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九年级化学2.1 《水的变化》北京课改版教案.doc

合集下载

九年级化学2.1水的变化北京课改版教案

九年级化学2.1水的变化北京课改版教案

水的化学变化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水的分解和化合,理解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的概念2)、理解原子的概念,并比较原子与分子的相似、相异和相互关系。

用原子分子的观点加深对化学变化的理解。

3)、识记一些化学符号[来源:]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引导、培养学生有目的地、全面地观察实验现象。

2)、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能力及对实验进行分析、归纳、演绎的能力。

情感与价值:1)、通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实验等活动,树立团结协作精神2)、认识物质的可分性,逐步培养学生量变引起质变的辩证观点。

重点与难点:重点:原子的概念难点:原子概念的抽象推理三、教学过程复习提问1、水的化学符号是什么?属于哪一类物质?构成水的微粒是什么?2、水的三态变化属于哪一类变化?在水的三态变化过程中水分子是否发生变化?板书◆在物理变化中分子不变引入我们已了解了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也了解到在物理变化中,分子不会发生变化,只是分子间的间隙发生变化。

那么水的化学性质如何?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是否会发生变化?发生怎样的变化?分子是由什么构成的?…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

而要研究这些内容,我们必须通过水的化学变化作为载体加以研究1.3 水的化学变化[来源:学。

科。

网Z。

X。

X。

K]板书[来源:Z,xx,]学生实验往滴有的蒸馏水中吹气,观察现象提问是什么物质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讲解不是水,也不是二氧化碳,而是新生成的一种物质碳酸。

板书一、水的化学性质1、水 + 二氧化碳碳酸( H2CO3 )演示水与生石灰反应,反应后取上层澄清液于三试管内,一中请学生上前滴加一滴无色酚酞试剂,二中请学生上前滴加3滴紫色石蕊试剂,观察现分裂 重组设 问使酚酞试剂变红、石蕊试剂变蓝的是水吗?那是什么物质呢? 演 示请一学生往第三支试管中的澄清液中吹气,观察现象 讨 论 根据CO 2的特性反应,请问该澄清液是什么?水与生石灰反应后生成的物质是什么?板 书2、水 + 氧化钙 氢氧化钙( Ca(OH)2 ) 讲 解 大家是否发现,石蕊、酚酞在一定条件下会变色,碳酸溶液呈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剂变红,不能使无色酚酞试剂变色;氢氧化钙溶液呈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剂变红,使紫色石蕊试剂变蓝。

水的变化教案

水的变化教案

水的变化教案教案标题:水的变化教学目标:1. 了解水的三态及其相互转化的基本概念。

2. 观察和描述水的由固态到液态、由液态到气态的变化过程。

3. 理解水的循环过程及其重要性。

教学重点:1. 水的三态及其相互转化。

2. 固态水变为液态水和气态水的条件和过程。

3. 液态水变为气态水和固态水的条件和过程。

4. 水的循环过程。

教学准备:1. 幻灯片或教学板书。

2. 实验材料:冰块、水、锅和加热装置。

3. 客观题测试材料。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通过展示图片或实际物品,激发学生对水的注意和兴趣,提出以下问题:你是否了解水的三态?你曾经见过水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吗?2. 引导学生思考,让他们发表自己对水变化的看法和经验。

教学内容:1. 通过幻灯片或板书介绍水的三态及其相互转化的基本概念,强调水的冰、水和水蒸气是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温度和压力下的不同表现形式。

2. 进行实践活动:在教室中进行以下观察实验,以展示水的固态到液态和液态到气态的变化过程:a. 将冰块放在锅中,加热直到冰块完全融化为水。

观察过程中是否有水产生。

b. 继续加热水,观察水的表面是否产生气泡,并伴有水蒸气释放。

3. 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引导他们描述和总结固态水变为液态水和气态水,以及液态水变为气态水和固态水的条件和过程。

学生可以使用绘画、写作或口头表达的方式呈现自己的观察和理解。

巩固活动:1. 发放客观题测试材料,让学生通过选择题、判断题或简答题检验他们对水的变化和水循环的理解程度。

2. 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讲解解析,强调重点和易混淆的知识点。

拓展活动:1. 调查地区的水资源利用情况,让学生了解当今社会对水资源的重视和管理的必要性。

2. 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合作制定水资源保护计划或行动宣言,提倡节约用水和环保水资源的意识。

