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骨与关节系统影像诊断
骨性关节炎临床和影像诊断
临床表现
❖ 关节疼痛及压痛 :最常见的表现。负重 关节及双手最易受累。
❖ 关节肿胀 、畸形:膝关节多见。 ❖ 晨 僵:很少超过半小时。 ❖ 关节内卡压:主要见于膝关节,易致摔倒。
实用文档
体征
关节肿大 局部触痛 关节畸形 功能障碍
实用文档
影像学检查方法
X线平片 关节造影 CT检查 MR检查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骨质疏松
实用文档
病 因和发病机制
不断流失
继续流失
正常软骨
软骨局部变软、 糜烂、变薄脱落
实用文档
边缘出现骨刺
临床表现
疼痛为本病常见症状,早期疼痛较轻,休息后可缓 解。随着病情进展疼痛加重,可有夜间疼痛发生。 另一主要症状为活动受限,呈缓慢的交替性进展。 随病情的发展,症状可逐渐加重。
实用文档
❖ X线特点: 骨质虫噬样破坏
❖
骨密度降低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 2、风湿性关节炎
❖ 体征与症状:多关节游走性关
❖
红肿
节疼痛,
❖ 实验室检查:抗O、血沉异常
❖ X片:
无明显关节破坏
实用文档
❖ 3、类风湿关节炎
❖ 症状体征:关节疼痛肿胀,僵硬
❖
累及手足小关节
❖ 实验室检查:血沉增高,RF阳性
创伤
性骨关节损害
实用文档
感染
分类 ❖ 原发性骨关节炎 软骨营养代谢 生物力学平衡 基质异常降解
•继发性骨关节炎 –骨与关节创伤 –先天性畸形 –医源性因素
实用文档
病 因和发病机制
❖ 个体因素:女性多见,尤其肥胖。生活习惯 ❖ 饮食因素:营养不良可导致和 加重本病的进展。 ❖ 免疫学异常。 ❖ 气候因素:常居潮湿、寒冷环境的人发病率高 ❖ 生物力学因素:穿高跟鞋。 ❖ 医源性因素:长期使用皮质醇类药物(骨质疏松)。
骨关节炎影像学诊断标准
骨关节炎影像学诊断标准
骨关节炎的影像学诊断标准主要包括X线检查、CT检查和MRI检查。
1. X线检查是骨关节炎诊断的“金标准”,表现为受累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及(或)发生囊性变化,关节边缘骨质增生。
2. CT检查主要用于与其他疾病进行鉴别,其影像学结果与X线类似,表现
为病变关节间隙变窄,受累关节软骨下骨质硬化、囊变,关节边缘骨赘形成。
3. MRI检查可以观察关节软骨、关节内及周围软组织,有助于骨关节炎的
早期诊断。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咨询专业医生。
影像科诊断报告书写规范
安徽省立医院影像科诊断报告书写规范一、诊断报告书写常规(一)诊断报告书写规范是诊断质量的最终反映医学服务涉及人的生命与健康,其服务质量的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为此,医学管理学就提出了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的种种规范与办法。
发达国家的医学质量保证,质量控制是由政府有关部门与医学学术团体共同实施的。
从我国近年来的实践看,也是由政府部门施加一定的行政影响,并组织有关的医学团体制定统一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的规范与实施办法,并加以贯彻与推广。
诊断报告书能反映医学影像的诊断质量。
从一份规范的诊断报告书中可以看得出使用的设备是什么,检查的操作技术或程序是怎样的,诊断者观察是否全面,以及诊断的思路是否正确等等。
因此,我们认为在逐步完善医学影像学质量保证或质量控制的进程中,第一步要走的路就是诊断报告书的规范化。
(二)规范化医学影像学诊断报告的格式医学影像学诊断报告书的格式是一种形式,它反映的内容必须要符合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要求。
纵观现在国内、国外的诊断报告书,形式各种各样,大小与繁简程度也不一致。
