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7-9两数的前后关系

合集下载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五 位置与顺序前后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五 位置与顺序前后教学设计

三、探究活动
(一)活动1:小动物赛跑
师:。

森林里正在进行一场激烈的运动会,热爱运动的小动物们都报名参赛了,看,它们正在赛跑呢!他们都是谁呀?点名让同学说,谁能帮老师给他们排排队!。

师:现在让我们说一说小鹿和小松鼠这两只小动物的前后关系。

师先引导:小鹿在小松鼠前面,小松鼠在小鹿后面
师:你们来说,我来贴(在黑板上贴(小鹿)在(小松鼠)前面,(小松鼠)在(小鹿)的后面。


师:小鹿和小松鼠的位置变了吗?
期待答案:没有
师:那为什么一会前面,一会后面?
你们知道它们的比赛情况了吗?谁帮我来排一排
他排的正确吗?(如果不正确就边读信息边排位置)
现在老师要出个问题考考你们,看谁最聪明
师:()号车排第一;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3号车排第几?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1号车排第几?
师:4号车的位置?
(4)号车在()号车的后面,在()号的前面。

小熊在比赛中取得了第几名?第4名你可以说最后名
所以小熊很不开心,就要求再比一次
现在让我们看看比赛情况吧
谁来给老师讲讲它们现在的排名?
2号车在()号车的后面,在()号车的前面。

小结
孩子们学的太棒了,老师现在要换个方式考考你们了!点名让同学说
(1)一共有7人,我前面有()人。

一年级数学上册1-8单元全册知识点汇总

一年级数学上册1-8单元全册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准备课1、数一数数数:数数时,按一定的顺序数,从1开始,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数,即最后数到几,就是这种物体的总个数。

2、比多少同样多: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都没有剩余时,就说这两种物体的数量同样多。

比多少: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其中一种物体有剩余,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

比较两种物体的多或少时,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

第二单位置1、认识上、下体会上、下的含义:从两个物体的位置理解:上是指在高处的物体,下是指在低处的物体。

2、认识前、后体会前、后的含义:一般指面对的方向就是前,背对的方向就是后。

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从而得出: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相对的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3、认识左、右以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为标准,确定左边和右边。

右手所在的一边为右边,左手所在的一边为左边。

要点提示:在确定左右时,除特殊要求,一般以观察者的左右为准。

第三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一、 1--5的认识1、1—5各数的含义:每个数都可以表示不同物体的数量。

有几个物体就用几来表示。

2、1—5各数的数序从前往后数:1、2、3、4、5.从后往前数:5、4、3、2、1.3、1—5各数的写法:根据每个数字的形状,按数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认真、工整地进行书写。

二、比大小1、前面的数等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3,读作3等于3。

前面的数大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2,读作3大于2。

前面的数小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4,读作3小于4。

2、填“>”或“<”时,开口对大数,尖角对小数。

三、第几1、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时,先确定数数的方向,然后从1开始点数,数到几,它的顺序就是“第几”。

第几指的是其中的某一个。

2、区分“几个”和“第几”“几个”表示物体的多少,而“第几”只表示其中的一个物体。

四、分与合数的组成:一个数(1除外)分成几和几,先把这个数分成1和几,依次分到几和1为止。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全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全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全第一单元数一数1、数一数数数:数数时,按一定的顺序数,从1开始,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数,即最后数到几,就是这种物体的总个数。

2、比多少同样多: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都没有剩余时,就说这两种物体的数量同样多。

比多少: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其中一种物体有剩余,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

比较两种物体的多或少时,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

第二单元位置1、认识上、下体会上、下的含义:从两个物体的位置理解:上是指在高处的物体,下是指在低处的物体。

2、认识前、后体会前、后的含义:一般指面对的方向就是前,背对的方向就是后。

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从而得出: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相对的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3、认识左、右以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为标准,确定左边和右边。

右手所在的一边为右边,左手所在的一边为左边。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一、1--5的认识1、1—5各数的含义:每个数都可以表示不同物体的数量。

有几个物体就用几来表示。

2、1—5各数的数序从前往后数:1、2、3、4、5.从后往前数:5、4、3、2、1.二、比大小1、前面的数等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3,读作3等于3。

前面的数大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2,读作3大于2。

前面的数小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4,读作3小于4。

2、填“>”或“<”时,开口对大数,尖角对小数。

三、第几1、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时,先确定数数的方向,然后从1开始点数,数到几,它的顺序就是“第几”。

