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数导学案

合集下载

众数导学案

众数导学案

众数导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众数的概念,会求众数。

2.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三者的差别,学会选择恰当的数据代表对数据做出准确的判断。

学习重(难)点:掌握众数的概念,会求众数。

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环节要求:预习课本82---84页的内容,回答课本中的有关问题,能够知道什么是众数,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结合具体情境知道什么情况选择平均数、何时选用中位数,什么问题最关注的是众数.二、预习检测环节(5分钟)1.数据1 、2 8 5 3 9 5 4 5 4的众数、中位数分别为()A.4.5、 5 B.5、 4.5 C.5、4 D.5、 52.一组数据13,22,23,19,20,26,30,x,其众数为26,则x的值________.三、探究学习:(一)众数的求法课本做一做思考:1.如果数据中两个数据出现次数相等,众数是哪一个?2.如果数据中每个数据都只出现一次呢?众数是哪一个?3.一组数据总是重复一个数呢?众数是哪一个?(二)数据的选择探究课本议一议内容并回答课本所提出的问题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都有哪些自己的特点?高一级学校录取新生主要是依据考生的总分,这与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中的哪一个关系较大?四归纳提升环节同学们,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五、拓展练习1、双击训练P84随堂练习1、2题2、变式训练婷婷的妈妈是一位校鞋经销部的经理,为了解鞋子的销售情况,随机调查了9位学生的鞋子的尺码,由小到大是:20,21,21,22,22,22,22,23,23。

对这组数据的分析中,婷婷的妈妈最感兴趣的数据代表是()(A)平均(B)中位数 (C)众数3.拓展训练某次数学考试,婷婷得到84分。

全班共30人,其他同学的成绩为1个100分,4个90分,22个85分,以及一个40分和一个36分。

婷婷计算出全班的平均分为83分,所以婷婷告诉妈妈说,自己这次成绩在班上处于“中上水平”。

婷婷有没有欺骗妈妈?当堂检测: 5分钟(1)若一组数据8,9,7,8,x,3的平均数是7,则这组数据的众数是________.(2) 对于数据组 3,3,2,3,6,3,10,3,6,3,2 ①这组数据的众数是3;②这组数据的众数与中位数的数值不等;③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与平均数的数值相等;④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与众数的数值相等。

20.1.2众数导学案

20.1.2众数导学案
众数
问题反思:
平均数
中位数
众数
要否排序
在不在所给数据中
唯不唯一
四、问题解决:(10分钟)
1、上海某软件科技公司招聘市场销售人员,应聘者:这个公司员工收入到底怎样呢?经理说:我公司员工的收入很高,月平均工资为2000元.职员C:我的工资是1200元,在公司算中等收入职员D:我们好几人工资都是1100元.
F
G
H
I
J
K
L
分数
80
90
80
80
40
90
100
100
90
90
80
100
观察上面的数据,发现
分数
出现次数
哪个数据(分数)出现的次数最多?。这组数据的众数是。
问题反思:一组数据的众数唯一吗?
2016- -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
问题3:求出这次测试中1、2组同学成绩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1组
2组
平均数
中位数
二、问题情境:(3分钟)
1、导入新课:众数与中位数和平均数也一样是数据的代表,它不受个别数据的影响反映了一组数据的多数情况,当一组数据有较多的重复数据时,众数往往是人们所关心的一个量。
2、呈现目标
3、预习交流
三、问题探究(15分钟)
探索一:
问题1:某次数学学业测试,1组同学成绩
学生
A
B
C
D
E
F
G
H
I
土城子中学___八__年级__数学____(学科)导学方案
课题
20. 1.2众数
课型
新授课
总课时数
时间
6.
第14周第课时
设计者

中位数与众数 导学案

中位数与众数  导学案

中位数与众数导学案姓名:一、定义1、众数的定义:书页2、中位数:书页3、求中位数的步骤:1、;2、当数据的数量为时,中位数是;3、当数据的数量为时,中位数是;例1:某男子篮球队在10场比赛中,投球所得分数分别为80、86、95、86、79、65、98、86、90、81,则该球队的10场比赛所得分数的众数为________,中位数为________.例2:某饮食公司为一学校提供午餐,有3元、4元和5元三种价格的饭菜供师生选择(每人限定一份).如图,是五月份的销售情况统计图,这个月一共销售了10400份饭菜,那么师生购买午餐费用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各是多少?例3:在一次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上,参加男子跳高的17名运动员成绩如下:那么运动员成绩的众数是________,中位数是________,平均数是________。

