绝过度强调神的力量或命运的支配,强调人类主宰自身命运的能力。
通过展现人类的美德、智慧和优越性,人文主义文学让人们意识到自己作为个体的独特性和自主性。
2. 人性的乐观主义人文主义文学对人性持乐观态度,认为人类本质上是善良、富有创造力和潜力无限的。
它承认人类在面对困境和挑战时,常常能够展现出勇气和智慧。
人文主义文学通过描绘人的情感、思想和价值观的复杂性,展现了人性的美好和光明面。
3. 个体的尊严人文主义文学注重个体的独立性和尊严。
它关注人类的生命体验、情感和内心世界,探索个体在现实生活中的自我认同和存在意义。
通过呈现个体的故事和追求,人文主义文学展示了每个人的独特性和价值。
4. 对人类核心价值观的追求人文主义文学强调人类核心价值观,如真理、爱、正义、美和尊严。
它通过艺术手法展现这些价值观,并表达对社会不公平、专制权力和道德堕落的抵抗。
人文主义文学借助作品中的形象、情节和语言,呼吁人们追求道德意义上的幸福和全面的人类发展。
5. 文学创作的多样性人文主义文学以多样的形式出现,包括诗歌、小说、戏剧等。
人文主义文学注重文学创作的自由性和创意性,反对传统规范的束缚,鼓励作者表达个人思想、观点和情感。
这种多样性的特征使人文主义文学充满活力,也为文学作品提供了丰富的表达方式。
6. 对历史和宗教的关注人文主义文学对历史和宗教起源、发展和影响的探讨经常是其重要主题。
它通过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书写,展示人们对过去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望。
同时,人文主义文学也关注宗教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试图回答人类存在意义的问题。
主体论对象论方法论
主体论对象论方法论主体论、对象论、方法论是哲学、社会科学等学科中重要的三种基本范畴。
它们在探讨世界、人类及其认知能力之间的关系时起着重要作用,也对研究方法和论证过程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主体论、对象论、方法论的概念、内涵和相互关系进行阐述,以期对读者有所启发。
主体论是哲学中一个基本的范畴。
主体论关注的是人的认识主体、意识、自由意志等,旨在探讨人类认识和活动的主体性。
主体论在形而上学中强调了人的独立性和个体性,强调了人作为一个自主、能动的主体在认知和实践中的重要地位。
哲学家康德曾指出,“主体是认识的中心”,强调了思维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在社会科学中,主体论也强调了人的自主选择、行动和创造性的意义,对推动社会变革和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对象论是另一重要的范畴。
对象论是哲学和逻辑学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其关注的是认识和实践中的对象、客体,以及对象与主体之间的关系。
对象论认为客体和主体之间是存在独立性和对立性的。
在认识论和形而上学中,对象论关注的是认识的对象、存在的客体以及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在社会科学中,对象论更强调了社会现象和社会结构对人的影响和制约,强调了客观规律的存在和社会实践的客观性。
方法论是研究方法和论证过程的科学。
方法论在哲学和社会科学中都是一个基本问题。
在哲学中,方法论是认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了认识和实践的方法和过程。
在社会科学中,方法论更强调了研究方法和研究途径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方法论帮助我们认识到在实践中必须遵循客观规律,进行系统的观察和实验,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来进行调查和研究。
“主体论、对象论、方法论”是哲学和社会科学中的三个重要范畴,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对人类、社会及其认知能力的综合探讨。
它们对指导研究和实践,推动社会变革和发展,提高人的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我们应该充分理解和把握这三个基本范畴,以期更好地认识和改变世界。
人文主义论海德格尔
海德格尔是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他的哲学思想深深地影响了人文主义的发展。
他的主要贡献在于他对存在主义的理解和发展,以及他对技术本质的深刻洞察。
1. 存在主义: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理论是他对人文主义的重大贡献。
他认为,人的存在不仅仅是生物学上的存在,更重要的是存在的意义和目的。
他强调,人的存在是一种自我实现的过程,是通过理解、体验和创造来实现的。
这种观点与人文主义的核心理念——人是万物的尺度,是一致的。
2. 技术本质:海德格尔对技术的深刻洞察也是他对人文主义的重要贡献。
他认为,技术不仅仅是一种工具或手段,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和世界观。
他强调,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必须以人的存在为出发点和归宿,不能忽视人的存在和价值。
这种观点对于人文主义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3. 语言哲学:海德格尔的语言哲学也是他对人文主义的重要贡献。
他认为,语言是人的存在和理解世界的基本方式,是人与世界交流和互动的桥梁。
他强调,语言的使用和发展必须以人的存在和理解为前提,不能忽视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这种观点对于人文主义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总的来说,海德格尔的哲学思想深刻地影响了人文主义的发展,他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对存在主义的理解和发展,对技术本质的深刻洞察,以及对语言哲学的独特见解。
