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的判断句

合集下载

6古代汉语的判断句

6古代汉语的判断句



二、指示代词“是”和判断词“是”

现代判断句要用判断词“是”,古汉语相反,一般不用,这 是古今汉语判断句最重要的差别,先秦汉语中,有很多“是” 字,很象判断词: ①是吾师也。(左传· 襄31) ②是社稷之臣也。(论语· 季氏) 从现代汉语的眼光去看,似乎都可以用判断词“是”的 意思去理解,其实“是”为指示代词作主语,相当于“此”。
①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荀子· 劝学) ②弃其杖,化为邓林。 ③晋为盟主,诸侯或相侵也,则讨之。(左传· 襄26) ④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论语· 子张)

只有在极少数句子中,“为”才和现代汉语 中的判断词“是”相当: ⑤尔为尔,我为我。(孟子· 公孙丑上)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中,在谓语前面可以加副词“乃”、 “即”或语气词“维(惟)”。

“乃、即、必”等用在判断句中,不是判断词,而 是副词,起加强肯定语气的作用。
10)是乃仁术也。(孟子· 梁惠王上) 1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12)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史记· 项羽本纪) 13)汝之子即吾之子也。(三国志· 失街亭) 1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3.主语+者,谓语。
⑤情者,文之经;辞者,文之纬。(文心· 情采) ⑥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柳敬亭传) 判断意味没有带“也”的强。

4.主语,谓语。
⑦秦,虎狼之国。(史记· 屈贾列传) ⑧刘豫州,王室之胄。(资治通鉴· 汉献建安十三)


判断意味更用在主语和名词谓语中间, 有人认为是判断词,认为是“为”的较古的形式,其实这种 看法是欠妥当的,“维”“为”上古根本不同音,“维、惟” 是句中语气词。起引出谓语和加强语气的作用。它们不仅用 在判断句中,也用在描写句或叙述句中。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
▪ (6)高祖曰:“此齐辨士蒯通也。”(汉
书·韩信传)
(唐钰明:《上古判断句的变换考察》,《中国语文》 1991-5;《上古判断句辨析》,《古汉语研究》19934)
▲古代汉语判断句的表达功能 ▪ 1.类属关系:主语属于谓语的同类
➢仲弓父,贱人。(史记·陈涉世家) ➢滕,小国也。(孟子·梁惠王下) ▪ 2.等同关系:主语等于谓语 ➢子之所慎,斋、战、疾。(论语·述而) ➢梁父即楚将项燕。(史记·项羽本纪)
▪ D.判断动词“是”
▪ 主语+是+宾语 ▪ 此是何种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 鬷(zong)夷氏是其后也。(论衡·龙虚)
▪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论语·里仁)
▪ 单个名词/代词+是+名词性成分
▪ 千里而见王,是予所欲也。(孟子·公孙丑上) ▪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
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 ▪ 尔共苞茅不纳,寡人是徵;昭王南征而不復,
重也。(韩非子·五蠹) 5.条件、目的等复杂语义关系 ▪ 夫战,勇气也。(左传·庄10) ▪ 百乘,显使也。(战国策·齐策)
小结:
▪ 句式:
❖ 表达功能
▪ 1.主语+者,谓语+也。 ❖ 1.类属关系
▪ 2.主语,谓语+也。
❖ 2.等同关系
▪ 3.主语+者,谓语。
❖ 3.比喻关系
▪ 4.主语,谓语。
▪ 2.判断动词(系词) ▪ 3.形容词:对的,正确的 ▪ 魏其言是也。(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 主爵都尉汲黯是魏其。(同上)
判断句的活用问题
▪ 1、表达比喻内容 ▪ 这种判断句实际上是一种比喻。如: ▪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荀