第几指的是其中的某一个。

2、区分“几个”和“第几”“几个”表示物体的多少,而“第几”只表示其中的一个物体。

四、分与合数的组成:一个数(1除外)分成几和几,先把这个数分成1和几,依次分到几和1为止。

例如:5的组成有1和4,2和3,3和2,4和1. 把一个数分成几和几时,要有序地进行分解,防止重复或遗漏。

13742_幼儿园大班相邻数ppt课件

13742_幼儿园大班相邻数ppt课件
总结回顾与课堂延 伸
2024/1/25
23
总结本节课重点内容
相邻数的定义
相邻数是指紧挨着的两个整数, 例如5和6、9和10等。
相邻数的特点
相邻数之间只差1,可以通过加1 或减1得到另一个相邻数。
相邻数的应用
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相邻数的 概念经常被用到,例如在数数、
比较大小、加减法等方面。
2024/1/25
提供一些数字序列,其中某些数字被空出 来,要求学生填写正确的相邻数。
快速反应
制作相邻数卡片
教师随机说出一个数字,学生需要迅速反 应并说出该数字的前一个或后一个数。
让学生制作一套100以内的相邻数卡片,每 张卡片上写一个数字和它的前一个、后一 个数,方便学生随时复习和练习。
2024/1/25
22
06

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孩子们在轻 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相邻数的概
念。
可以根据孩子们的掌握情况,逐 渐增加游戏难度,如加快游戏速
度、增加数字范围等。
2024/1/25
14
04
理解相邻数间大小 关系
2024/1/25
15
比较相邻两数大小
观察相邻两数的特点,理解它们之间 的大小关系。
练习比较相邻两数的大小,加深幼儿 对大小关系的理解。
2024/1/25
03
在加减法运算中运用相邻数知识
在进行加减法运算时,可以引导孩子利用相邻数之间的关系进行计算,
例如计算5+6时,可以引导孩子将6看作5的相邻数进行计算。
26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2024/1/25
27
前一个数
对于给定的数字,找出它的前一 个数。例如,对于数字8,它的前

北师版小学数一到四年级各个单元知识点梳理学 2

北师版小学数一到四年级各个单元知识点梳理学 2

北师版小学数一到四年级各个单元知识点梳理学 2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知识点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各课知识点:可爱的校园(数数)知识点:1、按一定顺序手口一致地数出每种物体的个数。

2、能用1-10各数正确地表述物体的数量。

快乐的家园(10以内数的认识)知识点:1、能形象理解数“1”既可以表示单个物体,也可以表示一个集合。

2、在数数过程中认识1-10数的符号表示方法。

3、理解1~10各数除了表示几个,还可以表示第几个,从而认识基数与序数的联系与区别:基数表示数量的多少,序数表示数量的顺序。

玩具(1~5的认识与书写)知识点:1、能正确数出5以内物体的个数。

2、会正确书写1-5的数字。

小猫钓鱼(0的认识)知识点:1、认识“0”的产生,理解“0”的含义,0即可以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也可以表示起点和分界点。

2、学会读、写“0”。

文具(6~10的认识与书写)知识点:1、能正确数出数量是6-10的物体的个数。

2、会读写6―10的数字。

第二单元比较各课知识点:动物乐园(比大小与比多少)知识点:1、比较动物谁多谁少有两种策略:一是基于“数数”,二是进行“配对”,从而体验“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

2、通过比较具体数量多少的数学活动,获得对“>”、“<”、“=”等符号意义的理解,学会写法,并会用这些符号表示10以内的数的大小。

3、体验“同样多”、“多”、“少”、“最多”、“最少”的含义。

高矮(比高矮、比长短)知识点:1、长短、高矮、厚薄都属于物体长度的比较的问题,只是在实际生活中,人们习惯把水平放的物体的长度比较叫比长短,把垂直摆放的物体达到长度的比较叫比高矮。

把扁平的物体上下距离的比较叫比厚薄。

它们的比较方法是相通的。

2、认识高矮的区别,知道比较高矮、长短、厚薄时要在起点相同的情况下才能正确比较。

3、知道高矮比较的相对性轻重(比轻重)知识点:1、经历比较轻重的过程,体验一些具体的比较方法及轻重的相对性。

2.初步体会借助工具确定轻重的必要性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单元卷】人教版2022-2023学年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达标测试B卷(含答案)

