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学第九章第三节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精品文档

合集下载

儿科之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儿科之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起病较为隐匿,如果在贫血较轻时没有 及时治疗, 病情进一步加重,孩子会出现呼吸道和消化道反 复感染,经常生病。虽然轻度贫血症状不容易被父母发现,但 通过仔细观察还是能找到一些蛛丝马迹的。 (1) 一般表现
皮肤、黏膜逐渐苍白或苍黄,以口唇、口腔黏膜及甲床最 为明显。易感疲乏无力,烦躁哭闹或精神不振,不爱活动,食 欲减退,异食癖(如嗜食泥土、墙皮、煤渣等),时有消化不 良、呕吐或腹泻。年长儿 (2) 铁代谢检查 (3) 骨髓象检查
治疗原则 (1)尽力查明和去除病因。 (2)提倡母乳喂养,及时添加辅食。 (3)适量运动,防治感染。 (4)食用含铁丰富或铁强化食品,必要时应用铁剂治疗。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是一种可以预防及治愈率高的疾 病。做好卫生宣传工作,使全社会尤其是家长认识到缺 铁对小儿的危害性以及做好预防工作的重要性是营养性 缺铁性贫血的防治重点。主要措施包括:大力提倡母乳 喂养,及时添加含铁丰富且铁吸收率高的辅食,尤其是 动物类食品,如各种红肉、肝类等;积极治疗消化系统 疾病、营养不良及感染性疾病;对于早产儿、双胎儿早 期应用铁剂预防。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是小儿贫血中最常见 的一种类型,临床特点为小细胞低色素贫 血。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在任何年龄均可发 病,以6个月至2岁的小儿发病率最高,严 重危害小儿健康,是我国重点防治的小儿 常见病之一。
(1) 体内储铁不足 胎儿从母体获得的铁以妊娠最后三个月最多。通常储存铁及出生后
红细胞破坏所释放的铁足够婴儿出生后3~4个月内的造血之需。故储铁 不足时,如孕母患有严重缺铁性贫血、早产或双胎所致婴儿出生体重过 低以及从胎儿循环中失血等,都会造成新生儿缺铁性贫血。 (2) 铁摄入量不足
(2) 造血器官表现 由于骨髓外造血反应,肝、脾、淋巴结可轻度肿大。年龄

儿科学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说课设计

儿科学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说课设计

儿科学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概述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是指由于铁元素摄入不足或吸收不良,造成机体缺乏铁元素而引起的一种贫血。

在全球范围内,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是最常见的营养不良疾病之一,特别是对于儿童来说,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更是常见疾病之一。

缺铁性贫血有病因学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乳幼儿不足吸收,生长期缺乏,猝冇减速,血液流失过多,慢性疾病,免疫科学性贫血等。

对于儿童而言,常见的病因包括缺乏铁元素的饮食结构、吸收障碍和疾病因素等。

症状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在儿童中的主要症状是贫血、疲乏和乏力。

此外,慢性铁元素缺乏也会导致儿童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弱、学习能力下降、生长发育不良等。

预防&治疗下面是预防和治疗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方法:增加铁元素摄入•锻炼孩子们摄入多种新鲜食材及荤素搭配,特别是含铁量较高的食物,如肝脏、牛肉、猪肝、鸡肉、鱼肉、蛤蚬、蔬菜等。

•丰富摄入富含铁元素的大量食物,特别是越贫穷的地区就越要多加注意。

•如条件允许,儿童应多食用一些含有铁元素的食物,如铁饼、铁锅烙饼等。

•食物如加入了铁离子,可以吸收钙、镁、锌、铜等发挥妥善作用。

改善饮食习惯•建议膳食多样化,摄入含铁量高的食物;动物肝脏和草鱼、蛤蚬也有相对较高的铁含量。

•引导儿童多喝开水或接受适量的含铁饮品,如柠檬水,以增加铁元素的吸收率。

•限制儿童食用高糖、高脂肪以及薄荷、茶、咖啡等影响铁吸收的食品。

增加铁吸收•建议儿童多吃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柿子椒、柑橘等,能够促进铁元素的吸收。

铁元素补充剂•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严重或进展到骨髓造血不足时必须进行铁元素补充。

结语作为一名儿科学的工作者,了解儿童和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相关知识是必要的。