古汉语判断句详解

古汉语判断句详解

古汉语判断句详解分类1、古代汉语的判断句不用判断词,而是在判断句的谓语后面加语气词“也”帮助判断。

格式:主语+谓语+也例: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

《左传·齐桓公伐楚》王,人君也;斶,人臣也。

《战国策·齐策四》张骞,汉中人也。

《汉书·张骞传》2、在主语后面加上代词“者”复指,引出谓语。

格式:主语+者+谓语+也例:南冥者,天池也。

《庄子·逍遥游》吾所欲者,土地也。

《韩非子·五蠹》陈胜者,阳城人也。

《史记·陈涉起义》3、在主语后面加上代词“者”复指,省略“也”字。

格式:主语+者+谓语例:兵者,不祥之器。

《老子》陈轸者,游说之士。

《史记·张仪列传》4、省略“者”、“也”,这是“……者……也”的省略形式。

格式:主语+谓语例:夫鲁,齐晋之唇。

《左传·哀公八年》荀卿,赵人。

《史记·孟轲荀卿列传》5、判断句的主语有时根本不出现,有时承上文省略,这时,句末的“也”字必不可少。

例:明日,子路行,以告。

子曰:“隐者也。

”《论语·子路从而后》酣战之时,司马子反渴而求饮,竖谷阳操觞酒而进之。

天子曰:“嘻!退,酒也!”谷阳曰:“非酒也。

”《韩非子·十过》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区分“是”为判断动词还是指示代词。

①先秦时代,“是”字往往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用和“此”一样。

例:公曰:“是吾宝也。

”《左传·僖公二年》是社稷之臣也。

《论语·季氏将伐颛臾》曰:“是何也?”曰:“无何也。

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

”《荀子·天论》至攘人犬豕鸡豚者,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

是何故也?《墨子·非攻上》日月星辰瑞历,是禹桀之所同也。

《荀子·天论》臣闻国之兴也,视民如伤,是其福也;其亡也,以民为土芥,是其祸也。

《左传·哀公元年》国平养侠儒,难至用介士,所利非所用,所用非所利,是故服事者简其业,而游学者日众。

古代汉语:判断句

古代汉语:判断句
(1)曹公,豺虎也。《赤壁之战》 (2)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荀子·王霸》
(二)因果判断 用判断句的形式表达了因果关系复句的内容,主语说明事情的结果,谓语说明产生的原因。 翻译时应加上“是因为”。
(3)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庄子·养生主》 (4)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论语·宪问》
判断句谓语前,出现的“即、皆、必、则、维、乃、素”等,都
是副词,用来修饰判断谓语,虽然可以按照“是”来翻译,但不能认
定为判断词。
(1)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史记·陈涉世家》 (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3)身非木石。《报任安书》 (4)梁父即楚将项燕。《史记·项羽本纪》
“乃”“即” 常用在判断句的主语与谓语之间,是副词起加强肯定语气的作用,与现代汉语 中的“就”完全相同。
汉语基础课题组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属性、情况以及事物之间的关系作出肯定或否
定判断的句子,表示主语是什么,或不是什么;从形式上看,判断句
的主语和谓语一般都是名词性成分。
(1)南冥者,天池也。《庄子·逍遥游》 (2)是皆秦之罪也。《苏秦以连横说秦》 这里的:“是”为指示代词。
现代汉语判断句一般用判断动词“是”,例“我是中国人”。 古汉语判断句则不用判断动词“是”,靠判断句主语与谓语的语义关 系进行判断。有时在主语后加代词“者”,复指主语,引出谓语。在 谓语后加语气词“也”,表达判断语气,帮助判断。
判断句的表达功能: 一是表示归类、等同是判断句中常见的语义关系,表示比喻也可以归入这种 类型。 二是还常用来解释原因,这样的判断句在翻译时,常要加进跟说明原因有关 的词语,而不能简单地翻译成“是”。 三是用来对有关的事实加以评议,这种句子的主语是评议的对象,谓语则是 评议的内容。

判断句古代汉语例句

判断句古代汉语例句

判断句古代汉语例句一、古代汉语判断句例句那可太多啦。

1. 陈胜者,阳城人也。

这是史记·陈涉世家里的句子哦,直接点明陈胜是阳城这个地方的人呢。

2.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在鸿门宴里出现的,一下就说出项伯是项羽的叔父。

3.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韩愈在师说里写的这个句子,明确指出老师是做传道授业解惑这些事的人。

4. 吾所欲者,土地也。

很直白地表示我想要的东西就是土地。

5.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里的句子,说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

6. 环滁皆山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的句子,说环绕滁州的都是山。

7. 粟者,民之所种。

强调粟是百姓所种植的。

8.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把君主比作舟,百姓比作水。

9. 夫战,勇气也。

在战争中,靠的就是勇气。

10. 是寡人之过也。

这是我的过错,很干脆的判断句。

11. 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都城的城墙超过百雉,那就是国家的祸害。

12. 制,岩邑也。

制这个地方,是险要的城邑。

13. 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

贡品没有献上,是我们国君的罪过。

14. 邻之厚,君之薄也。

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的势力就相对削弱了。

15.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说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

16. 子瑜者,亮兄瑾也。

点明子瑜就是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

17. 刘备,天下枭雄。

直接判断刘备是天下的枭雄。

18. 妪,先大母婢也。

这个老妇人是我去世祖母的婢女。

19.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项脊轩呢,就是以前的南阁子。

20.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贿赂秦国导致自己力量亏损,这就是国家破灭的原因。

21.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百姓养生送死没有遗憾,这是王道的开始。

22. 非我也,兵也。

不是我(的过错),是兵器(的过错)。

23. 是社稷之臣也。

这是国家的臣属。

24. 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把对方比作刀俎,自己比作鱼肉。

25.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夺取项王天下的一定是沛公。

26.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这不是曹操被周瑜围困的地方吗?虽然是反问句形式的判断句。

6古代汉语的判断句

6古代汉语的判断句
8
(5) 在“……者,……也”式及其省略形式的谓语前 面加上“乃”、“即”、“皆”、“必”、“诚”、 “亦”等副词,加强肯定判断的语气。 例如:
《战国策·赵策》:“吾乃梁人也。” 《史记·项羽本纪》:“梁父即楚将项燕。” 《史记·留侯世家》:“所诛者,皆生平所仇怨。” 《史记·项羽本纪》:“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孟子·公孙丑上》:“子诚齐人也。” 《战国策·赵策》:“今秦万乘之国,梁亦万乘之 国。”
17
《孙子兵法·势》:“终而复始,日月是 也。”
《韩非子·难言》:“以智说愚必不听, 文王说纣是也。”
《战国策·魏策》:“若士必怒,伏尸二 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庄子·逍遥游》:“汤之问棘也是已。”
18
大约从战国末期开始,“是”有时被当作判 断词使用(在更多的情况下“是”仍作代词)。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
1
判断句是表示某种事物是什么东西、属于某一 类或不属于某一类的句子。
在现代汉语中,肯定性的判断句,必须在主语 和宾语之间用判断动词“是”表示。例如:“北京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王老师是重庆人。” 否定性的判断句,则必须在“是”前加上否定副词 “不”字,例如:“封主任不是我的邻居。”
11
但在古汉语中,用来复指前面所述之 事的代词“是”、“此”,有时也可不用; 这样,看起来判断的形式不明显,但实际 上仍是判断句。例如:
《左传·僖公三十年》:“许君焦瑕, 朝济而夕设版焉,(是)君之所知也。”
12
第二,有些判断句的主语省略,只出现谓语。 这是因为主语所指的人或事物已在上文出现过, 省略之后并不影响文意表达。这种情况在对话 中较多。例如:
9
(6) 在“……者,……也”式及其省略形式的 谓语前面加上否定词“非”,表示否定判断。 “非”的作用是否定整个谓语,译成“不是”, 但“非”并不是判断词,而是副词。 例如:

