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教学论文
作文教学方法论文
浅谈作文教学方法“教学有法,但无定法。
”在作文教学中方法很多,但创设情境法是作文教学要达到目的有效方法。
所谓“创设情境法”就是在作文教学时要创设情境、境地,指导学生观察,强化学生的感受性,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愉悦心情,诱发写作的主动性,这样来达到教学目的一种方法。
创设情境,首先应指导学生观察,强化学生的感受性。
老师依据作文教学的目的,来创设相应的写作情境,创造适合写作的“大环境”“小气候”,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艺术境界,以调动他们的感受器官,思维器官去含英咀华,捕捉写作素材,触发写作的灵感和激情。
要实现这一点,可依照以下几点:1、设置活动体会情境。
老师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参加一些贴近自然,贴近生活的活动,如带领学生参观工厂;到农村去,参观家乡的青山绿水,名胜古迹;举行运动会、各种比赛等等,让学生在五彩纷呈的大千世界中观察生活,积累多姿多彩的美丽形象。
那些生动的、形象的、鲜明的情境,既为学生提供了描写美的事物的典型材料,又使学生深深地感受到美的韵律与和谐,激发起强烈的表达欲望。
如:在指导说明文《雅寄酒厂》一题时,我在指导课清楚、重点地讲完了写作的方法和要求之后,就让他们写。
他们想了一节课只写了几行不成章的文字。
最终,他们明白了缺少观察是很难写出一篇文章的。
于是,我组织了一次“雅寄酒厂之大观‘的活动。
在参加前,我先让学生了解酒厂的位置、历史和基本情况,然后带学生按照一定的路线进行参观,并指导学生抓住建筑、设备等方面的主要特征进行观察。
又让他们讨论总结,这样,他们基本能总结出酒厂“设备简陋,但制度严格,效益好”总的特征。
更令人可喜的事,他们意见大多新颖,富有时代性:“科技不愧是第一生产力”,“农村奔小康要振兴工业”、“在这里,我充分感到知识就是财富”,“这是农村工业飞跃发展的缩影”,“成功的依靠是管理”…….这样进行参观不仅使学生体会到活动中的乐趣,而且使学生深入了解了说明对象,从而自然、轻松地把这篇文章写好。
初中生作文教学(1)论文
谈初中生作文教学摘要:学语文就离不开写作,而作文教学一直都是令人头痛的问题,老师不愿上作文课,学生也不愿写作文。
那么教师就应该深入研究,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身心发展,社会阅历等,实施科学教学,让学生乐学、乐写,不把写作当负担。
培养学生既会写作文,又能写出好作文。
关键词:作文教学积累素材培养习惯作文,对于刚从小学升入初中的大多数学生来说,无疑是一道不合口味的菜肴,分析其原因就是学生的作文能力尚低。
那么如何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使之达到一定的水平?初中阶段练得最多的文体是记叙文,这是因为考虑到写说明文需要知识,写议论需要理论,而我们的初中生这两方面都还欠缺,他们首先应该具备的是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所以在教学大纲里从初一到初三都强调了要求学生会写记叙文,其它文体则是要求学写。
这样的要求老师们能接受而也符合我们多年教学的习惯。
因此我们的作文训练程序一般是:观察事物表现事物,写所见所闻时夹进自已的感想。
训练内容一般包括;写人,写事,写景,状物。
训练步骤一般包括:记叙要素,记叙顺序,详略过渡,各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等等。
按理说,老师们安排得周到细致,又与中考作文要求丝丝人扣,学生们应该是拍手欢迎这新的作文训练,想写爱写作文了。
1.初中生怕写作文的原因。
我们听家长反映最多的是:孩子们最不爱写作文!我们听学生们抱怨最多的是:我们最怕写作文!究其原因,症结何在?(1)学生缺少生活经历和写作素材。
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一个作文题:《记雨中的一件事》。
可此时已经有三个多月没有下雨了,哪还记得下雨的情景?大多数同学面对黑板愁眉苦脸:雨肯定经历过的,但那是过去的事,不过这倒好办,把收上的别人写雨的话照着抄抄就行了,可那“雨中的一件事”却让他们头疼了。
他们在生活中好像还没有经历过”一件事”。
确实是这样,老师规定的写事记叙文题目,有的同学挖空心思也找不出这样的生活经历。
也有的同学在生活中虽然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可惜因为兴趣不大,与自己关系不密切,客观外界条件不允许等等原因,没有注意到或没有在记忆中留下痕迹……怎么办呢?为了完成作业,在抓耳挠腮一番之后,只好煞有介事地胡编一气。
初中学生作文教学方法论文
初中学生作文教学方法探讨学生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因为作文能力是学生语文水平的综合体现。
但在语文教学中听说训练起步早,写作训练无论从时间上还是数量上相对来说都较少,而且收效甚微。
目前,我们虽然有一整套作文教材,但真正落实教材的要求尚有很大差距。
因此重视作文教学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不可推卸的责任,是每一位语文教师不可忽视的教学环节。
一、“仿”写入手激发潜能模仿是人类学习,掌握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学生的心理特点之一。
模仿的特点在于针对性强,有法可循,既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又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学生的模仿性很强,先仿写范文对逐步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是非常有益的。
“仿”不能机械的模仿,不能照范文生搬硬套,老师在教学生写作的过程中不能使学生的思维受到约束,而要让他们有自己的思维特点。
例如,学习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后,可让学生学习文中在写作中巧妙运用过渡句的特点,仿写了《从教室到西边》。
学习了《春》一课后,让学生学习了文章是怎样通过细心观察来描写大自然优美景色的,让他们仿写了《夏》。
实际上学生进行模范性写作训练时,创造思维之光就在其中闪耀。
他们的习作,正是张开的创造性思维的的双翅,慢慢地他们就能搏击长空。
二、精心设计作文题目,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在作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甚为重要,有了兴趣才会入迷,入迷才会顿生灵感.这样,”长期观察,烂熟于心,然后凝神联想,妙手偶得之,一挥而就”.久而久之,写作就成了无形压力下的自觉行动。
