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可视化的理论及其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知识可视化的理论与应用

知识可视化的理论与应用一、本文概述Overview of this article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可视化作为一种新兴的信息呈现方式,正逐渐受到各领域的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全面探讨知识可视化的理论框架、核心技术以及应用领域,以期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系统的知识可视化知识体系。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knowledge visualization, as an emerging way of presenting information, is gradually receiving widespread attention in various fields. This article aims to comprehensively explore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core technologies, and application fields of knowledge visualization, in order to provide readers with a clear and systematic knowledge system for knowledge visualization.在本文中,我们将首先介绍知识可视化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重要性,阐述其在信息时代中的独特价值和作用。
接着,我们将深入探讨知识可视化的理论框架,包括其理论基础、设计原则和评价方法,为后续的应用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In this article, we will first introduce the basic concept,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importance of knowledge visualization, and explain its unique value and role in the information age. Next, we will delve into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knowledge visualization, including its theoretical basis, design principles, and evaluation methods, to provide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subsequent application research.在技术层面,我们将详细介绍知识可视化的核心技术,如可视化算法、交互设计、数据挖掘等,并探讨这些技术在知识可视化中的应用场景和优势。
浅谈运用知识可视化进行小学语文教学

浅谈运用知识可视化进行小学语文教学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方法也不断地在变革和创新。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知识可视化的方法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接受和尝试。
知识可视化是指将抽象的知识通过图表、图像等方式呈现出来,以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和记忆知识。
本文将从知识可视化的概念、小学语文教学的特点以及知识可视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知识可视化的概念知识可视化是指将抽象的知识通过视觉化的方式呈现出来,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
知识可视化可以通过图表、图像、动画等形式来实现,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概念、规律和关系。
知识可视化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创造力。
二、小学语文教学的特点小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重要阶段。
小学生的认知能力不断发展,他们对于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往往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知识可视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小学语文教学的内容丰富多样,涉及汉字学习、词语造句、古诗词鉴赏等多个方面,这就需要教师通过知识可视化的方式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
三、知识可视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1. 汉字学习:汉字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小学生学习的重点之一。
通过知识可视化的方法,教师可以利用汉字的结构特点,制作汉字笔顺动画,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汉字的书写规律,提高书写技能。
2. 词语造句:词语造句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通过知识可视化的方式,教师可以设计图表、图像,帮助学生理清词语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更好地进行造句练习。
3. 古诗词鉴赏:古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通过知识可视化的方式,教师可以设计图表、图像,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词的意境和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4. 故事阅读:知识可视化可以通过绘画、动画等形式,将故事情节呈现给学生,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以上仅是知识可视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些应用案例,实际上,知识可视化可以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发挥作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浅谈运用知识可视化进行小学语文教学

