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产业化
建筑工业化建造的本质和内涵3篇
建筑工业化建造的本质和内涵3篇建筑工业化建造的本质和内涵1建筑工业化建造的本质和内涵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也逐渐开展起工业化建造的新模式。
建筑工业化建造是指将工业化的概念引入建筑设计、建筑材料和建筑施工中,通过快速、标准化和可持续的方式,实现高效益和优质的建筑。
建筑工业化建造已经成为建筑行业重要的发展趋势之一,正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和推广。
建筑工业化建造的本质是将建筑工程的生产过程由传统的现场加工,改为在工厂预制,把工期、品质与成本可控化、标准化、大规模化精装配送到现场进行拼装,实现高度智能化生产的一种方式。
与此同时,建筑工业化建造必须具备一系列的内涵,包括工厂化生产、标准化设计、模块化施工和资讯化管理。
工厂化生产是建筑工业化建造的重要环节,建筑元件的生产已经与装配工作分离,单项性生产越来越普遍,同时现代化的生产机器设备,增强了工艺自动化和科学化的程度,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让建筑装配工程更加精准和标准化。
标准化设计是建筑工业化建造的一个重要环节,设计人员必须为生产企业提供详尽的设计图纸和技术数据,以确保生产厂家能够在标准化的生产技术和流程下,生产高质量的建筑元素。
这不仅是质量保证,同时也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制造成本。
模块化施工是建筑工业化建造的特有方式和关键环节,它是按照既定的尺寸和设计,将生产后的构建块与建筑部分组合,从而实现快速却高效的施工。
这种方式具有建筑过程熵值低、安全性高、使修缮和重装置变得容易、更易于水泥地铺设、可快速制造出各种形客量及大小的建筑、改善室内环境等多种优点。
同时,模块化施工也可以大幅度缩短建筑工期,减少现场施工所需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极大提高了工程的有效时间和效率。
资讯管理是建筑工业化建造的最后环节。
这种方式基于现代先进的技术和信息系统,包括了施工方案设计、施工现场管理、生产和物流配送、项目监管和客户服务等方面。
资讯化管理可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减少人力资本投入,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和效益。
建筑产业化(装配式建筑)简介
二、建筑产业化政策简介
2、地方政策
2.1北京
2.1.1京建发〔2010〕125号 关于推进本市住宅产业化的指导意见 2.1.2京建发〔2010〕141号 关于产业化住宅项目实施面积奖励等优惠措施的暂行办法
2.1.3京建发〔2013〕138号 关于确认保障性住房实施住宅产业化增量成本的通知13来自二、建筑产业化政策简介
1.新建绿色建筑。 2014年下半年起新建民用建筑原则上全部按照绿色建筑一星级及以上标准建设。其中,单体建筑面积2万 平方米以上大型公共建筑和国家机关办公建筑,按照绿色建筑二星级及以上标准建设;八个低碳发展实 践区(长宁虹桥地区、黄浦外滩滨江地区、徐汇滨江地区、奉贤南桥新城、崇明县、虹桥商务区、临港 地区、金桥出口加工区)、六大重点功能区域(世博园区、虹桥商务区、国际旅游度假区、临港地区、 前滩地区、黄浦江两岸)内的新建民用建筑,按照绿色建筑二星级及以上标准建设的建筑面积占同期新 建民用建筑的总建筑面积比例,不低于50%。 2.新建装配式建筑。 各区县政府在本区域供地面积总量中落实的装配式建筑的建筑面积比例,2014年不少于25%;2015年不 少于50%;2016年,外环线以内符合条件的新建民用建筑原则上全部采用装配式建筑,装配式建筑比例 进一步提高。 3.既有建筑节能改造。 基本建成覆盖本市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的能耗监测系统,健全和完善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 造机制。力争至2016年底,三年累计完成700万平方米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其中,改造后单位建筑 面积能耗下降20%及以上的达到400万平方米。结合旧住房综合改造,因地制宜改善既有居住建筑能耗水 平。
2.2沈阳
沈建发〔2013〕68号 2013.05.08 《市建委关于推动沈阳市现代建筑产业化工程建设的通知》
建筑产业化及其发展
建筑产业化及其发展建筑产业化是指将建筑工程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标准化、规模化和工厂化的转变,借助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和管理方法,实现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和高效率生产。
建筑产业化的发展意义重大,对于提高建筑质量、促进经济增长、保护环境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建筑产业化的发展对于提高建筑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传统的施工方式中,施工现场受到天气、人员、设备等多种因素的制约,施工质量无法得到有效控制。
而通过工程化建筑,可以将施工分解为多个模块,进行标准化生产,并在工厂环境中进行质量监控。
这种方式能够降低施工变量和施工错误的风险,大大提高建筑质量的稳定性。
同时,工程化建筑还能借助数据分析和自动监测等技术手段,实现对建筑质量的实时监控和追踪,提高施工质量的可追溯性和可控制性。
建筑产业化的发展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
一方面,工程化建筑生产具有规模经济优势,可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
通过大规模生产,可以降低材料、设备和劳动力等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从而减少建筑投资的成本。
另一方面,工程化建筑还能够加速施工进度,缩短建筑周期,提高工程交付效率。
这对于推动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刺激经济增长。
建筑产业化的发展有益于保护环境。
传统的建筑施工方式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和建筑垃圾,对环境造成污染。
而工程化建筑的基本原则是“先装配,后施工”,通过将建筑材料、设备在工厂中进行加工和装配,减少了现场施工的碎料和废料产生。
同时,工程化建筑还可以实现对水、电、气等资源的高效利用和节约,减少了施工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排放。
这样既减少了对资源的浪费,又降低了施工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然而,建筑产业化的发展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首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不完善,制约了工程化建筑的推广和应用。
其次,由于工程化建筑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持,对于技术和资金实力较弱的企业来说存在一定的门槛。
再次,工程化建筑产业链条的协同发展程度较低,建筑设计、材料制造、配套设备等方面的配套能力还不够强大。
