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阳花鼓》说课稿
凤阳花鼓说课
《凤阳花鼓》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凤阳花鼓》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的第四单元神州音韵(二)这首歌曲是流传于安徽的一首民间歌舞曲,旋律优美动听易上口歌曲还表达当地老百姓以歌抒情,即兴演唱讨生活的一种心情。
歌曲演唱形式是通过边歌边舞的形式进行,歌曲充满安徽凤阳地方民歌的风味特色,节奏平稳,略带有跳跃性,衬词非常有韵味特色。
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学唱《凤阳花鼓》,让学生了解安徽民歌的风格;通过简单节奏伴奏,是学生能用鼓、锣为歌曲伴奏。
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和示范教唱歌曲,通过对比法体会新旧《凤阳花鼓》的情感表达,启示法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对歌曲进行再创造。
情感目标:通过新旧凤阳花鼓音乐的对比,使学生体会到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珍惜好时光。
3、教学重点:1、感受新旧凤阳花鼓音乐的不同之处2、歌曲地方风味及衬词的演唱4、教学难点:1、对《凤阳花鼓》歌词的改编及简单节奏伴奏型的创编表演5、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锣和鼓二、说学情我校七年级学生没有很好的音乐基础,他们从小很少跟音乐接触,对音乐课有较高的热情,但仅限于流行音乐。
通过一学期的培养,他们在音乐素养方面有了提高,但不牢固。
对民族音乐的认识不多,还缺乏一定的主动性、积极性。
想要让学生很好而又迅速地掌握音乐知识,那必须要培养学生的兴趣,因为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
学生有了动力,就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说教法针对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聆听法、示范法、对比赏析法、启示法等四、说学法从本科的教学目标出发,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确定如下学习法:整体感知法、试听法、讨论法、小组合作法、自主探究法、实践法。
五、教学过程和设计意图(一)、组织教学(二)、带问听看视频1、视频中的歌曲跟我们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2、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播放视频旧版《凤阳花鼓》设计意图:开门见山,我们今天学习的是凤阳花鼓这首歌,通过提问看视频让学生体会歌曲的情感表达,简单了解凤阳花鼓,为后面的对比、情感目标做铺垫(三)、整体感知 引导掌握1、听歌曲感受歌曲旋律(新版凤阳花鼓)2、学唱歌曲(1)、复听歌曲,熟悉旋律(2)、师范唱歌曲,体会歌曲节奏及情绪(3)、师教唱歌曲(4)、分组译简谱找出少了哪两个音(五声调式)(5)、教唱简谱(提高艺术修养)(6)、跟录音演唱歌曲(7)、引导学生体现地方韵味“注意得儿的上扬”衬词教唱(8)、歌曲情绪讲解,歌曲简介(9)、师伴奏演唱歌曲3、难点突破(1)、学生提学习歌曲遇到的困难,会的学生当老师帮其解决(2)、看改编歌词的凤阳花鼓视频(3)、引导学生为歌曲改编歌词及配上锣鼓节奏伴奏(全班分两组讨论:一组创编歌词,二组创编节奏伴奏)(4)、派代表表演(5)、师出事改编的歌词,试着即兴演唱设计意图:通过聆听和示范教唱歌曲,通过对比法体会新旧《凤阳花鼓》的情感表达,启示法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对歌曲进行再创造。
凤阳花鼓说课稿
凤阳花鼓说课稿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凤阳花鼓的起源、特点和表演技巧,并培养他们的艺术欣赏能力和表演能力。
引导学生学习凤阳花鼓的基本动作和节奏,通过实践和互动,让他们体验凤阳花鼓的魅力和韵味。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理解,激发他们对艺术表演的兴趣和追求。
二、教学重点
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凤阳花鼓的起源、特点和表演技巧,并培养他们的艺术欣赏能力和表演能力。
引导学生学习凤阳花鼓的基本动作和节奏,通过实践和互动,让他们体验凤阳花鼓的魅力和韵味。
三、教学准备
准备凤阳花鼓的相关资料和视频。
了解学生对凤阳花鼓的认知和问题,为教学活动做好准备。
准备相关的演示和互动活动。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通过展示凤阳花鼓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凤阳花鼓的兴趣和好奇,让他们表达对凤阳花鼓的感受和理解。
2. 学习基本动作
讲解凤阳花鼓的基本动作和姿势,如手势、脚步等,通过演示和实践,让学生掌握凤阳花鼓的基本技巧。
3. 学习节奏
教授凤阳花鼓的基本节奏和韵律,通过演示和互动活动,让学生感受凤阳花鼓的独特韵味。
4. 表演和欣赏
组织学生进行凤阳花鼓的表演和欣赏,让他们展示所学的技巧和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艺术欣赏能力。
五、教学延伸
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其他凤阳花鼓表演,如文化活动、演出等,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凤阳花鼓的发展和传承。
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其他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知识,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花城版)音乐三下第4课凤阳花鼓说课稿
(花城版)音乐三下第4课凤阳花鼓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凤阳花鼓》是一首具有安徽地方特色的民歌,它以凤凰鼓为题材,描述了凤凰鼓的来历和特点。
这首歌曲节奏明快,旋律优美,充满了浓郁的地方风情,是花城版音乐教材三年级下的第四课。
在本课中,学生将通过学习《凤阳花鼓》,了解安徽地方文化,感受民歌的魅力,同时提高音乐审美和鉴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民歌有一定的了解。
然而,对于《凤阳花鼓》这首歌曲的背景和文化内涵,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了解歌曲背景,感受地方特色,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了解《凤阳花鼓》的背景和文化内涵,感受安徽地方特色。
2.学会演唱《凤阳花鼓》,提高音乐表现力。
3.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和鉴赏能力,激发对民歌的热爱。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演唱《凤阳花鼓》,了解歌曲背景和文化内涵。
2.教学难点:感受歌曲的地方特色,提高音乐表现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引入与凤凰鼓相关的文化、历史背景,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歌曲魅力。
2.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模仿。
3.小组合作学习:分组练习,相互交流,提高演唱水平。