浅谈运用知识可视化进行小学语文教学知识可视化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教学方式,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知识可视化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文知识,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浅谈一下运用知识可视化进行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和实际操作方法。
我们来谈谈知识可视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知识可视化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很多抽象的概念和知识点,比如古诗词的理解、成语的应用等,这些知识对于学生来说往往是比较抽象和难以理解的。
而通过知识可视化的方式,可以将这些抽象的概念和知识点呈现出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可以通过图片、图表、动画等方式将古诗词的内容用形象的方式呈现出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表达;还可以通过图表的方式展示成语的来源和用法,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成语的应用技巧。
二、知识可视化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知识可视化的方式呈现语文知识,可以让学生更加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在讲解古诗词时,可以让学生观看古代生活的图片和视频,让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感受古人的情感和生活,从而增强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在讲解成语时,可以让学生参与到成语故事的编排和展示中,让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成语的学习和应用中,提高学习的效果。
经过以上的介绍,相信大家对于知识可视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接下来,我们来谈谈实际操作方法。
一、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知识可视化教学。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将语文知识以图像、声音、动画等方式呈现出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记忆。
在讲解古诗词时,可以播放一些古代生活场景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古人的生活状态;在讲解成语时,可以播放成语故事的动画,让学生更加生动地理解成语的意义和用法。
二、利用手绘图表进行知识可视化展示。
知识可视化工具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架 。从 2 0 0 7 年 开始 , 《 知识 可视化 的理论 与应 用 》 王 朝云 、 刘 玉
龙尝 试 将知 识可 视 化引 入教 学领 域 。现 在 , 越来 越 多 的人 开 始 关 注知识 可 视化 在 教学 中的应用 。 在 中 国知 网 以 “ 知 识 可视 化” 作 为关键 词 检索 发 现 ,文献 数量 逐年 增长 , 从2 0 0 5年仅 有 的 2 篇增 加 到 了 2 0 1 2年 的 5 7篇 。这 其 中还 不包 括对 知识 可视 化 工 具像 思 维导 图 、 概 念 图 的研 究 。
a Ne w Di s c i  ̄ I l i n e a n d i t s F i e l d s o f A p p l i c a t i o n中正式 提 出 “ 知识 可
如何 学 习 的》 这 本 书 中首 次提 出的。概 念 图的理 论基 础是 奥苏
贝 尔 的有 意 义 学 习理 论 。概 念 图是 以 反 映知 识 的组 织 为 目的 的, 它 能迅速 帮助学 习者整 理思路 和归纳 相关概 念 , 不断丰 富知
基础 、 区别 与联 系及 其在 教学 中的应用 。在 中国知 网以知 识可
1 知识 可视 化 简 介
视 觉信 息 突飞猛 进 的增 长 , 使得 人们 很 少有 时 间去看 那 些
纷繁 复杂 的文字 性 内容 , 图像成 了重要 的信 息载 体 , “ 读 图” 学 习 的 时代 已经 到来 。我 们 知道 , 人 类能 接受 到 的信 息大 部分 是 通 过视 觉获得 的 , 大量 的科 学实验 证 明 , 人类通 过视 觉获得 的信 息 占人 类获 得 信息 总量 的 8 3 %。 视 觉经 验在 当代 生 活和 文化 中有 着越 来越 重 要 的作用 , 当今社 会 越来 越喜 欢用 图像 化 的形 式来 表征 和解 释世 界 。 可视化 技术 可 以使 抽象 的事 物 或过 程变 成有 利 于 被接 受 和认 知 的图形 图像 , 这将 为知 识 的的理 解 和传 播作
知识可视化的理论及其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2019年教育文档

知识可视化的理论及其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The Theoretical of Knowledge Visualiza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eachingLU Rui1, WU Yu-qin2(1.Wuhan University, Computer College, Wuhan 430072, China; 2. Ningde Teachers College, Ningde 443100, China) : This paper focus on the development of knowledge visualization and analysis the theoretical basis about it. The target and method in the how tovisualization to be concerned. We use the concept map in the teaching to help studentsunderstand the knowledge, and give teacher a reference to help the spread and innovation of knowledge.1 知识可视化的概念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大脑主要用于处理和分析视觉图像。