本文通过阐述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病因、症状、预防和治疗,希望能为广大医务人员提供一些有价值的信息,使每个本文的读者都能更好的了解儿童和营养缺铁性贫血相关的知识,对儿童的日常生活以及原发和次发性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用的参考和帮助。

第九章第三节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第九章第三节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喂养史 、年龄+喂养史 2、临床表现:皮肤粘膜苍白,各器官的障碍 、临床表现:皮肤粘膜苍白, 3、化验:红细胞减少,血红蛋白减少,骨髓像 、化验:红细胞减少,血红蛋白减少, 预防 1、合理喂养 、 2、对早产、双胎在生后 个月做适应补充营养 、对早产、双胎在生后2个月做适应补充营养 3、饮食选择尽可能含铁多,易消化 、饮食选择尽可能含铁多, 4、治疗慢性疾病 如腹泻、肝病 如腹泻、 、治疗慢性疾病(如腹泻 肝病)
服用到 化验正常 症状消失后再用1—2个月停止 症状消失后再用 个月停止 2、输血治疗 、 如有心衰和感染应给于输血 5—10mL/kg/日 慢 日 3、防止感染 青霉素 、
2、骨髓象 ①增生活跃以中、晚、幼红细胞为主 、 增生活跃以中、 ②各期红细胞大小不等以小为多中央淡染 区扩大 胞浆的发育落后胞核。 ③ 胞浆的发育落后胞核。 3、血清铁 、血清铁(SI) <10.7umol/L 形态 MCV < 血清铁蛋白(SF) <12ug/L MCH < 血清铁蛋白 总铁结合力(TIBD) >62.7mmol/L MCHC < 总铁结合力 血清铁饱和度 (TS) <15%
第三节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是小儿常见的一种类型,体内缺少铁, 是小儿常见的一种类型,体内缺少铁,导致血红 蛋白合成减少,而引起的一种小C低色素 低色素。 蛋白合成减少,而引起的一种小 低色素。 [病因 病因] 病因 (一)先天性储铁不足 孕期后三个月,获得250— 孕期后三个月,获得 300mg铁,够生后 铁 够生后3—4个月用 个月用 单纯母牛乳喂养, (二)铁摄入量不足 <单纯母牛乳喂养,偏食 单纯母牛乳喂养 偏食> <婴儿和早产儿、双胞胎 婴儿和早产儿、 (三)生长发育快 婴儿和早产儿 双胞胎>
(四)吸收障碍 红细胞衰老释放铁和食物摄入 的铁与蛋白结合成 铁蛋白经小肠吸收 新生儿从粪便排出铁> (五)铁丢失过多 新生儿从粪便排出铁>食物 摄入的铁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1、一般表现 :皮肤粘膜苍白,以口唇及甲床明 皮肤粘膜苍白, 、 乏力,烦躁不安,或精神不振,体重减轻, 显,乏力,烦躁不安,或精神不振,体重减轻, 年长儿头晕,耳鸣,眼前发黑等。 年长儿头晕,耳鸣,眼前发黑等。

【儿科学文献知识】脾系病症——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儿科学文献知识】脾系病症——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脾系病症——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是由于体内铁缺乏致使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而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本病为儿科常见疾病,属于中医学“血虚”范畴。

多见于婴幼儿,尤以6个月~3岁最常见。

轻度贫血可无自觉症状,中度以上的贫血,可出现头晕乏力,纳呆,烦躁等症,并有不同程度的面色苍白、指甲口唇和睑结膜苍白。

本病轻中度一般预后较好;重度贫血或长期轻中度贫血可导致脏腑功能失调,影响儿童健康成长,还可因气血不足,御邪力弱,易于感受外邪。

[病因病机]小儿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喂养不当,或感染诸虫、疾病损伤等,皆可导致本病。

病变主要在脾肾心肝。

血虚不荣是主要病理基础。

1.先天禀赋不足由于孕母体弱或孕期调护不当,饮食不足或偏食挑食,致使孕母气血化生不足,影响胎儿生长发育,先天肾精不足、气血匮乏而发生本病。

2.后天喂养不当小儿生机蓬勃,发育迅速,但小儿脾常不足,脾胃运化输布功能薄弱,加上家长喂养不当,偏食少食,或未及时添加辅食,或母乳数量不足、质地清稀,或疾病损伤脾胃,致使气血生化乏源,皆成贫血。