西方文论课程讲稿——拉康,结构主义精神分析
拉康的人格理论及其他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学是关于人的精神世界的学说。
这门学说的革命性在于指出人的精神并不是一个完整统一的单元,也就是说,面对客观世界的不是一个单一的、协调的主观思想。
人的主观思想是有层次有结构的多元体,在这个复杂的结构中,各个组成部分不是协调一致的合作,而是充满了斗争与冲突,正是这种内在的冲突构成了人的精神世界。
(这种斗争冲突是指超我、自我将本能欲望压抑到无意识以下,而无意识又总是时刻能够返回来干扰人的意识。
人的精神就时刻处在压制与反压制的内在张力之中。
)精神分析学是对笛卡尔以来的理性主义哲学传统的反叛,理性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理性自我,并且通过理性能够把握世界和人自身,这在精神分析学那里成为一个神话。
人的精神不再是协调、统一和有理性的,无意识深渊的陌生性、异己性和神秘性展现出一个完全非理性的、不可理解的自我。
而拉康的理论将自我的形成建立在一个镜像认同的基础之上,揭示了人的自我在很大程度上是想象的产物,并不具有多么牢靠的、真实的、绝对的根据。
(这个问题将在后面谈到)总的来说,精神分析学是一门对人进行重新认识的科学,“认识你自己”这一镌刻在古希腊德尔菲神庙上的箴言是人类探索追寻的永恒主题,自古以来的各种学说都对这一问题作出过某种诠释,而精神分析学则从人的精神层面对此作出了最深层的、最精微的解答。
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是对弗洛伊德主义的创造性重写,他将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引入到精神分析之中,并结合符号学和后结构主义的话语理论重新诠释弗洛伊德。
因此拉康的精神分析学也被称作结构主义精神分析。
一切精神分析学的研究都是基于无意识和主体(人格)这两个领域进行的,拉康的学说也可以主要分为这两个方面。
主体的形成镜像阶段(The Mirror Stage)在弗洛伊德那里,儿童主体人格开始形成的重要步骤是俄狄浦斯情结,在前俄狄浦斯阶段,儿童与母亲和谐共生,儿童还没有形成一个整体性的自我与整体性的他人的概念,儿童的身体与母亲和外部世界是混沌不分的。
以人为本: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
以人为本: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摘要:主体性是以人为本思想的应有之义,主体性发展的内在诉求就是通向主体问性。
随着主体性向主体间性的哲学转型,以人为本思想不仅在理论上具有超越单子式的主体性的必然性,而且在实践中也具备了通向主体间性的现实必要性,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展现的是真实的主体间性,它对引领主体间性哲学观的实践生成、普适化与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以人为本;主体性;主体间性一、以人为本的主体性分析由主体性到主体间性是近代西方哲学的第二次伟大转型,在这次转型中,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由孤立的人向现实的人转型,也可以看到由虚拟的社会关系向现实的社会关系转型。
主体间性哲学思想的提出,不仅在哲学主题上意味着“现代哲学扬弃了近代主体性哲学”,“而且在哲学使命上也引发了由主客对立的主体性哲学向关注主客关系依存的交互主体哲学的迈进”。
从历史发展的逻辑来看,以人为本思想的发展经历了由神本到人本、由人本到以人为本的过程。
但是,单子式的以人为本并不是人类发展的最终追求。
随着社会实践的深入、社会交往的广泛,一种更具体的以人为本思想彰显出来,这就是主体间性的以人为本思想,它超越了单子式以人为本的思想,把单子式的人引向多维式的人。
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就是这种主体间性的以人为本思想,科学发展观是这种以人为本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具体的理论表现形态。
(一)以人为本的主体性确立以人为本思想深刻印证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命题,彰显了人的主体性特质。
毛泽东曾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这里表征了一个深刻的含义,即人的主体性概念,而且这个论断是从认识论的维度上所得出的事实上的认定,它是在与客体的相互关系中来界说主体和主体特质的,即人的主体特质是行为活动主体的质的规定性,是在与客体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的人的自觉、自主和创造的特性。
不难看出,这种认识的确立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机械唯物主义长期斗争的结果。
哲学史上曾出现精神主体论,黑暗的中世纪就以“以神为本”来漠视人的存在,到德国唯心主义大师黑格尔那里将“绝对理念”这一纯粹精神属性的东西发展到极点。
《梅洛·庞蒂的身体主体间性理论研究》范文
《梅洛·庞蒂的身体主体间性理论研究》篇一一、引言梅洛·庞蒂(Maurice Merleau-Ponty)是二十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其独特的身体主体间性理论对于当代哲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贡献。
他的这一理论将人的身体、意识与主体间性相联系,重新定义了人与世界的互动关系,从而在哲学领域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
本文旨在全面探讨梅洛·庞蒂的身体主体间性理论,分析其理论内涵、研究方法及其在哲学领域的重要意义。
二、梅洛·庞蒂的身体主体间性理论概述梅洛·庞蒂的身体主体间性理论主张人的身体、意识与主体间性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
他提出,身体不仅仅是物理性的存在,更是感知和意识的源泉,具有本体论地位。
同时,身体不是孤立的个体存在,而是与他人及世界紧密相连的主体间存在。
