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震暮夜却金
《杨震暮夜却金》教学反思
《杨震暮夜却金》教学反思《杨震暮夜却金》教学反思1教材分析:《杨震暮夜却金》讲述了杨震“暮夜”拒贿的故事,__妙就妙在“暮夜”二字上。
在夜深人静之时,在没有第三者知道的情况下,杨震作为王密的上司,同时又是他的恩师,坚决拒收重金,并且铮铮铁言,这是天理不容,法理不容,人理不容,情理不容的事,其“慎独”的精神可嘉,堪称历代师表。
故事虽小,其教育意义却不小。
一个人,从小到大,为民为官,白天黑夜,由人无人,都能严以律己,不贪不占,拒礼拒贿,其人品之高尚,其道德之规范,有口皆碑。
教学目标:1、课下让学生找一些体现古人高风亮节的小故事,课堂上可交流一下。
2、__的故事性强。
教师可采用讲故事的方法,先讲一遍,再引导学生反复诵读,铭记于心,然后仔细揣摩语言。
3、教学中可以和现实生活联系一下,让学生谈谈对当今社会中“慎独”现象的感受。
4、__短小精悍,可让学生体会简约、精炼的写法。
教学重点:杨震的高尚行为表现在哪里。
联系实际体会“慎独”的深刻内涵。
教学准备:收集相似的小故事。
(正面反面的都可以);查找有关杨震的生平资料。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学生交流自己课前查阅到的有关杨震的资料。
不完全的话教师补充。
(要突出以下几个方面,对课文的学习理解有用的资料)1、杨震,字伯起,东汉时华阴人,少时聪敏而且好学,世人赞其“时经博览,无不穷究”,当时被誉为关西孔子。
后因德高望重,学识渊博,从师者如市。
2、50岁时,经朝廷大将军举荐,开始步入仕途,升任荆州刺史。
任职期间,曾举荐茂才王密担任了昌邑县令。
3、后因受奸人诬陷,蒙受冤屈而四,后沉冤昭雪,后世人们为了纪念他,建了“四知书院”。
二、学生自读、齐读。
1、学生默读课文,运用工具书,解决课文中遇到的生字词。
2、同位互读、相互纠正。
3、指名读课文,教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
4、全班齐读。
三、学习课文内容,体会中心。
1、学生读书理解,王密为什么要暮夜给杨震送礼?①需要结合当时的背景理解;②结合王密的目的猜测;③结合着当时王密的内心理解。
古诗杨震暮夜却金翻译赏析
古诗杨震暮夜却金翻译赏析
文言文《杨震暮夜却金》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原文】杨震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
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
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
”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
何谓无知者?”密愧而出。
【注释】暮夜:深夜迁:升迁;升官当之郡:当他到郡上任时,之:上任。
为:做谒见:拜见天知,神知,我知,子知。
:天知道,神知道,我知道,你知道。
密愧:王密羞愧四迁:四次迁升。
却:不接受。
拒绝遗(ei):赠与,送给。
知:了解,知道。
举:举荐,推举。
何:怎能。
以:拿,把。
故人:“我”。
老朋友,老熟识。
当:到地方去。
郡:郡上道经:路过故:过去【翻译】杨震从小没了父亲,生活贫苦但爱好学习,精通欧阳《尚书》,眼光透彻,知识渊博,儒者们为他编了这么句话:“关西孔子杨伯起。
”他教了二十多年的书,州郡长官聘请他去做官,他都没有应允。
人们都说他年纪大了,想出来做官也迟了,而杨震却更安心他的教书生活。
邓骘听说后就召请他做官,那时杨震已经五十多岁了。
屡次升迁。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1。
秋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单元《杨震暮夜却金》精品
杨震是怎样说的,是怎样做的? 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要重点抓住杨震的语言
来理解。但还要引导学生揣摩当时杨震的神态、 语气、动作等,加深对人物的深入理解,体会 杨震的高贵品德。
① 自读杨震说的话→小组内练读→在全班读 (联想当时的情景有感情的读,加深情感体会。) ② 体会当时杨震的神态、动作、语气。 (神态是非常严肃的、严厉的、可能还有一点失
(这一点非常重要,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 观,学会正确处理问题,是将来能否立足于社会, 做一个高尚的人的关键。同时也是文本于现实结 合的关键之处。)
课堂小节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进一步学习了 文言实词,在朗读中也体会了本文运用 简洁的语言勾勒人物形象的方法,向大 家展示了一位廉洁奉公、品德高尚的清 官,作为新世纪的学生,我们也要立志 成为品德高尚的人。
仕(做官)
(知道)
举(推荐) 使(让)
之(到 ...去) 遗(赠送)wèi
谒(拜见)
(遗留)
厚(重,深)
yí 或(有人)
应该掌握下列文言实词的含义:
• 却:不接受,推辞。 • 迁:调任 • 举:举荐、推举 • 谒:拜见
遗:赠与、送给 知:了解、知道 何:怎能