二、练习1、为了筹备班里的新年联欢会,班长以全班同学最爱吃的哪几种水果做民意调查,以决定最终买什么水果.该次调查最终应该由数据的( )决定.(A)平均数(B)中位数(C)众数(D)无法确定2、对于数据7,9,6,8,10,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位数等于平均数 (B)中位数大于平均数(C)中位数小于平均数(D)以上都不对3、如果数据20、30、50、90和x的众数是20,那么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________,平均数是________。

4、某班40个同学参加“支援灾区”捐款活动,情况如下表:若该班同学人均捐款4元,求:(1)x和y;(2)捐款的中位数和众数.5、某中学要召开运动会,决定从9年级全部的150名女生中选30人,组成一个花队(要求参加花队的同学的身高尽可能接近).现在抽测了10名女生的身高,结果如下(单位:厘米):166 154 151 167 162 158 158 160 162 162(1)依据数据估计,9年级全体女生的平均身高约是多少?(2)这10名女生的身高的中位数和众数各是多少?6、已知一组数据10、10、x和8的中位数和平均数相等,求这组数据的中位数.7、在一次环保知识竞赛中,某班50名同学得分情况如下:50分,2人;60分,3人;70分,6人;80分,14人;90分,15人;100分,5人;110分,4人;120分,1人。

众数三步导学教学设计2次修改稿

众数三步导学教学设计2次修改稿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众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学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

2 、通过与先前统计知识(平均数、中位数)的对比,知道众数和中位数、 平均数三者的区别 。

3、认识众数在生活中的作用,使学生能根据具体的问题,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体会学习统计知识的价值。

教学过程: 、激情导课1. 导入课题观察这组数据你有什么发现? 来说一说什么是众数 ?揭示众数的定义: 在一组数据中, 出现几个相同的数据, 且出现的次数最多 的一个数,在统计学上,我们称之为众数。

(板书: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 多、的一个数,我们称之为众数。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统计量?它们分别是怎样求呢?2. 导出目标众数》教学设计教学重点 : 能找出一组数据中的众数,了解众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 众数和中位数、平均数三者的差别.并能在实际生活的情景中、数学 的活动中体会众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 课件1.32 1.48 1.52 “六一”儿童节快到了, 班身高情况:1.33 1.44 1.45 1.46 1.49 1.50 1.51 1.52 1.52为了更好的参与比赛,老师调查了一下我们五1.46 1.52 1.47 1.47 1.52 1.521.48 1.52我们给 1.52 这样的数起个名字叫众数。

那么谁看来,对于平均数和中位数这两个统计量大家已经十分熟悉, 本节课 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 ( 1)认识众数 ( 2)知道众数和中位数、平均数三者的区别 ( 3)能在具体情境中选择恰当的数据表示一组数据的特点。

3. 效果预期 既然平均数和中位数大家能够学好,老师相信 这节课的学习任务大家一定会很好的掌握! 、民主导学 任务一 找众数1. 任务呈现 你能找到这组数据的众数吗?2. 自主学习吗? 什么是众数呢 ?请大家齐读一遍。

那么根据定义你能找到这组数据的众数1.52) 1.47 (1)如果把所有的 1.52 去掉,你还能找到这组数据的众数吗?( 1.46 1.48 )你发现了什么?(一组数据中众数可能不止一个) 呢? (2)如果把所有的 1.46 1.47 和 1.48 也去掉,这组数据的众数又是多少 没有)你又发现了什么?(一组数据中可能没有众数) 3)如果一组数据很多,为了确保准确,我们可采用什么办法找众数? 3. 展示交流 说说你对众数的认识 任务二 通过找出最佳解决方案,理解众数。

人教版数学《认识众数》导学案_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认识众数》导学案_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认识众数》导学案_教学设计◆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人教版数学《认识众数》导学案文章内容由收集!人教版数学《认识众数》导学案学习内容:人教版新课标教材统计,第122至123页的内容。

学习目标:1、认识众数,理解众数的意义和作用。

2、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能选择合适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学习重点:认识众数,理解众数的意义及作用。

学习难点:众数和中位数、平均数三者的区别,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如何选择合适的统计量来表示。

教学过程:一、激趣定标(一)完成练习求出下列数的平均数5、6、7、8、9 列式:()平均数=()求出下列数的中位数5、6、7、8、9 中位数:()2、3、4、6、7、8 中位数:()(二)回忆平均数、中位数的求法。