【单元卷】人教版2022-2023学年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达标测试B卷(含答案)

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达标测试卷数学(B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1.与62∶3能组成比例的比是()。

A.2∶5 B.12∶0.2 C.310∶152.把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是()。

A.140B.14000C.140000003.将一个平面图形按4:1放大,变为原来图形4倍的是()。

A.图形角的度数B.图形的面积C.图形的周长4.在比例尺是1∶200000的地图上,量得小华家到外婆家的距离是5cm,小华8:30从家出发,10:30走到外婆家,小华平均每时行()。

A.20km B.15km C.5km5.一个零件长0.6cm,画在一幅图上长18cm。

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A.301 B.1:30C.1:36.用四根木条制作一个平行四边形框架,双手将它的两个对角慢慢向两边拉动,这个变化过程中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高()。

A.成正比例关系B.成反比例关系C.不成比例7.有四张图,比例尺分别如下,图中5厘米长的线段表示的实际距离最长的是()。

A.1∶3000000 B.11500000C.8.货车每次拉煤3吨,煤的总量和拉煤的次数()。

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6分)9.一张地图的比例尺为,把这个线段比例尺改写为数值比例尺是( )。

10.根据4.5×2=9×1,写出一个比例:( ) 。

11.一个长方形长10.5cm,宽8.5cm,按1∶5缩小后的长方形的面积是( )cm2。

12.一辆自行车前齿轮有36齿,后齿轮有18齿,前后齿轮齿数比是( );若前齿轮转2圈,后齿轮转( )圈。

13.在比例里两个外项都是3的倍数,和为15,两个内项的积是( )。

14.下表中,如果x 与y 成正比例,那么=△( );如果x 与y 成反比例,那么=△( )。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数一数本单元主要内容包括:1.数出10以内的数,学会数出个数在10以内的物体或人,并能口头用1~10各数表示相应物体的个数。

2.根据情境图,说清楚图中有些什么、各有多少。

回答这两个问题需要认真细致的观察、一定的数数经验和方法以及量词的使用。

3.将物体与点之间建立正确的对应关系,根据物体或人的个数画出相应数量的点,根据提供的点的个数找出相应数量的物体或人,感受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

第二单元比一比本单元主要内容包括:1.初步认识长短、高矮、轻重的含义。

2.体会比较长短、高矮、轻重的一般方法,会比较物体之间的长短、高矮和轻重。

3.多个物体之间比较长短、高矮和轻重,进行简单推理和灵活的比较策略。

基础题包括:1.哪位同学高,在高的下面画“√”,哪位同学矮,在矮的下面画“○”。

2.重的画“√”。

易错题包括:1.按从轻到重的顺序排一排。

说明:重量相同时,物体的个数越多,单个物体就越轻;物体的个数越少,单个物体就越重。

2.在每个杯子里放同样多的糖,哪杯水最甜?在里画“√”。

第三单元分一分本单元主要内容包括:1.体验分类的含义和好处,分类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也是收集和整理数据的基本方法。

分类的好处是整洁、有条理。

2.按同一种标准给一些熟悉的物体进行简单分类,分类的基本要求是分类标准要清晰,分类结果要不交叉不遗漏。

3.把一些物体按照不同标准依次分类,分类的标准要前后一贯,让学生体会到,同样的物体可以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由于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

基础题包括:1.把不同类的圈出来。

2.把同一类物体圈起来。

易错题没有给出。

第四单元确认位置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关系,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并会用上下、前后、左右等词语描述物体的位置及相互关系,引导形成良好的语言惯。

例如,学生可以学会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XXX的上面是鸡蛋,鸡蛋在XXX的上面。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单元数一数1、数一数数数:数数时,按一定的顺序数,从1开始,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数,即最后数到几,就是这种物体的总个数。

2、比多少同样多: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都没有剩余时,就说这两种物体的数量同样多。

比多少: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其中一种物体有剩余,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

比较两种物体的多或少时,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

第二单元位置1、认识上、下体会上、下的含义:从两个物体的位置理解:上是指在高处的物体,下是指在低处的物体。

2、认识前、后体会前、后的含义:一般指面对的方向就是前,背对的方向就是后。

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从而得出: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相对的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3、认识左、右以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为标准,确定左边和右边。