3.诸虫耗气伤血饮食不洁,感染诸虫,或不良卫生习惯,使虫卵进入体内并发育为成虫。

诸虫寄生体内耗伤气血,尤其是钩虫踞于肠腑直接吮吸血液,皆能形成本病。

4.急性慢性出血外伤失血过多或长期小量失血也可导致贫血。

由于以上各种病因,造成脾虚运化失职不能化生气血,肾虚精亏,髓失充养,阴血不生,心失气血充养心神不宁,肝失阴血充养虚火内生,因而产生本病临床的种种证候。

[临床诊断]1.诊断要点(1)有明确的缺铁病史:铁供给不足、吸收障碍、需要增多或慢性失血等。

(2)临床表现:发病缓慢,皮肤黏膜逐渐苍白或苍黄,以口唇、口腔黏膜及甲床最为明显,神疲乏力,食欲减退。

年长儿有头晕等症状。

部分患儿可有肝脾肿大。

(3)贫血为小细胞低色素性,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31%,红细胞平均体积(MCV)<80fl/dl,平均血红蛋白(MCH)<27pg。

儿科学: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儿科学: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足月正常体重儿 - 4个月后
2 筛查
8~9月龄足月儿,5~6月龄早产儿应测血红蛋白 青春期开始月经后女孩应每年检查一次。
3 治疗原发病
婴幼儿铁的生理需要量及来源
月龄
缺乏的铁 出生前的储存
来自母乳
铁剂治疗
▲ 口服铁剂:餐间口服为宜 ▲ 二价铁盐:易吸收 ▲ 同时服用Vit C
口服铁剂注意点:
服用时间:餐间 同 服:VitC
• MCV, MCHC
骨髓象: ◆ 红系增生活跃:以中、晚幼红细胞为主;
各期红细胞小,中晚幼胞浆少,染色偏蓝, 显示胞浆发育落后于胞核;
◆ 粒、巨核系无异常;
◆ 骨髓可染铁:外铁减少(0~+), 红细胞内铁粒细胞数<15%
Prussian Blue Stain of Bone Marrow
Iron Present
Prussian Blue Stain of Bone Marrow
Iron Present
No Iron Present
【诊断】
1 根据病史(尤其是喂养史)、临床表现、
血象特点、可作初步诊断。
2 铁代谢检查:确诊。 3 骨髓检查:必要时做。 4 诊断性治疗:铁剂有效可证实。
【预防】
1 及时添加铁剂 早产儿,低体重儿 - 2个月后
少数患儿血小板减少;
Blood smear of normal
缺铁性贫血红细胞形态:成熟红细胞大小 不等以小细胞为主,中心浅染区扩大
Anemia Severity and Red blood cell morphology
缺铁性贫血发展过程中 铁营养指标的变化
• 血红蛋白铁 • 储存铁 • 血清铁蛋白 • 运铁蛋白饱和度

《儿科学》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儿科学》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一、病因(一)先天储铁不足胎儿期最后3个月从母体获得的铁最多,如因早产、双胎、胎儿失血和母患严重缺铁性贫血等均可使胎儿储铁减少。

婴儿从母体摄取的铁足够其使用4-6个月,因此,生后4-6个月的小儿无需补铁。

(二)铁摄人量不足为导致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

人乳、牛乳、谷物中含铁量均低。

(注意添加辅食,如肝泥等。

另,题干中提到乳品或谷物喂养未添加辅食时,应联想到IDA)(三)生长发育快婴儿期生长发育较快,3~5个月时和l 岁时体重分别为初生时的2倍和3倍;早产儿体重增加更快。

随体重增加血容量也增加较快,如不添加含铁丰富的食物。

婴儿尤其是早产儿很易缺铁。

(四)铁吸收障碍食物搭配不合理可影响铁的吸收,慢性腹泻增加铁的排泄。

(五)铁的丢失过多正常婴儿每天排出铁相对比成人多。

以不经加热处理的鲜牛奶喂养的婴儿可能因对蛋白过敏而发生小量肠出血,每天失血约0.7ml。

每失血lml损失铁0.5mg,长期小量失血可致缺铁。

此外,肠息肉、美克尔憩室、膈疝、钩虫病等所致失血也是导致缺铁的常见病因。

【执业2005-4-018】70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病因是(2005)C 未及时添加含铁辅食二、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一)临床表现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以6个月至2岁最多见。