古代汉语中的判断句

古代汉语中的判断句

❖ 北宫之女婴儿子无恙耶?撤其环瑱,至老不 嫁,以养父母,是〈皆〉率民而出于孝情者 也,胡为至今不朝也?……於陵子仲尚存乎? 是其为人也,上不臣于王,下不治其家,中 不索交诸侯,此率民而出于无用者,何为至 今不杀乎?(《战国策·齐策四》,赵威后 问齐使)婴儿子,北宫之女的名字。环瑱 (tiàn),耳饰品。出,施行。於(音乌) 陵,地名。索交,结交。
(以上判断句表示比喻)
❖ 夫战,勇气也。(左传·庄公十年)
❖ 百乘,显使也。(战国策·齐策四。带着百辆 车乘的是声势显赫的使者)
❖ 朱紱皆大夫,紫綬悉将军。(白居易《轻 肥》。朱紱,本指古代官服上的红色蔽膝, 这里指绯衣;紫綬,紫色丝带,古代高官员 的服饰。) (判断句表示复杂的语义关系)
有时“ 者”字用在叙述句或描写句的主语之后,而这个 主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是前文所不曾提及或者突然出现的。
六、主语+否定词+名词性谓语(+也)
❖ 楚虽大,非吾族也。(左传·成公四年) ❖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诗经·邶风·柏舟) ❖ 此庸夫之怒,非士之怒也。(战国策·魏策四) ❖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庄子·秋水) ❖ 管仲非周公旦。(韩非子·难二) ❖ 故王之不王,非挟泰山以超北海之类也。(孟子·梁
❖ 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论语·宪 问》。合,纠合,这里指诸侯间的盟会)
❖ 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庄子·养生 主。族庖,普通的厨子。折,犹“斫”)
❖ 轻辞天子,非高也,势薄也;重争士橐,非下也,权重 也。(韩非子·五蠹。士,同“仕”,出仕。橐,音驮, 寄寓,这时指寄食于权门)
❖ 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 善哉?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战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
一、古今汉语判断句的差异 二、古汉语判断句的形式 三、古汉语判断句中“是”的词性与作用
一、古今汉语判断句的差异
现代汉语的判断句一般由判断词“是”构成,“是” 用于联系判断句的主语与谓语,并帮助表示判断。
古汉语的判断句则不用判断词“是”,而是将判断 句的主语与谓语直接联系在一起,靠判断句主语与 谓语的语义关系进行判断。有时在主语后加代词 “者”,复指主语,引出谓语。在谓语后加语气词 “也”,表达判断语气,帮助判断。
3、“……也”
即在判断句谓语的后面加语气词“也”,帮助进行 判断。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十分常见。如:
张骞,汉中人也。(《汉书·张骞传》) 王,人君也。(《战国策·齐策四》) 制,岩邑也。 《左传·隐公元年》 董狐,古之良史也。 《左传·宣公二年》 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 《左传·僖公四年》 龙,德而隐者也。 《周易·乾第一》 臣之子,皆下才也。 《列子·说符》 若皋之所观,天机也。 (同上)
是何故也?(《墨子·非攻上》) 至入人栏厩取人马牛者,其不义又甚攘人犬豕鸡豚。 此何故也?(《墨子·非攻上》) 国平养儒侠,难至用介士,所利非所用,所用非所 利,是故服事者简其业,而游学者日众。是世之所 以乱也。(《韩非子·五蠹》)
例-是2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论语·里仁》) “是”作判断词来用,汉代的时候就有了。 此必是豫让也。(《史记·刺客列传》)
三、古汉语判断句中“是”的词性与作用
古汉语判断句中的“是”是指示代词,常用 来作判断句的主语,复指上文出现了的内容。 例
古汉语判断句中的这种复指代词“是”,后 来演变为判断词“是”,演变的原因是这种 复指代词“是”,具有判断意味。 例
例-是1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判断句:表示某种事物是什么东西或不是什么东西,某种事物属于某一类或不属于某一类。

