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性疲劳的诊断与恢复手段的研究综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动性疲劳的诊断与恢复手段的研究综述Review of research on the diagnosis and recovery of exercise induced fatigue

摘要:运动性疲劳不仅严重的影响着运动员的训练效果和制约着运动成绩的提高,甚至威胁到运动员的身体健康及运动寿命。有关运动性疲劳的相关问题一直受到教练员及运动医学工作者的高度关注和重视。运用文献资料法,通过对疲劳研究发展进行初步了解,对运动性疲劳的诊断方法及恢复手段进行研究综述,以期对运动训练和竞赛发挥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运动性疲劳;诊断方法;恢复手段

Abstract:sport fatigue not only serious affects training effects and restricts the improvement of athletic performance, and even a threat to the health of athletes and sports life. About exercise fatigue related problems has been the subject of great concern and attention of the coaches and sports medicine workers. Using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through a preliminary understanding of the fatigu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n exercise-induced fatigue diagnosis methods and means of recovery are reviewed., in order to sports training and competition play a certain reference role.

Key words: exercise induced fatigue; diagnostic method; recovery method

1 前言

“没有疲劳就没有训练,没有恢复就没有提高”,疲劳成为衡量训练效果的重要标尺之一[1]。近年来,各种竞技体育运动高度发展,竞争空前激烈,随着人们对于运动能力和健身要求的不断提高,如何预防和消除运动性疲劳的问题在面对日益庞大的体育群体时,显得尤为重要。对于运动性疲劳的研究也将是21世纪该领域研究的一个重点课题。

2 运动性疲劳研究进展

关于肌肉疲劳的研究自1815年Mosso的手指肌力描述和1903年谢切诺夫的交替性、重复性力竭肌肉工作开始,已有百余年历史。直到20世纪70-80年代,各国

学者才开始系统地从不同角度和层次探索疲劳产生的原因及分类,并提出各种理论和假设来说明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制,但迄今为止仍未有权威性的界定。在运动疲劳机理方面先后提出了[2]:①外周疲劳—肌肉疲劳链;②收缩和电传导疲劳间关系—突变理论;③运动类型与疲劳;④运动疲劳与神经—内分泌—免疫和代谢调节网络。近年来,国内外从生理学角度研究人的中枢性疲劳与外周疲劳的理论与实验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从单纯的物质能量消耗代谢产物堆积朝多因素综合作用的认识发展。有关中枢疲劳的机制是研究的热点,随着对中枢神经系统作用机理的理解不断深入,对运动性疲劳的中枢机制的研究也在加深[3]。

3 运动性疲劳的诊断

从整体来看,运动性疲劳的发生有时以中枢为主,有时以外周为主,因而通常从不同角度采用多种方法对身体机能进行分析诊断和综合评定。

3.1主观感觉

运动员在训练后稍有疲劳和肌肉酸痛是正常的,通常经过休息后症状会自然消除。如出现轻微不适,运动员是可以通过对自身身体不同的感受判断出自己是否出现疲劳的;如果明显感到精神不振、厌烦训练、无力、困倦气短、胸部憋闷等不良现象,可以通过“主观体力感觉表”进行定量分析,以此来推断疲劳程度。

3.2观察评定

通过观察运动员的外部表情或动作技能来判断,如发现动作僵硬、动作幅度频率减小、思想不集中或厌烦运动、排汗量增多、呼吸快而表浅、眼神和动作不协调,技术动作明显失误增多,严重时有思维和意识变异等状况时,应及时调整运动量,以便有足够的调整恢复时间。

3.3生理指标评定

3.3.1骨骼肌系统疲劳测定

肌肉处于疲劳状态时,承受运动负荷及运动量的能力会明显下降,运动技能能力也相应下降。处于该类疲劳状态的表现形式有:肌力、形态、肌肉围度、呼吸肌机能的变化等。

3.3.1.1肌力。评定疲劳时,可对参与工作的主要肌群进行测试。先准确测量运动前若干次的肌肉力量,待运动结束后再进行同样方式的力量测定,如果肌力低于运动前水平或几次力量测定值连续下降即为疲劳,恢复时间越长证明疲劳程度越深。

3.3.1.2围度及硬度。硬度增加是肌肉收缩和放松能力下降的表现,采用肌肉硬度计测量肌肉在放松状态下的弹性即可判断肌肉疲劳程度;肌肉围度增加则是由于下肢血液滞留和组织液增多所致,且围度增加的大小与疲劳的程度呈正比。