在具体的写作训练中,给出适合学生的作文材料,精心设计作文题目。
好的文题能让学生感到兴致盎然,只要贴近学生实际,标新立异,就能调动他们的写作热情。
如“初中生活形象设计”、“给心灵下场雪”、“阳光灿烂的日子”等。
在我们现在的日常作文教学中,许多老师并不重视作文的命题选择,表现在对学生作文的训练缺乏通盘考虑,作文布置往往兴之所至,信手拈来,题目陈旧,内容重复,致使学生了无兴趣,丝毫没有创作激情。
初中作文教学策略问题论文
浅谈初中作文教学的策略问题【摘要】写作是检验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生活认识水平的综合训练,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写作,把作文教学渗透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中,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生活素材和情感体验,努力让学生写作活动中充分感受到快乐与自由,在阅读中积累语言和情感,在实际应用中去享受写作的乐趣。
【关键词】写作;作文教学;策略on teaching middle school writing strategieszhang hui-fen【abstract】writing is a test students’ language proficiency and life level of awareness of the comprehensive training, languagean important part of learning. teachers should be concerned about the students ‘writing, and the penetration of composition teaching in the language of classroom instruction and practice activities to help students to accumulate more living material and emotional experience, and efforts to fully feel the joy and freedom so that the students’writing activities, reading accumulation language and emotional to enjoy the fun of writing, in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writing; composition teaching; strategy《语文新课程标准(2012修改版)》[1]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初中作文教学有效[论文]
初中作文教学的有效探索《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够根据写作需要,确定表达的内容和中心,做到感情真实,内容具体,中心明确,语言通顺,注意简洁得体。
能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运用联想或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
鼓励有创意的表达。
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格式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养成观察分析周围事物,收集积累语言材料,勤动笔多修改的习惯。
”要想大幅度提高语文成绩,必先提高作文的水平,必须从根本上改变我们语文作文教学的方式。
一、注重习作积累1.了解学生的写作底子,然后再对症下药,积极引导。
我带的学生,从书面写作水平来看,有的文章不是简单粗糙,就是离题万里;还有的学生题目一出便硬着头皮写,七拼八凑,胡编滥造。
究其原因,就是缺乏生活积累。
针对这种情况,我改变了以往安排作文题目的盲目性,以后安排作文时,提前通知学生,叫同学们在思想上早作准备,提前注意观察,从观察中获得真实感受。
而把这种感受能适当地加以诱导,就可能成为学生写作的感情基础。
2.扩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从各类报纸、刊物、杂志上获得一些间接知识,作为直接知识的补充。
当然,社会上也有一些不健康的东西侵蚀着学生的心灵,这就要求老师引导学生读好书,并坚持写日记,写心得体会,做到定期检查,并在自习辅导课上举办经验交流会这样,学生既扩大了知识面,又调节了思维活动,而且在认识中不断提高了自己的写作水平。
二、注重真实体验1.营造乐写氛围,体验自由作文乐趣新课程改革对作文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允许学生不按照提出的内容范围来写,虽然提供的内容很宽泛,但学生有可能有更想写的内容,这是允许的,”因此,教师在作文指导课上,可以让学生想怎么说就怎么写,不受条条框框的约束,像小鸟奋飞,爱怎么飞就怎么飞。
但是自由作文不等于放任自由,必要的指导仍不可少。
应从学生最感兴趣的地方入手,给学生一个思维可以自由驰骋的广阔空间: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让学生敞开心扉谈谈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互相启发,进一步激励表达欲望,调动学生生活的积累。
作文教学之我见论文
作文教学之我见我是一个农村初级中学的语文教师,十几年的教书生涯,面对孩子们的作文我也曾“一个头两个大”。
因为山里的孩子视野狭窄,阅历浅薄,一提起写作文就目瞪口呆,不知从何下手,他们畏惧作文!于是我力争让孩子们从自己的生活中寻找素材,学会抒写自己的心灵!我坚持让他们“我口述我心,我手写我心”。
可要让学生写出才情并茂的作文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达到的,需要长时间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
在批阅作文时,我不难发现为数不少的学生遣词用句能力功底薄弱。
写出来的作文,要么语句不通顺,情感枯燥乏味,要么谋篇布局不周到,构思呆板。
我一直坚信只要通过透彻的分析,总会有合理的解决方法。
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引导学生积累作文素材“流水不腐”,作文亦是如此,胸中有“丘壑”,写作时才能有底气。
为此,平时可引导学生采用以下几种方法积累作文素材。
1.博学广识,勤记录。
我常常看书刊杂志,遇到好的书籍、篇目就推荐给学生,要求学生撰写读书笔记,让学生学习好文章的成功之处,为写出成功的文章打下基础。