评估方法:1. 教师观察学生参与实验的情况,评价他们对水的变化过程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2. 对学生的客观题测试进行评分和评价。

3. 对活动中的表现和解答问题进行评价。

北京课改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水的变化》名师课件

北京课改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水的变化》名师课件

体是 氧气

【09年中考试题】
26.(5分)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2)将浑浊的河水用 右图所示的简易净水器进 行净化,其中活性炭的作 用 后 “是 得 纯到 净_吸_的 物_附_水 ”_,属或用于“此混_混装_合合_置_物_净(化填 物”)。
(3)北京属于极度缺水城市,应大力提倡 节约用水,请你写出一种节水措施
(1)下图所示的3个实验,A中水发生了
物理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B中试管1内得到的气体为氢气
;C中净
化水的方法过是滤
和吸附。
A.水的沸腾 B.水的电解 C.水的净化
28.(6分)水和溶液在生命活动和生产、 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生命吸管”是一种可以随身携带 的小型水净化器,里面装有网丝、
A.用盆接水洗菜
B.用养鱼水浇花草
C.使用节水龙头
D.丢弃未喝完的矿泉水瓶
三、实验题(共3个小题,每空1分共18 分。) 36.(6分)根据下图所示水、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性
实验,请回答以下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试管
。A装置中发生反
二氧化锰
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氧气
氧气+氢气 。用带
火星的木条检验a中的气体,观察到木条复燃,该气
注入了活性炭和碘的树脂等。其
中活性炭起到 吸附 和过滤
的作用。
作业:
前三年大兴区初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中本章考点试题
预设环节:
播放歌曲: 北大校长作曲的《化学是你,化学是我》 以音符展示开始,以音乐结束,感受到化 学的独特魅力所在。
板书设计
水的变化
水的组成 水的性质 水 水的种类和用途 水的污染 水的净化

九年级化学上册4.2水的变化教案(新版)北京课改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4.2水的变化教案(新版)北京课改版
知识点梳理
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水的性质:水的无色、无味、液体状态,以及水的沸点和凝固点等。
2.水的沸腾和蒸发:理解水在加热过程中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以及沸腾和蒸发的区别。
3.水的凝固和结冰:掌握水在低温条件下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以及凝固和结冰的条件。
4.水的溶解性:了解水作为一种溶剂的特性,以及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过程。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水的沸腾和结冰的基本原理。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水的变化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5.水的净化:学习水的净化方法,如沉淀、过滤、吸附和消毒等,以及这些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6.水资源保护:强调水资源的重要性,了解我国水资源的现状,提高学生节约用水的意识。
7.实验操作:熟悉实验器材和实验步骤,掌握水的沸腾和结冰实验的操作方法。
8.数据分析:通过实验数据,分析水的沸腾和结冰的特点和规律。
课堂小结,当堂检测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水的性质、水的沸腾和蒸发、水的凝固和结冰、水的溶解性、水的净化和水资源的保护等内容。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水的无色、无味、液体状态,以及水的沸点和凝固点等基本性质。我们还学习了水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过程,如水在加热过程中从液态变为气态的沸腾过程,以及在低温条件下从液态变为固态的凝固和结冰过程。此外,我们还了解了水作为一种溶剂的特性,以及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过程。在水的净化方面,我们学习了沉淀、过滤、吸附和消毒等方法,以及这些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最后,我们强调了水资源的重要性,了解了我国水资源的现状,并提高了节约用水的意识。

水的变化-北京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

水的变化-北京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

水的变化-北京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前导知识在开始学习水的变化之前,学生需要掌握以下知识:1.物质的三态2.物质的性质3.物质的分子结构学习目标•了解水的三态变化及其特点•掌握水的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温度变化规律•理解水的溶解和溶液的概念•深入了解水的分子结构以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学习内容1.水的三态变化及其特点–热力学意义:水的升华、融化和沸腾–物理意义:水的固态、液态和气态2.水的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温度变化规律–气化和凝固的判定标准–气化和凝固的温度变化规律3.水的溶解和溶液的概念–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浓度的表示方法4.水的分子结构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水分子的结构–液态的水的性质–固态的水的性质–水的电离性和酸碱性学习方法1.讲、练、评相结合的教学模式2.边看边做笔记,形成个人化学笔记3.多善于使用思维导图,描述水分子结构、气化、凝固等过程中温度变化规律实践活动1.安排学生自行制作实验设备,实验探究水的升华、融化和沸腾现象的产生条件和过程。

