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1)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1_模板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1_模板课题: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熟记边角边公理的内容;(2)能应用边角边公理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2、能力目标:(1) 通过“边角边”公理的运用,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2) 通过观察几何图形,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3、情感目标:(1) 通过几何证明的教学,使学生养成尊重客观事实和形成质疑的习惯;(2) 通过自主学习的发展体验获取数学知识的感受,培养学生勇于创新,多方位审视问题的创造技巧.教学重点:学会运用公理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教学难点:在较复杂的图形中,找出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教学用具:直尺、微机教学方法:自学辅导式教学过程:1、公理的发现(1)画图:(投影显示)教师点拨,学生边学边画图.(2)实验让学生把所画的剪下,放在原三角形上,发现什么情况?(两个三角形重合)这里一定要让学生动手操作.(3)公理启发学生发现、总结边角边公理: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边角边”或“SAS”)作用:是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依据之一.应用格式:强调:1、格式要求:先指出在哪两个三角形中证全等;再按公理顺序列出三个条件,并用括号把它们括在一起;写出结论.2、在应用时,怎样寻找已知条件:已知条件包含两部分,一是已知中给出的,二时图形中隐含的(如公共边,公共角、对顶角、邻补角、外角、平角等)所以找条件归结成两句话:已知中找,图形中看.3、平面几何中常要证明角相等和线段相等,其证明常用方法:证角相等――对顶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余角(或补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角平分线定义;等式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地.证线段相等的方法――中点定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等式性质.2、公理的应用(1)讲解例1.学生分析完成,教师注重完成后的总结.分析:(设问程序)“SAS”的三个条件是什么?已知条件给出了几个?由图形可以得到几个条件?解:(略)(2)讲解例2投影例2:例2如图2,AE=CF,AD∥BC,AD=CB,求证:学生思考、分析,适当点拨,找学生代表口述证明思路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定出证明,一名学生板书.教师强调证明格式:用大括号写出公理的三个条件,最后写出结论.(3)讲解例3(投影)证明:(略)学生分析思路,写出证明过程.(投影展示学生的作业,教师点评)(4)讲解例4(投影)证明:(略)学生口述过程.投影展示证明过程.教师强调证明线段相等的几种常见方法.(5)讲解例5(投影)证明:(略)学生思考、分析、讨论,教师巡视,适当参与讨论.师生共同讨论后,让学生口述证明思路.教师强调解题格式:在“证明”二字的后面,先将所作的辅助线写出,再证明. 3、课堂小结:(1)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SAS(2)公理应用的书写格式(3)证明线段、角相等常见的方法有哪些?让学生自由表述,其它学生补充,自己将知识系统化,以自己的方式进行建构.6、布置作业a书面作业P56#6、7b上交作业P57B组1思考题:板书设计:探究活动如图,A、B两地隔山相望,要测它们之间的距离,可先在平地上取一个可直接到达A 和B的点C,连结AC并延长到D,使CD=CA;连结BC并延长到E,使CE=CB,最后再连结DE,这时量得DE长就是A、B的距离,说明为什么.提示: 利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一)来说明.石佛镇素质教育研讨会教研课教案设计教者:龙秀明教学课题:合比性质和等比性质教学目标:1、掌握合比性质的等比性质,并会用它们进行简单的比例变形2、会将合比性质、等比性质用于比例线段。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1)
结束寄语
• 严格性之于数学家,犹如道德之于人. • 证明的规范性在于:条理清晰,因果
相应,言必有据.这是初学证明者谨记 和遵循的原则.
; qq红包群 ;
求证:△ABC≌△A′B′C′.
B
B′
C
A C′
A′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
定理: 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 等(斜边,直角边或HL).
如图,在△ABC和△A′B′C′中, ∠C=∠C′=900 , ∵ AC=A′C ′
AB=A′B′ ∴Rt△ABC≌Rt△A′B′C′(HL).
1.已知:如图,D是△ABC的BC边上的中 点,DE⊥AC,DF⊥AB,垂足分别为E,F,且 DE=DF. 求证: △ABC是等腰三角形.
A
F
E
B
D
C
老师期望:请将证明过程规范化书写出来 .
2.已知:如图,AB=CD,DE⊥AC,BF⊥AC,垂足分 别为E,F,DE=BF.
求证:(1)AE=AF (2)AB∥CD.
B
B′
C
A C′
A′
知识在于积累
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并说明理由:
两个锐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斜边及一个锐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两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一条直角边和另一条直角边上的中线对应相等 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一个角和一条直角分别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 等.
两个三角形全等的识别方法:
A
A`
B
C B`
C`
① 边边边(S S S)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一)
14.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理解并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边角边” 。
2 、经历探究“边角边”判定方法的过程,能运用“ SAS”判定方法解决有关问题。
数学思考:经历探究三角形全等的过程,体会分析问题的方法,积累数学活动,学习有条理的思索方式。
问题解决:使学生充分经历探索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通过几何证明的学习,培养学生严谨的分析能力,使学生养成尊重客观事实和形成质疑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1 .应用“边角边”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进而得出线段或角相等(重点)2 .能运用“ SAS”证明简单的三角形全等问题,寻找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条件(难点)。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2.学生准备:剪刀、白纸、作图工具。
【学情介绍】这节课是探究三角形全等条件的第一课,学生已了解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及特征,这为探究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做好了知识上的准备。
另外,学生也具备了利用已知条件作三角形的基本作图能力,这为学生主动参与本节课的操作和探究做好了准备。
“SAS”条件掌握好了,再学习其他条件就不困难了。
【内容分析】教材通过尺规作图作出一个与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及其夹角对应相等的三角形,发现这两个三角形能够重合,从而归纳出判定三角形全等的第一种方法“ SAS” 。
【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1.什么叫全等三角形?2、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是什么?二、探究新知:问题:1、如何判定连个三角形全等?2、三角形中共有几个元素?3、三角形有六个基本元素(三条边和三个角),只给定其中的一个或两个元素,能够确定一个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吗?分类讨论、探究:1、只给定一个元素(一边或者一角)学生验证。
2、只给定两个元素(请学生画图验证)①两条边长分别为4cm,5cm;②一条边长为4cm,一个角为45°;③两个角分别为45°,60 °。
教师几何画板演示,得出结论:一个或者两个元素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
全等三角形判定经典
11.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BC DEF(1)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为“边边边”或“SSS ”。
表示方法:如图所示,在△ABC 和△DEF 中,AB DEAC DF BC EF=⎧⎪=⎨⎪=⎩,∴△ABC ≌△DEF (SSS )。
例1. 如图所示,AB =CD ,AC =DB 。
求证:△ABC ≌△DCB 。