起病缓慢,多不能确定发病时间,就诊时贫血已较重。

不少患儿因其他疾病就诊时才发现患有本病。

简单总结:皮肤粘膜苍白,肝脾大,血红蛋白降低较红细胞明显是缺铁性贫血的特点。

1.一般表现皮肤粘膜逐渐苍白,以唇、口腔粘膜及甲床最为明显。

易疲乏无力,不爱活动。

年长儿可诉头晕、眼前发黑、耳鸣等。

2.髓外造血表现由于骨髓外造血反应,肝、脾可轻度肿大,年龄越小、病程越久、贫血越重,肝、脾肿大越明显。

3.非造血系统症状(1)消化系统症状:食欲减退,少数有异食癖—条件反射点1,如喜食泥土、墙皮、煤渣等。

常有呕吐、腹泻。

可出现口腔炎、舌炎或舌乳头萎缩—条件反射点2。

重者可出现萎缩性胃炎或吸收不良综合征的症状和体征。

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文字可编辑]

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文字可编辑]
?长期食欲不振 ?精神萎靡不振、易烦躁、注意力不
集中 ?面色、睑结膜、口唇、甲床及手掌
呈苍白色
11
辅助检查
?一般采用铁氰化法测HB,左手无 名指指端血。
?0、1、2岁小儿每半年测一次HB, 3、4、5、6儿童每年测一次HB。 高危儿童可每3月测一次。
12
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
?有病早治疗,没病早预防 ?保健预防不是万能的,但不保
5
铁的代谢
?食物中的Fe3+在胃酸或VitC作用下,还原 为Fe2+才能被集体吸收利用
Fe3+ 胃酸或VitC Fe2+
6
贫血病因
?胎内贮铁不足 ?食物中摄入铁量不足 ?生长发育因素 ?疾病引起铁消耗或丢失过多
7
高危因素
?高危发病年龄:6~24个月。 ?母亲孕期或哺乳期有严重贫血。 ?早产儿、双胎儿或低出生体重儿。 ?非纯母乳喂养的4个月内的婴儿。 ?6个月后尚未添加辅食的小儿。 ?体重评价在均值加2个标准差以上
体弱儿管理系列之
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江阴市***** ***
相关概念
?铁是血红蛋白的基本成分,血液负 责输送氧气和养料。
?缺铁会使儿童发育迟缓、智力障碍, 容易铅中毒等。对儿童神经系统损 害很大。
?WHO在《世界健康报告》中指出亚 洲地区缺铁性贫血问题,造成儿童 智商降低5-8分……。
2
缺铁性贫血定义
的小儿。 ?患有慢性感染性疾病的小儿。
8
收案标准
主要看血红蛋白值 ?≥6个月:HB<110克/升。 ?<6个月:HB<100克/升。
9
程度分类
?按HB浓度进行分类(6个月~7岁) 轻 度:90~109g/L 中 度:60 ~ 89g/L 重 度:30 ~ 59g/L 极重度: <30g/L

第九节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第九节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一、诊断要点:P119 诊断要点: 1、病史:缺铁 、病史: 2、临床表现:发病缓,粘膜苍白,全身状态。 、临床表现:发病缓,粘膜苍白,全身状态。 3、检查 、 4、铁剂治疗有效 、 5、病情分度 、
第九节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临床诊 断]
二、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 ):又称 (1)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又称全血细胞 )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又称全血细胞 减少症,临床以贫血 出血、感染等为特征 贫血、 等为特征。 减少症,临床以贫血、出血、感染等为特征。 外周血象检查呈全血减低现象。 外周血象检查呈全血减低现象。骨髓象多系统 增生减弱。 增生减弱。 (2)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维生素 )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维生素B12缺 缺 叶酸缺乏为主要病因 缺乏为主要病因, 乏或( 乏或(和)叶酸缺乏为主要病因,临床除贫血 表现外,并有神经系统表现 重则出现震颤、 神经系统表现, 表现外,并有神经系统表现,重则出现震颤、 肌无力等。血象呈大细胞性贫血 大细胞性贫血。 肌无力等。血象呈大细胞性贫血。骨髓象增生
第九节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其他
▲输血治疗:对重证贫血,尤其是有心功能不全 输血治疗:对重证贫血, 或并发严重感染者,可予输血, 或并发严重感染者,可予输血,以尽快改善贫 血状态。贫血越重,一次输血量应越小,速度 血状态。贫血越重,一次输血量应越小, 亦越慢,以免引起或加重心功能不全。 亦越慢,以免引起或加重心功能不全。血红蛋 白在3g/dl以下者,每次输血量5~7ml/Kg,血 以下者,每次输血量 ~ 白在 以下者 , 红蛋白在3~ 者可给予10ml/Kg。对极重 红蛋白在 ~6g/dl者可给予 者可给予 。 患儿有心力衰竭者以输浓缩红细胞为宜。 患儿有心力衰竭者以输浓缩红细胞为宜。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概述 概述] 第九节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概述

