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的诊断及处理剖析

合集下载

失眠定义、诊断及药物治疗专家共识

失眠定义、诊断及药物治疗专家共识

3、注意事项:药物治疗需严格遵循医嘱,不宜长期使用。在使用药物治疗期 间,患者应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和心理评估,以确保药物疗效和安全性。同时, 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逐渐调整药物治疗方案。
四、如何缓解失眠

除了药物治疗外,以下方法也有助于缓解失眠:
1、音乐疗法:研究表明,音乐可以舒缓身心,帮助人们放松心情,从而促进 睡眠。患者可以选择听一些轻柔的音乐或大自然的声音,如海浪声、风声等。
一、急诊诊断
1、症状及体征
急性胰腺炎的主要症状包括腹痛、恶心、呕吐、发热、低血压等。腹痛通常表 现为左上腹或右上腹的持续性疼痛,可放射至背部。恶心和呕吐通常伴有腹痛, 但也可单独出现。发热通常为中度发热,但也可出现高热。此外,患者可能出 现低血压、休克等严重病情。
在体格检查中,急性胰腺炎患者可能出现腹部压痛、反跳痛、肌紧张等腹膜刺 激征象。此外,患者可能出现皮下出血、血性腹水、胸腔积液等表现。
4、鉴别诊断
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应注意与其他急腹症的鉴别。例如,急性胆囊炎、胆结石、 消化道穿孔、急性肠梗阻等,都可能表现出与急性胰腺炎相似的症状和体征。 因此,在急诊诊断中,医生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 和影像学检查的结果,以明确诊断。
二、治疗
1、初始治疗
急性胰腺炎的初始治疗主要包括液体复苏、止痛、抗生素应用等。液体复苏可 以纠正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和休克状态,给予适当的止痛可以缓解患者的 疼痛症状,同时给予广谱抗生素可以预防感染。
五、结论
失眠已成为现代社会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影响着广大人群的生活质量和健 康状况。本次演示介绍了失眠的定义、诊断方法以及药物治疗的专家共识,并 提出了多种缓解失眠的方法。
参考内容
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急症,其发病迅速,病情复杂,且具有较高 的并发症率和死亡率。因此,急性胰腺炎的急诊诊断及治疗显得尤为重要。在 本篇文章中,我们将根据最新的专家共识,详细探讨急性胰腺炎的急诊诊断及 治疗方法。

《失眠定义、诊断及药物治疗专家共识》解读

《失眠定义、诊断及药物治疗专家共识》解读
发性睡眠障碍 。 除 了上述分 类 ,临 床医 生还 应掌 握失 眠 的其他 分类 方法 ,如I S 2 DS I C D-和 M・V关 于失 眠的 分类 。 目前 推荐 I D2 CS 一 的分 类【: ( )适应 性失眠 ( 1 1 急性 失眠 )・ ( ) 2 心理 生理性失眠 l ( )矛盾性失眠 t ( )特发性失眠 l 3 4
对失眠的分类基于失眠 的病 因 ,掌握此分类方法对失眠的
病因治疗有重要作用 。 临 床 治疗 失 眠 应采 用 综 合治 疗 : ( )病 因 治疗 , 1 ( )睡眠卫生和认知- 2 行为指导等 , ( )药物治疗 。病因 3
治疗是治 疗失眠的首要原则 ,正如 前文所述 ,引起失眠的
目前 , 美 国 睡 眠 专 家 强 调 在 诊 断 继 发 性 失 眠 时 应 注 意 是 否 应 为 共 病 诊断 。 目前 国 际 上 更 倾 向 于 共 病 失 眠 的 诊
原 因有很 多 ,如躯体疾病或疼痛的后果 、精神科疾病 中的
抑 郁 症 、 药 物 的 副 作 用 、生 物 节 律 周 期 障 碍 ,或 原 发 性 睡
法 、时 间限制 疗法 、睡眠健康 教育 )、放松疗 法 、认知疗 法 、光疗 等。 睡 眠卫 生 习惯纠 正在 失 眠治 疗 中也 起着 非 常重 要的 作用 ,治疗失 眠时应当帮助患者 建立 良好的 睡眠卫生 习惯 并长期坚持执行 ,否则很可能 会出现药物治疗或 其他治疗 “ 西墙 ”,而不 良睡眠卫生习惯 “ 补 拆东 墙 的情 况。
医科 大学。19 年 赴 美国哈佛 大学医学院 附属麻省 总 医院精神科焦 虑碍 障临床研 究 96
部和 美 国德 州 大学西南医学 中心精神科 t 临床精 神卫生研 究中心和睡 眠研 究室学 习,

睡眠障碍的诊断与治疗

睡眠障碍的诊断与治疗

睡眠障碍的诊断与治疗睡眠障碍是指因多种原因引起的睡眠质量下降的一种病症。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在全球范围内有30%的人口受到不同形式的睡眠障碍影响,并已成为世界公共卫生问题。

而正确诊断和有效治疗睡眠障碍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以及社会交往等方面都有着重要意义。

因此,本文将从睡眠障碍的分类、诊断和治疗方面展开讨论。

一、睡眠障碍的分类根据睡眠障碍出现的时间、表现的形式以及原因不同,睡眠障碍可以分为原发性睡眠障碍和继发性睡眠障碍两类。

其中,原发性睡眠障碍是指由于生理、心理等内在因素引起的睡眠质量下降,如入睡困难、失眠等。

继发性睡眠障碍则是由于疾病、药物等外部因素导致的睡眠障碍,如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抑郁症等。

二、睡眠障碍的诊断治疗任何疾病都需要一个正确的诊断,睡眠障碍也不例外。

一般来说,对于睡眠障碍的诊断应该包括病史、身体检查和实验室检测三个方面。

1. 病史在病史采集中,除了询问睡眠障碍的症状外,还应该了解病人的工作、生活和饮食习惯,以及是否有危险因素等。

在采集病史时还应该询问患者是否存在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等,这是睡眠障碍的一个常见原因。

2. 身体检查身体检查通常是通过医学设备对身体进行检测,以发现有无引起睡眠障碍的身体疾病及因素。

比如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很容易被忽略,但往往会导致患者呼吸暂停、打鼾、咳嗽等睡眠问题,因此可以通过进行喉部和鼻腔的检查来确认睡眠呼吸暂停的存在。

3. 实验室检测实验室检测主要是通过对血液、尿液等生物学样本进行分析,以了解生物体内物质的含量和变化。

比如一些睡眠障碍和肿瘤生物标志物有关,检测血液中的肿瘤标志物水平可以帮助确定患者是否患有肿瘤性睡眠障碍。

三、睡眠障碍的治疗睡眠障碍的治疗方案应该因人而异,结合具体病因、症状和患者的生活方式,从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治疗。

1. 非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包括睡眠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可以改善睡眠质量,治疗轻度睡眠障碍。