2.学生自主或小组合作设计实验,研究加温和减温对水的气化和凝固的影响。

3.研究自来水和纯水的电离性和酸碱性质发生变化的原因,订制清凉饮品。

总结经过以上学习和实践活动,学生将在以下方面有所提升:1.掌握水的三态变化及其特点2.掌握水的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温度变化规律3.理解水的溶解和溶液的概念4.深入了解水的分子结构以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5.发扬探究精神,锻炼动手能力,培养独立思考能力6.弘扬环保理念,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扩展阅读如果您对本课程的内容感兴趣,可以阅读以下书籍:1.《化学原理》(作者:彭庆福)2.《化学无处不在》(作者: 杨红旗)3.《化学之美》(作者: 王树义)参考资料无。

《第二节 水的变化》教学设计(北京市县级优课)

《第二节 水的变化》教学设计(北京市县级优课)

探究水的微观构成指导思想:化学基本观念就是学生在深入理解化学学科特征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对物质世界的基本看法和态度,具体表现为主动运用化学思想方法认识身边事物和处理问题的自觉意识或思维习惯。

化学基本观念是内隐于课程教材知识体系当中并随知识层次的推进而发展深化的,是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体系的灵魂。

由此可见,化学基本观念不可能只是记诵一些化学基本知识就可以形成,而是以具体的化学知识为载体,通过学生体验和感悟而逐渐建构起来的。

教材分析: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其特征是研究物质和创造物质。

由此可见,微观层面的学习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微粒观也是需要建构的重要化学基本观念之一。

微粒观的形成并不是一节课两节课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的,而要贯穿于整个化学教学活动之中,一以贯之。

但是,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更多的做法是,只是在《构成物质的微粒》这一章或少部分涉及到微粒的内容时才谈微粒,而在其它内容时则很少涉及微粒的事情,这就对学生微粒观的建构不利,其实教材的很多内容都可以作为素材帮助学生建构微粒观。

比如,学习《空气》一节时,除了从宏观视角认识空气的组成和氧气体积分数的测定以外,是不是也可以尝试从微观的视角认识呢。

再比如《水的净化》一节,吸附、蒸馏可以作为建构微粒观的很好素材,认识过滤的原理时还可以补充类似的净化方法如半透膜、分子筛等。

本节课《水的变化》在以往的教学中,更多的只是从宏观角度学习电解水的实验事实,然后比较生硬地给出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结论,再从微观分析水电解的本质。

这些结论都是直接给予的,并没有经过学生的思考与逻辑推理、没有经过学生的体验和感悟,也就是说并没有通过建构而获得。

本节课旨在利用电解水这一教学素材,不仅让学生从宏观认识水的电解这一客观事实,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尝试从微观视角通过逻辑推理认识水是由分子构成、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秋北京课改版化学九上《水的变化》word教案1

秋北京课改版化学九上《水的变化》word教案1

秋北京课改版化学九上《水的变化》word教案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水的组成。

(2)了解水的三态变化.(3)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

2.过程与方法(1)结合资料,从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过程体会科学研究和思维的方法,认识实验研究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2)学习对实验现象的观看、分析、归纳和总结。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对学生进行物质无限可分性教育,培养他们实事求是的态度。

(2)在教学中渗透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从而启发学生的思维。

(3)保持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进展学习化学的爱好。

教学重点1.电解水的实验。

2.确定水的组成。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观看能力以及归纳总结的能力。

2.使学生充分认识实验研究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创设学习情形→实验探究→验证实验→讲解总结→拓展视野→升华提高。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问题]天上的雨和雪来自哪儿,它们是如何形成的?[导入]今天我们要通过“水的三态变化”来解答以上问题。

[板书]一、水的三态变化请同学们自学课本,讨论水的三态变化.[板书]二、电解水实验[演示实验]取水电解器,加入电解用水,接通直流电源,观看与电源正、负两极相连的电极上和试管内发生的现象。

[注意]1.提示学生观看两电极产动气体的体积有何差异。

2.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可加入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