3.3.1.3呼吸肌机能。通常采用的是“洛金塔里测试法”,指连续测量5次肺活量,每次间隔15s,若逐次减少,表明呼吸器官机能状态不佳或疲劳;“议契测试法”也能对呼吸肌机能进行测定,主要是通过参考呼吸中枢对缺氧和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的耐受力来评定疲劳程度[4]。

3.3.1.4肌电。肌肉疲劳时肌电图表现为积分肌电图总趋势是上升,功率中高频成分减少,低频成分增加,肌电图功率谱右移,肌电图振幅不规则等。

3.3.2心血管系统疲劳诊断

3.3.2.1心率。基础心率:安静状态下高于常态5次/min以上,则认为疲劳累积现象出现;运动中心率:一般采用运动后即刻心率来表示,也可才用遥测心率的方法来测定,如采用定量负荷,心率增加,则表示身体机能状态不佳;运动后心率恢复:身体如果处于疲劳状态,则心血管系统机能下降,运动后心率恢复的时间则延长。

3.3.2.2血压体位反射。疲劳出现后,植物性神经调节系统机能下降,心血管系统机能出现障碍,通过对血压体位反射的测试可以反映心血管系统的调节机能状态。其方法为:受试者呈坐姿,静息5min并测血压,续而仰卧3min,扶其背部恢复坐姿,测即刻血压,并间隔30s测一次,共测2min;若2min内血压完全恢复为正常,不能恢复即为调节机能不良。

3.3.2.3心电图。心肌疲劳可使心电图出现异常,T波下降或倒置,S-T波

段下移,同时出现肌电干扰。

3.3.3感觉器官与神经系统疲劳诊断

疲劳可导致感觉机能下降,同时脑电图的变化也能反映神经系统的疲劳状态,通常表现为脑电功率谱异常、膝跳反射阈值、闪光频率融合度和皮肤空间阈的变化等。有研究者认为反应时可能不适用于短时间一次性力竭负荷的运动性疲劳评定[5]。

3.3.4 免疫功能疲劳诊断

长期适量运动会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但大强度或长时间耐力运动会导致免疫抑制。利用免疫指标可对运动引起的过度训练综合征进行早期诊断,对维持运动员健康水平和指导训练具有重要意义。

3.4生化指标评定

3.4.1血液评定指标

血乳酸:安静时血乳酸浓度偏高或运动时最大乳酸值下降,是运动性疲劳出现的征象之一;血红蛋白:如运动员在负荷后出现血红蛋白低于正常值或呈下降趋势,则表明疲劳可能是由于运动量过大造成,同时还与机体的营养状况密切相关;睾酮/皮质醇比值:睾酮在机体内促进蛋白质的合成,而皮质醇则通过分解蛋白质维持动态平衡。在运动后血液中睾酮/皮质醇的比值如下降25%并持续不回升为疲劳,下降30%则认定为过度疲劳;血清肌酸激酶:机体疲劳时会出现定量负荷后值明显升高或晨安静值持续高于300U/L。

3.4.2尿液评定指标

尿蛋白:测定运动后尿蛋白含量是判断身体机能状态好坏的指标之一,因为运动员训练后出现尿蛋白与运动强度关系密切,可对运动后即刻(或15min)的尿样和次日清晨、清醒、空腹、安静状态下的尿样进行对比分析,评定其疲劳程度;尿胆原:机体疲劳或机能下降时,晨尿中尿胆元排量增加。用晨尿胆元可准确地测定运动员的疲劳和恢复程度。

3.4.3唾液

由于长时间剧烈运动后,乳酸生成增多,唾液PH随血液PH下降而降低。测试时可把PH试纸贴在舌尖,待其湿润后取出与比色表对比,判断机体是否疲劳。

3.5心理疲劳诊断

运动员出现心理疲劳常见现象有躯体症状、行为症状、动机下降、消极情绪及消极评价。它的诊断有2类指标:心理指标:常用来诊断运动性心理疲劳的量表有《马斯拉奇心理疲劳量表》、《伊德斯运动员心理疲劳量表》、《运动员疲劳问卷》及《运动员训练状态监测量表》中的若干条目等;生理指标:脑波、诱发电位、应激等。检测方法包括神经生理学方法(评定中枢疲劳)、《运动员疲劳问卷》(测评运动员的情绪体力耗竭、消极评价和成就感降低的主观感受)、心境状态量表(测评运动员的心境状态、躯体症状和行为症状)、自评报告(了解运动员的训练欲望、睡眠、注意力、头脑清晰程度、技术感觉、疲惫感、精神状态、自觉体力等情况)、躯体症状和行为症状(考察测评结果是否与运动员的实际情况相符)[6]。

