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丸制剂和流化床包衣技术 无加密版
流化床包衣技术介绍
在固体制剂中,有很多药品通过包衣改变药物释放特性,如缓控释、肠溶、结肠定位、脉冲释放等,或者达到掩味、防潮、提高稳定性、改善外观等目的。
流化床设备由于高效的干燥效率,可以实现对微丸、颗粒、结晶、粉末等进行功能包衣,并达到理想的重现性。
水性包衣是薄膜包衣工艺的重要发展方向,特别是聚合物水分散体包衣技术发展较迅速。
水分散体避免了有机溶剂包衣工艺的易燃易爆和环境污染等问题,而且固含量高、粘度低,工艺周期短。
由于水为介质需要更高的蒸发热能,而且水分散体对包衣成膜温度的控制有较高要求,所以对设备干燥效率和工艺参数控制提出更高的要求。
在流化床工艺中,颗粒悬浮在流化空气中包衣,从而保证良好的包衣均匀性和干燥效率,是水性包衣工艺得以广泛应用的基础。
一、流化床工艺类型流化床工艺目前主要有三种类型:顶喷、底喷、旋转切线喷(见图1)。
由于设备构造不同,物料流化状态也不相同。
采用不同工艺,包衣质量和制剂释放特性可能有所区别。
原则上为了使衣膜均匀连续,每种工艺都应尽量减少包衣液滴的行程,即液滴从喷枪出口到底物表面的距离,以减少热空气对液滴产生的喷雾干燥作用,使包衣液到达底物表面时,基本保持其原有的特性,浓度和粘度没有明显增加,以保证在底物表面理想的铺展成膜特性,形成均匀、连续的衣膜。
1、底喷工艺又称为Wurster系统,是流化床包衣的主要应用形式,已广泛应用于微丸、颗粒,甚至粒径小于50μm粉末的包衣。
底喷装置的物料槽中央有一个隔圈,底部有一块开有很多圆形小孔的空气分配盘,由于隔圈内/外对应部分的底盘开孔率不同,因此形成隔圈内/外的不同进风气流强度,使颗粒形成在隔圈内外有规则的循环运动。
喷枪安装在隔圈内部,喷液方向与物料的运动方向相同,因此隔圈内是主要包衣区域,隔圈外则是主要干燥区域。
颗粒每隔几秒种通过一次包衣区域,完成一次包衣-干燥循环。
所有颗粒经过包衣区域的几率相似,因此形成的衣膜均匀致密。
实验和中试型设备(空气分配底盘直径大至18英寸)使用一个隔圈和喷枪,形成一个包衣区域。
高精度的流化床包衣工艺
高精度的流化床包衣工艺MUPS是埃索美拉哇(一种质子泵抑制剂)的一种广泛使用的药物剂型一一在该剂型中,微丸被涂上活性成分,制成片剂或胶囊供人服用。
RomaCo1nnojet推出的VENTI1US®系列流化床处理器采用了HerbertH1itt1in博士开发的流化床技术,是进行该类微丸包衣的理想选择。
埃索美拉噗可以阻断胃酸的产生,常用于治疗胃和肠道溃疡和预防反流症状。
作为一种质子泵抑制剂,埃索美拉嚏会在肠道中被吸收,因此可以通过肠外给药或作为肠道包衣制剂口服。
该药物既可作为注射液,也可以片剂或胶囊的形式提供给患者,多单元微囊系统(简称为MUPS)是该药物的一种常见剂型。
在这些制剂中,含有活性成分的微丸会与粉状赋形剂进行混合,然后被压制成片剂或填充到胶囊中。
MUPS片剂的一大优势是它们易溶解,因此含有活性药物成分(API)的颗粒直径很小,能够在胃内快速无障碍地通过,这使得患者不必空腹服用MUPS药片。
该药物的特点是具备高度可控的释放曲线和高生物利用率。
由于MUPS片剂的活性成分分布在大量的颗粒之间,所以片剂具有可分割性。
相比之下,包衣缓释片就不可分割,否则会对消费者产生负面影响:吞下后活性成分会被立即释放,相当于发生了剂量突释。
此外,MUPS制剂也有利于改善患者的治疗配合度(遵从性三段式微丸包衣用于MUPS的埃索美拉嚏颗粒通常会经历三个阶段的流化床包衣工艺。
首先,用葡萄糖制成的中性微丸会被喷上水性AP1悬浮液;接下来,微丸会被喷涂上保护性绝缘层;最后,还会进行肠道缓释包衣,以确保药物在肠道内的缓释。
根据配方的不同,在包衣过程中,微丸的直径大约会从300∣Im增加到1300um;因此,其重量也增加了约3倍,从每粒 1.5g增加到了 4.7g0在医药生产中,完成这种工艺通常需要几天的时间。
ROmaCoInnojet的VENTI1US®系列流化床处理器基于HerbertHiitt1in博士开发的空气流化床技术,可以满足这种苛刻的生产工艺的所有要求。