对于善于引经据典、遣词造句的学生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从而培养学生爱读书和常练笔的习惯。
好记性当不了烂笔头,只有让学生养成善于做笔记的习惯,他们才能总结成功作品之所以成功的原因。
这样学生胸中有了“材料”,他们在写作时方能得心应手!2.善于观察,多动笔。
我们的作文都来源于生活,只有爱生活的孩子才能品评生活中的诗情画意。
因此我们要善于让学生亲近大自然,领略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从而通过案例教学授予学生观察方法,提示学生留心观察日常生活的事物和现象;也可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形成最全面的印象;平日里我们还可以让学生写写自己所看到的、所听到的、所感受到的以及自己想说的。
3.深化活动,常训练。
多开展一些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学生的作文才会言之有物;多与学生沟通,及时引领孩子们驾驭素材的能力,让他们学会取舍。
当然我们开展的活动还可以跟校园时令活动结合起来。
初中作文教学问题对策论文
初中作文教学的问题与对策摘要:初中语文教材在作文训练部分只注重了对写作内容的拓展,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却忽略了教学生怎么写,以至于作文训练盲目低效。
解决的办法:分文体按能力层级要求自编作文校本教材。
即每周进行一次作文训练,遵循初中语文教材的写作体系,制定以表达能力和文体训练为经,以积累感悟、专项训练、综合训练为纬的三年写作训练整体规划;由局部到整体,分文体、分能力层级,在某一阶段侧重于某一能力层级,分项训练,逐级达标,在复习阶段辅以作文“主题四分法”进行综合训练,从而达到作文训练的整体目标要求。
关键词:初中作文教学写什么怎么写文体能力层级分项训练逐级达标综合训练主题四分法自编作文校本教材一、初中生作文教学现状堪忧具体表现为:1、缺少素材,内容贫乏。
2、颠三倒四,主题不明。
3、把握不住文体特点,写成了“四不像”文章。
4、缺乏一定的写作技巧。
记叙文写得好一点的学生也只能平铺直叙,似记流水账。
这些学生虽能叙事清楚,但情节、语言不感人。
这是由他们缺乏一定的写作技巧,不懂得谋篇布局之道,不会综合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所致。
总之,初中学生写作中存在的问题不少,亟待我们去解决。
二、原因探究1、教材在写作部分编写散乱,只注重了写作内容的拓展,而忽视了写作的能力发展,或者说只注意了关注“写什么”,忽略了“怎么写”,以至于教师和学生无所适从。
新教材把阅读和“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并列,注重引导学生实践体验,注重学生情感的熏陶。
在“综合性学习”中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话题,拓宽了写作视野,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但并未告诉学生“怎样写”。
学生根本没有获得写作方法和技巧上的具体指导与帮助。
新教材的综合性学习每册六次,编排在每个单元的阅读之后,且与写作和口语交际混编在一起。
这便于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对主题单元课文的解读、剖析来指导学生对相关主题的感悟,引领学生延伸拓展到生活、情感世界之中。
但是,限于学生的生活范围、当地的自然环境、风土人情,以及学生的学习条件和学校具体情况(如农村中学无法给绝大部分学生提供上网查资料的条件,图书严重匮乏),加上有的综合性学习话题和内容又偏离了语文学科的特点和目标任务,有的综合性学习缺乏可操作性,难以落到实处,因此,试图建构在综合性学习基础上的作文训练也就难以落到实处。
中学作文教学几点思考论文
中学作文教学的几点思考目前,我国写作教学的现状是不尽人意的,甚至可以说是处于一种贫困状态。
文章是什么?中学生为什么要学会写文章?学会写什么样的文章?我们教者对这些根本问题的怀疑和困惑,则是一个严峻而不可否认的事实。
面对写作教学中的怀疑和困惑,我们如何走出这个困境,写作教学应走怎样的一条路,这样出路问题成了我们不可回避而且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了。
有那些方法使我们作文教学走出这样的困境而向良性的方向发展。
虽然写作教学改革的呼声是很高的,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为此付出了很大的努力。
可是,为什么十几年来我们竟没有走出这个贫困的现状?笔者,从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对于写作思维特性进行了研究,拿出了相应的切实可行的走出作文教学困境的方法。
要走出写作教学的困境,就必须加强写作思维特性的研究,如果我们能拿出有力的对策来,那么作文教学就会获得大面积的丰收。
这个研究过程虽然是漫长的,也绝不是不能解决的。
我认为,目前我们所要做的最主要的任务是继承传统教学中有用的成分,尤其是模仿训练,并切实地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感悟能力、联想能力、对事物的分析能力和评判能力,惟有如此,我们的写作教学才会有新的突破。
1.悟文”析法”,提倡学以致用的拿来主义练武有套路,习字有字帖,书法要临摹,一个初学写作者自然也离不开模仿,这是传统教学中的精髓,也是学习写作的一条基本规律。
大量事实证明:让学生进行悟文析法的模仿,是使复杂的思维对象条理化、抽象的写作思维过程具体化的一种很有效的方法。
古人谓学文有三偷,浅者偷其字,中者偷其意,高者偷其气,这种”偷”就是模仿,其实就是苏轼所说的”隐括法”:偷其意、偷其气就是模仿中的创新。
让学生从范文中得到启示与借鉴,可以领悟到作者的写作技巧,进而变成自己的写作本领,进入近代学者黄季刚所说的”妙得规摹变化之诀,自成化腐为新之功”的境界。
关于这一点,请见拙作《考场轻松作文步步高》一书(2009年本书获甘肃省第七届基础科研成果三等奖)。
关于初中作文写作教学[论文]
关于初中作文写作教学的探讨一、初中作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1.主题表达不到位确定主题,是写文章的关键环节。
没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很难形成一篇具有深度的文章。
对初中作文写作而言,一个明确的主题是至关重要的,是克服学生作文跑题偏题的关键,是提高作文内涵的关键。
但是,当前在作文主题确定和表达上,部分初中学生存在不少问题,不少主题不明确,就是主题表达不到位,只有框架,没有内容,这必然影响学生的写作水平。
2.材料缺乏深度选材是作文的一个重要环节,好的作文需要有好的材料作为支撑,否则其文章就没有现实性,没有深刻性,题材雷同,甚至抄袭,成了当前初中作文写作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不利于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
