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心理分析批评方法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师哥,你忘了咱们是怎么唱红的吗?还不就凭 师傅一句话?” “什么?” “从一而终。” “师哥,我要跟你……不,就让我好好地和你 唱一辈戏不行吗?” “这不……这不小半辈子都唱过来了吗?” “不行,说的是一辈子,差一年、一月、一天、 一个时辰都不算一辈子。”
2.程蝶衣同性恋倾向根源分析
参考书目
1.《弗洛伊德后期著作选》,林尘等译,上海:上海 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 2.[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新编》,高觉敷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3.弗洛伊德:《创作家与白日梦》,长沙:湖南文艺 出版社,1986。 4.《弗洛伊德论美文选》,张唤民、陈伟奇译,上海: 知识出版社1987年版。 5.[瑞士]卡尔· 荣格:《心理学与文学》,冯川、苏克 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版。
冲 自我:中介(语言行为) 突
本我:欲(魔鬼)
失衡则为精神病
(二)“利比多”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性本能冲动是无意识的核 心和基础,它是无意识的原始欲望和动机 性本能受到压抑就形成:
俄狄甫斯情结Oedipus complex,即“恋母情结” 厄莱克特拉情结Electra complex,即“恋父情结” 那喀索斯情结Narcissus complex ,即“自恋情结”
(一)突出作者创作动机意图中的潜意识结构
认为创作是作家的白日梦,是作家满足和渲泄本 能欲望的方式之一,也就是说,作家创作的动因是要满 足他们的“本能欲望”,尤其是性欲。
(二)作品与人物的潜意识结构
常运用“三重人格结构”和“俄狄甫斯情结”的理 论来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心理活动。
(三)读者接受的潜意识结构
良心、道德感 道德 原则 道德化的自我
意 识
自 我 修改过的本我 人 ego 的 意识中曾有 心 下意识 理 (前意识) 的思想观念 制 动 活 力 约 动 最原始的 无意识 (潜意识) 因素 本 我 (id) 本能、欲望
现实 原则
人 格 的 三 重 结 构
快乐 原则
三重人格结构
超我:灵(上帝)
均衡则为正常
· 解读《心经》之恋父
· 解读《心经》之仇母
BAKE
对母亲没有出席她的生日晚会满不在乎; 她故意用嘲笑打击母亲对穿戴的兴趣,好让父亲 眼中的母亲失去光彩,就如她父亲所言: “没有你在这儿比着她,处处显得她不如你, 她不会老得这样快。”
也正像她母亲后来所指出的: “有些事,多半你早忘了:我三十岁以后,偶 然穿件美丽点的衣裳,或是对他稍微露一点感情, 你就笑我。……现在我才知道你是有意的。”
自恋的终极——李碧华小说改编的电 影《霸王别姬》解读
1.程蝶衣的同性恋倾向
(1)女性特征和意识的逐渐形成 (2)女性意识的发展
——对段小楼的依恋之情
(3)女性特征的完全化
——对菊仙的仇视
NEXT
“听说你在八大胡同打出名堂来了!” “这武二郎碰到了西门庆,不打不行啊!” “这么说,有个潘金莲哦!” “这是什么话?” “你想听什么话?”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童年时的经验是程蝶衣同性恋心理形 成的深层根源 弗洛伊德上溯到人的幼年时代,认为这 个时期的经验如创伤性质的事件,同性的 长期相处,特殊环境的伙伴等因素对儿童 的生理心理发展和与之相关的整个命运具 有十分重大的影响。
结
语
总体而言,心理分析批评以一个全新的视角, 即人的潜意识的深层心理视角,发现了创作者的 特殊地位,它的泛性论、人格结构论、俄狄甫斯 情结理论等不仅启迪了作家的创作,开拓了作家 的视野,并且在批评实践中也产生了很大的指导 作用。 当然,心理分析批评突出无意识理论时, 过分地夸大“性”心理在文学中的作用,又忽视 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忽视文学的审美作用, 显示出其局限性。
关 雎
关 窈 参 窈 求 悠 参 窈 参 窈
关 窕 差 窕 之 哉 差 窕 差 窕
雎 淑 荇 淑 不 悠 荇 淑 荇 淑
鸠, 女, 菜, 女, 得, 哉, 菜, 女, 菜, 女,
在 君 左 寤 寤 辗 左 琴 左 钟
河 子 右 寐 寐 转 右 瑟 右 鼓
之 好 流 求 思 反 采 友 芼 乐
第六章
心理分析批评方法
心理分析批评又称精神分析批评,由奥地利 心理学家西格蒙特· 弗洛伊德开创和奠基,经荣格 等人丰富和发展了的对人类精神和人类深层心理 进行探索的一种心理批评方法。 它汲取现代心理科学的研究成果,立足于文 学作为精神活动的特殊性,对作者创作过程的心 理现象,对作品及其人物所表现的心理现象以及 读者心理活动进行分析的批评方法。