薄膜包衣技术
粘附性:测定使衣层与片芯脱离的牵引力 大小
机械性:多个参数反映(抗张强度、杨氏 模量、拉伸长度、被覆强度、冲击强度等) 被覆强度:衣膜对制剂内部压力耐受程度 冲击强度:一定高度落下的耐受
外观:色泽、光洁度、粗度、表面缺陷等
2、薄膜性质研究:游离薄膜 透湿性
粘附性
机械性 药用薄 膜封口,放入一定湿度条件下,测增重 粘附性:首先确定板与片芯的极性相似, 可测接触角(水、油)
机械性:测剪切力、抗张强度(1cm2的衣 膜所能承受的最大负荷)等
药物渗透性:在扩散池中进行 Fick‘s第一扩散定律:dM/dt=ADKΔC/L 其中: dM/dt为释放速度,A为面积,D为扩 散系数,K为分配系数,L为薄膜厚度, ΔC为浓度差
3、相互作用研究:可直接了解处方中成 分的内在关系 通过影响粘度、Tg、熔点、溶度参数等 来反映,还可采用IR、电泳等方法来 判断相互作用
2、研发 pH敏感(pH4.0十二指肠释放) 预混包衣料(将多种辅料按一定的配比,以 一定的生产工艺预先混合均匀,作为一个 整体使用。由成膜剂、增塑剂、辅助添加 剂和着色剂构成,其中以水为溶剂的胃溶 薄膜包衣预混辅料最为普及。均匀,整体, 易雾化,成膜快) 全水性包衣料
三、包衣工艺
1、设备 传统包衣锅、高效包衣机(主要)、流化床 2、操作 先预热,再将物芯置入,启动排风及吸尘装置,同 时用热风预热物芯,使物芯受热均匀,并吸掉吸 附于素片上的细粉。开启压缩泵,调节好风量及 流量,将已配制好的包衣材料溶液均匀地喷雾于 物芯表面,同时采用热风干燥,使物芯表面快速 形成平整、光滑的表面薄膜
3、发展 20世纪40年代开发 1954年,第一个薄膜包衣片(Abbott公司) 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我国引起的重视并 迅速推广 现已广泛用于片剂、胶囊剂、丸剂、颗粒 剂 (吸湿性强、易开裂、易褪色的中药片 剂)
实验室多功能流化床包衣设备(制粒、微丸、干燥)
实验室多功能流化床包衣设备(制粒、微丸、干燥)概述:实验型多功能流化床是专为科研机构,各高校量身定制的功能强大的研发型设备,其设计兼顾了灵活性与适用性,可在一台设备中完成干燥、制粒、包衣、制备微丸等功能。
实验型多功能流化床是在消化吸收国外同类设备基础上推出的具有多种用途的流化床工艺设备,其设计目的是为了在同一设备中可进行干燥、制粒、制丸、包衣及包裹敷层。
根据不同工艺目的,可采取三种工艺(“顶喷”、“底喷”、“切线喷”)途径实现。
通过更换不同的流化床装置,即可进行三种工艺操作,而其他功能系统则可共用(空气处理系统,机身组件,供液系统,送风系统,控制系统)。
不同的流化床结构是最为核心的技。
三种工艺具有不同的能力,其实质区别仅在于物料的流化和液体的喷入方式不同。
实验室多功能流化床包衣设备(制粒、微丸、干燥)工作原理:在流化床上进行喷雾团聚造粒是一种可以增强粉末性质的成型方法。
通过在流化床系统中进行喷雾,我们可以将粉状、非流动性、溶解度普遍较差的颗粒转化成具有优异溶解度的自由流动的大颗粒。
该方法特别适用于制备片剂以及制造清洁剂、饮用粉末、速溶产品。
流化床喷雾团聚造粒可以移动流化床上极小的粉末颗粒,并对其喷以粘合溶液或悬浮液,产生液桥,使颗粒形成团聚体。
继续喷雾,直到团聚体达到所需大小。
当毛细管以及表面上的残余水分蒸发后,颗粒中形成中空的空间,而硬化的粘合剂也使新结构彻底凝固。
流化床中缺乏动能,会造成极为多孔的结构,其内部存在大量的毛细管。
团聚体的通常尺寸范围为100微米至3毫米,而起始材料可以是超微细的。
流化床干燥—颗粒受控干燥的高效解决方案(FLP1.5多功能流化床包衣机)流化床干燥是对湿润粉末进行受控、柔和、均匀的干燥的最佳方法。
流化床产品剧烈的热量/质量交换使这种方法变得特别有效、省时。
该技术还适用于残余水分极低的喷塑产品和挤塑产品的后干燥。
流化床干燥可用于整个粉末加工业。
在制药行业,这种创新的方法早已取代耗时的托盘干燥:使用流化床干燥的干燥工艺可以将干燥炉中的干燥时间减少约20倍。
微丸制剂的工艺特点及生产设备