失眠的分类定义原因诊断评估和治疗

失眠的分类定义原因诊断评估和治疗

失眠的分类定义原因诊断评估和治疗睡眠障碍的国际分类通常包括11大类,共88类型。

失眠是睡眠障碍的临床常见类型之首。

失眠1.按其表现形式分为三种(1)入睡性失眠:就寝后经30分钟,甚至1~2小时还难以入睡。

(2)睡眠维持性失眠:睡眠表浅、易醒、多梦,每晚醒3~4次以上,醒后不能再度入睡,每晚觉醒期占15%~20%的睡眠时间(正常人一般不超过5%)。

(3)早醒性失眠:表现为时常觉醒、晨醒过早,离晨起时间还有2小时或更多时间就觉醒,且再次入睡困难或不能再次入睡。

2.按失眠时间的长短分为三种(1)一过性失眠:指偶尔失眠。

(2)短期失眠:失眠持续时间少于3周。

(3)长期失眠:失眠存在时间超过3周。

3.按病因可分为五类(1)躯体原因:过度疲劳、疼痛、咳嗽、心源性或肺源性气急、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心悸、各种原因引起的尿频等均可导致失眠。

以时常觉醒为主。

(2)环境因素:生活环境改变,如上、下夜班,乘坐车船、航空旅行的时差、寝室中的噪声或亮光均可影响睡眠。

一般短时间内能适应。

(3)精神因素:兴奋、焦虑或恐惧等常易造成短期的失眠,以入睡困难为主。

抑郁症患者睡眠中易醒、早醒。

24小时脑电图发现睡眠中可见觉醒期明显延长。

(4)药源性:有些兴奋剂如咖啡、茶、酒、麻黄碱、氨茶碱等均能引起失眠。

(5)特发性失眠:是指于儿童期起病的失眠,患者终生不能获得充足的睡眠。

失眠的定义失眠(Insomnia)是指睡眠的始发和睡眠维持发生障碍,致使睡眠的质和量不能满足个体生理需要而明显影响患者白天活动(如疲劳、注意力下降、反应迟钝等)的一种睡眠障碍综合征。

失眠有两个基本因素:①正常睡眠被扰乱;②睡眠扰乱对患者白天的活动具有明显的不良影响。

失眠的表现形式多样,常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不实(觉醒过多)、睡眠表浅(缺少深睡)、早醒和睡眠不足。

其中入睡困难、易醒和早醒最多见。

入睡困难多见于青壮年,而早醒则多见于老年人,睡眠维持性失眠则多见于躯体疾病。

失眠的病因1.躯体因素①脑部疾患累及与调节控制睡眠各期有关的脑部结构,如下丘脑前部、丘脑、脑桥和中缝核等,影响了非快速眼动睡眠(NREM)和快速眼动睡眠(REM)的发生而引起失眠;见于脑血管病、外伤、脑炎特别是脑退行性病变等脑部疾患;②其它躯体疾病,如甲亢、糖尿病、经期、更年期等内分泌、代谢障碍性疾病以及其引发的各种症状:疼痛、瘙痒、耳鸣、心悸、气短、尿频等均可引起失眠;③睡眠/觉醒节律紊乱、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不宁腿综合征等亦可引起失眠症状。

失眠的诊断与治疗解答

失眠的诊断与治疗解答
目前心理疗法中认知行为治疗运用的较多,它是通过寻求 改变失眠患者的非适应性睡眠习惯,减少自主神经和认知 上的唤醒,改变关于睡眠的不良信念和态度,进行健康睡 眠实践教育,以达到改善睡眠的效果。
谢谢
原则:应用最小有效剂量求得最佳治疗效果,实行间断性 用药( 每周( 2 - 4 次) ,避免连续用药,采用期用药( 不 超过3 - 4 周) ,要逐减量停药; 防止停药后复发或反跳。 因此,失眠患者一定要遵嘱治疗,切忌擅自滥用安眠药, 以免病情的进一步加重。
失眠的治疗
失眠的非药物治疗:
睡眠卫生教育、睡眠约束、放松训练、矛盾意向训练、 刺激行为矫正疗法、光疗、时相疗法以及相关心理疗法等 。
②匹兹保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index, PSQI)是Bussy等编制的睡眠质量自评量表,因其简单 易行,信度和效度较高,并且与多导睡眠脑电图测试结果有 较高的相关性,已成为研究睡眠障碍及临床评定的常用量表 ;
③阿森斯失眠量表(AIS),主要用于自我评定失眠质量。
现代医学对失眠的诊断与治疗 汇报人:张燕婷
失眠的定义
失眠通常指患者对睡眠时间和( 或) 质量不满足并影响白天 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
按临床常见的失眠症状有: ( 1) 睡眠潜伏期延长: 入睡时间 超过30min; ( 2)睡眠维持障碍: 夜间觉醒次数≥2次或凌晨 早醒; ( 3) 睡眠质量下降:睡眠浅、多梦; ( 4) 总睡眠时间缩 短: 通常少于6h; ( 5) 日间残留效应: 即次晨感到头昏、精 神不振、嗜睡、乏力等。
依据严重程度分为:①轻度失眠:偶尔发生,对生活质量影响比较小 ;②中度失眠:每晚发生,中度影响生活质量,伴有一定的症状(易 激惹、焦虑、疲乏等);③重度失眠:每晚发生,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临床症状突多导睡眠图,包括脑电图、心电图、眼电图、肌电图和呼 吸描记器等现代手段,已成为今天睡眠障碍研究的基本手段 ,可有助于失眠程度的评价及失眠症的鉴别诊断;

失眠的诊断标准

失眠的诊断标准

失眠的诊断标准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它可以对个体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

因此,准确地诊断失眠对于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非常重要。

失眠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症状的持续时间、频率、影响程度以及可能的原因等方面。

根据国际上对失眠的诊断标准,我们可以将失眠分为三个等级,轻度、中度和重度失眠。

首先,失眠的诊断需要考虑症状的持续时间。

一般来说,如果一个人在一个月内有三次或以上的失眠症状,持续时间超过三个月,就可以被诊断为失眠。

这意味着失眠不是偶发的睡眠困难,而是长期存在的问题,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其次,失眠的诊断还需要考虑症状的频率。

失眠症状发生的频率也是判断失眠程度的重要指标。

如果一个人每周有三次或以上的失眠症状,就应该引起医生的重视。

频繁的失眠症状会严重干扰个体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甚至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另外,失眠的诊断还需要考虑症状对个体的影响程度。

失眠症状对个体的影响程度也是判断失眠严重程度的重要标准。

如果失眠严重影响了个体的日常生活、工作和社交,甚至导致情绪问题和身体健康的恶化,就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最后,失眠的诊断还需要考虑可能的原因。

失眠症状可能是其他身体或心理问题的表现,因此在诊断失眠时,还需要排除其他潜在的健康问题。

医生会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来确定失眠的原因,从而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总的来说,失眠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症状的持续时间、频率、影响程度以及可能的原因等方面。

通过对这些标准的综合评估,可以帮助医生准确地诊断失眠,并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