因此,身体、意识与主体间性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了人的整体存在方式。
三、身体:感知与意识的源泉在梅洛·庞蒂的理论中,身体是感知与意识的源泉。
他指出,我们的身体不仅仅是我们与世界互动的物理工具,更是一个活生生的感知场域。
身体通过各种感官和知觉经验将外部世界与自身紧密联系在一起,使我们得以在空间中定位和与世界互动。
此外,身体还具有自我感知的能力,即自我意识和自我认同。
因此,身体是意识的基础和前提,对于理解人的整体存在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四、主体间性:与他人及世界的互动梅洛·庞蒂认为,人的存在不仅仅是孤立的个体存在,而是与他人及世界紧密相连的主体间存在。
主体间性指代个体与他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交流。
他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不仅仅局限于语言交流和沟通行为,更重要的是情感和体验的共鸣。
人们在交流中不仅分享语言信息,更分享情感和体验,形成了一个共同的情感和体验空间。
因此,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中,每个人都以自己独特的身体经验和意识方式参与到这个空间中,形成了一个复杂而丰富的主体间关系。
五、理论的意义及其对现代哲学的贡献梅洛·庞蒂的身体主体间性理论不仅深化了人们对人与世界的认识,也为现代哲学带来了重要的贡献。
《2024年梅洛·庞蒂的身体主体间性理论研究》范文
《梅洛·庞蒂的身体主体间性理论研究》篇一一、引言梅洛·庞蒂(Maurice Merleau-Ponty)是二十世纪法国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他的身体主体间性理论对现代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该理论关注的是身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以及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本文旨在探讨梅洛·庞蒂的身体主体间性理论,分析其理论背景、核心观点以及应用价值。
二、理论背景梅洛·庞蒂的身体主体间性理论是在现象学和存在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现象学强调对事物进行直接的、直观的体验和感知,而存在主义则关注人的存在和意义。
在这种背景下,梅洛·庞蒂提出了身体作为主体性的基础,并探讨了身体与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三、核心观点1. 身体作为主体性的基础梅洛·庞蒂认为,身体是主体性的基础,是主体与世界之间的桥梁。
身体不仅仅是物质的载体,更是主体感知和体验世界的工具。
身体具有感知、运动和情感等多重属性,这些属性使得身体成为了一个复杂而丰富的主体。
2. 主体间的相互关系梅洛·庞蒂认为,主体之间不是孤立的、分离的存在,而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
这种关系体现在人的日常交往中,人的感知、语言和行动都是主体间关系的体现。
这种关系不仅仅是外在的,也是内在的,即每个主体的感知和体验都会受到其他主体的影响。
3. 知觉的主体性梅洛·庞蒂强调知觉的主体性,认为知觉不仅是感官对外部世界的反映,更是主体对世界的感知和体验。
知觉是主体与世界之间的互动过程,是主体对世界的理解和解释。
因此,知觉的主体性是身体主体间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理论应用梅洛·庞蒂的身体主体间性理论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首先,它对于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该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的心理和社会行为,尤其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其次,该理论对于哲学和人类学的研究也具有启示作用。
它可以帮助我们重新审视人的存在和意义,以及人的文化和社会背景对人的影响。
文学创作的主体、主体性及其他
文学创作的主体、主体性及其他一、主体性:人、作家作为主体的前提条件在人类活动中人是主体,在文学创作中作家是主体。
这种说法并没什么不对。
但是,有人把一般意义上所说的“主体是人”这一命题变成了:“人从来和永远是主体”,断然认为人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主体,并以此否定人作为客体存在的可能,这就颇令人费解了。
人成为主体是有条件的。
这个条件并不仅仅像人们一般所表述的那样:只要人作为活动的施动者和承担者,人就是主体。
不错,人作为主体,必然处于与特定客体的特定关系之中,并成为活动的承担者和对客体的施动者,这是起码的要求。
但是,奴隶在劳动中虽然作为活动的承担者和对客体的施动者,然而,他们是在一种强制性压服之下,戴着脚镣去承担活动的,他们显然不是主体。
我以为,人是否作为主体存在,从根本上说,取决于人是否具有主体性。
主体性是人作为主体存在的根本条件和前提。
主体性和主体是两个有联系而又不相同的概念。
主体性指的是人作为主体的本质属性,而主体指的是具有主体性的人(一些文章往往把两个概念等同混用)。
那么,主体性的内涵是什么?有的学者把主体性解释为主观性,这是欠妥的。
主体性和主观性虽然在英文中同出“Subjectivity”一词,但从认识论的角度说,主体性不同于主观性,后者一般指主体看待和处理问题的一种态度,往往是在认识与对象实际不相符合的意义上使用的,而不是作为人的某种本质属性的规定,所以不能把主体性解释为主观性。
主体性也不能笼统地按照德国古典哲学的观点去理解,简单地归结为独立自主、自我决定、自由自决、自我、自我意识或个人特殊性、个体价值等,因为在德国古典哲学中,主体性已被抽象化。
对主体性的内涵作出科学论述的是马克思。
他谈到在一般劳动中“人不是用一定方式刻板训练出来的自然力,而是一个主体,这种主体不是以纯粹自然的,自然形成的形式出现在生产过程中,而是作为文配一切自然力的那种活动出现在生产过程中”。