当然,材料缺乏深刻性,也反映出学生对社会关注不够,视野不够开阔有关。
总之,材料缺乏深刻性,没有新意是初中作文成为复制品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初中作文教学所遇到的一个难题。
二、解决作文问题的策略1.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认识生活课堂中学生感到作文无物可写,是因为他们没有认真观察生活,没有认识生活,没有抓住生活的本质。
作为语文教师,就得指导他们观察生活,认识生活,从社会生活中概括出本质的东西。
作文课指导时,笔者结合学过的范文,告诉学生在观察生活、观察事物时要做到五官开放、五官通感,即应该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形象,然后把这些感觉到的形象加以综合分析、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加以制作,这就是观察、认识、分析、概括事物的方法。
通过理论指导,使学生懂得一个方法,然后才能够从实际出发,诱导启发。
如笔者布置过一次习作,要写反映“五讲四美”活动的新气象。
你到街道、市场、商店、坐车乘船,有什么不同的感觉,售货员的态度有什么变化,旅客在车上表现如何,咱学校出现什么好人好事,他们是怎样做的?通过启发,学生就把这两个时期见到的、听到的进行对比。
大多数学生认为自开展“五讲四美”活动后,社会风气基本好转。
如街道、剧院等公共场所较整洁,售货员等工作人员态度较和蔼,旅客上下车有秩序,车上能让位给老年、孕妇等行动不便的人坐。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策略论文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策略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美国教育家科勒涅斯认为:“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在知识构建的过程中,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是以旧经验为基础的,对新知识的摄入实际上也是对原有知识的改造和重组。
长期以来,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往往忽视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感情体验,将阅读教学局限在课堂和对书本里各类语文知识点的分析上,语文教师大多强调课文的背景、分析、评价与结论,学生大体处于被动接受、机械记忆的位置。
这样,阅读教学也就失去了它应有的生活情趣与人文魅力。
语文是最贴近学生生活的课程,尽管初中学生阅历有限,但绝大多数语文所叙述或描绘的,都是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事实,揭示的也是学生能够理解的事理。
因此,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应尽可能将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与生活世界当做课程资源,以学生的知识积累与生活经验为切入点,促使学生产生阅读期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导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索新知识。
二、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使其学会如何预习、思考和质疑,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应作为教学过程中的核心内容。
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准确地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然后确定教学目标,目标的确定要根据学生的基础差异,尽可能照顾到“面”,以让学生“跳一跳拿得到”为基本原则,目标导向一定要到位。
再后就是想尽千方百计创设一种赋有感染力的读书氛围,激励学生自觉地投入学习。
学生要根据教师确定的教学目标认真读书、思考、探讨。
在学生自学的过程中,哪些问题自己不能解决就记下来,以便在学习小组讨论时提出解决。
待学生自学后便分组讨论交流,讨论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所以讨论过程中允许学生有不同意见的争论,在争论中问题会越争越清楚。
教师在巡回指导过程中,发现小组间共性的问题要及时点拨,注意点到为止,不可一点到位,要给学生留有深入讨论的机会,以最大限度地挖掘出学生的内在潜力,培养其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穷追不舍的顽强意志。
中学作文教学创新论文
浅谈中学作文教学与创新作文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人语文水平的基本尺度。
按素质教育的要求,作文素质更是语文素质的重要体现。
然而,作文教学的现状却令人忧虑,在作文教学中还存在简单化、片面化的一些误区。
如只看重作文方法的指导而淡化生活的积累;只专一练、”写”而忽视”听”、”说”、”读”的训练;只偏重谋篇布局的指导而弱化语言训练……所以,要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精神。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宋朝理学家朱嘉在这里所说的”源头活水”引申到作文教学中来说,就是人的一种创新思维。
一、命题、立意要有新味命题是激发学生兴趣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积极的创新精神的需要。
命题要真正成为开启学生情感之门的钥匙,必须捕捉到学生生活和思想的”兴奋点”和”动情点”。
因此,我们必须探索、改进作文命题方式。
可以是全命题,但要力求把题目出到学生的心坎上。
初一时,我出了”说说我的心里话”的文题,学生们都比较乐意写。
他们有的说出了心中的理想、苦恼;有的说出了与同学之间的矛盾;有的说出了与父母之间的隔阂,他们视教师为知己。
如数家珍,滔滔不绝。
到交卷时,竟一本不缺!有时也可以是半命题,如”我心中的…..有的学生写我心中的”老师”、”父母”、”理想。
写得情真意切,声情并茂。
也可以是话题作文,给学生一个范围,让学生自由命题、丰富想象,充分发挥他们的创新精神。
而立意则是指一篇文章的主题。
人云亦云,没有价值,也没有新意。
培养学生立意创新,就是要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创造性思考、多角度思考的习惯。