微丸制剂的工艺特点及生产设备1、微丸概论微丸(pellet)是一种剂量分散型,直径一般为0.5-1.5mm的球形或类球形的口服制剂,添加缓控释辅料可制得缓释微丸,包上肠溶衣为肠溶微丸,可装入空胶囊中或压成片剂使用,也可以直接作为颗粒或缓控释颗粒,缓控释颗粒,微丸在制剂工艺、药理作用上具有的优点是其他剂型无法实现的。
近年来,微丸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制剂工艺发展的一大趋势。
现在国内外许多公司都生产这种制剂,如中美史克公司生产的康泰克缓释胶囊,中国药科大学制药厂生产的阿司匹林缓释胶囊,还有芬必得、快克等。
微丸之所以受到人们的青睐,是因为它有许多其他口服制剂无法相比的优点:①服用后广泛、均匀地分布在胃肠道,在胃肠表面分布面积大,从而提高生物利用度、减小或消除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②微丸剂在胃肠道的转运不受食物输送节律、胃排空的影响;③缓控释微丸的释药规律较片剂重现性好,个别微丸对整个制剂的释药行为不严重影响;④可将不同释药速率的微丸按比例装成胶囊,以满足不同的需要;⑤由不同微丸组成的复方胶囊,有较好的稳定性,减少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⑥微丸流动性较好,有利于制剂分装或进一步成型。
2、微丸的成型技术分类微丸成型技术可分为:层积式制丸;压缩式制丸;旋转式制丸;球形化制丸及液体介质中制丸五大类。
缓控释微丸按释药机制的不同可分为膜控型微丸和骨架型微丸。
制丸的方法很多,但真正应用到大生产的工艺并不多,我国现阶段主要应用层积式制丸和压缩式制丸,下面详细介绍。
2.1层积式制丸层积式制丸(layering procedure)是药物以干燥粉末、溶液或混悬液的形式沉积在预制成形的丸核表面的过程,分为液相层积法与粉末层积法,液相层积法不常用,主要介绍粉末层积法。
粉末层积法粉末层积法是当前应用最广泛的制丸方法,是老工艺泛丸的改进和提高,用粘合剂将物干燥粉末或药物与赋形剂的混合干燥粉末在滚动的条件下制成母核,再在母核不断滚动的情况下边喷浆液边将混合干燥粉末加入,粉末被浆液粘到母核上,直至得到大小适宜的微丸。
微丸制剂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微丸制剂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微丸制剂是一种具有颗粒直径在1-100微米范围内的微小颗粒制剂。
由于其具有负载药物的高效性、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改善药物物理化学稳定性等优势,微丸制剂技术在药物研究与应用中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微丸制剂技术中的关键步骤包括微乳化、喷雾干燥、离子凝聚以及流化床包衣等。
微乳化是将药物与乳化剂混合,通过机械切割或超声波等作用使药物和乳化剂形成稳定的乳液。
喷雾干燥是将乳液通过喷雾器喷雾成小颗粒,并在热风的作用下使溶剂挥发,形成干燥的微粒。
离子凝聚则是利用电荷相互吸引的原理,将药物微粒与带有反离子电荷的控释聚合物结合,形成稳定的微球。
流化床包衣则是将药物微丸置于流化床中,通过涂覆聚合物或其他物质,使药物微丸获得控释、味覆盖以及改善可溶性等特性。
1.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微丸制剂技术可以改善药物的溶解性和溶出度,从而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通过微乳化和喷雾干燥等方法,可以将药物包裹在小颗粒中,增加药物与生物体的接触面积,提高药物的吸收率。
2.控释药物释放:微丸制剂技术可以控制药物的释放速度和时间,实现药物的持续释放。
通过离子凝聚和流化床包衣等方法,可以将药物微粒包裹在控释聚合物中,延缓药物的释放,减少用药频率,提高服药便利性。