合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推进建筑产业化发展的实施意见
合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推进建筑产业化发展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合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9.08.09•【字号】合政办〔2019〕22号•【施行日期】2019.08.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建筑市场监管正文合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推进建筑产业化发展的实施意见合政办〔2019〕22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相关单位:为进一步加快装配式建筑发展,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71号)、《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通知》(皖政办秘〔2016〕240号)、《合肥市绿色建筑发展条例》等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按照政府推动、市场主导、科学规划、规模适度的原则,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推动建造方式变革,促进建筑业与信息化、工业化深度融合。
(二)发展目标。
到2020年,实现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20%以上,建筑产业链总产值达1000亿元以上;到2025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30%以上,建筑产业链总产值达2000亿元以上。
(三)实施要求。
按照分区推进、分类实施的原则,将装配式建筑发展划分为重点推进区域、积极推进区域和鼓励推进区域。
重点推进区域是指《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界定的中心城区,具体范围为绕城高速内全部区域和绕城高速外各类工业园、产业园、科技园等;积极推进区域是指安巢经开区和各县(市)三级及以上城镇、各类工业园、产业园、科技园等;鼓励推进区域是除上述区域以外的区域。
自2020年起,全市所有保障性住房(含棚户区、城中村改造、拆迁安置用房以及租赁住房等)、人才公寓等住宅建筑和政府投资建筑面积大于10万平方米的公共建筑全部应用装配式建造技术,非政府投资新建项目逐年增加装配式建造技术应用比例,具体实施标准和要求由市建筑产业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城乡建设局)另行制定。
发展新型建筑工业化 实现建筑产业现代化
叶 明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委员会秘书长 中国工程建筑标准化协会建筑产业化分会副会长 中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顾问总工2020年8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有关推动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具体意见和要求,在我国将开启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的新阶段,无疑为建筑业转型升级、实现建筑产业现代化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进入新时代,建筑工业化并不是新问题,也不是新理念,而是我国建筑业一直倡导的发展方向。
早在新中国建国之初,我国就提出了实现建筑工业化的任务。
经过70多年的奋斗,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成为拥有一定程度的机械化、工业化和现代化水平的建筑业大国。
但是,我国建筑工业化任务还没有完成,总体上还处在工业化中期阶段,在工业化方面与已经实现建筑工业化的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实现建筑工业化的任务不完成,建筑产业现代化就不可能实现。
因此,按照党中央提出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要求,对于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仍然是我国建筑产业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
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建筑工业化被称为“新型建筑工业化”,“新型”应该主要区别之前的建筑工业化,主要“新”在从传统粗放的建造方式向新型工业化建造方式的转变。
新型工业化建造方式主要是指:在新发展理念指导下,以建筑为最终产品,运用现代工业化的组织和手段,对建筑生产全过程的各阶段的各生产要素的资源优化和系统集成,达到建筑设计标准化、构件生产工厂化、建筑部品系列化、现场施工装配化、土建装修一体化、管理手段信息化、生产经营专业化,并形成有机的产业链和有序的流水式作业,从而全面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效率和效益。
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是对建筑业乃至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在新时代的新要求,是一项带有革命性、根本性、全局性的工作,也是对行业自身的新跨越。
所谓革命性,是指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是以现代工业化的生产方式替代传统粗放的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生产方式。
建筑产业化(装配式建筑)及其发展
一、建筑产业化的背景与现状
3、建筑产业化的背景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建筑业仍是一个劳动密集型、建造方式相对 落后的传统产业,尤其在房屋建造的整个生产过程中,高能耗、高污染、 低效率、粗放的传统建造模式还具有普遍性,与当前的新型城镇化、工业 化、信息化发展要求不相适应,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
6
一、建筑产业化的背景与现状
主要问题—生产方式落后: 技术集成
能力低
管理方式
粗 放
传统生产方式
劳动力
素质低
生产手段
落 后
造成房屋建造质量和效益不理想
7
一、建筑产业化的背景与现状
4、建筑产业化的提出 2013年10月,俞正声主席主持全国政协双周协商会,提出“发展建筑产业化” 的建议,张高丽副总理作出重要批示。 2014年5月,国务院印发《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明确提 出“以住宅为重点, 以建筑工业化为核心,加大对建筑部品生产的扶持力度,推进 建筑产业现代化”。 2014年9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方案》,明确提出 “大力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
环境 保护
23
第三部分
建筑产业化工作(工艺)流程
24
三、建筑产业化工作(工艺)流程