课文解读
课文翻译
杨震四次升迁,担任荆州刺史、东莱太 守。当他到郡上任,路过昌邑时,过去他曾举 荐的荆州秀才王密正做昌邑的县令。晚上,王 密去拜见杨震,怀中揣着十斤金子,送给杨震。 杨震说:“我了解你,你却不了解我,这是怎 么回事呢?”王密说:“这么晚了,没有人能 知道这件事。”杨震说:“天知道,神知道, 我知道,你知道。怎么能说没人知道!”王密 羞愧地退出去了。
人物简介
杨震,字伯起,是东汉弘农华阴(今陕西)人。少 年时期,家境清贫,开私塾与租田务农为生,他勤 奋好学,博览群书,世人赞其“时经博览,无不穷 究”,后因德高望重,学识渊博,从师者如市,当 时被誉为关西孔子。五十岁才步入仕途,历任荆州 刺史、东莱太守、涿郡太守。他做官清正廉明,后 被提拔到朝中历任太仆、太常和司徒等职,颇受朝 廷重用。但因好直谏不久受奸人诬陷被撤职,蒙受 冤屈而死,后沉冤昭雪,后世人们为了纪念他,建 了“四知书院”。
六年级语文上册《杨震暮夜却金》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理解杨震暮夜却金的故事情节,领会杨震的廉洁品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通过查阅资料、讨论等方式,了解杨震的历史背景。
(3)学会从课文中提炼主题,分析杨震暮夜却金的表现形式。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尊敬古代圣贤的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培养学生廉洁自律的意识,提高道德素养。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深入理解杨震暮夜却金的故事情节,领会杨震的廉洁品质。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古文词汇和句子结构。
2. 分析杨震暮夜却金的表现形式,提炼课文主题。
3. 培养学生廉洁自律的意识,提高道德素养。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学习体验。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课堂活力。
3. 案例教学法:以杨震暮夜却金为例,分析廉洁品质的表现。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杨震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深入理解杨震暮夜却金的故事情节。
4. 课堂讲解: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句子结构,翻译课文。
5. 案例分析:分析杨震暮夜却金的表现形式,提炼课文主题。
6. 情感教育:引导学生尊敬古代圣贤,培养廉洁自律的意识。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8. 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讲解。
2. 作业批改:检查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生字词、句子结构和课文内容掌握情况。
3.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作文:《杨震暮夜却金》读后感 3篇
篇一:《杨震暮夜却金》读后感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篇文言文名字叫《杨震暮夜却金》 ,这篇文言文给我的感受很深。 故事讲的是:杨震四次调任荆州刺史、东莱太守,路过昌邑,他推举的秀才王密正在做昌邑的县令,夜里,王密拿着十斤金子送给杨震,杨震拒绝了王密送给自己的重金。 看到这里,我被杨震的清政廉洁的精神感动了。 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道理:做官要做一个清政廉洁、为人民服务的好官。 看着这个故事,我想到了不久以前看过的一部电影:一个老人的儿子出去打工,在回来的路上被杀害了,老人去法庭打官司,都是因为那些官员受了杀人凶手的贿赂。法庭迟迟不肯开庭。老伴因为打官司没打赢一下子晕死了,老人为了把官司打赢,背上包裹去求那些官员,那些官员都受了杀人凶手的贿赂,不肯接待他。他只好去求市长,市长接待了他,帮助他抓到了杀人凶手,打赢了官司。 这些官员把王法看成了钱,拿着自己的工资不为老百姓办事,而杨震却不是这样,不收人的贿赂,为老百姓办事。 我希望现在的官员做官要做一个清政廉洁、为人民服务的好官。 篇二:《杨震暮夜却金》读后感 这几天,我们学习了《杨震暮夜却金》,心中对杨震真是无比的敬佩啊! 这篇文言文讲的是在一个晚上王密送了十斤金子给杨震,但杨震拒绝了的故事。从中,我们看出了杨震严于律己、为官清廉、不贪不占、光明磊落的高尚品质。但在我们现在的社会中,像杨震这样的人已经很少很少了,以下是我近期看到的一则新闻。 据城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查明,2005年至2011年,张收某房地产公司杨某8万元,与其子共同收杨某754.11万元,为对方在项目变更、零地价出让地块等方面提供帮助。