对于患有失眠症状的个体来说,及时就医并接受专业治疗是非常重要的,这样才能有效地改善睡眠质量,恢复身心健康。

失眠症的中医诊断、辨证和治疗

失眠症的中医诊断、辨证和治疗

治疗 从 肝 论 治
失眠症,古籍记载为“ 不寐 ” 1 1 病 因 失 眠 症 的发 病 因 素很 们 十二年 来 临床 资料 的调查 ,发现 、 .
“ 得 眠 ” “ 得 卧 ” “目不 瞑 ” 复杂 , 不 、不 、 古人对不寐的认识按五脏病 当今失 眠症 主 要 有 五 大 发病 因 素 , 等 。其 含义 与 现 代 医 学 “ 眠 ” 失 概 原 论认 为本 于心 藏神 立论 。按 人体 即 :体质 因素 、精 神 心理 因素 、疾 念基本 一致 ,但对 失 眠症 的理论 认 阴 阳消长 ,卫气 运行 说 ,乃 由 于阳 病 因素 、环 境 因素 、药物 因素 。 识 和诊 治方 药却有 所 不 同 ,各有 特 气 盛 ,卫气 运行 不能 人 于阴 ,阴气 1 2 诊 断标 准 按 照 国 际 通 用 的 . 色 。近十几年 来 ,由于社会 经济 的 虚 ,故 目不 瞑 。按 正 邪 斗 争 趋 势 诊 断标 准 结 合 中 国 人 睡 眠 生 活 特 发展 和 自然 环境 的变 化 ,以及人 类 说 ,外感 伤 寒 、温 病 后 ,邪 气 盛 , 点 ,初步 拟 定 一 下 诊 断 标 准 : 1 () 疾 病谱 的改 变 ,失 眠 症 的发病率 急 邪 正 斗争相 持不 下 ,致 阳气不 能 人 睡 眠 障碍 :包括 难 以入睡 ,久 不能 剧上 升 。为了适应 临 床需求 ,充分 于阴 ,故 目不瞑 。古 人从 大量 的临 眠 ,或 间断 多醒 ,整 夜多 梦 ,似睡 发挥 中医药 诊治 失眠 症 的特色 和优 床 实践 中观 察 到 失 眠 的发 病 因 素 , 非 睡或早 醒 ,醒后 不 能再 入睡 ,或 2上 势 ,我们采用中医传统方法和现代 大体表现在上述 3 个方面,无疑对 通 宵难 眠 。 ( ) 述 睡 眠 障碍 每周 科学方 法相 结合 ,对 中 医诊 治 失眠 当今 临床实 践仍 具有 指 导意 义 。但 至 少发 生 3次 ,并持 续 2周 以上 。 症 的有关 辨证标 准和 理法 方药 规律 如 何根 据现 代社 会 和 自然科 学 的发 ( ) 3 白天 出现 精 神 疲 乏不 振 ,或 头

失眠的鉴别诊断

失眠的鉴别诊断

失眠的鉴别诊断
失眠是指在入睡困难、入睡后易醒或睡眠质量差的情况下,引
起白天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及情绪低落等问题。

失眠非常常见,对
个人的生活质量和日常功能产生不良影响。

然而,如何准确地鉴别
失眠的原因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失眠鉴别诊断:
1.生活环境因素导致的失眠:此类失眠与生活环境有关,如噪音、光线、温度等因素可能会干扰睡眠质量。

2.心理因素导致的失眠:焦虑、抑郁、压力等心理问题常常是
导致失眠的主要原因之一。

3.药物或物质使用导致的失眠:某些药物(如镇静剂、利尿剂、抗抑郁药等)以及酒精或咖啡因等物质的使用可能干扰睡眠。

4.健康问题导致的失眠:某些健康问题,如慢性疼痛、心脏病、呼吸问题等,也可能导致失眠。

5.睡眠障碍导致的失眠:某些睡眠障碍,如睡眠呼吸暂停症、
不安腿综合征等,会干扰正常的睡眠。

在鉴别诊断失眠时,医生通常会通过详细询问病史、进行体格
检查以及可能的实验室测试来确定失眠的原因。

根据初步诊断结果,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更具体的测试,如多导睡眠监测,以进一步确
认失眠的原因。

总结起来,失眠的鉴别诊断需要综合考虑生活环境、心理因素、药物或物质使用、健康问题以及可能存在的睡眠障碍等因素。

对于
长期失眠的患者,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是非常必要的,以便准确诊
断失眠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失眠的分类定义原因诊断评估和治疗

失眠的分类定义原因诊断评估和治疗

失眠的分类定义原因诊断评估和治疗失眠是指难以入睡、难以维持睡眠、睡眠质量差或睡眠时间不足的情况。

根据其原因和临床特点,可以将失眠分为原发性失眠和继发性失眠两类。

1.原发性失眠:指睡眠问题不是由其他健康问题引起的情况。

它可能是由心理、环境、行为等因素引起的,并独立存在。

常见原因包括焦虑、压力、抑郁、心理创伤、不良的睡眠习惯、生活方式不良(如过度使用荧光屏幕和咖啡因的摄入)、环境噪音等。

2.继发性失眠:指失眠是其他健康问题的症状,比如心理疾病、躯体疾病、药物使用、嗜酒或嗜烟等。

继发性失眠需要根据其潜在病因进一步诊断和治疗。

失眠的诊断和评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病史采集:医生会询问病人的睡眠问题的持续时间、影响程度、频率和相关症状。

同时,医生还会了解病人的生活方式、心理情况、药物使用史、昼夜节律以及家族遗传病史等。

2.睡眠记录:病人可通过记录睡眠和觉醒时间、睡眠质量、不能入睡的时间以及睡前所做的活动等来帮助医生评估睡眠问题。

3.体格检查:医生会通过检查病人的体格状态来确定是否存在躯体或神经系统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与失眠有关。

4.实验室检查:有时候,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一些实验室检查,如血液检查、电解质检查、睡眠多导睡眠图(PSG)等,来排除其他潜在的病因。

治疗失眠的方法因个体差异而异。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治疗方法:1.行为治疗:行为治疗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避免突变环境条件、改善睡眠环境、杜绝一些不良的睡前习惯以及睡觉时避免活动。

2.药物治疗:医生可能会在临时或短期使用药物来改善睡眠,比如催眠药物。

然而,长期使用药物可能会导致依赖性和副作用,因此,医生可能会尽力控制用药的持续时间和剂量。

3.康复治疗:对于继发性失眠,需要根据其潜在原因进行治疗。

比如,对于焦虑和抑郁症引起的失眠,可能需要进行心理治疗或药物治疗。

综上所述,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根据其原因和临床特点可以进行分类和诊断。

针对不同类型的失眠,可以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法,包括行为治疗、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

不寐中医诊断和分型标准

不寐中医诊断和分型标准

不寐中医诊断和分型标准
不寐,中医称为失眠,其诊断和分型标准如下:
1.诊断标准:
●主症:入睡困难,或睡而易醒,或醒后不能再睡,或睡眠不足。

●蒹症:多梦、早醒,或梦醒杂集,或睡眠不实,或睡眠中易醒、噩梦频频。

●病程:一般超过1个月。

●睡眠环境:睡眠环境安静,无强光剌激,无噪音干扰。

2.分型标准:
●心脾两虚证:多梦易醒,心悸健忘,头晕目眩,食少纳呆,面色菱黄。

●心火亢盛证:烦躁不安,睡后易醒,心悸。

五心烦热,口舌生疮。

●痰热内扰证:心烦不宁,睡眠不实、做噩梦、胸闷痞满、痰多。

●肝火扰心证:情绪急躁易怒、难以入睡、面红目赤口苦。

●心肾不交证:心烦、入睡困难、心悸多梦伴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潮热盗汗、男子遗精。