(三)、出示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认识众数,理解众数的意义和作用。

2、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能选择合适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二、自学互动自学互动(一)学习内容:122页例1.学习方式:小组合作看书122页例11、求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2、求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3、看着这组数据你发现什么?◆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人教版数学《认识众数》导学案文章内容由收集!人教版数学《认识众数》导学案4、在这组数据中,()出现的次数最多,是这组数据的()。

众数能反映一组数据的()自学互动(二)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内容:1、小组合作讨论: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区别平均数2、完成下列各题下列几种情况一般使用什么统计量?(1)五年(1)班有50人,五(2)班有45人,要比较两个班的学习成绩,应该选取( )。

A.平均数B.中位数C.众数(2)在演讲比赛中,某个选手想知道自己处于什么水平,应该选( )。

A.平均数B.中位数C.众数(3)要统计同学们最喜欢的动画片,应该选取()。

A.平均数B.中位数C.众数三、测评训练1、完成课本123页做一做2、完成课本124页练习二十四第1题四、生活小知识:运动服的均码五、总结全课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众数平均数整体水平所有中位数一般水平位置众数集中情况次数。

《众数》的教学设计(精选5篇)

《众数》的教学设计(精选5篇)

《众数》的教学设计(精选5篇)《众数》的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众数的含义、。

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理解众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2、能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3、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从而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学习兴趣。

4、渗透数学知识________于实践,反过来又服务于实践的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众数含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

2、弄清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的区别,能根据统计量进行简单的预测或做出决策。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翩翩起舞,潺潺悠然,心神安和。

舞出一幅美丽的风景,舞出中华民族之精魂。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名太极演员表演的太极拳,刚柔相济,动静相和,此刻的表演让整个鸟巢都笼罩在一片祥和宁静的氛围之中。

令人惊奇的是,所有太极演员的身高都是1、70米。

张艺谋在选拔演员时,为什么不选身高1、90米的大帅哥,为什么不选身高2、20米。

不选身高1、40米的。

便要选身高1、70米的呢?生:身高1、70米的人多。

师:多还可以用哪个字表示?引出:众数。

二:认识众数。

1、定义。

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

(板书)板书众数众数能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情况。

2、练习。

下面我们就来找一找一组数据中的众数。

你发现了什么?(学生总结:一组数据中,众数可能不止一个,也可能没有众数。

)三、比较3个统计量的区别。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学习了(板书)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三种统计量,这三种统计量都能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但他们又有所不同,在什么情况下选择什么统计量,要根据具体情况和我们所关心的问题来确定。

1、弄清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的区别。

师:辉煌公司人事部需要招聘技术员一人,小范去应聘,赵本山经理告诉他:“我这里报酬不错,月平均工资是元,你在这里好好干!”第二天,小范兴高采烈的上班了。

可是职员C却偷偷告诉他:“我的工资是1500元,在公司算中等收入。

中位数和众数导学案

中位数和众数导学案

中位数和众数导学案一、导学:(一)课题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平均数,知道它可以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利用它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除了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也常用来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二)学习目标:1.理解中位数、位数的意义.2.熟练利用样本的中位数和众数估计总体的众数的问题.3.体会中位数和众数在统计中的作用.(三)学习重.难点:重点:认识中位数,众数这两种数据代表.难点:利用中位数,众数分析数据信息做出决策.二、分层次自学:第一层次学习(一)自学指导:1.自学内容:课本P116页到P117页的内容.2.自学时间:5分钟.3.自学方法:4.自学指导:(1)什么叫中位数?怎样确定一组数据的中位数?(2)中位数反映的是一组数据的什么特征量?(3)完成P117页练习题.(二)自学:学生可结合自学指导进行自学.(三)助学:1.师助生:明了学情,差异指导;2.生助生:相互交流、矫正错误.(四)强化:1.中位数的意义.2.中位数的求法.3.中位数的单位.第二层次学习(一)自学指导:1.自学内容:自学课本P118页到P120页的内容.2.自学时间:5分钟3.自学方法:4.自学指导:(1)什么叫众数?怎样确定一组数据中的众数?(2)众数是反映一组数据的什么特征数?(3)完成P118练习题.(4)学习例6中的整理数据的方法.(5)总结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各自的优缺点.(二)自学:学生可结合自学指导进行自学.(三)助学:1.师助生:明了学情,差异指导;2.生助生:相互交流、矫正错误.(四)强化:1.中位数、众数、平均数的意义.2.中位数、众数的求法.3.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各自的优缺点.4.完成P121页练习,并点评.三、评价:1.学生自我评价(围绕三维目标).2.教师对学生的评价:(1)表现性评价;(2)纸笔评价(评价检测).3.教师的自我评价(教学反思).。