4.视听结合法:观看相关视频,增强学生对歌曲的理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简要介绍凤凰鼓的来历和特点,激发学生兴趣。
2.学唱歌曲: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模仿,注意纠正发音和节奏。
3.分组练习:学生分组演唱,相互交流,提高演唱水平。
4.欣赏与讨论:观看相关视频,让学生深入了解歌曲背景,讨论歌曲特点。
5.展示与评价:学生上台展示演唱成果,互相评价,教师总结。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应简洁明了,突出教学重点。
可以设计如下板书:背景:安徽地方特色特点:节奏明快,旋律优美教学目标:了解背景,学会演唱,提高审美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学生演唱《凤阳花鼓》的准确度、流畅度和表现力。
2024年音乐《凤阳花鼓》教案+说课稿
2024年音乐《凤阳花鼓》教案+说课稿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音版四年级下册《凤阳花鼓》单元。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了解凤阳花鼓的起源、特点及文化背景;学唱《凤阳花鼓》歌曲,掌握其旋律、节奏及演唱技巧;分析歌曲中的音乐元素,如:调式、音阶、节奏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民间音乐文化,提高音乐素养。
2. 学会演唱《凤阳花鼓》,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分析《凤阳花鼓》中的音乐元素,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歌曲中的一些特殊节奏和音高的把握。
教学重点:凤阳花鼓的特点、文化背景及歌曲的演唱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多媒体设备、黑板、凤阳花鼓道具。
学具:音乐课本、笔、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凤阳花鼓的图片和视频,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a. 介绍凤阳花鼓的起源、特点及文化背景。
b. 学唱《凤阳花鼓》歌曲,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唱。
c. 分析歌曲中的音乐元素,如:调式、音阶、节奏等。
3. 实践环节:a. 学生分组,每组挑选一名同学扮演鼓手,其他同学演唱,进行小组表演。
b. 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建议。
4. 例题讲解:针对歌曲中的难点,进行讲解和示范。
5. 随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歌曲的演唱,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凤阳花鼓》2. 内容:a. 凤阳花鼓的起源、特点及文化背景。
b. 《凤阳花鼓》歌曲的旋律、节奏及演唱技巧。
c. 歌曲中的音乐元素分析。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学唱《凤阳花鼓》,录制演唱视频。
2. 答案:学生完成作业后,教师进行评价和反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掌握程度,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其他民间音乐,如:京剧、黄梅戏等,提高音乐素养。
鼓励学生在课后搜集有关凤阳花鼓的资料,深入了解这一民间艺术形式。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把握:《凤阳花鼓》的起源、特点及文化背景的介绍;歌曲的旋律、节奏及演唱技巧的教授;音乐元素的分析。
凤阳花鼓说课稿
凤阳花鼓说课稿凤阳花鼓说课稿一、说教材本堂课教材为《凤阳花鼓》。
该剧是中国传统戏曲的一种,源自安徽凤阳县,以其独特的表演形式和艺术特色而闻名于世。
通过学习这个剧目,既可以了解中国戏曲的发展历程,也能够体验到其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
二、说教学目标本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了解凤阳花鼓的历史背景和基本知识,了解戏曲的发展历程;2. 掌握花鼓的表演形式和技巧,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3.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文化自信心。
三、说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花鼓的表演形式和技巧,并能够通过表演来传达故事情节。
教学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感受和理解戏曲的独特魅力,并能够通过表演来展示自己的艺术才华。
四、说教学过程本课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具体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环节: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凤阳花鼓的表演视频,引起学生对戏曲的兴趣,并进行简单的讨论和交流。
2. 学习基本知识:介绍凤阳花鼓的历史背景和基本知识,包括演员的服饰、道具和表演形式等。
3. 学习表演技巧:通过老师的示范和学生的模仿,教授花鼓的基本表演技巧,如舞步、手势和表情等。
4. 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根据所学技巧编排表演节目,并进行互相展示和评价。
5. 总结归纳:引导学生总结所学知识和经验,分享表演感受,并展示学生的成果。
五、说教学手段本课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播放视频、示范演练、小组合作和互动讨论等。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参与度。
六、说教学反思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学生对凤阳花鼓的基本知识和表演技巧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通过自己的表演实践,提高了艺术表现能力。
同时,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热爱,增强了文化自信心。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比如教学时间安排不合理,学生的表演时间较少等。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使教学效果更加理想。
三年级下册音乐说课稿第4课歌曲《凤阳花鼓》(花城版)
三年级下册音乐说课稿第4课歌曲《凤阳花鼓》(花城版)一. 教材分析《凤阳花鼓》是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材中的一首歌曲,选自花城版教材。
这首歌曲以凤阳花鼓为题材,展现了我国民间音乐的魅力。
歌曲旋律欢快,节奏鲜明,富有浓厚的民间特色。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我国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增强对民族音乐文化的认识。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课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民间音乐较为陌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感受民间音乐的魅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此外,学生们的音准、节奏感、协作能力等方面还有待提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指导和锻炼。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凤阳花鼓的背景知识,感受民间音乐的魅力。
