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四章课件

合集下载

《老子》四章 ppt课件

《老子》四章 ppt课件

超然通达,淡泊名利, 洁身自好【道】
成就
境界
所以有道的人坚守这一-原则作为天下事理的范式。不自我表扬,反能显明;不自以为是, 反能彰显;不自我夸耀,反能有功;不自高自大,反能.长久获尊重。正因为不与人争,所 以天下没有人能与他争。古人所谓"委曲便会
● “曲则全"的处世哲学:求全之道,莫过于不争,不争之道,在于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 不自矜,做人低调、谦让。
● 注释:
● ①其安易持:事物安然未生变的时候容易持守。②其未兆易谋:问题还没有显露迹象 的时候容易解决。③泮:同“判”,分离。重点④其微易散:事物细微的时候容易散 失。⑤毫末:毫毛的末端,字调比喻及其细微的事物。⑥累土:一筐土。累,同 “募”,土筐。⑦无为:指顺应自然,无求有所作为。⑧几:接近。⑨欲不欲:想望 人所不想望的。10、学不学:学习人所不学习的。11、复:弥补、补救。
思考:概括最后一章蕴含的道理?
●本章谈的是事物发展变化的辩证法。事物发展变化的自然规律, 即道的造化法则。在老子看来,大的事物总是由小的事物发展 而来的,任何事物的出现,都有自身生成、变化和发展的过程。 “合抱之木”、“九层之台”、“千里之行”的远大事情,都 是从“生于毫末”、“起于累土”、“始于足下”为开端的, 形象地证明了大的东西无不从细小的东西发展而来的。老子认 为,人们应该了解这个过程,对可能出现问题的环节予以特别 关注,以杜绝祸患。
老子的成事之道: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 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 谓“曲则全”者,岂虛言哉!诚全而归之。(22章) [译文] ● 委曲反会保全,弯曲反会直伸;低洼反会充盈,陈旧反会更新;少取反会获得,多反会迷惑。

《老子》四章课件

《老子》四章课件

十一章: 三十辐共一毂gǔ,当其无,有车之用。埏shān埴zhí以为器, 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yǒu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辐:车轮中连接轴心和轮圈的木条,古时代的车轮由三十根辐条所构成。
毂: ②
车轮的中心部位,周围与辐条
的一端相接,中间的圆孔用来插车轴。
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根毂中的孔洞当中
➢老子听后,就在函谷关住了几天。几天后,他交给尹喜 一篇五千字左右的著作,据说,这篇著作就是后来传世 的《道德经》。
➢然后,老子就骑着大青牛走了。
老子思想
➢老子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其思想的核心是朴素辩证法。 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在修身方面,老子强调“谦虚”““不
争”“柔弱”“知足”等。他主张要把自 己放在弱者地位,认为“柔弱胜刚强”, 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 在历史观上,《老子》要求回到“小国寡 民”的时代。
写了哪几种人?
自我夸耀
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xiàn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 者无功,自矜者不长cháng。其在道也,曰余食赘zhuì行,物或 恶wù之,故有道者不处chǔ。
本章运用了什么手法? 排比,比喻
你有怎样的人生启示?
脚踏实地、谦虚、谦让
三十二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 富,强qiǎng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所以圣人追求: “无为”:指顺应自然,不求有所作为。即不干 扰不妄为
思考
《老子》第六十四章中提到“合抱之木,生于毫未;九层 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劝学》 中有“积土成山”“积水成渊”“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 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两者有什么不同?

《老子》四章ppt课件

《老子》四章ppt课件
一、作者简介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 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详,籍贯也多有争议,《史记》
等记载老子出生于楚国或陈国。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 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与庄子并称“老 庄”。后被道教尊为始祖,称“太上老 君”。在唐朝,被追认为李姓始祖。曾被列为世界文化 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
思想核心
“道”是世界的本原;“道”是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和法则。
老子试图建立一个 适合于所有事物的 理论,一切事物都 遵循这样的规律
(道)。
太极 阴 阳
老子认为相互对立的 事物会互相转化,即 是阴阳转化。转化的
方法( 德 )来源于事 物的规律( 道 ) 。
道家类别
老庄之学 老庄派为老学、庄学的合称。以自然为本,天性为尊,法天心而无心弗志而为,以清静而使人退欲 消妄,以己之虚无澄他人之妄心而为。主张清虚自守,齐物而侍。以致“不为物累逍遥天下。”因 其成为历代文人雅士的精神家园。在汉初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以《老子》“无为”思想为主旨的
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
《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传统哲学、科学、 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 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道德经》主题思想为“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是《道德经》中老子思想的精华。“道”作为《道德
三十辐共一毂,当 其无,有车之用。 填
以为器,当其无,有器 之用。凿户牖以为室,
当其无,有室之用。故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
用。
三十根辐条穿在车轮,中间必须留出空处, 才能装上车轴,使车轮有转动的作用。揉打 泥土做陶器,器皿中间必须留出空处,器皿 才能发挥盛放物品的作用。建造房屋,有了 门窗四壁中空的地方,房屋才能有居住的作 用。所以,“有”(车子、器皿、房室)能 给人带来便利,是因为“无”所发挥的作用。