2008年至2011年,张收宿州市某房产公司卢某579.48万元、港币40万元、购物卡1万元,为对方提供帮助。 瞧啊,这就是贪污的一个事例,难道在科技发达的现在,我们的品格真的比不上科技落后的古代人吗? 篇三:《杨震暮夜却金》读后感 “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这是小学课本上的一篇古文,前几天看到此文时我的感慨颇多:在当今时代有几个能做到“暮夜却金”呢? 有些人总是想着自己的那点蝇头小利,置法律于不顾,置人格于不顾,甚至出卖自己的良心做出有损国家的举动。但凡送礼之人既然有金遗你,必是有所图谋,你接受了礼物就等于出卖了自己的灵魂。正直的人对金不屑一顾,因了无功不受禄,因了自己纯洁的灵魂不被玷污。我所想到的不只是收受贿赂这一层,咱毕竟不涉及到这一方面,拿现代人的职业观来说,做人要用心,莫因善小而不为,莫因恶小而为之。从教多年,经历过太多的人和事,使我对人也有了一点粗浅的认识,现在我把人分成几类: 有一类人站在时尚前沿,他们“砌砖”是为了构建理想的大厦。他们积极探索,热情高涨,所以他的方法一定新颖,而且可行度大;他们教无定法,会顺应时代和学生的需求而随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教育方式,摸索出一条合适的路子来,他们总是事半功倍,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主动去获取更多的精神食粮。可想而知,他的学生有多幸福。 有一类人兢兢业业,维学生是主,他们“砌砖”是为了垒好一堵墙。白天眼里只有学生,夜晚梦里还是学生,一心扑在工作上,以生荣我荣,生耻我耻为座右铭。这样的人因为一心想着工作,本本分分、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也因此会受到人们的尊重。 有一类人比较“木纳”。他们“砌砖”只是为了糊口,得过且过。他对万事都抱有无所谓的心态,捅一刀子都不带出血的主。对待工作消极应付,不去创新,不去学方法,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理严重。不管世事如何变迁,他自我行我素。他们心里的天平很准,吃多少粮干多少活,多干一点也没门儿,铃声一响就是回家的命令,天大的事儿,明天再说。 有一类人头脑“灵活”。他们“砌砖”是为了搅局。他们会见风使舵、察言观色,对上阿谀奉承,对下横眉冷对。领导喜欢什么,他什么方面就强,全然不把学生放在心上,为迎合领导不惜出卖自己的灵魂。前一分钟还大声歌颂,领导前脚一走他后脚就变脸,骂声连篇,到处蛊惑别人,搅得四处不安、一片混乱。损人又不利己的事他最喜欢,越乱他越高兴,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典型的“维恐天下不乱”。 有一类人非常“精明”。他们“砌砖”是为了不劳而获。他很会打算,天平随时摇摆,利益一头总是很沉。只要有合作者,他都想尽一切办法逃避,留给对方的多一些;遇到分好处的时候,他会精确到千分之一,自己绝对不会少拿。他的信条是“力少出,利多得”。 有个别人唯利是图。他们把“砌砖”当成了晃子。这类人没有一点资本,工作没心思,留太多时间想别人为什么发财,别人为什么升级;爱做梦,总觉得世道不公,给予别人的太多而给自己的太少。不是向人家学好,而是妒忌,心里总惦记着怎么算计别人,想办法使别人一败涂地而后快,是典型的‘踩着别人我为峰’的无知小人。 现代社会的发展节奏太快,经济利益日益膨胀,在这样的光芒下,能洁身自好就显得尤为重要。近几年孔孟之道重新兴起,人们意识到不管在什么年代,学习仁义礼智信,用道德的准绳要求自己也是非常重要的人生准则。任何时候都要对得住天地,对得住良心,做什么事都别掩耳盗铃,放平心态,追求德行操守,自重、自强、不追名逐利、不扯皮推诿,那么就是天地有知,世人赞誉的谦谦君子。 就像我们行业现在下发的《十不准》和《问责法》一样,法是为了约束那些不自觉的人的,如果处处做好自己了,法又有何用呢?其实大多数教师本来就是这么做的,有没有这个法与他们根本无关。就如无贼就不必加锁,无犯就不必有法,更无须问责,这就叫无为而治吧。
《杨震暮夜却金》
欣
赏
中华德育故事·杨震四知(12:32)
练习: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杨震)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 当之郡,道经昌邑,
( 到达) ( 过去) (担任)
( 升迁)
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 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
( 拜见) ( 送给) ( 了解) ( 您 )
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
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
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 “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 知!”密愧而出。
说:“天知道,神知道,我知道,你
知道。怎么能说没人知道!”王密羞 愧地退出去了。
杨震高尚的行为表现在哪里?