右手所在的一边为右边,左手所在的一边为左边。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一、1--5的认识1、1—5各数的含义:每个数都可以表示不同物体的数量。

有几个物体就用几来表示。

2、1—5各数的数序从前往后数:1、2、3、4、5.从后往前数:5、4、3、2、1.二、比大小1、前面的数等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3,读作3等于3。

前面的数大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2,读作3大于2。

前面的数小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4,读作3小于4。

2、填“>”或“<”时,开口对大数,尖角对小数。

三、第几1、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时,先确定数数的方向,然后从1开始点数,数到几,它的顺序就是“第几”。

第几指的是其中的某一个。

2、区分“几个”和“第几”“几个”表示物体的多少,而“第几”只表示其中的一个物体。

四、分与合数的组成:一个数(1除外)分成几和几,先把这个数分成1和几,依次分到几和1为止。

例如:5的组成有1和4,2和3,3和2,4和1. 把一个数分成几和几时,要有序地进行分解,防止重复或遗漏。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知识点汇总带练习(人教版+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知识点汇总带练习(人教版+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知识点汇总带练习(人教版+北师大+苏教版),孩子预习必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知识点+练习一、6—10的认识:1、数数:根据物体的个数,可以用6—10各数来表示。

数数时,从前往后数也就是从小往大数。

2、10以内数的顺序:(1)从前往后数:0、1、2、3、4、5、6、7、8、9、10。

(2)从后往前数:10、9、8、7、6、5、4、3、2、1、0。

3、比较大小:按照数的顺序,后面的数总是比前面的数大。

4、序数含义:用来表示物体的次序,即第几个。

5、数的组成:一个数(0、1除外)可以由两个比它小的数组成。

如:10由9和1组成。

记忆数的组成时,可由一组数想到调换位置的另一组。

二、6—10的加减法1、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根据数的组成来计算。

2、一图四式:根据一副图的思考角度不同,可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3、“大括号”下面有问号是求把两部分合在一起,用加法计算。

“大括号”上面的一侧有问号是求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还剩多少,用减法计算。

三、连加连减1、连加的计算方法:计算连加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先算前两个数的和,再与第三个数相加。

2、连减的计算方法:计算连减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先算前两个数的差,再用所得的数减去第三个数。

四、加减混合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计算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相减),再用得数与第三个数相减(或相加)。

北师大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知识点+练习1.前后---(前后的位置关系)位置与顺序 2.上下---(上下的位置关系)3.左右---(左右的位置关系)4.教室---(前后、上下、左右综合应用)前后(前后的位置关系):1.注意用前、后等词语描述物体的顺序与描述物体的准确位置两者之间的区别。

2.鹿在最前面,谁在它的后面?这个答案不唯一,不仅仅有一个松鼠,还有兔子、乌龟和蜗牛都在鹿的后面。

3.注意让学生会用前、后等词语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人教版初中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人教版初中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人教版初中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第一单元数一数1、数一数计数:计数时,按一定的顺序计数,从1开始,一直计数到最后一个物体对应的数字,即最后一个数字,这是此类物体的总数。

2、比多少同样,当两个对象一一对应后没有剩余时,就说这两个对象有相同的数。

比:两种物体一一对应时,其中一种有剩余,剩余的那种多,剩余的那种少。

当比较两个对象的数量时,可以使用一一对应。

第二单元位置1、认识上、下体会上、下的含义:从两个物体的位置理解:上是指在高处的物体,下是指在低处的物体。

2、认识前、后体会前、后的含义:一般指面对的方向就是前,背对的方向就是后。

同一个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考物体,会改变它的前后位置。

从而得出: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相对的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3、认识左、右以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为标准,确定左边和右边。

右手所在的一边为右边,左手所在的一边为左边。

第三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一、 1--5的认识1、1—5各数的含义:每个数都可以表示不同物体的数量。

有几个物体就用几来表示。

2、1—5各数的数序从前往后数:1、2、3、4、5.从后往前数:5、4、3、2、1.二、比大小1、前面的数等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3,读作3等于3。

前面的数大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2,读作3大于2。

前面的数小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4,读作3小于4。

2、填“>”或“<”时,开口对大数,尖角对小数。

三、第几1、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时,先确定数数的方向,然后从1开始点数,数到几,它的顺序就是“第几”。