建筑设计院 设计 生产厂家 深化设计
装配式建筑 施工方案
构件的生产 和运输
构件的现场 安装
25
现场受力 构件的浇筑
合成一个整体
三、建筑产业化工作(工艺)流程
(一)装配式建筑图纸的设计 先由建筑设计院进行设计,然后由生产厂家深化设计,出具相应的施工 图,再通过建筑设计院复核后实施。
22
二、建筑产业化基本内涵和应用优势
建筑工程产业化
建筑工程产业化
近年来,建筑工程产业化已成为国内外建筑领域的热点话题。
产业化建设是指在建筑项目中引入工厂化生产和现代化管理的方式,实现建筑生产过程的标准化、模块化和自动化。
它通过工厂化生产来提高建筑工艺水平,降低工程成本,缩短工期,改善施工质量,提高整体项目的竞争力。
在建筑工程产业化的实践中,数据的采集和分析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大量的数据收集分析,可以有效地优化建筑设计和施工方案,提高工程的可行性和盈利性。
此外,数据的积累还可以促进建筑企业内外部的协同作业,提高生产效率和项目管理能力。
除了数据的应用,建筑工程产业化还需要依靠现代化的设备和技术。
新型的建筑材料、建筑机械和建筑工艺的运用,可以大大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效率。
例如,建筑机器人可以完成重复性高的工作,减少人力投入,提高生产速度,降低劳动强度和安全风险。
此外,建筑工程产业化还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和质量控制机制。
通过标准化和规范化的管理,可以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与此同时,透明的项目管理和质量监控,可以为建筑工程的验收提供足够的依据,避免纠纷和争议。
最后,要实现建筑工程产业化,还需要各方的支持和合作。
政府和行业组织可以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产业升级。
建筑企业需要积极转变观念,提升技术和管理水平,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合作,形成产业链的完整闭环。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产业化是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通过数据应用、现代化设备和技术、完善的管理体系和政策支持,建筑工程的生产方式将发生根本性的变革,为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建筑工程产业化方案
建筑工程产业化方案引言: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建筑工程产业也在不断地发展和改进。
传统的建筑工程施工方式存在着许多弊端,比如效率低、成本高、质量难以保障等问题,给建筑工程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阻碍。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建筑工程产业化应运而生,成为了建筑工程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和趋势。
一、建筑工程产业化的概念建筑工程产业化是指通过对建筑工程的设计、材料、构件、施工、管理、服务等环节进行优化,实现工程的工业化生产、标准化设计、模块化制造和信息化管理,以提高施工质量、降低成本、减少浪费并缩短工期的一种建筑工程新模式。
通过产业化的手段,可以降低施工成本、提高工程质量、缩短工期、增加工程安全性,提高产品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
二、建筑工程产业化的发展现状目前,建筑工程产业化已经成为了建筑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
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已经将建筑工程产业化作为战略性发展重点来推动,有的国家甚至已经形成一套成熟的建筑工程产业化体系。
在中国,国家也在积极推动建筑工程产业化的发展,通过一系列政策和措施,鼓励和支持建筑工程产业化的发展。
但是,目前建筑工程产业化在我国的发展还面临不少问题和挑战,比如标准缺乏、技术体系不成熟、市场需求不足等。
因此,需要进一步探讨建筑工程产业化的发展方向和解决对策。
三、建筑工程产业化的发展方向1. 技术创新在建筑工程产业化的发展过程中,技术创新是关键。
建筑工程产业化需要新的设计理念、新的材料、新的工艺、新的施工技术和新的管理模式。
比如,采用BIM技术进行建筑工程的设计和施工管理,可以方便各个不同专业之间的交流与协作,提高设计效率,减少设计错误,提高工程质量。
另外,通过智能化装备和信息化管理的手段,可以提高工程施工的精度和效率,降低施工成本,缩短工期。
2. 标准化设计建筑工程产业化需要建立一套成熟的标准化设计体系。
通过标准化设计,可以实现建筑工程的组合、拼装和标准化生产,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材料浪费,降低建筑成本,在保障施工质量的同时缩短工期。
建筑构造——建筑工业化
建筑构造——建筑工业化一、引言建筑工业化是指通过工厂化生产、标准化设计和模块化构造等方式,实现建筑行业的现代化和产业化发展。
在当前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建筑工业化成为了提高建筑效率、节约资源和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对建筑工业化的意义、挑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探讨。
二、建筑工业化的意义1. 提高效率传统建筑方式常常需要现场施工,时间周期长,而且受到气候和人工条件的制约。
而建筑工业化采用工厂化生产,可以减少现场的工序和时间,提高建筑效率。
2. 节约资源建筑工业化在设计阶段就实现了模块化标准化,通过精细的生产计划和材料利用率,可以减少浪费和资源消耗。
3. 提升质量建筑工业化过程中,通过严格的工艺管理和质量控制,确保了建筑品质的一致性和稳定性,避免了传统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
4. 推动可持续发展建筑工业化采用的标准化设计和工厂化生产,可以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并且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三、建筑工业化的挑战1. 技术问题建筑工业化需要相关的先进技术支持,包括建筑信息化、制造技术和装配技术等方面的创新。
同时,工业化生产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生产工艺问题也需要解决。
2. 人才问题建筑工业化需要专业的人才支持,包括设计人员、生产工程师等,这就对建筑行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3. 规范问题建筑工业化需要制定完善的标准和规范,以确保生产的模块化构件的质量和安全性。
4. 市场认可问题倡导传统建筑方式的行业利益相关者对于建筑工业化的接受度和认可度可能存在一定的障碍。
四、建筑工业化的未来发展方向1. 利用数字技术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建筑设计、生产和施工全过程的可视化和智能化,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管控。
2. 推动产业协同建筑工业化涉及到多个领域的合作,包括设计、制造和施工等,需要各个环节之间的紧密合作和协同。
