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部感染培训课件
合集下载
口腔颌面部感染(ppt)
![口腔颌面部感染(ppt)](https://img.taocdn.com/s3/m/e82e3ed8650e52ea54189830.png)
概述
➢治 疗
手术治疗
目的:切开排脓、清除病灶 脓肿切开引流 清目除的病:灶消炎解毒、减轻症状、预防感染扩散
指治征疗:病21灶.. 搏明牙动显:性肿内跳胀科痛、治发疗亮、、拔发除红患牙 死骨刮3除. 局:限颌压骨痛骨点髓、炎波动感,凹陷性水肿
4. 穿刺有脓 清除异5物. 多:间外隙伤感等染,局部症状严重
口腔颌面部感染(ppt)
优选口腔颌面部感染ppt
第一节 概
概 ➢概念:infection
述
述inflammation
由各种生物因子在宿主体内繁殖及侵袭,在生物 因子与宿主相互作用下,导致机体产生以防御为 主的一系列全身及局部组织反应的疾患。
➢组织
牙体 牙髓 根尖周 牙周(冠周) 皮肤及软组织 颌面部间隙 颌骨 副鼻窦 涎腺
体征
智齿萌出不全或阻生 冠周软组织肿胀、充血、触痛;龈瓣糜烂、龈袋溢脓 不同程度的张口受限 颌下或面颊水肿、颌下淋巴结肿痛 白细胞总数升高、中性粒比例上升
冠周炎
➢临床表现
咽上缩肌 扁桃体
阻生智齿
扩散与蔓延:直接蔓延或经淋巴引流扩散
翼内肌 下颌骨 咬肌
颊肌 咬肌
颊肌
下颌骨 下颌舌骨肌
冠周炎
➢诊断 根据症状和查体,易于诊断 X片检查:了解阻生牙的情况
6. 明显全身中毒症状 7. 冷脓肿 操 作:低位、通畅、隐蔽与美观、操作轻柔 切至皮(粘膜)下、建立通畅引流
概述
➢治 疗
全身治疗
充分休息,对症、支持 抗菌药物应用的基本原则:
1. 明确诊断,针对用药 2. 个体化 3. 避免滥用广谱、随意联合 4. 剂量适当 5. 严格联合用药 6. 合理的预防用药
❖颜面部静脉多无静脉瓣 •
口腔颌面部感染课件
![口腔颌面部感染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4b6d1232cc58bd63086bdc3.png)
切开引流:
目的:1.使脓液、坏死感染物迅速排除体外,减少毒素吸收。 2.缓解局部肿胀压力,改善厌氧环境。 3.防止感染蔓延。 4.防止发生边缘性骨髓炎。
指征:1.牙源性感染3-5天,腺源性5-7天。 2.局部肿胀,跳痛,压痛明显者。 3.局部凹陷性水肿,波动感或穿刺出脓液。 4.腐败坏死性感染,应早期广泛切开。 5.脓肿已穿破,引流不畅者。
临床表现:
疖:红、肿、痛的硬结。 形成脓栓 液化破溃 脓液排除 症状减轻 愈合。
痈:好发上唇,称唇痈,全身症状较重。
并发症: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
炎症扩散(细菌毒力强+危险三角+表情肌生理动度)
治疗:主张保守,切忌热敷、烧灼、切开引流。
口底蜂窝织炎
第四节、颌骨骨髓炎
(osteomyelitis of the jaws)
指各种致病因子入侵颌骨,引起整个骨组 织包括骨膜、骨皮质、骨髓及其中的血管、 神经的炎症。
一、化脓性颌骨骨髓炎
(pyogenic osteomyelitis of the jaws)
感染源:
牙源性,开放性创伤,血循环。
临床表现: 病程较长,发展缓慢。
诊断:放射治疗史+临床表现+X线片。
治疗:预防为主。放疗前:消除感染源。
放疗中:计量和防护。 放疗后:3年内避免拔牙和其他损伤。