古人云:”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在崇尚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今天,应当倡导学生这样立论:书山有路巧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
又如对”严是爱,宽是松”这句流行语的反思,从有助于孩子的智商力、身心发展,在提倡欣赏教育、激励教育、成功教育、素质教育的今天,应该是”不严不松又慈爱”更受到欢迎。
对孟子的话”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辨证分析,在我们安乐祥和的社会主义国度,尤其是对生活条件逐渐奔小康的家庭来说,提倡”生于安乐”,论述如何“生于安乐”应更有现实意义。
作文教学论文:走出作文教学的怪圈
作文教学论文:走出作文教学的怪圈近来,作文教学似乎走进了一个怪圈,就是不少语文教师总是违背写作的规律,一味地围绕高考讲作文,钻研一些所谓“套路”,传授一些得分的“诀窍”。
学生为考试对此视若至宝,所写文章循规蹈矩,很难有创新之举。
长此以往,这将是语文教学的悲哀。
在教学过程中,为突破这个怪圈,笔者顺从写作的规律,多方面积极培养学生作文的内在素质,下面将做具体阐释。
一、培养学生的人文思想一篇学生作文有没有积极的思想是其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
人文思想是文章以情感人的基础,是学生进步思想的根源。
语文课文大多选自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有着深刻的思想性,我们语文教师要善于挖掘课文中的人文思想,并结合学生实际和社会现实,娓娓道来,以美育美,让我们的学生树立起尊重他人、平等待人、尊老爱幼、热爱人民、勇于为正义事业而献身的人文观念。
教学过程中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同时,还应建议他们把这种思想积极地体现到作文中去。
二、培养学生观察体验生活的能力长期以来,受考试指挥棒的影响,我们的学生在作文中一直处于被动地位,教师命题,学生写作,教师批改、讲评。
学生即使对要写的题目没有真情实感,但为应付考试,也要“为文而造情”,写出来的文章千篇一律、味同嚼蜡。
试想,情感的荒漠怎么可能长出动人的花朵呢?那么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怎样做呢?首先,要帮助学生揭开作文的神秘面纱。
平时同学们在一起,叽叽喳喳,有说不完的话,可是提起笔来就觉得没什么可写。
产生这种情况是因为学生对作文有神秘感,认为作文是非同一般的事情,一作文就端起架子,“我要写作文了”。
我们要帮助学生消除这个障碍,让学生懂得作文不是堆砌词语,不是搜集或编造重大的或离奇的事件,而是要写自己最熟悉的事情和真实的思想感情,只不过是用笔来说话罢了。
其实学生的材料并不少,小至学校和家庭,大至社会和世界,其中很多事情会引起他们的关注和兴趣。
他们的喜怒哀乐、爱好、追求和思想,有很多可以拿来当材料,只要他们能细致入微地关注周围的人和事,不断充实自己的生活库存,作文时就不会感到没有东西可写,而是有话要说、有事要写了。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论文
试论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有效性摘要: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有效性是影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初中语文教学水平的重要因素。
如何解决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有效性,不仅是初中语文教师关注的问题,而且也是诸多教育学者关注的问题。
本文主要针对我国初中语文教学的发展现状,对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有效性进行论述。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有效性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作文教学,主要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领悟能力和书面交际能力。
但是,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却是最薄弱的环节,往往“高耗而低效”,解决客观存在问题的关键在于作文的有效教学。
一、有效教学的概念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上世纪上半叶的西方教育科学化运动,对有效性教学的含义一般概括为两类:一类定义是从教学投入和教学产出进行界定。
如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物力等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教育价值的需求。
另一类是从学生的学习出发点来界定的,如有效教学是指成功实现明确学习目的——学生愿意学习和在教学后能够从事的学习的教学。
英国著名教学评价专家 doyle 认为,对有效性教学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帮助学生识别重要性;尊重学生的发展和学生的差异;保持学生的兴趣和注意;清晰的呈现材料;提供恰当的结构,指导学习,提供反馈;帮助巩固知识;充分了解本学科,强调重要内容。
有效教学不仅能丰富教学理论,更可以指导教学实践,为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我国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根本目标就是提高教学质量,在当前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辛苦传授,学生被动接受,教学效果差,效率低,学生也没有得到应有的进步和发展。
二、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现状1.功利性以成绩作为学习是否成功的标准和价值取向是大多数家长、教师与学校的目标。