[回答现象]①通电后,两根电极上都显现气泡,即产动气体,气体差不多上无色的。

②一段时刻后,试管1和试管2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比约为1:2。

[评判]大伙儿观看得专门认真认真,期望在以后的实验中大伙儿依旧如此,这也是学化学所必备的一种品质。

[板书]现象:①两极都产生无色气体。

②与电源正、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

[提问]两极上得到的气体分别是什么呢?我们连续通过实验来探讨。

[板书]三、验证实验[演示实验]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试管1中的气体,用点燃的木条检验试管2中产生的气体。

秋北京课改版化学九上《水的变化》word教案2

秋北京课改版化学九上《水的变化》word教案2

秋北京课改版化学九上《水的变化》word教案2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水的组成,了解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及三态变化。

2.过程与方法(1)结合资料,从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过程中体会科学探究和思维的方法,认识实验探究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性;(2)充分利用讨论,培养学生观看、分析、归纳实验现象的能力和适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

教学重点水的组成。

教学难点对单质、化合物概念的明白得。

教具预备霍夫曼电解水装置、电源、酒精灯、火柴、水、氢氧化钠溶液,小木条。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水是一种无色透亮的物质,历史上人们一直认为水是一种单一的物质,那么水这种物质里怎么说含有什么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水的变化。

推进新课导入新课:水是由水分子组成的,水分子有什么特点?什么缘故会有白云、细雨和白雪?一、水的三态变化水在自然界是如何循环的?请同学们自学课本,了解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及水的三态变化.二、水的组成[分析]水可不能够连续分解还需要我们从科学实验中查找答案!1.电解水的实验[演示] 实验:水的电解实验。

(1)现象:显现气泡 V 正极∶V 负极=1∶2[分析] 在实验中能够观看到,通电后,在电极上有气泡产生,同时两支玻璃管中,产动气泡的速率不同,一段时刻后,还能够观看到两支玻璃管中气体体积比约为1∶2,因此我们推测气体确实是水分解产生的新物质,而且生成的是两种不同的气体。

[设问] 实验中产生的是什么气体呢?[分析] 假如水在通电的条件下能够分解,那么生成物会是两种什么气体呢? 实际上那个问题,早在18世纪化学家就开始研究了。

18世纪末,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在前人探究的基础上,发觉水能够分解,产物为氢气和氧气。

[图片展现] 拉瓦锡(2)水−−→−通电氢气+氧气 H 2O H 2 O 2[提问] 大伙儿能用实验的方法证明两支玻璃管中的气体分别是氢气和氧气吗?请大伙儿设计实验方案。

[回答] 我们明白氧气能够支持燃烧,因此氧气能够用带火星的木条来检验,若木条复燃则说明生成的气体是氧气。

北京课改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水的变化》最常见的液体—水2

北京课改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水的变化》最常见的液体—水2
【现象3】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 复燃;负极产生的气体能燃烧,火焰呈淡蓝 色。
二、电解水实验
【结论】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 复燃,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气体能燃烧,火 焰呈淡蓝色,是氢气。
水 通电 氢气 + 氧气
H2O
H2
O2
水由氢和氧组成。
三、氢气的性质
物理性质:
氢气是无色、无 味、难溶于水的 气体。(氢气是 最轻的气体)
《水的变化》最常见的液体—水2
北京课改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生动有趣的课程,搭配各个互动环节助理您教学成功
感谢所有辛勤付出的人民教师
一、水的三态变化Hale Waihona Puke 冰水水蒸气
水循环
二、电解水实验
电源两极所连 接的滴定管内 有什么变化。
二、电解水实验
【现象1】两极都有无色气泡产生。
【现象2】正极与负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约 为1:2
化学性质:可燃性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时,火 焰呈淡蓝色,火焰上方罩 干燥的冷烧杯,烧杯内壁 有无色液滴生成。
氢气+氧气 点燃 水
【注意】纯净的氢气点燃会安静的燃烧,混有一
定量的空气或氧气的氢气点燃会发生爆炸, 所以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
氢气的验纯方法
若发出尖锐爆鸣 声表明不纯,声 音很小表示氢气 较纯。
1. 经检验不会发生爆炸的氢气是不是一定是纯净 氢气呢? 2. 氢气氧气分别由几种元素组成的?水、二氧化 碳由几种元素组成的?