全身应用抗生素和支持疗法;局部引流通畅, 等待死骨分离后手术摘除。配合高压氧治疗。
放射性颌骨骨髓炎
第五节、婴幼儿化脓性淋巴结炎Fra bibliotek病因: 面颈部淋巴结丰富,淋巴网状系统发育不完善。
要点:应有利于引流通畅,不影响面容,避开重要解剖结构
一、眶下间隙感染(infraorbital space infection)
口腔颌面部感染PPT课件
![口腔颌面部感染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cbfb4bf312b3169a551a44f.png)
精选2021最新课件
32
精选2021最新课件
33
精选2021最新课件
34
精选2021最新课件
35
感染扩散
精选2021最新课件
36
切开引流
精选2021最新课件
37
精选2021最新课件
38
精选2021最新课件
39
口腔颌面部间隙
精选2021最新课件
40
眶下间隙 (infraorbital space)
影响感染转归因素 机体 细菌 治疗
精选2021最新课件
9
下颌第三磨牙冠周炎
又称智齿冠周炎,是指第三磨牙萌出不 全或阻生,牙冠周围软组织发生的炎症。 一般多见于18-25岁的青年,是口腔科 常见病和多发病。
精选2021最新课件
10
下颌智齿冠周炎病因
种族演化--颌骨长度 萌出时间--最后萌出 解剖结构--盲袋形成 全身因素--抵抗力下降,如感冒、疲劳
精选2021最新课件
30
脓肿切开排脓目的
排脓 减张 减少并发征,如边缘性骨髓炎 预防扩散
精选2021最新课件
31
脓肿切开引流要求
建立引流:通畅、重力底位 切口设计:隐蔽、美观、勿损伤重要结构 操作轻柔、准确、快捷 根据位置、深浅、大小放置引流条 换药:冲洗、更换引流条、保持引流通畅
够位置萌出,且上颌对应牙正常者。
精选2021最新课件
20
下颌第三磨牙冠周龈瓣楔形切除术
①切口②切除牙龈后露出全部牙冠③缝合
精选2021最新课件
21
扩散途径
向前--第一磨牙颊侧瘘 向后--面颊瘘 沿下颌支向后扩散---咬肌间隙、翼颌间隙等
精选2021最新课件
口腔医学课件-口腔颌面部感染
![口腔医学课件-口腔颌面部感染](https://img.taocdn.com/s3/m/d34f7ee3866fb84ae55c8d2a.png)
不同程度張口受限 ➢ 相鄰第二磨牙遠中頸部可探及齲洞 ➢ 第一磨牙頰側瘺管、面頰瘺
治療要點--急性期
局部治療--沖洗齦袋,如有冠周膿腫形成則應切 開引流
藥物治療--合理使用抗生素和對症處理,必要時 給予支持療法
物理療法:慢性期張口受限、腫脹
下頜智齒冠周炎 沖洗盲瓣
治療要點--慢性期
病灶牙拔除 齦瓣切除術--為正常萌出期智齒,有足
淺部膿腫--波動感 深部膿腫--壓痛點、凹陷性水腫
輔助診斷:穿刺、B超等
波動感檢查
治療
急性期 慢性期
全身---抗菌、支持、對症 局部---膿腫形成後切開排膿 病灶處理
膿腫切開引流指征
發病時間牙源性感染3-4天,腺源性感染5-7天,經抗生 素治療後,全身症狀無明顯好轉者
局部腫脹、跳痛、壓痛明顯者 局部有壓痛點、波動感、凹陷性水腫、穿刺見膿液 腐敗壞死性感染,應早期廣泛切開引流 膿腫已破潰,但引流不暢者 兒童頜周蜂窩織炎(包括腐敗壞死性)早期切開引流
是指皮下、筋膜及肌肉間的結締組織、脂肪、血管等 的急性、彌漫性、化膿性炎症。
間隙--潛在性 感染可沿間隙擴散 位置不同,命名不同 繼發性感染
病因
最常見牙源性感染。 其次腺源性感染。 繼發於創傷、面部癤癕、口腔潰瘍和血源性感染
者少見。
臨床表現與診斷
急性與慢性 局部與全身