●心胆气虚证:易惊醒、胆怯心悸、气短自汗。

请注意,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的诊断和分型需要由专业的中医医师进行判断。

制定:审核:批准:。

睡眠障碍的诊断和治疗

睡眠障碍的诊断和治疗

睡眠障碍的诊断和治疗睡眠是身体的恢复和修复期,每个人每天需要8小时的睡眠,但是很多人都存在睡眠问题。

如果人长期存在睡眠障碍,就会影响身体的健康。

因此,对于睡眠障碍,进行诊断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1. 睡眠障碍的诊断睡眠障碍的诊断需要通过专业医生的观察和全面评估。

通常,睡眠障碍的症状包括入睡困难,睡眠中断,过度疲劳等。

如果存在这些问题,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1 睡眠监测测试睡眠监测测试可以通过电极和睡眠监测器进行。

这种测试可以监测脑部、眼部、肌肉和呼吸等方面。

通过这种测试,医生可以了解一个人的睡眠状况,从而对症治疗。

1.2 问诊和体检问诊和体检可以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评估。

通过询问病史和身体症状,医生可以确定患者是否存在某些疾病或药物副作用等原因导致的睡眠障碍。

2. 睡眠障碍的治疗对于睡眠障碍的治疗,需要根据不同睡眠障碍的原因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睡眠障碍的治疗方法:2.1 处理焦虑和抑郁焦虑和抑郁是常见的睡眠障碍原因,需要进行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

心理治疗可以教育患者应对焦虑和抑郁,而药物治疗可以通过控制神经递质的释放来减轻症状。

2.2 采用睡眠治疗睡眠治疗包括针灸、按摩、音乐疗法和冥想等。

这些治疗方法可以促进身体放松,提高睡眠质量。

2.3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最常见的睡眠障碍治疗方法。

然而,认真对待服用药物的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药物滥用可能会导致副作用,例如成瘾,药物反应等。

因此,必须严格遵照医生的建议使用药物。

3. 预防和管理睡眠障碍在日常生活中,预防和管理睡眠障碍也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预防和管理睡眠障碍的方法:3.1 调整生活方式在日常生活中,有以下几种方法来调整生活方式:固定的睡眠时间表,避免高糖和高咖啡因的食物,适度的运动,避免睡前刺激等。

3.2 睡前放松睡前放松包括瑜伽、冥想、按摩、音乐疗法等,可以使身体和大脑放松,提高睡眠质量。

3.3 建立一个放松和安静的睡眠环境建立一个放松和安静的睡眠环境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

睡眠障碍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睡眠障碍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睡眠障碍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睡眠障碍指的是在睡眠质量和睡眠时间方面出现的问题。

睡眠障碍可能会导致白天感到不适和睡眠不足,这种情况可能会影响个人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的表现。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要探讨一些睡眠障碍的基本种类、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

一、睡眠障碍的种类有各种各样的睡眠障碍,它们通常被分成 3 大类:失眠症、睡眠呼吸暂停及过度困倦综合征。

失眠症是指困难入睡或保持睡眠的症状,这种情况经常会导致失眠和睡眠不足。

睡眠呼吸暂停是指在睡眠中呼吸暂停或者透气不足引起的睡眠障碍。

这种症状可能会导致严重的疲劳、呼吸和睡眠问题。

过度困倦综合征是指在白天感到非常疲劳和昏昏欲睡。

这种症状会影响个人的工作表现,也可能导致一些危险的行为,如开车时疲劳驾驶。

二、睡眠障碍的诊断方法诊断睡眠障碍通常包括身体检查、对过去睡眠问题的调查和进行睡眠评估测试。

身体检查是排除一些可能影响睡眠的医疗问题的一种方法,如甲状腺问题、心血管疾病等。

对过去睡眠问题的调查是指医生询问患者在过去几周内的睡眠习惯和难度。

医生可能还会询问患者是否在白天感到过度疲劳或昏昏欲睡等情况。

睡眠评估测试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的,通常在一晚上进行。

该测试包括睡眠观察、脑电图检查、呼吸测量等等。

通过这些检查,医生可以获得更广泛的有关患者睡眠问题的信息。

三、睡眠障碍的治疗方法治疗睡眠障碍的方法有很多,包括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改变。

心理治疗是指一系列的心理治疗方法,如行为疗法、认知疗法等。

这些治疗方法有助于促进睡眠质量和提高睡眠效率。

药物治疗涉及到一些药物,如安眠药、镇静剂等。

这些药物可以改善失眠和过度困倦等不同的疾病。

生活方式改变包括建立正常的睡眠习惯,如固定的睡眠时间、减少咖啡因和饮酒等等。

通过这些方式,可以帮助恢复正常的睡眠,并避免睡眠障碍。

以上介绍的睡眠障碍的种类、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仅仅是针对睡眠问题的一些方面。

如果您遇到睡眠障碍,应尽快与医生咨询,因为精神健康状况对整个人的生命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睡眠障碍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睡眠障碍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睡眠障碍的诊断与治疗方法睡眠是人体生理活动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良好的睡眠对于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然而,有许多人在日常生活中面临睡眠障碍的问题,这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因此,如何准确地诊断和有效地治疗睡眠障碍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本文将介绍睡眠障碍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一、睡眠障碍的诊断1. 病史采集: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相关症状、病程、睡眠质量等,重点关注是否有入睡困难、睡眠中断、早醒等问题。

2. 睡眠日志:患者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记录自己的睡眠情况,包括入睡时间、醒来时间、睡眠质量等,有助于医生了解患者的睡眠问题。

3. 睡眠监测:通过对患者进行多项监测,如多导睡眠脑电图、心电图、呼吸监测等,可以进一步了解患者的睡眠情况,包括呼吸暂停、梦游等睡眠障碍。

4. 心理评估:通过一系列心理评估测试,如焦虑、抑郁等心理状态的评估,可以确定是否存在与睡眠障碍相关的心理问题。

二、睡眠障碍的治疗方法1. 行为治疗:行为治疗是针对睡眠障碍的首选方法,包括建立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保持规律的睡眠时间、避免过度兴奋的刺激、限制床上除睡觉以外的活动等。

2. 药物治疗:医生在必要时可以开具合适的药物治疗,如安眠药、镇静剂等,但需慎用并遵循医生的指导。

3. 心理治疗:对于与心理问题相关的睡眠障碍,可以采用心理治疗方法,如认知行为疗法、催眠疗法等,帮助患者调整睡眠的心理状态。

4. 其他辅助治疗:包括按摩、温热疗法、音乐疗法等,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患者放松身心,促进入睡。