形式如下:一、肯定形式:1、不用判断词,在判断句的谓语后面加语气词“也”帮助判断。

(——也)例如:王,人君也;斶chu51四声,人臣也。

《战国策·齐策四》严斶面折齐宣王2、在主语后面,还可以加上代词“者”复指,引出谓语。

(——者,——也。

)如:南冥者,天池也。

《庄子·逍遥游》(冥:古义黑,五行中以黑代水,故本义水。

)吾所欲者,土地也。

《韩非子·五蠹》陈胜者,阳城人也。

《史记·陈涉起义》3、有时候“也”字可不用(——者)如:兵者,不祥之器。

《老子》4、“者”“也”都不用。

如:夫鲁,齐晋之唇。

《左传》二、否定形式:在判断句的谓语之前加上“非”字(非——也)例:楚虽大,非吾族也。

《左传》耕渔与陶,非舜官也。

而舜往为之者,所以救败。

《韩非子》(官:职责。

败:社会的败坏风气。

韩非子引孔子讲学)三、省略形式:“也”字必不可少判断句的主语句有时根本不出现,有时应承上文而省略。

在这种情况下,句末的“也”字就是必不可少的了。

例:明日,子路行,以告。

子曰:“隐者也。

”《论语》四、附加形式:判断句中,在谓语前面可以加副词“乃”和“即”或语气词“维”和“惟”例如:是乃狼也。

《左传》梁父即楚将项燕。

《史记》我马维骐。

《诗经》尔惟旧人。

《尚书》非其父兄,即其子弟。

《左传》问题:乃、即、和维、惟的异同同:1、都不是判断词2、都可以加在谓语前面3、还常常和副词非结合起来使用异:1、经常出现的时间不同:加乃、即的先秦不太多,后代用的较多。

加维、惟的先秦常见,后代不多见。

2、词性不同:乃、即是副词,用来加强肯定语气,大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便(是)、就(是),因此出现了判断动词是以后,它们可以加在是前面,构成乃是、即是,作用和“非”相近都是加在判断句谓语前的副词。

维、惟是放在句中的语气词,起引出谓语的作用,在多数情况下后面的谓语并不能和前面的主语发生判断关系。

古代汉语常识之判断句.docx

古代汉语常识之判断句.docx

古代汉语常识之判断句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作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是古代汉语的一种常用句式。

其特点是名词性词语直接充当谓语。

也就是说,古代汉语的判断句主体结构往往是“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前一个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充当主语,后一个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充当谓语。

翻译时一般译为“某某,是什么”或“某某,不是什么”。

判断的标准是翻译中是否有判断词“是”或“不是”。

一、判断句常用形式1.用“者”或“也”表示肯定的判断。

例如:①陈胜者,阳城人也。

该句是用“……者,……也”的形式表示判断,可译为:“陈胜,是阳城人。

”②陈轸者,游说之士。

该句是用“……者,……”的形式表示判断,可译为:“陈轸,是游说的人。

”③此晋国之宝也。

该句是用“……也”的形式表示判断,可译为:“这是晋国的宝物。

”④莲,花之君子者也。

该句是用“……,……者也”的形式表示判断,可译为:“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2.用“非”表示否定的判断。

例如:余本非文人画士。

该句是用“非”表示否定判断,可译为:“我原本不是文人画士。

”3.直接表示判断。

例如:刘备,天下枭雄。

该句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而是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翻译时,可根据语意的需要,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直接补出“是”作判断,可译为:“刘备,是天下的枭雄。

”二、判断句常见错误1.“者”或“也”的形式虽为判断句常见的形式,但并非一用“者”“也”就是判断句。

例如:①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②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这两句都不是判断句,①句中的“者”可译为“……的人”,②句中的“者”可译为“……的原因”。

2.副词“乃”“则”“即”“皆”等有时也表判断,但这种情况一般较少见。

如果是判断句,句中有“者”或“也”,则“者”“也”表判断;如果句中没有“者”或“也”,而翻译时又必须译出“是”或“不是”,则用副词来表判断。

例如: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该句是判断句,但表判断的是句末的“也”,句中的“则”是为了加强语气,可译为“就”。

1古汉语笔记之判断句

1古汉语笔记之判断句

献诗说:1、出自于《国语·周语上》2、一种关于《诗经》收集的说法;3、“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删诗说:1、由司马迁提出的《诗经》形成的说法;2、司马迁说在孔子时有3000多首诗,孔子选出合乎礼仪的305首组成《诗经》;3、这个说法不准确;吴越春秋:1、东汉末年的一部杂史;2、作者是越晔;3、写春秋末年吴、越争霸的历史;古文运动:1、中唐时期发起的一起由骈体一以散体的文体与文风的革新运动;2、主张“主以明道”3、主要作家有韩愈和柳宗元;九歌的艺术特色:1、寄托屈原的身世之感和规讽之意;2、神灵的价格化;3、具有奇特瑰丽,色彩斑澜的艺术境界;判断句,也字一、判断句古代汉语的判断句是根据谓语性质对句子分类得出的一种句式。

古代汉语的谓语可以由名词充当,也可以由动词和形容词充当。

一般说来,由名词性成分充当谓语的是判断句,由动词性成分充当谓语的是叙述句,由形容词性成分充当谓语的是描写句。

古代汉语的描写句比较简单,且与现代汉语基本上没什么差异,我们不讲,叙述句比较复杂,下一节将要讲到,本节只讲判断句。

(一)古代汉语判断句的语言表达形式现代汉语的判断句基本形式是用判断词“是”来表示,如“我是中国人”,“我不是海南人”。

也有不用判断词的,如“今天星期四”,但这种情况很少,且不能随意运用。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从一开始就不用判断词“是”,后来出现了与现代汉语一样使用判断词“是”的新形式,但书面语中一般仍用旧形式。