膿腫形成的診斷
口腔頜面部感染(oral and maxillo-facial infection)
感染:各種生物性因數在體內殖及侵襲, 導致機體產生以防禦為主的一系列全身及 局部組織反應的疾患。 各種因素——防禦為主的局部反應
感染(Infection) 因素 外源性----致病微生物 內源性----菌群失調
治療要點--急性期
局部治療--沖洗齦袋,如有冠周膿腫形成則應切 開引流
藥物治療--合理使用抗生素和對症處理,必要時 給予支持療法
物理療法:慢性期張口受限、腫脹
下頜智齒冠周炎 沖洗盲瓣
治療要點--慢性期
病灶牙拔除 齦瓣切除術--為正常萌出期智齒,有足
淺部膿腫--波動感 深部膿腫--壓痛點、凹陷性水腫
輔助診斷:穿刺、B超等
波動感檢查
治療
急性期 慢性期
全身---抗菌、支持、對症 局部---膿腫形成後切開排膿 病灶處理
膿腫切開引流指征
發病時間牙源性感染3-4天,腺源性感染5-7天,經抗生 素治療後,全身症狀無明顯好轉者
局部腫脹、跳痛、壓痛明顯者 局部有壓痛點、波動感、凹陷性水腫、穿刺見膿液 腐敗壞死性感染,應早期廣泛切開引流 膿腫已破潰,但引流不暢者 兒童頜周蜂窩織炎(包括腐敗壞死性)早期切開引流
是指皮下、筋膜及肌肉間的結締組織、脂肪、血管等 的急性、彌漫性、化膿性炎症。
間隙--潛在性 感染可沿間隙擴散 位置不同,命名不同 繼發性感染
病因
最常見牙源性感染。 其次腺源性感染。 繼發於創傷、面部癤癕、口腔潰瘍和血源性感染
者少見。
臨床表現與診斷
急性與慢性 局部與全身
膿腫形成的診斷
口腔頜面部感染(oral and maxillo-facial infection)
感染:各種生物性因數在體內殖及侵襲, 導致機體產生以防禦為主的一系列全身及 局部組織反應的疾患。 各種因素——防禦為主的局部反應
感染(Infection) 因素 外源性----致病微生物 內源性----菌群失調
口腔颌面部感染总论 PPT-
![口腔颌面部感染总论 PPT-](https://img.taocdn.com/s3/m/f93fbbdc4b35eefdc9d333e2.png)
切開引流的指征
局部疼痛加重,跳痛;皮膚表面緊張、發紅、光亮;觸及明 顯壓痛點、液波感;深部膿腫穿刺有膿液
急性化膿性炎症,同時出現全身中毒症狀者 兒童頜周蜂窩組織炎 結核性淋巴結炎
切開引流原則:
低位、通暢、隱蔽、安全
發際內切口
頜下切口 頦下切口 上頸部切、深淺、膿腔的大小,選擇不同的引流方法 口內:油紗條、碘仿或橡皮片 口外:鹽水紗條、橡皮片或乳膠管
去除病灶
拔除病灶牙 去除死骨
2.全身支持治療
補充液體 加強營養 降溫鎮痛
3.抗生素的應用
抗菌藥物作用機制 應用原則 適用證 禁忌證 細菌培養和藥敏試驗
抗菌藥物作用機制
干擾細菌細胞壁合成 損傷細菌胞漿膜 影響細菌細胞的蛋白質合成 影響核酸代謝
抗生素應用原則
確定感染的病原菌 掌握選用藥物的適應證 藥物的劑量和時間 選用窄譜抗菌藥物 嚴格聯合應用抗生素的指征 恰當掌握預防性用藥方法
3.全身症狀和生命體征
全身症狀: 不適感,如疲勞、發熱,嗜睡等 生命體征
體溫:感染涉及全身時,38C以上 脈搏:很少高於100次/分鐘 血壓:通常變化最小 呼吸頻率:正常14-16次/分鐘,中重度感染者可
升至18~20次/分鐘
4.影像及實驗室檢查
影像:B型超聲 X線片 CT MRI 實驗室
血 尿 便常規 肝腎功 電解質等
血象中白細胞升高
5.系統疾病對頜面部感染的影響
嚴重代謝疾病的患者
尿毒癥患者 酗酒的病人 營養不良者 嚴重的糖尿病患者
惡性腫瘤患者