2.学会演唱《凤阳花鼓》,提高学生的歌唱技巧和音乐表现力。
3.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4.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兴趣,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难点: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音准把握。
2.重点:学会演唱《凤阳花鼓》,了解民间音乐的特点。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感受民间音乐的氛围中学习。
2.运用分组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竞争意识。
3.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学习歌曲。
4.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凤阳花鼓的图片和视频,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简要介绍凤阳花鼓的背景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唱歌曲: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纠正音准和节奏方面的错误。
3.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轮唱和合唱练习,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4.歌曲展示:各小组进行成果展示,评选出最佳演唱奖和最具创意奖。
5.拓展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民间音乐欣赏,了解其他民间音乐形式。
6.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凤阳花鼓的特点和价值。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背景知识2.歌曲结构3.节奏变化4.音准把握5.团队协作八. 说教学评价1.对学生的歌唱技巧和音乐表现力进行评价。
凤阳花鼓说课稿稿
凤阳花鼓说课稿稿一、课程设计背景凤阳花鼓,是安徽省池州市凤阳县的传统民间艺术形式,也是该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花鼓早期是一种村民祭祀神明的文艺表演,后来逐渐演变成了一种庆贺喜庆、社交娱乐的表演方式。
它以鼓、板、竹为伴奏,以歌舞、杂技、相声表演为主体,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凤阳花鼓花样繁多,有单人表演、双人对唱、独唱、群舞等多种形式。
本节课的设计背景是要通过对凤阳花鼓的介绍和学习,让学生认识并了解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魅力,让学生在了解中国传统民间文化的同时增强对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进一步促进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精神文明的传承和发展。
二、课程设计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凤阳花鼓的历史、演出形式和表演者的演出技巧。
•了解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在文化传承方面的重要性。
•热爱祖国,认识中国传统民间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2.能力目标•学会以凤阳花鼓为主题进行讲解和演示。
•发扬合作精神,培养自信,学生能够放飞个性,勇敢表现。
•改进表演能力,提高内容设计和传递效果。
3.情感目标•学生能够主动参与文化活动,表达对传统艺术的热爱和尊重。
•培养爱国情感,为祖国的传统文化和艺术繁荣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三、课程内容及课时分配1.预习:10分钟•学生在家中通过多媒体等形式了解凤阳花鼓的历史、演出形式和表演者的演出技巧。
2.上课:40分钟•介绍凤阳花鼓的历史、演出方式和演员表演技巧:10分钟。
•小组合作表演:20分钟。
•观摩评价:10分钟。
3.讲评:10分钟•教师对学生表演的评价和指导。
4.作业:10分钟•学生回家制定自己的节目设计方案。
四、教学方式和手段1.教学方式:•个人预习和小组合作表演方式。
•学生自行思考,教师示范和引导的方式。
•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点赞和及时指导的方式。
2.教学手段:•通过分享多媒体来陈现凤阳花鼓的历史、演出形式和表演者的演出技巧等相关知识点。
•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表演花鼓的样式,包括歌舞、杂技和相声。
(花城版)音乐三年级下册《歌曲《凤阳花鼓》说课稿1
(花城版)音乐三年级下册《歌曲《凤阳花鼓》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凤阳花鼓》是一首三年级下册的音乐教材,属于花城版。
这首歌曲以凤阳花鼓为题材,歌词描绘了凤阳花鼓的优美姿态和欢乐氛围,歌曲节奏欢快,旋律简洁,易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我国民间音乐的魅力,培养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能够理解和掌握简单的音乐知识和技巧。
他们在二年级时已经学习了音阶、节奏等基本音乐概念,具备了简单的识谱能力。
此外,学生对民间音乐有一定的好奇心,喜欢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
三. 说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凤阳花鼓的背景文化,理解歌词的意义,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用正确的姿势和表情演唱歌曲,培养良好的歌唱习惯。
3.情感目标:学生能够感受民间音乐的韵味,培养对音乐的热爱和民族自豪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歌曲《凤阳花鼓》的旋律和节奏,以及凤阳花鼓的文化背景。
2.教学难点:歌曲中的音准和节奏转换,以及对凤阳花鼓文化的深入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景教学法、分组合作法、视听结合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歌曲、视频,以及实物展示凤阳花鼓,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歌曲。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播放凤阳花鼓的视频,引导学生了解凤阳花鼓的背景文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唱歌曲: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歌曲,讲解歌词的意义和旋律的特点,帮助学生掌握歌曲。