与文本比较,大脑处理图像比处理文本具有更大的优势。
基于人们认知过程中对图像等相关信息的敏感性,在20世纪八十年代,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简称NSF)首先提出了科学计算可视化(Visualization inScientific Computing)的概念,其目的是将日益增多的海量科学计算数据通过可视化的方法表现出来,以便于被人们利用和理解。
数据可视化(Data Visualization)将可视化对象由科学数据进一步拓展到工程数据和测量数据的可视化,现代的数据可视化技术指的是应用计算机图形学和图像处理技术,将数据转换为图形或图像在屏幕上显示出来,并进行交互处理的理论、方法和技术。
小学语文教学中知识可视化的运用

小学语文教学中知识可视化的运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知识可视化的运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知识可视化是指通过图表、图片、表格等视觉化形式来呈现知识,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所学内容。
下面将从理论基础、实践探索、应用案例等方面进行说明。
一、理论基础知识可视化的理论基础主要来自于认知心理学和信息可视化学。
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类大脑更容易处理视觉化信息,因为它们可以更快的被捕捉、处理和储存。
信息可视化学则提供了一些技术和方法,帮助设计者创建更加优美、有效的视觉化呈现方式。
二、实践探索知识可视化的实践探索,主要是通过研究选取恰当的视觉化工具,同时考虑如何呈现具体的教学内容。
根据学生们的学习需求制定相应的视觉化学习目标。
开发例如图表、图形、动画、视频等工具,使课程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在具体实践中不断的完善和调整相应的可视化方案。
三、应用案例1. 句子成分图例如,在教授句子成分时,可以使用句子成分图来呈现各个句子成分的位置、功能及其之间的关系。
学生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线条表示不同的词语,并标注出它的成分属性,使字词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清晰。
2. 字音图在教授汉字的音韵规律时,可以用字音图来呈现不同字音之间的变化规律。
在字音图中,每个字音可以通过颜色或图案来区分,同一类字音可以用相似的形状表示,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字音之间的联系。
3. 视频课件在讲解课件之前,可以给学生播放一个短视频。
这个视频可以是解释一个生物过程,一个地理现象,或是一个历史事件等,这样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
同时,使用具有生动形象的其他教学媒介,例如图片,图表和动画,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
综上所述,知识可视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学生可以更深入、更直观、更有趣地学习和掌握知识。
知识可视化为学习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通过运用透彻的视觉化元素,可以更好地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知识可视化在成人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知识 可视化概 念 一
视化 ( aa s ai t n 和信息可视化 ( fr t n D t u l ai ) Vi z o I omai n o 用视觉表 征手 段 ,促进群体 知识的 传播和 创新 。一般 来讲 ,知 识可视化 领域研 究的是视 觉表征 在提高的表现方式 即可以手绘 . Viu l ai n s ai to )基础上发展起 来的新 兴研 究领域 ,应 也可以借 助计算机软件绘制 。 z
( 二)知识 可视化 内涵
入手 :
人结合 图式理论 和概念 网络 ,首次提 出这一概 念 ,它
理 解知 识 可 视化 的 内涵 ,可 以 从 以 下几 个 方 面 是在奥 苏贝尔 的有意义学 习理论基 础上提 出的一种教 学技术 。若瓦克 教授根据 有意义 的学习和奥 苏贝尔 的
1 本 质 :知识可视 化是一种 “ . 知识表征 ”,是 指 同化理论 开发 了 “ 概念 图”这一新 工具 ,并发 现它不 知 识的外 在表现形 式 ,它是承载知 识的 图解手段 ,也 仅可以 用来评价 学 员对抽 象概念 的理 解 ,而且 还可 以 是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的刺激材料 。 用于教 学设计和 帮助学 员进行有 意义的学 习。学 员可
作者简介 :丁镭勇. . 男 本科. 助教。研究放向:计算机网络。
杨俊珂 。 女.硕士。研究方向: 数字媒体技术与艺术。
一
4 — 3
在 成 人 教 育教 学 中 的应 用 。
关键词 : 知识 可视化 ;成人教 育;教 学;应 用 中图分类号 : 7 0 G 2 文献标识码 :A
一
.
知识可视化概 述
4 作 用 范 围 :知 识 可视 化不 仅 是 传递 事 实性 知 .
小学语文教学中知识可视化的应用分析

小学语文教学中知识可视化的应用分析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知识可视化成为了越来越重要的教学工具。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也可以运用知识可视化的方法来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
一、知识可视化的定义和作用知识可视化是将信息可视化呈现出来的一种方法。
它可以通过图表、图像、视频等形式呈现知识点,使得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知识可视化主要有以下几个作用:1.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知识可视化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尤其是对于那些比较抽象的概念,如语文中的修辞手法等,通过可视化的方式呈现,会更加生动地展现出来,让学生更容易学习和掌握。