3. 加强人才培养建筑工业化需要具备相关知识和技能的专业人员,因此在人才培养方面要加大力度,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建筑工业化人才。
建筑产业化项目业绩介绍
目录
卫德住工科技长期从事住宅工业化技
术研发与支持服务。2012年,公司独立运营,从亚 泰集团沈阳PC工厂开始,迄今为止,已为包括中建
三局有限责任公司、中建海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中建八局有限公司、中铁十四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中铁房山桥梁有限公司、海南省建设集团、 陕西建工集团、安徽建工集团、西安建工集团等近
14
天津住宅建设发展集团
(天津天筑建材有限公司)PC项目位于天津市武清区,由沈阳卫德住宅工业化科技有限公司设计规划, 项目规划用地150亩,其中厂房面积为26880平方米,堆场面积为56639平方米,另外预留堆场面积为 16160平方米,设计最大生产能力为年产住宅产业化PC构件25万立方米,能够生产包括外墙板、内墙板、 叠合楼板、阳台、楼梯、PCF板、空调板、女儿墙等所有预制构件。预计2014年落成并于3月底试运营, 为目前国内最先进规模最大的PC构件生产线之一。
来海建集团将建筑工业化作为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向现代建工产
业进军的战略项目,专门成立海南省建筑产业化股份有限公司具 体推进建筑工业化工作。
项目规划厂区整体占地面积约85500㎡,四跨钢结构车间,主 要以工业化住宅构件生产为主,项目生产能力为年产建筑构件15 万立方米,能够生产建筑工业化全系列构件产品。在建筑全预制 情况下(预制率达70%),可满足约60万平米的建筑需求。卫德住 工将为海建建筑工业化项目提供包括工艺设计、建厂服务、深化
16
山东潍坊恒信建设集团
是以房地产开发、建设、营销为主,同时发展金融服务、投资担保、物业管理等业务的综合性集 团公司。预计所建PC项目主要以工业化住宅构件为主,能够生产全系列产品,卫德住工科技提供全套 住宅产业化技术支持,包括工艺术设计、建厂服务、深化设计、模具设计、生产培训以及安装培训, 目前已经完成深化设计、模具设计培训。
工程产业化方案
工程产业化方案一、背景分析工程产业化是指通过规模化、标准化和工厂化的方法,将建筑工程项目中的设计、施工、材料、设备等各个环节进行集成与优化,以实现高效、节约、安全的建设方式。
随着工程产业化的兴起,传统的建筑施工模式将逐渐被新的工程产业化模式所替代,这对于当前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将带来深远的影响。
在目前的国情下,我国建筑产业化的发展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传统的建筑施工模式依然占据主导地位,效率低下、成本高昂,人力资源和材料资源浪费严重,施工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建筑周期长、效率低下,同时,工程产业化的发展受到技术、资金、政策等方面的制约,急需找到新的发展路径,为此,制定一个针对目前中国工程产业化发展现状的方案非常必要。
二、问题现状1. 传统建筑施工模式低效率,成本高昂传统的施工模式主要依赖于现场施工,而且施工过程中往往存在很多的不规范现象,包括施工材料的浪费、人力资源的浪费、施工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障等,导致建筑施工周期长、施工效率低下,进而影响工程投资效率。
2. 工程产业化发展受到技术、资金、政策等方面的制约工程产业化发展还受到技术、资金和政策等方面的制约,一方面是因为现有的工程产业化技术水平较低,无法满足工程产业化的需求,另一方面,由于工程产业化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现有的资金还不能够满足工程产业化的需求,此外,政策法规方面对于工程产业化发展的政策还不够完善,这些问题都制约着工程产业化的发展。
3. 环境问题传统的建筑施工模式对环境影响大,包括大量的粉尘、噪音、废弃物等,严重影响周边居民的生活和环境,同时还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需要寻找一种对环境影响小、安全、节约的建设方式。
四、制定目标1. 提高建设施工效率2. 提高施工质量3. 减少建设成本4. 保护环境五、工程产业化方案1. 技术创新通过引进国外先进的工程产业化技术,同时加强自主研发,不断提高工程产业化技术水平,包括施工工艺、施工设备等方面的技术创新,提高工程产业化的整体水平。
推动建筑业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发展的实施方案
推动建筑业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发展的实施方案推动建筑业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发展的实施方案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提升建筑业工业化水平:- 加快推进建筑产业化和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推广和应用预制构件、模块化建筑等技术,降低工程施工周期和成本,提高建筑质量和施工效率。
- 建立健全建筑工业化标准体系,完善相关政策和法规。
2. 推动建筑业数字化转型:- 加快推进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在设计、施工、运营和维护等各个环节的应用,提高项目管理和效能。
- 推广使用建筑物联网技术和传感器,实现建筑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智能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 推动建筑业与其他领域的数字化融合,如建筑与物流、建筑与能源等,实现产业链的优化和协同发展。
3. 加大绿色建筑发展力度:- 制定和完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鼓励和引导建筑企业和业主选择环保材料和节能技术,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和环境友好性。
- 加强建筑节能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使用太阳能、地源热泵等可再生能源技术,减少建筑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 鼓励建筑业参与城市生态建设,推动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提升人居环境质量。
4. 加强人才培养和技能提升:- 建立健全建筑工业化和数字化领域的人才培养机制,加强相关专业教育和培训。
- 推动建筑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加强科研创新和技术交流。
- 鼓励建筑业员工参与技能培训和职业发展,提高行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5. 建立监管机制和推动政策落实:- 加强对建筑业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发展的监管,建立健全相关政策和法规,提高行业规范性和管理水平。
- 加大宣传和推广力度,提升社会对建筑业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发展的认识和支持,形成良好的发展环境。