在“是”还没有演变为判断词以前,古代汉语判断句主要是下面两种语言表述形式——1、……者,……也。

如:(1)彼吾君者,天子也。

《鲁仲连义不帝秦》(2)彼秦者,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

(同上)(3)夫以百亩之不易为已忧者,农夫也。

《许行》(4)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

《所谓故国者》2、……,……也。

如:(5)制,岩邑也。

《郑伯克段于焉》。

(6)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同上)(7)贡之不入,寡君之过也。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

1、表达比喻内容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荀子· 王制》)
曹公,豺虎也。(《资治通鉴· 汉纪五十七》)
2、表达因果关系
良庖岁更刀,割也。(《庄子· 养生主》) 轻辞天子,非高也,势薄也。(《韩非子· 五蠹》)
3、表达条件关系
夫战,勇气也。(《左传· 庄公十年》) 百乘,显使也。(《战国策· 齐策四》
2、“是”由指示代词演变为判断词
代词“是”多指代前文的内容。当指代的内容少时,指 代作用降低,判断作用增强,进而演变为判断词。 国平养儒侠,难至用介士,所利非所用,所用非所 利,是故服事者简其业,而游学者日众。是世之所 以乱也。(《韩非子· 五蠹》)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论语· 里仁》) “是”在汉代演变为判断词(王力1958年著《汉语史稿》 认为西汉末年就有了判断词“是”)。 此必是豫让也。(《史记· 刺客列传》) 余是所嫁妇人之父也。(《论衡· 死伪》) 是是帚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帛书彗星图) 是是苦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帛书彗星图)
访之,乃是逸少。(《世说新语》)
4、即
副词,加强肯定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就”、“便”。
梁父即楚将项燕。(《史记· 项羽本纪》)
民死亡者,非其父兄,即其子弟。(《左传· 襄公八年》) 陈述句用例: 贱即买。贵即卖。(《盐铁论· 本议》) 修饰判断词例: 枯体即是荣体。(范缜《神灭论》) 结论:文言语言中没有与现代汉语中的“是”相同的作用单 一 而又十分典型的判断动词。
二、古汉语判断句的形式 1、肯定形式
无“者”、“也”句(基本形式) 荀卿,赵人。(《史记· 孟轲荀卿列传》) 夫鲁,齐晋之唇。(《左传· 哀公八年》) 有“者”句 陈轸者,游说之士。(《史记· 张仪列传》) 兵者,不祥之器。(《老子》) 有“也”句 张骞,汉中人也。(《汉书· 张骞传》) 王,人君也。(《战国策· 齐策四》) 有“者”、“也”句(完美形式) 陈胜者,阳城人也。(《史记· 陈涉起义》) 南冥者,天池也。(《庄子· 逍遥游》)

判断句

判断句

古代汉语中判断句的基本形式:1.表肯定的判断句主要有四种形式1)“…者…也”式在古代汉语后面用语气词者表示停顿,然后再在谓语后面用语气词也字彼吾君者,天子也《战国策赵策》南冥者,天池也《庄子逍遥游》丑父者,范增也《史记项羽本纪》2)“…,…也”式在谓语动词后面的语气词也表判断制,岩邑也《左传隐公元年》董狐,古之良史也《左传宣公二年》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左传隐公元年》3)“…者,…”式在主语后面用语气词者字,谓语后面不用也字天下者,高祖天下《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陈诊者,游说之士《史记张仪列传》4)“…,…”式者字也字都不用夫鲁,齐晋之唇《左传哀公八年》贾生,洛阳之少年(苏轼《贾谊论》)●古代汉语中表示否定的判断时,是在判断句谓语之前加上“非”是非君子之言《礼记檀弓上》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战国策魏策》管仲非仁者与?《论语宪问》2.“是”的词性在先秦,“是”一般是做指示代词用的有时它在句子中的地位很像判断动词,但实际上仍是指示代词富与贵,是人所欲也《论语里仁》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左传僖公三十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是”作为判断词,汉代就出现,从汉语发展来看,判断词“是”正是由上述的指示代词“是”发展而来的。

东汉以后稍多,魏晋以后更多。

3.“乃”“为”等词在句子中的词性和作用●古代汉语中判断句的谓语前面常用副词“乃”加强肯定吾乃梁人也《战国策赵策》是乃仁术也《孟子梁惠王上》孟尝君怪之,曰:“此谁也?”左右曰:“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战国策齐策》判断句用“乃”肯定意味加强,往往带有辨白或申明的口气,这种用法的“乃”字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便(是)”“就(是)”●为不是判断句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论语微子》吾乃今日而知先生为天下之士也!《战国策赵策》这类句子的“为”字不能认为就是上古判断句在上古汉语里面,用“为”字的判断句非常罕见余为伯儵,余而祖也《左传宣公三年》总的来说,上古“也”字煞句的判断句一般不用“为”字,所以像“制,岩邑也”不能说成“制为岩邑也”4.判断句的活用,主要有三种情况:1)用判断句的形式表示比喻曹公,豺虎也《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七》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荀子《王道》)2)用判断句的形式表示比较复杂的内容冯谖先驱,诫孟尝君曰:“千金,重币也,百乘,显使也,齐其闻之矣。