[1]显然,“支配”客体的属性正是人作为主体的本质属性,因而也就是主体性的本质内涵之一。
主体价值论
主体价值论【与《仁礼标辨谐》和《以士治国》等是一起的杨运华】构建一个趋于完善的认知价值判断体系,当然要先确立一个最简化,但也最根本的价值判断体系。
“这”就是我接下来将会细解的,以确定“人的存在”的先决性意义与利于人、利于社会、更利于人、更利于社会(国家)等,为代表的一系列核心性的认知、价值。
号清了“主脉”才可能构建起完善的社会认知价值判断体系。
讨论正式展开之前,我想还是有必要聊些题外话。
语言、文字对于人来说,其存在的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它们是人类社会里极为重要的信息传播与保存方式。
以语言、文字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各种理论,不管是社科类的还是自然科学类的,从本质上说,其都是人对有关“真实”(相关的各种自然规律、社会性事实与规律,或某种意义上的最佳方案等)的认知与理解的总结和概括。
没有绝对真理,只有更接近于有关真实的理论。
更准确的更接近于真实的认知就是真理。
现今人类社会已取得的自然科学类的理论、技术成果,确实已达到前所未有的具很高的准确性的程度,而在社科类的各个领域方面的探究,从整体上看结构性缺陷状况很明显。
相比较,原因很大程度上就在于,科学、实证这两大基本的科研价值在自然科学领域的各类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切实地践行,而在社科类各领域的研究,当前还没有能受到普遍认可的广泛共通的核心性价值评判标准,且普遍适用的客观、理性的分析判断原则也还未获得足够广泛的确认。
(相比较而言,社科类的问题确实相对复杂些。
)要更好地认识与处理各种社科类的问题,特别是那些普遍存在的深层次的社会性问题,须要进行客观、系统、全面的探究,准确揭示概括有关问题的本质,准确恰当地鉴定相关概念的范畴,还要准确找到与相关概念、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主要焦点,系统性地把握相关各方的相互关系。
关于这些,对于社科类的哲学、政治、经济、教育等领域的问题(尤其是这些领域的深层次的问题),要想作出更为客观、准确、合理的认识和判断,就须要基本认可并遵循以上几项核心性价值评判标准。
文学人类学理论知识点总结
文学人类学理论知识点总结人类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和人类文化的学科,而文学人类学则是将人类学和文学相结合,探讨文学作品与人类社会、文化、历史之间的关系。
文学人类学旨在通过分析文学作品来揭示人类文化的本质,以及文学作品与社会、历史和人类心理之间的相互影响。
本文将对文学人类学的理论知识点进行总结,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领域。
一、文学人类学的理论基础1. 结构主义文学人类学理论结构主义文学人类学是文学人类学的一个重要理论分支,它主张通过分析文学作品中的符号、符号系统和结构来掭示人类文化的本质。
结构主义认为文学作品不仅仅是为了娱乐和表达情感,更重要的是它们承载着特定的文化观念和价值观。
通过分析文学作品中的符号和结构,可以揭示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类思维模式、价值观念和社会结构,从而加深对人类文化多样性的理解。
2. 文学人类学的意象与象征理论在文学人类学中,意象与象征理论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意象是指文学作品中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或物象,它们可以代表一种文化观念、情感或价值观。
文学作品中的意象常常反映了特定文化背景下的情感体验和文化传统。
通过分析文学作品中的意象,可以揭示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类情感和认知模式,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和联系。
3. 文学人类学的意识形态批评理论意识形态批评是文学人类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流派,它主张文学作品不仅仅是单纯的艺术创作,更重要的是它们承载了特定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
意识形态批评强调文学作品与社会、政治和文化之间的紧密联系,主张通过分析文学作品来揭示出不同意识形态的冲突与对话。
通过意识形态批评的分析,可以揭示出文学作品中潜在的政治、社会和文化内涵,从而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和文化的复杂性。
二、文学人类学的研究方法除了以上提到的一些理论基础之外,文学人类学还运用了多种研究方法来分析文学作品与人类社会和文化的关系。
其中,一些常见的研究方法包括:1.历史人类学历史人类学是一种结合了考古学和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它通过对历史文献和考古遗迹的分析,揭示出文学作品与人类社会和文化历史之间的深刻联系。
文学概论习题及答案
《文学概论》思考与练习及答案(上)《文学概论》试题(第一到八章)第一章一、填空(10分,每一空1分。
)1、提出文学作为一种活动,是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四个要素组成的文艺家是。
2、目前,国内外文学理论界一般把文艺学分为、、。
3、面对创作—作品-接受和文学创造-艺术价值-艺术消费这统一的文学活动系统,把社会学、心理学等多种视角和方法融合在一起的理论是。
4、在西方文论中,有名的“直觉”说是由意大利美学家提出的。
5、美国著名学者、在《文学理论》一书中,对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三者进行了区别。
6、诞生于马克思主义为文艺学开辟了新篇章。
7、文学社会学在中国可以上溯到孟子的说。
二、名词解释(30分,每一题6分。
)1、文艺学2、文学理论3、文学批评4、文学史5、文学社会学三、判断(10分,每一题5分。
)1、文学理论作为一门科学,它具有实践性和自身独特的价值取向。