但是从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角度出发,我们认为医学影像学的诊断报告书的格式应包括以下5项。
1、一股资料,往往是表格式的。
逐项填写: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别、住院号、病区、病床、门诊号、X线号、CT号、MRI 号、DSA号、X片序号、检查日期、报告日期等等。
2、检查名称与检查方法或技术。
3、医学影像学表现。
如X线、CT、MRI和DSA所见等。
4、医学影像学诊断。
5、书写报告与审核报告医师签名。
(三)规范化医学影像学诊断报告书的内容:规范化医学影像学诊断报告书的五个项目所包括的内容各不相同,但却有一定的联系,它们与报告形式是统一的。
我们将每一项目应书写的内容,建议如下。
1、一般资料:各家医院可以根据各种不同设备的医学影像学科具体情况设计各自的表格,但必须是能精简地概括识别病员的标志、检查要求、目的与简要的临床情况或诊断。
报告书写者应逐一填写。
骨与关节影像学
关节纤维性强直
关节脱位
• 关节骨端脱位离正常相对关系
• 常见
髋关节、肘关节、肩关节
• 分类
程度
完全,不完全性(半脱位)
原因
外伤性 常伴撕裂性骨折
病理性 化脓性或结核性关节炎
先天性 关节发育不良
复习
基本病变 骨 软组织
关节
密度增加 骨质硬化,骨膜增生,骨质坏死 密度降低 骨质疏松,骨质软化,骨质破坏
• 关节腔造影 显示关节囊、肌腱、韧带、软骨等关节细微 结构
血管造影
肩关节造影
肩关节造影
膝关节造影
超声检查
•优势 无创、价廉、移动方便 对浅表病变显示较佳
•目的 浅表病变检查和定位
•局限 对疾病的特异性及骨骼检查欠佳
同位素检查
• 优势 功能成像 全身扫描
• 目的 病灶定位 早期发现异常 可进行治疗
全身系统
营养、代谢、内分泌等
检查方法
• X线平片
• 造影
血管造影
关节腔造影
• CT
平扫、增强
• MRI 平扫、增强、功能成像
• 超声
• 同位素
• 介入放射技术
X线平片
良好的定位、定性作用
检查要求 正侧位片 包括软组织 邻近一个关节 对侧对比
CT
•优势
密度分辨力高
显示精细结构
•作用
确定范围、性质以及和周围结构的关系
骨关节病变基本 X 线表现
• 骨基本病变 • 密度减低
骨质疏松 骨质软化 骨质破坏 • 密度增加 骨质增生硬化 骨质坏死 骨膜增生
• 关节基本病变 肿胀 破坏 退行性变、强直
骨质疏松
一定单位体积内正常钙化的骨组织含量减少 (有机成份和钙盐同时减少)
骨骼和肌肉系统影像诊断学[可修改版ppt]
• 对诊断有困难的部位,应用同一技术条件摄两 侧,以便对照观察
膝关节正侧位
腰椎正侧位
血管造影
• 用于肢体血管疾病及良恶性骨肿瘤的诊 断
下肢动脉造影
CT检查
• 平扫
–尽量将病变部位与其对侧部分同时扫描,扫 描层厚一般用5~10mm,常规扫描软组织窗及 骨窗
–向内外或前后移位 –上下端重叠或分离 –骨折端成角 –旋转移位
• 骨折端的嵌入: 嵌入性骨折
• 儿童骨折
–骨骺分离 –青枝骨折
• 骨折的愈合
–愈合良好(从骨折至骨痂形成,对位、对线 良好)
• 骨折的并发症
–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 –骨折畸形愈合 –外伤性骨折疏松 –骨关节感染 –骨缺血坏死 –关节强直 –关节退行性变 –骨化性肌炎
骨骼和肌肉系统影 像诊断学
骨骼、关节的影像学检查的方 法,主要以X线检查为主,在此基础上选 择性应用CT、MRI检查,能不断提高疾病 诊断的符合率。
第一章 骨骼系统
第一节 检查技术
• X线检查 • CT检查 • MRI检查 • 超声成像检查
X线检查
X线平片:摄片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 任何部位都要摄正侧位,必要时还要照斜位、 切线位及轴位等
• 必须结合临床及实验室的检查,综合分 析
X线平片
• 骨骼系统的正常X线表现
–骨的结构与发育
• 骨的结构:密质骨、松质骨、骨髓 • 骨的发育:包括骨化与生长。骨化:膜内化骨
(颅骨、面骨),软骨内化骨(躯干、四肢、颅底 骨、筛骨),骨化中心
–长骨