《众数》数学教案(优秀5篇)

《众数》数学教案(优秀5篇)

《众数》数学教案(优秀5篇)《众数》数学教案篇一“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第二课时)”的说课(使用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10章第2节,第97~104页)一。

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在信息社会“数字”社会里,常常需要在不确定的情况下,根据大量纷繁杂芜的数据做出一个合理的决策,而统计正是通过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为人们更好地制定决策提供依据及建议,数学教案-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第二课时)]。

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是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的3个统计特征量,是帮助学生学会用数据说话的基本概念。

本节内容是继平均数学习之后的后续内容,既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深化与拓展,又是联系现实生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良好素材。

2、课时安排和说明参照新教材教师用书建议:“10.2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这一节准备安排三个课时,第一课时主要承上启下地回顾探索平均数的一些性质及简单应用。

第二课时探索得到众数和中位数的概念,并会正确计算众数和中位数,了解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的各自适用范围。

第三课时是练习实践课,目的是巩固和深化本节知识及会用计算器计算平均数,用计算机计算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

本次说课内容为第二课时。

3、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众数和中位数两概念的形成过程及两概念的简单运用。

教学难点:利用收集的数据整理分析,对刚接触统计不久的学生来说,他们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尚缺乏这方面的知识经验,因此,对统计数据从多角度进行全面分析,使学生形成一定的统计观念(即数据感)是教学难点。

二.学情分析认知分析:学生已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及会计算平均数,这两者形成了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

能力分析:学生已初步具备一定的归纳、猜想能力,但在数学的应用意识与应用能力方面尚需进一步培养。

情感分析:多数学生对数学学习有一定的兴趣能够积极参与研究,但在合作交流意识方面,发展不够均衡,有待加强;少数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够强,尚需通过营造一定的学习氛围,来加以带动。

八年级数学《中位数和众数(第二课时)》导学案

八年级数学《中位数和众数(第二课时)》导学案

八年级数学《中位数和众数(第二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1.认识众数,并会求出一组数据的众数。

2.理解众数的意义和作用。

3.会利用众数分析数据信息做出决策。

【学习重难】1、重点:认识众数这种数据代表。

2、难点:利用众数分析数据信息做出决策。

【导学流程】(一)学习准备:(1)数据3、6、3、8、3、8、3的中位数是.其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是。

(2)有14个数据:23、15、27、22出现的次数依次为2、5、3、4次,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其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是。

(3)在一组数据中,对于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往往也是人们比较关注的数据。

(二)解读教材活动1 问题再探,感受新知问题2 下表是某公司员工月收入的资料:(1)计算这个公司员工月收入的平均数;(2)若用(1)算得的平均数反映公司全体员工月收入水平,你认为合适吗?我们已经知道该公司员工月收入的平均数高于中位数,用中位数来反映公司全体员工月收入水平比用平均数反映公司全体员工月收入水平更合适,但实际上有11名员工(人数最多的群体)的月收入是3000元,低于中位数、平均数。

那么3000元更能反映公司多数员工的月收入水平,更受人们的关注,更具有普遍意义。

感受新知:1、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称为。

如:(1)数据8、9、9、8、8、8、9、9、8、10、7、9、9中,7出现次,8出现次,9出现次,10出现次,其中数据出现的次数最多,所以这组数据的众数是。

(2)数据12、9、12、10、10、10、9、12中,9出现次,10出现次,12出现次,其中数据和出现的次数都是次且出现次数最多,所以这组数据的众数有两个,分别是和。

2、一组数据的众数可以是唯一的,例如(1);也可以是不唯一的,例如(2)。

当一组数据中多个数据出现的次数一样最多时,这几个数据都是这组数据的众数。

3、众数一定存在于原数据之中。

4、众数也常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用来描述数据的集中趋势。

当一组数据中有较多的重复数据时,众数往往是人们所关心的一个量。

七年级数学下册6.1.3众数导学案湘教版

七年级数学下册6.1.3众数导学案湘教版

6.1。

3 众数1。

认识众数,并会求出一组数据中的众数.2.理解众数的意义和作用。

它也是数据代表,可以反映一定的数据信息,帮助人们在实际问题中分析并做出决策.3.会利用众数分析数据信息做出决策。

自学指导阅读课本P144~146,完成下列问题。

自学反馈1.什么是众数?在一组数据中,把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叫做这组数的众数。