古代汉语判断句

古代汉语判断句

• 三、者
• 庸者笑而应曰。(《史记·陈涉起义》)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史记·鸿门宴》) 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论语·颜渊》) 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实足食也。(《韩非子·五
蠹》) 以上例句中的“者”作为辅助性代词,用在其他词
或词组的后面,组成“者”字结构来充当句子成分。 可译为“……的”、“……的人”、“……的东西” 等。
四、所
1、“所”作为辅助性代词,用在其他词或词组 的前面,组成“所”字结构来充当句子成分。和 “所”结合主要是动词或动词行词组。可译为 “……的”、“……的人”、“……的东西”等。 如:
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论语·子 路》)
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史记·鸿门 宴》)
2、“者”、“所”指代对象的差别
蛇出于其下,以肱击之。(《左传·鞌之战》) 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荀子·劝学》) (2)引入行为动作凭借的资格、身份或地位。如: 以人民往观之者三二千人。(《史记·西门豹治 邺》) 骞以郎应募使月氏。(《汉书·张骞传》)
(3)引入行为动作的原因。如: 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徒以有先生也。(《战国策·魏策四》)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史
故令尹诛而楚奸不上闻,仲尼赏而鲁民易降北。 (《韩非子·五蠹》)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韩非子·五蠹》) 水浅而舟大也。(《庄子·逍遥游》)
• 4、“所以”的用法

吾知所以距子矣。(《墨子·公输》)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史
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 “所以”是由“所”与介词“以”组成的凝固格式,
主要有两种用法:第一,表示的意义比较具体,可理

古汉语判断句的几种表示方法

古汉语判断句的几种表示方法

古汉语判断句的几种表示方法一、……者,……也。

这是古汉语里最典型的判断句式,它相当于现代汉语“……是……”。

如: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是赵国的良将。

2.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苏轼《石钟山记》)——那噌吰的声音,象是周景王的无射钟发出的钟声啊。

3.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司马迁《鸿门宴》)——楚的左项伯是项羽的叔父。

二、……,……也。

主语后面不用“者”,只在谓语后面用“也”来表示判断,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是……”。

如:1.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欧阳修《伶官传记》)——忧虑操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逸享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

2、此世所以不传也。

(苏轼《石钟山记》)——这就是(石钟的真像在社会上)不能流传的原因了。

3.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苏洵《六国论》)——所以燕虽然是小国,却最后灭亡,这就是用武力抵抗的成效啊。

三、……者,……。

在主语后面用语气词“者”表示停顿,在谓语不用“也”,也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是”。

不过,这种句式比少。

如:1.粟者,民之所种。

(晁错《论贵粟疏》)——粮食是老百姓种的。

2.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同游的四个人,就是庐山陵的萧圭,字君玉;长乐的王回,字深父;我的弟弟安国,字平父,安上,字纯父。

四、……,……者也。

在谓语后面“者也”连用,也相当于“……是……”。

如:1.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司马迁《鸿门宴》)——他是沛公车旁任警卫的樊哙。

2.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城北的徐公是最美丽的人。

3.晏子,齐之习辞者也。

(《晏子•晏子使楚》)——晏子是齐国最善于辞令的人。

这种句式,有时前面也用“者”。

如:五、……,……。

主语和谓语后面都不用语气词,但仍然可译为“……是……”。

如:1.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古代汉语常见句式

古代汉语常见句式

古代汉语句式一、判断句判断句是指对主语有所断定的句子,在文言文中,一般是指以名词或名词短语做谓语表示判断的语言形式,主谓语间一般不用判断词“是”等,可以通过判断式来表现判断。

1、基本形式:“……者,……也。

”例如:陈胜者,阳城人也。

南冥者,天池也2、变化形式:A.“……者……。

”例如:叫冤者,妇人。

陈轸者,游说之士B.“……也。

”例如:张衡字子平,南阳西鄂人也。

贡之不入,寡人之罪也C.“……者也。

”例如:城北徐公,齐之美丽者也D.“者”、“也”均不用的:例如:刘备,天下枭雄。

夫鲁,齐晋之唇。

3、主谓句间用“乃”、“为”、“则”、“诚”、“即”来表示判断(但它们不是判断词). 例如:①、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②、卿为清望官。

③、心之官则思。

④、……周文元,即今累然在墓者也。

⑤、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

”是诚不能也。

4、用“是”表判断,是汉代以后的用法,这以前文言句中的“是”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复指上文,一般作判断句的主语。

A、“是”不作判断词的:例如:①、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

②、是障之也。

(《召公谏厉王止谤》)B、“是”作判断词的:例如:①、巨是凡人。

②、问今是何世。

③、不知木兰是女郎。

④、雕栏玉砌今犹在,只是朱颜改。

5、否定句中的“非”,表示否定判断,但也不是判断词.例如:①、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

②、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练习:1、下列句中,与其它各句句式不同的一句是:①、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也”。

②、亚父者范增也。

③、粟者,民之所种。

④、梁,吾仇也。

⑤、唐南为奉化军节度,今为定江军。

⑥、南冥者,天池也。

⑦、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⑧、席方平,东安人。

答:⑤,不是用“者也”式表判断句。

2、下列句中属于判断句的一句是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②、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古代汉语-判断句