5. 中医治疗:中医药对于睡眠障碍的治疗也具有一定的效果,如针灸、中草药等,可以改善睡眠质量。

三、预防睡眠障碍的方法1. 建立规律的生活作息:保持规律的睡眠时间和起床时间,避免熬夜和长时间的昼夜颠倒。

2. 创建良好的睡眠环境:保持房间的安静、舒适、干燥和适当的温度,避免过度亮光和噪音的干扰。

3. 避免过度兴奋的刺激:避免在睡前过度兴奋的活动,如剧烈运动、看刺激性影片等。

失眠的诊断标准

失眠的诊断标准

失眠的诊断标准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它会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负面影响。

因此,准确地诊断失眠至关重要。

失眠的诊断标准是根据患者的睡眠情况、症状和持续时间来确定的。

根据国际上通用的诊断标准,失眠通常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 睡眠困难,患者需要在入睡、睡眠中或清晨早醒时经历睡眠困难。

这种困难可能表现为难以入睡、睡眠中频繁醒来或者清晨醒来后无法再入睡。

2. 频繁发生,睡眠困难需要在一周内至少发生三次,持续时间超过一个月。

3. 影响日常功能,失眠症状需要明显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功能,例如影响工作、学习、社交或家庭生活等方面。

4. 其他症状,除了睡眠困难外,患者可能还会出现白天疲倦、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波动等症状。

在进行失眠的诊断时,医生通常会采取综合评估的方法,包括详细询问患者的睡眠情况、生活习惯、精神状态等,同时可能会进行睡眠日记、睡眠监测等辅助检查。

此外,医生还需要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睡眠障碍的原因,例如焦虑、抑郁、药物滥用等。

除了根据症状和持续时间来诊断失眠外,医生还需要对失眠进行分级。

根据国际睡眠障碍分类标准,失眠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个级别。

轻度失眠通常表现为睡眠困难发生频率较低,对日常功能影响较小;中度失眠则表现为睡眠困难频繁发生,对日常功能有一定影响;重度失眠则表现为睡眠困难持续时间较长,严重影响日常功能。

总之,失眠的诊断标准是根据患者的睡眠困难症状、持续时间和影响程度来确定的。

医生在进行诊断时需要全面了解患者的睡眠情况,并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睡眠障碍的原因。

只有准确地诊断了失眠,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帮助患者恢复健康的睡眠。

失眠的诊断和思诺思的临床应用分讲义析报告

失眠的诊断和思诺思的临床应用分讲义析报告

失眠的诊断和思诺思的临床应用分讲义析报告概述:失眠是指困扰人们入睡、维持睡眠或早醒的一种常见睡眠障碍。

近年来,失眠的发病率不断上升,给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思诺思作为一种常用的非苯二氮䓬类药物,在失眠的临床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报告将对失眠的诊断和思诺思的临床应用进行详细的讲义分析。

一、失眠的诊断1.根据症状和持续时间来诊断失眠:根据国际睡眠障碍分类第三版(ICSD-3)的诊断标准,失眠的主要特征是:有困难入睡、维持睡眠或早醒,并且持续时间超过一个月。

2.对失眠进行综合评估:综合评估失眠包括病史、症状自述、心理评估和体格检查等,以了解失眠的病因和相关因素,排除其他潜在的身体或心理疾病。

3.判断失眠的严重程度:根据失眠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程度,可以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失眠。

二、失眠的治疗1.非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包括认知行为治疗(CBT)和睡眠卫生教育。

认知行为治疗通过调整个体的睡眠信念和行为,帮助病人建立健康的睡眠习惯和睡眠观念,改善失眠症状。

睡眠卫生教育包括规律作息、避免卧室内的刺激物和建立一个舒适的睡眠环境等。

2.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一般适用于症状明显、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失眠患者。

思诺思作为苯二氮䓬类药物,通过增强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帮助人们入睡和维持睡眠。

然而,患者应慎重使用思诺思,因为它会产生药物依赖性和耐受性,长期使用还会导致副作用,如昏迷和注意力障碍等。

三、思诺思在失眠治疗中的临床应用1.思诺思的适应症:思诺思适用于轻度到中度的失眠症状,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老年人、慢性疼痛患者和心理疾病患者也有较好的疗效。

2.思诺思的用药注意事项:患者在使用思诺思时,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避免过量使用和长期连续使用。

同时,应特别关注剂量的选择和戒断症状的管理,以减少药物依赖和耐受性的发生。

3.思诺思的不良反应:思诺思的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头痛、嗜睡、肌肉松弛和精神状态改变等。

患者在服用思诺思期间应密切关注自身的反应和不良反应的发生,及时就医处理。

对失眠的定义、诊断及药物治疗的探讨

对失眠的定义、诊断及药物治疗的探讨
综合征 。 5 失 眠 治 疗 的 临 床 应 用
常重视失眠 的诊 断和治疗 , 出 了“ 需治疗 ” 小 剂量 间 提 按 和“ 断” 使用镇静催 眠药物的治疗原则 … 。
1 失 眠 的定 义
通常指患者对 睡眠时间和 ( ) 或 质量不满足 , 影响 白天 并 社会 功能的一种主 观体验 。按 临床 常见 的失 眠形式 有 : 1 () 睡眠潜伏 期延长 : 睡时 间超 过 3 n ( ) 入 0mi; 2 睡眠维 持 障碍 : 夜间觉 醒次数 ≥2次 或凌 晨早 醒 ; 3 睡 眠质 量 下降 : () 睡眠 浅、 多梦 ;4 总 睡眠时 间缩 短 : 常少 于 6h ( 日间 残 留 () 通 ;5) 效应 ( ira rs u f c ) 次晨 感 到 头 昏、 神 不 振 、 dun ei a e et : l dl f s 精 嗜 睡、 乏力等 。
专家 。如 以迅 速缓 解 症状 为 目的, 只需 临时 或 间断用 药。 则
服药 8周后应再 次评估 患者状况 。 5 3 持续治疗 与间断治疗 . 对 于需要 长期药 物治疗 的患者 从安 全性角度考虑 , 提倡 间断性 用 药 , 但相 关研 究甚 少且 推 荐剂 量各 异 , 目前 尚无成熟 的间断治疗模式 , 可推荐进 行 “ 按 需用 药” 按 需用 药 ” 。“ 的原 则是 根据 患 者 白天 的工 作情 况 和夜 间的睡眠需求 , 虑使 用 短半 衰期镇 静催 眠类 药 物 , 考 强 调妊娠期及 晡乳期可在症状 出现 的晚上使用 , 症状稳定后 待 不推荐每 天晚上用 ( 推荐 间断性或非连续 性使用 。 有临床证 ) 据的能“ 按需用 药” 镇 静催 眠 药物 的具 体策 略是 : 1 预期 , () 入睡困难时 , 于上 床前 1 i 5 mn服用 ;2 根 据夜 间 睡眠 时 间 () 的需求 , 于上 床 3 n后仍不 能人 睡时 , 比通 常起床 时间 0mi 或