2。

自学完教材P145例4后,你认为该公司总经理、普通职工以及应聘者将分别关注职工月工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中的哪一个?为什么。

解:略.3。

思考:众数有什么特点,它的优点是什么?缺点是什么?众数是一组数据中的出现次数最多的数,众数可以不止1个.解:略。

活动1 小组讨论例某商店3、4月份出售某一品牌各种规格的空调,销售台数如表所示:1匹 1.2匹1.5匹2匹3月12台20台8台4台4月18台台数规格月份6台30台14台根据表格回答问题:(1)商店出售的各种规格空调中,众数是多少?(2)假如你是经理,现要进货,6月份在有限的资金下进货单位将如何决定?解:(1)1.2匹;(2)通过观察可知1。

2匹的销售最大,所以要多进1.2匹,由于资金有限就要少进2匹空调.。

活动2 跟踪训练1.某公司的33名职工的月工资(以元为单位)如下:职员董事长副董事长董事总经理经理管理员职员人数11215320工资5500500035003000250020001500(1)求该公司职员月工资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2)假设副董事长的工资从5000元提升到20000元,董事长的工资从5500元提升到30000元,那么新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又是什么?(精确到元)(3)你认为应该使用平均数和中位数中哪一个来描述该公司职工的工资水平?解:(1)2090 、500、1500;(2)3288、1500、1500(3)中位数或众数均能反映该公司员工的工资水平,因为公司中少数人的工资额与大多数人的工资额差别较大,这样导致平均数与中位数偏差较大,所以平均数不能反映这个公司员工的工资水平。

中位数和众数导学案

中位数和众数导学案

中位数和众数导学案
1. 中位数
中位数是一组数据中的一个数值,能够把数据分成两个部分,使得前半部分的数据小于或等于中位数,后半部分的数据大于或等于中位数。

1.1 中位数的计算方法
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中位数就是所有数据排序后的中间的那个数;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偶数,中位数就是所有数据排序后中间两个数的平均值。

1.2 中位数的应用场景
中位数通常用于表示一组数据的中间值,比如在统计学中用于描述一组观测值的集中趋势。

2. 众数
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可以有一个或多个众数。

2.1 众数的计算方法
统计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项,就是众数。

2.2 众数的应用场景
众数通常用于描述数据中的典型值,比如在调查中用来表示被调查对象的共同特征。

3. 中位数和众数的区别
中位数和众数都可以用于描述一组数据,但是它们的应用场景和计算方法有所不同。

中位数通常用于连续型数据或者数量较大的数据集,能够较好地反映数据的集中趋势。

众数通常用于离散型数据或者分类数据,能够较好地反映数据的共同特征。

4. 总结
中位数和众数都是描述一组数据的统计指标,它们能够反映数据的集中趋势和共同特征。

中位数是将数据分成两个部分的数值,能够较好地表示数据的中间值。

众数是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能够较好地表示数据的典型值。

通过学习中位数和众数的计算方法及其应用场景,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数据。

第1课时 众数导学案

第1课时 众数导学案

西西关关小小学学““高高效效课课堂堂””课课改改实实验验行行动动工工具具––五五年年级级数数学学导导学学案案编编制制::安安红红芳芳《众数》导学案【学习内容】:课本第122——123页。

【学习目标】:1、我能知道什么是众数,能找出一组数据中的众数。

2、我能根据数据统计要求,从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这三个不同的统计量中选择适当的一个来进行分析。

【导学指导】一、知识链接:1.下面记录的是第一小组同学有课外书的数量。

单位:册1325 16 17 2518 19求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和中位数。

二、自主学习五(2)班要选择10名同学组队(要求演员们身高最好全部相等)参加集体舞比赛。

现在有20名同学报名,他们的身高情况见教科书122页“例1”下面的统计数据。

请同学们完成下面问题:问题一:以平均数(1.475m)为参照选取10名队员:最低身高=___________;最高身高=___________;身高差=_____________。

问题二:以中位数(1.485m)为参照选取10名队员:最低身高=___________;最高身高=___________;身高差=_____________。

问题三:以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1.52m)为参照选取10名队员:最低身高=___________;最高身高=___________;身高差=_____________。