A BCD分析:由已知可得AB =CD ,AC =DB ,又因为BC 是两个三角形的公共边,所以根据SSS 可得出△ABC ≌△DCB 。
证明:在△ABC 和△DCB 中,∵⎩⎨⎧AB =CD AC =DB BC =CB,∴△ABC ≌△DCB (SSS )评析:证明格式:①点明要证明的两个三角形;②列举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注意写在前面的三角形,条件也放在前面),用大括号括起来;③条件按照“SSS ”顺序排序;④得出结论,并把判断的依据注在后面。
“ASA ”。
表示方法:如图所示,在△ABC 和△DEF 中,B E BC EF C F∠=∠⎧⎪=⎨⎪∠=∠⎩, ∴△ABC ≌△DEF (ASA )。
例2. 如图所示,AB ∥CD ,AF ∥DE ,BE =CF ,求证:AB =CD 。
ABEFCD分析:要证明AB =CD ,由于AB 、CD 分别是△ABF 和△DCE 的边,可尝试证明△ABF ≌△DCE ,由已知易证:∠B =∠C ,∠AFB =∠DEC ,下面只需证明有一边对应相等即可。
事实上,由BE =CF 可证得BF =CE ,由ASA 即可证明两三角形全等。
证明:∵AB ∥CD ,∴∠B =∠C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又∵AF ∥DE ,∴∠AFC =∠DEB (同上) ∴∠AFB =∠CED (等角的补角相等)又∵BE =CF ,∴BE -EF =CF -EF ,即BF =CE 在△ABF 和△DCE 中,()()()B C BF CE AFB CED ∠=∠⎧⎪=⎨⎪∠=∠⎩已证已证已证∴△ABF ≌△DCE (ASA )∴AB =CD (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角边”或“AAS ”。
全等三角形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一)
全等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一)一、知识概述1、全等三角形的概念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如果两个三角形是全等形,就说它们是全等三角形.全等三角形中互相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互相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互相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全等三角形用符号“≌”表示,表示全等,读作“全等于”,注意对应顶点写在对应位置上.将两个三角形的顶点同时按1→2→3→1的顺序轮换,可写出所有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的式子.如图,△ABC和△DEF全等,记作△ABC≌△DFE.读作“△ABC全等于△DFE”.2、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如图,若△ABC≌△DFE,则AB=DF,AC=DE,BC=FE,(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A=∠D,∠B=∠F,∠C=∠E.(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3、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方法一: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记为“边角边”或“SAS”.方法二: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记为“角边角”或“ASA”.二、重难点知识1、常见的全等三角形的基本图型(1)平移全等型(如图);(2)对称全等型(如图);(3)旋转全等型(如图).2、判定方法一中的角是两边的夹角,方法二中的边是两角的夹边.有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说明一个结论不成立只需举一个反例即可。
如图在△ABC与△ABD中,AB=AB,AC=AD.∠B=∠B,但△ABC与△ABD不能重合,故△ABC与△ABD不全等.所以应与两边及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区别开来,不能混为一谈。
三、典型例题分析例1、如下图,△ABC≌△ADE,且∠CAD=10°,∠B=∠D=25°,∠EAB=120°,试求∠DFB和∠DGB的度数.分析:根据全等三角的对应角相等的性质,并结合三角形的内角和进行计算求解.例2、如图(1),等腰△ABC与等腰△DEC共点于C,且∠BCA=∠ECD,连结BE、AD,若BC=AC,EC=DC,求证:BE=AD,若将等腰△DEC绕点C旋转至图(2)、(3)、(4)情况时,其余条件不变,BE与AD还相等吗?为什么?(1)(2)(3)(4)分析:先结合图形(1)证明结论BE=AD成立,是运用边角边公理证明的,比较(2)、(3)、(4)和(1)的关系,图形的位置变了,仔细观察,什么变了,什么没变,可以发现△EDC绕C旋转过程中,虽然∠BCE和∠ACD的大小变了,但它们总是相等的,所以△BCE≌△ACD,从而结论成立.例3、如图,AE是∠BAC的平分线,AB=AC.(1)若D是AE上任意一点,求证:△ABD≌△ACD.(2)若D是AE反向延长线上一点,结论还成立吗?试证明你的猜想.例4、如图所示,在△ABC中,∠ACB=90°,AC=BC,AE是BC边的中线,过C作CF⊥AE,垂足为F,过B作BD⊥BC交CF的延长线于D.(1)求证:AE=CD;(2)若AC=12cm,求BD的长.例5、已知:如图,在Rt△ABC中,AB=AC,∠BAC=90°,BD平分∠ABC,CE⊥BD的延长线于E.求证:BD=2CE.例6、如图,在△ABC中,∠ABC=60°,AD、CE分别平分∠BAC、∠ACB.求证:AC=AE+CD.证明:在AC上截取AF=AE,连接OF.1、全等三角形是()A.三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B.周长相等的两个三角形C.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D.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2、如下图,在△ABC中,D、E分别是AC、BC上的点,若△ADB≌△EDB≌△EDC,则∠C的度数为()A.15°B.20°C.25°D.30°3、已知线段BC交AD于O点,连接AB、CD,且△OAB≌△OCD,则AB与CD()A.不一定相等B.一定平行C.一定相等且平行D.一定相等可能平行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两个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B.面积不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全等C.不全等的两个三角形面积可能相等D.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5、如下图,某同学把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打碎成了3块,现在要到玻璃店中去配一块完全一样的玻璃,那么最省事的方法是()A.带①去B.带②去C.带③去D.带①②去6、如图所示,AD=AE,BE=CD,∠1=∠2,∠1=110°,∠BAE=60°,那么∠CAE=()A.20°B.30°C.40°D.50°7、如图,已知AB=AC,AD=AE,欲证△ABD≌△ACE,须补充的条件是()A.∠B=∠C B.∠D=∠E C.∠1=∠2 D.∠CAD=∠DAC8、△ABC≌△DEF,若满足以下条件一定全等的是()A.AB=DE,∠B=∠E,AC=DF B.AB=DF,∠A=∠D,AC=DEC.BC=EF,∠B=∠E,AB=DF D.AB=DF,∠A=∠F,BC=EF9、在△ABC与△DEF中,∠A=40°,∠B=80°,AB=4,∠D=40°,∠E=80°,EF=4,则△ABC和△DEF()A.一定全等B.不一定全等C.一定不全等D.以上都不对10、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BD平分∠ABC,AD=CD.∠A=120°,则∠C=()A.30°B.60°C.90°D.45°B 卷二、解答题11、如图,△ABD≌△EBC,AB=3cm,BC=5cm,(1)求DE的长;(2)判断AC与BD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12、已知,如图A、F、C、D四点在一直线上,AF=CD,AB//DE,且AB=DE,求证:(1)△ABC≌△DEF(2)∠CBF=∠FEC13、如图,已知AB⊥BD,ED⊥BD,AB=CD,BC=DE,求证;AC⊥CE.14、如下图1,在正方形ABCD中,E是AD的中点,F是BA延长线上一点,AF=AB.(1)△ABE与△ADF全等吗?请说明理由.(2)阅读下面的材料:如图2,把△ABC沿直线BC平行移动线段BC的长度可以变到△ECD的位置.如图3,以BC所在的直线为轴把△ABC旋转180°可以变到△DBC的位置.如图4,以点A为中心,把△ABC旋转180°可以变到△AED的位置.像这样,其中一个三角形是另一个三角形按平移、翻折、旋转等方法变成的,这种只改变图形的位置,不改变图形大小的图形变换,叫做三角形的全等变换.(3)回答下列问题:①在图1中,可以通过平移、翻折、旋转中的哪一种变换方法,使△ABE变到△ADF的位置;②指出图1中线段BE与DF之间的关系,并说明理由.15、(2003年青海)此题有A、B、C三类题目,其中A类题4分,B类题6分,C类题8分,请你任选一类做,多做的题目不记分.(A类)已知:如图(1)所示,AB=AC,AD=AE,那么∠B=∠C.(B类)已知:如图(2)所示,CE⊥AB于点E,BD⊥AC于D,BD、CE交于点O,且AO平分∠BAC,那么OB=OC.(C类)如图(3)所示,△BDA、△HDC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且D在BC上,BH的延长线与AC交于点E,请你在图中找出一对全等三角形,并写出推理过程.。
八年级数学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范例学习
例1,如图,在湖泊的岸边有A,B两点,难以直接量出 A,B两点间的距离.学习了边角边后,聪明的小杰说他 会测量了.你知道他是怎么做的吗?为什么可以这样做?