• 小儿长骨:骨干、干骺端、骺和骺板
–骨干:骨皮质(密质骨)、骨髓腔 –干骺端:骨松质(骨小梁彼此交叉呈海绵状) –骺:骨骺(二次骨化中心) –骺板(骺盘):骨骺与干骺端之间横行的半透
《医学影像学》教学大纲
医学影像学课程教学大纲(Medical imaging)课程编号:111046课程性质:专业课适用专业:临床医学先修课程: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诊断学后续课程:内科学、外科学、儿科学、妇产科学总学分: 3 理论课:2.5 实验:0.5总学时:72 理论课:42 实验:30I 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1.课程性质和特点:医学影像学是通过影像研究人体解剖结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进行诊断的一门临床学科;随着CT、MRI、DSA等新成像技术的应用,使本学科的内容更趋丰富。
通过对这门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在今后其它医学临床课程的学习、临床实习、研究工作中,对本专业有一个较完整的概念。
2.课程的基本要求:课程以讲授X线、CT及超声诊断为主,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模式组织安排教学,使学生掌握扎实的影像学知识;教学内容上特别在本学科与临床和病理知识的结合点上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自学能力、基本技能、思维和表达能力、科研能力和一定的专业英语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1)了解各种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图像特点;(2)掌握对图像的观察、分析与诊断方法;(3)了解CT、MRI 及介入放射学的价值和限度,以便正确应用。
重点学习各系统的正常和基本病变的影像学表现,介绍一般常见病的影像学诊断。
本课程教材选用《医学影像学》(全国高校医学规划教材),高教出版社,2004,8 孟悛非主编。
3.本课程应具备的基础知识:医学影像学与其他学科如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等具有密切而有机的联系,因此,学生必须具备以上的基础知识。
II 课程内容与要求第一章总论(5学时)一、学习目的与要求(1)了解放射诊断学应用原理和概况。
(2)了解放射诊断学的价值、限度和地位。
(3)了解常用的X线检查方法及在临床工作中的正确应用。
(4)了解放射诊断学的方法和原则。
(5)了解CT、DSA、USG、MRI成像的基本原理及其临床应用的价值和限度。
医学影像诊断实习计划
各实习点由实习小组长负责实习全面工作,协助医院搞好医学影像诊断专业毕业实习计划实习分组轮换,掌握同学的思想、学习、工作等情况,定期向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已完成理论及教学见习。
现根据卫医院领导和学校领导汇报实习情况,请示工作。
生部办法的教学计划,结合我校具体情况,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医院相关处室是学生实习和生活的基地,实习生必须服从宗旨,拟定本计划如下:领导,参加处室内政治学习、劳动、卫生等一切活动,并进行一、毕业实习目的及要求:考勤登记。
实习生在实习期间的实习成绩,操行表现及出勤情学生在实习期间要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况,要定期填入《毕业实习考核手册》,各处室实习结束,个要思想,把所学理论付诸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学习、提高,人做出小结,请带教教师给予鉴定,实习全部结束时,写出个牢固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培养良好的医疗道德人实习总结和小组鉴定后,请医院主管处室鉴定签章,填入《毕和工作作风,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卫生技术人才。