京改版九年级化学上册-4.2《水的变化》教案设计

京改版九年级化学上册-4.2《水的变化》教案设计

“第二节水的变化”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分析(一)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建构主义认为:教学不能无视学习者的已有知识经验,简单强硬地从外部对学习者实施知识的“填灌”,而是应当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新的知识经验。

这节课首先让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和学过的知识,谈谈对水的认识,教师归纳总结出研究物质的一般思路。

在通过水的变化—电解水实验进行推导水的元素组成、水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以及通过盖吕萨克氢气燃烧生成水的实验事实推导一个水分子的原子构成时,均运用了学生原有的分子、原子知识。

另外,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有的体现化学学科特质的关键能力和品格,包括“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化学学科教学应该注重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本节课即基于电解水实验及氢气燃烧实验,从宏观、微观分别探究水的元素组成和分子构成,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及利用宏微结合的思想研究化学问题,在推导水的元素组成和分子构成过程中,不断地寻求证据进行推理,并形成研究物质组成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即建立一定的模型认知。

(二)教学内容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及应用的科学。

其中,研究物质的组成是化学科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节重点是通过电解水实验认识水的组成,初步建立从物质组成的角度认识物质的思维方法。

同时,本课题对水的认识从宏观走向微观分子层面,在知识衔接上起着承上起下的作用,通过该节课的研究,使学生更深入的理解分子、原子,并为后续元素、化学式、质量守恒定量等知识打下基础。

本节课内容属于《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身边的化学物质”一级主题下的“水与常见的溶液”二级主题。

课标中的“标准”是:认识水的组成。

提出的“活动与探究建议”是:根据实验现象探究水的组成。

教材中的主要内容包括:水的三态变化、自然界水的循环、水的化学变化、水的组成。

九年级化学 水的变化课件 北京课改

九年级化学 水的变化课件 北京课改

蒸 发
降 水


蒸降

发水

地表径流
地下径流
总结
• 水有三种状态,分别是固态、气态、 液态
• 水的三态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条 件是温度的转换
•1、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集体的动作,集体的表情,集体的信念。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反思自我时展示了勇气,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泉。 •4、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5、诚实比一切智谋更好,而且它是智谋的基本条件。 •6、做老师的只要有一次向学生撒谎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从此为之失败。2022年1月2022/1/172022/1/172022/1/171/17/2022 •7、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2022/1/172022/1/17January 17, 2022 •8、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2022/1/172022/1/172022/1/172022/1/17
浮在低空的小水珠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想一想 是什么原因引起水的三态变化?
实验器材:水形态变化的过程及发生变化的条件 讨论记录表,玻璃杯,冰块,酒精灯
讨论,并得出结论
知道六种物态变化吗?
气态
固态
吸热 放热
能不能分别举些例子?
液态
思考并解释
为什么海洋中的水总不会溢出,河流中的水一直流 不完吗?自然界的水是怎样进行日夜不息的循环和转换 的呢?(水循环)


霜云
雨 雪
水形态变化的过程及发生变化的条件

北京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水的变化》学案1-新版

北京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水的变化》学案1-新版

第二节水的变化【学习目标】1.了解水的存在和水的物理性质;2.通过电解水实验,使学生认识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3.了解水的三态变化。

【旧知回顾】1.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纯净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混合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知学习】:1.水的物理性质:(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在自然界中存在的状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自然界中水循环的功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电解水(1)接通电源后我们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接负极的试管2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可以用_______________检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接正极的试管1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可以用_______________检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负极气体的体积比为_______________。

(3)上述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应的符号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

初中化学水的变化规律教案

初中化学水的变化规律教案

初中化学水的变化规律教案主题:水的变化规律目标:1. 了解水的三种基本状态及其相互转化的规律。

2. 掌握水在固态、液态和气态之间变化的条件和过程。

3. 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和记录水的变化规律。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展示一个装满冰块的容器和一个装满水的容器,请学生思考两者之间的区别。

2. 引导学生讨论水的三种状态,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和转化规律。

二、学习1. 讲解水的三种基本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2. 分别介绍水在不同状态下的特点和分子间的运动情况。