白血病患者 淋巴瘤患者 其他惡性腫瘤患者
使用免疫抑制藥物的患者
免疫抑制劑使用者 化療患者
三、口腔頜面部感染的診斷
膜間隙 病灶牙為感染發生提供了特有的條件
口腔颌面部感染-第九版口腔科学精品课件
![口腔颌面部感染-第九版口腔科学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22ae29ea1c7aa00b52acba2.png)
中央性颌骨骨髓炎
关于婴幼儿上颌骨骨髓炎、放射性颌骨骨髓炎、颌骨骨髓炎的治疗、第五节和第六节请自习。 参考书目: 【1】邱蔚六.口腔颌面外科学.第4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邱蔚六,张震康.口腔颌面外科学理论与实践.人民卫生出版社
思考题和练习题
1.你和你周围的同学有没有患过智齿冠周炎?如果有,收集这种病的症状和体征以及并发症,总结都 采用过怎样的治疗方法,疗效如何? 2.试比较咬肌下间隙和翼下颌间隙感染的异同点。
第九章
口腔颌面部感染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下颌第三磨牙冠周炎 第三节 颌面部间隙感染 第四节 颌骨骨髓炎
重点难点
掌握 颌面部感染的特点,下颌第三磨牙冠周炎的表现诊断和治疗
熟悉 颌面部各个间隙感染的来源、表现和脓肿切开引流的位置
了解 各种颌骨骨髓炎的表现、诊断;颜面部疖痈的治疗原则
第一节
概述
一、口腔颌面部感染的特点
上颈深部间隙脓肿
翼下颌、咬肌下、颞、 颞下多间隙感染
口底蜂窝织炎
颊间隙感染
(一)病史:(自习)
四、诊断
(二)症状:(自习)
(三)体征:(自习)
(四)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和分类计数。
(五)影像:B超。
(六)穿刺抽脓
黄色黏稠或脓血混合(桃花脓)或灰暗而稀薄,恶臭。
五、治疗
(一)全身治疗
1.支持疗法——降温,营养,水电平衡。 2.抗生素治疗——头孢霉素类、青霉素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硝基咪唑类(合并厌氧菌感 染时)。 3.中药——清热解毒剂。 足量、足程、有效,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及时进行调整。
(二)病因
1.人类进化,下颌体缩短,萌出空间不足 2.阻生或正在萌出的牙冠周围软组织盲袋,不易自洁,适宜致病菌生长繁殖 3.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萌出压力、咬伤、抵抗力下降
关于婴幼儿上颌骨骨髓炎、放射性颌骨骨髓炎、颌骨骨髓炎的治疗、第五节和第六节请自习。 参考书目: 【1】邱蔚六.口腔颌面外科学.第4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邱蔚六,张震康.口腔颌面外科学理论与实践.人民卫生出版社
思考题和练习题
1.你和你周围的同学有没有患过智齿冠周炎?如果有,收集这种病的症状和体征以及并发症,总结都 采用过怎样的治疗方法,疗效如何? 2.试比较咬肌下间隙和翼下颌间隙感染的异同点。
第九章
口腔颌面部感染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下颌第三磨牙冠周炎 第三节 颌面部间隙感染 第四节 颌骨骨髓炎
重点难点
掌握 颌面部感染的特点,下颌第三磨牙冠周炎的表现诊断和治疗