我发现:以______为参照物选取的10名队员身高均匀,比较合格。

在上面的这组数据中,1.52出现的次数________,是这组数据的众数。

众数能能够反映一组数据的_______情况。

三、尝试练习1.五(1)班全体同学左眼视力情况如下:5.0 4.9 5.3 5.2 4.7 5.2 4.8 5.1 5.3 5.24.85.0 4.5 5.1 4.9 5.1 4.7 5.0 4.8 5.15.0 4.8 4.9 5.1 4.5 5.1 4.6 5.1 4.7 5.15.0 5.1 5.1 4.9 5.0 5.1 5.2 5.1 4.6 5.0(1)根据上面的数据完成下面的统计表。

导学案:众数

导学案:众数

众数学习目标:1掌握众数的概念,会找出一组数据的众数。

2培养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和数据处理能力。

学习重点:会找出一组数据的众数。

学习难点:区别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

学习过程:一、复习引入:1、什么叫做平均数什么叫做中位数2、某小组进行跳绳比赛,每个成员1分钟时间跳的次数如下:234 133 128 92 113 116 182 125 92①分别计算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和中位数。

②你认为平均数、中位数哪一个能更好地反映这组同学的跳绳水平3、下面是一家鞋店在一段时间内各种尺码男鞋的销售量统计表:1这段时间内共销售了多少双男鞋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销售量最多的是哪种尺码的鞋答:销售量最多的是______3这个统计表能给鞋店店主什么信息4在这些问题中,店主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二、快乐自学1、阅读教材)22232425销售量(双) 2 5 3 9 7 3 1 这30双女鞋尺寸的平均数是_________、中位数是_________、众数是_________。

选择题:(1)已知一组数据从小到大依次排列为:-2,0,4,, 6,15,其众数是6,则中位数为A、4B、5C、6D、2某面包房在一天内销售面包100个,各类面包销售量如下表:面包种数奶油巧克力豆沙稻香三色椰茸销售数个10 15 25 5 15 30 在这个问题中,如果你是店主,你最关心的是哪一个统计量A、平均数B、众数C、中位数D、都不是选做题某学校组织教师为汶川地震救灾捐款,分6个工会小组进行统计,其中第6工会小组尚未统计在内,如图(1)求第1到5个工会小组捐款金额的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2)若全部6个小组的捐款平均数为2750元,求第6小组的捐款金额,并补全统计图.。

人教版数学《众数》导学案

人教版数学《众数》导学案

人教版数学《众数》导学案◆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人教版数学《众数》导学案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人教版数学《众数》导学案学习内容:五年级数学下册122P123页例1。

学习目标:1、结合实际生活,理解众数的含义,学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理解众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2、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学习重点:理解众数的含义,及特点。

学习难点: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定标。

1、复习平均数和中位数(课件出示题)3、引入新课:4、展示学习目标(课件出示)(1)认识、理解众数的含义,学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理解众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2)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二、自学互动,探究新知。

【学习活动一】1、学习方式:个人自学,小组合作。

2、学习任务:(1)收集小组的身高,小组汇报。

(2)观察收集的一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3)根据你的预习和理解,谁能说说什么众数?板书: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能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情况。

【学习活动二】1、学习方式:个人自学,小组合作,展示结果。

2、学习任务:寻找最佳解决方案(1)看书自学课本122页的例1。

(2)讨论:你们认为参赛队员的身高是多少厘米比较合适呢?该如何选?怎样选更合理?(3)分析比较统计量的区别:思考:平均数的大小与这一组数据里每个数据的()有关系。

中位数处于这组数据的()。

众数只关注()。

(4)即时训练:完成做一做。

(出示课件)三、教师点拨:(这三个统计量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四、达标测评,检查效果。

1、下面请看这是五(1)班的21名男生一分钟内仰卧起坐,成绩如下(单位:次)19 23 26 29 28 32 34 35 41 33 3125 27 31 36 37 24 31 29 26 30(1)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各是多少?(2)如果成绩在3137为良好,有多少人的成绩在良好以上?◆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人教版数学《众数》导学案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人教版数学《众数》导学案。

小学五年级数学 第六单元《统计》众数导学案

小学五年级数学 第六单元《统计》众数导学案

开发区水坡小学小学五年级数学第六单元?统计?众数导学案〔水坡小学赵世强〕一学习目标1.理解众数的含义,学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理解众数在统计学上的含义,2.学会分析和理解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3. 统计是一门系统的知识,让学生知道在这五年的学习中,每学期都有统计方面统计方面的知识,可知在数学教学中建立统计的数学思想丰富和拓展数学思维,让学生体会从数据中找到问题。