3.分组练习:学生分组练习演唱歌曲,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和姿势不正确的地方。
4.展示环节:每组学生代表演唱歌曲,其他学生欣赏并进行评价,教师总结点评。
5.拓展环节:学生自由发挥,用凤阳花鼓的动作表演歌曲,感受民间音乐的韵味。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歌曲《凤阳花鼓》的旋律线条、歌词、重点音符和节奏,以及凤阳花鼓的文化背景。
凤阳花鼓说课稿
凤阳花鼓说课稿凤阳花鼓说课稿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说课稿,编写说课稿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那么你有了解过说课稿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凤阳花鼓说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说教材《凤阳花鼓》是音乐课本中六年级下册的一首安徽民歌,它旋律优美流畅,节奏鲜明生动,曲调抒情具有叙事性,歌舞相结合,富有浓郁的安徽花鼓的地方风格。
1、导入新课过程:教师清唱《茉莉花》和《太阳出来喜洋洋》请同学们回答出这两首歌曲分别是哪里的民歌?由此一步步展开新课,介绍这首民歌产生的时代背景与当地的风土人情。
2、学唱歌曲过程:通过集体发生练习,新旧歌曲的对比,有感情的朗读歌词,难点的教唱讲解,老师范唱,学生轻声跟唱,集体齐唱,个别独唱等步骤有效地使学生掌握新歌。
3、表现协作过程:让熟悉这首歌曲的学生各自拿着民族打击乐器为旋律伴奏,其余学生用手拍打节奏并演唱着歌曲。
即演唱组和节奏组进行互动创作。
4、深入小结阶段:总结本课内容,激发学生热爱民族歌曲,热爱祖国,珍惜现在,把握未来。
5、下课礼仪:学生在《凤阳花鼓》的音乐声中走出教室。
二、说教法通过唱歌教学和欣赏教学,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安徽民歌的特点,结合节奏,歌词,打击乐器的创编伴奏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又符合少年活泼,富有民族的.特点。
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意识,还培养了学生的协作精神。
通过欣赏教学,使学生增进学习音乐的兴趣,增强参与音乐活动的意识,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鉴赏,表现,创造,想像能力。
三、说学法全面贯彻和落实新课标的指示精神,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中体验到音乐的美,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充分利用音乐艺术的集体表现形式和实践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
四、说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歌曲《凤阳花鼓》,让学生了解安徽民歌的风格;2、通过简单节奏伴奏,使学生能用鼓、锣为歌曲《凤阳花鼓》伴奏;3、通过新旧凤阳花鼓音乐的对比,使体会到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珍惜好时光。
音乐《凤阳花鼓》教案+说课稿
音乐《凤阳花鼓》教案+说课稿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音乐教材第七章《民间音乐》第三节《凤阳花鼓》。
本节课将详细讲解凤阳花鼓的历史背景、音乐特点及演奏技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凤阳花鼓的起源、发展及其在我国民间音乐中的地位。
2. 通过学习凤阳花鼓的音乐特点,培养学生对我国民间音乐的鉴赏能力。
3. 使学生掌握凤阳花鼓的基本演奏技巧,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凤阳花鼓的演奏技巧及音乐特点。
教学重点:凤阳花鼓的历史背景、演奏方法及团队合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凤阳花鼓乐器、音响设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预习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教师播放凤阳花鼓的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凤阳花鼓的表演形式。
(2)教师简要介绍凤阳花鼓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2. 理论讲解(10分钟)(1)教师详细讲解凤阳花鼓的音乐特点,如旋律、节奏、唱腔等。
(2)教师示范演奏凤阳花鼓,让学生直观感受其演奏技巧。
3. 实践教学(10分钟)(1)教师分组教授凤阳花鼓的基本演奏技巧。
(2)学生跟随教师练习,互相交流学习心得。
4.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播放凤阳花鼓乐曲,学生分组进行演奏练习。
(2)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演奏错误。
(1)每组学生进行演奏展示,其他学生评价、讨论。
六、板书设计1. 《凤阳花鼓》2. 内容:(1)凤阳花鼓的历史背景(2)凤阳花鼓的音乐特点(3)凤阳花鼓的演奏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凤阳花鼓的旋律特点,并创作一段简单的凤阳花鼓旋律。
2. 答案:参照教材第七章第三节的内容,结合课堂讲解,完成作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较好,学生对凤阳花鼓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但在演奏技巧方面,部分学生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参加民间音乐社团,深入了解我国民间音乐,传承民间音乐文化。
(花城版)音乐三年级下册《歌曲《凤阳花鼓》说课稿
(花城版)音乐三年级下册《歌曲《凤阳花鼓》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凤阳花鼓》是一首富有地方特色的民歌,收录在花城版音乐三年级下册教材中。
歌曲以安徽凤阳花鼓为题材,展现了凤阳花鼓灯这一民间艺术的风采。
歌曲旋律欢快,节奏明快,富有韵律感,便于学生感受和表现音乐。
本节课通过学习《凤阳花鼓》,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感受民间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能够熟练地识谱、唱谱,对简单的节奏和节拍有所了解。
但学生在音乐表现力和情感体验方面仍有待提高。
此外,学生对民间音乐的认识相对较少,对于凤阳花鼓这一特定题材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美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凤阳花鼓的背景、特点及其在民间艺术中的地位,认识民间音乐的魅力。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凤阳花鼓》,把握歌曲的节奏和情感。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凤阳花鼓》的旋律、节奏和唱腔,能够熟练地演唱歌曲。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感受和表现歌曲中的情感,培养学生对民间音乐的理解和热爱。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分组合作教学法、情感教学法等,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美感,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乐器、图片等辅助教学,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展示凤阳花鼓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了解凤阳花鼓的背景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基本内容:教师讲解歌曲的旋律、节奏和唱腔,学生跟随教师学唱歌曲。