A
B’
C
B A’
解:在岸上取可以直接到达A,B的一点C,连接AC,延长AC到点A’,使A’C=AC;连接BC到 点B’,使B’C=BC.连接A’B’,量出A’B’的长度. 由于△ABC≌△A’B’C’(SAS),所以AB=A’B’(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因而,A’B’的长 图,AD∥BC AD=BC
D
C
求证: △ADC≌△CBA
A
证明:∵AD∥BC(已知) ∴∠DAC=∠BCA(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在△ADC和△CBA中, AD=BC(已知) ∠DAC=∠BCA(已证) AC=CA(公共边) ∴△ADC≌△CBA(SAS)
B
准备条件 指出范围 列举条件 得出结论
;BT电影吧 BT电影 BT电影吧 BT电影
;
不相信代谢今年夏天还能立秋,我已经决心和这个代谢日头熬到底了。那一天,家家户户的月份牌和挂历上都印着﹣﹣1990年8月8日,立秋。可是我没有半点预感。我没有任何对于它的期待,没有想象那种享受。在久久的煎熬中,预感与灵性,以及想象,都真的萎蔫了。 (10)火一样 的上午,过去了。 (11)中午时我还是没有预感。只是挤命做着自己最爱做的一件事。这是一种唯一的度命方式;沉沉地抓紧,竭力地代谢明。在恐怖的酷热中,一切都呈着残酷感,但又呈着难言的美。 (12)走进下午的阳光时,我看见人的影子在蠕动。我觉得胜利的感觉浮在自己颊 上。生命又战胜了,我默想,这样活着如同战士。 (13)下午的阳光开始显得五彩摈纷,美丽得让人忘却了残酷,异想天开地看见一丝温柔。如同一个在四面戈壁沙漠中的扳道工,突然听见身后传
初中数学公式之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最新
初中数学公式之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最新初中数学公式之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最新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公式1边角边公理(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 角边角公理( 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3 推论(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4 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5斜边、直角边公理(HL)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6 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7 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8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初中数学几何公式大全之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公式,看过的同学请认真记忆了。
接下来还有更多更全的初中数学知识讯息尽在。
初中数学正方形定理公式关于正方形定理公式的内容精讲知识,希望同学们很好的掌握下面的内容。
正方形定理公式正方形的特征:①正方形的四边相等;②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③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平分,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正方形的判定:①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②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希望上面对正方形定理公式知识的讲解学习,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相信同学们会取得很好的成绩的哦。
初中数学平行四边形定理公式同学们认真学习,下面是老师对数学中平行四边形定理公式的内容讲解。
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性质:①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②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③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①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②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④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上面对数学中平行四边形定理公式知识的讲解学习,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相信同学们会从中学习的更好的哦。
初中数学直角三角形定理公式下面是对直角三角形定理公式的内容讲解,希望给同学们的学习很好的帮助。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第1课时)
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12.2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第1课时利用“边边边”判定三角形全等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边边边”的内容;2.能初步应用“边边边”条件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3. 能用尺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体会用操作、归纳得出数量结论的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的活动,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大胆猜想,乐于探究的良好品质以及发现问题的能力.二、课型新授课三、课时第1课时,共4课时。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会应用“边边边”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教学难点】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用尺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五、课前准备教师:课件、三角尺、圆规、直尺等。
学生:三角尺、圆规、直尺。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为了庆祝国庆节,老师要求同学们回家制作三角形彩旗(如图),那么,老师应提供多少个数据,能保证同学们制作出来的三角形彩旗全等呢?一定要知道所有的边长和所有的角度吗?(二)探索新知1.师生互动,探究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教师问1:什么叫全等三角形?学生回答: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全等三角形.教师问2:全等三角形有什么性质?学生回答: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出示课件4)教师讲解:我们如何识别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呢?我们从“条件尽可能的少”出发,逐步增加条件分类进行操作验证,希望得到我们想要的结论.教师问3:满足一个条件对应相等时,识别两个三角形全等,共有几种情况呢?分别是哪些情况?学生讨论并回答:一共有两种情况,①只给一条边时;②只给一个角时.教师问4:请同学们每人画出一个边长为3cm的三角形,然后每个小组内的同学看一下画出的三角形全等吗?学生作图并且比较后回答:不全等.教师问5:请同学们每人画出一个45°的三角形,然后每个小组内的同学看一下画出的三角形全等吗?学生作图并且比较后回答:不全等.结论:只有一条边或一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出示课件6)教师问6:如果满足两个条件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你能说出有哪几种可能的情况?学生分组讨论、探索、归纳,给出的两个条件可能是:一边一内角、两内角、两边.教师请同学们分别按下列条件做一做.①三角形两条边分别为3cm,4cm.三角形②三角形的一条边为4cm,一内角为30°,.③三角形两内角分别为30°和45°教师问7:同学根据①画出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吗?