业实习考核手册》,由实习组长交学校实习就业处审核。
二、实习科室及时间安排:四、实习生守则毕业实习目自年月日开始,至年月(一)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践日结束,共40 周。
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培养良好医德医风,讲文明、讲礼X线投照:10周貌,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
影像诊断:12周(二)热爱所学专业,端正实习态度,尊敬实习单位的各超声诊断:8周类人员,团结同志、同学,工作认真负责,积极主动,努力完内科:5周成上级领导交办各项任务。
外科:5周(三)严格遵守实习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服从领导,听三、组织领导从指挥。
不迟到,不早退,工作时间不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学生毕业实习工作由学校统一领导。
由主管副校长主管,按要求着装。
实习就业处负责组织实施。
各实习组要在实习医院主管院长、(四)严格执行实习计划,不擅自变动实习计划和实习时护理部、各处室主任直接领导下,依据实习计划和医院的具体间,确需调整的,必须经实习单位主管部门和学校实习就业处情况,统一组织安排实习。
《兽医影像诊断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兽医影像诊断学实验》教学大纲课程编码:07075115学时/学分:24/2一、实验的性质与任务《兽医影像诊断学》实验课程是动物医学专业的一门专业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加深学生对不同成像技术基本原理和各图像特点的了解,初步掌握超声及X线检查基本技术要点,学会图像的观察和分析方法,从而为从事兽医临床工作奠定一定的影像诊断学基础。
本课程的实验内容是配合理论教学内容而设计的,按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两大局部的顺序排列。
其主要任务是以讲授中、小动物疾病的X线、超声检查等特殊诊断方法成像原理、操作方法以及常见疾病的影像特征为重点,通过学习,让学生能初步掌握动物X线、超声检查等基本影像检查技术,从而为提高疾病临床诊疗技能和水平奠定基础。
二、适用专业动物医学三、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实验一X线技术及暗室技术1 . 了解X线的成像原理和一般特性的理解和掌握;2 .掌握超声诊断技术实验二X线特殊检查技术1 .掌握X线技术,造影技术,胶片冲洗技术2 . 了解X线投照条件的应用实验三四肢骨及关节疾病的影像检查1 .掌握骨与关节的检查方法2 . 了解骨与关节的正确解剖结构3 .掌握骨、关节、骨骼病变的基本影像表现实险四头部、脊柱疾病的影像检查1 .掌握头部、脊柱疾病的影像检查2 . 了解头部、脊柱的影像检查实验五胸部疾病的影像检查1 .掌握胸部疾病的影像检查2 . 了解胸部疾病的基本X线征象实验六腹部疾病的影像检查1 . 了解腹部疾病的影像检查2 .掌握腹部疾病的X线与超声诊断实验七心脏超声检查1 . 了解心脏超声检查.掌握心脏病变的基本超声检查征象四、实验工程设置与学时分配五、实验指导资料1 .兽医影像学,谢富强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年2 .犬猫超声诊断技术图谱与教程,柯都拉,托巴斯主编,谢富强译.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8年六、考核方式考查课,从实验报告、出勤、课堂表现等方面综合考核给出课程成绩。