3.改善药物稳定性:一些药物具有物理化学不稳定性,易受光、热、湿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降解。
微丸制剂技术可以将药物包裹在稳定的聚合物材料中,提高药物的物理化学稳定性,延长药物的保质期。
4.减轻药物刺激性:一些药物对胃肠道有刺激性,容易引起不良反应。
通过流化床包衣等方法,可以包覆药物微粒,使药物在胃肠道中释放,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5.改善药物外观和味道:一些药物具有苦味或难以接受的外观。
通过流化床包衣等方法,可以对药物微丸进行味覆盖,改善药物的口感,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总之,微丸制剂技术在药物研究与应用中具有广阔的前景。
通过利用微丸制剂技术,可以改善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控制药物的释放、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和改善药物的外观与味道,为药物的研发和临床应用提供有力支持。
微丸制剂和流化床包衣技术 无加密版
Create PDF files without this message by purchasing novaPDF printer ()
高速喷液系统 高速喷液 系统 - Wurster HS
采用高速喷枪, 雾化能力增强 喷液速率通常可达400 400-500g/min 喷枪的夹套设计, 使物料避免接触 - 喷嘴局部未充分雾化的包衣液 - 喷嘴局部的负压区域 - 压缩空气高速区域
微丸制备工艺的发展: 1、史克公司: ① 1949 1949年 年采用普通糖衣锅设备 采用普通糖衣锅设备, ,加入丸芯 加入丸芯, ,撒粉上药 工艺制备微丸。 工艺制备微丸 。 ② 1964 1964年 年采用喷雾设备 采用喷雾设备, ,喷雾冻凝工艺制备微丸 喷雾冻凝工艺制备微丸。 。 2、七十年代 七十年代, ,挤出滚圆工艺被应用 挤出滚圆工艺被应用。 。 3、八十年代 八十年代, ,流化床设备在微丸制备和包衣工艺上的 应用取得很大发展, 应用取得很大发展 ,微丸制剂开始被广泛研究 微丸制剂开始被广泛研究。 。
Create PDF files without this message by purchasing novaPDF printer ()
微丸多层结构
微丸制备和包衣工艺
丸芯上药:溶液 丸芯上药: 溶液 / 混悬液 / 粉末上药 隔离层包衣
测定微丸含量
药物层 功能包衣层
Create PDF files without this message by purchasing novaPDF printer ()
流化床底喷包衣技术
微丸包衣
丸芯上药(溶液 / 混悬液) 胃溶 / 肠溶 / 缓释包衣 水性 / 有机溶媒 / 热熔融
微丸的生产设备
二、微丸的生产设备
由于微丸的制法有多种,所以设备也是各式各样,这里主要介绍已用于大生产的层积法制丸和压缩法制丸设备:
1、包衣造粒机粉末层积法制丸的主要设备,主要由锅体、旋转底盘、供液系统、供粉系统、加热系统和除尘系统组成。
设备的主要厂家:北京长征天民、临沂环世微丸设备有限公司。
该设备也能包衣,可以制缓释剂型,肠溶包衣由于释放度要求高,不宜采用。
2、旋转造粒机、抛丸机是挤压制丸法的主要设备,用旋转造粒机把软材挤压成足够强度的圆柱条,为微丸的硬度做铺垫。
用抛丸机把长条打断滚圆,生产效率快、丸粒硬度大、含量准确、减少原辅料损耗。
但真球度较差于包衣造粒机的起母放大工艺。
3、底喷流化床包衣机是将流态化包衣技术与喷雾技术有机结合为一体的新型微丸包衣设备,是借助急速上升的空气流使微丸在包衣室内悬浮流动,上下翻动,同时将包衣液喷入流化床并雾化,在微丸表面形成一定厚度的膜,同时通入热空气迅速干燥的包衣方法。
底喷流态化,物料具有严格的运行轨迹,因而可获得均匀、连续的衣膜;无包衣材料损失,生产成本地低;雾粒到达物料线路短,无“喷雾干燥”之患;圆柱型加速容器或倒锥减速设计,可进行微粒、小粒、大粒、微丸包衣;物料分散性能好,无粘连现象。