熟悉 颌面部各个间隙感染的来源、表现和脓肿切开引流的位置
了解 各种颌骨骨髓炎的表现、诊断;颜面部疖痈的治疗原则
第一节
概述
一、口腔颌面部感染的特点
上颈深部间隙脓肿
翼下颌、咬肌下、颞、 颞下多间隙感染
口底蜂窝织炎
颊间隙感染
(一)病史:(自习)
四、诊断
(二)症状:(自习)
(三)体征:(自习)
(四)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和分类计数。
(五)影像:B超。
(六)穿刺抽脓
黄色黏稠或脓血混合(桃花脓)或灰暗而稀薄,恶臭。
五、治疗
(一)全身治疗
1.支持疗法——降温,营养,水电平衡。 2.抗生素治疗——头孢霉素类、青霉素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硝基咪唑类(合并厌氧菌感 染时)。 3.中药——清热解毒剂。 足量、足程、有效,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及时进行调整。
(二)病因
1.人类进化,下颌体缩短,萌出空间不足 2.阻生或正在萌出的牙冠周围软组织盲袋,不易自洁,适宜致病菌生长繁殖 3.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萌出压力、咬伤、抵抗力下降
口腔颌面感染 ppt课件
![口腔颌面感染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1e23561c850ad02de80416b.png)
ppt课件 27
颌下腺炎
(inflammation of submandibular gland)
病因:结石阻塞导管 临床表现:红、肿、热、痛,与进
食有关,存在导管结石
治疗:全身治疗 局部:去除病因,颌下腺摘除
ppt课件 28
颌下腺导管结石的原因
(sialolithiasis)
分泌物粘稠,偏碱性, 易发生钙磷沉积。 导管细、长、弯曲。 导管开口于口底,易损 伤,异物也常进入管内
临床特点:腮腺咬肌区肿痛,张口明显受限 治疗:下颌下缘下1.5cm处切开皮肤,钝分
离至脓腔
ppt课件
14
咬肌间隙的引流
ppt课件
15
翼下颌间隙感染
(pterygomandibular space)
位置
感染来源:智齿冠周炎、下磨牙根尖周炎、 下齿槽神经阻滞麻醉
临床特点:咽侧壁肿痛,张口明显受限 治疗:下颌下缘下1.5cm处切开皮肤,钝分
口腔颌面部感染
(infection)
ppt课件
1
口腔颌面部感染的特点
病因特点
存在窦、腔等结构,属污染环境
有牙齿等特殊组织,
位置表浅,易遭受损伤 多为需氧菌和厌氧菌的混合感染
颜面部汗腺,毛囊,皮脂腺丰富 感染途径主要是牙源性感染
ppt课件 2
临床特点
局部红、肿、热、痛、功能障碍 存在潜在的间隙,容易扩散 血液、淋巴丰富,可能逆行引起 颅内感染
局部表现:红、肿、 热、痛、功能障碍
ppt课件 24
鉴别诊断:
假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 咬肌间隙感染
治疗:全身:抗炎、支持
颌下腺炎
(inflammation of submandibular gland)
病因:结石阻塞导管 临床表现:红、肿、热、痛,与进
食有关,存在导管结石
治疗:全身治疗 局部:去除病因,颌下腺摘除
ppt课件 28
颌下腺导管结石的原因
(sialolithiasis)