3.音乐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进行唱腔、节奏等方面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情感体验:教师引导学生感受歌曲中的情感,让学生体会民间音乐的魅力。
5.总结与拓展: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关注和了解更多的民间音乐。
湘艺版二年级下册音乐第七课《凤阳花鼓》(说课稿)
湘艺版二年级下册音乐第七课《凤阳花鼓》(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凤阳花鼓》是湘艺版二年级下册音乐第七课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以凤阳花鼓为题材,歌词描绘了凤阳地区的美丽风光和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歌曲旋律欢快,节奏明快,富有地方特色,让学生在欣赏歌曲的同时,感受到我国各地独特的民间艺术。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凤阳花鼓这种民间艺术形式较为陌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了解和感受凤阳花鼓的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凤阳花鼓的背景和文化内涵,感受民间艺术的魅力。
2.学会歌曲《凤阳花鼓》,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歌唱技巧。
3.通过学习这首歌曲,提高学生对我国民间艺术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原因:歌曲旋律欢快,节奏明快,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3.解决方案:通过反复练习,引导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欣赏、模仿、练习、合作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美妙之处,培养学生的歌唱技巧。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凤阳花鼓的相关视频资料,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凤阳花鼓的特点;同时,采用钢琴伴奏,帮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歌曲学习中。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简要介绍凤阳花鼓的背景和文化内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欣赏:播放凤阳花鼓的相关视频资料,让学生感受凤阳花鼓的魅力。
3.学唱:引导学生跟唱歌曲《凤阳花鼓》,注意纠正发音和节奏错误。
4.练习:分句练习歌曲,让学生熟练掌握旋律和节奏。
5.合作:分组演唱,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6.展示:邀请学生上台演唱,展示学习成果。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歌曲名称:《凤阳花鼓》歌词:XXX(部分歌词)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歌曲《凤阳花鼓》。
2.学生能够理解凤阳花鼓的文化内涵,表达对民间艺术的热爱。
音乐《凤阳花鼓》教案+说课稿
音乐《凤阳花鼓》教案+说课稿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音乐教材第七章《民谣与风俗》第二节《凤阳花鼓》。
详细内容包括凤阳花鼓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演唱技巧以及相关民俗活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凤阳花鼓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2. 学会演唱《凤阳花鼓》,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了解我国民间音乐的魅力,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凤阳花鼓的演唱技巧,如拖腔、甩腔等。
2. 教学重点:凤阳花鼓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以及歌曲的演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钢琴、凤阳花鼓道具。
2. 学具:歌词单、笔、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凤阳花鼓的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凤阳花鼓的艺术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介绍凤阳花鼓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演唱技巧等,为学生演唱歌曲打下基础。
3. 学唱:教师钢琴伴奏,引导学生学唱《凤阳花鼓》,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拖腔、甩腔等演唱技巧。
4. 实践:分组进行凤阳花鼓的表演,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六、板书设计1. 《凤阳花鼓》2. 内容:a. 历史背景b. 艺术特点c. 演唱技巧d. 歌曲歌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学唱《凤阳花鼓》,录制演唱视频。
2. 答案:根据课堂学习,学生自行录制演唱视频,上交作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针对学生的演唱情况进行指导,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了解其他民间音乐,如京剧、黄梅戏等,丰富学生的音乐视野。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音乐课《凤阳花鼓》。
本节课选自音乐教材第七章《民谣与风俗》第二节,主要包括凤阳花鼓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演唱技巧以及相关民俗活动。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导入、讲解、学唱、实践、课堂小结等环节,引导学生了解凤阳花鼓,学会演唱这首歌曲。
同时,通过分组表演,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凤阳花鼓说课稿
《凤阳花鼓》说课稿【说教材】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音乐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首学唱歌曲《凤阳花鼓》,这是一首安徽的民歌,最初表现为两个人,一人击鼓。
体现了安徽凤阳县民间音乐的特点。