学生作出图形并且组内识别后回答:两条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出示课件8)教师问8:同学根据②画出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吗?学生做出图形并且组内识别后回答:一条边一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出示课件9)教师问9:同学根据③画出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吗?学生做出图形并且组内识别后回答:两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出示课件10)教师分析并归纳结论:只满足两个条件画出的三角形不一定全等.总结点拨:(出示课件11)一个条件①一角;②一边;两个条件①两角;②两边;③一边一角.结论:只给出一个或两个条件时,都不能保证所画的三角形一定全等.教师问10:给出三个条件画三角形,会有几种可能的情况?学生思考后师生归纳:有四种可能,即三角、三边、两边一角、两角一边分别相等.教师问11:已知两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分别为30°,60° ,90° 它们一定全等吗?学生作出图形并且组内识别后回答:有三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出示课件13)教师问12:已知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都分别为3cm、4cm、6cm .它们一定全等吗?(出示课件14)教师演示作法,学生按要求尺规作图,动手操作,通过比较得出结论.这两个三角形相等.教师问13:任意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都分别相等.它们一定全等吗?我们进行下边的操作:做一做:先任意画一个△ABC,再画一个△A′B′C′,使A′B′=AB,B′C′=BC,C′A′=CA,把画好的△A′B′C′剪下,放到△ABC上,它们全等吗?教师演示作法:(1)画B′C′=BC;(2)分别以B',C'为圆心,线段AB,AC长为半径画圆,两弧相交于点A';(3)连接线段A'B', A 'C'.(出示课件15)学生按要求尺规作图,动手操作,通过比较得出结论.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边边边”或“SSS”).总结:(出示课件16)“边边边”判定方法文字语言: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为“边边边”或“SSS”)几何语言:在△ABC和△ DEF中,{AB=DE,BC=EF,CA=FD,∴△ABC ≌△ DEF(SSS).例1:如图,有一个三角形钢架,AB =AC ,AD 是连接点A 与BC 中点D 的支架.求证:(1)△ABD ≌△ACD.(2)∠BAD = ∠CAD.(出示课件17)解题思路:①先找隐含条件:公共边AD ;②再找现有条件:AB=AC③最后找准备条件:D 是BC 的中点→BD=CD师生共同解答如下:(出示课件18)证明:(1)∵ D 是BC 中点,∴ BD =DC.在△ABD 与△ACD 中,{AB =AC (已知)BD =CD (已证)AD =AD (公共边) ∴ △ABD ≌ △ACD ( SSS ).(2)由(1)得△ABD≌△ACD ,∴ ∠BAD= ∠CAD.(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总结点拨:(出示课件19)证明的书写步骤:①准备条件:证全等时要用的条件要先证好;②指明范围:写出在哪两个三角形中;③摆齐根据:摆出三个条件用大括号括起来;:④写出结论:写出全等结论.例2:已知:如图,AB=AC,AD=AE,BD=CE.求证:∠BAC=∠DAE. (出示课件21)分析:要证∠BAC=∠DAE,而这两个角所在三角形显然不全等,我们可以利用等式的性质将它转化为证∠BAD=∠CAE;由已知的三组相等线段可证明△ABD≌△ACE,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BAD=∠CAE.师生共同解答如下:(出示课件22)证明:在△ABD和△ ACE中,AB=AC,AD=AE,BD=CE,∴ △ ABD≌ △ ACE(SSS),∴∠BAD=∠CAE.∴∠BAD+∠DAC=∠CAE+∠DAC,即∠BAC=∠DAE.例3:用尺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已知:∠AOB.求作:∠A′O′B′=∠AOB.(出示课件24)师生共同解答如下:(出示课件25)作法:(1)以点O 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OA,OB 于点C,D;(2)画一条射线O′A′,以点O′为圆心,OC 长为半径画弧,交O′A′于点C′;(3)以点C′为圆心,CD 长为半径画弧,与第(2)步中所画的弧交于点D′;(4)过点D′画射线O′B′,则∠A′O′B′=∠AOB.(三)课堂练习(出示课件28-34)1. 如图,D,F是线段BC上的两点,AB=EC,AF=ED,要使△ABF≌△ECD ,还需要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填一个条件即可).2.如图,AB=CD,AD=BC, 则下列结论:①△ABC≌△CDB;②△ABC≌△CDA;③△ABD ≌△CDB;④ BA∥DC.正确的个数是( )A .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3. 已知:如图,AB=AE,AC=AD,BD=CE,求证:△ABC ≌△AED.4. 已知:∠AOB.求作:∠A'O'B',使∠A'O′B'=∠AOB,(1)如图1,以点O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OA,OB于点C,D;(2)如图2,画一条射线O′A′,以点O′为圆心,OC长为半径作弧,交O′A′于点C′;(3)以点C′为圆心,CD长为半径画弧,与第2步中所画的弧交于点D′;(4)过点D′画射线O′B',则∠A'O'B'=∠AOB.根据以上作图步骤,请你证明∠A'O'B′=∠AOB.5. 如图,AD=BC,AC=BD.求证:∠C=∠D .(提示: 连结AB)6. 如图,AB =AC ,BD =CD ,BH =CH ,图中有几组全 等的三角形?它们全等的条件是什么?参考答案:1. BF=CD2.C3. 证明:∵BD=CE,∴BD -CD=CE -CD .∴BC=ED .在△ABC 和△ADE 中,AC=AD (已知),AB=AE (已知),BC=ED (已证),∴△ABC≌△AED(SSS ).4. 证明:由作法得OD=OC=O′D′=O′C′,CD=C′D′,在△OCD 和△O′C′D′中D COAB∴△OCD≌△O′C′D′(SSS),∴∠COD=∠C′O′D′,即∠A'O'B′=∠AOB.5. 证明:连接AB两点,在△ABD和△BAC中,AD=BC,BD=AC,AB=BA,∴△ABD≌△BAC(SSS)∴∠D=∠C.6.解:(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了哪些内容:1.本节课学了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数目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边边边)2.利用尺规作图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五)课前预习预习下节课(12.2)教材37页到39页的相关内容。
15.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1)
课题:第15章全等三角形15.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1)主备人:曹智审核人: 时间:2011年月日年级班姓名:学习目标:1.掌握三角形全等的“SAS”条件,能运用“SAS”证明简单三角形全等问题2.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体会利用操作、•归纳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学习重点: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学习难点:寻求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一、学前准备1.复习回顾(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全等三角形的有关性质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图,如果△ABC≌△DEF请说出对应边、对应顶点、对应角。
2.思考:三角形有六个基本元素(三条边和三个角),只给定其中的一个或两个元素,能够确定一个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吗?(1)只给定一个元素:①一条边长为4cm ②一个角为45°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2)若给定两个元素;①两条边长为4cm、5cm. _____________②一条边长为4cm,一个角为45°______________③两个角分别为45°. _______________结论:给定两个条件仍______确定一个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