《中国失眠障碍诊断和治疗指南》解读

《中国失眠障碍诊断和治疗指南》解读

《中国失眠障碍诊断和治疗指南》解读失眠是最常见的睡眠问题,对个体和社会均构成严重负担。

国内外曾发表多项失眠相关诊断与治疗指南,但时间相对陈旧,涵盖人群和诊断与治疗方法相对有限。

中国睡眠研究会(CSRS)在北京召开会议,邀请国内睡眠医学领域专家成立指南制定专家组,以编制适合中国国情的临床实用的失眠障碍诊断与治疗指南。

专家组经过反复充分论证,结合临床经验和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特别是循证医学证据,历时1年,完成《中国失眠障碍诊断和治疗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撰写。

指南旨在为临床医护人员、药剂师和心理学工作者,特别是睡眠医学领域人员提供规范化失眠障碍诊断与治疗框架,主要特点是:(1)基于最新的睡眠障碍国际分类第3版(ICSD-3)标准。

(2)依据严格的循证医学证据。

(3)贴近临床实际,强调失眠障碍共病观点,提出失眠障碍的疗程主要基于临床症状,不再强调镇静催眠药的治疗时限。

(4)增加或丰富特殊人群如儿童、妊娠期女性和老年人失眠障碍的诊断与治疗。

(5)强调认知行为疗法(CBT)在失眠障碍治疗中的地位,增加物理治疗和中医药治疗。

本文拟对指南的编制过程和重点内容进行解析。

一、指南的编制1. 制定还是改编编制指南之初,首先考虑是“制定”全新指南,还是“改编”现有指南。

改编的前提是既往有一个或多个高质量指南。

目前最具代表性的国外指南是2008年美国睡眠医学会(AASM)制定的《成人慢性失眠评价和管理临床指南》[以下简称AASM指南(2008)],并发表一系列临床研究,即针对失眠每项具体临床问题的指导性文献,因此,AASM指南(2008)是在持续性工作基础上形成的质量较高、临床实用性较强的指南。

最具代表性的国内指南是2012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睡眠障碍学组制定的《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与AASM指南(2008)相吻合。

此外,根据《指南研究和评估第2版(AGREE II)》,AASM指南(2008)严谨性和透明性均较高,因此将该指南作为改编范本,但仍需大幅度修订、更新和补充:(1)为回顾性文献报道,一项指南平均3.60年后内容陈旧,应予以更新。

失眠的护理诊断及措施

失眠的护理诊断及措施

失眠的护理诊断及措施引言失眠是指难以入睡、易醒或睡眠质量差的一种睡眠障碍。

失眠不仅影响睡眠,还会对个体的心理和生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护理诊断和措施在失眠的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

护理诊断护理诊断是护理过程中确定护理重点和制定护理计划的基础。

对于失眠患者,常见的护理诊断包括:1.失眠相关于焦虑和压力增加2.失眠相关于生活习惯不良3.失眠相关于疼痛或不适感4.失眠相关于药物副作用护理诊断的制定应该基于详细的评估,并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症状。

以下是针对每个护理诊断的相关护理措施。

护理措施失眠相关于焦虑和压力增加对于失眠患者常见的焦虑和压力增加导致失眠的情况,以下是一些建议的护理措施:•提供心理支持: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了解他们的情绪和压力源,并提供支持和安慰。

•鼓励放松技巧:向患者介绍一些放松技巧,如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松弛等,帮助他们减轻焦虑和压力。

•提供情绪管理建议:教导患者管理情绪,如积极应对问题、寻求帮助或参加放松活动。

失眠相关于生活习惯不良生活习惯不良可能导致失眠,以下是相关的护理措施:•促进规律作息:建议患者保持固定的起床时间和就寝时间,避免午睡,并在睡前避免剧烈运动和摄入咖啡因。

•提供有关良好睡眠习惯的教育:向患者提供关于良好睡眠习惯的信息,如保持安静的睡眠环境、使用舒适的床具等。

失眠相关于疼痛或不适感疼痛或不适感是导致失眠的常见原因,以下是一些建议的护理措施:•管理疼痛:确保患者得到适当的疼痛管理,如按时服用止痛药、提供舒适的体位等。

•提供舒适的环境:确保患者的睡眠环境温度适宜、光线柔和,尽量降低噪音和干扰。

失眠相关于药物副作用部分药物会导致失眠症状,以下是一些建议的护理措施:•审查药物列表:与患者一起审查他们正在服用的药物,了解是否有可能导致失眠的药物。

•调整药物剂量或时间: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需要调整药物的剂量或时间,以减轻失眠症状的影响。

•提供安慰和支持:帮助患者了解药物副作用并提供必要的安慰和支持。

失眠定义、诊断及药物治疗专家共识》

失眠定义、诊断及药物治疗专家共识》

解读《失眠定义、诊断及药物治疗专家共识》李舜伟失眠是临床上很常见的症状,各科医师均能遇到,但是在诊断和处理方面往往不够规范,所以,部分神经科和精神科专家经过反复讨论发表了一个共识,刊登在《中华神经科杂志)2006年第39卷第2期上,希望各科医师共同执行。

理论上,失眠的定义很简单:患者对睡眠的质和量都不满意。

但是如何具体化呢?可操作性的定义为:①入睡时间超过30分钟;(多半夜醒觉2次以上;③凌晨早醒;④总睡眠时间不到6小时;⑤夜间恶梦频频;⑥次日感到头昏脑胀、注意力不集中、困倦、记忆力减退等。

作为临床医师需要询问患者上述症状,明确诊断,以便规范治疗。

失眠的患病率与发病率都很高,根据2006年北京、上海、广州、天津、南京、杭州6个城市1500名受访者的电脑和电话调查结果,57%(44%一68%)回答在过去12个月内曾有失眠uJ。

年龄越大,失眠的发病率越高;失眠存在性别差异,女性较男性的比例高。

从失眠的病因来看,躯体疾病不可忽视,有心脏病、溃疡病、哮喘、疼痛等疾病者,往往合并失眠;生理原因导致失眠也很多,如工作三班倒、经常开夜车、经常出差、出国倒时差等;心理上的因素是引起慢性失眠最常见的原因,如精神心理上遭受打击或挫折、开除、降职、受批评等,生活中遇到不良事件,如失恋、遭偷窃、被殴打等都会导致失眠,而且持续的时间相当长;精神障碍的早期或进展期或复发期常有失眠发生。

此外,药物因素引起的失眠也应当引起重视,中枢兴奋药会引起失眠是常识,但是一位常年服用镇静催眠药的患者因突然停药引起的失眠往往会极其严重,被称为戒断综合征。

诊断失眠似乎很简单,可是有些细节要注意:①病史中的一些躯体症状不要遗漏;②应当仔细询问服药情况;③生活事件较难得到详细答案,但要尽量在搞好医患关系的基础上了解清楚。

问清楚这些情况对明确失眠的原因很有帮助。

作者单位: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述评.现在比较推崇由患者自己记睡眠日记,把失眠的病史、病程、可能的原因和诱因、服药情况等详细地记录下来,供医师参考。

失眠的诊断标准

失眠的诊断标准

失眠的诊断标准失眠是指个体对睡眠质量和数量的不满意,常常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维持困难、早醒或睡眠不深。