作文教学因其自身的特殊性,教学没有其他学科那样可以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于是很多学生到一些作文选和作文大全中寻找素材作为捷径,文章往往拼拼凑凑,寻章摘句,以至于脱离生活,完全没有真情实感的流露。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论文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论文关于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面的论文,别人是如何写的呢?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初中英语写作教学论文,供大家参阅!初中英语写作教学论文1摘要: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是现在英语教学的薄弱环节。
从中考成绩分析,写作丢分所占的比重很大。
而部分教师由于认识上的偏差,从而忽略了写作教学,为其他能力的提高无形中设置了障碍。
为改变这一现状笔者从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可行性和教学方法上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从而解决了一线教师这一困扰的难题。
真正体现了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理性思考。
关键词:薄弱环节、训练困难、训练方式。
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的培养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这四种能力的培养中。
又以写作能力的培养最为难以把握。
而且培养所需的时间长、效果不明显。
故而出现对英语教学中写的能力培养重视不够。
写的能力培养成了英语教学中比较薄弱的环节,出现这种情况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其一是认识上的偏差:有的英语教师认为初中阶段学生所学英语词汇和语法知识有限,学生不会写也写不好书面表达。
其二是:有的教师对写的教学意义重视不够。
认为写作考试,分值不重,具体培养是高中老师的事。
殊不知教学是一个整体,一种能力的缺失,其他能力必然受到影响。
其三是:书面表达训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训练需要时间和精力,面对这种情况,有的教师虽然有心训练,但为了赶课程和应付考试就只好知难而退。
以上观点是不对的,而且这种情况必须得到改变。
要改变这种情况就应该摒弃一些错误意识和功利思想。
从大局出发在认识上为教好书面表达做好准备。
首先,初中英语该不该要书面表达?我们知道,写作技能与其他能力一样,需要一个长时间的发展过程才能臻于成熟和稳固。
因此,写作训练必须早期化,也就是说初中英语应该有书面表达训练;其次,写作能力训练有什么意义?一,听、说、读的能力的提高,必须是在写作能力的综合运用中得以提高。
二写作的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耐心细致的工作习惯。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初中作文教学的弊端与对策
内容提要:在考试指挥棒下老师急功近利,导致作文教学要么轻于指导,要么错误指导。
要改变作文面临的尴尬处境,就必须走出应试教育,改变传统观念,注入新的理念,保持写作热情,培养写作兴趣。
从事初中语文教学13年,颇有感触:语文难教,作文教学,更是难上加难。
尽管作文在语文中“半壁江山”的地位早已得到公认,尽管大家都有良好的愿望:希望学生能尽快提高作文水平,写出一流的文章,但是事与愿违,学生作文成绩始终难以提高,特别在近几年,作文越来越为众多的学生所畏惧,作文教学走入了一个无法超脱的畸形低效的怪圈,使教师和学生共同面临一个尴尬的处境。
是我们的老师不会教了?总有一些水平高的吧。
是我们的学生不会学了?总有一些悟性好的吧。
为什么作文会成为一个让人头痛的问题呢?笔者认为,是在考试指挥棒下,我们急功近利思想导致作文教学中指导思想出了偏差,才产生了如此后果。
下面我们来看看我校一次语文赛课活动中一位老师的作文课,课题是《突破定势找素材,大胆组合巧构思》。
环节一:快乐猜猜猜1、老师口述:一个身材高大的小伙子,站在屋子里,眼角挂着泪痕。
请猜测:他为什么流泪?(学生七嘴八舌,非常活跃)2、老师出示一组画面:两个老人相拥而泣、一位妇人嚎啕大哭……请猜测:他们为什么流泪?(学生非常活跃,众说纷纭)环节二:素材归纳悲伤之泪——遭受挫折、亲友离别、被人打骂……喜悦之泪——金榜题名、重逢亲友、获得喜讯……环节三、组合构思在给出的素材中任选两个,联想,猜测,进行作文构思。
示例:A痛失亲人 B彩票中奖 C 朋友相逢 D破屋滴雨组合:AB 主题:乐极可能生悲情节:某彩民中了大奖,大宴宾客,喝得大醉,兴尽开车回家,却撞在大树上……(学生感觉有意思,进行尝试)环节四:布置练习以“流泪”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整节课的设计,可以说是成功的:思路清晰,结构严谨,课堂气氛很好,老师们的评价也不错。
然而下来之后,笔者去调查学生,却有好多人这样回答:当时感觉挺好写的,可下来还是不知怎么写。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通用8篇)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通用8篇)初中语文阅读是扩大学生知识面、训练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课堂,传统的阅读教学文章少而精,学生视野较窄,缺乏对同类文章思考的空间,群文阅读的出现打破了单篇文本教学的局限,让学生从课内走到课外,实现既聚焦课堂又走向社会、家庭的阅读视野。
群文阅读的课堂需要用心、用智、选对文、选好文才能调动学生的热情和学习兴趣,让学生切实获益,下面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组合选文的策略。
二、以“体裁”为中心选文以体裁为中心选文,把同一体裁的作品放在一起,让学生了解掌握该类体裁的写法。
文章的体裁无外乎有六大类即是: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散文,小说,诗歌等形式。
语文教师在选文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选择难易适中同类体裁的文章,同时教师也可以将古今中外的议论文杂糅在一起,让学生了解议论文的丰富性。
例如可以将古代名家苏轼、韩愈、欧阳修等人的议论文、现代名家鲁迅、梁启超、钱钟书等人的作品以及国外名家的议论文放在一起,以供学生欣赏,同时精心讲解其中的一两篇文章,让学生理解不同的时代、国别、地域、作家都有不同的风格,从而达到丰富学生视野的目的。
三、以“同文”为中心选文所谓“同文”就是主题相同甚至题目相同的文章,文学作品中存在大量的“同文”现象,甚至同样的题目有多个人写,但是写作的角度和内容都不相同。