暮夜无人,拒收重金。
天理不容,法理不容,人理不容,情理不容。 严于律己,不贪不占。
密曰:“暮夜无知者。”
( 知道 )
( 您) (说 )
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 密愧而出。
作 业
• 熟读课文,鼓励背诵古文部分。
• 预填本课《配套练习》。 • 预习下一课《尊敬普通人》。
yì
yè
wèi
邑 谒 遗
文白对照,理解句意
杨震四次升迁,担任荆州刺史、
东莱太守。当他到郡上任,路过昌邑
杨震暮夜却金
(杨震)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 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 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
时。过去他曾举荐的荆州秀才王密正 做昌邑的县令。晚上,王密去拜见杨 震,怀中揣了十斤金子,送给杨震。 杨震说:“我了解你,你却不了解我, 这是怎么回事呢?”王密说:“这么 晚了,没有人能知道这件事。”杨震
入
京
(明)于 谦
绢帕麻菇与线香, 本资民用反为殃。
杨震暮夜却金原文及翻译
杨震暮夜却金原文及翻译
文言文《杨震暮夜却金》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杨震暮夜却金》原文
杨震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
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
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
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
”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
何谓无知者?”
密愧而出。
《杨震暮夜却金》翻译
杨震从小没了父亲,生活贫苦但爱好学习,精通欧阳《尚书》,眼光透彻,知
识渊博,儒者们为他编了这么句话:“关西孔子杨伯起。
”他教了二十多年的书,州郡长官聘请他去做官,他都没有应允。
人们都说他年纪大了,想出来做
官也迟了,而杨震却更安心他的教书生活。
邓骘听说后就召请他做官,那时杨
震已经五十多岁了。
屡次升迁。
六年级语文上《杨震暮夜却金》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涉及的古代文化知识,如官职、礼仪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通过查阅资料、讨论等方式,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2)培养学生尊敬师长、诚实守信的美德。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学会生字词。
难点:理解课文中所涉及的古代文化知识,领悟课文传达的道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的内容,检查学习效果。
(2)简介课文《杨震暮夜却金》的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美。
(2)学生通过自学,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大意。
3. 合作学习:(1)分组讨论课文中所涉及的古代文化知识,如官职、礼仪等。
(2)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4. 课堂讲解:(1)讲解生字词,巩固学生学习成果。
(2)讲解课文中所涉及的古代文化知识,如官职、礼仪等。
(3)深入剖析课文,引导学生领悟课文传达的道理。
5. 课堂练习:(1)运用所学生字词,进行句子练习。
(2)结合课文内容,进行阅读理解练习。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深入了解课文中所涉及的古代文化知识,如官职、礼仪等。
3. 结合课文,谈谈自己对诚实守信的感悟。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阅读理解:通过课后练习,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六、教学策略:1. 情景教学:通过设置相关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课文中所传达的情感。
2. 启发式教学: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六年级语文:杨震暮夜却金 原文及译文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教材语文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校:年级:任课教师:语文教案 / 小学语文 /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杨震暮夜却金原文及译文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语文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交流能力,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和工作,为了满足人类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六年级语文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原文:杨震孤贫好学,明①欧阳《尚书》,通达博览,诸儒为之语曰:“关西孔子杨伯起。