通过执行以上实施方案,可以推动建筑业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发展,提高建筑质量和效率,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促进可持续发展。
对建筑产业化的认识和建议
对建筑产业化的认识和建议:建筑产业化是指通过标准化设计、工业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信息化管理等方式,将建筑产品从设计、生产、运输、装配等环节集成为一体的一种新型建筑生产方式。
建筑产业化可以提高建筑生产效率、节约资源、降低成本、提高工程质量,是未来建筑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以下是对建筑产业化的认识和建议:1.推进标准化设计。
标准化设计是建筑产业化的基础,通过制定统一的设计标准、规范和模数,实现建筑部品、构配件的通用互换,降低生产成本和复杂度。
政府和企业应该加大对标准化设计的投入,鼓励设计单位开发标准化设计,同时加强标准化设计的知识产权保护。
2.加强工业化生产。
工业化生产是建筑产业化的重要环节,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保证质量。
政府和企业应该加大对工业化生产的投入,鼓励企业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生产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
3.推广装配化施工。
装配化施工是将预制构件在工厂生产完成后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组装的一种施工方式,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减少现场作业量、降低成本。
政府和企业应该加大对装配化施工的推广力度,鼓励施工企业采用装配化施工技术,提高施工组织和管理水平。
4.强化信息化管理。
信息化管理是建筑产业化的重要支撑,可以提高项目管理效率、优化资源配置、降低风险。
政府和企业应该加大对信息化管理的投入,鼓励企业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提高项目管理信息化水平。
5.加强政策扶持。
政府应该加大对建筑产业化的政策扶持力度,制定相应的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政策,鼓励企业采用建筑产业化技术和管理模式。
6.培养专业人才。
建筑产业化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政府和企业应该加大对人才培养的投入,鼓励高校和培训机构开设相关课程和培训项目,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7.强化市场推广。
政府和企业应该加大对建筑产业化的市场推广力度,通过各种渠道宣传建筑产业化的优势和前景,提高社会认知度和接受度。
8.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建筑产业化是一个全球性的发展趋势,政府和企业应该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同时推动我国建筑产业化产品和服务走向国际市场。
建筑行业未来七大发展趋势及行业升级方向(2023年至2028年)
建筑行业未来七大发展趋势及行业升级方向(2023年至2028年)目前,建筑企业普遍面临生存难题,但与此同时,行业的产值却持续攀升。
本文旨在从产业结构、技术变革以及人才储备等多个角度,对未来五年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通过整理和总结这些趋势,可以为企业的决策层和管理层提供有效的参考,帮助他们制定企业发展战略和业务布局。
未来,我们还将探讨建筑企业的战略规划和行业周期管理,以及卓越商业模式等相关内容,并欢迎企业管理者在评论区进行讨论和交流。
一、建筑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政府大量投资公共资金来刺激建筑业的发展,特别是央企代表的建筑企业集中度的提升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由于投建营运一体化、融资成本优势、建筑合规化、项目规模增大以及技术门槛的提高等因素,导致中小型建筑商逐渐被边缘化,变成了大型建筑企业的配套和劳务商。
中小建筑商之所以被淘汰的核心原因是其能力不足。
行业的集中度在长期内持续提高,而大型建设承包商和具有差异化技术领先性的企业则呈现出长期投资价值。
二、绿色建筑大势所趋在"双碳"的背景下,碳排放限制逐渐升级,环保整治和能耗双控力度不断增强。
同时,结合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等行业趋势,可以预见低碳生产技术的革新、节能减排和装配式建筑将成为专业工程公司发展的方向。
这对行业的技术创新和服务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未来市场开发带来了新的增长空间。
尽管成本经济性仍然是一个瓶颈,政府主导绿色建筑的先期投资以及行业技术门槛的持续提高为领先型企业提供了跨越式发展的良机。
建筑行业正在进入循环经济时代,可再生建筑材料得到大规模应用。
在未来五年里,十大可再生建筑材料包括粘土砖、植物基聚氨酯泡沫板、大麻混凝土、生态砖、竹子、橡胶轮胎、夯土、报纸木、聚碳酸酯板和芯片板。
《关于“十四五”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指导意见》明确规定到2025年,新增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率应达到60%o因此,绿色可再生建筑材料的应用比重将不断提高。
建筑产业现代化
上一页
返回
1.2 建 筑 产 业 现 代 化 的 时 代 背景与人才需求
• 121 建 筑 产 业 现 代 化 的 时 代 背 景
• 当 前 , 我 国 高 消 耗 、 高 污 染 、 低 效 率 的 传 统 “粗 放 ”建 造 模 式 , 在 住 宅 和 其 他 房 屋 建 设中 仍 较 为 普 遍 . 与 此 同 时 , 建筑建造技术水平不高、劳动力供给不足、高素质建 筑工人短缺,以及社会对于建筑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使 得传统的发展模式和建造方式越来越难以为继.从西方 发达国家走过的道路来看,随着全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 的不断提高,建筑建造方式必然要走集成集约、绿色低 碳、产业高效的道路.发达国家的产业化建筑比重一般 高 达 60% 甚 至 70% 以 上 . 相 比 之 下 , 我 国 的 建 筑 产 业 化处于较低水平,发展正处于转折点,必须通过整个产业 的转型升级,使建设领域节约能源资源、促进节能减排、 转变发展方式、提升质量效益等发展战略目标得以实 现.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建设工程信息的收集
(1)所在地招标投标代理机构的能力与特点,所在地招标投标 管理机构及管理程序。 (2)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勘察报告,施工图设计及施工图预算、 设计概算,设计、地质勘察、测绘的审批报告等方面的信息, 特别是该建设工程有别于其他同类工程的技术要求、材料、 设备、工艺、质量要求有关信息。 (3)工程造价的市场变化规律及所在地区的材料、构件、设备、 劳动力差异。 (4)本工程适用的规范、规程、标准,特别是强制性规范。
• 公司在快速扩张发展时,人才保障非常关键.但事实上, 企 业 不 太 可 能 招 到 对 口 人 才 ,只 能 择 优 录 取 再 进 行 人 才 再培养.