古代汉语-判断句

❖ “为”字式:判断句or动词谓语句
▲古代汉语的“为”是一个意义十分广泛的及物
动词,对它的解释须根据文意而定。
❖ 王使人为冠。(战国策·齐策) ❖ 为国以礼。(论语·先进) ❖ 女为《周南》、《召南》矣乎?(论语·阳货) ❖ 杀鸡为黍而食之。(论语·微子) ❖ 固哉,高叟之为诗也。(孟子·告子) ❖ 不如早为之所。(左传·隐元)
❖ 演变的原因是这种复指代词“是”,具有判断意 味。
❖ 产生时间:
❖ 起源于先秦,发展于秦汉,魏晋南北朝时的口语 中已不可或缺。
❖ 文言中仍很少用,一直延续到白话文兴起的时代。
❖ 判断动词“是”的早期用例
汉代:
a小儿谣曰:“楚王渡江得萍实,大如斗,赤如日, 剖而食之美如蜜。”此楚之应也。(说苑·辨物)
❖ 语义上不表示判断的名词谓语句,不是判断句。
B.以副词“乃”、“即”、“诚”、“必”、“亦”、 “皆” 、“惟”、“维”、“伊”、“繄” 、 “诚”、“实”、“尽”、“素”、“固”、 “良”、“必”、“真”、“又”、“本”、 “盖”、“其”等帮助表判断。
❖ 主语+副词+谓语+(也)
❖ 是乃仁术也。(孟子·梁惠王上) ❖ 梁父即楚将项燕。(史记·项羽本纪) ❖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诸葛亮.出师表) ❖ 温衣美食者,必此家也。(韩非子·六反) ❖ 贵贤,仁也;贱不肖,亦仁也。(荀子·非十二子)
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 ❖ 尔共苞茅不纳,寡人是徵;昭王南征而不復,
寡人是问。(左·僖4) ❖ 判断词“是”的形成?
来源 产生时间
1.上古汉语判断句中,常以指示代词“是”作主语
❖ 是社稷之臣也。(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至攘人犬豕鸡豚者,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是何 故也?(墨子·非攻上)