2、文学理论的任务一般有文学活动论、文学创作论、文学作品构成论、文学接受论。
四、论述题(50分,每一题25分。
)1、阐述文学理论的性质。
2、文学理论的基本形态有哪些?划分依据是什么?第二章一、填空(10分,每一空1分。
)1、在《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一文中,首次用反映这个词说明了文学是对于生活的反映,这篇文章的作者是。
2、完整地提出并论述“审美意识形态”这个概念的是西方和东方信仰的学者。
3、马克思主义的文学反映论把文学看成是主体对于客体的的认识。
4、马克思主义认为,从现代的经济学观念看,文学是一种。
5、宣扬形式对内容的超越,往往用现代语言学来解释文学的本质的是。
6、人本主义的文论把作为文论研究的核心。
7、中国当代的文学理论建设以作为理论指南。
8、建设中国当代的文学理论,要具有,体现时代精神。
9、马克思、恩格斯总结西方19世纪以前的文学实践,批判继承西方古典美学,特别是古典美学的基础上,创立了马克思文学理论。
10、20世纪被称为,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的建设必须面对20世纪西方文论的挑战。
《梅洛·庞蒂的身体主体间性理论研究》范文
《梅洛·庞蒂的身体主体间性理论研究》篇一一、引言梅洛·庞蒂(Maurice Merleau-Ponty)是法国二十世纪著名的哲学家,他的身体主体间性理论(Intersubjective Theory of the Bodily Subject)是当代哲学中一个重要的理论分支。
该理论主要关注人类身体与主体间的关系,强调身体在主体认知和存在中的基础性作用,并提出了身体主体间性的概念,即个体通过身体与他人进行交流和互动,形成主体间的关系。
本文旨在探讨梅洛·庞蒂的身体主体间性理论,分析其理论内涵、研究方法及对现代哲学的贡献。
二、梅洛·庞蒂的身体主体间性理论概述梅洛·庞蒂的身体主体间性理论是在现象学和存在主义哲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他认为,身体不仅仅是生物学意义上的肉体,而是一个复杂的主观和客观的交织体。
在人类存在中,身体是感知、行动和表达的主体,同时也是与他人进行交流和互动的基础。
在梅洛·庞蒂的理论中,身体主体间性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他认为,个体通过身体与他人进行交流和互动,形成了一种主体间的关系。
这种关系不仅涉及到个体之间的物理接触和互动,还包括了情感、认知和语言等方面的交流。
身体主体间性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涉及到个体之间的相互感知、相互理解和相互影响。
三、理论内涵及研究方法梅洛·庞蒂的身体主体间性理论包含了丰富的内涵。
首先,他强调了身体在人类存在中的基础性作用。
身体不仅是感知和行动的主体,还是认知和情感的基础。
其次,他提出了身体与他人的关系是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过程。
这种关系不仅是物理上的接触和互动,更是情感、认知和语言上的交流。
此外,梅洛·庞蒂还关注了身体的可见性和可见者问题,即身体的表达方式和我们对身体的认知方式是相辅相成的。
为了深入探究这一理论,梅洛·庞蒂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
首先,他采用了现象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对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经验进行深入的观察和分析,来探究身体的感知和行动方式。
人文主义与语文要素
人文主义与语文要素
人文主义是一种以人类为中心的思想体系,强调人的尊严、价
值和自由。
它强调个体的发展和自我实现,注重人的智慧、创造力
和情感。
人文主义强调人类的理性和良知,提倡人与人之间的互助
和合作,倡导人类关怀和尊重自然界。
人文主义的核心理念是人的
全面发展和幸福。
而语文要素则指的是语言文学中的基本要素,包括词汇、语法、修辞、篇章结构等。
语文要素是语言表达和传达信息的基本工具,
它们构成了语言的基本规则和结构,是语言交流和表达的基础。
词
汇是语言的基本单位,它包括单词、词组和惯用语等,是语言的基
本符号。
语法是语言的结构规则,包括句子的构成和语法关系等,
它规范了语言的组织和表达方式。
修辞是指语言中的修饰和表达手法,包括比喻、排比、对偶等,它丰富了语言的表现力。
篇章结构
是指文章和篇章的组织结构,包括开头、发展和结尾等,它影响了
文章的逻辑性和连贯性。
人文主义与语文要素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人文主义注重人
的全面发展和个体的自我实现,语文要素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工具。
通过语文要素的学习和运用,人们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和情感,传递人文主义的理念和价值观。
同时,人文主义的思想也影响了语文要素的发展和演变,促进了语言文学的繁荣和进步。
因此,人文主义与语文要素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语言文学的丰富内涵和深刻意义。
主体主义哲学
主体主义哲学
主体主义哲学是一种哲学思想流派,强调个体主体的主导作用和重要性。
它关注个体的自由意志、主观感受和个人发展,并认为人的主体性构成了人类行为和经验的基础。
在主体主义哲学中,个体主体被视为真正的现实和价值的源泉。
个体主体被认为是有意识、有目的和能自由选择的个体。
主体主义哲学强调个体的自主性与领域,主张个体的思想、感觉和意识是独立且重要的。
主体主义哲学受到许多哲学家的影响,其中包括笛卡尔、康德、黑格尔等。
这些哲学家认为人的主体性是哲学研究的中心问题,个体主体的自由和选择权是人的尊严和自我价值的基础。
主体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是“自我实现”(self-realization),即个体主体通过实现自身的潜能和目标来实现其真正的存在和价值。
个体主体的自我实现是通过自我认知、自我决定和自我创造来实现的。
总的来说,主体主义哲学强调个体主体的自主性、自由意志和个人发展的重要性,它对于探索个体主体的价值和意义具有重要的意义。
什么是主体?