2. 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图表、图像、视频等形式呈现知识点,可以让学生更加愉悦地学习,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
这对于那些在学习中遇到挫折的学生来说,尤其重要。
3. 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知识可视化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他们更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将所学的知识点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可视化展现,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知识可视化的具体应用1. 语文知识点可视化展示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图表、图像、视频等形式将重点知识点进行可视化呈现。
比如,对于一些语文中的文学名著,我们可以用图像或者视频的方式进行呈现,这样学生可以更加形象地了解书中的情节和故事,并更好地领悟到其中的道理和真谛。
2. 语文作文指导可视化对于语文作文指导,我们可以通过图表的方式帮助学生整理思路。
比如,在写记叙文时,我们可以先帮助学生建立事件的时间轴,再根据时间轴帮助学生展开故事情节,最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语,进行写作表达。
这种可视化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清思路,进一步提高写作水平。
3. 语文阅读指导可视化在阅读指导中,我们可以通过可视化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中的逻辑关系和语言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可视化的理论及其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The Theoretical of Knowledge Visualiza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eachingLU Rui1, WU Yu-qin2(1.Wuhan University, Computer College, Wuhan 430072, China; 2. Ningde Teachers College, Ningde 443100, China) : This paper focus on the development of knowledge visualization and analysis the theoretical basis about it. The target and method in the how tovisualization to be concerned. We use the concept map in the teaching to help studentsunderstand the knowledge, and give teacher a reference to help the spread and innovation of knowledge.1知识可视化的概念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大脑主要用于处理和分析视觉图像。
与文本比较,大脑处理图像比处理文本具有更大的优势。
基于人们认知过程中对图像等相关信息的敏感性,在20 世纪八十年代,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 (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简称NSF首先提出了科学计算可视化(Visualization in Scie ntific Computi ng)的概念,其目的是将日益增多的海量科学计算数据通过可视化的方法表现出来,以便于被人们利用和理解。
数据可视化( Data Visualization )将可视化对象由科学数据进一步拓展到工程数据和测量数据的可视化,现代的数据可视化技术指的是应用计算机图形学和图像处理技术,将数据转换为图形或图像在屏幕上显示出来,并进行交互处理的理论、方法和技术。
信息可视化(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 )主要考虑对非空间数据的可视化。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和网络技术的不断推进,信息源越来越庞大,人们迫切需要在海量信息中去发现信息之间的关联和发展趋势。
Card et al. 将信息可视化定义为:“使用计算机支持的、交互式的视觉表示法,对抽象数据进行表示,以增强认知。
”Eppler,M.J.&Burkand,R.A.(2004) 认为:知识可视化(Knowledge Visualization )是在科学计算可视化、数据可视化、信息可视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研究领域,应用视觉描述,促进群体知识的传播和创新。
一般来讲,知识可视化研究领域研究的是视觉描述在提高两个或两个以上人之间的知识传播和创新中的作用。
这样一来,知识可视化指的是所有可以用来建构和传达复杂知识的图解手段。
除了传达事实信息之外,知识可视化的目标在于传输见解( insights )、经验( experiences )、态度( attitudes )、价值观( Values )、期望( expectations )、观点(Perspectives )、意见(Opinions )和预测(Predictions ) 等,并以这种方式帮助他人正确的重构、记忆和应用这些知识。
知识可视化的形式复杂多样,有概念图表、交互的视觉隐喻、知识地图、思维导图等。
根据他们的内容,接受者捕捉的不只是描述的事实或者数据,还有里面本身包含的理解、规律和关系。
根据他们的形式,知识可视化依赖间接的交流来激发接受者对浏览图片的认识,刺激他们对图片的完整理解。
2知识可视化的理论基础与实质知识可视化基于人们认知过程中对图像的敏感性而提出,其主要目的是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知识传播。
而对于知识可视化的理论基础,北京师范大学知识工程研究所的赵国庆老师等在国内最早提出了以双重编码理论为知识可视化的理论基础[1] 。
双重编码理论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同时以视觉形式和语言形式呈现信息能够增强记忆和识别。
该理论认为,语言系统直接处理语言的输入和输出(以书写和演讲的形式),同时充当非语言对象、事件和行为的符号功能,任何表征理论都必须符合这一二重性。
该理论假设两个认知子系统,一个专门用于表征和处理非语言对象(如表象),另一个则专门用于处理语言对象。