本歌曲旋律优美流畅,节奏鲜明生动,曲调具抒情性和叙事性,歌舞相结合,歌曲中衬词显得幽默风趣。
导入新课程:提问学生知道哪些民族歌曲?是否了解其特点?学唱歌曲过程:1、视听歌曲2、对歌曲歌词、节奏的分层体验3、音阶视唱练习4、教师范唱,学生跟唱、分组唱、轮流唱等形式5、讲解音乐中的基本知识点6、拍手律动及模仿花鼓中的打击乐器的律动等方式。
表演协作过程:男女生分组,女生用木棍敲击桌子模仿花鼓乐器,男生手拍桌子模仿锣。
边打节奏边唱,体验凤阳花鼓特点。
小结阶段:总结课本内容,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体验了本曲中的音乐形式,进而让学生将体验到的内容逐渐升华为自己的音乐实践经验。
【说教法】依据素质型音乐教育新体系新双基(1.帮助学生实现音乐活动对音乐作品的情感体验2.将学生对音乐的情感体验成为音乐经验,并且逐渐成为学生的音乐经验体验库),以体验音乐的形式及情感为教学主线,结合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柯达伊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主要采用音乐要素分层的教学手段将歌曲逐步渗透给学生,这样既丰富课堂内容也符合中学生活泼的特性,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意识。
通过体验式教学,使学生增进学习音乐的兴趣,增强参与音乐活动的意识,使学生在体验和感受音乐的过程中,逐步将这些音乐经验转化为个人的音乐实践能力。
【说学法】全面结合新体系音乐教学法双基和常规音乐教学法双基,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打造体验式的课堂教育,即学生通过听、唱、动的体验;接受和表达体验;集体体验和个人体验,获得快乐和兴趣,理解并构建音乐知识,发展音乐感悟能力,建立个体的音乐经验库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中体验音乐,学习音乐。
【说教学目标】1.了解安徽民歌《凤阳花鼓》的产生背景。
2.能够唱这首民间小调,并能掌握歌曲中节奏的难点,即切分音。
凤阳花鼓说课稿
凤阳花鼓说课稿凤阳花鼓说课稿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准备工作,说课稿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凤阳花鼓说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首先说教材这部分内容我主要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等几个方面进行陈述。
1.教材分析《凤阳花鼓》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下册音乐第四单元的第一节唱歌内容。
本节是在学习了八音之乐之后编排的。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既可以对关东地区音乐的知识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又可以为后面继续学习华夏音乐打下基础,所以学习这部分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是本章的重要内容。
《凤阳花鼓》是一首安徽民歌,旋律优美流畅,节奏鲜明生动,曲调抒情,富有浓郁的安徽花鼓的地方风格。
2.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的特点和七年级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本课的教学目标我是这样来设置的。
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能够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凤阳花鼓》过程与方法:运用聆听、模唱学习歌曲运用小组探究、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歌曲创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民族歌曲,热爱祖国,珍惜现在,把握未来。
基于音乐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歌曲《凤阳花鼓》中衬词的演唱及运用难点:打击乐器和节奏为歌曲伴奏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课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第二方面说教法和第三方面说学法上面谈谈。
二、说教法教学有法,但无定法。
考虑到七年级学生的现状,我主要运用创设情境、合作探究、创新实践等方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其视听结合,声像一体,形象性强,信息量大等特点,为学生创设了一系列优美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听、多唱、多想、多讨论、多创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活跃学生的思维能力,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真正体验快乐音乐的宗旨。
三、说学法我们常说:教会学生知识不如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
二年级下册音乐说课稿(简谱)《7.1凤阳花鼓》湘艺版
二年级下册音乐说课稿(简谱)《7.1 凤阳花鼓》湘艺版一. 教材分析《7.1 凤阳花鼓》是湘艺版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材中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以凤阳花鼓为题材,歌词简洁易懂,旋律欢快热烈,富有浓厚的民间特色。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我国的民间音乐文化,感受打击乐的魅力,同时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集体合作意识。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对旋律、节奏有一定的感知能力。
但学生在音乐欣赏和集体合作方面仍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凤阳花鼓的民间特色,感受打击乐的魅力。
2.学会演唱歌曲《7.1 凤阳花鼓》,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3.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会演唱歌曲《7.1 凤阳花鼓》,了解凤阳花鼓的民间特色。
2.难点:把握歌曲的节奏和音准,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感受民间文化氛围中学习音乐。
2.运用分组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凤阳花鼓的民间特色,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引导学生谈论对民间音乐的认知,播放凤阳花鼓的视频资料,让学生初步感受凤阳花鼓的民间特色。
2.教学歌曲:教师范唱《7.1 凤阳花鼓》,学生跟唱,注意指导学生把握歌曲的节奏和音准。
3.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种打击乐器,按照歌曲节奏进行演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歌曲欣赏:让学生欣赏不同版本的《7.1 凤阳花鼓》,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5.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凤阳花鼓的民间特色和集体合作的重要性。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教学重点。