C 'B 'A 'C B A3.若给三个条件:①三个角 ②两边一角 ③两角一边 ④三条边 4.研究两边一角的情况: 利用尺规作图画出已知角和已知边 已知:△ABC求作:△A 1B 1C 1,使A 1B 1=AB ,∠B 1=∠B ,B 1C 1=BC作法:①作∠MB 1N=∠B②在B 1M 上截取B 1 A 1=BA ,在B 1N 上截取B 1C 1=BC, ③连接A 1C 1则△A 1B 1C 1就是所求作的三角形.将这两个三角形重叠,看能否完全重合? 三角形全等判定定理1:两边和它们的______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记为“_____”或“_____”. 用数学语言表述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1: 在△ABC 和'''A B C ∆中,∵''AB A B B BC =⎧⎪∠=⎨⎪=⎩∴△ABC ≌ 练一练 :如图,已知OA=OB,应填什么条件就得到 △AOC ≌△BOD(允许添加一个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预习疑难摘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探究活动(一)师生探究·解决问题例1: 已知:如图 AD ∥BC,AD=BC.OACDBCDCBA21 求证:△ADC ≌△CBA例2: 已知:如图,AB=AC,AD=AE.求证:△ABE ≌△ACD.(二)独立思考·巩固升华1. 已知:如图,AC=BD ,∠1= ∠2,求证:BC=AD.三、自我测试1、如图: OB=OD,OA=OC,求证:AB ∥CDAODB CDEA2、AB=AC,∠B=∠C,BE=CD.求证:△ADB ≌△AEC.四、应用与拓展已知:AB=DB,CB=EB,∠ABD=∠EBC. 求证: ∠A=∠DACBDEACE。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经典讲义)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知识要点1、全等三角形概念:两个能完全重合的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2、全等三角形性质:(1)两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2)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上的高相等,对应边上的中线相等, 对应角的平分线相等.(3)全等三角形的周长、面积相等.3、全等三角形判定方法:(1)全等判定一:三条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SS )(2)全等判定二: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SA ) (3)全等判定三:两角及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AS) (4)全等判定四: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AS )专题一、全等图形的性质——全等图形的对应边(对应中线、角平分线、高线)、对应角、对应周长、对应面积相等例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全等图形的面积相等B.面积相等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C.形状相同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D.周长相等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例题2:如图1,折叠长方形ABCD ,使顶点D 与BC 边上的N 点重合,如果AD=7cm ,DM=5cm ,∠DAM=39°,则AN =____cm ,NM =____cm ,NAB ∠= .【仿练1】如图2,已知ABC ADE ∆≅∆,AB AD =,BC DE =,那么与BAE ∠相等的角是 . 【仿练2】如图3,ABC ADE ∆≅∆,则AB= ,∠E= _.若∠BAE=120°,∠BAD=40°,则∠BAC= .图4EDCB A图2 图3M DA NBC 图1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一(SSS )相关几何语言考点∵AE=CF ∵CM 是△的中线∴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或 ∵AC=E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B=AB ( )在△ABC 和△DEF 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BC ≌△DEF ( )例1.如图,AB =AD ,CB =CD .△ABC 与△ADC 全等吗?为什么?例2.如图,C 是AB 的中点,AD =CE ,CD =BE .求证△ACD ≌△CBE .BFECAFE DCB ACMBA B A例3.如图,点B,E,C,F在一条直线上,AB=DE,AC=DF,BE=CF.求证∠A=∠D.练习1..如图,AB=CD,AD=CB,那么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A.∠A=∠C B.AB=AD C.AD∥BC D.AB∥CD2、如图所示,在△ABC中,AB=AC,BE=CE,则由“SSS”可以判定()A.△ABD≌△ACD B.△BDE≌△CDEC.△ABE≌△ACE D.以上都不对3.如图,AB=AC,BD=CD,则△ABD≌△ACD的依据是()A.SSS B.SAS C.AASD.HL4.如图,AB=AC,D为BC的中点,则△ABD≌_________.5.如图,已知AB=DE,BC=EF,若要使△ABC≌△DEF,那么还要需要一个条件,这个条件可以是:.6.如图,AB=AC,BD=DC,∠BAC=36°,则∠BAD的度数是°.7、.如图,AB=AE,AC=AD,BD=CE,求证:△ABC≌ADE。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ppt
范例学习
如图,在湖泊的岸边有 两点,难以直接量出 例1,如图 在湖泊的岸边有 如图 在湖泊的岸边有A,B两点 难以直接量出 两点 A,B两点间的距离 学习了边角边后 聪明的小杰说他 两点间的距离.学习了边角边后 两点间的距离 学习了边角边后,聪明的小杰说他 会测量了.你知道他是怎么做的吗 为什么可以这样做? 你知道他是怎么做的吗?为什么可以这样做 会测量了 你知道他是怎么做的吗 为什么可以这样做
范例学习
已知:如图 例2,已知 如图 已知 如图,AD∥BC AD=BC ∥ = 求证: 求证 △ADC≌△CBA ≌
A
证明:∵AD∥BC(已知 已知) 证明 ∵ ∥ 已知 ∴∠DAC=∠BCA(两直线平行 内错角相等 =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 两直线平行 内错角相等) 在△ADC和△CBA中, 和 中 AD=BC(已知 = 已知) 已知 已证) ∠DAC=∠BCA(已证 = 已证 AC=CA(公共边 = 公共边) 公共边 ∴△ADC≌△CBA(SAS) ≌ 得出结论 列举条件 准备条件 指出范围
15.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A B' A' C C'
B
活动一
按下列条件做三角形,并通过比较判断它们之间是 按下列条件做三角形 并通过比较判断它们之间是 否全等,由此你有什么发现 由此你有什么发现? 否全等 由此你有什么发现
大家要 合作哦
第一组:一条边为 第一组 一条边为6cm; 一条边为 第二组:一个角是 ° 第二组 一个角是45°; 一个角是 第三组:两条边分别为 第三组 两条边分别为4cm和6cm; 和 两条边分别为 第四组:一条边为 一个角为45° 第四组 一条边为6cm,一个角为 °; 一条边为 一个角为 第五组:两个角分别为 ° 第五组 两个角分别为45°和60°. 两个角分别为 °
全等三角形判定一(SSSSAS)(基础)知识讲解