第几指的是其中的某一个。

2、区分“几个”和“第几”“几个”表示物体的多少,而“第几”只表示其中的一个物体。

四、分与合数的组成:一个数(1除外)分成几和几,先把这个数分成1和几,依次分到几和1为止。

例如:5的组成有1和4,2和3,3和2,4和1. 把一个数分成几和几时,要有序地进行分解,防止重复或遗漏。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各单元知识点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各单元知识点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各单元知识点【第一单元:数一数、比多少】1、数一数数数:数数时,按一定的顺序数,从1开始,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数,即最后数到几,就是这种物体的总个数。

2、比多少同样多: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都没有剩余时,就说这两种物体的数量同样多。

比多少: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其中一种物体有剩余,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

比较两种物体的多或少时,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

【第二单元:位置】1、认识上、下体会上、下的含义:从两个物体的位置理解:上是指在高处的物体,下是指在低处的物体。

2、认识前、后体会前、后的含义:一般指面对的方向就是前,背对的方向就是后。

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从而得出: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相对的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3、认识左、右以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为尺度,确定左侧和右边。

右手所在的一边为右边,左手所在的一边为左侧。

要点提示:在确定左右时,除特殊要求,一般以观察者的左右为准。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一、1——5的认识1、1—5各数的寄义:每个数都可以透露表现不同物体的数量。

有几个物体就用几来透露表现。

2、1—5各数的数序从前往后数:1、2、3、4、5。

从后往前数:5、4、3、2、1。

3、1—5各数的写法:根据每个数字的形状,按数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认真、工整地进行书写。

2、比大小1、前面的数即是背面的数,用“=”透露表现,即3=3,读作3即是3。

前面的数大于背面的数,用“>”透露表现,即3>2,读作3大于2。

前面的数小于背面的数,用“<”透露表现,即3<4,读作3小于4。

2、填“>”或“<”时,开口对大数,尖角对小数。

3、第几1、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时,先确定命数的方向,然后从1入手下手点数,数到几,它的顺序就是“第几”。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1、数一数数数:数数时,按一定的顺序数,从1开始,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数,即最后数到几,就是这种物体的总个数。

2、比多少同样多: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都没有剩余时,就说这两种物体的数量同样多。

比多少: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其中一种物体有剩余,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

比较两种物体的多或少时,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

第二单位置1、认识上、下体会上、下的含义:从两个物体的位置理解:上是指在高处的物体,下是指在低处的物体。

2、认识前、后体会前、后的含义:一般指面对的方向就是前,背对的方向就是后。

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从而得出: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相对的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3、认识左、右以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为标准,确定左边和右边。

右手所在的一边为右边,左手所在的一边为左边。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一、1--5的认识1、1—5各数的含义:每个数都可以表示不同物体的数量。

有几个物体就用几来表示。

2、1—5各数的数序从前往后数:1、2、3、4、5.从后往前数:5、4、3、2、1.二、比大小1、前面的数等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3,读作3等于3。

前面的数大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2,读作3大于2。

前面的数小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4,读作3小于4。

2、填“>”或“<”时,开口对大数,尖角对小数。

三、第几1、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时,先确定数数的方向,然后从1开始点数,数到几,它的顺序就是“第几”。

第几指的是其中的某一个。

2、区分“几个”和“第几”“几个”表示物体的多少,而“第几”只表示其中的一个物体。

四、分与合数的组成:一个数(1除外)分成几和几,先把这个数分成1和几,依次分到几和1为止。

例如:5的组成有1和4,2和3,3和2,4和1. 把一个数分成几和几时,要有序地进行分解,防止重复或遗漏。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详细版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详细版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详细版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1、20以内的数字会读会写。

(1)顺数:从小到大的顺序0、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2)书写:(3)倒数:从大到小的顺序20、19、18、17、16、15、14、13、12、11、10、9、8、7、6、5、4、3、2、1、0。

(4)单数:1、3、5、7、9、11、13、15、17、19。

(5)双数:2、4、6、8、10、12、14、16、18、20。

(6)五个五个数:5、10、15、20。

2、两位数。

(1)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十个物体为一个整体的情况,实际上十个“1”就是一个“10”,一个“10”就是十个“1”。