可以设计如下板书: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演唱歌曲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2.学生分组演奏打击乐器的协调性和节奏感。
凤阳花鼓说课稿
凤阳花鼓说课稿
本次课程旨在通过凤阳花鼓的表演和学习,帮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形式,培养他们的艺术欣赏能力和表演能力。
1. 学习凤阳花鼓的历史和起源
我会引导学生学习凤阳花鼓的历史和起源,通过图片展示和讲解,让学生了解凤阳花鼓的起源和发展,并通过讨论和互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理解能力。
2. 学习凤阳花鼓的基本动作和技巧
我会引导学生学习凤阳花鼓的基本动作和技巧,如鼓点、手势等,通过模仿和练习,让学生掌握凤阳花鼓的基本表演技巧,并通过表演和互动,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和自信心。
3. 观赏凤阳花鼓表演
我会组织学生观赏凤阳花鼓的表演,通过观赏和欣赏,让学生感受凤阳花鼓的独特韵味和艺术魅力,并通过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和表演能力。
4. 学习凤阳花鼓的音乐和节奏
我会引导学生学习凤阳花鼓的音乐和节奏,通过音乐欣赏和演奏,让学生感受凤阳花鼓的独特音色和节奏,并通过合奏和合唱,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5. 进行凤阳花鼓的表演和创作
我会组织学生进行凤阳花鼓的表演和创作,通过合作和交流,让学生体验表演和创作的乐趣,并通过总结和分享,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造力。
通过以上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我相信学生能够在凤阳花鼓的学习中,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形式,培养艺术欣赏能力和表演能力,并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凤阳花鼓说课稿稿
凤阳花鼓说课稿稿一、前言说起文化艺术,很多人会想到优美的音乐、精美的绘画,但是有一种艺术形式却常常被人忽视,那就是传统的民间艺术。
而在这个中国美术馆里,我们要介绍的正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之一——凤阳花鼓。
二、课程背景凤阳花鼓,是安徽凤阳县地方戏曲中的一种传统表演形式,起源于清代,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
它是将唱、说、念、打、舞、表等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的整体艺术形式,通过表演独具特色的歌舞剧目来展现民间生活,传递美的情感和精神追求。
因其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2006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课程目标1.了解凤阳花鼓的历史渊源和发展现状;2.学习凤阳花鼓表演的基本技巧;3.认识凤阳花鼓在中华民族文化中的地位和价值;4.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四、教学内容1. 凤阳花鼓的概述凤阳花鼓是一种民间艺术形式,起源于清代,分为花鼓调、花鼓锣、板调等多种形式,是凤阳传统戏曲之一。
2. 凤阳花鼓的发展历程从清代开始,凤阳花鼓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唱腔、歌词、表演形式等方面的艺术特点,并传播到其他地区。
近年来,凤阳花鼓得到了大力发扬和推广,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和关注。
3. 凤阳花鼓的表演形式凤阳花鼓的表演形式丰富多彩,包括唱词、说白、武打、器乐、舞蹈等多种元素,表达着生活、爱情、亲情、友情等主题,给观众带来文化盛宴。
4. 凤阳花鼓的意义和价值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凤阳花鼓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地方文化特色,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传承和发展中华民族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和现实意义。
五、教学步骤1.了解凤阳花鼓的历史背景和基本概况;2.学习凤阳花鼓的表演形式和技巧;3.分析凤阳花鼓的特点和价值;4.聆听凤阳花鼓的演出,并进行观后感体验和分享。
六、教学方法1.讲解法:通过讲解历史渊源、表演形式和演出特点,培养学生对凤阳花鼓的兴趣和认识。
2.学习法:通过学习基本技巧和演出表现形式,提高学生对凤阳花鼓的认识和理解。
凤阳花鼓说课稿稿
凤阳花鼓说课稿稿一、教学背景凤阳花鼓是一种中国传统戏曲形式,起源于安徽省凤阳县。
它以独特的鼓点和舞蹈动作为特色,结合优美的旋律和动听的歌词,成为了一种富有魅力的艺术表演形式。
本节课将以凤阳花鼓为主题,让学生了解其特点及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二、教学目标1.了解凤阳花鼓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2.能够认识并朗读凤阳花鼓相关的诗词;3.通过观看相关视频,感受凤阳花鼓的魅力;4.能够利用Markdown格式记录学习过程,并对凤阳花鼓进行简单的评价。
三、教学重点1.让学生了解凤阳花鼓的历史渊源;2.引导学生体会凤阳花鼓的音乐韵律;3.帮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感受凤阳花鼓的表演魅力。
四、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引入凤阳花鼓的概念和历史背景;2.进行简要介绍,激发学生对凤阳花鼓的兴趣。
学习凤阳花鼓的诗词(15分钟)1.分发凤阳花鼓相关的诗词材料;2.学生朗读诗词,让他们感受其中的音律和节奏。
观看凤阳花鼓表演视频(25分钟)1.展示一段凤阳花鼓表演视频;2.结合视频内容,介绍凤阳花鼓的表演特点和技巧;3.学生观看视频,体会凤阳花鼓的艺术魅力。
分组讨论凤阳花鼓的评价(20分钟)1.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一起讨论凤阳花鼓的特点和魅力;2.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以Markdown格式记录小组讨论的结果;3.每个小组派代表展示讨论结果。
总结(5分钟)1.请几位学生分享他们对凤阳花鼓的理解和感受;2.总结凤阳花鼓的历史渊源、艺术特点和表演魅力。
五、教学评价1.在小组讨论环节中,观察学生的活跃度和讨论质量;2.观察学生对凤阳花鼓的理解和感受是否得以表达。
六、教学延伸1.鼓励学生进一步了解凤阳花鼓的发展历程;2.鼓励学生通过参与凤阳花鼓表演或学习相关技巧,深入体验凤阳花鼓的魅力。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了解凤阳花鼓的历史渊源和艺术特点,让他们感受其中的音乐韵律和舞蹈动作。
通过观看视频和小组讨论,学生对凤阳花鼓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感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凤阳花鼓》说课稿
学唱安徽民歌《凤阳花鼓》,了解民族打击乐器,并初步掌握它们的演奏方法和使用效果,让学生用打击乐器参与活动,为《凤阳花鼓》进行再创作。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凤阳花鼓》说课稿,欢迎阅读。