配以三枪以上的流化床,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微丸制剂对于我国医药产业来讲,还是比较新的剂型,产业化的工艺和设备在短短几年已经有了质的飞跃,国家受理的微丸品种也相当多,有肠溶、缓释、控释,有配伍禁忌的药品装入一个胶囊等等,发展潜力相当大,随着工艺和设备制造水平的提高,我国的微丸制造正在赶超世界发达国家。
中国化工设备网。
微丸制剂的工艺特点及生产设备
微丸制剂的工艺特点及生产设备1、微丸概论微丸(pellet)是一种剂量分散型,直径一般为0.5-1.5mm的球形或类球形的口服制剂,添加缓控释辅料可制得缓释微丸,包上肠溶衣为肠溶微丸,可装入空胶囊中或压成片剂使用,也可以直接作为颗粒或缓控释颗粒,缓控释颗粒,微丸在制剂工艺、药理作用上具有的优点是其他剂型无法实现的。
近年来,微丸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制剂工艺发展的一大趋势。
现在国内外许多公司都生产这种制剂,如中美史克公司生产的康泰克缓释胶囊,中国药科大学制药厂生产的阿司匹林缓释胶囊,还有芬必得、快克等。
微丸之所以受到人们的青睐,是因为它有许多其他口服制剂无法相比的优点:①服用后广泛、均匀地分布在胃肠道,在胃肠表面分布面积大,从而提高生物利用度、减小或消除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②微丸剂在胃肠道的转运不受食物输送节律、胃排空的影响;③缓控释微丸的释药规律较片剂重现性好,个别微丸对整个制剂的释药行为不严重影响;④可将不同释药速率的微丸按比例装成胶囊,以满足不同的需要;⑤由不同微丸组成的复方胶囊,有较好的稳定性,减少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⑥微丸流动性较好,有利于制剂分装或进一步成型。
2、微丸的成型技术分类微丸成型技术可分为:层积式制丸;压缩式制丸;旋转式制丸;球形化制丸及液体介质中制丸五大类。
缓控释微丸按释药机制的不同可分为膜控型微丸和骨架型微丸。
制丸的方法很多,但真正应用到大生产的工艺并不多,我国现阶段主要应用层积式制丸和压缩式制丸,下面详细介绍。
2.1层积式制丸层积式制丸(layering procedure)是药物以干燥粉末、溶液或混悬液的形式沉积在预制成形的丸核表面的过程,分为液相层积法与粉末层积法,液相层积法不常用,主要介绍粉末层积法。
粉末层积法粉末层积法是当前应用最广泛的制丸方法,是老工艺泛丸的改进和提高,用粘合剂将物干燥粉末或药物与赋形剂的混合干燥粉末在滚动的条件下制成母核,再在母核不断滚动的情况下边喷浆液边将混合干燥粉末加入,粉末被浆液粘到母核上,直至得到大小适宜的微丸。
中药微丸制剂技术与中药多组分微丸多元释药系统
A: Absorption 60 50 40
30 20 10 rmononetin
Ileum
Colon
大鼠在体肠灌注模型中芒丙黄花素吸收量图
B:Luminal Metabolite Excretion
15
Formononetin Conjugate
12
9
6
3
0 Duodenum Jejunum
压缩式制丸
压缩式制丸:即用机械力把药物和赋形剂压制成一定大小 微丸的过程。
加压式
与普通压片工艺类似,只
压
是模具的形状大小不同。
缩
式
制
在挤压机械中挤压成高密度条
丸
挤压式
状物,在离心球形化机械中打
碎成颗粒并搓圆成微丸。
挤出滚圆法:
在国内外应用已很普遍,该法制出的微丸大小均匀、粒度 分布窄、药物含量均匀。
O
O OH
Daidzein
O OH
Daidzin
为了全面了解葛根素及葛根中其它黄酮类物 质的吸收机理,我们利用Caco-2细胞模型和大 鼠在体肠灌注模型,对葛根素及其它黄酮类物 质的肠吸收机理进行探讨。
肠段 P*eff
12.0
不同肠段的葛根素渗透系数P*eff比较
十二指肠
空肠
回肠
结肠
0.18±0.10 0.19±0.07 0.20±0.09 0.20±0.06