4 运动性疲劳的恢复手段

适度训练产生的运动性疲劳和合理的恢复手段能促进机体机能水平的提高。恢复作为运动竞赛和训练不可缺少的环节,合理运用疲劳恢复手段已成为运动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

4.1常规恢复手段

4.1.1整理活动

运动后的整理活动能够促进血液的重新分配,加速代谢产物的消除,是消除疲劳、加速体力恢复的有效手段,如慢跑、动力性牵拉、徒手操等。整理活动的强度、类型及顺序应符合运动员当时生理变化的规律。

4.1.2休息恢复手段

4.1.2.1睡眠休息。人体处于睡眠状态时机体的活动能力均下降到较低水平,能量的消耗仅维持在基础代谢水平,合成代谢加强,运动时消耗的能量物质得以逐渐恢复。睡眠时间、深度和质量是训练保证的关键,是运动员消除疲劳、恢复机体运动能力有效途径之一。

4.1.2.2活动性休息。研究表明,大强度肌肉收缩,乳酸主要在Ⅱb型纤维中

生成,降低和调整运动强度,使乳酸不断“穿梭”进入Ⅱa型肌纤维或Ⅰ型中氧化利用。与安静休息相比较,活动性休息可使乳酸的消除更快,加速机体工作能力的恢复过程[7]。

4.2生物学方法

4.2.1按摩和针灸

按摩可针对运动性疲劳发生的部位采用摁、搓、捏、切、推、扣等手法对身体进行放松,能有效消除精神紧张、肌肉僵硬及局部疲劳,促使静脉血液回流,减轻心脏负担,清除血乳酸,加速机体恢复。我国传统的针灸方法对放松肌肉、解除痉挛、促进机体的疲劳恢复也有着非常独特的作用。运动性疲劳与中医的虚、劳、损等症非常相近,属于人体元气耗伤一类。提高机体对运动适能的强健穴有:神阙、命门、关元、肾盂穴、足三里等,以标本兼治、局部整体兼顾、辩证配穴、独取特定穴为取穴原则,选取穴位时,少而精[8]。

4.2.2中药补剂和清剂

科学应用中药补剂能促进体力性疲劳消除,清剂则长于缓解体力性疲劳的产生,均具有对抗疲劳的效应。有研究表明[9-11]合理服用中药补剂和清剂能有效预防氧自由基对于组织细胞的功能损伤、清除乳酸、改善心血管系统功能、补气壮筋、调节中枢神经的功能及抗衰老等功效,且不含违禁成分和毒副作用。

4.2.3水浴

运动后进行温水浴有良好的镇静作用,能促进血液循环,放松肌肉,减少肌肉中酸性代谢产物的堆积,消除肌肉僵硬、紧张及酸痛,达到消除疲劳的目的。水温尽量控制在(40±2)℃之间,每次10-15min。

4.2.4电刺激

肌肉在电刺激对局部肌肉疲劳恢复的电生理学研究所进行电生理学的实验测试结果表明,肌肉电刺激方法可改善负荷练习后肌肉的机能状态,加快局部肌肉疲劳的清除,有效促进其机能状态的恢复,使肌肉相对疲劳常态的应激能力有所提高[2]。

4.2.5摄入碱性盐

杨霞在运动性疲劳恢复手段—碱性盐的研究和应用中介绍了有关碱性盐的研究结果和碱性盐的使用范围、方法和注意事项。研究表明,运动员饮用碱性离子水后,

进行大运动量高强度训练,耐乳酸能力提高,血乳酸恢复的速度加快,能提高无氧供能能力,并对训练后的疲劳恢复效果显著,说明碱性盐对缓解运动疲劳、保持运动能力有明显的作用[13]。

4.2.6高压氧

在运动中长时间激烈运动可导致机体氧供与氧耗之间的不平衡,严重缺氧可引起机体的代谢紊乱和机能下降,导致疲劳的发生。通过吸入高压纯氧,不仅可迅速清除体内血乳酸,提高体内抗氧化酶活力,使机体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增强,减轻自由基对细胞膜的损害,保护运动后机体细胞结构的完整性,从而维护细胞的正常功能,而且心率、血尿素氮、血乳酸等各项指标都有所改善,疲劳感和肌肉酸痛基本消失。