2022高二语文《老子》四章优秀课件35张

2022高二语文《老子》四章优秀课件35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 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译文: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个车毂上,车的功用正是产生于车毂的“无” (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来安装车轴),才有了车的作用)。揉和陶土 做成,陶器的功用正是产生于陶器的“无”(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有 了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房屋的功用正是产生于房屋的“无” (有了门窗四壁内的空间,才有了房屋的作用。)所以,“有”(车子、 器皿、房屋)供人方便利用,正是“无”(空间)起了作用。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 其脆易泮pàn,其微易散。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事物安然未生变的时候容易持守, 问题还没有显露迹象的时候容易解决, 事物脆弱时容易分离, 事物细微时容易散失。 要在事情没有发生前就早做准备, 要在祸乱没有产生前就处理妥当。
·善于把握先兆,未雨绸缪
其:代词,指事物。 安:安稳,稳定 持:持守 兆:征兆,苗头 谋:谋划,出主意解决 脆:脆弱 泮:同“判”,分离 、分散 微:细微,细小 散:散失 于:在 乱:发生动乱 于未有,于未乱:状语后置。
古代车轮:轮、辐、毂、轴 “轮”最外面部分。 “轴”最里面部分,即轴心。 “毂”套在车轴上的部分。 “辐”连接轮毂的木条。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明确:通过对“有”和“无”辩证关系的分析,体现老子 “有无相生”的观点。
本章是如何论证“有”与“无”的辩证关系的?
明确:比喻论证。老子用车轮、器皿、房屋等比喻来进行论 证。
合抱:两臂环抱,形容树身之 粗大。 毫末:毫毛的末端。比喻极其 细微的事物。 九层:九级。亦用以喻极高。 累 léi 土:一筐土。累,同 “蔂”,土筐。 为者败之:妄为就会败事。 为, 妄为 无为:不妄为,指顺应自然, 不求有所作为 ➢执:把持 ➢失:失去

《老子》四章 PPT课件28张

《老子》四章   PPT课件28张

“老子是中国哲学的鼻祖,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位 真正的哲学家。”
——胡适 “我受孔子思想影响很大,受老子思想影响巨大!”
—— 托尔思泰 “老子思想的集大成《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 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 尼采 今天我们走进《道德经》,去领略鹿邑先哲—— 老子带给我们的智慧!
作者简介
①圣人无为、无执,他虽有欲望但并不渴求,因此对难得的东 西就不会特别强求。 ②圣人尊孙万物的自然本性而不会妄加干预。
①竞争是一种客观的现实存在。好的竞争有利于加强人与人之间 的团结和社会的和谐,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区别符合“礼、 义”标准的“君子之争”和只顾谋求一己私利的“小人之争”。
②过度竞争导致无序。如果竞争没有了法律和道德的约束,就会 导致混乱。“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时刻提醒自己 在规范约束下进行有序竞争。
踮脚
自我表现 活用动词 活用动词 自夸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
自夸 长久/受敬重
“形” 人们
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
为 之,故有道者不处。24
有的(时候
踮起脚的人不能久立,跨步行的人走不远,自我显露的人不能 显明,自以为是的人不能彰显,自我夸耀的人反而不能成就大 功,自尊自大的人反而得不到尊重。用道的观点来看,就叫做 剩饭、赘瘤,人们常常厌恶这些东西。所以有道的人绝不这样 做。
清末民初的著名思想家梁启超曾说,人的 肉体寿命不过区区数十载,人不可能长生不老, 但人的精神则可以永垂不朽,因为他的肉体虽 然消失了,但他的学说、思想及精神却能够长 期影响当代及后代的人们。从这个意义上说, 人完全可以做到“死而不亡”。梁启超的这种 观点,主要就是受了老子思想的影响。

《老子》四章ppt课件(32页)

《老子》四章ppt课件(32页)
关于老子的宇宙观,依据之前的道, “无〞与“有〞〔万物存在即是“有〞〕会互相转化。 因此老子认为宇宙万物来自虚无,也必将走向虚无。 比如:人的生与死。
《道德经》
分为上下两册,共81章, 前37章为上篇道经, 第38章以下属下篇德经, 全书的思想结构是: 道是德的“体〞,德是道的“用〞。 上下共五千字左右。
【文本研习】
• 预习检测 • 字词注音 • 毂 gǔ • 矜 jīn