建筑工程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建筑工程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建筑工程是指利用人工和自然资源,通过规划、设计、施工、监管等一系列工作,建造各种建筑物和工程设施的过程。
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基础性和综合性:建筑工程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之一,与各行各业密切相关。
它不仅是人们生产、生活和学习的场所,也是体现一个国家、一个城市形象和文化内涵的重要标志。
建筑工程通常需要综合运用各种自然和人工资源,包括土地、建材、劳动力等。
2. 长周期性:建筑工程的周期一般较长,从规划到设计、施工再到竣工验收,往往需要数年时间,甚至更长。
尤其是大型的基础设施工程,如高速公路、铁路、桥梁等,更是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资源。
3. 高风险性和不确定性:建筑工程面临着众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
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面临土质问题、设计调整、资金问题、自然灾害等各种风险。
因此,需要进行严密的工程管理和控制,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和质量的保证。
4. 高技术性和创新性: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建筑工程也得到了很大的改进和提升。
从传统的砖木结构到现代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从手工操作到机械施工,建筑工程不断突破和应用新技术,提高了工程质量和效率。
同时,建筑工程也需要面对社会、环境等方面的需求和挑战,包括节能环保、智能化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创新。
建筑工程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人们对建筑工程的要求也在不断增加。
绿色建筑强调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等方面的要求,注重建筑与环境的协调。
可持续发展则更加注重建筑工程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长期影响,强调建筑材料和技术的可再生性和资源利用率。
2. 智能化和信息化:随着科技的发展,建筑工程也越来越智能化和信息化。
自动化设备和智能控制系统的应用使得建筑工程更加安全、高效和便捷。
同时,信息技术的应用也使得建筑项目管理更加高效,信息共享更加方便。
3. 建筑产业化和工业化:建筑产业化是指将建筑工程从传统的现场施工模式转向工厂生产和装配式施工模式,通过标准化和模块化设计,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建筑工业化
1970年代- 至70年代中期,人们对这类住宅的要求不断提高——面积更 大、功能更全、外形更为美观,最重要的是更为安全、耐用、节能。
•1976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国家工业化住宅建造及安全法案,( National Manufactured Housing Construction and Safety Act) ,同年开始由HUD (Department of) Housing and Urban Development <美>住房和城市发展部负责出台一系列严格的行业规范 标准,一直沿用到今天。 •除了注重质量,现在的工业化住宅更加注重提升美观、舒适性及个性化, 许多工业化住宅的外观与非工业化住宅外观差别无几。 •新的技术不断出台,节能方面也是新的关注点。 •美国的工业化住宅经历了从追求数量到追求质量的阶段性转变。
23
美国工业化住宅现状
木结构住宅
钢结构住宅
24
美国1997年新建住宅147.6万套,其中低层住宅为113万套,而木结 构低层住宅数量为99万套,其他的为钢结构低层住宅。
据美国工业化住宅协会2001年度估计,2200万的美国人居住在1000 多万套工业化住房里。
2001年, 工业化住宅在美国占现有住宅总量的7%。2007年美国工业 化住宅产业预计为118亿美元。目前在美国,每16个人中就有1个人居住 的是工业化住宅。
采用装配式工业化建造技术,将绝大部分构件、部品甚至节点和连接 件在工厂工业化预制,现场采用流程化、工法化的连接、安装技术,可 以不受建造季节气候影响,大幅提高部品的制作质量,稳定结构的整体 建造技术水平,保障结构的整体建造质量。
11
3、发展建筑工业化建造技术是建筑业实现“四节一环保”、 低碳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建筑产业化发展的指导意见
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建筑产业化发展(fāzhǎn)的指导意见为进一步推进现代建筑产业化发展,把我市现代建筑产业打造成千亿元产值的支柱产业(zhī zhù chǎn yè),实现现代建筑产业化发展新突破,迈上新台阶,按照激励引导与强制推行相结合、全面推动和分类指导相结合、外引和内育相结合的原则,现就加快推进现代建筑产业化发展提出指导意见如下:一、工作(gōngzuò)目标(一)实现装配式建筑技术在我市工程建设中广泛应用,开工面积2011年达到150万平方米以上,2013年达到500万平方米以上,2015年达到1000万平方米以上,单体(dān tǐ)建筑预制装配化率达到30%。
到2020年,装配式建筑技术在我市得到大规模应用,单体建筑预制装配化率达到60%。
(二)推进国家级现代建筑产业化基地建设和以铁西现代建筑产业园为主导的产业园区建设。
2015年,形成一批以优势企业(qǐyè)为核心、产业链完善的产业集群,形成2—3个国家级现代建筑产业化基地;铁西现代建筑产业园区完成一期规划建设目标。
(三)完善(wánshàn)技术支撑体系建设。
到2015年,建立适合市场需求的多模式装配式建筑技术体系,形成良性竞争、健康发展的市场格局。
二、具体措施(一)推进(tuījìn)工程建设。
1.在具备装配式建筑技术应用条件的保障性安居工程等政府投资(tóu zī)项目,全部采用装配式建筑技术进行建设。
对采用装配式建筑技术建设的经济适用房、动迁安置房、公共租赁房等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所增加的成本计入项目建设成本。
2.在我市城市重点区域(二环内、商业核心区等)内,具备装配式建筑技术应用条件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全部采用装配式建筑技术进行建设,在项目土地出让公告中予以明确,并将预制装配化率、全装修面积比例等内容(nèiróng)加入土地出让条件。
建筑工程产业化
小议我国建筑工程产业化(169810009 方奎广)摘要:对比分析国内外建筑工程产业化的发展状况,提出新常态下建筑工程产业化发展面临的问题,重点分析建筑工程产业化必要性与紧迫性,以实现建筑业产业转型与技术升级。