古汉语句式

古汉语句式

二、判断句的活用
1、内容压缩了的判断句 千金,重币也;百乘,显使也。
2、表解释原因的判断句 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者,冯
谖之力也。
3、表示比喻的判断句,如: 1) 曹公,豺虎也。(赤壁之战) 2)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荀
子·王制)
4、强调式判断句——用副词“诚、乃、 即、则、必”等
古汉语句式
判断句
定义:判断句是以名词或名词性词组直接作 谓语,说明主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是什么或 不是什么的一种句子形式。
在形式上,主语与谓语构成同一关系。
一、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形式。
(一)不用判断词的判断句
“……者,……也。”这是古代汉语判断句 的最基本形式,或者说是典型结构。其它的 各种形式都可以看作是它的变体。
1·子诚齐人也。(孟子) 2·吾乃梁人也。(国策) 3·梁父即楚将项燕。(史记) 4·此则寡人之罪也。(孟子) 5·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6.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比较叙述
句:沛公必夺项王天下。
否定判断句——用副词“非”表否定判 断
1·非吾徒也。(论语) 2·是非君子之言也。(论语) 3·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 4·是非君子之道。(孟子)
(2) 指示代词“是”逐渐变成赘余的、有 强调作用的代名词性的助词,然后变为(语气 的)系词。
王力举到《孟子·梁惠王下》“滕小国也。”为例,大 约经历了这么一个阶段:“滕,是小国也”(“是” 在这里仍旧是“这个”的意思),然后达到“滕是小 国”。还再举了一个更富有启发性的例子:
余,而所嫁妇人之父也。(左传·宣公十五年)
“是”怎样由指示代词发展为系词的。
《说文·是部》:“是,直也。从日正。”
(1) 先秦时代,主语后面往往用指示代词 “是”复指,然后加上判断语“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乃”、“即”,“维”、“惟”
古汉语判断句中,有时可以在谓语前面加上“乃、即、维、惟”等,来帮助判断。如
吾乃梁人也。 《战国策·赵策》
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史记·项羽本纪》
我马维骐。 《诗·小雅·皇皇者华》
厥土惟白壤。 《尚书·禹贡》
这四个词都不是判断词,前两个是副词,起加强肯定语气的作用,相当于“便”“就”;后二个是句中语气词,起引出谓语的作用,多数情况下,它后面的谓语并不能和前面的主语发生判断关系。“百工维时”(《尚书·皋陶谟》)“百工”与“时”并不构成判断关系。
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战国策·魏策》
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李斯《谏逐客书》)
这种用法的“非”可以译成现代汉语的“不是”,便它本身并不是判断词,而是否定副词,它是来否定谓语的,而不是用来否定判断词的,所以不是“不”与“是”的结合。
判断句的主语也可以根据语言环境省掉,多数出现在对话。如:
一、 举例说明古代汉语的判断句有哪几种。
二、 古汉语中的“是”“为”“乃”“即”“惟(维)”“非”是不是判断词,请举例分析。
三。、《古代汉语练习册》语法部分练习八第一题。
兵者,不祥之器。 《老子》
陈轸者,游说之士。 《史记·张仪列传》
有时“者”“也”都不用。如:
夫鲁,齐晋之唇。 《左传·哀公八年》
荀卿,赵人。 《史记·孟轲荀卿列传》
两例的主语和谓语都是名词或名词性的结构,这是判断句最核心的部分。
否定判断是在判断句的谓语之前加上“非”,如: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 《论语·宪问》
第四章 古代汉语中的古代汉语的判断句
判断句是以名词或名词性的词组为谓语,表示某种事物是什么东西或不是什么东西,某种事物属于某一类或不属于某一类。现代汉语判断句的主语和谓语之间一般要用判断词“是”来联系,并帮助表示判断,否定判断就在是的前面加上否定副词“不”。古代汉语的判断句和现代汉语很不相同,尤其是秦汉以前,它不用判断词,而是在判断句的谓语后面加语气词“也”帮助判断。如:
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 《论语·微子》
子曰:“非吾徒也。” 《论语·先进》
下面谈一谈与判断词有关的几个词。
1、“是”
古汉语中“是”的出现频率很高,但它并不就是判断词,尤其在先秦的时候,一般是指示代词,作用和“此”一样,常用来作判断句的主语。如:
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季氏将伐颛臾》
晋为盟主,诸侯或相侵也,则讨之。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论语·微子》
“为”有“作为”“算作”的意思,这些句子也是一般的叙述句和疑问句,不表示判断。只有极少数句子中,“为”才和现代汉语的判断词“是”相当。如:
余为伯鯈,余而祖也。 《左传·宣公三年》 (鯈,tiáo,伯鯈,人名。)
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庄子·养生主》
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 《触龙说赵太后》
例一的“割也”“折也”两个分句用来说明“更刀”的原因;例二以“位尊而无功”等三个分句来解释“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的原因。
思考与练习:
百乘,显使也。 《战国策·齐策》
朱绂皆大夫,紫绶悉将军。 (白居易《轻肥》)
第一句“百乘”指的是车马,“显使”指的是人臣,两者构不成判断,句子的意思应理解为“带着百辆车乘的是显赫的使者”;第二句意思是“佩带朱绂的都是大夫,佩带紫绶的者是将军”。这些句子必须灵活地理解。
判断句最常见的活用法,就是在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句中,用带“也”的判断句放在表示结果的分句之后来说明原因。如:
曰:“是何也?”曰:“无何也。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 《荀子·天论》
两句中的“是”都是作句子的主语的,“是”后的部分作句子的谓语。“是”换成“此”意思和作用不变。有时候,“是”在句中的地位很像判断词,但一经仔细分析,会发现它仍是指示代词。如:
至攘人犬豕鸡豚者,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是何故也? 《墨子·非攻上》
日月星辰瑞历,是禹桀之所同也。 《荀子·天论》
这里的“是”所处的地位也很像是判断词,但它实际是用来复指“日月星辰瑞历”的。文章下面还有“繁启藩长于春夏,畜积收藏于秋冬,是又禹桀之所同也。”“是又”等于“此又”,这里的“是”用在副词“又”之前,显然不会是判断词。
“是”作判断词用,汉代肯定就有了。从汉语的发展来看,判断词“是”正是由指示代词“是”发展来的,这是词义的转移。《史记》《论衡》等书中就出现了“是”作判断词的用例。如:
判断句的活用:
判断句的作用本来是表示判断的,但古今汉语中都有不表示判断的判断句,也就是说,它们的主语和谓语并不是同一事物或同一类别,不能按照形式逻辑的要求来分析主语和谓语的关系。例如:
君者,舟也;庶人。 《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七》
这是用判断句的形式表示比喻的一种修辞手法。下面的句子虽不是比喻,但也不能用一般的判断关系来理解。
此必是豫让也。 《史记·刺客列传》
余是所嫁妇人之父也。 《论衡·死伪》
若枯即是荣,荣即是枯,则应荣时凋零,枯时结实。 (范缜《神灭论》)
显然,这些句子中的“是”已经成为判断词了,这反映了当时口语中判断句形式的新发展。但在文言文中,“是”字作判断词的句式始终没被普遍采用,甚至到明清以至近代,文言中的判断句,绝大多数仍然采用先秦的形式。如:
“是何故也”似乎可以理解为“是什么缘故呢?”,“是”好像是判断词。其实,“是”仍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是何故也”即“此何故也”,在同一篇文章中,下文有“至入人栏厩取人马牛者,其不义又甚攘人犬豕鸡豚。此何故也?”语法结构和上面的例句完全相同,只是“是”换成了“此”,“此”不可能是判断词,可见这里的“是”等于“此”,也不是判断词。又如:
夫殷、周之不革者,是不得已也。 (柳宗元《封建论》)
然则变化无穷者,地利也。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总叙》)
例一的“是不得已也”就是“此不得已也”,“是”为指示代词,复指句子的主语;例二是典型的先秦判断句“……者……也”式,不用“是”字。
2、“为”
有人认为,“为”是先秦的判断词,很像后来的判断词“是”,翻译成“是”句子也讲得通。其实,“为”是个涵义非常广泛的动词,不是真正的判断词。如:
制,岩邑也。 《郑伯克段于鄢》
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郑伯克段于鄢》
张骞,汉中人也。 《汉书·张骞传》
有时候,主语后面还可以加上“者”字复指,引出谓语,这也是古汉语判断句的另一常见形式。如:
吾所欲者,土地也。 《韩非子·五蠹》
陈胜者,阳城人也。 《陈涉起义》
这种句中用“也”字煞尾,并且“者”与“也”前后照应,是古汉语判断句的典型结构。有时候,可以不用“也”字。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