• 词语释意
• 毂: 车轮的中心部位。 • 埏埴:和泥。埏,揉和。埴,黏土。 • 器: 器皿。 • 牖: 窗户。 • 企: 踮起脚跟。 • 彰: 表扬,表彰;显然,显著。此处意
局面安按时容易保持和维护,事变没有出现迹象时容易图谋; 事物脆弱时容易消解;事物细小时容易散失; 做事情要在它尚未发生以前就处理妥当; 治理国政,要在祸乱没有产生以前就早做准备。
合抱的大树,生长于细小的萌芽; 九层的高台,筑起于每一堆泥土; 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 有所作为的将会招致失败,有所执着的将会遭受损害。 因此圣人无所作为所以也不会招致失败, 无所执着所以也不遭受损害。 人们做事情,总是在快要成功时失败, 所以当事情快要完成的时候,也要像开始时那样慎重, 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情。 因此,有道的圣人追求人所不追求的, 不稀罕难以得到的货物, 学习别人所不学习的,补救众人所常常犯的过错。 这样遵循万物的自然本性而不会妄加干预。
《老子》又名《道德经》。
道 老子试图建立一个囊括宇宙万物的理论。 他认为一切事物都遵循这样的规律〔道〕: 事物本身的内部不是单一的、静止的,而是相对复杂和变化的。事 物本身即是阴阳的统一体。 互相对立的事物会互相转化,即是阴阳转化。 方法〔德〕来源于事物的规律〔道〕。

《老子》四章PPT课件

《老子》四章PPT课件
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两者有什么不同?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
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注释]
①辐:车轮中连接轴心和轮圈的木条,古时代的车轮由三十根辐条所构成。此数取法于每月三十日的历次。
②毂:车轮的中心部位,周围与辐条的一端相接,中间的圆孔用来插车轴。
2.本章运用了什么手法?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从反面运用排比、比喻的手法列举并剖析了四种人生态度(“自见”、
“自是”、“自伐”、“自矜”)及其后果。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 ,其微易散。为之于
未有,治之于未乱。
[注释]
1.其安易持:事物安然未生变的时候容易持守。
2.其未兆易谋:问题还没有显露迹象的时候容易解决。
《老子》四章
- .
老子出生
据传,被道教奉为太上老君的老子是彭祖的后裔,在
商朝阳甲年,公神化气,老子寄胎于玄妙王之女理氏腹中。
理氏在村头的河边洗衣服,忽见上游飘下一个黄澄澄
的李子。理氏忙用树枝将这个拳头大小的黄李子捞了上来。
到了中午,理氏又热又渴,便将这个李子吃了下去。从此,
理氏怀了身孕。理氏怀了81年的胎,生下一个男孩。这男
地方,才具备器皿的作用;有了门窗四壁的空的部分,才有了房屋的作用。
2.本章是如何论证“有”与“无”的辩证关系的?
明确:比喻论证。老子用车轮、器皿、房屋等比喻来进行论证。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
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注释]
①企者:踮起脚的人 ②跨者不行:跨大步的人行走不稳。③自见者不明:自我显露的不能显明。 ④自是

《老子》四章ppt课件

《老子》四章ppt课件
意、是否有能力,就更令人生厌。所以尊重孩子的愿望不加干涉,
顺其自然发展才是最好的选择。何况真正的自我表现、自我展示,
需要真才实学。而抛却浮华,修炼真学问,真功夫,才是正道。
三十三章 读老子作品,品思想精髓
疏通文本,初解其意。
知人者智,自知
者明。胜人者有力,
自胜者强。知足者富,
强行者有志。不失其
所者久,死而不亡者
“知足者富”是说财富没有边界,一味地追逐财富,永不知足”,
就永远不会满足,懂得“知足”,才是一种真正的富足。
“强行者有志”讲的是,唯有心怀大志者,方能勤勉而行。一个
人的志向越远大,越强烈,就越能够勤勉。反之,志向越弱,行动越
不能勤勉。
六十四章 读老子作品,品思想精髓
疏通文本,初解其意。
其安易持,其未兆
我受孔子思想影响很大,受老子思想影响巨大!(托尔思泰)
三、文本研读
1.尝试着翻译全文。
2.找出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
十一章 读老子作品,品思想精髓
疏通文本,初解其意。
三十辐共一毂,
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
有器之用。凿户牖以
为室,当其无,有室
之用。故有之以为利,
《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
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
三生万物。
二、思想核心
“道”是世界的本原;“道”是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和法则。
老子试图建立一个
老子认为相互对立的
适合于所有事物的
事物会互相转化,即
理论,一切事物都
是阴阳转化。转化的
遵循这样的规律
方法(德)来源于事
研讨活动:

《老子》四章 PPT课件21张

《老子》四章 PPT课件21张

不崇尚贤能的人,使百姓不争夺;
不珍视难得的财货,使百姓不为强盗;
不炫耀引起贪欲的事物,使百姓思想不惑乱。
因此圣人治理天下,要使百姓的心灵空虚,使百姓的饮食得以满足。
使百姓的意志被削弱,使百姓的筋骨强健。
永远使百姓没有过多的知识,没有贪婪的欲望,
使那些聪明的人不敢有所作为。
用无为的方式处理事务,那么没有事务不做的。
会把事情弄糟。因此,圣人往往追求别人所不追求的,从不重视稀
有难得的货物。圣人总是学习别人所不学的,补救众人所常犯的过
错。圣人以此辅助天地万物的自然发展,而不敢妄加干涉。
这一章是谈事物发展变化的辩证法。老子认为,大的事物总是始于小的东
西而发展起来的,“合抱之木”、“九层之台”、“千里之行”的远大事
情,都是从“生于毫末”、“起于累土”、“始于足下”为开端的,形象
初始时的那种热情,缺乏韧性,如果能够做到“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在最后关头要像一开始的时候那样谨慎从事,就不会出现失败的事情了。
(1)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
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
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日:“教之。(《论语·子路》)(2)是以圣
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地证明了大的东西无不从细小的东西发展而来的。同时也告诫人们,无论
做什么事情,都必须具有坚强的毅力,从小事做起,才可能成就大事业。
老子依据他对人生的体验和对万物的洞察,指出“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
败之。”许多人不能持之以恒,总是在事情快要成功的时候失败了。老子
认为,主要原因在于将成之时,人们不够谨慎,开始懈怠,没有保持事情
为)用道的观点来看,就叫做剩饭、赘瘤,人们常常厌恶它们,行,同

6.1《老子》四章课件(51张)

6.1《老子》四章课件(51张)

①两者思想相同。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 于足下”,强调只有从小处开始积累,才能完成大事。荀子《劝 学》中“积土成山”“ 积水成渊”“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 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也强调从小处积累的重要性。
②两者结论不同。
老子主张“无为”“无执”,强调让人们依照自然规律, 树立信心,坚定意志,耐心地一点一滴去完成某件事。
1.这一章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企者 跨者 自见者 自是者 自伐者 自矜者
无依靠虚增 增大步伐难持久
不立 不行 不明 不彰 无功 不长
1.这一章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顺道而行,不自己妄为。急躁冒进、自我炫耀的行为会 导致失败,不符合自然规律的政策不能取得相应的成果,老 子告诫人们为人应谦恭谨慎,为政应温和柔顺,只有脚踏实 地,以一颗平常心去面对,方可长久。
,争水 ,
四两太 象仪极 生生生 八四两 卦象仪 。,,
《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 他 认 为 “ 道生万物”,宇宙是一个自然产生及演变的过程,天地 万物都依照自然规律发展变化。
老子哲学的精髓是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认为天地 万物都是相反相成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高下相 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1.概括这一章蕴含的道理? 应做自知、自胜、自足、强行的人。知晓别人的长处和短处,
更要了解自己,不狂妄自负;同时坚定生活信念,保持旺盛的生 命力和饱满的精神风貌,与大道“复归”,从而“死而不亡”。
2.概括这一章的特点。 运用对偶句和排比,增强气势,层层递进。
显露迹象
同“判”,分离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
死而不朽的人就是 长寿。有道之人身 死而道长存。

《老子》四章 ppt课件

《老子》四章 ppt课件
老子青年担任国家图书馆馆长(馆藏室之史),以博学闻名天下。
担任馆长时期,孔子多次来请教关于“礼”的问题。(龙)
老年时,老子对礼崩乐坏的现状感到无奈,辞官西行。
yĬn
骑青牛西行至函谷关,受关令尹喜邀请,
写下《道德经》后,出关销声匿迹。
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
道家学派创始人
与庄子合称“老庄”。
著作《道德经》(又名《老子》)
鲁迅文章———斗争精神
本质、根本性的原则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真正不朽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
其:代词,指各类事物。 持:持守,把握,保持。
兆:动词,显露出征兆。 泮:同“判”,分离。
事物安稳的时候容易持守;问题还没有显
露迹象的时候容易解决;事物脆弱的时候容易
分离;事物细小的时候容易散失。
自我吹嘘者没有做出实际的功劳,
自恃骄傲者不能被别人认同。
zhuì
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其:表示假设,如果。
处:做。
如果(“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等行为)
用道的观点来看,就叫作剩饭、赘瘤,人们常常厌恶它们,
所以有道的人不这样做。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企:踮起脚。 想要比别人高,看得更远。 站不稳,容易跌倒。
。“ 死而后已 ,
不亦远乎 ”
三纲
八目
四心
四端
明明德
亲民
止于至善
格物 致知 诚意 正心 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
恻隐之心 羞恶之心 辞让之心 是非之心
仁、义、礼、智
知人论世
老子出生于公元前571年左右,大概比孔子大20岁。姓李名耳,字聃(dān)

《老子》四章 ppt课件32张

《老子》四章 ppt课件32张
不丧失立身之地的人能够长久,有道之人身虽死而“道”仍存,这就 是长寿。
第三十三章解析
问:如何理解“知人者与自知者”“胜人者与自胜者”?为
第 三
什么说自知者,自胜者境界更高?