按发展建筑工程产业化发展条件,结合国内国际经济技术条件对建筑工程产业化发展的特点进行了思考与分析,重点对建筑工程产业化目前推广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最后针对当前我国建筑工程产业化的发展情况提出有关建议: 要全面推进建筑工程产业化工作; 要加强研发与工程示范应用; 要立足于政策支持,也应注重市场化引导; 要积极推进建筑工程产业化全产业链建设,并应积极推进建筑工程产业化发展。
本文全面介绍了我国建筑工程产业化各时期的发展情况,对当前建筑工程产业化发展现状与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探讨了我国新时期建筑工程产业化发展的新趋势。
关键词: 建筑工程产业化; 市场化引导; 全产业链;建筑工程产业化问题一、建筑工程产业化概念建筑工程产业化,是指用集建筑工程设计施工生产为一体,用产业化大批量生产的方式生产建筑工程部件,充分发挥工程装备和工程建筑建模能力,将建筑工程由现场施工变为,工厂生产现场总成,将工程建筑由“建造”转变为“制造”,对建筑这将在提高工程建筑质量的同时又大幅提高劳动生产效率,降低资源消耗量。
然而建筑工程产业化并不是简单地搭积木,而是将建筑工程的设计、制造、施工等融为一体的运行,每个部分相互依托,相互关联,促进建筑工程产业的发展。
建筑工程产业化以集成型规模化的生产取代劳动密集型手工生产,以产业化制品的现场装配取代劳动密集型手工生产方式,以产业化制品现场装配取代现场湿作业施工方式,实现建筑工程产业化以生产产业化,施工机械化,建筑工程信息化,促进建筑工程产业升级,化解当前钢铁产能过剩,加快我国建筑机器人技术,自动化技术,工程装备机械的升级发展,最终促进我国工业4、0和智慧城市建设的发展。
1、建筑工程产业化国际情况法国是世界上最早推行建筑工程产业化的国家,它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代建筑工程产业化”范本,即以全装配式大板和工具式模板现浇工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议我国建筑工程产业化(169810009 方奎广)摘要:对比分析国内外建筑工程产业化的发展状况,提出新常态下建筑工程产业化发展面临的问题,重点分析建筑工程产业化必要性与紧迫性,以实现建筑业产业转型与技术升级。
按发展建筑工程产业化发展条件,结合国内国际经济技术条件对建筑工程产业化发展的特点进行了思考与分析,重点对建筑工程产业化目前推广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最后针对当前我国建筑工程产业化的发展情况提出有关建议: 要全面推进建筑工程产业化工作; 要加强研发与工程示范应用; 要立足于政策支持,也应注重市场化引导; 要积极推进建筑工程产业化全产业链建设,并应积极推进建筑工程产业化发展。
本文全面介绍了我国建筑工程产业化各时期的发展情况,对当前建筑工程产业化发展现状与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探讨了我国新时期建筑工程产业化发展的新趋势。
关键词: 建筑工程产业化; 市场化引导; 全产业链;建筑工程产业化问题一、建筑工程产业化概念建筑工程产业化,是指用集建筑工程设计施工生产为一体,用产业化大批量生产的方式生产建筑工程部件,充分发挥工程装备和工程建筑建模能力,将建筑工程由现场施工变为,工厂生产现场总成,将工程建筑由“建造”转变为“制造”,对建筑这将在提高工程建筑质量的同时又大幅提高劳动生产效率,降低资源消耗量。
然而建筑工程产业化并不是简单地搭积木,而是将建筑工程的设计、制造、施工等融为一体的运行,每个部分相互依托,相互关联,促进建筑工程产业的发展。
建筑工程产业化以集成型规模化的生产取代劳动密集型手工生产,以产业化制品的现场装配取代劳动密集型手工生产方式,以产业化制品现场装配取代现场湿作业施工方式,实现建筑工程产业化以生产产业化,施工机械化,建筑工程信息化,促进建筑工程产业升级,化解当前钢铁产能过剩,加快我国建筑机器人技术,自动化技术,工程装备机械的升级发展,最终促进我国工业4、0和智慧城市建设的发展。
1、建筑工程产业化国际情况法国是世界上最早推行建筑工程产业化的国家,它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代建筑工程产业化”范本,即以全装配式大板和工具式模板现浇工艺。
再建立许多专用体系后,发展通用构建制品和设备为特征的“第二代建筑工程产业化”过渡,法国的住宅产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现在已由专用体系向通用体系过渡,建筑体系捉奸向学校,办公楼,体育及公用建筑发展。
瑞典是世界上推行建筑工程产业化最早的国家之一,其中80%的住宅工程以通用部件为基础的住宅通用体系,瑞典产业化住宅公司生产的独户住宅已畅销世界各地。
丹麦,是世界上第一个将“模数”法制化的国家,大量居民住宅采用多元化装配大板体系,丹麦发展住宅通用化体系的发展方向是“产品目录设计,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等多方面。
美国为推广产业化住宅,联邦政府住房和城市发展部颁布美国产业化住宅建设和安全标准。
当前美国住宅产业化市场发展完善,住宅用构件和补品标准化、系列化、及其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程度很高。
几乎接近100%各种施工机械,设备仪器等租赁化非常高,混凝土商品化高84%。
由于美国住宅没有受”二战“的影响,它没有走欧洲大规模预制装配的道路,而是注重住宅个性化、多样化,美国住宅多建于郊区,以低层结构为主,用户按照样本或者自己喜欢的地点和方案谁房屋,按照住宅产业化上产品目录购买房屋构件补品,委托承包商进行建造,其特点是采用标注化,系列化,通用化的构件产品,现场机械化施工,优点功能多质量好,效率高,价格适当,满足个性化住宅需求,80年代后期国家建造工程产业化更加注重住宅功能和个性化需求据相关数据显示,在美国有10%的人居住在产业化建造的住宅。
日本住宅产业经历了标准化,多样化,产业化,集约化信息化等不同阶段的演变和晚上过程,但是日本的住宅产业化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同时新加坡的住宅产业化也比较成熟在经过七八十年代的发展,政府便集中资源推广,实施了包括资助研发、制定标准,知识产权归属建设单位等有力措施,推动施工企业实施开展,经过试点,实验、验收新加坡要求保障房项目100%采用住宅产业化技术,占项目总量的40%。
2、我国建筑工程产业化概况我国的建筑工程产业化发展始于20世纪50年代,在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就提出借鉴前苏联和东欧各国的经验,在国内推行标准化、工厂化、机械化的预制构件和装配式建筑。
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是我国装配式建筑的持续发展期,尤其是从70年代后期开始,我国多种装配式建筑体系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由于预应力混凝土圆孔板生产技术简单,各地都建有生产线,大规模生产的预应力空心板成为我国装配式体系中最量大面广的产品。