例如:19里有(1)个十和(9)个一。

另一种说法是:19里有(19)个一20里有(2)个十;20里有(20)个一。

(2)在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从右边起第二位是十位。

个位上有几颗珠子表示几个一;十位上有几颗珠子表示几个十。

16:个位上是6,表示6个一,十位上是1,表示1个十。

20:十位上是2,表示2个十,个位上是0,表示0个一。

(3)数字的读作和写作。

例如:19:读作:十九,写作:19。

3、给数字排队。

5、9、6、15、10、3、20、14、17,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是:20、17、15、14、10、9、6、5、3。

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3、5、6、9、10、14、15、17、20。

做题时最好是写一个数字,划去一个,这样可以避免重复。

4、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19比11大,写作:19>11,读作:19大于11。

12比17大,写作:12<17,读作:12小于17。

5、“比”字的用法。

看“比”字的后面是谁,比几大1就要在几的基础上加1,比几小1就要在几的基础上减1。

例如:比9小5的数是(4),比2多7的数是(9)。

6、几和第几。

■□◆◇▲☆★○●▲△■□◇●○☆□观察图,说说有几个图形?从左数第几位是什么?从右数第几位是什么?把左边几个圈起来;把右边第几个圈起来。

小学数学口诀汇总--轻松搞定数学概念

小学数学口诀汇总--轻松搞定数学概念

小学数学口诀汇总轻松搞定数学概念一、和差问题已知两数的和与差,求这两个数。

口诀:和加上差,越加越大;除以2,便是大的;和减去差,越减越小;除以2,便是小的。

例:已知两数和是10,差是2,求这两个数。

按口诀,则大数=(10+2)/2=6,小数=(10-2)/2=4。

二、鸡兔同笼问题口诀:假设全是鸡,假设全是兔。

多了几只脚,少了几只足?除以脚的差,便是鸡兔数。

例:鸡免同笼,有头36 ,有脚120,求鸡兔数。

求兔时,假设全是鸡,则免子数=(120-36X2)/(4-2)=24求鸡时,假设全是兔,则鸡数 =(4X36-120)/(4-2)=12三、浓度问题(1)加水稀释口诀:加水先求糖,糖完求糖水。

糖水减糖水,便是加糖量。

例:有20千克浓度为15%的糖水,加水多少千克后,浓度变为10%?加水先求糖,原来含糖为:20X15%=3(千克)糖完求糖水,含3千克糖在10%浓度下应有多少糖水,3/10%=30(千克)糖水减糖水,后的糖水量减去原来的糖水量,30-20=10(千克)(2)加糖浓化口诀:加糖先求水,水完求糖水。

糖水减糖水,求出便解题。

例:有20千克浓度为15%的糖水,加糖多少千克后,浓度变为20%?加糖先求水,原来含水为:20X(1-15%)=17(千克)水完求糖水,含17千克水在20%浓度下应有多少糖水,17/(1-20%)=21.25(千克)糖水减糖水,后的糖水量减去原来的糖水量,21.25-20=1.25(千克)四、路程问题(1)相遇问题口诀:相遇那一刻,路程全走过。

除以速度和,就把时间得。

例:甲乙两人从相距120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甲的速度为40千米/小时,乙的速度为20千米/小时,多少时间相遇?相遇那一刻,路程全走过。

即甲乙走过的路程和恰好是两地的距离120千米。

除以速度和,就把时间得。

即甲乙两人的总速度为两人的速度之和40+20=60(千米/小时),所以相遇的时间就为120/60=2(小时)(2)追及问题口诀:慢鸟要先飞,快的随后追。

部编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部编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部编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一、读数、写数1.读20以内的数。

顺数:从小到大的顺序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倒数:从大到小的顺序20 19 18 17……单数:1.3.5.7.9……双数:2.4.6.8.10……(注:既不是单数,也不是双数,是偶数。

在生活中说单双数,在数学中说奇偶数。

)2.两位数(1)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十个物体为一个整体的情况,实际上十个“1”就是一个“10”,一个“10”就是十个“1”。

如:A:11里有(1)个十和(1)个一;11里有(11)个一。

12里有(1)个十和(2)个一;12里有(12)个一13里有(1)个十和(3)个一;13里有(13)个一14里有(1)个十和(4)个一;14里有(14)个一15里有(1)个十和(5)个一;15里有(15)个一……19里有(1)个十和(9)个一;或者说,19里有(19)个一20里有(2)个十;20里有(20)个一B:看数字卡片(11~20),说出卡片上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在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一名是什么位?(个位)第2位是什么位?(十位)个位上的1颗珠子表示什么?(表示1个一)十位上的1颗珠子表示什么?(表示1个十)(3)先读11.12.13.14.15.16.17.18.19.20,再写出来。