什么是主体?一、主体概念的起源主体是哲学上的一个概念,源自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思想。
在他的体系中,主体是指具有独立自主性和能动性的存在,是行动和认知的主体。
1. 亚里士多德将主体定义为一个具有自我确定性和选择能力的实体,是能够自由思考和行动的个体。
2. 主体的本质是其能够独立于外部影响和控制,拥有自己的意愿和决定能力,是自由的个体。
3. 主体与客体相对应,客体指外部世界的客观存在,而主体则是在客体之外存在的主观存在。
二、主体的种类和特征主体不仅仅指个人,还可以是集体、国家等具有主观性和自我意识的存在。
1. 个人主体:个人是最基本的主体形式,具有自我意识、选择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 个人主体具有独特的身份和个性,是自我实现和成长的主体。
- 个人主体在社会关系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如家庭成员、职场工作者等,展现多样性和复杂性。
2. 集体主体:集体是由多个个人组成的群体,具有共同的意识和目标,形成一种共同体。
- 集体主体在社会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如政党、社团、团体等,代表特定利益和观点。
- 集体主体的特点是集体行动和集体意识,通过团结合作实现共同目标和理想。
3. 国家主体:国家是一个独立的政治实体,具有主权和自治权,代表一定领土范围内的人民。
- 国家主体是国际社会中的一个重要角色,参与国际事务和维护国家利益。
- 国家主体具有法律、政治和文化等多重属性,是国家治理和国家形象的主体。
三、主体在不同领域的应用主体不仅存在于哲学领域,还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心理学、文化研究等各个领域。
1. 社会科学中的主体:社会科学研究人类社会行为和社会关系,主体是社会活动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 社会学研究个人在社会中的行为和互动,分析主体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和影响。
- 政治学关注政治主体,探讨政府、政党、选民等主体在政治中的作用和责任。
2. 心理学中的主体:心理学关注个体的心理过程和行为特征,主体是心理活动的主体。
- 发展心理学研究人类个体的成长和变化,分析主体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和需求。
文学理论教程笔记
文学理论教程笔记填空:人本主义文论:强调主体性作用,追求文学的超越与自由,用非理性因素·表现主义美论:20世纪西方第一位重要的美学家克罗齐和科林伍德为代表,以“艺术即直觉即表现”论点著称。
·直觉主义美论:西方生命哲学主要代表,法国柏格森·“移情”说:德国学者立普斯、古鲁斯、美国美学家浮龙·李为代表·“心理距离”说:瑞士心理学家布洛·精神分析文论:佛洛依德·“原型”论:瑞士心理学家荣格·现象学文论:波兰美学家茵加登·存在主义文论:萨特·解释学美论:伽达默尔·法兰克福学派:把以上拼凑起来的以人道主义为核心。
·科学主义文论·实证主义:孔德·自然主义:乔治·桑塔亚那·新自然主义:托马斯·门罗·结构主义:列维·斯特劳斯、罗兰·巴特·符号学:苏珊·朗格、卡西尔·格式塔心理学派艺术论:考夫卡、鲁道夫·阿恩海姆·丹纳在《英国文学史》序言、《艺术哲学》等书中提出了决定文学创作和文学发展的“三因素”说,即种族环境时代·文学的审美属性在魏晋才正式确立,曹丕在《典论·论文》中首次提出“诗赋欲丽”“文以气为主”,文学的自觉时代,为艺术而艺术的一派。
范晔“情志既动,篇辞为贵”·诗源情:陆机·滋味:钟嵘·刘勰:“情者文之经”、“情往似赠,兴来如答”·1747年,查理斯·巴托作出一个意义深远的区分:诗与绘画、雕塑、音乐、艺术和修辞等纳入七种“美的艺术”之中。
从此,手工艺、科学都不再是“艺术”,而只有“美的艺术”才是“艺术”文学的审美属性被认可。
1、一、名词解释1、文艺学: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包括三个分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五章人类主体主义文论一、概况与强调客体形式、自下而上的科学主义(形式主义)文论相对的,是强调人类主体、突出人类本体论的人类主体主义文论。
一般都把这种思潮概括为人本主义倾向或思潮。
人类主体主义文论产生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以后,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这时,人类仿佛感到失落了自己。
思想家为了寻找已经失落的人及其真正价值而产生了价值论哲学,或者说回到了人类(社会)本体论的探究之上去了。
从哲学本身的发展来看,在近代由自然(宇宙)本体论向认识论转化过程中,哲学家们日渐认识到,在人类认识中人类主体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康德的所谓“哥白尼式的革命”就是这种转化的最明显标志。