不溶衣型微丸
药物普通微丸经包裹水 不溶性高分子薄膜后制 成的缓释或控释微丸
微丸的制备技术
微丸有许多制备方法,大体上可归纳为四 类:
1
2
3
4
旋
层
压
球
转
积
流化床包衣法制备氢氯噻嗪缓释微丸
流 化 床 包衣 法 制备 氢 氯 噻 嗪 缓 释 微 丸
游国叶
信 阳职业技术学 院 药学院 ,河南 信 阳 464000
摘 要 :[目的]制备氢氯噻 嗪缓 释微丸 。(方法]底喷式流化床包衣制 备 目的制剂 ,考 察包衣工艺 及处方 各因素 ;通过 正
氢 氯 噻嗪 (Hydrochlorothiazide)是 噻嗪类 中效利 尿 剂 ¨。,水溶 性 差 ,室温 条 件 下 稳 定 性 好 ,普 通 制 剂 口服 2 h后达 血 药 浓 度 高 峰 ,其 降 压 机 制 一 般 认 为 初 期 降压 是通 过排 钠利 尿 造 成体 内 Na 和 水 的 负平 衡 ,使 细胞 外 液和 血容 量减 少 而 降压 ;长期使 用 时 降 压机 制 在 于 排 钠 ,使 细胞 内 Na 减 少 ,降 压 作 用 温 和 ,通 过 排钠 利尿 ,使 细胞 外 液与 血容 量减 少从 而使 血压 下 降 卜 。单 用 时 主 治 轻 度 高血 压 ,但 单 用 效 果不 佳 ,临床 常 与其 他 降压 药 合 用 可 加 强 降 血 压 效 果 。通 过文 献查 阅 ,可制 备 氢 氯 噻 嗪与 血 管 紧 张 素 转化 酶 组方 的复方 缓控 释制 剂 ,以期 增强 降压 疗效 。
Abstract:[Objective]To prepare hydrochlor0thiazide sustained release pellets.[Methods]The prep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ration of the preparation
of the bottom—spraying fluidized bed coating was studied.The prescr iption was optimized by orthogonal design, and the
微丸包衣技术总结
微丸包衣技术总结
此法是比较传统的制备方法。
将药物与辅料粉末混合均匀,加入粘合剂制成软材,过筛制粒,于包衣锅中滚制成小球,包衣后即得所需微丸。
如肠溶红霉素微丸的制备可采用此法:将红霉素与辅料充分混合,湿法制粒,于包衣锅中以一定转速滚制成丸,干燥后再包肠溶衣即得。
为了改善微丸的圆整性,可采用“丸模法”:以蔗糖或淀粉细粒为“丸模”(空白丸芯),以水为粘合剂,加入药物与辅料滚制成含药丸芯,干燥后再重复进行此操作至大小合适的微丸,再包上薄膜衣即可。
2.2沸腾床制粒包衣法制备微丸将药物与辅料置于流化床中,鼓入气流,使二者混合均匀,再喷入粘合剂,使之成为颗粒,当颗粒大小满足要求时停止喷雾,所得颗粒可直接在沸腾床内干燥,微丸的包衣过程也可同时进行,即制粒、干燥、包衣一步完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溶液上药工艺通常可以制备表面光洁, 脆碎度低的 载药微丸, 而且药物层非常致密
需要加入结晶抑制剂,如PVP
Create PDF files without this message by purchasing novaPDF printer ()
丸芯上药工艺
微丸制备工艺和流化床包衣技术的介绍
陈挺
德国Glatt公司上海实验室
Create PDF files without this message by purchasing novaPDF printer ()
流化床技术在微丸包衣工艺上的应用
- 流化床设备构造和工艺原理 - 微丸制备工艺和质量评价 - 微丸包衣工艺 - 包衣工艺常见问题 - 包衣工艺大生产化
喷液速率是普通Wurster系统的3 - 4倍,充分利用 流化床的干燥效率
由于夹套保护作用,喷枪可以使用较高的雾化压力, 以形成非常小的雾化液滴,满足对小于100微米的 粉末的包衣需求