4.2.7机械振动疗法

机械振动疗法可以表象的定义为利用物理因素使体内物质的相对空间位置发生往复变化以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它可以直接或间接地把机械振波传递到器官、组织和细胞等结构上,通过各种生理效应产生相应的变化来消除疲劳。该疗法能对呼吸系统(反射性的引起呼吸加深,减轻通气血流比的紊乱,增加血氧饱和度)、消化系统(增强肠胃蠕动,改善消化机能)、心血管系统(低幅相控的胸壁机械振动可直接调节左心室弛缓率)和循环系统(使血液和淋巴流动的动力性变化,并通过神经反射引起血液成分的变化)产生直接作用,还可通过神经末梢进行交替挤压的间接刺激,通过神经反射,引起机体各种应答性反应[14]。

4.3营养学方法

运动致疲劳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能源物质供应不足。通常认为营养素从日常膳食中摄入较佳,食物搭配比例可针对机体对营养素需求多少而进行调整。糖、脂肪、蛋白质的补充应按运动项目的供能特点合理搭配;部分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跟机体调节及物质代谢有密切关系,因此也应该从膳食中足量摄取;足量补水防止体液流失过多,同时碱性盐和矿物质的适量摄入还能改善体内氢离子浓度偏高和渗透压紊乱的问题等。适量补充外源性L-肉碱对节省糖原、抑制乳酸生成和清除过多乳酸、促进脂肪酸氧化和降低血清尿素氨和氮的作用,提高机体抗疲劳能力和清除疲劳的速率。食用核桃仁、黑芝麻、瓜子仁、巧克力可以提高机体抗抑郁的能力,对

于抑制心理疲劳的发生有积极作用。

4.4心理学方法

运动训练中运动员神经能源物质的消耗有时会大于体能消耗,对于生理和心理的恢复应统筹兼顾。运动恢复期可对运动员的大脑皮层的功能进行调节,加速疲劳的消除,其主要措施有:自我心理调节、心理咨询、转移注意力进行调节等[6]。

4.5其他消除疲劳的方法与手段

热敷、负离子吸入法、光电物理疗法等恢复手段都可以不同程度的消除疲劳。为了减轻运动性疲劳带给机体的生理负担,有效地消除疲劳,还应正确地安排生活制度,科学控制训练的节奏,使运动员的生活和训练趋于规律化。由于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在大脑皮层支配下进行的,正确的生活节奏会在大脑皮层中形成“运动定型”,使得机体的活动“自动化”和“节省化”,这也是消除和预防运动性疲劳的一个重要途径。此外,为运动员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防止各种不良嗜好的养成,使机体保持良好的机能状态,也有利于防止疲劳的发生。

5 结语

运动性疲劳是运动训练所导致的身体机能暂时性下降的一种非常复杂的生理现象。诊疗时应先考虑运动项目的专项特点,结合运动员运动能力,以机体各组织器官的机能水平和相关指标测试结果为参考依据,综合分析疲劳的发生及发展规律,进行科学诊断,合理制定恢复措施,有效防治运动性疲劳,提高运动员机能水平和运动能力。

参考文献

[1]孟祥山,舒婷婷.浅论运动性疲劳的恢复方法与手段[J].新西部,2008(8):236.

[2]冯炜权.对运动疲劳机理的再认识[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6(4):433-488.

[3]魏源.运动性疲劳研究进展的综述[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0(2):80-84.

[4]邓群.运动性疲劳判断与恢复的研究[J].科教导刊,2009(34).

[5]岳江山.一次性力竭运动后疲劳主观感受与客观指标间的相关性研究[D].北京:首都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系,2008.

[6]张力为,林岭,赵福兰.运动性心理疲劳:性质、成因、诊断及控制[J].体育科学,2006,11(26).

[7]王瑞元.运动生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315-316.

[8]吴立红.针灸治疗运动性疲劳的研究进展[J].针灸临床杂志,2004,20(11):52-53.

[9]龙碧波,黄锁义.绞股蓝与运动性疲劳[J].中国临床康复,2004,8((30):6726-6727.

[10]吴正新.红景天复方对小鼠运动性疲劳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系,2007.

[11]余谦,李明富.中药复方补剂和清剂抗体力性疲劳作用的研究[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99,18(4):300-304.

[12]周里,刘德荣.电刺激对局部肌肉疲劳恢复的电生理学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996,13(3):72-76.

[13]杨霞.运动性疲劳恢复手段—碱性盐的研究和应用[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96(2).

[14]石建东.机械振动对促进运动性疲劳恢复的实验研究[D].郑州:河南大学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系,20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