”教授二十余年,不答州郡礼命②,命众人谓之晚暮,而震志愈笃。
邓骘③而辟④之,时震年已五十余,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
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⑤王密为昌邑令,谒⑥见,至夜怀金十斤遗⑦震。
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⑧?”密曰:“暮夜无知者。
”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
何谓无知?”密愧而出。
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资治通鉴》译文:杨震从小没了父亲,生活贫苦但爱好学习,精通欧阳《尚书》,眼光透彻,知识渊博,儒者们为他编了这么句话:“关西孔子杨伯起。
”他教了二十多年的书,州郡长官聘请他去做官,他都没有应允。
人们都说他年纪老了,想出来做官也迟了,而杨震却更安心他的教书生活。
邓骘听说后就召请他做官,那时杨震已经五十多岁了。
屡次升迁,升到荆州刺史、东莱太守。
往东莱郡上任时,路过昌邑县,原先他所推荐的秀才王密,这时做昌邑县令,夜里怀中揣着十斤金子来赠送给杨震。
杨震说:“作为老朋友,我是了解你的,你不了解我,这是怎么回事呢?”王密说:“夜里没有人知道这事。
”杨震说:“天知道,地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么说没人知道!”王密惭愧地出门走了。
却金暮夜
却金暮夜
中文名:却金暮夜
出处:《后汉书·杨震传》
成语解释
【成语】却金暮夜
【注音】què jīn mù yè
【解释】指为官清廉。
成语典故
成语出处
东汉杨震为东莱太守,途经昌邑,县令王密求见。
至晚,以十金奉杨曰:“暮夜无知者。
”杨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
何谓无知者?”遂拒而不受。
见《后汉书·杨震传》。
成语故事
东汉时期,太守杨震为人正直,清正廉洁,从来不收受别人的贿赂。
受他举荐的昌邑县令王密趁着夜色,给他送去10斤铜。
杨震十分不高兴,王密说夜深人静没人知晓的。
杨震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我不能收这不义之财。
”
成语举例
侯为人清廉不忧,真有却金暮夜、饮贪泉而不易之操。
明·归有光《送郡别驾王侯考绩序》。
杨震暮夜却金 小升初阅读理解
杨震暮夜却金小升初阅读理解1. 介绍杨震暮夜却金这个典故杨震暮夜却金是我国古代典故中的一个故事,故事的主要内容是关于杨震在夜晚回家的路上遇到了一个弯曲如金鳞的蛇。
这个故事历史悠久,源自《史记》,被广泛传颂。
2. 分析故事的寓意杨震暮夜却金的寓意是敢于担当,勇于面对。
杨震遇到了如金鳞一般的大蛇,当时大家都十分惊恐,而杨震却没有害怕,他勇敢地去捉住了这只大蛇。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我们要勇敢果敢,不能畏惧。
3. 阐述小升初阅读理解小升初考试是学生进入初中阶段的重要关口,而阅读理解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通过阅读理解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也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
杨震暮夜却金这个典故既有深刻的寓意,又富有教育意义,是小升初阅读理解的重要内容之一。
4. 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杨震暮夜却金在引导学生理解杨震暮夜却金这个典故时,老师可以使用多种方法。
可以通过讲故事、阅读原文、讨论寓意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故事的内容和寓意,引导他们学会从故事中领悟人生的道理。
5. 教育意义和启示杨震暮夜却金这个典故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和启示。
它告诉我们勇敢面对困难,不畏挑战,敢于担当。
在学习生活中,学生们也要树立艰苦奋斗、勇往直前的精神,不畏艰难,勇往直前。
杨震暮夜却金也告诉学生要善于思考,要有敢于追求真理的品质。
6. 总结杨震暮夜却金这个典故,是我国古代典故中的一个经典之作,它深刻地告诉人们要勇敢面对困难,不畏挑战。
在小升初的阅读理解中,这个典故有着重要的地位,可以通过教育学生理解这个典故,引导他们从中汲取真知,积极向上。
我国古代典故中有许多富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其中杨震暮夜却金便是具有深刻寓意的经典之一。