临床儿科学: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和巨细胞性贫血

临床儿科学: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和巨细胞性贫血

临床儿科学: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和巨细胞性贫血营养性缺铁性贫血1.临床表现(1)起病:以6月~2岁最多见,起病缓慢。

(2)一般表现:皮肤黏膜苍白(甲床,口唇,结膜)疲乏,头晕等。

(3)髓外造血反应:肝、脾轻度肿大。

(4)非造血系统症状。

2.实验室检查(1)血象①小细胞低色素贫血.MCV ↓.MCHC↓,MCH ↓。

②血涂片红细胞体积大小不等,以小为多,中心淡染区扩大:③网织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无特殊改变。

(2)骨髓象①骨髓增生活跃,红系增生活跃,中、晚幼红细胞比例增高。

②细胞体积小,细胞浆成熟落后于细胞核,细胞浆色偏碱:③粒细胞系统和巨核细胞系统无变化:(3)铁的生化检查①血清铁蛋白(SF)↓。

②血清铁(SI)↓。

③总铁结合力(TIBC)↑。

④转铁蛋白饱和度↓。

⑤红细胞游离原卟啉(FEP) ↑。

⑥骨髓可染铁:细胞外铁↓;铁粒幼细胞↑。

3.诊断早期诊断缺铁性贫血最灵敏指标——血清铁蛋白降低铁剂治疗有效——有助于确诊。

4.治疗(1)原则:去处病因(根治关键),给予铁剂。

(2)铁剂治疗:以口服铁剂为主。

铁剂疗效判定:给予铁剂后如有效,2~3天后网织红细胞升高,5~7天达高峰,2~3周后下降至正常。

铁剂应继续服用至血红蛋白达正常水平后6~8周再停药。

(3)输血——用于重度贫血,伴有感染,急需手术者。

特别提示:营养缺铁三特点:小细胞,血铁少,铁剂治疗有特效。

贫血貌,肝脾大,食欲减,智力下,心率增快心脏大。

口服铁剂维C行.3周有效2月停。

解释:“3周有效2月停”指口服3周应见效,否则应考虑是否有诊断错误或其他影响疗效的原因。

服用至血红蛋白达正常水平后2个月左右再停药。

营养性巨细胞性贫血1.临床表现维生素B12和叶酸缺乏所致的巨幼细胞贫血多见于婴幼儿,<2岁者占96%以上,起病缓慢。

(1)一般表现:颜面轻度浮肿、虚胖、皮肤蜡黄,头发黄而稀疏。

严重病例可有皮肤出血点或淤斑。

部分患者皮肤、巩膜常有轻度黄疸。

(2)贫血表现:面色蜡黄、易疲乏无力。

儿科学《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说课设计

儿科学《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说课设计

儿科学《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说课设计摘要】说课就是教师口头表述具体课题的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也就是授课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或教研人员,讲述自己的教学设计,然后由听者评说,达到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的一种教学研究和师资培训的活动。

通过说课活动,可以引导教师去思考更好的教学策略,根本上提高教师备课的质量及教学效果。

【关键词】儿科学说课自主学习说课就是教师口头表述具体课题的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也就是授课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或教研人员,讲述自己的教学设计,然后由听者评说,达到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的一种教学研究和师资培训的活动。

近几年来,我校连续开展多次说课比赛,笔者通过查阅资料及精心设计,获得了二等奖,现把儿科学《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说课设计归纳如下。

一说教材(一)教材的作用和地位《儿科学》是卫生职业教育专科教材,由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目前为第1版。

该教材总体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实用,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超前培养为原则,还兼顾助理医师考试大纲;精选,除突出三基之外,特别注意到专科生的认知水平;人性,对各章节重点难点以“学习提示”,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