全等三角形判定一(SSS ,SAS )(基础)责编:杜少波【学习目标】1.理解和掌握全等三角形判定方法1——“边边边”,和判定方法2——“边角边”;2.能把证明一对角或线段相等的问题,转化为证明它们所在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要点梳理】【高清课堂:379109 全等三角形判定一,基本概念梳理回顾】要点一、全等三角形判定1——“边边边”全等三角形判定1——“边边边”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边边边”或“SSS ”).要点诠释:如图,如果''A B =AB ,''A C =AC ,''B C =BC ,则△ABC ≌△'''A B C .要点二、全等三角形判定2——“边角边”1. 全等三角形判定2——“边角边”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边角边”或“SAS ”).要点诠释:如图,如果AB = ''A B ,∠A =∠'A ,AC = ''A C ,则△ABC ≌△'''A B C . 注意:这里的角,指的是两组对应边的夹角.2. 有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如图,△ABC 与△ABD 中,AB =AB ,AC =AD ,∠B =∠B ,但△ABC 与△ABD 不完全重合,故不全等,也就是有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典型例题】类型一、全等三角形的判定1——“边边边”【高清课堂:379109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一)同步练习4】1、已知:如图,△RPQ 中,RP =RQ ,M 为PQ 的中点.求证:RM 平分∠PRQ .【思路点拨】由中点的定义得PM =QM ,RM 为公共边,则可由SSS 定理证明全等.【答案与解析】证明:∵M 为PQ 的中点(已知),∴PM =QM在△RPM 和△RQM 中,()(),,RP RQ PM QM RM RM ⎧=⎪=⎨⎪=⎩已知公共边 ∴△RPM ≌△RQM (SSS ).∴ ∠PRM =∠QRM (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即RM 平分∠PRQ.【总结升华】在寻找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时有的可以从图中直接找到,如:公共边、公共角、对顶角等条件隐含在题目或图形之中. 把证明一对角或线段相等的问题,转化为证明它们所在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综合应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类型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2——“边角边”2、(2016•泉州)如图,△ABC 、△CDE 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CB=∠DCE=90°,点E 在AB 上.求证:△CDA ≌△CEB .【思路点拨】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CE=CD ,BC=AC ,再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证明即可.【答案与解析】证明:∵△ABC 、△CDE 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CB=∠DCE=90°,∴CE=CD ,BC=AC ,∴∠ACB ﹣∠ACE=∠DCE ﹣∠ACE ,∴∠ECB=∠DCA ,在△CDA 与△CEB 中,∴△CDA ≌△CEB .【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熟记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同时注意证明角等的方法之一:利用等式的性质,等量加等量,还是等量.举一反三:【变式】(2014•房县三模)如图,C 是线段AB 的中点,CD 平分∠ACE ,CE 平分∠BCD ,CD=CE .求证:△ACD ≌△BCE .【答案】证明:∵C 是线段AB 的中点,∴AC=BC ,∵CD 平分∠ACE ,CE 平分∠BCD ,∴∠ACD=∠ECD ,∠BCE=∠ECD ,∴∠ACD=∠BCE ,在△ACD 和△BCE 中,∴△ACD ≌△BCE (SAS ).3、如图,将两个一大、一小的等腰直角三角尺拼接 (A 、B 、D 三点共线,AB =CB ,EB =DB ,∠ABC =∠EBD =90°),连接AE 、CD ,试确定AE 与CD 的位置与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答案与解析】AE =CD ,并且AE ⊥CD证明:延长AE 交CD 于F ,∵△ABC 和△DBE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 =BC ,BD =BE在△ABE 和△CBD 中90AB BC ABE CBD BE BD =⎧⎪∠=∠=︒⎨⎪=⎩∴△ABE≌△CBD(SAS)∴AE=CD,∠1=∠2又∵∠1+∠3=90°,∠3=∠4(对顶角相等)∴∠2+∠4=90°,即∠AFC=90°∴AE⊥CD【总结升华】通过观察,我们也可以把△CBD看作是由△ABE绕着B点顺时针旋转90°得到的.尝试着从变换的角度看待全等.举一反三:【变式】已知:如图,AP平分∠BAC,且AB=AC,点Q在PA上,求证:QC=QB【答案】证明:∵ AP平分∠BAC∴∠BAP=∠CAP在△ABQ与△ACQ中∵∴△ABQ≌△ACQ(SAS)∴ QC=QB类型三、全等三角形判定的实际应用4、(2014秋•兰州期末)如图,点D为码头,A,B两个灯塔与码头的距离相等,DA,DB为海岸线.一轮船离开码头,计划沿∠ADB的角平分线航行,在航行途中C点处,测得轮船与灯塔A和灯塔B的距离相等.试问:轮船航行是否偏离指定航线?请说明理由.【思路点拨】只要证明轮船与D点的连线平分∠ADB就说明轮船没有偏离航线,也就是证明∠ADC=∠BDC.要证明角相等,常常通过把角放到两个三角形中,利用题目条件证明这两个三角形全等,从而得出对应角相等.【答案与解析】解:此时轮船没有偏离航线.理由:由题意知:DA=DB,AC=BC,在△ADC和△BDC中,,∴△ADC≌△BDC(SSS),∴∠ADC=∠BDC,即DC为∠ADB的角平分线,∴此时轮船没有偏离航线.【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条件设计三角形全等,巧妙地借助两个三角形全等,寻找对应角相等.要学会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来解决.举一反三:【变式】工人师傅经常利用角尺平分一个任意角,如图所示,∠AOB是一个任意角,在边OA,边OB上分别取OD=OE,移动角尺,使角尺两边相同的刻度分别与D、E重合,这时过角尺顶点P的射线OP就是∠AOB的平分线,你能先说明△OPE与△OPD全等,再说明OP平分∠AOB吗?【答案】证明:在△OPE与△OPD中∵OE OD OP OP PE PD=⎧⎪=⎨⎪=⎩∴△OPE≌△OPD (SSS)∴∠EOP=∠DOP(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 OP平分∠AOB.。
全等三角形及基本判定定理
全等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知识要点】1.全等图形定义:两个能够重合的图形称为全等图形. 2.全等图形的性质:(1)全等图形的形状和大小都相同,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2)全等图形的面积相等3.全等三角形:两个能够完全重合的三角形称为全等三角形(1)表示方法:两个三角形全等用符号“≌”来表示,读作“全等于” 如DEF ABC ∆∆与全等,记作ABC ∆≌DEF ∆ (2)符号“≌”的含义:“∽”表示形状相同,“=”表示大小相等,合起来就是形状相同,大小也相等,这就是全等.(3)两个全等三角形重合时,互相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互相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互相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4)证两个三角形全等时,通常把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1:SSS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与成“边边边”或“SSS ”.如图,在ABC ∆和DEF ∆中⎪⎩⎪⎨⎧===DF AC EF BC DEABABC ∆∴≌DEF ∆【典型例题】例1.如图,ABC ∆≌ADC ∆,点B 与点D 是对应点,︒=∠26BAC ,且︒=∠20B ,1=∆ABC S ,求A C D D C A D ∠∠∠,,的度数及ACD ∆的面积.A BC DEFABDC例2.如图,ABC ∆≌DEF ∆,cm CE cm BC A 5,9,50==︒=∠,求ED F ∠的度数及CF 的长.例3.如图,已知:AB=AD ,AC=AE ,BC=DE ,求证:CAD BAE ∠=∠例4.如图AB=DE ,BC=EF ,AD=CF ,求证:(1)ABC ∆≌DEF ∆ (2)AB//DE ,BC//EFA B E C FD A BE CD ABCDFE例5.如图,在,90︒=∠∆C ABC 中D 、E 分别为AC 、AB 上的点,且BE=BC ,DE=DC ,求证:(1)AB DE ⊥;(2)BD 平分ABC ∠ (角平分线的相关证明及性质)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2:SAS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边角边”或“SAS ”。
八年级数学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A
A'
B
C B'
C'
活动一
按下列条件做三角形,并通过比较判断它们之间是 否全等,由此你有什么发现?