这个故事源自《史记》,讲述了杨震在暮色降临的时候,遇到了一条弯曲如金鳞的大蛇。
他并没有畏惧,而是毅然决然地捉住了这条巨大的蛇。
那条如金鳞一般的大蛇象征着杨震所面临的巨大挑战和困难,他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给后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六年级语文杨震暮夜却金教案「人教版」
六年级语文《杨震暮夜却金》教案「人教版」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杨震暮夜却金》一文,使学生了解杨震的清廉品质。
2. 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掌握一些常见的文言文词汇和句式。
3. 教育学生学习杨震的清正廉洁,严于律己,拒绝诱惑的品质。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杨震的清廉品质。
2. 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教学难点:1. 文言文词汇和句式的理解。
2. 如何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学习到杨震的品质。
教学准备:1. 课文《杨震暮夜却金》2. 相关杨震的历史资料3. 教学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简单介绍杨震的历史背景。
2. 引导学生关注杨震的品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自读课文《杨震暮夜却金》。
2.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课文中的生僻词汇和句式。
1. 对课文进行逐句讲解,解释生僻词汇和句式。
2. 分析课文内容,阐述杨震的清廉品质。
四、案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展示相关的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人物的行为是否符合杨震的品质。
2.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进行点评。
五、小组讨论(5分钟)1. 学生分小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践行杨震的品质。
2. 每组派代表进行分享,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是否能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杨震的品质。
是否能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将杨震的品质运用到生活中。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关注,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针对性的教学。
六、课堂练习(10分钟)1. 针对课文内容,设计一些选择题和填空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2. 学生完成练习,教师批改并给予反馈。
七、课后作业(家庭作业)1. 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杨震品质的作文。
2. 学生完成后,教师进行批改和点评。
八、课程评价(5分钟)1. 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总结收获。
2.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总结课堂教学的优点和不足。
杨震暮夜却金
本文出自《后汉书》,记载了东汉一 代的历史。今通行本共一百二十卷。 作者为南宋朝著名史学家、文学家范 晔撰写。文章写人叙事,简明周详, 生动感人。且收录了大量的东汉的散 文、辞赋、诗歌。学者们誉为兼有一 代文章总集的性质。
暮夜: 指深夜。
却:
推辞;推却。
杨震暮 指杨震深夜推辞别人送来的黄金。 夜却金:
范晔yè
杨震四迁荆(jīng)州刺史、东莱(lái)太守。 当之郡,道经昌邑(yì ),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 昌邑令,谒(yè)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wèi)
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 密曰:“暮(mù)夜无知者。”震曰:“天知, 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
一、解释加点词: 1迁: 升职。 10知: 2之: 到…… 11 君: 去。 3故: 过去。 12知: 4举: 举荐。 13者: 5茂才: 秀才。 14子: 6谒见: 拜见。 15何谓: 7怀: 怀里揣着。 16愧: 8以: 来。 9故人: 老朋友。
解决课后红花题
杨震的高尚行为表现在哪里?