物料避免接触喷嘴局部压缩空气高速区域,减少 包衣初期物料被磨损的几率。
带夹套的高速喷枪
Create PDF files without this message by purchasing novaPDF printer ()
微丸的制剂应用形式
微丸制备 微丸包衣
填充胶囊
Create PDF files without this message by purchasing novaPDF printer ()
压片
包衣微丸的释药模式
包衣微丸
药物扩散
衣膜溶蚀或崩解
pH
时间
Create PDF files without this message by purchasing novaPDF printer ()
Create PDF files without this message by purchasing novaPDF printer ()
微丸的特点
制剂工艺角度: • 圆整的表面结构,有利于良好的包衣质量和批间重现性
• 流动性好,易于填充胶囊或压片 • 工艺应用灵活
II. 混悬液上药工艺
固含量:尽量高,一般 20-30%(低剂量药物除外) 介 质: 水 粘合剂:HPMC、PVP 、HPC等(10-30%) 抗粘剂:可不加 丸芯粒径(250µm以上) 药物粒径:不超过丸芯粒径的1/ 50 ,最好小于10 µm
流化床底喷包衣技术的特点
喷枪和物料间的距离短,有助于 减少包衣液达到物料表面前的溶 媒蒸发和喷雾干燥现象,有利于 包衣液保持良好成膜特性
物料呈有序的循环运动, 运动方向 和喷液方向相同, 物料接触到包衣 液的几率相似, 有利于包衣均匀性
隔圈内部为包衣区域,物料在包 衣区域里高度密集, 包衣损失少
切线喷
流化床工艺装置的应用
• 一步制粒/干燥 • 微丸制备
溶液/混悬液上药 粉末上药 一步制丸 • 包衣 有机溶媒 水性 热熔融
顶 喷 底 喷 切线喷
+++ + ++
+ +++ +++ +++ +++
+ +++ ++ ++ +++ +++ +++ +++ +
Create PDF files without this message by purchasing novaPDF printer ()
扩展室
物料槽 进风口
顶喷 底喷 侧喷
Create PDF files without this message by purchasing novaPDF printer ()
流化床工艺装置
顶喷
底喷
Create PDF files without this message by purchasing novaPDF printer ()
Create PDF files without this message by purchasing novaPDF printer ()
微丸技术的发展
1949 年 Smith Kline 和 French 等认识到微丸在缓释制剂 方面的优越性,把微丸装入胶囊开发成适合于临床的缓释胶囊 制剂,使微丸制剂得到了较大发展。
流化床设备的进风处理系统 进风方向
高效过滤器
加热器
加湿器
进风旁路
预加热
除湿器
冷却 初效过滤器
Create PDF files without this message by purchasing novaPDF printer ()
流化床机身的构造 出风过滤器腔室
微丸的制剂应用形式
胶囊
颗粒粒径 0.5-1.5 mm
片剂
颗粒粒径 < 1 mm
小袋
颗粒粒径 < 0.5mm
干混悬剂
颗粒粒径 < 0.5 mm
Create PDF files without this message by purchasing novaPDF printer ()
不同开孔率的空气分配底盘,适合于不同粒径大小的物料
A: 100 - 250 µm
A
B B: 250 - 750 µm
C: 750 - 3000 µm
D: 3000 – 10000 µm
隔圈外部分(下降床)
隔圈内部分(上升床)
C
D
Create PDF files without this message by purchasing novaPDF printer ()
丸芯上药工艺
I. 溶液上药工艺