第一组:一条边为6cm;
大家要 合作哦
第二组:一个角是45°;
第三组:两条边分别为4cm和6cm;
第四组:一条边为6cm,一个角为45°;
第五组:两个? 怎么判断一个人究竟有没有他的"自我"呢?我可以提出一个检验的方
法,就是 看他能不能独处。当你自己一个人呆着时,你是感到百无聊赖,难以忍受呢,还是感到一种 宁静、充实和满足? 对于有"自我"的人来说,独处是人生中的美好时刻和美好体验,虽则有些寂寞,寂寞中却 又有一种充实。独处是灵魂生长的必要空间。在独处时,我们从别人
与一个 人的性格完全无关,爱好独处的人同样可能是一个性格活泼、喜欢朋友的人,只是无论他怎 么乐于与别人交往,独处始终是他生活中的必需。在他看来,一种缺乏交往的生活当然是一 种缺陷,一种缺乏独处的生活则简直是一种灾难了。 当然,人是一种社会性的动物,他需
要与他的同类交往,需要爱和被爱,否则就无法生存。 世上没有一个人能够忍受绝对的孤独。但是,绝对不能忍受孤独的人却是一个灵魂空虚的人 。世上正有这样的一些人,他们最怕的就是独处,让他们和自己呆一会儿,对于他们
精神的家园 ? 现代世界是商品世界,我们不能脱离这个世界求个人的生存和发展,这是一个事实。 但是,这不是全部事实。我们同时还生活在历史和宇宙中,生活在自己惟一的一次生命过程 中。所以,对于我们的行为,我们不能只用交换价值来衡量,而应有更加开阔久远的参照系 。
在投入现代潮流的同时,我们要有所坚守,坚守那些永恒的人生价值。一个不能投入的人 是一个落伍者,一个无所坚守的人是一个随波逐流者。前者令人同情,后者令人鄙视。也许 有人两者兼顾,成为一个高瞻远瞩的弄潮儿,那当然就是令人钦佩的了。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
15.2_直角三角形全等判定(HL)
15.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判定(HL)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内容是探究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教学目标1.在操作、比较中理解直角三角形全等的过程,并能用于解决实际问题.2.经历探索直角三角形全等判定的过程,掌握数学方法,提高合情推理的能力.3.培养几何推理意识,激发学生求知欲,感悟几何思维的内涵.重、难点与关键1.重点:理解利用“斜边、直角边”来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方法.2.难点:培养有条理的思考能力,正确使用“综合法”表达.3.关键: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要注意这两个三角形中已经具有一对角相等的条件,只需找到另外两个条件即可.教具准备直尺、圆规.教学方法采用“问题探究”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领会知识.教学过程提出“问题探究”,组织学生讨论舞台背景的形状是两个直角三角形,工作人员想知道两画法:引导学生共同参与分析例(思路点拨:欲证BC=•AD首先应寻找和这两条线段有关的三角形,•这里有△15.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判定(HL )目标检测题1. 如图∠C= ∠D=Rt ∠ ,要证明△ACB ≌ △BDA ,至少再补充几个条件,应补充什么条件?把它们分别写出来。
2.如图 在△ABC 中,已知BD ⊥AC ,CE ⊥AB ,BD=CE 。
说明△EBC ≌ △DCB 的理由。
3. 如图,两根长度为12米的绳子,一端系在旗杆上,另一端拉直后分别固定在地面两个木桩上,两个木桩离旗杆底部的距离相等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AC AB C∟∟EDD B。
12.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一)
12.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一)(SSS)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内容是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SSS),•及利用全等三角形进行证明.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会应用“边边边”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边边边”判定全等三角形的过程,解决简单的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有条理的思考和表达能力,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识.重、难点与关键1.重点:掌握“边边边”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方法.2.难点:理解证明的基本过程,学会综合分析法.3.关键:掌握图形特征,寻找适合条件的两个三角形.教具准备一块形状如图1所示的硬纸片,直尺,圆规.(1) (2)教学方法采用“操作──实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形成直观形象.教学过程【活动1】设疑求解,操作感知【教师活动】(出示教具)问题提出: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损坏后,只剩下如图2所示的残片,•你对图中的残片作哪些测量,就可以割取符合规格的三角形玻璃,与同伴交流.【学生活动】观察,思考,回答教师的问题.方法如下:可以将图1•的玻璃碎片放在一块纸板上,然后用直尺和铅笔或水笔画出一块完整的三角形.如图2,•剪下模板就可去割玻璃了.【理论认知】如果△ABC≌△A′B′C′,那么它们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反之,•如果△ABC 与△A′B′C′满足三条边对应相等,三个角对应相等,即AB=A′B′,BC=B′C′,CA= C′A′,∠A=∠A′,∠B=∠B′,∠C=∠C′.这六个条件,就能保证△ABC≌△A′B′C′,从刚才的实践我们可以发现:•只要两个三角形三条对应边相等,就可以保证这两块三角形全等.信不信?【作图验证】(用直尺和圆规)先任意画出一个△ABC,再画一个△A′B′C′,使A′B′=AB,B′C′=BC,C′A′=CA.把画出的△A′B′C′剪下来,放在△ABC上,它们能完全重合吗?(即全等吗)【学生活动】拿出直尺和圆规按上面的要求作图,并验证.(如课本图11.2-2所示)画一个△A′B′C′,使A′B′=AB′,A′C′=AC,B′C′=BC:1.画线段取B′C′=BC;2.分别以B′、C′为圆心,线段AB、AC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A′;3.连接线段A′B′、A′C′.【教师活动】巡视、指导,引入课题:“上述的生活实例和尺规作图的结果反映了什么规律?”【学生活动】在思考、实践的基础上可以归纳出下面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定理.(1)判定方法: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边边边”或“SSS”).(2)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推理过程,叫做证明三角形全等.【评析】通过学生全过程的画图、观察、比较、交流等,逐步探索出最后的结论──边边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得到了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同时增强了数学体验.规范证明三角形全等的步骤。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一)
两边及其夹角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两三角形全等, 则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两三角形全等 即 如果∠A=∠D ∠C=∠F ∠B=∠E AB=DE AC=DF BC=EF 那么△ABC≌△DEF
画三角形ABC,使AB=3cm,AC=2cm, ∠A=60°
{
公共角
∴△ABD≌△AEC(SA)
AD=AC(已知) ∠DAB=∠EAC(已 求) AB=AE(已知)
SAS判定运用
练1 如图所示,CD=CA,∠1=∠2,EC=BC,求证: △ABC≌△DEC
SAS判定运用
练2已知,如图,BC上有两点D、E,且BD=CE,AD=AE, ∠1=∠2,AB和AC相等吗?为什么?