七、说明1 .先修课程为临床诊断学,兽医外科学,兽医内科学,解剖学等专业课程。
医学影像诊断报告书写规范
医学影像诊断报告书写规范普通X线检查的重要性在改变,部分的检查项目与检查技术已由CT、MRI与DSA替代。
尽管如此,我们仍认为普通X线检查与诊断仍是整个放射科影像诊断的基础,我们仍建议要对普通X线表现要作全面的描述与讨论。
以下就普通X线常用各个系统诊断报告书写规范作一描述,供作参考。
一、胸部X线报告胸廓:对称、畸形、骨骼情况。
肺野:肺内血管纹理,肺内有无病灶,如发现病灶要描述其部位、形态、边缘、大小、有无空洞等等情况。
肺门:正常、增大,有无肿块等。
纵隔:气管是否正中,纵隔有无增定及有无肿块发现等。
横隔:位置、形态有无改变,肋隔角与心膈角情况。
心脏:外形有无异常变化,心胸比率,各房室情况。
二、心脏平片X线诊断报告摄片位置:后前位、右前斜位、左前斜位,左侧位。
胸廓:纵隔与横形态有无异常。
肺部:重点描述肺门、肺内动、静脉血管纹理的变化,有无肺动脉高压或肺淤血等表现.心脏:心外形增大的类型,肺动脉段外形变化,各房室增大的情况,食道左房压迹变化情况。
三、泌尿系统X线诊断报告1、平片:(1)两肾轮廓、位置、形态与大小。
(2)全尿路区域有无钙化或结石样阴影。
(3)腰大肌及腹壁脂肪线影像情况。
(4)脊椎、骨盆区、骨骼有无异常。
(5)肠道内容情况及其他腹部异常阴影。
2、排泄性尿路造影(IVP)。
(1)两肾轮廓、位置、形态、大小。
(2)使用对比剂名称、剂量、浓度。
(3)两肾功能显影情况:正常、延迟、不显影。
对肾功能差者,造影需延时45’-60’或更长时间摄片观察。
(4)两侧肾盏、肾孟轮廓显示情况。
(5)膀胱充盈情况。
(6)两侧输尿管显示情况。
3、逆行肾盂造影(RCP)(l)两肾轮廓、位置、形态、大小、注明导管位置。
(2)使用造影剂的名称、浓度、剂量。
(3)两侧肾盏、肾孟、输尿管充盈显示情况。
(4)腰骶椎与骨盆区骨质情况。
4、膀胱造影(1)造影剂名称、浓度、剂量。
(2)膀胱充盈的轮廓、形态、大小;病理性改变应说明病变范围大小,边界与邻近脏器的关系。
骨关节正常影像学表现
L5横径明显大于长 径,椎体平面呈椭 圆形,椎管呈三叶 状,椎体后壁呈弧 形后突
侧隐窝
侧隐窝内走行 神经根
侧隐窝正常前后径为3 ~5mm,当小于2mm时 被认为是狭窄
腰椎上段椎管呈圆形
腰椎下段椎管呈倒三角形
正常腰段椎管前后径为15~25mm
椎间盘特点
1、胸段椎间盘最薄,腰段最厚,颈段介于两者之间。
6、注意照片上是否有不应该有的异物。
X线片阅读顺序:
• 软组织-骨外形-骨结构(骨膜、皮质骨【 密度-界限-边缘】松质骨)-其它骨结构( 子骨、副骨、骨骺、营养血管沟、骨岛、 生长障碍线)-关节
X线影像的分析与诊断
前提条件
1、要非常熟悉各种X线影像所反映出来 组织结构的解剖特点;
2、要掌握人体组织结构常见生理与病理 现象的X线影像特征;
骨骺板:骨骺与干骺端 间的软骨层,在X线片上显 示为横行的透明线
骨骺线:骨骺的不断增长, 骨骺板逐渐变薄,最后 消失,骨骺与干骺端出 现骨性联合,完成骨发 育,有时遗留一条横行 线状致密影
骨龄
骨骺内骨化中心的出现,完全骨化 及与骨干闭合都是按照一定时间顺序进 行,由此来推测年龄为骨龄。
骨龄的意义
•应力位 :正常踝关节
在内翻或外翻应力位时 ,距骨倾斜角度极小, 一般小于5°,大于5°以 上视为异常,如果距骨 倾斜度达到15°时,表 示韧带有断裂,一般倾 斜角度越大,损伤的韧 带数越多。
膝 关 节
髋 关 节
1.髂嵴2.髂骨翼3.髋关节间隙4.股骨头5.股骨颈6.粗隆间7. 闭孔8.小粗隆9.骶孔10.骶髂关节11.股骨头凹12.大粗隆13. 耻骨上支14.耻骨联合15.坐骨支
中 心 线:第4颈椎
颈椎张口位
影像学基础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模块医学影像学基础二、实验标题医学影像学基本成像技术原理与应用三、实验目的1. 了解医学影像学的基本成像技术原理。
2. 掌握X射线、CT、MRI和超声等成像技术的应用。
3. 培养观察和分析医学影像图像的能力。