“知人者”,知人不知己,知外不知内,是一般之智。

“自知者”,知人更知己,了解内心,,是心灵之明。反省自身,把握
自己,体察生命的本质。内外皆明的自知者,比知人者境界更高。
②跨者不行:跨大步的人行走不稳。
③自见者不明:自我显露的不能显明。
④自是者不彰:自己为是的不能彰显。
⑤自伐:和下文的“自矜”都是自我夸耀的意思。
⑥长:长久。一说读zhǎng,意思是得到敬重。
⑦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等行为)用道 的观点来看,就叫做剩饭、赘瘤,人们常常厌恶它们,行,同“形”。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 足下。
[注释] 6.毫末:毫毛的末端。比喻极其细微的事物。 7. 累(léi)土:一筐土。累,同“蔂”,土筐。 合抱的大树,(是)从细小的萌芽开始生长的;九层的高台,(是)从一 筐土筑起的;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的。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 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 不 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注释] 8.为者败之:动手去做的就会坏事。 9.执者失之:有所把持的就会失去。 10.无为:指顺应自然,不求有所作为。 11.几(jī):接近。 12.欲不欲:想要常人所不想要的。 13.学不学:学习常人所不学习的。 14.复众人之所过:补救众人所犯的过错。复,弥补,补救。

《老子》四章 ppt课件

《老子》四章 ppt课件

门窗
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
“有”供人方便利用,正是“无”起了作用。
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古代车轮:轮、辐、毂、轴 “轮”最外面部分。 “轴”最里面部分,即轴心。 “毂”套在车轴上的部分。 “辐”连接轮毂的木条。


学习任务一:本章是如何论证“有”与“无”的辩证关系的?
走近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末期人。中 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 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 “老庄”。
后被道教尊为始祖,称“太上老君”。曾 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
学习 目标
1.了解老子的生平事迹及《老子》的主要思想,感受儒道思想对 中国文人的影响; 2. 理解《老子》四章的含义,体会“有”和“无”、“胜人”和 “自胜”、“知人”和“自知”的关系。
➢ “知人者”,知人不知己,知外不知内,是一般之智。 ➢ “自知者”,知人更知己,了解内心,是心灵之明,明于道。
反省自身,把握自己,体察生命本质。
内外皆明的自知者,比知人者境界更高。
➢ “胜人者”,凭借外在力量战胜别人,只是有力量。
➢ “自胜者”,凭借内在意志战胜自我,克制欲望,摒除杂念;

能把控自己的人,才能达到无所不容、物我两忘的境界。
【探究内涵】
『学习任务二』如何理解“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
者久,死而不亡者寿”这两句话与上文的联系?
知足者富——真正的富有不是满足于现状,知足常乐 而是对自知、自胜的程度达到一定境界而感到满足。
强行者有志——不能简单理解成发愤图强,才算有志气; 而是精益求精,强劲奋进,求道不息, 身死道存,与道同在,才称得上长寿不朽。

《老子四章》PPT课件30张

《老子四章》PPT课件30张

6.1 《老子》四章
一、知人论世
1. 老子生平
辩证释“道”的智者——老子
老子(生卒年不详),即老聃,相传姓李名耳,字伯阳, 春 秋 时 期 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人。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 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做 过周朝管理藏书的史官,相传孔子曾向他问礼。老子幼年牧 牛耕读,聪颖勤快。晚年在故里陈国居住,后出关赴秦讲学, 死于扶风。
2. 理解翻译文句
事物安然未生变的时候容易持守,问题还没有显露迹象的时候容易解决,事物脆弱的时候容 易分离,事物细微的时候容易散失。要在事情未发生时就做,要在祸乱没有产生以前就处理妥当。 合抱的大木,是从细小的萌芽生长起来的;九层的高台,是从一筐筐泥土建筑起来的;千里的远 行,是从脚下举步走出来的。动手去做的就会坏事,有所把持的就会失去。所以圣人不求有所作 为,因此不会败事,不执意把持,因此不会丧失。一般人做事,常在接近成功时遭致失败。审慎 面对事情的终结,一如开始时那样,就不会失败。所以圣人想要常人所不想要的,不珍贵难得的 货品,学习常人所不学习的,补救众人所犯的过错,以辅助万物的自然变化而不加以干预。
三、文本理解
【二】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 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第二十四章) 2. 理解翻译文句
踮起脚的人不能久立,跨大步的人行走不稳,自我显露的人不能显明,自以为 是的人不能彰显,自我夸耀的人不能建功,自我夸耀的人不能长久。(这些行为)用 道的观点来看,就叫作剩饭、赘瘤,人们常常厌恶它们,所以有道的人不这样做。
二、文本阅读
1. 字正音
①一毂( gǔ) ④自矜( jīn ) ⑦累土( léi )
②埏埴(shān zhí ) ⑤赘行( zhuì)