4.使学生初步了解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联系与区别,能初步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统计量。

5使学生体会众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并能运用数学知识合理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难点重点:1.掌握众数的含义和它在统计学中的意义,学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

统计是一门系统的知识,要学会运用不同的统计量来解决具体问题。

难点:通过学习的统计量知识,综合分析数据。

学生准备:课前调查全班同学的右眼视力。

教师准备:系统复习以前学习的统计知识,重点把握平均数、中位数的含义好在统计学中的意义。

二预习学案1.复习与新知识有联系的旧知识〔1〕什么是平均数?怎样求一个数的平均数?〔2〕什么是中位数?怎样求一个数的中位数?〔3〕用什么数表示一个数的一般水平最适宜?2揭示课题,引入新课通过上面对过去已经学过的统计知识的回忆。

我们知道统计还有其他知识点来构成这个体系,本课时我们来学习另外一个统计量——众数〔板书课题:众数〕三导学案1自主学习〔1〕围绕“如何根据身高选拔参加集体舞比赛的队员〞?“你认为用哪一个数据代表参赛队员身高比拟适宜〞?等问题进行思考。

〔2〕观察后思考下面的问题:这组数中,哪一个数出现的次数最多?出现了多少次?队员身高均匀,舞姿整齐是不是最好看?〔3〕通过预习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你还有什么新发现告诉大家吗?2 合作探究〔1〕大家如果有跳集体舞的经历,那么就会知道,参加集体舞表演的队员身高越相近,表演效果就越好,舞姿也才能较好的统一。

2022年初中数学精品导学案《众数》导学案

2022年初中数学精品导学案《众数》导学案

6.1.3 众数学习目标:1.掌握众数的概念,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2.掌握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意义;3.培养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和数据处理能力.预习导学——不看不讲学一学:仔细阅读教材P144至P146的内容,解决下面的问题:说一说:(1)什么是众数?(2)说一说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之异同?做一做:1.说出以下数据的众数5 56 6 9 9 9 978 82、在一次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上,参加男子跳高的17名运发动的成绩如下表所示:分别求这些运发动成绩的众数.3、某工厂生产的一批零件,其重量〔单位:kg〕如下:【课堂展示】当厂长某鞋厂生产销售了一批女鞋30双,其中各种尺码的销售量如下表所示:计算30双女鞋尺寸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从实际出发,请答复题中三种统计特征量对指导本厂的生产是否有实际意义?合作探究——不议不讲互动探究一:某工程咨询公司技术部门有总工程师1人,工程师1人,技术员7人,见习技术员1人;现需招聘技术员1人。

小王前来应征,总经理说:"我们这里的报酬不错,平均工资是每月1900元,你在这里好好干!"小王在公司工作了一周后,找到总经理说:"你欺骗了我,我己问过其他技术员,没有一个技术员的工资超过1900元,平均工资怎么可能是每月1900元呢?"总经理说:"资确实是每月1900元·〞表是该部门月工资报表:5000 4000 1800 1700 1500 1200 1200 1200 1000 400工资问题1、请大家仔细观察表中的数据,讨论该部门员工的月平均工资是多少?总经理是否欺骗了小王?2、平均月工资能否客观地反映员工的实际收入?3、再仔细观察表中的数据,你们认为用什么数据反映一般技术员的实际收入比拟适宜?对以上的问题,要求各小组进行讨论交流,并记录交流结果,教师把学生得出的纷繁多样的结论有目的地引向"中等水平的工资"和"大多数员工的工资"来反映比拟合理。

众数导学案

众数导学案

唐马路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日期:月计量。

这节课既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深化与拓展,又是联系现实生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非常好的素材课,上完这一课后,我感触颇深:一、在生活情境中提出概念。

新理念下的数学教学,要求紧密联系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

所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在课堂开始,复习旧知,然后我以亲切的谈话开始,创设了“为迎接六一儿童节的到来,我们年级准备组队参加集体舞的表演,要选报舞蹈队员”这样一个学生喜欢、熟悉的生活情境,以如何从20名队员中选拨10名队员这个问题为切入点,充分利用课本中的主题图,将学生置身于现实的问题情境之中。