SAS判定运用
练3已知:如图,点C为AB中点,CD=BE,CD∥BE. 求 证:△ACD≌△CBE
Not until
③连接两边顶点 B
A
判定方法一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1
在两个三角形中,如果有两条 边及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那 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简记 (S.A.S)
几何语言
已知AB=DE,AC=DF, ∠A=∠D,说明△ABC和 △DEF全等的理由
在△ABC和△DEF中,
{
AB=DE(已知) ∠A=∠D(已知) AC=DF(已知)
∴△ABC≌△DEF(S.A.S)
SAS判定运用
例1 如图,△ABC和△DAE中,∠BAC=∠DAE,AB=AE, AC=AD,连接BD,CE,求证:△ABD≌△AEC
∵∠BAC=∠DAE(已知) ∴∠BAC-∠BAE=∠DAE-∠BAE(等式的性质) 即∠DAB=∠EAC 在△ABD和△AEC中,
全等三角形判定一教案设计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熟记边角边的内容;(2)能应用边角边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2、能力目标:(1) 通过“边角边”的运用,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2) 通过观察几何图形,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3、情感目标:(1) 通过几何证明的教学,使学生养成尊重客观事实和形成质疑的习惯;(2) 通过自主学习的发展体验获取数学知识的感受,培养学生勇于创新,多方位审视问题的创造技巧.教学重点:学会运用边角边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教学难点:在稍复杂的图形中,找出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教学用具:直尺、三角板、三角形剪纸、多媒体几何画板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三角形全等的性质二、探究活动:1、一个元素能否确定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ABC中条件①AB=10cm,②∠A=45O,出示学生提前准备的三角形,然后和老师手中的三角形比较后得出结论,再推测一条边的情况。
)2、两个元素呢?(△ABC中条件①AB=10cm,BC=15cm,②AB=10cm,∠A=45O,③∠A=45O,∠B=60O,出示学生提前准备的三角形,然后和老师手中的三角形比较后得出结论,再推测已知一条边、一个角或已知两个角的的情况。
)3、三个元素呢?① 利用几何画板的动画功能演示右图在AB 边绕点旋转的动态过程中保持BA 边等于4, BC 边等于5,两个元素不变,考察再添什么元素可以让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确定下来?过程中保持∠B 和∠C 两个元素不变,考察再添什么元素可以让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确定下来?(特别说明再添∠BAC 和情况)结论:至少需要三个条件才能确定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
板书课题“§15.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三、新课讲解1、利用作图的方法画一个和已知三角形全等的三角形,可以得到当两边及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告诉学生两边及其夹角的条件让学生作三角形,然后和老师手中的三角形比对,加强对定理的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作探究:
(1)只给一个元素 ①一条边长为4cm, ②一个角是45°,
4cm 45°
(2)只给定两个元素 ①两条边长为4cm、5cm, ②一条边长为4cm,一个角为45°, ③两个角分别为45°、50°.
45 °
45° 4cm 4cm
5 0°
通过上述操作,我们发现只给一个或者两个元 素,不能完全确定一个三角形的形状、大小,那么 还需增加什么条件才行呢?
B` C` N A` M C
三角形全等判定方法1: 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 角形全等。
简记为:“边角边”或者“SAS”(S 表示边,A表示角)
例1.已知:AD∥BC,AD=BC。 求证: △ ADC≌ △ CBA
A
D
C
B
例2.在湖泊的岸边有A、B两点,难以直接 量出A、B两点间的距离。你能设计出一种 量出A、B两点之间距离的方案吗?说明你 设计的理由。
(1)只给一个元素 (2)只给定两个元素 ①一条边长为4cm, ②一个角是45°, ①两条边长为4cm、5cm, ②一条边长为4cm,一个角为45°, ③两个角分别为45 °、50 °.
2、回答课本93页探究中的问题1、2. 3、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1的内容是什么? 4、例1用什么方法得到三角形全等?需要几个条件? 5、例2的测量方案是什么?设计理由是什么?
4、课本95页练习 1、2、3.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 必做题:课本106页习题15.2第2题。 选做题:106页习题15.2 第3题。 课外作业:基础训练15.2平台一。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巩固练习:
1.根据下列条件,能画出唯一的△ABC的是 (D)
A.AB=3,BC=4,AC=8 C. ∠A= 60 °∠B=30 ° ∠A=45 ° B.AB=4, ∠A=45 ° D.AB=10,AC=2,
2.已知△ABC≌△DEF,且A、B、C分别与D、 E、F为对应顶点,如果AB=3.∠C=60°, 3 60° 则DE=______∠F=______。 3.已知△ABC≌△DEF,BC=EF=6cm, △ABC的面积为18cm2,则EF边上的高等 6 于______cm.
15.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1)
复习引入:
1、什么叫全等三角形? 2、全等三角形有哪些性质?
学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1,
即“SAS”。
2.会运用“SAS”证明两三角形全等。
自学提纲:
自学课本93-94页内容,思考以下问题: 1、只给定1个或2个条件(元素)能判断 一个三角形的 形状和大小吗?
确定一个三角形的形状、大小至少需要3个元素。
A
已知:△ ABC 求作:△ A′B′C′,A′B′=AB,∠B′=∠B,B′C′=BC B 作法: (1)作∠MB′N= ∠B; (2)在B′M上截取B′A′=BA,在B′N上截B′C′=BC; (3)连接A′C′ 将得到的三角形与原来的三角形叠放在一起, 你们发现了什么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