本节内容—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在临床上很常见,因此该知识在教材中很重要。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说出IDA的常见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特点、诊断及治疗原则。

2、通过铁代谢的特点认识铁代谢检查意义。

3、把握作用机制与临床表现之间的因果联系。

4、运用所学知识诊断病例并能制定治疗计划。

【过程与方法目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难点讲授、演示。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具备认真、严格的科学态度。

2、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及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IDA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铁剂治疗【难点】铁代谢、发病机理二说教法(一)学情分析(3+2)大专阶段的学生,经历了一年临床实习,对医学专业课的理解能力明显高于中专生。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病程经过和伴随症状
● 起病快、病程短:急性溶血或急性出血; ● 起病缓慢: 营养性贫血、慢性溶血、
慢性失血; ● 伴随症状:黄疸、血红蛋白尿,出血
感染,神经症状,骨痛, 肿块,肝脾肿大等;
喂养史:添加辅食,饮食质和量, 食物搭配等
过去史:感染史(结核、钩虫) 慢性疾病史(肾病、风湿等) 服药史(氯霉素、磺胺等)
造血干细胞移植 并发症的治疗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 [概述]
• 一、定义:是由于体内铁缺乏致使血红蛋白合 成减少而引起的一种临床上以小细胞低色素性贫 血(发病机理)血清铁蛋白减少,铁剂治疗有效, 6-24M发病率高。是小儿贫血中最常见的一种类 型。
• 轻度贫血可无自觉症状,中度以上的贫血,可出 现头晕乏力,纳呆,烦躁等症,并有不同程度的 面色苍白、指甲口唇和睑结膜苍白(临床症状)。
20
25

菠菜
谷物

大豆

小牛肝
小牛肉
◆红细胞释放的铁(2/3):
衰老红细胞释放的铁几乎全部再利 用
铁的吸收和运转 吸收部位: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肠粘膜上的微绒毛) 吸收途径:
食物铁以Fe2+形式吸收 进入细胞后的Fe2+氧化成Fe3+ ; 一部分与去铁蛋白结合→形成铁蛋白→保存在肠 黏膜细胞中; 另一部分与肠黏膜胞浆中的载体蛋白→胞外→ 血液→与血浆中转铁蛋白结合 →随循环铁运到 需铁及贮铁组织;
家族史:遗传性贫血
体格检查
◆ 生长发育:发育障碍和特殊面容 ◆ 营养状况 ◆ 皮肤、黏膜 ◆ 指甲、毛发 ◆ 肝、脾淋巴结
实验室检查
◆ 血常规: 血细胞形态(大小、异型、靶形、 染色情况)帮助判别贫血原因