分泌物粘稠,偏碱性, 易发生钙磷沉积。 导管细、长、弯曲。 导管开口于口底,易损 伤,异物也常进入管内
临床特点:腮腺咬肌区肿痛,张口明显受限 治疗:下颌下缘下1.5cm处切开皮肤,钝分
离至脓腔
ppt课件
14
咬肌间隙的引流
ppt课件
15
翼下颌间隙感染
(pterygomandibular space)
位置
感染来源:智齿冠周炎、下磨牙根尖周炎、 下齿槽神经阻滞麻醉
临床特点:咽侧壁肿痛,张口明显受限 治疗:下颌下缘下1.5cm处切开皮肤,钝分
口腔颌面部感染
(infection)
ppt课件
1
口腔颌面部感染的特点
病因特点
存在窦、腔等结构,属污染环境
有牙齿等特殊组织,
位置表浅,易遭受损伤 多为需氧菌和厌氧菌的混合感染
颜面部汗腺,毛囊,皮脂腺丰富 感染途径主要是牙源性感染
ppt课件 2
临床特点
局部红、肿、热、痛、功能障碍 存在潜在的间隙,容易扩散 血液、淋巴丰富,可能逆行引起 颅内感染
局部表现:红、肿、 热、痛、功能障碍
ppt课件 24
鉴别诊断:
假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 咬肌间隙感染
治疗:全身:抗炎、支持
五官类医学课件:第5章 颌面部感染
![五官类医学课件:第5章 颌面部感染](https://img.taocdn.com/s3/m/ce658395050876323012122b.png)
化脓性腮腺炎 颌下腺炎和涎石病
2020/性腮腺炎(acute pyogenic parotitis)
2020/9/7
5
概论
治疗
(一)局部治疗 (二) 手术治疗
• 局部清洁
• 减少局部活动度 • 避免不良刺激
• 脓肿切开排脓 • 清除病灶
2020/9/7
6
概论
治疗 1.脓肿切开引流术
• 炎性病灶已化脓并形成脓肿 • 脓肿已自溃而引流不畅 • 局部炎症明显,病情发展迅速
2020/9/7
7
概论
治疗 1.脓肿切开引流术-引流的目的
治疗原则
治疗原则 • 急性期应以消炎、镇痛、切开引流、增强
全身抵抗力的治疗为主。 • 慢性期尽早拔除阻生牙。
2020/9/7
26
概论下颌第三磨牙冠周炎
治疗
局部冲洗 • 常用生理盐水、 1%~3% 过氧化氢溶液 • 2% 碘甘油 • 每日1~3 次 • 温热水等含漱剂漱口
全身抗炎支持疗法
2020/9/7
概论
治疗
1.脓肿切开引流术-切开部位
2020/9/7
11
概论
治疗 1.脓肿切开引流术-引流的建立
• 一般口内用腆仿纱条或橡皮片引流 • 口外脓肿可用盐水纱条或橡皮片、乳胶管 • 每日更换敷料 1~2 次 • 腔大、范围广、脓液黏稠时,在更换敷料时应同
时选用l%~3%过氧化氢液、盐水或抗生素液冲洗
• 颌下三角区肿胀、压痛 • 区域性凹陷性水肿,可触及波
动感 • 穿刺抽出脓液
2020/9/7
49
概论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
下颌下间隙感染 (submandibular space)
治疗
口外切开引流,下颌骨下缘2cm。
2020/性腮腺炎(acute pyogenic parotitis)
2020/9/7
5
概论
治疗
(一)局部治疗 (二) 手术治疗
• 局部清洁
• 减少局部活动度 • 避免不良刺激
• 脓肿切开排脓 • 清除病灶
2020/9/7
6
概论
治疗 1.脓肿切开引流术
• 炎性病灶已化脓并形成脓肿 • 脓肿已自溃而引流不畅 • 局部炎症明显,病情发展迅速
2020/9/7
7
概论
治疗 1.脓肿切开引流术-引流的目的
治疗原则