教师在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可以利用文学作品中大量的“同文”,让经典与经典对话,“以文解文”,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引文经典的作品总是有内在的契合,尤其是同样主题的文章,语文教师在解释文章的过程中,有时也不能把经典文本的意思内涵解释得十分到位,那么让经典“互文”,无疑是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的绝妙法则。
著名的散文家俞平伯和朱自清都写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这便是“同文”中的经典,另外古诗文中“同文”的作品就更多了。
古人喜欢吟咏同一对象,例如边塞诗,有一个边塞诗派,王昌龄、高适都是写作边塞诗的高手,同一篇《出塞》,王昌龄就有“秦时明月汉时关”“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作文教学论文
浅谈作文教学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表达的过程。
而在实际教学中,一谈起作文,大多数学生就皱眉,老师挠头。
实际上,简单点说就是写在纸上的话,可为什么却出现教学实际中这种情况呢?大多数提笔不知如何下笔呢?其实,作文并不可怕,因为作文就是写出我们身边的事、景、人以及内心所想、所感。
既然我们连书本上前人总结出来的抽象的知识都能学会,为什么我们亲眼所见、亲身经历的事就不会说、不会写呢?所以我认为,导致这种现状的直接原因有以下几点:1、起点高,导致学生望而生畏。
2、作文引导不科学,导致学生“不知所云”。
3、写作素材缺乏创新,少见无识,教师“画地为牢”。
那么如何克服上述情况,而真正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呢?在教学实际中,经过实践证明,我觉得作文教学注重如下两点:一、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好习惯终身受益”。
而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好的习惯不会凭空形成,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仅仅要反复训练,而更要有目的、有计划,并能循序渐进、持之以恒,这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规范书写汉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保证文面整洁美观的习惯。
2、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阅读与写作相辅相成,写作应以阅读为基础,要求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见到优美的词、句、段就摘抄,摘抄积累的语言材料要回读,以求温故知新。
阅读要有目的性和选择性,积累要强调条理清晰,做到分类积累。
3、多练笔,养成写日记和读书笔记的习惯。
4、养成反复修改作文的习惯。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大部分学生不注重作文的修改,每每写成作文之后就将其“束之高阁”,甚至连教师所下的批语都漠不关心。
作文写好后,不要一味依赖老师去修改,主要还得靠学生自己动脑思考,动手修改,切实提升文章的质量,提高写作能力。
修改最常用的方法是删、增、调、换法。
删,指删去多于的字、词、句、段,将罗嗦的语句修改的简洁明了,将与中心无关或重复或多余的材料删去,力求做到“丰而不多一字”,使语言畅通,文字简洁、精当。
初中作文教学等论文
浅谈初中作文教学等浅谈初中作文教学佘友灿学生作文贵在拥有内驱力。
内驱力的产生源于学生的写作兴趣。
让学生对写作文产生兴趣的途径之一,就是加强学生作文的内功修炼。
那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作文的内功修炼呢?我们可以从美育的角度入手,指导学生进行作文的内功修炼。
一、领略自然美,感悟生命的真谛老师要尽可能利用学校的生活环境,引领学生领略大自然的美,感悟生命的真谛。
当学生欣赏巍峨的高山,浩淼的大海等自然景观时。
将会被自然的无限性和永恒性折服,从而认识到人的渺小和人生的短暂。
当学生欣赏经人们改造过的自然物的美时,才会认识到人类的伟大。
让学生走进大自然,去感受大自然的博爱,开阔视野、开阔胸襟、走出狭隘封闭的天地,让学生的身心接受自然美的感染和熏陶,与自然高度融合。
长期的审美积淀,会给学生的作文带来预想不到的效果。
学生写作时,被他们诉诸笔端的自然已经具有人性化的自然美。
学生健康的情趣,积极向上的精神意志同作品中的自然物融为一体。
这样,他们写出的作品才会散发出美的芳香。
二、体验社会美。
关爱宝贵的生命什么是社会美呢?社会美指社会生活的美。
老师要引导学生用一颗关爱生命的心到社会生活中去体验人物的内在心灵美。
著名作家孔庆东说:“作文糟糕的孩子缺乏的不是技巧而是爱。
”他认为,关爱生命就是让学生“爱鲜活的生命”、“爱独特的生命”、“爱整体的生命”。
他所谈到的生命,首先指人的生命,然后是动物、植物、宇宙万物的生命。
从人的角度来看,怎样让学生爱鲜活的生命、爱独特的生命、爱整体的生命呢?爱鲜活的生命,就是要让学生怀着兴趣去探索生活中遇到的人和事,去感受人们的聪明智慧,无私的爱、坚定的意志、诚实善良的性格。
有爱就有恨,学生也要恨那些破坏生命、不善不真、不尊重生命的人。
老师要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培养和发扬他们自身人性中美的因素。
爱独特的生命,是指每个学生要怀有一颗博爱的心,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扩大对别人的兴趣。
不必要强调自己的个性,因为每个人都具有自己的个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初中作文的教学
常听有些中学生说:“我就怕作文,一提笔就头疼,总觉得没东西可写。
”有的干脆说:“我真不知道该写什么,从何写起。
”有的学生作文虽然也交上来了,但仔细一看,刚开个头,敷衍几句,就草草收场。
内容空泛笼统,不知所云。
尤其是我们当地的农村中学生,由于受生活环境和学习条件限制,导致学生语言基础差,阅读范围狭窄,更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如何使孩子们写好作文,使他们下笔有神,善写、乐写作文呢?我认为农村中学作文教学应抓好以下几方面:创设情境,精心“命题”,激发学生写作冲动;引导学生深入生活,积累素材,学会思考;训练学生遣词造句,学会表达;及时组织评改,培养学生评改作文能力。
对于农村孩子,学习条件相对简陋,课外读物较少,知识面窄,不善表达,导致作文大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话说不清,句子不通顺,无法确切表达自己的意思,能够让人顺畅地读完全篇的,是少之又少,要想找到一两篇句通意顺,情感丰富、表达生动的文章,那更是难上加难。
那字里行间极难看出学生写作的冲动和激情。
如何使学生能够热爱写作,能够语言流畅地表达出他们对生活的感受呢?