一、首先说教材
这部分内容我主要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等几个方面进行陈述。
1.教材分析
《凤阳花鼓》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下册音乐第四单元的第一节唱歌内容。
本节是在学习了八音之乐之后编排的。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既可以对关东地区音乐的知识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又可以为后面继续学习华夏音乐打下基础,所以学习这部分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是本章的重要内容。
《凤阳花鼓》是一首安徽民歌,旋律优美流畅,节奏鲜明生动,曲调抒情,富有浓郁的安徽花鼓的地方风格。
2.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七年级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本课的教学目标我是这样来设置的。
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能够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凤阳花鼓》
过程与方法:运用聆听、模唱学习歌曲运用小组探究、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歌曲创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民族歌曲,热爱祖国,珍惜现在,把握未来。
基于音乐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
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歌曲《凤阳花鼓》中衬词的演唱及运用
难点:打击乐器和节奏为歌曲伴奏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课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第二方面说教法和第三方面说学法上面谈谈。
二、说教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
考虑到七年级学生的现状,我主要运用创设情境、合作探究、创新实践等方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其视听结合,声像一体,形象性强,信息量大等特点,为学生创设了一系列优美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听、多唱、多想、多讨论、多创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活跃学生的思维能力,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真正体验快乐音乐的宗旨。
三、说学法
我们常说:教会学生知识不如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
音乐课应重视对学生的音乐实践,所以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以我在选择学法指导时,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音乐能力,让学生尝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动静结合,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达到教学目的。
四、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我是这样思考的,主要的设计思路分为五个环节:
律动表演导入音乐课堂——自主学唱歌曲——歌曲处理——创编活动——拓展延伸下面,我将分别来介绍这几个环节:
(一)律动表演,导入音乐课堂(2分钟)
欣赏民歌《编花篮》,介绍民歌有着悠久的历史,每个民族、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
民歌。
凤阳是安徽省的一个普普通通的县,却有样东西很出名,那就是"凤阳花鼓",通过这样的一个设计引起学生对"凤阳”及"凤阳花鼓"的兴趣,为下面学习歌曲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二)学唱歌曲(占时15分钟)
本环节,我采用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听唱、教唱、设疑、讨论等方法,练习6/8拍节奏,准确的换气点和弱起的整齐,在引导学生的同时,放手让同学们自主探究学习,改变以前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固定模式,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把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让他们真正体会到作品的风格,感知歌曲的特点,并完成重难点的突破。
这是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这个环节我将运用听唱法、教师示范和学生分句模唱等方法来引导学生学习新歌。
1、借用多媒体,播放歌曲《凤阳花鼓》先请同学们听一听这首歌,在听的时候思考两个问题:这首歌是什么情绪?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学生作答:
2、教师完整地范唱歌曲,指导学生听辨出歌曲中(切分节奏、休止符)的位置,感受歌曲(天真活泼)的情绪。
3、学生交流,初步熟悉歌曲
4、跟钢琴演唱2-3遍,教师弹奏歌曲学生跟琴演唱。
要求:(1)速度不宜过快,学生用中速跟琴演唱(2)声音自然统一气息通畅,避免让学生用喊叫的声音演唱,注意保护嗓音。
5、难点的解决:(1)歌曲中的附点节奏、小切分节奏型的把握。
解决方案:通过用手击拍以及画强弱箭头图的方法,解决附点节奏和小切分节奏音型。
(三)歌曲处理(占时15分钟)
在这个过程中,小组内交流探讨,小组间交流互动,老师深入到各个小组中指导。
经过前面的学习,学生会唱歌曲了,但是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表现能力还不够,所以在巩固练习这一环节,通过设疑,讨论,让同学们再次欣赏歌曲,真正理解歌曲的风格和演唱情绪,最后老师伴奏,学生有感情的进行演唱,以达到教学效果。
有感情的歌声,永远是音乐教学工作者追求的最美境界。
a.请学生根据歌曲的情绪,试着将已经学过的切分节奏、连音线标注在合适的地方,尝一尝说说感觉如何。
指导学生从力度、速度等方面,分组讨论对歌曲的处理意见。
b. 采用领唱与齐唱的演唱形式,有感情、完整的演唱歌曲。
(四)创编活动(5分钟)
在同学们能够有感情、完整演唱歌曲的前提下,将全班同学分为两个表演组,一个是合唱组一个是舞蹈组,每个组推荐一名组长。
大家在组长的带领下能够很好的合作表演,在合作中培养同学们团结协作的精神。
(五)拓展延伸(3-5分钟)
在这个环节,我通过播放各地特色的民歌视频资料,让学生拓展和积累课外的音乐知识,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最后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五、说教学效果评价
本节课根据七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直观教学和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方法,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气氛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