四、实验日期2023年11月10日五、实验操作者张三六、实验内容1. X射线成像原理及应用2. CT成像原理及应用3. MRI成像原理及应用4. 超声成像原理及应用七、实验步骤1. X射线成像原理及应用- 通过实验观察X射线在人体组织中的穿透性。
- 分析X射线在医学影像学中的应用,如骨折、关节病变的诊断、胸部X光片等。
2. CT成像原理及应用- 通过实验了解CT成像原理,如X射线球管、探测器等。
- 分析CT在医学影像学中的应用,如头部、胸部、腹部等部位的成像。
3. MRI成像原理及应用- 通过实验了解MRI成像原理,如磁场、射频脉冲等。
- 分析MRI在医学影像学中的应用,如神经系统、肌肉骨骼系统等部位的成像。
4. 超声成像原理及应用- 通过实验了解超声成像原理,如超声波、探头等。
- 分析超声在医学影像学中的应用,如心脏、腹部、妇产科等部位的成像。
八、实验过程1. X射线成像实验- 观察X射线在人体组织中的穿透性。
- 分析X射线在医学影像学中的应用,如骨折、关节病变的诊断、胸部X光片等。
2. CT成像实验- 了解CT成像原理,如X射线球管、探测器等。
- 分析CT在医学影像学中的应用,如头部、胸部、腹部等部位的成像。
3. MRI成像实验- 了解MRI成像原理,如磁场、射频脉冲等。
- 分析MRI在医学影像学中的应用,如神经系统、肌肉骨骼系统等部位的成像。
4. 超声成像实验- 了解超声成像原理,如超声波、探头等。
- 分析超声在医学影像学中的应用,如心脏、腹部、妇产科等部位的成像。
九、实验结果与分析1. X射线成像结果与分析- X射线具有穿透人体组织的能力,可用于骨折、关节病变的诊断和胸部X光片等。
骨骼系统影像检查
常见病X线表现
常见部位骨折: ①Colles骨折又称伸展型桡骨远端骨折:桡骨远端横
行或粉碎骨折,远段向背侧移位,向掌侧成角畸形 ②肱骨髁上骨折:儿童过喙突窝和鹰嘴窝远背侧移位
常见病X线表现
常见部位骨折: ①Colles骨折 ②肱骨髁上骨折: ③股骨颈骨折:多见于老年
骨折可发生于股骨头下、中部或基底部 断端常有错位或嵌入 头下骨折关节囊的损伤影响关节囊血管对股骨头及 颈的血供使骨折愈合缓慢,甚至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正常成人膝关节
骨、关节系统
脊柱由脊椎和其间椎间盘所组成 在正位片上,椎体呈长方形 从上向下依次增大,主要由松质骨构成 周围为一层致密骨皮质,密度均匀
骨、关节系统
椎体两侧有横突影
在横突内侧可见椭圆形环状致密影,为椎弓根横断 面影像,称椎弓环
在椎弓根的上下方为上下关节突的影像
与骨质疏松不同的是骨小梁和骨皮质边缘模糊 常发生于生长期为佝偻病 成年为骨软化症 亦可见于其他代谢性骨疾患。
骨、关节系统
骨质增生硬化 一定单位体积内骨量增多 X线表现是骨质密度的增高,
骨小梁增粗、增多、密集,骨皮质增厚、致密 明显者,则难于分清骨皮质与骨松质 骨髓腔变窄或消失 见于慢性炎症、外伤和某些原发性骨肿瘤 如骨肉瘤,或成骨性转移瘤
第五篇 影像检查
一、检查方法
骨骼结构中骨皮质密度高 内部的松质骨和骨髓比皮质骨密度低,鲜明对比 由于骨与软组织具备良好自然对比 一般摄影即可使骨关节清楚显影 骨关节疾病也易于在X线片上显示经分析可诊断
一、检查方法
X线平片摄影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四肢长骨、关节和脊柱都要用正侧两个摄影位置,
骨、关节系统
骨膜增生X线表现在早期是一段长短不定、与骨皮 质平行细线状致密影
实验报告骨学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骨骼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掌握骨骼的形态、大小和连接方式。
3. 学习骨的生理、病理变化及其与疾病的关系。
二、实验材料1. 骨骼模型2. 骨折模型3. 骨质疏松模型4. 骨折愈合模型5. X线片三、实验方法1. 骨骼模型的观察(1)观察骨骼模型的形态、大小和连接方式。
(2)了解骨骼系统的组成,包括颅骨、脊柱、胸廓、骨盆和四肢骨。
2. 骨折模型的观察(1)观察骨折模型,了解骨折的形态和分类。