一、创设情境,精心“命题”,激发学生写作冲动
我们知道,人只有在激动了、痛苦了、愤怒了、快乐了之后,才会有情感表达的冲动.上海特级教师于漪认为:“热情是一种强有力的情感,它影响乃至决定人的思想言行。
胸中写作热情似火烧,
就会产生一吐为快的冲动感。
”
激发写作热情,启发情感体验,其途径不一而论。
作文训练中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一定的作文情境。
可以结合学校生活、班集体生活中有价值的内容展开,也可以结合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众人关注的热点,引导学生去思考、感受,从而产生“一吐为快”的冲动,激发写作激情。
老师因势利导,精心命题,让作文要求与学生生活经验、思想感受结合起来,使学生可以在活动、事情的进行中作文,在思想、灵魂的撞击下作文。
这样既有利于激发学生写作的冲动和热情,为学生作文提供了鲜活的“生活源”,将作文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作文成为学生的一种“需要”,又能与作文训练要求相结合,使作文教学各个环节“活”起来。
二、引导学生深入生活,积累素材,学会思考
陶行知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
”新课标也明确提出: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
因此,作文教学光从文本上指导学生是不够的,更重要是引领学生深入生活,观察生活,并在生活中学会思考,“捕捉事物的特征”。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文的素材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对生活的观察、思考。
中学生受过重的课业负担和认知水平的限制,其对生活的关注较少,认识容易片面肤浅,对生活中的“美”缺少体验,更缺少“发现”,作文时往往觉得无事可写,无话可说,不知道要表达什么思想,老师要指导学生善于积累素材,提炼主题,养成表情达意的习惯。
这样,作文
时就会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思想感情可表达。
三、训练学生遣词造句,学会表达
大多学生受生活环境和语言习惯影响,书面表达能力一般较差。
因此,加强遣词造句、表达成文的训练尤其重要。
1.引导学生做好词汇积累
每一位老师都知道:积累越厚实,写作就越有基础,文章就能根深叶茂开奇葩。
反之,没有积累,则胸无点墨,是写不出文章来的。
因此,要想写出好作文,首先必须要有一定的词汇积累。
老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年少记忆强的优势,指导学生一方面熟读背诵教材中优秀篇章、精彩片断,大量吸收优美语句:另一方面自行摘录生活中有价值的语言内容,如成语谚语俗语等,帮助他们积累起终生受用不尽的语言材料。
教师要鼓励学生勤记忆勤动笔,将有用的东西记在本子上,要长期坚持。
一口吃不成胖子,要点点滴滴地积累。
2.引导学生学会阅读思考
学生背了大量的书,做了大量的读书笔记,还未必能写出一手好文章。
因为这种积累是静态的罗列、堆积,要真正让这些材料在学生头脑中活化,还得让学生对作品语言以及作品所蕴涵的思想反复地去品、去思。
要引导学生学会去圈点、批注、点评。
虽然,学生开始做的圈点批注还比较浅薄,比较零碎,但我们要珍视学生的这些一鳞半爪,要多鼓励他们,引导他们做进一步的思考。
让他们由此渐进,在感悟中深化思想,在感悟中升华人格,在感悟中萌发初步的写作思维能力。
3.对学生进行文体训练
近年来话题作文都是文体不限,但我们也知道“文体不限”绝不是不作体裁要求,因此“不限文体”虽然给了我们体式选择的自由,但不同的话题还是要有较为适宜的体例来承载。
作为老师,我们还是应将各种常用文体的写法都训练到位,学生文体知识全面了,写作时才能“以不变应万变”,才能从中选取自己最拿手且最适合表现此话题的体式,求得最佳发挥。
在这一方面,可采用作文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训练形式。
如日记、书信、请假条、表扬稿、读书笔记等,当学生丢失了心爱的铅笔盒,教给他写一篇“寻物启示”。
当学生面临困境得到他人热情帮助时,鼓励他们写“感谢信”,送给帮助过自己的人,以表达真诚的谢意。
当自己做错了事,得罪了别人,伤害了友情时,建议他们制作抒写“歉意卡”,表达自己的愧疚,争取别人的谅解。
当学生对班级建设有许多新的好的建议时,教给他们写建议书。
当学生对干部、同学、老师有意见时,教给他们写意见信。
作文也可以与活动结合起来:新年快到了,鼓励学生为联欢会编写话剧、小品的剧本,也可以设计贺年卡,编写新年祝词;逢学校组织活动,布置学生为共青团组织设计活动计划和方案;运动会上,让学生以“小记者”身份写采访稿,写新闻报导。
总之,学生惟有在通晓各种文体的基础上,方能择善扬长,展现自己最亮丽的一面。
四、及时组织评改,培养学生评改作文能力
在作文评改问题上不少人存在认识上的偏差,他们认为作文评
改的主体是教师,精批细改每一篇学生作文是语文教师的职责。
殊不知这样做既加重了中学语文教师的批改负担,限制了学生作文数量,同时学生从中收效甚微,常常是作文本发下去学生只看一眼总批和分数就扔到一旁,不能从中领悟并改进。
这样做另一方面忽视了对学生作文修改能力的培养,直接制约了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中学生要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享受,沟通见解。
因而我们切不可越俎代庖,大包大揽,而是要教会学生方法,让学生学会自己评改作文。
常用的方法是组织学生互评、互改或自评、自改作文,老师总结点评。
这样再三训练,学生评改作文的能力很快就会提高。
总之,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目前还是一个弱项,需要我们的不断探索。
教师要求学生写出好作文,首先自己要以身作则,经常利用课余时间练笔,写好下水作文,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平时要利用各种机会,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写作热情,比如举行各种作文竞赛,组织学生投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