浓 度: 尽量高,一般大于25%(低剂量药物除外) 介 质: 水(疏水性较强的药物可用有机溶媒) 粘合剂: 低粘度成膜性聚合物, 用量 5 - 20%
如HPMC、PVP、 HPC等 抗粘剂: 滑石粉、硬脂酸镁、微粉硅胶 不规则重结晶抑制剂
Create PDF files without this message by purchasing novaPDF printer ()
Create PDF files without this message by purchasing novaPDF printer ()
高速喷液系统 - Wurster HS
采用高速喷枪, 雾化能力增强 喷液速率通常可达400-500g/min
喷枪的夹套设计, 使物料避免接触 - 喷嘴局部未充分雾化的包衣液 - 喷嘴局部的负压区域 - 压缩空气高速区域
Create PDF files without this message by purchasing novaPDF printer ()
流化床底喷包衣技术
微丸包衣
丸芯上药(溶液 / 混悬液) 胃溶 / 肠溶 / 缓释包衣 水性 / 有机溶媒 / 热熔融
微丸的特点
生物药剂学角度:
• 体内释药重现性好
1、个体差异小:不受胃排空因素影响,消化道输送食物节律 (尤其是幽门启闭)对药物吸收影响较小;
2、减少突释危险:制剂释药行为是由组成一个剂量的微丸 释药行为的总和,个别微丸的质量缺陷不会对制剂的 整体释药行为产生较大影响。
• 体内生物利用度高
胃肠道中分布均匀,因而生物利用度提高、局部刺激性 减少或消除。
雾化气量 (m³/h)
高速喷枪 普通喷枪
雾化压力 (bar)
Create PDF files without this message by purchasing novaPDF printer ()
隔圈 夹套 喷枪
高速喷液系统 - Wurster HS
流化床底喷装置(Wurster系统)
隔圈
进风
Create PDF files without this message by purchasing novaPDF printer ()
扩展室 物料槽 空气分配底盘 喷枪
流化床底喷装置(Wurster系统)
Create PDF files without this message by purchasing novaPDF printer ()
流化床设备的构造
离心风机 出风处理系统
流化床机身
进风处理系统
控制系统
喷液系统
加湿器 除湿器
Create PDF files without this message by purchasing novaPDF printer ()
颗粒 / 药物结晶包衣 粉末包衣(50 - 200 µm)
掩盖苦味(口崩片/分散片/颗粒剂) 提高稳定性 缓释混悬剂
片剂包衣 ( 2 - 10mm )
Create PDF files without this message by purchasing novaPDF printer ()
微丸制备工艺的发展: 1、史克公司:
① 1949年采用普通糖衣锅设备,加入丸芯,撒粉上药 工艺制备微丸。
② 1964年采用喷雾设备,喷雾冻凝工艺制备微丸。 2、七十年代,挤出滚圆工艺被应用。 3、八十年代,流化床设备在微丸制备和包衣工艺上的
应用取得很大发展,微丸制剂开始被广泛研究。
Create PDF files without this message by purchasing novaPDF printer ()
1、根据需要将几种不同释药速率的微丸混合, 达到理想的释药曲线
2、药物分剂量只需改变填充量
• 提高药物稳定性
不同药物分别制成包衣微丸后混合制成复方胶囊 , 可防止药物间的配伍禁忌
Create PDF files without this message by purchasing novaPDF printer ()
微丸定义
微丸( Pellets )是直径为0.2 ~ 1.5 mm的球形或类球形 的口服制剂,一般填装胶囊后使用,也可压制成片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