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为在北京地区满足高层住宅建设的发展需要,从东欧引入了装配式大板住宅体系,其内外墙板、楼板都在预制厂预制成混凝土大板,采用现场装配,施工中无需模板与支架,施工速度快,有效地解决了当时发展高层住宅建设的需求,至20世纪80年代末,全国已有数万家预制混凝土构件厂,全国预制混凝土年产量达2500万m 3。
这一时期这些装配式体系被广泛应用与认可,大量预制构件都标准化,并有标准图集,各设计院在工程项目设计中按标准图集进行选用,预制构件加工单位按标准图集生产加工,施工单位按标准图集进行构件采购。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很好地适应了当时我国建筑技术发展的需要,然而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我国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低潮,结构设计中很少采用装配式体系,大量预制构件厂关门转产。
我们必须看到,装配式建筑存在的一些问题开始显现,采用预制板的砖混结构房屋、预制装配式单层工业厂房等在唐山大地震中破坏严重,使人们对于装配式体系的抗震性能产生担忧,相比之下认为现浇体系具有更好的整体性和抗震性能;而大板住宅建筑因当时的产品工艺与施工条件限制,存在墙板接缝渗漏、隔音差、保温差等使用性能方面的问题,在北京的高层住宅建设中的应用也大规模减少。
与之相反的是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现浇结构体系得到了广泛地应用,采用现场现浇的结构体系更加符合当时我国大规模的建设需求。
二、我国建筑工程产业化的现状新时期,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我国的人口红利正在消失,建筑行业面临劳动力短缺、人工成本快速上升的问题,同时目前传统现场施工方式也面临环境污染、水资源费、建筑垃圾量大等日益突出的问题。
为解决这些问题,保持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扶持推行建筑工程产业化,以实现“四节一环保”的要求。
然而,目前国内相关地区对建筑工程产业化发展的热点过度聚焦于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提出过高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应用比例,这有可能对建筑工程产业化的健康发展带来负面效果。
1、建筑工程产业化国内外对比情况,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建筑行业人均竣工面积仅为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1/4-1/5;建筑周期长,同样一个18层高层住宅,我国需要13个月建设完成,日本等发达国家只需要9个月。
质量水平偏低,技术落后,机械化程度低,无标准化,流程化,质量不稳定,容易受气候,人力环节等因素影响,劳动力紧缺,且素质偏低,民工荒普遍,缺乏培训,劳动力素质低,专业性不高,缺乏专业培训。
万科在2006年完成的国内首批装配式节能环保住宅,上海浦东万科新里程住宅项目包括1栋14层和1栋11层高层住宅其外墙,楼板。
阳台。
楼梯空调板等均是预制混凝土构件,预制装配率高达70%,据万科统计施工过程降低20%的施工能耗,减少60%的用水,混凝土与钢筋消耗,以及80%的木材损耗,施工垃圾以及装卸垃圾长沙远大从事住宅产业化,是第一家以住宅产业化类别核准成立的新型住宅制造工业企业,远大设有住宅研究院,负责绿色建筑技术体系,建造方式,施工工法,技能环保等研究与实验2010年远大层用360小时建成一个1、7万平米30层的酒店轰动一时,被誉为”地球上速度最快的建设者”。
三、建筑工程产业化的必要性长期以来我国建筑业师劳动密集产业,一直享受廉价劳动力的优势,带动巨大就业,产业化推动力不足,随着用工荒蔓延,人孔红利的消失,建筑业对提高劳动生产效率需求不断提升。
我国建筑国民不断扩大,建筑产值一直保持25%增长,开工面积大,巨大建筑需求促使大部分企业忙于扩展市场,没有精力顾及技术革新和技术创新加之我国建筑设计属于独立行业,无需考虑工艺流程,建筑产业链信息交互有限,设计施工信息部对等,难以实现生产流程化。
1)、企业发展应对提高工程建设效率与劳动生产率,提高施工机械装备和施工水平,促进建筑产业集聚合集约发展资源利用更加合理,减少建筑垃圾产生,降低建筑能耗,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和环境友好,可以减少用水量60%以上,木材80%材料浪费20%以上,建筑垃圾80%,建造综合能耗70%以上环境友好,减少三废污染,防止噪音扰民,绿色环保有利于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节约建设成本,实现节能目标。
2)、改善施工条件,降低建造过程的噪音,垃圾扬尘,粉尘等污染,提高工程质量,工艺条件好,质量稳定,尺寸精准,降低难度对复杂构建,只需要制造一次性磨具就可以大批量生产,工期短,空间换时间,多工序可以并行施工,不受天气影响,节约材料内有跑冒滴漏,节约抹灰装饰材料、总之,建筑工程产业化有助于提升工程同时降低成本取得业主方和承包方的双赢,更好地实现高质量低成本,短工期,好节能的绿色高品质工程提高生产效率,缩短建造周期,提高资本运作效率。
3)、促进行业技术进步与创新,带动设计施工、建材等50多个关联产业,近2000多种产品技术创新促进建筑产业链的转型和升级促进工业4、0开展,建筑工程产业化每增加100亿元投资,带动其他相关产业增加150亿元,其中冶金建材增加70亿元,建筑产业100亿产值带动传统钢铁水泥陶瓷及新材料近200亿的规模产业链,对促进中国制造2025和产业升级信息化有重要意义。
4)、有利于建筑业由劳动密集向技术密集转变,提升产业工人素质,实现减员增效,有利于建筑产业实施走出去战略,降低用工需求,为建筑业走出去注入强大的活力。
5)、有利于高质量,大规模建设保障性住房建设,改善高品质需求与落后生产方式之间的矛盾,提高效率保证质量,控制成本建筑产业的优势提升建筑品质。
使建筑隔音,隔热保温、抗震、耐火、防水等性能改善,提高安全性,健康性和耐久性四、建筑工程产业化面临问题目前,我国的建筑设计与建筑施工技术水平已接近或达到发达国家技术水平,根据建筑技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应积极探索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其中建筑工业化就是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然而,由于当前行业对建筑工程产业化正确理解不够,导致我国的建筑工程产业化发展常常局限于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在一些地区以为发展建筑工程产业化就是发展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这个问题是需要我们认真探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