《老子》四章课件张PPT

《老子》四章课件张PPT

老子生平
《老子》四章 课件24张
1.聪颖少年
2.入周求学
3.孔子问礼
4.函谷著书
《老子》四章 课件24张
5.出关
老子的生平老子的思想辩证和无为
《老子》四章 课件24张
老子弃世出关
大约公元前485年,老子看到周王朝越来越衰败,就离开故 土,准备出函谷关去四处云游。把守函谷关的长官尹喜很敬佩 老子,听说他来到函谷关,非常高兴。可是当他知道老子要出 关去云游,又觉得很可惜,就想设法留住老子。于是,尹喜就 对老子说:“先生想出关也可以,但是得留下一部著作。”老 子听后,就在函谷关住了几天。几天后,他交给尹喜一篇五千 字左右的著作,然后就骑着大青牛走了。据说,这篇著作就是 后来传世的《道德经》。

聪明。能战胜别人的人是有力的,能克制自己弱点的
人才算刚强。知道满足的人才是富有人。勤勉而行的
人就是有意志。不丧失立身之基的人就能长久不衰,
身虽死而“道”仍存的,才算真正的长寿。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
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

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

而不敢为。
十 四
[译文]事物安然未生变时容易持守,问题没有出现迹象时容易解决;事物脆弱
时容易分离;事物细微时容易散失;做事情要在它尚未发生以前就处理妥当;在
《老子》四章 课件24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
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

6.1《老子》四章课件 (共32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pt

6.1《老子》四章课件 (共32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pt

人生启迪: 用儒家思想进取, 用道家智慧炼心。
做勇于担当的堂堂“君子”
做内心超然的悠悠“圣人”
,中间的圆孔用来插车轴 屋室)供人方便利用,正

是"无"起了作用。
④当:在(某处,某时)
第11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 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个毂当中,车的功用正是产生于车毂 中空地方的“ 无”。和泥制作陶器,陶器的功用正是产生于陶 器中空地方的“ 无”。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房屋的功用正是产 生于房屋四壁中空地方的“ 无”。所以“ 有”( 车子、器皿、 屋室) 供人方便利用,正是“ 无”起了作用。
毫毛的末端。比喻极其微小的事物。 同“蔂”,土筐
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
动手去做就会坏事,有所把持就会失去。
指顺应自然,不求有所作为。
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取独 做

想要常人所不想要的
民之从事事,常于近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
老子骑牛图
刘向《列仙传》记老子出关:“后周德 衰,乃乘青牛车去。入大秦,过西关。关 令尹喜待而迎之,知真人也。乃强使著书, 作《道德经》上下二卷。”又云:“老子 西游,关令尹喜望见有紫气浮关,而老子 果乘青牛而过也。”这便是若无尹喜遇太 上,何来今日《道德经》的典故。
走近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末期人,楚 国人。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 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老 庄”。
研读文本——第六十四章
➢ 问1、这一章包含了几层意思?

6.1《老子》四章 课件(共69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6.1《老子》四章 课件(共69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比喻论证。老子用车轮、器皿、房屋等比喻来 进行论证。
3.怎样理解“有”和“无”?
“有”和“无”是对立统一的,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无”让“有” 发挥作用。正如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了车子的作用;有了器具中空 的地方,才具备器皿的作用;有了门窗四壁的空的部分,才有了房屋的作 用。因此,“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朴素辩证法的思想,是老 子道家思想的重要内容。 启示:一般人只注意到了实有的作用,而忽略了空虚的作用。我们要辩证地 看待二者的关系,不要过于狭隘,要兼顾双方。
——《史记》
成书经过
大约周敬王三十五年(鲁哀公十年、公元前485 年),老子看到周王朝越来越衰败,就离开故土,准 备出函谷关去四处云游。把守函谷关的长官尹喜很敬 佩老子,听说他来到函谷关,非常高兴。
可是当他知道老子要出关去云游,又觉得很可惜, 就想设法留住老子。于是,尹喜就对老子说:“先生 想出关也可以,但是得留下一部著作。”老子听后, 就在函谷关住了几天。几天后,他交给尹喜一篇五千 字左右的著作,据说,这篇著作就是后来传世的《道 德经》。
能显明。见:同“现” 彰:彰显
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4)自伐:和“自矜”都是自我
夸耀的意思。 (5)处:为,做。
诵读课文,读懂文意
译文:垫起脚尖想站得更高一些,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 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
反而站不稳;迈着大步想走得更快 一些,反而走不远;经常自我表现 反而名声大不起来,经常自我夸耀
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 反而没有功劳,自以为自高自大反
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而不能被认可并获得尊重。用“道”
的观点来看,就叫作剩饭、赘瘤,
人们常常厌恶它们。所以懂得规律