二、在分析讨论中认识概念学生对众数的概念有了一个初步的感知后,为了让学生能够进一步加深对众数这一概念的理解,我将书中第123页的“做一做”的练习设计在例题的教学之后,然后引导学生充分观察这一组数据,提出指导性的问题“看到这一组数据,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分析?”通过对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的分析,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众数,理解众数的含义和作用,明确:当一组数据中,某个数据出现的次数特别多的时候,用众数来代表它们的一般水平比较合适,因为众数反映了大多数人的一般水平。

三、在学以致用中区别概念。

“学习数学是为了能运用数学来解决实际问题”,本着这样一种理念,我在练习的第四个环节中设计了四道判断题,这四道判断题设计意图主要是要让学生明确:1、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要根据我们所关心的问题来进行确定。

2、当一组数据中有偏大数和偏小数的时候,用中位数来代表这组数据的一般水平比较合适,主要让学生明确: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要根据这组数据的大小特征来确定。

3、要确定一名学生的成绩在班上处于什么位置,要用中位数来判断,要比较两个班的成绩,要关注的他们的平均水平。

由此让学生理解:众数、平均数、中位数他们既有联系,即都可以用来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又有区别,即众数反映的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平均数反映的是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它与这一组数据的每一个数据都有关系,而中位数则反映的是一组数据的中等水平,它与这一组数据的大小排序有关,所以它们描述的角度各不相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鸡西市第十九中学初二数学组
3. 在学校组织的“喜迎奥运,知荣明耻,文明出行”的知识竞赛中,每班参 加比赛的人数相同,成绩分为 A,B,C,D 四个等级,其中相应等级的得分依 次记为 100 分,90 分,80 分,70 分,学校将某年级的一班和二班的成绩整理 并绘制成如右的统计图: 请你根据以上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此次竞赛中二班成绩在 C 级以上(包括 C 级)的人数为 (2)请你将表格补充完整: (3)请从下列不同角度对这次竞赛成绩的结果进行分析: ①从平均数和中位数的角度来比较一班和二班的成绩; ②从平均数和众数的角度来比较一班和二班的成绩; ③从 B 级以上(包括 B 级)的人数的角度来比较一班和二班的成绩. ;
则这个队队员年龄的众数和中位数是( A.19,20 B.19,19
C.19,20.5
2. 汶川地震牵动着全国亿万人民的心,某校为地震灾区开展了“献出我们的 爱” 赈灾捐款活动.八年级(1)班 50 名同学积极参加了这次赈灾捐款活动, 下表是小明对全班捐款情况的统计表: 捐款(元) 人 数 10 3 15 6 30 11 50 13 60 6
数量(双) 3
对这个鞋店的经理来说最关心哪种号的鞋畅销,•则下列统计量对鞋店 经理来说最有意义的是( A.平均数 ) C.中位数 D.标准差
B.众数
2.下图是交警在一个路口统计的某个时段来往车辆的车速情况(单位:千米/ 时) .请分别计算这些车辆行驶速度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结果精确到 0.1) .
鸡西市第十九中学初二数学组
鸡西市第十九中学学案
班级 姓名
学科 时间 学习 目标 重点 难点
课题 众数 课型 2013 年 月 日 人教版 1.理解众数的含义。 2.会正确求出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1.理解众数的含义。 2.会正确求出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学习内容
数学
新课
七年级下
【自学指导】 1.自学教材 63~64 页,理解什么是众数。自学例 5.完成 64 页练习 1.2. 2.自学教材 65 页例 6.完成教材 67 页练习。 【自学检测】 1.某青年排球队 12 名队员的年龄情况如下: 年龄(单位:岁) 18 19 20 21 22 人数 1 4 3 ) D.20,19 2 2
【总结归纳】 学习反思
3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2013 年 4 月该电脑公司销售电脑价格的众数是 ________,•本月平均每天销售电脑_______台. (2)如果你是该公司的经理,根据以上信息,应该如何组织货源?
【当堂训练】 1.一鞋店试销一种新款女鞋,试销期间卖出情况如下表: 型 号 22 22.5 23 23.5 24 24.5 25 5 10 15 8 3 2
因不慎两处被墨水污染,已无法看清,但已知全班平均每人捐款 38 元. (1) 根据以上信息请帮助小明计算出被污染处的数据,并写出解答过程. (2)该班 捐款金额的众数、中位数分别是多少?
1
鸡西市第十九中学初二数学组
3.某电脑公司的王经理对 2013 年 4 月份电脑的销售情况做了调查,情况如下 表: 每台价格(元) 6000 4500 3800 3000 销量(台) 20 40 60 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