但是,不弄清人本身,不认识人自身,这个主体的价值也不可能充分发挥和实现。
因此,人类(社会)本体论思潮成为主潮之一。
同时,文本(形式)客体主义的发展日渐显露出自身不可克服的局限,美学家们纷纷要求研究人类这个主体在审美和艺术创造中的地位。
因此,人类主体主义的美学和文论也逐渐兴起。
人类主体主义的美学和文论从总体上表现出如下的特征。
第一,从审美客体的研究向审美主体的研究转化。
第二,把人的心理因素(包括理性的和非理性的因素)加以本体化。
第三,把审美和艺术当作人的超越功能和解放手段。
在人类主体主义文论范围之内,除了前面已经讲过了的各种心理学美学文论、非理性主义美学和文论以外,主要还有:现象学美学文论,存在主义美学文论,新托马斯主义美学文论,法兰克福学派美学文论及其他一些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文论,阐释学美学文论,接受美学文论等。
二、现象学文论1.胡塞尔的普通现象学现象学是由德国哲学家艾德蒙·胡塞尔(Edmund Husser1,1859—l938)在20世纪初创立的哲学流派。
以胡塞尔的《逻辑研究》(1900-1901)和《纯粹现象学和现象学哲学的观念》(第一卷,1913)为其确立和成熟的标志。
现象学是从批判实证主义一心理主义倾向,避免传统的唯心论和唯物论的二元对立,而形成的一种方法论与世界观逐步合一的哲学体系。
为了避免心物分裂的二元论,批判以心理主义实证方法对待世界,胡塞尔要求面向”事物本身”。
他所说的“事物”(sachen)并不是指客观存在的物理客体,而是指一个人所意识到的任何东西,或者说是呈现在一个人的意识中的一切东西,诸如自然对象、数学实体、价值、情感、意志、愿望、情绪等,不论是物理的或者心理的东西。
胡塞尔把这一些呈现在意识中的东西都称为“现象”,认为这些现象就是哲学研究的领域。
因此,所谓面向“事物本身”,就是返回到“现象”,也就是返回到意识领域。
他认为,这样返回到现象,就避免了心物二元分裂论,因为在“现象”之中,既有意识到的物质的东西,也有意识到的精神的东西。
为了实现他回到现象,面对“事物本身”,胡塞尔认为必须把对于世界的“自然观点”和“科学的观点”以及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对于世界的看法即传统哲学的观点,统统都加以悬置起来,或者说,将对于世界的上述种种观点放在括号里,存而不论,即“加括号”。
换句话说,就是要把种种关于世界的假设搁置起来,使人们摆脱这些假设的干扰,从而澄清被各种假设所充塞了的人的意识,让人能转向意识的内容本身(即呈现在意识中的一切“事物本身”),或者说转向“现象”。
胡塞尔认为,通过了现象学的“悬置”,人们就会意识到,呈现在意识中的现象不仅有事物感性的、具体的、外在的那些东西,而且有使该物成为该物的东西,也就是事物的一般、共相的东西。
后者就是“本质”。
因为这种“本质”是观念的、先验的,又是直接呈现在现象中的;本质是现象中稳定的、一般的、变中之不变的东西,也就是所谓诸变体间不变的常项。
哲学的研究就是要获得这种先验的本质,不然哲学就成不了严密的科学。
但是,这种寻求本质的方法,或“本质的还原”,并不是一个演绎或归纳的过程,也就是说并不是一种逻辑的方法;而是一种直觉(直观)的方法。
因此,胡塞尔把“本质的还原”称为“本质的直觉”。
他所谓的“直觉”就是直接地“看”,审视自己的意识领域,从呈现在意识领域内的现象之中,排除那些感性的、具体的、偶然的和混杂了虚假成分的或被歪曲了的东西,即非纯粹的现象,从而将纯粹的现象,也就是直接呈现在意识中的“事物本身”描述出来,这种纯粹的现象是非具体的、非感性的,也就是本质。
因此,所谓本质的还原或直觉,也就是通过反省自己的主观意识获得事物本质的方法。
胡塞尔认为,本质和现象是不可分割的,现象之中就有本质,本质就是一种现象。
同样,思想和物或意识和意识的对象也是不可分割的。
按照他的这种现象的一元论和意识的一元论,意识存在着一种基本结构,即“意向性”。
意向性就是指意识活动总是指向某个对象,不存在赤裸裸的意识,不存在把自身封闭起来的意识,意识总是对某种东西的意识。
他认为,正是这种意识的意向性结构克服了传统日常观点的主体与客体相分离。
所以,胡塞尔认为,意识和对象、世界之间的关系是“构成”的过程。
胡塞尔认为,人所经验的世界是十分复杂的,包括许多方面的层次、区域、结构和关系,必须将这些不同的方面综合、统一起来,经验世界才具有意义,而这种统一正是通过意识的活动实现的。
因此,意识并不是消极地接受某物的印象,而是积极能动地将这些印象综合为一个统一的经验。
意识的这种积极能动的活动就是“构造”,而这种“构造”活动是“先验的”,意思是说,意识是一切经验得以成立、具有意义的必要的前提条件。
换句话说,先验的“构造”是意识的一种形式的能力、规范的能力。
其关键则是时间意识。
因为只有时间意识能统一印象之流。
正因为意识具有这种指向对象的“意向性结构”,以及“构造”对象的能动活动,我们才能通过反省主观意识获得对本质的认识,从而使经验世界具有意义,得以统一,使科学知识成为可能。
那么意识的能动作用的根据是什么?胡塞尔假设了一个“先验的自我”。
这个“先验的自我”站在世界之外的地位上,以意识的意向性结构本身和整个世界作为自己意识活动的对象,它能看到世界的整体以及使世界成为可能的意识的结构。