同时还假定有两个不同类型的表征单元:imagens 和logogens ,imagens 用于表征心里图像,logogens 用于表征语言实体。
logogens 是以关联层次的形式组成的,而imgeans 是以部分- 整体关系组织的。
双重编码理论定义了三种类型的加工:1)表征性的,语言和非语言的直接激活;2)调用性的,通过非语言系统及或语言系统或反过来通过语言系统及或非语言系统;3)联合加工,在语言系统内部或非语言系统内部的表征的激活。
一个任务可能需要三种加工中的一种和全部。
从双重编码的理论可以看出,知识可视化降知识以图解的方式表示出来,为基于语言的理解提供了良好的辅助和补充,大大降低了语言通道的认知负荷,加速了思维的发生。
而在最近的研究过程中,徐州师范大学的王朝云老师等提出了“经验之塔”是知识可视化理论基础的认识[2] 。
该理论将学习经验抽象为做的经验( doing )、观察的经验( observing )、抽象的经验( symbolizing )和学习经验的视觉隐喻( visual metaphor of learning experience),其中做的经验在人的学习和认知过程中处于最基础的地位,而学习经验的视觉隐喻由于其固有的抽象性处于金字塔的塔尖。
“金字塔理论”专注于从可视化的角度理解和解释知识以及将知识图示化和图表化这一过程的思维和动机,强调了将知识可视化的过程作为人们认知过程中金字塔的形成的过程。
而赵国庆老师等主要从认知科学的角度从更广义的角度提出了对知识可视化的理解,不仅强调了知识可视化过程中可视化知识的生成过程,更强调了这些生成的知识与人交互过程中同人们的认知过程的协调和相互作用,体现了人- 人交互的认知本质。
知识可视化的本质是将内隐知识或隐形知识外显化,将外显知识生动化。
而无论是知识的外显或知识的生动表示,均是为了更好的促进人们对知识的认识,这一认知过程不仅不仅包含了我们将抽象的知识可视化的过程,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如何将知识可视化,以及可视化为何种形式和内容以便于更好的让人们理解和学习,最终促进知识的传播。
对于知识可视化的构造者而言,需要依据认知心理学、人工智能等相关领域的知识确定对知识的表征,并基于知识的表征去联系计算机图形学考虑如何将知识表征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加以表示,形成能够被更多人接受的知识载体。
而对于知识获取者而言,需要对表征知识的载体形式能够有一些了解,并能够在此基础上加工,形成自己的知识并能够创造新的知识。
由于不同人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过程的不同,以及知识可视化传播过程中人们对知识的理解和创新的方向不同,在知识的传播过程中必将更好的发挥知识可视化的优势,不断将知识变的外显化,更容易被人们理解。
3知识可视化的研究框架为了更好的促进知识的有效传播和创新,我们应该从如下几个角度考虑知识可视化的实现过程:1) 区分知识类型,从知识管理文献的角度将知识区分为描述知识、程序知识、经验知识、定位知识、个体知识中的一种,并依据知识的具体内容将知识区分为图表表示、图像表示、视频表示、多媒体表示等不同的表示方式;2) 确定知识接受者的水平和目的,并选取合适的可视化知识载体形式。
例如针对小学生对各类知识的认识,我们主要考虑以多媒体和图像等容易被儿童认识和接受的手段实现对相关知识的可视化;对于青少年学生,我们除了利用图像和多媒体手段外,我们也可以引入图表分析和分析过程图示透析等方法让学生能够从推理过程等方面更好的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而对于成年人,我们除了要考虑它们的只是水平和知识范围之外,同样要考虑知识的趣味性和易懂性去考虑知识的组织和可视化的实现;3) 结合计算机知识和人工智能知识确定知识可视化的数据结构和形式,并通过机器实现可视化;4)在知识传播过程中反馈信息并不断改进,以更好地被知识接受者理解和创新。
知识可视化的内容依据不同的知识受众群体而在传播过程中有很大的差异,需要我们在知识可视化过程中关注知识的过程中更多的考虑其中的人一人交互,更好的促进知识的传播。
4知识可视化与信息技术发展知识可视化技术的发展,离不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同时也为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通过人工智能手段去促进和推动知识特征的提取和知识再现,以及在此基础上利用数据挖掘等多种手段促进知识传播过程中的有效性和高效性的实现,都是信息技术在知识可视化和知识传播过程中的宝贵应用。
同时,知识可视化的过程本身也为信息技术这一类知识的传播提供了更加有效的手段,只有充分利用信息可视化的基础,充分利用知识本身的特点和条件,积极推进电化教育等教育技术手段的革新,不断开拓视野,提高知识传播效率,才能更为有效的促进知识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提高知识可视化的利用效率,拓宽知识可视化的利用范围。
5知识可视化的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知识可视化在现在的应用中主要有概念图、知识导图等方式,以便于只是受众能够通过对概念的理解建立自己的认知思路和过程,并通过概念图的分析理解概念的结构层次和关系。
下面以概念图在授课中的应用简要分析其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1) 学生预习相关内容并找出相关的概念,根据自己的理解描述概念之间的联系;2) 讲授课程内容,并结合相关内容特别提示课程内容中的相关概念;3) 学生根据上课所讲授内容以及自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构建相关内容的概念图;4) 让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他们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认识;5) 以一个或几个有代表性的学生所画概念图为基础,教师讲解对概念的理解,并鼓励学生表述自己的理解,拓展学生的发散思维;6) 不断在复习等阶段应用上述方法去体会和理解课程中的概念,建立对整个课程的理解和认识,把握课程的整体框架。
教师在应用概念图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框架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和分析学生概念图的特点,并结合学生认知特点不断改进方法,引导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课程知识。
6总结知识可视化应用视觉表征手段,促进知识的传播和创新。
其理论基础是人们在知识认知过程中对图形图像的敏感性。
我们在知识可视化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知识本身的内容以及知识表现形式,同样要考虑知识受众群体的差异而提供有效的知识传播手段和方法,促进知识的传播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