《老子》四章 ppt课件55张

《老子》四章 ppt课件55张
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智:智慧 明:聪明 自胜:宾语前置句
强行:qiǎnɡ古今异义,古:勤勉而行 今:用强制的方法
进行
所:名词,地方、位置(立身之处)
译文:了解别人的人是聪明的,了解自己的人是有智慧的,能 够战胜别人的人是有力量的,能够战胜自我的人才是强大的。 知道满足的人是富有的,勤勉而行的人有意志。不丧失立身之 基的人能够长久,死而不朽的人就是长寿。
分析第11章
疏通文本第11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 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 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辐:辐条 毂:车轮的中心部位 当:在
埏埴:揉和黏土
户牖: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以为:把.....作
译为文: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个毂当中,车的功用正是产生于车
毂中空地方的“ 无”。和泥制作陶器,陶器的功用正是产生于
(2)近代以来,《老子》也受到了西方思想家 的重视,成为世界哲学宝典之一。当今世界,更是掀起 “老子热”“大道热”以应对21世纪的新挑战。
二、疏通文本
正字音
辐 fú 户牖 yǒu 累土 lěi
毂 gǔ
埏埴 shān zhí
赘行 zhuì 易泮 pàn
强行 qiǎng 几 jī
《老子》四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 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 之以为用。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 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 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 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 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 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 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高中语文《老子》四章》PPT课件

高中语文《老子》四章》PPT课件

《老子》提出了道、自然、无为等著名的哲学概念,具有 朴素辩证法思想。老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道”,以“道”解 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以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 物”,“道”乃“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 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在政治思想上,主张“无为”,宣扬自然无为的天道观, 认为只有无为才能无不为,反映了老子企图通过无为缓和尖锐 的社会矛盾的思想。
老子又回过头来问老翁:“是石头寿命长呢,还是砖头寿 命长?”老翁说:“当然是石头了。”
老子释然而笑说:“石头寿命长,人们却不择它;砖头寿 命短,人们却择它,不过是有用和没用罢了。天地万物莫不如 此。寿虽短,于人于天有益,天人皆择之,皆念之,短亦不短; 寿虽长,于人于天无用,天人皆摒弃,倏忽忘之,长亦是短啊。” 老翁顿然大惭。
第 5 课 《老子》四章

者不 立,跨
者 不行,
踮起脚的人不能久立,跨步行的人走不远,就好像
自 见 者不 明 ,自 是 者 不 彰, 自 自我显露的不能显明,自以为是的人不能明辨是非,自我夸

者 无功,自 矜 者 不 长。 企:踮起脚。
耀功劳的人没有功绩,自我夸耀的人不能长久。[ 不行:不能
走远。明:明察。是:认为正确。自伐:和下文的“自矜”都是自 我夸耀的意思。长:长久。一说读zhǎnɡ,意思是得到敬重。 ]
哪儿流,哪里洼在哪里聚,甚至愈深邃愈安静。此等宁静和达 观,是很多人难以企及的。这的确是一种“无为”,但不是对 “大我”的无为,而是对“小我”的无为,是在个人利益上的 无为。
二曰齐心。 水的凝聚力极强,一旦融为一体,就荣辱与共,生死相依, 朝着共同的方向义无反顾地前进,故李白有“抽刀断水水更 流”之慨叹。因其团结一心,水威力无比:汇聚而成江海,浩 浩渺渺,荡今涤古;乘风便起波涛,轰轰烈烈,激浊扬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受选文的思想精华 认识世界: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相互依存
认识自己:不自以为是,贵有自知之明
认识人生:凡事从细小处做起,积累,善始
善终,有预见性
生存之道:以柔克刚
走近老子:
老子 ,字伯阳,谥号聃,又 称李耳。是中国最伟大的哲 学家和思想家之一,被道教 尊为教祖。老子的思想主张 是“无为”。
守柔 寡欲
善为下 居后不争
第1章:三十辐共一毂, ❖ 毂:车轮的中心部位
当其无,有车之用。 ❖ 当:有、只有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 ❖ 无:指中空之处
有器之用。凿户牖以 ❖ 埏埴(shān zhí):和
❖ 少了一个铁钉,丢了一只马掌;少了一只 马掌,丢了一匹战马;丢了一匹战马,败了一 场战役;败了一场战役,失了一个国家。 ——英国民谣
❖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刘备
❖ 一个人的价值不是以数量而是以他的深度来 衡量的,成功者的共同特点,就是能做小事情, 能够抓住生活中的一些细节。 ——托尔斯泰
补充:人之生也柔弱, 其死也坚强。草木之 生也柔脆,其死也枯 槁。故坚强者死之徒, 柔弱者生之徒。是以 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 柔弱:柔软。 ❖ 坚强:僵硬。 ❖ 徒:类。 ❖ 兵:军队。 ❖ 灭:被消灭。 ❖ 强:刚强。 ❖ 折:被折断。
生存之道 小结:柔弱胜刚强。老子主张贵柔、处弱。
有,治之于未乱。合 ❖ 泮:通“判”,分离。
抱之木,生于毫末。 ❖ 散:散失。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 状语后置句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 累:通“蔂”,盛土的工
民之从事,常于几 具。
成而败之。慎终如始, ❖ 之:取消句子独立性
则无败事。
❖ 败:前者为使动,使···失
败;后者为败坏。
❖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车” 毂中心