(1)同性恋——性倒错是自恋的结果 程蝶衣这种反常的性心理,从精神分 析学的观点看,是性对象倒错的结果,因 而同性恋又叫性倒错。显然,程蝶衣对段 小楼的同性恋是由自恋引起的。
“对自恋的人来说,似乎唯一完全真实的部 分是他们自身。感觉、思想、野心、愿望、身体、 家庭,任何他们可能是或者任何可能属于他们的 东西。他们所思考的是真实的,因为他们在思考 它,甚至他们的恶习也是德行,因为那是他们的。 任何与他们有关的事物都是丰富多彩且充满现实 性,任何在他之外的人和事物都是昏暗、丑陋、 没有生气的,几乎是不存在的。”
洲。 逑。 之。 之。 服。 侧。 之。 之。 之。 之。
情感本能欲望的作用
小伙子对姑娘的倾心爱慕
关 关 雎 鸠, 在 河 之 洲。 窈 窕 淑 女, 君 子 好 逑。 参 窈 求 悠 参 窈 参 窈 差 窕 之 哉 差 窕 差 窕 荇 淑 不 悠 荇 淑 荇 淑 菜, 女, 得, 哉, 菜, 女, 菜, 女, 左 寤 寤 辗 左 琴 左 钟 右 寐 寐 转 右 瑟 右 鼓 流 求 思 反 采 友 芼 乐 之。 之。 服。 侧。 之。 之。 之。 之。
(三)梦的理论
人的许多愿望,尤其是欲望,由于与社会道德准 则不符而被压抑到无意识之中,于是在睡眠中, 当检查作用放松时,便以各种伪装的形象偷偷潜 入意识层次,因而成梦。
弗洛伊德认为,梦的本质“就是一种(被压抑的、 被压制的)愿望的(被伪装起来的)满足”。 由于梦所表现的是被压抑的本能愿望,所以它必 须采取伪装的形式,因此梦的内容分为“显现内 容”与“潜在思想”两部分。
· 解读《心经》之恋父
“待要走,又弯下腰来,两只手叩住峰 仪的喉咙,下颏搁在他头上。峰仪伸出两 只手来,交叠按住她的手,又过了半晌, 小寒方才去了。”
小寒低声道:“我不过要你知道我的心。” 峰仪道:“我早已知道了。” 小寒道:“可是你会忘记的,如果我不常常提 醒你。男人就是这样!” 峰仪道:“我的记性不至于坏到这个田地罢?” 小寒道:“不是这么说。” 她牵着他的袖子,试着把手伸进袖口里去,幽 幽地道:“我是一生一世不打算离开你 的。……” 峰仪郑重地掉过身来,面对面注视着她,道: “小寒,我常常使你操心么?我使你痛苦么?” 小寒道:“不,我非常快乐。”
三、心理分析批评个案解读
“快乐原则”的自然流露 ——《关雎》解读 “厄莱克特拉情结”下的心理较量 ——张爱玲小说《心经》解读 自恋的终极 ——电影《霸王别姬》解读 中国的“俄狄甫斯情结” ——曹禺剧作《雷雨》解读
“快乐原则”的自然流露 ——《关雎》解读
风 雅 颂
内容
《诗经》
赋 艺术 比 手法 兴
(四)集体无意识理论
荣格(Jung)在继承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 论的基础上,对其作了创新,提出了无意 识有“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之 分。
集体无意识是人类远古社会生活的遗迹, 是重复了亿万次的那些典型经验的积淀 (pricipitate)和浓缩(condense)。
二、心理分析批评方法的运用
一、心理分析批评的基本理论
(一)潜意识理论 (二)“利比多”理论 (三)梦的理论 (四)集体无意识理论
弗洛伊德
(一)潜意识理论
1、人的心理状态的三个层面
2、三重人格结构论
3、文学创作是渲泄人的本能欲望的方式
(一)潜意识理论
最高统治者 最高形式 制约指导者 超 我 superego 净 化 升 华
独具精神分析色彩的文学创作
鲁迅:《肥皂》、《明天》、《高老夫子》; 张爱玲:《心经》——“恋父情结 巴 金:《寒夜》——“恋子情结” 郁达夫:《沉沦》、《迟桂花》; 施蛰存:《鸠摩罗什》、《将军底头》; 郭沫若:《残春》、《叶罗提之墓》; 沈从文:《八骏图》、《旅店》; 叶灵凤:《嫁姊之夜》; 张资平:《梅岭之春》; 穆时英:《白金的女体塑像》; 许杰:《白日的梦》;
许小寒:上海一户有钱人家的独生女儿 许峰仪:一家公司的老板,小寒的爸爸 段绫卿:小寒的好朋友,家里只有母亲与嫂嫂 龚海立:绫卿的男友,喜欢小寒 小寒母亲:沉默寡言
· 人物简介·
1、女儿对父亲的迷恋——恋父
2、女儿对母亲的仇视——仇母
· 解读《心经》
许小寒道:“绫卿,我爸爸没有见过你,可是他 背得出你的电话号码。” …… 小寒道:“我爸爸记性坏透了,对于电话号码却 是例外。” …… 小寒道:“我爸爸对于我们那几间屋子很费了一 点心血哩!” 小寒笑道:“我爸爸别的迷信没有,对于阳宅风 水倒下过一点研究。” 一个同学道:“年纪大的人……” 小寒剪断她的话道:“我爸爸年纪可不大,还不 到四十呢。” · 解读《心经》之恋父
真境 本我
快 乐 原 则 的 自 然 流 露
追求不到的苦恼烦躁
情感欲望在梦中得以满足 “梦是愿望的达成”
虚境 梦境
“厄莱克特拉情结”下的心理较量
——张爱玲小说《心经》解读 张爱玲的《心经》,是 一部描写父女之恋的中篇 小说,作者详尽的笔墨细 腻地描写了二十岁的女儿 与四十岁的父亲之间相互 暗示、相互依恋的种种暧 昧关系。