失眠会导致白天疲倦、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情绪波动等问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因此,及早诊断失眠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失眠的诊断标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失眠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一、主观描述。

失眠的主要诊断依据是患者的主观描述。

患者通常会感到入睡困难、睡眠质量不佳、早醒或睡眠时间不足。

这些主观感受是诊断失眠的重要依据之一。

二、持续时间。

失眠的诊断需要考虑其持续时间。

一般来说,持续时间应该在3个月以上,且至少每周发生3次。

如果患者有持续3个月以上的睡眠问题,且每周至少有3次失眠的情况,则可以考虑诊断为失眠。

三、影响日常功能。

失眠对日常功能的影响也是诊断的重要标准之一。

失眠会导致患者在白天感到疲倦、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情绪不稳定等问题,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

因此,如果失眠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功能,也应该考虑诊断为失眠。

四、排除其他原因。

在进行失眠诊断时,还需要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睡眠问题的原因。

例如,焦虑、抑郁、药物滥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都可能导致失眠。

因此,在诊断失眠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身体状况、心理状况以及生活习惯等因素,排除其他可能的原因。

综上所述,失眠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患者的主观描述、持续时间、影响日常功能以及排除其他原因。

只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才能准确诊断失眠,并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案。

希望本文能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失眠的诊断标准,及时采取措施,改善睡眠质量,提高生活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詹淑琴写在课前的话由于失眠的原因复杂多样,治疗的总体原则是心理行为等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并重。

没有任何一种药是治疗失眠的“特效药”,也没有适合所有失眠患者的“万能药”,因此医生应避免形成单纯依靠药物调整来治疗失眠的思路。

另外,对失眠患者尤其是病程比较短的患者,医生应注意避免简单强调失眠对健康的危害性或严重后果,以免不必要地加重患者对失眠的焦虑和过分关注。

长期失眠会影响到身体的健康,但也可能是健康损害的结果。

一、前言睡眠是人类非常重要的一个生理过程,它大概占人一生1/3 的时间。

所以大文豪莎士比亚把睡眠比作生命宴席上的滋补品,只有睡眠是我们不需要花钱又能享受到的滋补品。

睡眠对人类非常重要,但是现在出现睡眠问题的比例在人群当中却非常高,失眠在全球发生的比例非常高,各国的调查数据显示,平均全球失眠的发病率接近25% 。

2006年中国五大城市做了一个问卷调查,发现中国主要的城市的失眠发生率大概在45% 。

(一)正常人的睡眠时间存在个体差异作为一个正常人到底需要睡多长时间才合适?80 %正常成人睡眠时间为7 ~9 小时,存在个体差异 1 ~ 2 %短睡者为 4 ~ 5 小时,长睡者为11 ~12 小时。

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睡眠的需求也逐渐减少,比如大于60 岁的人对睡眠的要求是6 个小时。

如果成人的睡眠满足了7 ~9 个小时就是一个正常的睡眠时间。

如果不足6 个小时,就是睡眠减少,甚至称为失眠。

(二)睡眠的生理功能及调节睡眠的生理功能:睡眠能促进脑功能发育;巩固记忆;充足的睡眠能促进体力与精力恢复;促进生长,延缓衰老;增强免疫功能;保护中枢神经系统。

睡眠是怎么调节的?人的睡眠有两个调节系统,一,生物钟调节系统,生物钟是在人脑里有一个部位通过外界光源调节睡眠中枢,如果白天光线比较强时,视觉就能接受到光源达到生物钟的调节系统,刺激生物钟分泌抑制褪黑素的分泌,这时褪黑素分泌减少,人就处于一种清醒的状态。

如果晚上光线变暗,人的生物钟接受光线的量减少,褪黑素分泌增多,褪黑素再诱导大脑开始休息。

所以生物钟生物调节系统是通过光源来调节。

二,内稳态系统,内稳态系统与生物钟调节不一样。

它不受光源的影响,只受体内腺苷物质的影响,如果白天工作时间长到了一定程度,睡眠张力就越来越大,到晚上11 点钟时达到最高峰,觉醒的开关就关闭,进入睡眠状态。

当人睡眠接近清晨时,睡眠的张力变得越来越小,觉醒的张力开始变大,觉醒的开关打开,就可以保持第二天白天清醒的工作周期。

所以人类睡眠和觉醒是周而复始、交替循环进行的。

(三)正常基本睡眠周期如表一所示:人的正常睡眠周期,大概分五个周期,一期、二期、三期、四期、REM 期睡眠,前四期也称非REM 期睡眠。

NREM 期(非快速眼动期)分四个期,一期是思睡期,二期是浅睡期,三期是中度睡眠期,四期是深睡眠期。

慢波睡眠主要是三、四期睡眠。

REM 睡眠与1期睡眠相似,但是出现快速眼动,而且在这时期会出现梦境。

表一: 正常基本睡眠周期(四)各期睡眠生理特点1期睡眠,占总睡眠时间约5%,处于半睡半醒之间,眼球活动缓慢,肌肉活动放缓,易被唤醒,所以1期睡眠相当于睡眠的过渡阶段;2期睡眠,占总睡眠时间约50%,大脑活动减慢,呼吸均匀,眼动停止,不易被叫醒;3/4期睡眠,占总睡眠时间约25%,对恢复体力起重要作用,如果3/4 期睡眠即慢波睡眠不足时,白天会感到明显的疲劳、困倦,甚至会感觉没有睡觉,所以3/4 期睡眠对人类来说是有效睡眠。

肌肉活动消失,很难唤醒;快动眼睡眠,占总睡眠时间约20% ,是人类比较特殊的睡眠阶段,实际上人脑在这时还保持一定的工作状态。

大脑对白天的经验进行整合,通过整合来产生一些记忆,快速眼动睡眠上是增加记忆的过程。

呼吸加快、变浅、不规则,眼球向各方向快速跳动,肢体肌肉暂时瘫痪。

所以这时候如果被叫醒,第一个特点可能在做梦,第二个特点有可能会出现机体瘫痪,肢体不能动,人已经醒过来。

所以睡瘫症的病人可能就是在这时出现的。

(五)睡眠结构睡眠结构有1、2、3、4期睡眠和REM 期睡眠,每期睡眠有不同的比例。

由它们来构成人的睡眠结构,晚上人的正常睡眠结构要经过四到五个睡眠阶段。

每次睡眠时的规律是先有非快速眼动睡眠然后再进入快速眼动睡眠,然后周而复始的交替。

即每次睡眠的开始先是非REM 快速眼动睡眠,由快速眼动睡眠开始恢复到结束,才完成一个完整的睡眠周期。

每一个睡眠周期大约在90 ~110 分钟。

每晚上有4~5个睡眠周期。

二、睡眠障碍的评估方法(一)一般情况问诊有睡眠障碍的病人来就诊时,第一,先要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比如临床症状。