如:14,读作:十四,写作:14。

个位上是4,表示4个一,十位上数字是1,表示1个十。

二、比较大小和第几。

1.比方给数字娃娃列队:5.6.10.3.20、17,可以按从大到小的按次排列,也可以按从小到大的按次排列。

(注意做题时,写一个数字,划去一个,做到不重不漏。

)2.任意取20以内的两个数,能够用谁比谁大或谁比谁小说一句话。

如:16比15大,写出来就是16>159比13小,写出来就是9<133.“比”字的用法看“比”字的后面是谁,比几大1就要在几的基础上加1,比几小1就要在几的基础上减1。

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组织与指导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山东女子学院

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组织与指导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山东女子学院

第一章测试1.幼儿一一对应的观念形成于()。

A:小班中期B:2岁左右C:小班初期D:小班末期答案:A2.幼儿思维抽象性的发展,实际上伴随着两个方面的内化过程,它们是()。

A:是外部动作内化成头脑中的思考B:实物水平的加减内化为抽象水平的加减C:是外部的形象内化成头脑中的表象D:操作水平的加减内化为抽象算式的加减答案:AC3.幼儿学习数学的心理特点可以概括为()。

A:幼儿学习数学开始于动作,知识的内化需要借助于表象的作用B:幼儿数学知识的巩固有赖于练习和应用活动C:幼儿抽象数学知识的获得,符号和语言起关键作用D:幼儿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要建立在多样化的经验和体验的基础上答案:ABCD4.幼儿对数序的理解,主要是指对数的等差关系和顺序关系的理解。

()A:对B:错答案:A5.幼儿总是在与环境持续的相互作用中不断建构着新知识。

()A:对B:错答案:A6.把儿童的数学活动放置在有意义的、真实的日常生活情景与背景之中,可以激发幼儿主动建构的动机。

()A:错B:对答案:B7.教师在生活和游戏中不需要引导幼儿正确运用数学语言与符号表达自己的认识。

()A:错B:对答案:A8.幼儿园数学教育也要注重数学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前后联系。

()A:错B:对答案:B9.数学地思维,就是以数学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世界,用数学的方法解决具体的问题。

()A:对B:错答案:A10.幼儿的数学教育能提供最大限度地满足幼儿思维发展的需要,具有其它学科所不具有的独特作用。

()A:对B:错答案:A第二章测试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幼儿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体现了对()的重视。

A:幼儿解决问题能力B:幼儿数学学习与生活技能结合C:幼儿掌握简单知识D:幼儿数学学习来源于幼儿生活答案:A2.《指南》指出,能发现事物简单的排列规律,并尝试创造新的排列规律,这针对的是()的幼儿。

A:3-4岁B:4-5岁C:5-6岁D:2-3岁答案:C3.《指南》指出,能发现生活中许多问题都可以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这针对的是()的幼儿。

阅读与思考用求差法比较大小-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阅读与思考用求差法比较大小-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阅读与思考用求差法比较大小-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求差法的概念和应用场景;2.能够灵活运用求差法比较数字大小;3.对于较大的数字能够选择正确的方法进行比较;4.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二、教学内容1. 求差法的概念求差法是一种比较数字大小的方法。

求差法的原理是比较两个数字之间的差值大小,从而得出大小关系。

比较时,先求出两个数字的差值,然后根据差的正负关系判断大小。

2. 求差法的应用场景在日常生活中,数字的比较非常常见。

比如比较两个人的身高、比较两本书的页数、比较两个数字的大小等等。

这时就可以运用求差法来比较大小。

3. 求差法的比较规则1.如果差值为正数,则前面的数大于后面的数;2.如果差值为负数,则前面的数小于后面的数;3.如果差值为零,则前后两个数相等。

4. 求差法的练习在练习求差法时,我们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计算出两个数字的差值;2.根据差值的正负关系判断大小关系;3.对于较大的数字,可以采用分段比较或借助小数点移动的方法来计算。

以下是一些求差法的练习题:1.比较12和13的大小;2.比较1.2和1.25的大小;3.比较100和1000的大小;4.比较100 ÷ 3 和 101 ÷ 3 的大小。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1.让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数字比较的场景;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比较两个数字的大小;3.介绍求差法的概念和应用场景。