“器”
器中心


“室”
户牖
有车之用 有器之用 有室之用
器物实体这个“有”,只是提供便利的条件; 器物中空这个“无”,才是发挥作用的关键。 显然,“有”与“无”是辩证统一、互相依存 的,二者缺一不可,而老子更强调的是空虚不 盈的作用。


相相

互互 转依

化存

名句赏析
失败是成功之母
---防患于未然,未雨绸缪
❖ 生于毫末、起于累土、始于足下
---持之以恒,终成大业
❖ 慎终如始
---做事要善始善终
认识人生
❖ 小结:不可忽略小的事物或问题,大的 事情或问题都是从小开始的。做事要有 预见,人及时处理好事件,不要等到出 了问题再去想办法处理它。“防微杜 渐”、“防患于未然”,因为“夫祸患 常积于忽微”。
❖ 企:踮着脚跟。 ❖ 立:站立,站稳。
❖ 见:通“现”,自逞己 见。 彰:彰显。
❖ 伐:自我夸耀。 矜:自以为贤能。
❖ 长(zhǎng):得到尊敬 ❖ 赘形:肉瘤。 ❖ 或:有的。 ❖ 恶:厌恶。 ❖ 处:居于,立身于。
❖小结:运用比喻的手法,说明在生活中,人不
应该自以为是,否则反而会达不到应有的目的, 成为“物或恶之”的“余食赘肉”,这是有道的 人不愿意做的事。
《 老 子 》 四 章
❖ 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 ,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 和思想家,是道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
❖ 在道教中,老子是太上老君的第十八个化身。
❖ 相传他母亲怀了九九八十一年身孕,从腋下 将他产出,老子一生下来就是白眉毛白胡子,所 以被称为老子;老子生活在春秋时期,曾在周国 都洛邑任藏室史(相当于国家图书馆馆长)。他 博学多才,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洛邑向老子问礼。 老子晚年乘青牛西去,在函谷关(位于今河南灵 宝)写成了五千言的《道德经》(又称《道德真 经》,或直称《老子》、或《老子五千文》)。
企者 跨者 自见者 自是者 自伐者 自矜者
不立 不行 不明 不彰 无功 不长
知人者 自知者 胜人者 自胜者 知足者 强行者 不失其所者 死而不亡者
智 明 有力 强 富 有志 久 寿
这一章,老子探讨了人生真谛与生活哲 理,其重点在于人的自我修养的完善,强调 了自我修养的价值与意义。
第4章:其安易持,其 ❖ 持:持守。 未兆易谋,其脆易泮, ❖ 兆:显露迹象。 其微易散。为之于未 ❖ 谋:谋划、解决。
为室,当其无,有室
泥制作陶器;埏,以水和
之用。故有之以为利, 土;埴,黏土。
无之以为用。
❖ 以为:来; 制作
❖ 利:便利 用:作用
小结:举例说明“有”和“无”是相互依存的、相互为 用的;无形的东西能产生很大的作用,只是不容易被一 般人所觉察。他特别把“无”的作用向人们显现出来。
分析第二则
认识世界
“无” “有”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吃一堑,长一智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大巧若拙,大智若愚
没有那些非正义的事情,人们也就不知
道正义的名字。
——赫拉克利特
第2章:企者不立, 跨者不行,自见者 不明,自是者不彰, 自伐者无功,自矜 者不长。其在道也, 曰余食赘形,物或 恶之者强。知足者富, 强行者有志,不失其 所者久,死而不亡者 寿。
❖ 宾语前置句 ❖ 强(qiǎng)行:竭力实
行。 ❖ 志:意志。 ❖ 亡:通“妄”,荒谬。 ❖ 寿:名--形,长寿
小结:阐述了自己对生活的一种独特理解,这也正是人 们难以做到的。
阅读第2、3章 认识自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