胡塞尔称这个发现意识的意向性结构和世界整体的过程为先验的还原。
因此,“先验的自我”就成了世界的始原,而先验的还原比本质的还原更有意义,因而胡塞尔的现象学成了“先验现象学”。
胡塞尔的现象学,实际上是康德先验唯心主义的继承和发挥。
但是,现象学的上述概念和方法却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为它把欧洲哲学引向了强调以人为中心,以人的主观意识为本原的人类主体主义方面发展。
2.英伽登的现象学文论罗曼·英伽登(1893一1970)是波兰美学家,现象学美学和文论的主要代表之一。
其主要美学著作有:《文学的艺术作品》(1931),《论对文学的艺术作品的认识》(1937),《艺术本体论研究》(1962),《经验、艺术作品与价值》(1969)。
(1)文学作品是一种层次结构——文学本体论。
英伽登接受了胡塞尔的意向性学说、现象学还原方法,但他不同意胡塞尔否认客体存在的先验论立场。
因此,他认为有两类意向性对象。
一类是认知行为的意向性对象(包括实在对象),另一类是纯意向性对象(如艺术作品)。
第一类客体有一种离认识主体而独立的“自足性”,如纸张上的墨迹或数学中的三角形。
第二类意向性对象中只有一部分属性通过作品呈现出来,其余属性则有待于观赏者的想象力来补充,因而不是自足的。
这种不自足的意向性对象,主要是艺术品。
那么这种文学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如何呢?他认为,文学作品是一种由几个不同质的层次组成的构造,而且是一个有机的结构,其中每一层次由不同质的材料构成,具有其独特性质,同时又构成整个作品中复调的然而又是一致的价值属性。
具体说来,每部文学作品保持其统一性与基本性质的必要层次有“四层次”:其一,字音和建立在字音基础上的高一级语音构造。
其二,不同等级的意义单元。
其三,由多种图式化观相、观相连续体和观相系列构成的层次。
其四,由再现的客体及其各种变化构成的层次。
①第一,语音层——字音及在此基础上的语音构造,如韵律、语谜、语调等。
第二,语义层一一包括词、句、段各级语言单位的意义,它为整个作品提供了结构框架。
第三,图式层——它表明作品中的客体一方面是真实客体的再现,另一方面表明这种再现不是全面的,而是图式化的,这些未呈现的方面就构成客体层的“不确定点”,它有赖于读者在阅读中去完成,因而使客体显示出“各种变化”。
第四,客体层——它是再现的又是虚构的人物、事件等等,并由此组成了作品的世界。
这个客体是从句子的纯意向性相关物一一事态中展现的,因而不是真正的判断,而是类似性判断。
(2)对文学艺术作品的认识——文学认识论。
英伽登的文学认识论,主要就是论述对作品的上述四层次的认识。
三、存在主义文论1.存在主义文论的形成和发展存在主义美学、文论是在存在主义哲学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存在主义哲学在美学和艺术问题上的运用。
存在主义哲学是一种危机哲学。
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初期,作为主流而统治着西方哲学的是理性主义、科学主义和乐观主义。
但是,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不断暴露出了它的病疾,人们感到了“存在的不可理解”,“人的存在的走投无路的悲剧性,人们充满了绝望、孤独和无家可归感”。
同时,人们对于理性、科学也产生了极大的怀疑。
因此在资本主义的危机之中,于20世纪20年代在德国兴起了存在主义,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传入法国,并遍及欧美,70年代以后就退潮了。
简括地说,存在主义哲学主要有如下这些观点:(1)一切存在的出发点都是个人的存在,事物只有通过人才显示出来,人是事物的展示者。
一一人本主义或人类本体论。
(2)人通过自由选择来造就自己的本质,存在先于本质。
一一人的自由学说。
(3)人只有在畏惧、焦虑、死亡的状态中才能真正领悟到自己的存在。
——死亡哲学。
(4)人生在世即被抛人世界,而世界是荒谬的。
——荒谬哲学。
存在主义哲学的先驱者是:克尔凯郭尔(1813一1855),尼采和胡塞尔。
克尔凯郭尔是丹麦的神秘主义者,人称存在主义之父。
他的主要观点如下:(1)人的真正存在一一“孤独个体”。
他认为,“孤独个体”是世界上的唯一实在,存在于人内心中的东西(主观心理体验)是人的真正存在,并以此为哲学研究的出发点,为“存在”概念奠定了基础。
(2)人的存在状态——恐怖、厌烦、优郁、绝望。
他详细地研究了人的生存状态,阐述了恐怖、厌烦、忧郁、绝望等一系列的主观体验概念,认为这些主观体验是人最真实的“存在”状态,是原生的实在,是人生的最基本的内容,也是哲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从而把哲学从研究万物的存在(宇宙本体论)转向了研究人的存在(人类本体论),从研究外部世界转向了研究内心世界。
(3)人的存在和发展阶段。
克尔凯郭尔认为,哲学的起点是个人,哲学的终点是上帝。
人的存在和发展有三个阶段:美学阶段一伦理学阶段——宗教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