表现在他为官清廉、严于律己、不贪不占、 在没有第三者知道的情况下拒收重金。
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进一步 学习了文言实词,在朗读中也体会 了本文运用简洁的语言勾勒人物形 象的方法,向大家展示了一位廉洁 奉公、品德高尚的清官,作为新世 纪的学生,我们也要立志成为品德 高尚的人。
yè
lái
yì
yè
wèi
晔
莱
邑
谒
遗
dāng(当前)当Fra bibliotekdàng(妥当)
遗
yí(遗忘) wèi(遗之千金)
廉洁:不损公肥私;不贪污。
“廉洁”一词《辞源》上解释为“公 正,不贪污”。 《辞海》上解释为“清廉,清白。” 屈原《楚辞》中有“联幼清以廉洁兮” 之诗。 王逸注释为“不受曰廉,不污曰洁”。
北师大版《杨震暮夜却金》
北师大版《杨震暮夜却金》《北师大版〈杨震暮夜却金〉》在北师大版的教材中,《杨震暮夜却金》这一故事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古人高尚品德的光辉。
故事发生在东汉时期,杨震为官清廉,公正不阿,深受百姓的爱戴和敬重。
有一天,杨震赴任东莱太守途中,路过昌邑。
当时,昌邑县令王密曾因杨震的举荐而得以任职。
王密为了报答杨震的知遇之恩,特意在夜间怀揣十斤金子前来拜见。
杨震见到王密,神色严肃地说:“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以为此时夜深人静,无人知晓,便说:“暮夜无知者。
”杨震却义正言辞地回应:“天知,神知,我知,子知。
何谓无知!”王密听后,羞愧不已,带着金子匆匆离去。
杨震的这番话,简短却有力,蕴含着深刻的道德哲理。
他坚信,即使在无人知晓的夜晚,人的行为也不应违背道德和良心。
“天知,神知,我知,子知”,这八个字不仅是对王密行贿行为的严厉斥责,更是对自身清正廉洁的坚定维护。
杨震的高尚品德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显得尤为可贵。
在那个官场上充满权谋和私利交易的时代,许多官员为了个人的荣华富贵不择手段,贪污受贿之风盛行。
然而,杨震却能坚守自己的原则和底线,不为金钱所动,不为权势所屈,这种精神实在令人钦佩。
从杨震的行为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自身的严格要求。
他深知,作为一名官员,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应当用于为人民谋福祉,而不是谋取个人私利。
这种自我约束和对职责的敬畏,是每一个公职人员都应当学习和效仿的。
同时,这个故事也给我们普通人带来了深刻的启示。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常常面临着各种诱惑。
也许是一次小小的作弊,也许是一次不诚实的交易,虽然看似微不足道,但却可能逐渐腐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失去做人的根本。
杨震暮夜却金的故事提醒着我们,无论何时何地,无论有没有人监督,我们都应当坚守道德底线,做一个正直、诚实的人。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才能拥有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人生。
再深入思考,这个故事所反映的不仅仅是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更涉及到整个社会的风气和价值取向。
六年级语文杨震暮夜却金教案「人教版」
六年级语文《杨震暮夜却金》教案「人教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生字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学生能够理解杨震暮夜却金的故事,懂得廉洁自律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掌握生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教学难点:1. 理解杨震暮夜却金的故事,懂得廉洁自律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1. 课文朗读录音。
2. 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齐读课文,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2. 学生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二、学习课文(2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逐段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学生讨论生字词的意思,教师进行讲解。
2. 学生分享对杨震暮夜却金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四、课堂作业(10分钟)1. 学生朗读课文,巩固学习内容。
2. 完成生字词练习。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齐读课文,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分享对杨震暮夜却金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二、深入学习课文(2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课文的细节,理解杨震暮夜却金的故事。
2. 学生讨论杨震的行为,理解廉洁自律的重要性。
三、小组活动(15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做到廉洁自律。
2. 各小组分享讨论结果,教师进行点评。
四、课堂作业(10分钟)1. 学生朗读课文,巩固学习内容。
2. 完成课后练习。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齐读课文,回顾前两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分享对杨震暮夜却金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二、实践活动(2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角色(杨震、金乡令等),进行角色扮演。
2. 各小组表演课文情节,其他学生观看并评价。
2. 学生分享对廉洁自律的理解和感受。
四、课堂作业(10分钟)1. 学生朗读课文,巩固学习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翻译时,可以调整词序,增添 必要的字词。
1、王密为什么要给杨震送礼?
2、题目“杨震暮夜却金”中的“暮 夜”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本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本文主要讲了在一个夜深人静的晚上, 杨震不接受王密的黄金,拒绝了贿赂。
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杨震是一个严于律 己 、清正廉洁的人。
读了这个故事,你的感受是什么?
范晔
一读: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
韵味。(轻重音、长 三品:品主要内容,品人物形象, 品主题情感。
(杨震)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 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 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 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 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 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 子知。何谓无知者?”密愧而出。
(杨震)四迁∕荆州刺史、东莱 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 ∕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 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 “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 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 “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 无知者?”密∕愧而出。
当之郡:到……去 谒见:拜见 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 赠送 震曰:说 故人知君:老朋友 君不知故人:了解 子知:你 杨震暮夜却金:拒绝 密愧而出:羞愧 何也:为什么呢?
我们要向杨震学习不贪图钱财,从小做 一个严于律己、一身正气、光明磊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