2. 讲解求差法的比较规则1.通过简单的例子展示求差法比较数字大小的方法;2.介绍求差法的比较规则;3.对学生进行辅导和提示。

3. 练习求差法1.在黑板上列举几组数字,让学生一个一个进行比较,并让学生按照规则说出比较结果;2.给学生发放练习题,让学生自主完成,在完成后进行讲解和核对。

4. 拓展练习1.对于较大的数字,分段比较或借助小数点移动的方法进行比较;2.给学生发放拓展练习题,鼓励学生自主练习,并在课后进行讲解和核对。

二年级数学错题调整

二年级数学错题调整

【题目描述】1米-20厘米=()厘米【错例】1米-20厘米=19厘米【错误分析】学生对于长度单位的换算不熟练,少数学生20-1来解决。

【解决对策】这是学生对单位的认识不够强烈,要强调统一单位后相加减,多做一些单位换算的提加以强化【题目描述】3个5相加的和是多少?【错例】3+5=8【错误分析】因为之前学过加法,对“和”字比较敏感,看到和就会想到加法,加上读题不认真就直接写成3+5=8.【解决对策】强化学生认真读题的习惯,“3个5相加”是表示5+5+5=5 X 3,是我们最近学习的乘法,并列出表示“3+5”的题目“3与5的和是多少”形成对比,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题目描述】计算一下一个月(30天)有多少小时?【错例】30×60=1800(小时)【错误分析】原因1:没理解一天是24小时而不是60小时。

【解决对策】要求学生认真对题,并且强化一天24小时这个概念,还可以出个题目:“一天又多少分钟”对比强化。

【题目描述】【错因分析】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没有透彻的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列综合算式,哪里改打括号,为什么有些地方不用打括号。

有些学生不知道哪里要打括号直接所有的地方都打括号,有些学生甚至不知道什么是综合算式。

(最主要的原因是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不太熟,老师要让学生明白打不打括号是根据运算顺序来确定的)【解决对策】在前面混合运算的运算习中打好基础,老师要让学生明白打不打括号是根据运算顺序来确定的。

在此基础上,老师多几次完整的示范操作。

【题目描述】【正确解答】50÷8=6(天)……2(个)6+1=7(天)【典型错例】50÷8=6(个)……2(天)【错因分析】(1)单位容易混淆,像上题中有些学生不知道商和余数的单位是天还是个。

(2)不明白为什么六天还要加上一天,有些题目也不用加1,学生会加1。

比如:一辆汽车有4个轮子,30个轮子最多可以安装()辆车。

【解决对策】在上有余数的除法第二课时时应该着重强调单位:50÷8=6(天) (2)(个)就是50个灯笼每天做8个,做6天后还剩两个没做完,所以剩下的两个还要花一天的时间去做6+1=7(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内容:《比较7——9前后两数的关系》
班级:中班
教学目标:
1、通过比较,知道7——9前后两数的关系。

2、发展幼儿观察比较能力。

教学重点:进一步明确前一数比后一数少1,后一数比前一数多1。

教学难点:能正确比较9以内的数量。

教学准备:
1、幼儿经验基础
2、幼儿已知道7以内前后两数的关系。

材料准备:
花片、幼儿操作图片若干,数卡。

教学组织:
一、幼儿操作,比较7——9三数的关系。

1、请幼儿数不同颜色的花片。

2、引导幼儿思考并操作,(添上一个或去掉一个,使不同数量的物体变得一样多。


二、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7——9前后两数的关系。

(出示图片)
三、游戏《猜花片》
1、教师手抓花片请幼儿根据教师的提问猜出有多少花片,如:7添上1个是几个?8个去掉1个是几个?比9少1个的是几个?比8多1个的是几个?
2、请幼儿分组进行游戏。

(1)、画图形。

(2)、贴数字。

3、讨论:
(1)、每中颜色各有多少?红和黄哪个多,哪个少?黄和蓝哪个多,哪个少?
(2)、怎样使红和黄一样多?使黄和蓝一样多?
四、气球(小猪、蝴蝶)和皮球(小鸟、花)是否一样多?为什么?怎样使他们一样多?
活动延伸:在区域活动中继续让幼儿玩贴数字和画图形,进一步复习巩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