儿科学教学课件:营养性贫血

儿科学教学课件:营养性贫血
化铁的食物或铁剂 生长发育过快:1岁时体重增加2倍,血红蛋白增加2倍 铁的吸收障碍:食物搭配不合理、慢性腹泻 铁的丢失过多:慢性失血
Body iron content of infants
At birth(3.5kg)
250mg
At 6 months(8kg)
280mg
At 12 months(10kg)
铁代谢检查
红细胞游离原卟啉(FEP) FEP↑>0.9µmol/L,提示细胞内缺铁 缺铁→胞内FEP不完全与铁结合成血红素→ 反馈使FEP合成↑→FEP↑ FEP↑、SF↓:为IDE特征 FEP↑还见于铅中毒、慢性炎症和先天性原卟啉增多症
铁代谢检查
血清铁(SI)、转铁蛋白饱和度(TS)、总铁结合力(TIBC)--反映血浆中铁含量。
查找原因 正常后继用6~8周
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
nutritional megaloblastic anenia
定义
VitB12或叶酸缺乏所致的大细胞性贫血 主要临床特点:贫血、神经精神症状;红细胞胞
体积变大;骨髓出现巨幼红细胞;维生素B12或 (和)叶酸治疗有效
病因
VitB12缺乏
摄入量不足:孕妇缺乏VitB12,婴儿VitB12储存不足;单纯母乳喂 养,尤其是乳母VitB12缺乏者;偏食或仅进食植物性食物
血清铁(SI):正常情况下与血浆中约1/3转铁蛋白(Tf)结 合的铁;
未饱和铁结合力:其余约2/3血浆Tf仍具有与铁结合的能 力;体外加入一定量的铁即可成饱和状态,加入的铁量;
血清总铁结合力(TIBC):SI+未饱和铁结合力; 转铁蛋白饱和度(TS):SI/TIBC;
IDA期出现异常:SI和TS↓,TIBC↑; SI生理变异大,并在感染、肿瘤、慢性炎症降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格检查:体温37℃,脉搏110次/分,呼吸32次,体重 8Kg。面色苍黄、口唇粘膜苍白,精神萎靡,反应差。心率 110次/分,律齐,心尖区可闻及Ⅱ收缩期杂音,不传导。腹 部平软,肝肋下2.5cm,剑突下3cm,质软。脾肋下刚触及。 脊柱与四肢无畸形,活动正常,指(趾)甲床苍白。生理反射 存在,病理反射征未引出。
实验室检查:Hb80g/L,RBC2.5×1012; MCV70fl;MCH18.5pg;MCHC23.1%;HCT26%;血清铁 8.8µmol/L。
请结合课文学习提出诊断和处理意见。
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
思考题 1、此案例有哪些临床特点? 2、实验室检查有何临床意义? 3、最可能的临床诊断是什么?
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增加(FEP): 当FEP>0.9μ mol/L即提示细胞内缺铁
血清铁(SI)、总铁结合率(TIBC)和转铁蛋白饱和度(TS): 这三项检查是反映血浆中铁含量,通常在缺铁性贫血期才
出现异常
诊断
病史 临床表现
血象
初步诊断
铁代谢的 生化检查
骨髓检查
有确诊意义
必要时可做
治疗原则
一般治疗
血红蛋白减少比红细胞减少明显; 红细胞呈小细胞低色素性; 网织红细胞数正常或轻度减少。
辅助检查—骨髓象
涂片可见幼红细胞增生活跃; 各期红细胞均较小; 骨髓可染铁明显减少。
辅助检查—生和度
总铁 结合率
铁含量
血清铁
红细胞 内游离 原卟啉
血清铁蛋白(SF): 当SF<12μ g/L时提示缺铁
早产儿给予 铁剂
及时添加辅食
预防
预防孕妇缺铁 性贫血
鼓励母乳喂养
sciencep
谢谢!
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nutritional iron deficieney anemia)是指由于体内铁缺乏,致使血红蛋白合成 减少而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是小儿时 期最常见的一种贫血。
病因
先天贮铁 不足
早产、双胎、胎儿失血以及母亲孕期严重贫血都 会影响胎儿铁的储存。
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
儿科学
主编 唐建华
第3节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
学习目标
1
列出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病因
2
简述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
3
归纳出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防治原则
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
案例9-1
患儿男,10个月。因面色苍白,精神不振,胃纳差三个月 而来就诊。患儿为第一胎第一产,足月顺产,母乳喂养,2个 月起添加鱼肝油和钙粉,6个月起除添加米粉外未添加其他辅 食。
去除病因 加强护理
补充铁剂
首选口服铁剂 剂量为元素铁4.5~6mg/kg
输血 仅用于并发心力衰竭或伴感染者
口服铁剂的注意事项
从小剂量开始,在两餐之间服用; 最好与维生素C、稀盐酸合剂同服; 避免与牛奶、茶水、钙剂同服; 用吸管服用水剂型铁剂,避免牙齿黑染。
预防
培养良好 饮食习惯
预防早产
铁的摄入 量不足
是导致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 人体内的铁来源于食物。
生长发育 快
婴儿期生长发育较快,如不及时添加含铁丰富的 食物就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
铁的丢失/ 消耗过多
婴幼儿牛奶过敏可引起肠道慢性失血;胃肠道疾 病会影响铁的吸收;反复感染者铁的消耗增加。
发病机理
+铁
原卟啉
血红素
+ 珠蛋白
血红蛋白
缺铁使血红蛋白减少,但对细胞的分裂 、增值影响较小,从而形成小细胞低色素性 贫血。
临床表现
1
2
3
一般表现
皮肤、粘膜苍 白;精神不振 、易疲乏;头 晕、眼花
骨髓外造血 表现
其他表现
注意力不集中、 记忆力减退;食 欲减退;免疫功 能低下;心率增 快、心脏扩大、 严重时可发生心 功能不全
辅助检查—周围血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