3. 讨论固态水(冰)如何融化成液态水,液态水如何蒸发成气态水。

4. 引导学生思考水在不同状态之间转化的条件和过程。

三、实验1. 实验一:观察冰的融化- 将一个冰块放在温暖的环境中,观察冰的变化过程。

- 记录冰融化所需要的时间和温度变化。

2. 实验二:观察水的汽化- 将一些水煮沸,观察水蒸气的产生过程。

- 记录水的沸点和气化所需的能量。

3. 让学生通过实验来感受和理解水在不同状态之间转化的规律。

四、总结1. 总结水的三种状态及其相互转化的规律。

2. 提醒学生水的变化过程是受温度和压力等条件影响的。

3. 强调科学家们对水的研究对于我们生活的重要性。

五、拓展1. 让学生了解冰雹、水汽、水蒸汽和露水等其他形态的水。

2. 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水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规律。

六、作业1. 完成课堂笔记,简单总结水的变化规律。

2. 选取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如云雾、彩虹等,进行调查研究。

3. 准备下节课的主题:溶解与浓度。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的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和观察了水的变化规律,激发了他们对化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并掌握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的化学变化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通过水的分解和化合,理解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的概念
2)、理解原子的概念,并比较原子与分子的相似、相异和相互关系。

用原子分子的观点加深对化学变化的理解。

3)、识记一些化学符号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引导、培养学生有目的地、全面地观察实验现象。

2)、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能力及对实验进行分析、归纳、演绎的能力。

情感与价值:1)、通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实验等活动,树立团结协作精神2)、认识物质的可分性,逐步培养学生量变引起质变的辩证观点。

重点与难点:重点:原子的概念难点:原子概念的抽象推理
三、教学过程
后,产生的是什么气体?如何通过实验进行检验?
+
教学设计
本节内容建构于学生已掌握原子结构的初步知识、分子特征及在物理变化中分子不变的知识基础上。

带着“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是否发生变化?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的疑问,将好奇的学生引入本教学,正好顺延了知识的连贯性,学生对知识的需求性。

1、教学方法
在二期课改背景下,本节课主要采用了以实验探究和讨论为主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启发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去思考、去讨论、去总结交流。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让学生与教师间、学生与学生间形成互动、互助、合作的局面。

为使本教学手段能顺利进行,小组合作化学习尤为重要。

教学的人性化体现在我们要让所有的学生都能一同参与、一同体验、一同感受学习的过程及该过程中带来的快乐。

也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2、教学手段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所以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

在化学学习初期,学生对实验充满好奇,迫切希望能有更多机会亲自感受。

在此,我将水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这让学生在化学学习初期不仅增加了实验操作机会,增强实验能力的培养,也大大提高了学习兴趣。

探究水的组成,进行微观解释得出分子、原子的概念及揭示化学变化的本质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而分子、原子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微粒,概念抽象,难以理解。

在水电解实验中,学生只能看到宏观现象,在此通过多媒体flash将微观世界宏观化,演示电解水的微观过程,变抽象为具体,增强直观性,便于学生讨论理解,降低了学习难度,突破教学难点。

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创造良好的思维情景,培养探究能力,不仅扩大课容量、增强直观性,也增加了课堂教学的活力,优化了课堂教学过程。

1、教学程序
为使知识点更系统化,在教学程序上我略作改动。

首先是利用实验得出水的化学性质,这里有三个实验,我将水的电解实验放在了最后,这样便于过渡到另一环节的教学中,利用水电解探究分子、原子的概念、揭示化学变化的本质,讨论分子原子的异同点及相互联系。

而且,第一个实验就是学生实验,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处于兴奋状态,也使其能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以下各环节的活动。

教学反思:
分子、原子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微粒,概念抽象,难以理解。

在水电解实验中,学生只能看到宏观现象,在此通过flash将微观世界宏观化,演示电解水的微观过程,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化枯燥为生动,降低了学习难度,使教学难点得以顺利突破。

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本教学中我将水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演示试验改为学生实验,这让学生在化学学习初期不仅增加了实验操作机会,增强实验能力的培养,也大大提高了学习兴趣。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活动,培养了学生间合作化学习意识,为今后学习打下基础。

不足:本次水电解实验直观性不够强,后排学生看不清。

今后可将水电解的演示实验,利用实物投影或拍成录像将实验投在屏幕上,将实验加以放大,实验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包括实验装置、步骤、现象都展现在每一个学生眼前,使实验效果更清晰、更直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