治疗原则 • 急性期应以消炎、镇痛、切开引流、增强
全身抵抗力的治疗为主。 • 慢性期尽早拔除阻生牙。
2020/9/7
26
概论下颌第三磨牙冠周炎
治疗
局部冲洗 • 常用生理盐水、 1%~3% 过氧化氢溶液 • 2% 碘甘油 • 每日1~3 次 • 温热水等含漱剂漱口
全身抗炎支持疗法
2020/9/7
概论
治疗
1.脓肿切开引流术-切开部位
2020/9/7
11
概论
治疗 1.脓肿切开引流术-引流的建立
• 一般口内用腆仿纱条或橡皮片引流 • 口外脓肿可用盐水纱条或橡皮片、乳胶管 • 每日更换敷料 1~2 次 • 腔大、范围广、脓液黏稠时,在更换敷料时应同
时选用l%~3%过氧化氢液、盐水或抗生素液冲洗
• 颌下三角区肿胀、压痛 • 区域性凹陷性水肿,可触及波
动感 • 穿刺抽出脓液
2020/9/7
49
概论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
下颌下间隙感染 (submandibular space)
治疗
口外切开引流,下颌骨下缘2c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内从翼下颌皱襞外侧切开
口腔颌面部感染
37
颊间隙
上:颧骨下缘 下:下颌骨下缘 前: 后: 浅—嚼肌前缘
深—翼颌韧带 内:颊粘膜 外:颊部皮肤
口腔颌面部感染
38
口腔颌面部感染
39
口腔颌面部感染
40
颌下间隙
上:下颌骨下缘
下:二腹肌前后腹
内:下颌舌骨肌及舌 骨舌肌
外:颈阔肌
口腔颌面部感染
病情变化的特点:
1 50—60年代颌骨感染后多形成大块死骨
2 60年代以后多形成小块死骨或骨变形呈蚕食状
口腔颌面部感染
3
一 感染的定义
由各种生物性因子在宿主体内繁殖及侵 袭,在生物因子与宿主相互作用下,导 致机体产生以防御为主的一系列全身及 局部组织反应的疾患。
特殊解剖结构及局部环境 皮肤附属器 潜在性筋膜间隙 危险三角区 淋巴组织丰富
口腔颌面部感染
14
九 感染的治疗
局部治疗 a清洁、制动、避免不良刺激 b外敷中草药及抗生素
手术治疗 a脓肿切开引流(指征、目的、要点) b清除病灶
全身治疗(抗炎、对症、支持)
口腔颌面部感染
15
抗生素的使用原则
确定病原菌,并进行药敏试验 掌握药物的适应症、抗菌活性 个体化给药 尽量选用窄谱的单一药物 合适的剂量 严格掌握联合用药指征 预防用药
口腔颌面部感染
5
三 口腔颌面感染的途径
途径: 牙源性(最常见。急、快、早) 腺源性 损伤性 血源性 医源性
口腔颌面部感染
6
四 口腔颌面部感染的病原菌
金葡菌
黄色粘稠脓液
溶血性链球菌
淡黄或淡红色稀薄脓液,或溶血呈褐 色
大肠杆菌
绿脓杆菌
厌氧菌
口腔颌面部感染
7
五 感染过程及转归 的影响因素
口腔颌面部感染
口腔颌面部感染
手指被刀片划破了, 是否会发炎?
2
第一节 概论
五大疾病之一。
包括:皮肤感染、牙槽感染、颌骨感染、间隙感 染、淋巴结感染、唾液腺感染。
发病率特点:
1 50—60年代是炎症发病的高峰期
55.5%
2 80年代呈下降趋势
17%
3 90年代炎症和结核的发病率又开始上升 21%
口腔颌面部感染
12
八 感染的诊断
初期: 基本依据:红肿热痛 局限: 浅:波动感 深:凹陷性水肿 辅助检查:
X-ray Bus CT 穿刺及涂片 血培养及药敏 血常规
口腔颌面部感染
13
诊断应明确六点
是否有炎症?是否为继发性感染? 炎症的部位、范围、程度? 感染来源? 可能为何种病原微生物? 有无脓肿形成?颌骨有无坏死骨形成? 有无并发症?