(2)学习骨折的治疗方法,如复位、固定和康复。
3. 骨质疏松模型的观察(1)观察骨质疏松模型,了解骨质疏松的形态和病因。
(2)学习骨质疏松的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等。
4. 骨折愈合模型的观察(1)观察骨折愈合模型,了解骨折愈合的过程和影响因素。
(2)学习骨折愈合的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康复训练等。
5. X线片的观察(1)观察X线片,了解骨骼的影像学表现。
(2)学习骨骼病变的诊断方法,如骨折、骨质疏松等。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骨骼模型的观察结果通过观察骨骼模型,我们了解了骨骼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骨骼系统由骨骼、关节和骨骼肌组成,具有支持、保护和运动等功能。
2. 骨折模型的观察结果通过观察骨折模型,我们了解了骨折的形态和分类。
骨折分为完全骨折和不完全骨折,根据骨折线的方向可分为横断骨折、斜形骨折和螺旋骨折等。
骨折的治疗方法包括复位、固定和康复。
3. 骨质疏松模型的观察结果通过观察骨质疏松模型,我们了解了骨质疏松的形态和病因。
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微结构破坏为特征的代谢性骨病。
骨质疏松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等。
4. 骨折愈合模型的观察结果通过观察骨折愈合模型,我们了解了骨折愈合的过程和影响因素。
骨折愈合分为三个阶段:炎症期、修复期和重塑期。
骨折愈合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康复训练等。
5. X线片的观察结果通过观察X线片,我们了解了骨骼的影像学表现。
骨折、骨质疏松等骨骼病变在X 线片上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有助于疾病的诊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骼与肌肉系统影像诊断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长骨骨折、骨巨细胞瘤、骨肉瘤、椎 间盘突出的影像表现
2、掌握骨骼与软组织常见基本病变影像表现 3、了解化脓性骨髓炎的影像表现
二、实验器材
多媒体实验室、 医学影像软件
三、实验内容
1、正常骨与关节的影像表现
2、骨骼与软组织基本病变表现 3、关节基本病变表现 4、骨折 5、化脓性骨髓炎 6、骨巨细胞瘤 7、骨肉瘤
膨出伴黄韧带肥厚
膨出伴空泡征
突出伴钙化
(三)急性化脓性骨髓炎
发病3周,骨 质破坏明显,骨 膜反应广泛且明 显,死骨形成密 度高,与周围骨 质分界清楚。
(四)慢性化脓行骨髓炎
尺 骨 慢 性 化 脓 性 骨 髓 炎
右股骨慢性化脓性骨髓炎
(六)骨巨细胞瘤
(七)骨肉瘤
股骨溶骨型骨肉瘤
1、骨质疏松
2、骨质软化
3、骨质破坏
4、骨质增生硬化
5、骨膜反应
平行型
花边型骨膜反应
壳状骨膜反应
6、骨质坏死
7、骨骼变形
8、周围软组织病变
(一)骨折
骨折线
股骨中下段骨折, 向外后成角
青枝骨折
骺离骨折
Colles’骨折
肱骨髁上骨折
(二)椎间盘突出
椎间盘膨出
(一)正常骨与关节的影像表现
1、骨 质:包括骨皮质和骨松质
骨皮质 骨松质
小儿长骨 可分为:骨干、干骺端、骺、骨骺板
成人长骨
关节
CT
腰椎
(二)基本病变表现
骨质疏松 骨质软化 骨质破坏 骨质增生硬化 骨膜异常 骨与软骨内钙化 骨质坏死 骨骼变形 软组织改变
骨膜反应Codman三角 形成。
混合型: 成骨与溶骨的程度大致相同。于溶骨性 破坏区和软组织肿块中可见较多的肿瘤骨, 肿瘤周围可见不同程度的骨膜增生。
右肱骨混合型骨肉瘤
右髂骨骨肉瘤
四、讨论
骨折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