他的睡眠问题到底是入睡困难,还是中间易醒,还是入睡没问题但觉醒很早。

或伴有一些其它的症状,如睡觉当中有抽动、行为异常等。

第二,掌握患者的睡眠习惯,比如习惯几点上床、几点起床,喜欢早睡早起还是晚睡晚起,生活方式上有没有夜间喝咖啡、喝茶水的习惯,有没有夜生活等。

除了问本人的习惯以外也要问其配偶或同寝者。

(二)临床症状临床症状包括以下1 或2 项情况:入睡困难、睡眠维持障碍(或早醒伴再入睡困难);临床症状严重影响了觉醒时的各项功能或导致明显不安。

伴发疾病(躯体、心理方面的);药物治疗;药物滥用情况(咖啡、可乐、酒精、烟草等)。

(三)睡眠习惯及专项睡眠情况睡眠参数(睡眠潜伏期、觉醒次数、早醒、睡眠质量等);失眠发生的频率及持续时间;促发因素(考前紧张);残留效应(白天疲劳、困倦、记忆力、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睡眠卫生(午休、睡眠形式和习惯、工作及节假日时的就寝和起床时间等);既往治疗效果。

(四)失眠的多导睡眠图(PSG )对于有些睡眠障碍的病人我们可以做睡眠多导图来检查,失眠的病人在睡眠多导图上表现为:睡眠潜伏期延长,长于30分钟;实际睡眠时间减少,每夜不足6小时;夜间觉醒次数增多(6次以上),每晚超过30分钟;慢波第一、二期睡眠所占的比例增多,多于64%,第三、四慢波睡眠所占的时间减少,低于12%;睡眠效率低,低于90%。

低于60% 的是严重失眠。

(五)失眠的原因失眠的原因有很多种,一,最常见的是精神心理疾病,在失眠的病因当中约占50% ,如焦虑、抑郁这些情绪疾病,还有精神疾患或有心理问题的人,占的比例比较多。

二,神经系统变性病,如帕金森、痴呆等易产生失眠。

三,其他的疾病,如不宁腿综合征、周期性腿动和药物滥用等。

除此之外如环境因素,倒夜班或倒时差都是产生失眠的重要原因。

(六)失眠的危害睡眠不足对人的危害很大,首先增加导致睡眠的睡意驱动,白天有困倦;二,损害思考和记忆力;三,影响情绪,易激惹;四,增加冒险(冲动)行为,如交通事故;五,对免疫和激素的影响,免疫力下降,激素的水平分泌异常;六,诱发和加重各种疾病:例如溃疡、高血压、糖尿病、癫痫等。

失眠、抑郁可以导致躯体疾病,使原来躯体疾病加重。

长期睡眠不足会使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持续升高。

对糖尿病患者,如果睡眠不足血糖高于平时,而且用药物治疗的疗效也会下降。

对脑血管病患者,睡眠不足会导致睡眠中血液流速减慢,相当多的老年人脑血管病是睡眠中发病,睡眠不足会使中风的发生率增加。

夜间睡眠不足对心血管的影响也很大,易导致夜间心肌缺血,血压波动大。

见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睡眠期间血压波动、低氧血症及冠状动脉供血的生理变化等因素有关长期睡眠不足对于有阻塞性肺病的病人,易导致病情加重。

睡眠不足对消化道系统的影响,导致胃酸分泌增加,甚至激发胃溃疡或食管炎等。

长期睡眠不足时由于免疫功能下降,容易导致癌症的发生率增高。

有项调查说明50% 以上的癌症病人存在睡眠的问题。

对于内分泌疾病的患者比如甲亢,它一方面干扰睡眠,另一方面长期失眠也会导致甲状腺内分泌增多,导致交感兴奋等,进一步的加重失眠。

三、失眠的治疗(一)失眠治疗目标现在对失眠的治疗,很多医生对它的认识也不尽相同,有的认为失眠尽早的用一些药,有的认为最好别用药,用药会成瘾。

这两种观点都不完全正确。

06 年中国专家对失眠的治疗制定了一个指南,失眠的治疗目标,一是缓解症状,二不改变睡眠结构,三提高生活质量。

(二)催眠药物治疗的指征一般原则是:不论是否进行药物治疗,首先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睡眠习惯。

按需治疗是主要原则:一过性或急性失眠需要早期药物治疗。

短期或亚急性失眠早期药物治疗联合认知- 行为治疗。

长期或慢性失眠,失眠的时间超过半年以上,最好到睡眠专科就诊。

如药物治疗以迅速缓解症状为目的,只需临时或间断用药。

认知- 行为治疗作为常规并且是其他治疗的基础。

服药8 周内应及时再评估患者状况。

(三)治疗失眠的药物目前治疗失眠的药物,Ruth Benca 提出了四大类,第一类是苯二氮卓类受体激动剂催眠药物,如安定等。

第二大类是非苯二氮卓类受体激动剂催眠药物,它是目前比较新的一类催眠药物,它的特点是安全、起效快、作用时间短、不影响睡眠结构。

第三类是褪黑素受体激动剂催眠药物,这类药物中国还没有上市。

第四类药物是具有镇静作用的抗抑郁药物、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抗抽搐药物等,如主要包括唑吡坦、佐匹克隆、扎来普隆。

(四)安眠药使用历史对于安眠药的使用历史,古代是用酒精和中药(酸枣仁、茯苓等)。

19 世纪是溴化物和水合氯醛。

1903 年巴比妥:1912 年苯巴比妥,具有典型的量效关系,故依次用于镇静、催眠、抗惊厥、麻醉作用。

但是他们的问题在于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用药剂量逐渐增加,容易产生成瘾性。

所以苯巴比妥类药一般不作为一线类的安眠药。

它目前主要多用于抗惊厥和麻醉方面的用药。

1950’S 年代:氯丙嗪用于镇静和催眠。

目前常规用的是1960’年代的苯二氮卓类(BDZ)和1980’年代的非苯二氮卓类。

这两类药有一个共同特点是安全性高,特别是非苯二氮卓类的药。

(五)各种安眠药物的相互比较如下表二所示:各种安眠药物的相互比较,思诺思和佐匹克隆两个非苯二氮卓药对受体的作用点比较少,所以他们对白天的残余作用相对少,比如对睡眠结构的影响少。

另外对记忆的影响和药物的成瘾性耐受性这方面都比较安全。

苯二氮卓类的药物的作用受体比较多。

他们的优点是品种多,半衰期可长可短,作用时间的效果也比较好。

但是不利的一面是白天困倦和对记忆有影响,停药以后的撤药反应比非苯二氮卓类的药物要突出。

表二:各种安眠药物的相互比较1.常用苯二氮卓类药物分类常用的苯二氮卓类的药物也分短效、中效、长效,对于有入睡困难的我们选择短效药物。

对于有睡眠维持困难的可以选用中效或长效的药物。

对于早醒的可选择中长效的药物。

表三为:常用苯二氮卓类药物分类2.苯二氮卓类对睡眠的作用苯二氮卓类的药物对睡眠的作用,缩短入睡潜伏期;延长总睡眠时间;缩短NREM的S1、3、4期,延长S2期;对REM影响小;提高觉醒阈;减少夜间觉醒次数;长期使用出现耐药,依赖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