口腔颌面部感染
9
七 临床表现
局部症状
全身症状
口腔颌面部感染
10
局部症状
急性期 红、肿、热、痛、功能障碍 引流区淋巴结肿痛
慢性期
炎性浸润块
功能障碍
窦/瘘口
口腔颌面部感染
11
全身症状
畏寒发热,头痛乏力,食欲减退,代谢 紊乱,白细胞上升。
败血症,脓毒血症,中毒性休克,死亡 。
全身衰弱,营养不良,贫血。
20
口腔颌面部感染
21
一 病因
食物的精细,带来咀嚼器官的退化,造成 颌骨长度及牙列所需长度不协调。
因最后萌出,故位置不足。 龈瓣与牙冠之间的盲袋,易引起细菌及食
物嵌塞。 冠部牙龈的咬颌创伤。 全身抵抗力下降。
口腔颌面部感染
22
二 临床表现
全身反应不明显,仅轻度不适和低热。
局部症状根据炎症波及范围而轻重不同 。如:张口受限,吞咽疼痛及困难,耳 颞痛。
预防感染的严重并发症。
口腔颌面部感染
18
要点
切口位置:
a引流通畅—低位、通道短而畅、易维持
b美观
c避免损伤重要的解剖结构
切口深度: 仅需达皮下或黏膜下
分离:
a直达脓腔后再钝性分离,避免形成假道
b充分,广泛,使整个脓腔开放
引流条:
a固定
b冲洗,换药
口腔颌面部感染
19
第二节 智齿冠周炎
口腔颌面部感染
病因牙的根尖部前 庭沟红肿、压痛、 丰满
口腔颌面部感染
31
口腔颌面部感染
32
咬肌间隙
前:嚼肌前缘 后:下颌支后缘 上:颧弓下缘 下:嚼肌在下颌支的
附着 内:下颌支外侧骨壁 外:嚼肌
口腔颌面部感染
33
口腔颌面部感染
34
口腔颌面部感染
35
口腔颌面部感染
36
咬肌间隙脓肿切开引流
沿下颌角下缘作弧形切口,距下颌骨下缘2cm,长约 2~3cm
检查所见: 智齿萌出不全;牙龈充血、 红肿、压痛,龈袋可压出脓液;颌下淋 巴结肿大。
并发症
口腔颌面部感染
23
口腔颌面部感染
24
口内检查
牙齿阻生、龋坏情 况
冠周软组织炎症
龈袋有无溢脓
下颌第一磨牙颊侧 粘膜
龈颊沟是否变浅
局部是否波动感
口腔颌面部感染
25
并发症
沿外斜线,于六龄齿的颊沟部行成脓肿或瘘 。
41
病员的抵抗力 细菌的毒力 治疗措施
注:此时才能正确回答“是否会发炎” 这样的问题
口腔颌面部感染
8
六 感染的类型
按病菌的种类可以分为: 非特异性感染:(又称化脓性感染或者一般感
染),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 菌、克雷伯菌、厌氧菌。
特异性感染:结核病、破伤风、气性坏疽、狂 犬病、病毒等。
口腔颌面部感染
16
指征
搏动性跳痛,波动感,凹陷性水肿, 穿刺有脓。
抗生素治疗无效的急性炎症,且出现全 身中毒症状。
儿童颌周蜂窝织炎:切开减压,缓解呼 吸困难,防止炎症扩散。
皮肤发红几近自溃的寒性脓肿。
口腔颌面部感染
17
目的
促进脓液及坏死物的排出。
缓解疼痛,预防肿胀引起窒息。
预防边缘性骨髓炎。
穿破颊肌,在嚼肌前缘部皮下形成脓肿或瘘 。
其他部位:
a后外侧----嚼肌间隙
b内 侧----翼下颌间隙或扁桃体周围脓肿
c下 方----颌下间隙
口腔颌面部感染
26
三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
a病史
b症状
c检查所见
鉴别诊断:
a第一磨牙颊沟瘘
b第二磨牙
c恶性肿瘤
口腔颌面部感染
27
四
局部冲洗、上药 全身运用抗生素 切开引流术 冠周龈瓣切除术 拔牙
治疗
口腔颌面部感染
28
第三节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
口腔颌面部感染
29
眶下间隙
上:眶下缘 下:上颌骨牙槽突 内:鼻侧缘 外:颧骨 前:表情肌 后:上颌骨前壁
口腔颌面部感染
30
有凹陷性水肿以眶 下区为中心肿胀、 疼痛
可出现上下眼睑水 肿,睑裂变窄,睁 眼困难,鼻唇沟消 失张口受限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